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6-01 17:23:2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实训基地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明确实训实习的目的
安排数控实习的基本目的,在于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地掌握数控车床或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基本手工编程方法、典型零件、常规工序的数控机床加工操作方法,初步掌握数控机床精度检验和维护技能,并能达到中级或中级以上的水平。
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⒈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学生开始实训时先进行为期两天的入厂教育,主要内容是尊师教育、安全操作教育、文明操作教育、实训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学习方法教育,擦机床训练、打扫车间卫生训练、工量具摆放训练。通过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意识,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⒉因材施教
“包教,包会”,确保每一个学生达到基本标准要求,对于极个别差的学生,如果在规定的实训期间内达不到要求,允许随以下的班级训练达到要求。同时为优秀的学生创造脱颖而出的机会,鼓励他们参加高级工考试。
⒊尽量为学生提供较多的训练时间
实训教师克服机床品种繁杂,操作方法不一样的困难,尽可能的多安排机床供学生训练;同时尽可能延长实训时间,每天从早上:一直到晚上:都有实训,周六、周日也从不休息。
二、精心组织,认真做好实习教学
⒈实训教材的编写
我系实训中心现有台能正常使用的数控机床,共种不同的品种和型号,各自的操作方法均不相同,市面上没有任何一种教材合适我系设备情况,这就给实训教学带来极大的困难。为此,我中心老师经过艰苦而紧张的工作,终于在本学期实训开始之前完成了本共万字的讲义编写任务(其中有本为习题册、本为《入厂教育》手册),其中实训中心主任孙连栋老师一人完成本共万字的编写任务,实训教学第一次有了合适的教材,彻底结束了口述指令的历史,大大提高了实训的效果,学生反映良好。
⒉高起点设计训练目标
此次实训跨跃了用蜡模、尼龙棒加工的阶段,直接用铝料加工;训练题目难度按中级工设计。学生加工零件的精度高于部分机床的定位精度,为实现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⒊新老结合,互相促进,互相提高
在此次承担实训任务的名教师中有名教师是第一次承担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他们能够克服老师少、设备系统繁多的种种困难,并虚心请教老教师,很快进入角色,迅速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出色地完成了本次教学任务。
⒋实习成绩的评定
为调动实习学生的积极性,保证实习效果,本系对实习学生的成绩评定分为两部分:
一是实习期间,由任课老师对学生的平时表现和加工情况做出鉴定;
二是由任课教师对学生完成的实测验进行评定,用百分制打分。
两者的结合最后形成学生实习的期末成绩计入学生学籍登记表。
三、实习教学取得的效果
、实习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手段,有力的促进了我系人才培养计划的完善,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系为适应学生的实践需要陆续增设与调整了一系列课程,受到了同学的欢迎。
、实习教学达到了专业教学的预期目的。在实习之后,学生普遍感到不仅实际动手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绝大多数学生达到了数控中级工的要求,更重要的是通过具体的实践,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同学对专业知识的兴趣,并能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后继课程(如和毕业设计)和今后自身的就业及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四、存在的问题
在每期结束后,我们都做了认真的总结和反馈。大部分学生对我们安排的实习表示了满意,对任课教师也给予了很好的评价,但学生普遍也反映出一些不足。根据我们现有的情况,目前我们存在不足有:
⒈师资队伍不足,已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目前,我们正式编制的实训教师只有人(名去读研的教师未计算在里),而本次参加实训的学生有人,现在的师生比是:,与我院提出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中的到年在校生师生比:的这一要求还相差甚远。学生人数多在实训期间出现的问题也随之增多,且出现的问题往往各式各样,带课教师不可能一一加以解决,这样的话就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久而久之,学生的意见也会越来越大,对我院的声誉可能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⒉设备太少,机床种类的数量严重不平衡,远远不能满足实习要求。
目前,我中心共有台数控机床,其中有台数控机床已不能正常使用于教学,处于淘汰状态,另外台暂时不参加实训教学,所以实际上参与教学的只有台,学生采用班倒,这样的话平均下来~名学生共用台机床,加之学生参加实训的时间短,辅导的教师少,再者,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的数量和班级学生人数又有严重的不平衡,如此一来,我们的实践教学的质量不能进一步得到加强。
⒊设备品种太繁杂,一个教师要掌握~个系统和机床,不利于教学。
目前,我们有台数控机床,其江西系统数控车床、台系统数控车床、台系统数控铣床、台南通系统数控铣床、台华中系统数控铣床、台系统加工中心,面对如此繁杂的系统和机床,加之我们的教师过少,每种机床又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教师在掌握一种机床的时候对于另一种系统的机床不能做到精通,只能是尽力而为,如此一来不利于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⒋我系实训教师待遇太低,课时计算办法不够科学,不利于教师积极性的提高。
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应该是突出职业性和技术性,所以实训环节是高职院校教学环节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院领导也对实训教学环节给予了很大的重视,对我系的实训教学的顺利进行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实训教师作为实训教学环节的具体执行者和参与者,在待遇方面与理论教学的教师待遇不能同日而语,这样容易造成情绪的不稳定,更不能提高实训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系的实训教学的性质、特点与其他系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我系的实训教学的特点是分散型教学,一个老师不可能同时带很多学生,学生一多,就会出现“放羊”现象,这样一来,教学质量无从谈起。因此,实训教学的工作量应该改革。比如,课时工作量计算办法不按学生人数的多少来算,而是按照教师指导的时间乘以一个系数(比如或)来计算,只要有一个教师带实训就算一份的工作量。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普通机床以一名教师指导~人为宜,数控机床以人左右为宜。这样可以较好的保证教学效果。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强调的是能力综合与实用,而学生的实践过程主要是在实训基地中完成,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一个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应用技能、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必备条件,实训基地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学生就业和适应工作的能力,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高职高专院校办出特色的关键。因此,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发展高职教育的必然需要。
一、实训基地建设的原则
实训基地建设的规律是必须满足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数量、质量方面的要求,必须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以理解和应用,必须促进学生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素质的发展。高职实训基地建设的原则是建立在高职实训基地建设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并且是对高职实训基地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归纳,以及对经验进行的一定程度的思维抽象的结果。从科学角度上讲,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原则是指导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行动指南、依据或总则。有了科学原则的指导,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就能够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因此实训基地建设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1 先进性原则。实训基地的建设要以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导,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并具有丰富的高科技内涵和跟踪技术前沿的特征;建设方案的设计要有一定的超前性。在建设方案的设计中,要以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技术为指导,方案的开发要经历分析、设计、编制三个阶段。在整个设计过程当中,都必须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认真分析,能够反映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体现职业与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体现现有行业中的高技术含量,代表本行业技术应用发展趋势。在实训项目及实训内容的设置上。要超前本地区、行业、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明确职业群里不同专门方向或相关新职业发展的动向,从而建立一个与社会接轨,引领本职业技术发展的先进的实训基地,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能够适应未来技术发展的需要。
2 现实性原则。实训基地的建设方案一定要按学校的实际需求来规划,要根据专业及课程的需求而建设,不应追求大而全。要适度考虑到校外实训基地的补充作用。实训设备的购置必须适合专业实践教学组织需要,适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不应盲目地追求高、精、尖。购置的设备和仪器要发挥使用功能的最大化,避免出现闲置和不方便使用的情况,不要追求一步到位、一劳永逸,要整体规划,分阶段建设。实训基地的建设还要量力而行,积极与行业企业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同时实训基地建设还要突出生产性,要营造出真实的生产环境,要符合标准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使学生能够按照职业、岗位(群)的技能要求得到有针对性的训练,做到“真题真做”,缩短学校与企业的距离。
3 通用性原则。实训基地必须既是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的场所,又是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养单位,是高新技术开发、应用、推广基地,是终身教育培训、职业技能培训、考核、鉴定的依托。在基地建设总体设计上要充分考虑相关专业的通用性。在设备、软件、师资、人员等方面要考虑到各专业能够相互共享,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投资效益。不要强调实训基地与校内所设专业一一对应。要以骨干专业学生技能训练为基础并覆盖相关专业群。实训基地要将专项技能训练与综合技能训练有机结合,将技能训练、技能竞赛、技能考核鉴定、创业就业训练和社会技术服务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综合功能。
4 开放性原则。实训基地建设要突出开放性。从空间到时间都要向师生、社会人员开放,而不能成为学校,甚至某个院系、专业的专用场所。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产生最大效益。实训基地不仅为学生技能训练、竞赛、考核鉴定服务,还要为教师培训提高服务;不仅要为本校服务,而且要为其他院校服务;不仅要为教育系统服务,还要为企业服务、为社会服务,使实训基地成为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的桥梁。要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成为社会服务的科技基地。
二、实训基地建设的步骤
1 建设方案的制订。实训基地建设方案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基地的建设水平和今后的利用情况,关系到教学目标是否能得到真正的实现。因此。方案的制订一定要科学、全面、合理和可操作。建设方案的制订要经过以下几个过程。
第一,对学院基地现状进行调查分析。(1)调查分析本院实训基地(实训室)现有的实训项目及设备情况。(2)学校师生要对现有实训基地(实训室)及规划的实训基地(实训室)进行评价与认识。(3)对全国有关同类实训基地(实训室)建设隋况进行调查分析。
第二,对社会需求情况进行调查。(1)要对实训基地建设的需求性进行分析。要广泛征询社会和各专业的不同对象。(2)要对职业岗位进行工作分析,吸纳行业专业及职教课程专家共同分析。
第三,专业技能的确定。(1)明确从事该职业工作的技术人员所有的工作内容,并对这些内容分析和总结,找出主要的工作任务和具体的操作项目。(2)然后根据这些内容列出该职业工作任务分析表,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与工作多年的技术骨干、专家老师沟通,再作分析、筛选和补充。(3)最后进行列表整理,分析讨论,最终确定该岗位工作任务。
第四,实训项目和实训设备的确定。(1)通过课程专家和学术委员会,依据工作任务,确定学生在学校阶段的实训内容。(2)根据该项任务出现的频率和工作的难易程度确定实训基地的规模和仪器设备的数量。
第五,根据确定的实训内容和基地规模及设备数量,再结合现有基地条件及资金情况最终确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2 实训基地建设方案的实施。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实施,必须有严密的保障体系、强有力的保障措施作保证,才能实现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才能完成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第一,重视实训基地建设工作,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如成立实训基地建设项目领导小组,确定各项目负责人,加强对项目的统筹和协调,为实训基地的建设提供组织保证。强化项目管理,特别是对建设过程的管理,确保项目按期完工,保证质量。专业教研室、高职教育研究室等部门要与建设项目负责人共同研究实训基地建设问题。
第二,学院要加强资金保障力度,要确保资金按时到位。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要加大实训基地建设方面资金的投入,从而保证实训基地建设和发展。学院要根据职业教育的办学特点多渠道吸纳资金,特别要寻求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在资金的使用过程中,要加强对资金的管理,使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第三,建立完善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检查、评价体系、验收标准,加强监督检查,实现施工的科学化管理。从施工队伍的招标到现场的监管及设备仪器的集体采购,从基地项目的确立到项目竣工验收,学院建设领导小组在明确各岗位工作职责的基础上必须进行全程跟踪,保证实训基地高质量完工。
第四,加快教师的培养,要把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引进与基地建设同步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发挥实训基地功能的根本保证,学校需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深入企业生产实践为重点,以产学研结合为途径,以法律法规建设为保障,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重点加强教师实践技能的提高并积极引进社会技术人才,可选派教师参加技能培训及社会服务,也可通过老教师的帮带及聘请企事业单位的技术人员对教师进行培训等措施,为实训基地的建设及使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基地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随着高职院校资金的不断投入,实训基地的规模和档次都有了显著的扩大和提升,保证了实训项目的实施,满足了学生实训的需要。但在建设的过程中,以下几方面的问题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1 更新建设理念,寻求多元投资途径。实训基地是职业院校锻炼学生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基础平台,是提高教学质量、彰显职教特色的硬件依托,承载着实践教学、职业训导、研发生产、技术培训、社会服务、职业技能资格鉴定等功能。但高职院校的建设资金有限,单靠学校的资金很难达到建设的要求,因此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寻求国家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要探讨和企业、行业共同建设,互利双赢,实现实训基地资源共享。
2 实训基地应注重职业文化的渗透。实训基地应该是实际工作岗位的模拟。学生在校期间,就应该接触到职业的文化,了解本职业的特点。实训基地应是集理论与实践的专业能力培训和职业素质训练为一体的职业教育的场所,为职业现场输送既有能力又有强烈职业感的合格人才。
3 加强仿真模拟实训基地的建设。从操作技能学习的过程来看,学生的实训有三个阶段:课堂实训阶段、仿真模拟实训阶段和顶岗实习阶段。而仿真模拟实训一般都是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的。学院的实训基地建设的重点应是完成第二阶段的工作,因此,在规划过程中,应重点加强仿真性和生产性的建设设计,绝不能是传统实验室的扩大。
4 加强实训基地的产业化进程。实训基地或实训室的功能不应只停留在单纯的学生实训方面,应加强与行业协会和企业的共建。学校办实体,既能解决学校学生实训问题,又能解决资金不足问题,最主要的是走出了一条学校培养双师型的道路。校企合作、实训基地产业化是实训基地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实训基地;企业化运作;主要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5-0221-02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的通知中明确提出:中等职业教育要以教产合作、校企一体和工学结合为改革方向,着力推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紧密结合行业企业,不断改善实训基地的实训条件,积极探索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近年来,三门职业中专对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明显的实效。
一、校内实训基地企业化运作的特点
校内实训基地企业化运作是传统的校内实训基地功能的拓展,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高层次培养,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实训基地企业化运作的基本特点是实训设备布局生产化、工作氛围车间化、生产任务真实化、管理模式企业化,成果评价市场化。即参照企业车间布置设备和文化营造氛围,校内实训基地的实训任务来源于企业真实的生产产品;对产品的用途、性能、设计、选材、成本、工艺选择、验收标准、完成时间等都按照企业生产的要求;实训期间严格参照企业要求执行考勤、调度、计划、制品、定置、统计、及安全文明生产管理等制度,从而实现实训过程与生产过程的一致;校内实训基地生产的产品的质量、效率、成本、工艺选择等不但要接受学校“教学标准”评价,还要执行企业、客户对产品的验收标准进行综合评判。因此,校内实训基地企业化运作的最大特点是,学生在校内就可以感受企业真实的生产环境、生产任务和市场化的评价标准,从而体现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基本要求。
二、校内实训基地企业化运作的基本原则
1.投资主体多元性原则。实训基地建设要寻求不同的投资资金的来源渠道。积极利用国家对职业教育大力支持的政策,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和财政的支持。同时,利用自身的优势,吸引企业进行投资共建,实现建设主体多元化、筹资方式多样化。从而提高师生技术和生产水平,推动基地的建设。
2.实训设备具有生产性原则。实训基地的设备要与企业的生产设备一致,实训的过程要与企业的生产加工过程一致,要具备产品生产功能。
3.管理模式企业化原则。实训基地企业化运作必须引入企业真实的工作情境、文化氛围和管理模式,按照企业生产的工序流程来布置实训设备。
4.实训项目真实性原则。实训基地企业化运作必须体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要求,学生的实训项目来自于企业的生产一线,学生在实训中能为企业生产产品,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降低实训成本甚至可获得一定的报酬。
5.实训基地功能的多样化原则。实训基地企业化运作后既要具有教学实训功能,又要具有技能鉴定功能,还要具有产品生产的功能,还可以承担新产品、新技术研发的功能和社会服务等多样功能。
三、三门职业中专校内实训基地企业化运作的主要模式
(一)企业主导模式
企业主导模式即以企业为主体,开展生产和实训的一种模式,即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合作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主要类型有以下几点。
1.订单培养型。行业或企业主动到职业学校开设“订单”班,校企双方签订人才培养“订单”协议。学校根据“订单”培养合作协议,一方面按照企业的订单,定向为企业培养后备技能型人才,培训在职职工;另一方面,邀请企业领导和专家指导学校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的制定。企业根据协议定期安排具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并且接纳学生到企业的实习和教师的实践活动。学生在校期间就是企业的准员工,一毕业就能适应工作岗位。如“核电专业”每个班级都以核电命名,在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三门总承包部、中国核动力设计研究院三门项目部等公司的主导下开展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包括实训设备、场所规划及实训项目等。
2.共建共享型。即学校和企业双方协商共建共享校内实训基地,它能够解决实训基地硬件设施与企业真实生产的“一致性”问题,即生产设备、工艺、产品,以及生产管理流程和制度与企业生产环境一致,这种合作模式,有利于实现校企优势互补,例如,杭州经纬科技有限公司将公司部分生产车间的设备搬入到学校,并安排技术人员共同承担生产实训教学和课程开发,双方优势互补合作共建。
(二)学校主导模式
这种模式是以学校为主导来组织生产和实训,投资的主体是学校。利用自身的办学资源,依托专业优势、人力资源和技术实力,建设具有独立所有权的实训基地。采取工学交替的方式进行实训,运用市场机制运作,实行企业化管理,即在生产产品、经营业务或技术研发的同时,完成对在校学生的实训教学任务。主要类型有:
1.来料加工型。主要是指利用学校现有教学设备,主动承接企业的各种产品生产业务,学生在实训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生产和实训任务。变单纯的消耗性实训为生产性实训,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降低了实训材料支出,又解决了学生的部分生活费。如机电实训基地先后为新春机械有限公司、精英模具厂和江洲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生产多品种零件。
2.技术推广型。主要是指学校利用自身师资资源,积极组建技师工作室、创新团队等组织引导师生面向企业和生产一线开展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同时把学校的研究成果向企业进行技术推广,从而真正提高师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技术服务型。学校利用校企互派的形式,鼓励师生参与企业的新产品研发,走“产学研”一体化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向。为提高师生的创新能力,保证学校的实训教学与企业生产的高度融合。
四、校内实训基地企业化运作的实践成效
实训基地企业化运作模式仍在有条不紊地开展,总结前一阶段的做法,学校开展的实训基地建设成效显著。
1.实现了中职教育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中职学校学生的实训一般是执行教育部门制定的计划,因此,学生在校所接受的实训教学与企业的实际岗位有一定的距离。而通过实训的基地企业化运作,使教学计划的制订和教学过程的执行都更符合企业的需求,从而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2.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实训基地企业化运作为专业教师提供了提高业务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的好机会。专业教师的参与,还能够加强学生的实训安全管理、纪律管理,协调校企之间突发的事情,保障了校企合作长效运行。
3.实现了多种教育资源的开发。生产实训不仅仅停留在产品生产上,并且学校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实际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规格,校企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能力标准、实训教学计划、课程教材、信息化教学等多种资源。
目前,三门职业中专通过实训基地的企业化运作模式实践,创新了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评价模式,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总结出的成果,可操作性强,成效明显,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丁金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8,(2).
经过长期教学实践,我们形成了《饭店管理》实训课程的3A模式。这一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基于胜任特征的教育,包括实践技能、管理能力和行业认知三个方面的内容,并形成了有效良性循环。(一)3A内容模式《饭店管理》实训课程的内容应包括实践技能、管理能力和行业认知三个方面的实训内容。其中,实践技能的实训指向的是饭店管理人才胜任特征的外部表现形式,管理能力的实训是内在的理论修养,而行业认知的培训则是一切实训活动的基础和出发点,是提高实践技能和管理能力的原始驱动力。具体说来,实践技能的实训包括基础技能(知识)实训、岗位技能实训和扩展技能实训三个方面,以实践性操作为主,以使学生能够胜任具体的工作为目标;管理能力的实训包括管理理论实训、管理工具实训和管理方法实训三个方面,以理论的实际应用和管理、研究能力的提高为目标;而行业认知的实训则包含饭店职业规划、岗位认知、职业道德的实训等内容,以态度培养为目标。这三个实训内容的目标,归纳起来分别是实操(Application)、管理(Administration)和态度(Attitude)三个维度,依据其英文表达,可以被缩略为3A模式。这些胜任特征维度最终构成了学生在饭店业内可持续发展的胜任特征模型,也是《饭店管理》实训课程的主要内容结构。(二)3A循环本科阶段《饭店管理》实训课程内容的实现,是一个不断充实的动态循环过程。它随着实践和理论的发展,以及行业的变化而随时调整并演进循环。其演化是由行业认知(态度)开始发起推动,以管理能力的提升实现质的飞跃,以实践能力的增强来完成一个循环,并激发起学生的成就感和对行业新的、更深一层次的认知从而进入新的一轮。这就形成了3A循环。3A循环是一个良性的循环模式。每一次循环完毕,学生的服务技能、管理能力和行业认知就得到一次增强,对未来工作岗位的胜任力也将上一个新的阶梯。3A循环确保了《饭店管理》实训内容的顺利完成。
饭店管理课程实训体系的实训方式
《饭店管理》实训课程采用的是学校教育与企业人才战略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定期与不定期结合的全方位实训方式。(一)认知性参观实训“认知实训”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饭店企业的一般性知识,充分利用饭店文化氛围、管理理念、管理行为和经营环境对学生进行思想观念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实际操作中,应主要采取主题参观和和专题报告两种形式。(二)日常模拟实训日常性模拟培训主要利用自身的校内实习基地、设施和环境,通过模拟客房、餐厅、前厅等服务环境,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锻炼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增进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紧紧突出和围绕着教学的演示及学生的操练来进行,其教学环节是以演示——练习——校正来重复进行的。(三)不定期的顶岗实训不定期的顶岗实训是饭店为学生提供临时的实训环境和氛围,让学生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进行短期顶岗实训。这种形式的实训对学生实行“零距离”培养,使学生在一种“学校+企业”模式的教育氛围下,直接参与实际岗位工作,熟悉饭店基本运作和对各个部门进行一定的了解,掌握所在实训岗位的操作技能,并逐步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认识和职业道德情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四)研讨性实训这是本科层次的《饭店管理》实训课程有别于职业学校同类课程的重要表现之一。研讨性实训是指在实训过程中,以饭店企业管理过程中的某一实际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双方进行的开放性研讨活动。其具体形式可以是案例学习、实习报告、情况说明会等;可以是按照实训大纲准备好的专题进行,也可是临时增加的主题活动;实训活动的发起者既可以是教师、学生,也可以是饭店管理人员;试训的场合可以在校内实训课堂上,也可以是在饭店实训现场。(五)毕业实习实训毕业实习实训是指饭店安排学生在毕业实习阶段直接参与饭店主要部门的服务或管理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只要有可能,就应要求学生多接触一些岗位,努力掌握每个具体岗位的技能和工作要领,亲身体会和感受企业文化和精神,运用所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毕业实习结束时顺利达到直接上岗并且胜任岗位的要求。本科层次的《饭店管理》毕业实习实训往往还跟学生的毕业论文相关联。
饭店管理课程实训体系的实训基地建设
(一)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按功能性质,一般可以分为练功性实习实训基地和模拟性实习实训基地。练功性实习实训基地是为完成基本技能训练任务而设置的,如餐厅实训室、客房实训室、礼仪形体训练室等。模拟性实习实训基地是模仿在职业环境中进行职业技能训练而设置的,如模拟客房、模拟中餐厅、模拟西餐厅、模拟酒吧、模拟厨房等让学生进行日常模拟实习,这些基地都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保证。(二)校外实训基地为弥补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不足,本科院校应努力建立起了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校企联合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可以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实现互惠互利。选择固定的校外实训基地的基本要求是,国际化管理的五星级饭店或一些声誉良好的高星级本土饭店。原因是这些酒店一般管理较为规范,特别是一些世界酒店联号属下的酒店更能让学生学到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也一般具有人才发展战略。随着旅游产业的全球化发展,旅游人力资源的配置也呈现出国际化趋势。为了增强竞争力,顺应旅游业发展的国际化趋势,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饭店管理》实训课程还应抓住机遇,走出国门,在国外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习生在国外独立顶岗工作,适应国外竞争环境,学习国外企业的先进管理方式,可以取得了在国内实训达不到的成效.
饭店管理课程实训体系的实训环节与教材建设
基于3A内容和3A循环模式的《饭店管理》实训课程,必须改革传统的实训方式,才能顺利实现预定的课程目标。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摸索出了一套系统流程,分为“制定实训大纲(Planning)+实施现场培训(Implementation)+训后总结研究(Research)”。为方便使用,简称为PIR实训环节。其中,实训大纲包括实训整体大纲和单项实训大纲两个种类。实训整体大纲负责描述《饭店管理》实训课程的整体安排,单项实训方案类似实训指导书,侧重单一目的的实训项目的完成。我们的现场实施的方式包括训前提示、现场点评、示范、演练、校正、模拟、讨论、竞赛、游戏、多媒体演示、讲述、情景压力设置、案例讨论、考核和团队项目等。训后总结研究包括现场总结和撰写研究报告两种形式。
结语
【关键词】实训教学;实训基地;双师队伍;管理;多渠道
【中图分类号】G710
【正文】
实训教学是职业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能否办出有成效、有特色、被社会所认可的职业学校的关键。加大实训教学投入、加快双师队伍建设、加强实训教学管理、多渠道寻求提升实训教学水平的途径是促进职业学校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建设高标准实训基地,为实训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实训基地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两大类。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职业学校最大的亮点就是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最多,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和配置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有力保障。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应注重以下方面:
①实训基地要根据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统筹规划,要从实训教学和职业技能鉴定等多方面考虑。
②实训基地在保障基础性实训教学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仿真或模拟职业环境,使学生较多地接触先进且成熟的技术。
③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实训基地,使之成为功能齐全,集教学、科研、生产、培训相结合的多功能实践基地,为实训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
2.校外实训基地
①校外实训基地的选择要紧贴专业需要,使学生能把在校学到的基础性技能在企业生产中得到巩固和提升。
②校外实训基地应广泛吸纳社会资源,争取与良性发展的企业合作,力求产学结合,与企业双赢发展,真正为企业生产服务、为学校教学服务,实现长效的运行机制。
③要合理制订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实训的教学计划,使每个学生都有了解企业生产现状的机会,都有在企业锻炼的机会。
此外,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应互为补充,实现最优化职教效能。
二、狠抓“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促进专业教学水平
教师是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实训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实训教学的重要保证。现在多数职业学校仍存在使用专业理论教师和聘用企业老师傅指导学生实训的现状,理论教师不敢动手也没有实践经验,老师傅动手能力强但总结归纳少、难于上升到理论层次。因此,我们应该在以下几方面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1.在引进“双师型”教师的同时,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和培养方法的研究。逐步将具有“教师资格证书”与“职业技能证书”的“双资格证书”作为专业教师的基本准入制度。
2.通过有利于师资结构调整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来建立理论教师与实训教师定期换岗制度,用政策性的激励办法鼓励教师在企业与学校之间有序的流动,使教师自觉深入到行业企业一线熟悉生产、参与科研和技术开发。
3.我们要改变传统的“学术型”教师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强化专业技能考核来提高理论教师的实践能力,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三、加强实训教学管理,营造良好基础氛围
要保障实训教学的顺利开展和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仅有先进的实训设备和优秀的教师是不够的,还必须依靠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
1.要成立科学合理的组织机构。个人认为,由主管教学的领导亲自挂帅,教务处具体把关,下设专业部和实训处的组织机构,能够使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的组织更加合理、更宜于协调。
在职能上,教务处负责全校总体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的制定,负责教学目标的落实和考核,负责专业教师的流动和培训;专业部负责理论教学目标的制定和上报工作,负责专业理论和基础理论教学的组织和考核;实训处负责实训教学目标的制定和上报工作,负责实训教学的组织和考核,负责实训基地的管理和防卫工作,负责仪器设备和实训原材物料的采购等工作。
2.实训教学需要严格执行教学管理规范。实训处根据实训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相应工种的实训教学流程和规范,组织教师编写实训教学计划和大纲,制定实训教学考核标准和办法。在教学环节上,检查PPT课件、教案、学案、校本教材开况,检查实训课题的理论指导和现场操作演示、巡回指导情况,检查实训考评内容、考评方法、考评结果等内容。
3.制定科学严谨的车间(室)管理办法。实训处应根据专业特点制定实训管理办法、设备使用管理规定、安全操作规程、实训教师职责、学生实训守则等系列管理制度。日常工作中,要严格按照管理办法监督检查实训教学的组织和教学过程,确保实训教学安全有序。
四、多渠道寻求提升实训教学水平途径,立足长远发展
1、建立有效的实训教学反馈系统。依据教学大纲考核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利用阶段性测评和考试等手段检查教学效果,使实训教师加强责任意识。
2、通过学习、交流、技能比武、技能达标等措施,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操作能力和专业的理解能力。同时,通过各种形式的“崇尚技艺,能文能武”的专业文化氛围,促进师生对专业的认知和热爱水平。
3、做好实训教学研究的引领工作。按专业设置教学研究组织,开展新教法、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形势的研究。通过观摩教学、总结交流教学经验等方式使教师们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关键词:岩土工程;技术实训基地;信息化建设
国内一些职业院校在实训基地信息化建设方面也有一些探索,白继中探索研究了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校内节水灌溉实训基地的信息化建设内容[1,2],姜雪茹设计成郡工校汽车实训中信息化管理系统[3],丁彩华对高职护理实训基地信息一体化建设进行了实践与探究[4],缪晓燕探析了档案管理信息化对高职实训基地发展的影响[5],徐江等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环境艺术设计实训基地为例,介绍了艺术设计类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信息化环境的构建[6],周劲桦等对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信息化管理进行了探讨[7],张进对实训基地信息化环境构建做了阐述[8],还有其他一些人员都对实训基地信息化建设进行了探讨,为实训基地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但就本校岩土工程技术实训基地来讲,因专业特殊性,目前还没有相关信息化建设的研究成果,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想把岩土工程技术专业在现有基础上建设成信息化的实训基地还需要进行详细研究。
1实训基地建设规模
校内岩土工程技术实训基地主要有地质实训中心、土工实训中心、岩土设备维修加工中心、测量实训中心、钻探实训场(岩心钻探实训场、基础工程施工实训场、工程地质等)。2015年按照“校企共建、资源共享”、“紧跟前沿技术,贴近现场实际”的原则,用近一年时间,建成融“教学、生产、科研、技术服务、技能鉴定和培训”五位一体的综合性高水平的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成“岩土工程技术实训基地信息化平台”,成为国土资源部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能为其他同类职业院校提供对口支援,起到辐射带动作用。
2实训基地存在问题
目前岩土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具体情况如下:①环境建设方面。现在的实训室基本都只摆放实训设备,只有个具体的名称如岩土工程勘察实训室、泥浆实训室、土工实验室等,虽在实训期间正常使用,但工程地质勘查专业中有些课程:例如:钻探技术、土工试验等都是理实一体课程或采用任务式教学模式,而现在实训基地的配备没有其他的信息化设备配套,还不能很好的完成这样的程序;②管理方面。实训教学工作的安排、设施设备的配备、工量具及耗材的准备、设施设备的规范使用、合理调配、设备的维护等工作量很大,现在很多都是实行手工登记,难免会出现许多遗漏、混乱,会严重影响实训基地资料的延续性和完整性建设;③绩效考核方面。目前的实习成绩主要靠实习指导教师在实训过程中给出相应的评价,但由于实习学生的领悟能力及个体差异,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同,成绩评定单方面给出,不能很好的评价学生的掌握情况。且工勘有好多课程涉及到中级工及高级工考核,目前多是人工进行,时间和精力耗费很多;④拓展服务上。很多实训基地功能单一,目前只是为教学提供服务,在没有教学的时候实训室只能闲置,造成资源的浪费,即实训室在全方位功能应用方面存在很大的欠缺。
3实训基地信息化建设实现的条件支持
3.1硬件
在各个实训基地全部安装多媒体教学系统,为实训基地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硬件支持。
3.2软件
国家对于信息化教学的重视,全国乃至江苏省内、南京市及学校各种信息化教学比赛项目的推进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推手。我校自2014年开始实现了无线网络校园全覆盖,校内监控系统覆盖学校各个系部,各个教室及实训场地,校内教务系统及教学质量监控系统为实训基地信息化管理和信息化绩效考核建设提供了基础。2016年8月,我校地质工程系岩土工程技术实训基地网站正式投入使用,网站在实训基地介绍及实训基地建设水平,运营管理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为岩土工程技术实训基地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极高的软件支持。
3.3校企合作
2010年12月,在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国土资源厅、江苏省地质勘查局、江苏煤炭地质局、江苏省测绘局的指导和支持下,由我校牵头组建的江苏地质职业教育集团正式成立。现有理事单位81家,其中院校单位9家、企业单位66家、科研院所、协会单位6家。江苏地质职业教育集团的宗旨是以服务为宗旨,以人才培养为依托,以校企双赢为目的,整合教育资源,形成整体优势,实现职业教育规模化、集约化、连锁化的目标。通过校际合作、校企合作、学校与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合作,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以职业教育院校为主体、以企业和行业为依托的多层次、立体化办学体系,开展实质性的探索与融合,全面提高各成员单位的市场竞争力,打造地质专业的品牌,培养更多、更好的实用性技术人才,为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江苏地质职业教育集团的建立为我们实训室信息化拓展服务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9,10]。
4总结
随着职业学校实训基地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我校岩土工程技术实训基地作为培养职业人才的理实一体化基地,已经渐渐不能满足现代化信息化教育的要求。通过分析发现目前岩土工程技术实训基地存在环境建设、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而学校在实训基地硬件、软件和校企合作方面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下面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已有的条件上,怎么通过分析现有问题,提出岩土工程技术实训基地可行的信息化建设方案,并指导信息化实践建设。
参考文献
[1]白继中.校内实训基地信息化系统建设实践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9(12):151-153.
[2]白继中.校内节水灌溉实训基地信息化建设的实践探索[J].职教论坛,2009(21):48-51.
[3]姜雪茹.成都工校汽车实训中心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5.
[4]吕广梅,丁彩华,许婷.高职护理实训基地信息一体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6(02):99-100.
关键词:口腔医学技术;实训基地;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46(2015)24-0031-02
我国口腔工艺技术专业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自2000年起才陆续开展口腔工艺技术专业的高职教育。国内现有约75家院校在开展高职高专层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口腔工艺技术方向)办学,各个学校的办学时间、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和实力水平各不相同。这体现在虽然各院校都建设了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但基地的定位、硬件规模、管理水平等参差不齐。有些实训基地规模较大,能开展学校安排的所有实训项目,而部分实训基地只能承担非常简单的实训项目,对教学起到的支持作用较小;有些实训基地可以独立面向市场生产运营并盈利,是名副其实的生产性实训中心,而有些只能开展单纯的教学性实训项目;有些实训基地能够承担地方的职业鉴定工作,并能够和企业合作开展一些科研项目,功能得到扩展延伸,而有些功能相对单一。总的来说,各院校重点建设的实训基地差别较大,主要在于各自的经济实力、师资力量、地方产业支撑有所不同。对于高职高专院校的口腔医学技术校内实训基地,应该如何定位、如何规划、如何建设以及建成后如何评价,各院校和专业内部并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认识。笔者根据自身长期从事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工作的经验,结合目前国内其他高职高专院校的研究成果,吸取行业意见,总结出了口腔医学技术实训基地评价指标体系,并从评价原则、评价指标、评价框架、实施方法[1]等方面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对各高职高专院校建设、评价口腔医学技术校内实训基地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1高职高专口腔医学技术实训基地特点及对考核评价体系的指导作用
当前国内高职高专院校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面的研究成果显著,但主要是在总体建设方针上的研究,对于评价指标体系上的研究较少,而针对单一专业实训基地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更是较为缺乏。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往往开设在各医学高等专科院校,但它又包含工科专业的一些性质,相对于医学临床专业实训基地,其有以下突出的特点。
1.1承担实践教学学时较多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面对的主要工作岗位是口腔技工岗位,每天的工作就是制作义齿,对于实践能力有较高要求。相较于传统的医学类专业,实践课所占比例更大,对于实训基地能够提供的工位数及实践教学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对实训环境要求较高
相较于医学临床类专业,口腔医学技术更偏向于工科专业,涉及义齿材料的加工和处理。因此校内实训基地需要各种加热加温设施、便利的防尘排水条件以及安全、防噪、防污染方面的措施保障。
1.3实践教学物资消耗较大
由于我国经济增长,人民对卫生保健要求提高,义齿制作材料的性能和价格也水涨船高。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的实践练习会消耗大量义齿制作材料,即使部分材料能够用专用练习材料代替,仍然耗资较大。面对这种情况,部分院校开设校办工厂,将实训基地和校办工厂融为一体,成为真正的生产性实训基地,让部分纯练习用材料转化为生产性材料,抵消了部分消耗。也有一部分院校采用减少涉及较昂贵材料的实训项目的方法,但同时也降低了实践教学的水平。
1.4有一定社会服务的要求
高职高专专业建设往往要依托所在区域行业和企业的力量,因此实训基地在满足校内学生的实践教学工作之外,还必须要承担一定的服务当地行业企业的工作,比如面向社会的短期培训、职业资格鉴定[2]、企业技术服务等。综上所述,因为高职高专院校口腔医学技术实训基地有自身的种种特点,在建设与评价上,就不能完全照搬医学临床专业实训基地的标准,而应该结合自身特点做出相应的改变。比如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对环境建设的考核,增大社会服务和科研发展的比例,重视物资管控、资金预算方面的评价,使之更适应高职高专层次专业实训教学及区域辐射的现状。
2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2.1全面性与科学性原则
[3]即所有代表口腔医学技术实训基地软硬件实力的因素都要被考虑进去,同时要做到条理清晰、层次结构分明,避免指标体系过于繁琐复杂。建立指标体系要有统一的分类基准,各项指标都有明晰的内涵,指标的外延互不交叉和重叠。因此,选定要素包括指导思想与规划、实训条件、基本功能、管理队伍、管理规章制度、实训效果、特色功效、信息保障8项。
2.2普遍适用性与可比性原则
评价的指标适用于所有高职高专院校的口腔医学技术校内实训基地,应充分反映高职教育特色,同时又具有可比性,在评分上能够使不同院校基地间拉开一定层次和差距,便于进行比较。因此,评分集中在实训条件、管理运行制度、基本功能、实训效果等基本项目上。而在校企合作、科研创新、生产盈利等方面并非所有院校的实训基地都能够深入开展,因此得分比例不高,只作为特色项目打分,起到拉开不同基地评分差距的作用。
2.3激励性与引导性原则
任何一种评价体系都有潜在的规范与引领作用。因此,评价标准要科学可行,具有创新与超前意识,既能够对已有的建设成果予以肯定,又要立足于引领实训基地向未来的目标迈进。引导建设和执行人员不拘泥于满足考核达标,而是能够在完成本职工作以外,不断提升自我,发挥自身特长,做出更大的成绩。
2.4可操作性原则
[4]由于各高职院校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专业招生规模、运行模式存在客观差异,因此评价指标体系也无法简单地采用统一的定量评分,主要采用定性评价的方法。由评价主管部门组织符合资格的评定委员会考核打分,将各二级指标评定级别折算成相应分数。为保证公平性,评定委员会由专业或行业内专家组成,每人得出一份独立的评价结果,最终得分为所有委员评价结果平均分。
3高职高专口腔医学技术实训基地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3.1项目设定与分数权重
该评价指标体系共有8个一级指标,分别为指导思想与规划(10分)、实训条件(20分)、基本功能(21分)、管理队伍(9分)、管理规章制度(14分)、实训效果(11分)、特色功效(6分)、信息保障(9分)。各一级指标下还包括二级指标,二级指标为最底层指标,同样有精确的分数权重。各二级指标评定结果分为A、B、C3级,分别对应的权重系数为1.0、0.7、0.5。各二级指标总分乘以评定级别对应的权重系数即为该指标最终得分。
3.2考核方式与评分细则
考核时,直接对二级指标进行评分[5]。二级指标在本体系仅给出基本内涵说明,起指导作用。具体到各分项的评价或评分细则,可由专业或行业协会制订,也可由评委会在评价前根据实际情况协商确定。各二级指标的评分只确定级别,再由相对应的权重系数换算出应得分数。
3.3合格与评优标准
得分60~69分为合格,70~79分为良好,80~100分为优秀(总分为100分)。
4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4.1统一评价细则
虽然评价体系给出了较为详细的内涵要求,但是并没有绝对量化。因此内涵要求如何转化为评价等级,需要评委之间统一思想,具体把握。建议在评价前参照全国同类基地建设先进水平以及地区行业发展水平,以国家既有文件为指导,制订具体加减分标准,以对应评出A、B、C3级,增强评价的科学性。
4.2评委的组成结构应合理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是近年来飞速发展的一个较新的专业,实训基地偏重一线仿真环境的建设,专业性较强,所以评价人员组成应以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育专家或行业内专家为主。同时不能忽视运行机制及社会服务的作用,因此评委会还应加入管理类、职业鉴定类等其他方面的专家,以增强评价的全面性。
4.3评价方式要注意科学全面、多方结合、灵活实施
在评价过程中,既有对现有硬件的评分,又有对软件资料的评分,还有对运行状态的考核。这就要求评价人员既要对场地、设施设备、环境进行评分,还要对实训基地各种文件、记录、留存资料进行细致审核。如果有条件,最好在学期中,结合教学实际情况观察打分。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使数据来源全面合理,评价规范。
参考文献:
[1]杜旭林,何兵,车林仙,等.高职校内实训基地评估指标体系的设置研究[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6-10.
[2]纪晴,陈钟,曾丽萍.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培养口腔医学技术人才[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4):8-11.
[3]黄宏伟.高职院校校外实训基地评价体系设计与应用[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1):13-16.
[4]詹跏璇.高职院校产学研实训基地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34-35.
摘 要:在实训基地的教学管理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开发新的实训项目,编写校本实训教材。本文对园林专业的实训基地与配套实训教材的链接点进行了阐述,对校本实训教材建设有一定指导作用。
关键词 :园林专业 实训基地 实训教材 链接
实训基地的基本功能是承担在校生的实训教学任务,开展企业行业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工作,承担“双师型”教师培养任务,进行专业技术研究开发以及新技术的应用推广等。作为学校教师们的科研以及与企业的产学合作平台,实训基地建设需要紧密联系行业技术、技能发展需求,实训课题设置应符合行业企业生产实际,其配套实训教材的内容需要及时更新,体例要符合教改要求,针对不同培训对象提供不同的培训教材。因此,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训教材建设应形成有效对接,以实训教材配套实训基地设备,以实训设备实践实训教材,从而促进课程改革、提高实训基地绩效、增强学生综合能力。
一、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形成对接
职业教育提出了一系列的新理念、新观念,特别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这一课程改革思路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以岗位工作过程为依据,以职业岗位群所需能力培养为主线开发新课程,实行“项目课程模式”,增加工艺性、设计性、综合性的项目式实训课题,设计系列的、递进的专业技术与技能项目,已成为课程改革的一个趋势和方向。
实训基地在环境建设时,要借鉴和烘托企业文化,着力营造真实的工作环境和氛围,按照岗位典型任务划分技能区块,建设基础实习实训、综合实习实训、模拟仿真实训和现场实践实习逐层提高的实践教学环境,实现功能系列化、管理企业化、设备先进化、环境真实化、人员职业化。例如基础实习实训区划分出园林植物实验室、园林植物环境实验室、园林标本室、园林制图室、园林美术室、园林植保实训室等区域,专业综合实习实训区划分出园林植物繁育实训室、组织培养实验室、栽培养护实训场、设施栽培实训场、花艺陈设实训室、花卉应用实训场、园林工程实训场、假山盆景实训场等区域,根据园林专业的三个专门化方向进行不同实训项目的训练,从而达到与企业工作环境、工作任务无缝对接的目标。
实训教材在教学内容整合、体例编排时,也应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深入企业调研,紧贴一线岗位,对接职业资格标准,按岗位工作过程序化学习内容,以典型的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根据不同工作情境,以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形式进行编写,与实训基地通过工作任务相对接。
二、以实训设施设备为硬件基础形成对接
教学设施设备建设是实训基地的硬件基础,应坚持实用性和先进性相结合的方针,在保证实用性的基础上,尽可能配置先进的技术设备。设备或模拟、仿真的技术水平要保持与同期企业生产使用设备水平相一致,并且要有一定的超前性。例如,在设施栽培实训场中,设置了现代化的温室,配备了全智能控制系统、滴灌设施、无土栽培槽、发芽室等,在园林工程实训场配备了雕刻机、绘图仪、3D打印机等。这样既保证了先进性,也有一定超前性。
在实训过程中,训练项目与产业一一对应,有利于学生岗位适应能力的培养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形成。因此实训项目的设置应依据国家职业标准、行业企业的技能需求,并以实训基地的设施设备为基础。设施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对实训项目的设置形成了制约,而国家通用版本的实训教材不可能根据当地实际设备状况来编写,因此需要适合实训基地设备实际的实训教材,从而以实训基地的设备为硬件基础形成实训项目、课题与实训教材的对接。
三、以教师团队建设为技术支撑形成对接
“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实训基地发挥其功能,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关键。随着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教学改革的推行,原来直接从企业聘请能工巧匠、实践专家来学校担任兼职教师的做法成为补充形式,而提高学校实训教师团队的技能水平和实操能力成为主流。通过教师下企业顶岗锻炼、带课题下企业实训等形式,让教师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和技术工作,推动了产学研的结合。
教师下企业,可以获得一线的实践锻炼经验,并将企业文化、先进理念、前沿技术带到学校、带进课堂,从而为教材的编写提供第一手材料。同时,实训教师对企业岗位的工作过程进行深入掌握和分析,通过总结、提炼、升华,能够让实训指导书在编写体例、项目设计、教学内容、操作流程、操作工艺等方面均有较大的提升,更加适合实训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