首页 优秀范文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7-25 07:54:1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

第1篇

1.1尝试教学理论之概念

尝试教学理论是由我国著名学者邱学华教授创立的,其概念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尝试”二字,通常将“尝”定义为辨别、探究问题难易程度,将“试”定义为将预定的想法付诸实践。也就是说,尝试是指以了解问题难易程度、检验解决方法为目的所进行的一种探究性活动。尝试教学法是指在改善传统教学法的基础上,以引导学生开展尝试活动为教学的核心,在实践活动中总结经验、验证解决方法的一种教学方式,而尝试教学理论则是对尝试教学法的利用。

1.2尝试教理论之特征

尝试教学理论的基本特征是由其内涵所决定,一般而言,尝试教学法最基本的特征是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在进行过程中需要具备尝试精神、探究精神及创新精神。

1.3尝试教学理论之优势

对于学生而言,尝试教学理论的优势在于有利于学生尝试精神的养成与智力的发展、素质的提升。对于教师来说,其优势主要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以及促进教师自身教育思想、素质的提升。

1.4尝试教学理论之推广

在尝试教学理论创立以来,在我国八十年代中期已经得到了广泛推广。之后在中小学数学教育界得到充分运用,发展很快。

2.尝试教学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之必要性

2.1高中数学课程对学生数学思考能力要求较高

无论是在教师进行教学还是在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都不难发现高中数学课程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归纳推理、运算等多方面的数学思考能力要求都比较高。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不能很好地在这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与之相反的尝试教学理论在学生独立思考、推理、等方面都能够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2.2高中学生面临的升学压力较大,课业负担过重

高考给高中学生带来的压力可谓巨大,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方式往往将大量的练习题布置给学生,实质上既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又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尝试教学理论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比较活跃的状态,既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又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

3.基于尝试教学理论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之建议

3.1落实素质教育要求,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

实质上,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的起点和落脚点都是学生,也就是说无论进行怎样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都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尝试教学理论也是如此,在利用这一理论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应当明确这一点,并以学生的爱好、兴趣、原有的认知为出发点,将教学目标与之结合,达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探索使之成为课堂尝试主体的目的。例如,在学习《直线的斜率》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学生实际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物、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导入。教师:“同学们,大家肯定都步行上过楼梯吧?那么,大家回想一下在自己上楼梯的时候,如果呈现的倾斜度不同自己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倾斜度不同感觉是否也会不同呢?爬倾斜度大的楼梯更费力还是倾斜度小的更费力?”与此同时,教师通过投影仪在大屏幕上向学生展示两种倾斜度不同的楼梯,让学生直观地对倾斜形成初步感知,并将学生分为几组进行自由讨论。基于各自的生活经验,学生都认为倾斜度小的楼梯爬起来比较费力。此时,教师继续提问:“那么,究竟怎样描述一条直线的倾斜程度呢?”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展示图片、调动学生生活经验、学生自由讨论这一系列教学程序,学生逐步进入尝试的领域。

3.2重视分层教学,不可忽视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

对于学生而言,由于在高中阶段之前已经接受过较长时间的数学课程学习,每一位学生掌握的知识程度、理解能力也都已经有所区别。基于尝试教学理论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必须正视学生这种差异性,运用分层教学的方式更好地让学生勇于尝试、敢于探索、获得知识。教师在进行分层教学之前,应当对学生的知识储备程度、认知能力等多方面有所了解,充分发挥学生个性,有效开展分层教学。例如,在进入《诱导公式》这一知识点的学习时,教师首先引导全班同学对单位圆这一知识点展开回顾,着重留意圆的性质、对称性。对于基础不同的同学,分为几个小组,分别将具体问题分给没有疑问的小组。在课堂上教师应当将更多的思考时间、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开展组与组之间、组员与组员之间的探讨。教师在旁进行指引,让学生尽情表达自己的想法。

4.结语

第2篇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数学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10B-0021-01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是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为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而进行的教学过程、教授内容方面的规划和设计。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优质的教学设计可以最大程度利用课上时间,向学生传递尽可能多的知识。特别是新课改,对当前高中数学教学的理念、内容以及教学设计等均提出很多新的要求。为了培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的建设人才,变革当前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进行优化教学设计,从而实现学生数学能力与数学素养的增强,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社会生产与生活实践中,适应当前的社会竞争。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可以从教的方式和学的方式两个角度进行分类,下面笔者结合多年高中数学教学经验,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新课改后高中数学教学方式的转变。

一、新课改后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中教的方式转变

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过于注重学生分数,一切向分数看齐,在教学设计中以教师的教为主,以高中数学书本知识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新课改实施后,强调注重学生学的方式的转变,侧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新课改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更加倾向合作探讨和互动交流两大教学方式。某种程度上讲,这两类教学设计具有相似性,都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自动手,独自探索,并在独立学习过程中与同伴进行交流探讨,在交流与探讨过程中了解其他学生的观点和想法,从而丰富数学理念。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如下教学设计,将班级现有的学生平均分成四组,让这四组学生分别在白纸上画出下面指数函数的坐标图,要求每组的每一名学生都能独立完成描点工作。

第一组y=4x 第二组y=(1/2)x

第三组y=5x 第四组y=(1/5)x

在描绘函数坐标图的过程中,各个小组的同学要各抒己见,发表观点,会做的同学要对本组内不会做的同学进行讲解,以使本组内所有成员均能掌握这一指数函数的描点方法,在独立动手、相互交流与讨论的学习过程中,实现数学能力与数学素养的提升。

二、新课改后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中学的方式转变

传统的高中数学学习方式非常单一,主要是学生理解与掌握教师在课堂上讲的数学例题,并能解答同类型的试题。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是解题高手,对不同类型的数学题均能在短时间内解答。虽然分数较高,但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往往相对欠缺,从而在社会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新课改淡化学生的分数,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为贯彻新课标理念,也应执行新的学习方式。当今社会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开创的学习方式主要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这些学习方式的诞生,不外乎强调让学生独立动手,独自思考,以加深对一些数学知识的认同,在学生独自动手的过程中习得的数学知识,学生理解会更加深刻,记忆会更加持久,例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独自解决以下问题,内蒙古的年平均气温为16℃,而6月和7月的平均气温则为32℃和34℃,要求学生独自动手建立数学模型。

这样通过现实问题的解决和独立动手,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结束语

新课改后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产生了很大变化,主要体现在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强调实践知识的应用和学生数学素养与数学能力的提升。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可以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着手,有效利用课堂45分钟,优化教学设计,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素质精良的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焦彩珍.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存在问题的思考[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5).

第3篇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数学 教学设计

一、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新理念

数学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也是21世纪公民必备的科学、文化素养。应当通过介绍数学发展的历史,了解数学在人类思想发展中的作用,包括了解数学在推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社会价值。事实上,教材后面的“阅读与欣赏”,提高了学生理解与欣赏数学的美学价值这种数学素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品味,进而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标准》要求普遍使用科学型计算器,以及各种数学教育平台。特别是以统计作为整合的突破口,加强数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在内容上,突出“算法”在整个数学发展中的独特作用,成为理解数学发展的重要线索,力求把算法溶入到数学课程的各相关部分。

二、新理念呼唤数学教师的角色转换

(1)课堂上的主持人。大家看电视时会发现,一场精彩的演出中,主持人虽然是贯串始终,但是并不是大包大揽,由自己亲自表演的。他们用简洁生动而富有感情的话语,串起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节目。可以说课堂也可以是一个大舞台,教师或是设悬,或是点拨,或是指导,而不必长篇大论,大包大揽,把思考,讨论,研究的时间还给学生,从而真正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作用,培养出富有创新性的人才。

(2)独具慧眼的发现者。在一个班级里,学生之间的差异很大:性格不同,爱好不同,欣赏的水平不同,基础不同。在老师眼里,可能存在文化成绩上的“差生”,因此往往戴上有色眼镜去看待。在这样的思维定势下,学生失去学习的宽松环境,对自己缺乏信心,往往会形成恶性循环。教师要担负慧眼独具的发现者。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尽力为他们搭建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采用赏识成功的方法,激励他们的上进心,利用他们尝试成功喜悦的契机,再循序渐进地进行其他方面的教育!

(3)热情的观众。一场激烈的球赛,总少不了热情的拉拉队,他们的呐喊助威给球员们带来了动力和激情,不管是成功或失败,只要有这种热情,球员们都会有无穷的动力。同样,作为当今的学生,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承受着一定的压力,他们需要的不是父母的教训或教师的责问,是理解和支持。我们教师就要做好热情的观众。在课堂上,让他们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才艺。精彩时报以掌声,给予充分的肯定,失误时,评论切磋,提出中肯的意见。不因为学生一两次的失误而对他丧失信心,当老师对学生充满信心时,也正是学生发奋拼搏大步迈向成功的时候!

三、新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设计的主要思路

教师的教学策略要实现新转变,由重知识传播向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学内容选择向重学生学习方法指导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有新的突破,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上要多下功夫。

(1)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的提出是思维的开始。数学教学是一种“过程教学”,它既包括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的过程,也包括人的思维过程。前一种过程教材已有所体现,但思维过程是隐性的、开放的,教师必须周密设计系列性问题,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找准问题切入点,给学生提供思维空间,使学生在生动、紧张、活跃、和谐的氛围中,在自觉、主动、深层次的参与过程中,实现发现、理解、创造与应用,使认识过程变为再创造的过程。

(2)创造民主的学习气氛

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包含着互为前提、互相促进的认知结构和情意、气氛状态两个方向。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情感、气氛因素的积极作用,达到以情促知、以知增情、情知交融的教学境界。

(3)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反思我们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一些教育专家和教育工作者发现,人们的学习主要依赖于两种方式,一种是接受式学习,另一种是探究式学习,两种学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我们的基础教育过多地注重了接受式学习。实际上,学生自主求知活动应是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对抽象性、理论性较强的知识,教师可作适度点拨;对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数学知识,应放开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发生、发展的探索过程,让其动手、动脑、实验、操作、交流、质疑,从中体会原理、领会实质,自觉构建认知结构和操作模式。

(4)应用全新的教学模式

数学教育应坚决摒弃“教师讲、学生听”的机械灌输的教学模式,代之以读、讲、议、练、师生对话、课堂讨论等以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方式,使问题解决、数学应用、数学交流、数学建模成为课堂的主流,要冲破以教材为本位的束缚,在课堂中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把握好启发的时机、力度,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着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差异,使得他们对知识的内化程度和能力的形成速度也有所不同,因此教育模式也不能一成不变,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分层要求,使学生各得其所,各展其长,各成其才,整体发展,全面提高。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法”、布鲁纳的“发现法”,卢仲衡的“自学辅导法”,以及“单元教学法”、“尝试指导、效果回授法”,甚至“讲解法”,“谈话法”、“演示法”、“讨论法”、“范例教学法”等等,这些古今中外的教学模式都可以根据情况选择。

(5)提倡合作学习

在学生学习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个很好的形式,一道题放在小组中,大家经过讨论进行有选择性的商议,这时,学生的学习体验是快乐的,不同的人会获得不同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从课堂中去体会数学的魅力和活力。我们在鼓励学生独立而富有个性的学习的同时,也要倡导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学会学习。

(6)提倡多元化的问题解决方案

第4篇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在课堂预习环节,为学生做出即时评价

在教学中,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如果学生课前预习比较充分,他们就能够把握下一节课要学习的重点,了解到自己需要重点弥补的知识结构缺陷. 学生作好充分准备,才能跟上教师的课堂教学节奏. 在课前预习的环节里,教师可应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并对学生做出即时评价.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理解九连环这一数学游戏知识,让学生了解数列这一节课要学习的知识. 在学生揣摩该游戏原理的过程中,教师了解学生是否能够把数学知识与数学游戏融入在一起,用数学知识解释数学游戏; 了解学生是否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原理,能否把数学原理转化为数学计算;了解学生是否能结合新的知识完成计算的过程. 以这个学生完成九连环游戏的步骤为例,教师给出的评价为: 游戏原理的解析非常清晰,游戏过程的计算非常完美,你喜欢哪些数学游戏,是否可以共同探讨? 教师通过这些评语肯定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成果,还尝试引导学生从数学游戏这一着眼点拓展数学知识.高中数学教师可应用微课堂、翻转课堂等信息化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以后,教师可即时给学生评价,让学生愿意自主进行课前预习.

二、在课堂教学环节,为学生做出语言评价

在课堂教学环节,为了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情境,数学教师会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情境. 在这一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应用语言的方式给学生评价. 这种教学方法能使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价融为一体.

例如,在讲抽样方法时,有位教师曾用信息技术的方法引导学生完成预习. 在这一节课开始前,这位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造一个游戏的气氛,如应用声、光效果,把这一次的教学环境布置成一个综艺节目一般. 这位教师指出,咱们今天先不谈教学的问题,记得我昨天布置给你们一些课前预习的作业,还给你们的学习成果打了分数. 现在,我已经记不起你们的作业成绩到底做得怎样了,我想快速了解你们昨天的学习成绩. 有哪位同学能够提供给我好的方案,让我能够最有效率、最准确地了解你们的数学成绩? 于是学生联想到昨天学到的抽样的知识. 教师为了激励学生完成这一学习主题,表示: 谁能提出一个最完善的方案,我会给予奖励哦! 这位教师结合信息技术,应用语言评价给予学生鼓励、引导,让学生积极地学习数学知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意识到,如果能够合理地应用口头评价,就能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的乐趣,接受到学习的激励,感受到学习的引导,这是高中数学教学评价不能缺少的一个环节.

三、在课后拓展环节,为学生做出综合评价

第5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建构式;教学设计;理论研究

■前言

在国际性的学生学业测评中,中国学生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在我们为之骄傲的同时,也要注意到来自国际的比较研究结果,即我国的中学生更擅长机械式的计算,而非对实际生活中数学问题的理解与探究. 这项研究结果给我们一个警示,我们的高中生严重缺乏对数学知识积累的实际应用,与社会要求的人才培养标准不能契合,为了培养出真正理解数学并运用数学的人才,在分析了我国现使用的数学教学设计所反映出问题的基础之上,本文探究了一种新型的科学的建构式教学设计,希望在高中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能起到一个辅的作用.

1. 建构式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不应该在学习过程中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在学习的过程中,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培养和提高学习者对即将学习的内容的兴趣,帮助学习者形成一种批判型思维. 随着世界各国对教育事业重视度的加强,建构主义在现代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数学教育领域中尤为突出. 本文所阐述的高中数学建构式教学设计,更适合于高中数学教学,丰富的设计形式和内容将建构主义教学观所强调的四方面要素展现得淋漓尽致,即学习情境、会话、协作和意义建构. 通过构建教学,教师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在构建中找到学习数学的科学方法,最终实现自身的进步. 构建教学理论建立在新型教学模式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构建模式的学习,在数学模型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最终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 除此之外,学生通过构建数学教学模式的学习,可以更好地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在模型中感受知识的关联性,最终实现该教学模式的目的,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建构式教学设计

1. 高中数学建构式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

高中数学建构式教学设计的理论来源主要是第一代教学设计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同时又以第二代教学设计和人本主义思想为辅助. 我们在第一代教学设计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中汲取其精华,以此为基础,认真学习第二代教学设计和人本主义思想的新观点,来顺应我国教育发展特别是高中数学的新课程改革潮流. 在高中数学构建模式教学中,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找到科学的构建方法,进而能够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数学的能力. 构建模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引入相关数学模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最终实现教学目标,建立良好的教学方式.

2. 高中数学建构式教学设计的提出和目的

针对当前我国高中数学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建构式教学模式是势在必行的. 很多教育工作者在探讨数学建构式教学设计时,只是象征性地提供了一些原则和自己的建议,并没有展现出一套完整并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教程设计. 为了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效率与质量,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去探究数学问题而非恐惧数学课,本文探索一条可以实施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使高中数学对于学生充满吸引力. 通过高中数学构建模式教学,可以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在这些构建的模式中找到自身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教师在进行相关模型教学设计时,需要对数学方法进行研究,积极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最终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提升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

3. 高中数学建构式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

(1)教材分析

教学分析包括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 宏观方面是指从数学认识发展的角度来分析当前所授课内容在数学课程中所处的地位和意义,并通过课程教学内容在现实生活中学以致用. 微观方面则是指对于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的重点、疑点的认识和把握. 我们在此过程中主要依托高中数学《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师教学用书》进行探究,使我们的教学设计更具有整体性. 除此之外,在进行教材分析时,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来进行. 数学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以理解.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教师通过对教材的全面分析,找到适合学生学习的模型和方法,最终帮助学生来学习数学知识,提升他们学习数学的情趣.

(2)教学目标

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师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要遵守的要求和标准,与此同时,更好地指导教师进行高中数学的教学实践活动. 以学生为中心,使其成为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同时在以后的教学设计环节中更好地起到导学、导教与导测评的作用. 在数学构建模式的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模型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积极性,最终实现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找到良好的学习方法.

(3)教学任务

所谓教学任务分析,是教学设计过程中一项至关重要而复杂的技术,主要包括教师教的任务和学生学的任务这两个大的方向,具体有教学序列分析、学习条件分析、学习结果分析.

教学序列分析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必须实施的步骤,学习条件则包括影响学生学习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学习结果类型则包括语言信息、领悟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 明确教学任务,是教学设计中的重要指挥官. 比如在学习立体几何中的三棱柱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现相应的模型,通过对三棱柱定义以及性质等的讲解,让学生去探讨四棱柱的性质和定义,最终实现模式推理,帮助学生降低立体几何的理解难度,最终实现教学的发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课堂环境

广泛的说,教学设计就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根据建构主义教学设计观,并结合课堂教学活动,笔者认为高中数学建构式课堂环境设计应具有以下特点:

①促进性

建构式教学设计要求教师能促进学生学习,使其高中数学课程氛围具有教育艺术. 每一节数学课都能让学生更加了解数学. 通过数学构建模式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找到学习该知识的科学方法,最终提升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

②互动性

建构式教学设计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为了使教师成为一个高素质的学习“促进者”,师生、生生之间必须进行合作与交流,使学生实现自我知识构建体系. 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模式的建立,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增多,交流也会随之增多,从而为师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为学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也可以通过该种方法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今后的教学改革提供实践经验.

③体验性与探究性

数学是一门思维运动,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数学领域有很多不能短时间内理解的问题与疑点,教师在课堂上应适当地脱离课本,带入学生走进数学生活,加强学生对高中数学的体验性与探究性的感悟.

(5)教学反思

《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建构式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在每次的授课后,都要根据学生的课堂状态、数学作业情况等进行自我分析与反思,尽可能地激活个人的教育智慧,为学生提供一个适合他们的教育模式与学习环境. 学生也要“吾日三省吾身”,今天是否认真了完成了自己的学习任务?在教师的建构式教学下,更好地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其最大限度地理解数学并利用数学.

(6)学习者分析

建构式教学设计强调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因为每个教学任务对学生来说其理解与掌握系数是不一样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很大的差异. 面对这种学习主体的多样性,教学设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注重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克服内部条件,适应外部条件,高质量地完成高中数学的学习任务.

第6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教学设计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2.156

众多周知,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中的重点,也是其中的难点,新课标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要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积极探索解决方法。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不仅对课堂教学质量有直接的影响,还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行状况。在高中数学课堂改革过程中教师要更新教学思想、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对课堂教学设计进行思考和研究,改善薄弱环节。笔者认为,就高中数学教学来说,教学设计包括的内容有很多,教师在改革过程中要善于抓主要矛盾,根据自身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对课堂教学设计进行优化和改进,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做好课堂导入设计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课堂教学开始的前几分钟很重要,教师要在这个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欲望,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因此,教师要对课堂导入进行思考,做好课堂导入设计。

首先,可以联系实际生活。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与实际生活有着广泛的联系,在进行课堂导入设计时,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例如在学习抛物线的知识时,可以这样导入:让学生回想一下打篮球的情景,由于场地限制,在课堂上可以用乒乓球代替篮球,做投篮动作,让学生仔细观察篮球(乒乓球)落地时的轨迹,在学生积极参讨论时,引入抛物线的知识。在导入中联系实际生活,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能够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

其次,教师可以利用数学史进行导入。数学教材中很多知识都与数学史相关,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充满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课堂导入时可以从这一点入手,先通过提问或者介绍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数学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等,引起学生的敬佩和仰慕之情,然后引入相关的数学知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的期待下展开数学教学,无疑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导入的方式有很多种,在具体的操作环节,教师要注意导入方式的多样性,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使用。

二、做好课堂提问设计

课堂提问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也是重要的教学方式,教师巧妙、科学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高中教学教学中教师要做好课堂提问设计。

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提问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因此,教师提问的问题不能是单调、重复的,而应该是具有启发性和针对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进行步步深入。最重要的是,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教师不仅应该了解教材,并且要全面了解学生,这样才能使提出的问题符合学生的需要。学生的数学水平是不同的,接受能力也有差异,因此教师要注意提出问题的层次性,并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促进每个学生获得进步和发展。

其次,课堂提问的方式要多样化。如同教学方式需要多样化一样,提问的方式也要具有多样化的特点,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达到教学目的,否则,无论教师设计的问题多么巧妙,学生也会感到厌烦。根据问题的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提问可以是直接问答;可以是导思式;可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也可以是学生提问、教师回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问题是思考的开端,对于学生来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在认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不懂的问题。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进行点拨,让学生思考,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课堂提问要把握时机。提问是一门艺术,不同的方式和时机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观察,抓住提问的时机。例如可以在课堂教学的开始进行提问,作为一种导入形式,通过提问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上来;或者在学生情绪不高时进行提问,活跃课堂气氛,把学生重新引向思考。

此外,在提问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给出及时简单的评价。在学生回答了问题后,教师要指出答案正确与否,让学生加深印象,并且要注意对学生做积极性评价,即使学生回答错误或者不全面,也要肯定学生积极回答的行为,然后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并进行适当点拨,最终得出正确答案。

三、做好习题设计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进行习题训练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其目的是检测学生学习情况,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在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布置的习题有很多问题,例如数量多,学生陷入“题海”;作业内容单调重复,计算类的题目偏多等等。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针对习题环节教师要做更多的思考,做好习题设计,达到发展学生思维的目的。

首先,教师要注重习题的质量,而不是重数量。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教学观念,数学学习没有捷径,只有多做题才能提高成绩,一味使用题海战术只会让加重学生的负担,让学生对数学学失去兴趣。新课程改革倡导新型的学习方式,在进行习题设计时教师要用高质量的习题,让学生掌握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在这个基础上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教师要精心选择典型性的问题,注重方法的总结,逐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第7篇

关键词:学习者;高中数学;微课建设

高中数学作为高中教育中一项最基础的学科之一,其本身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同时对学生的逻辑思维的要求也比较高,因此在这个前提下,学生很难得真正对高中数学知识进行掌握,影响了数学能力和成绩的提升。随着近年来教育的发展,微课建设逐渐受到了广大教育者的重视,并将其引入到了高中数学课堂中,使得现阶段我国高中数学成绩和学生的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进步。但是由于微课的发展时间还比较短,因此在实际应用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接下来,笔者就将以学习者的角度对高中数学微课建设进行研究,提出更多促进微课发展的对策,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建立起多元化的微课形式

在对微课进行建设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以教学的实质性作为建设的目标,以学习者的角度对视频形式进行确立并制定,全面发挥出微课的主要优势和价值。高中数学和初中数学还是存在比较大的差异的,初中数学更注重的基础知识的掌握,而高中数学则更重视学生的思维和逻辑性发展,因此如果学生没有及时的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就不能将相关的知识点进行了解,长时间累积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能力都将明显的下降。而通过微课的应用,教师就能随时对学生进行指导,但是如果微课的模式比较单一,不具备一定的吸引力,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就得不到有效地激发,这在一定程度上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因此在这个前提下,增加一些全新的教学元素,建立起多元化的微课就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比如,高中数学中函数、几何都是比较重要的环节,不仅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很多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都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进行资料的查询,却不一定得到良好的学习效果,针对这种情况,微课建设中能将数学知识中的集合、三角函数、几何等难点,通过视频播放的方式或是幻灯片的模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制作,在这个过程中还能将各个知识点进行分类,帮助学生更好的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和掌握。

二、加强对微课内容的设计

在学习者的角度上,对于微课的需求应该不断对思维拓展进行满足,同时加强对知识点的积累,并不仅仅是对文章或是知识进行浏览。教师在对微课的设计过程中,应该对书本中的相关知识点进行补充,利用自身多年的教学和工作经验将数学知识中需要学生掌握和学习的地方进行重视,让学生进行更好的掌握。同时教师还应该对微课的内容进行设计,保证其内容对学习者具备较强的吸引力,站在学习者的角度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创新和发展,使微课内容的设计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比如,在对函数集合的课题进行微课视频录制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适当的运用动画人物的声音或是形象,加强舒缓的背景音乐和清晰的字幕,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的距离也就无形的被拉近了。在这个前提下,教师就能更好的掌握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将书本中的知识和内容展现给学生。在对知识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适当出一些函数集合方面的练习题,对课堂的教学效果进行提升。

三、完善微课教学资源

微课建设的过程中主要是利用了现代时代的发展优点,通过利用先进的网络特点进行授课,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将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式进行转化,适当的运用先进的网络资源和信息技术对视频进行设置,在对教学目标、课程设计、教学任务进行制定的过程中,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比如学生在进行微课学习的过程中,首先教师应该将教学任务表进行适当的浏览,同时对课程设计单和教学目标等程序进行完善,为自身的学习程序开展更有效的指引。

四、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反馈

微课的建设是为了让学生的学习不受到其他条件的限制,更好的对学生学习数学进行指引,通过这种方式将其更好的带入到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去,而不仅仅是为了开展相关的微课设计评比活动。在微课建设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并且以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学习能力作为教学基础,利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对学生的观察和交流,不断掌握和吸收学生的相关反馈意见,真正的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 ,这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将高中数学中的微课建设进行下去。

五、结语

通过上文的研究,我们应该认识到,以学习者的角度开展高中数学的微课建设,需要以高中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特点为主要的发展依据,通过充分的运用网络技术和微课的教学优势,将相关的教学资料进行整合,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到开展微课的意义和价值,为我国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吴传福.基于学习者角度的高中数学微课建设[J].语数外学习(高中数学教学),2015,39(11):28-30.

[2] 陈芳.MOOC环境下的微课程在高中数学中的教学设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28(6):177-178.

第8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示错情境;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1B-0053-01

随着高中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我们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一些有效的“示错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促使他们进行自主思考、学习,有效提升教与学的效率。本文主要简单论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示错情境”的设计和应用。

一、合理创设“示错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合理创设一些“示错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同时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学生才能有效地学习新知。

如在进行正比例函数y=x和反比例函数y=知识点的学习中,教师要求学生提前预习这些知识,课堂上给出学生5分钟时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方法绘制出这两个一次函数的图像,有的用描点的方法进行绘制有的画出y=x的图像后,他们觉得另一个y=的图像就是将y=x的图像沿着x轴进行翻转,总之学生都在纷纷画图。当然也有一些学生画出来的图像是错误的。这时教师可以找出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图像进行示错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发现这些图像中的错误,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有效掌握。

二、在复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合理设计“示错情境”

高中数学教材中有很多定义、公式、定理,很多学生无法将这些知识进行有效记忆和区分,也无法理解这些知识的本质,因此教师应该结合数学知识,合理设计“示错情境”,使学生对这些知识产生怀疑,促使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讨论、探究,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高中数学知识具有系统性、逻辑性等特征,只有定期对这些知识进行复习,才能有效地掌握这些知识,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复习的过程中,要设计一些“示错情境”,给学生找一些容易做错的题目,让学生进行分析、判断和改正,从而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记忆。通过示错情境的设计,学生也能反思自己,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如在对高中数学“集合的交集、并集以及补集”知识点进行复习时,由于很多学生经常会忘记集合本身和空集的特殊情况,教师在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复习时,合理采用示错情境,促使学生积极发现这些错误,从而进行有效改进。如这样一道题目:集合A={x丨x2+5x+4=0},B={x丨ax=2},如果B属于A,求实数a组成的集合是什么?很多学生拿到这道题目后很容易得出A={-1,-4},而B应该只有一个元素,由题中已知条件可以得出B为-1或是-4,这样就可以得出a=-2或是-1/2,很多学生这时候得到a组成的集合为{-2, -1/2},这样的解法是错误的。教师给学生设计了这样的“示错情境”,促使学生认真检查,找出其中的问题,也就是忘记了B为空集的情况,即a=0的情况,这样学生可以加深对集合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后碰到类似的问题不会再做错。

三、在对习题的讲评过程中设计一些“示错情境”

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在对习题的讲评过程中,可以找出一些学生在作业中或是考试中比较容易犯错误的题目给学生做一些示范,使得学生对教师的示范提出怀疑,从而促使学生通过思考、研究找出正确的解题方法,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有效理解和掌握。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对这些比较容易犯错的题目进行总结,促使他们进行有效反思,防止以后在作业中或是考试中犯同样的错误。

如在这样一道题目中:求函数y=f(x)=x2+4x+8,x∈[-3,4)的值域。有的学生会这样解答:f(-3)=(-3)2+4×3+8=29,f(4)=(4)2+4×4+8=40,所以得出y=f(x)的值域为[29,40)。因此教师将这种错误的解法作为示范给学生进行讲评,很多学生都能看出来这道题目错误,教师问学生为什么是错误的,应该怎么解答,学生讨论,通过探究,他们会得出这个函数是个对称函数,所以它会有一个最小值,即y=f(x)在x=-2时取得最小值,而x=-2属于题目中的所属区间,所以这个函数可以取得最小值,通过这样的“示错情境”,学生在以后类似求函数值域的题目中,以及给出值域求变量的取值范围的题目中,能进行反思,从而促使他们正确解答这些题目。同时,通过“示错情境”,也能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总之,“示错情境”的设计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通过它可以使学生有效辨析各种数学问题,减少他们在数学活动中的错误,有效地提升数学能力和素养。因此,我们必须充分且合理使用它。

参考文献:

[1] 张福顺.数学教学设计研究现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