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2-08 03:50:1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中级学习计划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中考的学习计划【1】漫漫长路走到这决定人生命运的时刻就会鼓起花骨朵,至于是开的芬芳四溢,还是含骨凋谢,那就要看我们对自己的要求是否严格,所以就要为自己量身定做一个合一的学习规划。
我的规划:
①初三到了,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到课本上、课堂里。中考虽然大多数都是课外的,但是处处都有课本上的知识。
②从现在开始我决定抓不足,在我的成绩中是不平均的,分数相差很大,所以我从现在就要开始努力。
③决定在每一次考试后都反省自己之前犯的错误。
我们学校会提前开学,开始接触新的科目——化学,我自己也知道,要在有限的时间里,熟悉这门课程是非常不容易的,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奋斗。
这学期的到来,我要进行的第一个是复习以前的东西、查缺补漏,拓展提高应对至关重要的期末考试。
初中这两年来,最大的改变无疑就是初二下半学期,从这时,我们渐渐接受了中考带来的紧张气氛,也慢慢接受了逐渐增大的压力。在家长和老师的教导中,我们开始明白中考时决定人生的重要关卡。
在初三来临之际,为了赶上其他同学的步伐,我们必须笨鸟先飞,追求卓越,所以在这个暑假我们一定要努力,备战中考。
现在这个时候,我还在家里奋发图强,希望成绩能够好转。
中考的学习计划【2】在这个漫长的寒假已经过去的时候,新的学期就到来了,此时的我仿佛又站在一条新的跑道上了,开始了新一学期的旅程。
在这个新的学期,我有这新的目标和新的计划,我为了能在这个新的学期里取的更好的成绩,我特地制定了一些新的学习目标和新的学习计划。
在上小学的时候,我期末语文成绩是在班里的前十名,也有不少人比我差,所以弄的既有些骄傲。可是不然,在经历过几次考试之后,我级渐渐明白了“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了解到班上,级里比我强的人还有很多。在新的学期里,我的语文成绩目标是:语文一定要考90分以上。
摘 要:本文从化学分析中级工技能教学中死记硬背实验步骤、过度追求速成等现状出发,提出并尝试在化学分析中级工技能教学中实施细节教学,以此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为以后实习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 :化学分析中级工 技能教学 细节教学
化学分析中级工考试作为职高化工专业学生基本技能水平的考试,是检验师生教学水平的标准之一。从以往考试情况来看,学生通过率高,但是高分少,这与技能教学中死记硬背理论知识、训练时不注重细节、操作动作不规范娴熟、数据处理马马虎虎、遇到问题不认真思考只记实验步骤等问题的存在是密不可分的。并且由此导致学生毕业离开学校后,在从事化工产品检测、三废检测等工作岗位实际操作中,工作态度不够严谨细致,无法成为合格乃至优秀的化工分析操作人员。
有鉴于此,笔者尝试在化学分析中级工技能教学中实施细节教学,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相关基本概念等理论知识,正确识别各类分析仪器设备和药品,同时掌握它们的用途和正确使用方法,又能学会分析方法的原理,数据结果处理和操作技能。在技能教学中实施细节教学,尤其在提高技能层次上显得更为重要。在练习训练的各个环节,教师和学生在细节上下工夫,不做“蜻蜓点水”式的技能练习训练,把技能训练教学落在细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不但学会正确的操作技能和步骤,而且能在知识理论和操作技能细节上精益求精,从而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和全面素质,也为学生社会实践、实习和工作打下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的基础。
一、在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环节中实施细节教学
化学分析中级工技能训练包含了很多概念、规则、原理,如滴定分析法的基本概念、等物质的量反应等规则、金属指示剂作用原理等等。教师要把这些抽象的知识理论具体化,再把具体化的知识落到细节处,从而实现在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环节上实施细节教学。
配位滴定法中的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是化学分析中级工技能考试的相关内容之一。如果像以往一样,在训练中让学生死记硬背:铬黑T一开始是酒红色,到了纯蓝色,就是滴定终点,就基本可以结束操作了,这样可能也会通过技能考试。可是在以后学习或工作中碰到其他的金属指示剂时,因为不知道它的作用原理,实验将无法进行。所以教师需要把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知识进行细节处理,把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分成稳定性、配位剂、游离态等知识,一个个详细地教会学生。在等物质的量反应规则的理论教学时,教师实施细节教学,细致到让学生知道用EDTA标准溶液物质的量与待测溶液物质的量相等来理解公式,而不是把公式给学生,让学生带入实验数据蒙混过关。学生只有真正地理解和掌握等物质的量反应规则,才能正确分析实验结果偏高或偏低的原因等实际问题,才能在以后做其他实验时得心应手。
在教学中对金属指示剂这部分内容时,笔者用电脑动态PPT演示金属指示剂颜色变化的原理,是稳定性强的配位剂可以夺取稳定性弱的配合物中的金属离子,从而置换出配位剂,使溶液的颜色发生改变。之后,笔者再用细节教学把理论细化到稳定性、配位剂、游离态等知识,宁肯多用几节课,也要把每个知识细节讲深讲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教师对理论知识内容学习环节中实施细节教学,应在整个化学分析中级工知识教学中贯穿始终,使学生关于化学分析中级工的知识,储备到每一条,每一点,每一个细节,为观察细节,动脑分析细节,动手操作细节,提升细节打下知识基础。
二、在学生观察模仿环节中实施细节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强调技能训练时注重细节的重要性,就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细节,潜移默化。教师的榜样和主导力量是不可忽视的。教师在训练具体操作技能时,宜采用示范的方法,让全班学生观察教师技能操作时的细节。教师可以一边示范一边讲解操作动作的细节部分,让学生更好掌握,也可以请几名学生上台操作,让其他的学生评价操作学生的细节得分。教师同时要营造良好的注重细节的氛围,可通过多赞许在技能操作中注重细节的上进学生,来达到营造氛围的目的,同时着力培养有注重细节潜力的学生,以点带面。教师在实验台上把仪器从高到低的摆放,把仪器和药品分开放置,对水龙头的关闭程序等,都是在做榜样。
一般情况下,实验操作时间较长,不适合学生上台操作展示,教师可以只选取一个小技能让学生操作展示。选出3名学生只对样品的转移这一小技能进行操作展示,其他学生拿着细节评分表进行评分。笔者把样品的转移共赋5分,操作分成几个细节,各赋分值,即烧杯口靠在玻璃棒上1分,玻璃棒下端碰容量瓶内壁1分,玻璃棒居中1分,转移快结束时玻璃棒的上拉动作1分,全部溶液转移没有滴落流出1分。在滴定管读数这一小技能上,共赋值4分,由滴定管垂直1分,两指捏滴定管无刻度处1分,眼睛视线与液面最低处相切1分,正确读出数据正确书写1分组成,由参评学生拿着技能细节赋分表格进行打分。这样,不管是台上的学生,还是台下的学生,都对细节更加注重。与此同时,多赞扬注重细节展示的学生和评分学生,这样操作粗糙的学生也会有压力,从而达到营造注重细节的氛围的目的。
大多数情况下在化学分析中级工技能训练中,一个教师要面对一整班的学生明显感到力不从心,可以让一些操作细节学得快学得好的学生作为小老师,带领4名左右的学生组成一组一起训练,让其他学生观察这位小老师的操作技能细节。训练教学一般2~3周以后,学生的操作中的主要动作、流程应该基本掌握了,但细节上的娴熟优美准确还有差距。这时可以通过同伴示范,引导其他学生寻找差异,发现自己的不足,推动自己进一步关注操作技能细节。这也是在学生观察模仿环节中实施细节教学的另一个方法。
三、在学生动手操作环节中实施细节教学
一个完整的化学分析中级工技能训练和考试,共三个小时,其中两个半小时的时间是动手操作。这些动手操作技能要求学生正确规范,熟练流畅,注重细节。化学分析中级工的基础操作包括滴定管的使用操作、容量瓶的使用操作、玻璃容量仪器的校准以及玻璃仪器的洗涤、转移、溶解、滴定操作等等,虽然基本动作容易学会,但熟练准确优美的要求就不一定能到达。
滴定速度的控制,要求连续逐滴加入,以及半滴的加入,这都需要细致入微的手部动作才能完成。左手的力度过小,逐滴就有可能变成滴与滴之间相隔时间太长;左手力度过大,又有可能变成水龙头连续流水状态,只有下面这样的细节才能做到逐滴连续加入,即左手小指和无名指向手心弯曲,拇指与食指及中指握住活塞,转动活塞,不要往外拉时才逐滴连续加入。教师在操作时,应该一个个小细节讲解示范,甚至教师可以手握着学生的手,一步步纠正改进,进行细节教学。
吸耳球与移液管的配套使用时也要注意细节。它是由很多小细节组成的,这个细节做不好,可能下一个细节操作就会出问题。并不是移液管只要插入液面以下,就不会有气泡产生,如果手抖也可能使吸耳球与移液管没有压紧密封,紧接着就会出现气泡。如果手抖,还有可能出现移液管尖端离开液面,把空气吸入移液管,造成气泡,从而减小了移液体积,最终影响结果数据。这里需要用左手持洗耳球,排去其中气体,再用右手持移液管插入待移的溶液中,用洗耳球吸取溶液在刻度线以上,调到刻度线后转移溶液。
在教学过程中,常常碰到这样的学生,认为操作技能流程和动作基本会了就可以,不在意某些小细节也没什么关系,教师提醒了学生,学生反而觉得老师啰唆。其实在训练中教师发现学生的某些操作细节不到位时,不提醒,等到误差很大的结果出现时,再和学生分析是由于动手操作的细节不对造成的,学生就能更注重动手操作的细节了。在动手操作技能的教学中,教师要反复强调操作细节,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只有感知操作细节的重要性,才能主动自觉的完成操作技能细节,去掉习惯的多余动作,不断改善操作动作,从而促进技能的进一步完善。
四、在学生动脑分析环节中实施细节教学
化学分析中级工的学习是学生由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应用当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细节上的小问题,这些问题看似“小”,其实“大”,往往蕴含着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上的大问题。在学生动脑分析环节上实施细节教学,就是让学生重视细节上的小问题,动脑进行分析,推理、对照、类比,归纳和演绎,得出正确的判断和结论,重新操作实验,才能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同时,这些小问题大道理也是注重细节很有力的证明,让学生更加喜欢注重细节,主动在细节上动脑。
学生做完实验后,发现实验结果数据偏差很大,就会思考哪里出了问题。这时,学生可能会想到简单的原因,比如是由于在滴定管读数时,出现了俯视,使数据变大,也就是消耗的EDTA体积变大,那么最后的数据变大。职高化工专业的学生能这样动脑一步步分析,推理已经很不容易,教师在肯定的同时,也要趁热打铁再提醒学生,在其他的操作细节上多动脑。可以引导提醒在溶解过程时,用盐酸溶解碳酸钙时,因表面皿没有挡牢,和烧杯之间缝隙较大,有碳酸钙随盐酸飞溅出,损失掉,造成结果数据偏大。或者滴定时,学生急躁不认真,手势不对,手力过大,造成EDTA滴定速度过快,致使到达滴定终点,手还没有马上停止滴定,消耗EDTA的体积过大造成了结果数据偏大。或者在转移溶液时,移液管里的溶液过多造成消耗EDTA溶液过多所致。学生在这样多个细节上动脑分析,就会更好地解决出现的问题,从而完成技能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某些操作错误,会导致实验结果误差大,甚至不能通过技能考试。教师可利用这些小的错误误差,和学生仔细琢磨推敲,运用理论知识多角度多方面的分析,让学生动脑用理论知识分析技能上的欠缺,使技能更精湛,这也是动脑分析环节中实施细节教学的效果。
五、在学生技能精练提升环节中实施细节教学
有些学生操作稳定性不好,准确性不高,不拘小节,技能粗糙,这是学生细节不到位的结果。教师要帮他们克服不规范的细节动作,甚至可以手把手的教学。化学分析中级工要求学生的操作动作连贯、流畅、高度协调并去掉多余的习惯动作,教师可以在刚一开始技能教学时就能严格要求学生按操作规范去操作。教师也可把动作的关键特征,动作的结构编成顺口溜,让学生记住要领,通过巡视和个别辅导的方式来解决关键动作的细节要领,进一步提升技能本领。
在滴定管读数这一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只知道滴定管垂直才能准确读数,可是却不能仅达到这样的水平,即读数时要等待滴定完毕后1至2分钟让管壁溶液流下后再读数。教师可以让学生在2分钟前读一次数,2分钟后再读一次数,让学生去发现其中的问题,从而使滴定管读数技能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并且让学生进一步提炼出每次滴定读数都要从“0”刻度开始,以防因刻度不准带来误差。学生在滴定管洗涤试漏过程中,常出现不试漏的现象,原因是学生认为这个滴定管是自己专用、常用的,漏不漏自己心里清楚,不用麻烦。这时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分析,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会出现松动的现象导致漏液,因此每次使用滴定管之前都要试漏。同样学生也可以想到容量瓶的试漏问题,学会举一反三,使相关技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这样的精练提升需要细节教学,从课前准备,到观察课堂中的情况,到课后的由浅入深,由简到难的分析应用,把理论知识运用到新的高度,把技能操作练到日臻完善的程度。学生在以后的操作、应用、实践中就可以自己探索提升。
总之,在化学分析中级工技能教学中实施细节教学,可以促使学生将教材知识运用到实际应用中,通过分析、推理、对照、类比、归纳和演绎,得出正确的判断和结论,深刻理解教材知识,最终解决每一个操作技能细节的实际问题。化学分析中级工技能教学中的细节教学也可以引导学生专心操作、仔细观察,培养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化学分析中级工技能教学中的细节教学还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积极思考,在思考中提升技能水平,发展并提升岗位能力。
参考文献:
[1]曾鸽鸣.化验员必备知识与技能[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1.
[2]袁祖社,高长梅.学习能力培养全书[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
中考复习计划:
使用这个计划时,要尽可能跟上学校老师的教学思路;也可以自己设计复习进度,时间可以根据自己调整。
第一部:各学科各单元的基础知识复习:(30天)
1.把课本从头到尾认真的看一遍(我把它叫做沙场点兵)。
把相关的知识点画下来,认为重点的要用红笔做记号。
2.把过的知识进行唤醒,拾起忘记的知识。
3.要做一些相应的习题来帮助理解和记忆。
第二部:各学科各单元的专题知识复习(叫做检查装备):(时间:20天)
1.买一本有一、二轮复习的辅导书,像点拨,5年中考3年模拟等等。在做习题的时候要把不会的题的相关知识重复看一遍,并做好记号,表明这个我已经看过了但不会。
2.要详细做各单元的复习题,不要漏掉知识点。有难题要看原理。往往一道题含盖的知识点很多,这类综合题是最练习头脑的。
3.要总结公式,定理,要领,单词,语法,诗词,文学基础,化学方程式,反应原理,各种实验等等。
第三部:单科目的知识整合:(时间:20天)
1.做一些单科的历年的中考习题,可以看答案,问老师和同学,看答案的目的是学习中考的题是如何解答的,改正平时学习中的不良解题习惯和解题方法。把做错的题用红笔画下来,并改正,写不下的要粘小条。每份都要自己批改出来,以备考前浏览用。
2.在做题中总结解题的方法,和一些常用,但课本中没有还必须要会的知识。这部分的知识要用小本笔记记下来做考前浏览用。因为不是每天都能用上,所以会忘记的。
3.建立一个错题集,不要重新抄录题目再重做。要把你做的中考习题集留好,能订的订在一起,最好能用一个分页夹来装材料。
第四部:仿真模拟强化复习:(时间:15天)
1.各学科要按中考的时间来做中考模拟题,不要看答案,限时完成并记时,留意自己做卷子的时间时不是在缩短或延长。做完自己批改,找出不足之处。有错误的卷子要留好订好。备用不能扔。把每次统一模拟考试的卷要留好订在一起。有能力的话,要找其它同考区(县)的模拟题做,还有重点中学自出的考前模拟题(指有中考教师参加出题的学校)。
2.要在解题的时候掌握技巧,能用口算的要用口算,能用巧算的用巧算,能用公式的用公式,总之要在做题的时候学习如何使用技巧。
3.要在做题的时候养成边做边检查的习惯,如果这时候还有写错字,做错题,抄错题等不良习惯,这可就是你中考的杀手了。这些平时不太重视的毛病这时就是一条拦路的虎了。每每高分都和你擦肩而过。后悔不已。
第五部:强化中考考点,压轴大总结:(时间:10天)
1.找各学校的压轴题来做,历年也可以,这是中考的方向。
2.以往没出过的题在这里进行复习时,今年可能就会出了也不一定的。
3.找同学或父母的朋友的子女互换压轴习题,加大见视。
第六部:考前浏览,(考前一个星期)
1.把以前所有学过的知识点(册)和总结拿出看,这个时候会的就会了,不会的就还是不会了,只能如此了。
马上就要开学了,上期考试不是很理想,所以这学期一定跟上,不然考重点高中就得泡汤了。要怎么计划呢?先分析下自己的基础,根底。我的英语和语文要计划了,其它课目保持就好。
英语最差了(一塌糊涂),首要任务是要把英语抓起来,是差但只要自己用良好的态度去面对,事在人为,我想一定能成功的。所以以后在每节课听完后一定仔细复习消化老师所讲的内容,这一过程包括对所讲内容的记忆和相关真题的训练。同时,还要对下节课内容做好预习准备。自己在利用空闲时间补充自己不足的地方。作好计划,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觉得,在学习中,确定学习目标也是很重要的,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努力的方向,正确的学习目标更是能催人奋进。反之,没有目标的学习,就是对时光一种极大的浪费。有了目标才有方向,往着那个方向踏近。
然后又要怎么做呢?应该是语文,首先要做到的是提升思想,提升语言,提升技巧。 提升思想,有四个目标,一是面对生活或语言材料会展开思考。就是说要习惯于思考,不人云亦云,不全盘接收。二是语言材料会正确思考。就是说要有思考的方法,不偏激,讲辨证。三要面对生活或语言材料会多向思考。就是拓宽思想广度,力求不钻牛角尖,既会逆向思维,又会发散思维。四是面对生活或语言材料敢于深刻思考。就是要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见人之所未见,思人之所未思,感人之所未感。
解题技巧要分以几步:审题:三读三思――读题干,思考命题意图;读要求,明确解题方向;读材料,思考蕴含的解题信息。解题:三联三比――联系知识积累,比较中发现异同;联系题目要求,比较中求得最佳;联系解题思路,比较中分出条理,作答:三细三清――细心作答,不偏题意,做到思路清;细心推敲,不漏要点,做到表述清;细心组织,不漏标点,不写错字,不乱图乱改,做到书写清。复查:三定三戒――面对难题情绪稳定,戒心慌意乱;遇到模棱两可的问题时,思想坚定,戒犹豫徘徊把对的改错;发现答题错误时,迅速改定,戒粗心疏忽错失良机。
我想只要这几条我做到了,学习起来就比较顺了。这也自我监督的一个好办法!
一、做好预习。预习是学好各科的第一个环节,所以预习应做到:1、粗读教材,找出这节与哪些旧知识有联系,并复习这些知识;2、列写出这节的内容提要;3、找出这节的重点与难点;4、找出课堂上应解决的重点问题。
二、听课。学习每门功课,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要听好课,听课应做到:1、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2、听课要特别注重“理解”。
三、做课堂笔记。做笔记对复习、作业有好处,做课堂笔记应:1、笔记要简明扼要;2、课堂上做好笔记后,还要学会课后及时整理笔记。
四、做作业。1、做作业之前,必须对当天所学的知识认真复习,理解其确切涵义,明确起适用条件,弄清运用其解题的步骤;2、认真审题,弄清题设条件和做题要求;3、明确解题思路,确定解题方法步骤;4、认真仔细做题,不可马虎从事,做完后还要认真检查;5、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积累解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6、遇到不会做的题,不要急于问老师,更不能抄袭别人的作业,要在复习功课的基础上,要通过层层分析,步步推理,多方联系,理出头绪,要下决心独立完成作业;7、像历史、地理、生物、政治这些需要背的科目,要先背再做。
【关键词】高中化学 基于设计的学习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B-0057-03
一、问题的提出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这意味着化学知识来源于实验设计、实施、观察与推理;化学又是一门实用的富有创造性的科学,人类的生命、生长、生计、生活、生产都离不开化学。人类依存的自然世界和人工制品世界说到底是化学物质,而化学知识是促进这两个世界协同发展的重要基础。基于这样的认识,近10近来的化学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着眼于让学生在真实的现象、事实和问题情境中学习化学,并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即实验问题与生产实际问题相结合,实验室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要使学生具备这种能力和素养,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在“做中学”,即在参与各类化学设计中学习。
这种思想不仅体现在课程标准对日常教学的要求上,而且还体现在各类考试命题的导向之中。例如,2015年高考化学试题全国2卷第28,36,38题,均为基于实验与工业设计的问题探析,广西考生的考试数据如下:
第28题为必考题,考查二氧化氯(ClO2)生产工艺流程及实验室检验方法。平均分3.7033,难度0.2469,标准差2.8711,区分度0.3271。
第36题为《化学与技术》选考题,考查用异丙苯氧化法生产苯酚和丙酮的工艺流程。选答的考生人数为24570,占考生总数的16%。平均分5.7914,难度0.3861,标准差2.8292,区分度0.2554。
第38题为《有机化学基础》选考题,考查聚戊二酸丙二醇酯(PPG)合成路线的相关分析。选答的考生人数为53071,占考生总数的35%。平均分3.8896,难度0.2593,标准差3.1016,区分度0.3255。
从考试数据可看出:(1)学生在实验与工业相结合的问题情境中,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体偏弱;(2)选考《化学与技术》的考生得分率高,而且这些考生往往来自二、三类普通学校,这表明基于化学工业设计、化学实验室设计的化学学习,其难度并不是高不可攀,关键在于我们是否集中精力,聚焦于基于化学设计的学习。(3)有机化学合成路线解析是传统意义上的难题,原因之一是学生亲历实验与工艺设计的经验基础比较薄弱。
再从现行的中学化学课程来看,课程所安排的化学实验,多是演示实验和验证实验,极少有创新实验,更没有设计实验,学生没有接受创新与设计的学习、训练的机会,没有经历创新与设计的实践体验,这是学生解决此类问题能力缺失的重要原因。
基于上述理论与事实,笔者认为,在化学教学实践中,应当重视基于设计学习的教学实践,探寻相应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解决实验与工业生产相结合的情境中的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学习的理论基础
基于设计的学习(design-based learning,以下简称设计学习),最早由美国加州州立理工大学多林・尼尔森(Doreen Nelson)教授提出。设计学习是学生为解决问题而设计产品和方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主动学习学科内容、分析问题、建立标准、探索问题、最终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设计学习能够较好地促使学生把学习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而获得直接的经验和知识。用自己的亲身体验来掌握科学和社会知识,并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重要性,与他人一起分享自己的知识、学习经历及对生活的感悟。学生创作作品的过程不仅是他们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且也是学生将多门学科知识进行整合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过程。通过设计学习,学生学会在设计中进行学习,学会全面思维,学会依据设计作品表达自己的思想,最终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学习效率,优化教学效果。
J.L.Kolodner等人构建了“基于设计的学习循环模型”(如图1所示),为教学设计与实施者提供了有实际意义的实践路径:
图1 基于设计的学习循环模型
在该模型中,“需要做……”是工作目标,指向即将开发的设计作品;“需要知道……”是新知学习,指向已有知识的回顾、新知识的理解与内化,以及新技能、新方法、新经验的获得。设计作品的开发过程是一个“设计―展示―解释―反思―再设计……”的螺旋式的进步过程。新知学习的过程是阅读、调查、观察、实验、验证假设、形成确定性结论等过程,这是一个自主的、探究的学习过程。这一模型体现“知做合一,知行并进,知做耦合”的教育思想,在同一教学中,既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又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的实用价值。
例如,在“化学变化”概念教学中,通过交流与讨论,学生基本认同化学变化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变质”“变味”“蜕变”等现象,并确立了判断化学变化的标准是“看看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因此,接下来的学习任务应进入基于设计的学习:设计实验说明以下过程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醋中加糖、醋中加草木灰、醋加氢氧化钠、醋中加盐。在设计学习中,学生对化学变化的本质更为深入地了解,还查阅相关知识,找到可以判断物质变化的“指示剂”,同时也感受到化学的实证思想、化学实验设计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三、基于设计的化学教学策略
(一)明确导向
每堂课都有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因此就有与之相应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因此能有效完成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的基本要求。基于设计的化学学习,固然要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设计一定的任务让学生亲身参与,从而促进化学知识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但过于宽泛、杂乱的“设计任务”使学生的实际操作存在一定的不可预测性,结果使得教师变成“无头苍蝇”,教学偏离预设目标,最终失去设计学习的意义。因此设计学习的“设计”应具有导向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需查阅有关的化学实验、化学实践资料,确立与知识目标相匹配的“设计任务”。如学习HClO的漂白性时,可以让学生设计探究HClO加入紫色石蕊试液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产生的现象来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如果仅仅是为了观察现象,那么在设计时将Cl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也能得到明显的效果,但很多同学会产生疑问,到底是Cl2还是HClO具有漂泊作用。这样就会使得整个课堂的负荷增加,教学主题也由探究HClO转变为探究Cl2。最终因为设计任务导向不够明确,不能及时完成教学任务。在设计学习中,教师要对整个教学任务有宏观把控,对课堂活动要有一定的经验性的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平衡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提升“设计任务”的导向作用和针对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系统规划
教学实践虽然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但每节课都是相对完整的体系,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等,因此设计学习也要与之相吻合,而不是简单地将一个或者几个设计任务生硬拼接。与之相反,教师要在整合学生特点、教学任务、教学情境等因素的基础上进行系统规划,使得整个设计学习成为有机统一的整体并更好地服务于化学教学。在系统的设计任务驱动下,学生积极参与,从而获得全面发展。在化学教学中具体体现为由单一设计、局部设计到整体设计。如实验装置设计,应充分考虑反应、收集、尾气处理等细节,强调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宏观把握;由简单设计到复杂设计,如溶液中离子检验,通过缜密的论证、推敲,设计严谨的检验步骤,促进学生更高的思维能力发展;由模仿设计到独创设计,如从实验装置的改进过渡到实验方法的改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由课内设计到课外设计,如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提升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应用能力;由必修课渗透到选修课,如从化学理论延伸到化学史的发展,拓宽学生的学科知识视野。要想做好这些系统性的规划,教师应在课前调查学生兴趣、知识水平等,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并找出学生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设计任务,让学生参与,在参与中再设计。
(三)营造文化
各类设计探究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参与并有所提高,而不是为了设计而设计,否则将导致结果只保留了空壳和形式,失去真正意义。因此设计要在科学的框架下,不断丰富,鼓励学生积极广泛参与,形成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才能获得预期效果,实现设计学习的目的。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对于中学生而言,最重要的是兴趣,因此课堂教学要营造设计文化氛围。具体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设置科学合理的设计任务,让学生积极参与,并定期给学生留下探究问题,让其用所学知识设计解决方案。在这样长期的训练中,学生逐渐适应,设计能力有所提升,从而获得更多的兴趣和信心。另一方面,为了强化学生的化学设计学习能力,学校可以设置化学知识设计大赛等活动,加强设计成果展示交流活动的组织,以竞赛的强度和力度促进学生发展。在举行竞赛活动时,班级通过黑板报、海报等形式积极宣传,教师在课堂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设计作品投稿参赛,形成竞赛氛围。特别是基础较差的学生,要消除他们内心的怯怵与不自信感,提倡小组合作,通过互帮互助、互补互促、以强带弱,让基础较差的学生有勇气参与。通过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化学设计竞赛活动的强化,可有效营造设计学习文化,让学生在富有趣味性、挑战性和创造性的设计活动中主动学习,有所收获并增强自信心。
(四)检测反馈
任何实践活动,只有及时反馈并总结活动取得的成效和不足,才能便于后面有针对性地改正、提高,才能更有效地突显活动的成效。化学设计作为化学知识的实践应用活动,同样需要及时有效地反馈。如何反馈?可以通过当面谈话、问卷调查等获取反馈信息。面对数量大、情况复杂的中学生而言,最直接可行的方法就是进行检测。具体方法是教师将学生设计作品转化为能力测试题,让学生重新回顾自己的设计作品。例如化学实验装置设计,原理是否科学、药品使用是否恰当、操作步骤是否可行和实验过程是否安全等。让学生进行自我检查以发现新的问题,然后总结改进,使自己的化学知识有一个新的飞跃;或者将师生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转化为测试题,利用生成性资源,有效调动学生兴趣,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再解决问题的循环中螺旋上升;或者邀请经验丰富的教师、专家、技术工人构建开放设计实验能力测试活动,通过多元、开发的测试,及时掌握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状况。(下转第66页)(上接第58页)通过多种渠道检测以后,教师应针对反馈信息及时汇总、整理、总结,从而调整教学重点、进度、深度等,并根据反馈结果设置有针对性的设计任务。这样也就能便于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安排下一次的设计学习任务,为随后的检测、指导提供依据,从而提升设计学习的价值。
在设计中学习化学,事实上已经在中学化学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并频繁使用,但我们却较少对之进行理论研究和经验提炼。设计学习涉及的主要内容为化学实验与工业设计。本文所举例子主要为实验设计,而工业设计主要为工业模型设计。除此之外,还涉及其他领域的设计,如化学学习进程设计(学习计划)、化学调查研究设计等。在后续研究中,我们将进一步实施案例研究和准实验研究,探寻有利于提高学生化学学习成效的教学法。
【参考文献】
[1]R・布里斯罗(美).化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和创造性的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2]Seel.N,Dijkstra.S.Curriculum,Plans,and Processes in Instructional Design:Inernational Perspectivers.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Inc.,Publishers.2004
关键词:数学; 实验教学; 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0-054-001
数学实验教学是指通过创设实际情景或模拟现实条件,引导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思考与合作交流等过程,提出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的一种教学活动。
一、数学实验教学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许多学生眼里,数学是一门抽象、枯燥乏味又深奥难学的学科,而数学实验教学是通过学生亲自参与,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活动,它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例如在《立方体的展开图》的教学中,我改变了直接给出结果让学生死记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让学生准备充足的墨水瓶盒,学生用剪刀沿着不同的路线剪开,亲自探究立方体的展开图,同学们热情高涨,并比赛看谁探究的种类多,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从中收获成功的喜悦,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数学实验教学直观性强,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实验教学是直观性强的教学,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且能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激发学生掌握知识,探索知识奥妙的兴趣,使枯燥的数学学习变为生动活泼有趣的学习。
几何学起源于生活经验,几何图形的概念是抽象的,棱柱、棱锥的概念书上没有介绍,小学也没接触过,光靠看书上的平面图,学生无法获得清晰的感官认识,头脑里无法产生立体感。本人在苏科版七上《丰富的图形世界》的教学中,课前布置学生们搜集不同形状的酒盒、建筑工人用的线坠、易拉罐、地球仪、锉等实物模型:
(1)上课时首先让学生们触摸实物模型,感知平面与曲面。
(2)通过观察几何体的面的特征,给模型分类。(含曲面的:易拉罐——圆柱,线坠——圆锥,地球仪——球;不含曲面的,由平面围成。)
(3)观察由平面围成的几何体的形状特征,给这些模型分类,引出棱柱、棱锥的概念:(一种是由平面围成且上下粗细相同——棱柱,如酒盒;另一种是由平面围成且上下粗细不同,顶部细为一点——棱锥,如锉。)
数学实验教学实际上是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以具体的形象,生动活泼地展现出来,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数学知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三、实验教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新课标》中指出,“应用意识主要表现在: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在教学时,应着眼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经验,开启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例如在解决“凤冠山的东西有多长?”(不能直接测量)这个问题时,学生一听是自己身边的事,顿时热情高涨,热烈地讨论着用哪些数学知识能解决这个问题,并告诉大家他的测量方案,让大家判断是否可行,十几分钟的时间大家竟然制订出七八种切实可行的方案。学生们真实地感受到数学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学习数学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研究解决实际问题,而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应用意识是不能仅凭教师的讲解来传授的,它必须在相应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发展。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培养实践能力和应用意识。除此之外,通过实践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例如,学生在进行观察,实验中,需要细致敏锐的感知和观察力来获得一些重要信息,从而培养观察能力。通过设计一些测量方案,分析某些问题的结果等,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分析能力,在探究、归纳、概括和形成概念的过程中,要进行概括、抽象的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通过分析、比较、判断、推理等能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想象、假设能锻炼和发展想象能力,创造能力
四、数学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习惯
新课标提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传统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独立思考的个体学习方式,长此以往,这种理念下培养的学生独立意识较强,但缺乏一种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习惯。而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得分工越来越细,很多活动仅凭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彼此间的相互合作与交流。而数学中的实验教学给学生提供了这种机会。它能给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的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学生的自主性得以充分的发挥,同时,学生在相互合作与讨论中取长补短,都获得不同程度的进步;还培养了合作精神与集体荣誉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
关键词:初中数学;设计;个性化;学习资源
在教学进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学习,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
一、学习方法的个性化设计
在初中数学学习的个性化设计中,首先需要制订合理设计的学习方法。学习方式指引学习进程,是影响学习效率高低的最直接方面。在日常的教学中,会发现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更科学的学生,通常学习效果会更好。许多学生的成绩一直不好,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没找到合适的学习方式。学习不正确的方式不但会影响学生的成绩,也会让学生感到迷茫和困惑。所以教学进程中要指导学生先学会学习设计方法。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学业表现、思维模式和理解等方面的能力不同,在学习的设计进程中,教师应确定每个学生的特性,为他们设计最符合的学习方式,这种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效果是最好的。在学习“中心对称”的内容时,为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实现和突破他们现有的水平,能够更好地掌握这部分内容,设置不同学生的学习任务,引领他们用不同的学习方法来达成这些任务。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只要能准确把握概念“对称,中心”,就可以很容易地列举一个或两个实例。
对于成绩中等的学生,要基于概念的准确性,可以理解多种图形实例的“对称,中心”,建议他们学习要采取小组工作的形式,对实际概念进行拓展和探索。对于数学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来说,除了完成之前的两项,给他们一个额外的任务就是试图解析“中心对称”和“对称轴”的差距,这是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的复习和运用,而且还能够对本章的知识加深理解。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学习设计的方式是让他们对两种类型的图形功能进行总结,这是他们逐步发现两组图案不同的过程。
二、学习资料的个性化设计
数学学习材料是很有用的,不仅可以巩固课堂学到的知识,还有利于帮助学生对所有类型的知识进行总结,对于大量的信息,有针对性地练习,思考的过程也能加深知识的应用,便于学生的掌握。学习资料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单独进行设计,只有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方法,才能够真正对学习数学起到促进作用。太简单或太难的资料不适用,前者不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后者使学生很难掌握,容易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学习材料扩大个性化的设计,在实际教学进程中是很重要的。
“探索相似三角形条件”是初中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这一部分的内容不但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相似性,还会为学生将来好好学习打下一个重要的基础,以更好地掌握“全等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学习内容和学习材料设计是渐进的,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知识基础和技能,尽量吸收更多的知识。除了内部信息概述和要点概括的了解,也应分析一些典型的例子,以及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有非常基本的信息内容,但也有复杂的,有一定难度的思考问题。这样的设计信息是非常全面的,而且在学生不同层次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地利用需要的知识。
三、对于学生激励策略的个性化设计
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应鼓励采取不同的方式,不但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的个性也是一个主要的方面。对于一些成绩比较不好、太内向性格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课堂参与度不高,所以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鼓励和肯定。那些成绩好,性格也很活泼的学生,平时在课堂上非常踊跃,他们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不够仔细思考,做题会很马虎,激励对他们来说很重要,但在适当的条件下,要使他们能够认识自己的问题,这是推动这些学生今后的学习是非常有用的方法。例如,在解析函数题时,当那些在课堂上平时很安静的内向的学生解决问题成功后,要对他们给予一些肯定,并激励他们平时多参与课堂。对于那些非常聪明,但不够细致的学生,虽然他们很短时间内就找到了解题方法,但是对于简单的计算容易犯错误要给予点评。个性化的评价,让更多学生受到激励和肯定,也可以给学生有针对性的关心和帮助,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有好处的。
初中生个性化数学学习及学习资源设计是一个很好的推动学生学习的方法。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学生可以推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也可以让学生运用个性化设计的学习材料,同时给予学生激励,也可以展开个性化的设计,这是数学教学很好的推进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