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师德师风论文

师德师风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8-07 20:11:4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师德师风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师德师风论文

第1篇

2、学生接近教师有很多原因。除了品德,教师的学识、外表等都会成为促使学生接近的因素。但学识只能满足学生一时的求愿望,只能维系短暂的顺从与亲近,外表只能吸引肤浅的注意。真正打动学生心里的,是人格和品德的力量。这力量才是长久的,它将影响学生的一生,是学生的立身之本。因此,就对学生一生的影响讲,学识、外表等加在一起,也远不如品德重要。

3、对教师说,最好的报达就是得到学生的真心拥戴。但对一位教师师德师风的真实准确的评价,往往是在其失去一切外表的吸引力、学术和行政的种种,以及对学生所能构成影响的所有因素之后,才能真正得到。

4、好的师德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学习、相互尊重。

5、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颇深,师尊严使学生在教师面前往往会失去我,特别是在中小学阶段,平等观念几乎完全为师尊严所替代。在教育这一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不是简单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是教育主体与受教育主体间的双向交流的关系。向学生灌输平等意识,使他们的主体意识觉醒,并在学习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其主体性,这是大学教师义不辞的责任。教师在心深处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体意识又逐步觉醒和发展,这样才能进行主体与主体间的有效交流和沟通,达到教育实践活动的良好效果。

6、好的师德师风的另一个具体表现,是师生之间要倡导民主,并且教师要身体力行,为学生做出表率。

7、民主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但是,在传播、播种文明的校园里,却有部分教师缺乏民主意识,可见教师倡导民主并身体力行的必要性。但师尊严的流毒依然至深,认为学生尊重教师是天经地义,却忽视了教师也应该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和教育管理中,对学生过多地指责和否定,指责学生学习不努力、生活散漫、胸无大志等等。即使这种指责是善意的、有根据的,学生在心深处也是难以接受的。因为学生的需求和个性被忽视了,他们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而且有的批评和指责带有主观武断的色彩,缺乏在相互新生的基础上讨论的民主氛围,本质上不是主体与主体间的交流。显然,民主作风是确立和发展学生主题性的基础,是师德师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

8、师德不仅是教师个人,也是教师群体,即风气。个人师德不好,虽然有时会在小范围里造成“一个臭鸡蛋毁了一锅汤”的坏影响,但毕竟还只是小范围的事。教师群体如果风气不好,特别是与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沆瀣一气,其危害性就大了。这时的师德就演变为整个教育行业的品德,这时的不良师风就演变为教育行业的不正之风了。这些年,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对教育行业也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大到学校乱收费、“吃”学生、拿学生,小到教师个人贪占学生,成了一种极坏的社会风气。可见师德师风是与行风紧密相关的,而行风又与世风相伴相随。一般说,世风日下,必然行风日下,行风不正,必然师风不正。所以整顿师风必先整顿行风,整顿行风必先整顿世风。而特殊说,由于教育行业对后代的影响超过其他行业,因此,有时师风正,也可带动行风,行风正,又可影响世风。所以,任何时候,提倡教师的师德师风都是必要的。

第2篇

私立幼儿园多数聘用非学前教育或教育专业的工作者从事幼儿教育。大部分教师没有敬业精神,专业素养不高,不注重为人师表,对幼儿缺乏耐心和细心。个别教师个人素养不高,工作时带有情绪,使幼儿园出现虐童、侮辱幼儿等行为;有部分教师为了达到自己目的出现了收礼等现象。

二、私立幼儿园师德师风问题的成因分析

1.私立幼儿园招聘门槛不高,多数聘用非本专业教师

第一,现阶段,私立幼儿园招聘教师的主要来源有三方面:(1)私立幼儿园向社会招聘时,多数招聘下岗人员,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和少数大专毕业生。(2)部分教师是公办幼儿园或当地中小学退休的老教师。(3)还有一部分为办园者或合伙人,投资者的家人、亲戚、朋友等。第二,私立幼儿园多数聘用非本专业教师,教师本身素质不高。由于私立幼儿园的招聘门槛低,以盈利为目的。幼儿教师工资普遍不高,各方面社会保障不完善,很难转档落户,这样一些专业教师在择业时很少选择私立幼儿园。而私立幼儿园在中国幼儿园占大部分,教师需求量大,面对社会招聘只能招聘非专业的教师,这就导致私立幼儿园的师德师风降低,从而影响幼儿园的教育水平,也是近年来私立幼儿园频频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2.私立幼儿园薪资低

由于私立幼儿园投资主体单一,办园经费不高,经费的主要来源除了投资者的资金外,多数依靠幼儿的保教费用。政府给予的经济扶持又很少,使私立幼儿园的经费紧张,不得不缩减聘用教师的费用。多数私立幼儿园的教师工资低,其工资不以教师执教年龄的增长和教师的优秀表现而有所增加,甚至有的教师工资从未增长过。部分私立幼儿园社会保障制度没有真正落实,私立幼儿园教师没有社会保障,教师对工作热情不高产生职业倦怠。由于收礼导致教师对幼儿的不公平对待,使幼儿接受不良的教导与影响。

3.私立幼儿园教师社会地位不高

社会对私立幼儿园重视不足,导致私立幼儿园幼儿教师在教育事业中地位最低,一些人认为教导幼儿不需要很高的文化知识、道德修养、专业知识,任何一个有些文化的人都可以担任,这也成了私立幼儿园教育落后的原因。现阶段国家提高了对幼儿园教育的重视,加大对学前教育人员的专业培养,但目前中国处于调整期,各项政策未完善,导致部分私立幼儿园依旧保持原有的教育方式,聘用教师条件低,使非专业的教师仍保持自己对幼儿教师的认识,教师自身没有感觉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与使命感,导致其职业倦怠,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教师的个人素养,影响教师的师德师风。不良的师德师风很难赢得家长的认可,导致家长对教师的偏见,从而导致私立幼儿园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降低,很难聘用优秀教师,留住优秀人才。

4.私立幼儿园管理不严,管理体系不健全

私立幼儿园管理者多数为幼儿园的投资者人、合伙人,创办人。这些人中很少有专业的教育工作者,也很少有私立幼儿园聘用专业的幼儿园管理者,而这些非专业人员对幼儿教师的认识不足,导致幼儿园的管理体系不健全,没有完善的园规,没有好的领导者引领教师,对教师的工作没有及时监督,对教师的奖惩不明确、不及时,对教师的管理不完善。私立幼儿园的教师很难转档落户、评定职称,出去学习培训,这些问题直接导致部分教师丧失工作热情,影响了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

5.国家对私立幼儿园监管力度不强

目前,大部分地方行政部门未能设立专门的幼儿园管理机构,聘用专职的幼教管理人员,私立幼儿园基本上是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的盲区。这样容易造成相关部门管理不到位,管理不及时。各部门分工不明确,互相监管力度低,导致有的部门只负责收费发证,缺乏过程监督,致使一些无办学资质者乘虚而入。

三、私立幼儿园师德师风的改进策略

1.提高私立幼儿园教师准入园门槛,招收专业人员

第一,私立幼儿园不应和过去一样要求聘用教师,要统一进行面试考核,要求应聘者必须持有教师资格证,要求教师自身素养要高,做好为人师表的榜样。私立幼儿园应改变以往聘用教师的来源,要从专业学校毕业的学前教育人员中聘用品德良好的教师,这样可以从根本上改善教师师德师风的问题。第二,招收专业学前教育工作者承担幼儿的教育工作。在私立幼儿园提高招收标准,提高教师福利待遇的同时,应大量聘用专业教师承担幼儿的教育工作。因为专业的学前教育工作者,经过专业的学习,能更好地教育幼儿,从身体、心理、智力等多方面教育幼儿。经过专业的培训,教师的专业素养高,有良好的师德师风,这样可以改善和提高幼儿园的整体文化素养及教师的师德师风。

2.提高私立幼儿园教师薪资

私立幼儿园教师工资、社会福利待遇不高。很难招聘有资质的优秀教师,所以私立幼儿园应提高教师的薪资待遇,聘用专业的学前教育教师。对优秀教师给予奖励,这样可以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加强教师的责任感,降低教师的流动性。

3.提升私立幼儿园教师社会地位

私立幼儿园多数不能接收教师档案,使一些教师不能在当地安家落户,从而使教师的流动性高。私立幼儿园教师的社会地位很低,私立幼儿教师很少有机会出去学习,给予幼儿教师更多的培训机会,提高福利待遇,使教师可以接档落户,从而使专业教师愿意到私立幼儿园工作,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

4.健全幼儿园的管理体系

私立幼儿园投资者应聘用专业的管理人才,对幼儿园进行整体改革,设定有利于幼儿园发展的园规,加大管理力度,赏罚分明,提高教师教学积极性。

5.国家加强对私立幼儿园监管力度与扶持政策

第3篇

1.1模拟对象空气温度和平均辐射温度两个参数影响房间的热舒适性。从人体热舒适感的角度分析,文献[5]将室内空气温度和室内围护结构平均辐射温度的组合称为当量温度,认为当量温度是衡量人体热舒适性的一个主要指标,并且给出当量温度的计算公式。其中,fi为维护结构i内表面面积;ti为维护机构i壁面温度,℃;n为房间维护结构表面个数。对于一般性建筑,舒适热感觉的当量温度范围为16.5~20℃,以18.5℃为最佳[5]。本文模拟一定的室内设计温度和送风温差时的室内气流组织的分布状况,具体工况见表1。其中室内设计温度18℃时,工况1,2,3的送风温差和送风速度的乘积为一定值,所以热负荷相等;室内设计温度20℃时,工况4,5,6的送风温差和送风速度的乘积也为一定值,所以热负荷相也相等[6]。

1.2边界条件的设立及计算方法的选取送风口为速度入口;回风口为压力出口,压力大小等于环境大气压力;无滑移壁面条件,采用标准壁面函数。离散方法采用SIMPLE计算,动量,能量,k和ε均采用一阶迎风格式,计算精度为各流动项残差小于10-6。

2模拟结果及分析

2.1模拟结果室内设计温度为18℃和20℃时,从FLUENT模拟结果得到各工况房间的壁面温度和室内空气温度,各工况房间的壁面温度见表2和表3,室内空气温度见表4。

2.2结果分析已知壁面温度(表2和表3),将其数据代入公式(2)计算,得到各工况的平均辐射温度tp,计算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当室内设计温度为18℃时,工况1的平均辐射温度最高,工况2和工况3的平均辐射温度和工况1相比依次降低;当室内设计温度为20℃时,工况4的平均辐射温度最高,工况5和工况6的平均辐射温度和工况4相比依次降低。其主要原因是送风温差不断的减小,送风温度不断的降低,导致平均辐射温度不断的降低。已知室内空气温度(表4)和室内平均辐射温度(图2),将其数据代入公式(1)计算,得到各工况的当量温度tθ,计算结果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当室内设计温度为18℃时,工况1的当量温度最高,工况2和工况3的当量温度和工况1相比依次降低,当室内设计温度为20℃时,工况4的当量温度最高,工况5和工况6的当 量温度和工况4相比依次降低,其主要原因是随着平均辐射温度和室内空气温度的降低,当量温度作为两者的组合,也在不断地减低。综上所述:当室内设计温度为18℃,相同负荷的不同工况下,送风温差越大,送风温度就越高,平均辐射温度越高,室内空气温度越高,当量温度就越接近最佳热当量温度18.5℃,热舒适性越好;当室内设计温度为20℃,相同负荷的不同工况下,送风温差越小,送风温度就越低,平均辐射温度越低,室内空气温度越低,当量温度就越接近最佳当量温度18.5℃,热舒适性越好。

2.3能量分析由表6可知,当室内设计温度为18℃时,工况1当量温度为18.4℃,当室内设计温度为20℃时,工况6当量温度为18.7℃,两者与最佳热当量温度18.5℃偏差基本上相等,所以工况1和工况6的热舒适性效果相同[8]。但是由FLUENT模拟计算结果显示:工况1消耗的能量是986W,工况6消耗的能量是1088W,工况1比工况6少消耗102W,显然工况1耗能大大低于工况6耗能。这说明在不同的室内设计温度下,只要温差合理,房间内部的平均热辐射温度和室内空气就能相同或相近,当量温度就能相同或相近,也即热舒适性是一样的,而且可以节约大量的能量。

3结论

第4篇

【关键词】陶器 新石器时代 纹样 原始社会

探索艺术的起源,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的象征,是原始手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岩画、玉器等艺术形式并置于原始社会艺术中,有同等的意义特征;在新石器时代早期艺术的源起、发展的过程中,陶器艺术不管是外形还是纹样风格的形成,都是漫长悠久的过程,旧石器文化为人类祖先原始艺术的发生提供了可能认知的材料和判断依据。促进了人类艺术社会前进,创造了更多艺术形式。从艺术风格形式的图像学意义来说,陶器在原始艺术中起到的重要性中,陶器纹样风格起着不容疏忽的作用。

新石器时代陶器艺术有陶器装饰纹样和少量动物造型的陶器、陶塑;不容致疑,陶器的功能性是实用;动物造型的陶器、陶塑大多属于原始宗教用器,富有精神寓意。陶塑的题材大多是人和动物;一些做工精良的陶塑作品,足以说明原始先民敏锐的观察力和生动的描写表现力。新石器时代陶器装饰艺术大体可分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岭南地区、北方地区等四大体系。由于新石器文化分布地域广泛,受到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陶器艺术的器型装饰大不相同。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文化遗址大都在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产生中国原始文明形成发展的基石。这一带气候温暖湿润,有良好的植被,是动物很好的生养繁殖之地,也为先祖们就在这片土地上从事农业生产和渔猎活动提供了丰厚的载体。附着于经济形态的原始宗教和服务于原始宗教的艺术也相继产生。

早期的陶器均为手工制作,火候比较低,器物表层大多为素面,陶器的纹饰仅占器型的三分之一,纹样大多都是比较简单的绳纹和刻划纹。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制陶技术已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具有器型优美装饰精致辞纹样的彩陶也相继出现;原始人们为了在装饰上运用形式感所形成的装饰效果,以达到审美要求满足;在装饰布局上已从不同的视角,来体现装饰效果;以丰富多彩的几何纹为主体,来达到图案的样式化、抽象化;这些装饰图案的创造体现了我们先祖对现实生活的有效反映。

陶器装饰中纹样繁多,最为著名是有人面鱼纹、乌纹、太阳纹、天象星辰纹,还有花草叶纹、兽面纹和人形纹;这种文明初始时器物的装饰纹样是人类审美需求的一种表现。不是从纯粹的审美动机出发的而是为了达到标识和象征、满足实际应用的目的;审美只是次要欲望而已;造型也是适应生活实用的要求而考虑;陶器早期纹样大多具有防止滑落和加固的作用。是器物与纹饰最早的有机组合,发展到后来的纹样标志性的突显,功能性退其次的阶段,纹饰仍根据器型的形状来设计和绘画,因此陶器纹饰受到器形的限制。陶器的花纹大多描绘和画在器形比较平缓面积较大的部位。装饰位置与器形的使用条件相适应,不同的部位,也相应运用不同的装饰花纹。装饰图案的产生也是在劳动实践中产生的结果,由于编织纹的有规律而富有变化的织制,使人们开始进行模仿,有意识的组织在陶器的装饰中,劳动的节奏感也对纹样的规律化产生作用,对自然物形象的高度概括使其抽象化;陶器纹饰的组织结构即陶器的装饰形式,可分为单独纹样,带纹,四方连续;单独有规则的结构纹样,在一定的形状内将纹样适当地组织在一起又称适合纹样,带纹也叫二方连续纹样,是一个纹样可以上下左右重复展开;四方连续纹样分类梯形连续、菱形勃连续。纹样形式要素因工艺的不同而造成的不同视角效果;陶器纹饰的装饰特点大体可以总结为适应陶器基本形的装饰要求,及照顾陶器各个视角审美的综合效果;装饰纹样的演变由繁到简、由具象到抽象的趋势。

风格不仅是由民族的文化性质所决定的,还受到形式特定结构的影响,形式的结构包括结构组织和色彩比例等意识意向;也是指纹样的简易化、分解、组合、增加等的变化,形式和风格是相互关联的、紧密不可分的。图案的艺术再创造,更多的在于运用了多种形式法则,这些法则使人们在装饰上运用形式感所形成的装饰艺术效果,来达到完美的统一。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元好问 《论诗三十首》 自然 雕饰 人格

金末诗人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以绝句的形式对汉魏以来的诸多诗人及作品进行了品评,集中传达了其诗学理想。元好问论诗以正统儒家诗教为旨归,提倡诗歌的风雅传统。在风格上,他推崇慷慨、刚健的诗风,故对雕饰、绮靡的文风大加排斥,而对发自内心真情实感的作品青睐有加。这主要体现在他对自然风格的推崇上。

一、 元好问对自然风格的推崇

《论诗三十首》第二十九首道:“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传语闭门陈正字,可怜无补费精神。”①

此诗评论的是谢灵运和陈师道的创作。“池塘春草”即指谢灵运的《登池上楼》中“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一句。元好问认为此句诗万古千秋都是新的。相比之下,陈正字(即陈师道)的诗歌创作则是一种“闭门觅句”的方式。元好问认为这种创作的结果就是徒劳费神,于事无补,写不出好的作品。由此不难看出,元好问在此是推崇自然的风格。

对自然风格崇尚,在中国古代诗论中占有重要地位。钟嵘《诗品・序》说道:

至于吟咏性情,何贵于用事?“思君如流水”,既是即目。“高台多悲风”,亦惟所见。“清晨登陇首”,羌无故实。“明月照积雪”,讵出经史。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②

钟嵘所提出的,就是著名的“自然英旨”说。认为诗歌的内涵在于吟咏性情,故所见、所感即可成诗,而不必雕琢或者用典。所以他指出“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也就是说,古往今来的许多伟大的作品,多不在技巧的高超,而是恰如其分地表达作者的感情。

由此来看谢灵运“池塘生春草”这句诗,它历来备受诗论家推崇。《登池上楼》写于谢灵运外放永嘉太守之时。诗人大病初愈,开窗偶尔向外一望,感受到的是“春风革绪景,新阳改旧阴”。春天的生机、温暖一扫寒冬的阴冷。接下来就是他的所见:“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简单几个字就把春日里的盎然生机很自然地传达出来。诗人所写即其所见,未加任何雕饰。所以元好问说“万古千秋五字新”,不是没道理的。

这种自然风格的诗我们可以见到很多。如《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人见到月光,先是“疑”,然后“举头”看见了明月,接着“低头”思念故乡。短短二十字,流畅无比。然思乡之情,跃然纸上。又如王维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红楼梦》描写香菱学诗道:“我看他《塞上》一首,内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③“直”和“圆”二字上并不见任何雕饰,也是自然而然地写出了大漠的风景。

元好问也在《论诗三十首》中展现他对自然风格的推崇。如他评价陶渊明诗:“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评北朝民歌《敕勒川》:“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

要之,元好问对“自然”这一品格的规定性是指不涂饰,不堆砌,语言上自然流畅,无艰涩倾向。这体现在创作上,就要求诗人能够自然而然地将感情流露于字里行间。惟其如此,诗歌才会回归风雅。也正是在这一点上体现出与宋代江西诗派追求用典、炼字做法的不同。

陈师道被尊为江西诗派“一祖三宗”的三宗之一。其《后山诗话》道:“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宁粗毋弱,宁僻毋俗,诗文皆然。”④朴拙是陈师道诗歌创作的主要风貌。这在创作上,则体现在他“吟榻”的创作方式。《诗林广记》载:“陈无己平时出行,觉有诗思,便急归,拥被卧而思之,如病者,或累日而后起。”⑤《文献通考》也有记:“世言陈无己每登览得句,便急归卧榻,以被蒙首,恶闻人声,谓之吟榻。家人知之,即猫犬皆逐去,婴儿稚子亦抱至邻家,徐有诗成,乃敢复常。”⑥这种创作态度,使他写出了一些用字造语方面极见功力的诗,如《春怀示邻里》:

断墙着雨蜗成字,老屋无僧燕作家。剩欲出门追语笑,却嫌归鬓着尘沙。风翻蛛网开三面,雷动蜂窠趁两衙。屡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

这首诗描写春景,选取的意象颇为粗俗,如蜗牛、蜘蛛网、蜂窝以及断墙、老屋等,确实给读者带来了一些新奇的感受。而“败絮不温生虮虱,大杯覆酒著尘埃”、“昔日剜疮今补肉”等以俚俗事象入诗,多少总会造成读者接受上的隔阂。元好问对陈师道创作的贬斥,原因也正在此。他认为陈师道“闭门觅句”的创作方式,相对于谢灵运的“池塘春草”寓目会心而言,添注了太多的人力,终显雕琢而徒劳无补。那么是什么让元好问做出如此评价呢?我们还要从元好问的人生追求去看。

二、自然风格背后的人格追求

元好问的三十首论诗绝句,通过系统地评论汉魏以来的诗人去阐发他的诗学理想。从总体上看,他在对比的论述中表达了他对清新自然、豪放雄浑风格的欣赏与推崇,而极力地贬斥雕琢、苦吟的创作方法以及它所带来的一些格调。在他的诗学主张的背后,有着他对儒家传统伦理重构的一种内在的追求。这种追求,是一种对于刚健人格的追求。

儒家思想强调的是对现世生活的积极干预,在此岸世界中达到救世济民与自我实现,也即是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这种思想,乃是中国哲学中关于人生的核心问题:人生理想,即关于人生最高准则的理论。儒家正统强调“仁”、“有为”等一系列问题,放在人格塑造上,就是使自己达到一个完善的、理性的、道德的自我。在身份认同上,“首先为自己立法,成为‘自律’的道德完人;然后为社会立法,成为具有‘他律’功能的‘道’的承担者与实现者。”⑦

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元好问在其诗作中关注现实,指涉现实。金朝乱世的生活经历就使得他首先目睹了民族的危亡,国家的破败以及战乱的残酷:

百二关河草不横,十年戎马暗秦京。祁阳西望无来信,陇水东流闻哭声。野蔓有情萦战骨,残阳何意照空城!从谁细向苍苍问,争遣蚩尤作五兵?(《祁阳三首》其二)①

战争的惨状,如在目前,诗人的悲愤亦可想而知。另外如《癸巳五月三日北渡三首》,则是为我们描绘了战乱的凄凉景象。

战争的残酷,民族的危败,使他痛心疾首。而另一方面,民风的低落,亦是他关注的问题。在他的《陶然集诗序》中也讲了民俗的低落:“盖秦以前,民俗醇厚,去先王之泽未远。质胜则野,故肆口成文,不害为合理。使今世小夫贱妇,满心而发,肆口而成,适足以污简牍,尚可辱采诗官之求取耶!”①战争带来的灾难固然可怕,而民心的低落,更是可怕。于是他把目光转向了人心:“故由心而诚,由诚而言,由言而诗也。……故曰不诚无物。”“性情之外,不只有文字。”①(《小亨集原序》)他讲“性情”,讲“诚”,是他对“士”在社会中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清醒认识,也即是他对伟大人格的追求。

在《论诗》三十首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这一点。如论及张华,说他“风云气少”;论陶渊明“羲皇上”,也是讲其人格的超脱;论阮籍,其“狂”下的“块垒”,乃是其真性情;论潘岳,其《闲居赋》之高情与其“拜路尘”之间的巨大反差……他对雅正、风骨的要求,对刚健、雄浑风格的欣赏,都源于他对伟大人格的呼唤。

这种对伟大人格的吁求,构成了他的思想基础。从这种伟大人格出发,则要求人有“浩然之气”充于体内。于是表现在文学创作上,便要求发“心声”,即“真”。真情是他思想的内核,由此而发的或刚健雄浑或清新自然的风格,便是对这种“伟大人格”的外显,而相比之下雕琢便不足取。

总之,深受儒家思想感染的元好问,首先来讲,是一个积极入世的知识分子。这是他的主体条件,也是我们了解他诗学理想的起点。只有了解了这一点,我们也才能明白,他为何对不同文学风格有着不同的取舍。

三、结语

元好问所处时代,是金末乱世。随着时代的变化,反映在文学上,正是宋朝文坛走向衰落的时代,至此,江西诗派的诸多创作已近僵化。中国古代文学创作又出现了过分注重雕饰、追求新奇的倾向。诗歌发展需要新的突破――元好问也正是在这个时候高举了汉・魏风骨的旗帜来纠正诗风。三十首论诗中,他在第一首便树立“暂教泾渭各清浑”的目标,别裁伪体,重振风雅传统。这是元好问诗论的历史意义所在。

元好问对风雅传统的标举,是通过对作品自然风格的确立而达到的。他从儒家传统思想出发,从追求伟大人格入手来对不同文学风格进行取舍,认为只有做到“以诚为本”,才能在创作时“眼处心生句自神”,使作品呈现出“真”与“天然”的审美风貌,否则只能是“可怜无补费精神”。

过分强调自然风格,使得他在批评一些作家时就难免带了主观性。尽管陈师道在创作方式上比较特殊,但他也有许多质朴自然的诗歌,如《示三子》:

去远即相忘,归近不可忍。儿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喜极不得语,泪尽方一哂。了知不是梦,忽忽心未稳。

则真切地写出了诗人与家人久别重逢的心情,情感传达自然生动。

因此从整个文学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承认文学风格的多样性。正如刘勰所讲:“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雅正。”不同的创作主体有着不同的精神面貌,也才有了不同的文学风格。元好问排斥了柔靡的人格、雕琢的创作方式以及它们可能带来的绮靡、柔弱甚至表里不一的诗风,尽管有的作品在文学史上或许并不失其固有价值。这是在了解元好问诗论思想时值得注意的一点。

注释

① 元好问.元好问全集[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339,45,38.

② (清)何文焕.历代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1:4.

③ (清)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4:598.

④ (宋)陈师道.后山居士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5:8.

⑤ (宋)蔡正孙.诗林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309.

⑥ (宋)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6:1885.

⑦ 李春青,赵勇.反思文艺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7.

参考文献

[1] (宋)陈师道.后山居士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 (宋)蔡正孙.诗林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3] (宋)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6.

[4] (清)何文焕.历代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1.

[5] (清)厉鹗,辑选.宋诗纪事[M].北京:中华书局,1982.

[6] (清)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1.

第6篇

【关键词】张培基 散文 翻译风格

一、散文的特点以及翻译风格论简介

散文以其“内容之真”、“形式之散”以及“意境之美”发展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语言表达直接真实,平实质朴的语言中渗透着作者的真情实感,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与意境。其选材覆盖面极广、表现形式自由灵活。张培基先生在散文翻译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其善于把握中英文两种语言的特点与差异,不仅准确的译出了原作的内容,同时也传达了原文的意境与神韵,在翻译过程中成功的实现了原作风格的移植。

作为我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刘宓庆认为风格是可译的。他提出的翻译风格论指出:应从两个方面去分析作品的风格,即形式标记和非形式标记;其中形式标记包括音系标记、词语标记、句法标记、修辞标记等,非形式标记包括作家的行文气质。本文主要从形式标记几个方面对张培基散文翻译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其在散文翻译中风格移植的方法。

二、张培基散文翻译风格鉴赏

1.音系标记。语音是构成语言的重要因素,因此也是翻译研究中需要注意的对象。散文虽不像诗歌一样讲究严格的节奏和韵律,但其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着某种不规则的音韵。在散文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叠音词、拟声词和儿话音等,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颇具美感。因此,在对散文进行翻译时,译者应该考虑音系因素,尽力在译文中再现原文的节奏美。

例如:没有笑,没有话语。只有雨声:滴―滴―滴。译:No more smile, no more chitchat.Only the drip drip drip of rain.

此处,译文中使用“no more...no more...”的结构,这与原文中“没有……没有……”这一结构几乎完全对等,因此保持了原文的节奏美。此外,原文中“滴―滴―滴”这一拟声词的运用在此处营造出了一种寂静凄凉的气氛。张培基先生在此也选用与其对等的 “drip drip drip ”这一英文中的拟声词,再现了原文所展现出的音韵美,同时也烘托出了一种凄凉的氛围。

2.词语标记。散文语言往往简洁流畅,其注重意境的营造,强调言有尽而意无穷。由于散文在形式上自由灵活,因此在散文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非书面化的表达,给人以亲切自然的感觉,也经常会出现一些书面化的颇具文学色彩的词,给人以美的享受。这就要求译者在进行散文翻译时要注意这两种表达方式之间的差异,在遣词造句方面多下功夫。张培基先生在用词方面也颇为讲究,采用口语化与书面化相结合的方法,将原文所呈现出的亲切自然感完美地显现在了译文中。

例如: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译:I said, “Dad, you might leave now.”But he looked out of the window and said, “I’m going to buy you some tangerines.You just stay here.Don’t move around.”

原句中包含有对话的形式,作者以这种简单明快的形式描述了当时“父亲”去车站送“自己”时的场景。此处,张培基先生没有采用过于复杂的表达,与原文一致,整句也采用了第一人称的表达口吻,“dad”, “look out of”等词均为口语化表达,真实地再现了原文的对话场景。

此外,在对一些颇具文学色彩的散文进行翻译时,张培基先生也仔细斟酌,选择英语中同样具有文学色彩的词以展现原文所呈现出的美感。

例如:迎着将要消逝的残阳,漫步地欣赏着快要到来的迷茫晚景。译:Instead, we would stroll about enjoying the hazy twilight scene before the waning sun disappeared.

原句中“消逝的残阳”、“迷茫的晚景”颇具文学色彩,此处张培基先生将它们分别译作 “the waning sun”和“the hazy twilight scene”, “waning”和“hazy”看似平凡,但与 “sun”和”twilight scene”组合在一起时便为 人们勾勒出一种夕阳一下,人约黄昏后的浪漫场景。

3.句法标记。由于中西思维与文化之间具有差异,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结构方面也存在差异。英语句子结构具有封闭性,形态较为严谨;而汉语句子结构具有开放性,形态较为流散。对英语来说,主谓主轴最为重要。而汉语则较为流散,没有固定的句子模式。可见英语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张培基先生充分考虑这一点,将原文中原本流散的句子结构在译文中转化为逻辑清晰、主谓分明的句子结构,使译文更符合英语表达习惯,从而更有利于外国读者的接受。

三、小结

综上所述,风格是可译的。张培基先生在翻译的过程中采用口语化与书面化相结合的方法,在选词方面也仔细斟酌,充分考虑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成功地实现了风格的移植。因此,在散文翻译中,译者要从音系、词语、句法等方面去分析原文的风格,结合散文的文体特征,注意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从而将原文营造的意境与神韵在译文中最大程度地展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刘宓庆.翻译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32.

第7篇

关键词:金融创新风险防范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创新的涵义

20世纪20年代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其名著《经济发展理论》中认为创新是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包括新产品的开发、新生产方式或者技术的采用、新市场的开拓、新资源的开发和新的管理方法或者组织形式的推行。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研究的对象是广义的经济发展中的创新。对于金融创新,本文的界定为:金融业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具体是指金融管理当局或金融机构为追求宏观效益或微观利益而对其机构设置、业务品种、市场结构及制度安排等方面进行的创造性变革和开发活动。金融创新的具体内涵包括:金融业务创新、金融市场创新和金融制度创新。

二、金融创新风险的形成原因

1.金融创新通过影响货币供应量而使通货膨胀成为可能。商业银行的新型负债账户、可转让存单、证券化贷款等金融创新创造了新的货币供给。而现代金融业电子化的进程加快,电子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金融交易效率,从而提高了货币流通速度。另外,金融创新通过电子化交易、创新的工具等扩大了货币乘数。以上都增加了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调控信贷规模的难度。

2.金融创新弱化了金融监管的有效性。金融创新,一方面,导致金融监管的领域扩大,对象增多。除了对于传统机构的监管,监管机构需要对投资公司、基金公司等新型的金融和准金融机构监管;另一方面,由于表外业务规模的扩大,表外风险随时都能转化为真实的风险,对于表外业务的监管难度也在增加。

3.金融创新降低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金融创新使得各种金融机构原有的分工界限日益模糊,降低了金融机构的稳定性。大量的金融创新工具为投机活动提供了诸多“冲击市场”的手段。金融创新推动了金融市场、资本流动的国际化,使局部的金融风险能够迅速转化为全局的金融风险。

三、防范金融创新风险的配套措施

1.完善和加强金融监管体系,构建符合国际惯例的监管模式,积极防范金融风险。监管当局在加强监管的同时,应积极支持和引导金融创新。

(1)创新监管理念。监管当局应变合规性监管为合规性和风险监管并重,在鼓励法人内部风险监控的同时,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提高系统性风险的防范和化解水平。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的监管经验,积极构建市场化、国际化的金融监管模式。将金融监管的重心放在构建各金融机构规范经营、公平竞争、稳健发展的外部环境上来,更多地运用新的电子及通讯技术进行非现场的金融监管,对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备付金率、呆坏账比例等指标实行实时监控,以此来提高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快速反应能力。

(2)金融创新方式应以原创型为主。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已有的金融创新多为引进吸纳型创新,技术原创型创新不够,致使已有的创新科技含量低,运用效果差。在确定面向新世纪的金融创新主攻方向时,我们应选择技术原创型创新为突破口。其依据是:第一,技术原创型创新代表着当今国际主流,以此为突破口,可以发挥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赶超优势,保持金融技术上的高起点。如果总是跟在别国后面亦步亦趋,模仿仿制,就会失去先机、受制于人,而且失去金融创新产品先期投放市场的巨大效益,造成亏损风险。第二,在我国还存在比较严格的金融管制的情况下,技术原创型创新受金融管制的程度相对较小,因此比较可行。

2.进一步完善金融创新的环境。健全金融法律法规体系。法制与监管状况构成国有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主要外部环境,金融创新同法制与监管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国有商业银行只能在法律和规章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各种要素和条件的分解与组合,创造出新颖的、更富有效率的金融工具、交易种类、服务项目和金融管理方式,决不能把违法违规行为与金融创新混为一谈。其次,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必须服从金融监管,同时金融监管也应有明确的边界,不应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只要商业银行没有违反管理条例和法律条文,其创新活动就要受法律保护。

金融创新在前,而金融创新的风险管理在后,在此期间有一个时间差,为了保证管理的有效性,一是要加大对已经出台法律的执法力度,做到依法办事、违法必纠。二是对目前尚缺、配套条件难以一步到位的个别条款,要通过补充条款予以过渡,规定一定时间必须到位,同时要对金融创新之后所涉及的法律条文适时进行修订,以适应金融创新有序发展的需要。:

3.充实监管人员,提高综合素质。一是将政治素质高、懂法律、精通金融业务的员工充实到监管岗位上;二是加大培训力度,培养出一大批懂得国际金融、了解金融风险、洞悉金融创新业务的复合型金融监管人才;三是落实监管责任,明确监管人员对于金融创新业务的风险监测、风险处置过程中的监管权力和责任,并改进监管手段、鼓励金融监管手段的创新,以金融监管手段的创新应对金融业务的创新。

4.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随着金融市场的全球一体化,金融创新具有国际化特征,一国金融监管部门在进行监管时通常是鞭长莫及,这就要求各通过金融监管的国际协作,各国监管机构与国际性金融组织的合作与协调,能够有效的降低金融创新风险。金融创新监管的国际监管可以从国与国之间的协作监管;二是国际性组织对其成员国所进行的风险监管出发,加强各国金融监管部门的合作,对国际性的金融创新实行统一的监管标准,确保金融创新既有效率,又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刘志新:试析金融创新的风险表现与防范[J].广西金融研究,2003,(S1)

第8篇

(一)财务分析的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通信行业的特殊性,早期的通信行业是国有垄断行业,由政府主导,政企合一,政府相关部门直接进行经营管理,员工吃大锅饭。随着通信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的各项制度不断完善,财务制度逐步建立健全,但通信企业对财务管理和财务分析的重视程度不够。企业对财务分析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企业财务工作效率低下,财务管理水平不高,影响到企业经营和风险控制。企业成本最小化意识薄弱,导致成本控制水平较低,对通信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造成了极大的不利影响。一部分国有企业不进行财务分析,忽视了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正是这种思想上的不重视影响了通信企业财务分析工作的进行,影响了企业管理活动,不利于企业的风险控制。

(二)财务管理系统不完善

由于早期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国有企业的发展实行的是计划制,由国家直接下达企业生产经营的行政指令,政企合一。后来中国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实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国内经济的发展逐渐放开,但国有企业仍然存在一些体制弊端和缺点。通信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层次不高,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仍然存在不少漏洞,如风险控制和应急机制薄弱,反馈机制落后,没有适用于通信企业的风险评估方法等。这些缺陷对于企业的经营发展是不利的,对企业风险的控制存在不良影响。通信企业想要有效的进行风险控制必须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可以保证企业的发展有制度可循,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有效约束,对企业风险进行有效控制。

(三)财务分析人员缺乏企业风险控制意识

由于通信企业是国有企业,还有一些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存留下来,不少通信企业的员工还存在吃企业“大锅饭”现象,财务分析人员缺乏企业风险控制意识。通信企业将财务部门作为一个职能部门,企业财务分析人员只需要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分析,财务分析人员只需要做好财务分析工作,企业忽视了对财务分析人员企业风险防范和控制的意识。如果财务分析人员专业水平不到位,那么将会影响企业财务分析工作的正常进行,影响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非专业的财务分析人员有可能更缺乏企业风险控制意识,甚至可能借职务之便,利用财务漏洞挪用公款等。这种问题的出现将对通信企业的财务工作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直接降低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不利于企业的风险控制。通信企业需要专业的财务分析人员从事财务分析工作,保证企业财务部门人员结构的合理性,提高企业财务分析人员的专业素质,培养通信企业财务分析人员的风险控制意识。

(四)财务信息存在失真

我国通信企业营业网点分布广泛,数量较多,财务信息难免会出现失真的问题。当前我国通信行业的三大巨头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大巨头企业在中国通信业中拥有绝对优势,这种寡头垄断使得企业容易忽视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财务管理意识薄弱使得企业财务管理出现漏洞,财务漏洞使得财务信息出现失真。企业会计核算出现差错容易导致财务信息失真。而财务信息失真会造成财务分析的准确性降低,不能及时发现企业财务系统的漏洞,不能对通信企业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财务信息失真会导致企业资产的流失,尤其是作为通信企业这种国有企业,财务信息失真将扰乱企业经营活动,甚至对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不利影响。对于通信企业自身来说,信息失真会影响财务分析水平,影响经营者对企业的管理和决策,削弱企业的竞争力,影响通信企业利润水平的提高。

二、基于财务分析视角的通信企业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企业对财务分析和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仅要面临内部风险还要面对外部风险,通信企业首先要正视财务分析和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企业经营过程中要面临国内和国际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内部风险主要指的是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企业需要提高对财务分析和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强化财务人员对风险控制和防范的意识。企业只有提高了对财务分析和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才能营造良好的风险控制环境,才能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才能进行有效的权责分配,确保企业风险控制制度的有效实行。与此同时,国家应该出台企业风险控制的相关政策法规,提高通信企业对风险控制的意识,帮助企业建立现代风险控制制度。

(二)建立健全完善和规范的企业财务制度

制度是企业运行的良好保障,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制度才能保证工作的有序进行。面对激烈的国内竞争形势,通信企业需要从企业发展实际情况出发,建立健全完善和规范的企业财务制度。完善的财务制度能够保障企业财务分析工作的展开,有利于企业风险的控制。当企业财务人员工作突出时,企业应该给予员工一定的奖励,这样可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当出现违反企业财务制度的行为时,员工必须受到处罚,这样可以减少企业财务工作的失误,保障企业财务工作和经营活动的有序进行。

(三)提高企业财务人员专业素质,加强对企业财务人员的培训和监督

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人才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现代公司的发展越来越重视人才。人也是企业管理中的主要部分,员工是企业经营的主力,同时许多企业风险的出现也都是因为员工的问题,所以企业风险控制要关注员工。由于通信企业是国有企业,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导致许多员工的专业素质并不高。如果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较低的话,那么企业的财务工作将受到不良影响,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将会被降低,甚至出现经营漏洞和企业风险,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所以企业需要定期组织专业培训,提高企业财务人员专业素质,建立有效的监督制度,加强对企业财务人员的内部监督。

(四)建立有效的通信企业风险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风险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的防范企业风险的发生,可以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性、完整性和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当前我国通信企业风险内部控制制度存在一定的不足,通信企业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需要向国外通信业借鉴先进风险控制方法,建立有效、可行的企业内部风险控制制度。有效的风险控制制度可以降低企业分权管理的潜在风险,减少通信技术更新的不确定性,提高企业经营效率,提高企业的利润水平。除了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制度外,企业还可以建立财务预算制度,预算制度可以帮助企业减少资金的浪费,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减少财务风险和企业风险的发生。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