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2-18 08:02:3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比较教育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人,教育教学论文课题研究日益完善,教师素质也今非昔比。大多数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积累了丰富经验,需把自己的探索、体会、经验写成教育论文,因此撰写教育论文已是时展的要求。
但在具体的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很多老师只是停留在实践阶段,不善于总结的占多数。那么,在写教育教学毕业论文的时候,选题定题如何把握度呢?分享以下信息。
第一,题目难易要适当。
题目的难易程度要适当,如果急于求成,选择的题目过大,那么即使勉强定题,也不知从何下笔,不但力不从心,往往举步维艰,久攻不下,则常常是半途而废。
第二,题目大小要适中。
初学写作的老师在选题上最易犯的毛病是贪大求全,以为题目越大越有分量,其实论文的分量与题目的大小并不一定成正比。题目太大,反而由于自己学术不足,导致研究深度不够,问题解决不清。
因此,若能抓住本学科领域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即使是小问题,深人展开,从各方面把它说深说透,有独到的见解,把问题解决了,那么论文就很有分量。所以我们选择课题,应尽量具体一些,范围小一些,宁可小题大做.也不要大题小做。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些金融专业的毕业论文研究题目:
1.促进新农村建设的财税政策分析
2.粮食安全与财政支持政策研究
3.地方政府财政公开与信息透明的研究
4.促进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
5.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探析
6.支持发展循环经济的财政政策与措施研究
7.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8.公共财政构建过程中的财政支出结构调整与优化研究
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10.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探讨
11.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
12.国内外财政理论与政策比较研究
13.社会保障税研究
14.农村社会保障研究
15.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和管理研究
16.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和运营研究
17.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责任研究
18.农村医疗保障研究
1.替代的关系。认为远程教育、或借助媒体自主学习方式要取代或部分取代常规的学校教育。这种观念或思潮在当代教育发展史上不止一次地出现过,当年电视出现后,就有人就指望用电视教育取代学校教育,学生待在家中就可以看电视学习,试图以此根除学校教育中存在的弊病。但是几十年过去了,学校教育并没有因之而消失;后来出现了计算机网络,几乎同样的思潮又浮现了,试图以分布式学习和远程协作替代课堂教学,试图用网络学习替代学校教育,学生在家中利用网络自主学习,无须到学校上课等等。
不容否认,常规的学校教育有着种种弊病,正因为这些弊病的存在,才形成了推动教育改革的动力。但是,简单地以远程教育或借助媒体自学的方式去取代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则是不理智的,也是不现实的。因为,远程教育自身也有弊病,并不是十全十美的。所以,把远程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看作替代关系是过于激进和幼稚了,把两种教育形态当作相互对立、并加以取代的观点是不可取的。令人深思的是:每当一个新的信息工具面世后,就有类似的“替代论”出现。究其根本原因,一是“工具至上”的理念在作祟;二是对学校或教育的最基本职能存在着误解。
2.并行的关系。认为远程教育与常规的学校教育是两种互不干涉的教育体系或教育形态,它们可以并行发展。持该论点的学者们认为,远程教育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有了更加强大的生命力,它为整个社会带来了全新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也是教育形态的一次巨大的变革。因此,远程教育有其固有的优势和潜力,完全可以独立存在,与学校教育并驾齐驱。这种观点就为那些独立于常规学校教育之外的教育组织,如英国的开放大学、我国的广播电视大学等的存在提供了理论依据。
“并行关系”的观点,主要是在办学体制或机构组织的层面上分析远程教育机构和学校教育机构之间的关系,试图从理论上论证独立存在的远程教育机构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我们认为,远程教育机构或远程教育体制的出现,是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发展环境制约的产物,也是特定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发展的反映,带有自己国家的特色。无论它与常规学校教育存在着并行关系,还是发展成其他的关系,主要取决于具体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发展对远程教育的要求。例如,我国广播电视大学就是在改革开放之初,国家急需大量人才,而常规的学校教育又一时无法满足需求的形势下孕育而生的。它不仅独立于普通高等院校之外,而且像政府部门的组织体系那样,从中央到地方,到基层都建立了相应的广播电视大学的机构。这种教育体制适应了当时计划经济的条件,可以有效地组织、实施和管理教育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无庸讳言,我国的广播电视大学本身带有计划经济时代的色彩。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常规的学校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近些年来,广播电视大学的发展不断地遇到危机和挑战,与危机和挑战的斗争,其实就是与计划经济色彩的办学体制和观念的斗争。所以,我国的广播电视大学也在不断调整和改革,以适应变化了的外在社会环境。
不难看出,“并行关系”观点的出现有着教育管理体系或办学体制的背景。若以这种管理体制为背景形成相关的理论研究或学科体系,难免带有外在的“行政管理”划分的色彩。那么,远程教育的研究就失去了对其自身发展最自然的探索;在这种观点支配下的远程教育的学术研究就被框定在某种“行政隶属”关系的范围内,而不是在整个教育的大背景下的研究,其研究的出发点和结论就值得商榷了。3.融合的关系。认为远程教育与常规的学校教育是一种融合的关系。认为当今远程教育与学校的面授教育这两种形式正在日益趋同,常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澳大利亚学者史密斯等人认为,远程教育与常规的学校教育的本质是相同的,只有应用教育科学的普遍概念和原理才能解释远程教育和学习。远程教育的最终归宿是与传统的学校教育重新归并和统一。的确,远程教育和常规的学校教育在实际活动中也在相互靠近,出现了相互融合的趋势。如在教学的层面上,远程教育有课堂面授的教育活动,而常规的学校课堂教学也利用各种媒体技术,利用计算机网络在超越课堂空间的范围上进行教学,越来越倾向让学生自主学习。而在教育组织形态上,越来越多常规的学校教育机构创办了远程教育,如某某大学的远程教育学院等;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远程教育机构也建设了校园和课堂,加强了课堂面授的教学形式。我国目前就面临着这种远程教育的发展形势。
“融合关系”的观点,揭示了远程教育与常规的学校教育的共性,指出了它们在发展中的共有的做法或趋势。但是,两种教育毕竟不是一回事,不能抹去它们之间的区别。远程教育毕竟是以远程的教育活动为主,有着远程教育特有的规律,不能因有课堂的面授而否定它的特色和规律。否则就不是远程教育。同样,学校教育是以课堂教学为主,也不能因有自主学习和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学习,就忽视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否定课堂教学的特有规律。两者的特定规律是不同的。当然,“融合关系”的观点要比“替代关系”和“并行关系”更进一步,更加接近对远程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关系的揭示。
4.互补的关系。认为远程教育与常规的学校教育之间,既不是取代的关系,也不是并行关系或融合关系,它们之间是互补的关系。互补关系主要强调两种教育形态在整个教育工作中各有特点和分工,从整体的教育发展上看,它们是相互补充的关系。从整个教育发展的角度看(不是局部的),远程教育的出现,丰富了实施教育的方式和途径,使教育的途径多元化了,使得教育制度或体制也多样化了。虽然,还没有达到比较理想的程度,远程教育的出现,突破了单一的校园围墙式的教育体系。同时,它与常规的学校教育一起承担着全民教育的任务。所以,远程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不是取代与被取代的关系,也不是互不相干的并行关系,更不是相互“合并”的融合关系,而是相互补充、相互依托的关系。
严格地说,远程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另一种形式”。从远程教育的最初形态——函授教育到现代远程教育的出现,它们一直是对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它们因学校教育不能满足全社会成员接受教育的要求而出现,也因弥补学校教育之不足而发展,更因现代视听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而有了自己的特色。正是因为现代远程教育的出现,使得“学校”这个传统概念发生了变化。在这层意义上看远程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它们在功能上是互补的关系,在事业发展上是融合的关系。
参考文献:
[1]丁兴富。远程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基更。远距离教育理论原理[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3.
[3]南国农,李运林。电化教育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1、摘要
健康是人类的最基本要求,也是一项最重要的社会目标。然而,对于什么是健康,人们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在许多人脑子里,一提到健康就理解为身体没病,体格健壮。这种单纯的身体健康观,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忽视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幼儿健康教育中,偏重幼儿身体保健教育,缺少幼儿心理卫生教育方面的内容,这种倾向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此,如何克服传统健康观的片面性,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完全将健康剥离到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范围,是当前我们工作中需要着重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2、关键词:健康 全面 身心并重
3、概述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关注个人的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文明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具有文明意识的人都知道,对正常人来说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其劳动效率及对社会的贡献,而如果一个人患有精神和心理疾患则会成为社会的一种负担。古今中外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健康康的成长。关注孩子长大后未来社会中是否具有生存能力的家长,不能不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说到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我就不得不说说我认为的心理健康的意义了。
4、幼儿心理健康的含义
在谈到幼儿心理健康这个定义的同时,我们不可回避的就是心理健康这个概念。
究竟怎样才算是心理健康呢?心理健康,一般是指人的智力正常,情绪良好,个性健全,能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协调,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标准的心理状态。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的长处、短处,自己的个性特点,都有一个现实的、正确的认识。知道自己能干什么,适合干什么;对于办不到的事,也不会苛求自己。
(2)有自信自立精神,有自我发展的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的人,一般都明确的生活目标,有自我发展的驱动力。因此,在困难和逆境面前能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对待和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并不断前进。
(3)能和他人友好相处,善于协调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人,对人对事都能采取和睦相处、友好对待、克已让人的态度;对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能采取友好宽容的、公平的、有理有节的方式处理,容易与他人合作和相处。
5、追答
方面保持自己人格、个性上的特点;另一方面,又有扬长避短、适应环境需要的应变能力,无论是在艰苦的逆境中,还是在顺利环境中,都能很好地发展自己。
判断一个人是否心理健康,很难用一个统一标准来衡量,所以一般学者认为,应以整个行为的适应情况为基准,而不要过分看重个别症状的有无。了解了心理健康的基本内涵,就可以帮助判断自己的心理健康善状况,并采取相应的心理卫生保健措施,从而达到身心全面健康。
6、幼儿心理健康的分析
幼儿心理教育是以“幼儿为本”,也就是把孩子当成与大人有着平等人格的人来关照,老师在关心与爱护孩子的同时,切莫丢掉“尊重”与“平等”,这两种当代人文意识,老师不仅仅是蹲下来与孩子交流,更是真正地将大人的架子放下来,用心同孩子交流。孩子虽小,但却完全可以感受到这一种来自老师“母爱”般的关照,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老师的温情关照下健康的成长。
7、如何关注幼儿心理健康
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幼儿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是幼儿的精神与发展的内在基础。有了心理的健康,幼儿就可能有充分的发展。反之,若是缺少了心理健康,那么幼儿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在其以后的发展就有可能出现人格障碍或心理疾患。目前,在幼儿中存在着一些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挫折容忍力低,经不起磕磕碰碰,稍有不顺心就会哭闹、发脾气。第二、缺乏与人交往和应付人际事件的能力。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在家庭中凡事以他们为中心,而在集体中他们却必须考虑到别的同伴的喜好和意见,独生子女的增多使越来越多的幼儿少有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导致在人际关系中无所适从,正如我国心理学家丁瓒教授所说:“人类的心理教育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交往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而来的”。所以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更应该抓起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8、心理健康教育要从小抓起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关注个人的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文明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具有文明意识的人都知道,对正常人来说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其劳动效率及对社会的贡献,而如果一个人患有精神和心理疾患则会成为社会的一种负担。古今中外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健康康的成长。关注孩子长大后未来社会中是否具有生存能力的家长,不能不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我们认为至少应包括下面这五条:
(1)有正常的智力,有求知欲。
(2)能逐渐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
(3)能学会与周围人正常的交往,懂得分享与合作、尊重别人、乐于助人。
(4)能自我接纳,有自制力,能积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困难,适应环境。
(5)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全的人格。
这五条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要靠大人的培养,如何培养呢?我们不要忘记孩子的身心发展变化的特点,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在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学校教育工作的全过程中,对不同年龄的孩子提出不同的要求,把“学会认知、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事、学会生存”作为对孩子的终生教育的目标,点点滴滴、持之以恒,我们一定能把孩子培养成适应新世纪社会生活的栋梁之材。
9、而在现今社会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出现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认识不足
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77年就提出了健康“应是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完备状态”,将心理与社会适应这 两个重要内容作为了健康的基本要素。但是,在相当多的幼儿园中,目前对健康的认识仍然停留在生物——医学模式的水平上,还没有实现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新模式的转变,因此,明显存在着重生理保健轻心 理保健的现象。这种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不够,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普遍存在对幼儿心理健康知识的匮乏,在于对幼儿身心关系的认识模糊,在于没有认识到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许多人将幼儿心理的一些异常 表现看成为孩子成长中的自然现象,不去加以关注。
(2)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缺乏严密的系统性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没能形成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毕业生就业状况不容乐观。在前不久刚结束的招聘会上,笔者发现了一个很明显的趋势———很多高校毕业生只把眼睛盯在待遇好、地域优的单位上,而像民企私企、西南地区小企业和待遇一般的企业,则少有人问津。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就业观念不正确,在多数学生的观念里,都存在一种优越感,他们自我感觉良好,盲目给自己定位,在待遇、发展、地域等方面对就业单位要求较高,制订的就业目标不合理。与此同时,学生对就业的积极性明显降低,选择继续升学、出国深造和自主创业等延缓就业途径的学生数量逐年增多,累计就业人数日益增加,就业压力日趋增大。
二、严峻的就业形势对高校非毕业班学生的影响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这在学校和社会范围内产生了一定影响。非毕业班的学生无论是自主获取还是被动接受,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一些与职业规划和就业求职相关的信息,无论正面负面,在学生群体中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对于一年级新生,其刚经历了高考的艰辛,进入理想中的大学,就在新生入学教育、新老学生经验交流会和辅导员就业形势分析等多个教育环节的影响下,毫无准备地开始与“就业”和“失业”见面。于是,他们就懵懵懂懂的在就业信息和焦虑气氛中,在“就业”这根指挥棒的引导下,加入了“匆忙———盲目———茫然”的学生队伍之中。大学二年级学生经历了大学的种种考验,更加清醒地看到了自身能力与素质的不足,为了今后能有更好的发展,在就业压力的冲击和功利性目标的驱使下,学生们求知和历练的欲望愈发强烈,这使他们迫切地想要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在大二阶段都着手于为自己“充电”,从有针对性地选修学校选修课程到进入新东方等培训机构学习,从考取英语和计算机类的等级证书到各类专业和职业性质的资格证书,从辅修第二学位到学习小语种,从留任社团学生干部到参加校外兼职实习,众多的选择和所谓的机会使大学生变得越发浮躁,出现学习目标不明确的问题。大学三年级学生经历前两年的学习生活后,进入了专业课程学习阶段。在严峻的就业竞争压力的驱使下,学生开始主动关注和思考就业、考研等发展问题,在准备就业、发奋考研和出国深造之间认真考虑抉择,瞻前顾后,备受煎熬。如果学生在该阶段不能有一个明确的规划目标,这种犹豫不决的状态势必会使学生无法安心于为某一发展方向做准备,造成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目标不明确,影响个人发展。
三、非毕业班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途径与措施
统观近些年学生在校期间表现与就业质量之间的关系,不难发现:虽然就业是高校育人工作的最后环节,但它却是整个人才培养环节的最终目标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估的重要标准。因此,社会、学校和学生都应重视非毕业生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将职业规划教育作为整个大学学习生活的一项系统工程来完成。
(一)大一阶段的职业规划教育该阶段学生刚进入大学这一新环境,对周围一切事物的认知基本上都来自于家长、兄长及学长的描述,自身没有强烈的、成形的理念,可塑性非常强。所以,对该阶段的职业规划教育主要偏重适应能力和筹划能力两个方面。首先,要带领学生分析所学专业,包括四年内需要接受的教育、本专业要求的基本技能以及未来专业应用的空间和领域。在有了初步认识后,引导学生制订一个四年规划,包括学习、能力、经验、发展方向等多方面内容。其次,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教育。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学习与活动的关系,学会做周计划和日计划,并制订相应的、可行的目标,给学生一个好的开始。
(二)大二阶段的职业规划教育该阶段学生对大学开始具有理性认识,对学习和能力的思考也有所加深。这一阶段,学生很自然地分成了两种类型:学习型和活动型,前者由于大一成绩受挫或没有继续留在社团担任职务等原因,将自己定位成学习型,一切以学习为重;后者由于对学习失去信心或能力突出担任学生干部,将自己的生活重心放在了活动和学生工作上,希望通过这些方面的锻炼弥补学习上的差距,对将来就业有所帮助。所以,对该阶段的职业规划教育主要偏重自我定位和构建能力体系两个方面。一年的学习工作积累下的成果和经验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了大学生活的内涵,可以从这一点出发,加深学生对学习的重视程度,使他们有明确的自我定位。对于学习型学生,应引导他们构建学习体系,使其在学好专业课程的同时,积极参加学科类竞赛,增强自己的计算机、英语等水平;对于活动型学生,应引导他们构建能力体系,包括组织能力、宣传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等各方面,在保证基本的学习成绩的前提下,有目的地深入开展活动和工作,丰富能力体系。
题目:探析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实践与做法
音乐教育对于幼儿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音乐教育不仅仅能够传递给幼儿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能够助力于幼儿的终身发展,给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促进幼儿的全方面发展,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是每一名幼儿教师的最基本职责。幼儿的茁壮成长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根本所在,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加强学习,努力运用科学的方法,让幼儿在自然情境中、在游戏化活动中快乐成长,为幼儿健康的身心打好基础,为幼儿教育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作为幼儿教师来说,应该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有效地开展幼儿音乐教学,让幼儿在兴趣的助力下进一步增强其音乐素养,为幼儿的艺术之路奠定良好的基础,让其有良好的艺术发展可能性。
一、创设幼儿音乐教育游戏化的要点
游戏活动中,幼儿教师要加强组织,活动时间的安排上要更为紧凑,活动过程中幼儿教师要不断地运用各种激励方法,维持孩子们参与游戏活动的积极性,幼儿可以让他们进行操作性较强的游戏活动,同时幼儿教师应该多观察幼儿,特别是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充分的掌控好学生的兴趣点。幼儿教师应该在生活中让幼儿发现生活的美好,同时结合幼儿的兴趣点,重点安排游戏活动,游戏活动要充分体现出其最基本的价值,例如,通过游戏活动,幼儿学到哪些内容,收获哪些知识,达到了哪些目标,提升了哪些能力,这些都是游戏活动需要重点考虑的,也是幼儿教师在设计游戏活动的原则。
二、音乐教育助力于幼儿的成长
(一)《小兔乖乖》音乐课例
在讲故事时间,孩子们总爱异口同声的要求老师讲《小兔乖乖》,仿佛故事有着某种魔力一样,让孩子们百听不厌。随着故事情节的变化,孩子们的表情也随着变化,如讲到大灰狼的时候,孩子们一脸的苦大仇深;讲到兔妈妈回来时,孩子们的欢呼雀跃,感情丰富表现淋漓尽至。这节音乐活动在幼儿熟悉故事和歌曲《小兔乖乖》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尝试听辨不同风格的音乐及不同音色的乐器。由简至难,由配合音乐表演到加入乐器为角色来配乐。尝试运用乐器来表现和表达对音乐的感受,达到使幼儿体验自由表现的愉悦感和增强参与活动的自信心的目的。首先播放课件,分别展示兔妈妈和小兔、一起做游戏,然后,由老师引导幼儿演唱歌曲《小兔乖乖》。最后,老师可以轮流让孩子们分小组上台来展示与表演,同时老师要充分发现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予表扬,必要时发放小奖状。
(二)《小羊羊的歌》音乐课例
音乐主题《小羊羊的歌》,教学目标主要是能够让幼儿积极愉快地参加唱歌活动,感受歌曲A段和B段不同的风格,并能用歌声表现出来,能为自己创编“羊羊名字”,并大胆尝试歌曲B段的接唱部分,能与同伴合作,摆一个表示“相亲相爱”的造型动作,感受创编活动的趣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采用“小羊羊演唱会”的游戏化形式开展学习。
1.前期音乐的导入学习
首先,让幼儿感受歌曲的音乐氛围和旋律,通过反复的两次播放,让幼儿感受歌曲的音乐风格,同时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感受节拍,感受歌曲快乐的风格。第二步是学习歌曲,幼儿教师以故事情境的方式引领幼儿进入歌曲的意境,随琴伴奏朗诵歌词,通过提问等形式帮助幼儿记忆A段,之后分别将歌曲B段中出现的三只羊,即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的图片展示出来,帮助幼儿记忆B段的歌词,最后引导幼儿完整地跟钢琴伴奏朗诵歌词,在教师示范唱歌曲之后,幼儿一起学唱歌曲。第三步,
2.引导幼儿创编歌曲B段中的“羊羊名字”
在幼儿教师的引导下,由幼儿创编各自的羊羊名字各自创编的羊羊名字完成后,在幼儿教师的帮助下,尝试将创编的“羊羊名字”放在歌曲B段中演唱,最后一起学习齐唱A段和接唱B段。
3.“小羊羊演唱会”的实施
采用游戏的形式分小组进行演唱,幼儿老师此时要做好统筹,积极鼓励幼儿三人一组自行挑选,在喜欢的背景板前面准备唱歌,提示幼儿自行商量各自的“羊名字”,并自定“三只羊”,也就是同组的三个人,确定唱歌的顺序,幼儿教师要鼓励幼儿三人合作,在歌曲的结尾处摆一个表示“相亲相爱”的造型动作。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孩子不会主动地参与到游戏中来,这时,幼儿教师一方面作出要求和提醒,另一方面让已经进入游戏情境的小朋友带领未参与进来的小朋友一起进入游戏,鼓励全部幼儿大胆地进行接唱。
(三)《打电话》音乐课例
幼儿教师在安排游戏时,要兼顾好游戏过程中规则的建立,在游戏活动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强调幼儿自主性的发挥,而忽视了活动过程中的规则,缺少规则的游戏,对幼儿的成长豪无帮助。只有与幼儿的身心发展相适应,游戏活动才有价值,才易于被幼儿所感知与接受。以下以《打电话》为例,让孩子们学习音乐。
先由老师进行引导:孩子们,我们都有耳朵吧,耳朵在哪儿摸一摸?那耳朵有什么用?然后,让孩子们观看课件,记忆电话号码。出示课件:四幢房子。最后,让孩子们欣赏感受不同音乐并能进行联想,展示绿色的房子,通过这一开头,孩子们就会进入情况,老师就可以自然的进行音乐的教学,最后教师进行总结。与幼儿一起小结:是啊,第一段音乐听上去很带劲,感觉好像要做运动。第二段音乐听上去很安静、很舒服,都想睡觉了。第三段音乐听上去怎么样?是啊,这段音乐听上去很快乐很高兴。是啊,不同的音乐给我们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
关键词:运用、英语教学、比较法
英语教学中能运用比较法的地方很多,很难细说,现仅略举比较法在字母、语言、词汇、语法教学中运用实例,简要说明如下:
一、字母教学:
教师在教字母名称的读音时,可有意识地把形体相近的字母G—C、O—Q、E—F、P—R、M—N、e—c、i—j、m—n、g—q、v—r等成对地进行比较,讲述它们相互间在音形上的区别,再给以一些辨音辨形的练习。经过比较和练习,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掌握好字母。
二、语音
为了要求学生把每一个音都发得准确清晰、教师可引导学生作多种形式的比较。如:对单元音[i:]—[i]、[u]—[u:]等进行长短比较;对双元音[ei]—[ai]、[u]—[au]等进行口形变化的比较;对读音相近而易于混淆的某些因素,如[e]—[ei]、[i]—[e]等进行口形比较和音响的区别;对清浊成对的辅音音素进行声带振动与不振动的比较。经验证明,通过比较教学能帮助学生弄清疑点,提高学生误别能力,教学效果显著。
三、词汇
为帮助学生确切地掌握单词教师可把单词按性质、用途等归纳比较,使之条理化、系统化、易巩固记忆。
1、同义词。英语中有些词在意义上相同或相近。如表示“多”就有:alotof,agreat(large、good)numberof,agreat(good)many等。它们各有特色,用法也不尽相迥,归纳起来记,就比较深刻。
2、反义词。背单词时,背到正的想到反的,就会把一些单词记起来。如ask问——answeer答,begin开始——end结束。
3、近义词:cap(名词)帽子——cup(名词)杯子,brother(名词)兄弟——bother(动词)打扰。
4、同音异义词:如:dear(形容词)亲爱的——deer(名词)鹿,sell(动词)卖——cell(名词)细胞。
5、不同词义的词:如(1)Iwanttobeadoctor.我要做一名医生。(2)Heisdoinghislessons.他正在做功课。(3)Mymothermademeanewbagyesterday.昨天我妈妈给我做了一个新书包。三个句子中的“做”应分别理解为“当”、“做”、“缝制”。
在词汇教学中采用比较的方法,可扩大词汇量,帮助学生增强记忆,深受学生欢迎。四、语法
语法教学中比较法同样可普遍运用,例如:
1、为强调句子中名词的单复数与主谓语的一致关系,教师可组列类似下面一些句子进行比较:
(1)Thisisabook.
(2)Thesearebooks.
(1)Thereisamaponthewall.
(2)Therearetwomapsonthewall.
通过这些比较,学生能在熟悉名词组单复数的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从单数名词变为复数名词时词尾加—s的各种情况,以及在语言实践中如何正确使用。
2、述动名词与现在分词的用法时,教师通过一些实际例子的归纳比较,来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
(1)Jimiscleaningtheroom.(现在分词、与助动词be构成进行时态的复合谓语)。
(2)Hisworkiscleaningtheroom.(动名词短语作表语)。
实践结果表明,比较法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采用比较法,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展开发散思维,加深印象,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书目:
一、课题研究背景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是改革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随着中国教育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必然面临冲击,网络的功能也逐渐地渗透到教学方面,信息技术支持的同步辅助教学模式、网络资源整合于课堂的教学模式、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模式等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模式不断涌现在学校的现代化教学上。有了互联网,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在一个虚拟的集体中学习,在这样的集体中,所有的问题都可以拿出来讨论,学生得到的是动态的,多方面的解答。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加强了他们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有了互联网,教师的教学也因网络上的各种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而变得容易,方便,图文并茂,生机勃勃,教师能充分的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把各种网络技术手段融合到课程中去,这将对现代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课题研究目标
运用现代教学理论,通过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改革与实验,探索网络环境下适合中小学未来发展的创新教育教学模式。
三、课题研究内容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网络环境(信息技术组)
2、基于网络环境的各种教学模式(各科教师)
3、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建立(各科教师)
4、理科的信息化教学模式(理科教师)
5、信息技术校本培训课程的开发和研究(信息技术组)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措施
1、建立新型的学科教师队伍
1)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积极参与网络化教学研究;
2)加强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培训;
3)在各个学科组建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骨干队伍
2、建立多功能的网络型的教学系统
1)学校信息化设备的规划、建设和使用;
2)教师利用网络进行课堂教学;
3)建立基于网络的教学资源库,包括各种教学素材(图片、音频、视频、动画)资源,各科的优秀教案、课件资源等等;
4)教师进行网络备课模式的确定,即如何实现教师通过网络进行集体备课。各个学科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制定一种方便有效的备课模式;
5)开发信息技术校本培训课程,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培训。
6)几何画板在理科教学的使用。
五、课题预期成果
1.研究计划、方案、总结
2.撰写论文
文章分四部分:一、比较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从名人、专家谈外语比较教学,以外语比较教学的历史回顾从哲学、心理学观点共三方面给予肯定。同时通过颇具体表性的外语教学法关于“比较”的观点的描述,说明无论是提倡、吸收或反对“比较”的各种教学法流派,实际上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琐程度地使用比较教学的方法。客观上从不同的侧面,肯定了比较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二、外语教学的比较原则。即怎么比?比什么?防止什么?本文从外语比较教学的实践经验中提出比较三原则。即1、可比和实用2、适应和启发3、侧重和层次。三、外语比较教学的分类和应用。按照语言的内外关系、具体内容和使用时间划分成不同的比较类别,以使“比较”更具有系统性。在比较的具体操作过程中,由于其范围广,内容多。本文仅就英汉语法中的部分问题,英汉修辞中的同音同义词连用,英语“比较句”和数学中的“大于、小于、等于”的关系等几个方面简要说明如何把比较应用于外语教学。四、小结。我们既要重视比较在现代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和有效性,也得承认它是辅助的教学手段。我们要利用它,并把它和其它手段结合起来,走出一条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能高效率地学习外语的教学新路子。
一、比较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
现代外语教学法提倡听说(读)领先和摹仿,特别是当前使用英语新教材进行教学时,是有积极意义的。但也容易走向另一极端,即忽视自觉的学习手段,特别是忽视比较,忽视指导学生运用“英英比较”和“英汉比较”进行学习,从而失去它们在外语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的作用。
古今中外很多名家学者都非常重视外语教学中比较的作用。从所周知,恩格斯是一位卓越的历史比较语言学家,他很重视比较的方法。[1]前苏联语言心理学家阿尔捷莫夫(B.A.ApчeMOB)说:“把外国语和本国语进行比较,就更易于掌握国语,并能深刻地认识本国的语言。”[2]鲁迅则谈得更为明确:“倘苦要知道外国那一句,就是中国的那一句,则教师愈会比较,就愈有益处。否则,发音即使准确,所得的每每不过一点皮毛。”[3]现代语言学家张中行先生认为:“两种事物,有同有异,可以比较,也应该比较。比较清楚了,可以有所知,知总比不知好。何况还有不小的益处。”[4]吕叔湘先生也认为:“一种事物的特点,要跟别的事物比较才显出来。拿汉语和英语比较,汉语的特点和英语的特点都显出来了,这种比较研究,对于教学很有用。”[5]比较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一直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最早从科学角度,倡导在外语教学中要进行本族语和外语的系统对比,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翻译的是德国的马盖尔(K.Marer)。他从事外语教学活动的期间正是语言学研究中历史比较法的流行时期,马盖尔根据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理论在翻译法的基础上创建了翻译比较法。(Translation-comparisonMethod)自本世纪三十年代至五十年代,前苏联外语教学界也确认了“比较”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广泛地使用了比较教学,提出了自觉对比法。(Co3HaTeлbHo-CoлacTaBNTeлbHblHMeTOл)五十年代末,又吸收其他外语教学法的长处,提出了仍然充分重视双语比较的自觉实践法。(Co3HaTeлbHO-лpakTNHeckNйMeToл)此外,还有从初中中期开始,各门功课都用双语教学的沉浸法。(ImmersionMethod)六十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鲁尔教授(T.B.Carroll)提出的认知法。(CognitiveApproach)也强调了比较的作用。近年来有些国家的语言研究和教学工和者,还提出并形成了比较教学的新学科——语言国俗学或语言国情学。(лNHroBocTpaHoBeДeHNeNлNлNHroBOCTpaHaBeДeHNe)从报章杂志报志的和笔者亲眼目睹的教学实践,我国广大外语教师和语言研究者们都在大力探索“比较”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逐步确立它用有的地位。其成绩和经验是不能低估的。
诚然,由于语言教学受教育学、心理学和民族习惯等诸多因素的复杂影响,外语比较教学迄今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经验,但总的说来,尚处在不断摸索和完善的阶段中。然而我们也不能同意某些外语教学法那种排斥和贬低“比较”在外语教学中地位的极端观点。例如直接法(DirectMethod)认为,在外语教学中要排斥比较,要立足于单纯摹仿和机械操练。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掌握地道的外语。但实际上除了在学习的起始阶段可以借助实物、手势和表情,进行单纯摹仿和机械操练外。随着学习的深入,要求用外语表达主观对于极其复杂的、不断变化着的客观世界的反映和感受,尤其当要表达抽象思概念时,如果光凭单纯摹仿和机械操练就很难以为继。功能——意念教学法(Functional-notionalApproach)甚至主张在教学过程交际化的大背景下,对因母语习惯影响等原因导致产生的虽不影响交际活动的语言错误,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不通过“比较”或其他方法去纠正,这至少是不够明智的做法。
而且即令在起始阶段,直接法和功能——意念法等也不可能完全排除比较,第一,在具体教学时,例如教师指着一张书桌说:Thisisadesk。虽然教师并未说一个汉语单词,但学生还是要依赖感觉器管的感知和母语的认识,才能了解到deskÙ是“书桌”Ù就是desk,所以尽管教师没有作比较,但不能说学生没有双语比较的思维活动。第二,通过教学实践,即使象大力提倡直接法的代表,如英国的应用语言学家和外语教育家帕默(HaroldE.Palmer)也终于认识到培养学生新的语言习惯时,需要充分利用比较,利用旧语言习惯中有用的部分,即母语和外语中完全相同的部分。听说法(Audio-LingualApproach)的后期听说法或称之现代听说法也极为重视“比较”的地位。例如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莫尔坦(W.Moulton)等在总结听说法的五项教学原则时就指出:外语的内部结构要进行对比分析;本族语与所学外语的结构也要进行对比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学习难点,把主要精力放在攻克难点上。[6]“有比较才有鉴别。”是中国的俗语。而英美人则说:Therecanbenodifferentiationwithoutcontrast.这说明“比较“在各民族中,都是一直广为实践的,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更是毋庸置疑的。
究其原因,若从哲学理论上说,大凡各种事物都存在有普遍性和特殊性,语言亦是如此。各种语言都有其特殊的规律,但也有其共同的原理。而“比较“就是要找出它们的异同。只有比较,才能准确地掌握某种外语的特点和规律,也只有比较,才能显露出具体语言的结构特点,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某种语言结构的本质。
从心理学上看,外语的学习通过比较,也大有神益。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NbaHΠeTpoBNчΠaBΠOB)认为人对语方的掌握是建立人的第二信号系统的过程。而学习外语实际上是建立一套新的第二信号系统。它是在母语,也就是原有第二信号系统业已牢固形成,即有了自觉的母语习惯的条件下进行的。母语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即动型)(ДNΠaTNчecKNйCTepeoTNT)动力定型一旦形成便有强大的保守性。如果听任这种原有的第二信号系统或由动力定型自发起作用,则对新的第二信号系统的建立确是弊多利少。但如果事先能自觉采取双语或多语比较,并辅之相当练习的措施,那么对两种语言中相同的部分,就能充分认识并直接借用,促进其正迁移的积极导引作用;对不同的部分,就能充分掌握并主动防止,抵销其负迁移的消极干扰作用。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对比分化“原理起了作用。经过对比,从双语泛化到双语分化[7]。
从以上分析,足见“比较”在外语教学中的主要作用是: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外语的结构和本质,能够预言、解释、改正和消除母语对外语学习可能产生的错误。因此,我们应当主动地应用比较,极大地提高外语教学的效率。
二、外语教学的比较原则
任何教学法和教学手段总是为具体的教学目的服务的。为了保证促进卓有成效,就必须在一定的原则指导下开展活动。同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使用,往往要受到一定客观条件的限制。因此制定一些原则是必要的。在外语教学中应用比较,也必须遵循比较的原则。本文试从比较材料的选择和比较方法的使用两个方面,提出以下的比较教学原则。
1、可比和实用原则(ComparabilityandPracticality)可比性。两物相比,必须彼此相当,有其共同的基础。否则,比较就没有意义。例如英汉两种语言的声调和语调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因此难以比较。也绝不能把彼此并不相当的项目放在一起比较,或主观地把两种语言里的相似材料拉扯成同等关系,进行“比附”。例如“太阳红”,不能译成Sunred.我在教室里。不能译成Iinclassroom。
实用性。指以提高学生实际使用语言的能力目的,教师多用实例,以所学的语言事实作比较。便于化解教学难点,串联、巩固学生已学的知识。尽量少研讨理论性问题。例如汉语的“我生病了”。英语说作“I’mill。”汉语是动宾词组作谓语,汉语习惯以动态的词来表示;而英语,只要有可能大多用静态的词表示。对这些语言现象,教师指出不同的表达习惯就可,不必说明英汉语的动态和静态的词汇理论问题。
2、适应和启发原则(AdaptationandElicitation)
适应性。比较具有一定的适应性。我们常说教师备课要吃透两头。一要熟悉教材,二要了解学生。那么“比较”也就不能一成不变。不仅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教学对象,在比较时,程度、范围和方法各不相同。即使是相同的教学内容和相同年级的学生,虽有共同的规律可循。但因为具体条件不同,就不能满足于固定不变的比较模式。例如,英语中有这样两个句子:Pleasetellmewhenhecomes.“当他回来时,请告诉我。”Pleasetellmewhenhewillcome.“请告诉我他什么时候回来。”这两句话的词汇,语序等基本相同,但表达的意义很不一样,对于低年级学生,经过比较使其明确句子表达的不同意义即可。但对高年级学生,通过比较,不仅要其明确句子的意义,还应该帮助学生解决状语从句和宾语从句混淆的问题,同时进一步强化状语从句中不用任何形式的将来时这一概念。
启发。指的是教师应该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对语言材料进行比较。不要搞包办代替的一言堂。指的是应以归纳法原则进行比较数学。即尽量用归纳法(InductiveMethod),少用演绎法(DeductiveMethod)。因为演绎法教学过程简便,虽然省时省力,但容易形成“注入式”教学,不过有时遇到难以归纳的语法规则,可以使用演绎法。复习时,更可以归纳和演绎交替运用,也就是综合和分析交替应用,这也是一种比较,将使学生对所学的东西,印象更为深刻。例如,在教学了某些动词跟带的宾语从句,必须使用虚拟语气的语法规则之后,可以依次向学生展示下列一组句子:
Isuggestedthatthemeeting(should)beheldthenextday.
Itwassuggestedthatthemeeting(should)beheldthenextday.
Mysuggestionwasthatthemeeting(should)beheldthenextday.
Thiswasmysuggestionthatthemeeting(should)beheldthenextday.
经过启发,让学生自己观察和比较,就能归纳出动词suggest所对应的名词suggestion在表示虚拟语气的主语从句,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中使用的方法。
3、侧重和层次原则(EmphasisandLevel)这主要是调阶段侧重性和层次的延伸性。先说阶段的侧重性,随着教学时间的推移,学生外语水平的提高,外语教学里诸种关系的变化,按照不同的教学阶段和不同的具体条件,比较教学也应该有轻有重,循序渐进。一般来说,学生在外语的初级感知阶段,不必比较或尽量少比较。但当有了一定的外语感性认识以后,比较就可以增多些。例如在起始阶段,就仅仅侧重于语言的对比。既可以进行英语的前、中、后单元单的对比,单元音和双元音的对比,辅音中成对的清浊音对比等的“英英比较”,也可以进行英语和汉语中相似音对比的“英汉比较”。而至于语法规则和语言现象就暂时不必比较。又例如在教学英语定语从句的起始阶段,我们可以通过合并单句的比较来启发学生,让他们较快地掌握定语从句。如:
Tomisaworker.Heisstandingthere.
ÙTomwhoisstandingthereisaworker.
但在学生初步掌握了定语从句之后,我们可以把侧重点转移到与其他从句的区别上。让学生自己观察和比较,从而深化对定语从句的认识,也有利于对其他从句的进一步了解。例如:
Thetruth(thathefound)hasbeenproved.(含定语从句)
Thetruth(thattheearthisround)hasbeenproved.(含同位语从句)
Itisthetruth(thattheearthisround).(含主语从句)
因此,如果教师能把握住不同阶段的具体的教学要求,就可以自觉地控制、调整比较的侧重面和侧重量。从而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再说层次的延伸性。事物是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向纵深发展的。外语教学中的比较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延伸渐进过程。例如当教学英语复合结构时,拿其最基本的形式和汉语兼语式相比,那是很快就能让学生领悟到英语复合宾语特点的。如:
1、人们叫他为汤姆。
TheycalledhimTom.
2、我叫人给我理发。
Ihadmyhaircut.
3、我要让一个人来。
Iwillhavesomeonecome.
4、老师劝他买了一本书。
Theteacherpersuadedhimtobuyabook.
但汉语兼语式有个条件,即前面的谓语动词是“使、叫、要、让、请、劝、派”等使役(令)性动词。而英语的复合宾语却不受此限止。所以如仅就汉语的兼语式与之比较,还是单一的层次的。随着学习的深入,应该进行更多层次的比较。象汉语中部分“主谓词组”作宾语与英语复合宾语的比较。如:
5、我看见他在树上。
Isawhiminatree.
6、她听见女儿正在唱歌。
Sheheardherdaughtersinging.
进一步还可把汉语中部分“得”字句与英语复合宾语比较。如:
7、他愁得头发都白了。
Heworriedhishairwhite.
8、战士们揍得敌人乱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