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古典文化

古典文化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1-25 12:56:5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古典文化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古典文化

第1篇

通过这样一次探索便让我发现,在中国古代的古典诗词中包含了不少与民俗文化有关的内容。它们在民族历史的长河中,世世代代,年年岁岁,为人们的生活增添意义和乐趣,振奋或抚慰人们的心灵。由此而引发的思绪和灵感,又往往成为诗词创作抒情咏怀的缘由和契机。在我国古典诗词中,与民俗文化有关的作品数量可观,佳作迭现,这确实是诗词发展史中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民俗是约定俗成、世代积累、长久稳定的,往往超越历史阶段而存在。我们现在的生活往往不失留有一些旧时民俗的痕迹。古老的民俗很多都能延续至今,并与现代生活相融合而不失其历史光泽。民俗总是与人民生活形影相随,结伴而行。而后代的人们对于前代的民俗,也总是怀有兴趣,并会感到亲切和易于理解。我们如果要对延续至今的这些古代民俗给予现代诠释,除了追本溯源,还要证明其历久不衰、与时变易的内在原因。

下面我们来看看当代一些学者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

俞平伯先生的《唐宋词选释》③,对所选词的民俗背景就有专门的诠释。从戴复古词只选了一首,十分的别具见地:

“卖花担上,菊蕊金初破。说着重阳怎虚过。看画城簇簇,酒肆歌楼,奈没个巧处安排着我。家乡煞远哩,抵死思量,枉把眉头万千锁。一笑且开怀,小阁团栾,旋簇着几般蔬果。把三杯两盏记时光,问有甚曲儿,好唱一个?”(《洞仙歌》) 这首词纯用当时口语,写的是九月九日的重阳节时,在酒楼的小阁上大家围桌而坐的场景。三杯两盏淡酒之余,请来歌妓唱曲,唱的就是重阳应景的时令曲子,以此来酬佳节。十分生动真实的描绘了一幅与宋词相关的节日民俗场景。

黄杰先生也写过一本《宋词与民俗》④,这本书则是从民俗学的观点和角度,系统性地重新审视宋词的价值,并剖析了古典诗词与民俗文化的联系。

以茶汤为例。按宋时的习俗,客来时进茶,客去则进汤。进茶时要唱“茶词”,进汤时则唱“汤词”,其作用与当时酒筵上歌妓劝酒常用的“酒词”相仿。“茶词”与“汤词”同为宋时“茶道”的内容之一。两宋饮茶之风极盛,有不少著名的茶品,喝茶时讲究饮茶的方法、器具和场合。因而在两宋词中,“茶词”、“汤词”亦独为一类,为数甚多。苏轼、黄庭坚、陈师道等,既是师友,又是茶侣,又多擅长以诗词咏茶。黄庭坚是江西分宁人,分宁就是宋时茗茶产地之一。富弼为相,会见黄庭坚,所得的印象,就是“原来只是分宁一茶客” ⑤。北宋文豪欧阳修在《归田录》⑥中也写过这样的文字说:“腊茶出于福建,草茶盛于两浙。两浙之品,日注(亦作“日铸”,绍兴山名,其地产茶)为第一。自景已后,洪州双井白芽渐盛,近岁制作尤精,囊以红纱,不过一二两,以常茶数十斤养之,用辟暑湿之气,其品远出日注上,遂为草茶第一。”这里所说的这种双井白芽,就是黄庭坚家乡特产的名茶。

接下来我们再一起看看民俗文化中的节日民俗部分。

唐代诗人王维曾写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⑦诗中说得明白:正是重九佳节,正是那阖家登山、遍插茱萸以示亲人间共避邪恶、相互祝福的节日习俗,牵动了这位离乡背井的游子的思亲之情,使他不吐不快。这种“情”不是单方的,作者想象远在华山以东的家人们,在秋高气爽之中相拥登上山巅,每个成员都佩带上芳香的茱萸,也正在为“少一人”而深感遗憾。两情远隔重山,发于一旦,是由重阳节日所激发,通过重阳的节日活动连结起来的。对于离别的亲人们来说,思念之情时时都会袭上心头;然而面对节日的有关情景,思念总是更加强烈。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节日在人们心中掀起的情感波澜是带有普遍性的;诗人的感觉更加敏锐,说出了别人欲言而未能言的话,因此,“每逢佳节倍思亲”,便成为中外古今广为传诵的名句。可见,节日习俗不仅对诗人的创作心理,也对读者的欣赏心理起着积极的作用。

寄意于民俗风情的诗作还有《寒食即事》⑧。《荆楚岁时记》云:“冬至后一百五日,谓之寒食。”即在清明节前两日,寒食节人们要灭除旧火,禁火三天,没有热饭吃,故曰“寒食”。而只有得到皇帝特许者,才能燃烛。唐时,朝廷在此日以宫苑中榆柳点火以赐贵近宠臣,《寒食即事》诗所描述的就是个中景象。诗云:“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在全民灭火寒食之中,作者有意推出了从皇宫中传递火种的镜头,画面所体现的特权自然是引人注目的。特权阶层中是些什么人呢?作者又借东汉的“五侯”来指当时那些弄权、炙手可热的权臣宦官。全诗并无一句议及政事,却又借助寒食节的习俗,写了皇帝对宠臣权贵的特殊待遇,深有讽喻意味。

节日习俗是民俗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独呈异彩的一部分;各个节日又各具时令特色及文化内涵。由于节日活动特别能引动人们的思绪,触发创作的灵感,所以诗人词家总是借景抒怀,驰骋想象,施展才华,写出情景交融并深刻体现民族文化传统的佳作。其中个人的感受与群体的文化成果既融汇一体,又生发升华,具有突出的深厚度。这些诗词所写的也无非是人间世态、风花雪月、悲欢离合和愿望理想,却因与特有的节日风情相结合,因此民俗风格深刻鲜明,尤富生活气息,读来如醇酒醉人。节日习俗是人人享有、年年重现的,人们对之十分熟悉,这就使创作与欣赏在心理上得到沟通,因而与节日习俗有关的佳作往往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从了解民族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反映节日习俗的诗词也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值得注意与研究。

若再上升到民俗文化,其本身内涵也是非常庞大且丰富的。有关妇女生活、婚丧喜庆、饮食服饰、百工伎艺、音乐歌舞、各地物产、市井游乐、宫廷庆典、神怪灵异、社会交际、佛道宗教,乃至草木虫鱼、行话俗语、医卜星象等内容,在古典诗词中都有生动如实的记录。这些蕴藏丰富的民俗迹象,现在已很少被运用,所以我们对诗词的研读和考索,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对民俗文化的复兴。

①李商隐《无题》

②解释来源自“百度百科”

③俞平伯 《唐宋词选释》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5月版

④黄杰 《宋词与民俗》 商务印书馆 2007年7月版

⑤ 据清朝潘永因所著《宋稗类钞》卷六记载,富弼曾讥黄庭坚,原话为:“将谓黄某如何,原来只是分宁一茶客。 ”

⑥此段文字选自欧阳修《归田录》卷一

第2篇

1.1莫扎特:维也纳乐派的另一个代表人物莫扎特

在其作品中也充分继承了海顿的风格,将大量的人文主义因素注入进了作品中。莫扎特作品的风格可用“刚柔并济”四个字来概括,即这同样是受意大利优雅风格和德国的巴赫的动情风格的影响,在音乐中的具体表现就是运用小调进行创作,如他的C小调钢琴协奏曲(K491)和d小调钢琴协奏曲(K466)。他还吸收了巴黎的肖贝特、埃克哈德的表现压抑风格的音乐。英雄性风格在莫扎特的音乐中也有体现,这是受意大利正歌剧和格鲁克歌剧的影响,其音乐具有雄辩性的特点,叙调加进伴奏,使之更富于戏剧性的紧张特点;音乐中运用合唱,突出其英雄气概;主题还带有某种宫廷气质。莫扎特同时又是遵守传统的,形成了学院派风格。帕勒斯特里那的对位风格为他提供了范本,他把对位运用得像学院学生用宗教音乐方式做的练习。萨尔茨堡当时的音乐生活是相当活跃的,而这种学院派风格尤其受到青睐,这种饱受西方古典文化熏陶的音乐风格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莫扎特产生了影响,使其作品也带有了一些人文主义的色彩。从历史角度来说,莫扎特的音乐作品继承了发源于古希腊时期,兴起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人文主义传统,人文主义即人本主义,莫扎特的音乐中处处蕴含了这种以人为本,关注小人物喜怒哀乐的思想。时至当今,莫扎特的音乐作品之所以仍然被奉为圭臬,其主要原因就是,那种超越了时代、超越了流派的人文主义内涵。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人说,莫扎特是上帝派来的音乐使者,因为只有它的音乐才能超越了时间,超越了空间,超越了文化,带给我们灵魂上的安宁。

1.2贝多芬:众所周知,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是古典音乐的集大成者,在古典音乐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贝多芬的创作构思宽广、形象宏伟、感情深邃、对比鲜明,这使他偏重于采用并扩充奏鸣曲式;同时由于创作的形象丰富多样,运用在各作品中的奏鸣曲式又各有特点。贝多芬的其它管弦乐作品有《小提琴协奏曲》、五部钢琴协奏曲,两首序曲、钢琴乐队、合唱幻想曲、两首小提琴与乐队浪谩曲等。尽管维也纳古典乐派中的三位著名作曲家所处的生活年代相当接近,但是贝多芬的思想同海顿和莫扎特显然并不属于同个时代。海顿一生备受,他虽也偶尔激怒过,但却总是逆来顺受。莫扎特精神上遭受的苦难并不比海顿少,他勇敢于反抗,宁愿贫困而不能忍受大主教的侮辱,但在他的音乐中,从那充满阳光和青春活力的欢乐的背后,往往还是可以感觉得到一种痛苦、忧郁和伤感的情绪。只有贝多芬,他不但愤怒地反对封建制度的专制,而且用他的音乐号召人们为自由和幸福而斗争。这也在前两位音乐大师的基础上,融入了更深层次的人文主义因素。不仅如此,贝多芬的作品在体现了西方文化所固有的人文主义元素的同时,也融入了罗马文化中英雄主义的色彩。在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中,罗马英雄主义文化体现的尤为明显。贝多芬内心的“英雄”形象,并不是拘泥于某一个具体历史人物的形象,而是他心目中中的完美救世主。这位救世主并不与政治或者战争挂钩,而是一位精神上的救世主,他要将全人类从深切的苦难中救赎。

2总结

第3篇

中国古代舞蹈不同的时期的形态都或多或少的对戏曲舞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戏曲艺术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不仅借助于舞蹈,而且使舞蹈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之所以称戏曲艺术是中国古典舞的终结形态,也正是因为它融合了中国古代舞蹈从上古巫乐到宫廷舞蹈再到民间歌舞表演形式的精华,并能集中体现我们民族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识的舞蹈形态。“圆流周转”的运动时空观。从戏曲舞蹈运动方式来看,包含着“欲左先右”“圆弧轨迹”的运行,并且还包含有“反复其道”“极则复反”的宇宙时空运行规律。比如:“拉山膀”“云手”“圆场步”等一系列的画圆动势。这样的动作形态正好与道家的“阴阳转化”不谋而合。可以说戏曲舞蹈的动作是糅合了中国古代思想发展而来的,这种“圆流周转”的运动时空观是戏曲艺术沉积的历史文化精神之一。“得意忘形”的人体审美观。由于这种独有的“圆”的运动方式是寄附于人体之上的,在戏曲舞蹈形态中还会沉积我们民族的人体审美观。中国古典舞在历史演进的过程中通过对人体的限制来体现“行云流水”的审美意象。所谓“得意忘形”,是不注重人的外观体态而重人的内在品行,这就与西方崇尚自然美、爱好人体艺术的思想有着本质的差异。然而这种对文化审美的限制也导致了在服饰上对人体的限制,演变到最后则成为了对女性身心有极度破坏的“缠足”。

二、中国古代舞蹈表演形式对当今古典舞发展的利与弊

中国古代舞蹈在从民间向宫廷和古典发展的过程中,始终没有把歌舞乐完全的分离,而是更好的吸收了这一经典的结合方式,有了更高层次的观赏价值。不仅是中国,亚洲舞蹈的表演形式也在发展中趋向于三位一体的传承,如中国的戏曲,日本的歌舞伎,朝鲜宫廷的“唐乐呈才”。从古到今“歌舞”两个字从来分不开,人们不管是在节庆活动时,表达爱情时,表达丰收的喜悦时,还是在祭祀、仪式活动中,都会出现舞者边跳边唱的场景,不少活动中舞者还会拿着民族乐器,边奏边舞蹈,或是众人在旁边边唱边奏乐,舞者在中央舞蹈,这样充分调动了群众的情绪,让每个人把自己的喜悦和情感宣泄出来,自娱性强。在中国古典舞蹈音乐向戏曲转化的过程中,这种歌舞乐三者结合的表演形式被逐渐认可和确定下来,京剧和各地的地方戏曲也被当做一种完整的艺术形式被后人传承和表演着。

与中国对比,在同一时空发展的西方艺术则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起初的芭蕾舞只能是在歌剧和一场表演的席间休息时段表演,后来才逐渐发展为独立的艺术。舞蹈和歌曲表演也完全的被分开。我们不能说那种艺术形式更胜一筹,但是对比芭蕾的继承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人对经典的戏曲文化了解的太少,继承下来的传统剧目也太少。相比西方人对芭蕾的热衷程度,我们对戏曲的热衷就远不如人。虽然歌舞乐的结合,让我们的艺术发展到了一个高度统一的局面,可是明清前的很多经典古代舞蹈并没有被我们继承和发展,这也许就是文化高度结合的一个弊端。然而,芭蕾艺术在众多艺术家的努力之下,逐渐发展为独立的表演,我们不会看到芭蕾舞者在舞台上又唱又跳,他们表达情绪的方式只有肢体语言。中西对比来看,并不能简单的说那种形式更胜一筹,可以肯定的是单一的表演形式和完全歌舞乐的结合都不能满足我们对于古典舞蹈继承和发展的需要。西方的艺术家们也在反思自己的艺术发展之路,在很多人厌倦了芭蕾的单调后,他们也在向歌舞乐结合的形式努力,比如新型的艺术形式——音乐剧。而中国的艺术家同样也该反思,我们的优秀传统艺术不仅是各种戏曲表演,还有汉代的百戏、唐代的宫廷燕舞,宋代的纯舞等,既然在戏曲之前有如此多优秀的古典舞蹈,我们就应该学习和继承它,而担此重任的中国古典舞系在这条路上还需要走的更远。

三、当代中国古典舞建构的反思

建国以来,北京舞蹈学院建立了自己的中国古典舞领域,开始发展当代的中国古典舞。但是由于多年的战乱局面,艺术文化已经被长期的忽视而发展缓慢,所以在建国初期,中国的舞蹈事业刚刚起步,中国古典舞的发展也几乎是大多借鉴了戏曲的动作语汇,而学生的训练体系也只是选择芭蕾的教学方法,并没有很大的突破。直到80年代“身韵”课的创建和施行才逐渐改善了中国古典舞的教学和创作,然而这并没有从根本改变已形成的芭蕾训练体系和风格化古典舞的矛盾关系。直至现在,中国古典舞系仍旧存在这样的矛盾。就现在的古典舞而言,借鉴戏曲舞蹈的精髓是无可厚非的,毕竟戏曲舞蹈是从中国古代舞蹈发展而来,并且秉承着中国古典的历史文化精神和审美意向。然而上面也说过,中西方的审美差异导致了两者的审美感受截然不同,既然如此用芭蕾集训作为古典舞系学生的基本训练体系当然不太合适,这也就是当代古典舞功能与风格的冲突。特定的训练体系对应特定的身体功能,这样才能使这个学科逐渐完善。从编创角度讲,目前很多古典舞的作品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古典舞,这也就使很多舞蹈在参赛或者演出时难以定义舞蹈类别,既然这样,与其“挂羊头卖狗肉”还不如直接改变方向叫“中国现当代舞”。其实,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没有什么不好,西方现代舞给中国的舞蹈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东西方的融合也是多元文化的产物,“中国舞蹈”有这样的创新一定程度上是有利的,然而在这个创新下面我们仍然不能丢掉的是“中国古代舞蹈”的这块牌子。

近几年汉唐体系的建立可以说是古典舞的一大发展,汉唐舞蹈具有中国古代舞蹈文化的相当代表性,发展汉唐舞也能体现出古典舞系建构的多元探索,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孙颖老师的不懈努力。提到孙颖老师就不得不提《踏歌》《楚腰》等经典舞蹈,这些舞蹈的背后是多少年的潜心研究所造就的,然而现在还有多少人愿意如此的“十年磨一剑”,现代社会的“短、平、快”让很多学者心浮气躁,这也就是我们担心,前人在恢复古典舞经典的同时,一些人又开始破坏它。纵观这次桃李杯舞蹈比赛,我也有自己的一些感受。我觉得现在的节目都经不起仔细的推敲。仅仅穿上古典的服饰,再套上个赋有诗意的名字就是古典舞了吗?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人们都很难静心潜修的去研究和学习一下东西,所以作品中出除了“炫技”之外,没有什么推敲的价值。如果是炫技,舞蹈又如何能及艺术体操呢。文化内涵、历史背景、情感表达、艺术价值,这些都是舞蹈区别于体操的重要因素。因此,从舞蹈本体入手,深挖、细磨,最后完成的作品才能称得上有学习意义和观赏意义的剧作。

四、结语

第4篇

【关键词】古典园林;文化影响;文化内涵

1.文化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影响

1.1儒家文化的影响

儒家思想中的“人本精神”强调人的主体作用及人对自然的改造,体现了一种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文化意蕴。如“台”在园林中的变迁。

儒家思想中的“君权至上”体现了维护社会各个阶层秩序的等级制度被用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如,古代统治者在建造园林时讲究雄壮巨丽,“非壮丽无以重威”、“不睹皇居壮,不知天子尊”都体现了君权至上的儒家思想在我国古典园林中的渗透。

儒家思想中的“比德思想”强调园林景物的象征意义,以植物等自然景观为载体,赋予其人性,借喻对美好品德和高尚精神的追求。

1.2道家文化的影响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追求万物和谐的主张。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和审美体现了道家思想,通过人工建造效仿自然,效法自然的内涵即庄子所谓的“物化”,主与客、人与自然二合一,把人格和精神追求融入到自然之美中,使园林艺术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精神境界,这也是中国造园艺术所追求的的最高境界和园林艺术创作的指导思想。

1.3佛家文化的影响

佛教初次传入中国是在东汉末年,至隋唐时期发展到鼎盛。“禅宗思想”源自佛法和儒道的结合,“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是禅宗的精髓,小中见大,见微知著从而感知宇宙之浩渺。中国古典园林追求的是一种浑然天成、无生硬之感和刻意雕琢的自然美,禅宗思想更加深化了这种追求意向,如“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情景交融”“情中有景,景中有情”,将草木之画境升华为自然之意境,体现了“咫尺之内而瞻万里之遥,方寸之中乃辩千里之峻”以小见大的禅意。

1.4隐逸文化的影响

隐逸文化体现在文人园林的发展和兴盛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士大夫摒弃了对功名利禄的追求,渴望平凡的田园生活,从而为自己营造一个富有自然气息、远离尘嚣的居住环境,追求一种精神的自由和解放,这就是隐逸文化的兴起,到了唐宋时期这种隐逸文化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园林艺术也正是在这种氛围影响下步入了成熟期,文人直接参与园林建构,将“诗情画意”融入园林艾术中。

隐逸文化对中国占典园林的影响可以从园林建筑命名上体现,例如,苏州明园网师园之“网师”,暗示了园主人史正志的隐逸之意,沧浪亭体现了园主的江湖情怀,祸园、拙政园则表达了园主的归田之意,“招隐堂”、 “桃园小隐”等园皆体现了园主的隐逸情趣。

2.中国古典园林中造园要素的文化内涵

中国古典园林的核心内容包括四个部分:筑山、理水、建筑营造、植物配置。通过对山水、建筑和植物等造园要素的合理搭配,在造园中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另外再加入造园者的思想,使园林艺术充满了文化内涵和韵味。

2.1中国古典园林中山、水的文化内涵

孔子《论语》中有“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论述,自然界中的山或雄壮浑厚或俊秀挺拔,象征了志士仁人无畏无惧、刚正不阿或泰然自若、无欲无求的品格,造园者通过用玲珑通透湖石和厚重粗犷的黄石来堆砌形态各异的假山,象征自己不同的人生追求。

水景成为我国古典园林重要的造园要素不仅因为它是生命之源,也是因为水的形态美和意境美,更是因为园林中的理水手法象征了我们民族的文化内涵。水无形无色却能反映出形形的景物,我国古代哲学观认为:“虚”是哲学的最高境界,水的无形无色正是“虚”的象征,然而它可以倒映四周的山石、草木、建筑和广阔的天空,虚而不空,无却胜有,延伸了人们的视线,无形中扩大了空间,同时丰富了园林意蕴和内涵。此外,“水惠及万物却能谦和处下”,“水形柔弱却能以柔克刚”,“水景简单却能变化莫测”都体现了水是最富有生气的因素和水景不可替代的作用,“园不在大,有水则灵”体现了水是古典园林的灵魂。

2.2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文化内涵

我国古典园林建筑风格有三大类型:北方型,江南型和岭南型。北方型多为皇家园林,其建筑气势恢宏、色泽华丽、体态端庄,重在体现帝王风范。江南型多为私家园林,其建筑规模小,讲求精致风雅,其建筑玲珑活泼,曲径通幽,明媚秀丽,广泛吸取了我国山水画的意蕴。岭南型既有北方型的华丽和稳重,又有江南型的潇洒和素雅,并采用了国外的手法自成一派。

我国园林建筑归结起来有四大特点:多曲、多变、空透和雅朴。园林建筑在布局上注重迂回曲折、参差错落,和风景环境达到和谐,通过对亭、台、楼、阁、轩、榭等建筑的灵活布置,使园林充满无拘无束的情趣,如此通过引导、曲折、暗示、掩藏等多种造园手法可以丰富园林的空间感,达到“以小见大”、“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艺术效果。

2.3园林植物的文化内涵

中国古典园林文化中,花木作为人们情感的载体,是人们托物言志时的媒介如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象征了在严酷环境考验后忠贞不变的友谊,松苍劲古雅,不畏严寒,挺立于雪山之巅;竹高风亮节,纵凌云处亦虚心;梅高洁清雅,刚直潇洒……又如,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兰柔条独秀,无矫揉造作之感,亦无媚俗之态,幽香清远,四君子中为最雅;陶渊明独爱菊之不畏风霜的君子品格,其诗曰:“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中国古典园林中植物的精神文化内涵体现了人们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这样的生境、画境和意境构成了园林景观的精髓,也是值得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传承的珍贵资源。

3.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应用

中国古典的园林一直发展到现在,经历了几千年的时间,是中国历史文化不断的沉淀出璀璨的精华。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出现了新的流行性的元素,而中国的园林也必然的与这些新元素相互结合,并且随着我国的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也不断的接受着国外的新兴文化洗礼,所以的这些都共同的影响着中国园林的发展,已经引发了“新中式”的成型,从而形成了其特有的风格。

4.结语

古典园林既是我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又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广义上讲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因此园林文化可分为物态文化和心态文化两个层面。园林中建筑、山石、水体和植物等构成了园林物态文化的主体,而透过园林物态构成要素所反映的心理意识、思维模式、价值取向以及审美特征等原则是园林心态文化的具体内容。 当代中国的景观设计作品很多在设计思想上显得苍白无力,没有询问的文化内涵与意境,这一点在中国园林中又被诠释的淋漓尽致。深入研究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内涵与意境营造,必能为我国园林景观设计以指引。虽然中国古典园林的某些形式、某些观念可能己经不符合今天的要求,但作为一门艺术,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表现手法,高超的艺术涵养,是值得现代园林借鉴和传承的。

参考文献:

[1]艾丽皎.浅议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及文化内涵.园林设计,2013 (6).

[2]王洪军,项波.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内涵分析.作家杂志,2013 (10).

[3]钟国庆,陈向荣.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内涵 .肇庆学院学报,2014(1).

第5篇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审美特征,民族文化传统,圆场步

中图分类号:J7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0-0128-02

一、从“圆”字看中国的圆文化

圆场步的训练路线呈圆圈形,舞者训练时周而复始的流动起来就称作“圆场”。自古圆文化在我国的悠久历史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每当我们翻开中国历史、哲学史、文化史以及工艺美术史时,都无时无刻的感受着一种"圆"文化营造下的氛围。中国人爱“圆”。而这种"圆"的气氛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可以说"圆"的内涵始终贯穿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动。

“圆”乃中国古典文化的极致理念,在古代的《易》理太极图中已完全体现。太极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术语,太极图是以一个大圆环、一条S线、两个一黑一白的小圆圈构成。《周易正义》中说道:“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太极的外圆象征元气混一的宇宙,S线隔开的阴阳两面相互交替产生万物。表现了阴阳轮转、相反相成的万物变化根源。又像是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不尖锐又可以相互抵消之感。这种相互转化,相对统一的形式美,源于人们对于“圆”的理解。圆又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精神原型,它与中国人的宇宙和生命意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也是我们揭示艺术生命秘密的不可忽视的因素。中国人爱月亮,古有诗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中国人最重要的中秋节选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不仅因为此时月圆,而且还恰逢丰收季节。“圆”,象征着“团圆”“饱满”之意,有盈的意味。是自古宣扬以和为贵的中国人所崇敬的图形。自古又有“天圆地方”的说法,可见“圆”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早已根深蒂固。“中秋节这一天,不仅天上的月亮最圆,而且五谷颗粒成熟收获,亲人们从远方归来,大家团聚在一起,庆祝丰收,庆祝团圆。可谓是天、地、人皆圆满,正是中国人所喜好的。所以说,中秋节也是源自于中华民族儿女对于这种‘圆文化’的崇拜和追求。不难看出圆场步之所以选择圆形为训练路线,也正是因为圆文化在国人心中的地位使然,更是人们审美习惯的流露。

二、圆场步所体现出来的审美要求

圆场步的训练方法极具特点。圆场分男、女两种步法。以女性跑圆场为例,开始时左手叉腰,右手单山膀,右脚踏步,眼睛平视左前方。起步时右脚尖向外微撇,勾脚向前迈出,脚后跟先着地,然后压脚掌全脚着地。同时左脚跟抬起,顺势左脚迈步向前跑出,姿态同右脚。跑圆场时,腿不能僵直,两膝盖内侧要贴紧,膝盖存劲儿,步于要小、快、均匀,上身保持平稳,不可抠肩、撅臀。无论男女,跑圆场的速度均分为慢速、中速、快速三种。慢速多用于起步,逐渐加快到中速、快速。男性多用中步,距离约一尺左右,女性步伐相当于自己半个脚掌的长度。圆场步的行进路线分为直线、横线、半弧圆、斜线、圆圈、s字形,横∞字形等几种。

(一)圆场步的含蓄之美。圆场步所呈现出来的是一种灵巧、轻盈且含蓄和柔美的感觉。是中国古典舞中流动性极强的舞蹈动作。从走圆场时,脚部的过渡动作,由脚跟过渡到脚掌再到脚尖。从跑圆场时膝盖不能伸的太直,要微微弯曲。都呈现出的是一种含蓄的美。这种圆场的动作出现在舞蹈中,不仅增强了舞蹈的流畅度、流动性,更加体现了舞蹈作品情感表达的含蓄之美。自古以来,中国人都讲究意不直叙,情不表露,崇尚于一种浪漫。这样的情怀创造了一种文化,也创造了一种深奥的逻辑思维。孔圣人称和颂礼,他们在浅谈中发现智慧,在沉郁而顿挫之间揣摩心意。人们赞美沉默是金,留恋“犹抱琵琶半遮面”给人的一种朦胧的美感,因此,以含蓄为美成为了中国古代的主旋律。含蓄的人文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画外之画”,无不给人以无穷的回味。这里的言外之意不同于指桑骂槐或是言语上的人身攻击,而是对于浅谈中更高层次上哲理性的一种延伸,让人有所感触。画外之画就更易理解,中国传统的朦胧派画作通常以浮笔或遮掩让人思绪连篇,还有世人给予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高度评价均可成为很好的例子。

(二)圆场步的轻盈、灵巧之美。“快”作为圆场步的精髓,它所带给人们的视觉感受无疑就是轻盈和流畅之感。在中国古典舞中,轻盈纤巧是自古以来人们追求的美感之一。古时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就善于掌上舞,她体态瘦弱轻盈,能掌上舞,故称作“飞燕”。她又轻又软,跳起舞来禁不起一阵风,皇上制了水晶盘让她起舞,又专门制了七宝避风台怕她被风刮了去,她技艺高超,可“御风而行”。

汉代又有盘鼓舞,盘鼓舞是将盘、鼓置于地上,舞人在盘、鼓之上或者围绕盘、鼓进行舞蹈表演。此类舞蹈大量吸收了杂技的高难度技巧,同时将这些技巧与舞蹈自身的运动形式相融合,从而创造出既有高超的杂技技巧又具柔美特征的舞蹈韵律风格形象。盘鼓舞表现腰功技巧,踏盘踏鼓,反复徘徊旋转,又展现腿功技巧。舞蹈中长袖的走向,下腰的造型,都给人以流动感、轻柔婉转的美,而盘鼓上腾跃、跳踏的形象给人节奏感、刚劲之美。因此盘鼓舞既富于轻柔之美,又有着惊险性和力度感。有柔有刚,刚柔相济。从古人的舞蹈当中,我们就不难看出自古对于舞蹈风格含蓄、轻盈的风格特征要求。而圆场步作为今人对古典舞蹈所加工、提炼出的一种训练方法,不仅延续了这种审美特征,更加发扬了它的精神。

一个简单的动作背后承载的是巨大的文化。正如上述的圆场步动作,它看似单一,实则不仅蕴含着中国古典的文化在里面,更加展现了中国从古至今人们对于舞蹈的审美特点。对于圆的情有独钟,恐怕在世界上没有别的国家可以与中国相比拟。对于圆深厚的文化,无论从中秋,到太极八卦无孔不入的存在在我们的生活中。中国人的审美,一切含蓄、低调,也正是中国人作人的性格特点。在舞蹈动作中也很好的得以体现!

参考文献:

[1]王伟.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于平.风姿流韵-舞蹈文化与舞蹈审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袁和.中国舞蹈意象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4]唐满城,金浩.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法[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原阿敏(1990-),女,河南济源人,陕西师范大学2012级硕士,研究方向:舞蹈教学理论。

第6篇

Abstract: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penetrates in the classical architecture; there is plenty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 culture in Chi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Therefore, to know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 Chinese classical architecture, and better guide our modern architectures.

关键词: 传统文化;古典建筑;特点

Key words: traditional culture;classical architecture;characteristics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7-0134-02

0 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而这种展现,渗透在建筑之中,铸就了中国古典建筑的独特内涵。所以,在中国传统的建筑中蕴藏着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底蕴。

1 中国传统文化在古典建筑中的体现

若想探究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中国建筑领域中的应用,首先要明白,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的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而这些精神在中国的建筑方面的体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 凝聚之学 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其中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的有机联系主要表现在古代中国的社会组织形式上。这种组织形式可以用三个字概括――家天下。小到社会基本单位,大到国家,皆是如此。反映在传统建筑空间,首先是合院式建筑居多。比如传统合院式民居,所有居住空间都是内向性、防御性、凝聚性的;宫苑建筑也是如此,只是尺度加大,结构层级增多。最初的这种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建筑物能够有独立的空间,也就是能够给自己一定的私密空间,让室内空间与外界环境有所分离。而古代中国社会组织的结构是相当森严的,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伦理制度的外化,反映在建筑上,就表现为建筑形制的定型,以及使用上的严格限制。重檐庑殿顶是民宅不可以使用的,黄色琉璃瓦也是如此。与中国不同,西方社会人神分治,社社会组织形式也比较松散。希腊与罗马曙光照耀的时期,城邦内部建筑空间都比中国的公共性强;剧场、斗兽场、浴场、市政厅……公共建筑的数量和类型也较中国的多而丰富。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人文关系在建筑中独特的展现。

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在中国古典建筑中的主要表现为分布在大江南北,边远村寨的各式民居,这些古代最大量的建筑,营造自由,不拘一格,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密切地溶化为一体,显现出丰富多样又自然严密的特点来。它们的平面布置灵活,结构上也随宜地采用当地的物产,因村致用、因地制宜,从而变幻出极为丰富多样的形式来。就拿江南丘陵的农村住宅来说吧:三间四柱,白墙青瓦,依山傍水,与清风,白云,烟霞晨曦,幽林曲溪,自然地融化在一起,表现出一种亲切、秀丽而又含蓄的美,那些专门为观赏自然风景美而设置的,各名山胜水的风景建筑,以及再造山水美的小巧园林,亦以清丽,明秀,脱俗而有韵味取胜,这些都是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在中国古典建筑方面的最佳体现。

1.2 兼容之学 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但是中国的古人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这种兼容,主要表现在佛教寺院的建筑格局方面。最初的佛教寺院是廊院式布局,在寺庙的中心建塔,或建佛殿。寺院布局,依据中国礼制的规定,主要建筑都建在中轴线上,左右对称,前低后高;以大雄宝殿为中心,从山门到前殿到左右钟鼓楼,因地制宜进行建设。这一点也恰恰应和了中国古典建筑中人与自然的有机结合这一特点。殿堂的屋顶,较多地采用庑殿、歇山、重檐、悬山、硬山、卷棚等样式。屋顶,无疑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最重要的部分,无论正视、侧视、俯视,它的立面平面都是曲线。曲线优美的屋顶,尤其翼状起翘的“飞椽”,轻巧活泼的动人形象,是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部分。这既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委婉曲折为美的审美观,又有着非常实用的价值。大殿一般采用梁柱结构。其梁柱做法,是沿进深方向在石础立柱,柱上架梁;梁上又立短柱,上架一较短的梁。这样重叠数层短柱,架起逐层缩短的梁架。最上一层立一根顶脊柱,形成一组木构架。每两组平行的木构架之间,以横向的枋联结柱的上端,并在各层梁头和顶脊柱上,安置若干与构架成直角的檩子;檩子上排列椽子,承载屋面荷载,联结横向构架。这种木构架,是用中国传统工艺做成,可抗地震的破坏,可以说是既美观又实用。 而佛塔大多采用砖石建造,包括西安大雁塔、小雁塔和大理千寻塔均为砖石塔。石窟是在河畔山崖上开凿的佛寺,是早期佛教建筑的一种形式。佛教建筑不但记录了中国佛教的发展历史,石窟和寺院里大量的壁画、雕塑及其他文物,还反映了辉煌的中国古代艺术与文化。由此可见,在中国的佛教建筑,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也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兼容之学。

1.3 经世致用之学 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这种基本精神表现在中国古典建筑中就是一种务实精神。因为中国古代以农耕生活为主,在农耕生活中,“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这种在实践中获得的理念便渐渐使中国人形成了一种求真务实的群体趋向。农民在农耕活动中认识到“利无幸至,力不虚掷”的真理。而这种农人的务实之风同样也感染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于是“大人不华,君子务实”便成为贤哲们一向倡导的精神。同时,实用理性也逐渐成为我们根深蒂固的民族精神。中国古代的农耕文明的若干特征及其建筑概念都反映出中华传统文化实用理性的务实精神。由于中国古典建筑体系一直坚持着有节制的人本主义建造原则,始终以人体尺度为出发点,不求高大永恒,所以,我们无论什么类型的建筑都很少出现像西方教堂那样超尺度的东西。中国建筑的庞大是通过小尺度单位的院落,不断有规律地衍生而产生的。不本论建筑群有多么庞大,人在其中活动,所感受到的永远是人与人相亲和的尺度。而且,中国古典建筑中的外饰,也多是在实用的基础上兼具美观的效果。这种设计取向,正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实用理想性思想居于统治地位的特点,迥异于西方在神学迷狂之下所追求的超尺度。

由此可见,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凝聚、兼容与经世致用的特点,很好地渗透到了我国的古典建筑群中。学习、理解中国的古典建筑,对于我们现代的建筑设计来说,意义非凡。

2 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建筑的发展同时也是文化的发展。所以,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理解中国的古典建筑,并在此基础上传承和发扬,是对我们新一代建筑师最为基本的要求。这里,还要引入另外一个概念,就是建筑符号。没有建筑符号的建筑师不会创建出有生命力的建筑。因为建筑符号中凝聚了大量的文化信息,传递给人们传统的信息和共鸣。因为不同的建筑带给人的感觉不同,他们可以借助人的思维发展空间,让人能够不由自主的回忆起中国传统文化。所以,将这种建筑符号元素直接提炼到现代建筑的设计,再加上一些通过整理以及升华之后再应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这样就可以很有效地传承具有浓郁色彩的中国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曲晓舟.简述建筑与文化各个层次的关系.

第7篇

【关键词】古典诗词文化 弥合 素质缺陷 人文素养

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并不一定是生活的美好和心灵的幸福。现代社会是一个快节奏、重物质、轻精神的社会。正处在人生观、社会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的青年学生,面对巨大的诱惑,部分学生出现了一系列的素质缺陷:盲目愤世嫉俗,过度消极颓废,心理极度脆弱,理想责任缺乏,思维简单幼稚,想象能力匮乏,精神情感冷漠,独二代三代的心理焦虑等等。在现代文明营养不良的情况下,或许可以借助古人的思想弥合这些伤口。把古典诗词强烈的人文阳光做为引导,发掘中国古典诗词的教育资源来弥补学生的素质缺陷,对于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改善学生的气质性格

中国古典诗词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举凡胸怀天下、嫉恶如仇、自强不息、珍视亲情、修身养性……,包罗万象,这些都是对中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最佳载体。

1.有助于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当代的高中生基本是独生子女,从小在众多长辈的精心呵护下成长,容易表现出自私、脆弱、承受能力差、缺乏进取精神等心理的缺陷。他们一旦遇到困难挫折,往往不知如何处理,有的甚至会走向极端。

古典诗词中有大量诗歌表现出了诗人在逆境中的抗争,在挫折中的奋起,在各种打击下的坚韧与旷达、乐观与昂扬,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后人。苏轼一生处在新旧党争的漩涡之中,“乌台诗案”中几乎送命,宦海沉浮,屡遭贬斥。被贬黄州时,他在《定风波》中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表现了他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即使被贬到远在海南岛的儋州,他依然不改自我,在《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中说:“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身处逆境而不觉其苦,反而将此当做人生难得的游历机会,苏轼的这种乐观旷达的心态,总能激起后人的唏嘘感慨。像这样在古典诗词里表达进取乐观的诗句俯拾即是: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让人于绝境中看到希望;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人体味执着昂扬的乐观精神;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让人领悟一种不懈的追求的积极进取精神。

我们专门把这些类似的诗词名篇单独编辑成校本教材,提供给学生阅读。接触到这些诗词的学生大多身上焕发出的积极进取、豁达乐观的处世态度和坚忍不拔、傲视挫折的执着精神,很明显烙上了古人的印记。

2.有助于完善学生的气质人格

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并不一定是心灵的充盈和幸福感的增加。市场化、功利化的风气影响了学生的道德成长,很多学生缺乏高尚的情操、健康的人格,思想浅薄庸俗。

古典诗词里有“长河落日”“骏马秋风”,也有“小桥流水”“春雨杏花”。欣赏古典诗词,学生可以在“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中感受可望而不可及的惆怅;可以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欣赏矢志不渝;可以在《大风歌》中体会志得意满;可以在“力拔山兮气盖世”中品味英雄末路。引导学生在诗歌的王国里感受王维的超脱、李白的洒脱,苏轼的旷达、杜甫的沉郁顿挫。古典诗词就像一个知识的万花筒不管从哪个方面进去,不管从哪方面欣赏,里面都其乐无穷,都能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感悟,获得内心的充盈,进而养成气质,塑造人格。

二、培养学生的理想责任

1.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意识

在当今物质文明急剧发展、多元化思潮碰撞的形势下,高中生由于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很容易产生道德消极、价值观念扭曲,厌恶读书,沉湎网络,得过且过,浑浑噩噩,没有生活目标,缺少基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情况。

在中国古典诗词王国里,无论是《诗经》《楚辞》,还是唐诗宋词,无不蕴含着高昂的理想追求和社会责任意识。《离骚》中的屈原绝不同流合污、九死未悔的执着精神一直激励着后人;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淋漓尽致地凸显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崇高的理想;于谦《石灰吟》中“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让人感受到为了理想、不怕粉身碎骨的顽强;岳飞《满江红》中“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让人产生一种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激情。

这些古典诗词中的经典篇章正是激发当代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优秀素材,很容易唤醒学生的责任意识,促使他们努力学习,追求理想,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时代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精神

第8篇

关键词:材料选择;实用;永恒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5-0067-01

建筑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实用生活设施,更是人类表达思想概念的重要介质,在一定程度上承载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足迹。传统的西方建筑长期以石头为主体;而传统的东方建筑则一直是以木头为构架的。建筑是文化最具实体的组成部分,而材料是建筑的基本素质,中国人用“土木”工程表达出建筑的概念,西方人则用石头堆砌他们的家园。中西古典建筑在材料选择上的不同反映了中西的深层次的文化群体心态、宗教感情与伦理道德、审美趣味存在着差异,都是对各自文化的阐释,中国古典建筑以实用为主,在乎的是事物的有常,西方古典建筑追求的是永恒,通过与西方古典建筑的比较,我们可以认识到不同的材料选择折射出不同的文化之光。

一、深层次的文化群体心态的差异

了解建筑首先得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入手,建筑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一个介质,它使人能够以一种方式去观察自然、理解自然。

老子的《道德经》就代表着中国人根本的自然观,老子将天、地、人、道并称为宇宙间的“四大”,而这四者恰好介于人与自然之间,构成了五个不同的层次,分别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国人特别重视与自然的和谐之道。古代很早就出现了一种专门研究人与自然的学科,这便是堪舆风水学,汉代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堪,天道;舆,地道。”实际上指的就是自然。《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这五材即是金、木、水、火、土,石头被排除在五材之外。中国的古建筑用的最多是土和木,为了近土,建筑就贴着地面层层铺开,不考虑向高处发展,而屋面的瓦和围护用的砖是由土和水加火烧成,用石盖屋是不吉利的,这与风水学中的阴阳五行说有很大影响,阴阳五行说认为石属阴,一般不用做阳宅,而只用于阴宅,而木属阳,是用于建筑阳宅的最佳材料,因此砖石拱券结构只能有限的使用,到了明清时期,长期的采伐致使中原地区的森林消失殆尽,连修缮宫廷也缺乏用作柱梁的大料了,然而就是用以小料以铁箍拼合,也不屑以石代木,中国人对木的感情可谓深矣。

在西方,很长一段时间处于以狩猎方式为主的原始经济,造就出西方重物的原始心态。从西方人对石材的肯定,可以看出西方人求智求真的理性精神,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人是世界的主人,人的力量和智慧能够战胜一切。西方人在自然面前有种开拓进取的精神,他们不像中国人对自然怀着敬畏之情,西方建筑的目标是彰表人的力量,建筑效果就会以凌驾一切的姿态从环境中突出,发挥着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而石头坚固、永久、挺拔的特性成为这些超自然建筑的最佳材料。比如雅典的卫城、中世纪欧洲的哥特式教堂以及英国SALISBURY的巨石阵,无一不表现着西方人对石头的偏爱。相对于配合自然的中国传统木建筑,西方的石建筑就带有一种开拓色彩。

二、宗教感情与伦理思想的差异

建筑是对同时期文化的反映,往往带有时代的烙印,而宗教感情与伦理思想会对同时期的建筑风格产生不可估计的影响,不同的宗教感情与伦理思想导致建筑材料的选择存在着差异。

中国的文化原本就是以人本主义为基本精神的,世俗化的倾向特别严重,反映今世生活的居住空间与环境造就了中国建筑文化的主体,中国人似乎并不追求外在器物的永久性象征内在永久的精神,或者说中国的文化对实在器物往往抱着顺其自然的心态,其最高境界是“无为”,追求着万物有常的精神,如梁思成先生所言:“中国建筑既以木材为主,宫室之寿命固乃限于木质结构之未能耐久,但更深究其故,实源于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之观念,盖中国自始即未有如古埃及刻意求永久不灭之工程,欲以人工与自然体竟久存之实,且既安于新陈代谢之理,以自然生灭为定律;视建筑且如被服舆马,时得而更换之;未尝患原物之久暂,无使其永不残破之野心”,一直在中国占据重要地位的儒家思想也主张不追求事物的永恒性,儒家思想中,不仅重当世的世俗主义反对兴建宏大建筑,更重要的还有“仁政”思想,即认为统治者不能只顾私欲,滥用民力,建造享乐或装点门面的的宫殿楼阁。所谓“使民以时”、“勿夺民时”,就是出于这种目的。这虽然不能真正约束帝王们的享乐欲望,但也确实压制了以宏伟工程纪念功业的思想苗头。所以,中国的古建筑,多注重实用性,少追究永恒性,根本没有产生西方那种在建筑中体现历史价值的观念。

与中国不同的是西方追求永恒,西方文明滥觞自古希腊,古希腊文化又多受古埃及影响。古埃及是神权与王权合一的政治体制,法老既是世俗的最高统治者,又是最高太阳神的化身和尘世人,为了体现这种至高无上的地位,古王国时期的法老们都为自己营建了巨大的陵墓――金字塔,并用巨石为自己的家族成员雕刻了巨大的立像、坐像。这些宏伟的石头建筑很多至今尚存。西方重视宗教观念,任何宗教都以追求灵魂不朽与超越为主要特征,石头构造的建筑正好满足了这一要求,石头的永恒与完美,与人生的短暂、缺憾形成鲜明对比,同时,西方人认为要想得到神灵的保佑,就必须献媚于神灵,以免自己受害,在石构建筑中,建筑的实用功能和宗教功能就融为一体,人的灵与肉就通过石构建筑实现了高度和谐统一,西方的建筑充满着宗教神秘主义的情绪。不同的语言表达不同的思想,流露出不同的情感,不同的建筑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体现不同的宗教信念。

三、审美趣味差异

各种建筑创造中的所谓“美”,不论以何种表现形态和方法,其内容都有相通之处,即美的内核――精神是共同的,但因各有其特异的审美追求而别具风采。

中国建筑强调实用性,以“羊大为美”,认为建筑只要满足避潮湿挡风寒与避风雪等基本要求便行了,相对于石构建筑的挖掘与开采,中国人更倾向于配合。自然,中国人热衷木构建筑一方面和中国的林木资源丰富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若以秦岭淮河为界,南方平原、丘陵地带遍布着阔叶常青树,山区并大量生长着云杉、冷杉等针叶树,北方则以阔叶落叶林、针叶林为主。这些树木资源为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轻便的木材加上标准化的的技术,令每一代都可以建成华丽的建筑群,明代造园家计成在他的《园冶》中说:“固作千年事,宁知百岁人,足矣乐闲,悠然护宅。”与其为千年大兴土木,毋宁为匆匆人生而求安乐,这代表着中国人对建筑的审美态度。

西方的传统建筑长期以石头为主体。古希腊的大量神庙是用石造的,古罗马的大量神庙及广场等世俗类建筑是石造的,一直到文艺复兴、17世纪古典主义建筑、18世纪的宫殿及宗教建筑,其主要形式也都是石构的,以石为材的西方古典建筑质地坚硬、沉重而可塑性强,在质地上阳刚十足。早在2000多年前古罗马奥古斯都时期的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就在他的著名《建筑十书》中提出了“适用、坚固、美观”,这一经典性的建筑三要素观点,被后人奉为圭臬,17世纪初英国建筑师亨利・伍登提出优秀建筑物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坚固、实用、欢愉。西方人把坚固作为评论优秀建筑物的原则之一,因而当中国古老的建筑物随着时间流逝而被烟消云散的时候,西方的石构建筑依然完好的保存着,用实物形象演绎自己的变化。

参考文献:

[1]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方拥.中国传统建筑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