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小学数学教育叙事

小学数学教育叙事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1-30 04:33:5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小学数学教育叙事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小学数学教育叙事

第1篇

一、挖掘教材资源,适时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

小学数学教材中有丰富的环境教育素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挖掘教材资源,选择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形象生动的素材,充分发挥环保素材的教育意义。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结合小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其中渗透环境保护知识,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

1.保护水资源。例题:一个滴水水龙头每天会浪费掉1.5千克的水,那么每年大约会浪费多少水?

2.吸烟的害处。例题:2012年某国由于吸烟造成的死亡是32520人,是机动车引起死亡的12倍,那么由于吸烟造成的死亡人数比机动车引起的死亡人数多多少?

3.爱护树木。例题:①山上种有柏树和松树,其中柏树有210课,比松树少90棵,那么山上有多少棵松树?②1公顷森林在生长季节内5天能够吸收4.5吨的二氧化碳,那么800平方米的森林每天能够吸收多少二氧化碳?

4.水土流失的严重性。例题:①地球上每天有800万吨的水土流失,这些流失的水土如果用能装10吨的卡车来运,需要多少辆能运完?②每辆卡车长度是8米,如果将这些车排列起来,总长度是多少?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计算了解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如果学生发现800万吨流失的水土需要80万辆卡车才能运完,这些量化信息就会使学生感到惊讶,感受到水土流失的严重性。

此外,除了教材中已有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素材,教师要主动学习和小学数学有关的环境知识,寻求数学知识中包含的环境问题,将数学学习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有机结合,增强学生的环保责任感。

二、开展实践活动,感受环保的重要性

在教学“校园的绿化面积”这一内容时,可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先上网收集校园绿化设计的资料,调查可进一步进行绿化的地点,设计出校园绿化方案,并计算出校园绿化所需的成本,最后由每组派代表向全班做方案介绍。

1.校园绿化方案设计过程。①分组确定校园里所需绿化的地方。②指导学生通过图书、网络查找出适合种植的植物资料。③充分运用所学的图形知识,设计出绿化方案,并分别计算各类植物的种植面积。④根据每种植物的价格,计算出整个绿化过程所需的成本。

2.各小组派出代表展示绿化设计方案。在数学课堂上,各小组分别展示绿化设计图,并介绍本组的校园绿化方案。再在各组间互相讨论,评出哪种绿化方案能使校园最美丽,哪种方案最经济合理。教师可指导学生将所有绿化方案集合起来,办成专刊,进行全校展览。

三、利用废物制作绿色学具,强化可持续发展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使环境知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如何在生活中保护环境。如,让学生知道生活中的废物是如何产生的,如何减少废物的出现;让学生了解哪些废物是不可再利用的,哪些废物是可以再利用、可以反复使用的。引导学生在生活与学习时,主动、仔细地观察,积极思考,利用一些废弃物制作学具,变废为宝,这样既能提高教学效率,又能将可持续发展观念贯穿于数学课堂中。这样的课堂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还可在培养数学思维、提高空间想象力的同时,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在教学“圆柱体体积”时,可指导学生收集废弃的易拉罐作为学具使用;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时,可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收集废弃的火柴盒、饮料盒、牙膏盒等作为学具。还可开展有关环保的讨论,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实际生活中不自觉地在制造污染,破坏环境,指导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在生活与学习活动中注意节约资源,减少废物的出现,避免废弃物污染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这样的教学实践在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可以强化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第2篇

关键词:校本课程;教学方法;评价方法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高职数学在高职院校既是基础课与工具课,又是文化课与素质课,但高职学生在中学阶段的数学基础普遍较差,按照传统的教学理念实施高职数学教学存在诸多障碍。如何使数学教学围绕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数学应用意识,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是高职数学教学中必须面对的问题。为此,探讨与专业需求相适应的高职数学教学内容,与学生数学基础和心理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与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多元化评价方式是高职数学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高职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审视目前的高职数学教学,存在如下问题:(1)高职学生的数学基础薄弱已是不争的事实。其原因之一是现行高职生高考对数学要求的弱化,考试采用“3+2”模式,即专业理论和技能测试成绩占52%,数学成绩占16%,数学成绩所占比例低是学生对数学学习不够重视的重要原因。(2)高职数学与专业融合性不强是制约数学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数学是高职院校各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不同专业对数学的需求不同,但数学教学往往采用统一大纲、统一计划授课,没有更好地凸显不同专业对数学需求的差异性。(3)多数高职数学教学仍采取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满堂灌授课方式,缺少师生的互动性。(4)高职数学“单一笔试”的评价方式已经不再适用目前的数学教学。教学评价更应注重过程和数学应用能力的考核。

基于如上分析,高职数学教学必须立足学生的数学基础和专业需求,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为重点、以数学应用为目的,做到因材施教。

二、高职数学的有效教学策略

1.构建与专业需求相适应的高职数学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的概念最早出现在西方国家,到目前已经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了。校本课程作为学校本位课程或学校自编课程的形式出现,已经列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点实施的内容。2006年《校本课程开发的教育实践研究》列为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研究成果在一些学校进行了实验,取得了明显成效。2011年3月又吸收了33所中小学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验学校。高职院校也纷纷加入校本课程开发的行列,开发适合各自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高职数学是高职院校各个专业开设的课程,数学知识的呈现更应具有专业背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所以高职数学校本课程开发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的结合。如在介绍数学的主要概念时,尽可能选取学生所学专业的实际问题作为引例,从专业的视角分析观察问题,从数学的视角给出概念,达到用数学方法解决专业问题的目的。例如经济问题中的边际成本、边际利润和工程造价评估中的影子价格都是变化率问题。第二,关注学生的知识储备。作为高职数学的第一堂课,就应该了解学生的数学基础,有针对性地做好中学与大学数学课程的衔接。第三,关注学生的发展。校本课程既要体现“够用”的原则,也要关注学生升本的需要,从内容的选择上要有一定弹性。

2.编写高职数学讲学稿,加强师生的互动性

校本课程不一定有传统意义上的校本教材,而只需教师编写与专业相适应的高职数学讲学稿,即依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编写出具有校本意义的师生共用教学文本,让学生提前了解上课讲授内容,给学生更多自由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改变了学生被动听课的局面,加强了师生的互动性。

“讲学稿”是江庐中学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集教案、学案、笔记、作业、测试和复习资料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文本,是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充分整合后的校本课程,是“教学合一”的载体。王敏勤说:“我们多年来苦苦探索的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在讲学稿中得到了体现,在学生的自学和教师的点拨中得到了落实,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减轻学生负担的奥妙所在。”

3.融入数学实验,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过程

高职数学教学应重视学生数学素养的养成和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必须引导学生从“学数学”向“用数学”方向转移,将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有机地融合体现了“用数学”。如农机专业要用向量的数量积和线性方程组,电气专业要用Fourier级数、常微分方程,电子信息专业要用离散数学,土木专业要用无穷级数和数理统计,经管类专业要用函数的最优化和多元统计分析等内容。要实现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必须借助先进的计算工具,数学实验借助Matlab数学软件实现计算、仿真等功能。

数学实验是开放式教学模式,利用计算机和数学软件平台,对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某些问题,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发现、分析、寻找规律。如,线性代数中求行列式和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计算量很大,可以用Matlab的计算功能检验其结果的正确性。数学实验融入高职数学教学,使得教学不再枯燥、单调,增加了“做”数学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在高职数学教学中进行了有效教学策略对比实验,实验组和对照组取自数学基础相当的4个班,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人。期末采用统一试卷、统一考试、流水阅卷的形式,用SPSS独立样本T检验对考试成绩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成绩均值分别为78分和72分,双侧检验概率为0.025,说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成绩差异显著。

三、构建理论与实验并重的高职数学评价方式

从目前高职数学成绩评定来看,大多采取的评价方式是平时作业与单元测试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这种单一评价方式有一定的弊端:由于期末卷面成绩所占比例很大,致使部分平时学习不认真而期末突击复习的同学仍然能够通过总评测试。这种获得知识的方法是靠瞬时记忆、模仿计算,并没有达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针对这种弊端我们可采取以下措施,加大平时检测的力度,对课前预习、课上提问和作业有创新的同学要给予肯定和加分奖励;数学实验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所以实验成绩应在总评成绩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因此高职数学课程的学习评价应该多角度、多方面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总评成绩应该由三个维度构成,即平时作业与单元测试、数学实验和期末卷面成绩。

总之,数学实验与高职数学的有效融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了高职数学教、学、做的相互统一。既改变了单一的评定成绩的办法,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意识,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数学知识为专业服务、达到学用合一的教学目标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宫芹芳.江庐中学教学合一的“讲学稿”[J].上海教育,2011.

[2]王敏勤.教法是学法,教案是学案[J]天津教育,2006.

第3篇

关键词 虚拟现实 网络教学 人机交互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校园局域网络的网络教学已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各大高校迅速普及。为了进一步提高校园网络教学的质量,更加真实地模拟实际课堂教学的情景,虚拟现实技术被广泛地运用于其中,它给网络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模式。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是一项涉及计算机图形技术、人机交互技术、传感与仿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领域的综合集成技术。它是通过计算机对复杂数据进行可视化操作与交互的一种全新方式,利用计算机技术模拟产生基于三维数字模型的虚拟环境,形成一个以视觉感受为主,辅助听觉甚至触觉等可综合感知的人工环境,使用户作为参与者通过适当装置设备,自然地、身临其境地和虚拟环境进行体验和交互操作。①针对校园网络教学来说,建立更加真实的学习环境是提高网络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合理有效地将虚拟现实技术运用于网络教学之中,将会给网络教学模式带来积极的影响。

1 虚拟现实技术概述

1.1 虚拟现实技术的特点

(1)多感知性:多感知性主要是指除了一般人机交互所具有的视觉感知外,还具有听觉感知、触觉感知,甚至包括味觉和嗅觉感知等。理论上讲,理想化的虚拟现实技术应该具有一切人所具有的感知能力。

(2)沉浸感:沉浸感是指用户在进行交互操作时,存在于虚拟环境中所能感知到的真实程度。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应最大程度地模拟真实环境,使用户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计算机创建的三维虚拟世界中。

(3)交互性:交互性主要是指用户对虚拟环境内的物体的可操作程度和从环境得到的反馈程度。②

(4)构想性:构想性是指虚拟现实不仅要能使存在于此环境中的用户获取新的知识,提高感性和理性认识,而且要能使用户产生新的构思,启发其创造性的活动。

1.2 虚拟现实技术的分类

(1)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完全沉浸的体验,它需要借助头盔式显示器,数据手套等外部辅助装置与虚拟世界进行交互。将使用者的视觉、听觉与外界隔离,使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虚拟环境中去。这种虚拟现实系统十分复杂,对硬件和软件的要求都很高,因此普及推广难度较大,现阶段仅适用于某些特殊领域。

(2)分布式虚拟现实系统。分布式虚拟现实是指多个用户通过计算机网络连接在一起同时参加一个虚拟空间,共同体验虚拟经历。多个用户可对同一虚拟世界进行观察和操作,以达到协同工作的目的。

(3)简易式虚拟现实系统(桌面虚拟现实系统)。简易式虚拟现实系统又称为桌面虚拟现实系统,通常由个人普通计算机便可组成。它利用计算机屏幕作为观察虚拟世界的窗口,用户通过键盘、鼠标等普通设备便可实现与虚拟环境的交互。这种系统在环境的沉浸感上有所欠缺,但相对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便于应用推广。

2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校园网络教学建设

网络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在实现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共享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积极自主学习的能力。一般的网络教学,通常是将电子教材、教案、多媒体课件和授课视频等教学资源放置于网络上供学生自主浏览。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传统教学的真实感,也很难实现和学生进行动态交互,从而降低教学效果。虚拟现实技术正好能够弥补这方面的缺陷,通过对真实教学环境的模拟,使参与者能够身临其境地学习,能够更好地实现信息交互,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

从目前校园网络的构建来看,大多数都是基于WEB页面的B/S模式,并且从网络教学的现实应用来看,不可能给每个学生提供高成本的硬件设备,所以要实现并普及基于数字式头盔和手套的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显然是不太现实的。因此,作为应用并推广普及于校园网络教学的虚拟现实技术,目前应主要考虑简易(桌面)式虚拟现实系统。这类系统只需要以学生个人计算机作为终端设备, 以计算机屏幕作为交互窗口,鼠标、键盘作为交互设备,就能与教学内容和虚拟环境进行灵活自由的交互。

2.1 虚拟现实应用于网络教学的关键技术

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网络教学,更加真实地模拟实际教学环境,这其中主要涉及到的关键技术是对各种图形图像的立体化建模。VRML(Virtual Reality Modeling Language),虚拟现实建模语言的简称,它是一种用于建立真实世界的场景模型或人们虚构的三维世界的场景建模语言,是一种面向web,面向对象的三维造型语言,同时也是一种解释性语言。VRML采用文本格式来描述三维场景,使得整个虚拟世界的文件量远远小于传统的三维动画。③目前,VRML已经发展成为新的国际标准X3D。它在VRML的基础上做了较多改动,是一种支持XML编码格式的开放式3D标准。数据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实时交流,具有可扩展性、可移植性、页面整合性等优势。对于网络教学中的图像建模,可采用如QTVR(QuickTime Virtual Reality)等建模技术。QuickTime是Apple公司开发的一种图像和视频处理技术。QTVR是QuickTime技术的拓展,它不需要传统虚拟现实技术所要求的特殊硬件设备,在普通的PC机上就可产生相当程度的虚拟现实的体验。它不需要进行任何几何造型,只需通过图像采集系统采集真实世界的图像、QTVR系统软件处理离散的图像,即可完成三维空间、三维物体的模拟。用户操纵普通鼠标、键盘即可实现对三维造型的全方位观察。

2.2 基于虚拟现实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

将虚拟现实技术融入网络教学之中,将传统的教学资源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更加形象化,真实化地展示给学习者,使之能够在虚拟世界中得到更佳的学习体验。因此,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建立更加丰富完善的教学资源就是这种新技术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

(1)虚拟校园建设。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传统教学的教室是校园的一部分。在校园网络教学中,没有了实际的校园、教室的概念,对应存在的是虚拟校园和虚拟教室。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将实际校园中的建筑按一定比例以三维立体的形式表现出来,构建逼真的虚拟环境。一方面,虚拟校园能够更加直观真切地展示校园风貌,提升校园形象;另一方面,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的环境感受,学生可以用虚拟的角色在校园中行走,与其他虚拟角色交流,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进入虚拟教室进行学习。

(2)虚拟课堂建设。传统的网络课程一般主要包括电子教材、教案、多媒体课件等资源,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虚拟课堂,是在传统网络课程基础上的一次提升。虚拟课堂以更加立体直观的方式将各种数字教学资源呈现给学生,对于某一事物的学习,学生可以从多角度多视野进行观察,获得更加全面的认识。学生仍然以虚拟角色作为课堂的主角,能够与虚拟现实技术所表达的教学内容进行交流互动,在不断激发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进行自主探索性学习。

(3)虚拟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重要环节。在实际教学中,某些实验设备成本较高,更新换代较快,从而导致许多学校实验室设备陈旧,无法满足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某些实验结论可能需要长时间观察,某些可能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这些实验在实际完成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建立网上虚拟实验室,包括对相应实验室环境、实验仪器设备、实验对象以及实验信息资源的建模,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④虚拟实验室通过对现实实验室的逼真模拟,使实验者不仅具有真实的沉浸感,而且能够通过鼠标键盘等外部设备与三维仿真产生的虚拟实验仪器进行交互。在虚拟实验室中,实验者将不受时间空间和环境的限制,能从多角度反复进行实验论证而不用担心成本问题,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虚拟图书馆建设。虚拟图书馆是虚拟现实技术在图书馆中的一种应用,它是传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功能的扩展和延伸。一方面,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对图书馆实体进行三维全景建模,当需要查找某一书籍时,读者可像现实中一样在其中漫游行走;可以将某些二维平面的数字资源三维立体化,给人更加直观的感觉;同时还可以与人工智能等技术相结合,开发出更加完善的人机交互方式。⑤另一方面,虚拟图书馆也是一扇基于网络的服务之门,它提供的是一种虚拟的网络信息环境,通过校园网出口,用户可在与之相连接网络上的更加宽广的空间中进行搜索,获得更多更丰富的信息资源。

3 结束语

虚拟现实技术能够为学习者提供更加真实的学习体验,将其融入网络教学是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必将在网络教学中发挥出越来越重大的作用。着力建设基于虚拟现实的各种网络资源是进一步深入发展网络教学的关键,在实际建设中,应该根据现有硬件和软件技术条件的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虚拟现实技术,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L芑鹣钅浚汗疑缁峥蒲Щ稹笆濉惫婊乙话憧翁狻缎畔⒓际醮俳蚪逃夥⒄沟氖抵ぱ芯俊分涌翁狻度沃敖逃盒M缈纬探萄вτ醚芯俊罚翁馀己牛築CA110020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校园局域网络的网络教学已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各大高校迅速普及。为了进一步提高校园网络教学的质量,更加真实地模拟实际课堂教学的情景,虚拟现实技术被广泛地运用于其中,它给网络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模式。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是一项涉及计算机图形技术、人机交互技术、传感与仿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领域的综合集成技术。它是通过计算机对复杂数据进行可视化操作与交互的一种全新方式,利用计算机技术模拟产生基于三维数字模型的虚拟环境,形成一个以视觉感受为主,辅助听觉甚至触觉等可综合感知的人工环境,使用户作为参与者通过适当装置设备,自然地、身临其境地和虚拟环境进行体验和交互操作。①针对校园网络教学来说,建立更加真实的学习环境是提高网络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合理有效地将虚拟现实技术运用于网络教学之中,将会给网络教学模式带来积极的影响。

1 虚拟现实技术概述

1.1 虚拟现实技术的特点

(1)多感知性:多感知性主要是指除了一般人机交互所具有的视觉感知外,还具有听觉感知、触觉感知,甚至包括味觉和嗅觉感知等。理论上讲,理想化的虚拟现实技术应该具有一切人所具有的感知能力。

(2)沉浸感:沉浸感是指用户在进行交互操作时,存在于虚拟环境中所能感知到的真实程度。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应最大程度地模拟真实环境,使用户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计算机创建的三维虚拟世界中。

(3)交互性:交互性主要是指用户对虚拟环境内的物体的可操作程度和从环境得到的反馈程度。②

(4)构想性:构想性是指虚拟现实不仅要能使存在于此环境中的用户获取新的知识,提高感性和理性认识,而且要能使用户产生新的构思,启发其创造性的活动。

1.2 虚拟现实技术的分类

(1)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完全沉浸的体验,它需要借助头盔式显示器,数据手套等外部辅助装置与虚拟世界进行交互。将使用者的视觉、听觉与外界隔离,使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虚拟环境中去。这种虚拟现实系统十分复杂,对硬件和软件的要求都很高,因此普及推广难度较大,现阶段仅适用于某些特殊领域。

(2)分布式虚拟现实系统。分布式虚拟现实是指多个用户通过计算机网络连接在一起同时参加一个虚拟空间,共同体验虚拟经历。多个用户可对同一虚拟世界进行观察和操作,以达到协同工作的目的。

(3)简易式虚拟现实系统(桌面虚拟现实系统)。简易式虚拟现实系统又称为桌面虚拟现实系统,通常由个人普通计算机便可组成。它利用计算机屏幕作为观察虚拟世界的窗口,用户通过键盘、鼠标等普通设备便可实现与虚拟环境的交互。这种系统在环境的沉浸感上有所欠缺,但相对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便于应用推广。

2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校园网络教学建设

网络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在实现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共享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积极自主学习的能力。一般的网络教学,通常是将电子教材、教案、多媒体课件和授课视频等教学资源放置于网络上供学生自主浏览。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传统教学的真实感,也很难实现和学生进行动态交互,从而降低教学效果。虚拟现实技术正好能够弥补这方面的缺陷,通过对真实教学环境的模拟,使参与者能够身临其境地学习,能够更好地实现信息交互,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

从目前校园网络的构建来看,大多数都是基于WEB页面的B/S模式,并且从网络教学的现实应用来看,不可能给每个学生提供高成本的硬件设备,所以要实现并普及基于数字式头盔和手套的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显然是不太现实的。因此,作为应用并推广普及于校园网络教学的虚拟现实技术,目前应主要考虑简易(桌面)式虚拟现实系统。这类系统只需要以学生个人计算机作为终端设备, 以计算机屏幕作为交互窗口,鼠标、键盘作为交互设备,就能与教学内容和虚拟环境进行灵活自由的交互。

2.1 虚拟现实应用于网络教学的关键技术

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网络教学,更加真实地模拟实际教学环境,这其中主要涉及到的关键技术是对各种图形图像的立体化建模。VRML(Virtual Reality Modeling Language),虚拟现实建模语言的简称,它是一种用于建立真实世界的场景模型或人们虚构的三维世界的场景建模语言,是一种面向web,面向对象的三维造型语言,同时也是一种解释性语言。VRML采用文本格式来描述三维场景,使得整个虚拟世界的文件量远远小于传统的三维动画。③目前,VRML已经发展成为新的国际标准X3D。它在VRML的基础上做了较多改动,是一种支持XML编码格式的开放式3D标准。数据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实时交流,具有可扩展性、可移植性、页面整合性等优势。对于网络教学中的图像建模,可采用如QTVR(QuickTime Virtual Reality)等建模技术。QuickTime是Apple公司开发的一种图像和视频处理技术。QTVR是QuickTime技术的拓展,它不需要传统虚拟现实技术所要求的特殊硬件设备,在普通的PC机上就可产生相当程度的虚拟现实的体验。它不需要进行任何几何造型,只需通过图像采集系统采集真实世界的图像、QTVR系统软件处理离散的图像,即可完成三维空间、三维物体的模拟。用户操纵普通鼠标、键盘即可实现对三维造型的全方位观察。

2.2 基于虚拟现实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

将虚拟现实技术融入网络教学之中,将传统的教学资源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更加形象化,真实化地展示给学习者,使之能够在虚拟世界中得到更佳的学习体验。因此,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建立更加丰富完善的教学资源就是这种新技术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

(1)虚拟校园建设。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传统教学的教室是校园的一部分。在校园网络教学中,没有了实际的校园、教室的概念,对应存在的是虚拟校园和虚拟教室。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将实际校园中的建筑按一定比例以三维立体的形式表现出来,构建逼真的虚拟环境。一方面,虚拟校园能够更加直观真切地展示校园风貌,提升校园形象;另一方面,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的环境感受,学生可以用虚拟的角色在校园中行走,与其他虚拟角色交流,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进入虚拟教室进行学习。

(2)虚拟课堂建设。传统的网络课程一般主要包括电子教材、教案、多媒体课件等资源,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虚拟课堂,是在传统网络课程基础上的一次提升。虚拟课堂以更加立体直观的方式将各种数字教学资源呈现给学生,对于某一事物的学习,学生可以从多角度多视野进行观察,获得更加全面的认识。学生仍然以虚拟角色作为课堂的主角,能够与虚拟现实技术所表达的教学内容进行交流互动,在不断激发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进行自主探索性学习。

(3)虚拟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重要环节。在实际教学中,某些实验设备成本较高,更新换代较快,从而导致许多学校实验室设备陈旧,无法满足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某些实验结论可能需要长时间观察,某些可能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这些实验在实际完成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建立网上虚拟实验室,包括对相应实验室环境、实验仪器设备、实验对象以及实验信息资源的建模,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④虚拟实验室通过对现实实验室的逼真模拟,使实验者不仅具有真实的沉浸感,而且能够通过鼠标键盘等外部设备与三维仿真产生的虚拟实验仪器进行交互。在虚拟实验室中,实验者将不受时间空间和环境的限制,能从多角度反复进行实验论证而不用担心成本问题,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虚拟图书馆建设。虚拟图书馆是虚拟现实技术在图书馆中的一种应用,它是传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功能的扩展和延伸。一方面,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对图书馆实体进行三维全景建模,当需要查找某一书籍时,读者可像现实中一样在其中漫游行走;可以将某些二维平面的数字资源三维立体化,给人更加直观的感觉;同时还可以与人工智能等技术相结合,开发出更加完善的人机交互方式。⑤另一方面,虚拟图书馆也是一扇基于网络的服务之门,它提供的是一种虚拟的网络信息环境,通过校园网出口,用户可在与之相连接网络上的更加宽广的空间中进行搜索,获得更多更丰富的信息资源。

第4篇

当今,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艺术设计专业在本科院校开办的数量迅速壮大,众多院校在近十年的办学经验中也在与时俱进,不断地调整符合市场需求的课程培养计划。设计类高校专业的种类满足了现有设计行业对人才专业方向的需求,但同时也提出了院校培养学生的培养目标以及课程设置欠缺市场的检验和及时随市场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

许多开设多年的艺术设计院校毕业生面对设计公司提出的创意和技能水平方面的要求出现了两种就业情况:第一种是进入设计公司对其通过一段时间培养达到实际操作能力;第二种是完全无法适应设计公司工作,无法从事设计或施工的具体工作而被迫转行。这样的现象一方面说明了艺术设计高校的专业理论教学课程设置无法指导设计课程的规范性和设计的可实施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艺术设计高校的实践课程设计存在于市场接轨的缺口。

艺术设计实践课程一直被作为辅助教学手段,教师安排课外学生自行完成一些调查和分析活动而往往忽略了其与社会、市场衔接的特殊性。通过分析环境艺术设计行业发展的现状,仅通过理论教学和基本实践课程是远远不能让毕业生进入设计行业就业和适应设计行业的激烈竞争。如何将毕业生进入企业过渡的时间段转入校内,分担设计公司培养的任务,减少市场对本科毕业生的工作经验年限的限制等问题成为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难题。基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方向性有待争议

众多艺术高校面对设计专业是否打通基础课程教学平台问题各执己见。老牌艺术院校本着基础课程作为迈入艺术类院校的门槛,主张保持传统绘画及三大构成的教学方式。但作为学院主创专业的设计院校以及综合院校中开办的艺术设计分院却开始探讨专业的设计知识是否应该作为传统绘画及三大构成的指引者。在专业联考为基础保证之上直接将设计专业所需的表现手段和设计思想贯穿其中。这两种极端的教学态度我们不妨站在院校历史与发展的角度来看固然有扬长避短的趋势。

以笔者所在院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将突出空间、体量,以及大尺度的比例关系作为具有专业特点的素描课程主体;将突出造型特征、表现场景以及运用其他工具表现色彩关系作为具有专业特点的色彩课程主体;将景观平面布局的色彩搭配、室内使用色彩的比例关系、建筑形体的组合关系作为引导,将专业特点置入三大构成中,形成具有环境艺术专业特点的构成基础,建立多元的教学体系,掌握灵活的教学方法是高校艺术类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二、艺术设计专业(环艺方向)课程设置现状

上世纪80年代末期,让全中国艺术类高校将室内设计或景观设计等相关设计专业称呼改名为环境艺术设计,这一命名在多年来不断受到专家的抨击和争议。一个可以涵盖室内外的专业名称是否能让本科艺术设计院校在四年时间里,完成全方位对学生的环境艺术设计方向知识的培养。各个院校在效仿后也不断发现了诸多因更名而导致的专业教育问题。如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辐射面无法实现环境艺术设计包含的所有设计方向和专业知识;四年制本科无法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所有门类知识做系统、全面的,且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虽如此,环境艺术设计的宽口径依然是很多新设立的艺术设计高校的重点专业。这一现象也说明了:一方面在宽口径下学校可以根据教师队伍情况、教学条件、市场发展倾向等等随时对培养计划做出相应的符合环境艺术设计下设分类的市场需求的修改方案;另一方面对于如今现实的膨胀性扩招的现状来看,环境艺术设计这一笼统的称呼更有利于在考生心中提升课程丰富、专业全面等等信息。就笔者所在院校该专业涉及建筑、景观、室内三大主体课程的课时量可以说是平分秋色。加宽就业面与迎合市场需求似乎成了导致这一课程设置结果最有力的说明。

三、专业课程应对市场的关联性

从以上开课设置情况看基本已经将本科毕业生在面对市场时的就业选择都包含在内了。但经过多轮的教学来看,就业方向虽已明确,但是教学的深度如何控制、学生成绩如何经得起市场的检查,都无法得到最为客观的标准。专业课程的基本理论在指引学生完成各单元设计时都起到了规范性的作用,但决定教学质量的好坏以及学生的单元设计是否具有经得起市场检验的水准有两个关键的要素。

一是教师队伍建设。现如今绝大多数艺术设计高校的任职教师学历最低标准是硕士,众多硕士毕业生没有经过市场的跳板直接转变为高校的教师,位置的变化使这类教师没有经历设计行业中的行业运作流程、运作模式、设计的评判标准、设计完成的期限压力等等。这样会导致学生无法获得较为权威的或者是市场需求的设计思想。但是实践课程的介入解决的依然是将设计深入问题,并非能根据设计选题找到正好适合的施工现场给学生做现场分析,而且课程实践对设计专业课程的延续作用来看,教师的实际经验又一次成为该课程实践是否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评价标准。

二是学生在专业课程上表现出来的创意能力较差。创新思维的缺乏与面向全国大面积不断扩招,生源质量下降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艺术类招生的门槛设定往往被与大文大理无缘又想挤进大学校门的考生越踩越低。这类因此进入设计学院的学生对艺术的了解浅薄,审美的态度模糊,对创意的思考毫无道理,对自己的设计的好与坏完全无法评价。“创意毫无质量可言”是现在很多艺术高校教师面对学生的设计作品时给出的结论。专业课随后跟进的实践课程中,大部分学生又会因为实践课程并没有特别严谨的时间要求而对自己放松,只是以完成学习任务的态度完成课时。

四、常规实践课程对专业课的辅助作用

常规实践课程对专业课的辅助作用是否得到充分体现需要根据以下三个层面判断。

1.实践课与专业课程的衔接是否得当

比如专业基础课程《建筑设计原理》教学大纲举例,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总课时48学时,根据理论难度和范围,所需课时达到36学时,后续教师会用一个小型建筑单体设计作为检验学生学习质量的考核,学生完成考核作业时间为12学时。从工作量看,12学时无法完成,按照该课程设计,结束该课程必须在后紧跟课程实践,用课程实践的学时数来完成后续考核内容。该教学方式的设计一是为了满足专业课程能全面但不超出应有的课时量,而是为了实践课程能有丰富的课程内容。该课程实践紧随建筑设计原理之后虽然解决了考核作业完成的问题,但是同时也发现,学生的设计作业依然只有教师作为单方评价对象,并不能通过教师评分确定该设计是否符合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以及该设计是否具有实际操作和实施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如果学生仅凭完成该设计并得到了较高的成绩,依然无法证明市场对该生专业能力的肯定。

2.专业考察是否是专业课程的设计思想和设计元素的来源

一般专业考察为两次,第一次为第二学期结束后的暑假,为期三周。行程前,学生小组拟定可能产生的调研课题,行程中根据课题收集相关信息、照片和访谈,返校后将研究课题制作成调研报告。第二次为第六学期中。行程中每日速写要求,返校后提取地方特色的传统元素,做以提取元素为符号的小型建筑单体设计。该课程实践安排在第五学期,本学期课程有房屋建筑学、建筑设计原理、建筑制图等。因此该实践课程的考核作业可以根据前期课程完成设计。总体来说该课程的安排能保持与专业课程的衔接性,但是问题同样也出现了,提取元素虽得到了运用,但是对于元素提取的准确性、运用的合理性以及建筑单体是否可以得以实施也无从考证。

3.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是否能体现本科四年知识的综合运用

毕业设计应能运用大学本科四年专业知识,通过有效的表现手段、丰富的论据支持,将设计主题表现得全面、深刻,有一定创意。根据毕业设计出图质量基本可以看出四年的教学成果和四年教学过程中的缺陷。通过毕业生的信息反馈,通过毕业设计顺利找到景观公司并短期内进入设计工作阶段工作的只有少数。毕业设计没有实践经验的,转行从事其他工作的40%,从事环境艺术设计方面工作的毕业生,初进设计单位没有经过培训的几乎没有。

以上三个层面说明艺术设计专业(环艺方向)的实践课程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教学要求,也解决了专业课程课时量不足的问题,而且也能让学生在考察课程中学习和掌握不同地区的风俗和人文,并提炼可以运用的设计元素。第三个层面,原因在于绝大部分设计单位对于本科毕业生的概念设计表示出的是无法使用和超出实际的评价,但也必须承认,对于某些国内知名设计单位和跨国设计单位对于高校毕业生的概念设计有一定的热衷度。但从最后多次修改才将设计真正实施,也同样说明了,常规实践课程,无论是否迎合了相应的专业课程,或是概念设计的被采纳,依然反映出了本科四年中缺乏系统的、全面的、具有市场评判标准的实践课程用以提前检验学生的设计创意和综合能力。

五、实践课程项目应该适应市场需求

第5篇

蒋晓妹 山东省济宁市育英中学

各种图像、影像充斥于当下社会,人们更多地从图像、影像中获得信息,人类已进入“视觉文化”时代。当代视觉文化语境下,时刻都有各种吸引眼球的视觉信息冲击着学生的神经,他们对图像、影像表现出超乎前人的强烈兴趣。按理说,在这种“强烈兴趣”的驱动下,美术鉴赏课堂的气氛应该是活跃的,学习过程应该是充满陕乐的。然而,实际情况如何呢?学生普遍表现出对课本上罗列的艺术经典的漠不关心,对于教师抛出的各式问题反应冷淡。究其原因,视觉文化的冲击作用不容忽视。视觉文化时代所带来的各种变化,对于今天的美术鉴赏教学来说,是挑战也是契机,如何应对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在当今视觉文化的影响下,美术鉴赏课堂中的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等因素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这就迫使我们必须对教学技巧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课堂状况。就问题设定而言,美术鉴赏课中涉及的内容有其自身特点,它与其他学科在设问的侧重点上也应有所不同。另外,在“视觉文化”语境下,关于美术鉴赏问题的设定也必然随大环境的变化而出现新的特征。在课堂上,如何通过提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考、使学生获得“分析”与“理解”作品的能力,进而学会批判地阅读作品,从而提高审美能力,是解决美术鉴赏课当前窘境的有效途径。

一、有效设问

课堂设问的意义和作用不言而喻。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课堂设问与回答是师生互动的常用方式,其引发的师生对话是美术鉴赏课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重要方式。教师正是利用问题作为脚手架来帮助学生达到思维和学习水平的提升的。事实上,当教师提出较好的问题时,也正在向学生模拟思维的过程。课堂上的提问不在于考查学生掌握了多少美术常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观察和表达,尤其在当今的视觉文化时代。所谓思维起于问题而止于结论,一个精心设计的问题的提出,便意味着一段思维之旅的展开。“为了让你的学生参与教与学之间的对话,你必须在课堂讲授中添加两个至关重要的成分:问题和重要性(隐含的意义)。这样你可以把信息传递变为对意义的追寻。”美国课堂提问研究专家丹东尼奥( Marylou Dantonio)和贝森赫兹(Paulc.Beisenherz)共同开发了“Qu:Est教学策I咯”(Questioning for Understanding: Empowering Stu-dent Thinking)。该教学策略最大的特点是,将师生对话过程作为研究的重点。该策略强调的就是利用学生的回答,完善其思维,侧重以有效提问促进教学对话,使学生在参与对话的过程中发展认知能力。

钱初熹在《美术鉴赏及其教学》一书中,将“问答型”作为美术鉴赏教学的类型之一,并且明确指出了这种教学的优缺点:优点在于根据教师的问题引导,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思考;缺点是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大多都有预设答案,实际上学生仍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她认为,在“问答型”的教学策略下,学生易于获得美术知识和鉴赏方法,但不利于发展他们基于视觉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因此,这种策略没有实现所谓的有效设问。王大根在《美术教学论》一书中提到,设问的目的在于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并且激发学生的思维。该书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也给出了应对方法。对于设问后学生的反应以及教师的评价策略,他在书中做了详细阐述,这为改变“重设问而轻反馈”的课堂提问行为提供了可行性参考。

有效设问强调的是设问的有效性。在《课堂提问的艺术》—书中,作者总结了有效提问的相关论述:“为了实现有效提问,必须用教学目标来指导提问。……教师在提问时,必须及时发现和灵活应对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美国教师Wilen经过20多年的研究,就教师应当如何进行有效提问给出了九条建议:(1)设计提示课文结构和指导的关键问题;(2)问题的措辞必须清晰、明确;(3)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4)要有逻辑地、连续地提问题;(5)设计的问题要有水平区分度;(6)问题要紧追学生的反馈;(7)回答问题时,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8)采用能调动更多学生参与积极性的问题;(9)鼓励学生提问。

需要指出的是,以教学目标指导提问,是有效设问成为可能的前提。教学过程包含教的过程和学的过程。但很多教师更多关注的是自己计划教什么、怎么教,而对学生将会做什么、应该怎样做等问题,却缺乏兴趣、少有关注。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把构成教与学之间对话的两个部分——教学目标和学习结果——加以确定。因此,在设计课堂问题之前,教师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结果.即先对自己提出问题。美国学者彼得·法林将其称为“对教学之旅作出承诺”,具体内容包括:

1.你对学生的课程承诺——你的课程将覆盖哪些内容,你的学生将学会更好地做哪些事情(更清楚地理解哪些议题,解决哪些问题,等等)。

2.你如何实现你的承诺——为了实现这些承诺,你和你的学生要怎样去做(也就是我们习惯上所说的“课程要求”)。

3.学习进展的测定——对于课程承诺的实现程度,你和你的学生将如何了解(也就是我们习惯上所说的“评分”)。

提出这些问题,正是为自己的教学设计一个框架,这个框架将会为之后包括问题在内的具体的教学过程提供—个思维地图,这个地图会提示教师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行。

有效设问,不仅包含对于教师问题设计的要求,还涉及问题提出后的相关行为,如等待、反馈、新问题的生成等。由于涉及到诸多环节,需要综合考虑许多方面和细节。可以说,有效设问是一个过程、—个系统,一种方法论意义上的教学实践。

作为连接教与学的桥梁,有效的设问会让教学变成一种理想的类似掷飞碟的游戏,而不是像一场棒球比赛。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加入问题的讨论,抓住某个观点,然后再把它掷给别人。于是,课堂不再死气沉沉,而变得生机勃勃。

二、课堂设问的程序

美国教育专家杰基·阿克里·沃尔什和贝思·丹克特·萨特斯共同研究开发了“通过提问和理解促进学习和思考”的专业发展模式——“QUILT”框架。他们在《优质提问教学法》一书中阐述了该框架的五个阶段,即准备问题、陈述问题、激发学生的回答、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加工和对提问行为的反思。并且,将整个课堂设问看成是一个系统,从“准备问题”到“对提问行为的反思”基本涵盖了设问与评价的全过程。按照这种思路,我们可以把课堂设问的程序分为设计问题、提出问题、倾听回答、反馈/评价、反思等五个步骤。这五个部分是一个连贯的整体,应作为一个完整系统加以运用。(图1)

第一步,设计问题。笔者认为,问题设计应遵循注意关联性与合理性、强调普适性与针对性、突出创新性与可行性等原则,提出对学生有诱导性、有明确目的的问题,且措辞准确,以确保问题没有歧义和所提问的内容易于理解。

第二步,提出问题。采用恰当的组织方式,让全体学生参与思考。必要时重复问题,或者改变问题的表达方式,以保证所有人都能理解问题是什么。

第三步,倾听回答。教师应表现出对每一个答案的兴趣,并且引导全班学生尊重别人的思维方式。

第四步,反馈/评价。当学生回答以后,教师必须跟进,给予适当的反馈。根据学生的回答决定是否继续提出加工性问题、提供回答线索或是进行评价。如需继续提问,则返回到第二步。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

整堂课结束后,进入第五步,自我反思。除反思课堂教学过程之外,还需要专门对整个课堂设问的全过程进行自我反思。因为在课堂设问中,学生答案不可能是唯一的、固定的,所以课堂设问过程中蕴藏了诸多可能性和不可预知的状况,教师需要进行总结并反思自己的设问行为,以促进有效设问技能的提高。

三、课堂设问的策略

教学对话中,教师需要牢记课堂教学目标,做一个忠实的倾听者和机敏的引导者。此外,这一过程中还必须强调学生的自主性,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并成为积极的思考者。

围绕相关主题进行的课堂对话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从问题的设计一直到课后反思,这一流程要求教师必须做出系统的规划,并且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提问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

(一)问题设计的策略

《优质提问教学法》中列举了优质问题的四个特征:(1)能够达成一个或更多教学目标;(2)关注重要的课程内容;(3)能够促进在规定的认知水平上的思考;(4)清晰地阐明所要问的内容。

参照以上优质问题的特征,再结合美术鉴赏课的教学实际,笔者总结出以下问题设计的策略。

1.问题设计的技巧

面对课堂中需要完成的教学内容,教师如何设计和选择问题?除了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和感知的基本问题外,在问题中怎样将学生的个体知识和经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本学科知识相关联?怎样扩大问题的所指范围,适当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

《优质提问教学法》中提到了一个选择问题的方法——问题环。课堂上的问题按照所涉内容的来源进行划分,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学科内容问题、个体知识问题、其他学科领域的问题。根据实际需要,笔者将其作了适当改动。如图2所示,三者有单独的部分、两者结合的部分,以及三者相结合的部分。这意味着问题可以分为三大类:首先是单独的问题,如美术学科、个人知识或者其他学科;第二是两者结合的问题,如将美术学科与个人知识结合的问题;第三是三者结合的问题,如将美术学科与个人知识以及其他学科相结合的问题。在视觉文化影响下的美术鉴赏课堂中,问题的设计强调与学生个人经验以及与其他学科的结合,问题环可以帮助教师设计出引发学生兴趣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

以《中西古典园林》一课为例,针对中西古典园林的特点和造园手法的差异这一部分内容,问题设计样本如下:

单独领域的问题

①学科知识:中西古典园林在特点和造园手法上有哪些差异?

②个体知识:你在生活中遇到或者听说过哪些由文化观差异所导致的问题?

③其他学科知识:中西方在自然观方面有什么差异?

两者重叠的问题

学科知识与个体知识(①+②):当你走进中西不同风格的古典园林中时,产生的感受会有什么不同?

学科知识和个体知识的问题都涉及“差异性”。学科知识的问题“中西古典园林在特点和造园手法上的差异”,旨在探讨由中西不同的观念导致的表现在园林方面的外显现象;个体知识的问题突出了个人对于中西文化差异会产生什么样的直观感受。两者内涵相结合而形成的这个新问题,既强调中西古典园林的差异性,又突出个人对于这种差异的感受。

学科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①+③):中西文化中自然观的差异是怎样影响中西古典园林特点和造园手法的?

其他学科知识和学科知识的问题同样强调“差异性”,区别在于其他学科知识的问题突出了内在的自然观方面的差异,而学科知识突出了差异的外在表现。两者相结合所形成的新问题,将“差异”的外显现象和内隐原因相联系,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前面学到的知识搭建起连接两者的桥梁,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认识上。

个体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②+③):中西自然观的差异有哪些外在表现?

个体知识的问题强调由差异带来怎样的外在体验,其他学科知识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强调中西文化的内在不同,两者结合形成的这个新问题,既强调了外在体验,又关注到了内在差异。

三者结合的问题

举例说明,你认为在什么情况下应该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而什么情况下应该坚守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

三个方面的问题综合起来看,是关于中西文化观的外在表现、内在差异,以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等几个方面的问题。所以将三方涉及的提问点结合在—起,形成了以上问题。

2.巧妙安排问题顺序,由观察到感受,由表及里,培养感知能力

美术鉴赏是一种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审美活动。感性认识是基础,从作品中获得丰富和细腻的感性认识也是获得审美快乐的重要途径。问题设计遵循由观察到感受、由表及里的层次递进,有助于学生深入地体会、欣赏和评价作品。“作品带给你怎样的感受?作品使你有怎样的联想?”此类问题,意在唤起观看者的审美感受。笔者本以为“感受”人人都有,见到任何—件作品和一种现象第一时间都会产生某些感受,这种问题自然不难回答。可事实并非如此。每次播放作品图片后问到此类问题,学生的反应往往出乎意料,有的一脸茫然,更有甚者直接回答“我没感觉”,只有少部分情感细腻的学生能够表达出自己看到作品时产生的感受。这种状况不禁令笔者反思自己设计的问题及问题的顺序。根据美术作品鉴赏的需要,引导学生描述“感受”这一导向没有错,那么尝试调整一下问题的顺序,情况又会怎样呢?由于视觉信息的过剩及复制技术的巨大进步,原本独一无二的作品被大量复制品所替代,人们的视觉对于这种静止的、无“震撼”视觉效果的作品习以为常,进而削弱了感官知觉的能力。针对当今视觉文化这一背景,笔者把“作品中表现了怎样的景象”或者“你看到了什么?”这种直观地观察描述性问题放在最前,旨在引导学生看作品,看得进去作品,然后再提问关于作品感受的问题。在几次课堂试验之后,学生的表现给了笔者很大启发。

以鉴赏《米洛斯的阿芙洛狄忒》为例,笔者设计了两个核心问题:第一,观察作品中表现了怎样的一个女神?第二,这尊雕塑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以下是部分教学实录:

师:作品中表现了—个怎样的女神?请你尽可能详细地去描述看到的形象。

生1:……(停顿了片刻,有些茫然,不知从何说起)

师:那你认为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描述这个女神呢?(从具体问题转到一般性常识,目的在于找到学生能够接近作品的切入点)

生1:面容特征、神态、身形、动作。

师:这位同学给出了一些描述女神的角度,还有其他同学需要补充吗?(扩大提问范围,让更多的学生参与)

生2:还有雕像的高度。

师:这一点也很关键,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我们看雕塑的视觉感受。(及时肯定学生的观察视角)现在还有同学需要补充吗?(停顿片刻)那我们姑且默认这些描述角度。(板书:面容特征、神态、身形、动作、高度)哪位同学可以详细地描述一下你眼中的女神?(通过板书理顺学生的思维。同时,回到初始问题)

生3:鹅蛋形的脸型、高鼻梁、深深的眼窝,挽着发髻。

师:这是女神的面容特点,描述得很具体。那么,她的神态如何呢?(边听边在板书上勾出学生所描述的内容)

生4:没有特别明显的表情,看起来很平静,她看着远方。

师:哪位同学可以继续描述她的身形和动作?(将描述引向更加全面的观察角度)

生5:上半身是状态,看起来比较结实,下半身好像穿着长裙,看起来有种自然下垂的感觉。一条腿弯曲,感觉很放松。

师:刚才我们还提到了她的高度。作品2米多的高度,会给人带来怎样的视觉感受?

生6:高2米多,人们看她肯定是仰视。

师:仰视会带来什么感觉?

生6:显得很高大,会有种崇高感。

师:还有需要补充的吗?(停顿片刻,没有学生回应)好,刚刚我们已经非常详细地观察和描述了这座雕像所展示的形象。根据你自己的观察,细细品味一下,这尊雕塑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呢?(过渡到关于“感受”的问题)

生7:我觉得她看起来有点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

师:“不食人间烟火”在这里具体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回答进行阐释)

生7:感觉没有缺点,很完美。

生8:她看起来显得平静、优雅而且很崇高。

《米洛斯的阿芙洛狄忒》是一尊经典的古希腊雕塑,学生们对此非常熟悉。也正是因为这种“熟悉”,使得我们平时看到关于她的图像时常常是匆匆一瞥,很难真正看得进去,这也代表了大多数曝光率较高的经典作品在美术鉴赏课上的尴尬地位。笔者安排问题顺序时,首先把问题的落脚点放在了视觉信息的读取上,引导学生进行“发声思考”,让学生用语言详细描述这尊雕塑的造型特征。正是因为需要用语言进行描述,那么就迫使匆匆一瞥式的观赏状态变成了仔细的观察和用心的品味。然后,从细节描述再回到对作品的整体感受。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并不是对作品难以产生感受,而是很难看得进去,一旦认真去看作品,感受自然会产生,而且更容易用语言来表达。以上两个问题遵循由观察到感受的顺序,完成“感知”这一步骤。对于作品感性层面的把握,为进一步理性的分析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笔者由问题引发的一系列师生对话也为学习美术作品鉴赏的方法搭建了脚手架,引导学生由已知的信息和知识逐渐过渡到未知领域,并初步体验美术作品鉴赏的过程。

3.问题表达清晰具体、措辞准确

问题的表达要遵循准确性原则,以保证问题容易理解、没有歧义。

在讲授《自由引导人民》时,笔者打算以一个核心问题打开学生的思维。问题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找出作品中的虚构形象——女神,进而了解浪漫主义作品强调想象这一关键点。

问题是这样表述的:作品是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再现吗?以下是部分学生的回答。

生1:我认为不是真实的。因为画家不可能亲临战争现场,这个景象肯定是画家虚构出来的。

生2:我也认为不是。艺术是高于生活的,我认为这幅画的用意在于对战争参与者的褒奖,是根据别人的描述或者文字记载创作出来的。

生3:我认为不是真实的。画面中有女权主义的倾向,因为作者把一个女人放在了画面的中间。我认为这是—幅以宣扬女权主义为目的的作品。

通过课堂提问,笔者发现,即使是那些理解和表达能力很强的学生,也没有找到问题的关键点。很多学生是从内容和意义出发考虑问题的,并没有立足于画面来思考。于是,笔者开始反思问题的表述是否清晰明确。问题本身是希望引导学生从画面出发,通过观察找到看起来不合时宜的人物,进而推测她的身份。问题中提到“你认为”,这是鼓励学生进行推测和猜想的词语,而非设计问题的初衷——进行观察。而且问题表述中并没有强调“立足画面”这一点,限定不够准确,致使学生的答案过于宽泛。所以,在这个问题的表述中,动词运用不当,且没有限定思考方向,最终导致回答效果不太理想。

如何做到问题表述清晰、具体、准确?首先,根据教学需要,为问题设定范围,使问题有明确的指向。也就是说,问题一定要具体。比如,上面的教学实例中,教师提问的目的是希望学生关注画面中的视觉信息,发现并理解浪漫主义的主要特点,这就需要从画面人手,而不是其故事内容,那么,在问题中就需要点明“画面中……”。倘若教师希望学生就这幅画的整体表现展开讨论,那么,就不需要给予具体限定条件了。

其次,注意措辞。问题中涉及到的词语、句子结构应该清晰、容易理解、没有歧义。问题表述中出现的词汇应该是学生能够理解的,与其年龄、生活经验、文化背景相适应的。“我们需要从学生的角度思考我们的问题:学生们理解了问题的意思吗?他们能够将问题转换成自己的语言吗?学生对于该问题所希望的答案有一个普遍的认识吗?”当教师完成问题设计工作以后,将问题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并且仔细阅读几次,阅读过程中可以发现问题的含义和表述是否清晰,是否有歧义。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经过思考,笔者对问题的表述做了如下更改:观察画面,画面中表现的人物和场景是对现实的真实再现吗?这样的表述既规定了认知操作的动词“观察”,又限定了思考范围:是在对画面进行观察的基础上,基于画面中表现的人物和场景进行分析和判断。

再次,在问题表述中尽量避免使用封闭式问题的结构。如:你能……吗?你会……吗?你知道……吗?这类问题最直接引出的答案是“能/不能、会/不会、知道/不知道”。教师需要紧接着问下—个问题以使课堂对话得以继续进行。而由“什么”“怎样”“为什么”等词语开始的开放式问题,往往能够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

第6篇

关键词:数字故事;小学数学;课堂;教师;学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的发展,对于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课程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小学教育作为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阶段,是学生习惯和心理素质养成最重要的阶段,而在传统的小学学科教育中仅仅是将知识“倾注”给学生,忽略了其习惯的养成和心理的健康发展。将数学故事引入小学数学课堂数字故事的特点相较于文字语言情境性更强、也更加直观性。所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考虑在教学中将其优势与小学生认知的特点结合起来,然后将其应用到教学中。在具体的应用中可以通过数字故事创设出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将知识迁移到更利于理解的层面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充分的挖掘出数学知识当中所蕴含的人文价值。

一、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教学问题

当前,数字故事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应用现状及应用中的问题如下:

1.课堂上多媒体使用频率较高,但是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黑板之外多媒体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使用频率是最高的,但是笔者在研究中发现很多教师使用多媒体都是形式化的,甚至存在着利用多媒体将课本内容照搬的现象,这样就很难让学生集中注意力,也无法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学难点理解不深刻,很难有效进行知识迁移。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即使很多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层次清晰,并且有着非常高的逻辑性,但是并无法使学生完好的构建知识体系,使得学生无法实现对教学难点的有效理解。

3.学生课堂上往往是被动探究,使得课堂氛围较为低沉。新课程理念强调合作探究、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实际上很多小学数学知识的探究都是在教师引导之下完成的,多数课堂教学气氛深沉,学生学习处于低迷的状态,如果这时候教师能够采用一些数字故事,在配合上音乐及动画等效果就会对学生的学习状态产生影响。

二、数字故事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策略

数字故事能够将音乐、图片及文字等各种资源和内容结合在一起,能够使得数学知识更加的直观和有趣,属于一种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方法及手段。将数字故事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当中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进行数字故事的制作,然后教师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另外一种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去动手制作,采取合作的方式来完成数字故事教学。

1.将数字故事应用到问题情境创设过程中。

教学情境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迁移,而数字故事则可以作为一种非常简单的情境创设工具,能够通过教师的口头语言来有效的描述情境,通过文字、图片就音乐等来展示媒体的效果,使得故事情境更真实的还原。例如在讲授人教版小学数学《认识周长》这节课当中,教师就可以引入数字故事,教师在课前设计了小美减肥的数字故事,小美每天绕着操场跑步,爸爸建议小美绕着操场的边线跑步,但是小美有的时候是绕着操场的边线跑的,有时候并没有绕着边线跑,小美跑了一个星期并没有瘦下来,最后教师引出问题:小美为什么没有瘦?他在减肥中采纳了爸爸的建议吗?从而引出周长的学习。这个故事数字故事教师是通过PPT展示的,并配合了教师的讲解,在播放的时候学生就对数字故事的情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注意力完全被学生所吸引,那么教师如果在后续进行适当引导,教学效果必然会非常好,所以数字故事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对于激发学习兴趣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

2.将数字故事应用到数学知识介绍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许多非常基础的数学概念,比如加减乘除的四则运算,小数的读法,万以内的数、有余数的除法、克与千克等。 这些知识都源于日常生活,在老师的教学过程中也会经常被提及, 学生非常有必要经常对他们的用法和规则进行练习,因为这是学会其他比较复杂的数学问题的基础,一旦在学生心里形成了错误的印象就非常难改正。所以,教师可以把这些非常常见的知识通过数字故事的方法表现出来,并在课堂教学和休息期间不断地播放和展示,同一种知识点可以利用不同素材和不同形式的故事从多个侧面进行展示,这样既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又能让学生在有趣的故事中明白数学的发展史,陶冶情操,扩大视野。在介绍数学常识的时候,也可以有不同主题,比如可以选择数学符号的介绍,数学家的逸闻趣事,数学的发展历史,等等。

数字故事在数学常识教学中主要应用于导入和新知讲授环节,例如在小学数学“几分之一”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制作一个数字故事,将其应用到课堂上,学生在观看的时候就会对这一常识的历史演变加深对分数线的认识和表示,在播放结束后名教师可以对分数的读法和写法进行强调,从而深化学生的记忆。

3.将数字故事应用到小结当中。

学生对旧知识的复习能够温故而知新,在整个课堂当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师可以将教学的难点和重点提炼出来,将其制作成数字故事,应用到小结环节。例如在人教版教材中《有余数的除法》教学中,教师将教学难点精简出来,制作成数字故事,在故事的最后还引入了练习环节,这样就形成了阶梯化的教学,同时其也能够为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提供资源。

实际上除了上面所分析的几点之外,数字故事若配上更加丰富的色彩、优美的背景音乐、有趣的动画化等元素,就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式更好的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做好对学生课堂学习状态的良好调整,有效的改善学习兴趣和态度。

总结:21世纪,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加快了基础教育改革的步伐。数字故事(Digital Storytelling)作为近年来国外比较流行的一种可视化的教育叙事手段,是对现代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具体体现。当前,小学数学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教学频率比较高,但是效果却不够理想,这组要是因为多媒体所展示的内容不够吸引学生,而数字故事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和多媒体结合制作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中,不仅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具体的其可以应用到问题情境中、知识学习中、小结环节当中。

参考文献:

第7篇

摘要: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好数学的必需确保。很多的观查客观事实及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但凡对某一学科有深厚学习兴趣的学生,该门课程的考试成绩则不错;相反,学生如对某门学科缺乏需有的学习兴趣,则不太可能在该门学科的学习中获得不错的考试成绩。小学生数学语文新课标也强调了数学课课堂教学务必激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性,引起学生思索。因而,要不断加强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就务必高度重视数学课学习兴趣的塑造。文中最先剖析了分小学生数学课学习兴趣的现况,对小学生的数学课学习兴趣拥有一定的掌握,并剖析其欠缺兴趣的缘故,融合自己工作经历,历经一个学年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并依靠朋友的一些工作经验,制订出一套激发和塑造小学生数学课学习兴趣的切实可行的方式。

关键词:激发兴趣;小学数学;实践研究;影响

一、引言

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还是不感兴趣,他的学习效率会有很大的区别。对数学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在课堂上,对于教师讲授的内容,他们能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学习热情高涨,课堂参与度高。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他们总是认真思考,敢于质疑,充满自信,敢于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对于他们每节数学课都是快乐的,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感到数学课时间非常短暂,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他们感觉时间过的很快,还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而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学生,会越来越讨厌数学,那么在课堂上,他们注意力必定得不到集中,无精打采,还经常开小差,该看黑板时不看黑板,总是低着头,甚至与周围同学说悄悄话,影响到周围同学,还会影响到教师的课堂进度。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了解学生的需求,包括兴趣和情感需求,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认真研究、分析,得出结论,确定实施目标和要点。把自己课上的所思所得及时用教育叙事的方法进行表述,掌握教育叙事的一般方法,并与其他任课教师进行分享交流。

结合数学课堂教学,运用教学反思的方法,查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经过思考和交流找出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改进的方法,再将改进方法投入到课堂中进行实践验证和实验,从而确定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行动中明确意识、端正认识。

(二)研究结果分析

1.大部分同学喜欢数学课,对于数学课充满乐趣,对老师布置的作业能够认真完成,成绩也比较优秀,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对数学缺乏兴趣,随着年级的增高,知识难度加大,这部分学生会感觉数学越来越没有意思,逐渐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

2.大部分同学认为老师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听,这部分学生安于现状,充分说明他们对数学没有多大的兴趣,很满足老师的上课模式。对数学感兴趣的一些学生很有主见,有自己的想法,还是比较喜欢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探究。

3.在数学课上大部分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学生最喜欢与同学讨论,或者动手操作,最不喜欢当小老师,由此看出部分同学对自己不够有信心,更反映出他们缺乏数学学习兴趣;学生把喜欢数学的最主要原因归结为数学知识有用,能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不喜欢数学的最主要原因归结为基础不好,成绩不好,没有自信心;学生喜欢老师关心学生,对学生有耐心,不管学生成绩怎样,都一样对待,上课语言生动、风趣幽默,理解学生、注重与学生进行沟通。

4.学生上课喜欢老师用多媒体,并且认为多媒体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喜欢用讲故事或情境教学的方式进入新课,喜欢小组合作,或者游戏的形式进行学习,大部分学生在自己成功解决一个问题后,很有成就感。

三、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实践研究

(一)关心学生,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1.学习上帮助、鼓励差生

在实际教学中,有些学习困难生感觉到自己学习数学很吃力,很少能体会到解决问题所带来的喜悦感、成功感,对于学习他们缺少自信,教师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设置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问题,当他们回答正确时,加以表扬,让他们觉得自己有存在的价值。

对于数学知识方面的缺陷,教师要及时帮助他们弥补,抽取一定的课外时间为他们辅导,课堂上对他们格外关心,多进行一些个别指导,多观察他们的表现,当他们注意力不集中时,给予一定的眼神提示,让他们感觉到在老师的心里也是占有一定的地位的,自己一定要认真听讲。

2.表扬鼓励,树立信心

教师药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不仅仅局限于对好学生的表扬鼓励,更要注重中等学生和学习困难生的评价,树立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不要让他们有自卑的心理。也不要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否正确,要通过多元化的评价学生有学好数学的信心,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所带来的成功感和愉悦感,使他们更加自觉地学习数学。

(二)生活情境导入,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学生对数学有没有兴趣,往往是因为学生觉得数学没什么用,很抽象。在导入时,如果能够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生活经验,充分挖掘适合学生的生活情境,选择既贴近教学内容学生又熟悉的鲜活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恍然大悟,原来数学就在生活中。学生从教师创设生活化的数学情境中,找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开始一节课的学习。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运用数学,这样学生会感觉数学很贴近生活,数学问题在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数学其实离我们很近,数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普普通通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原来离我们这么近,学生感觉到自己有学习数学的必要。

(三)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小学生喜欢听故事,在课堂教学时适当运用一定的故事,把数学问题赋予一定的故事情节,将数学问题巧妙地融入到故事情节中,整节课就像一个又一个的连环画一样,用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情节连接起来,让学生整节课都处在一个故事当中,一个个的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就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学生,必然会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注意力也会相对集中。

参考文献

[1]马丽珍.探究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41).

第8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6-250-01

对于如何上好数学课,每一位数学老师都有自己的经验和办法。而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识,提高教学效果,这就不仅需要我们精心设计,而且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要精益求精。依据我个人的教学实践经验,我觉得要想有一节好的数学课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了解学情,充分备课

教学区别于其他劳动的最大一点就是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孩子,他们因为自己的生活习惯,家庭自然状况,性格,爱好,性别等的不同而对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也不同,所以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充分的去了解学生。从和学生的聊天中,细心观察中,和他的朋友中,身体状况等这些方面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从中全面掌握第一手材料。经常去问、去访、去看、细心地想,这样才能结合班级中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最佳的教育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教学中知识的起点,重点,难点,疑点以及交点做合理的设计才能把知识融会贯通,沟通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形成知识网络,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会举一反三,做到深入了解知识,才能灵活地运用知识。

二、从身边入手,合理创设情境调动课堂气氛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新课改为了使知识能够吸引学生,每节课都有生动有趣的故事融入到课题中。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情况中,有些地方是不符合个人的教学实践的,这时就要求每位教师必须结合自己的经验,身边实际做相应的调整,让学生入迷,从而叩开他们的思维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在此基础上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教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数学课堂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比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主动地,积极地去感受数学中的美,去追求数学之美。而要做到这些首先要找到一堂好的课程中好的起点,而这个起点就是兴趣,只有充分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新课程的教学也很注重这一点,但要结合各自的情况做合理的安排才能最有效的调动起课堂气氛来。我们常这样给学生说:“数学就在生活中,生活中处处是数学。”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新教材中也给出了许许多多这样的例子,教师要尽量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经验入手引出新知识,这样学生自能够顺理成章地去接受新知识,乐于学习新知识。而学习的引入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师的引入,也可以通过让学生例举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的方法引入。小学生都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和活泼好动的特点。数学教师要从这些方面多做准备,充分地发挥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在课堂中创设出“玩”与学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教学,印象是最深刻的,也是最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的。

三、动手实践让新知识更上一层楼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精神。小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弱,这时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图形或物体,从而调动孩子们的各种感观参与实践,这之中教师要教给学生实际的操作方法,然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画图、观察、拼摆、测量、实验等操作实践,激发学生的大脑去思维、去思考,从中自我发现数学知识,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总结复习,做好延伸

一堂课讲得再精彩,没有好的结尾都不能称之为一堂完整的课,更不能是完美的。有始有终是做任何事的标准,更是教学中的重要标准。一堂课最后能做好有序,精彩的总结才能称之为完整。总结的方法可以根据每堂课的形式不同,知识点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法,可以是说,也可以是写,或者是演等形式。但一定是学生自己总结才算是总结,由学生自己有序地对课堂教学知识做一定的总结之后,在适时地进行知识的延伸,既能激起学生的再学兴趣,又能使学生的知识延伸起到良性的发展。

五、通过表扬、鼓励,让学生体验喜悦,延长学习的兴趣

学生有了兴趣,就要想方设法延续这种兴趣。曾听一位心理学家这样说过:"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意念和胜利的欣慰,便会激发追求无休止成功的意念和力量。"而小学生的兴趣很不稳定。如何能使这种无休止成功的意念和力量成为学生学习兴趣的源泉呢?那就是教师的表扬。对学生来说,老师的一个赞许的点头,鼓励的眼光,安慰地轻抚,肯定的语言都是成功的标志。学生都能从中体会到喜悦,感受到力量。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只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学生的学习心态,从生活经验入手,结合实际合理地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学中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形式,创设有意义的、富有情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景,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课堂上在轻松愉快环境中主动、积极地去获取知识、发展潜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潜在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翠蓉.小学数学专家教师和新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认知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2] 张炳意.小学数学新课程实施中学生数学学习过程性评价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