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16 16:02:4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中小学科技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1翻转课堂教学,构建高效课堂。近年来,中职生源素质的参差不齐,是中职教师面临的巨大挑战。因此要在统一时间内完成相同的教学任务是不现实的。而本杰明?布卢姆的掌握学习法表明,只要提供最佳的教学条件、足够的学习时间,绝大多数学生会掌握学习任务,获得良好成绩。我校在《DreamWeaver网页制作》课程教学中引入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下面仅以“制作‘访客信息’网页”为例。按学期初学生异质分组4~5人一组,每人都有不同的分工。(1)课前。每小组搜集至少1件拓展作品,作为课堂或课后学习资源。每个学生必须完成项目任务的制作。学生通过课本、网络视频等的学习,对表单插入和表单元素运用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2)课中。由于项目制作的操作步骤基本固定,学生几乎都能制作完成。但是任务中涵盖的知识点学生是否都能理解掌握呢?课堂上,学生陈述作品制作过程,演示操作重点。如插入单选按钮时,三个单选按钮为一个按钮组,名称应相同,各按钮的选定值必须设为不同值;“选择(列表)”与“选择(菜单)”的区别等。学生在陈述、演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交流讨论、教师辅导、生生互助等,巩固知识点;(3)课后。学生制作完成课堂上未完成的拓展作品,如职工档案页、学籍信息表等页面。教师将课堂随机生成性资源和优秀学生作品收集整理后分享给学生,便于学生进行补救性学习。另外,学有余力的学生可登录优秀资源网站进一步探究学习。
1.2优化资源整合,构建高效课堂。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中职课堂教学资源整合,主要包括三方面,即媒体性、文本性、人力性。媒体性指多媒体课件、网络、视频等,文本性指教材及课程标准参考教材等,人力性指学生准备、教师准备、学生评价及教师点评等。《计算机原理》课程第二章“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第1节简单介绍了基本概念和常用数制的主要特点,第2节重点讲解常用数制的转换方法,显然第1节中的概念是学习第2节内容的基础。据此,本人制作约10分钟的微课视频,重点讲授“数位”、“数码”、“基数”、“权”的概念,设计导学案;开发设计针对性强的课堂练习和课后巩固拓展题;学生登录进行网上学习及资源下载,页码如图1;推荐学生课前或课后观看优秀网络视频教程,利用QQ群、博客等进行互动交流。根据认识过程的普遍规律和学生的认识特点,学生系统掌握知识,一般是从对教材的感知开始。教师可利用网络上的优质课、精品课,进行二次开发,部分专业课要开发校本教材。教师准确地把握教材不仅关系到教师的课程设计、教学组织与实施,更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教育目的的达成。多媒体教学给学生直观感性认识,化抽象为具体,解决重点,突破难点。信息技术时代开放式的资源渠道,使学生在享有丰富资源的基础上完成全面能力的培养,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协助者。可见,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活跃课堂气氛,增大课堂信息容量,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接受新知,寓学于乐,提高教学效率,构建高效课堂。
1.3重构评价体系,构建高效课堂。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结合中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客观、全面衡量教师和学生在各阶段的状态。教师的评价体系包括:对学情研究及“以学定教”情况、关注学生参与度、教学目标达成度。学生的评价体系涵盖课前、课中和课后,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主要包括学习情绪状态、课前自主先学情况、在小组讨论中作用、交流展示学习成果、质疑拓展深度、知识内化构建,以及课后的学以致用等。重构的评价方式向学习态度倾斜,向团队合作倾斜,向实践创新倾斜,调动了学生参与生活实践的积极性,有效实现了课程对接岗位的职教新理念。评价的方式还应多元化,包括学生、教师、家长、企业、社会等参与的评价,力图使评价变得更为客观、合理和公正。有了学习的内驱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才有可能被激发,从而进行自主学习环节,构建高效课堂。
2构建中职计算机高效课堂的反思
2.1教师综合能力要求。高效课堂,要给学生提供充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机会,教师更为关注课堂上学生的说、做、想、获、感等,学生的行动航标要由教师引导,教师要具有高超的导学能力;高效课堂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度和师生、生生互动,如何能让“热闹”的学习“有序”地进行,取决于教师灵活的课堂管理能力。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随学生表现弹性调整教学环节,教师要有机智的课堂环节把控能力。
2.2教学设计的合理性。教学设计是为了促进学生对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所做的系统规划,要基于知识学习、问题学习、计划学习和能力培养。教师要充分调研学情,设计学习讨论的问题、学习环节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活动;要设计符合学生知识基础的学习任务,提供有效学习资源;要对学生自主学习内容、程序等提出明确的建议,对学生分类,提出有梯度的学习要求;教师要依据任务目标和学情,充分做到“以学定教”。
关键词: 小学中年级 体育课堂问题行为 形成原因 优化方法
实践证明,体育课堂问题行为不仅干扰课堂纪律,还会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甚至诱发其他学生类似的行为,统称“病原体传染”现象。最终扰乱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分析学生体育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寻找优化方法是保证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一、课堂问题行为的定义与分类
美国心理学家林格伦认为:“‘问题行为’是一个术语,它指任何一种引起麻烦的行为(干扰学生和班级集体发挥有效的作用),或者说这种行为所产生的麻烦(表示学生或集体丧失有效的作用)。”本文中的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发生的,违反课堂纪律、妨碍干扰正常课堂活动或影响教学效率的行为。
小学中年级是学生心理、生理成长的转折期,相对其他阶段的学生更易出现体育课堂问题行为,将其归纳为两类:(1)直接扰乱。主要有:相互打闹、在队伍里交头接耳、故作滑稽表情和怪异行为引起他人注意、故意不遵守纪律、对班干部和教师的指令盲目反抗等;(2)间接干扰。主要有:心不在焉、走神发呆,不跟教师做动作、不能按要求进行练习,莽撞行事、孤僻离群,害怕提问与展示并有意识地回避等。
二、课堂问题行为的形成原因
体育课堂问题行为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学生自身、教师及环境因素等。
(一)学生自身因素。
1.身心发展受限。小学中年级学生自我调控能力较弱,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尤其对有关和无关信息的选择缺乏灵活性,容易被无关信息吸引,产生课堂问题行为。
2.需要得不到满足。在课堂学习中,大量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是由于学生试图满足自身需要的结果。德雷克斯提出“不管学生有没有意识到,他们做出的问题行为是为了满足四个基本需要:想引起他人注意、想显示自己的力量、寻求报复和想要逃避失败”。
(二)教师因素。
1.教学方法不恰当。备课不足,缺乏教学组织能力与教学机智,或教学语言匮乏造成教学失误,引起的课堂问题行为。
2.管理要求不合理。在教学中要求过高、过严,对课堂问题行为处理不当,使得教师与学生间问题激化。
3.缺乏自我反思精神。当出现课堂问题行为时,不能从自身寻找问题根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的教学方法是否存在问题?是否适合学生?等等。
(三)环境因素。
在环境因素中,家庭、课堂、媒体等外界环境变化也会诱发体育课堂问题行为。
1.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儿童会受家庭成员言行举止、心态及社交的影响,把外部感受到的言传身教转化为个人道德品质。因此,家庭教育的不良影响会导致儿童产生问题行为。
2.知识的获取有些是通过大众媒体,而媒体传播的信息并非都是积极、正向的,儿童可能会受到媒体播出的暴力、叛逆等感官刺激的节目影响,盲目模仿和尝试某些行为,并将这些行为带到体育课堂上。
3.在环境因素中,课堂环境、教学风格、课堂气氛、场地、器材布置、天气等因素都会对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产生影响。
三、体育课堂问题行为的优化方法
体育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但优化课堂问题行为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需要正确判断和分析产生原因,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一)正确认识,理性对待。
正确认识课堂问题行为是有效优化的前提。教师要明晰问题行为的类型、原因,明白课堂问题行为是普遍存在的,即便是优秀学生也可能会发生。教师对出现课堂问题行为的学生要给予充分的理解与宽容,关心、爱护、帮助他们而不是批评与处罚。
(二)共同商讨,制定规则。
合理、明确的课堂规则是避免问题出现的有效方法。教师通过与学生共同商讨制定课堂行为规则,让学生明确标准共同遵守。但是,规则制定只是避免课堂问题行为出现的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因此,教师不能把规则绝对化、教条化,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执行。
(三)师生互动,从心开始。
教师要与课堂融合,参与到学生练习、游戏、比赛等活动中,加强师生互动,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环境和学习氛围。可从队伍的排列着手改善,改变体育课传统队列方式,如增加“马蹄形”、“U字形”、“扇形”、“圆形”、“散点形”等队列形式,拉近师生、生生距离,加强合作与学习。
(四)改进方法,丰富教学。
改进教学形式是避免、减少体育课堂问题行为的优化方法。教师需根据中年级学生年龄、心理、生理的特征,结合场地、器材等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在关注课堂主体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障碍跑教学中可以创设“军营”情境,利用学生爱竞争的心理特点,展开多个“军事训练”任务,让学生在探索中得到学练,在学练中获得专注。此外,教师还要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获得成功体验,感受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特别是对运动能力较弱,出现畏惧、逃避、躲避体育课等课堂问题行为的学生,教师要与其主动沟通,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激发练习欲望,避免或减少问题行为出现。
(五)加强沟通,教育合力。
在优化课堂问题行为过程中,家庭也肩负着同样重要的责任。家长要以身作则地对孩子进行教育,热心参与学校教育,尊重教师意见。与孩子保持亲密的亲子关系时,对他们进行爱有度、言有信的教育。家长与教师需要经常保持沟通交流、信息互通,从而共同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1.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与数学学科特点
小学生的年龄一般在六周岁至十二周岁,在心理学称为学龄初期。这时期的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是一对新奇的具体的事物感兴趣,感知事物时,目的性不够明确,无意性和情绪性比较明显,对事物的主要与次要特点分辨不清;爱动、好问,注意力不够稳定,很难长时间把注意力集中到同一学习活动上;善于记忆具体事实,而不善于记忆抽象的内容等。二是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靠感性经验的支持。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三是应用的广泛性。数学在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与数学学科特点形成了矛盾的对立。
2.兴趣与小学数学教学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意识倾向。兴趣是学习的首要原因。因为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是学习积极性中很现实、很活跃的心理成份,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一个学生对某种学科发生兴趣时,他总是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而不会觉得是一种负担。否则,学生就可能只是形式地、勉强地去学习。兴趣可分直接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指对某一种事物或某一活动本身的兴趣;间接兴趣是对某一事物或某一活动本身没有兴趣,而对这种事物或活动的意义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小学生以直接兴趣为主。数学科目较之其它科目,能激发学生情感的材料较少,难以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因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的间接兴趣很重要。怎样培养呢?一是要注意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直接兴趣。利用多种手段,通过教具的演示,学具的操作,变换练习方式等。注意使教学内容适合学生的接受水平,使学生不断地获取新知识,随着数学知识的不断扩展和加深,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直接的兴趣。当学生对独立思考的学习作业,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等智力活动产生兴趣以后,新知识、新方法的获得往往伴随着成功的愉悦,使数学学习增强吸引力。二是要促使学生的学习从直接兴趣转化为间接兴趣,形成持久的学习动力。因为学好数学毕竟要付出艰苦的劳动,难免碰到困难,单靠对学习外部活动的兴趣是不能形成持久的动力的。当学生具体了解到数学和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经济建设以至日常生活都有密切关系时,数学课就成了一门有兴趣的学科。三是开展多种形式的辅助活动,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直观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实物、模型、挂图以及参观、操作等手段进行教学,称为直观教学。直观教学有助于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就是通过实物或实践,外界事物作用于学生的感觉器官而在学生大脑中产生的感觉、知觉和表象。直观具有生动性、具体性和直接性的特点。直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鉴于小学生的思维一般地还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他们要接触并必须掌握的数学知识却是抽象的,这就需要在具体与抽象之间架设一道桥。直观正是解决从具体到抽象这个矛盾的有效手段。一是运用直观,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与数学知识密切相关的感觉、知觉和表象,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抽象概括,就可以形成数学概念。二是小学生形成的概念水平,与掌握感性材料的多寡有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让学生多看、多操作,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多积累感知材料。三是心理学实验表明,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直观和操作,能调动小学生耳、眼、口、手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的大脑保持兴奋状态;感知比较敏捷,想象比较丰富,思维比较活跃,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正确的概念,并且记忆比较牢固。所以从直观和操作开始的数学教学,是帮助儿童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学习兴趣,发展智力和能力的必要途径。
直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有局限性,主要是只能把握个别而不能把握一般,只能把握现象而不能把握本质。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不要停留在直观的水平上。必须明白,直观的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教学的真正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思维,并使之达到理性认识的水平。
在运用中,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教学都要从直观入手,在学生已有有关经验的情况下,可以不必通过直观,直接利用已有经验建立新的概念。只有对所学的概念、法则等缺乏感性知识的依据时,直观才是不可缺少的。直观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要克服为了直观而直观的倾向。
4.概念
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叫做概念。数学概念是反映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反映于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总和叫做概念的内涵。适合于某一概念的一切对象,好概念所指一切事物,称为概念的外延。提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即指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本质属性的逻辑方法称为定义。概念是逻辑思维的“细胞”,人在头脑中必须运用概念,才能进行判断和推理。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就是掌握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过程。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对概念编排上有如下特点(由于儿童思维的特点和知识的局限):一是概念的出现不可能完全按知识体系本身的要求。知识的体系的要求往往是从一般到特殊,而按儿童的认识规律则适于从特殊到一般。二是对概念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三是有些概念给予科学的定义,有些概念则不给定义,而通过描述或举例说明的方法给出。
(编者提示:人教版自然第7册第4课 金属)
自然是小学阶段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它担负着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任务。
当前,课堂教学设计的改革仍然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如何促进课堂教学结构各个要素之间的有机结合,促进小学生认知心理和智力的和谐统一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对课堂教学设计进行探索和研究。
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是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其发挥最佳的教学效果。各个要素间相互联系形成系统的教学结构,不同的课堂设计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在小学自然教学活动中,运用“教师、媒体、学生”三维双向反馈构成的信息交换系统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组合,这一系统反映了主导、信息、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课堂教学设计必须考虑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学媒体的选用等方面的问题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现以《金属》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谈谈小学自然课堂教学设计。
一、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要避免单纯地靠一本教科书来灌输知识,必须把它转化为利用投影、实物、标本等多种教学媒体启发、引导学生掌握知识。通过教师的引导、主持、评价来激励和指导学生学习,完成教学任务。
1、指导观察,分组实验。教师首先要展示四幅反映实验内容的图片,指导学生仔细观察,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寻找铜、铁、铝的四个共同特征,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2、启发引导,设计实验。教师要善于借助实验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第一组实验方法自行设计第二组实验,研究木棍、粉笔、瓦片与铜、铁、铝不属于同一类物体。这样,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3、组织讨论,归纳总结。在学生已经完成两组实验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金属有哪些共同特征。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各实验小组讨论完毕之后,教师进行归纳概括,总结出金属的共同特征。
4、强化记忆,扩散思维。为了进一步掌握金属的共同特征,教师运用了投影与实物相结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从多种物体中辨别金属,既做到了新授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同时,也扩散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得到了提高。
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启发设计实验、组织观察讨论、归纳概括总结、强化记忆、扩散思维等活动中完成。
二、学生的学习活动设计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在自然课的教学活动中,应该通过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动口、亲自动手参与做实验的活动,使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喜欢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分析、探索、研究,学会进行科学试验的本领,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成为真正的主体。
1、观察思考,分组实验。学生对教师展示的四幅反映实验内容的图片进行认真细致地观察,并大胆地进行实验。
2、自行设计实验过程。学生由第一组实验获取的知识联想与第二组实验之间的关系,然后各实验小组展开讨论,自行设计实验过程进行实验,汇报实验结果。
3、小组讨论,大胆发言,由于学生在获取两组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掌握了知识,有话可说,就会踊跃回答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主动参与实验小组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形成一个课堂教学。
4、运用概念辩别金属。众所周知,教学目的就是要使学生熟练掌握知识,在自然课《金属》中,教学目的之一,就是要求学生学会识别金属,由于教学活动组织得充分,学生掌握了金属的特性、共性,根据金属的共性、特色,学生能够很快从多种常见的物体中辨别出金属,并说出辨别的方法,教学目的实现就成为一种可能 。
5、阅读教材,提出质疑。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阅读教材,及时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并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以掌握新授知识,完成教学任务。
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活动中主要是通过阅读教材、提出质疑、分组实验、观察思考、设计实验、小组讨论、大胆发言、辨别金属等活动中完成。
三、教学媒体选用的设计
教学媒体是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经常要用语言、板书、挂图、模型、实物以及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来传递教学信息,它们都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媒体,具有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等特点,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合理的采用媒体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又可以开扩学生的视野,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能够极大地提高感知效果,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论文摘要:教学中,教师只会教是远远不够。研究表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用于教学的时间大约仅占一半,另一半时间用在课堂管理上,而后者中大部分时间又是被处理纪律问题消耗掉的。可想而知,学生在课堂上真正用在学习任务上的时间其实并不多。基于此,教师要积极反思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以及教师如何干预和预防课堂问题行为,进而更好地创设学习环境。
一、课堂问题行为的定义
为了便于分析,我们把课堂问题行为定义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生的违反课堂教学规则、妨碍及干扰课堂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率的行为。
二、课堂问题行为的分类
根据学生行为表现的主要倾向,我们把课堂问题行为分为外向性问题行为和内向性问题行为两大类。外向性问题行为是直接干扰课堂正常教学活动的攻击型行为。这些行为是较容易被觉察的,主要包括行为粗暴、相互争吵、挑衅推撞等对抗性行为;交头接耳、高声喧哗等扰乱秩序的行为:出怪声、做怪相等惹人注意的行为;语言粗俗、顶撞其他学生及教师的逆反行为;迟到、早退、随意离开课堂、随意走动等抗拒行为等等。内向性问题行为是不容易被觉察的,对课堂教学活动正常进行不构成直接威胁的退缩型行为。主要表现为课堂上心不在焉、胡思乱想、烦躁不安、频繁活动、乱涂乱画等不负责行为等等。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具有消极性;不仅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消耗了师生的精力,还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下降,师生之间关系恶劣。
三、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
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主要分析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方面的原因
教师把教学工作例行公事化。有些教师往往把自己预设的一套凌驾于与活生生的学生展开真实交往之上,很少考虑学生怎样在课堂里才能坐得住的问题,也很少去分析学生因能力水平差异、性别因素、社会经济背景甚至文化差异而导致的行为差异以及他们对自己的诉求,反倒认为学生在课堂上应该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和怎样做,教学变成了教师自导自演,要学生配合的事情。学生只是作为从属而做出回应这就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因归属感没有得到满足,容易发生一些不良行为。如;寻求逃避、寻求关注、寻求权利甚至寻求报复等。
2.学生方面的原因
(1)学生入学时文化水平低。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初中毕业,而且多数是所毕业学校的差生,文化课水平不高,学习自控能力较差,学习目的不明确,绝大部分学生读书就是为了学得一技之长,对文化课不重视;还有小部分学生读书是为了“混日子”,他们普遍认为,现在大学生找工作都困难,中职生还能有什么出路?
(2)学生的身心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独立性也在增强,他们有时喜欢测试一下教师的限度,看看教师、同学会有什么反应;外向型的学生喜欢刺激,厌倦无聊的课堂环境等。
3.环境因素。当今社会,大众媒体非常发达,学生们很容易接触到庸俗的、商业性的、低级趣味的内容,学生受这些内容的影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甚至盲目模仿和具体尝试其中的动作与行为,这些行为也会延伸到课堂上。
四、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理
对课堂问题行为,教师最关心的是怎样预防和干预。对教师而言,应以预防为主。
1.创建良好的课堂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心、高昂的教学热情,对学生抱有极大的热心、耐心和爱心,与学生形成互相欣赏、尊重、理解、信任、合作的师生关系,教师要通过态度、表情及行为方式将一些积极的、向上的信息传递给学生,使学生信赖教师,师生间形成融洽的情感交流,这样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听其言,遵其瞩”,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即先“动之以情”,然后“晓之以理”。例如,在教学中教师要更多地照顾“差生”的情感需求,课前有意识地给他们布置预习问题,课堂中安排机会让他们参与问题的解答,给他们以学习的成功感,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肯定。那么,学生就会在教师真诚的关爱下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从而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获得向上的力量。同时,学生尊敬老师,反过来会更加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两者相得益彰。
2.实行班内分层,强化分组合作学习
教师可以按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以及学习能力、习惯、意愿的不同,把学生分成a, b. c三个层次,教学“立足b、扶持c、发展a",通过采取同层集中式和混层协作式教学,实现让c“吃得进”,b“吃得饱”,a“吃得好”。同层集中式教学是把同一个层次的学生集中排坐,分成学习小组。教学中教师按照不同层次学生接受知识的实际水平与能力,分别提出程度不同的讨论题目、练习内容、学习任务。混层协作式教学是把学生按不同层次混合编成学习小组,课堂上按小组排坐,每个学习小组由学习成绩优秀的a层学生担任组长,并负责帮助、辅导c层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每名学生完成提问或练习的成绩,就是本组的成绩。这种组织方式,不仅给a层学生创造了表现、发展自我的机会,而且促成了学生个人与集体的紧密结合,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合作意识和与他人共处的能力,学生的学习自控能力和团队精神明显增强。
3发现问题,及时干预
好的课堂管理者同时也是好的决策者。当学生发生问题行为时,教师首先必须确定干预会在多大程度上妨碍教学活动。其次,应该根据问题行为的性质和严重性作出干预。
(1)忽略小而且转瞬即逝的问题行为。许多小小的捣乱可以忽略不计,尤其是那些转瞬即逝的小捣乱。
(2)使用非言语线索和细小的停顿。当学生做出违规且无法忽略的行为时,教师可运用眼神注视、摇头、运用面部表情、走进、接触或打手势等方法,终止其行为。
(3)表扬与问题行为相反的正确行为。对许多学生来说,表扬是一种强有力的激励。从表扬学生的正确反应入手,来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
(4)表扬其他学生。表扬其他学生的良好行为可能使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表现出类似的良好的行为。
关键词:中职学校 英语 课堂教学 评价
近年来,随着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英语课程教学在观念、教材、教法、学法等方面的改革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职业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职业英语课程要建立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化评价体系。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使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浅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中职英语教学评价的现状调查
中职学生由于英语基础相对薄弱,部分学生厌倦英语学习。英语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评价方法,导致英语教学评价呈现以下的基本特征。
1.评价主客体单一。整个课堂中的评价活动几乎都限于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没有学生对学生、学生对教师、学生自我、教师自我的评价。
2.评价方式传统。通过课堂上教师提问让学生或集体或个别回答完成。
3.评价内容浅显。在评价中,教师对学生陈述性知识的评价占绝大部分。
4.评价层次较低。教师对学生评价主要强调陈述性知识的回忆。
5.评价作用甚微。教师通过提问所进行的对陈述性知识的评价对于促进学生发展是表面化的、肤浅的。
二、中职英语教学评价的理论基础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智力由七种紧密关联但又相互独立的智力组成,它们是言语、音乐、逻辑、视觉、身体、自知和交往。加德纳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多维地看待人的智力的视野和方法。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在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终极关怀的目的下,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去看待每一个学生。
三、中职英语教学评价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主体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评价应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为出发点。评价应有利于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应有助于学生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不断发展。同时,教师应使学生认识到自我评价对学生能力发展的意义,不断提高学习的自主性。
2.评价形式多样化。在中职英语教学过程中,评价形式应是多种多样的。根据中职生的基础和学习特点,在课堂中可举行“课堂学习活动评比”“课堂观察检查表”“学习效果自评”“平时检验”。课后可进行“问卷调查”“访谈”“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与评价”。还可举办英语词汇、歌曲大赛、演讲比赛和故事大赛等。在各种形式的活动中,体现学生参与评价的主题过程,实现自我选择、自我反思、自我提高。
3.评价方法灵活化。在日常的形成性评价中,应建立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应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评价方式,给予学生多次评价的机会,允许学生在更充分的准备之后,再次参加评价。评价的目的重在促进评价对象的转变、发展和提高。因此,应注意评价的正面鼓励和激励作用,引导学生表现自我、增强自信、体验成功的喜悦。
4.评价内容表格化。在教学评价的内容方面,应以各种表格的形式,将评价的内容分类归纳,逐步、按时地完成。例如学期初或单元教学开始的问卷调查表,课堂内的学生自评表、小组互评表、课堂表现积分表、单元测试评价表、学习进步曲线表、课堂外的英语小组活动测评表、家长评议表、作业完成情况自评表,教师课前、课中、课后评价表、测试评价表等等。这样,学生学习的课堂气氛形成了,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总之,职业学校英语教学评价是英语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无论我们采取何种评价方式,都应注意评价的正面鼓励和激励作用,科学合理地进行评价。通过评价的过程与结果,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及时总结,要让学生感到教师施行的评价是积极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
参考文献:
[1]刘道义,等.新高中英语教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23-125.
[2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众化;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8-0063-02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推进大众化的重要性
高校作为大众化的重要阵地,对推进大众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宣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的关键,我党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其已经成为推动大众化的主要渠道。
1.推进大众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使命。高校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基地,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重任。大众化的目的在于将理论与大众相结合,从而成为武装大众头脑、指导大众实践的思想理论武器,同时转过来,又使得这一科学真理赢得了强大的社会主体力量。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建设事业的新生力量,担负着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时代使命,他们能否认同、理解和实践,这将决定着他们能否担当和实现时代使命。因此必须做好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大众化这一重要课题。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推进大众化的主要渠道。自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经过了几次大的调整改革,逐渐趋于完善,特别是“05”方案的实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具综合性和科学性。这些课程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从不同的侧面向大学生普及、宣传理论,它们理应成为大众化的重要载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具有系统的宣传理论的教学平台和资源,还拥有一支专门从事理论研究的师资队伍,这些都为的研究提供了保障。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推进大众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众化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取得了显著效果。然而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境。
1.教师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缺乏针对性的专门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直接面向大学生推进大众化的第一角色,他们的水平和素养决定着大众化的实现程度。尽管当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学历学位很高,基本都是硕、博士,专业程度很高,但是他们对如何将大众化具体落实于实际教学这一问题重视不够,因此,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自然就会忽视大众化这个教学使命,仅仅只是单纯地进行抽象的理论灌输,无论在教学内容还是在教学手段的设计和选择上,都不能很好地去“大众化”和“化大众”。
2.学生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大学生对信仰的缺失。“信仰是从内心深处对某种理论、思想、学说的尊奉,并以此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当代大学生由于受到一些西方消极思想文化和我国社会存在的某些乱象等负能量的影响,产生了对的怀疑和不信任,这势必会阻碍在高校的大众化。其次,大学生对理论的学习兴趣不高。由于的理论抽象性强、理论的现实应用功能不易显现,学生理解有难度,加之绝大多数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都是“大班”教学,课堂管理松懈,学生逃课严重。
3.学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许多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视不够,理工院校尤为严重。这必然不利于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推进大众化的开展。同时,在我国高校普遍缺乏良好的推进大众化的校园文化环境。近些年,网络成为大学生生活中的必需品。由于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相对落后,与新时期大学生的需要之间出现了不协调,校园网络文化这一平台的功能不能得到好的发挥,校园文化环境没有更好地得到利用,大众化仅限于课堂,这很难达到大众化的预期效果和目标。
三、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推进大众化实效性的对策
1.对理论本身进行“大众化”的加工。一方面,理论的内容要贴近社会实际,贴近学生。理论是关于人类发展规律的科学真理,其理论形式是抽象的,要发挥其强大的理论指导作用,必须将其大众化、通俗化,才能打动大众,深入到大众的心里。当代大学生是高校推进大众化的主体,要实现高校的大众化,就要解决学生的生活实际问题,以此让他们自觉自愿地接受理论的教育和熏陶,让学生切身体会到这一理论的魅力,从而坚定对的信仰,自觉将融入实践之中。另一方面,理论的抽象语言需形象化、通俗化。这直接关乎经典文本和教材阐释的问题。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是任何理论的主要载体。作为现代西方的理论学说,要进入中国大学的教材和课堂,进入大学生的头脑,首先要做好语言和语境的转换,不仅要完成“中国式”转换,而且还要进行“当代”这一时态转化。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将理论中深奥难懂的专业术语转换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语言,由入耳到入心,这就减少了学生的学习障碍,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从内心接受,感受理论的魅力。
2.高校应加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力度。高校应充分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各种投入,把在大学生中推进大众化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展推进大众化的专项科研活动和教学改革活动。同时要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高校应努力将理论巧妙融入到校园环境建设中,在打造校园文化环境和网络环境中,以生动、通俗和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及其形式,来宣传,主动占领校园文化阵地,使弥漫在校园中,随时随地都能进入广大师生的视听,发挥潜移默化之效,从而有效地推进大众化。
3.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内容。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和手段。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应充分关照当代学生的心理特征,采取适合实际的教学方法,运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和媒体,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理论,灵活运用的科学真理,从而塑造大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改进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四门必修课,这四门课各自从不同的角度传授,对大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育和信仰的培养。老师应针对学生的实际,结合世情、国情,对教材内容进行选载和整合,突出教学重点,把理论的学习和对社会问题的解析结合起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利用其立场、观点、方法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大众化的推进还需要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去思考和运用,自觉将内化为个人的思想和行动,从而提高推进大众化的实效性。
4.大学生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自觉学习和践行。在高校中,广大大学生既是大众化的对象,又是大众化的主体。不应只是教师唱“独角戏”,还应由学生主动参与。所以,作为大学生,应自觉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学习和践行。
总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是向大学生推进大众化的必由之路。因此,高校中大众化的实现,需从学校、教师、学生等各个方面和环节予以重视,进行调整和改革。
注释:
①王舴.新时期创新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考[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8,(5).
参考文献:
[1]潘静.大众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辩证关系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1,(8).
[2]李东华.当代中国大众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J].黑河学刊,2011,(8).
[3]李小萍.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分析与思考[J].学术论坛,2010,(10).
[4]陈晋.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基地推进高校大众化[J].经济研究导刊,2011,(4).
[5]傅晓华,谢珍萍.高校思政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与职业生涯管理现状—对福建8所高校思政教师调查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关键词:高校 体育选修课 教学
一、引言
高校体育选项课作为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成果,其教学模式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与肯定,一直以来在高校教育中都起着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体育选修课在实际高校教学中出现诸多弊端。对此,本文将浅析高校体育选修课其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以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校体育选项课教学现状
(一)学生择取体育项目时欠缺引导
大学生活是学生的转型阶段,大部分学生没有健全的心理素质,情绪起伏反差大,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因此盲目追求人生。大学期间,学生仍处于受教育阶段,并不能依据社会和自身的需求择取未来生活中能得以运用的知识或技能。作为学习课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虽然一直以来学生都接受过体育教育,但他们仍没有较强的体育理论知识,不能真正掌握体育项目,对人生阶段所需参与的体育活动浑然不晓。随着终身体育的提出,高校实施体育选项课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学生自主选择体育教师并安排上课时间,老师并没有指导学生进行选择,使得学生在选择运动项目时动机不良。在外界因素的制约下,学生盲目地择取体育项目。因此,学生在进行体育选项的时候,学校相关体育管理人员要强化教育和引导,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意识,从而提升学生对终身体育的认知,在社会与自身要求的基础上,合理的选取体育运动项目。
(二)基础水平有差异增强教学难度
与传统班级教学方式不同,体育选项课更多的以系和年级作为教学单位使学生进行自主的选项。并以此对教学班级重新划分,是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选择体育课程的同时,也使得班级内学生的运动质量存在差异,同时学生的个体基础水平有差异,使得学生间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大不相同。若老师将基础好的学生作为教学内容的进度标准,则会使基础较差的学生会潜意识的以为老师轻视他们、忽视他们,继而潜移默化逐渐丧失学习兴趣;反之基础好的学生则会认为老师偏袒基础差的,觉得学习枯燥无味、没得什么意思,也会丧失学习兴趣。总之,体育选项课使老师难以掌控教学进度,提升了教学难度。
(三)二次选项要求不满足学生需求
在高校体育选项课中填报选课志愿时,虽然部分高等院校设立两项志愿,但和大多数高校一样,都对每个项目都予以主观限制填报人数,特别是诸如健美操、球类等尤为受宠的项目。一般地,女生较喜爱瑜伽、健美操等项目,男生较喜欢较强竞技性诸如篮球、足球等球类项目。由于对人数进行了限制,难免部分学生会被随机调配到其他项目,而这些项目往往不能提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厌学或是不认真的学习态度,或多或少的使其他学生的情绪受到影响。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需耗费大量的时间用以维持纪律。
(四)高校欠缺健全的教学评定机制
任课教师的主观评价是现今高校体育教学评定的主要方式,技能考核成绩与平时成绩所占比例约为7:3,但在实际评价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存在个体差异,往往那些基础素质相对较差的学生通过考试或顺利,继而相对容易获取学分;而那些基础素质较好或平时刻苦努力练习的学生的最终成绩由于技能审核反而与平时表现差的学生低。从而降低学生的积极性,形成了不良风气。
三、处理对策
首先,要加强学生选项前的指导教育,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体育和人生价值观,从而使其运动知识得以培养,择取满足社会要求的项目,能使学生的意志得以强化,克服自身惰性,使学生不断地拼搏进取,养成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其次,对选项课的开设时机进行适当调整,主要夯实刚入学的大一新生有关于项目的知识基础,同时应当以素质练习为主,使学生的运动能力及其兴趣得以培养,从而为体育选项课夯实基础;对那些或将成为终身体育的项目需要应适时地将其设为必修课程,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夯实基础;同时应拟定相关规定,学生当至少掌握两门选项课。
最后,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学评定机制,避免评定过程中出现不公平的情况;实施多元化评价,拟定相对健全的教学评价准则,降低老师在评价过程中的随意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如今的教育体制下,高校应当充分认识到自身体育选项课教学的弊端,加强学生选项前的指导教育,适当调整教学时机和教学体制,并制定公平有效的评定准则,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以利于自身良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长青,张凤华. 高校体育选项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5:123-125.
[2]路国华. 对高校体育选项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的研究[J]. 科技咨询导报,2007,02:231.
[3]蒋昭苑. 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教学存在的问题探析[J]. 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02:152+216.
[4]杜振巍. 对普通高校开设体育选项课的调查与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