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2-25 15:23:2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残联文明建设工作计划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牢固树立社会责任意识
宪法规定国家和社会都有责任对残疾人给予帮助。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残疾人平等地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使残疾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其他公民平等权利,是全社会发扬社会主义人道精神,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根本所在。牢固树立责任观念,是我们做好残疾人工作的必然要求。残疾人工作是一种社会性工作,做好残疾人工作必须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面对社会形势的深刻变化,面对残疾人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做到心系事业,恪守责任,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千方百计勤奋努力地做好基层的残疾人工作。被江苏省授予“九五”期间残疾人工作先进市的太仓市,在工作中明确各部门各单位的相关责任与工作目标,把残疾人事业纳入各级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促进了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竭尽全力为残疾人排忧解难办实事,比如,近年来全市将安置残疾人就业作为工作重点,在社会就业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努力为残疾人解决就业这一最重要的社会保障,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办法,积极安置,目前残疾人就业率达到86%,减轻了社会压力。
牢固树立政府委托意识
国家采取辅助方法和扶持措施对残疾人给予特别扶助,减轻或者消除残疾影响和外界障碍,保障残疾人权利的实现,都是通过具体的部门和项目来实现,基层的具体单位承担着政府委托的任务,开展残疾人工作,将残疾人事业的各项业务分别纳入当地相关事业领域,列入各部门各单位工作计划,采取切实措施做好残疾人工作。太仓市残联很好地履行了动员协调社会力量的工作职能,在保障与调整两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飞速发展,残疾人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要求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日益强烈,有关部门将2000年、2001年两年作为无障碍年,全面进行无障碍设施建设,城建局在主要街区建设了盲道,电信局建造了无障碍电话亭,邮电局设立了无障碍爱心书报亭,城管局新增了无障碍公厕,各大医院、商场、银行、车站等公共场所都相继建起了无障碍设施,确保了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
牢固树立工作绩效意识
现在社会上流传着经济工作是一线,党务工作是二线,其它工作是三线的错误观点。确实,经济工作最能体现工作政绩,绩效效应也最耀眼。然而,残疾人工作也是实现“三个代表”的重要方面,也体现在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谋利益上。做残疾人工作同样也有工作绩效的要求,也需要同志所要求的恪守为民之责、多办利民之事。必须克服“三线工作”观念,守土有责,真抓实干,讲求实效,克服主观主义、形式主义,注重工作绩效,杜绝“花哨政绩”,扎扎实实做好残疾人工作。太仓市残疾人劳动服务所把市府的政策同本职工作的具体实际有机结合,积极探索新方法,在工作中,一项调查显示,残疾人自身素质不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需要,缺乏竞争意识和能力是导致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残疾人中的“两低现象”(即“文化水平低、技能水平低”)严重困扰着劳服所工作,因此劳服所克服重重困难,下决心从培训抓起,通过各镇残联的共同努力,每年举办20多期各种就业技能的培训,从电脑、缝纫等入手,大大提高了残疾人的社会竞争能力,劳动服务所的工作绩效也在其中得到了充分显示,工作实效得到了社会肯定。
牢固树立无私奉献意识
说老实话,做残疾人工作不能完全等同经济工作作量化考核,更多的是推行社会化工作原则,协调为残疾人服务的工作,说得再白一点就是“良心工程”,是自己揽活干。残疾人工作的最大特点就是“关爱”,基层残疾人工作更是最直接体现对残疾人的关心。然而,目前社会性困难很多,要做好一件事,没有奉献精神不行。比如康复服务,康复是残疾人生活的基础和条件,但是残疾人康复治疗谈何容易,一要资金,二要人员,三要时间,缺了那一样都难。太仓市从宏扬社会主义道德入手,树立奉献意识,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一是完善和健全残疾人的服务体系,全市成立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站,在市各医院设立了5个白内障复明康复点,3个儿麻矫治中心,1个精神病康复中心,全市各镇也以医院和中心卫生院为基地建立残疾人康复指导部,100%的行政村设立社区康复服务联络点,去年残疾人没化一分钱共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202例,低视力矫治25例,肢体康复训练1187人,供应残疾人用品用具165件;二是加大了社区康复站室的建设力度,积极打造康复品牌,依托社区资源,既方便康复需求者的康复,有效加强功能训练,又实现资源共享,积极构建残疾人康复社区化的工作新机制,使枯燥的残疾人工作变得富有色彩,有声有色。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二十字”方针、省“五新一好”和《年县新农村建设工作方案》要求,以村庄整治建设为切入点,以加快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以创建文明和谐村庄为着力点,加大力度统筹城乡发展,强化服务指导,创新工作机制,努力探索具有特点的新农村建设之路,推动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二、工作任务
年全镇安排新农村建设点5个(省级点4个,市县共建点1个),按照“五新一好”的要求,同一标准,同步实施,同步推进,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突出抓好“八改四普及”、“三绿一处理”
“八改四普及”重点抓好以“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用洁净能”为目标的村庄整治。“三绿一处理”着力抓好农户庭院、村内道路、村庄四旁绿化和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
1.“八改”
(1)改水。改水率要达到100%。条件好的建集中供水工程,条件不具备的分户改水,通过改水,使群众喝上清洁、卫生、安全的自来水。
(2)改厕。改厕率要达到100%。彻底拆除填埋茅坑、旱厕等不卫生厕所,全部改建三格式无害化水冲厕。
(3)改栏。按照人畜分离、粪便入池的要求,拆除不卫生栏舍,改建成“六面光”卫生栏舍。改栏同建沼气相结合。
(4)改房。对房屋进行一次修缮,房屋阶檐进行硬化,并同改沟相结合。
(5)改路。主干道和入户路改路率要达到100%。村内主干道和入户路进行硬化。村内主干道,水泥板块宽一般为2.5m,厚15cm;入户路硬化为0.8—1.5m,厚8—10cm。
(6)改沟。村庄主水沟改沟率要达到100%,房屋檐沟改沟率要达到100%,村庄内排水沟和房屋四周水沟修理整齐并硬化处理。达到连沟成网,沟沟相通,流水顺畅,有水即排。不积污水,雨水。水沟硬化可通过石砌、,砖砌,水泥抹底,也可水泥浇筑。
(7)改线。彻底改变各种线路“蜘蛛网”现状,对通信、广播电视、用电等线路实行统一整治,达到改杆成行,改线成“线”,整齐美观。
(8)改环境。因地制宜,讲究实效,注重特色。彻底清理污泥、池塘、垃圾、路障、杂草、杂物、断垣残壁、乱堆乱放。建垃圾池,护坎,护坡。空闲地平整后,进行一次新土覆盖,然后进行果化、菜化、绿化,栅栏、围墙美化等,重点以栽果树为主,与发展庭院经济相结合,为农民群众造就一个生态、优美、卫生、整齐、舒适的生活环境。
2.“四普及”
(1)普及沼气。积极推进“猪—沼—果”(菜、棉、鱼)等生态农业模式,有条件的农户要结合改栏建好沼气池,用上沼气。
(2)普及有线电视。加强电视传输网络建设,努力提高有线电视入户率。
(3)普及电话。努力提高电话普及率和移动电话网络覆盖率。
(4)普及太阳能热水器。鼓励经济条件好的农户使用太阳能,每个建设点普及太阳能热水器(含沼气)不少于15户。
3.“三绿一处理”
抓好农户庭院绿化,农户房前屋院要栽种果树,每户栽树分别达到10棵以上。抓好村内道路绿化,村庄内道路两旁要全部栽树绿化(以栽风景树为主)。建立垃圾回收和循环利用制度,每一个建设点要以满足垃圾填埋需要为原则,建设一个面积不小于100m?的垃圾无害处理填埋场。促进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全面实行建设点垃圾无害化处理。
(二)突出产业发展
要围绕全县主导产业发展,结合实际,扬优成势,每一个建设点要编制好“一村一品”产业发展五年规划,制定年度工作计划,要把计划落实到每一个农户,80%的点要形成“一村一品”,未形成“一村一品”的建设点,也要培育3—5户产业发展或经营服务业大户。要配套“一村一品”建立或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促进农民增收。每个建设点要从奖补资金中安排一万元左右的资金扶持产业发展。
(三)突出文明和谐村庄建设
以“八荣八耻”教育活动为主线,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一是以“三村”(文明村、致富村、和谐村)和“星级文明户”创评为平台,促进文明和谐村庄建设。二是开展“五个一”建设,即:每个建设点要建好一个文化活动室(兼理事会办公室、图书室)、一处户外休闲场所、一个宣传橱窗、一支文体队伍、每年组织开展一次规模较大的文体活动。
(四)突出建立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村庄保洁长效机制。自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的每一个建设点都要落实保洁经费、兼职或专职保洁员或实行农户分区包干保洁制,使村庄长期保持洁净,防止乱堆乱放、脏乱差回潮。二是建立村庄规划长效执行机制。要严格执行村庄建设规划和建设申报审批管理制度。三是建立产生发展长效机制。要建立“一年接着一年抓、一任接着一任抓,一抓到底”的“一村一品”产业发展长效执行机制,夯实农民增收基础,不断促进农民增收。
(五)突出加强农民培训
一是举办新农村建设培训班,镇里年初要对建设理事会成员、村组干部进行一次全面培训,把新农村建设政策、工作原则、操作程序与操作方法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把从事新农村建设的镇、村干部培训为指导能手;把理事会成员培训成操作能手。二是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班,积极组织农村富余人员参加劳动力转移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与水平。三是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结合“一村一品”的特点,主动深入基层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培训面要广泛。
(六)突出组织建设
加强基层自治组织建设,深入推进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制度建设。各建设点要建立在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两委”成员、村民小组长与理事会、合作社“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组织管理模式。按照制度健全,队伍稳定,活动正常、成效明显的要求,建立“一会九组”(理事会、组织调解组、红白喜事服务组、禁赌禁黄组、环境卫生管理组、发展“一村一品”(合作社)组、文化活动服务组、村庄规划执行监督组、计划生育服务组、资金管理组),并建立与“一会九组”相配套的村规民约或制度。
三、坚持工作原则
新农村建设点的建设要始终坚持以下十条原则:
(一)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原则。各建设点由群众协商公选工作积极性高、公道正派、有号召力、热心为群众办事的群众组成理事会,由理事会负责筹措资金,组织实施和管理。
(二)定点同群众签订协议原则。镇新村办要与建设点每户签订新农村建设协议书,农户签订协议率要达到85%以上,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同时要明确违反协议应承担的责任。
(三)实行统一奖补原则。每个省级点安排奖补资金16.3万元,其中“一村一品”产业发展1万元、建设点绿化0.7万元、垃圾无害化处理0.6万元。各建设点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奖补标准。
(四)理事会先做规划原则。村庄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要在镇村的指导下,由理事会带领群众先做,然后由专业人员提升,经群众大会通过后,形成正式文本,逐级报批。
(五)自筹资金先到位原则。村庄整治建设投入,除政府奖补资金外,不足部分由理事会组织自筹,自筹资金必须到位60%后,村庄整治才能正式动工。预定点后,两个月内,自筹资金不能到位的,不得定点。
(六)试点村动态管理原则。凡拆迁任务不能如期完成,改水改厕率在动工后三个月内达不到60%的(月底前),不得定点,并不予任何奖补。
(七)分阶段组织实施原则。村庄整治建设分为六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拆迁(月底前完成);第二阶段,改水改厕(在月底前完成);第三阶段,改房、改沟、改栏(6月底前完成);第四阶段,改路(7月上旬完成);第五阶段,改线、改环境(7月底前完成);第六阶段,自查补课(在9月底前完成)。阶段工作只能提前,不得退后,更不得年底打突击。
(八)按工程进行拨付奖补资金原则。奖补资金按照工程进度分期分批拨付。其中“一村一品”产业发展,建设点绿化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奖补资金,实行单项考核,验收拨付。完成拆迁,编制好“两个规划”,改水改厕达到60%,拨付40%奖补资金;改房、改沟、改栏完成80%,再拨付20%;村内道路完工,再拨付30%;改线,改环境任务完成后,经验收合格,全部拨清。
(九)扶贫帮困原则。通过采取多种帮扶方法,优先为贫困户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十)因地制宜原则。按照栽树不种草、修路不装灯、办事不欠债的理念,村庄整治建设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切合农村实际,以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为标准,彰显农村特色。
四、工作措施
(一)整合资源,形成新农村建设合力。
一是加大衔接资金的统筹力度,把涉农项目资金尽可能多地整合到建设点,如沼气项目、林业项目、移民项目等,增加建设点资金投入。二是动员社会各界在“人、财、物、智”等方面结对支持建设点建设。三是争取挂点单位帮扶帮建力度。四是争取交通、民政、广电、残联等部门项目安排上倾斜。
社区科普大学是向居民宣传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精神、传授科学方法,提高居民科学文化素质的主阵地,是社区开展科普工作的有效载体,是体现群众性、社会性和经常性科普活动的最好形式,是促进社区居民整体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的最佳舞台,也是社区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当然,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将经过探索、挫折、成熟和发展的过程,在创办社区科普大学的初期,我们面临的困难是多方面的,场地没有、经费短缺、师资匮乏,为了办好社区科普大学,我们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居民的办学原则和办学理念,想方设法唤起居民们的求知欲望,让社区科普大学真正在居民中生根、开花、结果。
领导重视
是办好社区科普大学的前提
为保证社区科普大学工作稳步推进,我们街道专门成立了禄口街道社区科普工作领导小组,由街道分管主任任组长,科协主席任常务副组长。设立了办公室,科协主任和社区科普大学校长分别任办公室正副主任。科普大学校长除具体负责科普大学的日常工作,还要负责指导社区居民学校的科普工作。街道还从政府预算中设立专项资金,作为社区科普大学的办学经费,做到实报实销,从而确保了科普大学的正常运转。
强化管理
是办好社区科普大学的基础
我们在办好街道科普大学的基础上,我们将各社区的居民学校作为街道科普大学的分校,以社区居民学校为平台,推动社区的科普教育工作的开展。为此,我们依据市区科协对科普大学的要求,依据科协的课程计划,制定了禄口街道科普大学工作方案和考评细则,实行材、学计划、学管理、统一组建师资和志愿者队伍、统一考核措施的“五统一”管理制度。平时,我们组织相关的管理人员深入到各社区居民巡查执行街道科普大学工作计划的情况,听取老师和学员们的反映,征求各分校对办好科普大学的意见,收集好的独到的做法。街道科普大学上课时,我们还组织各分校的领导和讲师团的老师听课,取人之长。每年年底,我们都要组织科普大学专项检查、评比和总结表彰会。扎实有效的管理措施,确保了科普大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队伍建设
是办好社区科普大学的关键
没有一支稳定的、优秀的科普师资队伍,就谈不上科普大学的质量。将社区科普大学办成居民向往的、百姓热爱的大学,就必须培养和建设一支优秀的讲师团队伍。为此,我们除了聘请有科技特长的在职干部和职工担任街道科普大学的讲师团成员外,还将区、街道退休的曾从事过科技工作的老干部、老职工聘请为科普讲师团的教师。实行街道科普大学统一管理、统一分工,各自准备,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从根本上保证了科普大学的正常的教学活动的开展。为了使科普活动可持续开展,我们还建立了由中小学教师、金城学院和金肯学院教授、大学生和大学生村官组成的科普教育志愿者队伍。为了提升志愿者队伍的工作水平,2013年7月,我们举办了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培训学校,培训学校在三个月的时间里分别举办了由市区专家主讲的讲座三次、社区教育志愿者经验交流会一次、“我开心,我快乐----我做社区教育志愿者”的征文活动一次,征文活动我们收到了来自全街道的志愿者征文近60篇,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28个。在培训学校首届班结业典礼上,我们为获奖的学员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品。历时三个月的有计划的培训,使社区教育志愿者们明确了社区教育的职责和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知道了自己在普及科普知识、倡导科学生活、推动文明建设方面将如何去做。由于我们对师资队伍的组织和管理体现了以人为本、尊重科学,所以,无论是讲师团的教师上课,还是社区教育志愿者的活动组织,每次活动都能得到居民的好评,全街道形成了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的学习氛围。
整合资源
是办好社区科普大学的保证
社区科普大学是个综合的系统工程,是提高社区居民科学素养的有效载体,办好社区科普大学,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全体居民的积极参与。为办好社区科普大学,工作中,我们充分发掘社区资源,开展科学普及活动。每年我们都能开办长期班六个,短期班八到十个。为了提高办班质量,我们分别和南京同仁医院、禄口辖区内两个卫生服务中心联合组织开展中老年科学养身保健讲座,发放相关的卫生保健资料,让居民懂得科学生活、科学养身、科学饮食的基本常识;我们主动和同仁医院康复科联系,组织开展健康知识咨询和免费为居民检查身体的活动;我们和街道农业服务中心联合,每年都要请南京市农科教讲师团的专家来禄口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2011年以来,我们分别在张桥社区举办“大棚蔬菜科学种植”培训班、在彭福社区举办“高产西瓜栽培技术”培训班、在桑园社区举办“养蚕专业知识”培训班、在小彭社区举办“水产养殖”专业知识培训班、在成功社区举办“高产草莓的科学种植”培训班,在曹村社区举办“高产小麦种植与科学管理”培训班,在尚洪社区举办“花卉与苗木”栽培技术培训班等13场,参加学习的种养殖专业户和居民达2000人次。一系列的科学种养殖培训班,为农民们致富创收提供了技术支持;此外我们和残联、社区教育中心联合举办残疾人电脑培训班三期,老年居民电脑学习班四期,居民电脑培训班十二期,参加培训人员一千多人。2013年下半年,我们又在街道老年大学的学员中选拔了30位经过电脑培训的老年学员,参加“夕阳红-扶老上网”参加“江苏学习在线”的学习活动。在集镇老年学校开设“健康课堂”,健康课堂每周上课一次,教学内容有老年大学安排。
为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发挥辖区内高校的作用,我们主动和金肯学院人文系联系,请考古专家为居民举办文物知识和文物鉴赏的培训班6期,在提高居民文物鉴赏能力的同时,懂得文物保护是每个公民的应尽义务;为使广大的居民了解疾病的预防常识,我们和街道疾控、卫生防御部门充分利用各社区的宣传栏,联合进行“禽流感”、“猪流感”的预防知识的宣传。由于,我们的科普工作做到了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课堂教学和材料自学相结合,现场指导和个人咨询相结合,所以,我们的科普大学工作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和支持。我们的社区科普大学已成为居民们向往的殿堂。
办好居民学校,服务社区居民,是我们科普大学近年来努力的方向。为了办好居民学校,利用居民学校这个平台做好科普的宣传教育工作,我们深入街道30个社区,帮助社区居民学校建立科普工作的组织机构,挑选和推荐有一定科学知识和科技技能的人担任科普工作者,负责组织社区的科普工作。为了丰富居民学校的科普活动内容,拓展居民科技教育的空间,构建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科学理念,我们除了从网上收集大量的科普教育讲座材料和科学与探索的资料片用于居民学校的学习外,我们还聘请在辅导小学生发明创造工作中成绩突出的,江宁区十大科技标兵、江苏省科技教育先进个人、铜山中心小学科技总辅导员郭荣幸老师,为禄口集镇和铜山集镇居民学校,举办了两次科学研究和发明的讲座,郭老师的精彩讲座赢得了居民们的阵阵掌声。
2010年上海世博会吸引了全世界人的眼球,数千万国民涌入上海一饱高科技给世界带来的变化。许多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去世博会一饱眼福的国人,心中不免留下了许多的遗憾。然而,禄口街道的居民们却能与众不同的享受着“不出家门看世博”的新时尚,看世博的地点是各社区的居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