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02 16:45:5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学前教育专业学习计划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一体化教学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训练严重落后于职业技术的变化,中职学校难以准确、及时的培养出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的、满足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要求的技能型人才。这种落差阻碍了人才、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作为师范类学前教育专业的补充,同样也面临这些困境。新课改的出现,为我们解决这些困境提供了出路。应新课改的要求,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中,一体化教学法应运而生。一体化教学是中职类学校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的必然选择。否则,中职类学校会陷在传统教学方法的窠臼中,难以自拔。因此,中职类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一体化教学方法的应用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2 一体化教学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实际应用
2.1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一体化教学方法具有比较优势。所谓一体化教学法,即整理、融会教学过程与环节,把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视为一个整体,制定相符合的教学计划与课程标准,并落实到各个教学环节,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1]。相比传统教学方法,一体化教学注重突破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倡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特别强调实践的重要作用,更能符合新时期对人才能力提出的要求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本位的一体化教学方法,可以促进教师从“灌输型”向“引导型”转变;促进学生由“模仿型”向“实践创新型”转变;教学工具由“口授、黑板”向“多媒体、网络化”转变等[2]。因此,有了这些基本思想观念,基础设施的配套,相比传统教学方法,“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具有显著的实践性、开放性和实用性,更加符合,不断变化的环境与时代,更能不断满足新时期社会和学生的需求,即,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一体化教学方法具有比较优势。
2.2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具有的专业特色。学前教育专业在我国发展起步较晚,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并日益发展成为一门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专业。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特色在于,其培养对象为儿童,培养目标主要在于培养具备专业知识的,能在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和研究工作的教师及其他人才。学前教育专业要求本专业的学生能够掌握学前教育学、幼儿心理学、等相关课程,在实际工作中,能通过观察和分析幼儿的具体活动,对幼儿开展保育和教育活动,即通过对幼儿进行学前教育,为其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由此可见,学前教育专业的最大特殊性就在于,具有明显的先导性和公益性,蕴含巨大的价值,因此,我们应大力发扬和发展中职学前教育专业。
2.3 一体化教学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中实际应用的具体策略。
2.3.1 不断改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办学条件,营造一体化教学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中实际应用的氛围。各级党委及政府应高度重视,将一体化教学应用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中,摆在十分突出和重要的位置,不断合理和完善相关配套的规章制度,继续加大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投资和支持力度,提供和改善教育、教学条件,扩展和完善实习基地,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双型教师队伍,落实责任,建立一体化教学问责、监管统筹机制,全方位,多角度的促进一体化教学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实际应用。例如,在进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对相关老师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教师的技能水平,并且通过培训与学习,不断转变,在教师的意识思维中普遍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法,老师的教育教学意识与方式,是变“应试化”到“一体化”的前提条件;其次,学校可以根据教育部相关制度和教学大纲,激活课堂,发挥教师的自主能力和主动能力,并且在理论课堂之外,提供相关的实践课堂比如幼儿园,这样必然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的消化吸收所学理论知识;最重要的是,无论在理论课堂还是实践课堂,学生都是课堂的中心和核心,应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参与课堂互动,以一种高效的方法学习所学内容。由此,一体化的教育教学方法必然有利于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与发展。
2.3.2 课程目标、课程设置一体化。目前,我国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目标设置模糊,课程设置单一,这些问题的存在,必然与新课改的教育理念相互冲突。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应明确自身的课程目标设置,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指向标指引本专业的发展,同时,相关课程设置不应只局限于学前教育专业的某一狭小的领域,特殊教育、小学教育、艺术教育、人文教育、科学教育等专业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相近专业,都应该有所涉及和了解,普遍狩猎各个相关和相近专业,才能保障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一体化”教学就是要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一体化”。因此,相关的中职类院校应以教学大纲为准,不断实现学前教育专业的教材编写、课程设置、课程目标、实践能力一体化,全面保障一体化教学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具体开展和推进。
2.3.3 教、学、练一体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做到教、学、做一体化,就要不断促进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贯彻“教中学”,“学中做”,“教学做”的一体化教学模式[3]。时刻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以专业技能训练为核心,开展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的有机结合。“教中学”是前提,即要求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活动,配合老师的教学过程,真正学到知识;“学中做”是实现途径,就是要求学生在理论和实践课堂中,积极参与教学互动,通过亲身的体验和学习,消化所学知识。“教学做”是目的,即是通过前两个阶段的进行,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例如可以经常组织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亲身到相关的幼教机构去参观、学习,通过与幼儿的亲身接触,结合所学知识,配合其他员工,参与幼儿学前教育的具体工作,相信通过类似的具体实践,必然能够很好的解决教学中出现的理论和实际相脱节的问题,促进学生及时消化吸收所学知识,达到所学有所用,不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真正实现和普及“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3 一体化教学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中的重大意义
如前所述,一体化教学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实际应用中,持续开展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统一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吸引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促进教育工作者自身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促进学前教育专业这一科学的发展。我相信,一体化教学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实际应用,必然能够不断的培养出具有较高实际操作能力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当这些优秀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投入到工作岗位中去时,必然能够积极的发挥他们身上蕴含的正能量,并将这些正能量传递给那些接受学前教育的孩子们,最终受益的不仅是学生,更是我国教育界的一大硕果。
总之,一体化教学方法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实际应用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我们应该认识到当前在我国中职类学前教育专业中存在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实现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新的发展和突破,须政府、学校、教师、学生自身多方努力,并保证制度、课程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教材、实践课堂等“一体化”因素多方配合,共同促进“一体化”教学方法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普遍应用,实现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星瀛.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有效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实施[J]. 职业技术.2011.09.
关键词: 学前英语教师 专业素质 培养策略
引言
学前英语教育教学活动能否得以成功实施取决于师资质量的高低。打造专业的学前英语教育师资是我国学前英语教育得以顺利而成功开展的基石。笔者根据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通过调查和访谈,对师资现状及学前英语专业发展需求进行总结分析。结合大专层次学前英语师资的教学实践和产学研成果,借鉴国内外教师教育经验,就学前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进行分析,探索出适合专科办学层次学前英语教师专业素质培养的途径和策略。
一、学前英语教师的培养目标
基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语言学习特点,学前英语教师应能够采用先进的学前儿童英语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因此,一名称职的学前英语教师首先应当是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其次应当是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学前英语教育师资的培养目标应当是培养全面掌握学前教育教学理论和技能,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综合应用能力,熟练掌握幼儿英语教育教学理论和技能,能独立组织幼儿一日教育教学和保教活动,能独立设计和组织学前英语教育教学活动,并有着崇高的幼儿双语教育职业理想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二、学前英语教师专业化素质的构建
基于以上培养目标,学前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应从以下四方面建构:专业能力;专业知识;思想道德素质、职业理念,以及职业态度;身心素质。
(一)专业能力。
1.制定教育教学目标的能力。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特点,从宏观和微观上把握,制定幼儿英语教育和五大领域教育教学目标。
2.创设和利用教育教学环境的能力。包括制作教具,创设适合幼儿学习的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创设健康、安全、愉快、轻松的生活和学习环境的能力。
3.教学能力。即幼儿英语语言教学能力和幼儿园五大领域(社会、健康、艺术、语言、科学)的教学能力。
(1)选择教材、分析和运用教材的能力。能够根据手边教材,分析语言知识点,选择和确定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
(2)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
(3)幼儿英语教学法的运用能力。
(4)课堂组织和管理能力。
4.评价能力。对幼儿学习效果及幼儿教育相关教育教学的评价。
5.反思能力。
6.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
7.科研能力。
8.与幼儿、家长及同事的沟通和合作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
9.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能力。
10.游戏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能力。
11.终身学习的能力。
12.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
13.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具有听说读写译的中级水平。能用英语流畅地组织幼儿英语教育教学。
14.具备幼儿教育五大领域相关技能,以及唱、跳、弹、画、说等艺术技能。
(二)专业知识。
1.双学科知识。首先是幼儿教育学科的相关知识,包括幼儿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知识、幼儿发展知识、幼儿保育知识。其次是英语学科的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英语语言本身的特点和核心问题理论知识,语法和听、说、读、写、译等综合知识基础。
2.深厚的双元文化基础知识。
3.职业智能和职业修养;职业道德相关知识;教师法和教育法规知识。
4.通识知识。包括人文、社会、健康等方面的知识。
5.师范类教育相关知识。包括基础教育相关的基本知识,如教育学、普通话、计算机。
6.教学法知识。幼儿教育五大领域的教学法知识,游戏教学法,以及幼儿英语教学法的相关知识。
7.艺术类理论知识。包括声乐、乐理、绘画、琴法、舞蹈创编等知识。
(三)思想道德素质、职业理念和职业态度。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教师观,具有崇高的双语教育职业理想。正确地认识和理解幼儿教育工作,充分认识到幼儿教育的启蒙性、幼儿英语教育的特殊性,以及幼儿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性和意义。树立先进和开放的教育理念,保持教育工作的前沿性、时代性和前瞻性。其次,要有健全的人格;恪守职业道德;遵纪守法,无违法乱纪行为和犯罪记录。此外,要做到敬业乐业,在幼儿保育和教育工作中,要富有饱满的热情、高度的责任心,对幼儿富有爱心、热心、耐心和细心。热爱幼儿,关爱幼儿,帮助幼儿,让孩子感觉到安全、幸福、轻松。
(四)身心素质。
学前英语教师要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有稳定的情绪,乐观开朗的性格,积极向上、豁达、平和的心态,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能力。同时,要具有同理心,能够正面地理解社会、理解孩子;跟家长、同事、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良好的身心素质能给孩子营造安全、健康、和谐、轻松,充满爱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并且能够影响和引导幼儿,有助于幼儿独立能力和自信心的培养,帮助幼儿形成开朗、乐观的性格、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身心素质。
三、学前英语教师培养的策略
(一)优化学前英语教师教育者师资。
学前英语教师教育者自身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师资培养质量。教师教育者只有熟谙幼儿园教育教学的规律和特点,了解最前沿的教育教学动态,以及最新的教学方法,了解学前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才能从宏观上把握学前英语教师培养的方向和专业素质培养的策略,引领学生有效地、有针对性地进行规划和学习,并提供技术支持和专业指导。由于学前英语教育还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大多数学前英语教师教育机构的培养者都没有幼儿园一线的英语教育教学经验,处于“单专业”的教师模式。学前英语教育教学要求从业者必须具备“双专业”,即既精通学前教育教学又熟练掌握英语语言能力,以及英语教育教学经验。因此,学前英语教师教育者应是具备“双专业”的双师型教师。其应深入幼儿园一线,进行蹲点和调研,并大力提升产学研的力度。此外,有些教师教育者从业前未能接受师范教育,缺乏教育理论的指导,也应加强自身教育教学知识的学习和技能培养,才能在教学和实践中给予学生专业上的指导。
(二)建构科学的课程体系,培养学前英语教师坚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1.建立双学科知识课程模块,实现学前英语教师职业岗位的个性化要求。
确立以学前教育学学科课程和英语语言学学科课程,双学科课程为主打课程的课程体系,辅以艺术类课程,人文通识课程,幼儿园五大领域教学法和幼儿英语教学法相关课程。
2.重视学生英语语言基础,突出学生英语语音和口语能力的培养。
重视培养学生深厚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加强学生听、说、读、写、译语言基本功的培养,尤其要突出学生英语语音和口语能力的培养。用英语流利地组织课堂的专业能力要求学生能用英语思维,顺畅地进行交流。此外,学前英语教师是幼儿的启蒙外语教师,幼儿通过模仿教师的发音,学习拼读英语。学前英语教师发音的正确与否与幼儿发音的正确与否是成正比的。由此,学生良好的英语语音是非常重要的。
3.增加选修课比例,选修课程成为学生专业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
在突出双学科课程教学的前提下,设置人文、艺术、教育管理、心理素质修养、跨文化交际、双语教学、幼儿语言学、教育法规等各种类型的选修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突出师范性,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专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心理素质,增强沟通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从业过程中形成积极正面的职业态度,提高处理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
4.突出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强调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并重,理论服务于实践。制订完善的实习实训方案。根据每学期开设的课程,安排不同的见、实习内容,并保证见、实习的充足课时量。
在实习、实训过程中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反思能力的培养。在此过程中,不但要培养学生分析教材、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育教学的能力,更要强化学生的反思能力。反思能力是教师教育教学中一项重要的能力,教师通常通过反思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强化教学效果、促进教学的目的。可以通过观摩,对他人的教学进行评课,兼并学生上课、自评和他评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反思,从评价和反思中发现教育教学中的核心问题,如教学目的的合理设定,教学目的是否达到,如何选择教学方法,如何掌控课堂等。反思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想出解决方法,再实践、反思,从而提高实践能力和反思能力。
在见、实习过程中,加大跟学生交流、指导、合作的力度。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及时给予学生专业上的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和儿童观,坚定从业信念。不容忽视的是,实习对学生职业情感和态度、职业思想的培养起着关键作用。学生在见、实习过程中的挫折感是导致学生毕业后放弃幼教职业的重要因素。在见、实习过程中,学生会经历茫然、畏难、不知所措、害怕、兴奋、富有成就感等情感体验。在实习初期,由于没有经验,而且进入到一个陌生环境,学生很容易产生恐慌、挫败的情感体验。大学指导老师与幼儿园指导老师要建立双向合作,实习前建立沟通,共同为实习指导学生制订指导计划和策略。双方积极反馈,及时为实习学生解决专业上的困惑和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重视毕业论文设计,培养学前英语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
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阶段是培养学生科研意识,学习科研方法和提高科研能力的关键途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教育者要突出科研的意义。引导学生重视科研,并认真教导学生科研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做科研、乐意做科研,在以后的从业过程中能以科研促教学。
(三)重视学前英语教师职业情感、敬业精神的培养。
崇高的双语教育职业理想是学前英语教师实现专业化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职前培训对幼儿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情感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学生今后的职业选择。师资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教学新手敬业精神的缺乏,以及学前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是目前较突出的问题。可通过邀请优秀的学前教育专业人士地讲座,以及优秀学员举力经验交流会等,重视见、实习过程的情感因素,积极地引导学生。让学生正面地了解幼儿教育职业和专业的特点。通过选修课,学习交际技能和心理调节技能。培养学生敬业乐业的精神、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的情操。另外,可建立“导师制”,指定特定的教师在专业上定期对学生进行指导,引领学生的专业发展,帮助其理解职业特点,更有效地提高学生专业素质。
(四)培养学前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和专业素质。
专业发展意识是教师专业化的前提。首先,在新生刚入学时,可通过专业介绍的方式,让学生清晰地了解专业特点、所需培养的专业素质,从而树立职业理想,并做好专业和职业规划,培养专业发展意识,为未来专业发展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其次,发挥校园隐性文化的作用,强化专业发展意识,提高专业素质。社团的英语童话剧表演,英语文化节,幼儿英语教师全能比赛,游戏设计比赛,英语歌曲大奖赛等课外活动,都能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高。同时,充分发挥校园网络的优势,要求学生利用网络,搜集专业相关的理论和实践资源,了解国内外学前英语教育改革和发展最新动向、理念及经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专业素养。
(五)建立教育教学资源库,为学前英语教师将来从业储备丰富的教学素材。
教师教育者可为学生建立一个学前英语教育教学资源库。包括优秀的教学案例,艺术作品集,优秀教具整合,幼儿英语歌曲集,幼儿英语童谣集,幼儿英语故事集,西方文化习俗集等,为其将来的教育教学工作储备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
(六)建立具有专业特色的考核体系,确保培养高质量、高标准的专业素质。
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对人才培养的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培养过程中,采取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让学生成为主体对象,他们既是评价的参与者,又是评价的合作者。评价可分为自评、他评、师评三部分。评价内容从课堂表现、出勤、小组活动、平时测量、课后作业、期末考试等综合因素进行考核。技能课程,如语音、教学法等,采取考核证书制,在修满语音课的所有学时后,进行技能考核,考核合格者颁发合格证书,不合格者无证书,需要再培训、再考核。考核是否合格跟毕业、就业挂钩,以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对能否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2011.12.12.
[2]长沙师范学院内部资料.
[3]Shulman,L.S.Knowledge and teaching:Foundations of the new reform.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1987,57.
[4]陆敏.幼儿英语教师的知识基础[J].学前教育研究,2009.
论文摘要: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化令人担忧的现状与农村教师群体内部结构:队伍缺编、年龄老化、性别失调、学科矛盾突出和学历低下密切相联。
在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里,“教学匠”现象是司空见惯,现阶段揭示影响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化的内部结构因素,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化的现状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成为一名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以及教师群体为争取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的努力过程。换言之,教师专业化包括教师个体专业化和教师职业专业化两个层面。[1]这一界定强调教师发展是一个不断前进、上升的动态过程,而不仅仅是一种结果。现在,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化的现状是怎样?
(1)教师数量多,2004年我国农村教师的总量占全国教师总量的55%左右。[2]农村中小学教师起始学历低,专业能力不强,专业知识更新缓慢,教学技能技巧不能适应已变化的教育实践;仍然主要扮演“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师角色,角色扮演陈旧;教育薄弱,教育课程流于形式,脱离实践;教育时间短,指导学生不足。
(2)更严重的是,教师专业意识低下。有人曾就教师专业化问题做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把教师工作当作一项职业的占50.2%,当作一项专业的占3.1%,当作一项事业的占46.8%。[3]上海、湖南、宁夏三个地区的调查结果显示,越是发达地区的教师其事业感越强,越是贫困地区的教师其职业感越强,但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贫困地区,教师都缺少专业感,缺乏教育的专业知识。
综观事实,教师专业化的现状令人担忧,但无可回避。所以探求中小学教师专业化的影响因素,成为当务之急。
二、影响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化的内部结构因素
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凸出,主要表现在:
(1)教师队伍严重缺编。调研表明:2004年,贵州农村中小学教师缺编达216万人,全省农村小学师生比例为1∶28.13,而全国平均水平为1∶20.13;全省初中师生比例为1∶23.135,而全国平均水平为1∶19.14。如:安徽省淮北大部分地区和江淮一部分县由于农村中小学教师缺编严重,小学、初中师生比例超过了1∶35,其省内许多农村学校甚至于出现了近百人的超大班。湖北监利、天门、孝昌三县教师缺编8500人,致使一些乡村初中班学生数额最多达130余人。特别是在一些国家级贫困县、省级贫困县,教师缺编情况更严重[4]。国家设定的师生比例存有一种明显的城市本位的倾向,忽视或漠视了农村交通不便、人们居住不集中、农村学校规模小等具体客观现实,有意无意地加大农村教师的工作负担。教师专业化在本质上强调的是成长和发展的历程,教师的态度、价值观、人生观都需要通过不断进行自我调整、规划,才能不断充实自己,来迎合专业动态发展的特性。因此教师在疲于完成教学任务之余,用心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准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2)年龄结构不合理。我国农村教师与“国家户口”、教师终身制联系在一起,教师成为“吃皇粮”的国家干部,没有特殊原因一般是不能辞退的。近年来,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等诸多原因,义务教育阶段学龄人口出现了低峰,导致师资需求下降,很多地区农村小学几年没有进新教师。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引进新的教师更多考虑与高考升学更密切的高中。另外,农村教师待遇低下致使教师队伍分化和外流,农村中小学老师主要是骨干青年教师,流往东部沿海城市或者层层拔高到城镇初中、高中学校。这样教师“进不来,却流出去”的单向流动模式使得农村教师群体中出现了年龄老化和断层的现象。2004年对山东省4个市的12460名农村中小学教师年龄统计结果表明:46岁以上的小学教师占总体的比例近40%。[5]
(3)教师性别比例失调。在中小学教师队伍里,从事教师职业的女性比例明显高于其他职业。据调查:辽宁省2004年全省女教师整体比例接近70%。[6]女性在社会中被期望温柔贤惠,以家庭为主;男性在社会里被期望勇敢执着,以事业为重。在现实社会中,女性工作的同时需要比男性花更多的精力投入家庭,不可避免的影响教师专业的发展。另外,“任何职业一旦被视为妇女职业后,便被视为不适于男性。”[7]女性职业的地位往往较低,因而教师专业地位也受到影响。
(4)学科结构矛盾突出。音、体、美、英语、信息技术等短性学科教师相当缺乏,在湖南、河南、陕西、贵州和云南等地进行的一个实证研究表明:57.7%的农村学校缺乏信息技术教师,57%的学校缺乏英语教师,54.7%的学校缺乏音、体、美教师。[8]学科结构失衡,必然会在局部范围内抽调教师顶替,而顶替的结果使一些学历合格的教师在兼教的科目上变成了不合格教师。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化的基础,特别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师面临着科学技术的综合化和教育的社会化以及教育、科研一体化的趋势,要具有综合的知识结构。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有赖于教师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来赢得社会认可。
(5)学历达标率高与实际教学水平低下矛盾明显。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推行和实施,农村中小学的学历合格率迅速提高,截止到2001年,农村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的学历率分别达到了96.04%和84.74%。[9]从数字看来,教师学历水平基本达到国家规定要求。但数字背后,教师的学历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第一学历为中专或以下的教师主要是通过自考、电大、函授、党校和远程教育等若干次非全日制教育方式获得,与城镇全日制第一学历相比较,差距明显。同时,针对教师学历达标进行的各类培训在质量保障上尚有缺陷,这种“有学历无水平“的情况,造成了实际农村教育合格教师的欠缺。
农村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有赖于教师群体自身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以赢得社会对教师的专业地位的认可。“有效的学校学习需要良好的教学,良好的教学需要在指导学生学习中能作出判断的专业化人员”。[10]分析影响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部结构因素,寻觅有效的解决策略,借此构建良好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部环境,克服不利因素,推动教师专业化向更高层次前进,促进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 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81.
[2]王勇鹏.论当前农村教师专业化的困境.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教育,2005,(11).
[3] 钟佑洁.中小学教师专业化的现状与对策.湖南教育,2003,(13).
[4][5] 庞丽娟,韩小雨.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及其破解.教育研究,2006,(6).
[6] 李志雄.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社会成因探析.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3).
[7] 林清江译.[英]班克斯.教育社会学(第四版).台湾:复文图书出版社,1990:192.
[8] 王一涛.农村师资的困境与出路——基于y县的个案研究.教育发展研究,2007,(9).
根据笔者几年来从事幼儿教育专业辅导员并教授数学课程的经验,分析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下降的诸多因素并提出了改善措施。
一、学习能力下降因素分析
(1)数学学科自身特点的因素。我们学前教育专业大多是女生,以往数学教学偏重于知识逻辑演绎体系的严谨和科学性的严密,而大部分女生抽象性、逻辑性思维较弱,所以难以适应,她们往往需要反复地选择、整理、加工输入信息来获取新知识。正因为这种过程反复次数较多,从而花费时间和精力也较多,所以女生学习数学的困难和压力相对较大。
(2)课程安排及学习环境因素。学前教育专业的女生除了学习文化课以外,还要学习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卫生学以及相应教育教学法等专业课,声乐、舞蹈、美术、体育等等艺体课。这些课程是这个专业所必需的,都是学前教育学生从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较艺体课和专业课,数学课就显得很枯燥、抽象,甚至应用性也不是那么直接,加上高职院校的学生数学基础都很差,本身就对数学不感兴趣,所以在每门功课都要花费学生的很多精力和时间的前提下,学生会将数学课排到最后,直至放弃。
(3)学生的特殊心理因素。报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很多都有音乐或美术基础,大多活泼好动,她们喜欢形象生动的内容,而数学学科难度较大,逻辑性强。而学生数学基础较薄弱,学习的主动性不强,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这造成她们的学习兴趣淡化,能力下降。
二、改善女生学习状况的措施
(1)培养学习兴趣。根据几年的辅导员工作经验,大多数女孩子外表活泼、内心脆弱,内心依赖感强。教师要多关心学生,多和她们交流,了解其思想上、学习上存在的问题。这样同学们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接受老师的帮助,分析原因,制订学习计划,激发其学习兴趣。①加强基础知识的形象化教学,多和她们举例子,使学生能接近数学、了解数学就在我们周围,数学并不神秘,我们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数学。②重视数学的应用。事实上,数学的应用遍布生活的每个角落,幼儿园数学教学中的每个部分都是要求学龄前儿童感知数学,也就是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而不只是一个枯燥的学科。
(2)改善学习方法。授人以鱼,只供一饭;授人以渔,终身受用。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教给她们好的学习方法,让她们学会学习、享受学习。女生比较注重基础,学习扎实,喜欢做基础题,但解综合题的能力较差。在教学中,要遵循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原则,在引导分析时,留出学生的思考空间,让她们大胆地去质疑、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直觉、灵感,让学生逐步掌握归纳整理,善于抓住重点以及围绕重点思考问题的方法。要提高她们仔细观察,深刻分析以及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把复杂转化为简单的能力。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积极引导学生讨论。老师要耐心引导学生,自己纠正讨论中出现的差错、不足,帮助她们逐步得到正确的结论。
(3)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索和创新的能力。天才有时真的是表扬出来的,在课堂上给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不盲目地制定教学进度,而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以锻炼学生能力为主要目标。例如,可以通过板演让不爱回答问题但是书写工整的女生找到自信,同时又培养了她们的教学基本功。同时,细心观察,发现想回答问题而缺乏勇气的孩子,点评时一定要适时地给予鼓励和表扬。
【关键词】 学前教育学生;顶岗实习;专业技能发展;影响
一、研究的提出
“国培计划”中的大学师范生顶岗实习是教育实习在寻求实习之路上的新生事物,它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师范教育的师范性与实践性。[1]本研究中的顶岗实习,是针对“国培计划”中的一个子项目――“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来研究的,其核心内容是组织高年级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城镇幼儿园教师到农村幼儿园顶岗实习支教,置换出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到高水平院校、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和城市优质幼儿园进行为期两个月甚至一学年的脱产研修,全面提高骨干教师教育水平、专业能力和培训能力。[2]
通过查阅资料,发现立足于学前教育专业的顶岗实习研究甚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是面向幼儿园工作,而学前教育是我们基础教育的基础奠基阶段,因此,了解与分析学前教育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专业技能发展的状况,探索和发现影响因素,对于提高实习有效性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3]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思考顶岗实习中影响对学前教育学生专业发展的相关因素,参考相关调查问卷再加上个案吕梁学院的实际情况,自行设计了一份学生的基本情况;实习基本情况;实习效果,该部分从专业情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三个方面编制问卷。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参与顶岗实习中学前教育学生所获得的专业技能发展。
本问卷采取无记名的方式进行施测,要求被试按指导语的要求完成整个问卷。共发放问卷284份,回收259份,回收率91.2%,经过进一步的筛选,其中有效问卷257份,有效率为99.2%。调查完毕,对回收的问卷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目前,学术界还未对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做一清晰明确的划分。针对此问卷中的设定问题,可将学前教育学生专业技能划分为教学技能、教学反思能力和教师多重角色扮演能力。通过对以上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1、教学技能有所提高
为了了解学前教育学生教学技能的提高程度,我们对普通话,语言表达能力,教态,活动目标把握,教案写作,多媒体运用,舞蹈、唱歌、绘画、弹琴和手工制作等技能,以及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能力进行了调查,见表1。从这个表格中我们看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课堂教学能力,对活动目标的把握以及教案写作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提高。但是舞蹈、唱歌、绘画、弹琴、手工制作等技能提高的不是很大,仅有28%左右的同学认为有所提高。
表1 学前教育学生教学技能统计表
教学
技能 提高极大 有所提高 一般 没什么提高 没有区别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普通话 14 5.4 63 24.5 81 31.5 44 17.1 55 21.4
语言表达能力 10 3.9 148 57.6 68 26.5 27 10.5 4 1.6
课堂教学能力 25 9.7 160 62.3 55 21.4 15 5.8 2 8.0
对活动目标的把握 23 8.9 133 51.8 81 31.5 16 6.2 4 1.6
教学
技能 提高极大 有所提高 一般 没什么提高 没有区别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教案写作 35 13.6 134 52.1 65 25.3 18 7.0 5 1.9
多媒体运用 22 8.6 64 25.1 96 37.6 41 16.1 32 12.5
舞蹈、唱歌、绘画、弹琴、手工制作等技能 7 2.7 72 28.0 105 40.9 50 19.5 23 8.9
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 31 12.1 123 48.0 61 23.8 23 9.0 18 7.0
2、教学反思能力仍需加强
教育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活动,幼儿教育更是如此,这是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作为一名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学前教育学生,更需要对自己的教学活动和教育教学行为不断地进行反思,在反思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进而不断地积累自己的教学经验。在对学前教育学生“实习过程中你对自己教育行为进行反思的频率”进行调查的时候,有50.2%的学生会经常进行教学反思,但仍需继续提高自身的教学反思能力。
3、教师多重角色扮演有所提高
在前面的内容中可以看到,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大部分同学通过课堂教学这一环节,在课堂教学技能方面可以说是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是我们知道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教师角色的多样化。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是课堂教学者,也是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管理者和研究者。在对学生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与幼儿、幼儿家长和幼儿教师的沟通能力都有所提高。(见表2)。但是教育科研能力,仅有29.6%的学生认为提高,可见,在实习过程中对学生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不是很重视,甚至可以说是忽视。
表2 学前教育学生与幼儿、幼儿家长和幼儿教师的沟通能力及教育科研能力
极大提高 有所提高 一般 没什么提高 没有区别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与幼儿沟通能力 51 19.8 164 63.8 40 15.6 1 4.0 1 4.0
与幼儿家长沟通能力 36 13.8 126 49.0 79 30.4 41 5.1 5 1.6
与幼儿教师沟通能力 39 15.2 155 60.3 50 19.5 10 3.9 3 1.2
教育科研能力 5 2.0 76 29.4 104 40.4 50 19.6 22 8.6
4、影响学生专业技能发展的原因分析
(1)学校方面的因素。一是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尽管当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适应现代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具有扎实的学前教育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4]但是由于所开设的理论课程科目较多,导致对技能课程和实践课程有所忽视。因此,要在比例上,对技能课程和实践课程有所侧重。二是实践途径单一。学前教育专业本身是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专业,专业理论学习离不开专业实践。而目前,学生主要是依靠课堂教学中有限的教学时间和短暂的实习环节来完成实践任务,而只有能够多途径地开展专业实践活动,才能有助于学生的成长。
(2)学生个人方面的因素。一是专业技能训练不到位。专业技能的提高并不是光有教师的传授和指导即可见效的,重要的是有赖于学生长期的实践练习。而学生的主动性并不强,对课余时间利用不充分,对自己的要求仅满足于考试及格而已,缺乏自觉规划自己学习计划的能力。二是科研意识淡薄,科研素养缺乏。
强烈的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内在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而学生们普遍缺乏问题意识和科研欲望,并缺乏实证调查与实践经历,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前教育学生科研能力的形成与提高。
四、思考与建议
为了更好地促进“国培计划”项目的顺利开展,让顶岗学生真正能顶好岗,促进其专业成长,结合本次调查发现的问题特提出如下建议:
1、完善岗前工作
(1)加大顶岗实习宣传力度。与一般的教育实习不同,参与顶岗实习的学生由于需要在两个月内顶替参加培训幼儿园教师的全部工作,具有实习周期长、顶岗任务重和工作压力大的特点。这对顶岗实习学生而言,无论是在专业能力、身体素质,还是心理素质上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同时,顶岗学生对顶岗实习的态度也关系到顶岗置换培训项目能否顺利、高质量地实施。因此,要做好顶岗实习的宣传工作,让顶岗学生认识到顶岗的重要性,真正地接受顶岗、乐于顶岗[5]。
(2)加强顶岗实习基地建设。“建立相对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已成为各国教师教育实习中理论与实践联系的必由之路[6]。
学前教育专业实践离不开幼儿园的支持,幼儿园是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实践的主阵地。所以建立足够数量的、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专业实践基地,为学生创造更多的顶岗实习机会,这是学前教育专业办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只有在优秀的幼儿园进行顶岗实习锻炼,才能领略到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实现专业知识向专业技能的有效转化。
2、健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1)优化课程设置,丰富实践形式。幼儿教师不仅需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而且要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所以,适当调整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技能课程的比例、建立专业技能考核机制以及开展各种实践形式,是健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一项重要举措。
(2)创设科研环境,培养科研能力。在了解和掌握基本科研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要注意在实践中创设科研环境,增强科研意识。通过日常教学、见习、实习和科研实践活动等途径对学生进行科研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刁晓伟.“国培计划”师范生顶岗实习实效性研究―以河南省师范生顶岗实习为例[D].河南大学,2012.
[2] 唐海波,何奎莲.“国培计划”幼教顶岗学生的顶岗准备度研究―以宜宾学院为例[J].宜宾学院学报,2012(10).
[3] 高月春,刘茗,李春晖.高师教育实习改革实践探索―以河北师范大学“顶岗实习”为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6)93-98.
[4] 左雪.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实训体系构建及其实施[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2).
[5] 江家发.高师院校教育实习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2005(5)32-33.
[6] 许兴建,罗巧英.学前教育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2).
【作者简介】
为了更直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现状,我们希望通过对具体问题的调查分析,把握学生的总体趋势,发现问题并找到相应解决办法,培养出能适应于时代需要的合格幼儿教师。
一、调查实施与结果
(一)调查实施
研究选取了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幼师生(包括14级、15级、16级)中的部分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做了问卷调查,同时又与部分同学和任课教师进行了座谈。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70份,回收有效问卷265份。
(二)调查结果
1.学习兴趣
调查发现多数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浓(喜欢的占14.3%,不喜欢的占28.7%)。通过座谈我们了解到,幼师生缺乏兴趣主要源于数学基础较差。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经历了太多的失败和挫折,对数学产生了畏难、厌学情绪,学习失去兴趣。其次,进入学前教育专业后,学生除了学习文化课外,还要学量的专业技能课程,这也分散了他们对数学的学习精力。
2.数学基础
学生数学基础一般并偏差:5.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数学基础好,认为一般的有51.3%,认为较差的是43.0%。在回答“从小学、初中到现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成绩如何”时:3.0%的回答是一直好,有69.5%的学生回答了时好时差,认为一直不好达到27.5%。虽然国家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许多学生及学生家长看好学前教育,但因为种种原因依然把上高中作首选,因此多数优秀初中毕业生进入了高中,进入学前教育专业的大部分学生文化知识基础较薄弱,尤其是数学。
3.学习动机
学生在回答学习数学的原因时绝大多数学生给出的理由是为了将来能更好地从事幼儿教育工作。这样的回答表明学生的专业思想比较稳定,他们已经在为将来工作着想,有了学习数学的动力,但这种动力不够直接,虽然他们知道幼师需要数学知识和技能,但到了数学学习中却又显得手足无措。
调查中发现有12.1%的学生对学好数学具有有信心;表示想坚持但又认为数学难学的有65.3%;22.6%的学生因为成绩差而不想学数学。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渴望学好数学,只要有切实可行的措施是可以转变他们目前的数学学习状况的。
4.学习习惯
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制定计划的占5.3%,偶尔制定计划和不制定计划的分别是51.7%和43.0%。数据表明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养成制定学习计划的习惯,学习缺乏条理性,这影响了他们的有效学习,也是导致学生数学成绩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与数学基础调查结果保持了一致性。
课堂学习中有24.2%的同学能认真做好课堂笔记;67.2%的偶尔做笔记;从不做笔记的有8.6%。对于数学作业有21.9%的同学能独立完成;75.3%的同学是应付完成作业;有2.8%的同学从不完成作业。在遇到不会做的作业时只有9.1%的学生做到反复思考,不言放弃,直到弄懂为止;放弃解决的有41.9%。对于老师提问能积极思考踊跃回答只有7.5%;有62.6%的同学参与思考;无动于衷的达到29.9%。在数学学习中有52.1%的学生愿意与他人进行交流;渴望交流而不敢交流的有23.4%。
不少幼师生长期处于数学学困生的行列,缺乏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在数学学习中没能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不好的学习行为又影响他们对数学的有效学习,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5.教学方法
调查中发现学生喜欢通过师生共同讨论来学习数学(占65.6%);也有22.3%希望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对于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只有12.1%的学生做了选择。可以看出我们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待改进,需要采用符合学生实际的灵活方法,满足学生学好数学的需求。关于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数学老师,“和蔼”、“风趣”出现得最多。这表明学生喜欢能与他们平等交流的老师,他们希望有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在愉悦的学习气氛中学习。
二、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深入了解学生基础,逐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幼师生的数学基础不尽人意,教师要调整好心态,正确对待他们。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主体,他们有自己的人生^、价值观,有他们的需要,也有他们的历史。在了解他们时,既要了解他们的优点,也要了解他们的缺点。教师只有掌握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克服对学生主观感性认识,在教学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有的数学教师虽然也清楚幼师生的数学基础不好,但对学生具体情况没有清晰的认识,在教学时就做不到有针对性,从而影响教学效率。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品质、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性格特征、身体因素甚至是家庭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因材施教,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这样教师就既可以包容和理解学生,又可以看到他们的发展,进而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学困生就不再是问题学生,而是一个有着发展潜能的学生,亟待教师用慧眼和妙法去引导他们。
教师多与学生接触和交流,可以更好地、及时地了解学生。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途径与学生交流,如面对面交流,通过电话、QQ、微信、微博等方式交流。教师要根据学生流露出的情感作出分析梳理,然后做好分门别类的安抚、疏导,并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逐步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端正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信心
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学生学习数学的原因多源于数学是必修课,这样的动机往往不能维持他们长久的兴趣。教师在教学的同时需要多加强学习目的教育。我们教学的目的不是培养数学家,而是通过数学学习,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基础知识,形成一定的数学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和智能的发展,如分析、综合、比较、判断等,为学生将来从事幼教工作或是继续深造奠定扎实的基础。
调查得知绝大多数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是为了将来更好地从事幼儿教育工作,这表明他们对自己的未来已经有所规划,他们已经具有了较稳定的专业思想。稳定的专业思想促使他们有积极学好数学的愿望,由于基础薄弱等原因又影响了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如何将这种积极的愿望转化为现实的动力呢?我们可以以幼儿教育的实际需要来引导学生的学习,将这种动力具体化。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这些提法看起来简单,但没有基本的数学知识和相应数学思想是很难完成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纲要》,明确在幼儿教育中所需的数学能力。学生了解了幼儿数学教育的基本要求,可以使学习具有更明确的目标和自觉性。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与其他学科密切相关。如《自然科学》以数学作为基础;手工制作也与数学的“空间与图形”有关。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数学学习:告诉他们数学学习本身就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向他们介绍数学家们(特别是女数学家)在做数学工作时付出的辛苦劳动和她们精益求精的态度,以及数学家成才的历程;还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快乐时光。由此来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重塑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加强学法指导,养成良好习惯
调查中发现许多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是学习者在一次具体的学习活动中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的而采用的手段和措施。
学法指导是教师重要的一项任务:指导学生学习,明确每一章节的学习目的,并督促落实;指导学生处理好课本与学习资料、课内和课外、做题与反思总结的关系;指导学生进行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总结,将数学知识内化到自己的知识网;指导学生经常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恰当,并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
幼师生数学基础较薄弱,对他们的学法指导应该从基础抓起,从学习的基本环节抓起。先要求他们制定计划,教师再与他们共同完善,确保制定的学习计划切实可行。制定了学习计划可以让他们知道,每天具体干些什么,知道每周、每月的安排。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互相取长补短。有计划更要有监督,教师还要加监督和检查,逐步让他们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当然学习方法指导的实施对象是全体学生,不是部分学生。
(四)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主要渠道,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的40分钟,提高教学效率,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标准。它是一节课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
通常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本着“着眼中间,兼顾两头”的思想。这样做可能照顾到大多数同学,但因这个“中间目标”对优秀学生来说往往吃不饱,对学困生又高不可攀,从而使优等生裹足不前,学困生望而却步。对学生来说,完全无知或完全有知的事物都不会引起学生的最大兴趣,能唤起学生最大兴趣的事物是知与未知的混合物,保持知与未知之间的平衡,因此确定教学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
调查显示,学习时间越长,兴趣越低。这固然与数学学科特点有关系,教师的责任也不可否认。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可以在教学目标上下功夫,每节课制定相应的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幼师生绝大多数是女生,女生擅长于形象思维,而短于抽象思维,通常对贴近生活的数学感兴趣,教学中可对抽象数学问题采取具体化、形象化处理。
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是当今社会培养幼儿教师的重要渠道。文章分析了传统显性分层教学的不足,论述了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采用隐形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并对实验班进行了为期一年的隐性分层教学。结果表明,隐性分层教学能在保护受教育者自尊心的前提下,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主动性,促进个体和集体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
五年制学前教育;隐性分层;分层教学
20世纪初,美国涌入大量移民儿童,教育官员认为有必要对生活、教育背景差异较大的儿童进行分类教育,这便是分层教学的雏形。传统的显性分层教学有利于教师根据明确的划分标准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重组适宜的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但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被划分到低层次班、组的学生产生自卑、厌学、挫败的消极情绪,不利于班级的有效管理与发展。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对隐性分层教学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一、隐性分层教学模式概述
隐性分层教学除继承显性分层教学的优点外,还消除了低层次班、组学生的消极情绪。隐性分层教学即在不改变原有班级建制的情况下,综合考虑学生学习基础、态度、潜力等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教师将学生暗中划分为不同层次,然后分层设定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及考核方式,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显性分层与隐性分层教学的比较如表1所示通常,显性分层教学仅根据一次摸底考试成绩决定学生所处层次,且各层次间的流动性较差,是一种半封闭式的静态分层。而隐性分层教学的划分标准是通过各个学科教师对整个班集学生的全面考察,包括学习态度、综合能力、考试成绩等多方面,并且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现阶段情况及时进行各层次间的流动,是一种开放式的动态分层,打破了以一次考试成绩评定结果的局限性,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开展隐性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是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重要层次之一,招收初中起点的毕业生,开展五年制教育。考虑到该专业生源结构多元、学生学习过程中轻理论重实践以及修业年限长等情况,实施“集体教育”和“因材施教”的隐性分层教学法成为该专业一种可行的教学方法。
(一)隐性分层教学尊重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性
传统的教学法一味追求学生的知识目标达成,教师预设好统一的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隐性分层教学在保护学生自尊心与自信心的前提下,将教学目标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教师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并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在尊重受教育者个体差异性的同时,促进了学生的最优化发展。
(二)隐性分层教学可促进教育的公平性
隐性分层教学法要求教师客观分析每个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制定具有差异性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与方法,积极调动每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隐性分层教学为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把目光从少数学生投向全体学生,最终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隐性分层教学能更好地促进教育的公平性。
(三)隐性分层教学可增强学科间的融合性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每一个个体的智能各具特点,受遗传、环境、教育等多因素影响,教育者应从多个维度看待受教育者的智能。例如,一名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文化基础课的成绩不突出,但该生对音乐节奏的把控、动作的表达具有较高水平,技能考核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多维度地看待学生的智能发展,学生在节奏智能、动觉智能方面的表现也应该受到各学科教师的鼓励与肯定。隐性分层教学要求教师采取多元化、综合化的评价方式,需要各学科教师从“多元智能”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以及分层教学,最终促进学科间的融合。
三、隐性分层教学在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科教学中的实施
本研究以四川某高专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同年级的一个行政班共4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索隐性分层教学对学生学业成绩、学习态度的影响。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一)学生分层,导师督促
根据学生的中考成绩、期末成绩及任课教师对学生学习态度的了解,各学科教师共同讨论将实验班学生分为A(ad-vanced,优秀)、M(medium,良好)、E(elementary,初级)三个层次,再从M层和E层中各选2名学生与A层的1名学生组成5人小组,并配备一名专职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导师对实验班九个小组学生的学习情况及为自己制订的年度学习计划进行监督、检查。
(二)目标分层,因材施教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难度及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特点及“最近发展区”,从知识、能力、情感三维目标出发,为每一层次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各学科制定分层教学目标时需符合表2中的原则。
(三)备课分层,有的放矢
如何处理好“集体教学”和“分层教学”之间的关系是教师备课时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教师选择有差异性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在备课过程中,以分层教学目标为指导原则,既要准备面向全体学生的相应的教学内容,同时也需准备面向各层学生且高于教材内容的拓展知识,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多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等促进各组各层学生互动交流且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方法。
(四)教学分层,激发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学生的水平、分层的目标和内容对学生进行提问,对A层次的学生多启发,对M层次的学生多引导,对E层次的学生多鼓励。对于较难的学习任务,可以请A层次的学生先完成,让M层和E层的学生有更多的思考时间,A层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对其他层次的学生也有着启发和示范的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结合分层制定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进行授课,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五)评价分层,共同进步
多数高职类院校依旧采用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较少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态度。隐性分层教学选择以形成性评价为主要考核标准,并且注重各小组导师的评价考核及同组学生的评价考核。由于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舞蹈和音乐技能、玩教具制作、试讲、幼儿园活动设计与组织的实践考核内容是每个学生单独进行的,教师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考核内容及目标,做到教学实践内容考核隐性分层。笔试考核中,教师在评分标准上要注意平衡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当各层次的学生在考核中达到自己的分层目标时,教师都应给予积极评价,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考核的目的应以激励和导向为主,给予学生及时的评价反馈信息,使学生能根据任课教师、小组导师、同组成员给出的评价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四、效果分析与结论
本研究从2016年4月起至2017年4月结束,历时两个学期,对实验班的前、后测期末考试各科平均成绩以及导师、同组成员的量化评价结论的数据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实验统计结果见表3)。实验班的期末考试及导师、同组成员评价的后测数据显示,等级优秀和良好的人数比例均有明显提升,等级为不及格的人数比例有明显下降。实验班的前测期末考试各科总评价分为74.324,后测期末考试各科总评价分为80.162。对实验班前后测成绩进行T检验,P=0.000<0.05,实验班学生前后测两次末期考试成绩各科平均分之间呈现显著差异,而对照班在前后测期末考试各科总均分分别为75.364和74.922,未出现显著差异。由于实验班和对照班均由相同的教师授课,可排除授课、阅卷等方面的影响。从以上分析可得,为期一年的隐性分层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影响较大,在促进学生成绩提升的同时,提升了整个班级的学习水平。此教学法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及评价等方面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了“因材施教”和“认同多元智能”的教育原则,并且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使学生积极地向下一个目标靠近。隐性分层教学是一种符合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科教学特点的教学方法。分层并非最终目的,而是为了促进每一位学生的综合发展。但隐性分层教学法无形中给教师增加了工作量,并且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议学校在对承担隐性分层教学的教师进行绩效考核时将此内容纳入考核指标。
参考文献:
[1]宗四元.隐性分层教学模式在高职商务英语民汉合班教学中的应用:以湖南民族职业学院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1):109-111.
[2]袁喆婧.隐性分层教学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5.
[3]王彤.生物学中“隐性分层:小组合作”教学的实践研究[J].2014(2):49-51.
[4]王枫.高职英语分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5]李长勤.新课程背景下分层教学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6]王海燕.高职课程分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通讯,2014(3):61-63.
学前教育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开端,是基础教育的基础。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幼儿教育心得,供大家参考。
幼儿教育心得1学前教育是指出生至六、七岁儿童的教育,包括学前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它的教育任务和要求是:重视幼儿的身体健康和个性发展及良好习惯的养成,重视学前儿童智力发展和入小学的准备。幼儿期是智力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这时期孩子精力充沛、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富于幻想,喜欢发问,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及其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天才儿童的诞生无不与正确的学前教育有关,尤其是智力方面的学前教育。当然,学前教育也是一个多方面的培养过程,不仅注重智力教育,更加关心幼儿的心理健康。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心智发展极不成熟,需要家长及幼师积极的引导。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很强,缺乏对他人的关心,不懂得分享,因此,作为家长和幼师,应积极引导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学会分享,乐于分享。
这两年来,通过专业基础课程的认真学习,让我学到许多知识,取得较好的成绩,有了更多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形成积极的现代儿童观,因材施教。
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有句名言:“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这句话道出了良好的习惯对于人的极重要性。在国内,不少教育家也指出:“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
学前教育不能只注重儿童智力开发,更重要的是引导儿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与他人相处。幼儿时期容易受外界影响,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就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形成积极的现代儿童观,因材施教。每个幼儿都有不一样的性格,不一样的天赋,不能以一种方式去教育他。比如说:“有一个小朋友很调皮,每天上课不认真,还经常打小朋友。对于这样的幼儿就要让他有种成就感,让他当一个小组长啊,管管班上其他的小朋友,这样他会更好的约束自己,”所以对不同的幼儿要用不同的方法,这样才能发挥孩子们各自的特长,做到因材施教。幼儿教师要真正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孩子,用欣赏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进而形成积极乐观的“儿童观”。
只有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树立正确的现代儿童观,不仅要重视对儿童文化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对儿童思想品德的教育,即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并且把两者辩证统一地结合起来,让孩子们有个美好的“乐园”,可以快快乐乐的健康成长。
二、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实现自我突破。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是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计划,花再多的努力也会事倍功半。做什么事有了计划就容易取得好的结果,反之则不然。有没有学习计划对你的学习效果有着深刻的影响。要正确利用好每天、每时、每刻的学习时间。平时,学会要养成这样一种习惯,每天早上起来就对一天的学习作个大致的安排:什么时候学习,什么时候复习和做作业,什么时候阅读课外书籍等都做到心中有数,并且一件一件按时完成。一般来说,早晨空气清新,环境安静,精神饱满,这是最好的学习时间。下午较为疲劳,应以复习旧课练习为主。晚上外界干扰少,注意力容易集中,这时应抓紧时间做作业。这样坚持下去,就会养成科学利用时间的好习惯。
常言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零星时间看似很少,利用价值很小,但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将零星时间集合起来,就是宝贵的整段时间。学会利用在等待中浪费的时间。等公交车、等人的这些等待的时间加起来其实是很可观的。只是因为它们单独时间都比较短,所以容易被大家忽视掉。其实5分钟也可以做很多的事情,比如说温习随身的笔记,看看学前教育的课外书。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好这些“边角料”时间,经过一定的量的积累,就会产生质的飞跃,就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实现自我突破。
三、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说,干一件事,知道它,了解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乐在其中。“好”和“乐”就是愿意学,喜欢学,这就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就要去实践它,达到乐在其中,有兴趣才会形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说:兴趣是学习的不竭的动力源泉。只要我喜欢当老师,喜欢教孩子,我就会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愿意去学,喜欢去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之相辅相成。
学习态度是内因,学习习惯是外因,只有端正学习态度,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自身终身受益。学习态度是内因,学习习惯是外因,只有端正学习态度,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多做笔记,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自我反思,自我总结。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养成做笔记的习惯,考前复习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做笔记的过程就是将书本知识进行系统化整理的过程。内容要少而精,且条理清晰,看后很容易记住,比抱着厚厚的课本复习要轻松许多,不会造成大的心理压力。最后复习时,笔记就是自己建的一个知识体系,把知识点串起来记就很容易了。多做笔记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加强记忆,还可以对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
学前教育不能单纯作为知识进行学习,还要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的教育理论运用于教学当中,同时在教学中学习和探索新的教育理论。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中要学会自我反思,自我总结。所谓“温故而知新”,我们要对自己平时学习的成果和心得进行及时的反思与总结。只有静下心来,我们才能够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一些问题,做到及时的发现,然后进行及时的补救。古人云:“思己之过方成才”。反思,不可不做的一件事。反思的过程中才能知道自己的弱点,要害,不足之处在那里。加以改正,加以完善,不断地进步,进取,成功就会指日可待。人只有在不断的反思与改正中才能成长。我每天下班都养成一个良好习惯,首先是打开计算机,把一天的学习任务完成后。开始自我反思,并且写反思日记。把出现的问题进行自我总结,能够总结解决的问题就自己解决,警惕自己的懒惰,如果不能解决的问题就到网路平台,让家人和朋友同学来督促我改正,这样,在不断的总结中,我的专业水平提升很快。
通过这两年的学习,使我学到了许多关于幼儿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在整个实习教学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成长了很多!这些理论知识将会给未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我知道自己不能松懈,人活到老学到老。我还需要不断补充知识,充实自己,在实践教育中创新改进方法,对得起社会,对得起孩子,对得起幼师这份神圣的职业!
幼儿教育心得2孩子上幼儿园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起点,他从这里开始了真正的社会生活和学习生活。为此,我为我的女儿选择了嘉兴市艺术幼儿园。
家长是孩子的导航舰,对于刚刚脱离父母怀抱的他们来说,幼儿园又是一个全新而又陌生环境,他们希望得到认可.赞赏.同情.关心和爱护,更希望得到父母和老师的爱。这就需要老师和我们家长共同用一颗真诚.热爱.赏识孩子的心去呼唤.去呵护.多与孩子交谈沟通,多给孩子以,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在此,我对我家的小公主(媛媛)的教育心得说出来与大家共勉。
1.冷处理:面对女儿有时的一些无原则的要求,我和她妈妈是坚持不同意或不理会,让其放任的哭,待她冷静下来后,再对她分析为什么没有满足她的原因,并要求她下次不许提出这种无理的要求。
比如:女儿刚进幼儿园的前几天,由于脱离不了父母,我和女儿的妈妈轮流接送,后由于工作时间的原因改为由她奶奶专人接送。刚开始女儿对马路边的小吃馋得对她奶奶纠缠不休,甚至抱着她奶奶的双腿倒在地上不走,在小区门口正好被我碰上,我也置之不理,让其放任的哭闹后回家再给她疏通道理说:“马路边上的小吃很脏,有灰尘还有小鸟拉的屎,吃了肚子会长虫,人的营养被虫吸收后个子会越来越变小,你就上不了学,也就不能与老师和童伴们开心的玩,家里给你准备了你喜欢吃的东西。”到现在为止她就从不向我们讨要马路边的小吃了,甚至我去接她时还会主动的给我说:“爸爸,这些东西乖小孩是不能吃的”。
2.条件对换法:女儿吃菜很挑,不吃不喜欢吃的菜或不开心时的菜,为此,她妈妈特意为她列了一张饮食奖惩记录表,并对她说:我们全家与她都是平等共同互助的关系,如果吃饭表现好就在表上打分,并奖励全家一起带她逛公园。
如果表现不好,这种平等关系就取消,以后就没人给你烧更好吃的饭菜。
3.分散注意法:女儿在睡觉时总是想到学校里好玩或开心的事,静不下心来睡觉;
甚至有时还爬起来在床上唱歌跳舞。为此,我们就让她闭上眼睛给她放一首她喜欢的音乐,或者再给她讲一个故事,让她在聚精会神中不知不觉安睡。
4.鼓励法:随着年龄的增长,让她放学到家后先吃一点零食再写字.画画.弹琴,有时还让她用麦克风随着音乐唱她喜欢唱的歌。
早上让其早起跳舞或跳绳,使其养成一种有规律性的生活学习习惯。比如:女儿家练习写字时精神分散甚至不愿意,我特在电脑上下载了《童话识字乐园》软件,让她在此学习软件中练习识字的同时另再用一写字本练习写字,最后再让她听听此软件中的童话故事或音乐,使其学中有乐,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
不知不觉,这朵娇丽的花朵在我们家长与老师的精心呵护下进入了大班,也就是到了幼小衔接阶段。让我们用爱心来共同努力浇灌呵护她们,使其争当“好孩子”.“乖孩子”!完美的完成幼儿园的快乐生活而成一名合格的小小少年!
幼儿教育心得3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需要爱心,在幼儿园学习和生活的孩子们更需要爱心,记得一位名人曾经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作为幼教老师,教育好孩子是我们的最终目标,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的保教工作中全方位地奉献出我们的爱心。
孩子上幼儿园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起点,他从这里开始了真正的社会生活和学习生活。对于刚刚脱离父母怀抱的他们来说,幼儿园是一个全新而又陌生的环境。他们希望得到认可、赞赏、同情、关心和爱护,希望得到老师的爱。这就需要教师用自己一颗真诚、热爱、赏识孩子的心去唤醒、去呵护。多与孩子交谈,多给孩子以,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用爱心来浇灌和呵护他们。哪怕只是一道温和的目光,也会让其争当“好孩子”,“乖孩子”的信念倍增。
作为幼教老师,最大的过失莫过于对孩子没有爱,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失去了对孩子的爱。在幼教的日常工作中,爱心的体现无所不在。帮忙孩子系好带子、穿好衣服、盖好被子是爱心;尊重孩子、信任孩子、鼓励孩子是爱心……爱心是重要的,有了爱心,我们就会在日常的保教工作中,全身心地投入,把这种博大而宽宏的爱心不断地转换成日常保教活动的耐心,责任心。从有利于孩子心理和生理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不断加强自身幼教专业素质的提高,精心设计好每一个教学活动计划,让孩子在幼儿园健康快乐地成长。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孩子”。给孩子爱心,他就会认可你;给孩子爱心,他就会亲近你;给孩子爱心,他就会喜欢你;给孩子爱心,他就会感到幼儿园如家一般温暖;给孩子爱心,他就会在学习和生活中去关爱别人。请不要吝惜我们的爱心,让我们在幼教岗位上全方位地奉献出我们的爱心,让孩子在爱的海洋里不断茁壮成长。
幼儿教育心得4暑假时看了《用尊重成就孩子的一生》,心里感慨良多。从根本上说,尽管东西方文化上存在差异性,尽管东西方在人种上也存在差异,其实育儿理念是一致的。本书是从理念和具体操作的层面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指导和帮助。让我们体会到与孩子共同成长的乐趣。读书的收获是读完后忘却内容而沉淀在思想深处的东西。没有一本书可以完全教会我们该做什么,该怎么做,关键要能掌握其精髓,这样,我们才能在遇到任何问题和困惑时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采取科学的方法,只要努力这样做,所有的困难都能迎刃而解。
现在的很多中国的父母都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从出生到上学,德智体美恨不得样样优秀,可结果怎么总是事与愿违呢?付出那么多,怎么没有成绩呢?原因是出在孩子身上吗?不是,关键还是在于家长。功利心太强,愿望很美好,可是不是孩子想要的,如果不理解孩子,怎么能让他听你的话呢?其实关键是没找到技巧。这本书通过引导你去体会孩子的感受,从而和孩子建立起有效的沟通。书中利用一些生活中与孩子相处的常见情景做为案例,通过漫画和文字两种形式,分别使用正确和错误两种沟通方式来进行对比训练,来启发读者掌握孩子易于接受的沟通技巧。我曾跟孩子一起来看这本书,每个正确和错误的案例用四格漫画来表现时,左面一页是负面教材,右面一页就是正面教材,然后问他“你喜欢左边的妈妈(爸爸),还是喜欢右边的妈妈(爸爸)呢?”无一例外,孩子总是选择右边那个书中推荐的沟通方式。在我读的过程中,感觉书里面那些反面教材就像一面镜子似的,从里面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不禁自我反省……
这本书写得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是我一直渴求的良师益友。最后书中的结尾写道,我们用适当的方法跟孩子交流,更让孩子学会怎么与人交流,使他长大以后也用适当得体的方法与他的同学、朋友相处融洽,甚至是很好地处理他自己与他的孩子之间的关系。合上这本书,书中的方法、作者的感受都历历在目,我如获至宝,把它放在床头,时刻提醒我,用智慧的方式与孩子交流。学会做孩子的朋友,也学会怎样做父母。
幼儿教育心得5读了不少关于家庭教育的书籍,我个人认为《站在孩子的高度》这本书对于我这位不合格的妈妈来说,有了很大的启发和帮助。读了刘维隽老师的这本《站在孩子的高度》,一书让我懂得了教育孩子,除了传统的教育方式外还有新的家教方法。让我从中的到了新的育儿经验,同时也增长新的知识。
刘维隽老师这本书,是在自己小外孙女小荷,结合西方的教育方式为题材。将自己对教育的理解融入生活从中发现孩子的长处,利用陪在孩子身边玩耍。让孩子通过玩耍来不断地探索、发现自己身边的事和物。从中提高孩子自身各方面能力,来发现自己生活中的小事,从事情的各个方面来增长自己的阅历和判断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