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教师教育网观课报告

教师教育网观课报告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12-13 07:15:3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教师教育网观课报告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教师教育网观课报告

第1篇

【关键词】教师 个人网站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9(a)-0087-02

随着Internet网络及计算机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教育观念的更新,特别是近年来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开展,教育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Internet之上。目前教育网站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1) 教育行政部门的网站,这是政府上网工程的产物,在教育部率先上网建站的带动下,各省市教委、教育局都纷纷建立网站。2) 教育研究机构的网站,例如教育部主办的中国教育科研网。这类网站特点是信息量大,内容较全面,以提供最新的教学科研动态、技术论坛和教育教学资源为主。3)信息产业的教育网站,主要介绍与教育有关的软硬件产品,目前与教师和学生的联系不太多。4)教师个人网站。这方面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许多大学教授和中学特级教师都还没有自己的主页,有些即使建立了主页也是内容单调,长期没有更新。这一点与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较早的英美有很大的差距,本文主要讨论教师个人网站特点、作用和存在的不足,希望能对推进教师个人网站建设有所帮助。

1 教师个人网站的特点

通过抽样访问国内的教师个人网站,可以总结出这类主页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风格高尚、内容健康。由于Internet具有“见其文不知其人”的特点,使个人网站的内容品质良莠不齐,有的网站甚至以“成人化”的内容为卖点吸引浏览量,至于其它打“球”或内容怪异的就更多了。以教师名义建立的网站一般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大多正气浩然,观点鲜明,信息可靠,内容真实。

(2)内容以学科知识和研究信息为主。由于教师的职业和专业特点,网站的目的和一般的网站不同,主要体现其学术性和教育功能,为教学和科研活动服务,为学生和同行提供教学和研究信息。绝大多数以教师本人所教的学科知识、从事科学研究为主。学科知识大致包括专业知识、教研论文、学生课外学习参考资料、教案、小课件和相关图片资料等。科学研究部分包括研究兴趣、研究课题、学术成就(发表学术论文,出版著作、教材,科研成果获奖)、研究小组概况等。此外,作为个人主页,个人的兴趣、特长和个性的差异同样也会反映到其主页栏目的设置上,这部分内容大多以提供教师本人感兴趣的学术网站、学术杂志网址等,也可能有业余爱好。

(3)技术性和观赏性水平不一。目前教师个人主页在这一方面差异十分巨大,这是由于制作者的审美情趣各异和对计算机应用的掌握水平不尽相同的原因造成的。有的主页色彩流畅,合理运用所掌握的计算机技术使主页画面动静相宜、链接结构层次分明,使访问者在浏览信息的同时得到美的感受。纵观Internet上的个人教育主页,能较好地做到这一点的为数不多,相当部分的主页在内容的选材方面花了大量的精力,但从整体效果来看则客观上明显地存在着差异。现在建立个人网站往往都是比较著名的学者和教学名师,专业造诣自然很深,但网站建设经验和技术都很少,有的是委托网页设计专业人员设计,页面当然优美,但缺乏专业特色,更新不及时,并不一定能吸引专业同等访问者。有的由其学生中有些网页设计知识的业余设计、建设,更新及时,但往往技术欠佳、页面呆板。

2 教师个人网站的作用

个人教育网站的大量出现使Internet上教育的成分剧增,促进了我国的教育信息网络化,提升了网络的教育功能,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学习帮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 促进我国教育信息化和教育资源网络化的进程

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库(网站)可包括文件法规、宏观决策信息、教育组织活动信息、教育与心理基础理论、各学科教学资料库、各类教育软件库、优秀教案、各学科教育教学实践交流、专家论坛、教师论坛、网上观摩课和网上图书等。特别是精品课程网站对学生提供专业化的教学帮助。而各科教师答疑、各科学习材料、复习指导、教学大纲和练习题、学生习作交流、学生论坛等满足学生的各种学习需求。高校教师网站还提供研究资料、学科前沿概况、会议信息等。由于这些网站的版主绝大多数是工作在教学或科研一线的教师,网站的选材和提供的素材也绝大多数与教师本人教学和研究密切相关,个人的实力和精力决定了他们只能在某一领域或某一学科的教学和研究,但是就对同行和学生来说,其参考性和实效性却往往比大型教育网站更专业、更直接。

2.2 促进教师提高素质、培养创新意识

从1989年开始,英国就在全国范围内的所有高等学校中实施一项称之为“计算机用于教学创新”的庞大项目,八年以后,已有24门学科不同程度地实现了这种变革。目前这个工程的核心思想已在中国的教育界引起了创新浪潮,而且从单机的应用发展到教育网络,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这首先要求提高教师的素质,信息社会的合格教师除了要掌握相当的基础科学的知识和教育技能外,还应在教育观念和教育手段两个方面有所发展。毋庸质疑的是架筑个人教育网站的教师在这两方面均具备相当的素质,但由于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仍处于转轨之中,这部分教师除了传统的教学技能外,其观念更新和电脑技术的掌握大多是个人的因素促成的,他们完全可以成为我国发展远程教育和网络学校的一支生力军,但由于诸多社会和教育本身的因素,这部分教师只占教师总数中微乎其微的比例。因此,在广大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中普及电脑知识,推广网络技术,鼓励教师上网、用网,将现代教育技术广泛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提高广大教师的综合素质,开拓教育新思路。如目前大力推开的精品课程建设,对网络资源建设要求很高、很具体,如果主持建设的教师没有足够的网络运用技术,只是依靠别人的制作,很难将自己的教学思想体现出来。这就需要教师提高自己的教育信息技术运用水平,并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去。

2.3 形成教师之间的信息流通和师生交流的平台

世界各国致力于发展教育信息网络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网络资源的传播和共享具有传统传媒所远不能比拟的优势,这个优势也同样为我国教育资源的交流提供了便利,这类交流主要是指教师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

教师之间的交流和资源共享多数发生在同类学科和岗位相近的教师之间,可以实现互通有无的资源共享、教育思想和科研信息的相互交流,从而促进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许多老师将自己自作的教学课件和研究论文于网站上,供同行使用和交流,听取有关的意见和建议再行改进;而获得上述材料的老师同样可以从中吸取有价值的成分为己所用,并在交流中提高认识和应用水平,彼此双方均在交流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不少学生已学会运用网络技术到浩瀚网海中去寻求有助于学习的资料,这也是信息产业向教育网站拓展的主要原因。另外,社会工作和生活的变化,大学生和研究生有自己生活和工作空间,教师个人网站可以成为他们与教师异步联络的理想场所,提问题,交作业,查资料都可在网站上完成,不一定要与教师当面进行。有的著名学者还可以通过网站向分布在全球的学生和同行教学信息、资料和研究进展报告

3 面临主要问题和解决措施

目前我国上网费用高昂已成为制约信息网络化发展中的“瓶颈”,同样也是制约教育信息化的问题,但相信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将得到逐步缓解,这不是教育本身的问题。要发展远程教育,提高教师上网用网建站的积极性和实效性,仍有以下两个问题亟待解决:

3.1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改进教师个人网站质量

由于工作岗位的关系,目前相当多数的教师在工作中学习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经历太少,对教育信息网络化的了解和应用更少,更不用说独立制作和维护个人网站了,这是当前制约我国个人教育网站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教师必须在教育信息网络化进程中更新观念、提高网络信息技术能力。制作和维护网站除了要具有相当量的资料外,还必须具备检索、筛选、鉴别、使用、表达和输出信息等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还涉及个人的审美情趣、艺术素养和文字处理能力等。但随着信息社会对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这两种素质的需求和新型人材观的形成,教育行政部门已逐步将“更新观念,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武装教师”作为工作重点来抓,很多学校将教育技术课程引入教师教育中,并培训在职教师,为培养教师的用网建站能力营建了理想的社会环境。

第2篇

以面向全体和谐发展为原则,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导向,以提高办学生命力为中心,我校将全员培训、班主任培训与校本研修相整合,着力彰显“案例培训”特色,努力构建“五结合”培训模式,不断推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历程,创建起学习型教师组织。

二、具体做法

下面根据“五结合”培训模式,具体谈一谈:

1.新理念培训与研读相结合——奠定教师自我发展的基础

为使新理念培训,能抓实、抓深、抓活、抓新。学校将引导教师踊跃参与“读名著,做名师”读书活动。采取必读书目(山东省五本统编教材、实施教育精细化书目)与自读书目(“教师流动书库1-3”)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倡导教师结合实际工作有针对性的读—思—行。并以“读书沙龙”为媒介,有主题有侧重的进行交流对话。

例如,近日学校将开展《教师读书十问》的专题交流,读书十问即:

1、您有优势吗?2、您会积累吗?3、您有方向吗?

4、您会选择吗?5、您有毅力吗?6、您会运筹吗?

7、您会整合吗?8、您会创新吗?9、—您会合作吗?

10、您能宽容吗?

引导教师回顾自身读书的经历,促使教师来反思,是否真正做到科学有效的读书。通过“读书沙龙”等形式使老师们产生思想碰撞,逐步达成共识,促使新理念在研读中提升。

2.新课程培训与案例培训相结合——指明教师自我前进的方向

新课程培训关键在于日常教育教学案例的研究与反思。因此,学校将以新课改实施过程中教师面对急切解决的问题为突破口,以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和教育创新能力为目的,紧密围绕“案例培训”这一突破口,着力开展三个层面的案例培训,(即:文字性案例培训、视频性案例培训、实践性案例培训)真正实现“以案例展示理念,让理念回归课堂”的真谛。

(1)文字性案例培训

定期提供文字性案例,其或是在教师中生成的,或是文献中呈现的,其共同点就是具有典型性。我们要求教师阅读后,联系已有经验、自身教学、学校实际,用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来省察、反思和评议。

例如,开学以来,学校发现一年级的老师感触颇多,日常交流中很自然的流露出来,这就是教师中生成的实实在在案例。学校立即向他们约稿,撰写典型案例,全体教师阅读、分析、评议,不断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逐步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2)视频性案例培训

根据新一轮全员培训内容,依托区第四轮培训菜单,结合学校实情,合理点击菜单,力邀请专业人员到校与教师们面对面,实施零距离培训,从而为教师提供优质服务。

其次,还将依托区教师教育网、教师心理网、市北教育网《精品百课》库及校园网等网络平台,为教师提供具有一定价值的视频案例,开展反思实践活动。促使教师对自我教学过程中的现象、经验,甚至教训进行正确的诊断与评价、研究与分析,从而使困惑与问题能得到及时解决。

(3)实践性案例培训

以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目标,学校将认真执行“校本培训日”制度。积极开展“五课一条龙”活动,大力发挥团队合作精神。“五课一条龙”即说课、上课、听课、评课、跟课为一体的实践性案例培训。本学期,学校将继续通过“百家一课”、“移植创新循环课”、“干部与课改同行”等活动实施培训。本学期,学校将启动干部指导学科,骨干教师带动青年教师,师傅帮助徒弟的“接力工程”,实行分层责任制,充分调动全体干部教师的参训积极性。合理发挥骨干教师作用,上好“引领课”。师傅帮带新教师上好“过关”课。青年教师上好“练兵”课。学校将十一月份举“接力工程,共展风采”研讨会,届时将进行优质的引路课、练兵课、过关课大展示,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技能。

3.新技术培训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创造教师互助交流的平台

学校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研修班学员的骨干作用,聘请我校刘昆老师为首席培训师,切实加强信息技术培训。开学初下发表格征集教师急需培训的内容,每月集中进行一次专题培训,带领教师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这一课题的研究。并充分利用网络进行互动交流,使教师人人会用博客交流,倡导有能力的教师建立自己的网页,使网上互动交流成为校本研究的新形式。学期末,学校将评选优秀博客。

4.师德培训与主题活动相结合——搭建教师通向成功的舞台

师德培训将与“争做人民满意的教师”活动相结合,根据师德教育月的主题,深入开展一系列师德教育主题活动。并以“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心服务”为宗旨,精心打造“爱在陵县,情满校园”的服务品牌。

通过开展“师德信用承诺”宣誓,“牵手连心,情暖童心”结对活动,“感动你我”十件好事评选,“飞鸽送关爱,鸿雁传真情”等活动,促使教师自觉加强师德修养,牢固树立起“以德立身,以身立教”的良好教师形象。

5.班主任培训与班级管理相结合——铺就师生沟通的桥梁

加强班主任培训是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手段。我校将从班主任精细化管理入手,引导教师进行第二阶段培训——反思交流。以“我的班主任经历”、“我的班主任秘诀”、“我的班主任困惑”等为研讨主题,再结合每月各班月量化情况,定期召开班主任会,畅谈感悟与体会。学校还将邀请区班主任讲师团成员到校作报告,以此,切实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与实效。期末学校将评选特色班主任,进行表彰。

措施保障:

实施以校为本的校本培训工作,我校将首先借助“外托”、“内依”、“横联”、“上靠”等途径,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进一步落实我区“三三制”培训目标,实现新教师“入格”、青年教师“升格”、骨干教师“风格”的培养。

1.“外托”——组织教师们走出去听课、听讲座、参加培训等,为教师们吸纳新观念、新思想,提高业务水平创造条件。

2.“内依”——一依本校骨干教师,通过他们,开设专题讲座、师徒结对等形式进行学习、交流;二依校内正常、规范的教研活动,为教师们进行岗位练兵提供机会,具体形式有集体备课、说课、制作课件、上课、评课等。

3.“横联”——继续与兄弟学校(西二片教研联合体)进行教学交流、教研讨论工作,把本校的优秀教师推出去,把兄弟学校优秀教师请进来作经验介绍。

第3篇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缺乏吸引力

很多高校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只是做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网,或利用网络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如果只是满足于有了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后期没有积极跟进,那将很难达到充分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同时,网络也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效益,有的网站可能就是形同虚设,造成资源闲置和浪费。

2.思想政治教育者网络素质不高

在当前高校中,能够熟练地将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并合理运用的专家非常少。要想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具有较高的网络水平,同时能积极利用自己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努力提高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才能使网络的优势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发挥。

3.思想政治教育者时于罔络的参与不足

由于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占用教师大量的课余时间,而鉴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量日益增大,使得很多教师没有充分的时间去学习和加深网络知识。再加上一些领导对专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网络教育中的作用认识不足,宣传力度不够,造成很多教师对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不高,热情不够。这就导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课堂教育产生脱节,使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有的作用和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4.传统的教育观念不能适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

“两课”的教学、报告会、座谈会及社会实践等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方式。在网络环境下,传统的教育方式存在着许多的局限性,它不能适应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个性化和创新化要求。当前,不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单纯地运用网络的形式,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照搬上网络,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填鸭式灌输”的模式。这种照搬的模式没有充分利用网络的功能,没有新鲜感也就不可能吸引学生更多的关注。

5.高校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缺乏必要的引导和规范

现代的大学生个性张扬、思维跳跃,在网络发达的条件下,很多大学生喜欢在网络上发表自己对人或事的见解。然而由于网络信息缺乏必要的监管,一些大学生又缺乏较强的信息选择与价值判断能力,再加上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容易被感情和网络的言论所左右,所以在受到一些负面信息的影响和缺少必要的网络伦理道德宣传的情况下,大学生往往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权威产生质疑。

二提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途径

1.丰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网络条件下,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接受信息的形式等方面都发生着重大的变化。根据这些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充分发挥网络娱乐性及交互性特点,创造性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网上丰富多彩的娱乐形式相结合,并与学生的学习和课余文化生活相交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感染和影响学生,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2.培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复合型人才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师资队伍、教育主体的适应程度将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和实效。这就要求高校走专业化道路,培养一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业性人才,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知识水平,使他们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通才”。

3.建立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奖惩机制

高校分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要有超前的意识,能够积极主动接受新技术、新思想。重视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鼓励思想政治教育者学习网络知识。对于能够充分利用网络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取得较好效果的教师给予一定奖励,同时,对于在学校网站出现的非法行为,或者以网络教育的名义进行非法行动导致发生恶性事故的,要加大惩处力度。

4.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和模式

由于网络教育在师生交往、情感交流和营造校园文化方面存在的距离问题,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与模式都需要进行改革与创新。同时,要想方设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吸引力,在宣传教育的手段上应多样化并努力遵循学生的网络心理进行教育。迎合学生心理,探究一条切实有效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方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5.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正确引导和规范

在网络环境下,网上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的方式,高校应主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阵地作用,对网络信息进行必要的监管。同时要认识到,网上教育并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部,网下教育仍然是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依然起着基础性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实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与现代网络新技术的有机结合,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正确引导和规范,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

第4篇

这次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市委、市政府建设教育强市决策的重大举措,是加快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一次重要会议。刚才,祥明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建新同志作了很好的工作报告,请同志们认真贯彻落实。祁东县教育局、市八中、市十六中分别作了信息化经验介绍,他们的做法、经验和体会,对我们很有借鉴意义,请同志们认真学习吸收。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对教育信息化认识要高

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时指出:要“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上述这“五化”中,比以往多了一个“信息化”,并且排在了“工业化”之后。“信息化”的增加是我国对当今时代特征的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在关于教育的论述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不断渗透,己经引发了传统教育思想、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重大变革,带给人们在教育改革与变革方面许多有益的启示,使人们在教育机会与教育平等、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学校正规教育与社会终生教育、未来教师的角色以及新型教与学关系等思想观念和认识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当前以互联网技术应用为特征的各种类型的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如远程教育、网络大学、协作型互动学习、探究型自主学习等,对传统的以课堂和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战。这种新的教育模式在扩大教育受益面的同时,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灵活性和多样性,也正是当前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可以说,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既为我们教师提供了一个实现教育过程的最大优化,全面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的有力手段,也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实现高质量教学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共享与传播的平台。

二、抓教育信息化关键在用

教育信息化建设关键在应用,价值体现也在应用。近年来,我市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建立了校园网,接入了教育宽带网、远程教育网,笔记本电脑、投影设备直接进入课堂。但是,这些先进的设备还有相当一部分或一部分学校没有充分利用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学校要充分利用好现有信息化设备,在应用上下功夫,全面提高效益。

首先,要加快教育电子政务系统的应用。一方面要依托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建立一条沟通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与社会公众的桥梁,推动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的改革和发展。要通过教育门户网站及时准确地教育信息,公开工作职能和职责、办事程序、办事规则,自觉将政务和业务行为置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增强教育政策和举措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实现政务全面公开。另一方面,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各种政务和业务活动,通过使用网络办公、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网上招生等多种应用,促进领导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改变和创新,提高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信息处理与服务能力,提高教育行政质量和工作效率,提升学校教育教学和科研管理水平与能力。

其次,要抓好教育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应用。各学校要克服重硬轻软的思想,加大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深入挖掘本校各学科资源信息,建立一批有特色的精品课程,并逐步形成校校之间互通、互动、互补的信息资源平台,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在这方面,市教育局信息中心要统筹协调,分工合作,逐步完善中小学各学科教育资源信息库,为全市教育教学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为教师进行网上教研、网上观摩、网上论坛等活动搭建交流平台。同时,还要通过广泛开展优秀信息技术课评选、电脑作品大赛、机器人大赛、优秀教育网站评选等活动,鼓励广大教师积极研究、开发和创新教育信息资源,不断丰富和优化教育资源库。

第三,要加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培养学生信息化素养。当前,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仍旧是培养学生信息化素养的主要渠道。各级各类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按照课程要求配齐配强信息技术教师,开足信息技术课程。要切实加强青少年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思想道德建设,不但要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强调信息化道德教育,还要开设专门的网络道德教育课程,培植学生健康的网络道德思想和良好的网络生活方式,采取有效的措施,规范学生上网行为。教育、文化、公安等部门要积极配合,加大对网络信息安全的监督与管理,为青少年学生营建一个干净、清洁的网络空间。

三、督教育信息化措施要硬

第5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入,中小学教学已进入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状态:信息技术全面进入课堂与学科教学实现了高度融合、课堂教学开始全面推行小组合作形式、教师间的交流渠道拓宽、师生获取知识的通道十分广阔。在这种态势下,教师培训机构面临着一个全新的挑战:传统的培训方式已变得苍白无力,培训内容需要切合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近年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机构在大胆尝试各种形式的教师培训,试图将培训工作做得扎实、深入、富有成效,为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助力。在国家层面上,开设了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站,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培训计划;各省也依托知名师范院校,设施“国培计划”,一改以往教师培训中流于形式、与教学脱节的局面,将理论学习、课堂实践、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影子培训、课题研究、研修报告、跟踪培训等活动融为一体,为全方位参与提供舞台,且培训周期长,内容丰富、效果明显;各县教师进修学校也从县域内的教师现状出发,深入调研,确定培训内容,彻底颠覆了原有的培训模式,外聘专家,内请行家,有许多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也登上了培训舞台,培训形式异彩纷呈,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教师“大培训”局面。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确立多维立体的教师培训框架,就成了教师培训机构必须思考的问题。

二、具体内容

1.多维互补。指在教师培训中多采用传统的交流方式,可借用或不借用多媒体进行各种培训。如,国培计划、专题培训、名师骨干入职教师培训中举办的各种讲座,还有师带徒、教师间互学等活动。内容包括:(1)国培计划。全称为“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是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年开始实施的旨在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几年来,各省都依托师范院校扎实做好此项培训。(2)专题培训。就是根据教师需求,由各个教师培训机构,利用寒暑假开设的各种专题培训。(3)名师、骨干、入职教师培训。是教师进修学校为提升各层次教师素质进行的培训。名师培训旨在打造有影响的教育家;骨干培训意在使其能够带动一批青年教师;入职培训是对新上岗教师进行的职业技能培训。(4)师带徒。这既是一种职业必须行为,也是提升教师业务水平最便捷途径。通过师傅的引领,使新教师在短时间内达到对教学的适应,并为其终生成长引路。

2.立体交叉。指在教师培训中运用各种媒体进行的培训,它呈现为立体交叉状态,主要表现形式为:(1)集中培训。这是一种传统的、生命力较长的培训方式。它可以使更多教师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大的收获。特别是近几年来,培训机构采用视频答疑形式,组织教师进行多项内容的培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2)分散交流。教师在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同年级、同科之间进行即时交流,实现问题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这虽是一种朴素的培训办法,却常常能获得好的效果。(3)网络培训。近年来,各中小学依托“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对所有学科教师进行理论知识、专业技能、有效课堂等职业培训,以全面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4)视频交流。教师通过网络视频,与教育专家、名师进行互动交流,以达到“解惑”之目的。(5)QQ聊天、电子信箱沟通。教师可利用QQ聊天与同行或专家进行即时交流,也可利用电子信箱来获得信息,把自己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予以探讨,获得更加便捷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3.岗位练兵。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边教学、边反思、边学习,这是最有效的培训方式。教师离开教学所进行的一切培训都是无用的,岗位练兵是教师必须终身进行而不可忽视的一种培训。我们认为,一个教师从业过程中必须持久性参加培训有三种:第一,道德品行培训,这是教师从业的基础。一个优秀教师必须具有高度政治觉悟,对自己的职业充满热爱,要有高雅的兴趣爱好,喜好读书、乐思善问、善于合作、大度宽容,处处充盈生命的活力。第二,专业知识培训。一个具备教育教学资格的教师必须是一个能够娴熟把握学科专业知识的人,对自己所教学科的知识结构、知识内涵以及边缘学科知识必须博学且能融会贯通,相近学科的知识也要有所触及,尤其是那些随着科学的发展,该学科在现代科学领域的新成就必须有所了解,真正达到与时俱进。第三,教学工具的使用培训。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特别是学校一体机、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运用,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延续多年的教师上课采用PPT课件形式,时至今日已是远远落伍,电子白板的使用使课堂教学焕然一新,这不能不引起培训部门的高度关注。

三、有效尝试

为了搞好教师培训,近两年来,我们在“多维立体”的框架之下,做了一系列有益尝试,主要做法是:

第一,拓宽培训渠道。中小学教师参加培训是教师自身成长的需要,教师培训机构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更关键的是教师任职学校的校长和教师本人要把参加培训、业务提升当作一种自觉行为,要认识到自己的业务能力与自己的终身发展密切相关,与提升教育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相连。教师业务能力的高低,绝非先天而成,是教师在长时间的教育教学摸索中实现逐步提升,乃至最终走上名师之路。因此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对各种培训的耳濡目染,离不开对先进的教学经验的吸收,离不开将学到的经验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培训对教师来讲显得越来越重要,许多先进的教育理念、高效的教学手段,不经培训机构的传播,基层教师很难获得。在这个信息多元的时代,教师获得信息的渠道很多,或通过教师口授,或通过网络了解,或通过参观学习,都可以使教师获得较为先进的教学方法。我以为,在现阶段教师参加培训有以下几个途径:一是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培训。如,国培计划、进修学校组织的专题培训、学校组织的各种培训等。二是通过网络参与的各种培训。如,教育部组织全体中小学教师在“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上进行的培训、基层教育培训机构组织的信息技术使用培训等。三是教师个体自发参与的培训。如,师带徒、课堂观摩、教师之间互评课、传帮带、干中学等。这种培训虽是零星散乱的培训,但它潜移默化地在教师成长过程中起着桥梁作用,是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培训有益补充,也是各种教师培训中最实实在在的培训。

第二,充分利用教育资源。随着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普及,近年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大了对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教育大发展,传统的教育手段正在逐步地退出舞台,电子白板、一体机、移动多媒体取代了录音机和黑板,传统的教学媒体已逐步地从课堂教学中退出。我们清楚地看到,现在不少中小学生甚至是幼儿园的孩子都能在手机上看故事片、看卡通画,能在网上交流,能在网上获取资源。这是摆在教师面前一个严峻的课题: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搞好教学?怎样才能使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高度融合?在这方面,我们坚持从以下三方面做起:首先,依托全国中小学继续教育网对教师进行培训。全国中小学继续教育网为每一位中小学教师培训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要求从幼儿园到高中,所有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必须参加此项培训,同时也是教师资格五年一注册的必要条件。其次,合理利用学校现有教育资源。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是教师培训的强有力保障,也是教师专业提升的可靠条件。合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为教师专业成长助力,不失为一种有效培训。为提高全体教师的敬业精神和业务素质,近年来,我们充分利用各学校已有的人力、硬件和环境资源,对全体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如,师德教育。我们在一些学校举办了“《弟子规》与教师修养”“《论语》与教育方法”“《学记》中的教育精华”“荀子:值得敬佩的教育家”等讲座,让教师充分感受先贤们的教育智慧,择善而从,活学活用;我们还结合河北省对我市进行二轮普九复查,充分利用学校各功能教室,以教研组为组织形式对全体教师进行专题培训,目的在于让每个教师懂得各功能室的用途以及保管、保养等常识,达到正确使用、合理利用、发挥功能室应有效益之目的。今年,我们又结合各学校工作实际,把培训目标定位在提高教师育人基准、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上,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名师、骨干教师资源,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先后做了“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微课制作的方法与步骤”“如何合理使用‘白+黑’”“如何评价一堂课”“信息技术背景下如何备课”等讲座,讲课教师就是学校在某一方面有建树的老师,大家都清楚讲课教师的家底,他们以身说法,事例生动,因而讲起来实实在在,教师受益匪浅。最后,教给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本领。为让教师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在课堂上的灵活运用,去年开始,我们瞄准电子白板使用这个教师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开展了多层次、多角度培训。先后组织全市教育干部参加了“鸿合科技公司”组织的为期7天“交互式电子白板使用”培训;组织中小学骨干教师参加由河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组织的“电子白板使用方法”培训;组织全体中小学教师参加由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电子白板使用技巧”培训;组织全体中小学教师分片参观了部分学校使用电子白板教学先进做法。领导高度重视,培训如此频繁,是前所未有的。在这种强有力培训的推动下,全市教师上课时都运用电子白板,这就使传统的课堂教学手段深感汗颜,一场生动有趣的“课堂革命”在悄悄展开。

第三,立足岗位培训。什么样的培训最有效?远离课堂的培训毫无疑问是微效的,也是参训者所反感的。通过几年的培训实践,我们认为,结合学校的实际,立足教师的教学岗位去制定培训计划、设置培训课程、思考培训方式,这样的培训效果最明显,有助于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在这方面,我校坚持从以下三点做起:1.建立学校教师培训组织。我市一直把教师培训作为学校工作中一件头等大事来抓,校长全面负责教师的培训工作,教务处负责教师培训计划和具体设施,协调教师参训与上课矛盾,确保教学、培训两不误。三年来,骨干教师参加了“国培计划”培训,教学新秀参加了省市组织的各种培训,全体教师多次参加了教师培训机构组织的多层次、多学科培训,各学校每周也有组织全体教师培训的活动。培训内容涉及教师教学与管理的方方面面,为教师的成长推波助澜。2.制定教师培训计划。学期初制定教师培训计划,学期中逐步实施,并将培训内容分解给每位教师,为全体教师提供展示的舞台,人人是培训者,人人是受益者,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工作性质来确定讲座内容,既是向全体教师做述职,也是对全体教师做的专业培训,这就是我们的校本培训思路。倡导教师培训时结合学校实际,结合教师自己的工作,注重实效,每人讲座时间为40分钟,并且设置互动环节,主讲教师必须运用电子白板,所举实例要以学校内部为主,从理论高度进行解读,最后听讲教师要为讲课教师打分。3.实施参训奖惩。参加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是每个教师了解校情、展示自我的渠道,也是人人必须参与的活动。在这方面我们制订了相应的奖惩措施,对备课认真,讲解生动有趣,能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且普通话、电子白板等基本功扎实、教师评价平均分在95分以上的教师,学校除了颁发证书之外,还在评优评模、职称评定中增加一定的分值,年终绩效中有所体现。对讲座重视不够,备课不认真,存有应付的教师,教师评价平均分在60分以下的教师,要在年末教师量化总分中扣除3分。此项措施实施一年来,教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讲评客观,有力地提升了教师的业务能力,使全市教育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第6篇

一、引 言

教育信息化是近年来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人们坚信以计算机、互联网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优化学习过程,构建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现代信息技术开始从城市走向农村,从高校延伸到中小学甚至学前教育领域,不少学前教育领域的研究者与实践者对现代技术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抱以较高的期望,然而现代信息技术在学前教育领域中应用理论和实践研究并没有像中小学领域、高等教育以及职业教育领域成熟。“学前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研究始终处于边缘化,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种现象的出现除了因为研究主体的研究背景和研究兴趣外,一定程度上也是源于学前教育本身的边缘化。”[1]因为学前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长期存在教育资金投入不足、教育资源严重匮乏、城乡发展极不均衡、师资队伍不健全等问题,甚至一些地方“入园难”的问题都很突出。如果连基本的“入园”都得不到保证,那么所谓的学前教育信息化也就只能被搁浅。

然而,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一线教师对学前教育信息化进行理论与实践探索。笔者在中国知网(CNKI)中以“学前教育”、“幼儿园”、“幼儿教育”并含“信息化”或“信息技术”等为主题词进行专业学术检索,时间限定为2007—2012年①。检索到相关文献496条记录,其中硕士论文42篇,学术期刊439篇,会议论文2篇,报纸类13篇;2007年至2012年间,文献数量呈上升趋势,如图 1所示。

笔者借助陈超美开发的知识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II版本,对496条文献记录进行主题词提取,以期全面、可视化地呈现近年来学前教育信息化研究的热点。得到学前教育信息化关键词网络时区视图,如图 2所示。

从图 2可以看出,2007年学前教育信息化研究的热点最为集中和丰富,中心影响度也较大。其中,“多媒体课件”、“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手段”、 “多媒体技术”、“教学活动”、“整合”等关键词成为这一年度的研究热点。2008年至2012年,研究热点平稳过渡,从过多地关注信息技术逐渐转移到更加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如“学习兴趣”、“教育资源”、“教学情境”、 “信息化”、“学科整合”、“家园共育”、“电子白板”、“交互式”、“网络平台”、“信息化建设”等热点词的出现全面推动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

尽管学前教育信息化受到较多的关注与研究,但我们还缺乏对当前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的全面了解,如果不能及时准确地把握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状态及存在的问题,就不能保证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全面了解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非常有必要。根据图 1和图 2,结合与学前教育信息化相关的496条文献内容,本文从政策法规、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建设、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信息技术应用等五个方面对当前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进行阐述。

二、学前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与标准制定初现成效

学前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该标准是国家对合格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幼儿园教师开展保教活动的基本规范,标准中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幼儿园教师具备信息技术知识对幼儿园的信息化管理、信息化教学活动开展、家园合作、科研水平起着积极的作用,是信息化时代对幼儿园教师的必然要求。

2012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基础教育中要培养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的良好习惯,发展兴趣特长,提高学习质量;增强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和习惯的养成,必然要求幼儿园处于良好的信息化环境中:拥有适宜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丰富适宜的信息化资源、具备较高信息素养的幼儿园教师等,才有可能实现这些目标。

2012年9月,“全国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开始建设,该系统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加强学前教育管理,监测国家学前教育重大项目和各地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情况。该系统的开发与运行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成果,也是推进学前教育科学化管理、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手段。

除了国家政府层面的政策、决策支持外,一些省市地区也早早意识到学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性,开始学前教育信息化实践,制定相应的规定和标准,以此推动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

2009年,《北京市学前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2008—2010年)》[3],该行动计划认为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信息化作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亟待建设与发展。该行动计划以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与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教育能力、引导家长掌握科学育儿的知识为主要目标。三年内要在北京各区县建立60个学前教育示范基地,以点带面,从而促进全市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建立北京地区的高质量、安全、稳定的学前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学前教育的资源共享、信息传递、网络交流;普及示范幼儿园及一级一类幼儿园网络平台的建设,逐步推动、引导其他级类和性质的幼儿园的网络平台建设;提高各级各类幼儿园行政管理工作信息化和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

2009年底,浙江省教育厅制定《浙江省幼儿园装备 规范(试行)》(浙教办技[2009]173号)。该规范将信息技术装备配置单独列为一项,其中计算机教学办公配置、网络中心、闭路电视系统属于选配项,广播系统、安全监控系统属于必配项。2011年,江苏省教育厅印发《江苏省幼儿园信息技术装备标准》,对幼儿园信息技术装备标准的要求有:每个班配备有多媒体系统,每个幼儿园配备网络办公区,要建立幼儿园网络校园,幼儿园广播系统及幼儿园安全监控系统。

2011年《上海市托幼园所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配置要求》(沪教委基[2011]88号)。该要求从园所网络环境配置、园所基本配置到班级信息设备配置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幼儿园除了配备1个多功能活动室,示范园和各区县信息化实验园可按需配备电子白板、视频会议系统;示范园和各区县信息化实验园可按需配备多媒体资源室,提供可访问连接互联网或区教育网、园所内部资源的电脑,供教师或幼儿、家长访问相关多媒体资源;建议每园配备一定数量的笔记本电脑,提供给教师用于移动办公和外出学习培训使用。

2012年12月,河南省教育厅印发《河南省幼儿园办园基本标准(试行)》(豫政办 [2012]169号),标准中将电视机、DVD、录音设备等现代信息技术产品作为园所的必配设备,而办公计算机、打印机、数码相机、摄像机、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广播系统等较高一级的多媒体设备则根据园所的经济实力选配。

此外,在天津、辽宁、吉林、四川、重庆等地也相继了相关的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文件,从幼儿园教育技术装备到数字化网络资源建设等方面都提出具体要求。

这些政策、法规及标准的制定推动了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并取得初步成效。如北京市学前教育信息化示范基地的建设与评选,积极推动了幼儿园所信息化建设,形成鲜明的信息化建设模式。北京市西城区棉花胡同幼儿园[4]从2006年就开始“信息化建设工程”,逐步建立起一套集管理、科研、教学等于一体的网络运行模式,以幼儿园信息化管理促进教师发展、保障幼儿园安全、推进家园共育为目标。北京市丰台区芳庄第二幼儿园[5]在“十一五”期间,形成了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框架,建设了信息化管理平台、信息化资源平台、信息化沟通平台。上海市学前教育信息化经过十几年的建设与发展,从最初单一的信息逐步拓展到涵盖管理、教学、培训、支持的综合服务领域。[6]

尽管近年来国家的政策对学前教育信息化体现出较多的关注,各地也在积极地实践探索。但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之路才刚刚起步,从当前发展现状来看,政府应继续加大对学前教育信息化的政策支持,加大对学前教育信息化的扶持力度,为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氛围,各省市地区应根据当地现有的经济水平适宜地制定学前教育信息化法规、标准。

三、学前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区域性差异显著

经费投入是学前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据有关统计显示,我国学前教育经费占教育总经费的比例只有1.3%,而国际平均水平为3.8%,由于政府保障水平低,导致学前教育中民办比例甚高(2010年,中西部地区民办幼儿园的比例高达80%以上[7]),同时办园质量参差不齐。[8]我国的学前教育信息化在宏观上区域发展不平衡,微观上内部应用不协调,学前教育里的“数字鸿沟”已经成为实现教育公平的严重障碍。幼儿园的网站、局域网等设置都要花费大量的资金请企业代设,所以一些经济实力并不雄厚的民办幼儿园就脱离了信息技术发展的轨道。[9]当前幼儿园信息化基础设施已成为推进学前教育信息化进程的瓶颈,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区域性差异显著。发达地区的幼儿园几乎可以100%地实现网络连通,信息化设备不断升级更新。但对于一般的城市来说,离这样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而对于农村地区和边远山区,这样的目标遥不可及,因为基本的“入园”问题还未解决。

东部地区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经费投入比较充足,发展得比较充分;而中西部地区,由于基本的园所建设及普及问题仍未解决,幼儿园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还未受到重视和有力的支持,但有条件的省市在学前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是有成效的。大部分地区的幼儿园已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当中,建立多媒体活动室、幼儿班级里也配备了电脑、电子白板、投影仪、DVD等硬件设施。部分发达地区还配置有双向视频会议系统、多媒体教学课件平台,基本实现了“园园通”。

西部地区,以兰州为例,幼儿园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处于较低水平,人们对信息化教学设备理解还比较狭隘。其中幼儿园的配置率达到70%以上的设备有联网的计算机设备、录音机、电视机,其中录音机的配置率达到了92%,而投影仪和幻灯机、数码摄(照)像机等的配置率则大部分不到50%。有52%的幼儿园配置有多媒体教室,有38%的幼儿园配置有广播系统,只有24%的少数幼儿园配置了专业计算机教室,而视频会议室、报告厅等其他信息化教学环境配置寥寥无几。[10]而中部地区的硬件设施配置也不够完善:尽管所调查的幼儿园100%的配备有电脑、打印机、扫描仪和数码摄像机等设备,但是人均占有量却呈现显著差异;省示范幼儿园的电脑人均占有量为0.073台,市示范幼儿园的电脑人均占有量为0.04台,民办幼儿园仅为0.02台。[11]

相对而言,上海地区的学前教育信息化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是走在全国前列的。2003年,上海市99%的幼儿园可以通过拨号或ADSL上网,建成园内局域网的就占61.5%,教师可使用的设备主要是计算机、VCD/DVD和录像机。2004年,上海市还为幼儿园创建了“园园通”管理应用平台,截至2011年,“园园通”公办园覆盖率达到100%,为全市18个区县,近千所幼儿园的3万多名教师、20多万户家庭所用。2005年,上海全市幼儿园宽带安装率达到73.4%,各幼儿园计算机平均拥有量为13台。2009年,各区县园所全面完成信息化设备的升级更新,实现班班有计算机、园园通宽带,根据区县、园所实际,添置、构建了双向视频会议系统、多媒体教学课件平台,添置了电子白板、投影仪、数码相机等大量信息化应用设备。[1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 020年)》中强调要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面对经费投入的比例与发展学前教育信息化发展所需大量经费的矛盾,我们应积极与社会各界建立合作,让更多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优秀企业共同参与到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来。

利用社会力量推进和发展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典型代表有IBM公司和安康家园(又名安康“公益”网络项目)。2001年,IBM公司与我国教育部合作,将“小小探索者”(Kid Smart)项目引入中国,截至2010年,IBM已向中国的学前教育机构捐赠了3400多套总价值6800多万人民币的“小小探索者”儿童电脑和配套软件,在全国范围内150多个市、县建立起了600个“小小探索者”儿童电脑中心,直接或间接培训教师超过1万名。“小小探索者”项目以捐赠多媒体儿童学习中心及配套的教学软件为基础,通过为合作幼儿园组织教师培训,促进教师进一步探索幼儿教育教学方法和模式的转变,提高幼儿园教师运用现代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以促进教师们专业化水平的提高。[13]截至2012年11月22日,共有18712所幼儿园、519154位老师加入安康计划。吉林省学前教育信息化的起点就是安康家园。针对吉林省私立幼儿园多、信息化支撑程度低、建设资金几乎为零的现状,安康家园雪中送炭,“借力”推进了学前教育信息化发展。[14]

我们应参照各地区的经济水平和地域特点,根据幼儿园的不同等级,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分层推进,逐级展开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改善当前学前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区域性差异显著的现状。比如,在发达地区和城市,在已有的信息化建设基础上,加快构建信息化学习环境,进一步完善幼儿园所的信息化教学和管理服务功能,探索适宜幼儿园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新模式。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有条件的城镇学校可以加大普及和推广互联网、“园园通”,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培训。没有条件的地区,要加大传统的信息技术设施配置,如录音机、电视机、摄像机、DVD等。

四、学前教育信息化资源严重匮乏,专业化水平低

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是实现信息化的保证和重要支撑,是支持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础,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学前教育信息化的质量。“集成优质教育资源,推进资源共享是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当务之急。”[15]

目前已有的学前教育信息化资源形式主要包括幼儿教育资源库(满足幼儿园教学需要)、专题学习网站、教师博客、各园课件制作素材库等。学前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主要依靠各地政府的投入和支持,在幼儿园、教师、家长及部分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下来完成。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省市的教育部门都建立了学前教育网站,幼儿园也有自己的独立网页、班级博客、家园互动平台、幼教主题论坛等一系列的网络资源平台。如中国学前教育网、上海学前教育网、浙江学前教育网、山东学前教育网、学前教育信息化研究网(http://e-predu.com,河南大学学前教育信息化研究所主办)等网站上的内容更新速度较快,内容丰富。这些网站大都传递国内外学前教育的最新信息,倡导学前教育的最新理念,为领导决策和学前教育改革提供信息服务,为全社会的早期教育提供信息服务。

但专门为幼儿提供学习的网络资源较少,适合幼儿学习和发展的软件开发技术在国内还很不成熟。在兰州,幼儿园网站(网页)普及率为36%,主要用途集中在幼儿园宣传、教师间分享教学信息、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互动等方面,而为幼儿提供的自主学习资源几乎为零。[16]上海学前教育网是上海学前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成果之一,是汇集国内外学前教育专业信息的资源库,更是集聚上海市优秀活动设计、课件、素材等的课程资源库。上海学前教育网多渠道整合上海市幼儿园课改成果,凝聚各方专家、名师,悉心打造优质的学前教育专业资源,相继推出幼师、家教、早教频道,重点建设“课程教材”、“06游戏”、“06医院”、“06厨房”、“06悦读”、“家教”、“03宝宝养护”等栏目。通过优化整合、共建共享幼儿园课程资源,有效减轻了教师负担,提升了幼儿园教学质量。[17]

相比之下,国外的儿童教育及社交网站已经发展的较为成熟,2012年国外评出最受欢迎的15个儿童网站,[18]其中排名第一的Nick网站每月访客量近500万人次。国外的儿童网站专业性强,分类明晰。如网站的内容一般包括教育类、娱乐类和成年人类(针对老师和家长),其中教育类网站下又细化为动物、艺术、数学、音乐、科学、太空等七小类。并且这些网站的内容绝大多数以玩为主,是为了让儿童了解一些他们平时比较少接触的东西,而不是让孩子记住什么知识。这些网站也都定位准确,根据网站内容分级,让相应知识水平的孩子去学习相应的内容。关键的一点是国外的儿童教育网站还关注培养儿童的媒介素养,它们会教孩子如何在上网过程中保护自己的隐私,还专门为家长设立了“for Parents”网页,为家长如何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提供建议。这些做法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学前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匮乏是阻碍幼儿园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重要因素,即使幼儿园配备良好的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也无法在实际的教学和管理中发挥作用。另外信息化资源的专业化水平仍有很大的提高空间,现有的资源很难满足一线教师教学和科研需要。学前教育信息化资源要与当前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与特点保持一致,设计要符合幼儿学习的习惯和心理特点。同时,也需要专门的设计与开发人员参与,将幼儿园一日活动、教学活动、观摩课等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以图片、文字、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整合呈现,并按照幼儿在各个年龄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学需要,将这些资源转化为专业的信息化资源,并借助基础教育信息化网络平台或“园园通”进行共享。

五、幼儿园教师的信息素养不高,缺乏有效培训

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与管理中的应用是时展的趋势,必将成为幼儿园教育环境中的重要因素。这对幼儿园教师来说无疑是很大的挑战。幼儿园教师的信息素养关系到信息技术在 幼儿园教学中应用的效果,关系到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活动课程的整合质量,关系到学前教育信息化的质量。如果幼儿园教师不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教学能力,那学前教育信息化将成为空谈,信息技术也无法在幼儿园中发挥优势,培养儿童在信息化环境下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也无法实现。而目前我国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整体水平不高,缺乏培训机会,国家也没有制定有关幼儿园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标准。

自2005年教育部颁布《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后,就启动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截至2007年底,完成了1200多名骨干培训者的国家级培训,并先后培训了4万名省(县)级骨干教师;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也先后启动了一线教师的培训工作,已有近40万名教师参加了培训。

与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相比,幼儿园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还有很大差距。目前,幼儿园教师对录音机、电视机、计算机等传统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掌握得较好,而对投影仪、幻灯机、打印机、摄像机等设备的掌握水平较低,绝大部分农村幼儿园教师从未使用过PowerPoint、Excel,多数幼儿园教师对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多媒体素材的处理能力显得尤为欠缺。[19]

缺少专业的培训机会是阻碍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重要因素,且培训收效甚微。在西部地区(以兰州为例),只有64%的幼儿园偶尔展开信息化教学培训,还有9%的幼儿园从未进行过与信息化教学相关的培训,经常开展这方面培训的幼儿园还不到总数的1/3。[20]可喜的是在2011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项目,针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公办幼儿园(含部门、集体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转岗教师进行不同形式的集中培训。其中,在大部分省市的培训中,都开设了专门的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提升现代信息技术使用能力。

我国幼儿园教师的学历水平普遍偏低,应采取多种形式的培训来提高教师水平。2010年全国幼儿园教师学历的统计情况显示,直辖市及东部地区以上海地区为例,幼儿园教师本科及以上的占到45.95%,大专及以上为93.6%;而中部地区以河南为例,本科及以上比例为0,大专及以上为60.3%,中专39.7%;西部地区以甘肃为例,本科及以上比例为0,大专及以上比例占70.23%,中专比例占29.77%。[21]

因此,对于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幼儿园教师来说,对学前教育信息化的认识已经趋于“个性化”,他们对现代信息技术装备已熟练掌握,能够根据本园所的特点进行适宜的信息技术应用,那么在培训中则主要注重理念的学习,如听专家讲座、报告讨论等形式。而对于中西部地区的幼儿园教师来说,对信息技术的认识比较“大众化”,虽然意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对幼儿园发展的重要性,但对于如何定位和开展学前教育信息化还不十分清晰。那么在培训中除了学习必要的现代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还应注重理念的学习和渗透。比如以教师主动学习为主导的参与式培训,这种培训方式不仅能使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学会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幼儿主动学习,而且能有效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和提高。[22]

六、信息技术在学前教育中得到较广泛应用,但研究水平有待提升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中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幼儿园的科学管理和信息化管理水平,进一步丰富完善家园共育的形式与内容,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优化教学活动过程,为幼儿的学习创造丰富的环境,创设主动学习情景。目前信息技术在我国学前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幼儿园的行政管理工作,二是幼儿园教育教学,三是家园共育。

信息技术在我国学前教育教学中得到相当广泛的应用,不仅将信息技术与语言[23]、健康[24]、社会[25]、科学[26]、艺术[27]等领域的学科教学活动相整合,有的幼儿园还专门为幼儿开设电脑课[28],一时间引起家长和社会的热议。在2006年,《上海市幼儿园应用信息技术的调查与分析》[29]一文中作者曾提到,面对该如何在幼儿园中应用信息技术这一问题时,多数人首先考虑的是设立专门的电脑教室,并开展计算机教育活动。这反映了当前学前教育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观念还未转变,未将计算机作为学前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助推器”,受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影响严重。

虽然信息技术在学前教育教学活动中广泛应用,但实践的多,学术研究的少;新闻报道的多,用实验和数据说话的少。网络上不乏各地幼儿园教师共享的信息技术应用于幼儿教育教学的主题案例、视频资料、课题研究等,如北京市丰台区芳庄第二幼儿园计算机信息技术课题组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幼儿园区域游戏整合的研究报告》[30]、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31]的“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研究”(项目编号:JG05161)、“幼儿信息素养初步形成之研究”(项目编号:4-05-21-085)等。“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也在网上公布研究会“十一五”、“十二五”的立项课题,其中有关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方面的课题有:“信息技术(多媒体)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运用研究”(政治部幼儿园)、“影响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融入幼儿园教学的因素研究”(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信息技术促进家园合作和沟通的实证性研究”(广州);[32]但这些大多是地市、基层幼儿园所或研究机构的实践心得,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持和研究深度。

第7篇

首先是抓育人观念到位。加强中小学德育教育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必须克服当前存在的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轻实践,重校内,轻校外,片面认为学生学习成绩好,老师有业绩,学校有光彩,导致“一好”代“三好”的倾象,树立为学生终生学习打好基础的全面发展科学观:必须克服德育教育是隐性的,难以量化、摸不着,看不见,短时间显现不出来,因而不愿把时间和主要精力花在德育上的旧观念,树立不仅抓好智育,更要重视抓好德育的新观念,要克服把学习成绩作为唯一考核标准的旧观念,树立让受教育者成为一个合格公民的新观念。坚持从小培养,把德育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全过程。加强德育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青少年思想道德意识主要形成于学生时代,“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话虽有夸张,但它说明了在养成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一切道德从近身开始,从“小利、小礼、小廉、小耻”开始,从基本的礼貌行为规范开始,“礼义廉耻,国之思维,思维不张,国乃灭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加强学校德育教育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赋予的历史使命。今天的中小学生几年甚至十几年后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军,他们将承担起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要求我们必须从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高度,牢固树立育人为本的观念,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并真正落到实处。因为未来高素质人才除具备先进、系统、全面的科学知识的技能外,还要有迎接挑战所必须具有的创新思维能力、敢于竞争的意志、毅力和胆识等,这些人格品质的形成主要靠德育教育来实现。由此可见,德育无论对于现在还是面向未来都是一个战略性的大问题,德育教育工作非但不能削弱而是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是抓教育内容到位。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性出发,遵循社会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认知规律,品德形成规律,根据课程改革的现实充分挖掘教材德育内涵,分层次确立德育工作内容,循序渐进地把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分年级,分层次确立德育工作内容,循序渐进地把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分年级、分层次、有计划地贯穿到教学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要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弘扬中华美德和传统教育为重点,对学生进行政治素质、基本道德、基础文明,遵纪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教育,使广大学生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进行良好个性和心理品质的培养,针对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把握最佳时机,抓住几项打基础性质的内容,即: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为振兴中华而学习的学习观教育、诚信教育、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卫生教育、公民道德意识教育、劳动教育、优良传统教育、美育和关心未来教育。

三是抓实施途径到位。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密切配合。通过课内外、校内外各种渠道和途径的实施,并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形成合力教育网络,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形成教育的整体效应。一是校内德育活动常规化。即通过开设思想政治课、德育课和其它学科教学的渗透;班主任、团队、学生会工作的灌输:自习课、课间活动、劳动课、校园环境建设等渠道的引导,抓好校内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二是校外德育活动社会化。通过德育活动社会化,建立起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社会教育网络,营造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确保德育教育工作的效果最大化。

第8篇

2013-03-08

中新网

奥数老师:奥数本身无罪,错在沦为升学工具

一位从事奥数教学20年的老师认为,奥数不等于难题。现在对奥数的讨伐有些过激,很多人的认识太片面了。奥数本身没有错,而是人们强加给奥数的东西丑化了奥数。比如家长的急功近利、培训机构的夸大宣传以及公办学校借奥数之名选拔好学生。负面之罪都让奥数来背负,太不客观。其实,奥数本身没有问题,错在把奥数作为升学的工具。一些培训机构为了占领市场,扩大效果宣传,让奥数变了味。

2013-03-11

中青网

从市场需求反向推进学习:“做中学”并非职业教育的专利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产学合作教席主持人查建中认为如今存在一个“舆论误读”,不少公众乃至教育界人士,都以为“做中学”是职业教育的专利,听到“实训”,竞不约而同地以为“那是二三本以及职业教育学生才干的事”。事实上,

“做中学”的呼声早在本世纪初就已在国内出现。时任教育部副部长韦钰就是这项改革的主倡者。

2013-03-12

中新网

政协委员张福成:中小学生安全教育不能少

全国政协委员、燕山大学副校长张福成认为,中小学生的自救和他救意识十分淡薄,一旦遇到地震、大雨等突况,缺乏有效的心理准备和应对措施。因此,中小学的安全科普教育不能少,必须加以重视。他提出,教育部门应严格要求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规范地开展安全科普教育,并制定相关考核办法。各地区可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和教育特色风格,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安全科普教育内容。

2013-03-13

科学网

高校教授呼吁让中学生提前接触大学中科研前沿内容

同济大学副校长陈以一认为,现在的高中生乐于提出问题,善于多角度提出问题,不仅质疑失败,也质疑成功。但学生在提问后,常常又会问老师正确答案是什么。这说明他们仍热衷于正确、无误、不变的“正确答案”。他认为,这样的学生要培养成拔尖的创新人才仍有难度,因此,培养与创新有关的品质,不能等到大学阶段,而是应提前到中学时期。

2013-03-29

中国教育网

教育不仅改变命运

教育并非仅用于改变个人命运。我们更应该从内心出发,改变对教育本身的认知。大城市的调查对象,对“教育不能改变命运”的相信比例,远超中西部城市。这说明人们带着过高的期望值去看待教育,出现落差时必然会对教育公平产生更多的不满。让教育从兴趣培养的起点出发,让教育从学识积累的角度出发,我们才能成为最大的赢家。

2013-04-03

光明网

让孩子有梦,教育者先要有梦

著名教育家、特级教师于漪认为,教育的魅力,首先在于教师的魅力。理想教育需要教育者有感情、有方法,适应各个学段孩子的特点,开门办学,鼓励学生接触自然、社会各个层面,培养文化判断力。“每个教师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和实践者。校长、教师有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才有满腔热情、充沛精力和无穷智慧,创造适合青少年的理想教育方法。”于漪说,“这当中,需要教育和教育者作的改变很多。尽管难,但总要一步步去做。”

思考

2013-03-06

光明网

读书致贫折射当前教育尴尬

导致“读书致贫”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当为教育投入不足、学费过高。据调查,当前学费占到我国城市家庭储蓄的三分之一,农村比例更大。很多贫穷的家庭不得不为子女高昂的学费举债,负债累累。不可否认的是,近几年我国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比如义务教育推行免费教育,以及加大大学生助学金和奖学金力度等措施。在今年的全国“两会”工作会议报告中,我国教育财政投入达到了4%。教育投入大幅增加是一个事实,但是总量增加的背后,量化的指标是否得到落实?抽象的总量转化为实际的效果有多大?是否真正减少了家庭的教育负担?……在我们追求总量增加时,也不能忽视实际落地效果。

2013-03-11

新民晚报网

少科站“打着灯笼”难觅科学教师

最近,不少学校尤其是少科站等校外机构在寻觅创新指导教师时,遭遇了师资缺乏的窘境。上海市杨浦区少科站站长胡建民说,大学教育过于重知识、轻实践,更没有专门培养科技教师的专业,如此一来怎么帮孩子推开科技创新的大门?我国中小学和校外机构从事科技教育的大多都是教生物、物理、化学等理科教师,而美国有专门的科学课和科学教师,在全美170万中学教师中,科学教师有近42万名,约占中学教师总数的24%。胡建民认为,一所学校的创新教育搞得好不好与学校有没有特长教师有很大关系。

2013-03-13

中国教育网

是什么让教师变得千人一面

教师专业发展的“同质化”倾向早在本世纪初期就曾引起有识之士的关注,但一直没有引起业内人士的足够重视。不能否认,我国教师成长背景中深刻的“应试教育”印迹,是促使他们专业发展“殊途同归”的重要原因之一。寻根溯源,还有很多具体原因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教师来源过于单一,管理机制急功近利,教师培训内容过分“标准化”,专家引领与教学模式推广形式较为单一,等等。

2013-03-22

中国教育网

美国中小学课堂并不自由

走进美国中小学课堂,我们看到学生或者围坐在老师跟前,认真听老师讲课,或者组成学习小组,热烈讨论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难道美国课堂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自由?是的,美国课堂确实不自由。学生必须遵守学校和课堂规则,不遵守规则会受到相应的惩罚。遵守规则,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由,这是美国社会发展的宝贵经验。这一经验,同样适用于学校。在羡慕美国中小学校课堂自由之余,不妨多观察美国学生是如何遵守学校和课堂规则的,尤其是那些内化为学生习惯的规则。

异域传真

2013-03-10

北青网

美国文化尊重个性

哈佛大学教授、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社会与经济研究所前任执行主任安娜·斯洛博士认为,美国教育被誉为世界上第一流的教育,可归功于以下方面:政府对教育的投入;教育水准的层次性;教育系统的灵活性;提供丰厚的奖学金和学生贷款;美国社会的移民特点。在美国文化中,价值观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受到尊重。

2013-03-12

白宫网站

STEM全明星赛成绩揭晓

美国总统奥巴马近日在白宫按见了参加2013年英特尔科学人才选拔赛(Intel Science Talent Search)决赛的40名学生。他们是来自美国各地的高中学生,在STEM学科研究方面有优异表现,是数学、医药健康、工程技术领域的青年研究者、发明者和创造者。今年入围决赛的项目包括:能有效过滤有毒大肠杆菌的低成本水过滤器,治疗血液癌症的新型药物,帮助诊断恶性肿瘤的可视化方法等。英特尔科学人才选拔赛是美国历史最悠久、也最具权威的高中生科学竞赛奖项,迄今为止有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人生履历中曾提到高中时期获得这一奖项。每年有来自美国各州的上千名高中生报名参赛,展示他们原创性的科研作品。大赛由各领域的知名科学家担任评委,评选出300人进入半决赛,再选出40人入围决赛,最后公布前10名获奖者。

2013-03-15

果壳网

宝宝多才多艺就等于全面发展吗?

有人质疑:学龄前儿童是否需要1 8般武艺样样精通?精通更多才艺就等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吗?美国坦普大学(Temple University)儿童发展心理学家凯西·赫什·帕萨科等人的一项研究却告诉我们,幼儿个人才艺上的“早熟”也许并不是好事。参加研究的120个孩子,有些去了以学业为主的幼儿园,有些去了以社交为主的幼儿园。当他们5岁时,前者比后者知道更多的字母和数字。但当他们上小学后,前者并没有比后者显示出更高的智商。他们的优势没有了。而且前者比后者创造力更差,对学习更缺乏热情。

2013-03-21

英国教育

部网站

英国增加教师培训投入

英国教育部近日宣布将增加1000万英镑的投入用于教师学校,使其在培养下一代优秀教师中发挥主导作用。英国着力建设以学校为主导的教育系统,该资金将帮助教师学校在促进学校发展、奖励优秀学校和发掘优秀学校领导者等方面发挥作用。英国于2011年建起第1批教师学校,目前英格兰已有363所,英国政府资助其设立和运营。教师学校为英国提供了大量教学支持,前100个教师学校仅2012年就提供了1万多个教师培训机会。这次经费投入将用于提升对新人职教师进行培训的能力或聘请资深专家。教师学校与其他学校合作,提供高质量的学校主导的教师入职培训,为教师和领导者提供职业发展机会,选拔和培养未来的校长,以及引导学校提升全面能力。

2013-03-21

Huffington Post

女性职业技能与选择STEM职业有关

匹兹堡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女性在面临职业选择时,可能因为掌握多种职业技能、选择广泛而放弃STEM相关职业。也就是说,女性不投身STEM行业并非因为她们缺乏能力。研究人员分别对1490名女性在高中阶段和33岁时进行了调查,了解她们的SAT得分、信仰、价值观和职业情况,发现数学和口头表达技能都较强的学生与语言能力一般的学生相比,选择STEM职业的可能性较小;而自认为数学能力强且成绩优异的女生则更容易从事STEM相关的工作。研究认为数学能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自我认同感,因此教育者和决策者需要调整策略,从加强女生的STEM学科能力向激发女生的潜力、鼓励女性从事数学密集型工作转变。

2013-03-25

美国科学教师协会网站

家庭作业效果如何?

美国科学教师协会最近开展了一次非正式调查,超过90%的受访者表示会向学生布置作业;其中42.5%称作业量占用学生30~45分钟;大多数表示检查布置过的作业,但是42%检查是否完成,42%收集并评分,6%在全班作评价,6%为评估学生对作业的理解而测验;大部分布置作业的受访者(87.8%)把作业成绩作为学生期末成绩的一部分;89.7%借助作业复习课堂中所涵盖的内容,预习、准备实验或无法在课堂上完成的项目;33%认为布置作业的最早阶段应在中学。部分教育者对家庭作业表达出反对的声音,他们认为课后作业占用学生和教师双方的时间。与其每天放学后在书本中寻找答案,不如引导学生在课堂采用更活跃和高效的方式学习。

调查

2013-03-21

北方网

学历越高对教育公平越不满

公众教育公平感调查报告随机抽样调查了30个城市的6000名成年常住居民。对被访者的学历进行统计后发现,随着学历程度的提高,公众对教育公平总体认知呈现下降的趋势。大学本科学历以上的被访者对治理信心的评价低于60分。这部分是由于高学历家长对择校更为敏感,对教育公平的期望更高。

读书

2013-03-15

中新网

《管好自己就能飞》受到读者热心追捧

一本由中学生现身说法、以“自我管理”为主题写作的《管好自己就能飞》,刚一面世就受到读者热心追捧:不仅父母争相送给孩子,老师热心推荐给学生,有的学校还组织全校学生学习,并发出“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自我负责,自我管理活动”的倡议。《管好自己就能飞》由接力出版社隆重推出。作者吴牧天是一位年仅18岁的学生。

2013-03-18

中国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