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移动医疗

移动医疗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1-11 07:37:3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移动医疗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移动医疗

第1篇

5月12日,Motorola Solutions携其全新推出的移动医疗解决方案亮相一年一度的“2011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全面展示了其所倡导的“医疗信息化无缝移动”理念,引起与会者的广泛关注。

无缝移动

实现优质服务

“MotorolaSolutions医疗卫生行业解决方案能够实现不间断的护理,在紧急救护、医疗卫生机构、家庭保健与护理等三大不同领域提供支持。” MotorolaSolutions亚太区医疗行业业务发展总监何玉心女士对《计算机世界》报记者说,“Motorola Solutions专门为亚太市场提供的医疗卫生行业解决方案能够改变患者体验,保证患者的安全,提高医疗机构运营效率和安全通信,从而实现无缝连接。”何女士表示,摩托罗拉医疗卫生行业解决方案应对医疗卫生行业挑战,在成本方面,能够帮助医院更好地管理其资产;在信息获取方面,能够提供对信息的持续访问,以支持在医院内和在偏远地区提供保健服务;在质量方面,确保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实现五个正确操作――确认正确的患者、正确的药物、正确的剂量、正确的流程、正确的时间,从而减少医疗事故。此外,在医务工作人员方面,能够增强工作人员之间的通信,以应对医务人员短缺的局面。

此次大会期间,Motorola Solutions展示的移动医疗解决方案包括其最新推出的企业移动产品ES400企业数字助理(医疗版)、全新 3G WAN MC65企业移动数据终端、专为最严苛的医疗卫生环境提供无线和语音服务的MC55A0企业移动数据终端,以及专供医疗环境部署的全新数字扫描器DS6878-HC和手持式二维扫描器DS6707-HC等等。其中,ES400是Motorola Solutions推出的最小巧、最轻便的企业数字助理,具有强大的移动计算功能和对讲功能,可实现现场采集数据、访问关键业务应用程序和后台系统,非常适合医疗机构人员随时保持对HIS医院信息系统的访问和信息存取。

针对国内确立的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疗信息化建设体系和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区域卫生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Motorola Solutions企业移动业务医疗行业销售经理陈阳认为,这些信息系统的建立和系统建立后相关数据的完善运用,都离不开无缝的移动信息技术。Motorola Solutions所致力于打造的无缝医疗解决方案,将全程帮助医护人员精准快速地采集患者信息并实时更新,大大方便了医疗机构建立患者数据库,充分完善患者电子病历,并在医疗过程中通过无缝医疗解决方案的应用,实时更新医嘱执行情况,追踪患者信息,使医疗信息系统保持精确的“动态平衡”。

合作伙伴是关键

今年1月4日,摩托罗拉将其个人移动设备业务和家庭设备业务分拆为Motorola Mobility Holdings公司,同时公司更名为Motorola Solutions公司。Motorola Mobility致力于服务个人消费者,MotorolaSolutions则专为企业和政府提供业务和任务关键型通信产品及服务,专注于公共安全无线电和手持扫描仪业务,致力于为企业用户提供移动解决方案。

“在整个亚太地区,中国市场是重中之重。2011年Motorola Solutions在医疗行业的工作重点是进一步加强与合作伙伴的合作。”何玉心女士表示,“合作伙伴是关键。Motorola Solutions将进一步加深与中国医疗机构和中国合作伙伴的沟通与合作,为医院提供定制的、满足实际需求的多样化的移动医疗解决方案,以无缝医疗解决方案体现Motorola Solutions致力于改善中国医疗行业信息化的承诺。”

具体而言,Motorola Solutions将致力于继续推动中国市场的医疗信息化的普及和深化,其举措包括:积极参与中美两国政府共同推进的PPPH 中美医疗合作计划和新加坡iDA计划;为中国市场持续引进针对医疗行业的产品,包括针对医疗定制的耐用、耐消毒的手持移动终端,条码扫描自动识别产品,更适用于医院楼宇内部密集无缝覆盖的无线网络的设备等,并将加深与国内软件开发商的合作,进一步推进移动医疗解决方案的深度和广度。其中值得注意的是,PPPH 中美医疗合作计划是在今年初中美政府间合作框架下的一个项目,目前已经有10多家美国企业加入,将致力于把美国在医疗信息化方面的经验推广到中国。

第2篇

移动智能血压计是移动医疗的具体应用之一。移动医疗是指通过使用移动通信技术来提供医疗服务和信息,包括面向个人移动医疗和面向医疗机构移动医疗。移动医疗改变了过去人们只能前往医院就医的传统生活方式,将大众引导入更为先进、轻松和便捷的就诊模式中。

易观智库则预测,今年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达到26.7亿元,2018年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元。移动医疗在经过前期的技术发展、手机等智能终端的普及、大量移动医疗APP的面世以及VC/PE资本的进入后,去年迎来了产业整合的机会,各大厂商纷纷进入移动医疗行业,探索相应的商业模式。

剖析利益链条

中国正在进行医疗改革,移动医疗服务市场前景可观。另一方面,中国已于2010年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而医疗需求增长与供给不足的矛盾冲突,也为移动医疗深度发展创造了空间。

中国人口基数大,患者存在看病难,费用高,看病不透明等实际问题。根据易观智库的调查,几乎所有移动互联用户都表示可以接受移动医疗,特别是当移动医疗可以节约看病时间,提高看病效率等实际问题时。到今年1月,中国移动互联用户目前已经达到8.38亿人。这样的用户土壤,成为移动医疗发展的巨大潜能,为移动医疗的细分用户群分类提供了基础。

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金恩廷认为,移动医疗行业的利益链条主要受三方面影响:付费方政府,产品决策者医院、医生,产品供应方药品、器械生产商。产品决策者、产品供应方都要受政府管制,产品供应方的产品还要触及医生。以医生患者等用户为核心,提供数据及信息服务。

成功的商业模式既要满足利益链条上相关人员的诉求,为消费者创造价值,同时也要能为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服务。但医疗健康行业本身是专业度非常高,管理相对复杂的行业,消费者的议价能力较弱,基本上是由政府及医疗机构定价。在这种情况下,移动医疗的出现,使互联网与医疗有了很好的结合。

移动医疗使用者对于移动医疗的诉求往往不同。比如患者希望通过移动医疗来更好地与医生及医院进行沟通,以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对已病与未病进行及早的判断与诊治。另一方面医院、医生、保险公司则希望通过移动医疗来进行内部沟通与管理,提高效率,同时保险公司则希望通过移动医疗来实现对用户费用的及早报销。

美国收费模式

从美国移动医疗发展经验看,移动医疗的患者方需求包括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医生方需求则包括医院内部沟通、患者沟通。双方面目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包括:实体医疗资源长期匮乏,医疗支付面临压力和医改,互联网内生的渗透力量及电子、医疗技术的发展;医疗行业本身复杂的特性,缺乏成熟的商务模式及对传统就诊医疗模式的偏好等。

在探索中国自身移动医疗行业模式的时候,美国的5种收费模式提供了有益借鉴。第一是向药企收费:Epocrates是全球第一家上市的移动医疗公司,为医疗提供移动临床信息参考,也为药企提供精准的广告和问卷调查服务。后者构成了其收入的75%。第二是向医生收费:Zocdoc是向患者推荐医生的平台。通过平台,病人可方便地选择预约医生,医生可得到更多病人,尤其是保险覆盖的病人。医生用户每月要向ZocDoc付费250美元,此项收入可达千万美元以上。第三是向医院收费:Vocera为医院提供移动的通讯解决方案,可使医生护士与病人在专有的HIPPA法案规范信息下使用和传输。出于对患者信息安全的保护,院内即时通讯工具必须符合HIPPA要求,只使得Vocera的产品具有一定专有性。第四是向保险公司收费:WellDoc是专注于慢性病管理的移动技术公司,产品是手机+云端的糖尿病管理平台。患者可以用手机记录存储数据。目前得到两家医保公司的报销,提供医保给患者。WellDoc还与药企合作,利用药企的医药销售服务。第五是向消费者收费:面向消费者的健康移动应用,通过可佩带硬件,监测生理参数,提供移动睡眠监测和个性化睡眠指导。

这些收费模式可分为B2B和B2C。前者向医疗机构、医生、药企、保险公司收费,后者通过向用户收取服务费和设备销售额款来盈利,多采用组合模式。

摸索商业模式

国内移动医疗收费目前是3种模式。第一是使用者付费:采用向用户收费的模式。第二是转移支付:即付费者与使用者是两个群,在产业链上通常具有感情相关性或利益相关性。可由向医生收费转而探索向药企收费。很多患者社区的收费模式也转向医药研产业链上的机构和厂商。第三是循环补贴商业模式:形成多点共振,产业链足够长,某一点亏损或策略性亏损后,使用其他市场策略,转换商业价值。

目前移动医疗商业模式最可能的收费群体金恩廷认为有4个:医院、医生护士、药企、患者。患者为硬件产品、服务产品付费,医院为HIS、FIS系统付费,医疗机构为企业向它们提供的产品付费,医生护士向移动医疗平台或APP为他们提供的学术参考资料付费用。付费方的付费意愿强弱,取决移动医疗企业是否可以出台有吸引力的移动医疗解决方案,从成本、质量、效益上实现一定时间内的投资财务回报,产生增值效益,以及是否能在资本市场上获得支持。当以上条件都达到,付费方付费意愿强烈到一定程度,且付费达到一定规模与数量时,便可以称这种商业模式走通了。只有在稳固的商业模式下,移动医疗才能真正提供弥补市场空缺的产品,创新服务,满足用户的深层需求。

存在诸多瓶颈

医疗领域的创业者需要更多面对政策瓶颈。金恩廷认为,医疗行业的进入壁垒很厚,市场与行政之间的博弈严重,其中产业链条专业壁垒和传统医疗观念的强大粘性、法律法规是最重要的行政监管因素。医药产业链从上游的原料药、中药材到终端的零售店医疗机构,相应政府部门都会进行相应管制。从药品价格管理、药品招投标政策、医疗保障制度到药品审批也存在相应限制。

由于政策对医疗资源的严格控制,当医疗健康软件和网站发展到一定程度,用户积累到一定规模时,必然面临如何与法规相适应的困境。郭阳表示,政策不允许患者私自购买处方药,只有官方建立的预约挂号渠道才具有合法性。在盈利模式方面,由于用户的付费习惯尚未形成,移动医疗厂商在实现盈利模式时困难重重。

智能健康设备的用户黏度较低,大多数用户未形成使用习惯,并且缺乏用户数据分析结果。而传感器采集数据的准确性也有待观察。用户无法养成使用习惯,绝大部的智能健康设备的数据价值并不高。郭阳认为未来还是需要平台性的数据集成方案进行数据整合与分析。

第3篇

目前国内医疗行业现在已经开展了移动方面的应用,很多地方医院手机挂号都已经实现了。老百姓可以通过手机预约挂号。随着3G技术在医疗行业逐渐应用,主管部门需要有运行机制上的设计,包括钱由谁出这样的问题。以前卫生部针对一些病人搞心脏监测,通过有线网络传输给医生很麻烦,现在有了移动网络和传感器之后,病人的信息就可以很方便传到医生那儿了。

目前移动医疗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瓶颈。首先是它有区域要求,其次是责任问题。如果网络不通了,病人出现问题了找谁赔?还有信息泄露了,怎么办?都是移动医疗产业面临的新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有关方面共同研究,解决政策层面和机制上的问题,不同部门解决不同层面的工作,不是一个部门就能解决所有问题。

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副主任 王有才

物联网实现卫生健康平台互联互通

将来医院可以通过物联网,感知系统把医院各部门联接起来。基于FRID和移动技术不仅可以把院内感染病情管起来,而且医院的信息系统集成了包括技术的资源监控、管理平台、医院床位资源、数据采集、数据交换等在内的应用管理系统,基于物联网搭建起的系统会加强医院的人、财、物的管理。比如通过物联网可以加强药品管理。现在假药很多,药品从药厂出厂开始就有了RFID标签,一直到运输、使用等过程中都可以通过物联网管理。

今天所谓的移动健康服务体系,就是指我们可以利用智能手机,对个人、家庭、健康具体的信息系统,包括收费系统等都能联系起来。以此为特色的智慧医疗可以实现从最早的一张纸的病历,到医院内部的信息孤岛,再到最后都能够互联互通,形成动态服务。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卫生厅 李兰娟

通过3G手段获取数据库资源

今天,远程会诊单靠人的经验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数据库。目前很多行业已经开始享受到3G的优越性了,拿医生来说,通过手机可以处理邮件,也可以处理一些病人提出的问题。

国外一般医院的数据库非常丰富,中国各种病例很多,医生的技术也不低。为什么我们的医疗研究报告这么少,主要原因就是电子病历的可用性太差。在国外的数据库里面,输入一个数字可以把所有的有关内容都调出来,包括图像、化验结果、历史档案等。

其实医疗过程对数据的需求就好像做饭需要米、需要菜一样,现在移动技术发展迅速,通过3G的手段怎么为大家提供一些基础的数据?相比较而言,今天我们很多医院的电子病历跟国外医院差得太远了。电子病历是一个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很大。因为电子病历是需要把技术和临床相结合,需要人工输入数据,工作量很大,包括病人的反应、病人的基础都需要输入,所以我希望能创造一些我们自己的医疗数据,为医学服务。

希望在工信部和卫生部的指导下,开始建设我国具备大数据的电子病历,从而让我国医疗行业能够挤入和国外同行媲美的行列。

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 蒋朱明教授

银医卡省时省钱省力

目前“看病难”主要体现在:大医院人满为患,挂号、取药、候诊、检查排长队;路途遥远,求医不方便,特别是对一些偏远山村的农民。“看病贵”主要体现在:病人重复检查、重复用药;药品贵、过度治疗;新农合、医保缺乏有效实时监管,与诊疗过程脱节。“看病烦”主要体现在:一个人有多张卡(各医院的诊疗卡、医疗保障卡、各种保健卡、预防接种卡等等);跨区域新农合报销不及时、手续繁琐。

通过银医卡系统可以实现预约挂号、查看检查结果、查询挂号情况、交费、充值等功能,可以大大方便患者就医。尤其是外地患者,他们不用来北京,只要有四大银行的银行卡就可以轻松通过银行ATM机、柜台或网银在当地预约301医院的专家号,省时省力省钱。

总医院计算机室副主任 刘敏超

移动护理提升医疗水平

基于成本考虑,积水潭医院准备先从移动护理系统着手,目前相关公司正在进行移动护理系统前期开发工作。移动护理项目实施中的难点是做HIS接口,一般会在数据传输速度及准确率等方面出状况,比如:医生开的医嘱不能实时、准确地显示在护士的PDA上。目前积水潭医院正在着手进行移动护理系统与HIS系统接口,预计整个移动护理项目实施周期大概需要半年时间,半年后整个积水潭医院所有病房都将覆盖移动护理系统。

积水潭医院网络信息中心主任 张宜国

3G和物联网在卫生行业广泛应用

对无线医疗来说,医院仅是其中一个领域,还有很多其它的领域,包括药物识别、智能腕带、药品标签、远程医疗监护、ICU病房监测、水质监测、室内环境监测等几大重点领域都有涉及。

2008年北京奥运期间,有关部门已经在一些大型场馆安装了室内环境监测。目前在北京地区,已经大规模利用物联网进行卫生环境监测了。北京市崇文区2~3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卫生监督移动执法,就是通过手机进行移动监测。近年来北京东城区城管使用网格城市来管理井盖,然后是进行社会人员的管理,管理人员需要用移动设备,他们当时采购了一批黑莓手机。

在卫生环境检测过程中,3G和物联网技术密不可分,特别是涉及到在比较大的地理范围内进行的检测项目,两种技术捆绑也是比较适合的技术手段。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信息中心 尚邦治教授

哈苏H4D拉利限量版相机

哈苏H4D-40拉利限量版相机,全球限量生产499台,是法拉利超级跑车的配件,该相机配备4000万像素传感器,可使用一系列先进的哈苏镜头。

三星GALAXYSll

GALAXYSll的外观、尺寸更显大气,4.3寸的屏幕提供更加宽阔的视野,机身后盖带有防滑设计,握感良好。

戴尔首款超极本电脑XPS 13

最新上市的戴尔首款超极本

电脑XPS 13,兼具高稳定性、高可靠性和易于管理的优势,是为用户实

现高效的计算应用、内容编辑和互联应用的有力工具。

D-Link

Cloud Router 2000

这种咖啡机外观的D-Link路由器支持802.lln wi-Fi协议,是支持5GHz和2.4GHz的双频600Mbps路由器。除了Wi-Fi共享功能之外,可以用于连接存储设备,进行音乐、视频、文件等内容的设备之间的云共享。

BMW 760Li V12 25周年纪念版

2012年,BMW迎来其旗舰车型7系与V12发动机完美结合25周年,由此诞生一款彰显无上荣耀的限量版车型-BMw760Li V12 25周年纪念版,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至尊经典。

超轻环保竹电动滑板车

被称为T20的微型电动滑板车由法国FritschDurisotti公司设计,它有一个微型的电动马达,最长可供40公里的电量,最高时速可达35公里/小时。

联想IdeaCentre A720

联想A720的主体硬件全部被囊括在小巧而不失稳重的纤薄底座中。全球首创的双轴支架设计,能够让屏幕实现5°90°任意角度旋转。在27英寸屏幕上实现支持多达10点触控,一举将人机互动的键鼠时代推进到触屏时代。

第4篇

1.患者入口

2.医生入口

3.医院入口

4.医药入口

5.健康管理——综合型、垂直型

6.健康管理——监测咨询

7.健康管理——相对人群及其他

第5篇

但有些人搞混了概念:创业肯定不等于创新,创业也不等于融资。很多人创业就是奔着巨额融资去的。当然,有些人是有梦想的,我尊重那些有梦想、有信仰、有追求的人。也许你会说,互联网创业不融资怎么做,哪家公司不是先融资再做事?其实,融资只是一个手段。很多人以为,有了钱就可以做事,其实不然。

目前移动医疗行业里的创业,都是浅层次的服务,没有什么核心价值。诊前咨询、诊中咨询、院后管理等有一定价值,但局限也很明显。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算得上移动医疗的目标痛点。但这不是医生的痛点,医生对此动力不足,而移动医疗又不可能缺少医生的参与。

中国移动医疗的火爆,与其说是移动互联网推动的,不如说是医改推动的。目前最被移动医疗公司视为机遇的医改是多点执业,但多点执业对医生的影响其实并不大。它至少还需要结合环境的改变(职称晋升、课题申请、灰色收入的获得等方面)、医生观念的转变、患者观念的转变等,才真正有意义。我认为,就对移动医疗的推动作用而言,多点执业还比不上分级诊疗制度,但分级诊疗制度何时推出还是未知数。

从医生角度看,收入低、工作强度大、医患关系紧张,算不算医生的痛点?这些乍听起来都算,但其实并非那么绝对,实际调查后你就知道了。再说,就算这些都是医生的痛点,你真的能解决吗?

鼓励创业肯定有它的积极意义,但也有不利的一面。就我所知,虽然移动医疗这么热,但目前真正有创新意识的公司并不多,有独特产品或独特经营模式的公司很少。很多人觉得自己懂一点东西了,就开始创业。春雨医生、丁香园包括我们公司都有人去创业。很多创业公司深陷同质化竞争,下一步发展的能力不足。这就很难形成特别有核心竞争力、特别值得尊敬的公司。行业内有些公司已经融到了比较多的钱,但这个市场还远远没有定型,进入者应抓住机会,做好自己的事。

我认为,面向真正的医生的互联网模式是不存在的。这里有一个定语――“真正的医生”。什么是真正的医生?不是指医学生,而是指有处方权的医生,是主治以上的医生。他们是出于医学目的来你的网站的,临床或科研,但不是娱乐。去掉潘亢螅互联网模式就支撑不起来了。怎么办呢,需要一些综合的手段才能运营起来。

2015年两会后,“互联网+”成为热词。我觉得,随着垂直化程度的加重,互联网将成为各行业必备工具。以前是做互联网的人去颠覆做传统行业的人,现在应该是一种反颠覆了。

第6篇

如果医生会“分身大法”,那就好了。

移动医疗(mHealth),就是通过移动通信技术来提供医疗相关的服务,它为发展中国家的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在医疗人力资源短缺的情况下,通过移动医疗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医疗问题。

mHealth与eHealth

近年来,移动医疗(mHealth)已经成为电子医疗(eHealth)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尽管对其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公共医疗社区已经产生了一些共识:eHealth,使用信息通信技术(ICT)――例如计算机、移动电话和卫星通信――提供医疗服务和信息;mHealth,使用移动通信技术――例如PDA和移动电话――提供医疗服务和信息。

随着低成本的手机及全球性移动通信网络的普及,数千万无法接入固定电话或者计算机网络的人们也可以使用移动设备作为日常通信与数据传输的工具。据ITU(国际电信联盟)等组织统计,有64%的移动电话用户都分布在发展中国家。而且,预计到2012年,所有边远地区的居民将会有一半拥有移动通信设备。移动电话的普及,为使用移动技术支持医疗服务提供了关键的基础。

mHealth和eHealth是紧密相连的,都致力于改善医疗服务,并且其技术也紧密联系。例如,很多eHealth的项目,如电子化病人病历,都需要标准化病人数据。而mHealth项目则可以作为访问病人数据的访问点,或者作为远程工具为小诊所、家庭医生或者其他医疗工作者提供信息。同时,还有其他独立的mHealth项目。

七大应用方向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及网络的延伸,使移动医疗的应用成为可能。在过去40年时间里,移动通信技术始终坚持以下发展方向:小型化、速度更快及成本更低。这些特点在硬件、软件/应用、网络访问、标准及服务等诸多方面都有所体现,而且未来也将继续沿着这个方向发展。现在,大量的服务都可以通过更加统一、快速且便宜的带宽接入实现;网络也具有很强的能力,覆盖范围更宽。这些都对推进mHealth应用的持续发展并超越简单的单向数据服务模式提供了条件。

移动医疗的范围非常宽,并且各种应用都还在持续不断地发展。目前,发展中国家在mHealth领域的关键应用主要有:教育与通知、远程数据采集、远程监控、针对医疗工作者的交流与培训、疾病与流行病传播跟踪及诊断与治疗支持。

1. 教育与通知

作为低成本的通信方法,短信服务(SMS)已经成为了一种为各种医疗问题提供可达服务的有效方法。在这一方向的应用中,SMS消息直接发送到用户手机上,提供测试与治疗方法、医疗服务和疾病管理等方面的信息。不管是正式的研究还是人们的使用感受,都认为SMS比起收音机和电视具有更好的作用。

SMS同时还具有不引人注意的特点,这对保护病人隐私具有很好的作用。在发展中国家,SMS对于那些偏远地区,缺乏医院、缺少医疗工作者、对医疗相关信息了解较少的人们而言,尤其有效。另外,SMS不仅可以作为单向的通知工具,还能够成为双向的交流工具。

2. 远程数据采集

各级政府与医疗机构都需要准确的数据来调整相关政策与措施。在发展中国家,采集信息更加重要,因为其中很多人都很少去医院,即使是身患严重的疾病。在病人生活的地方进行数据采集是很有必要的,并且应该保持这些信息及时更新。通过智能手机、PDA或者移动电话,而不是手动填写和录入的纸面调查,可以让数据采集工作更加有效和可靠。

3. 远程监控

对病人实行远程监控是最适合与移动通信技术相结合的应用之一,这使得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由于医疗资源匮乏导致的不住院治疗有了更好的保证。这种应用可以是单向的,也可以是双向的,用于监控医疗条件、维护医疗服务预约、保证药物持续调整等。有的还包括对住院病人和非住院病人传感器数据的远程监控。

4. 针对医疗工作者的交流与培训

缺少医疗工作者是发展中国家在医疗卫生领域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培训新的从业人员及加强现有工作者的能力,以便提升工作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医疗工作者通过移动通信技术访问各种信息资源,是强化其工作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同时,这也是加强不同医疗机构间交流以便提供更有效医疗服务的紧迫要求。

5. 疾病与流行病传播跟踪

传染病通常是在小范围内爆发,但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则可能会发展为流行病。这样的例子,从霍乱到结核病,从非典型性肺炎到甲型流感,简直是不胜枚举。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这样的疾病信息能够快速得以反馈,这对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至关重要。目前,很多发展中国家已经建立了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疾病报告机制,这比之前使用的手写、卫星和无线电通信要有效和及时得多,并且能够提升报告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降低运行成本。

第7篇

这家成立于2002年的移动医疗公司,在2005年就以远程电话的方式进军医疗业务。正如中国大多数互联网模式都能归根溯源于美国,移动医疗行业也同样如此。

那么,中美医疗体制有何差异?中美移动医疗行业有何差异?移动医疗在美国的发展如何?它们的成长对中国公司又有何启示?

奇点网创始人陈亚慧给出了如下翔实的解答,以期对当下痛苦挣扎中的移动医疗行业带来思考与帮助。

医疗体系的激励机制至关重要

《中外管理》:移动医疗发端于美国,根据你的观察和了解,美国的移动医疗现状如何?跟美国的医疗体制有何关系?而中美又有何不同?

陈亚慧:在美国,公立医疗机构占少数,民营机构是绝大多数,而民营机构里非营利性机构又占绝大多数,所以美国是非营利性民营机构占主体的国家。美国也有政府保险,但美国是全世界唯一一个以商业保险为主的国家。

美国医疗成本很高,占GDP的17.5%,对社会而言,降低医疗成本是主要诉求。而在线医疗或远程诊疗则能使病人及时并低成本地获得医疗服务。在美国,医药是分开的,医师可以在线上针对某些疾病做诊断、开处方,病人在连锁药店取药。如果美国的商业保险采购他们的服务,整个过程都由保险费支付。因而,整个流程都能形成闭环。

美国的医生都经过至少11年的整套培训,才可以有医生执照,所以水平很高,也很平均。另外,整个医疗系统也为医生提供了各种角色支持、指南、指控(指标控制)体系,因而不可能导致太糟糕的医疗事故。而美国的相关产品也做得很细,背后有一系列能够支撑医生准确判断而不误诊的体系。哪些病种可以远程诊疗,哪些病种不能远程,可以诊疗的病种里,有哪些注意事项,都有很详细的指南。

从另一方面看,奥巴马推行医改后,美国医疗体系从原来的按项目付费转向按价值付费,前者是医生每执行一次操作,病人就支付一次费用;后者是以病人整体的健康水平付费。美国一些机构在奥巴马医改推动下,开始尝试价值服务,按价值付费。保险公司给医疗机构按人头打包,核心是保一个人的健康,每个人的医疗费用是定额的,而医疗机构要管理这个人所有的医疗开支。因而,这个人越健康,医疗机构就越赚钱。如果他是慢性病患者,医疗机构就需要把他管理好,及时干预,及时预防,比如一些糖尿病患者,要保证他不会出现并发症,因为并发症会产生高昂的医疗费用。

很多研究都表明,患者当中80%是基础性的病,20%是比较重的病。在基础病领域,有10%需要药品干预,90%是社会行为、经济行为很多综合因素引起的,因而需要对行为和健康干预,使他们及时改变生活习惯。于是,医疗机构愿意与病人24小时沟通,愿意通过信息化,实时了解病人的整体身体状况,因而他们愿意采购高效率的工具,而这些创新工具就有了合适的通道。

但在中国,可能因为医疗成本的压力还没到美国那种程度,对创新的支持力度也没那么大,因而中国的政策是将移动医疗放在严肃医疗之外的,也不太支持为移动医疗服务。

在美国,医疗监管也有很多,但它的监管相对公正透明,政策制定时可以商议。只要产品做得好,可以提高效率或降低成本,政府就会采购。如果政府制定了门槛,那努力达到门槛就可以。在中国则不一样,看不到政策的线在哪里,所以一些企业在寻找商业化方向时很摇摆,不知道往哪里发力。比如:针对滴滴的网约车规则一出台后,大家都傻眼了。中国创业者要面对政策的不确定性,在中国,这种政策不确定性对移动医疗来说,压力会更大。而对市场的培养和教育,支付方式和支付体系的w改变和融合,医疗体系的激励机制是否能让创新者进入,是否愿意给高效率低成本的服务付费通道,这些都是移动医疗行业最终是否繁荣,移动医疗企业最终能否找到商业模式的关键因素。

一些消费升级后的增量人群,会采购高端商业保险,也会为一些服务自己付费,但这是一个偏小众的市场,不过好在中国人口较多。因此,随着中国的消费升级,也会给移动医疗行业带来一些机会。

美国公司也是熬过来的,活下来最关键

《中外管理》:美国的移动医疗公司有着什么样的发展路径?中国的创业公司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陈亚慧:美国在线医疗咨询公司Teladoc已经上市,虽然股价并不是太高,但它的上市就说明,它的商业周期和盈利模式已得到市场认可。而美国第二大在线医疗服务公司American Well在2015年整年的增长超过之前十年的增长,但是,美国所谓的移动医疗或在线问诊,也走过了漫长的积累期。Teladoc从成立至今大概14年,American Well也走过了12年,它们都是艰苦熬过来的。

American Well早期很长一段时间,是保险公司和医疗机构的软件服务商。保险公司有天然的动力少花钱,因此对健康管理有着天然的诉求,它就帮助保险公司搭建系统。有些医疗机构为了扩展业务,需要一些相关应用或面向患者的联系工具,它就为他们提供这些工具。后来保险公司逐渐发现,作为保险公司,他们自己做不好这个业务,需要采购成熟的服务而不是一个软件。而American Well自建了医生资源,有很多医生有相应的服务,于是开始向保险公司提供整体医疗服务,完成了从to B到to C的转型。

而Teladoc刚开始依靠风险投资,但在很早期的时候,它们发现美国对降低员工保险成本诉求很高,比如:大公司的员工感冒了要请假看医生,公司就会损失一天,看一次医生还要花一两百美金,对公司来说,也是金钱。所以员工不用请假,就在线询问医生,医生给开药,相对来说,时间成本和价值成本都会低一些。所以企业愿意使用。当时它有部分企业支付方,后来模式成熟后,一些保险公司也加入进来。所以它只是没有像American Well一样做软件服务,而是一直做在线问诊服务。

总的来说,美国医疗改革中对成本的考量,再加上长期对用户的教育,最后才促成在这个时间段有一些公司脱颖而出,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公司也死掉了,但最终能够活下来的公司,都找到了自己的商业模式。然而,这个过程就包括对用户、市场、保险公司、医生和整个行业的教育。他们都是逐渐才接受这种形式的,这是一个漫长的教育过程。

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速度要比美国更快。从2011年开始,到今年大概五六年的时间,移动医疗在中国快速崛起。2011年、2012年的时候,和医院谈移动医疗,没人知道它是什么,医生也不知道。但现在,很多医院已经将互联网作为一种工具,自己做诊前或患者管理。所以,移动医疗对市场的教育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第8篇

托罗拉公司近期的一硕调查表明:全球80%的医疗卫生行业IT决策者认为,与2008年相比,今后移动技术对于医疗机构的重要性更为凸显。IT决策者同时列举了临床环境下采用移动技术的诸多益处,比如提高医嘱执行的准确率、减少人为过错以及提高医护人员效率。

摩托罗拉企业移动业务医疗卫生晴雨表显示,推动医疗领域加大IT投资的关键应用包括遵循行业规定建立的电子病历(EHR)、计算机化医生医嘱录入系统(CPOE)和用药监管。此外,受访的IT主管也指出,医疗机构在资产跟踪和资产、库存管理方面的投资也有所增长,反映出经济危机时期医疗行业所面临的更大资金压力。

摩托罗拉企业移动业务医疗卫生晴雨表还发现,通过在医疗机构中部署关键移动应用,受访的IT主管使人为失误降低了31%。在美国,用药错误是最为常见的医疗过错之一,并且每年至少有150万受害者。此外,根据保守估计,每年各医院用于治疗因药品造成伤害的额外医疗费用更高达35亿美元。受访的IT主管还阐述了移动技术所带来的其他好处,包括提高医护人员效率、增加报告的合规准确性以及提高医嘱执行的准确率。

摩托罗拉企业移动业务全球医疗卫生解决方案部主管ViviarFunkhouser说:“现在,需要服务的病人越来越多,医疗卫生行业的医生、护士以及护理人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既要保证高效工作,还要确保提供优质的病患护理。通过为医疗机构提供种类丰富的移动数据终端、条码扫描设备、RFID产品以及无线网络技术,摩托罗拉可以帮助医疗行业解决行业难点,通过部署移动应用,在持续的医疗过程中提供高效的无障碍病患护理。”

对于在移动技术投资战略中纳入无线局域网语音服务(VoWLAN)、固定移动融合(FMC)和数椐采集产品,受访者均表现出浓厚的兴趣。70%的美国医疗卫生行业决策者已经制定了移动技术投资战略,这一比例大大高于欧洲(46%)和亚太(41%)地区的受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