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乡村旅游发展论文

乡村旅游发展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7-14 05:10:3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乡村旅游发展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乡村旅游发展论文

第1篇

乡村旅游在金融危机中所面临的发展契机并非偶然。黄洁根据心理学家荣格(CarlGustavJung)的情结理论,认为乡土情结是引发乡村旅游的根本动机。2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的今天,城市居民其实承受着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压力,在他们的内心深处,蕴藏着贴近自然、贴近泥土的渴望。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经济发展的速度慢下来了,人们的工作节奏和生活节奏也随之慢下来了,人的心态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怀疑、犹豫之后会变得从容、淡定。在这种时候人们开始有时间回过头来观察、反思过去的生活,重新思索生活的意义。乡村区域优美的自然景观、清新洁净的自然环境、淳朴的乡风民俗、独特的农家情调都在吸引着城市居民疲惫的身心。

尽管乡村旅游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但返观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对乡村旅游能否抓住机遇,我们尚无法作出肯定的答复。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目前乡村旅游点大多处于初级阶段。在金融危机下如何发展我国乡村旅游?本文认为,乡村旅游地大多环绕城市、与中心城市交通联系便捷,具有观光、度假、娱乐、康体、运动、教育等不同功能,是特别适合“短期休闲度假模式”的游憩空间。在金融危机下,政府方面应加强规划,加大对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的投入,经营者方面应不断创新乡村旅游经营模式,提高服务质量,这是目前发展我国乡村旅游的根本途径。具体说来,应处理好以下几个相互矛盾、相互关联的问题:

一、乡土性与现代性

毫无疑问,乡土性是乡村旅游的根本属性。,保持乡土性应防止标准化、商业化和城市化等现代性对乡土性的侵蚀。但是我们也注意到,过度强调乡土性、强调乡村生活的原汁原味并不符合游客的审美心理。虽然城市居民是为了体验乡村的乡土味而来,但是作为本身已经高度现代化的人,对乡村生活本身必不可免的落后方面无法容忍。城市居民心中的乡村是诗意的乡村,与我国现阶段真实的乡村距离遥远。乡村旅游点如何在真实性和理想性之间定好位,是关系到其未来发展的根本问题。为此,政府要加强管理和引导,在建筑风格改造、公共厕所、停车场、垃圾处理、清洁能源等方面提供支持,把以上公共设施设计成与农村的乡村性和谐的形式,如麦秸垛式的停车场、豆栅瓜架下的餐厅、拱顶绿坡式的垃圾场等等。

二、物质性与精神性

目前,我们注意到,全国各地、市相继推出了旅游消费券,这些消费券可以到某些指定的乡村旅游点使用。南京、江西的某些地、市还特地推出了专门的乡村旅游消费券。消费券一般和现金套用,在给游客以实惠的同时,也确实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各地现在正在蓬勃开展的自助摘草莓活动就是最好的例证。但是,我们还应该注意到,文化灌注才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如果乡村旅游点仅仅以物美价廉的农贸市场样态存在,那么是不会长远的。乡村旅游本身应该是一种大规模的文化交流,乡村旅游的内在价值及附加值都经由文化表现出来。精神资源永远是用之不竭的,源源流传的各种神话、传说、诗歌、故事、谚语、谜语、歇后语等民间文化为乡村旅游增添了无穷的乐趣和传奇色彩。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当然,这里的文化概念非常宽泛,不仅包括音乐、舞蹈、雕塑等狭义的文化范畴,也包括手工艺品、方言、饮食、历史遗迹、建筑、宗教、服饰等都可被视为文化范畴。纵观国内外乡村旅游胜地,无不以文化特色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石。

处理好乡村旅游物质性与精神性的关系,是提升旅游品位的关键环节。在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品位方面,有以下几种类型的资源可以挖掘:一、节事活动;二、饮食文化。乡村旅游节事活动的主题是否具有特色,是能否产生吸引力的关键所在。饮食是旅游重要的六要素之一。乡村饮食文化资源的挖掘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古代菜谱;2、文人诗词;3、地道祖传。

三、功利性与非功利性

要处理好乡村旅游的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的关系,本项目组认为应强调乡村旅游的休闲审美功能。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转变乡村旅游的经营理念与模式,实现乡村旅游由观光游览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目前中国的乡村旅游大多还停留在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水平上。实现乡村旅游由观光游览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本项目组认为当前应抓住金融危机契机。

第2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社会主义新农村武隆

随着竞争的加剧,都市人的工作生活压力不断加大,渴望回归自然,放松身心。而以自然、清新的田园风光和浓郁的乡村民俗文化为特色的乡村旅游,相比出境观光游具有省时、省钱的优势,正满足了市民的需求,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前景广阔。

笔者认为乡村旅游的概念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二是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二者缺一不可。概括来说,基本认同“乡村旅游是指利用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田园风光、生产经营形态、民俗风情、农耕文化、乡村聚落等资源,为旅游者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健身、娱乐和购物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活动。”

乡村旅游其核心是乡村旅游的社区,乡村旅游时发生在乡村地区所提供的乡村环境、乡村遗产、乡村生活与乡村活动[2]。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一、乡村旅游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作用机制

Fig1ruraltourismdevelopmentinruralareasledtheconstructionofthenewmechanismdiagram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乡村旅游发展依托的多数资源分布于农村,以农业生产、村民生活、农村风貌、民俗文化等为主要内容,是集农业生产和观光休闲为一体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具有高度的内在统一性,乡村旅游可以带动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又可以促进乡村旅游发展(见上图)。

1.乡村旅游业关联性强,能有效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生产发展

旅游产业的关联度很大,据测算,旅游产业对相关产业的拉动比为1:4,作为传统农业的后续产业,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延长农副产品供求链,有效地带动当地农副产品和手工艺品加工、餐饮服务、交通运输、房地产和商业贸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有效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的转移,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生产发展”的目标,推进农村地区经济和生产的发展。

2.村民参与旅游服务可以增加经济收入,实现脱贫致富

农民收入的增长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发展乡村旅游的直接效益就是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农民既可通过打工、开店、土特产品加工和销售增加收入,也可通过旅游项目的入股分红增收;以游养农,以农促游,农游合一。同时达到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吸收闲散劳动力的目的。

3.旅游需求驱动农村地区环境的改善

旅游业具有强大的内需驱动力,旅游业的各个要素(食、住、行、游、购、娱)对乡村旅游的服务和接待设施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适应旅游业的发展,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村民会自觉改善内在环境(人居环境、旅游服务水平等)和外在环境(村寨的整洁度、乡土景观的塑造等),村民的环境意识得以强化,村容的整洁度得以提升。

4.在旅游业示范效应的影响下,可以较为普遍提高当地居民素质

旅游业的进入门槛比较低,在开展乡村旅游的地区,服务主体是当地居民。通过发展旅游业,开展住宿、饮食、娱乐等旅游服务,打破了乡村较为封闭的生活空间,可以开阔眼界、接受新事物。在经济利益驱动下,村民也愿意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从而使村民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得到提高。

5.旅游业促使乡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和管理观念更新

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促进农村地区制度的建设、观念的更新和管理的民主化。现代企业制度理念下的旅游管理机构在运行过程中,可以有效地牵动从业者的法制观念、道德观念、民主观念等,把村民引入到一个依靠管理和民主化才能解决自身实际问题的视野下,可以为其他地区的民主建设提供经验。二、武隆县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1.武隆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武隆县乡村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非常丰富,境内山峦密布,绿树成荫,农田果园错落有致,气候凉爽宜人,自然风光独具特色,生态环境良好。武隆属旅游大县,有芙蓉洞、天生三桥等世界自然遗产、仙女山等国家AAAA级旅游区等品牌旅游产品作支撑。

近年来,武隆县依托自身特有的自然、人文资源,积极推进农业观光、休闲、度假旅游的发展,使乡村旅游呈现出方兴未艾的良好发展态势。

武隆县乡村旅游发展主要呈现四方面的特点:一是开展“绿色走廊”、“绿色家园”、“绿色基地”建设,启动仙女山休闲度假区、猕猴桃生产基地观光园、“百草园”、“百果园”等生态项目建设,为武隆县增添了新的乡村旅游资源和产品。二是特色乡村旅游商品丰富。武隆县盛产豆腐干,晶丝苕粉,羊角老醋,雪锦花茶等,拥有“中国豆腐干之乡”之称。三是乡村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农家乐”旅游项目的兴起,推动了全县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已初步形成以农家烧烤(烤羊、烤土鸡、烤鱼等),颇具农家特色的中餐小吃(土鸡蛋、厥基粉、老腊肉、竹笋、苕粉、土豆花、红苕稀饭、新鲜蔬菜等),自助餐;独享野外帐篷露宿、山地跑马、原始森林探险等为代表的旅游特色产业群,以仙女山地区观光美食和特色旅游产品相结合的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四是乡村旅游品牌得到推介。通过举办重庆市首届森林旅游节、生态景观摄影节、武隆乌江文化节、武隆土家民族风情节、黄柏渡漂流节等大型节庆活动,使武隆县乡村旅游已具有一定知名度。

武隆县乡村旅游发展潜力巨大,客源市场有保证。武隆距离重庆主城区仅2个小时左右的车程,公路、铁路、水路都可通达,客源充足。

2.武隆县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1)功能单一,结构不全

由于乡村旅游在武隆县发展的时间较晚,因此武隆县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经营总体规模偏小,档次较低,有效利用不足,从而缺乏对客源市场强有力的吸引。从功能上看,武隆的乡村旅游活动还主要停留在提供餐饮和住宿等低层次的水平上,而在发掘当地的民俗风情、提高活动的娱乐性和游客的参与性等深层次开发方面还做得不够。

(2)缺乏区域合作,统筹安排

武隆县许多地方的农家乐,没有进行科学规划和策划,统筹安排,而任由经营者进行盲目的投资与开发,出现了遍地开花和重复建设的现象,导致资源开发的形式单一、水平不高、档次低下、特色不强,造成“农家乐”乐不起来,效益不佳。

(3)旅游产品缺乏特色,经营管理水平低

旅游产品要吸引游客,必须具有自身的特色和较高的文化品味。而武隆的大部分乡村旅游产品在重庆都有类似的或相同的替代项目,会造成旅游客源的大量流失。武隆的地方特产在档次、包装等方面缺乏特色和品位,跟不上市场需要,而且没有形成规模生产和经营,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影响市场销售,而经营者和管理者大多是农户和村镇领导,未受正规培训,缺乏现代管理服务体系和相关的配套法规和政策,管理体制不健全,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第3篇

[关键词]旅游;土地利用变化;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1-162-02

近十几年来,我国旅游发展突飞猛进,不仅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日显重要,而且在许多省、市、县成为当地的龙头产业、支相产业和新的经济增民点。作为旅游的客体――旅游资源是旅游经济活动得以开展的基础,是激发旅游动机的吸引物,是旅游供给的重要内容。在比较利益的驱动下,景区建设日益提到的各级政府和经济主体的议程。在各种类型的景区中,乡村地区自然生态景区是激发旅游者产生的主导资源之一,也是激发人类旅游的最早、最持久的资源。

一、国内研究进展

国内关于旅游与土地利用研究才刚刚起步,主要发端与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实践中存在的旅游发展与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土地利用规划的矛盾。为了解决旅游设施用地与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发展,旅游用地被作为一个问题提出与研究。目前有关硕士、博士论文数据库中能查到的最早的关于旅游与土地利用的文献为1988年,截止2007年,中国优秀硕(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涉及到旅游用地相关问题的论文达50余篇,硕士论文占绝大部分,博士论文不到10篇,充分反映了我国尚未对旅游与土地利用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从已发表的所以相关硕博论文和期刊可以看出,我国对旅游用地的研究起步较晚。就研究案例来看,主要集中在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度假区的用地研究方面,所占比例达50%以上,其他类型的旅游用地研究较少。就研究内容来说,主要集中在规划设计方面,所占比例为30%左右,其他内容较少。而把旅游资源开发作为影响土地利用的驱动力的研究还不是很多。涉及旅游资源开发和土地利用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旅游用地评价、旅游度假区的研究、旅游用地管理和持续利用、景观房地产、旅游与地价的关系、旅游用地的分区和结构,引景空间的研究、复垦与旅游。等方面。其中代表性成果有左冰、梁栋栋、陆林、吴必虎、李江敏、席娅、张凤英等人的研究论文。

左冰(2004)《土地利用变化的旅游驱动力研究》,该文从土地资源利用方式、形态及其价值变化剖析了旅游作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并根据区域旅游资源分布基础和旅游需求类型,总结了旅游用地的空间分布形态;梁栋栋、陆林《古村落型旅游地土地利用的初步研究》、《旅游用地的初步研究》、《贫困地区旅游开发的土地利用》、《山岳型宗教旅游地的土地利用分析》等,主要从旅游用地的特点、原则、土地利用结构发生的变化,指出了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吴必虎等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空间分布及动力机制研究》、《旅游吸引物空间结构分析》、《中国城市周边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的模式与优化》、《北京环城游憩带旅游地类型与空间结构特征》、《大城市环城游憩带(ReBAM)研究》诸文,主要从土地利用特征和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指出了不同类型旅游地的空间分布规律。李江敏、张立明(2005)在《基于环城游憩带建设的城郊土地利用研究》一文中则分析了环城游憩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和城郊土地发展利用现状,指出了城郊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就环城游憩带建设对土地利用的要求,以实现环城游憩带建设与城郊土地利用两者良性互动为目的,提出了新的发展背景下城郊土地永续利用的途径。

二、国外研究进展

关于旅游资源开发与土地利用关系问题的研究,国外是于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1930年,美国学者麦克默里(McMurry)在《美国地理学者联合会年刊》(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上发表了旅游地理学的开世之作――《游憩活动与土地利用的关系》一文,首次讨论了土地利用与消遣娱乐的关系,明确指出旅游业是一种独特的、重要的土地利用形式。从此,与旅游业发展相关联的土地利用问题成为地理学者们关注的问题。20世纪60年代,克罗森等人(Clowson etal,1960)研究了户外娱乐休闲活动的分类方式,根据人们出游距离与休闲需求类型,确立了一种简单的土地资源利用模式。后来,Hammes(1994)研究了旅游度假村的开发与土地市场的关系,明确指出,随着旅游度假村的开发,当地的土地市场会受到影响而发生明显变化,土地级差地租的空间格局也随之变化。Wesley S.Roehl and Daniel R.Fesenmaier通过对美国旅游地土地利用改变与旅游地的居民态度进行研究,发现旅游地的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态度是消极的。Fache(1995)将北欧的度假村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同时根据设计思想不同,将度假村的空间模式划分为三种不同类型。“土地多样利用国际研究组”(ISGMUL,The international studyGroup on Multiple Use of land)的研究者们则描述了多目标乡村土地利用规划与旅游景观设计的新思路和新方法。D.Pearce(2001)从旅游交通的角度对旅游电车轨道的发展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Fossen&Lafferty(2001)以夏威夷与昆士兰作为对比案例来探讨不同的土地管制方式对旅游发展的影响,并分析在旅游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土地利用政策所导致的土地利用结果。Mccarthy(2004)在探讨马耳他的历史港口城市的旅游导向的滨水区开发时,发现历史港口城市新的旅游导向的土地利用形式的出现带来了自然、经济与社会福利的变化。Yalc inKuvan(2005)以土耳其Antalya-Belek作为案例调查以旅游为目的森林的使用情况。发现林地的使用与转化是旅游发展的重要内容。旅游发展在自然资源上的消极环境影响表现在土地利用的变化,土耳其迅速出现的大众旅游,在没有考虑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自然与文化资源的前提下,被地方政府积极鼓励与支持,由此造成了森林区域的严重环境问题。

三、总结

第4篇

论文摘要:结合贵州实际情况,初步构建了我省乡村旅游的开发程序,带动整个经济社会的跳跃式发展,是贵州农村奔小康的必然选择。本着科学有序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本文较系统地提出了贵州乡村的开发措施。

在世界旅游组织和国家旅游局帮助下编制完成的《贵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明确提出将乡村旅游作为贵州旅游发展的一个重点,这是贵州的资源禀赋和客观现实所决定的。从资源禀赋上看,贵州有原始的高原喀斯特景观和古朴神秘的山地多民族文化:遍布全省各地的奇山秀水,飞瀑异洞,形成了无数的自然奇观,使贵州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喀斯特王国”;全省3800万人口中少数民族占38%,其中苗、侗、布依、水、瑶、彝、土家、仡佬等世居的少数民族达17种之多,在各民族的生活方式与生产这蕴藏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与多样性的原生文化,堪称“文化千岛”。目前,贵州省有3万个自然村寨,这些村寨既有众多原始的自然景观,有蕴含有古朴神秘的民族文化;贵州乡村自然与文化资源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观赏价值和体验价值。贵州的自然与文化保持着较好的原生状态,这使得贵州具有创造与众不同的给旅游者提供一种全新体验的的旅游目的地的资源条件,这些将成为贵州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资源和物质依托。

一、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

贵州乡村旅游的发展已有几年的时间,可谓忧喜交加。

1、对乡村旅游层面理解不深,概念混乱。目前我省许多学者和开发商将乡村旅游等同于农业旅游,有的甚至片面地理解为农村观光,严重降低了乡村旅游的丰富性。乡村旅游不仅是通常所说的“农家乐”而是将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的自然与文化遗产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将精心设计制作具有吸引里的旅游产品为能真正体现乡村旅游的各个层面,有的甚至歪曲了乡村旅游的内涵,走向庸俗化。

2、许多乡村旅游项目盲目上马,普遍缺乏规划和策划。出于资金缺乏,没有对旅游资源进行充分的论证规划和策划就匆忙上马,开发中只重视规模,粗制滥造,许多乡村旅游开发存在较大的盲目性,急功近利。部分乡村旅游在开发时,人工痕迹过于明显,影响乡村旅游的特色。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没有遵循生态学中可持续发展的原理,鉴于旅游业发展对于人类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环境的较强依赖,以及一个时期以来旅游业快速而有一定程度上较无序的发展,倡导和实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迫切需要的。

3、乡村旅游人才匮乏,经营方式单一,管理混乱。由于乡村旅游的开发和研究均处于较低层次上,针对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人员相对较少,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在实际的乡村旅游操作中,许多乡村旅游区的管理人员由村干部兼任或由当地农民担任,乡村旅游管理人员素质普遍低下,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与低素质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相矛盾,乡村旅游处于粗放经营,形成轻管理、低质量、低收入的恶性循环中,严重制约了我省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4、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单一,开发产品特色少,雷同多。目前我省乡村旅游绝大多数地区都是“农家乐”,即品尝农家饭,看农村风光,虽有部分地区抓住了对文化传统,民风民俗的开发,但普遍存在是产品雷同多,缺少特色、整体接待水平低,配套设施不完善等现象。

第5篇

[论文内容提要]我国乡村旅游由于起步较晚,乡村旅游产品在发展过程中还不尽完善。本文就如何设计出更好的乡村旅游产品,提出几点构想。

国际乡村旅游最早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1865年意大利“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的成立标志其诞生。我国乡村旅游的广泛兴起始于1998年“华夏城乡游”,目前已在北京、成都、重庆、上海、西安等大中城市迅速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促进我国农村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今后我国将进一步加快发展乡村旅游,预计到2010年在全国建成100个乡村旅游特色县、1000个乡村旅游特色乡、10000个乡村旅游特色村,初步形成领域宽广、规模较大、特色突出的乡村旅游格局,成为国内旅游的主要支撑,满足1/2的市场需求。但我国乡村旅游由于起步较晚,乡村旅游产品在发展过程中还不尽完善。在此,提出几点构想,以期设计出更好的乡村旅游产品。

一、乡村旅游产品应符合美学要求

美好的事物可以令人心情舒畅、精神愉悦,对美的体验应贯穿于旅游者的整个活动中。乡村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首先就是要在旅游资源中发现美,并按照美学原理创造美,使分散的美集中起来,形成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使复杂、粗糙、原始的美经过设计变得更纯粹、更精致、更典型化,符合旅游审美的要求;其次要通过文化内涵的挖掘,通过展示、陈列、表演,以及宾主之间的互动,让游客不仅能在感官上得到享受,也能在心灵上得到升华。

以农家乐为例,目前大多乡村旅游地都开展了吃农家饭、住农家屋的“农家乐”旅游活动,多数经营者一般只注重能给他们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的食宿服务,而对旅游项目的设计不愿投入较多的精力和财力。但有的经营者却在房屋的特色装修、菜肴的原生态风味、服务的乡土味等方面花了很多的心思。比如他们可以种出“色彩田”:春之麦苗最先给大地带来绿色;金灿灿的油菜花渲染着春的风采;夏之荷、稻;秋之荞、葵;桃花红时杨柳吐翠,稻麦黄处绿荫成行。“色彩田”如同绘在大地上的美丽图画,会吸引更多游客留连其中。他们还会“导演”自家的耕作起居。他知道自家的“农耕生活方式”是乡村旅游的一种“产品”;他珍惜自己的“竹篱茅舍”;他会用“辘轳”提水浇地;他戴“笠”荷“锄”;他用“鸡黍”款待游客;他会自酿村酒;他会以“鸡犬之声”来反衬乡居的宁静。本质地讲,乡村旅游区的农民应是“艺术家”。种地是种“图画”,居家过日子是“演绎农耕文化”,从而为游客们提供高品位、符合美学要求的旅游产品。

二、乡村旅游产品应注重产品特色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产品的同质竞争十分明显,有时甚至一个乡镇内,村与村之间的竞争也非常厉害。再加上大多乡村旅游地都没有经过科学的规划和项目的可行性论证,造成低水平重复投资现象普遍存在。不仅造成旅游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竞争导致经营者之间互相压价,使游客形成了乡村旅游产品就是低价位消费的固定思维。由于价格低又造成服务质量低下,最终产品形象遭到破坏。

应该强调的是,特色是旅游产品的灵魂,是旅游吸引力的主要源泉,是旅游业的生命。因为旅游很大程度是对“他文化”的一种欣赏和探求。乡村旅游就是向都市游客销售“特“、“异”,异于都市人文化常态的田园风光和古朴的农耕情调,是都市人梦寐以求的“心灵故乡”。新西兰的旅游人类学专家科林•比姆指出,“一个地方的独特之处就是这个地方的主要财富……如果你们有独特的建筑,那么就保护它们,并让它依旧是古雅的模样;如果你们有独特的音乐、歌谣或舞蹈,那么你们就保护它们,让它古色古香;如果你们有独特的耕作方法,那么你们就保护它们,并教给他人;如果你们有传统的文化信仰,那么就保护它们,并熏陶他人。千万不要破坏这些资源!”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就是要保留本地特色,不能盲目跟风。

如果乡村旅游产品没有特色,其中的旅游活动和项目,各地都可以模仿,甚至超过原旅游地,那么此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将遭遇重大打击。消除和避免这一现象的基本途径是从乡村的地方性研究开始,结合地方文化,提出适合自己的发展主题。总体上说,发展主题与都市文化的对比度越大,田园意味越浓,对都市人的吸引力越大。具体做法如突出乡村自然景观的优势,引导游客领略独特的田园风光、山水景观,开展具有特色的乡村生态旅游,满足游客旅游审美的需求;突出乡村的传统文化优势,充分挖掘古村、古镇的文化内涵,包装具有特色的传统乡土工艺技术,展示现代农业的科技水平,使游客在乡村旅游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历史知识、农业知识、现代科技知识,满足游客物质和精神享受的需求;突出体现地方民族特色,在建筑、服饰、饮食、歌舞乃至旅游活动的规划设计等方面,要尽可能体现出民族风貌、风情、习俗等特色,满足游客对跨文化差异的了解、感受和体验,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等等。

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旅游是当地文化与外来文化交汇、冲撞的窗口,旅游活动本身就有“消弭文化差异”的作用,并且都市文化属“强势文化”,其对传统文化的吸附与冲击力可想而知。久而久之,旅游地极易出现一种现象:趋同于都市文化失却本身特点,进而丧失乡村旅游文化魅力。这就要求旅游地经营者“知己知彼”,能清醒识别地方文化与都市文化的区别所在,也清楚两种文化各自的精华及互补元素,不盲目自卑,也不盲目自负。以开放的胸襟和气魄坚守一种立场:在多种文化的交流冲撞中吸收“他文化”来营养自己,以“他文化”做自身文化的比较样本,进一步“做大差异”,使自身文化特色更加彰显。

三、乡村旅游产品应明确主题定位

乡村旅游地准确的主题定位是其成功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明确定位首先必须以客源为导向。乡村旅游地依托城市经济,以城市居民为主要客源。充分了解和分析城市客源市场需求特点,有利于避免都市近郊乡村旅游地开发的盲目性,提高旅游主题定位的针对性。城市居民长期生活在高楼林立、喧嚣拥挤、空气污染、景观呆板的城市,加之快速的生活节奏、激烈的社会竞争,使许多人产生了向往大自然、渴望放松身心、回归大自然的强烈愿望。针对市场需求,我们必须积极创造优美的环境、便利的交通、优质的服务、特色的项目,做到处处特色突出、品位高雅、文化悠远、民风淳朴,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融合。让消费者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下榻农家庭院,品尝山野菜、农家饭;或游走古宅深处,欣赏先人的杰作,感悟历史的久远;或围坐篝火旁,烧烤野炊、享尽人间美食,观民俗表演、尽享民风乡土之情;或垂钓于田野池塘,体味乡村文化;或徜徉田园,采摘时令蔬菜、新鲜水果,分享收获的喜悦,让消费者真正得到心灵的放松。其次,乡村旅游地主题定位必须建立在相应的自然条件基础之上。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因素将影响乡村旅游开发的可进入性、景观丰度及组合、生物类型及分布等。再次,乡村旅游地主题定位需综合考虑周边资源类型、结构、交通等状况等区位条件,区位条件是指特定旅游地相对于其它旅游地的位置和空间关系。最后,乡村旅游地主题定位应进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社会经济条件分析主要包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旅游区农业发展状况、资金投入、规划建设用地条件等。

四、乡村旅游产品应实施旅游品牌战略

乡村旅游产品的不可移动性,决定了旅游产品要靠形象传播使其为潜在的旅游者所认知,由情感认知度上升为美誉度,从而产生旅游动机,并最终实现出游计划,也就是要实施旅游品牌战略。所谓旅游品牌战略,就是研究、设计、确定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通过不断宣传、推介进行广泛传播,使之深入人心、形成共识,并以此推动旅游目的地各项工作,提升旅游地区综合形象的过程。

品牌战略的核心是要形成独特的旅游品牌形象,旅游品牌形象是旅游地区人文、自然、历史、现代等方面的综合体现,涉及旅游产品的定性、定类、定位,关系到旅游产品对潜在游客的综合吸引力。因此,旅游品牌形象的确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必须综合运用美学、心理学、地理学、市场分析学、管理学等综合学科对旅游地区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价、定位,才能真实、全面、准确地提炼出旅游地区的主题定位,反映出旅游地区的综合形象。

同时,要全方位开展品牌营销。采取专业化的营销手段,对旅游品牌进行整体营销。按品牌推广区域、推广对象,采用电视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广播媒体、户外媒体等品牌推广媒体,综合运用视觉、听觉、口碑、体验等多种形象推广方式,制定品牌营销战略和规划以及中短期品牌营销计划,并按规划计划分阶段实施。积极开展品牌推广活动,召开品牌形象导入会,配合旅行社开展推广宣传活动,组织策划旅游主题活动,开展重点城市定期推广活动和海外宣传活动,广泛利用各种因素传播旅游品牌形象。整合营销渠道,有效整合政府、旅行社、旅游企业等营销力量,统一营销口径,推出统一的宣传片、宣传画册、宣传词、解说词、导游图、宣传徽标等宣传资料,真正让旅游品牌成为一件成熟的作品向受众推出。

五、乡村旅游产品应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

开展乡村旅游的地区一般都属于环境优越的地区,一旦环境遭到破坏,恢复起来就会非常困难;而且更为严峻的是,在这些地区,人们的环保意识比较差,热切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对破坏环境的行为视而不见,再加上这些地区基本上都没有环保资金的储备,也缺乏一定的环卫设施设备,环境破坏之后会直接影响到该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并导致恶性循环,从而影响到本地区整体社会经济的发展,以旅游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初衷最终可能演变成适得其反的结果,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良好的环境和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这就要求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必须与环境、资源保持和谐统一。具体地说,产品的设计首先要和乡村自然环境相协调。尽量减少对当地土地、水体、森林等的影响和消耗;对因发展旅游业而修建的宾馆饭店、道路交通等设施,尽量减少用地、用水、用电、用气,并处理好污水和垃圾;尽量不影响当地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和养料系统,使之能够继续繁衍生息。其次,产品的设计必须和乡村人文环境相协调。对于具有特殊价值的自然遗迹、人文遗迹、文物古迹等要严格保护,对当地文化更应当重点保护,独特的民族风俗文化、建筑艺术、陶瓷文化、饮食文化等,都应保持它原有的文化风格、风貌。如宾馆饭店等旅游设施的布局、造型均应与景观的文化特色相一致;各项旅游服务如导游、交通、产品都应显示其文化品位,切忌城市化、商业化的浓重气息损伤原有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郭雅琳.以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j].山西建筑,2007,(10).

[2]邵琪伟.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j].旅游调研,2007,(1).

[3]王志发.当前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j].旅游学刊,2007,(22).

第6篇

[论文摘要]当前,在金融危机下,乡村旅游已成为拉动内需、扩大消费的关键角色。乡村旅游能否长远地抓住当前的发展契机,本项目组认为乡村旅游应该由传统的观光游览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具体说来,应处理好乡村旅游本身几个相互矛盾、相互关联的问题:一、乡土性与现代性;二、物质性与精神性;三、功利性与非功利性。

最近,国家旅游局对外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1月份我国入境旅游人数为1033.19万人次,同比下降4.42%;过夜旅游人数392.44万人次,同比下降10.82%;入境旅游外汇收入为27.69亿美元,同比下降18.99%。作为弹性消费品,旅游行业与经济周期的关系比较密切,在经济增长较快的时期,旅游消费较为旺盛。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全球旅游市场正进入寒冬时期。但是,整个旅游市场并非铁板一块,根据《经济日报》2009年2月1日的报道,乡村旅游正成为居民欢度春节的重要选择。许多乡村旅游点、温泉度假地、滑雪度假村等预订爆满。乡村旅游已成为拉动内需、扩大消费的关键角色。

乡村旅游在金融危机中所面临的发展契机并非偶然。黄洁根据心理学家荣格(CarlGustavJung)的情结理论,认为乡土情结是引发乡村旅游的根本动机。2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的今天,城市居民其实承受着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压力,在他们的内心深处,蕴藏着贴近自然、贴近泥土的渴望。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经济发展的速度慢下来了,人们的工作节奏和生活节奏也随之慢下来了,人的心态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怀疑、犹豫之后会变得从容、淡定。在这种时候人们开始有时间回过头来观察、反思过去的生活,重新思索生活的意义。乡村区域优美的自然景观、清新洁净的自然环境、淳朴的乡风民俗、独特的农家情调都在吸引着城市居民疲惫的身心。

尽管乡村旅游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但返观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对乡村旅游能否抓住机遇,我们尚无法作出肯定的答复。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目前乡村旅游点大多处于初级阶段。在金融危机下如何发展我国乡村旅游?本文认为,乡村旅游地大多环绕城市、与中心城市交通联系便捷,具有观光、度假、娱乐、康体、运动、教育等不同功能,是特别适合“短期休闲度假模式”的游憩空间。在金融危机下,政府方面应加强规划,加大对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的投入,经营者方面应不断创新乡村旅游经营模式,提高服务质量,这是目前发展我国乡村旅游的根本途径。具体说来,应处理好以下几个相互矛盾、相互关联的问题:

一、乡土性与现代性

毫无疑问,乡土性是乡村旅游的根本属性。,保持乡土性应防止标准化、商业化和城市化等现代性对乡土性的侵蚀。但是我们也注意到,过度强调乡土性、强调乡村生活的原汁原味并不符合游客的审美心理。虽然城市居民是为了体验乡村的乡土味而来,但是作为本身已经高度现代化的人,对乡村生活本身必不可免的落后方面无法容忍。城市居民心中的乡村是诗意的乡村,与我国现阶段真实的乡村距离遥远。乡村旅游点如何在真实性和理想性之间定好位,是关系到其未来发展的根本问题。为此,政府要加强管理和引导,在建筑风格改造、公共厕所、停车场、垃圾处理、清洁能源等方面提供支持,把以上公共设施设计成与农村的乡村性和谐的形式,如麦秸垛式的停车场、豆栅瓜架下的餐厅、拱顶绿坡式的垃圾场等等。

二、物质性与精神性

目前,我们注意到,全国各地、市相继推出了旅游消费券,这些消费券可以到某些指定的乡村旅游点使用。南京、江西的某些地、市还特地推出了专门的乡村旅游消费券。消费券一般和现金套用,在给游客以实惠的同时,也确实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各地现在正在蓬勃开展的自助摘草莓活动就是最好的例证。但是,我们还应该注意到,文化灌注才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如果乡村旅游点仅仅以物美价廉的农贸市场样态存在,那么是不会长远的。乡村旅游本身应该是一种大规模的文化交流,乡村旅游的内在价值及附加值都经由文化表现出来。精神资源永远是用之不竭的,源源流传的各种神话、传说、诗歌、故事、谚语、谜语、歇后语等民间文化为乡村旅游增添了无穷的乐趣和传奇色彩。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当然,这里的文化概念非常宽泛,不仅包括音乐、舞蹈、雕塑等狭义的文化范畴,也包括手工艺品、方言、饮食、历史遗迹、建筑、宗教、服饰等都可被视为文化范畴。纵观国内外乡村旅游胜地,无不以文化特色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石。

处理好乡村旅游物质性与精神性的关系,是提升旅游品位的关键环节。在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品位方面,有以下几种类型的资源可以挖掘:一、节事活动;二、饮食文化。乡村旅游节事活动的主题是否具有特色,是能否产生吸引力的关键所在。饮食是旅游重要的六要素之一。乡村饮食文化资源的挖掘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古代菜谱;2、文人诗词;3、地道祖传。

三、功利性与非功利性

要处理好乡村旅游的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的关系,本项目组认为应强调乡村旅游的休闲审美功能。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转变乡村旅游的经营理念与模式,实现乡村旅游由观光游览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目前中国的乡村旅游大多还停留在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水平上。实现乡村旅游由观光游览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本项目组认为当前应抓住金融危机契机。

首先,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大对乡村旅游工作的扶持力度: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乡村旅游点卫生环境的整治,同时注意对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当前金融危机下,对乡村旅游加大投入不失为当前政府加大投资、拉动内需的良策;二是要加大统筹管理力度,加强对乡村旅游的整体规划。

其次,乡村旅游点本身应抓住契机,提高自身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实现城市和乡村生活的对接,本项目组认为目前应充分利用农民工资源。金融危机下,大量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农民工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农民工阶层和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作为农村与城市的连接者,对农村非常了解,对城市生活也有非常深刻的体验。如果对部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进行乡村休闲旅游管理人员岗位职务培训,不仅对推动乡村旅游的管理规范化、提高乡村旅游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解决当前金融危机下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社区参与 旅游发展 综述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4-0166-03

前言

将旅游业与社区的互动关系引入研究之中,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社区参与”的概念应时而生。1997年6月,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理事会与地球理事会联合制定并颁发了《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便倡导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把居民作为关怀的对象,并把居民当做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不可缺少的环节,社区与旅游的关系研究经历了越来越受到重视,并由此催生了一系列的相关概念,如旅游社区、社区参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等等。

一、国内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的进展

1.选文的范围及依据。对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所收录的所有学科类别的文献,以“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为主题,选择精确检索,以2001―2010年为检索时间段,得到2001年以来有关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文献一共92篇,通过筛选,剔除重复和无关文献,剩余87篇,其中硕士论文22篇,以此作为研究对象。

2.相关文献研究进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寻找可持续的旅游发展路径,中国学者开始研究旅游和目的地社区间的动态关系,基于检索的文献及其研究内容,结合图1将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分为两个时期,即探索期(2001―2004年)和发展期(2005年至今)。探索期的特点是:研究的文献较少,多为探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以定性研究为主。发展期的特点是:开始出现较多的研究文献,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有所拓展,方法呈现多元化,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渗透到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研究,研究内容集中在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问题和对策以及参与模式的探讨,开始对中国相关社区进行实证研究。二、国内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相关概念界定

1.旅游社区。《辞海》中“社区”的定义为: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群体。由于以旅游资源禀赋的社区为研究背景,所以这里的“社区”是指旅游社区。当社区依托旅游资源开展旅游活动时,“社区”将被赋予新的内涵。梨洁、赵西萍(2001)[1]将旅游社区定义为“共同依托某一旅游资源开展旅游活动,一群居住地理位置较近、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群”,这个定义虽然打破了行政区划,但是经济因素、社区的动态发展仍没有考虑在内。蒋艳(2004)[2]认为,旅游社区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聚集在某一旅游区内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在一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社会实体,是一个地域性社会活动共同体。旅游社区是不断变化的,这主要是与区域旅游活动的变化有关。

结合以上定义分析,这里认同的旅游社区是一种虚拟上的依托某一旅游资源开展旅游活动的所有利益相关者的社会共同体,不受行政区划限制。

2.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概念。“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概念说法不一,王瑞红、陶梨(2004)[3] 指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是指社区的政府及非政府介入社区旅游业发展的过程、方法和手段,是指社区居民参加社区旅游发展计划、项目以及其他各类事物与公益活动的行为及其过程,这里参与的主体除了社区居民外,还包括政府、单位、社会团体等法人。孙九霞(2005)[4] 认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是指在旅游的决策、开发、规划、管理、监督等旅游发展过程中,充分考虑社区的意见和需要,并将其作为主要的开发主体和参与主体,以便在保证旅游可持续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实现社区的全面发展。

(二)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理论支持

1.经济学。梨洁、赵西萍(2001)[1]从经济学角度,运用集体选择、福利经济学等经济学前沿理论,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动力、社区参与如何形成最终意见、社区参与如何实现收入公平分配等理论问题进行了质疑和较深入的分析,虽然存在诸多的经济学难题,但是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可以实现的。吴雅玲(2007)[5] 提出了社区参与旅游的新目标观、新组织观、新系统观等新理念,并用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运行框架进行了新的探讨,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实施提供了参考。杨桂红(2001)[6]从实证经济学角度出发,以云南碧塔海景区社区参与状况为例,阐述社区参与旅游业发展对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

2.社会交换理论。唐玲萍(2009)[7]利用社会交换理论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可能性进行解释: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是社区及其居民的理性选择,是超越经济语境的多语境下的“利益驱动”。

3.可持续发展理论。胡志毅、张兆干(2002)[8]提出了社区参与近“S”发展曲线,并从不同的发展阶段上阐述了社区参与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毛彦斌(2008)[9] 通过分析旅游飞地、旅游孤岛、新殖民主义等旅游非持续现象,指出了社区参与使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途径选择。目前的研究大都是把社区参与作为旅游可持续发展一个不可或缺的保障机制,大多是从经济、文化、环境、社会等不同的角度论述了社区参与的作用。

(三)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两个热点社区

1.乡村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研究。丁焕峰(2006)[10]通过对农村贫困社区旅游开发中参与的内涵、农村贫困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及其规划的基本出发点和实践框架进行分析,认为贫困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是一种持续的旅游扶贫模式,是开发扶贫的制度创新过程。陈丽华、董恒年(2008)[11]将社区参与乡村旅游作为可持续旅游扶贫开发的一种模式,并提出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一些思路。王文才、刘景慧(2009)[12]以怀化市中方县荆坪古村为例,分析其参与式乡村旅游发展的不足,并提出相关发展措施。卢丽(2009)[13]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对甘肃省青城镇乡村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探讨,对遗产资源的保护和和谐旅游社区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为青城镇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目前乡村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研究基本都是基于旅游业发展对乡村的扶贫作用,即乡村居民通过参与旅游发展,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

2.民族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研究。在民族地区,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及习俗等都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情,整个社区都是重要的吸引物,因此民族地区的发展更离不开社区的参与和合作。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三个方面:(1)参与模式的研究。兰海(2009)[14]从参与形式上提出了资源参与模式、产品参与模式、资本参与模式、实体参与模式四种模式。罗丽珊、王陵黎(2010)[15]以落水村和里格村为例对云南泸沽湖摩梭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在分析其模式优缺点的基础上得出了里格村的租赁经营模式更加优化的结论。谭舒月(2009)[16]分别分析了上郎德模式和西江苗寨模式的成功,为其他民族地区社区参与的发展提供很好的借鉴意义。(2)社区参与限制性因素的研究。陈飚、钟洁等(2007)[17]以云南香格里拉为例,探讨了社区参与的限制性因素除了普遍存在的操作性、结构性和文化性限制因素外,还存在着产业失衡、矛盾转移和供求平衡等限制性因素。陈志永、况志国(2009)[18]分析了贵州上郎德苗寨个体理的非合作博弈和民族社区传统社会规范的失效,社区居民对集体公共利益漠视的原因,提出加强社区组织建设,引入外来利益主体的建议,以期使个人理性逐步走向集体理性。民族地区社区由于其特殊性除了存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普遍问题外,还存在其自身特有的发展限制性因素。(3)实证研究。邱云美、封建林等(2005)[19]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景宁畲族自治县3个景区社区参与旅游进行调查,王颖、张敏(2009)[20] 通过分析民族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背景条件和开展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对民族文化及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总结出了民族社区居民参与生态旅游的对策。学者们对民族地区进行了有益的实证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参考性建议,但仍然停留在理论和宏观层面。

(四)中外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对比研究

国外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方面做了较多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张朋、王波(2003)[21]以英国南彭布鲁克为例,分析了国外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具体情况,对中国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理论和实践起到了很好的启示作用。保继刚、孙九霞(2006)[22]在中国不同地区案例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西方学者的案例材料,总结出了中西方社区参与的明显差异,并进一步发掘两者形成差异的深层原因。曾艳(2007)[23] 对国内外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借鉴国外模式优势尝试构建符合中国旅游发展的模式。

中外社区参与产生处于不同的旅游发展阶段上,国内外关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

结论和展望

目前,关于旅游社区参与方面的研究偏重于宏观理论研究,缺乏深入细致的实证研究。同时,有关的研究限于西方理论的分析框架。加上中国在实际规划过程中一直未能很好地体现社区参与的精神,因而对西方理论和中国理论的探讨既不够深入又难以与现实接轨。在看待社区旅游的观念上,国内学者更看重它对旅游发展的经济作用,社区是为旅游服务的。但随着学者们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的越来越关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将进一步完善和充实。

参考文献:

[1]梨洁,赵西萍.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理论的若干经济学质疑[J].旅游学刊,2001,(4):44-47.

[2]蒋艳.对欠发达地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8-21.

[3]王瑞红,陶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形成及内涵[J].曲阜师范学院学报,2004,(4):42-47.

[4]孙九霞.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的理论透视[J].广西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5):89-92.

[5]吴雅玲.社区参与旅游发展运行框架的初步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11).

[6]杨桂红.论社区居民参与旅游业发展对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J].经济问题探索,2001,(11):124-126.

[7]唐玲萍.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可能性的理论分析:社会交换理论[J].思想战线(2009年人文社会科学专辑),2009,(35):145-148.

[8]胡志毅,张兆干.社区参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J].人文地理,2002,(2):38-41.

[9]毛彦斌.社区参与:可持续旅游发展的途径选择[J].经济研究导刊,2008,(10):198-200.

[10]丁焕峰.农村贫困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与旅游扶贫[J].农村经济,2006,(9):49-52.

[11]陈丽华,董恒年.可持续旅游扶贫开发模式研究――社区参与乡村旅游[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76-79.

[12]王文才,刘景慧.怀化参与式乡村旅游发展研究――以怀化市中方县荆坪古村为例[J].怀化学院学报,2009,(4):20-22.

[13]卢丽.社会资本视阈下乡村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探讨――以甘肃省青城镇为例[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6):56-57.

[14]兰海.民族地区社区参与旅游景区发展模式研究[J].经营管理,2009,(16):124.

[15]罗丽珊,王陵黎.云南泸沽湖摩梭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模式比较分析――以落水村和里格村为例[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4):71-73.

[16]谭舒月.西江苗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学术探讨,2009,(11):217.

[17]陈飚,钟洁,等.云南香格里拉藏族社区参与旅游发展过程的限制性因素[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8):165-169.

[18]陈志永,况志国.郎德苗寨社区主导旅游发展中的个人理性与集体行动的困境[J].学术探讨,2009,(3):72-79.

[19]邱云美,封建林,等.景宁畲族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实证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5,(6):125-127.

[20]王颖,张敏.民族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发展研究[J].四川林勘设计,2009,(3):47-50.

[21]张朋,王波.国外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对中国的启示――以英国南彭布鲁克为例[J].福建地理,2003,(4):37-45.

[22]保继刚,孙九霞.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中西差异[J].地理学报,2006,(4):401-413.

[23]曾艳.国内外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模式比较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7.

Summary of Domestic Study on Community Involvement in Tourism Development in Recent Ten Years

SHE Jing-ji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Commerc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06,China)

第8篇

[关键词] 环境伦理;乡村旅游;信阳

[中图分类号] F5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5)05-59-4

Environmental Ethic Construction of the Suburb Rural Tourism

――Based on the Case Study of Rural Tourism in Hudian Town of Xinyang City

Zhou Jin

(Scientific Research Department,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Xinyang Henan 464000)

Abstract:In order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the current status of rural tourism in Hudian town of Xinyang city in Henan province was analyzed. Through introducing the concept of environmental ethic, it proposed some targeted measures for constructing environmental ethic, and it provided certain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research of the suburb rural tourism.

key words:environmental ethic, rural tourism, Xinyang

1 环境伦理观内涵及运用

环境伦理唤醒人们的生态良知,使人们在切身行动中明白在自然中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实质上是为人确立一种新的存在方式。它既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性,也承认人类的道德人的责任和对自然的保护作用,以及人类在社会中环境行为的道德规范[1]。所以要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要使旅游活动中参与的所有人具有环境伦理意识的基本素质,然后在行为中通过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承担各自的责任。

通过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收录的2006年至2014年“环境伦理”相关学术论文的统计分析,结果发现:近几年研究“环境伦理”基本理论的论文数量比重较大,说明目前国内学者们对环境伦理的研究仍然处于理论研究阶段;有关“环境伦理”应用类学术论文并不是很多,各个研究领域的涉入并不是很深入,相应的实践研究成果也不是很丰富。这说明环境伦理的实践应用将是我们以后研究的重点。

2 信阳胡店乡村旅游问题分析

胡店位于信阳市郊,其乡村旅游雏形很早就已呈现。2008年“石榴文化节”的举办标志着该区乡村旅游正式对外开放。随着政府的投入,旅游市场规模初步扩大,发展的积极态势呈现[2]。但在对该区调查研究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势必影响当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1 旅游参与者环保意识不强,旅游资源破坏严重

近年来,当地政府对胡店“中华石榴城”周边的经营实体给予各种优惠政策,促使其发展规模迅速膨胀,接踵而来的就是旅游垃圾、经营垃圾、生活垃圾等的处理问题。特别是在“石榴美食一条街”的特色饭庄区,经营垃圾、生活垃圾没有很好处理,产生的废物、粪便一般是直接往屋后的坑里倒,不加任何处理。

游客的素质也参差不齐,对景区环境保护意识不强,随地扔垃圾等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不利于景区优美自然风光的保持[3]。

胡店居民是当地乡村旅游的主要参与者,和游客参与程度基本一样。胡店居民素质和游客相比更是不高。他们小农意识浓厚,只顾眼前的蝇头小利,对自身行为约束力弱,主人翁意识不强,又受长期卫生基础设施欠缺的影响,以致不注意周边生存环境的保护,对水源保护不够,对林木的任意采伐不觉得有问题,认为当地林木够多,不用珍惜,考虑不够长远。同时,对当地经营者的不合理经营方式没有发挥主人翁精神予以制止,觉得和自身关系不大。

2.2 旅游参与部门不能与时俱进,影响旅游发展

2.2.1 组织部门投资不够,配套设施不齐全

“石榴文化节”的举办为胡店乡村旅游打开了局面[4]。管理部门和开发部门根据胡店乡自身优势,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投资。但长远来看,这种投资对该区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仍是不足,周边乡村的道路、停车场地、垃圾处理、公共厕所、住宿餐饮、通信设施医疗卫生等配套设施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隐患。

到胡店游玩的游客多为周边城区的居民,出游形式多样,出行路线不固定,交通工具多样化,常以自驾游、自助游形式出现,随时随地停靠观赏美景。例如,不算宽阔的乡村公路,在旅游旺季停车位不足、交通拥堵、意外事故处理无保障等等现象频发,给旅游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2.2.2 旅游产品开发不够,资源浪费严重

胡店主要旅游产品是当地初具规模的特色石榴园,为游客提供观赏、采摘等场所。石榴园存在明显的淡旺季特征,导致该地乡村旅游季节性较强。赏花于春季,纳凉于夏季,采摘于秋季。旺季时人满为患,淡季时无生意上门,资产的闲置浪费严重。究其原因,当地旅游产品过于单一,旅游资源没有深度挖掘,人文环境资源没有展现。旅游活动主要停留在采摘、体验、观光等物质欲望浅层面上,缺乏精神需求[5]。当前,在中华石榴城也有石榴诗词等石碑标志,但只是形式文化,不能深入人心。很多游客在采摘、赏花之余也只有玩玩牌、聊聊天而已,娱乐休闲类项目不丰富,不能很好地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尤其是少年儿童求知、求真、求趣的需求。

2.2.3 经营管理理念滞后,不能满足市场需要

不少乡村旅游经营者对乡村旅游的理论内涵、本质属性等没有深入的探究,在开发经营中首要考虑的是经济效益,对生态旅游环境的营建和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不足,甚至在开发初期就造成环境的破坏。经营胡店石榴庄园的是当地石榴种植户,在资源的投资开发上,理念不能与时俱进,重建设轻环境营造的现象严重。经营模式也是以一方经营模式为主,相对单调,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另外,经营者服务意识不强,细节之处考虑不到,直接影响游客重游心情。

3 胡店乡村旅游环境伦理构建

3.1 对旅游活动参与者进行环境伦理素质教育

对旅游活动的参与者进行环境伦理的基本理论教育,使他们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珍惜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树立环境伦理意识。

3.1.1 确立乡村旅游的环境伦理教育对象

胡店乡村旅游的环境伦理教育对象主要有:旅游管理者、旅游组织者、旅游开发者、旅游者及胡店居民。他们是否具备环境伦理理念,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能否遵守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准则,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管理者,主要是县(乡)一级的旅游管理部门,有胡店乡政府、平桥区政府以及平桥区旅游局等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他们具有环境伦理意识才能在政策把握和问题处理上做出符合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决策和处理意见。

组织者,主要是一些旅行社管理人员及导游。目前胡店乡村旅游多为周末游、自助游等形式,旅行社参与的并不多。此类环境伦理主体不多但很重要,他们具有导引作用。

开发者,有胡店石榴庄园和玉泉山庄的开发者以及其他从业服务人员。庄园和山庄的开发者是原来的石榴种植户。从业人员主要是本地的居民。周边的农家乐饭庄经营者大多为个体农户,多属家族生意,老、中、青、少都有,各种环境伦理素质均不是很高。

旅游者,他们是以信阳市及其他八县区的城市居民为主的散客和随旅游团而来的省内外游客。他们是旅游活动的主要服务对象。

居民,可分为旅游直接参与者和间接参与者。直接参与者主要是在景区内从业的服务人员。间接参与者指景区周边居民、旅游业的受益者。

通过以上对胡店乡旅游参与者的具体分析,胡店乡居民在本乡旅游活动中是主要的参与者。可以分析出环境伦理具体教育对象具体包括: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旅行社从业人员、旅游者、胡店居民。

3.1.2 确定当地环境伦理教育的方式及内容

不同的教育对象适应不同的环境伦理教育方式。

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此类人员,他们文化素质较高,为民服务意识较强。并都有固定的办公场所,现代化的办公配套设施,报纸信息、网络信息普及,每周都有政治理论学习机会。目前,他们环境危机感比较强,接受环境伦理心理适应度很高,一般的宣传教育方式都适应,例如宣传教育和培养等。具体内容主要有进一步加强他们的环保责任感和危机感;提高其环保政策法规水平及科学决策能力。

旅行社从业人员:旅行社管理人员和导游素质较高,工作中是以旅行社利益最大化基础上来进行管理、策划的,具有一定的功利心态。针对他们的教育方式有:下达具体政策法规、奖惩制度等措施与日常理论学习相结合。主要使其掌握环保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要加强事业心和责任心,提高责任感,从而引导游客规范旅游行为。

旅游者:大多是城市居民,具备一定的环境保护意识,也是他们自身修养的表现。对他们的环境伦理影响主要是导游的讲解和旅游地环境保护政策宣传册、宣传标语、警示牌甚至是旅游地从业人员的宣传。例如,在胡店石榴广场设立专门教育区域,强化旅游者对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认识。从而引导游客的旅游消费行为,使其在旅游活动中以减少资源浪费、保护旅游地文明和文化为主,使自身旅游消费行为适合环境道德规范。

胡店居民:胡店居民的教育是整个旅游地教育的重点,也是难点。这基本上决定该地乡村旅游健康发展的成败。笔者对胡店乡人口情况作了基本调查:2006年男女比例是53.5%、46.5%;2007年男女比例是53.9%、46.1%;2008年男女比例是53.6%、46.4%;2009年男女比例是52.8%、47.2%;男女平均比例:53.45%、46.55%。胡店乡96%以上居民在辖区的18个村,只有少数在镇上。同时,数据显示该乡女性劳动力比例不低,并且参与该区旅游活动的女性居多,大多负责卫生保持、饮食打杂等工作。这样,女性教育在胡店环境伦理教育中比重较大。考虑女性接受知识特点,在村镇居民的环境伦理教育中形式要多样,内容要丰富,最好从正反两方面开展环境伦理教育活动。主要教育形式有:广播、电视和报刊等新闻媒体的宣传;环保民间团体开展公益活动等类型的环境教育;以村委会为单位成立环境保护业余学校等。要使村民树立节约土地、保护林木和水利设施的观念,改变只顾当前利益的狭隘意识,让他们知道当地环境资源对他们的意义,环保对提高他们生活水平的功用,从而激发当地居民自愿参加环保活动,规范自己行为。

3.2 规范乡村旅游活动参与部门的行为

在环境伦理观的指导下,旅游参与主体要正确处理好不同的利益关系,在旅游活动中遵循符合环境伦理要求的行为规范,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在旅游活动中指导人们放弃“先污染后治理”的思想,将破坏和污染扼杀于源头,政府管理部门和开发经营部门的行为规范尤为重要。

3.2.1 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思想指导下政府管理部门的行为规范

旅游管理者主要指当地政府极其下属机关部门。我国目前仍处于依靠政府强制命令的方式来实现环境保护的阶段。管理部门作为环境伦理的主体,为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目标,它的社会行为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他们主要职责就是制定环境制度相关的法规、条约,并进行政策引导,加强监管和资金投入。

第一,制定环境政策,加强监管。政府管理部门要解放思想、转换思路,深刻认识,正确理解旅游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制定合理的保护环境的政策、法规、条约等,同时采取有效措施使各种政策条文落实到实处,不要成为一纸公文。作为上级管理部门,同时要对该区环境质量、环境承载力、旅游产品模式等做动态监控,对环境的利用情况随时反馈给旅游开发经营者,让他们了解本区环境利用状况,适当调整自己的经营方案。

第二,加大资金投入。乡村旅游作为本区的新生力量,发展刚起步,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除了政策上的扶持,还需要资金的支持。对一些公共配套设施进行建设、修缮。政府加大投入力度,设立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采取项目补助、贷款贴息、以奖代补等形式,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吸引社会投资,发展壮大乡村旅游。

第三,制定奖惩措施,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当前,政府已经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只是在具体操作中,一些法规政策没有落到实处,一些监督、奖惩机制还不够完善。下一步就要针对当地乡村旅游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可以实行“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修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责任到人。设立景区考察站对景区定期进行评估,考察指标优良的景点要经济奖励,不合格的要惩罚。严肃处理工作中的违规实例,杜绝一切非伦理现象的发生。政府部门不能因当前仅有的经济利益,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作为。

第四,发展政府职能,协调各部门关系。旅游业的收入分属于旅游管理部门、旅行社、交通、餐饮服务等部门和集体。其中旅行社、交通等部门和旅游者只是竭力利用旅游资源,以自己利益为主,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制定相应措施,使他们各负其责,共同承担环境保护责任。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切实担负起旅游规划及发展的综合协调、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能。各部门涉及旅游方面的工作,要事先征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意见。

另外,教育生态化方面也需要政府管理部门的参与。它可以通过组织编写环境伦理方面的出版物、宣传材料或影视材料,加强宣传教育队伍基本建设等途径来保障环境伦理教育的进行。

3.2.2 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思想指导下旅游开发经营部门的行为规范

旅游开发经营部门受政府调控,同时又是环境污染的主体。或者说环境问题的出现一大部分是开发者的非伦理行为造成的,必须由他们来解决。他们了解和掌握环境伦理思想,以一种长远的眼光看待开发活动,并在开发中实施与行动,是旅游目的地开发和管理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

第一,保持景区生态化建设。开发乡村旅游资源要本着“保护第一,开发建设第二”的原则。在乡村旅游的开发中,注意建设应与乡村良好的生态环境相协调。

旅游设施要选在乡村旅游区域外面,这就减少了对风景特色的破坏,同时也保护了风景区的现有质量。要限制修道路,尽可能减少对当地现有环境的干扰破坏。建筑物占地面积要做到最小,并减少建筑材料用量和能源消耗。增建建筑色彩、体量风格应与周围环境和村落整体气氛协调一致。建筑材料应以土、木、石、竹等乡土材料为主。要考虑其成本(不同材料在其生产过程中会消耗不同的能源,生产成本不同。)、对环境的影响(要避免使用在制作加工过程中会生产大量的CO2或放射出潜在有毒物质的材料,还应减少不可更新资源材料的消耗。)及耐久性(某些材料比较耐久,最初买时可能投入较多,但由于维修保养费用低,仍可达到节约的目的。)等因素。避免使用不可回收使用的一次性产品和塑料容器。

第二,挖掘乡村资源内涵,弘扬特色文化。乡村旅游要“洋”,洋不过国外;“豪华”又比不过高级饭店,它应本着“人无我有”的宗旨,发挥自身的“农”“土”优势。“农村风光”“农舍民情”“农家饭菜”及“农事活动”,实现产品的特色化,把现代化的服务和设施与农村古朴民居、民风、民俗紧密结合起来,这才是开发的重点与难点。

胡店除了石榴以外还有花生、瓜菜、生猪、渔业等特色农业,可以从它们入手,扩大产品类型。一些鱼塘周边有瓜田,可以在鱼塘旁边建农家饭庄,以垂钓、采摘、吃地锅饭为主吸引游客。胡店的石榴文化源远流长,需要以各种形式表达出来。除了刻碑、写诗以外,还应开展一些文化节目。另外,石榴的加工产品也应该作为胡店的特色,把石榴茶、石榴酒的药用宣传给游客,打出旅游纪念品特色。在宣扬农业科教作用方面,这里的石榴研究所、试验田、资源库也有很大的科教意义,值得进一步向游客开放。

第三,卫生系统构建。目前,乡村旅游对自然资源的破坏,除了基础设施建设的侵蚀,最重要的一项是景区内污染物带来的环境破坏。

据统计,在我国北方的观赏型旅游区,旅游者产生的主要污染物量为粪便约400g/(人.日)、BOD约40g/(人.日)、氨氮约7g/(人.日)、悬浮固体约60g/(人.日)以及垃圾约200g/(人.日)等。其实,全国绝大多数旅游地旅游污染物的产出量都超出旅游区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所以必须对污染物进行人工处理,并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增设有机垃圾垃圾桶,对无机垃圾定点收集,统一覆土掩埋。在景区内主干道上设置充足的生态厕所。

另外,旅行社管理人员也应该根据旅游地的承载量对游客路线的安排做及时地调整,从控制客流量来调节旅游地环境的压力。

4 结语

针对信阳城郊胡店乡村旅游环境伦理构建,我们可以得出,运用环境伦理理论构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首先必须提高当地乡村旅游参与者的环境伦理素质。根据其自身特点选择不同方式进行环境伦理教育。其次要对乡村旅游参与部门的具体行为进行环境伦理规范。管理部门要根据国家有关旅游法律法规,制定各种实施细则和办法,规范各参与主体的行为,并且要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参与部门在具体工作中要运用环境伦理理念进行合理决策和规划,控制合理的客流量,使旅游活动顺畅持续。

参考文献:

[1] 李梅.促进信阳旅游业再上台阶的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6(12):105-106.

[2] 王利红.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河南:河南大学,2008-05.

[3] 李友亮.信阳旅游业振兴思考[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