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08 09:53:3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学年鉴定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建立德育档案的必要性分析
做好德育档案工作是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首要工作,德育档案的管理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规范好德育档案管理工作,才能更好的促进德育工作的规范和发展,培养出重视自身素质发展和潜能开发的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建立健全德育档案对促进学校的德育工作及整个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大意义和作用。”
二、中学德育工作档案的构成分析
(一)德育管理档案
这一类档案应是德育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在德育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类档案,主要包括:
1.上级关于德育工作的相关文件,上级在视察各校工作中对德育工作提出的重要讲话、意见。
2.本校德育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德育工作领导管理制度,德育工作人员职责,班主任选配、聘任、培训、考核、评优制度,心理教研室工作制度,校外辅导员工作制度,团委工作制度,本校学生守则、评先条例,德育档案工作制度,学校规章制度中包含德育工作的部分等用于规范德育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
3.德育工作的计划、总结。这类档案即学校德育工作中的各类计划总结,包括学校德育工作规划,德育处、关工委、家长学校、社区少年宫等的计划、总结,凡在德育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对德育工作具有指导、总结意义的文件都包含在内。
4.德育工作会议记录、纪要。主要是在德育工作会议中形成的记录,如班德育研讨会、班主任周会、家长会、家委会、“三结合”联席会议等德育工作会议的记录。
5.德育队伍建设情况。包括德育工作人员组成名单及德育工作者的培训情况等材料。
6.日常德育工作档案。是指在规范性德育工作形成的记录,如班主任的工作记录(如班主任工作手册、家访记录、德育论文等),校外辅导员工作记录(如校外校外辅导员到校进行的讲话等),德育教师工作记录(如德育教师的教案、给学生的学习材料等),国旗下的讲话,班会方案,常规评比记录,结合各项重要的节日、纪念日(如植树节、学雷锋月、成人仪式)开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活动的计划、总结、图片,学生评优评先情况,学生帮扶情况,学生、教师、家长心理健康辅导、团训活动,社区少年宫活动情况,社会实践、文明礼仪教育、军训等日常德育活动的记录。
7.与其他学校交流的德育材料。
8.学校在德育工作中的获得的荣誉。
(二)学生德育档案
“高中学校学生的档案内容包括三类:第一类是学生个人档案(指面向学生本人设立的档案);第二类是公寓整体档案(指面向全体住校学生设立的档案);第三类是学生成长记录袋(指学生在高中期间的行为档案)”。[2]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道德品质越来越受到高校和社会的重视,学生的德育档案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德育档案工作的管理过程
(一)收集
收集工作时档案工作的第一个环节,只有收集工作做好了,才能进行档案管理的其它工作。这项工作要求档案工作人员要有极强的责任心,档案工作者的疏忽,容易导致档案收集不齐全。档案收集工作需要校领导、班主任、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的配合,工作人员必须有耐心进行长效的沟通,及时追回需要归档的材料。收集工作应是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如德育管理档案中的上级指导文件、本校的规章制度、德育计划(总结)、德育会议记录、德育队伍和学生德育档案可定期收集,一个学期或学年结束后系统收集一次,这些类别的档案形成具有规律性和周期性,且数量不大,定期系统收集一般不会遗漏。德育档案管理中的日常德育工作档案、荣誉档案,形成规律不明显,且种类繁多、载体形式多样,需要不定期的收集,特别是丰富的德育活动档案应做到活动结束后所有活动记录材料立即归档,以免遗漏。收集工作还可以结合学校的各项评估检查进行。评估检查需要收集大量的材料,档案收集恰好可以利用评估检查的机会,及时补齐档案。
(二)鉴定、整理
鉴定、整理是档案工作中核心环节,决定了档案工作是否规范、完善。收集档案之后,应对档案的价值进行鉴别,以对其进行整理。相对而言,德育工作档案的数量并不大,主要进行保管期限的分类,分为长期和永久两类,这样简单,易于操作,实用性强。一般而言,德育管理档案中的上级指导文件、本校的规章制度、德育计划(总结)、德育队伍建设、荣誉和学生德育档案划为永久保存,档案德育会议记录、日常德育工作记录、与其他学校交流的德育材料等划分为长期保存。整理时,将学生德育档案、荣誉档案单独划分出来整理,学生档案以班级为单位,每个学生一页,每个班级一册。荣誉按照时间顺序编流水号。其它类型的档案按保管期限划分后,按年度,编流水号装盒。建议按件进行整理,一个会议的记录,一个活动的记录按一件处理,这样不仅有利于与档案整理的规范,也有利于档案收集的完整和便于利用。编制规范的卷内文件目录和索引目录,在档案盒封面填写清楚档号、题名、保管期限等内容。
(三)编研、利用
编研、利用是档案工作的灵魂,如果没有利用,档案工作就失去了灵魂,变得毫无意义。
1.编制德育简报、年鉴。根据收集档案,每半年或每学期编一次德育简报,对一个学期内进行的德育工作进行总结和宣传,记录德育工作的动态。每年根据收集到的档案编制德育年鉴记录重大德育事件、荣誉等,为德育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2.制作宣传板块、图册。将学生的先进事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的活动,制作成宣传板块、宣传册,宣传典型先进事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达到再教育的目的。
3.为学校各项评估工作提供翔实、丰富的证明材料。德育工作是学校迎接各项评估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工作档案建设的完整、规范,为各项评估了原始、翔实、丰富、真实的材料,保障各项评估工作的顺利通过。
管理部门及职责:我国高校研究生助教工作没有一个权限集中、统一管理的工作机构,其聘用、考核、学生管理、工作管理等分摊在不同部门管辖,一般涉及人事、教务、研究生院及各院系,多家共管。
岗位设置及招聘:国内各高校目前多数由研究生自愿提出岗位申请,由各院系根据学校的规定结合学院制定的标准进行选拔聘用,岗位职责也由院系及课程主讲教师确定。
工作实施及考核:我国研究生助教的工作内容基本为教学辅助类,包括辅导答疑、批改作业、阅卷和带实验课等。个别高校规定研究生助教可承担部分本科生、函授生等层次的授课任务。对助教工作的评价考核主要由院系负责,评价依据综合了主讲教师考核、助教自评、院系打分等,考核结果作为学年鉴定、评优及申报奖学金等的依据,同时也作为发放助教酬金的依据。
培训制度:我国的研究生助教培训制度尚未建立起来,对研究生助教的培训和帮助主要是主讲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所作的相关指导。
二、国内研究生助教制度存在的问题
工作内容单一,对能力提升作用有限。从调研结果中可以看出,研究生助教工作内容主要集中在批改作业、指导实验和辅导答疑,占研究生助教工作总量的70%~80%。过半数助教表示,自己所承担的工作难度不大,工作量少且缺乏挑战性。
缺少规范的聘任程序及完善的职前培训。研究生助教虽然属于“三助”之一,以为研究生提供经济资助为初衷,然而鉴于该项工作的特殊性,需要公平公正地选拔具有优秀专业水平的研究生方能胜任。目前,实行助教制度的国内高校的招聘制度缺乏统一、具体的标准和要求,操作过程中方法单一,程序不规范,存在较大的人为因素,导致助教岗位的优势无法充分发挥。
研究生助教同时具备学生和教学人员两种身份角色,在聘任上岗前需要对其进行心理、职业道德、教学技能、交流沟通等能力的训练指导,才可满足岗位需求。国内各高校尚未建立起培训制度,没有开设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培训项目及课程,所获得的指导多来自于主讲教师对教学内容方面,助教自身的能力和素质的提升远达不到其期望值。
缺乏客观全面的考核与激励体系。现行的教师评价与助教自评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在操作过程中常会流于形式。由于缺少对助教岗位工作量的量化指标体系,且主讲教师的评价由于具有较大的主观性与随意性,助教自评带有趋利性质,造成考核结果与实际工作效果出入较大。由此引发部分助教对于工作量分配不均和报酬“大锅饭”情况的不满,严重影响助教的工作积极性和教学质量。
三、对我校建立研究生助教制度的启示
通过对大量文献的研读总结以及对国内外高校研究生助教工作的调研分析,为我校研究生助教制度的建立指明了方向路径及工作重点。
明确各部门责权利,建立畅通高效的管理体系。建立研究生助教制度需首先理清所涉及各部门的责权利,做到分工明确,流程畅通。一般涉及部门有教务处、研究生院、各院系等,由各院系根据需求岗位,并作为聘用单位负责研究生助教的日常管理及考核评价工作;教务处和研究生院共同负责协调助教岗位的整体规划,进行宏观管理,对设岗情况审定备案,由研究生院牵头设计并组织实施助教的岗前培训、考核激励等。
完善招聘制度,形成公平竞争择优上岗的选拔机制。应针对我校情况制定相对可行的统一的招聘标准,明确招聘流程,使之常规化、规范化、科学化,并根据工作难度不同,设置不同薪酬等级的助教岗位。利用研究生院、教务处的网络平台,公开岗位需求信息,并将招聘标准、过程与结果等相关内容进行公示,营造透明公开、公平竞争、择优聘任的招聘环境。
建立研究生助教职前培训体系,重视教学能力及素质培训。应设计出完善的配套培训课程体系,对接受聘任的研究生助教,必须完成培训课程并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工作。课程体系应根据所聘岗位和院系不同,涵盖专业知识、教学能力、实验能力、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学及沟通交流能力训练等,尤其对于承担课程讲授任务的研究生助教,需要对其教学技能进行特别训练,以保障教学质量。
完善研究生助教评价制度,引入相应激励方法。对研究生助教工作的评价应是多元化的,应充分融合主讲教师、本科生、院系管理员的反馈意见,进行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加大本科生评价权重,充分重视主讲教师意见,才可对研究生助教的工作做出较为客观的评价,考核结果实时在网络平台上予以公开,接受全体教职工的监督,确保评价的客观真实。同时,对研究生助教的评价结果,可作为其薪酬发放和是否继续聘任的考量因素。
基金项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课题(2015Y1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支持项目(RW150143)。
一、教学质量控制
1.教学管理中质量控制的意义
教学管理中的质量控制是指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学校教师应该有教师职业精神,用积极的态度对待学生,用饱满的热情给学生讲解每一个知识,用细心的态度解答每一个问题,使学生在心里消除师生间的恐惧和隔膜,拉近彼此的距离,真正做到学生对知识理解好、掌握好。只有如此的教学方式,才能保证教学质量,才能为学校培养更优秀的学生,为社会培育更优秀的人才。
2.教学质量控制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1)目标明确
一个学生的能力体现,并不完全依赖于这名学生的个人天赋,更多的还是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效果。优秀的学生,更能得到社会的认同,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才能满足更高学府或用人单位的需求,才更能体现出学生的个人能力和价值。所以只有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管理才能通过监督、督导教学的方式控制教学质量,达到培养合格人才的目的。
(2)与时俱进
提高对教学质量的控制,必须与时俱进,坚持“学生为主”的指导思想。教师要时刻坚持以培养学生个人能力为基础的原则,参照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经验,结合当前教育实际,不断完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与应用能力。
(3)整体构建
结合宏观的教育目标与微观的教学方式,从教学计划制定到教学方式的实施、调整,最后的教育效果总结、改进,全程整体地构建完整的教育质量控制管理体系。
(4)用事实说话
教学质量控制过程中,要遵循科学性、技术性和严谨性原则。要做到对质量控制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深入分析并妥善解决,根据事实研究分析,进行全面细致的质量控制督导。
(5)发挥积极性
学校要制定有效合理的质量控制方案,让教师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并严格要求自己去实现学校的质量控制的目标。在教学中,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积极地发挥教师才能,引导学生完成教学目标,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6)民主原则
精益求精是教师的想法,也是学生的目标。这就需要发扬民主教学原则,充分尊重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性,结合教师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需求,综合考量,对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正,以保证教学质量的整体最大化提高。
二、教学管理
1.教学思想管理
教学思想管理体现出的是学校领导对教学活动的有效管理。学校领导要针对教学内容开展不同的管理活动,从思想上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在此基础之上制定出正确的教学计划。
2.教学组织管理
教学组织管理要建立在合理科学的基础上,只有这样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才能顺利有序地进行。教学组织管理主要通过对各个学科进行研究以后对相同学科进行统一的教学备课和研讨,而教师在这种统一的小组讨论中安排课程计划。
3.教学质量管理
教学工作管理在注重效率和方法的基础上,更应该注重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管理决定了管理者在教学工作方面所做的一切决策是否正确。提高教学质量才是最终目的,而教学质量管理主要包括全面的质量管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和全员的质量管理。
(1)全面的教学质量管理
为了使学生离开学校以后能够快速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国家规定学校对学生实行全方面的教育,注重学生德智体美的全方位发展。比如在智育中,不仅要保证学生基础知识的全面掌握,同时还要不断提高学生基本技能的应用质量,还要在智力和能力方面进行全面提升。具体来说,目前新课标对学科教学有了新的要求,而教师要根据新课标在教学阶段完成教学质量的要求,最重要的是要保证学生接受教学质量的能力。
(2)全过程的教学质量管理
教学质量管理,需要教学过程和学习效果检验过程都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发现问题,把问题消灭在考试之前。教学质量管理应该注重教学全过程的管理,而传统的教学质量管理仅仅注重教学成果而不注重教学过程质量。想要保证不同年级的教学质量管理,就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科的教学特点,对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合理科学地把握和管理,并且让教学过程更加优化和完善。
(3)全员的教学质量管理
教学工作是学校全部工作的中心,而教学工作的主要成果体现在学校领导对教师的管理和教师对学生的管理两个方面。只有学校领导在与时俱进的课程管理引导下才能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而教师只有在合理科学的教学计划之下才能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取得良好的成绩。
三、质量控制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1.学校教学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要点
(1)教学质量控制系统
建立学校教学质量控制系统对于落实学校教学规范、明确学校对学生的培训目标具有系统的督导作用。学校可针对教学质量控制设立督导室,不定时抽检教师的授课状态,对状态不佳的教师进行及时调整,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各班应任命一名学生信息员,学校应任命教学监督员,由信息员负责把班级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教师的讲课状态汇报给监督员,对教学过程做到质量控制。
(2)分配教学质量控制监督工作
控制教学质量的督导室,应直接对校长负责,对教学质量方面的督导内容应由督导室全权负责,不应过分分解,造成职责不明。同时,学校应任命具有丰富教学经验、教学态度诚恳的优秀教师担任直接督导工作,可以通过发放薪金等方式,督促担任督导职责的教师公正认真地监督学校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对所授知识的掌握、理解情况,从而加强学校对教学质量的控制和把握。
2.严守教学质量控制的制度
(1)制定各项教学质量控制工作制度
学校在各学期授课前,应由负责教学的校长牵头会和教务处、教学部、监督督导机构,对该学期各学年的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环节制定较为系统、完整、详实以及操作性可行性比较强的制度和标准。
但由于各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同,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也不同,所以各个学校应该对该校教师备课计划进行全面管理。教学质量考核与奖惩、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教学常规考核办法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奖惩;听课、日常教学秩序检查、教学质量综合检查周、教学质量信息反馈与整改是对教师具体学科教学安排、计划和学习的制度管理;将所有学科的课程目标具体化,并且真正落实到教学管理的具体教学环节和实践部分,让教师有计划、有方法、有目的地进行教学管理。根据各校所处不同情况与不同教学目标,结合以上制度要点制定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约束制度。这样不仅便于教师对教学的执行和操作,也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时也对教学管理的质量控制起到了监督和保障的作用。制定的教学质量考核以及奖惩办法等相关文件,在实施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目标管理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2)实行三全监控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教学的本质,为了提高学校对教学质量的控制,落实教学质量监督制度,切实监督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听课过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点和重要保证。
学校应该开展校日常监控、督导机构专职监控以及实行师生自我约束的“全员”质量控制。对教学环节和实践环节进行“全程”质量监控,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质量监控。实行“三结合、两对照、一条线”的监控模式。“三结合”是指不定期检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自查互查与领导检查相结合、抽象检查与全面检查相结合。“两对照”是指用《教学管理规范实施细则》、《教师教学常规》、《学生学习常规》和学校的实际管理现状相对照,用同级同类学校管理水平与本校管理水平相对照。“一条线”是指“定标-达标-检查-反馈-调控”一条线。
(3)实施四维评价
在加强教师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学校也应该开展由各领导、教学督导、师生组成的以及行业专家四个维度的教学质量评价,革新传统的考核评价方式,采用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技能大赛以及学习过程跟踪反馈等多种考核评价方式,建立起多样化全面化的评价制度。
3.对教师教学因素的控制
教师的工作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教学质量。因为教师是直接和学生接触,并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媒介。身为教师,一定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敬业的工作态度,不能把私人感情带到教学工作中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所以,学校教学管理质量控制中要特别重视对教师教学方法的控制和对教师教学态度的控制。因此,学校领导需要按照教师队伍的具体情况和教学质量控制督导室的汇报,针对性地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努力打造出一支有优秀师德和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这也是加强教学质量控制的原因。
4.对教学管理机制因素的控制
教学质量的控制需要一个有效合理的教学管理机制来约束运行。教师对待学生的评价仅在于成绩的好坏,而不在于学生学习的努力过程,教学工作过程被程序化和机械化,这些情况的发生与学校教书育人的主体完全背离,同时也与文化发展方向相矛盾。所以,学校教学管理机制改革一定要从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不断跟进,才能保证给学生提供一个到处充满书香气息和学习乐趣的学习环境。学校管理人员应该与时俱进,不断转变传统的教学管理经验和方法,为学校创造一种能够包容多元文化和教学理念的开放式教学氛围。只有这样的教学管理机制才能够有效地约束教学质量控制制度,并释放出无穷的教学创造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管理中实行质量控制取得的效果
1.创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科学有效的质量控制,能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讨论、思考,构建师生共同学习的和谐氛围。这样,学生在融洽的学习环境中可以自由想象发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共同讨论研究知识,学生也会积极地配合教学活动,在娱乐中学到知识,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学生学到知识,教师完成了教学目标,教学质量得到了控制,学校也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
2.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
通过有效的质量控制,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配合教师课堂教学,并严格地要求自己完成作业。在教师科学的引导下,树立自己的目标,并严格要求自己完成自己的义务,并能够进行自我评价,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地位和作用,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并进行自我激励,通过对自身的调控,进一步强化积极行为,排除消极因素,使得自我行动更具实效。
3.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合理的质量控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从被动听课转变成主动思考学习,而且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状态达到最佳,做到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思考,有助于教师教学的良好开展与目标的顺利实现,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校是人才的摇篮,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国家规定学校要全方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方面的发展,来跟上时代的步伐。所以,学校管理更应该注重质量控制,按照国家的规定,科学有效地对教学工作进行管理和监控。以“一切为了教育”为出发点,对教师的教学任务合理地分配和考核,严把教师教学质量关、严抓教学管理的问题和缺陷,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力争把教学质量放在第一位,这样才能为祖国培养出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杜长海.浅谈教学管理与质量控制.科技信息,2008(20).
[2] 夏前正.浅谈质量控制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工程,2012(12).
[3] 章涛.浅谈如何发挥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大舞台,2011(10).
[4] 左家哺,张翔.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基本问题的新认识.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
[5] 刘滅,张宪霁,刘喜斌.高职院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模式.新校园,2010(12).
[6] 张良成.浅谈学校教学质量创新型管理.新校园,2012(2).
[7] 陇静华.在素质教学中,向课堂要质量.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9).
[8] 何安兵.狠抓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科学咨询,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