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小学生学习生活计划

小学生学习生活计划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1-14 19:56:5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小学生学习生活计划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小学生学习生活计划

第1篇

第一,学习计划

1.争取7月1日至7月20日完成语、数、外三门暑假作业。计划大概每天完成6面暑假作业。

2.预习语文六年级上册的古诗词,文言文,日积月累等等。并有重点的选择背诵。

3.预习六年级上册数学相关内容。

4.预习六年级上册英语的课程,默写有关单词,听磁带。

5.每天看课外书,报纸,还可以看看动画片,但时间不能太长。

6.写暑假日记一本,作文10篇,练好钢笔字。

第二,生活计划

1.培养个人的生活能力,比如:做饭、洗衣服。帮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扫扫地,给父母捶捶背,帮父母买点东西等等。

2. 要注意个人安全等方面问题,不私自下河游泳,不能私自外出 ,不做危险违法的事。

第2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学科整合

本文将从生活实际的需求、新课程改革的需求、信息技术学科特点以及学生发展四个角度出发,简要阐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生活化策略研究的必要性,总结论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生活化的应用策略,通过具体的教学实例分析探讨。

一、从生活中寻找例子,导入课堂教学

儿童心理学认为,引发小学生好奇心的“兴奋点”来源于生活:生活中遇到了但不能解决的问题、听到了但不能解释的事物、见到了但对之知之甚少的东西。下面以计算机病毒这节课为例,说明如何从生活中的例子导入课堂学习。

一上课,教师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今天老师生病了,反应的症状是流鼻涕、打喷嚏、喉咙痛,头痛,请学生给老师诊断。

学生:老师感冒了!

师:感冒是怎样引起的?

学生:流感病毒传染。

…………

师:同学们说得很对,人感染了流感病毒会发烧、咳嗽,出现各种各样不好的反应,这个时候,就要去医院请医生帮忙。可是,同学们想想,我们的电脑是不是也会感染病毒呢?电脑感染了病毒以后是什么样的?会发烧、咳嗽吗?谁来给电脑看病呢?

在这个例子中,我选择了生活化的话题导入病毒,再进一步启发学生描述遭遇计算机病毒的经历,紧接着提出研究课题——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尽管接下来的教学方法是讲授,但不用担心学生心不在焉,因为生动的导入已经提起了学生的兴致。由此可见,将抽象的课本知识转为学生密切接触的生活常识,对于学生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学科整合,凸显信息技术课程优势

新课程改革中提到了学科整合的概念,在实际的教学中,信息技术学科作为基础性、工具性的学科,可以融合其他学科内容,为我所用同时服务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在笔者现在使用的西安交大版《信息技术》课本中从三年级开始就已经接触到互联网的基本操作以及搜索引擎的使用,由此信息技术教师可经常与其他学科老师沟通,将学生的预习查找资料的环节放置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完成。

三、运用类比,使讲授深入浅出

类比作为人们所熟知的几种逻辑推理中,最富有创造性的一种,尽管不能代替论证,但可以为理解新知识、概念和规律提供依托。同时,教育学当中提到,儿童记得最牢固的知识就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识。鉴于此,笔者认为,用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在学生头脑中已经形成意义的东西类比计算机当中的概念来进行讲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四、融合生活让学生懂得生活规律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却容易忽视其中的规律,而简单的生活规律又将影响孩子的一生。如,在教学《我给文件找个家》一课时,笔者是这样将简单的生活规律融合到实际教学中的。

第3篇

关键词:教材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过程;生活化探索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极高的学科,在小学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以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和知识运用能力的提高为最高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信息技术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经过诸多的教学实践表明,在课堂上开展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的提高,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激发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从而在不断的学习之中将自己的潜在能力激发出来。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这一特点来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意识和信息技术综合应用能力。

一、教材内容的生活化

信息技术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科学类学科,对于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及复杂性思维能力都有着很高的要求,而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这两种思维能力方面还不具备很高的水平,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还是比较的吃力。而将生涩的教材内容生活化无疑是简化教学过程的方法,学生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既有经验来促进信息技术知识体系的形成,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效率会大大增加。同时,这样生活化的教材内容还能够让学生产生较为形象的联想,化复杂的理论知识为形象的生活经验,对于学生的知识消化和吸收都有着极大的帮助。

二、教学方式生活化

在教学方式中,我们要摒弃以往以成绩和排名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法,更多地将教学注意力放在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方面,这不仅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有着极大的帮助,同时,这样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在教学过方式中要采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学生为真正的教学主体,并在这个过程中为学生做好引导工作,让学生自主探究信息技术中的奥秘,在不断地学习和探索之中,学生的自信心会逐步建立起来。

三、教学过程生活化

生活化的教学过程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效地融入一些生活实际问题,让学生利用既有的知识来解决这些实际问题,这样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会与其所亲身感受到的实际生活高度的联系起来,学生会通过实际问题不断地解决而逐步建立起信息技术学习的自信心来,从而促进其知识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另外,最为重要的就是学生通过这种生活化的过程,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总之,在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中,由于这门学科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并且对技术性要求也很高,单纯的理论教学并不能满足新课程理念对这门学科的教学工作所提出的要求,因此,教师要大力开展生活化的课堂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知识的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小学英语 课堂教学 情境创设 对话提升 互动活力

英语这门语言运用学科需要加强实践与运用,只有学生想说英语,会说英语,那么,我们的英语教学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和成绩。因此,我们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激起学生的参与意识;让贴近生活的情境对话,让他们学的愉悦而有极大的收获。

一、创设情境,生活化教学实在

苏教版小学牛津英语教材关注着小学生生活和成长心理,符合他们的认知和思维规律。我们的教材基本都是围绕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设计,将英语学习的知识点融在生活气息浓郁的情境之中的。如“My friends”“My family” “Happy New year!”“How many?”“Our new home”等单元都是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的再现。如3A Unit 5 “Look at me!?”以“Clothes”为主题的单元,不仅让学生知道不同衣服类型的英语单词,还让他们学会一些常见颜色的单词,更在体现生活的对话中,让他们知道Look at my…,It’s nice. How nice! 等表达对别人衣着看法的句式。如果,我们在指导学生认识四会单词之后,理解句子汉语意思之后,让他们之间进行英语交流,学生就会有新鲜感和趣味性,这比一味地让他们识记、背诵更能让学生理解深刻,取得灵活运用的能力。这样,我们在教学中营造生活情境,那么,学生就会在交流合作中获得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逐步养成英语表述习惯,获得英语交际的初步能力。

二、对话交流,灵活运用出效果

确立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人,应该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常态。我们在实际教学要让学生动起来,提升他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1.学会倾听,为情境对话提供可能。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还是要重视基础的;只有学生记住一些必须识记的单词、词汇、句式,他们才能有参与的可能,有合作交流的提升。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倾听的意识和能力,让他们听懂对方英语表达内容的意思。如在《Asking the way》教学中,我先将教材中需要掌握的方位单词提出来与学生们一些学习,然后让他们听“兔子舞”音乐,指导学生要听出学生方位的词语,在优美的韵律中,有的学生有参与的热情,很快掌握了这些单词。只有学生能够听准确,才能表述的合理。如他们掌握了方位单词之后,在问路情境中他们才能回答好“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的问题,听懂怎么走,从而使得学习与运用很有效。

2.掌握内容,让情境对话更有质量。我们课堂的互动要有质量,不仅要提高学生参与兴趣,更要让学生有参与活动的能力。如在《My friends》 学习的重点是能听说、认读long hair, short hair, strong, thin, quiet, friends等单词和词组,并将这些词语运用到句子中从而描述出自己朋友的外貌特征。教学中,我们让学生自己跟着录音学单词和句子,讲解清楚如何介绍朋友;如谁是自己的朋友,他(她)外貌有什么特点?然后补充对真真朋友的理解:Friends help each other. Friends learn from each other。Friends support each other.这后,我们才能比较好地开展情境对话。比如,让两位认识对方是自己朋友得学生,说说对方。然后,让学生们不说出自己朋友的名字,让大家通过他用英语的描述猜猜是班上的哪个同学。如此,学生在情境对话中,能够有兴趣,也能有效运用所学的知识点。

3.运用手段,提高情境对话效果。我们在情境对话中,不仅要注意创设的情境与学生生活相关,与教学内容相关,还要营造真实、轻松和愉悦的氛围。如颜色词的学习中,我们多媒体展示不同色彩的常识物品,然后让同学之间进行相互提问与快速作答,如Who is the boy(girl) in blue(red\purple\yellow…)?如果答对,我点击鼓掌的音乐,如果答错则出示流泪的动漫。当然,我们的情境还可以是实物展示,可以是情境表演,如看病、问路、打电话等内容学习之后,我们就采用上台表演的形式来强化所学。

另外,我们的对话情境还可以和游戏情景结合,让学生在游戏中交流,让学生们在模仿和游戏中获得知识与英语的运用能力。如此,英语单词和词汇学习汇中,让两名学生进行游戏,一个说汉语,另一个快速用英语说出来。用一两句英语把几个英语单词用进去。这样,在好玩的情境中,巩固了学到的语言知识,锻炼了运用语言的能力。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生活,研究他们的心理,重视基础英语的夯实,通过贴近生活和学习的对话情境,让学生们灵活的学英语用英语,从而提升他们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表现方面;实现策略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曾经说过“数学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 数学产生于人类的生活,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用结绳或是雕刻的方法来计数. 发展到现代,数学已经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而学习数学是为了让数学更好地应用于人类的生活中,方便人们的生活. 数学与人类生活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是指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将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并且让学生学以致用,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做到真正地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一、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的表现方面

(一)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小学数学课本中的教学内容也有了多次改动. 现代社会教育要求教学内容更加合理、具有趣味性,更能够体现时代气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以,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科书中,教学内容正在逐渐地生活化,更多的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了一起.

(二)教学方法的生活化

一个好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目前,很多教师积极响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将更多新颖的、趣味性的、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方法应用于数学教学中. 教学方法跟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学生的学习更加形象,学生的学习就有趣、简单一些了.

(三)作业设计的生活化

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的设计是老师对学生巩固知识的设计,是教师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的过程. 所以,好的、精的作业对学生学习能起到非常大的帮助作用. 现在很多教师在作业设计的时候非常注意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布置的作业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学生通过作业,可以将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联系在一起,并且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二、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的实现策略

(一)数学教材内容的构建要贴近生活,联系实际生活

在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的选取上,要选择更多的贴近我们生活实际的内容. 要想实现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就要将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生活化”,将生活的真实信息注入到数学题目中去,将生活中的数学搬入课本教学.

例如小学数学算术应用题:有五只母鸡,两只公鸡,每只鸡一天下2个鸡蛋,五天一共下了多少个鸡蛋?一般情况下,学生会得出答案为70个,计算公式如下:(5 + 2) × 2 × 5 = 70(个). 这个答案是错误的,因为学生没有结合生活实际情况,下蛋的只有母鸡,公鸡是不会下蛋的. 所以呢,这道题的正确计算公式是:5 × 2 × 5 = 50(个).

这道数学题结合了我们生活的实际,教会了学生算数的同时,也让学生知道了生活中的常识.

我们在选择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合理性、趣味性,在贴近实际生活的同时,也要能够使学生学习得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教材既要典型又要具有时代的气息,要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学习,满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需要.

(二)教师的教学方法要创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正是教育培养的好时候,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使用新的、有趣味的、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得教学具有趣味性,不再枯燥无味. 在实施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过程中,我们要求教师根据生活情境来开展实施教学,将课本知识和实际生活融于一体来进行教学,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来学习数学知识,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例如:我们在学习小学三年级数学《年、月、日》时,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来学习. 教师可以用问题“国庆节是哪天?”“你是哪年、哪月、哪日出生的?”来引起学生兴趣后,再来进行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同学们将事先准备好的日历拿出来,利用道具结合学习,加深学生的印象. 同时,用日历学习,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看到日历就可以自觉地去记、去想,将教学方法和生活联系在一起,对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帮助更大.

(三)注重培养学生将数学教学内容应用于生活中,能够学有所用

虽然现在教育部门要求对于小学生不要布置家庭作业,但是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思维不成熟的原因,不能够自主的学习. 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布置适当的、具有启发性的作业来帮助学生学习. 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的时候,可以结合生活实践来布置,让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当中去.

例如:我们在学习小学二年级数学《千克的初步认识》后,可以布置家庭作业:A.回家记录一下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再问问爸爸妈妈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B.回家后找些水果或者是生活用品称一下,看看它们的重量是多少千克. 这样的家庭作业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思考的过程,能够利用生活中的事物更好地理解课堂上的数学理论知识.

第6篇

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在这几年的建设中,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高校信息化产品的覆盖率逐年递增,很多高校都已拥有自主研发的信息化系统或者已投资购入了专业的高校信息化产品。政府的支持以及各高校的积极投入,使得高校信息化产品得到了广泛的普及。高校信息化的发展极大地方便了学校教职工人员的教学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广大学生的学习生活。

近年来,为了普及高校教育信息化,我国进行了大量的资金投入。从某种意义上说,高校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为学生的学习、科研和生活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服务,目前大学生对此十分认同。就拿最简单的例子来说,过去在图书馆查阅资料可能会花去很多时间,而今只需要轻点鼠标就能完成任务。因此,在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中,为学生提供服务是其中的重点。教育信息化是一个社会化的教育,所以不能单纯地用“教学”方面的指标来评估高校信息化的建设,还应有其他的一些评价指标。纵观近年来江西高校信息化发展现状可以看出,目前江西高校针对学生的信息化服务主要集中在教务及教学方面,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纳入到信息化管理中的高校为之甚少。随着我国高校在校生人数日益增多,传统的手工服务方式已远不能满足如今学生的日常生活需求。

二 江西高校学生生活服务信息化对策研究

笔者在对江西高校学生日常生活服务信息化研究的基础上,为了提升江西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及人才培养质量,对目前高校学生生活服务手工业务流程进行研究,征集广大在校生和相关工作人员的意见,进行学生日常生活服务信息化平台构建的可行性分析,设计一个功能完善、灵活性强、实用性强及界面美观的江西高校学生生活服务信息化平台,最终实现了对学生日常生活服务的信息化管理,以进一步提高江西高等教育办学的水平和质量,为加快江西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贡献力量,为江西“十二五”教育规划决策提供参考。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将江西高校学生生活服务同其他省高校学生生活服务开展情况进行比较研究,找出了外省高校学生生活服务中值得借鉴的有益经验和应该避免的问题,特别是通过加强学生生活服务信息化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上各省所采取的有益措施更应借鉴,对得到的这些资料进行了比较分析,梳理总结,为江西省教育部门提供参考。

本文作者在研究国内外高校学生生活服务信息化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江西省高校的实际,设计并开发的学生生活服务信息化平台,以信息化的方式来解决大学生经常遇到的日常生活问题(如寝室设备报修、预订桶装水、贵重物品出入登记等),以改善学生的生活效率,减轻高校后勤人员、宿舍管理人员等相关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将高校寝室通知管理、订水服务、报修服务、贵重物品登记服务等从原来的手工服务方式转为信息化管理方式,提高学校后勤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生活效率,方便学生的日常生活,提升了江西省高校学生生活服务质量和学生的生活效率,降低了服务成本,加快了江西省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

三 本文研究的价值

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作为高校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对学生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管理,减轻学校后勤人员、宿舍管理人员等相关员工的工作负担,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同时能极大地方便学生的日常生活,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其成果既可被没有对学生生活进行信息化管理的高校采用,也可供那些虽然引入了相关的信息化服务平台,但是原系统并不完善或者尚有很多不足的部分高校借鉴或采用。同时,旨在“十二五规划”期间,为教育主管部门和相应高校制定提升江西省高校学生生活服务信息化教育管理模式和实施方案提供一些参考,为提升江西高等教育质量和加快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进程尽一份力。

四 结束语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查阅资料等方法得到当前高校学生生活服务信息化的资料,并进行归纳整理,将国外和外省的资料与江西高校的资料进行比较研究,从中发现江西高校的优势与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加快江西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和提高江西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改进方法,为教育主管部门和相应高校制定提升江西省高校学生生活服务信息化教育管理模式和实施方案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钹.国内外高校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EB/OL].中国软件网,2007.8.10

[2]顾庆传等.高校信息化建设之我见[J].科技信息,2011(16)

[3]尹明福.浅谈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孤岛”现象及解决对策[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

第7篇

一、再现生活,提供习作素材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写作必须拥有与作文相关的感性表象,包括生活中所积累的材料,以及在特定的活动中通过观察所获得的材料。”故作文教学中,教师须引导学生通过亲身经历,直接参与各种活动,获得第一手材料。但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多以无目的性观察、无意注意的思维方式关注世界,许多可供写作的材料,他们或不曾仔细观察而视而不见,或不曾真切感知体验而成为过眼烟云,大量重复繁杂的表象造成学生感悟上的迟钝和麻木,以至于作文时无话可说、无事可写。运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把现实生活中的某些情、景、事、物搬进课堂,而且可以利用特殊功能让这些问题迎刃而解,使作文课真实化。如我在指导写“记一次活动”的作文时,以拔河比赛为例,拍摄拔河活动的全过程,在课堂上再现拉拉队员的手舞足蹈,运动员的奋力拼搏,绳子中间红领巾的左右摇摆,胜利者的欢呼雀跃……并设置慢镜头和循环播放等功能,让学生自由点击自己感兴趣的场面。他们兴趣盎然,不仅打开了思维的闸门,而且自然地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作文妙语连珠。

二、纵横生活,拓宽素材范畴

小学生的生活是不贫乏的,大至宇宙世界,小到一花一草,许多事情都会拨动他们的心弦,因为他们有一个不停变幻色彩的生活领域。如何让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热情地解读生活,做一名生活的有心人呢?我让学生把目光延伸到家庭、社会、日常生活中,告诉学生处处留心皆学问,做生活的有心人,使作文课社会化。平时,我鼓励学生积极收集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的资料,如学校生活(广播体操、升旗仪式)、社会热点(物价上涨、环境保护)、大千世界(蚂蚁的洞穴、神奇的宇宙)等,使学生置身于社会之中,关注社会,主动地学会思考,获取知识。我搜集这些原始资料,利用摄像、下载、抓图等方法制作出实用有效的直观课件。作文课上或重现学生亲身经历、难以忘怀的场景;或创设虚拟空间,真实再现一些学生难以亲眼目睹,但耳熟能详的情境。这样既呈现了社会的多姿多彩,唤起了学生的回忆与共鸣,增强了学生的审美情感,又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为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写作源泉。学生看后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抒发自己的感恩,创作出了《美丽的家乡》、《我是环保小卫士》、《加油!中国》等作品。

三、观察生活,启发学生思维

无从下手是一些学生写作文时的最大苦恼,怎样才能解除他们的苦恼?对小学生来说最主要的方法就是观察。观察是写作的基础,只有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才能感知事物、认识事物,把众多的表象,经过大脑的思维加工,使之按照特定要求重新组合,形成新的表象,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那么,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我运用多媒体技术把生活信息转换为音像信息,作为作文训练的中介,恰到好处地弥补学生自然态生活的不足。音像中介可根据训练目标对学生的生活信息进行选择,增强信息的典型性,把生活中的精彩之处还原于荧幕,有利于学生细致观察、认真感悟生活中一些稍纵即逝的精彩细节,唤醒学生对一些曾经吸收过的生活信息的情感,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又提醒学生在生活中重视一些生动的信息源,启迪学生多方面搜集作文材料,养成及时搜集素材的良好习惯。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媒体的优势,我们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观察事物,使他们做到观之有法、察之有法,然后把观察到的、联想到的东西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例如在写有关动物的作文时,可选取形态、动作、睡眠等描写的画面,对需要仔细观察描写的部分进行镜头定格,使学生从中了解和细致观察其属性,通过各种感觉去体会电脑上动物的形态各异的姿态,并抓住其特征。这样学生就会按作文要求,边体会老师的指导,边组织自己的文章,在观察中轻松地完成作文,于无形中培养观察能力,启迪思维。

四、放飞想象,激发学生真情

第8篇

1.借“生活经验”,学习知识

信息技术课程中有许多术语,如:程序、操作系统、软件、文件夹等等。这些固有名词让学生难以记住,经常是“丈二和尚莫不着头”。

请同学们打开“我的电脑”,打开“E盘”,找到某某文件。小朋友们一头雾水,纷纷地问:什么是“E盘”啊?什么是“文件”啊?真得孩子们对字母都不熟悉,别说是“硬盘”、“文件”这些固有名词了。怎么解释为妙呢?我就说电脑里面有一间大仓库,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三个房间,我发给大家的语文游戏就是一个文件,它有自己的名字,打开第三个房间可以把语文游戏找到。经过如此解释,孩子们明白了,经过几次练习,慢慢地告诉他们每个房间都有名字,分别是C盘、D盘和E盘,每个房间里都有一个个黄色的箱子,我们把语文游戏放在一个箱子里,把数学游戏放在一个箱子里,这些箱子就是我们说的文件夹,这些文件不就很容易地找到了吗?

学会了在写字板中保存文件后,操作过程中,有部分小朋友说保存不进去,我发现他们在没有打开盘符的情况下保存文件,我就告诉他们:“房间的门都没打开,你怎么往里面放东西呀!”如此一来,小朋友自然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在讲解“保存”和“打开”命令的区别时,我是这样告诉孩子们的,“保存”是我们今天刚刚完成的“新任务”,我们要把它保存好,“打开”是我们是打回以前工作的“旧任务”,继续完成工作。用“新”和“旧”两个字一对比,孩子们马上明白了其中的区别所在,选错命令的情况也明显减少。

2.创“生活情境”,激发兴趣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兴趣,新课程标准中很重要的改革是注重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的培养。有效的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情感,学生能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教育家卡美纽斯说过:“教学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所以教师应在教学中,设计可以触感的环境,使学生被这种愉快和谐的特殊气氛所陶冶、感染、激励,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键盘操作的知识学起来既枯燥又繁琐。字母键、数字键的位置学生要记忆,各种功能键的组合功能学生要掌握,容量之大学生不但不容易记忆,而且容易记混,所以教学时需要教师用更形象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如:在学习键盘分区时,键盘指示灯功能的教学比较复杂,既要让学生知道每个指示灯所指示的不同键盘区域,又要让学生了解指示灯明、暗的不同状态所表示的该键盘区域输入的不同状态。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联系航海生活中灯塔指示大海中航行的船的实例创设情境,如键盘就像一个巨大的海洋,每个键区就像海洋中的一艘大船,每个键盘区域通过指示灯与人进行交流,就好像大海中指示航船的灯塔一样,这时提问:"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指示灯是怎样和人进行交流的呢?"。通过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激发了学生进行深入学学习的兴趣。这样既建立了指示灯与各个键区之间的联系,又引发学生思考各键区怎样通过指示灯与人进行交流呢!渗透了人机交互的思想。各键区如何控制指示灯呢?点亮与熄灭指示灯分别代表什么意思,情境的创设为学生继续学习指示灯的功能埋下了主动探究的伏笔。可以看出生活情景的创设一下子让繁琐枯燥的知识变得有趣起来,学生会学得津津有味。

3.采“生活实例”,培养意识

很多时候,在使用教材时,发现里面的许多素材与生活相脱轨。于是,课堂上的教学变成了“义务劳动”,为教而教。老师教得毫无兴趣,学生也学而无味。课堂上一味地由老师讲,学生听,教学气氛非常尴尬。因此需要打破这一僵局,让学生兴致勃勃地学习新内容。《神奇的仙女袋》一课,是让我们利用仙女袋里的材料来画画。当然如果按书本上的照样子画葫芦,有可能上得很轻松,但是学生的能力却没有大的进展。一位老师别出心裁,让学生来当回设计师。孩子们都喜欢课文中那美丽的插图,羡慕这些插图的作者能做出这么好看的图片。该老师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学生:金山画王里有这样的功能,“仙女袋”里的各种图形给我们提供了许多的素材。借机,师示范《找风筝》一课的插图。再让孩子自己练练“给课文配插图”。这样不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使他们顿时发现原来金山画王还可以这样使用啊!

利用语文学科中的现有素材,为信息技术服务,通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再为课文配上插图,不仅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而且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成效也得以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