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社会实践的论文

社会实践的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11-18 03:55:3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社会实践的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社会实践的论文

第1篇

【关键字】社会实践;我爱我的祖国;心得体会;知人生;长才干

20xx年正值祖国60华诞,我院暑期实践队将走进金华市婺城区第二大镇——汤溪镇,以“我爱我的祖国”为主题,开展一系列活动,为农村有文艺特长的农民朋友们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同时也发挥大学生优势,将先进文化带到乡村去,共同庆祝祖国60华诞。希望在此次的实践过程中,既能为繁荣乡村文化出一份绵薄之力,又能锻炼队员们交流沟通的能力,夯实当代大学生的群众基础。

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我背起行囊,和队友们踏上奔赴汤溪的征程,共同体验着不一样的生活。虽然不知道汤溪的住宿条件如何,不了解那里的村民是否会配合我们,不清楚活动是否能顺利进行,更有许许多多的未知数,然而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社会实践正是这样一种磨练过程,这过程中有喜有泪,亦有欢乐和苦累,可是再苦再累也不怕,因为我已经做好了吃苦的准备,因为途中可能发生的事件,强烈地超出了我们已知的范畴,以一种陌生和挑战的姿态,敦促我们警惕,唤起我们好奇,① 使我们谦虚,亦因为“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所以我希望能在这短暂的时光中体味人生,增长才干,使自己成长。

一、当苦难已成为往事

在“七十二周年”的特殊日子里,我们来到拥有七百多年历史的寺平古村,访问了这样一群特殊的人——细菌战受害者。细菌战是抗战时期日军为节省工本,扩大成效,采取的毁灭人性的战术,当时大量的“霍乱”、“鼠疫”、“伤害”、“炭疽”细菌粉末被播撒于寺平村,导致当地无数的无辜百姓不得不忍受一辈子的折磨。

而如今,当我们去访问这些幸存的受害者,早已年过半百的他们谈起过去的往事时,更多地是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谈论,在他们脸上可以看出他们对现在生活的满意。也许对于他们来说,时间能洗涤伤痛,当苦难已成为往事,重要的是珍惜和抓牢身边的幸福,活在当下。在伤痛日复一日的折磨下,这是一股怎样的毅力和勇气支撑着他们挨到今天,并还能如此坦然地生活着,他们是多么的坚强。我被他们的精神深深地感动着,可我又不想局限于感动,我希望将其化作一种奋斗的勇气和动力,激励着自己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纵使以后多么困难和挫折。

特别的一年,特别的一天,特别的见闻,当苦难已成为往事,了解过去,从而正视历史,勿忘国耻,以将仇恨、悲愤化国热情,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调研者,幸福着

为了解当代农村青年的生存状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代农村青年的生存状况的调研则成为了我们实践的一个主要部分。对于做调查问卷的艰辛,我早已耳熟能详了,更何况正值夏日,条件更为严峻,不过集体的力量,还有很多村民们热心的态度让我倍感凉爽。于我而言,此次问卷调查的收获不仅于此,因为我深感作为一名调研者的幸福。

首先,幸福来源于被调查者的配合。汤溪镇的村民们真的很善良,很热心。他们对于问卷,大多态度严谨,一字一句地读,不懂的地方更是详细询问,有的似乎是感觉到我们的辛苦,给坐,倒水等等尽量让我们舒适些,这些着实令我很感动。当然其间也吃过不少的“闭门羹”,还有态度冷漠,草草了事的,但是只要想到那些热心的可爱的人们,心里就倍感幸福。

其次,幸福来源于调查过后的总结与收获。此次问卷调查的总结与收获也是颇多,具体如下面几点:

1.做问卷调查脸皮要厚,要笑脸迎人,自己更不能有情绪。一找到目标人物,就要厚着脸皮上去“打扰”,即使遭到拒绝,也要微笑道谢,不能闹情绪,否则会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2.要有耐心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尤其是当有些被调查者不配合的情况下,更要耐心讲解与积极引导,还有当被调查者错答或者漏答题目的时候,也需及时指出并纠正等;

3.要试着换位思考,别人帮忙做问卷是处于热心,要心存感恩,同时若自己以后遇到别人做问卷等类似之事,也要伸出援手,积极配合;

4.要学会随机应变,问卷调查时可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情况,自己要学会很好地处理;

5.对于问卷设计,要合理控制题目的数量,同时题目设计须严谨,因为在本次问卷中,当很多人看到背面还有很多时总是有些埋怨,实践中也体现了部分问题的设计缺乏严谨;

6.问卷调查路线分配须合理,本次调查中很多路线重复,导致效率有所降低。

第2篇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民主政治 先进文化

党的十六大规定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全面地表达了我国先进文化应有的性质、内容与风格,是对我国当代先进文化及其前进方向的科学概括。

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包含着对先进文化的需要。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也需要有思想道德的文化力量。先进文化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附属物,而是它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内在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首先应该构建先进的文化。这就需要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形成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指导思想,为解决我国如何在全球化时代扩大对外开放、吸收国外优秀文明成果、迎接域外文化的挑战、弘扬祖国优秀文化精华、抵御不良思想的侵蚀、防止和消除消极文化的传播指明了方向。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先进文化作为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创造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先进的文化价值观。在知识经济到来的背景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传统文化中的落后观念已不再适应科技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因此要抛弃传统文化中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落后方面,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现代文明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人们的主体意识。

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需要的先进文化,必须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又必须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之中,既能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能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

文化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外部环境看:第一,西方发达国家采取各种方式输出自己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这在客观上拓宽了我们的文化视野。当前,与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相伴随的各种文化样式已经摆到了我们面前,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如果我们丧失了文化辨别力和批判力,丧失了坚守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的文化自觉,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迷失前进的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改变着文化发展的社会环境,而我国目前文化的发展与形势的要求相比,还很不适应。

从内部动因看: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先进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承担着重要任务。2、加快发展先进文化,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文化建设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更是加快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转向市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民收入稳步提高。文化总体看来,仍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这迫切要求我们适应形势的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

我们的精神文化领域,按惯例可大体分为“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两大基本环节,两大环节各有其特点和规律,文化产品就其大多数而言具有意识形态和商品的双重属性。文化生产与一般物质生产相比,其特殊性表现至少有以下两方面:一是工作性质特殊,文化本身属于上层建筑,二是承担的任务特殊,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在看到先进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本质上的统一性的同时,也要看到它们在现实实践中的确存在差异性。其一,文化是相对独立于经济和政治的范畴,从本质上来说,文化作为人的精神活动的产物,具有精神方面的内容,有着多重内涵,其发展有自身特有的规律。其二,市场并不能自动识别文化的善与恶、美与丑,先进文化的发展,既要运用市场机制,又要加强管理,保证社会主义文化的正确方向。其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催生了许多与之相适应的新的进步价值观,另一方面也使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更为复杂的状态。社会转型期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利益调整势必引发一些人思想的波动,出现价值观的倾斜。总之,面对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和文化产品与服务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对国内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文化建设既要符合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律,又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呈现新的特点。文化建设能够对人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产生重要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应当既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内涵,保持文化建设的先进导向,又紧扣时代脉搏,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第一,要增强先进文化的控制力。第二,要提高先进文化的竞争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先进文化、传统文化、外来文化将长期并存,先进文化如果以其独尊的地位而不参与竞争,就可能失去思想阵地。先进文化建设也不能游离于市场经济之外,我国正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应该遵循和适应文化发展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提高建设先进文化的能力,必须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运行特点,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第三,要注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我们时刻不能忘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根本目标是满足社会的公共文化需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认真思考文化发展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全局性问题。

第3篇

关键词:伦理;环境伦理道德;环境法治;和谐共处

当我们尽享高科技、现代化带给我们的“丰硕果实”时,全球性环境危机却为我们拉响了一次又一次的警报,虽然拥有了庞大的环境法律法规体系,虽然进行了一次又一次声势浩大的执法检查,但环境状况依然每况俱下。此时,热爱环境的人们不得不痛苦地思索: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里?我们层层褪下环境问题的“外衣”后,伦理道德观横亘在面前。我终于明白,正确的环境伦理道德观的缺失乃是造成环境危机的“元凶”!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况

一、环境法在现实中遇到的问题

作为一个新兴的部门法,环境法在现实中陷入了困境。究其原因就在于缺乏环境伦理道德的内部支持。

近年来,对环境立法给予了高度重视,同时环境法也具备了相当规模,但环境状况仍然不断恶化。执法不力的确是一个核心问题,为此学术界和执法部门高度关注。执法部门实施了各种各样的执法大检查;环境法学界则从各方面分析执法不利的原因并谋求对策。其原因大多归结为:体制问题①、公共参与和舆论监督的薄弱②、观念问题③、发展的压力④、执法成本高昂⑤等。这些分析不无道理,并且大家都指出,中国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太差。

但据有关的环境意识调查表明,中国公众其实对环境状况的严重性十分清楚,但长期以来我们所宣传的,将人和自然对立起来的,敢于“战天斗地”的勇气和“人定胜天”的信心使得人们在真正遇到具体问题的时候,对抗性思维总是首先浮现出来,对自然工具化的态度首先表现出来,因而最终的行动会体现为“言行不一”。直接将中国公众的环境意识定位于薄弱未免过于简单。其实在薄弱的环保意识背面隐藏着环境伦理道德的缺位。因为对待自然的“言行不一”恰恰暴露了人们真正的价值判断并不站在环境一方。那么,让执法者如何去对抗深植于人们思想观念中的价值标准呢?何况,就连执法人员本身也难以摆脱旧有的思维模式。

目前,我国的政府部门和新闻媒体加大了有关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各种形式的公益广充斥着人们的视线。但标语和舆论宣传只能浅层次的改变人们对环境问题的看法,例如纠正了曾一度存在于国人心中的“地大物博”的错误认识,但却无法深入到人们的伦理观念中,进而在生活、消费层面上展开。

因此,没有伦理支持的环境法,在执法中遇到困难也就不难理解了。环境法的困境归根结底在于缺乏环境伦理道德的坚实支撑。

二、环境伦理的发展演变

伦理学的善恶观是法律价值的基本来源之一。传统伦理学均以人际关系为本位,即善恶只相对于人与人的关系而言,从而使法律的价值判断成份里缺少了自然界里的其他有生命物质。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始终将自然观、认识论、人生观和伦理观融为一体。与西方伦理观相比较,中国古代哲学(伦理学)具有浓厚的自然和环境色彩,例如“天人相应”、“天人合一”、“天人和谐”等儒家和道家思想都蕴涵着浓厚的生态伦理观(环境伦理观)。《易经》还强调了“万物含生”的生态科学思想。如:儒家思想认为:万物相育而不相害。道家思想则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还有荀况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观点等。

与此相反,在西方过去2000年的哲学(伦理学)理论中,几乎没有像中国古代哲学那样的环境思想。从柏拉图开始,强调的是人性的提升,强调人是万物的中心,认为世界上一切其他生物都是为人类的利益而存在的,因而较忽视人以外的客观生存环境。到近现代两次工业革命推动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更使西方世界产生了征服万物和自然的雄心,以至于环境问题接踵而来,甚至威胁到了我们的生存。直至20世纪初,西方伦理学家们才开始关注人与环境的关系。

现代环境伦理学那什认为,现代伦理学的发展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首先人类的伦理思想是从创世纪的人类对植物和动物保有的支配权开始的,然后经过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过程,到现在形成了所有生物(人、动物、植物、无生命物)之间都具有平等性的环境伦理思想。在环境伦理思想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许多种类的学说。其中有代表性的包括:

(一)人类中心主义假设

一般认为,西方环境伦理学的先驱者是曾任教于美国密歇根大学,后赴德国的艾庞兹。他在1894年发表了题为《人类与兽类的伦理关系》的论文,从心理学,伦理学的角度论述了“人类中心主义假说”,并对《创世纪》记述的人类征服地球的行为予以了批判。

(二)敬畏生命观

提倡敬畏生命的伦理道德观的人是法国人阿尔贝特?史怀哲博士。他说“只涉及人对人关系的伦理学是不完整的”,不具有充分的伦理功能,“但是敬畏生命的伦理学则能实现这一切”。史怀哲认为,伦理的本质应当是敬畏生命。他对于只涉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传统伦理学表示批判。他说“实际上,伦理和人对所存在与他的范围之内的生命的行为有关。只有当人认为所有生命,包括人的生命和一切生物的生命都是神圣的时候,他才是伦理的”。⑥1923年,他在著作《文化和伦理》中,具体阐述了他所倡导的敬畏生命观。他是西方首位提出将伦理学的概念及其范围扩大到人以外所有生物的哲学家。

(三)土地伦理观

20世纪40年代,被美国人称为“环境伦理学之父”的A?利奥波德,提出了土地伦理思想。他指出,个人是一个由各种互相影响的部分所组成的共同体的成员,土地伦理观就是把这个共同体的界限扩大到土壤、水、植物和动物。土地伦理观是要把人类在这个共同体中从征服者的面目变成为这个共同体中平等的一员和公民。它暗含着对每个组成成员的尊敬,也包含了对共同体本身的尊敬。

(四)生态利益中心主义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地球环境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科学家在研究探索中逐渐发现,导致环境问题的思想根源在于人类长期与自然作斗争的生活实践中顺理成章产生的控制自然、改造自然的思想观念,它引导着人类形成了“以人类利益为本位”的伦理道德观。

西方哲学家们逐渐发现,传统的东方自然哲学观中存在着合乎自然发展规律的深刻思想。如“天人合一”思想等,提出应在此基础上将其发扬光大。

因此,西方环境学家们便以东方的自然哲学思想和史怀哲、利奥波德的伦理思想作为理论基础,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依据,对人本主义的哲学观予以了深刻的反省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的以确立环境和自然固有的价值和权利的环境伦理理论。主要包括:挪威学者A?乃斯的“深层生态学”;澳大利亚人丁?帕斯摩尔提出的“对自然的人类责任论”;澳大利亚学者辛加的“动物权利论”以及美国学者泰勒提出的“生命中心主义的自然观”等。

这些理论向统治西方上千年的传统的“人本主义”哲学观提出了新的挑战,直接动摇着传统部门法的法理学基础,也为我们研究环境法的伦理道德基础拓展了思路。

三、研究环境伦理道德的法律意义

有的学者给出了环境伦理学的定义,“研究环境道德的伦理就称为环境伦理学”。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即包括人类社会也包括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自然界。一个理性的社会必须是重视道德的社会,现代法制的发展趋势是道德和法律的相互渗透和协同。

当经历了诸如酸雨、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异常等全球性环境危机和各类环境污染事故后,人类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一个真正健康、稳定和充满活力的社会,必须建立在符合环境道德的伦理基础之上。环境伦理道德不仅是精神财富的宝库,而且是物质财富的源泉。环境危机的教训说明,一个缺乏环境伦理道德的内部支撑的社会,在物欲横流的刺激下出现的繁荣是不能持久的,而且人们也将为这种泡沫般的繁荣付出惨重代价。重新理顺环境道德与环境法治的关系,才能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作为环境伦理学的研究对象,环境道德是包括当代环境问题、资源危机和环境保护运动在内的社会经济状况和活动的产物。它与环境法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二者相互依靠,互为补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都是人类社会的行为规范。法律规范主要表现为国家强制力,道德规范则主要存在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习惯之中。在一个讲究民主和法制的现代社会,为了保护和管理环境资源,应将环境道德和环境法律、环境民主结合起来,既不能只靠道德本身来保护和管理环境,也不能妄想只靠法律就足以使法律顺利实施。只有将二者相结合才能相得益彰。正如古人云“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良好有效的环境道德规范应有法律的保障和维护,基本的环境法律权利也应有道德力量来支持。环境法是环境管理的法律依据,是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法律武器。健全环境法律体系,加强环境执法,实行环境法治,是发展环境保护事业的法律保障。而环境道德则是保护和改善环境,实行环境法治的伦理基础,它积极为环境法做舆论辩护,并通过良好的环境道德风气和舆论推动环境立法、守法和执法。

因此,不讲环境道德,缺乏伦理基础是造成环境法治观念薄弱的一个重要原因。形成社会性的环境道德风气,是加强环境法治的有效途径。

环境道德作为有别于传统道德的新兴道德,对人类社会而言是姗姗来迟的。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并未将对环境资源的污染和破坏视为道德问题,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也仅限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称为“人伦”。直到环境危机日益严重时,才开始有学者提出将伦理观念的中心从人类社会扩展到整个自然界或生态系统。各国学者对环境问题的产生所形成的共识是:“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人类也不是自然界的中心”。⑦他们呼吁要放弃人类统治自然的哲学,建立尊重自然、保护环境、讲究道德的哲学,主张将人类从“大自然的主宰”归位到“自然家庭中普通的一员”,提出既要遵守人与人之间的道德也要遵守人与其他生物之间的道德。

1991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向全人类发出了“创立新的地球道德”的倡议:“现在世界大家庭面临着我们在环境问题上造成的后果给我们共同的安全造成的危险,要大于传统的相互之间的军事冲突带来的危险。道德伦理和精神方面的价值是人民和国家产生动力的最终基础,我们应当加以利用,并表现在创立新的‘地球道德’上,从而激励人民共同加入包括南方、北方、东方和西方在内的新的全球伙伴关系,确保地球一体化,使之成为这一代和后代子孙的安全、平等和温馨的家园。”⑧

环境法律秩序的建立和维护有赖于环境道德的协同,以及环境价值观的一致。我们应牢记只有一个地球,在环境问题的面前,全人类的命运是同一的,任何人都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应树立全球利益同一性的环境价值标准。环境道德的树立和全面推广是人类生存方式走向全新境界的标志,环境道德将成为21世纪人类道德观中最有活力的部分。

四、树立新型环境伦理道德观-人与自然、社会双重和谐

面对即将降临的“灾难性的毁灭”,人类在反省过去的同时,更要积极行动起来,构建一种新型的、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环境伦理道德观,以此作为环境法的内部坚实支撑,既要实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又不对自然的生存发展状态构成威胁。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大会提交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其中“可持续发展”是这样表述的,“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客观的讲,可持续发展模式是迄今为止相对最为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了。它强调代际公平与代内公平。但同时笔者又不得不遗憾地指出,这个定义的“代际”、“代内”,所强调的价值观仍是相对于人类而言的,并未体现出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价值的重视。因此,可以看出,20世纪80年代末期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当时是最为先进的理论模式,但其仍未跳出“人类利益中心论”这一传统伦理道德观的束缚。今天,我们已经迈入21世纪的大门,应当摆脱陈旧观念,树立符合新世纪发展需求的环境伦理道德观,抛弃不科学的“人本主义”思想,主张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处、平等发展。

中国古代,孔子曾提出“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的思想。他认为,通过规范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就可以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在《圣经》中也记载了“上帝喜欢他的创造”,“人类统治地球并不意味着地球属于人类”的思想,认为自然是和谐、完美的。大自然是造物主的杰作,是和谐的典范。但大多数人却并不珍惜。人类迄今的发展,都是同自然对立式的破坏性的发展,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社会也是充满矛盾的对立的社会,这种机制就使人们破坏着大自然原有的和谐与协调。过去传统的部门法林立、法律之间冲突的状态就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和谐的表现,是人类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和片面地以物质生活取代一切的结果。

人类走到今天,人与自然的对立已经接近极限。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别无选择,只能实现从对立到和谐的重大转折,实现人与自然、社会双重和谐的发展机制。超级秘书网

笔者认为,我们倡导的“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处”的环境伦理道德观与传统的伦理道德观的主要区别在于:其既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既从人的利益出发,又从非人生命体的利益出发;既为了人类,又为了环境和大自然;既承认价值需要人去评价,又承认自然或环境的内在价值;既主张人的权利,又主张自然或非人生命体的权利。而且应当明确的是,这种新型的环境伦理道德观并没有反对人的主导地位和正当利益。

五、结语

瞄准和谐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新的环境伦理道德基础,自觉建立双重和谐的发展机制,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任务。环境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力手段,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也称为环境法追求的终极目标。环境法作为整个法律制度的一部分,由于其“特殊使命”而担当重任。我们广大法律工作者应当从环境法着手,对传统法律系统重构,在新的环境伦理道德观的基础上,建立起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蓝图,进而完成整个法律系统的协调,建立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生态化法律体制。

注释:

①明:《环境保护执法的体制障碍及消除对策》,载《中国环境管理》1996.2。

②林波:《论环境管理的公众参与和舆论监督》,载《中国环境管理》1997.6。

③李耘、范荣华:《论环境管理的公众参与和舆论监督》,载《中国环境管理》1997.6。

④范少鹰:《政府行为中环境工作弱化的原因分析》,载《中国环境管理》1997.7。

⑤明:《环境执法不力的经济学思考》,载《环境导报》1996.4。

⑥阿尔贝特·史怀哲著、陈泽环译《敬畏生命》,上海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8—12页。

⑦《世界环境》1995年4期16页。

⑧曲格平:《创立新的地球道德》,载《中国环境报》1996.3.16。

[参考书目]

⒈高利红:《环境资源法的伦理基础》,载《环境资源法论丛》第1卷韩德培主编,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⒉吕忠梅:《环境法新视野》,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⒊汪劲:《中国环境法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⒋汪劲:《环境法律的历年与价值追求-环境立法目的论》,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第4篇

关键词:共生论; 生态文明; 和谐; 制度

中图分类号:C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CN16-1487(2013)02-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十报告则进一步强调:“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从两个报告的比较中可以看出,我们对生态文明建设更加重视,对生态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要求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一、人与自然是共生的存在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是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出现的新文明形态。与以前的文明模式相比,生态文明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的状态,是人类文明形态、文明理念的重大进步。在全球化时代中,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转型和升华,目标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社会共生论在形式上借用了生物共生论的某些概念,实质是为研究社会共生现象而建立的一种社会哲学理论。[1]社会共生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任何人都生活在社会共生系统之中。社会共生关系不只存在社会某个方面,而是遍布存在于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公共、私人等所有领域,其表现形式更是千姿百态。没有共生,也就没有人的存在。社会共生关系的三大要素包括:主体、资源、约束条件。 [2]每一个人都是共生系统中的一员,而社会则由各个层面的共生系统所组成。社会共生的基本机制是斗争和妥协的相互作用,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寻求资源并发生联系,为了获得更多资源而发生斗争,因为需要对方又达成妥协。但人们之间的斗争和妥协都不是目的,而是为了和谐共生。“资源”是社会主体之间建立共生关系的纽带,各利益主体要达到和谐共生的目的,就要在合理的“度”的范围内分享资源。当然,最基本的“度”就是能够维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了生存,人要向自然索取资源,索取必然会破坏现有的自然状态。因此,必须将破坏程度控制在自然的修复能力之内,方能维护生态的平衡。

人是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永远不能离开自然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人与人之间和谐共生的前提和基础。如果人与自然不能和谐共生,人与人之间怎么能达到和谐共生?正如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所说的:“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载体,破坏了自然这一载体,也就是破坏了人类社会自身。因此,要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就好要保护好自然环境,要建设生态文明。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幸福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建设生态文明,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利益。

二、人与自然共生关系的现状

生态文明建设之所以要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各方面和全过程,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重大的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仅仅用了30多年时间就完成了别的国家一百多年才能达到的经济业绩,但与此同时,别国百多年纷纷出现的社会问题、文化问题和环境问题在中国这30多年也以压缩形式集中出现了。我们在创造巨大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难以承受的资源危机、环境危机,以致发展不能持续,我们的生存环境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1、自然资源的特性与人的需求之间的矛盾。自然资源是人类从自然界获取的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或能量。自然资源具有有限性、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的特征。以能源需求为例,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很快,但走的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之路,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发展模式对资源的损耗和环境的破坏十分严重。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从1990年到2001年,我国石油消耗量增长100%,天然气增长92%, 10种有色金属增长276%。我国人口众多,然而地大而物不博,石油储量仅占世界1.8%,天然气占0.7%,铁矿石不足9%。这些有限的资源储备难以满足我们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能源与资源储备的不足将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增长和未来的发展。今后我国的经济发展将越来越依靠进口。因此,自然资源的有限性、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我们的生产规模要适中,资源的开采量不应该超过环境的供给量或资源的可再生的量,我们要适度利用自然资源,防止资源耗竭,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

2、环境的日益恶化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30多年来经济的迅速发展, 一次能源(以燃煤为主)消耗大幅上升,使得环境日益恶化。据世界卫生组织2006年的一份报告,世界上污染最严重20城市里包括有16个中国城市。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也会给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同时,环境污染往往不易被察觉,被发现的时候往往就是污染已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生产活动。比如空气污染造成呼吸道疾病增加;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威胁人的身体健康等等。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会带来健康问题,更会造成较严重的社会问题。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标是要调节好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使得人与自然在和谐共生。因此,可持续发展只有在生态文明的中才能实现。同时,只有在可持续发展中建设生态文明才是具体的、有意义的。可持续发展目的在于缓解人与生态之间的紧张关系,既注重经济增长又重视生态保护,使经济发展与生态同步进行。

3、“人类中心”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3]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促使我们反思传统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以破坏自然、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以“人类为中心”的发展模式是非理性的,经济发展不能无视自然规律,人类自我的利益不能损害自然的内在价值,和谐共生、可持续是人们对经济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共识,生态文明理念呼之欲出。3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我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但是,我国的经济增长是以牺牲环境、破坏生态为代价的。这些损失可能需要我们几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去修补和补偿也未必能够复原。我们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是全方位的,无论是水质,空气还是土壤,都已遭到污染与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已经非常有限,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难以为继。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全球化时代工业的健康发展,要求高水平的文明形态与之相适应。

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优化人与自然的共生状态

从“节能减排、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到“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路径,这样的历史性跨越,既有现实的挑战也有人民的期盼。在温饱问题还没解决的时期,我们是不会把生态文明作为一个重点考虑的对象。但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我们越来越感觉到,物质并不是生活的全部,没有污染的空气、干净的水、放心食品也是幸福生活的必需品。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树立生态文明新观念,如果再不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我们的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自然为代价。这就要就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第一,转变思想观念,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逐渐实现了解放,不再单纯的依赖自然而是能动的改造自然。人与自然是对立的统一。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只看到了人与自然对立的一面,片面强调人的能动性,忽视了人与自然统一的一面。作为生态系统的自然,是有着自己的发展规律和价值观念的。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明确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大自然的保护,进而才能理解自然、感恩自然、保护自然。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我们将和谐共生的核心价值贯穿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置之中,同时也贯穿于处理人与人、代与代、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关系中。一般来说,经济效益会立即显现,而生态方面造成的损害需要几年甚至几代的时间才能表现出来。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发展;现代化也必须是生态的现代化。发展与现代化目前仍是人类社会文明的前进方向,但历史的发展告诉我们,发展是长远的,不能以浪费资源、牺牲环境和危害人类共同的家园为代价;现代化也是长期的过程,不能以牺牲某些弱小国家或者群体的利益、消灭文化或生物多样性为代价。

第二,转变发展方式,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共生关系。社会共生论认为,合理的共生关系是指合理交换、分享和竞争资源。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无节制的向自然索取资源,违背自然规律去换天改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在眉睫。十报告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既是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也是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具体落实,两者缺一不可:资源节约了,有利于环境友好;环境友好的社会,资源的产出率一定会得到提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在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合理利用各种资源,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在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较大,基本上消耗了全国70%的能源资源。所以党的十报告提出,“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要转变发展方式,就必须要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融为一体。

第三,加强制度建设,优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约束条件。生态文明建设中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是由主体、资源和约束条件三大要素构成。优化约束条件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共生关系的改善。对我们当前而言,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通过制度的约束,促使人们优化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首先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立法工作。我们要把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纳入法治的轨道,使这项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以制度的刚性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其次要建立资源保护制度。比如建立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等。同时,根据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建立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生态文明建设说到底还是一个利益关系问题,必须处理和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才能减少阻力,使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最后要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考核、奖惩机制。把资源消耗的投入产出比、环境损害的程度、生态效益等都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将绿色GDP作为政府部门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

第四,推行公民道德教育,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目标。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在竞争中,物质的东西因其有形和能被指标化,人们可直接感受到它的作用而具有价值优位。而隐藏和渗透在这些物质后面的精神、人文或者道德方面的因素,则因其无法衡量或无法转化为物质利益而被淡化。这种物质至上的价值取向,已经引发了浪费资源、过度消费等现象。因此,我们必须在全社会推行公民道德教育,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我们必须认识到,生态环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公共财富,需要大家共同珍惜和呵护。优良的环境,即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未被沙漠化的土壤,是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样重要的公共社会财富。优化人与自然的共生状态,是我国转型发展的需要,更是人们过上更美好生活的愿望,因此,十报告中提出“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愿景,才会引起如此强烈而广泛的共鸣,开启新一轮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潮。中华民族既有“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文化传统,又有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深刻反思,展望未来,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将更加尊重自然规律,更加依靠发展方式转变,更加突出制度保障,更加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胡守钧. 社会共生论[ M ] .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第3页.

[2]胡守钧. 社会共生论[ M ] .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第6页.

第5篇

关键词:音乐会;校园文化;高校教育;艺术修养

一、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近年来,国内出现了丰富多彩的大学校园艺术活动,以鲜活多样的艺术表演形式、健康感人的内容对我院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及公民道德教育等,音乐作为一种最时尚的文化载体,亘古至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师生音乐会作为校园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以音乐的钥匙开启了学生心灵的大门。

高校大多数研究者针对于艺术活动对大学生艺术素养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推动作用、重要意义做出了相关的探讨。如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精品课程《美学与大学生艺术素养》中提到了"音乐审美与大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的相互关系,及"提高大学生艺术素养,对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周末音乐会》提出"音乐盛会凝精塑魂,校园文化流光溢彩,发展人文素质,繁荣校园文化"。

国外许多高校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校园艺术活动,对大学生集体荣誉感、心理学角度、文化修养等进行了研究。如英国剑桥大学亚当·塞奇威克教授对"艺术活动可培养大学生团队协作精神",从心理学角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提出学生"不但看到了精彩的演出,受到了良好的艺术陶冶,还受到了无形的思想政治教育,净化和感染了心灵"。

二、 师生音乐会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

校园文化建设,直接影响到学生在道德观念、心理素质、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健康成长,对整体育人工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具体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其着力点和内容,仍值得教育界深入探讨和考量。近年来,虽然我国音乐普及水平在不断发展和提高,但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高校普及音乐教育的情况十分有限。

音乐会以师生同台演出的形式,形成了一个最融合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摆脱束缚,在接受亲身指导的同时,打破师生界限,与老师共同打造一片音乐的天空。据调查,这种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灵活有效,学生乐于接受。同时,受到教育的不仅仅是音乐系的学生,还有在场的全院部分师生观众,用一位同学的话来说,就是"不但看到了精彩的演出,受到了良好的艺术陶冶,还受到了无形的思想政治教育,净化和感染了心灵,它必将成为音乐系的一大亮点。

自2008年以来,我系已举办师生音乐会40余场,给全院学生带来了一场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获得了院内及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认可和好评。至今,我院的师生音乐会已经成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和艺术教育、推动教学改革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渠道和巨大平台。

本项目的实施对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建设、高校的学生管理、校园文化建设、校风学风建设、大学精神的培育、人文素质的提高、学校文化品味的提升以及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都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①使音乐会更有新意和吸引力,校园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③扩大音乐会影响力,促进系部之间的相互交流。

④音乐会发展更加规范化,具有可持续性。

师生音乐会的实施,培养了一批新时期德艺双馨音乐人才、创建系部特色文化建设、促进教学实践工作的开展,加强和改进全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和艺术教育、推动教学改革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渠道。

至今,我院的师生音乐会从活动品牌、质量、参与人数、规模、场次已经成为系部师生艺术实践、交流沟通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等,推动着教学改革和校园文化建设。

三、 结束语

师生音乐会的实施,将会使师生校园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校园文化艺术氛围更加浓厚,音乐会以其新颖的主题,缤纷的形式,多角度全方位的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在其他众多晚会中独占鳌头。它面向校园和社会,传播高雅音乐,展示音乐系师生的艺术实践活动成果,致力于开创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即将成为建设校园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和知名品牌。

参考文献: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中国言实出版社  2008-01.

第6篇

[关键词]和谐教育 时代主题 失衡 基本路向

〔中图分类号〕G40-0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07)04-0127-05

在我国,教育是一项公共产品。按和谐社会理想构建教育,要从教育事业的公益性特质出发,解决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首先,从认识引发根源上看,要对教育产业化的观点进行历史性反思。近年来,关于教育产业化的激烈争论已蔓延到了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对教育决策、理论与实践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引发了许多矛盾和问题。对此,我们必须从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国情出发,对教育产业化的理念进行深刻批判,对其逻辑前提进行理论考查,对教育产业化的事实进行深入的检讨,坚持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正确道路。其次,问题解决的基本原则上看,教育要依据其社会主义的性质要求,从国家、民族发展的持续稳定的大局着眼去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对于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要看到教育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历史过程出发,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重大客观事实出发,从改革开放的全局出发,科学、理性、冷静地处理。再次,从问题解决的基本手段上看,要明确教育的公益性决定政府在举办教育过程中要承担的主导责任:义务教育阶段,政府要承担全部责任;非义务教育阶段,政府要承担主要责任。最后,从问题解决的目标上看,要学生、家长、社会都从教育中受益;都能享受公平的、合符社会发展需要和教育发展规律的、适应自身发展需求的优质教育服务。

以下我们从现实问题出发,研讨相应的教育发展路向。

一、必须研判的四大失衡现象

当前,教育的不和谐普遍存在,我们认为,着眼于大处,由宏观、中观以至微观,都须引起高度重视的有四大失衡。

(一) 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失衡

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有学者对我国教育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的实证分析表明,“普九” 覆盖率与第三产业总值和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率紧密相关,高等教育发展总量及质量与第二产业总值及第二产业从业人数比重紧密相关。[1] 近20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基本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毛入学率达到22%,进入了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教育事业的大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一大批现代化劳动者,创新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义务教育还没有高质量地完全普及,不少儿童不能享受基本的、免费的教育;中等教育的规模和培养的人才规格、结构与市场需求存在较大距离;高等教育还缺乏足够的适应性、多样性和灵活性,与现代化发展的要求还存在相当多脱节和滞后的地方。教育部的一个专项调查显示:立体比较东部三个地区北京、天津、上海和西部五个地区广西、贵州、云南、甘肃、青海的城乡经济和教育发展,教育支出差距大于居民整体消费支出差距,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差距大于人均财政支出差距,因而表明:在我国经济差距不断拉大的情况下,教育差距比经济差距拉得更大更快。[2] 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着的诸多不协调现象,使得教育发展与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存在很大距离,教育和经济的发展与人才需求存在很大距离,教育发展与生产力提出的科技创新要求存在很大距离,教育发展与和谐社会中的人文关怀要求存在很大距离。

(二)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功能合理分担的失衡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成长来源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相互作用,当三者呈现一致性和互补性时,学生才能获得健康成长。当前,在教育实践中,往往过分夸大和张扬学校教育的功能,把原本应由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承担的功能转稼到学校教育上,这是一种新的“学校教育万能论”的表现。

1. 家庭教育功能的认识与缺位。每一个人在家庭中出生、成长,并且依托于一个家庭来发展。父母的启蒙教育、家庭生活的人格示范、人伦氛围的性格熏陶、亲子教育的学业扶助,对家庭每个成员,特别是对青少年学生,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家庭的这四个功能还没有被家长充分认识,而且自觉实践的太少。随着市场经济逐步推进,社会的不稳定性增加,家庭的规模缩小,家庭的人文关怀多变,家庭的交流弱化,家庭存在方式变化多样,使得由家庭问题引发的教育问题在今天日益突现。家长在确认自己的教育责任和学校的教育责任时,往往对学校的教育责任和自己承担的教育责任分不清,从而对教育功能的认识存在很大偏差,导致家庭教育上的无知、缺失、随意、失责、推诿、偏倚或扭曲。

2. 社会教育功能的认识与缺位。社会要着力尊师重教氛围的营造,着力教育发展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和舆论环境的设计,关注教育绩效的责任评估。这三个方面是社会自身教育功能具体发挥的表现,但是从目前的整体情况来看,社会教育功能还是不到位的。(1) 教育发展的舆论宽松环境提供不足。近年来,对教育的负面报道存在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现象,极大地损害了教育的形象,伤害了教育参与者的积极性和教育事业的尊严。(2) 从法规政策上看,教育发展对公平要求的阶段性把握不到位。教育发展应该在保障公平方面,在不同教育层次、类别进行合理的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但当前这个问题解决得不理想。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强调义务教育的公平性,要对高等教育公平性做合理的调整。例如,对高校贫困生问题必须注意三个点。第一,大学贫困生问题要放在整个高等教育公平性层面来解决,放在制度设计层面来解决。如果将公平性强调过头,把其它问题的重要性降低,公平性就肯定会存在偏差。第二,必须注意到学生的贫困是历史造成的,学校要关注和扶持,但是学生的贫困不能因此成为一种特权,否则又会产生新的不公平。大学贫困生就读困难这一问题的解决要在学校制度设置内通过学生自身的奋斗来解决,通过全面启动奖、贷、助、减、免的综合机制来解决。否则,不利于学校公平的真正建立,不利于学生成长。第三,贫困生问题的解决要与全面的国家奖学制结合起来,让全体学生争当品学兼优的学生,让全体贫困生感到发展的约束和压力,感受到富裕而优秀学生的感召和公平竞争。(3) 教育评价的科学的政绩观还远未确立。当前对教育的评价往往更多地注重学校的硬件设施和高考上线率。实际上,硬件设施只是一种教育资源和教育教学手段,高考仅仅是对一个人的学科知识积累和学习能力的考察,不是人的全面素质的考察,更不是教育的全面考察。没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就没有教育的健康发展。要弥补教育制度的缺失,教育评价还需要建立起科学的政绩观。

3. 学校教育功能的认识与超载。学校具有公益性、公共性、文化性、开放性、传承性、创新性等六个特性,这六个特性决定了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园地、教师育人的阵地、学校发挥教育功能的基地,是知识传承、技能传授、品行养成、精神锻造的场所,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良知上,是服务社会的中坚。目前,由于家庭和社会教育功能的缺位,学校的教育功能严重超载。学校成了孩子成长的保姆,成了家庭责任的逃避所,成了社会教育偏见的承担者。很多对教育的偏见都强加到学校方面去,使得学校许多教育功能难以启动和发挥。为此,端正学校功能的认识,减轻社会压力和偏见的重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是当前学校的一个必然选择。

(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

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紧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强有力需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城镇化的加速、第三产业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都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队伍。当前,职业教育存在中职是普多职少且职弱,高职是职、普相当而职弱的格局,因此,必须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当前应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 政府应将职业教育放在更重要的工作位置上去领导他的发展。特别是改革管理体制、创新办学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政策法规、建立符合职业发展规律的绩效评价体系等方面,要有更大的工作力度。(2) 职业教育应着力塑造自己的特色。职业教育是自成体系的、独立的、有别于普通教育的教育类别。普通教育培养的是研究型、探索型、创新型和设计型人才,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科学性,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型、技艺型、操作型人才,强调所学知识的针对性、技能性、实用性,二者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式上存在较大区别。因此,职业教育应遵循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着力于竞争教育、证书教育、技能教育、就业教育,办出特色,走出与普通教育同构的陷阱。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技能为核心”。要使中职学生“就业有优势,创业有本领,升学有希望,终身教育有基础”。要使高职学生“练就高级技能,提高文化素养,获得觅岗能力,奠定创业基础”。(3) 全社会对职业教育应有正确认识,大力支持。要端正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认识,消除对职业教育的蔑视,确立和宣传职业教育是主流教育、国民教育的观念,为职业教育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心理氛围。同时,社会企业和行业协会等力量及机构,要在制度建设、标准构建、合作模式、支持体系等方面加强职业教育的支持、引领和配合,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四)坚持以德育为首的教育思想,深化对德育的认识

首先,坚持德育为先的教育思想。德育、智育以及体育、美育等,是人的整体素质结构中各个要素在教育中的延伸和要求,把它割裂开来,只是为了便于理论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人是一个整体,不存在把各个要素剥离开来的人。教育是一种价值性很强的社会实践活动,要从国家和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寻求两者的平衡。为此,基于我国的教育现实状况,学校必须牢牢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教师必须认真履行“崇教厚德,为人师表”的责任;学生必须践行“立志、修身、博学、报国”的成长、成才、成人的目标取向。只有这样,德育工作才能与智育工作配合起来,两者共同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健康、全面,富有创造性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次,从新的时代高度深化对德育的认识。(1) 对德育内容必须作出新的历史性选择。今天,我们在重视政治和思想教育的前提下,要更多地强调道德和心理教育。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重点转折,没有这个转折,就不能适应我们社会转型理论上的更新;不能适应现在新一代青年学生的行为特征,就不能真正落实“十六大”提出的社会分层教育的理念。(2) 德育工作要将非智力因素的培育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专注力、敏锐性、意志力、社会适应性、团队精神等非智力因素,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德育就悬在现代社会对现代人提出的要求的外层空间,学生也得不到全面发展,不能获得较好的发展空间。(3) 德育应该是形而上者立意,形而下者落实。当前,更多的要吸取前苏联的教训,从固本强基的根本战略取向上,落实物质上、制度上的保障。

以上我们按社会和谐理想构建我国的教育,我们称这种教育为和谐教育。

[参考文献]

[1]林勇. 我国教育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关系及实证分析[J]. 教育发展研究,2003,(6).

第7篇

[摘 要]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

>> 试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重要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大力提高文化软实力、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论文化开放视域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建设 如何发挥镇纪委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文化概念的解析 群众文化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软实力视域中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文化软实力视野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探析 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组织,发挥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作用 试论高等职业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地位、 作用及方向 浅析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环节 彰显文化的力量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浅谈档案利用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文化软实力及其在建设文化强国和实现“中国梦”中的意义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探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作者简介:邓雪英(1975―),女,群众文化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艺创作,创作的小品《租儿子过年》等获省三等奖,辅导的小品《老爹进城》获省二等奖。现任新兴县文化馆任文艺创作员。

第8篇

一、宿舍文化内涵

宿舍文化作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高校校园环境中,把学生作为主体,把宿舍及其周边场所作为主要活动区域,把积极向上、健康的课外活动作为主要活动内容,把校园精神作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学生共同创造和享受各种文化形态的群体文化。良好的宿舍文化对优良学风的养成起着积极地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和教育也在宿舍文化的构建和完善中不断地得以促进和发展。特别是在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工作的逐渐深入,学生公寓制与社会化管理模式已经开始施行,学生宿舍越来越成为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高校大学生管理和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势必要向学生宿舍转移。

二、新时期加强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必要性

(一)帮助大学生正确处理好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集体主义本身是对社会主义社会集体和个人之间关系的伦理关系、经济关系的概括,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它不但是社会主义劳动者个体行为的道德价值导向,同时也是社会主义集体行为的道德价值导向。在大学生群体中,每个个体来自不同的地域,受到过不同的教育和文化熏陶,因此,每个人在处理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时,就会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特别是在当前多元价值观开放的年代,大学生对个人、集体和社会之间关系的处理有着自己独特的思想认识和表达方式。大部分的思想认识和表达方式都是符合社会主义社会性质和发展方向的,但任然有少部分大学生对待集体和社会的态度已经超出了社会主义价值观所倡导的范围,甚至已经滑向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的深渊。这就要求高校应该及时地对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做好积极的引导,教会他们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坚决杜绝学生个人利益至上的不良习气,想方设法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在实际生活中养成集体主义至上的观念。

(二)帮助大学生提高现实交际能力的需要

新一代大学生普遍是独生子女,从小几乎都是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的,较为习惯“唯一”的生活状态。进入大学之后,卧室由在家时的一人间变为了四人间或六人间,以前的属于自己的私人区域变为四个人或六个人的私人区域。环境的突然改变没有立即带来大学生心理上的变化,当代独身子女身上普遍存在的沟通障碍和个人主义思想在大学宿舍里面有所蔓延。其中,缺乏有效沟通更是成为了阻碍宿舍里、室友间深厚友谊养成和寝室良好学风形成最主要的因素。特别是当前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善于运用网络获取信息和知识,通过网络来学习和生活。同时,当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他们宁可选择不相信寝室的室友,反而将这种情感的宣泄和释放通过网络来实现,从而使得本来应该属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成了人与机器的交往,严重淡化了学生的现实感,忽略了构建现实良好人际关系的生存守则,导致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缺乏现实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和最基本的自我表达能力,进而导致不少大学生在踏入社会之后,长时间适应不了现实社会生活,存在严重的沟通障碍和社会融合力。对大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精神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群居生活,帮助大学生在集体中重新定位自己、发现自己的个人价值、集体价值和社会价值。

三、新时期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淡薄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给人们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在逐渐淡化着人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受西方价值观的影响,大学生自我意识、成长意识不断增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对青年价值观的形成有积极的作用,但是正是由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从而导致了利己主义、拜金主义。部分大学生过度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而忽视了他人利益、集体利益的实现,在很多大学中都存在着大学生为得奖学金、评先进资格、入党资格等进行明争暗斗、撕破脸皮的现象,对学校的校风、学风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这值得引起社会和学校的广泛重视。

(二)理论与现实的脱节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目前,各大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普遍认为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非常困难。其原因就在于书本上的内容和现实的发展有时并不能做到完全同步,只要在现实生活中,同学们发现书本上阐释的内容和实际生活是脱节的时候,老师在课堂上的所有努力都会白费。同时,任课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往往仅限于课堂,走出课堂后,很少有时间和机会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在这种情况下,辅导员成了巩固课堂教育成果最主要的人员。但是,一个辅导员往往要带几百个学生,不可能对每位学生的思想状况都掌握得滴水不漏,而且现实状况是大部分的辅导员常常忙于日常的工作琐事,往往忽视掉对学生至关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也仅体现在每年定期举行的各种大型活动中,并没有将这项工作细化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造成学生在形成集体主义意识的过程中,很容易就中途淡化、甚至完全丧失了这种思想认识。

四、宿舍文化建设对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一)加强寝室文化建设是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有效途径

一般来说,大学里的各个学院(系)相对比较独立,学生群体主要有学生宿舍、班级、年级、学院(系)等四种群体组织。其中,宿舍是大学生四年中呆的时间最多的场所和活动区域,生活里的琐事闲聊、学习中的奋进拼搏、情感中的欢乐悲伤,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同寝室的人。因此,加强寝室文化建设就成为了当前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最为有效的途径。充分利用寝室文化的构建,引导和教育大学生树立集体主义的意识,努力增强他们的凝聚力。例如,举办寝室美化大赛、寝室才艺大比拼等活动,充分释放和挖掘同学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打造完美寝室的过程中,认识到集体的力量、感悟到集体的温暖,让大学生明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辩证关系。只有这样寓教育于活动中,把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与自身的实践统一起来,才能使集体主义教育更加形象化、具体化,才能更好地弘扬集体主义精神。

(二)加强寝室文化建设是检验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试金石

当前,各高校对于集体主义精神的教育主要集中在课堂上,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和引导促进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但是,对于如何检验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情况,还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渠道来得出结果。目前,正值后勤改革的发展阶段,探索寝室文化建设如何促进学风建设的方向正好赋予了寝室文化建设检验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培育情况的这一重要使命。寝室文化建设的优劣直接反映着这一寝室凝聚力的高低,体现着寝室个体最基本的集体主义意识和集体荣辱观。一个寝室的文化氛围营造的特别好的话,相对来说,该寝室在寝室之间的感召力、寝室成员之间的友爱度、成员个体内心的集体主义意识就要强得多;相反,该寝室各种反映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各项指标都是呈负增长的趋势。同样的,如果一个寝室成员之间的友爱度、成员个体内心的集体主义意识强的话,也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寝室文化的构建。

五、宿舍文化建设对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作用发挥

(一)构建良好的宿舍环境

良好的宿舍环境可以陶冶人的性情、熏陶人的心灵。构建良好的宿舍环境既要靠宿管工作人员打造好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同时还需要大学生与宿管人员一起维护,将基本的物质环境尽量最优化,使得宿舍环境为学校的校风建设、学风建设提供最佳的教育环境。真正让学生自己感受到在宿舍里边住得舒心、住得放心、住得安心。这就要求,宿管人员要在卫生干净整洁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宿舍布局,将不同学院和专业划定在不同的区域,这样便于开展个性化宿舍建设评比活动;同时,根据以学院和专业为单位的寝室划分,不同专业的同学根据他们的专业特色,从整体色调、墙贴内容、物品摆放、绿化美化等方面进行寝室风格的设计,力争打造专业特色鲜明、格调品味高雅的宿舍文化,形成积极向上的文明风气,弘扬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二)强化科学的宿舍管理

“三点一线”的生活是对大学生活最简单但却最真实的概括,大部分学生的生活无外乎就集中在宿舍、教室和食堂。其中,宿舍又是大学生普遍呆的时间最多的地方,因此,加强宿舍的管理是大学生常规管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宿舍成员一般来自不同的地区,生活习惯、性格和经济条件等有很大差异,而且大部分学生都是第一次在学校过集体生活,要通过规范、科学的宿舍管理引导他们学会适应集体生活、学会如何与人和睦相处。通过寝室卫生的检查、寝室大功率电器使用的规范和限制、寝室晚归情况的登记和处理,将宿舍管理的奖惩通报情况纳入到个人德育考核中,通过这种方式,不断规范大学生的行为,积极引导他们将共同的“家”打理得更好,从而帮助他们培养起从小集体到大集体的集体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