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9-14 08:11:3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中小型企业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蔬菜溯源流通过程通常由生产、加工、仓储、运输和销售5个环节组成,如图1所示。保证各环节信息一致、流通是溯源系统能够稳定及准确运行的关键。将RFID技术运用到蔬菜溯源过程中,利用RFID标签记录蔬菜从生长开始到超市消费的全部信息。在蔬菜生长阶段,以每块地或每个品种为生产单位,设定一个RFID标签进行唯一标识,对作物进行初始信息的录入;产品成熟后,进入加工环节,由操作人员录入产品的加工信息;在商品离开生产加工环节进入仓储环节时,记录仓库编号、存储条件等信息;在物流环节,记录蔬菜的装箱时间、是否启用冷链运输、运输车辆信息、运输人员等运输信息;最后进入超市销售,利用RFID标签的批量、远距离读写特性,通过手持式读写器对蔬菜产品进行盘点。
2蔬菜溯源系统设计
中小企业溯源系统分为统一管理模块、产品流通信息采集模块和消费者查询3个模块。
2.1统一管理模块
系统管理员对商家信息的管理是整个系统正常有效运行的基础。它通过规范和定义EPC编码,将多家彼此独立的企业信息送入统一数据库管理,实现系统的统一管理和信息的流通共享。
2.1.1商家注册
蔬菜溯源系统中涉及到的生产商、加工企业、物流公司、仓储公司和超市卖场等商家需要向系统持有者提交申请,获得系统的使用权。系统持有者对商家的基本信息(如企业名称、企业类型、法人代表、企业地址及联系方式等)进行登记。
2.1.2统一编码
统一编码是指系统持有者对注册商家进行系统内产生的相应编码进行定义和分配,同时也负责商家信息的添加、修改和删除工作,以此完成整个数据库的更新。注册后的商家将获得分配的唯一编码,此编码对应标签中EPC编码。
2.1.3数据库更新
系统数据库主要存储内容是产品在流通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对应标签EPC编码。根据标签情况,系统采用十六进制(Hex)编码,由人工进行输入。一旦有商家加入、退出系统或信息更改,系统持有者通过权限登录,对数据库的内容进行更新和维护。2.2产品流通信息采集模块蔬菜溯源系统一共要经历生产、加工、仓储、物流和销售5个流通环节。为保证消费者能够精确地追溯产品信息,系统需要对各流通环节的信息进行更新,具体包括标签识别、环节信息采集及标签信息保存。2.2.1标签识别标签识别是指对RFID电子标签的UID(唯一标识符)进行识别,具体工作包括串口通信设置、套件连接和标签识别,这是系统启动工作的第1步。利用RFID技术远距离和批量读写的特性,当产品进入识别范围,系统对标签进行识别。通过调用RFID套件的API函数,启动系统将识别到的标签号上传到前台操作界面。
2.2.2环节信息采集
用户完成标签识别工作后,通过权限登录到相应界面,经ComBox下拉框选择产品对应信息,利用SQLSever中StringConnectionString语句连接后台数据库,并由StringSqlString对前台信息所对应的EPC编码进行筛选、反馈和保存。
2.2.3标签信息保存
完成产品各环节信息采集之后,系统需要进行标签信息保存工作。首先,系统对ptr指针赋予不同值,完成标签不同区域的读写工作;再通过调用套件API中的RmuWriteDataSingle函数,将上一环节数据库返回的信息EPC编码存储到标签中。
2.3消费者查询模块
消费者查询是指消费者对所购买的产品通过相应平台进行溯源信息的查询。消费者需要输入所购买产品的编号即RFID标签的UID号,然后点击查询按键即可获得产品的溯源信息。各流通环节完成产品相应信息的采集,访问彼此独立的数据库获得对应信息EPC编码,前台调用函数将EPC编码存到标签相应分配区域。在消费者查询时,调用RmuReadDataSingle函数获得标签内的EPC编码,系统通过筛选总数据库中的内容返回EPC编码所对应的产品信息并显示。
3系统编码设计
RFID标签一般分为TID(标签的唯一识别号)、UII(标签识别号)、USER(用户操作数据)3个区。UII和USER区可通用户修改。系统定义标签UII和US-ER字段内容,并通过C#中Read指令对相应区域进行读写工作。标签采用十六进制编码,1byte的存储空间可提供00(H)~FF(H)256种唯一编码,系统持有部门仅需在存储范围内进行不同企业以及相应分工编码。RFID标签存储内容为数字信息,在应用中需要对可视化信息进行转换,即对信息进行EPC编码。根据本系统的设计需求。
4系统实现
系统目前已在多个中小企业得到初步应用。蔬菜溯源系统的生产加工环节的界面,用于产品从生产基地到成品包装的过程信息的记录和显示,包括厂家信息、作物初始信息、生长信息、包装信息和有关人员信息等。用户在完成连接套件和读取标签的动作后,通过下拉框对产品的相应信息进行选择,最后点击保存按键将信息保存到RFID标签。其余蔬菜流通环节信息管理系统的子系统与之类似。POS终端查询与各环节子系统的工作原理相反。首先,点击连接按键连接读写套件;然后,进行标签识别。此时,界面将显示产品从生产到销售所有环节的相关信息。
5结论
1.中小企业。中小企业(SmallandMediumEnterprises),又称中小型企业或中小企业,它是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此类企业通常可由单个人或少数人提供资金组成,其雇用人数与营业额皆不大,因此在经营上多半是由业主直接管理,受外界干涉较少。中小企业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失业人口提供较为充足的就业机会。同时,中小企业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大企业的发展,成为大企业的左膀右臂。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经营的特点不同于大企业:(1)由于规模小,资金充足的情况下,运作快速高效;但同时,也因为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优势与规模经济,在缺乏资金保证的情况下难以持续经营,抵御风险能力和筹措资金能力相对较差;(2)中小企业类型多样,经营范围广,可以很好的活跃市场。
2.风险投资。风险投资(VentureCapital)简称是VC。风险投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风险投资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高投入可以带来高收益的投资;狭义的风险投资一般是指技术型的产业投资,风险投资者将资金投入在科学技术开发上,通过支持中小企业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而获取高收益。在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过程中,吸引广义的风险投资的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吸引狭义的风险投资的技术型中小企业也在逐步发展中。风险投资的特点的决定了风险投资更青睐于初创期的中小企业,而且风险投资着对高新技术企业“情有独钟”。风险投资对中小企业的管理要求极高,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都会经过专业人士的分析和讨论。这就要求我国中小企业要加大技术上的优势,保证科技投入量,才能吸引更多的风险投资。另外,风险投资不仅能满足中小企业在初创期的融资需求,而且一般也对被投资企业以后各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予以满足,当然这需要中小企业能够给予风险投资者高额利润。这样的特点就给与中小企业充足的资本进行运作。
二、我国中小型企业吸引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
中小企业融资难已经不是新出现的问题。中小企业受其自身经营规模和经营能力的影响,往往陷在“经营能力下降——缺乏资金——更差的经营能力”的恶性循环中。也因此,中小企业便不能吸引风投。然而,风险投资可以为中小企业带来非常丰厚的资金。风险投资的显著特点是高风险、高收益,风险投资者为取得高收益就会进行高投入。另外,这一特点,决定了风险投资者对科技的投入将会更多,这就加快了中小型企业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有利于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跳出融资难的恶性循环。所以,我国中小型企业吸引风险投资是解决融资难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风险投资对中小企业的投资近年来呈现上升态势,并且有一些风险企业都因获得风险资本的投资而快速发展,进而上市。受我国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的风险投资发展并不是很完善,大都由政府控制,有着一些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特点。比如:我国的风险投资公司大都是股份制形式;资金来源主要是以国有单位股东投入的资本金;在业务范围上,与西方发达国家直接投资相比,主要有贷款、贷款担保、技术咨询、租赁等,直接投资所占比重相对较小;风险投资地区主要为人才集中、技术发展迅速、资金融通便利、条例法规相对完善的;风险投资地区主要为人才集中、技术发展迅速、资金融通便利、条例法规相对完善的沿海地区、城市,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等地是投资的重中之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广阔的消费市场和生产市场令很多行业能够不断从中汲取发展营养,这样的市场给中小企业带来了很好地发展机遇,从而使得风险投资者在相对较长时间内对中小企业市场都较为关注。当中小企业市场更加规范,投资环境更加完善,风险投资便会更源源不断的流入中小企业市场,各个行业都可见风险投资的投资资本。
三、中小企业引进风险投资的作用
目前,国内风险投资行业大发展的阶段,获得风险投资成为众多中小企业追求的主要融资途径。风险投资对中小企业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对中小企业的作用。
1.1风险投资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重要的资金支持。中小企业缺少运营和发展资金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尤其是那些处于初创时期的中小企业和处于技术研发阶段的中小企业。由于这些企业缺乏生产规模和经营规模,运营资金有限,抵御风险的能力弱等,使其自身融资渠道受限。同时,贷款担保的能力弱、政府政策扶持不力等使得很难受到银行等金融机构给予贷款的青睐。风险投资的主要投资对象正是这样的中小企业,这样的中小企业增长迅速、发展潜力大,满足风险投资高风险高收益的要求,而且能为自身筹到资金需求并提供增值服务。对企业而言,风险投资并不要求中小企业还本付息,也不要求控股,更不需要中小企业提供任何的担保或抵押。这些特点给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减少了很多资金压力,更有利于中小企业管理运作。
1.2风险投资有利于改善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风险投资公司为的是短时期内获取高额的投资收益,为了保证投资资本的运行效率,风险投资对其投入的资金和管理经验都有着严格把控。比如:风险投资公司会向中小企业提供专业的管理咨询意见,促进其管理水平的改善。接受风险投资的中小企业也因此会有动力和压力去克服和改善管理上的缺陷,并且保证资金的持续支持,以保证中小企业的持续发展。
1.3风险投资有利于推动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和资源优化配置。风险投资注重的是预期高额收益,一定程度上,风险投资做的是“期货”。所以风险投资一般会着重那些具有市场潜质的中小企业。如果中小企业想让自身一直拥有这样的潜质,就必须掌握核心技术,不断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创新技术。资金投入后,风险投资作为一种资金的配置方式,能够运用其高度专业化和程序化的投资决策模式将资金与被投资企业的技术和人力及信息很好的整合,对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及其财务状况进行相应的监督和管理,以保证投资项目的效益和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有利于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和资源优化配置。
2.对社会、国家的作用。这一方面,属于中小企业吸引风险投资的正外部性作用。
2.1风险投资促进技术创新并增强国际竞争力。风险投资可以推动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与此同时,还可以给社会带来正的外部性——增强国际竞争力。技术密集型产业无疑是世界经济中最具有生长潜力跟投资潜力的,这说明,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和增强国家竞争力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某一个国家的经济的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成果的转化能力,其经济增长速度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高新技术是否能成为其经济增长的核心。风险投资的发展历史表明,它能够有效的促进技术成果的转化,将高新技术高效的转化为生产力,使其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
2.2风险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国在充分就业状态下国民生产总值或生产能力的持续增加。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资本投入遵循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即,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资本投入越多,其回报率会逐渐减少。因此,在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中,科学技术、劳动力资本、制度经济等也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是企业获得市场垄断利润的关键性因素,也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其中,科学技术为创业风险投资的发展提供了有力前提,也就是,风险投资对科学技术的创新以及投入使用感到很有兴趣,如果能够为其赚得丰厚的利润,风险投资将会追加投资,从而,风险投资能有效地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加快促进经济增长。对一个国家和社会来说,风险投资在利用技术创新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同时也能够促进一国的经济增长、提供就业机会。
2.3风险投资促进科技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通过技术转化才能实现。实践证明,只有使科学和经济有机地结合和一体化发展,科技优势才能转化为竞争优势。风险投资则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风险资本本身的特性决定了由它所支持的新技术必须面向市场,必须能够产生经济效益,从而有效地促成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资金支持,更需要风险投资这样的“大手笔”,不仅在企业发展的初创期,在企业之后的发展与运营中,风险投资也能极大程度上带动其发展。风险投资在追求高回报的投资中,能有力的带动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四、我国中小型企业吸引风险投资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风险投资能解决我国中小企业在技术跟资金两方面的问题,但是,我国中小型企业吸引风险投资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
1.资金来源不能呈现多元化。目前,中小企业的风险资金多数来自政府和国有企业,方式主要是借助财政扶持和银行机构的借贷,尚未形成包括个人、企业、金融和非金融机构等组合的规范资金供应链。另外,民间借贷资金虽然增长较快,但规模小、运作风险大等特点,使得民间借贷不能成为中小企业吸金的主要来源。因此,实现投资资金的多元化有利于减少中小企业融资制约的影响。
2.专业人才的匮乏。人才是发展的关键。风险投资涉及科技和金融两大领域,其本身就是一项高风险的投资活动,同时实践性也极强。因此,通晓科技和金融两大领域的专业人才,并且在管理和实践方面也很出色的综合人才,有利于推动风险投资在中小企业中的发展。我国对中小企业的风险投资大多是政府行为,所以,操作者大多不是专业人才,致使我国中小企业在吸引风险投资方面不能有的放矢。
3.风险投资机制不健全。通过与西方发达国家在风险投资机制方面的对比发现,我国的风险投资机制存在着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政府调控不力,缺乏合理规范的管理;其次是,金融体制不健全,落后于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潮流,也因此更难适应风险投资的环境;最后是,相关法律条文的缺陷,缺少有关风险投资的法律条文,使我国的风险投资事业很难收到保护。
4.风险投资的法律尚不完善。我国现在还没有与发展风险投资相适应的中小企业管理法规,现在的公司法与风险投资运作规则相抵触的地方甚多。基于这些问题,我国中小企业、政府及风险投资者要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可以参考以下建议。
五、吸收风险投资的建议
1.融资来源多元化。中小企业融资难,就使得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资金的制约,很多科技成果很难转化到生产中去,进而使得风险投资者望而却步。因此,使融资来源多元化,对中小企业吸引风险投资有极大的帮助。
2.培养人才,弥补专业人才的匮乏。风险投资涉及科技和金融两大领域,那么培养一批精通经济、管理与科技的人才,不仅能够实现中小企业吸收风险投资的规范管理,更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风险投资的损失。因此,大力培养这样的专业人才势在必行。比如:设置相应的大学学科,加强相关工作者的实践能力,引进外国人才等。
3.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和运作环境。第一,政策扶持。政府可以通过补贴、税收、完善担保机制等,给予中小企业政策扶持。近年来,我国的风险投资对中小企业的投资已经逐步发展成规模,但是民间借贷资本却没有在这一类资本中形成大规模的优势。民间借贷资本其实是风险投资资本的重要来源之一。要想减少政府因为风险投资资金产生的压力,政府就应该在继续发挥其资金的引导作用的同时,积极发挥民间资本在风险投资领域的作用。比如:政策扶持,通过降低资本利得税、再投入退税等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进行风险投资。第二,完善金融机制。风险投资者虽然喜欢高风险、高收益,但是他们在没有把握盈利时,他们会选择上市。在内地设立创业板,能提高投资者信心,也有利于中小吸引风险投资。第三,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公司法中,我国应该在涉及风险投资的诸多方面,加强立法,有关风险投资的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健全。这样,不仅能够保护风险投资者,也能保护中下企业吸引风险投资。
4.完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政府应该帮助中小企业,在充分考虑我国当前市场机制运作环境的情况下,深度探索符合国情的风险资本退出方式。风险投资根据自身的利益状况,大多数时候会选择并购或者上市。也可以进行股权回购,帮助风险资本减少不能安全退出的威胁。
5.另外,我国风险投资尚处于初期阶段,规模较小,经营上方面难以形成规模优势,投资上无法有效的进行组合,其收益率也难以达到高效稳定。所以,投资者要增强联合意识,避免分散运作。比如,红杉资本。红杉中国的投资组合包括新浪网、阿里巴巴集团、酒仙网、万学教育、京东商城、文思创新、唯品会、聚美优品、豆瓣网、诺亚财富、高德软件、乐蜂网、奇虎360、乾照光电、焦点科技、大众点评网、中国利农集团、乡村基餐饮、斯凯网络、博纳影视、开封药业、秦川机床、快乐购,蒙草抗旱、匹克运动等。作为“创业者背后的创业者”,红杉中国团队正在帮助众多中国创业者实现他们的梦想。这样的投资组合不仅能够给予更多的中小企业资本支持,也能分散投资者的投资风险,同时也能支持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这也是中小企业为什么要多方面融资的原因,单方面的融资不仅资金有效,而且很可能不能高效运作。中小企业的创业人员要对风险投资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如风险投资的特点、运作机制,不同风险投资机构的偏好等,最为主要的就是了解风险投资机构筛选项目的一些基本标准。一般而言,不论什么风格的风险投资机构,对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产品市场前景广阔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都较为青睐。产权清晰,拥有核心技术则是获得风险投资两个基本的条件。中小企业还要明确吸引什么样的风险投资机构,不同的风险投资机构有不同的行业投资偏好,从而决定了能够提供除资金支持外什么样的增值服务,比如企业管理咨询、市场策划、人才培训、发展规划等等。
六、结语
通常情况下,电子商务的用途具有四种类型:信息访问、个人通信、购物服务、虚拟企业。
由于电子商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它会用到许多新的技术,但最重要的还是以下几种:电子数据交换(EDI)、条形码、电子邮件、Internet、WorldWideWeb、产品数据交换和电子表格。中小企业使用电子商务的好处
对于中小企业来讲,电子商务能给它们带来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它能够解决中小企业面临的许多困难和问题。Internet的到来可以为中小企业开辟更广泛的市场空间。由于信息的竞争在企业的竞争优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了电子商务,中小企业在信息方面就能够与大企业竞争。总的来讲,电子商务对中小企业带来的影响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全球市场中小企业传统市场的竞争力可以得到加强;中小企业有更多的机会将产品销售到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
2.市场供应链对供应商提供设计和工程服务的要求将增加;厂商将外包更多的非核心业务;客户将需要更多的电子通信以用于下订单、记账等业务,当大的客户有这种要求时,这将对供应链产生大的影响;客户将要求他们的供应商提供更多的存货管理服务,如数据仓库和订单管理;制造商将继续减少供应商的总数量;供应链中各公司之间的联系将更加紧密。
3.内部操作和过程控制随着更多地使用联网信息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公司内的通信和协作将改进;将更多地使用自动化制造技术,为集成外部数据和内部操作提供更大的机会,如EDI和MRP系统的集成;企业雇员的数量将减少,但每个雇员的工作量将增加;企业的操作和管理成本将减少。
4.客户服务制造商将试图缩短它们的新产品和服务面世的时间;制造商将试图将价格降到最低;产品质量将受到更大的重视;供应商将会发现有必要更好更快地提供有关订单状态的信息(如产品的生产日期等);商家将会更加重视产品的售后服务;信息和电信服务之间的竞争将加剧;提供给制造商的信息和电信服务的种类将增加;新的电子商务产品和服务将出现;人力资源和工作结构;计算机在企业中的作用将更加重要;小公司在训练员工使用计算机方面,将比大公司更困难些。
5.信息作为商业资产信息本身将成为重要的可销售商品(如数据库);公司内部数据在决策时将起重要作用;通过联网,制造厂商将具有更多更好的机会来更广泛地访问有用的商业和技术信息。
6.商业前景中小企业使用网络可以及时地获取最新的商业发展趋势的信息,以指导自己的生产和销售。
确定电子商务技术的可行性
当中小企业决定使用电子商务时,就有必要确定可以满足这些企业需求的各种电子商务计划的技术可行性。一个基本的原则应该是使用那些最能提高企业的业务能力的电子商务技术。下面列出了每种电子商务技术最适合的一些应用领域,可以供中小企业在选择时参考。
1.EDI将结构化数据集成到其他的应用中(如使用客户订单来安装产品);当交易量大时可以降低成本;可使与许多不同的贸易伙伴(如客户、供应商、厂商等)之间的贸易更加容易。2.条形码迅速判定和识别商品;将判定和身份信息集成到其他的应用和数据库中。3.电子邮件提供对个人或小组的自由查询和交流;需要将一些简单的共享信息发送给企业的所有成员;通过附加文档(attachment)共享复的信息;使远距离的协作更加方便快捷。4.WorldWideWeb公布企业的有关信息,以达到宣传企业的目的;从大量的数据源中检索信息;电子商务买/卖商品或服务;4.多个用户之间的协作或信息共享。5.产品数据交换需要将产品的有关数据及时地发送给贸易伙伴;与合作伙伴远距离地共同进行产品设计。6.电子表格更好地以一种规范的格式管理有关的数据;在涉及到许多人同时完成不同的任务时可以跟踪整个过程;将人工输入的数据同机器本身就有的数据集成起来;通过集成WWW和内部系统促进电子商务的实施。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对于大型企业来说,中小型企业的人力、财力、信息技术实力较弱,因此在实施电子商务的过程中有一些问题需要引起特别的重视,即使是小企业也需要对电子商务进行系统级的查看,这个过程非常重要。
企业在感到有必要时可以从企业系统的任何一个地方开始启动电子商务过程,可以利用企业原有的商业或技术,也可以从头进行系统级的电子商务规划和设计。如有的企业可能会在解决如何处理多余的存货时想到要开始利用电子商务,而另一个企业则可能会选择通过实施电子商务战略来提高客户服务的水平。这是中小企业的一个灵活的优势,而大企业则不同,要想进行电子商务就必须进行系统级的全盘规划。
对于中小企业来讲,系统级的计划也可以在电子商务实现期间的不同阶段开始。公司即便已经实施了部分的电子商务系统,也可以迅速地进行修改。:
学习型企业文化是指以组织团队学习的共同愿景为基础,以“学习+激励”为方式,来增强企业的学习力核心,提高员工知识水平,不断创新,达到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目标。学习型企业文化建设能使各企业弘扬和发展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积淀文化内涵,利用这些无形的资产调整企业职工队伍整体知识结构,同时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动力,在面对外界的竞争时更容易占得先机,更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通过建设学习型企业文化领导层可以积极与下属沟通,以学习为纽带,拉近与员工之间的距离。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使企业树立忧患意识、竞争意识,强化企业内部的经营与管理,企业的竞争力可以在员工的相互竞争中得到提升。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经营方略和发展战略来驾驭市场,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二、中小企业建设学习型企业文化的意义
1.学习型企业文化建设使企业在管理目标、管理手段等方面不断创新
一是由于企业经营者经营管理观念陈旧,存在着严重的短视、近利行为,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营者多数无视职工的利益,将企业职工始终处在一种弱势的位置,忽略了企业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和对人才的尊重。二是缺乏企业长远发展的经营方略和经营理念,急功近利,只注重眼前的企业经济效益,而忽略了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技术创新、产品的升级换代、新技术的应用等。三是企业缺乏具有市场强势的拳头产品,没有形成企业自主的知识产权,缺乏品牌效应,信誉水平低,服务质量差。必须彻底转变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步伐,通过强有力的企业文化建设,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形成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支撑起企业发展的后劲。四是从企业的管理者来看,由于其所处的强势位置,不是依据我国现有的法律保障企业职工应该享有的权益和福利待遇,发挥职工在企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而是在对职工队伍的管理上采取“宁要顺从的羊,不要顶撞的狼”的陈腐观念,动辄辞退职工,造成企业职工的不稳定,难以体现现代企业管理“以人为本”的经营管理理念,使职工生产积极性低下,效率低、服务质量差,责任意识淡泊的状态;从企业职工来看,由于其所处的弱势位置,始终将自己置于被雇佣的地位,工作、学习动力不足,主人翁意识淡化。通过学习型企业文化建设,不断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方略,使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准确定位,树立企业诚信、优质、高效的服务品牌;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培育职工爱岗敬业精神,提炼企业精神、提高企业凝聚力的需要。
2.中小企业如何抓住战略发展机遇,壮大企业的经济实力
确立竞争优势,关键在于创立企业知名品牌、快速研究开发新产品、引进高新技术和人才、开展广泛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增加生产、经营、产品的科技含量、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拓展相关产业发展链、建立集团优势,全面提高企业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从目前各类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来看,受到地域位置、经济实力、发展规模、管理经验、技术人才、产品品牌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抵御市场风险、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还普遍较低。所以我们要加强以学习型为重点的企业文化建设,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经营方略和发展战略,来驾驭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靠的就是学习型企业文化为支撑。
3.学习型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全面“强身健体”提供了一剂良药,是全面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实力的有效途径
1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
信息不够完整部分中小企业缺乏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组织结构简单,很多决策都由老板一人说了算。中小企业的经营者文化水平偏低,缺乏先进的管理方法,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也不健全,家族管理特征明显,这就决定了企业老板可以自由放任,缺乏可以提供担保上级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一方面,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过多重视利润,经营较不规范。首先,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不够完整,很多中小企业没有提供现金流量,而且报表可能存在粉饰,即使财务报表经过审计,同样可以杜撰虚假财务报表,进而对金融机构进行欺骗。其次,中小企业可能存在偷税漏税情况。对于部分中小企业来说,其经营现金从个人账户进出,企业的真实现金流情况难以通过银行的对账单真实的反映。另外,银行无法从借贷官方的征信系统中查询中小企业隐藏的民间借贷信息,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难以真实准确地把握中小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另外,财务制度不健全、报表不真实的现象在中小企业中普遍存在着。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企业通常需要做几套不同的财务报表,分别上报主管部门、税务部门、银行,在这种情况下,银行的客户经理难以辨别。中小企业的资产基本是流动资产,且比较复杂,比较容易通过做假账等手段骗取银行贷款。另一方面,中小企业与银行的联系不够紧密,很难与银行建立长久联系,银行无法获取中小企业相关的“软信息”,导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进一步加大。
2中小企业经营规模较小
盈利水平较低,经营风险偏高在我国,由于中小企业的发展时间比较短,自身资产规模比较小,固定资产也比较陈旧落后,变现能力比较薄弱,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申请贷款的抵押物严重不足。在申请银行贷款过程中,银行需要企业提供相应的有形资产进行抵押。中小企业的资产流动性较弱、固定资产积累较少等问题很难符合银行的抵押条件。由于规模限制,中小企业很难提供相应的厂房和设备进行担保。多数中小企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行业竞争比较激烈,企业用工成本较高,资金利用率低。银行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监管存在一定的难度,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和财务费用。此外,中小企业生命期限短,经营状态不够稳定,具有短期收益和风险偏好特点,缺乏长期的经营打算和长远规划,银行很难与企业之间建立长期的信贷关系。
3商业银行缺乏适合中小企业融资的业务模式
商业银行资金实力雄厚,能为中小企业提供更为多样化的金融支持。但是,按照传统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商业银行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商业性银行尤其是规模比较小的商业银行,往往只考虑自身的经营成本、收入和资金的安全性,进而在组织开展贷款业务时,主要面向国有企业或者其他大型企业进行放贷。目前,部分大型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的贷款意愿比较薄弱,他们认为:中小企业贷款的目的主要是用于流动资金,通常情况下,这部分贷款额度小,贷款次数比较频繁,并且资金管理成本比较高;同时,中小企业在贷款风险方面缺乏相应的分散、转移工具。在这种情况下,对中小企业进行信贷时,金融机构为了确保资金的安全性,往往顾虑比较多。目前,交易型贷款技术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应用比较广泛。交易型贷款主要分为财务报表型贷款、资产保证型贷款、信用评分技术三种类型。它们通过收集企业相关的“硬信息”,例如企业的财务报表、抵押资产的价值等。然而,与规模较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硬信息”存在明显的弱势。基于风险和收益角度考虑,商业银行更倾向于把资金提供给规模较大的企业。然后,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侧重于以往的财务数据,根难判断企业的信用状况。在对中小企业贷款流程方面,大多数商业银行采用与规模较大的企业相同的流程。在信用评价体系方面,国内很多商业银行没有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并且中小企业风险评估人员比较匮乏,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难以做出准确的评价,自身不具备相应的能力,对中小企业的未来偿还能力进行评估。商业银行对于抵押品的要求比较高,抵押品的种类比较单一。中小企业处于发展起步阶段,银行可以接受的抵押很有限,往往很难达到银行对抵押无的要求。目前我国缺少合适的担保中介机构,担保体系建立不够完善。此外,银行对中小企业的监督成本过高,风险控制能力较弱。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审查的单位成本很高,中小企业融资项目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4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比较落后
信贷体系不完善我国目前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一般由政府出资设立,规模较小。这些担保机构性质不明确,没有固定的评估标准,评估水平有限。此外,在信贷体系方面,我国依然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政策性银行比较少。中小银行在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具有诸如信息优势、低交易成本优势等。但中小银行在支持中小企业时也遇到了较大的困难,例如:存款难、存贷比难、资本补充难、风险管控难、效益提升难等,这些困难阻碍了中小银行进一步对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甚至已经威胁到中小银行的生存。无论是数量方面,还是规模方面,这些银行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增加了中小企业融资的难度。
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建议
1政府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财政扶持政策
在法律法规等方面,政府需要对中小企业信用信息进行立法,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法律规范,在搜集、保存、评估、咨询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等方面,为社会征信机构提供法律依据。①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相比,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小型微型企业贷款增速要高,对于达到要求的小金融机构,需要继续执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为实现这个目标,建议银监局建立了专门的统计制度,对小企业贷款达不到规定投放进度的银行,下调评级级次。②对于不合理收费,政府需要予以清理和纠正,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的成本。除银团贷款外,禁止商业银行对中小型企业贷款收取承诺费、资金管理费等。对商业银行向中小型微型企业收取财务顾问费、咨询费等行为进行严格的管制。例如可以设立一个关于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收取不合理费用的匿名举报中心或类似机构,并根据核查结果予以奖惩。
2政府加强对中小企业金融信息体系建设
①建立中小企业信用征信制度。对于征信制度,发达国家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政府和中央银行为主导的模式,一种是依靠市场经济法则和运作机制的模式。例如政府可以建立公共的企业信用征信机构的模式建立中小微企业金融产品信息数据库,破解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②在设计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的过程中,银行一方面需要对资产负债率、资金周转率和净资产收益率等财务分析指标进行考虑,另一方面需要对企业的发展能力、成长性、创新性和诚实经营等行为进行充分考虑,同时需要对社会经济状况、企业的行业发展状况等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等进行考虑。最后,建立和完善的企业信用查询系统,借助企业信用数据统一检索平台,可以进一步查询、交流和共享企业信用信息。
3商业银行加强对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建设
一方面,对于商业银行因支持中小企业而发行金融债券的,各级政府应提供相应支持,比如宣传、推介和担保,甚至可以许诺出资认购部分金融债券。另一方面,大力推广部分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成功模式,例如浙江泰隆商业银行根据中小企业的水表、电表等非传统财务信息评价和监控对中小企业信贷风险以及民生银行的小额信贷成功经验与先进做法。
4加强和扶持对中小银行的发展,为中小企业提供特色金融服务
对于我国中小企业来说,实现企业内部市场营销管理体系的战略创新是赢得市场主动权的关键所在,也是获得最大市场占有率的必要途径,因此实现我国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的创新是必然之举,可以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企业应该从整体上加强市场营销管理的创新以此为企业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存在的问题
1.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的观念较弱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企业市场营销观念已开始被广泛接受和应用,中小企业也开始意识到市场营销的重要性,并开始使用市场营销管理武器来武装自己,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从宏观层面上说,多数中小企业当前对市场营销管理武器认知还不够到位,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在经营过程中,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理念更新速度较慢,有的中小企业在市场营销管理过程中过度偏重营销绩效,而忽视了对企业产品服务的质量提升,除此之外,中小企业在实施市场营销管理的时候过度关注个人营销绩效,不利于核心营销团队的构建。
2.中小企业在营销管理方面缺乏合适的创新性人才,市场营销管理方法较落后
从当前市场发展的情况看,中小企业管理者已开始认识到实现市场营销创新管理的重要性,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展开了一系列研究。虽然多数中小企业已在市场营销管理创新方面付出了努力,但是从当前的成果看,还不够成功,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合适的市场营销创新性人才,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管理模式的创新性发展。由此可见,市场营销创新性人才的挖掘和培养,对于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管理模式的创新有着关键性作用。
3.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管理模式缺乏创新性发展
由于受到我国市场营销传统模式的影响,中小企业市场营销战略管理还停留在随机应变的发展模式,这种市场营销管理模式往往只利于获得短期的利润回报,没有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制定战略性市场营销管理战略不利于中小企业的长期发展。多数的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管理模式主要还是依靠广告以及传统的营销手段,缺乏市场营销管理模式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小企业长期的营销目标,使得中小企业难以在长期的发展道路上获得更为广阔的竞争市场。由此可见,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管理模式存在的诸多问题也成为中小企业实现市场营销管理模式创新的必然要求。
三、中小企业敏捷性市场营销管理模式创新的途径
敏捷性指的是具有较强的临场应变能力和反应能力等,敏捷性在市场营销中主要表现在企业可以针对实时市场情况,及时了解并深入分析市场需求等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市场营销策略,并通过市场营销管理和创新等实现中小企业营销目标。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国际经济形势的转变,中小企业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因此中小企业可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敏捷性市场营销管理模式,提升中小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以便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赢得竞争优势,敏捷性市场营销管理模式作为中小企业营销管理模式的创新,可在市场需求基础之上构建以客户为核心的市场营销模式,从而最大化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绩效。敏捷性市场营销管理模式与中小企业现有的市场营销模式相比,最大的特征在于实现了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组织的创新构建,因为现有的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管理模式过于死板,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而敏捷性市场营销管理模式可充分发挥其灵活应变性特征。中小企业可通过如下几个途径,构建敏捷性市场营销管理模式:
1.建立以敏捷、灵活营销为基础的市场导向型营销管理组织
功能残缺和功能弱化的市场营销组织,已经难以满足当前中小企业的需求和变化多样的市场环境,因此中小企业应该搭建以敏捷、灵活营销为基础的市场导向型营销管理组织,确定好市场导向型营销管理组织的功能,首先应该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之上实现中小企业的营销绩效和市场利润;其次,在中小企业内部协调好各类市场营销工作,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顾客导向营销理念,打破中小企业内部传统的单向联系和各大业务部独立自主的组织管理模式,形成以消费者为基础、营销部门参与、协调中小企业营销全程的循环式市场导向型营销管理组织。
2.实现敏捷性市场营销管理的创新沟通
在市场导向型营销管理组织中,中小企业的市场营销部门并没有拥有更大的权力,它只能依靠沟通能力实现中小企业内部关系的有效协调,为中小企业敏捷性市场营销管理模式提供良好平台。在进行中小企业内部部门协调沟通的时候应充分重视信息的横向流动,实现信息交流的创新和有效沟通管道的构建,敏捷性市场营销管理模式中的营销沟通创新可以通过联席会议、联合研讨会以及联合机构的会议召开等,实现中小企业内部营销工作的有效创新沟通。
3.建设敏捷性市场营销管理顾客系统
顾客永远都是市场营销管理模式的重点关注对象,市场营销的最终目的是将产品销售给顾客,并实现双方的满意交易,因此在中小企业敏捷性市场营销管理中应该重点关注顾客这一因素,可以构建完善系统的顾客管理系统和数据库,挖掘中小企业营销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企业客户保持良好的关系,从而使得营销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发现顾客的信息反馈和需求变化,并在此基础之上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战略。
4.建设敏捷性市场营销管理核心团队
任何一个企业的营销组织对市场的反应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滞后,因此在中小企业敏捷性市场营销管理中需要构建市场导向型的营销核心团队,及时把握变化迅速的市场信息,市场导向型的营销核心团队需要直接与客户接触,针对客户需求解决相关问题,这个团队往往是临时性的,能够对市场营销突发事件做出及时而最佳的营销策略。
5.建立敏捷性市场营销管理的核心营销系统
中小企业在进行市场营销的时候需要充分关注与上下游企业的联盟,与中小企业供应商以及分销商等形成一站式的核心营销系统,降低市场交易和协调成本,同时强化同行的竞争能力,构建敏捷性市场营销管理的核心营销系统关键是要与中小企业分销商、供应商构建良好的伙伴关系,及时把握各类有效资源进行整合,才能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做出及时快捷的市场营销反应。
四、中小企业敏捷性市场营销管理模式创新应注意的问题
1.企业领导者应树立创新的市场营销管理理念中小企业敏捷性市场营销模式
是对企业营销组织模式的再造,它不仅仅是对当前企业营销管理模式的简单优化,而是一种根本性的创新发展,这就需要企业领导者树立创新的市场营销管理理念,坚定营销模式的革新发展,只有在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的企业领导者带领下,才能真正将中小企业敏捷性市场营销管理模式落实到位。
2.企业应充分重视计算机信息网络的良好运用进行敏捷性市场营销管理模式
创新,需要使用大量的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并在此平台之上以管理信息化、信息网络、计算机应用为基础,充分重视高技术人才的引进和持续培训,加强对计算机信息网络等相关技术的资金投入,强化硬软件设备,加快敏捷性市场营销管理模式的信息化发展进程。
3.企业应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促进敏捷性市场营销管理模式的落实到位
员工对于企业来说不仅仅是一个被管理者,他们更是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有效资源,也是实现中小企业敏捷性市场营销管理模式的重要参与主体,这就需要企业通过内部沟通让企业员工认识到自身的重要性和价值性,估计员工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去,为企业敏捷性市场营销管理模式注入充足的创新力,使得市场营销管理达到最佳的效果。
五、结语
(一)贷款难据调查数据显示
因现阶段小额贷款成本较高,且风险较大,我国中小企业大都面临贷款难的情况,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中小企业自身经营的风险大,使银行贷款的风险随之增加。第二,中小企业单笔贷款额度较小,促使银行放贷成本增高。第三,中小企业大多缺少固定资产抵押,使银行贷款难度增加。第四,中小企业公司财务的账目不够全面、清晰,银行无法从中获得有效信息。但是,据详细调查及各地成功开展小额信用贷款的案例表明,中小企业对银行贷款的需求较大,有效的经营管理及管控风险对银行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小企业本身并不是贷款难的根本原因,而是能够适应中小企业贷款特点的市场化金融机构缺乏。具体原因是大型的国有商业银行不愿意受理中小企业的贷款业务,主要原因包括: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主要为大中型企业服务,而一些中小银行和民营银行主要为中小企业贷款服务;中小企业经济实力较弱,抗风险能力较低,技术实力及经营水平等实力均较弱,导致无法从银行获取贷款。因此,中小企业的贷款项目并不受到重视。另外,中小企业希望通过政府扶持的途径来解决贷款问题,但是由于政府的能力及财力有限,无法快速地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二)风险投资无法满足中小企业融资的需求
风险投资是一些企业、金融家向有巨大发展潜力、新兴的公司投入的资本,以期获得更高的效益,但是风险投资公司往往针对的是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的企业。同时,风险投资也是一种高风险高利益的投资过程,因此其一般投资的对象都是有失败风险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研发的新产品。一般情况下,风险的投资资金是由政府或民间创办并组织的。在我国,风险投资还处于初期阶段,还未成熟,相对应的市场机制也未完善,因此也影响了风险投资的回报收益水平,且因中小企业中良好的投资环境匮乏,使得风险投资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谨慎态度。反之,中小企业实际的融资需求也是现阶段风险投资水平无法达到的。
(三)民间资本无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
中小企业融资主要通过内源性和外源性融资相结合的方式,但事实上,外源性融资尤其表现在民间资本融资占比较大,而内源性融资只占小部分。民营资本的就是由地区民营企业的动产和家庭金融资金组成。尤其改革开放以来,民间资本大大增加,而我国的中小企业面临着融资难的困境,在此情况下,民间融资就成为了有效的融资方式,大大弥补了金融体系的缺陷。小企业的民间融资主要是通过非制度化的方式吸收社会闲置资金,是制度化融资方式的重要补充。从现代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状态来看,民营企业与民间资本市场的关系密不可分。另外,民间资本融资在我国得到发展并推广,也刚好反映出我国金融市场融资体系的不完善。尤其是经历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后,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屡屡受挫,充分暴露了中小企业发展的不足之处。在融资体系失衡的情况下,中小企业的发展也受到了多重阻碍,在此背景下,民间资本投向中小企业有利于将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障碍清除,使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能力及效率得到有效提高,从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有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处境,利于国民经济飞速发展。
二、建设银行能够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处境
中小企业的经营方式较灵活、成本较低、转移进退便捷,更加适应市场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因而在国家发展中,中小企业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且不可替代。我国现有的中小企业较多,且其出口额占全国总出口额的半数以上。另外,中小企业也为城镇的就业提供了机会,而建设银行是我国国有控股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建设银行一直在针对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上尝试多种方式走出困境,在传统的金融模式和信贷产品上不断推陈出新,寻求更加适应市场需要,更加灵活、专业、快捷且能够满足中小企业需求的信贷模式。目前,针对中小企业建立了一个立体式的信贷服务体系。传统的信贷模式以财务信息为基础,以固定资产为担保的条件,不但限制了银行的发展,也阻碍了企业的发展进步。通过深入了解调查企业担保资金的去向和企业自身的情况,以尽最大可能使信贷风险降至最低,在满足企业需求的前提下,提高银行的信贷效率。
(一)“速贷通”此产品为建行首创的信贷产品
在“中国中小企业融资论坛”上获得“最佳中小企业融资方案奖”,此产品是专门针对有急切信贷要求但是却没有银行授信额度的小企业,银行没有准入门槛,不注重评级及客户授信,在企业能够提供足够的担保及与企业业主或股东有信用相连的前提下,就可以实现快速贷款。
(二)“成长之路”为经营信用记录较好、有持续发展能力、正在成长中的中小企业提供全程融资
以解决中小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周转、设备及厂房等资产的投资项目。建设银行提供贷款、保证、信用证等,企业以抵押担保方式为主,也可凭在建设银行取得的信用等级作为保证或者由担保公司直接申请贷款。但申请时需提供营业执照等基础资料的复印件、连续一年的缴税证明及抵押无权属凭证或者担保人的资料。该产品融流动资金贷款、设备贷款、固定资产贷款等多种产品于一体,与大企业独立的信用等级评价体系不同,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加快捷、有效的审批流程。“成长之路”是以短期贷款业务为主,一年的有效期,但是可以循环贷款,最长期限可达三年。单户贷款金额小于等于3000万元,需由市建设银行审批,超过3000万元的,需由省建设银行审批,没有最高额度限制。“成长之路”对于中小企业贷款包含小企业联贷联保、小企业小额无抵押贷款等特色业务。
(三)“速保通”主要服务于经验状况较好或有一定抵押品的企业
主要适用于已经在银行贷过款,但希望在原来基础上增大贷款金额的用户;需要在银行贷款,但抵押物不足无法贷款的用户。这种贷款方式与传统的小企业信贷业务有很大不同,其特点是金额大、成本低、还款期限长且方式灵活、审批效率较高等。与传统的抵押贷款而言,银行的抵押率最大为5~7折,但“速保通”可以把抵押率扩大至100%~150%,单笔贷款期限最长为三年之久,可按月或季不等额分期还款,且在银行内实行优先审批,效率较高,花费时间较短。
(四)“e贷通”
政府职能可分为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政府行为具有凌驾于其他一切社会组织之上的权威性和强制力。在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流动过程中,政府是以强制性参与主体的角色出现的,是所有与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流动有关的参与主体中,最强势的参与主体。其基本功能则是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流动提供法律和秩序,并保护中小企业人力资源产权以换取税收,例如当前各级政府都制定了帮助中小企业进行职业培训和能力开发,协助中小企业提高人员素质,保护中小企业职工合法流动权益的相关政策。因此,政府也被赋予维护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健康流动、稳定发展,以及保护弱势群体的职能。在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流动过程中,各级政府也有着独立的自身利益,即实现它所代表的人民利益最大化和社会稳定,因为中小企业吸收和容纳了绝大部分剩余劳动力,而为了实现这种利益,它就必须采取积极维护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合理、有序流动的行为,并且拟订人力资源市场发展规划和人力资源流动政策,建立起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从而在法律、制度、政策措施以及规章等方面对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流动给予了充分支持。⑧这样也就确保了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流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是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流动利益的捍卫者。人力资源在劳企关系中明显处于弱势群体,作为代表权威的政府,应该通过各种政策保护中小企业中各种人力资源的利益。首先各级政府要积极制定鼓励中小企业发展政策,如通过建立和完善财税政策来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通过建立和完善相关金融政策来积极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通过相关公共管理政策来健全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而之所以要建立和完善上述这些政策就是为了确保中小企业有个好的发展前景,以便为更多的人力资源提供其适合他们发展的职位,因为相比于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而言,中小企业要想获得好的发展前景是更加需要有政府政策支持的,与此同时,能够获得政策支持的中小企业也能够为其人力资源提供更有可信度的职位承诺。当各种类别的人力资源发现中小企业可以为他们提供合适职位的时候,他们就能够被中小企业所吸引,并且会产生到中小企业工作的意愿,从而进入到中小企业工作。其次各级政府要积极出台和完善各种保护人力资源合理流动的政策。主要是完善人力资源市场的规划和发展政策,为人力资源的管理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制定和完善劳动者平等就业相关政策,避免劳动歧视,保证公平就业;建立和完善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跨地区有序流动有关政策措施,为人力资源的正常流动予以指导;建立和完善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为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资源优势提供全方位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不竭的人力资源。通过上述政策就可以确保人力资源留在或是流出中小企业没有后顾之忧,特别是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对原企业工作职位丧失兴趣和动力的时候,可以自由流出到其他竞争性企业或是领域去工作提供保障。总之各级政府在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流动过程中的行为机理就是通过制定和完善各种相关政策能够确保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源能够自由流入或是流出中小企业。
二、中小企业自身行为机理与其人力资源流动
从一般意义上讲,中小企业自身就是人力资源流动的重要载体,承担人力资源招聘、考核、激励等重要功能,能够对人力资源的流进与流出产生重要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小企业的薪酬架构是否健全和完善能够影响到其人力资源流动。相对于一些现代企业制度比较健全、薪酬制度比较完善的大型企业、跨国企业而言,很多中小企业员工的薪酬待遇,受认识水平、管理能力及企业间的相互影响,与其的工作绩效并没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出现“劳而不得”,或者是“少劳多得”的现象,这样就会不利于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于是员工们也就会脱离原来企业的想法,相反一个可以有效反映员工工作绩效的薪酬制度就不仅可以留住员工,还可以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招聘到优秀员工。第二,中小企业的发展前景能够影响到其人力资源流动。与大型企业、跨国企业等相比较而言,中小企业实力没有那么雄厚,发展前景也不是那么明朗,然而与其他企业员工一样,中小企业员特别关心其企业的发展前途,这是企业人力资源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一般情况下,他们在生产活动中能够把自己的利益与企业利益结合起来,把个人成长企业发展结合起来。他们认为,通过自己的劳动和贡献,企业在实现自身利益和自身的发展,也会为自己个人利益的满足和个人未来的发展创造更大空间,这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最佳状态。但是,在更多的情况下,受企业领导个人管理能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影响,特别是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一最源动力原因的影响,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过度压缩职工个人利益空间,使职工的利益受到严重影响,导致人力资源在生产活动过程中看不到个人利益或者只看很少的利益,他们就会认为,即使再努力也只是在为老板挣钱,个人发展的前途也很渺茫,于是,就会产生流动的想法———这是中小企业人力资源产生流动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第三,中小企业领导者的素质和管理能力也会对人力资源流动产生重要影响。目前很多中小企业是作坊式的,也有不少中小企业有着严重的家族管理传统,而这样的生产模式或是管理方式,既是中小企业领导者品德素质和管理意识决定的,但反过来,也必然会对中小企业领导者的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水平产生重要影响。如果中小企业领导者的品德素质是与人为善、以人为本,能够考虑员工利益,那么这样的中小企业就能够留住更多的员工,从而减少人力资源的流出;然而也有很多中小企业领导发展的短视,没有看到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中的核心性作用,在对待人力资源的态度上和相关管理制度的制定上,没有给他们应有的重视和合适的有前景的待遇,也没有给处于流动边缘的资源创造平等的晋升机会。相反是论资排辈,这样实际上是在刺激员工们的流出。第四,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能够影响到其人力资源流动。好的企业文化会对员工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既会在无形之中影响员工对待企业的态度,使得员工们在考虑辞职问题时带来情感上的纠结,也会影响企业外的其他人员对企业的认识。对中小企业而言,他们对企业文化在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是极为不足的。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自身文化的企业,在它的人力资源管理中能够形成凝聚力,保证人力资源的稳定。从当前情况看,很多中小企业历史并不长,还没有足够的时间形成自己特有的企业文化,因此也难以产生凝聚人心的力量。总之上述几个方面的因素都会对人力资源进入中小企业工作或是流出中小企业产生重要影响。中小企业自身也在其人力资源流动过程中承担着重要角色,首先中小企业的组织结构、工作环境、企业实力等各种因素都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政策、激励手段、企业价值、领导水平等造成影响,例如中小企业实力雄厚就更有可能对员工采取物质激励的手段、良好的组织结构则有可能提高中小企业的领导水平,而优秀的工作环境则是企业价值实现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实行何种发展政策、采取什么样的激励手段、拥有什么样的企业价值、整体领导水平如何又决定了企业能否提供相关工作职位的数量和职位前景,如果能够提供足够多的职位,又可以满足人力资源职业期望则可以吸引人力资源流入和继续留在原企业工作;但是如果一些中小企业员工对现有职业失望则会导致人力资源的流出,然而不管是人力资源的流入还是流出又最终会使得中小企业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持续发展。
三、中小企业员工行为机理与其人力资源流动
人力资源是具有自我丰满性、能动性和复杂性等特点的一种特殊资源。这就决定了每个人在择业时都有自己的着眼点和价值观,所以是否考虑去中小企业工作、或者是继续留在中小企业工作,以及最终选择离开中小企业都是要受到当事人主观心理的影响,这就表现为为了实现自身需求选择更适合的职位。(1)对于一般来说,在中小企业就业的员工,就是希望通过在企业的劳动,来获得满足个人和家庭最基本的生理和生活需求,以及就业、尊重、社交、归属需求。如果普通员工能够从中小企业获得上述需求,那么这些普通员工就可能选择去中小企业工作或是继续留在中小企业工作,否则他们就会选择离开并去寻找能够满足他们需求的其它工作。但事实上,企业只是满足员工一般的和基本的需求是远远不够的。人力资源的特殊的能动性,使得人力资源在个人的基本满足之后还会有更多的和更高的需求。因此,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和更高的薪酬;为了改变现有的工作环境,使工作更舒适;为了减轻和减小工作压力,获得更多的自由等,都是中小企业人力资源产生流动的重要原因。(2)对于高级员工来说,是为了获得更快的升迁机会和更高的职位,从而得到更多的重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这是因为这些高级员工们在其基本的需求得到满足后,并且在其收入水平获得提高的基础上,就更加倾向于获得企业的认可和尊重,期望在企业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在个人更高需求获得满足的基础上,把企业作为个人人生的舞台,以实现人生价值。如果中小企业能够满足高级员工的上述需求,那么这些高级员工就会继续留在中小企业做出更多的贡献,否则他们就会选择离开去寻找能够实现他们更高需求的其它工作。中小企业员工在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流动过程中的行为机理主要是受到其个人主观因素和个人客观因素的影响。个人主观因素主要有职位满意度、自我价值实现、性格特点等。具体而言,(1)满意度是个人所看重的东西与现实所提供的实际东西之间差距的程度。中小企业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包括:对总体职位的满足,对工作条件的满足,对中小企业工资水平的满意,对上司的满足,对晋升的满足等等。其中任何一方面的满意度能否达到,都可能对人力资源选择流入、流出或者是留下产生影响。(2)个性在心理学上是指一个人的行为方式与行为特征,个性特征对人力资源的流动影响很大。有些人不喜欢单调而稳定的生活方式,而是喜欢多变,因此这些人的流动欲望就会较为强烈,因而其流动的可能性较大;相反有些人对那种稳定的生活方式比较感兴趣,那么其流动欲望就不会很强烈。(3)自我价值能否实现也是影响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流动的重要因素。管理是否完善,工作机制是否人性化,是否重视内部激励和企业文化都将会影响到人力资源自我价值的实现,如果人力资源对中小企业发展目标有认同感,则可能选择流入中小企业;如果他们待在中小企业能够产生成就感,他们就会选择继续留在中小企业,而如果这些人力资源既缺乏对企业目标的认同感,又没有成就感,那么人力资源流出的动机就会由此产生。同时,当外部就业机会出现,而人力资源又预期到外部工作比在中小企业工作会更有前景,那么便会形成实际的流出。与此同时,个人客观因素也对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流动产生重要影响。(1)年龄的影响。年龄是人力资源的重要内容和核心指标之一,对人力资源流动的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在年龄和流动之间,明显的存在着反比关系。哪种年龄的人流动性最大?事实表明,人力资源的年龄越轻,流动性就越大。一般而言,中小企业很多都是历史时间不长的企业,因此他们雇佣的人力资源当中很大部分是比较年轻的,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的流动。(2)工龄的影响。正如年龄对人力资源流动具有一定的影响一样,人力资源在中小企业的工龄与人力资源流动之间也存在着负相关关系。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的工作年限越短,则其流动性就越高。(3)家庭的影响。这主要是与中小企业中的人力资源是否成家立业以及是否夫妻分居两地有关。一般而言,没有成家立业的人力资源和夫妻分居两地人力资源其流动的可能性要高一些。
四、竞争性企业、社会组织和其他经济组织行为机理与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流动
在这里,我们所说的竞争性企业是指在人力资源流动过程中,参与到中小企业人力资源争夺中,并且对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流出产生影响,或者是对中小企业中的人力资源是否继续愿意留在原企业工作的态度产生影响的其它企业,这些竞争性企业包括与其争夺人力资源的其它中小企业,大型企业、跨国企业等。之所以会出现与中小企业争夺人力资源的竞争型企业,是因为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是中小企业在用人方面出现失误,给了竞争性企业争夺其人力资源的机会。事实上,不管是处于底层的普通员工还是高级层次的企业员工总是希望个人价值能够在中小企业中得到体现,而他们能否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价值,就取决于中小企业能否给员工们提供一个合适的平台以及中小企业的用人策略。如果中小企业不能正确评价员工的职业倾向,安排合适的岗位,给其发展所必须的培训和再教育,而是在员工的使用上墨守成规,直接的后果就是员工因为无法适应环境,或者个人能力无法达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选择离开中小企业。又如果一个员工在其岗位上发挥出其应有的能力,但是中小企业并没有为其提供一个上升空间,员工则会因为看不到希望同样选择离开。而这些员工离开原来中小企业后的工作去向之一就是去与这些中小企业进行人力资源争夺的竞争性企业中工作。其二是竞争型企业人力资源争夺战略的成功,这主要是由于相对一些中小企业而言,很多竞争性企业能够给人力资源提供优厚的收入等各种物质报酬、良好的工作环境、职业上的发展空间、突出的精神奖励以及竞争性企业的灵活用人机制,不断壮大的发展规模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等。因此就竞争型企业而言,上述这些软硬件都是争夺人力资源的杀手锏,都对中小企业原有人力资源有着很多的吸引力和诱惑,是刺激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流出原有中小企业的重要力量。社会组织和其他经济组织。在本文中的社会组织是指狭义的社会组织,即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有意识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它们只是人类的组织形式中的一部分,是一种稳定的合作形式,如政府、学校、医院、社会团体等。其他经济组织则是指合法成立、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财产,但又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组织,在本文特指中国人民银行、各专业银行设在各地的分支机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设在各地的分支机构,各种农村合作社等,不包括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各种性质的企业。在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流动过程中,社会组织和其他经济组织与竞争型企业一样都参与了对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的争夺,这是因为它们能够凭借对人力资源提供稳定的经济待遇、良好的社会地位、光明的发展前景等手段或是方式吸引众多人力资源到组织中来工作,从而使得流入到中小企业工作的人力资源减少,甚至是动摇中小企业原有人力资源的工作态度或是信念,使得一些比较优秀的人力资源从中小企业流出并且进入到社会组织或是其他经济组织中工作。竞争型企业的存在也对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流动产生一定影响,他们主要是在通过提供满足企业需要和人力资源发展职位的行为同时,还对中小企业的各种人力资源的进行吸引性宣传、采取积极招聘手段等行为使得人力资源从中小企业中流出,并且流入到这些竞争型企业当中。社会组织和其他经济组织则由于自身的经济与社会优势能够更加便利地实现人力资源资本化,即他们通过对人力资源的“激活”,使之成为能够直接投入工作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从而创造和维持其持续竞争优势。而就社会组织和其他经济组织的人力资源资本化的具体行为而言,则主要是通过人力资本产权激励行为来实现,这种产权激励不仅是一种基于产权利益驱动的内在化激励,而且产权的持久性特征决定了产权主体将会更多地考虑追求长远利益,从而实现激励的长期性。而正是由于上述这种人力资本的产权激励行为,各个行业、各种类型的人力资源都被深深吸引,并且竞相涌入到社会组织和其他经济组织当中,当然这也自然就会使得中小企业中的很多优秀和不甘于寂寞的人力资源在面对人力资本产权激励行为吸引时,也都不能例外的竞相从中小企业流出而进入到社会组织和其他经济组织当中。
五、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