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0-22 15:09:3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大学生生活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根据调查发现运动损伤的发生与运动的项目有一定的关系,运动项目与损伤机率的关系见表2.由表2可知,球类项目受伤25例,占83%.其中以足球项目受伤人数最多,都为11例.田径类项目受伤人数为2例,占6.7%.其他项目3例,占10%.足球、篮球损伤率高与运动项目的对抗性强的特点有一定的联系.此类项目动作粗猛,冲撞过大,身体间的接触较多,特别是足球.足球运动对抗性强,身体接触多,多数学生运动时不带护具,不做准备活动或做的不充分.往往运动的前段时间受伤概率较高,且动作技术不合理,运动强度大,场面混乱,容易造成踝、膝关节的损伤.篮球运动场面复杂,肢体接触几率多,个人体力消耗也比较大,再加上篮球运动中多伴有急跳、扭转、滑步等动作会直接导致下肢负荷过大,极易造成膝盖和踝关节受伤.
2大学生余暇体育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
根据调查发现运动损伤的原因很多,调查结果显示,因准备活动不足而引起的受伤人数达9人,占受伤总人数的30%,在所有的调查中居首,这是出现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技术动作掌握不好是运动损伤的另一个因素,受伤人数为6人,占受伤总人数的20%.技术动作不正确往往使局部受力过大或身体失去平衡而造成受伤,如跳跃时落地姿势不对,易造成膝部、足踝部损伤.再者就是场地设施欠佳、运动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动作粗野犯规、天气等原因.
2.1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急救
大学生在余暇体育活动中常见的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有关节、韧带扭伤和肌肉、肌腱拉伤及挫伤等.它的损伤表现为表层皮肤完好,未见裂口,损伤的出血淤积在体内.根据调查发现大学生的运动损伤中发生闭合性软组织的损伤人数为25人,占总受伤人数的83.3%.在访问中发现一小部分大学生对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正确.大部分的急救措施不当.在访问中发现大学生在发生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后的主要症状有:轻度损伤仅在损伤部位有疼痛、肿胀、皮下出血、皮肤青紫等症状.重度损伤还会引起其他组织和器官的损伤,如拉伤,可在断裂处摸到凹陷一端隆起,扭伤会出现关节松动等.根据以上情况给出的处理方法:早期:指受伤24~28小时内,主要用冷敷、止血、加压包扎、抬高伤肢的方法处理,以达到止血、防肿、制动和止痛的作用;中期:指受伤48小时以后,主要采用热敷、按摩、针刺、拔火罐和药物治疗等,以改善伤部的血液循环,促进淤血及渗出液的吸收和坏死组织的清除,加速组织的修复,防止粘连形成;后期:损伤组织已经基本修复,但受伤部位的功能尚未完全恢复,主要用按摩、理疗和中草药熏洗并加强功能锻炼.较严重的损伤应及时到医疗机构治疗.
2.2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的急救
容易引起感染.处理的基本原则应是先止血后处理伤口.根据调查发现大学生的运动损伤中发生开放性软组织的损伤人数为4人,占总受伤人数的13.3%.在访问中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对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正确,一小部分大学生采用的是对伤口先进行处理而后止血的错误急救措施,应该引起注意.小面积伤口处理比较简单,用红药水涂抹局部即可,但是大面积伤口或者有异物残留在伤口处就需要就医处理.
2.3骨折的急救
根据调查发现大学生的运动损伤中发生骨折的人数为1人,占总受伤人数的3.3%.当身体局部受到直接的猛力冲击和撞击极易造成骨折,骨折症状表现为患处出现红肿、剧烈疼痛、肢体失去正常功能,甚至会出现骨折部分出现形变等.一小部分大学生不知道发生骨折后应该做出哪些有效的急救措施.骨折的急救措施需要谨慎处理,如果患者出现休克,应该按住人中穴,必要时需要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伤口出血时应该包扎止血处理.骨折后不可以轻易移动患者,需要用夹板和替代品固定身体后,并及时就医处理.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大学生在余暇体育运动中的损伤,以软组织损伤发生率最高,皮肤擦伤、裂伤次之,主要的部位是踝关节、膝关节.运动损伤与运动的项目有关,其中以足球、篮球此类对抗性强的项目的运动所引起的损伤人数较高.运动损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自身的因素也有非自身因素的原因.自身因素中的准备活动不充分、技术动作不合理、运动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是引起损伤的原因.
3.2建议
【关键词】校园文化活动;大学生;引导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大学生性格培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通过对参与主体的影响能够规范、主导其文化追求和言行举止,增加群体的认同感,对学生的价值观有导向作用, 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每个成员的思维与行动。
临港三校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均十分重视,并经常性地举办各种丰富的校园文化,仅上海电机学院平均每周就有3场,每学期约有40多场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吸引着大学生的参与。重视校园文化活动的引导作用可以对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产生积极的影响,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
一、关于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情况调查问卷的调查及分析
(一)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情况调查问卷的内容说明
本课题组对临港三校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情况自编《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调查问卷》,共发放1200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180份,有效收回率约为98%。调研组在对问卷进行分类处理的基础上,运用计算机统计软件EXCEL等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问卷共包含12题,其中前四道为基本信息题,后八道题基于前四题的调查结果将校园文化活动的引导作用分为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心理社会化、角色社会化等四个方面进行研究,每个方面提出2道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充分体现本次研究的意义,并为本次调查研究提供充足的数据资料。
(二)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情况调查问卷的结果及分析
1.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概况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首先课题组提出了四道基本信息题“你是否参加了校园文化活动?”“你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出发点是?”“通过参加校园文化活动,你觉得?”“你认为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主要意义是?”,来了解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概况。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比率较高,参与率为53.7%,大部分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出于“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锻炼自己的性格和能力”,并且近40%的学生认为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对他们来说有收获。由此课题组认为,当代大学生普遍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并将校园文化活动当做培养自己能力的重要途径、赞同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的成长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接下来课题组对选择“参加了校园文化活动”的学生和选择“没有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学生进行比较调查,将校园文化活动的引导作用分为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心理社会化、角色社会化等四个方面进行研究,每个方面提出2道选择题,共有8道,来探究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成长具体的引导作用。
2.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引导作用
对问题“你会经常看新闻关心国家大事、身边小事吗?”, “参加了校园文化活动”的学生中,有66%的人选择“经常关心”,所占比率最高,而在“没有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学生中,有53%的人选择了“不喜欢看新闻”,比率超过1/2。
对问题“如果学校存在不合理的制度,你是否愿意通过一些手段试图改变这些不合理的制度?”参加了校园文化活动的学生中选择最多的选项为 “愿意,我会运用一切合法手段”,有78%的人选择。没有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学生中选择最多的同样为“愿意,我会运用一切合法手段”,有40%学生选择。如图一:
3.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引导作用
对选项“如果在公共场所发现不文明现象或行为时,你会?”,参加了校园文化活动的学生选择“马上制止或劝阻”的比例最高,占85.5%。没有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学生中,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人高达60%,选择“劝阻一下,听不听由他”和“马上制止和劝阻”的人占比例相相当,都为20%。如图二:
在问题“搞联谊活动时,如果别人不小心把酒洒到你身上,而且别人向你道歉了,”你会怎么样?”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学生中,最多人选择 “主动和他说没关系”,占比64%,最少选择的选项为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洒回来再说”,为3%。在没有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同学中,最多为 “主动和他说没关系”占51%,但比率比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学生小。
4.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心理社会化的引导作用
在问题“当你犯错误或者当事情没有按照你预期的计划发展时,你生气或心烦的次数多吗?”的调查中,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学生有47%选择了“和大多数人一样,偶尔也会”,而在没有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学生中,有38%的人认为“和大多数人一样,偶尔也会”,比率较小,而且选择“可能会比一般人多一些”选项的人明显比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学生比率大。
问题“设定工作期限是否会给你增添压力?”,在经常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人中,选择最多的为“不会,但在最后期限之前,完成工作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而没有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学生有40%选择了“会,但我认为我在压力下才会干的很好”,所占比率最大。
5.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角色社会化的引导作用
对问题“你想过用你的专业知识服务于社会吗?”,参加了校园文化活动的学生有54%的人选择了“有,并比较深入的想过”,所占比率最大。没有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学生中选择最多的也为“有,并比较深入的想过”,但选择了“一般,觉得无所谓”很多,为40%。
问题“对于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作为一个成功的职员或创业者,你?”,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学生有52%的人选择了“很有信心”,所占比率超过1/2。没有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学生只有23%的人认为对毕业后从事一份工作并成功“很有信心”。
综上所述,校园文化活动参与度对大学生社会化进程有着积极的影响,且总体上呈正比例关系。参与程度比较高的大学生更加关注国家时事政治,在政治学习和参与民主活动方面的积极性更高;道德认知水平较高,道德行为更符合社会道德规范,道德参与的主动性更强,自我认识更清晰,情绪调节和自控能力更强,更善于人际交往;对未来职业发展更自信,社会责任感更强。
二、大学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存在的问题
在课题组调查访问的过程中,通过与临港三校的部分老师和同学座谈发现了一些当代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所存在的问题。
1.大部分校园文化活动缺乏有力的引导和合理的规划。大多数校园文化活动仅仅只是流于形式,未能真正注重活动的开展质量以及活动的本身意义,从而导致校园文化活动无法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并且高校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缺乏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缺乏专业知识,对活动的开展缺少实际性的指导和帮助。
2.校园文化活动的性质偏离。大多校园文化活动并没有真正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作为建设的主要目标,活动无法得到大多数学生的响应。尤其活动主要参加者为大一新生,他们的思想认识和整体观念都不够成熟,缺乏创造性思维和全局观念,这种活动的开展对学生的成长不利。
3.大学生对校园文化活动的认识和参与程度差别较大。成长中大学生的不成熟性和敏感性,使他们的文化活动既丰富多彩,又良莠不齐。从当前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的实际开展情况看,大都存在明显的两极性,即自主与自发并存,高雅与低俗兼备,创新与越轨同在。
4.许多学生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响应较差。很多大学生多把精力放在学习成绩上,对社团活动充耳不闻。此外,许多活动由于学生的不了解以及社团相应的宣传误差,造成学生对其望而生畏或盲目跟风的现象。
三、针对大学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存在问题的改进建议
要使大学生更好的通过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来提升自己就应该改善这些问题。针对以上问题,课题组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方案:
1.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必须讲求新颖的形式,这也是提高学生参加活动兴趣的重要环节。活动的种类可以相似, 但表现形式是可以多种多样的, 有关部门应多加研究, 根据学生的心理动态、兴趣爱好等实际情况, 不断推陈出新, 使校园文化活动丰富、生动, 为广大学生所喜闻乐见。
2.校园文化活动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宗旨,体现自身发展的特色。在注重参与者的兴趣爱好同时增加活动的知识性,以提高法学生驾驭各种文化、社会知识的能力。
3.学校必须对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进行正确的指导,坚持校园文化活动的教育性。学校要积极引导青年学生成立各种社团组织,充分利用各种形式激发、带动和影响学生,让他们在活动中既充实自我,又受到教育。
4.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校园文化活动要寓教于乐,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教育,把握住学生的兴趣所在,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其中。同时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要紧紧依托社会舞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各项活动,通过引导大学生与社会接触,加深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社会,从中体验到自己的价值、调整自己的成才目标。
参考文献:
[1]衡阳,彭Z.关于当代大学生性格特征及成长对策的思考[J].中国冶金教育,2003,(3):25―28.
关键词 大学生 生命教育 主阵地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各种大学生自杀伤人事件时有见诸报道,从北大医学院学生虐猫事件到华中科技大学生张聘捷跳楼事件,大学生对生命价值的漠视令人痛心,而这也引起了社会对于大学生生命观的强烈讨论。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承载了越来越多的来自社会、家庭和自身的压力。加之在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中,只重视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大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关怀。在种种问题的共同作用下,造成了大学生对生命价值缺乏正确的认知和了解,自杀伤人事件日益增加。以上的种种都提醒着我们要重视大学生的生命教育。而高校作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主阵地,如何发挥作用,是每个高校都值得思考的问题。
1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生命教育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杰・唐娜・华特士在1968年提出,他针对青少年自杀率不断攀升的社会现实撰写了《生命教育》一书,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各国纷纷开展生命教育。美国在1974年有多达165所大学院校开设了“死亡与死亡过程”等课程,课程体系涵盖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于1979年在澳大利亚成立的生命教育中心更是在西方国家中明确了“生命教育”的概念。日本在1989年修订的《教学大纲》中针对青少年自杀、杀人、暴力等日益严重的现实,将道德教育的目标定位为“尊重人的精神”和“敬畏生命”,目的在于让青少年正确面对挫折,珍惜和热爱生命。
生命教育理念在国内的兴起可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虽然开始的时间较晚,而且在最初的阶段人们并未准确把握生命教育的本质,但最近十年我国教育界对生命教育的探索可谓是成果颇丰,尤其是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探讨,从政府层面的文件到大批学者撰写相关领域的论文,大学生生命教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就是教会大学生接受和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和珍惜生命的价值,热爱与发展生命,注重自身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最终的目的就是要让当代大学生树立积极、健康、正确的生命观。有了正确的生命观的指导,大学生才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才能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2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
综合国内外近年来生命教育的内容,笔者认为大学生生命教育基本涵盖以下内容:
(1)生活挫折教育。古话有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大学生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有着各种期待和规划,但理想和现实总是存在着一些差距,如果不能正确面对这样的差距,遇到小小挫折就质疑自己的能力,使自己陷入悲观、消极的状态。所以,我们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困难和挫折,要使他们明白挫折和困难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发明家爱迪生曾说过:“失败也是我们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们一样有价值”,所以正确面对挫折,是大学生乐观积极面对人生的第一步。
(2)生存能力教育。生存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上正常生活的最基本的能力。培养这样的能力,首先应该要正确评价自己,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做到自知、自爱、自信和自尊,端正自己的人生B度。还应该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学会与人交流,在交流中学习和成长。
(3)生命意识教育。生命的存在是人类思维和社会活动的基础,没有生命一切都无从谈起,所谓“人命关天”就是这个意思。西方心理学家马斯洛于1955年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就是把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放在第一层次。可见,对生命的渴求是人的本能,只有珍爱生命,才能成就自己,大学生只有懂得生命的重要性,才能从心底里珍爱自己及他人的生命。
3高校实施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基本途径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个体生命成长的特殊阶段,从生命学的角度分析,大学阶段是人的“精神断奶”期,在这个阶段里,人的生命将获得完全独立,为自己的生命找到目标,但同时来自学业、就业的压力,人际、情感方面的焦虑又使得大学生迫切需要大学提供适合他们身心发展特点和生命成长需要的“精神营养”。
(1)深化生命教育理念,更新转变教育观念。从生命教育产生的背景来看,它是为杜绝日益上升的青少年自杀率而提出的。虽然它的重要性已经日益凸显,但总体上对生命教育的把握仍存在诸多问题,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在观念上的重视是生命教育实施的重要保证,也只有足够重视,才能使生命教育的开展起到更加积极作用。
(2)激发大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认知内化。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不仅要依靠老师,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大学生的自我成长,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大学生生命教育取得成效的关键。大学生将教师讲授的生命教育的思想进行内化,成为自己的思想,同时在各种实践中将获得的对生命的感受转化为自己的认知,并将这些认知外化成自己的行为。遇到挫折和困难能够正确面对,积极努力的生活,懂得人生的可贵。
(3)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通过组织心理讲座、开设相关课程、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咨询等形式,疏导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同时,注重高校人文环境的创建,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开展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科学、正确地理解世界,理解自己与他人身处的环境,能够正面看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关键词: 基础文明教育;校园文化;解决措施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6-0020-01基础文明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内容之一,指人们在与他人交往和交际的各种行为处境中所应有的品行和礼仪。大学生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是智慧和优越的化身,但由于其复杂的生活环境,近几年来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水平持续滑坡,上课迟到、考试作弊等不良行为习惯依然存在。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加强大学生基础文明养成思想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已成为各大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当代大学生生长环境与以往相比发生很大的差异,这对大学生基础文明素质的养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笔者从我院实际情况出发,通过与老师走访、学生交流,设计调查问卷,对我院大一到大五1383多名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我们总结出大学生基础文明素质存在以下问题:
1.文明礼仪意识淡薄
调查结果显示,我院62%的学生在教室课桌上看到课桌涂鸦,其中包括情感宣泄类、恋爱通告类、异友类、考试答案等;27%的学生曾因觉得"好玩"而参与到课桌涂鸦的行列。79%的学生将垃圾随手放在课桌上,没有将其带走的习惯。"无人灯"、上课睡觉、课堂上吃东西、穿着拖鞋出入公共场所等不文明现象屡见不鲜,这些小学生都知道要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在大学校园里反而变得常见。这反映出大学生基础文明行为出现大幅度滑坡,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淡薄。
2.遵纪意识薄弱
在被调查者中,高达81%的学生在临近考试之际选择长期占用自习室固定的座位备考,由此造成其他同学没有座位可用来复习备考;此外,校园内盗窃事故频发,5%的同学曾有过在校园内被盗窃的经历,包括电脑、手机、自行车、钱包等;大学城以及兄弟高校安全事故亦是频发。
3.勤俭节约意识淡薄
"90后"大学生生活环境优越,家长过分的宠爱往往表现为对其经济上的支持,由此造成大学生勤俭意识淡薄,花钱大手大脚,不计后果。在餐厅里可以看到大量的剩饭剩菜被遗弃。此外,大学生彼此间的生活攀比也时有发生。
4.诚信意识薄弱
我校制定了严格的考生考试行为规范及惩罚条例,一经发现有考试作弊行为,立即取消其毕业学士学位证书及大学期间评优评先资格。即使如此,考试作弊现象依然屡禁不止,更为甚者,部分学生在四六级英语考试中寻找,撰写论文时随意更改实验数据。有的医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不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而伪造病历内容,求职时伪造简历,随意更改成绩,毕业后还贷欠费时有发生。
5.综合素质总体不高
调查结果表明,26%的大学生大部分课余时间以宅在寝室打游戏、看电影为主,37%的学生表示自己曾参加过一些课外活动。调查发现,学生大一时参加各项校级、院级活动积极性较高,热衷于加入校内各个社团,但大二以后(包括大二)学生们参加各项活动的积极性骤降,更多的则选择宅在寝室。这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十分不利,学生综合素质得不到提高,管理、团队合作、组织等综合能力便得不到充分的锻炼。
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在《大学一解》一文中写到:"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丽至,不为而成。"大学对于学生基础文明教育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学习氛围浓厚,诚信监督机制明确,校德校风良好的大学必将给学生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下面简要谈谈如何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提高大学生基础文明综合素质。
5.1利用学生会等各种学生组织团体,举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防止"二八"现象的出现。"二八制"即20%的学生参加80%的活动,这些能力突出的20%的学生积极性高参与校级院级等80%的各项学生活动。而大部分学生能力得不到锻炼,造成"二八"现象。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校学生会、社团、院级学生会等应多举办各种特色活动,组织方在举办活动时可以同时举办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活动,增加活动类型,尽可能动员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使每个学生都尽可能得到锻炼。
5.2建立大学校园中的物质文化,营造良好的环境。大学校园的物质文化对学生的行为、心情等都有较大的影响。良好的自然校园环境可以更好地陶冶情操,如在图书馆、教学楼等前面的空地上、广场中布置一些雕塑,它们或具有纪念性意义、或具有象征性意义,使大学校园的"隐形"教育功能得到最大程度发挥。
5.3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班级和宿舍为重点,具体到个人。发挥班级、宿舍的作用,以班级或宿舍为单位,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如以宿舍为单位建立学习、科研小组,晚会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出节目,在班级、宿舍形成竞争中合作共赢的良好氛围。
5.4从思想上入手,加强对大学生的精神文明教育。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学生在一个校风优异的学校里耳濡目染,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的精神浸润到他们的言行中,深入到他们的头脑和心灵,直至影响到他们的一生。我校作为医学院校,一直秉承"明德博学、至爱致用"的校训,旨在培养一批具有严谨求实态度,德才兼备的医学生。老师以身作则,将诚实守信、大医精诚的思想渗入到学生的大脑中,校园中的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激励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大学文化的驱动力作用。
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不只是一种单纯完成物质功能的活动,更是一种传达信息的文化交流与对话形式,是服务于"人的和谐发展"的通识教育场所。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让这种校园文化理念深深地渗透到大学生的思想行动中去,影响大学生终身。参考文献:
[1]刘晓萍大学生养成教育刍议[期刊论文]-绥化师专学报 2002(3)
[2]阎华荣大学生养成教育初探[期刊论文]-琊台学院学报 2003(1)
[3]陈体令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2007
作者简介: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3―133―03
生命教育的核心是生命价值观教育。生命价值观是指人们关于什么是生命价值、怎样评判生命价值、如何创造生命价值等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它涉及人怎样认识自身的价值,怎样实现自身的价值,怎样有意义地度过人的一生。
生命价值观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理想,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直接影响其行为,及时发现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偏差,特别是对极端的生命价值观的判断是减少大学生极端行为、保证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前提。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生命的伟大和崇高,了解生命的意义;关注、尊重、热爱自身和他人的生命;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自觉提升生命的价值,促使大学生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实践人生理想。
一、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现状分析
以哈市某高校1.98名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其生命价值观进行问卷调查,分析高校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现状,我们发现:
(一)大学生对生命意识认知清晰,接受生命、热爱和珍惜生命
对生命意识的认知是生命价值观确立的基础,能够正确地认识生命存在的价值,才能够接受生命本体,热爱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的价值观。在调查中64.3%大学生曾经有过类似“我为什么活着和应该怎样活着”的追问,34.7%大学生认为“夜不归宿、通宵上网打游戏、看电影”是不珍惜时光甚至是浪费生命的表现;87.8%大学生选择“一定能做到热爱、珍惜生命”;60.2%大学生认为同学间打架伤人事件“那是伤害同学和自己身心的行为,不应该做”。这说明大学生对生命意识有比较清晰的认知,思索并探索生命的本体价值,接受生命,认识到生命存在的可贵,热爱生命,具有积极的生命价值观。
(二)大学生具有正确的生死观,能坦然面对死亡
生命价值观不仅包含个体如何认识和理解生命存在的价值,也包括其对死亡的认识和理解。正确的生死观,深刻地影响着生命价值观,个体对死亡越是觉知、越是了解,他们对于生命的认知就越积极,越能更好体验生命,越能获得整体的生命价值观。在调查中83.7%大学生对死亡的态度是:坦然面对死亡,因为死亡是自然规律;62.2%大学生对汶川大地震最深的感触是珍惜每一天,创造生活,享受生活,提高生活质量;53.1%大学生对“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的理解是,不赞同,没有了生命,何来价值。这表明,大学生具有正确的生死观,坦然面对死亡的同时,努力探寻生命的意义和思考生命,以及生命存在的价值。
(三)大学生对自杀理解不全面,对自杀现象形成初步的认识和思考
有研究认为,自杀死亡在我国青年大学生的死因中位居前列。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时期,许多大学生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的理解还比较模糊,对自杀的理解更是不够全面。调查发现:69.4%大学生在回答“当你遇到很大的挫折,如失去亲人、失恋、残疾、疾病折磨等,你会选择自杀吗?”回答是:绝不会,说明绝大多数大学生是不会轻言自杀的;他们在回答:“你如何认为自杀?”46.9%大学生认为自杀是对家人极端不负责任的行为;11.2%大学生认为自杀是对生命的轻视,不可取;38.8%大学生认为自杀是一种摆脱痛苦的方式;3.1%大学生认为自杀是一种勇敢的行为。这说明大学生在对自杀行为持否定态度的同时,对自杀现象已经形成初步的认识和思考,但对自杀的理解不全面。
(四)大学生强烈渴求接受生命教育,全面发展自我,实现自我价值
生命教育最早由美国学者杰・唐娜・华特士于1968年首次提出,并于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我国,最先实施于辽宁和上海。调查中84.7%的大学生表示不了解外国实施生命教育的情况,46.9%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很有必要开展生命教育,他们强烈希望学校开设美术、音乐、形体艺术课程来调节紧张的学习和生活。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大部分大学生选择为实现事业理想,不断进取的生活方式,表示在生活中一定会珍惜时光,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充分实现自我的生命价值,使生活过得更加有意义。长期以来,我国的传统教育十分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重视发展学生的能力,却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生命教育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意大利教育家蒙特梭利曾深刻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生命教育理应成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学生在接受传统教育的同时,渴求接受生命教育,体验丰富多彩、有意义的人生,全面发展自我,实现自我价值。
(五)大学生存在自身发展的不和谐因素,希望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一个热门话题,调查中大学生们认为自身发展有不和谐因素”,主要是:30.6%大学生认为自己存在与自我的不和谐;26.5%大学生认为自己存在人际关系不和谐,12.2%大学生认为自己存在与自然的不和谐,30.6%大学生认为存在自己与社会的不和谐。66.3%大学生坚信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仍是社会的主流价值观,54.1%大学生相信和谐社会的目标应该会实现,33.7%大学生坚信和谐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而且一定会努力做一个和谐的人。构建和谐社会就包含和谐的生命存在,一个和谐的生命必然要求身心健康的统一。调查中大学生表现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强烈需求,大学生希望保持身体的健康,还拥有健康的心理。他们还认为人活着要有价值追求,出现的困难或逆境是不可畏惧的,它属于生命,仅只是人生的组成部分。身心健康统一、和谐发展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目标,教育大学生深入思考、客观评价、逐步认识自我,形成成熟自我意识,健全人格,保持良好情绪,和谐的人际关系,勇于面对挫折,调整积极心态,创建和谐的生命存在,达到身心健康统一、和谐发展自我。
(六)大学生关注社会贡献与生命价值的关系,把金钱作为衡量生命价值的一个标准
大学生关于“人的生命价值最主要的标志是”选择情况的排前五位的依次为德行、才能、成就、社会贡献、金钱。可见在关注才能、成就、社会贡献的同时,金钱成为衡量大学生生命价值的主要标志之一,86.7%的大学生认为,社会贡献与收入相结合最能体现人生价值。林德发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影响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的四个主
要因素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冲击是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变化的现实基础。它在强化了大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的同时又对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使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变得务实和狭隘。因此,由社会环境所带来的这些消极效应是当今大学生人生价值观产生倾向性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在实施生命价值观教育中应注意:首先,尽管大部分大学生有正确的、积极的生命价值观,但依然有一部分大学生的生命意识薄弱,缺乏对生命本质的理性思考,不懂得自己和别人甚至他类生命的可贵、可爱,因而很容易轻易处置和漠视自己的生命;其次,部分大学生应对挫折的能力和承受能力较低,表现出无价值感或无成就感,生活没有目标,过得马马虎虎、得过且过、麻痹自己浪费光阴,不去认真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再次,高校的生命道德教育还较薄弱,学生渴求更多生命道德教育方面的讲座或活动,以期对自身的生命价值观的改变和完善有所帮助。
二、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途径
李若衡、杨静(2006)的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在总体向上的背景中表现出一种多元化趋向,多数大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生命价值观,同时也存在部分令人担忧的消极生命价值观。个体生命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受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个体所持有的生命价值观可能会影响其心理健康和对自杀的态度。有效解决由于大学生生命价值意识的失落引起的种种生命危机,促进大学生提升生命价值,感受生命美好,实现生命意义,形成积极生命价值观,健康发展。
生命价值观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与大学生的经历、人格特征、生活态度、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有密切关系。它不仅需要学校的积极努力,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还需要自我人格的不断完善。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等各种教育资源与自我的整合,创建学校教育与自我、家庭、社会教育的支持体系,这样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实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自我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我教育在生命价值观教育中有着独特的地位,自我教育是人们把自己同时当做教育的主体和客体,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自我发展的需要,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依靠自身的思想矛盾运动所进行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活动;是个体为提高自身思想道德水平而进行的自我选择、自我激励、自我调控和自我完善。
首先,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通过自我的观察和内省,以及他人的态度和评价,从我与己的关系中认识自我。从我与人的比较中认识自我,通过与人比较认识自己。他人是反映自我的镜子,与人比较是全面客观认识自我的重要方式。从我与事的关系中认识自我,即从活动的结果和做事成败经验来了解自己。其次,教育引导他们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反思、正确评价自我。在欣赏独特自我的体验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对自己进行反思和反省,自我修正,完善自我、悦纳自我、珍惜自我、实现自我价值。最后,要引导大学生积极加强自我修养,加强群体自我教育。
(二)环境教育
1 家庭教育。孙莹认为,家庭若给予子女积极和珍爱生命的生命价值观教育,那么子女的生命价值观就表现出积极、珍惜生命的特点;家庭若给予子女消极的生命价值观教育,子女的生命价值观则呈现消极和狭隘的特点;家庭若给予子女自我控制的生命价值观教育,则子女会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
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应促进子女形成积极生命价值观,教会子女正确认识死亡,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引导子女形成健康的人格;生活中让子女体会生命的美丽,正确认识挫折,勇于面对挫折,从而眷恋生活进而珍惜生命。
另外,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能给家庭成员带来快乐,能使他们体验生命美好,唤醒他们愉悦的生命情感,加强家庭成员之问的情感交流与感动,在家庭中体验亲情和责任,那么他们就能树立珍爱生命的信念,体察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价值。
2 学校教育。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实施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种教育力量的共同参与,其中,学校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教育起主导作用。
学校开展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可以从确立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理念,实现生命价值观教育与“两课”的融合,实现生命价值观教育与专题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审美教育等各种教育活动的有机融合,开展各种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多个渠道予以展开。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加重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相关内容,帮助他们了解和掌握的生命基本规律,掌握青年期心理调适的技巧,正确地认识自我,承受挫折、培养良好情绪、发展健全的人格,改变其心理品质。
正确的职业生涯教育离不开生命教育。大学生遵循生命规律使自己在职业生涯中,获得成就感、满足感、归属感,懂得生活的意义,体味生命中的真、善、美,让自我在职业中成长,从而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引导大学生适当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掌握生命的有关知识和原理,真正体会生命与生存的含义,为未来的社会生活打下生理与心理基础,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3 社会教育。在社会变革对大学生观念的冲击的背景下,大学生们如何评价人生价值,从而实现人生价值,大部分大学生在评价人生价值时认为价值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但贡献与收入相结合才最能体现人生价值。戴曦认为,影响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社会因素包括社会变迁和价值观的转变,社会现象和价值观的冲突,缺乏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和组织等。首先,充分利用社会媒体作用,发挥媒体优势,坚持正确的舆论向导,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进行正确的引导。其次,努力营造利于生命成长的社会环境,社会应为大学生生命价值的实现提供有利的条件,促进每一个生命个体在各种形式上实现自我的生命价值。最后,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各种社会资源,通过多方努力和多种途径与方式对大学生进行生命价值观教育。
参考文献:
[1][3]孙建华,等.大学生生命价值观调查及对策研究[J].文史博览,2005,(14):57―59.
[2]张文远.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3―4.
[4]林德发.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3,(10):9―12.
[5]陈文斌,刘经纬.大学生生命教育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6,(9):83―84.
[关键词] 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现状;述评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6639(2012)03—0077—05
近些年来,生命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潮在我国高校中悄然兴起。台湾地区的大学生生命教育是在2001年“生命教育年”后由高中及初中推广到大学的,大陆地区在2003年召开了“预防高校大学生自杀专题会议”,“算是大陆有史以来第一次关注高校大学生的生命教育问题”[1]。同年高锦泉发表了《大学生生命教育初探》[2],是大陆地区第一次公开发表的本专题论文。在这之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大学生生命教育,并在最近几年内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实践,到目前为止,大学生生命教育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并已经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公布实施表明,“进行生命教育已成为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决策”[3]。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必将掀起新一轮热潮,所以对近年来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将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一、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研究现状
从专著来看,我国大陆地区关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专著较少,通过检索国家图书馆的馆藏发现,只有8本这方面的专著。另外,还有部分专著是从安全教育角度来谈生命教育的,加上这部分,专著的总数也不超过20本。这其中梅萍等所著的《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4]有较大的影响力,其他的像欧巧云[5]、张旭东[6]、吴伟花[7]等人的专著也有一定影响力。此外,有些学者在其著作中也有许多涉及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如刘济良的《生命教育论》[8]、冯建军的《生命与教育》[9]、何仁富的《生命教育引论》[10]等。
从期刊来看(参见表1和图1),通过对中国知网中相关文献的搜索,直到2003年才出现了以大学生生命教育或高校生命教育为主题的文献。之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相关文献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截至2011年,八年来发表的相关文献已达950多篇,仅2011年就新增相关文献243篇。在文献数量增长的同时,文献的质量也得到提高,其中发表在CSSCI核心期刊的文献呈现出缓慢增长的趋势,但增长速度还远落后于普通文献的增长。目前发表在CSSCI核心期刊上的文献数只占全部文献总数的11%,所占比例仍旧偏低。
表1 我国大陆地区大学生生命教育文献统计表
图1 我国大陆地区大学生生命教育文献增长趋势图
由上可知,我国大陆地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研究的成果却很丰富。这其中,既有对大学生生命教育内涵的探讨,也有对大学生生命教育原则、内容和体系构建的研究;既有对生命教育实施现状的剖析,也有对实施途径的探索。以下将从三个方面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
(一)关于大学生生命教育内涵的研究
在查到的文献中,高锦泉是最早对大学生生命教育进行界定的。他认为,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应从生命本体尊严和生命实践价值两方面来定位,即通过教育引导大学生思考生与死的生命课题,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命中的失落与痛苦,确认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热爱自身生命,尊重他人生命,维护自然生命,创造生命的意义和价值[11]。
赖雪芬认为高校生命教育就是依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教育的原则,以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基质为基础,通过选择优良的教育方式,唤醒生命意识,启迪精神世界,开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质量,关注生命的整体发展,使其成为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鲜明个性、掌握创造智慧的活动[12]。这种教育应该包括三个内涵:一是引导学生认识生命;二是教育学生正确认识死亡;三是探讨生命的意义。
张国民则认为大学生生命教育就是关于大学生生命观方面的教育。具体结合我国大学教育的实际可以界定为“以为指导,综合运用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帮助与指导大学生树立生命意识,认识生命意义,激发生命潜力,促进生命成长,提高生命质量,创造生命价值的一种教育活动和过程”[13]。其内涵包括教育的方向性、教育的过程性和教育的目的性三方面。
王建林、党刘栓认为大学生生命教育就是以大学生为生命教育的受体,通过科学化、系统化和人本性教育,传授生命的本质、特征、属性、发展规律、意义、价值等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过程[14]。
由上可知,虽然学术界关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涵并没有统一的表述,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学者们一般都主张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生命观,认识生命的意义,提高生命的质量,真正实现生命的价值。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原则、内容及体系构建研究
场所精神对大学校园景观的意义
大学校园景观是城市景观的精华体验,不仅为人们居住提供所需的物质产品,还提供具有可观赏的精神产品。由此,大学校园景观具有独特的美学特性、艺术规律,属于技术、艺术、实用及审美等的有机统一。
校园景观通过综合运用艺术语言表现其的审美特性,将学校自然环境与人文背景结合,具有抽象性与象征性的特点,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友好关系,也是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结合。
大学校园景观为师生营造的使一个富有意义的场所,师生在这里通过自身的理解预知对话交流,大学校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并逐渐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精神氛围,促进学生更积极向上健康的生活,提高个人修养。大学校园景观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以其丰富的富有时代特征与人文特性的场所精神,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
场所精神在大学校园中的应用
1.地域精神的发扬与延伸
在不同的地域中,文化也不同,从而所体现的地域场所精神也各不相同。校园景观作为场所精神的具体体现,在这个区域环境中的人们有着共同的生活方式,主要根植于区域环境中的景观。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对场所精神的尊重,首先表现为对地域精神的尊重与发扬,对特有的地形地貌、自然资源、历史文化等具有地域精神的元素充分尊重。
地域精神也是对大学所在地域的文化特色、风土人情的综合体现,是一个大文化背景。在这个空间之中,师生交往能够通过浓厚的地域文化氛围,迅速的适应与产生认同感、归属感。大学校园景观设计注重发扬和延伸地域精神,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合理的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友好关系。
2.校园文脉的保护与应用
校园文脉作为学校最基本的特征,其涵盖了学校的发展历程、教学特色,以及在长期发展中积淀的人文、艺术以及文化底蕴。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强调校园文脉,就是加强学校与周围环境的联系,重视新老文化的传承与连续。校园景观的功能与意义,通过空间、时间的文脉表现,反之景观功能意义也支配着校园文脉。
景观追求的正是文脉的延续,强调在特定的空间范围内,实现环境个别元素与整体在时间、空间方面的连续性,确保人文与自然的协调平衡,同时对传统不断推陈创新。
3.校园景观与建筑物的协调统一
高等院校的建立与发展,与国家、民族、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校园建筑作为学校发展史的载体,生动的体现了这一点。由此,爱护与保护校园建筑,对其进行优化,不仅是对历史的尊敬推崇,同时也是对校园文化的保护与延续。
当前大学校园在保护校园中心的同时,还要实现建筑形象的统一,突出整体特色,确保校园风貌的统一和谐。通过空间视觉的创设,使校园景观与场所精神的丰富内涵得以体现,对外形成明确清晰的建筑意象。
4.重视校园场所的可参观性与归属感
校园景观设计,不仅提供观赏,关键还是塑造一个具有功能特性的空间氛围,让师生生活在其中具有强烈的归属感。为师生营造良好的交往场所,促进师生交流、相互启发,并且锻炼沟通能力,这种场所的构建不应该只在课堂中,而且还应贯穿学校生活中,包括课外活动空间。良好的校园景观,能够为师生提供更多的交往场所,并且逐步成为师生所信赖的环境空间。
5.创造绿色生态环境
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对场所精神的应用,还体现在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在保护校园原有自然环境的同时,加大力度创造绿色的生态环境。地形地貌、气候、植被等,是大自然赋予给校园最天然的场所精神,因此景观设计过程中,需因地制宜,尊重自然环境形态,保护不场地原有的植被,确保生态平衡。
结论
当前,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处于新旧交替的关键时期,如何处理好校园场所精神的传承与推陈出新,成为各个大学保持各自特色的重要手段。我们在对大学校园历史意义景观的尊重与保护中,也应当结合时代特征,设计新的景观表达形式,以满足和适合人们的需求。本篇论文主要针对大学校园景观中场所精神的应用进行细致的分析,从对传统人文精神的传承与创新,保护校园文脉,建设协调统一的景观与建筑,最终保证建设一个具有可参观性与归属感的校园,提升师生学习和生活的品质。
论文摘要: 生态道德是大学生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既要结合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又要针对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的实际状况,构建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内容体系,引导大学生形成生态道德的认知,强化生态道德责任信念,确立生态道德评价体系,激发生态道德自觉意识,以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
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程中,培养具有生态道德素质的实践主体,无疑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吻合时代潮流的方向所在。因而,构建科学的生态道德内容体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展开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先导。基于此,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的内容体系主要由以下五个方面构成。
一、历史观与自然观相统一的道德认知
在全面塑造大学生生态道德过程中,正确引导大学生对自然的道德认知,是其生态道德萌发的基础。在传统人类中心主义者眼里,自然观与社会历史观是相脱节的,自然界被看作非理性的存在物,对人而言仅仅具有工具价值,人与自然之间不存在任何道德关系。事实上在人与自然之间究竟有无道德关系的问题上,马克思给予了肯定的回答,“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真正的复活,是人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1]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把辩证自然观与唯物史观相统一,来展开生态道德对象的认知教育,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对自然的权利、自然自身的内在价值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展开积极思索。通过对生态危机根源的道德拷问,使大学生明白人对于自然的道德认知实质上是对自身命运的关怀。如果我们继续把自然界排除在道德认知对象之外,那么不断扩大的道德鸿沟,不仅让人们品尝不到挖掘自然的,相反使人不得不吞下自然报复的苦果。所以生态道德教育要从自然道德的认知入手,拓展他们的道德关怀对象,以便塑造他们的道德责任感。
二、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道德责任
从道德层面来说,权利与义务的辩证统一构成了道德主体的道德责任。过去由于人们对人类理性的误读,自然界被当做人类展示理性光芒的实验对象,自然界的权利被漠视,人对于自然的义务亦被掩盖。在极度缺乏道德责任的境况下,人与自然关系被扭曲。明辨人的权利、自然的权利,指明人的生态道德义务,在权利与义务辩证统一中,揭示当代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责任,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态道德教育不能回避的问题。人类要谋得自身的存在与发展,的确有权利用自然资源来满足自身的需求。但权利的主体不是单一的,因为自然界是一个由包括人在内的各物种组成的有机整体,所有物质形式都有针对于整体而言的存在理由和价值。尊重自然界一切物质形式存在的权利,是整体有序发展的基本保障。尊重自然的权利,这就赋予了人类责无旁贷的义务,即保护多元化主体的既有权利,使每一个权利主体在充分的发展空间里,有机联系并促进客观世界的生成发展。既然人是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的统一体,那么在生态道德方面人应该承担的责任就体现在:一是我们有责任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使世界适合人的发展。二是我们有责任维护生态平衡和改善生态环境,使世界符合客观规律。三是我们有责任选择科学的发展模式,使世界可持续发展。可以说,生态道德责任教育,不仅培育大学生实践活动中的责任意识,而且为他们进行道德评价提供依据。
三、反思与激励相统一的道德评价
生态道德中的道德评价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我们对自然做了什么?二是人应该如何与自然进行交往?大学生能否客观公正地对他人和自己的行为进行善恶道德价值评判,取决于对这两个方面的正确判断。围绕这一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从反思与激励相统一的原则出发,给予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反思是人类理性中忧患意识的充分体现,生态道德就是在人们对生态危机的反思中提出来的。透过对“人类究竟做了什么的”反思,我们不难发现,生态危机的加剧过程,实际上是人类漠视自然价值的行为失范过程。所以,通过对大学生反思意识的培养,能够使他们敏锐地察觉生态环境的变化,冷静地面对生态危机的现实,自觉地摒弃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而激励是人类勇于超越自我的精神驱动力,通过对符合人与自然的整体利益行为的道德弘扬,使大学生进一步明白“人类应该怎么做”。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反思与激励相统一的思辨中,构建当代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评价体系,能够帮助大学生在深刻反思中解读人类与自然交往的价值活动,同时借助对合理行为的道德褒奖,激浊扬清,激发大学生弃恶扬善的道德观念。对自然的价值、人的行为价值取向的正确道德评判,既为大学生实践活动的提供了价值标准;又是大学生把生态道德意识内化为道德自觉的纽带。 四、客观约束与主观能动相统一的道德自觉
客观约束与主观能动相统一的生态道德自觉是指人们在生态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等约束下,形成服从外在准则的生态道德行为,继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转化为具有强烈生态道德信念的自觉行为。生态道德规范,特别是法律法规对于大学生生态道德行为具有强硬的控制力和约束力。它有利于调节社会生活中的生态矛盾和生态道德问题,也有利于形成良好、有序的生态道德环境。然而,这种外在约束力,毕竟是从普遍性的意义上来制约人的行为,它的作用的发挥离不开行为主体自觉意识这一内核。只有大学生主观上具有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的生态道德自觉,道德规范才能发挥它的作用。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塑造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时,要注重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对主体意识觉醒的启迪,使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主观愿望,这是大学生道德自觉的根本途径。正如马克思所说:“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2],因而,生态道德教育要将客观约束与主观能动有机统一,通过对社会与个人关系的辩证剖析,让大学生领悟道德约束的普遍意义,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生态道德与生态行为的自觉意识,从而使他们强烈的生态环境责任意识,能够转化为实践活动的动力,主动投身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之中。
五、真、善、美相统一的道德行为
真、善、美相统一是指真理追求、道德关怀、审美情趣有机统一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培育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完善大学生的道德素养、提升大学生的审美境界,并藉此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本质所在。在大学生生态道德行为培养上,只有把追求真理、升华美感融合到对自然的道德关怀行为中,才能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德理念充分体现出来,使大学生朝生态文明的方向完善自身的生态道德行为。一方面,大学生改造自然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真理、发展真理的过程,也是一个澄清道德意识、凝聚道德信念的过程;缺乏科学真理指导的道德行为,是盲目的行为。只有既符合客观规律又符合道德需求的行为,才能真正促进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行为,其终极意义在于丰富人审美情趣;缺乏人的情感注入的道德行为,是苍白的行为。只有当人们在善待自然的过程中,品味到与自然相和谐的快乐,认识到审美价值是我们道德行为的重要目标,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融会贯通。其实,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折射出:在理性至上的鼓动中,人的真理标准不复存在;在价值迷失的盲动中,人的道德大厦轰然倒塌;在追逐物欲的喧嚣中,人的情感家园支离破碎。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将真、善、美有机统一来理解人的道德行为,既倡导了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又彰显了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
生态道德素质是衡量大学生人格是否完善的重要尺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构建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内容体系,它既符合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生态道德教育切入当前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空位,着重从道德认知、道德责任、道德评价、道德自觉和道德行为五个方面给予正确引导,为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夯实了基础,它使大学生在生态文明的指引下,自觉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观、价值观,用科学发展的理念来探究人类的历史使命和客观世界的真正意义,从而养成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觉意识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