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就业协会工作计划

就业协会工作计划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2-02 19:57:0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就业协会工作计划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就业协会工作计划

第1篇

一、强化培训中心职能,搭建教学服务平台

为进一步加强行业培训工作,切实抓好我市物业管理行业从业人员岗位技能与素质,树立诚信、专业、优质的行业形像,协会将强化培训中心的职能作用,建立系统化和综合性的培训机制,搭建合理化的教学服务平台,采用"教学与实操"相结合的模式,加大从业人员培训力度:一是注重物业管理政策法规、道德礼仪等素质教育培训;二是定期举办物业管理专业技能培训班,根据不同岗位的技能要求,细化培训内容;三是根据国家人事部、建设部颁发的《物业管理师制度暂行规定》、《物业管理师资格考试实施办法》的相关要求,开展物业管理师的考前辅导培训工作;四是根据工作实际,通过外聘专家、合作培训、送教上门等多种方式,开展"物业管理部门经理培训"、"物业管理员岗位培训"、"物业管理案例探讨"等主题培训,进一步扩展培训内容,深化培训层次,为行业、企业、从业人员提供更好的培训服务。

二、举办"第三届南宁市物业管理行业人才专场招聘会

3月初,将联合劳动部门及"八桂物业管理行业联盟"成员城市协会举办"第三届南宁市物业管理行业人才专场招聘会",为会员单位和求职者提供规范、有效的交流平台,帮助政府解决"4050"人员的就业及再就业问题。

三、继续协助主管部门草拟相关法律文件及开展评先创优活动

根据主管部门委托,认真完成交办事项。一方面,继续协助主管部门草拟、修改相关法律法规;另一方面,根据自治区建设厅和南宁市房产管理局的工作部署和委托,继续协助组织开展"2009年度南宁市城市物业管理优秀住宅小区(大厦、工业区)评选活动和2009年度"全区城市物业管理优秀住宅小区(大厦、工业区)"评选活动,树立物业服务企业的品牌意识和规模经营意识,提高物业服务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知名度。

四、重视舆论宣传工作,扩大行业正面宣传

(一)充分发挥《南宁物业管理》期刊和"南宁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网"及"南宁市物业管理沙龙"QQ群的行业宣传作用,关注行业政策和舆论导向,关注影响行业发展的重大事件,加大行业宣传、报道的力度与深度。

(二)深化与媒体宣传,特别是电视台、电台的合作。有计划、有目的地举办专栏或专题节目,客观报道行业发展对改善人们居住生活环境乃至经济、社会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引导人们正确看待物业管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努力为规范、有序发展物业管理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加强与城区指导部门及社区的联系,开展各种宣传活动。为行业协会与相关指导部门、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搭建良好的交流平台。

五、组织举办各类行业活动,促进企业交流,增强凝聚力

(一)做好东道主,办好"2010年第三届中国西部物业管理论坛暨2010年西南地区物业管理联谊会"

根据"2009年第二届中国西部物业管理论坛"和"2009年西南地区物业管理联谊会"会议决定,8月底9月初"2010年第三届中国西部物业管理论坛暨2010年西南地区物业管理联谊会"在南宁举行。承办西部物业管理论坛和西南地区物业管理联谊会,既给南宁市物业行业管理人带来了一次向外省兄弟城市学习机遇,同时也给我们广西物业管理人的精神风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做好东道主,办好"2010年第三届中国西部物业管理论坛暨2010年西南地区物业管理联谊会"将是明年的一项重要工作。这不仅仅要求我们把服务工作做好,论坛主题的确定及论文收集将是办好这次活动的关键。

(二)举办南宁物业管理行业红歌比赛

12月初,举办南宁物业管理行业红歌比赛。通过举办红歌比赛,激发物业服务企业从业人员的爱国热情,增强广大员工的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同时在行业间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行业氛围,促进行业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组织会员单位赴外地学习考察交流

1、结合培训中心工作,定期组织会员单位外出培训考察学习,学习其他省市先进的物业管理经验与做法。

2、组织会员参加八桂物业管理行业联盟的各种活动,加强广西区内各城市协会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增进相互间的友谊和合作,积极推动我区物业管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六、进一步搞好协会自身建设,增强协会服务功能

1、扩大深入开展"企业走访调研活动"

完善"企业走访调研活动"制度。开展定期走访调研活动,建立长期有效的调研机制,进一步加强企业与协会的联系和协调,促进调研内容和程序的规范化。通过对物业服务企业开展书面征询调查及深入基层走访等方式,广泛听取会员单位对协会工作、服务等的意见和要求,调整思路,开拓务实,为物业服务企业做一些具体的服务工作。

2、进一步提高《南宁物业管理》编制水平,以增加会员信息、贴近企业需要,展示企业形像,彰显行业风采为主攻方向,加强与会员的沟通互动。

3、加强协会网站及物业管理QQ群的建设和使用。及时为会员单位提供各地最新的物业管理动态,为会员单位提供人才资源、经验交流、业务培训及企业宣传等信息。

4、继续做好"法律顾问咨询服务",通过热线电话及律师定期坐班的方式,为会员单位提供法律咨询。

5、进一步规范前期物业管理招投标工作,指导企业实行相关等级服务标准。

6、继续吸纳资信良好的物业服务企业入会,不断壮大协会队伍,让更多的物业服务企业融入协会这个大家庭,共商行业大计,共倡行业自律,共谋行业发展。

第2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本镇转型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要求,以提升农民素质为目的,拓宽培训项目,突出培训重点,提高培训质量;以促进就业为目标,深化和创新服务,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二、培训转移计划

2014年全镇计划培训农民1130人,其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150人,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50人,成人双证制培训40人,绿证培训160人,农函大培训300人,家庭工业业主培训100人,新型农民素质培训330人。

三、工作要点

(一)制订计划,提高培训质量

1、制定切实可行的农培工作计划。各村(居)、要从“二个转变”的要求,即从适应性向战略性、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深入基层,广泛开展调查,制订切实、有效的培训计划。镇成校要根据镇农培计划方案的要求,切实抓好方案的指导和落实工作,并协助全镇各村(居)、集管委做好农民培训工作。

2、提高培训质量。坚持把获证率作为衡量培训质量的重要指标,要求培训获证率达到80%以上。证书包括职业资格证书、上岗证书、操作证书、合格证书等由县及县级以上鉴定管理部门颁发的合格证书。

(二)突出重点,增强培训成效

1、把创业培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要着力推进农民创业培训。要充分发挥现代化家庭工业发展灵活性的特点,做好现代家庭工业业主的培训,促进现代家庭工业健康发展、蓬勃发展。要以农村青年为重点,加强创业技能培训。以项目发展为龙头,带动低收入农户、农村大龄劳动力、留守妇女、残疾人员等特殊群体,开展相应的技能培训。积极开展种养大户、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经营人员、农家乐经营者、专业合作社创办领办者、行业协会带头人、农产品经纪人的培训,促进农业产业化健康快速发展。

2、继续抓好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坚持“符合实际、具有实效、可以实用”的原则,围绕我镇区域经济发展特点,以市场用工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农民稳定就业目标,增强就业竞争力为追求,切实有效地开展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结合当前企业转型升级、农民工返乡的实际,重视下岗返乡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促进农民转岗就业。

3、积极探索与新农村建设相对接的各类培训。加强与有关职能部门联系协作,突出文化、体育、新农村服务等项目,把农民培训融合渗透到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中。以村两委会班子成员、农村实用人才、村信息员和青年农民为重点,启动实用信息技术培训活动。

4、组织开展农民“双证制”教育培训。探索利用电大、农广校、成校等途径,着重对村干部、青年农民培训开展“双证制”培训,使受训农民既获得专业技能资格证书,又取得成人学历证书。引导参加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人员参加成人学历教育。

(三)深化服务,提升工作水平

1、加强宣传。充分利用多种宣传工具、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加强对农民培训和转移工作的政策意见和典型事例的的宣传,扩大培训影响,促进学习技能热情。各村(居)、集管委对农民培训和转移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要及时总结宣传推广。

第3篇

室内装饰行业是朝阳行业,又是永不衰竭的行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室内装饰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正以20%的年递增长速度前行,已经形成了令人瞩目的宏大产业,为国家、社会和人民群众作出了历史性的重要贡献。该产业每年为国家创造了一万四千多亿元的巨额财富,为社会提供了一千三百多万个的就业机会,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成立大会讲话,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

成立大会讲话1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很高兴参加文汇路离退休党总支捐资助学暨我院“梦想助学”基金成立仪式。这一活动,是我院为期两个月的党建文化节的开始曲,也是党建文化节的重头戏之一。此刻,我的心情可以用六个字来形容:感动、激动、触动。

为什么感动?因为今天在坐有我们的老党员、老同志,我们的师长、前辈,他们虽然离退休多年,平均年龄60多岁,但他们关心教育事业的热诚、关爱下一代的热心一直不变。几年来,他们捐资助学、扶贫帮困,始终不断,先后出资近万元,让我们的同学获得资助,同时也让全院师生特别是广大党员深受教育。三月春风又送暖。本学期,我们的梁隆圣书记和黄雄康老师又先后给我们公寓党支部送来了“大礼”,他们的爱心行为令我们深受感动,更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们心系下一代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和捐资助困的义举,值得我们学习并铭记于心。在此,我代表院党委,并以个人的名义,向长期以来支持我院关工委工作、热心关注我院贫困生助学工作的各位老领导、老党员、老同志,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为什么激动?因为我院“梦想助学”基金今天宣告成立了,其主要捐赠者是我院的本科学生,而且绝大多数是我们学院的经济困难学生。更让我们欣慰的是,今天参加首批捐赠的17名同学中,有11名是党员,另外6名是入党积极分子,不久也将光荣入党。学生党员助困活动,是我院深入学习贯彻_大、推进学生党员先进性示范工程的内容之一,而“梦想助学”基金的成立,更是我们的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用实际行动,体现党员先进性的结果。在此,我们应该感谢梦想助学基金的倡导者以及首批捐赠的17名同学,是你们给广大同学树立了榜样,你们在用实际行动,关心着我们周围需要帮助的青年朋友。

为什么触动?刚刚我提到我们的17名捐赠者,他们都是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的获得者,80%左右的同学出生在经济落后的地区,成长在比较困苦的家庭,但是他们却为学院的助困助学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自强与诚信的涵义,这让我感触很深,我相信,他们的行为肯定会对其他同学以启发和激励,“助困助学”的风尚和善举,必将在我院生根开花结果。

各位老师、同学们,“梦想助学”基金在今天的成立,只是传递爱心的开始。在这里,我想给大家提几点希望:

第一,希望我们的学生要诚信做人,学会感恩。感恩和诚信是一种品质和责任,我们应该常怀一颗感激的心,去回报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亲人、老师和朋友,用最真诚的态度去对待我们周围身边每一个人,用一种最积极的心态去克服困难,迎接挑战。

第二,“梦想助学”基金的最大受益者是我院的贫困学子,希望即将受到“梦想助学”基金资助的同学,一定要树立“身贫心不贫”的积极人生观,努力克服暂时的困难,敢于在逆境中崛起,在激流中奋进,刻苦钻研,积极进取,把自己培养成人格健全、基础扎实、素质全面的大学生。也许奖励的金额不大,为数不多,但这将是非同寻常的一份奖金,它凝聚着所有关心你们的人对你们的爱,寄托着大家对你们的期望。同学们要珍惜每一分钱,用好每一分钱,用出最大的效益,去收获更多的知识和精神财富。

第三,希望我们的学生党员通过此次活动,能进一步强化党员意识,提高党员素质,彰显我们生技学院党员的先进性,也希望你们能够继续关心和支持“梦想助学”基金,积极为基金捐款,筹集更多的经费,让更多的优秀贫困学子获得基金的奖励,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最后,祝关工委的各位老同志们身体健康、精神愉快、合家欢乐,祝同学们思想进步,学业有成;同时,衷心感谢校党委宣传部、学工部各位领导的光临指导。

成立大会讲话2同志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业界期盼已久的__省畜牧业协会正式宣告成立。这是我省畜牧业发展进程中值得庆贺的一件大事情、好事情。__省畜牧业协会的成立,标志着全省畜牧战线上的朋友们有了自己联系政府、企业、用户之间的桥梁,有了联系生产、加工、销售等诸多环节的纽带,必将对加快我省畜牧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此,我代表省农业厅对__省畜牧业协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

畜牧业是我省的优势特色产业,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畜牧业保持了长足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在中省扶持政策的强力推动和消费市场的拉动下,我省畜牧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保障畜产品供给的能力不断增强,步入加快发展的快车道。目前,我省奶山羊存栏、羊奶产量位居全国第一位,绒山羊存栏位居全国第三位,奶牛存栏和奶类产量位居全国第六位,__畜牧业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进一步提高。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接近30%,畜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作用更加凸现,畜牧业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借此机会向辛勤工作在牧业行业的同志们和朋友们表示诚挚地谢意和亲切地问候!

我省牧草资源丰富、畜禽品种资源优势明显、产业政策宽松,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目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蛋、奶、毛、皮、绒等畜产品的需求急剧扩大,这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空间。只要我们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我省畜牧业生产的潜力就会得到更大发挥,畜牧业对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作用和贡献将会更大。

当前,畜牧业发展正处在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加快转型的重要时期,畜牧业的发展方式、经营主体、投入机制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各级政府的职能正在加快转变,一些政府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情,都将通过一定的形式,逐渐转给一些非政府组织进行协调与管理,或由生产经营者自行管理;生产者和经营者也迫切地需要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来维护其合法权益、维护其生产经营的正常秩序、协调其行业内部成员之间的各种关系。这是在新的国际大环境和国内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生产组织形式提出的一种新的要求。畜牧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其涉及的空间和范围广大,而且行业内部的层次和结构十分复杂,在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方面表现出高度的有序性,所以对组织化程度的要求尤为突出。我省畜牧业协会的成立,既反映了社会和经济发展环境对牧业行业的客观要求,又体现了现代牧业本身发展规律的内在需要。因此可以说,__省畜牧业协会的成立正当其时,十分必要,也很需要。

在此协会成立之际,我也就协会今后的发展提几点要求和希望:

一是要在政府与生产者、经营者、加工者和消费者之间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要及时地将行业内部的困难、问题、矛盾和要求客观准确地反应给政府和政府的行业管理部门,争取政府的支持、帮助和指导。要积极配合政府和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加强对行业的管理,努力贯彻落实好国家和地方对行业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以保证牧业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二要加强行业内部的管理和自律。要按照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的要求,维护好行业内部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环境,严格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维护好行业内部公平的竞争环境,协调好行业内部各成员之间的关系。协会既要对行业内部的成员负责,又要为相关产业和广大消费者以及全社会负责,树立起我省畜牧行业的良好形象。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行业的发展,不断增强我省畜牧业的发展后劲,努力提高我省畜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促进我省畜牧业经济健康、快速向前发展。

三是要努力维护好行业内部广大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在市场流通、生产经营软环境建设和产业政策制定的过程中,要积极做好各方面的协调与沟通工作,努力维护行业成员的合法权力,保证广大生产者、经营者的合法权利不受侵害,努力为他们谋取应该享受的权利和利益,争取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使行业的权益得当充分的保障。

四是要积极地为协会的广大会员做好全方位的服务。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主动为企业提供市场信息服务。要根据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织专家深入农村和企业进行有关的技术指导,帮助解决技术上的难题和推广新技术,推进全省牧业生产技术水平的快速提高。要通过举办展销会、组织经贸洽谈活动等形式,积极促进产销连结,为企业生产投入品的采购和产品的销售牵线搭桥。使协会在畜牧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为全省畜牧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祝大家合家欢乐,万事如意!新春将至,借此机会也向大家拜个早年! 谢谢!

成立大会讲话3同志们:

我局是今年年初通过市政府机构改革重新划分设立的政府职能部门。自组建以来就按照“健全机构、理顺机制、夯实基础、积极作为”的工作思路,先后建立了局机关、局党总支、局团总支、局工会会等配套组织。为了切实加强我局基层妇女工作,调动广大女职工工作主动性,充分发挥广大女职工的积极性,促进全局各项工作健康发展,在局领导对妇女工作的高度重视下,文物局妇女委员会按规定时间成立。妇委会的成立,不仅拓展了妇女工作的活动面,更是全体女职工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此,我代表局领导向妇委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新当选的第一届妇女委员会全体委员表示祝贺!

长期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市属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局以“_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在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中作出了突出贡献。你们以严格的管理、优质高效的服务,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体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也是占多半数女职工们辛勤工作的结果。

面对当前社会发展的形势,既有机遇也是挑战,这也给我们新成立的妇委会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对新成立的妇委会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首先,妇委会委员要尽快进入角色、熟悉妇女工作,紧紧围绕全局的重点工作,以服务大局、服务妇女为出发点,以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为落脚点,以提高女职工综合素质为内容,按照市妇联的总体安排部署,积极组织广大女职工开展“巾帼建功”和“三新女性”创建活动(即:争做新女性、争树新形象、争创新家园),培树一批先进典型,为促进全局各项工作的开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其次,局妇委会要把提高女职工的整体素质,作为妇女工作的重点,在女职工中大力实施“女性素质工程”,通过举办不同类型的培训班、研讨班、观摩会、座谈会等,结合“岗位练兵”、“巾帼风采”等活动,在广大女职工中牢固树立“终身学习、全员学习、自主学习”的新理念,使女职工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政治和理论素质,切实提高履行职责的能力和水平。

再次,局妇委会要通过不断创新工作载体,开展一些妇女职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增进团结,鼓足干劲,切实发挥好妇委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使妇委会真正成为“领导信任、妇女拥护、群众认可”的基层妇女组织。

最后,全局各级领导和部门要重视和支持妇委会的工作,要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予必要的支持和保障。要把妇女工作列入全局的整体工作计划,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总结、同表彰,充分调动妇委会成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广大女职工的工作热情。

同志们、姐妹们,回顾过去,我们豪情满怀,展望未来,我们任重而道远。我们要以这次成立大会为新的起点,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各自的岗位上展示巾帼风采,为市文物局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

成立大会讲话4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_行业协会对_省行业协会成立十周年表示热烈祝贺!并对_省政府有关部门、__局对_省行业协会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行业协会、商会越来越成为不可或缺的社会组织,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_省行业协会成立十年来,在_省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怀和重视下,在__局的指导和监督下,在历届理事会的带领下,围绕辖区行业健康发展这个中心,不懈努力、开拓创新,结合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行改革作了许多富有特色和成效的工作。在开展协会交流方面,20__年率先在全国建立了区域地方行协会联席会议机制;在加强行业自律方面,20__年率先在全国地方协会中组织会员单位签署反商业贿赂公约。在维护行业权益方面,近年来积极妥善解决了本省____X问题。在配合地方诚信环境建设方面,坚持连续开展全省行业诚信企业评比活动。在改善地区行服务方面,配合中协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有效提升了_地区行业服务的水平。在行与各级政府之间、行与社会各界之间、行与行之间建造了沟通、协作、交流的工作桥梁。这十年,_省行业协会所做的工作,发挥的作用,得到了地方政府的肯定,得到了社会的认同,赢得了会员单位的信任和支持,也在全国地方协会中产生了积极影响。

同志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回首十年,木已成林。中国的_行业在国家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关键的十年中成长壮大,行业协会也在这十年中不断求索,逐步成熟。中国_会领导对作为行业金融机构加强联系与合作的桥梁和纽带,作为政府外部监管的有益补充的中国_行业协会和全国的地方性行业协会寄予厚望,各级行业协会一定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大有可为。

我希望和祝愿_省行业协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紧密地依靠地方政府和各级部门的支持,在_局的指导、监督和管理下,团结广大会员单位,发扬成绩,努力创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继续保持和加强与全国的行业协会之间的交流和联动,在各项重要工作中深化合作、共同提升,打造最受信赖、最受尊重的一流的行业协会,开创行业协会工作的新局面。

谢谢大家!

成立大会讲话5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我们百诺(淮安)公关活动传播机构,是生于淮安、长于淮安、发展壮大于淮安的民营企业。一直以来百诺(淮安)公关活动传播机构得到了各位领导和朋友的关心和支持。作为一个成长中的企业、一个淮安人,有责任、有义务为淮安的寒门学子做点贡献。

百诺(淮安)公关活动传播机构在淮安市共青团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倡导下,积极参与我是希望工程建设,我们公司今天成立了“百诺爱心助学基金”和“百诺志愿者小组”,我公司的全体员工将作为“百诺志愿者小组”的首批组员积极从参加希望工程开展的各项活动,每人每年参与志愿者活动不少于300小时。同时,我公司将把每年公司纯利润的5%(不低于五万元)捐入“百诺爱心助学基金”,这个助学基金主要用于为淮安市贫困学生购买学习用品、生活补助、学校图书购置等方面,虽然这点钱不多,但这是我们百诺(淮安)公关活动公司带着全体员工的爱心对社会的一种回报。目前“百诺爱心助学”基金的首笔善款已经为涟水县经济开发新区严庄小学158名学生购置了书包等学习用品和帽子、手套等物资。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还将为更多的寒门学子送去温暖。

我们将坚持“厚德诚信,合作双赢”的发展理念,组建优秀管理团队,坚持稳健发展步伐,瞄准主导产业方向,向前迈进。我们也将真诚地向各位企业家学习,增进沟通交流,携手合作共进。我们坚信,有大家的关心支持,百诺(淮安)公关活动公司一定会加快发展步伐,把企业做强做大,用更多的爱心回报社会,回报大家对百诺(淮安)公关活动传播机构的关爱。

再次对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事业发达。

第4篇

然而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动者,是支配者,学生是被动者,是服从者,师生之间不能在平等的水平上交流意见,学生完全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教学中仍然采用以教师为主体、学科型、理论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讲授方法单一、教学手段不灵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学生、学校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少,造成毕业生往往要经过几年的学徒学习才能胜任工作。因此,必须对职业教育汽车维修专业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研究,同时借鉴世界上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合理的、科学的教学体系,探索校企联合办学的新思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当今世界最成功的职业教育模式之一,被德国誉为战后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

一、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点

“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结合,共同培养学生,旨在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和企业的条件和优势,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培养既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专业技术和技能以及解决职业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素质技术人才的一种教育制度。“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两个培训主体:即企业和职业学校。

2.两种教学内容:包括职业技能培训和专业理论知识教学。

3.两种教材:包括实训教材和理论教材。

4.两类教师:即实训教师和理论教师。企业培训的实训教师是企业的雇员;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师是属于国家公务员。

5.两种培训身份:即企业学徒和职业学校学生。

6.两类考试:即技能考试和资格考试。

7.两类证书:一类是由行业协会颁发的世界(欧洲)认可的资格证书;另一类是由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和企业颁发的培训证书(用于证明在企业培训的内容和时间)。

8.两种实施方式。企业遵循联邦职教所制定的培训条例来培训;职业学校则遵循所在州文教部颁布的教学计划组织教学。

可见,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在整体的培养目标上是合二为一的,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则又是一分为二的,表现出明显的双元属性的特征。双元制把德育与智育、理论与实践、知与行等紧密的结合起来,打破学科界限,把“知、会、行”三者重新组合起来。

二、双元制教学方法在汽车维修专业的应用

1.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内容和教材确定

(1)教学内容:主要采用德国联邦教育研究部颁发的汽车机电工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共分为14个工作领域:由专业基础知识(8个领域)和重点方向(轿车技术、载货车技术、车辆通信技术、摩托车技术)(6个领域)两大部分组成。每个领域的重难点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这样学校可以在其能力范围内从技术的、经济的、社会的发展方向搜集信息,从而确定细化的教学内容,自行决定学习领域内的内容组织,并且对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预见,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内容需要不断进行补充与删减。职业学校的目的既肩负着培训学生履行职业工作任务的能力,又需要培养学生从社会和经济责任心融入工作生活与社会的能力。因此,在教学内容中,应当培训l学生独立、认真负责思考问题与行动,并将这作为培训旧的穿插在各个培训内容中,还应讲解当今我们面临的关键问题如劳动安全、环境保护注意事项和举措、事故预防、法律法规、与客户交流与展示的技巧等。

(2)教材:在德国,培训企业使用的是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编写的全国统编教材,以便确保达到统一的培训标准和质量;而职业学校使用的理论教材则是由各出版社组织著名专家编写的,没有统一的全国、或全州统编教材。在我国,各试点学校的授课教师利用网络、专业书籍等编写教师工作面,以工作页的形式将一个工作领域作成4-6个课题,作为教材,并互相交流,不断改进。同时,选国内一流的教材给学生作为参考书籍,在教材的选择上,应从劳动力市场和汽车维修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具有先进性和前沿性。

2.教学方法

教学中运用行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分阶段或梯度进行。每―学习课题主要采用五阶段教学法:即动机激发、信息提供、演示、应用和检验五个阶段。

动机激发阶段:动机是学习过程的核心,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行独立的思考,提出独立见解,变被动为主动,形成“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格局。要想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必须首先熟悉讲授的内容,了解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此外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的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用教师设问、与学生谈话、引入悬念、动画演示等方式创设。问题情境的创设既可以在教学的开始阶段,也可以在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束时进行。通常是对一个主题展开讨论,教师不会先提供一种模式,而是给学生充分的空间,有时整堂课全部是学生发言,老师与学生之间完全是一种相互尊重的平等关系,教师要善于启发和引导学生,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注重激发学习的主动性,提倡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展开对话。

信息提供阶段:在该阶段学生通过教师指导,围绕动机激发阶段提出的课题,通过查阅技术杂志、企业技术资料、网络和教师提供的资料进行信息收集,掌握信息获取的渠道,分析问题,寻找答案,想出解决方案,获得新的知识,并且了解汽车发展最新技术等。教师在教学中,不搞满堂灌,而是教师引导,师生互动,重视学生的参与。能少讲的不多讲,能简单的不繁讲,重视教学媒体的运用,同时学生工作也适时跟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造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演示阶段:在该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将一个班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或圆作圆圈讲课,或分组讨论,确定工作课题完成时间,预算维修价格、成本,明白工作步骤,共同合作,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自己写出工作过程,以各种方式展示工作计划、交流工作计划,经指导教师评价后修改工作计划。

应用阶段:在本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应用所获得的知识,在实际中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案,独立计划,独立完成操作,进行检查,必要时进行修正,领会所学的知识。并体现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为零距离就业作好准备。

检验阶段: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授课教师对各小组工作结果和展示过程进行检查和评价,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对工作任务解决方案进行评价和优化。

三、存在的问题

1.两个培训主体之间存在协调问题。德国的双元制是通过政府立法

明确双方的分工,并制定完整、详实的培训大纲,各方必须严格遵守。对参与教学的企业,政府在税收、政策等诸多方面给予优惠和倾斜,企业与学校、学生的联系非常紧密,企业积极参与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在我国学院虽然与多家汽车维修企业签定了校外实训基地的协议,但大多数企业为获得经济效益和完成生产目标,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使学生在企业的培训l缺乏针对性,达不到预期的培训效果。

2.德国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除了具备相应的学历要求外,还要有企业生产第一线工作的经历,或在生产企业经过几年的锻炼,具有很强的理论水平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而我们的教师缺乏对汽车维修企业的了解,缺乏生产实践环节的锻炼,在教学内容上难免空洞、乏味。

3.教学多媒体设备和校内实训设备的不足将限制“双元制”教学方法的顺利实施,必须通过各种渠道加大投入。

4.现行的考试模式比较落后,往往会束缚学生的创造能力发展和新的教学模式的应用,必须下大力进行改革。

5.工作页的编写工作量和难度较大,每年由各试点学校的教师分开编写,相互交流。但由于全国各地的汽车工业的发展水平有差异,各个学校的教学设备和汽车车型不一致,有些工作页需要教师重新编写,加大教师的负担。

6.教学领域和教学大纲主要采用德国的资料,与中国的实际情况有差异,会出现理解歧义,实施难度加大。

7.教学领域中的教学内容相互交叉和渗透,教师在讲解的深度和厂度方面不好掌握,应组织有关教师一起讨论予以解决,确定每一领域的讲解内容和讲解的深度。对不必要的重复内容进行合并和删减。

8.运用讨论的形式教学有时会表现出无计划、杂乱无章的现象,教学的目的难以圆满的实现。因此教师和学生对新的教学模式都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教师在课前应认真钻研讨论的内容,明确讨论的问题,要善于控制讨论的进程,并围绕主题开展讨论。

四、结束语

通过在汽车维修专业引入双元制教学模式,并经过两年多的办学实践,开辟了职业教育办学的新途径,加强了学院与企业的沟通和联系,扩大了学院的知名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扩大了学生的就业渠道,促进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自己的国情、院情、政治经济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与国外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在借鉴双元制的过程中,不能拘泥于它的原形,要准确理解它的精神实质,借鉴其成功的经验,不能照抄照搬,必须结合实际,大胆改革和实践。

第5篇

关键词:实习基地;办学机制;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4-0081-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指出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校企合作办学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而实习基地的建设在校企合作中占据重要地位,研究如何建设一批稳定的、高质量、规范化的实习基地是每个高职院校的每个专业都必须面临和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行业·企业·专业”三方共建实习基地模式的提出

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建设是实现学校办学目标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精神的主要场所,是促进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同时有助于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一)现行共建实习基地的主要模式

1.“协作型”校外实习基地模式。该模式是通过专业教师与企业的联系建立起来的。专业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对口企业主动联系学生实习事宜,在长期的合作中双方产生了信任,进一步学校或院系就以此为基础,正式与企业进行沟通与协商,拟定“共建校外实习基地协议书”,通过一定的形式挂牌后正式成立校外实习基地。该模式主要用于学生在一定阶段在一些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短期到企业实习实训,完成特定的训练任务。

2.“合作制”校外实习基地模式。该模式的合作范围不仅包括了实习安排、科技转化和职工培训等方面的内容,而且还包括了专业设置的调整、专业教学计划的安排等内容。目前构建“合作制”校外实习基地的最有效途径有:第一,成立专业委员会,积极吸收企业家和企业技术人员进入专业委员会。第二,与企业合资办学,成立股份制学校。第三,通过订单式培养模式,使学生在企业接受实习。

3.服务社会、企业搭建实习平台模式。高职院校利用学校师生群体的知识、技术优势与开发能力为社会、企业服务,学校不仅可以给社会、企业等提供智力上的支持,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服务给学生创造了实习机会,学生们通过服务加强了自身的能力。通过社会服务工作,既密切了企业与学校的关系,锻炼了师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也为社会、为企业贡献了智慧和力量,体现了学校的优势。

以上实习基地模式都是学校系部、教师与相关企业合作,其主要问题有:一是政府缺乏必要的引导,二是企业建设实训基地积极性不高,三是学校对实训基地实践作用定位偏高,导致实训基地效果欠佳。

(二)“行业·企业·专业”三方共建实习基地模式的内涵

“行业·企业·专业”三方共建实习基地模式的核心是“行业指导,企业参与,专业引导”,具体内容包括:

1.三方共建实训教学合作教育委员会。作为合作教育的管理机构,负责双方校内实训基地的运行管理和校外实训基地的跟踪协调。由行业领导、专业教师和合作企业管理人员组成的合作机构共同负责学生教学计划的制订、课程的安排、日常教学和实习管理、考核及就业安排等事项,从而保证实训项目的完成。

2.三方共同完成人才培养方案。聘请行业领导、企业专家为专业指导委员参与专业建设,引进适合企业实际的最新教学内容,完善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注重教学与实际项目相结合,同时,在实训项目的开展以及体验式真实项目实训的方法等方面得到加强,使教学计划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培养的学生也更具竞争力。在与企业的不断交流中,可实现教学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不断完善。

3.三方严格考核和效果评价。三方共同制定考核标准,组成交叉考核机制,行业考核专业和企业,企业考核行业和专业,专业考核行业和企业。实训教学合作教育机构建立了一整套实训教学过程评估体系。学生平时的学习考察,通过实习日志和实训总结进行,对学生的成绩考核在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考核方法,并应特别重视学生顶岗实习企业指导老师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4.三方共建高水平实训教师队伍。引进校外专家和企业中具有丰富经验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授课,对参与合作教育的校内教师,注重选拔既有丰富教学经验又有企业或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参加。专兼职教师不仅组织教学、传授知识,同时,还身体力行,将职业人的行为和作风带给学生。

二、“行业·企业·专业”三方共建实习基地模式的实践——以湖北财税职业学院资产评估专业为例

(一)三方共建实习基地的现实效果

在湖北省资产评估协会搭建的产学结合的平台下,学校和企业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课外锻炼平台等机会,学校为企业输送人才。这种“三足支撑”的构建方法,使得校企进行深度合作:其一,对于省资评协会而言,可以更好地发挥出行政管理职能,对评估机构及学院进行指导、监督与协调,并将校企合作作为评价评估机构的指标,避免合作流于形式,以此培养大量优秀人才使资产评估队伍的力量得到充实,使资产评估行业得以迅速发展;其二,对评估机构而言,新鲜血液的注入能使企业充满活力,缓解工作强度,也能解决资产评估企业人手不足窘境,并能优先选用优秀学生作为企业的后备力量;其三,对于学院而言,校企合作不仅能使学生能在评估机构积累实践经验,使学生能将理论灵活运用于实践,而且也能使学生增强就业竞争力,为培养行业优秀人才提供保证。

(二)三方共建实习基地在实际操作中存在问题分析

1.行业方存在的问题分析。资产评估行业对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给予支持不够,没有积极组织协调企业、社会和学校之间的关系,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协会的平台作用甚微,学校很难通过协会的平台与企业建立联系,这与协会自身的影响力以及协会服务的主要方向有关。

2.企业方存在的问题分析。 (1)企业缺乏积极性。在实习基地建设的过程中,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缺乏,不愿意承担过多的社会责任,学校主动、企业被动的局面得不到扭转。(2)学生权益很难保障。首先,很多实习单位在实习过程中提供很少甚至没有的实习补贴,学生面临很大的经济压力。其次,学生安全问题。再次,出现劳资纠纷时,学生不是企业员工,得不到劳动法的保护,相关利益得不到保障。(3)校外实习基地数量不足。不仅数量有限,而且类型分布不合理,实习的内容比较单一,难以有效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

3.专业方存在的问题分析。(1)实习信息交流不足。一是系部与实习单位双向交流不够;二是指导老师与实习生交流不够;三是实习生之间交流不够;四是公司与实习生之间交流不畅。(2)教学安排不够合理。首先,课时安排明显不足,其次,很多实训项目没有一套系统完整的实训计划,设置比较零散,不成体系,达不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最后,校外实习时间安排不合理,分配到评估机构的学生较少参与到项目中。(3)实习考核不够完善。现有的考核只限于评价报告、实结,没有突出多样性、针对性。(4)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基地没有详细划分彼此之间的责任与义务,对实习基地没有提出有利于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可行的配合管理方案。

三、完善“行业·企业·专业”三方共建实习基地模式的思路与措施

(一)行业加强指导力

行业作为校企合作的监督管理部门,要在法律上加强对校企合作的强制机制,在政策上建立激励机制,在经费上给予支持,鼓励企业参与高职教育,行业协会作为校企合作的中坚力量,需要制定更为细化的职业资格标准,并参与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中。行业不仅要鼓励与支持实习基地的建设,还需要更多地关注实习基地后期的实际运行状况,包括实习基地的利用率、效果、管理等方面,真正落实行业的监督与管理功能,制定奖惩措施,落实奖惩方案,加强对企业、专业合作力度的监控,为实习基地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源,真正让实习基地的作用发挥最大功效。

(二)企业提高参与力

企业要转变观念,将三方合作共建实习基地真正当成一项正事来办,而不能仅仅是应付任务。要将企业方的利益真正与实习基地的利益相连,使得实习基地建设的好坏直接会影响到企业自身利益,可考虑根据企业自身人才需要出发,让学校量身打造他们所急需的人才。要完善实习基地的评选办法,拓展实习基地数量。企业方要就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专业课程改革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并加强行业实务界与科研院校理论界的人才流动和沟通。

(三)专业发挥引导力

1.完善实习基地管理办法。实习基地管理方法需要做到“权责明确、专人负责”,并在管理方法上可适当灵活处理,不同学期、不同年级采取的管理方法也应该有所区别。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实习基地的管理组织机构。以学院系部为主成立实习专班,以地域为划分,每位指导教师承担一个区域的实习实践管理任务,每个实习机构成立一个实习小组,方便指导教师掌握学生的实习动态,同时确定标准对每位实习学生进行考核,以确保学生实习效果。

2.完善实习实训教学安排。一方面要将理论与实训教学更好地对接,尤其是实训课时与实习时间安排方面,可考虑“见缝插针”,加大与企业、行业方面的联系,做到“事到人到、针对实习”;另一方面将校内实训内容与校外实习内容进一步分析、细化,使两者形成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发挥出最大功效。

3.加强实习信息交流力度。可以尝试在实习前、中、后开展师生实习交流会,一起坐下来交流工作心得和疑难问题。在实习工作开展之前,校企双方共同商讨制定实习工作计划与内容,在实习结束后开展总结表彰大会或学院邀请实习单位共同召开实习研讨会,促进实习信息交流,提高实习质量。

参考文献:

[1] 黄锦祝.高职实训实习基地教学模式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2,(4).

第6篇

关键词:校企共建 质量监控 质量评价 质量保障

目前,全国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创新校企合作管理制度,构建校企合作“双主体”培养高技能人才新机制,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正在逐步形成。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与保障体系建设如何实施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明确和重要的工作任务。

一、质量监控、评价与保障体系体系建设指导思想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与保障体系建设必须要引进ISO9000质量管理认证体系,以构建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体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监控评价工作运行机制为核心,健全教学质量评价、考核、激励等管理制度,坚持过程管理与结果评价相结合,逐步形成开放、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与保障体系,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二、质量监控、评价与保障体系建设目标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与保障体系建设有各种各样的方法和途径,笔者认为必须要建立健全“两结合、三共建、四层面、四参与、重平台”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与保障体系及工作运行机制。一是健全“校内与校外、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两结合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工作运行机制;二是校企共建教学质量标准体系、评价标准体系、保障体系;三是实施“院、系、专业、企业”四个层面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四是建立“行业协会、企业、学校、学生”四方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机制;五是充分发挥数据平台的教学监控功能,提高教学质量保障水平。实现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与保障体系建设的标准化、规划化和系统化。

三、质量监控、评价与保障体系体系建设内容

1.健全“两结合” 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工作运行机制

高职院校必须要引进ISO9000等质量管理认证体系,构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和工作运行机制,将教学质量由校内评价向校外评价延伸,吸收行业企业人员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提高企业和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权重,健全“校内与校外、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两结合”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工作运行机制。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开展工作:

(1)调整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一个由学校、行业、企业和政府职能部门等共同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专业设置、专业定位、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标准等方面进行咨询把关。

(2)建设人才市场调研队伍。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的人才市场调研队伍,实时把握人才市场需求动向,为专业设置、专业调整、专业优化、专业建设提供第一手材料。

(3)建立教学信息反馈组织体系。建立由学生代表、毕业生、教师、系部、用人单位等组成的教学信息反馈组织体系,及时反馈、处理教学过程中发现的相关问题,使息反馈系统形成闭合的环状结构。

(4)完善双指导教师制度。建立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校内校外双指导教师制度,校外指导教师对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指标体系权重不低于50%。

(5)健全院系“两结合”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工作运行机制。建立过程监控以系(部)为主、结果监控以学院为主,企业参与全过程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工作运行机制。

(6)建立校企结合的教学督导机构。校企结合教学督导机构对教学全过程实施检查、督导。

2.完善“三共建”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必须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与行业企业共同对师资队伍、实训条件、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过程监控、反馈与评价、实施人才培养质量监控的动态管理。校企共建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校企共建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体系、校企共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1)校企共建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积极开展工学结合教学改革,制定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专业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对专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教学条件保障、专业设置与调整等进行系统化规划设计,制定专业的人才培养标准、课程标准、教学标准。强化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制定的“过程控制”,确保专业教学培养目标与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需求目标的一致性。

(2)校企共建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引入行业、企业标准,通过制定教学各环节的质量标准、质量评价标准、质量保障实施办法与反馈办法等制度,将教学质量形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单项评价与综合性评价相结合,学校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注重教学过程与质量评价要素有机地结合。建立由教学组织管理、教学工作评价、教学过程质量管理、教学质量检查等环节组成的全面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评价体系。明确教学质量评价指标,规范和创新“生产实训”、“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实践环节的质量监控。构建符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具有职业教育及专业特色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体系。

(3)校企共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依托行业、企业设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生产过程、教学组织、成绩评定、产品销售等共同管理,探索校企共管运行机制。成立校企成员岗位互聘的组织机构,构建人才培养质量组织保障体系。

建立校企共管制度,岗位互聘制度,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共建制度,适应工学结合的教学管理制度,校企共同评价教学质量制度,专任教师下企业制度,兼职教师聘用管理制度,顶岗实习管理制度,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平台监控、分析、反馈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专、兼职教师教学规范要求;建立和完善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标准等教学管理、监控与评价制度。构建人才培养质量制度保障体系#p#分页标题#e#

3.实施“四层面”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高职院校必须进行教学管理组织机构改革,打破原有的学院、系、教研室的传统教学管理组织形式,建立学院、系、专业、企业相融合的新型教学组织机构。

重点探索专业群、企业在教育教学中的融合作用,发挥专业群资源整合优势,成立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工作机构,由企业专业人士、生产一线技师和专业教师组成。建立专业技能标准和技能考核题库、实训项目库等教学文件,使人才培养质量有标准,考核评价有标准。实施“院、系、专业、企业”四个层面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将教书育人落到实处。

4.建立“四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机制

高职院校必须要吸收行业协会、用人单位与学生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让学生有接受教育的知情权,行业协会、用人单位了解人才培养过程,密切行业协会、用人单位与教育教学的联系。在课程评价、学生评价中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培养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和增强学生的责任感。请行业协会、用人单位人员讲授实践性课程,按照生产质量管理模式考核评价学生,将生产标准、成本指标、安全标准等融入到教学质量标准中。改革传统以知识点为主的考核方式,培养学生的生产意识、成本意识和安全意识,探索生产性课程的课程管理、课程质量标准、课程考核体系、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建设。各专业群成立教学质量工作机构,行业企业人员不得少于1/3,充分发挥社会的评价作用。建立“行业协会、企业、学校、学生”四方面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机制。

5.发挥数据平台监控功能,提高教学质量保障水平

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状态数据采集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数据平台),高职院校必须要提高学院领导、各管理部门、系(部)、教师对称数据平台的认识,利用数据平台进行自我诊断、自我评估、自我评价,每年形成院、系的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等分析报告,成为学院制定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的依据,成为学院、系对专业建设和专业结构调整的依据,形成教学过程以数据平台为基础,系部评价以数据平台为基础,专业建设与发展以分析报告为基础的现代管理机制。

完善教学管理信息化平台的质量监控与评价系统。依托数据平台,开发“系部教学质量评价系统”、“顶岗实习管理系统”、“学生顶岗实习师生交互系统”、“教室使用在线审批系统”、“调停课在线审批系统”、“教学管理在线平台”、“教学信息与在线互动系统”等。为教学质量实时监控、过程管理和动态管理提供技术保障。

第7篇

从指导方针上看,欧盟和德国认为,为履行防止全球气候变暖义务,并且要为全球其他经济体做出榜样,欧盟和德国有必要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欧盟一直发言高调、姿态积极,并以提议和先锋者自居。2007年6月,由德国主持的G8峰会原则同意,到205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相比1990年将下降50%。由于《京都议定书》于2012年到期,欧盟2009年一直在积极呼吁,国际会一定要在哥本哈根会议上达成延续《京都议定书》的实质协议;欧盟愿意适度承担高于其他发达国家的义务。作为欧盟重要成员国,德国认为,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和发展可再生能源均能减少室气体排放,但只有发展可再生能源才是长久之策。另外,欧盟和德国在指导思想上还认为,除减少室气体排放之外,可再生能源产业还能增加就业、促进关联高技术产业发展。

欧盟为各成员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设定目标和规划路线图,并持续开展各种支持计划。欧洲议会2007年3月规定,将2020年欧盟可再生能源在全部最终能源消费中的占比目标设定为20%;将所有成员国生物燃料占全部欧盟运输用汽、柴油消费的最低比率设定为10%。欧盟根据全欧总体目标为各成员国设置可再生能源占比目标,2020年德国可再生能源在最终能源消费中占比设定为18%。按照欧委会(2007年10月)《欧盟可再生能源发展路线图》,在欧盟层面,将从法规建设、工作框架和促进措施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

(一)欧盟法规建设。将主要着眼于协调成员国策,改善可再生能源入网条件;推动公共采购中优先使用可再生能源;推动可再生能源市场一体化。

(二)欧盟工作框架。包括(信息讨论平台)“阿姆斯特丹论坛”、欧盟战略能源技术规划(SET- Plan)、生物质规划(Biomass Action Plan)、欧洲智能能源(Intelligent Energy for Europe)以及多项欧盟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都能为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支持。根据2008年9月欧委会欧洲智能能源工作报告《可再生能源:转变》(Renewable:Make theswitch),2005年以来,仅在“欧洲智能能源”工作框架下,就有诸如“清洁欧洲能源网(CLEAN-E)”等22个与可再生能源有关的工作项目得到开展,每个工作项目资金投入约100万欧元,其中来自欧盟预算资金占50%。

(三)欧盟促进措施。欧盟将充分利用欧盟的融资策工具,包括体制与团结基金、农村发展基金和各项欧盟国际合作项目所能提供的融资机会;欧盟还将通过征收能源税,使传统化石能源的室气体排放成本内部化;同时,欧盟还会督促成员国在费率补贴、奖励制度、绿色证书、税收减免、公共采购、技术研发等方面拓展政策手段。

二、德国以《可再生能源优先法》为核心,形成联邦促进法规体系

德国的《可再生能源优先法》,在德国可再生能源法规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而优惠和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则是所有与能源使用相关法律法规的普遍原则。

德国《可再生能源优先法》(EEG)最早于2000年4月生效,曾经两次修订并分别于2004年8月、2009年1月生效。其前身是1991年生效的《强制输电法案》(StrEG)。2009年新EEG设定,2020年德国可再生能源在电力消费中的占比目标为30%。德国《可再生能源优先法》的基本政策方针是可再生能源优先以固定费率入网,即电网运营商必须以法律规定的固定费率,收购可再生能源供应商的电力。同时,供电商再根据全部入网的可再生能源、传统能源成本状况,厘定电价。这样,尽管可再生能源目前成本还高于传统能源,但EEG为可再生能源提供和传统能源一道“吃大锅饭”的机会;再加上可再生能源还有其他方面优惠,其发展风险得以大大降低。

2009年EEG所修订重要内容包括:1、以提升价格为主,调整可再生能源补贴性价格标准。如将最低档可再生能源入网价格由每千瓦时7 87欧分提高到9.30欧分,其他重要调整包括,陆地风电价从每千瓦时8.03欧分上调至9.2欧分,海洋风电价从每千瓦时8.92欧分上调至13至15欧分,以后每年调低5%;光伏(PV)能电价调降至33~43欧分,2010年下降8%至10%,以后每年降低9%。2、调低对新项目入网价格每年递减速度。新项目入网价格之所以每年递减,其原因是随着生产量增加、技术进步和学习效应取得,可再生能源供应成本会下降。2009年,德国将大部分新项目价格入网每年递减的速度由原来每年规定的2%降低为1%(做出特别规定的除外)。3、对供电质量和技术要求规定奖惩机制。

2007、2008年,德国依照《可再生能源优先法》补贴电量分别为670、720亿度,补贴电销售总额分别约76亿和90亿欧元。补贴负担最终落在消费者身上。

除《可再生能源优先法》之外,德国主要促进和规范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联邦法规包括:(1)《生物质发电条例(BiomasseV)》,2001年6月生效,2005年8月修订。(2)《能源投资补贴清单2009》,该法规于每年初修订,用于说明在府“能源投资补贴(EIA)”安排下,每年可获补贴的投资项目清单及其补贴金额。(3)《能源供应电网接入法(StromNZV)》、《能源行业法(EnWG)》,都是2005年7月颁布,2008年10月修订,前者规范供电市场参与者行为,后者为促进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做出相关补充规定。(4)《促进可再生能源生产令(SDE)》(2008年4月生效,2009年3月修订),《可再生能源分类规则2009(RAC 2009)》(2009年3月生效)。前者规定规范联邦府对可再生能源生产的补贴;后者提供可再生能源产品分类信息,并规范依SDE法开展府补贴时,金额计算方法。(5)《能源补贴分配总规则no.1313/2007》(2008年1月生效),该法规相关条款规定对可再生能源领域投资和科研项目予以资助,以促进技术提升;《太阳能电池府补贴规则no.2009:689》(2008年7月生效),规定在太阳能光伏系统投资将部分获得政府补贴。

另外,德国所有和能源使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在近年的立法或修订中,都设立相关优惠和促进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条款。比如,德国早在1999年4月1日开始征收生态税;税费标准在2002年曾经调整;征收对象是汽油、柴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产品;这实际也有利于提升可再生能源产品竞争力。再如,德国近年修订和推出《建筑节能法(EnEG)》、《德国可再生能源取暖法》等,都有优惠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条款。

三、联邦府开展研究课题和工作计划

(一)研究课题。从1977年至今,德国联邦府先后出台5期能源研究计划,最近一期计划从2005年开始

实施。据德联邦环境、自然保护和核安全部(BMU,简称德国环境部)所《德国可再生能源研究资金报告2008》,2008年,通过联邦环境部拨付的可再生能源研究资金总额9740万欧元;通过联邦食品、农业和消费者保护部拨付资金总额1940万欧元;通过联邦教研部拨款1400万欧元,通过联邦教研部和联邦经济和技术部联合拨款3040万欧元;所有来自德联邦府部门资金总额为1.612亿欧元;当年,德所有(来自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可再生能源研究资金支出总额为9.7358亿欧元,联邦政府部门资金占16.6%。

(二)工作计划和项目。以下是若干项相对典型的政府工作计划或工作项目。

1、10万太阳能屋顶计划。在欧盟1998年9月推出的欧洲“百万太阳能屋顶计划”战略框架下,德国政府宣布从1999年1月起实施“10万太阳能屋顶计划”。德国经济部为“10万太阳能屋顶计划”提供总计约4.6亿欧元的财政预算。该计划于2004年结束。此后,德国可再生能源法规体系和促进措施渐趋稳定。

2、生物质能计划。2005年12月,欧委会宣布在全欧盟范围实施生物质能计划,并要求各成员国制定本国计划。德国生物质能计划的基本目标是按照可持续发展原则,持续提高生物质能在能源供应中的比率。所采取具体措施依托现有法规体系和促进措施而展开,具体举措涵盖产量、农地、供热、发电、燃油和其他方面。

3、德国复兴信贷银行(KfW)可再生能源贷款项目。作为银行,KfW在贷款项目号270、271、281、272和282下,为光伏产品、生物质能、沼气、风能、水能、地热和可再生能源提供优惠贷款。

(三)倡议

1、“可再生能源出口倡议”(Renewalbe Energy Export Initiative)。德国经济技术部于2002年规划,2003年发起该倡议,目的在于帮助德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扩大可再生能源技术和产品出口,并对全球气候保护做出贡献。该倡议具体促进主要依托现有机构部门、法规框架而展开;德经济部每年提供约500万欧元预算资金,通过举办专业报告会、组织企业参加专业展会、赴国外商业考察、对口洽谈会等活动,帮助企业与国外企业建立联系。具体执行单位是德海外商会或通过公开招标选定。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与对方发展援助项目相结合。

2、国际气候(International Climate Initiative)。由德国环境部于2008年初发起,基本操作方式是通过德国政府(环境部)出售CO2排放许可权所筹集资金,为全球范围气候变化应对项目提供资金,以推动提高能源效率、扩大可再生能源使用、降低碳排放。2008年,该动用资金总额1.12亿欧元,在全球范围发起近百个改善项目,涉及49个合作国家。有些项目的开展,德国技术合作公司(GTZ)、德国复兴信贷银行(KfW)在配套资金和联络方面也起到重要作用。这些项目绝大部分都是由德国公司执行,采用的是德国技术和产品,因此。该实际上促进了德国可再生能源产品出口。

四、专门机构和地方政府发挥重要作用

与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促进相关,以下专门机构和各级政府都起到重要作用。

(一)联邦政府部门。联邦环境部(BMU)和联邦经济部(BMWi)在推动立法和发起项目方面起到主导作用。

(二)德国复兴信贷银行(KfW)。包括其子公司德国投资开发公司(DEG)在内,KfW为起步阶段的德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KfW大部分面向可再生能源企业发放的利率优惠程度一般在50%左右。据KfW数据,1998年至2002年间,KfW和DEG总共向可再生能源提供资金总额6.5亿欧元,这大致相当于所有德国能源项目融资总额的60%、占KfW融资业务的27%。从2003至2006年,KfW和DEG面向可再生部门融资年均总额约1.3亿欧元。2008年,KfW在全球范围可再生能源部门融资总额3.4亿欧元(还不包括对大型水电站融资),远超过世界银行对发展中国家可再生能源2.8亿美元的融资总额,成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融资机构。

(三)德国能源署(dena)。是联邦政府、德国复兴信贷银行(KfW)、安联股份公司、德意志银行和德国联邦银行共同控股的一家公司,公司在操作上通过公共私人伙伴关系,为项目提供咨询和资金。在组织架构上分为通讯和服务两个板块,业务活动是围绕能源有效利用和可再生能源,策划和组织宣传活动;为能源项目提供咨询和支持;通过创新、明智的理念,前瞻性地推动企业项目规划。德国能源署网站还提供欧盟和德国可再生能源政府信息。

(四)地方政府。德国州政府可能出台在本州范围使用的优惠性法规或政策,同时也会根据需要,发起某一领域可再生能源促进。如图林根州政府2007年4月颁布《2007年出租房屋现代化和维修补贴条例》;北威州2008年9月开始对住房使用太阳能实施补贴,并在2008年以法规形式颁布《合理使用可再生能源和能源计划》;巴符州于2008年9月发起“环境保护和节能促进计划”。

五、德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一)可再生能源占比不断提升。如表1所示,2008年,德国可再生能源生产总量在全部能源消费总量的占比9.5%;其中,来源于水电、风电、生物能源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比率分别占0.9%、1.6%、6.6%、0.4%。这一占比是1998年的3倍多,已相当于2020年目标的一半多。可再生能源在电力消费、最终热能、最终燃料消费中占比情况类似,都是2008年比率相比1998年有大幅提升。

(二)近年部分可再生能源产品和设施总量高速增长。如表2选取若干近年产量增长速度较快的可再生能源产品,列举其产量在2000~2008年的变化情况,2000~2008年,风能、生物质、(太阳能)光伏发电总量的年均增长率分别高达23.3%、33.2%、67.7%,地热发电则在2004年之后,实现从无到有、迅速发展的飞跃。同时,生物质、太阳能供热总量也分别实现7.7%、16.1%的高速增长。当然,支持产量高速增长的是可再生能源设施数量的高速增长。比如,(德环境部数据)1990年年末已安装风电装机容量为56兆瓦,到2000年末增加到6112兆瓦,截至2008年末达到了23895兆瓦;而德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则从1990年的2兆瓦增加到2000年的100兆瓦,2008到达5311兆瓦。

(三)部分可再生能源产品形成强势国际竞争力。在风电和光伏太阳能领域,德国不论在产量还是在技术水平上,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从风电装机总容量上看,据《全球风能协会》所《全球风能报告2008》,到2008年底,全球总计风电装机容量120798兆瓦,德国为23903兆瓦,占19.8%,居全球第二位,

稍低于美国(占20.8%);在2008年新装容量中,德国以1665兆瓦位居第四,占6.2%;排在美国、中国、印度之后。再看2008年全球光伏太阳能新装机总容量,据欧洲光伏太阳能行业协会(EPIA)数据,德国以1500兆瓦排名第二,仅次于西班牙(2511兆瓦),远高于位居第三的美国(342兆瓦),占当年全球光伏太阳能装机总容量的27.4%。德国光伏产业和光伏技术的优势竞争力还体现在单个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国际化发展上。比如,德国SMA太阳能公司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逆变器生产商;公司逆变器全球市场份额达到40%;年销售收入约12亿美元;2009年,该公司已开始在美国设立分支机构。

(四)可再生能源发展促进实现室气体减排。据德国环境部计算,2008年,德国通过可再生能源发电实现二氧化碳减排总量7160万吨,通过可再生能源取暖实现二氧化碳减排总量2910万吨,通过可再生能源燃料实现减排总量830万吨,总计实现二氧化碳减排总量1.09亿吨,相当于德当年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1.5%。如果按可再生能源方式分类减排总量,则生物质、风能、水电、生物燃油、光伏太阳能、太阳能供热、地热分别占到44.6%、27.9%、16.6%、7.6%、2.2%、0.8%、0.2%。2008年,德国室气体排放总量9.45亿吨,已提前实现《京都议定书》减排目标,可再生能源发展对此做出重要贡献。

(五)可再生能源发展形成新经济增长点,促进了内需和就业。据计算,2008年德国各类可再生能源设施建设工程实际投资总额131亿欧元,相当于德国GDP的0.54%;其中光伏、风电、生物质取暖、太阳能取暖、地热、生物质发电、水电分别在工程总量中分别占47.3%、17.5%、11.4%、11.1%、8.4%、3.8%、0.5%。而各类可再生能源设施营业(能源销售)总额为157亿欧元,相当于德GDP的0.65%。其中,生物燃油、生物质发电、风电、光伏太阳能、生物固体燃料取暖、水电分别占到营业总额的22.3%、22.2%、20.4%、13.4%、13.4%、8.3%。所有由可再生能源部门运营和投资产生的营业总额为288亿欧元,相当于当年德国GDP的1.2%。2004年德国可再生能源部门雇员总数为16.05万人,2008年上升到27.80万人。

第8篇

关键词:聋人 毕业生 就业指导

指导帮助中职聋人毕业生顺利就业,是改善其生活状况和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的基础。但由于听力缺陷,对外界社会和就业形势缺乏客观的认识,虽然具有中等学历和一定的职业技能,但聋人毕业生在就业问题的认识上比较简单,不能给自己进行合理的定位,导致就业困难,质量低,稳定性差[1]。

因此,克服种种影响聋生就业的不利因素,帮助解决存在的一些问题,促使聋人毕业生顺利就业,已经成为当前多数特殊教育中等职业学校老师的重要任务。

一、影响聋人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聋人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交流障碍。

这是制约聋人毕业生就业的最大问题。由于交流障碍,一些企业、事业单位要安置聋人,需要为其配备专门或兼职的懂手语的翻译人员,或者要求管理人员和共事的人员学习手语,并且在管理及工种的安排上都必须考虑聋人的特殊性[2],许多单位感到为难。

2、认知缺陷。

由于受到生理缺陷的制约,多数聋生难以正确认识市场经济体制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不能正确分析和判断社会中出现的一系列不良现象,不能理解一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工作中一旦遇到不顺心的事,容易钻牛角尖,表现为敏感多疑。因此许多企业事业单位为了减少麻烦,宁愿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基金,也不愿接收聋人毕业生。

3、安全责任重。

聋人在生活和工作中一旦遇到伤害,一般免于承担主要责任。这一规定是本着维护和保障聋人切身利益制定的,本无可厚非,却成为许多企业难以接受聋人毕业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3]。

4、行业单一。

目前,聋人中等职业教育与其他中等职业教育相比相对落后,适合聋人开设的专业相对较少,只有美术类、计算机类、机械类寥寥几个,而且聋人所能掌握的技术远远达不到精熟的地步,因此很难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就业竞争[4]。

因此,聋生毕业后必须顺利跨越多个就业障碍,弱化以上影响就业的因素,通过就业指导,提升职业素养,增强适应性,使自己毕业后顺利走向社会、融入社会。

二、就业指导方法

针对中职聋人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学校为此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大量就业指导工作,主要通过课程指导、课外指导、实习指导、应聘指导、社会适应性指导五种就业指导方式,让聋人学生在不同阶段都能获得相应的就业指导。

目前实际操作中,具体有以下几种指导措施:

1、课程指导。

目前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除了就业制度和就业形势外,重点就是就业心理指导和就业技巧的指导。

(1)就业心理教学[5]:主要指导聋人学生在校学习的时候怎样做好就业心理准备,包括认识自身的职业素质、职业理想,以及职业适应、职业发展、职业安全等内容;制作设计一些聋生就业成功和失败的案例,重点引用一些已经毕业的聋人学生的就业经历,让学生产生认同感。

(2)就业技巧教学:主要指导毕业生设计制作毕业生就业推荐材料[6],规范毕业生的推荐材料内容,同时附加请假报告、工作计划、总结等方面的实用性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内容,帮助做好学生个人的自我宣传和包装,为毕业生在招聘单位面前充分地宣传自己、展示自己的才能和专长,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2、实习指导。

在实习刚开始的阶段,有一部分学生可能不了解或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工作节奏及管理制度,不能理解单位领导的要求与意图,所以要求专业老师、班主任、就业指导老师不间断地穿梭于各实习点,重点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任务:

(1)积极了解聋人学生的思想及心理状况,稳定学生思想,消除因环境变化产生的不安定因素。

(2)主动了解和听取实习单位对于学生在工作纪律和专业方面的意见,重点强调安全问题,帮助学生在专业上尽快适应单位的要求。

(3)积极鼓励学生勤奋工作,以得到单位的肯定,主动与所在工作岗位管理人员进行沟通。

(4)希望实习单位给予学生更为明确的工作要求,以减少误会的产生。

(5)提醒学生在适当的时机向单位递交自我推荐材料。

通过实习,大部分学生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任务,赢得了公司的认可,在毕业前实习单位表示了录用意向。像王星记扇业公司、金星铜工程公司、都锦生丝绸有限公司等实习单位,就分别批量录用了我们的实习生,很多实习作品也直接变成公司产品推向了市场。

3、应聘指导。

要积极动员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收集报纸或网上的信息资料,参与各种人才交流大会、招聘大会、招聘市场或自己直接去应聘。虽然在健全人的人才交流大会找工作如同大海捞针,收效甚微,但对于过于高估自己实力的学生来说是一次很好的教育和实践,能让他们对整个社会就业形势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对于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

另外,如何取得招聘单位的认可,是聋人毕业生就业成功的关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招聘面试过程中,我们专门安排由专业老师、班主任和学生管理科老师组成的队伍,分成几个小组,分别选择合适的单位以及合适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指导聋人学生准备求职材料,培训聋人学生应聘面试时的职业素养,使得他们在其他残疾人中脱颖而出,赢得了招聘单位的青睐。招聘单位大都对我们学生的满意程度比较高。通过这种形式,也让部分过于自卑的聋人学生树立了自信心。

4、社会适应性指导。

海伦·凯勒说:“盲,隔绝了人和物;聋,隔绝了人和人。”记得有一次,笔者带聋人学生去一个实习单位,兴高采烈的同学们刚上公共汽车,立即有人在议论:“看,好多哑巴。”许多人的眼光齐刷刷地看向我们。我发现,有的学生立即停止了手语交谈,有的同学脸红了,有的同学拉长着脸望着窗外。别人不经意的一眼,就认为别人在议论他们、在说坏话,停止交流的学生,内心一定自卑、畏惧、伤心、难堪。但是,假如他们在公众场合不敢抬起头,将来如何能走入社会顺利就业呢?笔者就立即微笑着,大方地找话题用手语和他们交谈,让他们觉得聋人是一个正常的社会状态,并不丢人。同学们看见老师泰然自若地使用手语,也慢慢地继续交流起来。要让学生学会接纳自己与常人的差异,为顺利走向社会打好心理基础。

之后笔者会尽可能多地带他们进入社会,如去银行存款、取款、兑换零钞;去文化广场、运河边等地方,指导学生认识事物和写作;到医院参观有关科室门诊流程;和健全学生交流;组织综合实践活动,带学生乘坐公共汽车、请别人代打电话、向陌生人问路、到医院看病等,培养他们承受别人异样眼光的能力,帮助他们越过这个心理门槛,从而顺利地融入社会。

这些活动,促进了聋生与健全人的沟通和理解,促进了聋生与社会的融合,在此过程中,聋生也逐步学会了正视残疾、接纳自己,提高了就业适应能力。

三、就业指导工作的成效

通过以上一系列就业指导实践,一方面聋人学生对就业的认识更加明确了,大部分聋人毕业生建立了适合自身实际的就业理想,对就业、对社会、对自我有了正确的认识,而且对自我有合理的规划和相对准确的定位。

另一方面聋生就业的心理准备更加充分了,心理承受力增强了,基本能够识别一些招工骗局,学会了综合使用手语、文字、图画、指示等方式与健全人进行交流,与外界有良好的沟通,就业适应性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毕业后绝大部分聋人学生均能顺利就业。

根据就业调查显示,我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约95%,专业对口率约82%。同时也出现了一批创业典型和残疾人就业典范,有3位毕业生自开个人美术工作室,2位毕业生自开网店,经济效益都比较不错。有一届5位毕业生成为当地行业协会的主席,3位毕业生走上了单位管理岗位,去年一位工艺美术专业毕业生被当地评为全市十佳残疾人行业能手。

四、结束语

应该说,从事特殊学生的教育工作,不可能像普通学校的老师一样桃李满天下、出现很多成功的典范让老师引以为傲,作为残疾人教育工作者,本着“对学生未来负责”的理念,帮助聋人毕业生生顺利就业、自强自立,就是最好的工作价值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孟繁玲 河南省聋人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及分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2期。

2、贾益芹 王其虹 影响聋人就业的不利因素及解决方法.《现代特殊教育》,2001年5期。

3、庆祖杰 周春梅 聋人大学生就业问题、影响因素及对策.《中国特殊教育》,2006年第7期。

4、淄博市教育科学“十五”重点课题.聋校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及可行性研究,2006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