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2-16 15:16:1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酒店景观设计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景观设计 度假酒店 地域文化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消费理念的提升,消费需求也日益多元化。度假酒店也日益成为商务、休闲、娱乐、度假等多功能的综合载体,游客在度假酒店服务中所具有的景观环境氛围和文化附加值中体验到成就感的满足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度假酒店的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到酒店投资者和消费者的重视。
1景观设计的分类
由于多学科渗透和多领域应用,景观设计已形成了许多类型,总体上可分为五大类。(1)市政设施类景观设计,如城市规划、城市广场、公共道路、城市滨水场所等的景观设计。(2)公私建筑类景观设计,如单体的政府或单位办公大楼、商业大厦、酒店、住宅公寓、体育场馆等,群落的商业区、住宅区等的景观设计。(3)专门园区类景观设计,如校园、企业园区、博览园区、游乐园区等的景观设计。(4)风景园林类景观设计,如各类风景区、公园、花园、植物园、农庄、庭院等的景观设计。(5)艺术小品类景观设计,如雕塑、喷泉、照明、广告牌等的景观设计,这类设计既可作为单独的设计项目,也可作为上述四类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
2 旅游区度假酒店环境景观设计的重点
旅游区度假酒店的景观设计工作重点应集中在保护和发展自然生态的环境条件、突出地域特色的文化内涵,营建休闲放松的度假环境氛围三方面。随着旅游的发展,标准化不再是度假酒店的发展趋势,一个优秀的度假酒店必须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有自己的文化和历史,并完全与周围的环境融合在一起,例如杭州的安曼法云、丽江的悦榕庄等等。
2.1 保护和发展自然生态的环境条件
旅游区度假酒店通常位于自然风景秀丽的度假胜地,相当远离市区,或亲近大海,或藏于密林,或建在峡谷、湖泊、温泉等附近,或靠近名胜古迹,自然景观和环境气候是它们最大的优势,在设计上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度假酒店建设开发的前提是对风景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发展。
2.2 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内涵
文化的景观表达是度假酒店环境景观设计的灵魂,是体现度假酒店景观特色的最关键、最直接的手段,是重要的旅游吸引要素。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个社会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所谓的地域文化应该是指在一定的地域条件下(如海洋、山脉、河流)以及气候特点下产生的独有的人文精神等等。或者交叉产生的,对于本地文化不可变更的诸多影响。这些影响使文化突出了其地域的特点,或者固守,或者排斥,或者融合。同时增加着自身的色彩,发展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地域文化主要表现在:对当地居民生产方式、生活习俗、人物特征、历史渊源、古迹名胜、、社会艺术价值、重大节庆活动等方面,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调查,加深对地方性、地域性的理解,延续地方场所的文化脉络。为了获得景观的特色和自我的存在,必须关注景观与地域文化的内在关联,从地域文化的传统文脉中寻找创作的源泉。
2.3 营造休闲放松的度假环境氛围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旅游度假的观念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的旅游产品正从观光型向观光、度假和专项旅游结合的趋势发展,度假旅游正成为发展速度最快的旅游产品。休闲是旅游的重要前提,尤其对于现代,旅游对于闲暇的作用与日俱增。度假酒店是旅游胜地里最常见的一种住宿形式,服务对象往往是以放松、保健、休闲、娱乐为目的的度假旅游者,同时度假酒店在空间营建上更注重个性化,突出健康、放松、享受、娱乐。客人在选择度假酒店时以景观和环境的优劣为基准。
3 度假酒店景观设计原则
通过旅游特性以及游客的旅游动机、心理需求和行为等特点,可了解到度假酒店景观设计与普通城市园林以及风景区景观在景观环境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地方个性特色、休闲娱乐人性化这几大方面所不同的的特点。所以在度假酒店景观设计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3.1 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
度假酒店的景观设计首先得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在整体上遵循生态学原理的景观系统设计手法,在区域内营造一片自然生态的绿化景观,同时采用绿化渗透的设计手法,主要从林间山脉、溪流节点对度假酒店自上而下、自外而内进行绿化带的辐射渗透,从而逐步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绿化网络。
3.2 环境美化性原则
开发度假区内的风景资源,着力营造一种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观,构筑度假区的观光游览系统,使度假区成为具有优景观的场所。世界一些著名度假胜地为营造良好的度假景观,对度假区景观建设制定了严格的制度,强调了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协调融合,着力营造适合居住的景观环境。这样才能满足游客的审美视觉感。所以良好的旅游度假环境是度假酒店的基础条件。
3.3 地域特色性原则
度假酒店突出文化景观,秉承历史文脉,结合人文资源,充分发扬和挖掘地方历史文化内涵及民族风格,塑造具有历史文化氛围和本土文化底蕴的空间环境。随着度假旅游需求的多样化,度假区的类型也日益增多,除了发展综合性的度假区外,国外度假区规划突出了度假区的特定主题,强调了度假区的人文景观特色。地域独特性是度假酒店景观设计的关键。
3.4 休闲娱乐型原则
度假旅游的特点决定着景观设计必须考虑人们的休闲娱乐心理,休闲与景观都是为了满足游客的身心健康需求,所以景观中的活动场地和休闲设施必须以人为本,设计出人性化的景观,以增加其放松身心的效果。度假酒店在景观设计不仅要考虑人文地理、民俗风情、生态环保等多方面因素,开发出浓郁而独到的主题化风格,更要体现“人本理念”,挖掘文化内涵和意境,用个性化的优质服务,来实现人类感情的某种希冀与渴望,真正体现“度假酒店”的价值。
4 酒店景观设计分析
以西双版纳嘎洒喜来登度假酒店为例,景观设计师通过造景的手法,将美丽的山水风光引入室内,使室内外景观融为一体,为在酒店度假的消费者创造怡人的休息空间和新鲜的度假体验。通过对当地民俗及民居建造手法的吸收与再创造,并充分利用场所内原有地形地貌及乡土植被,进行园林造景分布与植物配置。同时还将石雕等手工艺作品有机地融入到酒店的环境之中,配以加强气氛的灯光设计,使民族工艺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设计师根据傣族文化和温泉养生为特色,与地域生态(水系、稻田、雨林)融为一体,集住宿、康体、养生、餐饮、娱乐设施等,纳入景观范畴,使消费者在消费中娱乐,在娱乐中消费。温泉理疗池由火山石、玉石、香柏木等材料筑成,加上周边花团锦簇,香气氤氲,让人忍不住想要跃入池中一亲芳泽
5 结语
现代景观设计在度假酒店的策划与设计建造过程及对将来的运营中,均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它既与中国建筑与自然统一的传统价值一脉相承,又与当代旅游消费者多元化需求相适应。在旅游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年代,园林景观设计将通过其提升休闲度假设施的品质与价值的独特地位,而越发引起世人的重视。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东南亚;酒店品质;景观;人文风情
中图分类号:TU2
引言
谈到东南亚园林,脑海里自然会浮现出结合具东南亚文化特色的动物雕塑的喷泉水景、高大的棕榈科植物搭配低矮的灌木丛、拥有原木或鹅卵石小道的花园以及一些茅草棚屋或原木小亭台等,浓烈的热带风情扑鼻而来。将这种具有独特丰富空间和赏心悦目的景观视觉体验的园林风格与酒店式的高贵品质感结合,打造高端住宅项目设计典范,带给精英贵族至尊高度的居家体验,在这里,可以放松身心、放慢节奏,细细品味慢调生活中的快乐与从容,舒缓浮躁社会给予的各种压力,审视自己内心的真正需求,找到平静与安宁的一方乐土,享受生活。
1.景观设计策略
建立在东南亚园林景观空间结构下的酒店式高品质社区景观设计,以东南亚景观的原生态为灵魂,结合经典的现代建筑风格,营造出具地域色彩、典雅高贵的环境品质。在设计时遵循如下四个原则:
1.1人性化的细节设计原则
围绕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每一个细部的规划设计,体现为人所用的根本目的,设计中考虑不同文化层次和不同年龄人活动的特点,拥有明确的功能分区,形成动静有序、开敞和封闭相结合的空间结构,使社区居民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空间类型。
1.2 低成本的设计原则
以软质为主的景观设计:主要是以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 色彩等自然美。充分利用植物弹性的生长空间,改变社区发展模式,开展植树节、树木领养等活动,使业主参与到家园的建设中,增强家园归属感,进而提高社区品质;其次,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的设计,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社区成本主要投入在中心重要组团节点上,在重点设计区域,利用铺装的质地、色彩等来划分不同空间产生不同的使用效果。而在一些非主要通过性空间上弱化处理,减少石材的使用,以此降低建造成本。
1.3地域性原则
在植物选择原则上,增加植物层次的多样性,采用乔、灌、地被,常绿落叶结合,丰富植物景观;其次,在经济性方面,选择容易管理、无病虫害,当地常用的乡土树种;多层次、复合型的植物配植方式,改善社区的生态环境。
1.4 地域情感的传承与融合原则
设计中以东南亚园林的雕塑、小品、植物设计等与细腻优雅的建筑人文相结合,将东南亚园林的神韵糅合于简洁的现代建筑间,以尊重地域情感的思路演绎东南亚风格社区,让凝练的现代建筑语言与东方精神传统文化产生共鸣,实现一种精致生活品味的人生智慧。
2.景观设计手法
2.1纯粹、精致的细节
社区景观在设计上继承了东南亚风格园林健康、休闲和自然的特质,给人亲切、舒适、安宁的感觉。精心配制的花草水石,动静间弥漫着一股异国情调,具有浓郁传统文化符号的雕塑小品、精细的地面铺装以及随处可见的风情景墙,俯拾皆是艺术的气息,空间里无不洋溢着优雅的味道……,酒店式的高贵品质感与东南亚园林景观风格糅合在一起,在细节及材料的应用上更加的精益求精,提升整个项目的设计档次与品味,满足高层次人士的居家需求,享受星级酒店般的居家园林。
2.2温暖亲和的选材与淡雅统一的色彩
在材料和色调的选择上,充分利用天然传统的材料,木头、鹅石、砂岩、石灰岩等,旨在接近真正的大自然。色彩上拒绝“程式化”,通过利用材料本身色彩和规格的高度统一来打造视觉上的清新舒适:淡米色的石灰岩景墙和同样淡黄色锈石铺地做为花园的主色调,点缀其他跳跃元素,在葱葱郁郁的植物的衬托下,统一不失灵气,淡雅不失精致。
2.3完美的细节营造
小到细节装饰,大到空间打造,设计都力求体现对手工艺制作的崇尚和对自然的尊重。雕塑设计以东南亚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的场景细节为设计灵感来源,纱幔艳丽轻柔的的色彩、泰式绣花鞋上的精致图案、泊在湖面上的渔船,或者街头随处可见的憨态可掬的大象,再加上芭蕉类的热带风情植物,浓浓的东南亚热带风情就这样扑面而来。作为被赋予无限美好寓意的植物---花,在带来美妙感官享受的同时也给予了我们最大精神的慰藉,于是在设计中我们提炼花朵主要元素,通过与其他线性图案的组合,进行抽象设计并运用于景观设计的各个部分,入口的拼花铺地,鸡蛋花造型的装饰花盆,草坪灯上的花朵雕刻等
景观总体设计
整个景观的总体设计于场地二层的车库顶板上。顶板上的东南亚风格花园可以为各个年龄层的住户提供舒适私密的住家空间。设计时,充分考虑到住户的需求,巧妙的将整个空间划分为多个功能区域:如多样化的泳池区(包括休息凉亭,按摩池,儿童游泳池,成人泳池,嬉水池,亲水阳光平台,风情小岛等)、趣味游憩区(充分利用植栽的特性,围合出迷宫、花径等趣味性的可参与空间)、设有儿童游乐器械的游乐场、舒适惬意的瑜伽区、拥有别致廊架的小广场、精致宜人的下沉草坪等,住户们可以充分享受户外空间所带来的美好生活。
在架空层的设计中,通过将天花板进行挑高,达到6m的高度,这样可以保证架空层内空气的良好流通和舒适的视觉感受。利用这一优点,可以将此处打造成一处非正式的会客厅与休闲区,方便住户的往来和交流。在雨天或者炎热天气时,住户可以选择就近在架空层下活动,老人们可以聊天打牌,孩子们可以嬉戏游玩,青年人可以健身散步等,以此满足不同的需求。
花园中种植繁茂的东南亚热带植物、常绿植物以及观花植物,如红花鸡蛋花,旅人焦,蒲葵、绿萝等。植栽上注重植物层次的搭配,采用密林及疏林相结合的种植手法,力求营造强烈的原生态东南亚氛围和观赏性较强的植栽空间。园中独具特色的雕塑与景观相辅相成,足不出户就可品味到浓郁的东南亚艺术气息。
4.结束语
精致的生活需要我们慢慢的品味,在品味中增加对生活品质的理解,东南亚园林所具有的独特丰富空间和赏心悦目的景观视觉体验结合酒店式的高贵品质感,带给精英贵族至尊高度的居家体验。
参考文献
[1] 琴.东南亚园林风情的演绎——赣州锦江国际大酒店园林景观设计[J].现代园林,2011,(4):56—58.
[2] 马涛.居住环境景观设计[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3] 童欣.泰国风景园林景观的艺术特点[J].艺术百家,2006,7(93):89—93.
[4] 佘美萱,张远文,李永红.浅议东南亚热带庭园植物造景[J].广东园林,2005,6(29):45—48.
[5] 张竣文.简述东南亚人的人文景观——论马来西亚景观特点[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9.
关键词:园林景观;水景;设计;方法
水是生命之源,自古以来在园林景观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园林景观中有了水的加入便增添了灵气与生机,所以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合理运用水景,再配以假山、盆栽、绿植等等造景元素,能够为整个园林景观带来活力,因此水景可以做为园林景观设计的核心内容。
1二水景观特征分析
1.1“动”与“静”的结合
风景园林审美观注重“移步换景”和“流动不居”,强调“人在画中游”的审美体验,是“天人合一”哲学观的体现。流水以静和动的对比,构成了其独特的诗情和画意。在静赏下,这样静态的水体使得周围的建筑得以很好的映衬。而“一条水巷弯弯流,水巷的船儿轻悠悠,巷边桃花胭脂色,青砖墙外开满枝头…”,“流水之声可以养耳”,充满了动的活力和灵气。这些动态的景色会让人的视觉和本体感受形成相辅相成的效果。晨间,小桥流水,薄雾似纱,两岸粉墙高耸,屋瓦倒影。傍晚,夕阳斜照,渔舟晚唱,灯火闪烁,人处其间,恍然桃源琼瑶。不知是人在画中游,还是画在心中移。这种动静结合的景观符号是园林水景的精髓之处。
1.2空间与景观共生――不刻意的造景
舒缓流淌的河道可以做为整个空间自然的延伸,并且为整个园林景观提供奇特的开放空间。在这奇特的空间内用连续的自然景观符号将抽象的民居建筑和其外部空间融合在一起,不论是单体建筑还是连续的居民建筑群都适应了其所在的自然环境,并提供了使用空间。每一处河道的水纹、景观小品、路面铺设的组合,各种环境都表现自然、协调统一,加上夜景灯光,整个水道空间体现出自然和谐的文化氛围,构建出了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空间景观。这种景观与空间的和谐关系不是建立在过分的造景上,而是人们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造物理念。
1.3深度与层次相衬
从河道、街道到居民建筑和滨水建筑群的空间艺术特征:即是由开放空间到半开放空间的过渡,最后到封闭空间,层层推进,环环相扣。这些景观元素所构筑的空间序列具有“连续性”,即每个空间单元共存互动,相互间不可分割,从而构成整体。
比如在西塘中采用狭长的水面来拉长整个空间视角,再加上植物的映掩、驳岸的处理、建筑的点景,行成一种水面无边无际的感觉,丰富了空间层次。在河道与街道连接空间处,会形成堤岸、河埠、亲水平台和船转弯空间,这些空间不仅是水与街道、水与建筑的重要边界,供居民停泊船只、交易贸易,也是每个镇区的重要景观元素。
2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的不足
2.1缺乏意境
所谓“意境”,意是寄情,境是遇物。意境是人类思维中一种抽象造型观念的反映,情由景生,景由心造,景情交融而产生意境。现代园林景观在意境追求上的缺乏导致整个环境缺乏归属感,和情感的价值。现代小的部件需要借助具体的景观要素:水、建筑、绿化景观等空间组合的表示手法,更要生化其艺术的内涵,对整个环境要素加以体提炼、升华、再创造,营造丰富的意境环境。建立其现代园林景观的独特性,反映核心的文化内涵以及地域自然文化,充分地延续自然、历史以及人文的融合。
2.2注重人工化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另一个重要缺陷即周围的环境与本身的地理条件没有联系起来。园林景观的设计亮点被认为是一味地对现有区域的改造,设计时往往将园林景观中非常难得的自然地貌,如水系、山体等加以填埋、推平、和改造,使得原有的地貌植被遭破坏,过度修饰违背自然的“人造的天堂”实际上是破坏了自然面貌,造成与四周极不协调的“风景污点”,自然美和生态性极差。那么在对园林景观进行规划设计时,我们应使其有生活气息,景观要素既要满足不同年龄层居民的需求,还要体现其当地的人文特色。
3园林景观设计中引入水景设计的方法
3.1水道景观的自然化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不再是一味地以美观化为目标,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注重保护原有的自然景观,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如就地取材,纵使周围没有水源资源,也可以因地制宜地根据地形进行改造,设计出自然水景观。原有的山坡可以就势改造,而不是一味地与自然背道而驰。山水架构、植物配置与建筑组合与自然相融合。将传统的水泥混泥土的护岸改为生态护岸等举措,注重景观生态的营造。
3.2水道景观动静结合
瀑布和喷泉看似动态的水感,但最终还是会沉静到水环境中去,石景与植物也是动静的代表,可以隔绝景区之间的互相干扰,也可以造就空间的安详感。水景的层次需要动态、丰富、多元化、单纯的动态亦或者是静态都会造成不协调的景象。
3.3体现水系的多功能和层次性
在水系的布局上要最大限度亲水设计,可以用水道来串连步行系统和绿化景观系统。在蜿蜒曲折、水移景异的浅溪水周边,可营造各类亲水空间和景观小品,使游客不仅可听水,观水、还可戏水。在现代园林中水还可以充分利用其掩的作用,曲折回合。建筑和植物相互交织在水景周围。利用其掩的效果是空间丰富化。水景在园林中以不同的形态出现,水决定了园林的格局和整体情调。
3.4水景设计案例分析
某园林景观借鉴了西塘水景的造景的手法,从理水、地形、桥梁、植石、造景、绿化等各方面,从新时代层次和精神上追求园林美景。
西塘水景所带给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即是:小桥、流水、人家的空间布局,建筑色彩以黑、白、灰为基调,轻、雅、秀的建筑风格,情、趣、神的园林意境。以此作为园林景观标志性特征和社区归属感的核心,设计出小桥、流水、人家这一特有的园林景观空间形态。此外结合本案用地,还规划了以人工造湖为中心,并作为各分支的内向型景观水系。这两条水系兼有排放雨水功能,力求达到功能与景观的完美结合。
该园林景观设计弘扬了亲水文化。亲水是整个园林景观设计的一大特色,体现了“水文化”的应用。水是园林景观的魂,是园林景观规划环境设计的主线,本工程中以多姿多彩的亲水空间,构筑“曲水留芳”、“四水归堂”的园林景观环境。
4结语
水系是城市、园林景观的灵魂,也是提升整个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对水景设计不再是单纯地以人工、美观为目的,而是一项综合的文化、历史、生态、环境的系统工程,本研究对园林景观的人文和水景空间特色进行研究,针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应用存在的缺陷及水景的应用应用方法进行分析。将现代文化所留下的人工与自然的文化景观符号相融合。水景观之所以受到人们的追捧与成为景观层次的标志高低,都是与人们热爱水、受惠于水离不开关系的。人们寄情于景表达自己对水的向往之情。所以在设计中水必定是亮点之一。为了更好地去保留和传承水景观的精髓,我们要学会用现代的造型和文人的意境去迎合游客的需求。我们可以充分引入园林水景设计的成功案例,比如在园林景观河岸边可以仿造浪漫色彩的“美人靠”,廊的屋顶的双脊起翘的做法,住宅立面以黑一白一灰为主色调来渲染气氛等等。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各种理水、造景、地形、桥梁、植石、绿化等手法。
参考文献:
[1]苏斌.探析园林景观工程水景设计施工[J].现代园艺,2012(14)
[2]徐斌.园林水景施工技术措施探讨[J].现代园艺,2013(11)
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酒店;技术设计;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1、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旅游业得到快速的增长,酒店业作为旅游产业的重要一环,通过十多年的持续发展,国内酒店企业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增长,这当中连锁酒店集团已经成为整个酒店行业的绝对主力,从北京、广州、上海等国内一线的城市产生并崛起,并加快向国内的二、三线城市拓展、蔓延,其市场空间十分广阔、发展的潜力极其巨大。对于酒店行业而言,与制造行业及商业等有所不同,具有不同于其它行业的明显特性,属于服务性行业。当前我国正处于新经济的发展时代,国内经济社会正在发生结构性的深刻变革,酒店集团发展呈现新的特点和趋势,对于经营管理理念及营销策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创新营销理念,结合市场和企业实际,制定和实施有效营销策略,已成为酒店集团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保障。因为其市场营销的策略有所不同,各个连锁酒店集团的品牌声誉及经济效益也完全不同。
2、酒店艺术设计分析
2.1、深度挖掘主题内涵
现代酒店的最大特色在于能够给顾客带来与众不同的精神与感官上的体验,因此,深度挖掘主题的内涵是非常有必要的,它是保证现代酒店能够长远发展的根本所在。考虑到顾客本身的需求,酒店必须有健全的基础设施和娱乐设备,但是这些还远远不够,还应该构建一些独特的设备,让顾客有教育、审美和遁世的体验。只不过,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对文化的要求就比较高,目前酒店以养生文化为重点已经吸引了不少顾客。
2.2、注重建筑与景观的协调
现代酒店的主题建筑决定了顾客对该酒店的第一印象,在是否能够吸引顾客前来购买的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主题酒店必须注重主题建筑。此外,主题建筑还应该与主题景观相协调,这样才能使酒店更具特色。如拉斯维加斯的主题建筑就是一件伟大的艺术品,其金字塔酒店的狮身人面像就是与主题相一致的主题景观,这样的搭配给了顾客强烈的视觉冲击,在对主题的渲染上也达到了锦上添花的效果。
2.3、酒店标志设计
在酒店设计中,以文字或英文字母作为设计主要元素的最为普遍,这样可以突出个性,增强标志设计中的准确性。以象形文字、书法等形式进行设计,视觉感直观,突出酒店理念,校园文化。同时,以地方特色校园景观等作为设计的主题元素,这种设计形象生动,醒目直观,种类多样,应用也非常广泛。在酒店标志设计上色彩也是必不可缺的一部分,运用好色彩与图形、文字的搭配,会给人留下很直观的深刻印象。为表达酒店经营理念,在色彩上的呈现多元化特点,如绿色的自然,红色的热情,黑白相间的简约时尚等色彩的多变等。酒店企业文化是酒店在经营成长之中形成和发展的一种独具个性的文化现象,是酒店全体员工的价值观,酒店精神,经营哲学,酒店审美观和酒店思维方式,是酒店企业的灵魂所在。在酒店标志设计中对酒店文化的合理表现,有利于突出酒店的内涵象征,是与其他事物的特异性表现。
2.4、交通的动线设计
酒店大堂作为酒店的主要交通枢纽,它是一个流动的空间,其动线设计有三种类型#首先是顾客动线,包括客人、残疾人、团队会议客人及行李的出入口;通向大堂服务、休息、租赁的流程;第二是服务动线,包括服务及管理人员所必要的尽量避开顾客行走的楼梯、电梯及出入口;第三是备品动线,包括酒店所需要的设备、货品、布草及送餐与回收垃圾出运的流程#这三种类型的动线流程不能共同使用#
2.5、前厅功能设计
前厅功能设计主要包括八个方面:前台的功能设计,它是整个酒店大堂活动的主要地点,包括入住登记、咨询、办理结算、转达信息、贵重物品存放、外币兑换等服务;;礼宾台的功能设计,它主要设置在顾客电梯厅和酒店大门附近的交通流程中,主要是接待顾客及存放行李、车等;大堂经理台的功能设计,它主要是为了解答顾客的一些疑难问题及酒店的重要事务;休息区,它主要起着疏导和调节大堂人流量的作用,包括等待办理入住登记、临时休息、等待楼上顾客等功能;公用电话功能设计,它主要设在酒店大堂主要通道之外,比较隐蔽、安逸的地方,一般包括磁卡电话(方便外地顾客与家人、朋友联系)和内线直拨电话(方便顾客叫服务人员上门服务;公共卫生间的功能设计,它的功能主要是方便一些顾客及清洁工具储存;大堂经营,包括书刊亭、自助提款机、小型精品酒吧、咖啡厅、鲜花店、商店、快递服务、礼品店、旅行社、订票服务、花店等;广告与展示功能设计,大堂是客流量比较集中的一个空间,可以在适宜的地方张贴一些广告及本酒店的特色展示
2.6、实现服务方式的主题化
酒店的服务也必须具有主题特色,否则主题服务将会影响到酒店对主题的完美营造。例如:以古罗马为主题的卡萨宫大酒店里面,由男女服务生分别扮演的“凯撒大帝”和“皇后”不时出巡,与游客合影,让顾客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3、新时期酒店经营管理的措施探讨
3.1、明确市场定位
酒店具有投入规模大,主题维护费用高,档次高,经济回报率高等特点,因此,酒店主题必须做好细分市场,明确市场定位。一是,做好细分市场。酒店细分市场定位非常重要,通过细分市场酒店可以找到市场当地消费群体当中存在的市场空白,获得细分市场中统治地位。另外通过细分市场,酒店可以突出主题的差异性,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二是,明确市场定位。酒店必须要明确市场定位,树立主题在消费群体中的权威性和吸引力,同时可以避免由于市场定位不清晰造成的投资回报率差的问题。例如,在北上广深等地区,酒店可以定位于会议和商务,还可以定位于旅游群体,而在西北,酒店的主题应该主要定位于旅游消费群体。
3.2、创新管理制度
形成现代化管理理念,加强酒店管理制度的创新,就要在已有制度中不断的探索与发展。三级垂直层级负责管理制,就是在原有酒店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指的是酒店经营管理,以总经理为总责任中心,建立起以总经理、部门总监、分部主管为主体的一个三级的管理体制。这一体制的优势在于可以有效的明确各层级的经营管理责任,从而便于理清各层级直接的管理关系,使得酒店工作过程的细化和规范化。现阶段很多连锁酒店的发展正是采取的这样一种模式,随着如家酒店的不断扩大和分店的不断开展,导致了酒店管理的跨度也不断的增大,因此管理人数、地域距离成为了其管理的重要问题,而如家酒店孙坚则坦言到这种种问题一度成为了如家管理效率降低的重要因素。而如家针对此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是在总部与单体酒店间增加两个管理层级,来实现更加细致的管控。之所以如家能够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不断的发展壮大,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创新。也正如孙坚所说“创新并不一定是革命性的东西,只要敢于承认自身的缺陷,我们就能不断进步。
3.3、完善管理系统
一个企业的管理系统的完善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而企业各部门交流沟通机制的建立则是完善企业管理系统的一个前提。加强各部门的交流沟通需要在加强纵向交流沟通,也就是企业上下级之间的沟通的同时,也要加强酒店各部门的横向沟通,以及酒店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从而使得企业的工作汇报和企业决策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和实行,使得酒店能够及时的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想法。当前我国酒店企业管理中,信息沟通渠道闭塞、单一,也是酒店客房管理中存在的一个大的问题。因此建立口头、电话、手机、信箱意见等多种沟通渠道,加强企业各部门的交流沟通机制,也有利于增强企业各部门的团队合作意识,在提高团队凝聚力的同时,促进酒店的发展。对于很多连锁酒店而言,遍布全国各地,总部与分店的沟通也成为了其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孙坚对此采取的一个措施就是建立一种视察鼓励机制,他要求上级视察的时候只要看酒店的经营情况、员工培养、顾客满意度等,如果一切正常,你只要鼓励一下他们就行。这是如家的一个独特的管理方式,成为了推动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3.4、推行酒店的人性化、特色化服务
酒店的经营管理不仅仅包含着一些基本的制度,还包含着酒店的营销与服务。而营销是酒店走向消费者的一个必要手段。酒店的营销不仅仅是要开拓新客户,还要稳定老客户。较多的酒店采用的是会员制服务,推出会员卡、根据顾客入住客房的次数和时间设定不同的会员等级,为老顾客提供接待团体、节假日优惠等特殊服务。此外还有广告式营销推广之外,品牌推广,客源销售,特许加盟等多种手段。在服务上,酒店应严格的执行标准化,细节标准化、质量标准化,争取使得全国各地的分店有一致的服务,使得全国各地的消费者能够享受到同等级别的服务。除了对服务标准的全国统一性要求外,在酒店的硬件装置配备上也坚持着一视同仁,不为节省成本而降低服务质量。人性化是现代服务型企业所强调的,如家酒店也坚持了这一点,而从如家这个名字来看,也是从人出发的,带给人家一般的感受,正是尊重了人性化这一大服务特点。
3.5、加强员工培训,健全企业晋升机制
员工的素质代表着企业的形象,所以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是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的一个前提。提升员工的业务素质,职业道德更有助于提升酒店整体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当前我国的许多酒店企业都逐步的开设了员工培训课程,但是收效甚微,原因是课程内容枯燥,缺乏实质性意义。在新时期,酒店在员工的培训方面也需要不断的创新与改进,完善培训课程。此外,形成有效的良好的晋升机制是提升酒店客房管理层的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有了一个良好的晋升机制就可以避免出现经验型老员工垄断管理层的现象,有助于为酒店客房管理层提供新鲜的血液,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形成平等晋升的机制,还有利于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兴趣与工作效率。在晋升机制方面,如家的孙坚提到未来将更多地考核管理层的整体协调能力,将其升职加薪与所管区域所有的单店业绩紧密结合。可以说这是在晋升机制方面的一个创新。
结束语
总言之,酒店行业作为一个服务性的行业,随着环境的变化,酒店发展是酒店企业的显著特征,因此,酒店设计以及管理必须要从多方面着手,以消费者为中心开展经营管理内容、流程以及服务工作的创新,以此切实促进酒店综合市场竞争力的构建。
参考文献
[1]黄裕丹,王天达,张冰冰.标志在校园酒店视觉形象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科技,2014,06:41+58.
[2]高莉.浅析主题酒店设计中酒店文化的展示[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10:55-56+96.
[3]马丽.国内主题酒店发展探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10:101-102.
[4]徐彤.我国绿色酒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10:106+108.
论文关键词:南京地铁机电系统设备,标识
0 概述
地铁机电系统设备功能要求特殊,安全性要求高,相关系统众多、专业性强,被控设备种类多,自动化程度高,设备管理任务繁重。在2010年5月28日开始又有41座车站投入运营。目前南京地铁运营维护人员尚有较大缺口,工作量大,任务繁重。安全管理任务的繁重与人员的缺乏是一个很难解决的矛盾。针对地铁建设中忽视标识作用,造成标识不全、标识不清的情况,对机电系统设备针对性地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一个南京地铁统一的机电系统设备标识标准,确保设备房各类设备的标识清楚、整洁醒目和标准统一。
1 南京地铁机电系统设备特点
1.1 功能要求特殊
地铁属于公共交通行业,是城市交通的一面“ 窗口”。面向于乘客的优质服务,反映了地铁的先进程度。这种服务除了人的因素以外,设备的安全、可靠、高效、节能所带来的舒适感、安全性也非常重要。不同于智能楼宇侧重于办公自动化、通信自动化、长时间工作下环境智能调节的要求,地铁建筑监控系统则更侧重有利于安全行车管理、变化客流下的环境调节、灾害情况下的疏散导引、相关设备在各种情况下的有效运行。
1.2 被控设备种类多,自动化程度高
地铁被控设备种类繁多南京地铁机电系统设备,包括各类风机、风阀、水泵、冷水机组、各类传感器、蝶阀、自动扶梯、供配电设备、照明设备、防淹门、屏蔽门、各种导向标志、电梯、自动扶梯等。地铁的安全运营管理对电气设备控制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
1.3 相关系统众多、专业性强
地铁工程主要配备车辆、供配电、通风空调、给排水及消防、通信、信号、自动扶梯和电梯、自动售检票、防灾报警、设备监控、综合信息管理、导向、人防、安全或屏蔽门等系统。各个系统关联度高、专业性强,相关机电设备维保技术含量高。
2.机电系统设备标识设计
2.1 机电设备标识的现状分析
⑴ 标识信息量不足
近年来地铁投入运营的线路越来越多,设备维护问题的显现和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对设备标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我国设备标识标准缺乏先进方法和理论模型的指导,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标识工作的科学性和统一性。长期以来,我国没有系统、规范、协调的整体性的设备标识标准体系研究,造成设备标识信息缺乏,数据偏少,数据针对性性不强,满足不了设备维护的需要。现有设备标识没有加载反映配置、功能、应用、维护等信息,无法方便维护、兼顾资产管理。
⑵ 设备与线缆标识不规范、不统一
国内没有统一的设备与缆线的标识标签,造成目前使用的标签异彩纷呈:使用扣取纸的,使用计算机打印纸的,使用白胶布的,使用普通不干胶的等等。这些标签大小不一,颜色单调,既不耐磨,也不防潮,字迹容易模糊,特别是背面胶的黏性差、对温度变化敏感、非常容易脱落,甚至有时会在设备和缆线上造成污迹。同时设备及线缆的标识的字体、字号和颜色往往没有统一的标准。而在复杂的环境中,嘈杂的视觉背景、短暂的识认时间、有限的识认距离,增加了人们对设备标识识别的困难。
⑶ 标签信息易丢失
由于使用的标签材质各异,其使用寿命无法满足要求,也不能保证标签长时间不变型,不褪色,耐溶剂,耐高温,耐磨损等性能也不能满足要求。同时,标签上的记录文字容易变形、褪色、磨花,标签上信息难以长期保存,易丢失,就可能给设备与线缆维护和管理工作带来莫大的困难南京地铁机电系统设备,造成难以想象的损失。
2.2 机电设备标识内容设计
⑴ 设备标识
设备标识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设备管理信息:包括设备名称、设备编号、管理责任人,同时设置了巡更装置或预留电子PDA信息系统标签密贴;第二部分为设备信息:包括设备生产厂家,设备代号、设备型号;第三部分为设备参数:包括设备功率、电压电流、设备性能参数、设备重要保护参数;每四部分为设备维护管理资料:包括设备基本信息、故障管理资料、单点课程(或提案改善建议)及其它技术文件。
⑵ 线缆标识
现行规范要求:电缆敷设时应排列整齐,不宜交叉,加以固定,并及时装设标识牌。 标识牌的装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 在电缆终端头、电缆接头、拐弯处、夹层内、隧道及竖井的两端、人井内等地方,电缆上应装设标识牌。
② 标识牌上应注明线路编号。当无编号时,应写明电缆型号、规格及起讫地点。标识牌的字迹应清晰不易脱落。
③ 标识牌规格宜统一。标识牌应能防腐,挂装应牢固。
南京地铁机电工程设计图纸已对设备房、设备间、电力电缆、电线、控制电缆、电源线与接地线等采用了统一明确的编号标准和编号方法,设备标识系统将相应信息通过标识这个载体反映出来,建立了图纸与实际的电缆之间紧密的联系。这样的标识管理对电信设备、缆线的物理管理和逻辑管理共同提升有莫大的益处,使得设备房、设备、缆线的管理井然有序。
⑶ 配电柜、配电箱回路标识
地铁内绝大多数用电设备与配电柜、配电箱相距较远,在同一个区域内也会存在着工作照明、节电照明、应急照明、广告照明和安全照明等多种灯具,因此在配电柜、配电箱内标识每个回路的用途、供电区域对维护人员来说有很好的针对性,当需要检修某回路线路时,可只分断该回路的控制开关,而其它回路可保持正常的工作。
3 结论
南京地铁机电系统设备的标识凸显了设备“生机”和“活力”,深入贯彻设备房标识系统“以人为本”的设备关爱与具体要求;规范了设备与人之间的沟通与技术转移,也有利于新员工技能的培养和对设备运营管理的规范化要求;提高了突发事件下人员对设施故障的响应速度和应急抢险处置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六生.电力生产管理标志[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2]吴松山.铭牌标识设计与工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1改革实践教学内容,体现实践“教”“学”新貌
在电子设计竞赛培训中最大的特点和成功就是在于以学生为主体,以兴趣为导师,以项目实践为主、教师辅导为辅的学习锻炼模式。在电子设计竞赛培训实验室经常可见学生自主学习自由讨论,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真正提高了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意识。这种模式下学生学习主动刻苦,学生的自信心、实践能力得以提高;创新实践意识得以建立和培养。本科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设置和实验教学内容相对比较老化,缺乏灵活性,且书本知识与实践环节的联系相对单一,实践内容多为课本理论知识的测试性、验证性、模仿性内容,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几乎没有,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积极性相对比较差;同时,大学本科学院由于经费有限,实验条件、实验技术更新能力不够,对实践教学环节重视度不够,在传统实践教学理念缺乏对学生工程实践素质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借鉴电子设计竞赛培训模式,在本科实践教学中实现本科实践教学内容的融合。以工程实践素质培养为主线,改革原有的基础实践课程电工电子技术实验,如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微机原理实验、单片机实验、EDA实验以及电子综合设计实验等,在内容体系上实现工程实践训练培养模式。
电子专业类本科实践教学经过多年的改革基本大多形成了电子基础类实验—电子专业类实验—电子综合类实践三个层次。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在课程内容和实践手段上跟进新思维新技术新发展,从基础类实验环节开始就建立学生工程实践锻炼的思路,引导学生工程实践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1在基础类实践教学中,以内容多样实用性实验代替内容单一验证性实验,减少验证型实验内容,增加与工程实践紧密相关联的实验内容,如电源设计、滤波电路、选频网络实验等。对理论性验证实验如戴维南定理叠加定理等实验进行删减,增加变压器的实验。简化理论推导计算,强化学生安装、调试能力,同时加强实验方法重要性的指导和实验报告书写规范的指导。2在专业类实践教学中,加强理论对实验的指导作用,强调参数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加强专业技术术语参数的含义讲解。同时为贯通学生软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能力,将专业类实践教学课程进行融合,如微机原理实验课程与C语言课程的融合、单片机实验课程与传感器技术课程的融合、实现软硬件联合调试与分析,还可以进行功能扩展,指引学生“学中做”。3在综合性实践教学中,借鉴电子设计大赛的模式与内容,在原有基础上增加综合性、应用性较强的实践环节(课程设计、实训、电子综合实验等,加强工程项目实践的锻炼。以提升实验内容的综合性、实用性、系统性为前提,实时融入当前最新技术新知识,不但能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增强学生工程实践意识,提高学生工程实践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指引学生“做中学”。与电子设计大赛培训相比,本科实践教学环节侧重点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的“教”更多是“引导、诱导”学生主动学习,学生才能更好地“学”。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加强与工程实际相结合,与应用相结合,可以使得更多的学生受益,同时也为电子设计大赛类的学科竞赛活动提供更多的优秀学生。
2采用多种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产业;发展问题;前景
一、存在于智能电网建设及电力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一)在建设计划上有待完善
一般来说,智能电网的建设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必须经过各个系统的密切配合,然而因为现阶段我国在智能电网的建设规划上还存在一些缺陷,所以完善智能电网的建设规划是首要工作。应该结合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的实际特点,制定出符合我国电力行业发展规律的智能电网体系[1]。在其实际制定中,不仅要考虑地域、环境的影响,还应该考虑经济情况和所需用电量的大小,同时也不能忽略电力输送以及电力系统管理工作等方面的问题。
(二)缺乏相关的技术标准
相比于普通电网的建设,智能电网需要更加全面、全方位的技术手段的支持,但是因为智能电网这一系统的建设在我国起步较晚,所以与其相配套的技术手段和体系标准目前还是不十分的健全。有效、科学的技术标准,不仅能够显著的降低智能电网的建设成本,还可以使智能电网的建设更是高效,减少误区。智能电网本身就比较复杂,所以其相关技术标准的完善更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需要所有相关工作人员共同的努力。
(三)囊等嗽钡淖酆纤刂视写提升
除了健全的技术体系,相关建设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理论也是建设智能电网的基础,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也直接影响着智能电网的建设效率和质量。由于智能电网在我国的发展时间比较短,所以与其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体系还不够完善,建设技术的水平上也有待提高。而智能化电网的建设具有极强的技术性和专业性,未经过系统知识体系培训的工作人员很难将智能电网的建设工作做到游刃有余。同时,其他国家智能电网建设进程的不断发展,也对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和压力[2]。因此,如何构建出符合现阶段电力产业发展趋势的智能化电网体系是整个电力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所以必须对建设智能电网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和提高。
二、智能电网建设及电力产业发展的主要前景
(一)加强智能电网建设技术的创新
国外电力企业智能电网建设进程的高速发展,使我国电力产业智能电网的建设工作面临着极大的冲击。因此,从某种特定角度来说,建设智能电网技术的创新不仅是电力产业发展的需求,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一方面,在建设智能电网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对建设技术进行创新。电力产业是我国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必须将创新二字重视起来,创新建设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我国电力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以此减少国外电力企业的垄断,并研发出属于我国特有的,建设智能电网的技术。另一方面,在建设智能电网时也要合理的引进一些高水平人才,利用其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智能电网技术手段的创新。
(二)是发展经济的必要途径
社会经济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社会建设和工业建设进程,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的生活生活水平,也使得社会上的用电量大大增加,用电需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电网供电方式无法适应现代市场的发展需求,而智能电网的建设便是实现能源高效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智能电网最主要的优势在于其可以利用智能化技术显著提升电网的防御属性,同时智能电网还能够显著提升用电设备控制的可靠性,改善以往的供用电方式,最大限度的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满足其用电需求,以此来提高电力产业的服务水平[4]。
三、结论
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我国的电力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这种形势下,相关的电力体系也必须做出合理的调整,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智能电网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力行业管理手段,是通过将先进科学技术融入到电网管理工作中实现的,就目前情况而言,这种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前景是十分巨大的,此外智能电网技术也是信息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向。然而我国目前的电力产业管理工作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便需要我国在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不断的进行完善和创新,通过培养具有高专业素质的人才等工作,推动我国整个电力行业稳定、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地被植物;校园景观;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S68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0-0261-02
通过对桂林乡土地被植物的分析研究,选择几种典型地被植物进行培育,了解这几种地被植物对周围环境的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等的需求,培育出适应能力强、管理粗放,并有一定观赏性的开花地被植物。掌握它们的生态习性及生长速度,如阳性、阴性、耐旱、抗热以及耐酸碱度等生态特性,选择适合培育的校园场地进行培育栽种。估计典型地被植物的生长速度、蔓延生长后所占有的面积、覆盖地面所需的时间,以此来丰富校园景观建设。
一、地被植物在国内外高校景观建设中的研究现状
随着校园建设的不断发展,国内很多高校在校园景观建设初期,都会以大面积的地被植物来铺满的地面,这是因为地被植物有着易栽种、易管理、生长速度快的特点,可以快速地丰富校园绿化,填补乔木和高灌木下面的空缺,达到整个校园绿化层次分明、协调统一的效果。如福建师范大学校园内,各种地被植物和校园雕塑、座椅以及其他一些景观小品组成花坛、花境等景观效果,表现形式丰富,起到了衬托与造势的作用。在福建师范大学校园内有一片专门的植物培育区,以供校内绿化植物的补充和更换,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而清华大学,则以众多野生地被植物来美化校园,这些植物既能很好地适应当地环境生长,又能体现与众不同的校园特色,为园林植物提供了新的绿化品种。野生地被植物和现有的经过人工培育好的地被植物相结合的方式会成为今后地面绿化的主要方式。
国外很多高校运用地被植物生态学原理进行植物造景,科学合理地创造出了多层次、具有生态效益的校园景观环境。这是大学校园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的重要内容,特别是丰富多彩的地被植物,具有易生长、形式多、花期丰富等特点,是丰富绿化层次的重要部分。将乔木、灌木、草本植物进行合理的复层搭配,同时很多地被植物有着明显的季相变化,能创造出稳定、宜人的生态校园景观。有些大学还在校园内建设了相当规模的植物园,结合教学丰富课堂内容。如牛津大学的校园植物配植丰富和谐,有观叶植物、观花植物、观果植物等,园中有着丰富的植物品种资源,具有很好的生态效益。植物园内培育的植物群体不但保证了校内的绿化建设和补充,还为校内的教学、科研、实习实践等环节提供了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二、地被植物在园林景观环境中的重要性
近几十年来,全球范围内,生态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已经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及生命安全。人们逐渐认识到地被植物在园林景观建设中的重要性,把发展地被植物作为改善环境和保护生态的有力措施之一。
为研究本土地被植物资源,人们通过适当的栽培方式对地被植物优良品种进行了引种移植和多方面的分析研究。19世纪80年代,主要侧重于对园林地被植物资源的调查和利用。科研人员曾在秦岭对野生地被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分析,对50多种地被物种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季相变化以及绿化应用等作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认为当地的园林地被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在发掘和研究过程中发现,该地区野生地被植物种类繁多,能够用于园林景观绿化的地被植物也相当丰富。景观设计人员必须了解并掌握地被植物的形态特征和适应性特征等因素,在充分展现艺术化园林景观的同时,做到因地制宜、合理配置,从而达到和谐统一,具有生态效益的园林景观设计效果。
三、典型地被植物在校园景观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在校园景观绿化建设中,为了形成良好的校园绿化结构,更好地发挥乔、灌、草多层植物绿化效果,需要将地被植物与其他层次植物进行合理搭配。地被植物除了丰富校园景观外,还可以快速地覆盖地面,增加校园绿化绿量,形成有层次、有韵律的校园景观环境。在校园景观建设中,通常采用多年生观花观叶地被植物来衬托作为边缘植物的灌木,形成一个有层次变化的底层绿化结构。通过开花地被植物在疏林草地上的点缀,可增加绿化情趣,丰富校园景观。
(一)典型地被植物调查和适应性测定
经过调查选种,选择了杜鹃、鸢尾、月季、绣球四种地被植物进行培育研究。其中月季喜阳,适合点缀草地和绿篱,还可以用作花坛装饰。鸢尾和绣球喜阴,适合种在林下,而我校正缺少林下绿化,这两种植物的选择非常适合我校的景观建设。杜鹃喜阳,耐半阴,选择四季都有花期的品种,非常适合与落叶树木搭配,既能保证春、秋、冬季阳光的照射,又能避免夏季阳光的暴晒。这四种地被植物对土壤要求并不严,我校的校园土壤多为黄土,实验证明,除杜鹃需要掺和腐殖质土外,其他均能良好生长。
(二)典型地被植物培育和在校园景观中应用的美学价值评价
经培育研究,月季、杜鹃和鸢尾已有了一些成效,尤其是鸢尾,繁殖速度相当快,第一年单株种植,第二年会翻3-4倍增长,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林下地被植物。绣球成效低一些,经过扦插,成活率虽然很高,但需要维护,并且要两年时间才能开花。虽然这四种地被植物的培育技术和繁殖速度各有不同,但它们都是非常有观赏价值的地被植物。在这四种植物中,杜鹃和月季是四季开花的地被植物,是点缀常绿景观植物较好的开花植物,可以为校园景观增添色彩。鸢尾的花季是3-4月,紫色的花瓣似蝴蝶,搭配发新芽的常绿植物,显得生机勃勃。绣球的花期是4-5月,由于花朵硕大,色彩富于变化,给人赏心悦目的感受,可以更好地丰富校园景观。
(三)典型地被植物快繁技术研究和生态效益评价
通过对月季、杜鹃、鸢尾和绣球的培育研究,鸢尾适合分根繁殖,速度较快,可达到3-4倍的效果。月季和杜鹃适合扦插和嫁接,在繁殖的过程中要保证土壤的养分和水分,还要防止病虫害。绣球适合分根和扦插,季节最好选在春季。4种地被植物相比较,绣球和鸢尾具有降温增湿作用,植株周围的空气湿度在上午和下午均要高于空地周围的空气湿度。在校园景观植物的配置中,应充分考虑植物的生态功能,以便发挥植物在改善校园环境中所起的作用。因此建立校园地被植物绿化生态环境效益评估计量指标体系,对校园地被植物绿化生态环境效益进行总体评估和计量非常重要。
四、结语
典型地被植物培育并应用于校园景观建设是丰富校园绿化的理想措施,通过培育和研究,在高、中层次的园林植物下配置低矮的地被植物具有较好的层次感和韵律感。通过培育研究,月季、杜鹃、鸢尾和绣球4种开花地被植物符合我校的景观建设要求。通过4种开花地被植物的点缀与衬托,既美化了校园环境,又能更好地提高校园景观的生态效益。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