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23 16:56:2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房价调查报告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而70个大中城市的非住宅商品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6.2%,涨幅比7月高0.2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5%,涨幅与7月持平。其中,办公楼、商业娱乐用房和工业仓储用房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6.5%、7.4%和6.1%。
业内人士指出,今年全国房价的确呈普涨态势,似进入新一轮上升通道。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每月公布的数据,今年1-7月,70个大中城市的房屋售价同比分别上涨5.6%、5.3%、5.9%、5.4%、6.4%、7.1%,加上此次8月的7.5%,很显然,当前全国房价的涨幅在加速放大。而在连续几年政策调控的背景下,房价未见低头却又抬头的形势使楼市平稳发展的压力再次加剧。
供求失衡应该是造成此轮房价上涨的主要因素。中国指数研究院华东院副院长陈晟分析,2004年起的土地供应下降所造成的住宅有效供给减少,70-90结构调控所导致的部分项目供应放缓,及不排除开发商中存在的捂盘惜售行为,都是目前楼市供应吃紧的原因。同时,供不应求所带动的楼市增长又增强着市场对于未来的预期。
但是,陈晟又认为,强弩之末,力不能入鲁缟,单纯的预期支撑下的高涨楼市不会长久,目前高量交易的局面还会短暂延续,但随着未来几年结构调控等措施进一步发挥效应,供需矛盾将逐渐缓和。更有市场人士表示,不匹配的房价增长已造成一些城市有价无市的局面,房价调整或为期不远。
阻碍消防社会化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一是适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消防监督管理机制还尚未完全形成。
现行的消防监督机制,是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形成的,有着很深的计划经济烙印,严重滞后于经济建设,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制约着、阻碍着消防工作的社会化发展。消防行政审批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对企业事务包办的产物,实际上是政企不分的一种表现形式。消防监督机构重审批、轻管理、监督不到位的问题依然存在。如建筑工程的消防监督管理,从可行性研究开始到立项、建筑设计、建筑施工、装修设计、装修施工,施工中管理直至工程验收,都要经过层层的消防审批,事实上消防部门已经直接全面参与了企业基本建设和日常管理活动,承担了不应承担的管理责任,包办了应当由企业自己做主的事项,甚至有的图纸设计直接提出,消防设计以消防部门意见为准,消防产品必须消防部门指定才行等等不负责任的文字说明。这就制约了企业的自主意识和创造欲望,没有人再愿意浪费时间和精力,探讨如何才能将消防工作做得更好。另一方面,由于体制的原因,消防监督机构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职责范围外的事务性工作中去,不能从深深介入的微观消防监督领域中撤退出来,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监督职能不能得到有效体现,越俎代庖的现象突出。因此,消防社会化成了一句空洞的口号。
二是监督执法的法律依据存在较大缺陷。
应该说,以《消防法》为主的消防法规体系日趋完善,但目前还存在不少 立法的空白点,一些必须与《消防法》配套的规章有待制定。对于消防行政处置程序、社会消防安全培训、消防设施施工企业资质管理、消防设施检测维护等问题,目前只有地方规章或规范性文件作为执法的依据,因此在实际消防工作中遇到许多具体问题由于没有规定政府及有关主管部门负责人的相应法律责任,造成部分地区的消防规划、公共消防设施、消防装备建设不落实。公安部61号令的颁布实施对于强化企事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和推动消防社会化进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目前我国始终没有将消防教育作为国民素质教育来抓,公民的消防意识极其淡薄,对消防工作的认识仅限于生产生活中的积累的一点极其有限的经验而已。61号令属于部门规章,没有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措施。消防法仅仅对不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的行为给予行政处分或者处警告,行政处分并不是消防监督的权限,警告处罚无关痛痒,实施了也不能起什么作用。这些问题都极大地阻碍了消防工作社会化的发展。
三是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不强,消防安全组织尚不健全。
不少重点单位对消防安全责任主体已逐渐明确,自我负责的主体意识逐渐养成,但仍有少数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不强,仍存在消防安全工作是公安消防部门或其主管部门的事情的错误想法,存在消防安全制度不完善,消防档案建设不规范等问题。还有一些单位没有真正建立起消防安全组织,没有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没有明确消防安全归口管理部门,没有明确对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程序、内容、职责和奖惩措施。有的单位虽然明确了,但过于笼统、缺乏操作性,生搬硬套其它单位的规章制度,完全不顾及自身的实际情况,导致消防工作职责不明,各项消防安全管理措施无法落到实处。
二、如何实现消防工作社会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消防安全环境
按照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式,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的战略部署,根据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和我国入世后的实际,对现行的消防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规范认真进行清理,该制定的制定,该完善的完善,该废除的废除,尽快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消防法律体系,使其更具操作性。
消防工作直接关系到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是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有力保障,涉及到各行各业、千家万户,是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既不可忽视也不能懈怠。《消防法》第三条规定:消防工作由国务院领导,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障消防工作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因此,要做好消防工作首先要求各级政府应认真履行《消防法》赋予的各项职责,把确保消防安全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改革开放,改善投资环境,保障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程。同时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大力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走群防群治之路。
1、强化消防安全责任制,实现消防安全责任的社会化。
2、扎实开展消防宣传,努力开创消防宣传新局面。
3、强化消防设施建设,实现消防设施的社会化。
关注城市上班族在上班路上花费的时间,不是咱们的首创。去年,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曾过调查,中国的上班族每天在上班路上花费的时间领先全球,每天平均有42分钟用在上班的路上。分析还认为,中国城市的拥挤是导致上班时间过长的一个原因。
尽管是别人做在前面,但咱们做的这个调查还是让人颇感欣慰与亲切。
这个关于上班族每天花在路上时间的调查,不仅说出了咱们的心里话,还可以给城市的决策者以参考,甚至是提出要求。要么改善城市的交通,让城市公共交通更便捷;要么改善城市的规划与结构。不知我们的城市决策者看了这样的调查报告作何感想?从上班花费时间多,可以联想到过于庞大的城市规模和居高不下的房价;而在上下班路上耗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也会让上班族失去许多工作的快乐与激情。
其实,国外也曾经有过类似的调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调查过两个人认识的概率,斯坦福研究中心调查过人脉对赚钱的重要性,欧洲委员会作过关于爱情仍是促使人们作出背井离乡等重大决定的调查报告。当然,也有一些调查显得比较“另类”:比如杜蕾斯全球性调查报告中,对各国的数作了统计、比较,得出的结论与人们想象中的不完全一样,西方国家的数并非最多。
这些调查的切入点总能让人读出温暖与敬佩。因为它们都是从“人”的角度出发,关心人的情感状况,关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关心人的负担,关心人的最基本的生理、心理需要。反观我们,尽管也有一些诸如留守儿童心理状况、婚恋情感等方面的调查,但与国外关注“人”本身的调查报告相比,我们欠缺得太多太多。
分析人士认为,目前全国一、二、三线城市房价涨跌已呈现分化趋势。在宏观经济面逐渐回稳的大背景下,房地产政策亟待长效机制推出。
开发商资金情况好于往年
央行调查报告显示,对下季度房价,35.8%的居民预期“上涨”,45.2%的居民预期“基本不变”,6.5%的居民预期“下降”,12.5%的居民“看不准”。
刚到上海工作3个月的李小姐已经准备出手了。她告诉记者,由于其公积金尚未缴满半年,只能申请商业贷款,还贷成本很高。“即便如此,也不能再等了。房价一天天涨下去,远高于还贷成本;再加上银行贷款额度的日趋紧张,今后还不知道能不能拿到优惠利率呢。”
市场分析人士也普遍认为,今年9―10月份的传统销售旺季里,一线楼市的房价将保持高位。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表示,大部分房企都不愿错过楼市黄金销售季,纷纷打算在此期间密集推盘。此外,各地“地王”再现导致需求恐慌,入市积极性增加。
张大伟认为:“目前开发商的资金情况好于往年,在这种情况下一线城市房价上涨压力极大。”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的数据显示,在今年全年还未过半时,包括万科、融创、龙湖等在内的十大标杆房企国内外融资额就已经超过459.6亿人民币,较2012年上半年上涨了75.6%。
各地微调政策松紧不一
“在当前形势下,预计各地房地产市场政策将呈现两极分化,过热城市的政策可能进一步收紧,而楼市冷清的区域可能出台扶持性政策。一、二线城市在年底前依然有收紧政策的可能性。”张大伟表示。事实上,近期各地楼市政策已经出现新动向。北京房价已经连续数月保持着同比接近20%的高增长,环比增速也始终未见明显下降。
在此背景下,北京市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推出“限房价、竞地价”的措施,同时进一步收紧房地产预售审批,对开发企业的销售价格进行直接干预。北京之外,南京出台政策,明确国企退出商品房开发领域时间表;郑州则进一步收紧限购政策,明确要求不满20岁的单身人员暂停买房。
有政策收紧的,也有楼市松绑的:房价连续数月环比下跌的温州率先微调了自己的限购政策,将2011年初开始执行的本地户籍家庭只能新购买一套住房的限制放宽为两套。曾经领跑全国房价的深圳楼市,由于最近的涨势回落,也酝酿出台了新的政策,放宽普通住宅税收优惠门槛,以期让更多的小户型或者中低价位的普通住房享受到税收优惠政策,从而鼓励刚性自住购房需求。
除此之外,芜湖、舟山等不少三线城市也都或明或暗地调整着已经出台的房地产限制措施,为减少库存、重启楼市做铺垫。
房贷收紧影响市场走向
张大伟认为,近期多家银行房贷收紧,甚至有银行暂停了房贷业务,对市场也将产生一定影响。记者近日走访北京市多家商业银行营业网点发现,一些银行的确已经暂停个人房贷业务,部分国有四大银行的网点还在经营房贷业务,但有的表示“要等到第四季度才能办理,因为额度用完了”。
寒假学校布置了对亲戚好友进行调查的活动,在大年初三,我带着调查表来到了在中国建设银行上班的姐姐家里。
当我一项项地调查后,我仔细地看完了调查表,感受颇深。姐姐是成都大学本科毕业生,在毕业后,面对如今人才辈出,激烈竞争的社会,她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这份工作,据调查表上所说,姐姐每天的工作时间在8小时以下,而且工资在1200—1800元。
我想,现在物价、房价都在飞速增长,竞争也相当激烈,大学文凭也已经不足为奇,若只是一名普通大学的大学生,又没什么特长又怎么能够在这样的社会下生存下来呢?
焦虑不仅是心理病,也是一种社会病。它的弥漫让我们陷入了危机四伏的生活。
从“无名的担心”到“对未来的不安”
28岁的李莉是一家外企职员,独自一人生活在北京。虽然每天上班她都会穿得漂漂亮亮、妆容精致,然而脸上总会带着一点儿倦容,眼神和嘴角流露出些许不安。她说:“以前大家都说我心重,坐飞机的时候担心失事,走出家门担心门没锁好,领导点名发言会紧张害怕到手心冒汗,连打个电话联系客户都要准备上十几分钟,生怕对方态度不好。”李莉说,最近她觉得这种焦虑感越来越严重了,开车的时候,几乎在每个路口都要停下来反复确认是否安全;和不熟悉的人共进晚餐,会让她觉得极不舒服。
“一切都会好的,不用太担心。”这是吴昊最近常听到的一句劝说。他年过40,父母身体不太好,妻子在家当全职太太,儿子刚刚上初中,一家老小的生活重担全压在他一个人身上。为了让家里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他听信一个亲戚投资股票的小道消息“杀”入股市。没想到,这只股票最近节节走低,让他每天一睁眼就觉得身上好像背负着千斤重的包袱,大脑被“何时能解套”这一焦虑的念头掌控着。
李莉和吴昊的症状,多多少少都会出现在你或者周围人的生活里。一项调查显示,在中国,只有0.8%的人从来没有过焦虑。也就是说,我们的焦虑人口,已经接近100%。这种焦虑成为我们情感中的“破坏分子”,让我们变为“被不安的感觉追赶着生活的人”:担心房价上涨、担心职位不稳、担心婚外情、担心老无所依……只是一点儿小小的怀疑,就假设了各种最坏的情况。
所有人的焦虑情绪从轻到重都会分为4个层次,先是身体紧张,常觉得无法放松,习惯于眉头紧锁;然后爱出汗、眩晕、呼吸急促,这是自主神经系统反应强烈造成的后果;之后就会对未来产生无名的担心,如担心工作和健康;最后发展到对周围环境的微妙变化和别人的言行都充满了警觉。与其他心理疾病相比,焦虑的特点在于它的复杂性,它影响着个人,也影响着社会。让人烦躁不安,降低个人工作、日常生活及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同时也会降低整个社会的幸福感,强化了对未来的不安全感。
怕穷、怕变是焦虑的核心
从田园牧歌中悠闲地漫步,到车水马龙中狂摁喇叭催人快走,这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我们的心态如此的紧张焦虑?
焦虑的产生是因为对可预计的、即将到来或发生的事有所担心,怕应付不了。将焦虑的原因可以更细致地归纳为:价值观念的多样化让人们对未来产生“不确定感”;成就感的缺乏,让人们感觉不到对自我的肯定;在社会高速转动的齿轮上奔跑,让人产生若不奋力向前,就可能被淘汰的担心。
以下两种是现代社会中最核心,也是最应解决的焦虑原因。
对贫穷的恐惧。成绩不好怕考不上好大学、老了担心没人赡养没钱看病……这些焦虑的根源实际上就是对贫穷的恐惧。《2010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调查报告》指出:约1/5受访者认为自己比周围人穷,而且无论男女、不分年龄、不管收入高低,对贫穷的畏惧远超过对情感背叛、友谊和尊严丧失的畏惧。而《2009幸福指数调查报告》显示,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认为,赚到钱才能“赚”到幸福。“钱=幸福”,这种唯一的价值评判标准让人们永远处于不满足的状态中,焦虑随之而来。
对变化的恐惧。刚工作担心买不上房、买了房担心还不上贷款、买早了担心房价会降、还没买担心房价会升,这些大大小小的变化成为了焦虑的原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变化意味着对未知事物的不可预期和不可控,由此产生的焦虑常常伴随着消极情绪。比如面对未知工作或挑战时,悲观地认为自己无力完成;对他人有较强的依赖性;做任何事之前都会想到最坏的一面,从而惶惶不可终日。
别让焦虑成为“传染病”
对于个人来说,要想避开如瘟疫一样的焦虑传染,可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寻找有香味的东西。淡淡的香味有安抚情绪的作用,比如薰衣草香可缓解焦虑。美国一项研究还证明,苹果香味能减轻焦虑、分散注意力,使颈部、头部肌肉变得松弛。
逼着自己“做决定”。对于那种由变化和未知引起的焦虑,最好的方法就是逼着自己尽快做出决定。这能让自己更坚决一点儿,清楚地知道下一步应该做什么,将焦虑由负面情绪转变为正面情绪。
默念“放松”。每当意识到自己陷入焦虑时,默念“放松”10次~15次。“放松”这个词会让身体得到一种信号,然后自然地松弛下来。
没有人能想到一份普普通通的调查报告竟会引发一场全国范围的激辩。
2009年9月4日,《东方早报》刊登了一份关于华东地区白领人群日常生活状态的调查报告――《华东区白领生活形态调查研究报告》。报告结果显示,在上海地区8成白领自认活得不如农民,58%的白领羡慕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53%的白领认为比不上农民的理由是“他们没有辐射和交通污染”,43%的白领希望能和农民一样一日三餐都正常。
调查结果甫一公布,立即在全国上下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一时间成为国内各大报刊,网站论坛上的热门话题。有的网友说白领们叫苦实在太矫情,是“得了便宜还卖乖”,有本事你也去种地!有的则认为现在都市白领面临的生活压力大,羡慕农民也可以理解。
截至记者发稿时,报告的结果已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国内各大媒体上关于这一事件的争论仍在继续。而由此次激辩所引发的关于白领标准和白领人群生活压力的讨论也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
一份报告引发的“口水仗”
“白领”。“羡慕”“农民”这几个关键词似乎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这份《华东区白领生活形态调查研究报告》必将成为大家争论的一个热点话题。
9月4日,《东方早报》的文章刊出后,随即引来全国上下的一片嘘声,“矫情”、“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叫骂声不绝于耳。9月7日,《北京青年报》刊发文章――《白领羡慕农民:矫情背后的真实》对这一话题进行评述。文章认为,宽容地看,8成白领自觉活得不如农民,并非全是矫情。他们所抱怨的现实生活际遇,也并不都是无病的小资情结在作怪。在房价、药价高涨的现实下,白领们光鲜的外表背后,也有着不为外人知的艰难。但这一观点随即遭到了某省级卫视读报栏目主持人的“挞伐”;白领们羡慕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怎么不羡慕农民烈日当头地享受紫外线的充分照射,而且经常的还要在暴风雨中“虎口夺食”?希望能和农民一样三餐都正常――只要白领们放弃那些“小资情调”的夜生活,基本是可以实现的。
9月9日,《南方周末》发表了时事评论员熊培云的署名文章《白领为什么羡慕农民?》。文章称,对于“白领羡慕农民”的调查结果,他并不感到意外,更不觉其荒诞。同时,他也能理解部分网民的愤怒。但是,都市白领人群对农民生活的“局部羡慕”也是非常真实的。
但随后,在国内各大知名网站、论坛上就相继出现了大量反驳熊培云观点的文章,而网友们对此事件的评论更是不计其数。
国内知名网络论坛――中华论坛《新闻观察》版块的版主郭一平亲眼见证了这一网络“盛况”。从月初起,相关的讨论帖子就开始大量出现。最多的时候,这类帖子的日浏览量可以达到3万以上。郭一平说,“差不多是创纪录了”。
但在他看来,对这话题的争论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因为双方各说各话,永远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杨金强是上海某生活杂志的编辑,他到现在还记得半个月以前编辑部的一次选题策划会上的情景:刚一谈到这个调查报告,编辑部就炸开了锅。有的说,整天坐在办公室里的白领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去比不太厚道。有的说,白领们所承受的压力是远非农民们所能想象的。大家各执一辞,互不相让,火药味还挺浓。
杨金强听着有些可笑:反对者总是在强调绝大多数农民生活的困苦现状,而赞成白领说得有理的,实际上一直是在拿极少数的富裕农民来说事儿。“白领羡慕农民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他说。
谁算自领?
这次关于“白领羡慕农民”的激辩,还引发了人们对都市白领标准的大讨论。在目前的中国,相较于农民阶层身份的相对清晰,白领阶层的身份似乎更难以界定。
“白领,在英文中的写法是“white-collar”,它最早出现在上世纪20年代初的西方社会,意即“穿着白色衣领的员工”。这类人群主要是指受雇于人而领取薪水的从事脑力劳动而非体力劳动的职员,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政府公务人员等。一般情况下,这类人员的工作条件较好,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也较高,是令许多人羡慕的阶层。
在中国,一般认为“白领”一词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出现的,基本上沿用的是“从事脑力劳动的职员”这一概念。通常,在写字楼上班,坐办公室的职员都会被称为白领,如果职位较低,工资不高,最多在白领前加一个“小”字。
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2007年11月公布的全国主要城市白领工资标准,综合各城市物价水平,居住成本、交通成本城市现代化等诸多方面因素,共分7个档次;香港与澳门分别以18500元与8900元位居一档;上海、深圳、温州、北京位居二档,在上海成为个白领,月薪要达到5350元。而在北京这一数据为5000元;成都,哈尔滨等城市列第六档,工资标准为1 900元与1 700元;最低的第七档为拉萨,白领标准为900元。
这一“研究结果”的公布,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争议。争议的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究竟什么是白领?能用工资标准划分白领吗?二是这样的标准究竟是高还是低?
著名人力资源专家,北京绿洲源管理顾问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张锡民先生认为,虽然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人们对白领阶层的划分仍然存在不同的意见,国际上也没有什么统一的划分标准。但现在为各方所公认的一个标准是,白领必须从事的是非体力劳动,其工资收入水平因各地的生活,消费成本不同可以上下浮动,但一般来说,是高于当地的平均收入水平的,至少要是当地平均消费和物价水平的1.5倍。
而北京链家地产资深置业顾问李二伟先生则认为:白领阶层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和专业技能,所从事的主要是脑力的而非体力的文职或管理性工作。相应地,其收入水平应当足以使其在工作所在地维持一种相对体面的生活。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李二伟说,在这份调查报告中很多羡慕农民生活的所谓的白领,实际上都只是“伪白领”或“准白领”,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白领人士。
白领生存状况之辩
9月26日,京郊密云县石城乡寇大龙正在自家的院子里拾掇着刚刚收下来的玉米。
他坐在一只小矮凳上,左手扶着一个木制的玉米脱粒推子,右手拿着一棒玉米。玉米棒子在推子上使劲儿一推籽儿就落在了推子下面的簸箕里。
“那些整天坐在写字楼里吹空调的白领会羡慕我们?您别跟我开玩笑了!”他觉得这事儿有点好笑,说话时连头都没有抬。
这并不是他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事实上,半个月前他就在一个网络论坛上看见了这个调查报告。当时他用自己的网名在论坛上回了一句“太矫情了”。
“这帮人就是没事儿闲的。”他一边忙着手里的活儿一边笑,“你们谁要是愿意跟我换换,我现在立马就同意。”
大龙今年36岁,中专文化,曾是一名公交车司机。从2002年开始,他辞职搞起了货物运输,几年下来赚了不少钱。现在,他住着二层小楼,家里电话电脑等一应俱全。
在外人看来,他的日子过得相当滋润,但他自己却不以为然:“啥时候有活儿了你不还得一点一点地干?他指着满院子的玉米说:“哪里有你们坐在办公室里舒服!”
对于这份说“白领羡慕农民”的调查报告,他说了一句:“光看见狼吃肉,没看见狼挨打。”
但在北京某广告公司的年轻白领张洪山看来,“只见狼吃肉,不见狼挨打”的恰恰正是寇大龙这样的京郊农民们。
张洪山是河北人,今年28岁。2004年大学毕业以后他就进入了北京某广告公司工作,现在月薪有8000多元。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2007年公布的北京白领工资标准,他无论如何都算得上是白领阶层了。但他自己却“从来都没有感觉自己是白领”。
小张所在的广告公司在北京的朝阳区,但他却住在几十公里之外的石景山区。每天上班光在路上就要跑上将近两个小时。“别人是朝九晚五,我这儿却是朝五晚九――每天早上5点就起床,晚上将近9点才回到家。”他自嘲道。
他曾经想过要搬到公司附近来住,但看看已接近他月薪一半的房租,他只得作罢。至于攒钱买房,他坦言“还没有想过,也不敢想。”
舒伟是河南郑州市郑东新区某律师事务所的助理律师。他2005年6月从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系毕业以后,先在一家公司做法律顾问,从2007年起进入这家律师事务所做起了助理律师。
舒伟现在的月收入大约有6000元,在郑州这个尚不甚发达的中部城市,他的收入绝对属于中上等水平。初进律师事务所时,他曾信心满怀地要在五年以内买房买车,但随着郑东新区的建设,他很快发现,这并不现实。
“我的工资是比两年前高了,但这里的房价涨的更快,前两年一平米还不到5000,现在都涨到8000多了。”毕业好几年了,他现在还几乎没攒下什么钱,至今仍住在单位附近某都市村庄的出租屋里。
他的房东是当地的村民。他们的生活让舒伟十分艳羡:“不用上班,只要在自家的院中盖上两栋小楼出租每个月就有上万元的收入。到了年底,还会有村里的集体分红。
相较于收入上的失落,精神和心理状态上的落差更让舒伟牢骚满腹:“我们每天起得比鸡都早,干得比驴都累,最忙的时候每天的工作时间在10个小时以上,而他们却可以每天都睡到自然醒,然后悠哉游哉地喝茶遛狗。我们娶不起,住不起,生不起,养不起、病不起,但他们似乎从来都不用担心这些问题。”
“虽然他们很多人都只有初中文化,但和他们相比,我感觉不到任何的优越感。”舒伟说。
如何“解放”白领?
这些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且有着一技之长的白领们本应处于整个社会金字塔的高端,是许多人羡慕的阶层,却又因何开始羡慕起农民的生活了呢?
智联招聘网资深人力资源顾问孟婷女士认为,这与我国近年来农村、农民自身的发展以及都市白领人群生活压力的增大有关。近年来,伴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实力的高速发展,我国农村地区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许多农民的生活条件已经得到大大的改善。而与此同时,城市地区的各项生活成本、工作压力却在不断提高,在我国目前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完善的情况下这势必会让一部分都市白领人士产生一些心理落差。
“比如,一些大城市周边地区的农民几乎不会为自身的住房问题担忧,这对许多白领人士来说是不可想象的。而相较于白领们沉闷紧张的生活,农民们相对轻松,规律的生活又让许多白领人士心向往之。”孟婷说。
而北京链家地产资深置业顾问李二伟认为,与其把这份《华东区白领生活形态调查研究报告》当成一份研究报告,还不如把它当成份趣味调查。“这份看似荒诞的报告背后折射出的是当下都市白领人群的普遍焦虑与无奈。其实,更多的白领是在借这份报告发泄自身的压力。”他说。
在他看来,我们大可不必用“那你为什么不去当农民”之类的话语去呛这些白领们,他们还不至于弱智到连自己的境遇比农民高都不知道。白领们的这些抱怨,是他们工作疲态的表现。而这种工作疲态的心理呈现则与他们所浸其中的企业文化有关。
在国内的各式公司、企业中,多数的老板和上司都喜欢听话勤恳加班加点的员工,并将之视为勤奋努力和敬业的象征加以推广。久而久之,这就造成了国内白领人群心理压力过大生活节奏过快,甚至一日三餐都不能按时的情况。
“实际上,这是一种非常落后的企业文化。现代企业需要的更多的是员工内在的激情和创造力,而不是简单的服从和老牛式的勤勤恳恳按部就班。”李二伟说。
“在谷歌微软等一些知名的跨国公司,主管人员一般不会对员工的工作时间作要求。他们可以比较自由地安排自己的工作,或者像早起的乌一样清晨五点就开始忙碌,或者像夜猫子一样昼伏夜出。他们甚至可以带着自己心爱的宠物来上班 只要它不在公司里乱跑,乱叫。如果工作累了还可以带宠物到外面的草地上一起享受一下阳光和运动。”他说,在这种企业文化的熏染下,白领们生活工作的压力就会小很多。
关键词 职教 语文 技能 素养
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学语文说到底是要学会应用语文这一工具。因此,语文最基本的听说读写的技能必须过关。但是职高学生基础薄弱,在有限的时间里,职教的语文教学如何开展呢?笔者认为,应本着“实用第一”的原则,按照“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语文基本应用能力”的要求来开展。张志公说过,语文课是“以知识为先导,以实践为主体,并以实践能力的养成为归依”的课。所以我们必须针对学生的弱项,重点加强一些应用技能的训练。根据笔者在教学中的经验体会,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是适应社会人际交往需要的基本素质,良好的口语表达已成为现代人追求的目标,也成为很多单位招聘和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职校的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农村,因此,学生在“说”的方面存在几大问题:一是说不好,开口说话不是满嘴的方言,就是一口的“塑料普通话”;二是不愿说,上课回答问题,不是拒绝回答,就是“我不会”;三是不会说,好不容易开口了,也是结结巴巴,语无伦次。这样的表达能力如何适应社会正常交往的需要呢?尤其是现在招聘的面试关,如此蹩脚的口才,既不能充分地展示自我,也给招聘的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如何能过得了关?针对以上情况,要想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要让学生努力克服方言,尽量使用普通话,让学生养成在任何场合都说普通话的良好习惯,努力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说普通话的语言环境。二是要在教学中多安排一些学生口头训练的机会,引导学生敢说、愿说、会说。比如:开展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演讲内容可先易后难,先从简单的自我介绍开始,再到命题演讲,进而到即兴演讲。课堂上可以拿一些社会的焦点话题如房价、医保、就业等,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既锻炼了他们的口才,又增强了他们的思辨能力,使他们的目光关注社会。还可以多开展一些诸如朗诵赛、演讲赛、辩论赛等多种形式的比赛活动,让学生有锻炼表演的舞台。三是要让学生掌握说话的方法、技巧。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在造就一个有教养的人的教育中,有一种训练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优美而文雅的谈吐。”因此,要想给对方留下一个好的印象,还要注意说话的技巧。与人交谈时应专心致志,努力揣摩说话人的意思,把握对方的说话要点,然后围绕话题,语句畅达、清晰明了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对于大部分职校生来说都是一道难关,更何况是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的职业学校的学生。让他们写一段简短的自我介绍也是表述不清,就连一张小小的请假条,都不能写完整。不是没有名称,就是没有时间,格式从来没完整过。因此在写作教学上,笔者先找他们最熟悉的题材写。写人,写熟悉的人,如《我》《我的母亲》;写事,写身边的事,如《打工记》《误会》。等学生能够语句通顺、表述清楚了,再写《我最爱的一幅画》《我印象最深的一本书》......再到《路》《窗户》这类抽象的题目。这种由具体到抽象,由印象到联想,由熟悉到陌生的思维转换训练学生能够适应,提高得也快。同时应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应用文写作的能力。应用文写作是中职学生必备的职业能力之一。由于应用文语言简洁平实,不像记叙文有声有色,也不如议论文深入浅出,晓之以理。故职校学生往往感到应用文写作课枯燥乏味,难以引发职校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教师首先要联系现实引证当代社会人才市场的生动实例资料,让学生了解社会选拔人才对写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越来越重视的事实来引起学生对写好应用文的重视,比如通过介绍当代社会的应用文使用成功或失误的案例,说明应用文对人才和事业的作用。其次,引证人才市场选拔人才时如何考查应聘者写作能力的事例,比如应聘时的敲门砖——自荐信写得如何直接影响考官对应聘者的第一印象。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从内心深处唤起他们的学习需求,激发他们学好应用文的兴趣,进而化作学习的强大动力。最后,教会学生写应用文的方法、格式。如履历表、通知、便条、启事、申请、合同等等。在教学应用文的写作方法时,教师如果一味灌输理论知识,势必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采用多样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调动起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如案例教学法,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从教材外精选一些有典型性、现实性、实用性、新颖性的例文来做示范讲解。利用PPT制作的写作课件,将各种文体的要点、难点表述清楚,配以例文进行说明,对容易出错的地方用病例文释加以演示指教。这样能帮助学生迅速有效把握应用文体的体例特征和写作要求。另外还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进行作文训练,因为学生将来参加工作,走向社会,需要写的也往往是与专业有关的文章。如在花卉园艺专业讲“调查报告”这种应用文体时,我就把全班学生分成四个组,鼓励他们到市场进行调查,要求各组把调查的情况写成调查报告。学生通过实地调查,多方查找资料,集小组成员的智慧把所见、所闻、所感写成了不错的调查报告。通过这种亲身体验,学生有材料可写,也在写作体验中掌握了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和写作方法。
3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