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07 08:34:1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作者简介: 李斯霞(1978―),广东梅州人,广东金融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德育。
[摘 要] 道德叙事是中西方历史上都存在过的优秀德育模式,它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对受众进行潜移默化的道德价值传递。在当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日益陷入枯燥说教的情况下,重新引入道德叙事这一古老传统,可以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递提供一种优良高效的模式。
[关键词] 道德叙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德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918(2011)05-0037-03
doi:10.3969/j.iss.1671-5918.2011.05-019[本刊网址] http://省略
中国当前的道德教育体系,过度重视道德理论的灌输与传递,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接受习惯与兴趣爱好,这让道德教育缺乏生动性和感染力,这种填鸭说教式的德育模式对受教育者道德养成所能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作为以培养大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法治精神、加强大学生自我道德修养的基础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授方式一直是该门课程的教师们积极探讨的问题之一。
一、道德叙事概述
(一)道德叙事的含义
道德叙事是教育者为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素质和思想境界,采取讲故事的手段来传递丰富、鲜活的教学内容,从而潜移默化地来达到目的的一种教学活动和方法。其题材来源十分广泛,可以是寓言、神话、童话、歌唱、英雄人物、典故,也可以是教育者的自身经历或者他人的经历。人类古代的道德教育,无论是东方的《论语》、《孟子》,还是西方的《圣经》、《荷马史诗》等,都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的。它将人类最为朴素美好的道德价值观念通过故事的形式传递下去,激发人们内心深处最基本的道德遵从欲望。
(二)道德叙事的方式
1.道德叙事的题材。道德叙事作为一种古老的德育模式,有其特定的取材方式。其所阐述故事中的形象总是生动鲜活而全面,让人能够自觉浸润在其高尚道德情操的陶冶当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道德规范的传递,也是一个平等交流而非灌输与被灌输的过程,受教育者在其中所受的影响总是通过自觉判断而非死记硬背产生的。因为教育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道德叙事总是从生活中取材,通过适当的加工或拔高,让受教育者感受到道德故事中的人物就是生活在自己身边的一个个鲜活的人。当然,道德叙事的题材可以有多种,并非局限于生活中的故事,也可以是寓言、神话、童话、典故等,这类题材是对生活故事的提升与适当的神化,但其所要展示的道德规范总是贴近于人们的生活的,所以总能引起受教育者的共鸣。2.生命叙事是道德叙事的重要模块。生命叙事是道德叙事方式中十分重要的模块,是道德叙事的主要应用形式之一。生命叙事就是对自己或他人的生命或生命中的某段历程进行叙说和诠释。叙事主体由于讲述的是自我或者对自我影响十分巨大的生命历程,因而在叙事当中总会倾注大量的情感,讲述的总是些值得追忆和反思的经历,并且总能够激发听者的强烈共鸣。听生命故事的人总是带有一种探轶别人生命历程的好奇心,渴望与别人分享生命历程中的种种快乐与忧伤。分享的过程也是价值判断标准产生的过程,听者通过对叙事者的讲述用善恶标准进行自觉判断,从而在善与恶之间做出自己的选择。当然,作为培育祖国下一代的德育课程,所讲述的生命故事总应该是积极向上的,就算是消极的也应该是积极故事的反衬,是能够让受教育者从中自觉做出积极的道德选择的。
3.道德叙事主题的提炼。新品格教育者认为,听道德故事只是为我们达成品格教育的目标提供了某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的现实化转变需要一个重要的前提,即受教育者需要在建构故事主题的基础上理解故事的道德主题与寓意。因此,道德叙事在德育课程中的应用不仅是简单的讲述故事,所述内容还应该紧密围绕某一德育主题进行,让受教育者在感受道德故事的巨大感召力的同时,能遵循施教者的教育思维,达到实现道德教育的目的。主题是从故事文本中提炼出来的,是核心价值的体现。如果受教育者不能够从故事中自觉归纳出主题,则该道德叙事在某种意义上是失败的,仍需要施教者进一步提炼主题,将主题与故事情节紧密结合,在适当的情节节点将主题展示出来,引起受教育者的共鸣。
(三)道德叙事的作用
关于道德叙事的作用,詹姆斯•威尔逊认为:“道德故事以三种方式对我们产生影响:第一种是传递一种道德信息。故事传递的道德信息绝大多数都是因果论的性质,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些故事鲜明生动让人经久不忘;第二种是激发道德情操(moral sentiment)。故事激起了我们体验他人承受的巨大不幸,或者体验他们取得胜利的喜悦,而这正是我们在日常环境中难以经历的。故事帮助我们体验他人的生活,唤起我们的热情,激发我们的道德情操;第三种扩展思想视界。故事扩大了我们的思想‘视界’,使我们可以超越时空,与人类的普遍性相协调。”
因此,道德叙事的内容大都展示着一种善恶皆有因果的论调,总是通过表现善的美好和恶的丑陋来引导受教育者自觉向善,培养善良的道德品质。其故事总是让人们在给予最基本的人性善恶判断的基础上,对更深层次的善恶做出自觉地扬弃,养成高层次的道德标准。这些故事能够激起人们内心行善积德的美好愿望,激发大家的同情心和怜悯心,唤起大家对社会道德的责任感和维护道德的使命感。道德叙事的题材总是取材于生活,有些经典的故事,经过一代代教育者的不断改编,十分贴近受教育者的接受空间,具有巨大的道德感召力,让受教育者总是感觉到与自己的生活很相似,故事中的道德模范十分令人神往或亲切,是在演绎自己的人生历程,总能让受教育者在其中找到许多相似性,引起他们的共鸣,让他们在感受故事的趣味性的同时自觉扬善弃恶,总结出一些人性的闪光点供人生慢慢消化。
二、道德叙事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意义
(一)道德叙事应用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可行性
道德叙事作为一种德育模式,意味着德育从呆板走向鲜活、从填鸭式灌输走向言传身教。道德叙事提供了一种具有强大感召力的道德行为样板,供受教育者在接受道德故事的趣味性的同时总结出应该遵从的道德范式,十分符合受教育者从感性认识中升华出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走向实践的思想认识规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一课程的内容,是德育专家们根据重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基本要求,结合基本原理和当代中国的基本现实,总结出来的理性规律。而道德叙事则是通过叙事的方式将这些条理化的理性规律演化为一个个生动活泼的道德故事,重回到受教育者喜闻乐见的感性认知上来。由此可见,道德叙事应用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不光具有可行性,还将为该门课程的教授提供一种更为生动形象、更易为受教育者所接受的教学模式。
(二)道德叙事能够帮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摆脱枯燥
当前大学的道德教育,多流于形式化,学校不重视,老师也大多抱着应付了事态度,德育课堂形式主义泛滥,走过场成为了施教者和受教者的共同心态。如此下来,老师不用心教,讲课只是一个漫无目的的知识灌输过程;学生不用心学,学习课程知识也仅为应付考试,形成恶性循环,课程的开展就必将变得枯燥无味。所以,引入道德叙事这一生动鲜活的授课模式,通过选取富有感召力的、能激起学生强烈情感共鸣的道德故事,再适当运用课程情景设置等营造课堂气氛的手段,能将整个课堂的气氛从沉闷变为活跃、从枯燥变为生动,起到激发教师授课兴趣和学生参与积极性的良好效果。
(三)道德叙事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素质教育要求德育需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综合道德修养。因此,目前教条灌输式的德育方法仅能够为应付考试提供考生和材料,完全不能满足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道德叙事的出现,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它讲述的是一个个生动的道德故事,把激发学生的兴趣放在第一位,是完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道德叙事不强制要求学生从故事中总结出教师要求达到的道德传授目标,而是通过讲授善的美好和恶的丑陋来让学生自觉扬善弃恶,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道德叙事通过讲述一个个古今中外鲜活的道德故事,将道德标准暗含其中,即起到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给学生的作用,又增长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见识,还提高了学生感知世界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将道德叙事应用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三、道德叙事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作为解决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团结协作和心理健康等问题的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一课程承担了十分重大的社会使命。因此,在教材编写过于注重理论编列、知识与生活存在差距的前提下,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让该门课程的教学不流于形式、课程内容不过于乏味、课堂气氛不陷于枯燥,师生互动频繁,学生所受的潜移默化多于知识性的灌输。
(一)道德故事的选取在引入了道德叙事这一鲜活的德育模式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应针对学生的实际心理,选取有感染力的、能够引起大学生情感共鸣的故事,如前文提到的生命叙事等。该门课程的教学,最终目的应该是达到价值观上的共享和认同。因此,道德故事表达的价值观念,是要能够为大学生所认同的价值观念,若将违反大学生基本善恶观的价值观念强加给他们,则再优良的德育模式,也无法起到价值共鸣的作用。
(二)课堂气氛的营造
与其他课程相比,“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更需要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激发大学生的参与和互动,这是因为该门课程不是一个纯粹的知识体系,它不以培养大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为目标,而是将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其中,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健全的人生态度课堂气氛的营造,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进行。例如可以在课前就为该次课程设置一个前提,让学生们在该前提下对所要进行的道德叙事进行讨论,陶冶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智慧,唤起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教师还可以通过表现出高度的积极情绪,来调动和感染学生的情感,“教师的教学情感对学生有着直接的感染作用,它能引起学生愉快的肯定的情绪体验,而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又是学生进行良好的学习的情绪背景,能使学生的情感与教师的情感在教学中发生共鸣”。此外,还可以通过设置情景模拟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络课程;实效性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络课程简介
这门课程担当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助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任务,因而必须引起高校领导与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然而,就当前全国大部分院校的教育实效性而言,情况不容乐观。传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育方式已经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部分大学生都是为了获得学分而被迫接受相关知识。而网络的出现对人们的工作、生活、认识与学习的方式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其中大学生是与网络接触较多的群体,全国的思政老师也认识到这一形势,正逐步借助网络来开展本门课程。现阶段开发的少量相关网络课程能够让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让学生从多种渠道和角度来理解其中的知识与理念,同时也让学生的学习机会大大增加[1]。虽然近几年,经过高校部分思政老师以及其他教育工作者的努力,通过网络课程教育这种方式已取得一定的实效,但距离既定的培养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因此,本文正是从探索本门基础网络课程实效性的角度出发,分析其影响因素,希望能够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提高这门网络课程的实效性。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络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内涵
教学实效性是教育工作者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充分发挥教学资源及方法,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实效性是教学的灵魂,是所有教学工作者的追求目标,好的教学应该能让学生与教师实现教学相长。从实质上来说,教师开展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作用即为教学实效性。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络课程教学实效性指的是教师通过一系列的网络教学活动对学生的思想及认识产生的积极影响,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是否与国家的价值观一致;其次,学生是否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最后,学生是否具备足够的法律意识,并且能够做到不违纪违规,有意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只有选取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正确的教学内容,才能真正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既定的教学实效性目标。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络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影响因素
(一)教师与学生的主观心理
教师与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其主观心理对这门网络课程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在网络资源的渗入下,教师虽然开始探索网络课程教学方法,但仍然不能彻底改变教师的主导心理,容易造成教师与学生的沟通问题,达不到理想的网络课程教学实效性[2]。教师的主观心理包括积极与消极的心理,进而对该课程网络教学实效性的影响有积极与消极的影响,积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有了丰富的网络资源,教师不仅能够更好地丰富自身的视野与知识,能够及时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互动,给学生以实际的指导,更能够使网络课程教学方式多样化。而教师的消极心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第一,教师的传统观念以及角色定位不会轻易改变。尽管教师开始尝试网络课程这种创新型教学方法,但仍然有很多老师坚持其在传统教学中的绝对主导地位。第二,教师缺乏正确适时的引导。教师在网络课程教学过程中更加难以实时注意学生的情感。基础课大多开设在大一学年,学生刚从高中生的角色转变为大学生,可能对大学的生活和观念尚不适应。很多教师仍然以知识灌输为主,难以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第三,教师容易对网络产生过度依赖心理。网络资源的大量涌入,使得教师在网络授课过程中有了更多可用的素材。但是部分教师却过度依赖网络资源,没有对其进行整合选用,这对网络课程教学实效性有非常明显的影响。网络课程是一种创新型教学方式,但教师要与时俱进,实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善于利用好这一资源,让学生能够得到更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的影响下,学生的学习心理也经受了较大的冲击,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也表现在积极与消极的两个方面。大量的网络资源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比较新型的内容,同样的理念借助网络来体现能够更加吸引学生的兴趣,网络也有大量贴合学生实际生活的新闻和案例能够更好的阐述正确的思想观和道德观。但是也有学生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具体表现在:第一,授课过程中无法抵制其他网络信息的诱惑。虽然网络资源的出现让学生的视野与知识面能更加宽阔,但是相对而言学生对其他网络信息会更加感兴趣,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对基础课程丧失兴趣,进而降低教学实效性。第二,网络课程的出现会加重学生的拖延症。由于学生对基础课程本身缺乏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网络课程又能够让学生线下重温教学内容,这就使得很多学生不会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吸收消化知识,将学习拖延到课后,最后不了了之[3]。第三,学生与教师间的互动更少。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在课堂上或者课间休息时都有一定的时间与老师进行交流,而在网络课程中,教学时间安排过满,线上沟通不畅,使得学生很多时候无法与教师实时交流心得与感想,甚至是一些思想状态,这也不利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二)教学内容及方法的设定
在网络的影响下,若教师能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来选取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对网络课程教学实效性会有非常积极的影响。现阶段已经有部分基础课程教师在传统授课过程中加入部分网络资源,这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而也有一些教师滥用网络教学资源,随意堆积大量网络信息,没有进行资源整合,给学生正确的引导,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丧失方向,效果也会适得其反。因此,教师需要根据正确的学习内容和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考虑学生的需要,选取有活力的,方向明确的教学内容。同时,也需要兼顾学生正处于角色转变的关键时期,合理设定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学习初期就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以指导后期的学习和工作。
(三)网络课程教学资源条件
网络最大的特点是实效性、快捷性与资源的丰富性,这是它的主要优势,但也给网络课程教学方式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基础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性质明显不同,其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传播道德知识,并且能够让学生将思想转变为外在行为。通过网络课程教学,教师可以尝试体验式教学,对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使得学习过程更加形象灵活。但是,由于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以及教师的个人素质存在差异,使得部分学校的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并不完备,甚至直接采用网络上录好的教学视频,或者是给学生过多的网络权限和资源,使得学生根本无意接受基础教育,转而接触其他网络信息,甚至受到不良信息的侵蚀。因此,学校要重视基础课程教育,为网络课程的开展提供足够适当的教学资源,教师也需要合理选用和整合网络教学资源,以真正提高网络课程教学实效性。
四结语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极为重要的基础课程,为了提高该基础课程的教学实效性,高校与教师都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尤其是近年来尝试的网络课程,已有一定的成效。然而,网络课程教学实效性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需要教师仔细研究教学实效性的影响因素,以采取真正有效的提升措施,达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律意识培养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黄倩.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刍议[J].科技致富向导,2014(16):337-337.
[2]刘丹.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效性的思考[J].法制与经济,2014(3):127-130.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学生讲课法;讨论式教学法;针对性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4-0244-0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现实性、针对性都很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随着2005方案的进一步落实,该课程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发生了一些变化。由于当代大学生思想发展变化日益复杂,对教师授课期望值的日益提高,传统的“一言堂”式的满堂灌输、满堂讲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的需求,而且单靠理论的灌输也是不能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的。为了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趣味性、新颖性、启发性、针对性、实效性,必须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以个案研究为基础、以问题研究为核心开展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所选取的案例应该贴近社会,来源于社会现实生活。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网络、书籍、电视广泛地阅读资料,经过鉴别、筛选,整理出符合教学内容、学生感兴趣并与授课内容相吻合的案例,在课堂上广泛实施。或者通过教师对案例的讲述,说明基本理论,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印象;或者由教师根据案例内容,提出要求和讨论题,学生准备后,开展课堂讨论,再由教师总结评析;或者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然后既可推选代表上台阐述观点,也可由学生畅所欲言,自由发表见解。案例教学法能够做到将课本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际案例深化学生对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在“法律基础”部分的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应用得尤其广泛,运用某一具体案例说明某一法律知识,学生更易于接受。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将理论与社会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学生受益匪浅。
二、互动教学法
互动教学法,即围绕某一观点大家各抒己见,平等、民主地交流探索。互动教学,可以是师生间的互动,也可以是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长期以来,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大多数教师往往采用传统的说教式灌输法,单向地灌输正面的思想观点,加之部分教师照本宣科,不注意教学艺术和方法,上课脱离学生思想现状,师生间缺乏交流,学生觉得乏味、枯燥,课堂内容成了“催眠曲”,学生听得昏昏沉沉,根本达不到教学目标。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其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实现师生互动。师生互动不但能够唤起学生的参与热情、情感体验,而且能够形成一种师生彼此尊重、宽容、民主、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和谐的课堂氛围。互动既包括课内的互动,也包括课外的互动和网上的互动。互动的方式既包括课堂讨论、主题发言、专题辩论、问题点评、案例分析、角色互换、师生互辩,也包括课外的短信交流、网上交流等。互动教学法可以改变单一灌输式的教学,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
三、学生讲课法
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许多问题他们已经有自己的思考和看法,因此,对于教材中,学生极为关注且较为熟悉的内容,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走上讲台讲课。在讲课前,必须充分阅读教材,大量查阅相关资料,认真备课,制作课件。如“思想道德修养”部分关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这“三德”的内容,学生平时关注较多,且有自己的看法。对这部分内容就可以将学生分为三组,每组负责讲解“三德”中的一德,让每组大学生在集体充分备课的基础上,每组选派一名学生代表上台授课。授课完毕,先由学生自评,并由本组内其他同学做内容补充,然后由教师点评。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理解、交流、表达与运用的能力。同时,学生通过自己备课、自己授课,也能起到换位思考的作用,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更能体会到老师备课、上课的艰辛,因而,在以后的听讲中,会以一种更加宽容而不是一种挑剔的态度去听课。
四、讨论式教学法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社会热点问题或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遇到的实际问题,针对学生思想上的困惑,广泛地开展一系列的讨论:如让学生围绕爱国主义、人生价值、大学生的恋爱以及社会公德等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每次讨论后教师再进行针对性的点评。通过讨论和教师的评述,帮助学生分清是非,澄清认识。如2011年10月,发生在广东佛山的小悦悦事件就是一个热点道德问题,在课堂上对此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认识到,作为大学生,无论社会整体氛围如何,我们始终要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坚守自己的良心,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法律基础部分则可广泛地利用“法律讲堂”、“今日说法”等节目使学生理解一些法律案例,在此基础上,学生再围绕案例进行讨论,这样可以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学生比较关心而又具有争议性的问题,可以采用辩论式的教学方法。如关于“学历与能力哪一个更重要”、“大学生兼职的利弊”、“大学该宽松管理还是严格管理”、“网络对大学生影响的利弊”、“大学生恋爱的利弊”等问题,都是学生比较感兴趣而又有着截然不同观点的辩论好素材。课堂辩论不必完全像正规的辩论赛一样进行组织,而应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进来,畅所欲言。所以,严格地说,课堂辩论仍然是一种讨论式的教学方法。
五、针对性教学法
不同专业的学生,专业知识结构不同。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加强针对性,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在讲到第六章“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时,先给学生讲清楚培养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重要性,让他们认识到:从步入大学起,大学生就开始萌动着对未来职业生活的憧憬,也开始了积极的准备,这种准备是贯穿在大学生活的全过程中的。职业生活是否顺利,是否成功,既取决于个人专业知识和技能,也取决于个人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从实际生活来观察,一些人就业之后发展缓慢甚至遭受重大的挫折、失败,问题往往不是出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缺乏上,而大多是出在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不高上。因此,大学生学习职业道德知识,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对于以后从事职业活动具有重大意义。然后,在讲授有关职业道德的内容时,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特点进行。在给医学专业学生授课时,通过学习“希伯克拉底誓言”,告诉学生医学科学是一项神圣的事业,“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它要求从事这项工作的人,不但要有精湛的技术,更要有高尚的医德;在艺术类院系上课时,希望他们将来能够“德艺双馨”;在给理工科院系学生授课时,针对学术界出现的某些伪造实验数据、制造学术泡沫等学术不端现象,在生产加工和流通领域,出现的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现象;在工程技术活动中,“豆腐渣”工程以及出于急功近利目的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计算机专业人员利用网络犯罪等现象,引导学生敢于坚持真理、刻苦钻研,力戒浮躁不专,发扬精益求精的职业道德精神。由于结合专业进行讲授,学生不再感到课程内容离他们遥不可及,也不是令他们厌烦的“大道理”,自然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而且使学生终身受益。
此外,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中,研究性教学法和开放式教学法也不失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研究性教学法,即将学生分成个体、小组和班级的组织形式进行研究性教学。个体研究以个人对教材中感兴趣的某一问题进行研究,并撰写小论文或调查报告为主;小组研究以小组或寝室为单位进行专题研究为主;群体研究是以全班学生对难点、热点问题的讨论为主,并以课题为载体。针对不同的组织形式,提出不同的具体要求,力求实现学生的全方位覆盖,如组织全班的“社会公德大讨论”、“大学生道德论坛”等研究性的教学活动。
(河北地质职工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81)
摘 要:在大学教学教育过程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因此,本文首先分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接着就如何做好这门课程教学改革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措施,不断提高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5-0202-01
收稿日期:2015-02-06
作者简介:许文珺(1979-),男,河北石家庄人,本科,助理讲师。研究方向:法学。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单一
在实际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过程中,涉及两门学科,教学模式单一,无法满足学生实际的教学需要。有的教师知识结构不完善,课程的整体性和逻辑性较差,不能充分发挥高校德育教育和法治教育的作用;另外还有的教师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教学经验。同时在很多的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照本宣科,使得理论严重脱离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因此,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保证学生学以致用,很难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
2.教学管理体制有待改进
在当前考试教学管理体制下,很多的教师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存在很大的弊端,一刀切的现象较为严重。有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受到体制因素的限制,无法有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教学范围比较窄,无法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创新。同时当前的考试制度非常重视教材内容和知识,使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质量不高,很难增强这一门课程的感染力,考试分数也不能反映学生真实的综合能力。因此,要不断深化改革考试制度,重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
二、做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措施
1.因材施教
教师要根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内容提升高职学生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兴趣和主动性。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要提问合理的问题,让学生不断开动脑筋,锻炼他们的思维。同时在备课过程中,要设计合理的问题,保证提问问题的难度,不能太难或者太简单,让学生能够接受,避免让学生失去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兴趣,从而降低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在进行提问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提问不同难度的问题,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让他们在回答问题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答案,做出具体详细的解释,肯定不同学生的思维和想法,有效培养学生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兴趣和信心,让每个学生体会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乐趣,保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提高教学效率,就要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多给学生动手和动脑的机会。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分析不同回答的差别,找出其中的原因;同时教师要求学生提高动手的能力,做好相应的笔记,不断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积累知识。
2.要巧妙的利用课堂艺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艺术的思维、视角、形式以及手段对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进行设计和改造,提高教学质量,从而获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要采用恰当的导入。课堂的导入对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好的课堂导入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高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的教学质量。其次,不断整合和开发课堂资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拘一格,灵活合理的利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整合,大力的开发教学资源,帮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的学习资源。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对其他有关教学内容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阅读练习资料的搜集,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丰富学生的内容,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的为教学服务。最后,要注意转变师生之间的角色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启迪。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水平和基础,创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提供积极交流的机会和平台;同时要建立学习小组,在合作过程中,如何发挥团体作用,进行取长补短,分享学习的乐趣和喜悦,提高学生的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能力。
3.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理论,还要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适当的增加学生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和法治意识。同时教师要根据教材中的内容,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合理设计学生实践的内容,保证教学目标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真正理解、消化道德和法律的基本内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优势,召开各种主题班会,组织有关时事政治的教育活动,保证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另外,教师要采用合理的教学考核形式,不能仅仅依靠考试形式,要重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行为问题,在全面合理的了解学生基础上,客观公正的评价学生。因此,作为教师要采用多元的考核方式、内容和体系。
综上所述,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巧妙的利用课堂艺术,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建立全面公正客观的考核体系,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提高法律意识。
参考文献:
[1]崔时婧.网络影响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体验式教学方法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3.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科学发展;教学;实效性
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政课教师认真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当代大学生,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为主题、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线、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为重点,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为主线、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依托,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大学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篇,对党和国家牢牢抓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人格塑造,培养大学生成才成长,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不容乐观的是,由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课堂教学存在如下一些问题,导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效性不强,难以牢牢抓住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
一是政治导向不明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思政课教师应该旗帜鲜明的站稳的立场,坚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导向,严格完成党交给我们的光荣和艰巨的任务。没有立场的信口开河万万要不得。
二是照本宣科,重点不突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材是优秀的教材,“百科全书”式的内容涵盖大学生成人、成才、成长的方方面面,对思政课教师的学科背景和知识面有较高的要求。法律专业背景的注重讲法律基础,非法律专业的讲不好法律基础。这就导致思政课教师在上课的时候照本宣科,重点不突出,挑自己熟悉的领域深入讲,不熟悉的则一带而过,课堂不生动、不活跃,难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三是纠结于剖析理论,脱离实际。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无穷无尽的解剖理论的结构层次,导致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学生不感兴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不是单纯的理论课,教材的理论已经经过专家学者的认定,讲透讲清楚即可。在讲清楚讲透理性结论之后,就应该运用典型的事实帮助学生充分消化这些理性的结论。可以从典型的事实入手,经过分析和归纳,最后导引出理性的结论。这样才能把所讲授的道理讲活,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味纠结于理论剖析,会导致课堂教学干枯无味。但也要注意不能不讲理论,只迎合学生,吹牛讲故事。要依事说理,把理性的内容讲活讲透讲清楚。
长期以来由于授课形式单一、课程内容僵化,脱离大学生生活实际等问题的存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遭到了大学生的冷遇,由此导致了大多数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参与性、积极性较低。没有真切认识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自己成长成才过程中的指引作用、导向作用,由于学生学习心理动因的欠缺,这门课在教学环节处于尴尬的地位。因而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设计的改革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认为,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效性,应注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是增强实效性的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大学新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课,政治导向性的作用更加突出。任课教师一定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站稳基本立场,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正确的方向和坚定的立场是思政课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完成党赋予我们的光荣和艰巨的任务。思政课教师在教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过程中,必须把理论作为思想政治育人的有力工具。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大学生成人成长成才,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剖析典型案列,帮助大学生尽快成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以人为本,促进大学生全面科学发展的教育理念是增强实效性的关键
以人为最高目的,把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科学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教育理念是就是要把大学生放在第一位,科学全面的关照大学生的发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影响力,应该具备持续性发展性和协调性的实效。作为人格塑造、人才培养的重要一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直击大学生内心深处,是大学德育工作的第一门课,影响着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就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来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影响力应该从大一开始,贯穿整个大学生活,影响大学生一辈子的重要课程。
三、转变教学思路,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是增强实效性的重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帮助大学生了解新生活为起点,正确的对待并解决大学生活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增强自身的适应能力。思政课教师是“过来人”,但切忌以训导的口吻居高临下,而应该做好“路灯”的角色,告诉学生,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是怎么解决的。有方向有原则的启发式教学能达到不同凡响的效果。在教授课程时,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贴近解决学生现实问题的实际,贴近学生健康成长的实际,立足于激励学生自身成长的主观能动性,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才是重中之重。要做到这些,思政课教师要积极主动的和学生做朋友,积极主动的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升能力。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切实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理论水平是增强实效性的根本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加强相关理论的研究,提升任课教师的理论水平是增强实效性的根本。第一,思政课教师要带头学习基本理论,学习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与时俱进的掌握党和国家的重大政策,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才能教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思政课教师要要注重社会调查研究,要与当前社会实际紧密联系,注重持续性研究社会思潮,稳步提升理论水平,才能够在更深更高层次上为学生解读解决现实问题。
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意识形态领域斗争长期而复杂的新形势下,我国高校的非主流意识形态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并不断蔓延。如果任由非主流意识形态发展蔓延,势必严重危害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使我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受到重大的冲击。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迫在眉睫,势在必行。每一名思政课教师都应旗帜鲜明地坚持党性原则,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坚持不懈地与各种错误思想作斗争,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引领大学生,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学生,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转变教学思路,提升教学水平,扎实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效性,才能够切实帮助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匡利民 唐召云.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6):136
[2]邢晓莉.突出时代性 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5): 57
[3]赵琼.建构主义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J].教书育人,2006,(5):98
[4]郭谊.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若干思考[J].思想研究,2005,(4):151
[关键词] 情景教学模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实效
前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根本的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和心理素质,不断增强自身在道德、法律行为上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帮助大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树立积极健康、奋发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该课程中实施情景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营造积极活跃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积极学习兴趣的重要条件和必要保证。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中创设情景、实施情景教学具有积极的作用,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增强学生感悟能力,而且提高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效果,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有效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一、情景化教学模式相关理论分析
1、情景化教学模式的科学内涵
情景化教学模式是充分建立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行统一”理论、情境学习理论和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基础之上,“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包括生活情境和思想意境),充分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并对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进行探索,以帮助学生获得领悟,并自愿将学到的知识、信念贯彻到实际行动当中。”[1]
2、情景化教学模式的实质
在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中,实施情景化教学的本质在于通过教师创设与教学主题相关联的情景,让学生设身处地的置于其中,去思考、去感受、去判断、去选择。情景化教学不是简单的教育灌输,是依靠“源自于个体内部的实践经验和自由批判意识的不断应用由内向外实现的;以培养自己的心理调节能力、法律思维能力和道德实践能力,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它不仅仅是对课程内容的理论阐释,更重要的是以受教育者的个体实践为依据,关注思想、道德、法律在实践情境中知、情、意、行的统一。”[2]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施情景教学模式的具体策略
第一,实施情景教学模式,必须要注重为学生创设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特定氛围内主动参与到情景中去。在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施情景教学,环境、氛围尤为重要。在情景创设中,至于学习环境、学习氛围如何,不仅直接关乎到情景创设的逼真与否,而且还关乎到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能否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当教师在讲解关于道德起源一知识点的时候,可以创设这样一种情景:把同学们带到多媒体教室,为大家播放关于“动物本能论”和“道德起源说”相关视频,在图、声、像的轻松氛围中积极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一些感官方面对道德起源产生认识,不断内化为自身对道德的认识与理解。在播放完相关视频后,教师可以创设现场互动情景,让同学们自由发表自身对道德的理解、认知,结合视频内容谈谈自己对所授内容的思考、探索甚至是评判,逐渐使学生对一些是非道德问题形成自身的理解和观念。
第二,实施情景教学模式,必须要全面坚持以学生中心的教学理念,全面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该门课程实施情景教学,其效果如何直接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深度和参与热情。要想在情景教学中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必须要认真贯彻执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此基础上再灵活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学习方式,只有这样,情景教学的效果才能从根本上得以保障。在创设情境教学、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鼓励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要做好必要的预习,提前了解新知识的要点、难点和重点,对于遇见的难点问题在上课的时候做出有重点的听课,为下一步带领学生更好的参与到教师创设的情景中去奠定基础。
例如,当学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事先安排大家欣赏励志短片《下一个奇迹》,在欣赏完短片之后,由教师在课堂现场创设课堂励志情景,让同学们设身处地的表达自己的意愿,畅谈自己的观点,写下自己的铮铮誓言和人生规划目标,并以宣誓的形式激发同学们的昂扬斗志和学习激情。通过创设这样的情景,就真正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该门课程的学习对自己的意义。
三、结语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创设情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全体学生一起努力。在情景创设中,需要全面、综合考量课程特征,考量大学生对该门课程学习的现状和存在问题,通过采取为学生创设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全面坚持以学生中心的教学理念、面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紧密结合课程特征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方式等措施,激发学生参与情景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提升教学质量、增前教学效果的目标。
参考文献: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学改革 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2-138-02
按照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方案的要求,从2006年下半年起,原《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合并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制教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适应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人生理论与实践的崭新课程,主要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其特点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现实性、针对性都很强。”
一、教育现状与存在的不足
(一)教学内容繁杂,课时数偏少
新课改以后,合并了原《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把调解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两种主要手段“法律”和“道德”的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能更好地体会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但是,过去这两门课程实际授课时数至少在72学时以上,现在只有48学时左右。仅就法律部分而言,该课程几乎涵盖了除法制史和涉外法律以外我国所有的基本法律知识,从实体法律知识到程序法律知识各个方面都有介绍。而在课程安排上,将这部分内容主要放在教材的最后两章,容易造成教学过程中的“面面涉及、面面不及”。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想介绍这么多的法律知识,基本上不太现实。而对于整个课程而言,法律知识是较容易通过教学知识的讲授提高的。
(二)教学方法陈旧,理论和实际结合不充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综合运用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基本内容,在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对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予以科学的、有说服力的回答,以帮助大学生逐渐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达到思想和理论的深度,又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而现在的教学方式,还仅仅局限于单调的灌输式教育方式,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把课堂变为纯粹的理论的宣讲课,思想性、理论性有余,缺乏形象化、互动性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不起来,教学效果无法体现。
(三)缺乏实践环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要求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实现知行统一。目前,该课程的主要教学模式仍局限于课堂,过于封闭,教学过程也仅重于教,不能做到教学相长。因此许多学生对所学内容和社会热点问题缺乏身体力行和直观的感受,实践教学大多流于形式。
(四)师资配备薄弱
一直以来,思想教育和法律是作为两个不同的学科门类设置的。许多高校也存在对这类课程重视程度低的问题,认为这门课程只要念念书、考前突击背书就可以,对学生的实际指导意义不大。部分师资往往是由学校行政部门的人员担任。教学研究工作不多,学校对老师的指导作用很小。不仅如此,现在很多担任此课程的老师是以前讲授《思想道德修养》的老师,教师本人的法律知识就不很多,对教材中的法理知识理解尚有欠缺,就更谈不上与时俱进结合当前形势给学生案例来增加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了。
二、以人为本,加强教学改革
(一)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准确把握教材内在逻辑体系和教材基本内容,同时要注意同改革开放的最新成果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科前沿、动态引入课堂,增强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以此激发学生理论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提高教学质量。在此基础上,教师要联系学生所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自身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一些典型案例分析让学生进行讨论,并且将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结合目前由于课程改革所遗留的教师法律知识欠缺的问题,可以采用集体备课、讲课竞赛等方式快速提高老师的法律知识。
(二)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这个环节采用的是否合适,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1.专题讨论法。教师在课前充分备课,根据教学任务对特定章节的内容,针对某个有争议的话题开设一些讨论课。学生拿到讨论主题后,先进行消化,然后查阅各种他们认为必要的理论知识。在课堂上通过分阶段对讨论意见进行归纳小结,逐步引导学生对讨论结果达成比较统一的认识。通过专题讨论课,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目的是为了解决某些复杂的现实问题。
2.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方法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生动性和现实性,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可以使理论紧密联系实际,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选取能够透视时代特征、蕴涵事物本质联系、反映大学生成长过程中主要矛盾及热点问题的社会现象作为案例,并且在课堂上组织好讨论,引导学生对这些生动案例的分析,最后做好点评总结。通过案例教学法提高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以及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增强对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理解和领悟。
在引导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前,笔者常举的一个案例就是在商量买了一件没有中文标示的衣物如何退货。通过这个案例,能使学生理解法律知识和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必不可少,增强他们自觉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和意识。
(三)创新教学手段
1.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把所学理论转化为自身能力的主要途径。
实践教学的模式可以是开展主题演讲;开展辩论赛和专题讨论会;开设模拟法庭情景教学;开设读书沙龙等课堂实践的方式,也可以针对某一问题在校内开展调查问卷,另外也可以针对某一热点时事到社会开展调查,如学生在寒暑假期间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等开展调查。通过这样的实践方式,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综合素质。
2.多媒体教学及网络教学并用。多媒体教学使枯燥的理论教学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与网络教学并用,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互动效果。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需要事先做好课件,用丰富的感性材料,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使教学形式轻松活泼。也可以指导学生在网络上搜索有关信息,丰富学习内容,并利用网络与大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成为大学生乐于学习的一门课。需要说明的是,多媒体教学不是简单的黑板搬家,不是教师坐在电脑后面进行简单的操作,而需要教师通过主观努力,从视觉、听觉上以生动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兴趣,进行互动式教学,避免师生没有任何交流、学生听课“疲软”等现象的发生。
三、创新评价机制,改革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是教学活动中的指挥棒。本门课程对学生思想改造要靠社会实践才能化为现实。理论要推动行为的改变是重要的目的。要想更大发挥这门课程对人思想的塑造性,必须在现有的教学评价模式的基础上创新评价机制。对学生的评价不仅仅要靠任课教师的一次考试决定,而要体现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结合,知识掌握程度评价与问题研究能力评价结合,理论水平评价与实践能力评价结合。
1.学生自我目标实现评价和互评。本门课程开科正是大学生刚刚入校的时期,可塑性较强。在价值取向多元的今天,虽然从理念上讲,教师和学生,谁是道德教学的的主体这个问题已经得到明确解释,但在道德教育实践中,谁为主体,怎样才能确立主体,都还在探讨之中。如果加入学生自我评价环节,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2.推行班主任介入评价。班主任每天和学生接触,对学生的思想动向和实际行为有更多的了解。在本门课程的考核上,应积极推行班主任制度,充分发挥班主任既教书又育人的作用,让其对学生的课程考核有发言权,进一步增强班主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总之,我们要以学生为本,把教育人与关心人结合起来,把塑造人与服务人结合起来。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内容、方法和手段,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探求提高教学效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在教学创新中实现以人为本、教书育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吴潜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性质、逻辑结构与主线[J].教学与研究,2006(8)
2.朱友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3.徐彦伟.把握课堂主渠道.开展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10(18)
关键词: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效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担负着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及法律素质,将大学生培养成合格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因此,结合新课改研究提高“基础”课实效性这一问题对于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对于适应形势发展,增强“基础”课时效性有着重要意义。
“基础”课实效性是指依据教学活动规律,结合学生思想发展变化情况,选取最恰当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将要传授的内容及时、准确的传递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帮助大学生解决思想困惑,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形成教学投入与教学结果产出的最佳比例。从概念中,我们不难发现,“基础”课实效性的提高要根据教学的要求和学生的发展而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研究提高“基础”课实效性这一问题将激励教师摆脱“基础”课教学照本宣科的模式,有助于教师根据“基础”课理论体系、教材体系的特点构建自己富有特色的教学体系,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意识使大学生自觉提高思想、政治、道德、法律素质,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从而保证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后继有人。
一、影响“基础”课实效性提高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单一,授课内容枯燥
目前许多教师对教学方法的把握上仍将灌输教育与填鸭式教学方法混为一谈。目前许多教师仍受着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学生只能听命配合的固有教学模式束缚。这种生硬灌输的教学方式,无视大学生的主体性,把道德片面、狭隘的理解为对人意识行为的限制,这易使“基础”课教学变得乏味,形成教师在台上讲的兴高采烈,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的尴尬局面。
“基础”课教学内容理论性很强,但绝不是只对概念、原理、原则的简单重复,而是需要结合大学生实际,研究大学生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解决大学生存在的思想认识问题。目前许多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还停留在书本知识上,强调概念与概念的联系,理论到理论的演绎推理,忽视学生思想发展的实际需求。这种枯燥的内容讲授,易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形成逆反心理。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课融合程度不够
众所周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两门课合一产生的。我们在道德与法的长期教育教学实践中体会到,道德观念在很大的程度上与法律观念是相重合的。法律是维系社会运转和发展的最底线道德要求,道德观的基本要求不仅是法律构成的基础,而且在很多层面上直接表现为具体的法律规范。在这一价值层次上,道德与法律一脉相承,法律精神与道德观念趋于融合。然而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或者放大了道德观念与法律观念的重合度,将法律规范要求与道德要求完全等同,或者过于强调道德与法律的区别,忽视了价值层次上道德与法律的一脉相承性。这种情况易导致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德与法的同质同向性,不能很好结合法律与道德的要求全面提升自己法律道德素质。
(三)实践教学环节比较薄弱
目前,一些高校对“基础”课实践教学环节总体认识不深、重视不够,在教学计划、实践形式、经费保障等方面没有形成科学、统一的标准。
加之,“基础”课实践教学涉及场地、经费、后勤保障等多方面问题,协调难度大,相比课堂授课要复杂得多。因此,许多高校的“基础”课实践教学仅停留在号召和书面要求上,或者流于形式未见实效。这易使学生产生理论知识和实践的脱节,造成思想道德、法律知识水平与问题解决能力不相匹配的问题。
二、解决对策
(一)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1](P.41)因此,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师生间互动,使学生由被动听课转变为主动参与,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达到提高大学生“基础”课教学实效性的目的。
教师可以采用专题式教学法,将教学内容按章节讲授转为按专题讲授。专题可以从爱国主义、道德领域、法治观教育、价值取向等方面切入,结合最新理论研究成果,以小见大的引导学生树立伟大人生目标,坚定他们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使“基础”课达到说理而不说教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对贴近大学生实际的案例加以筛选,选取那些大学生关心程度高、时代感强、涉及人物与大学生契合度大的案例让学生讨论,允许学生各抒己见,讲出自己真实的看法、观点,教师给予适时引导,这既能激发学生分析问题的潜能,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有利于增强“基础”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导向性,提升“基础”课的时代感。方法是多样的,可以结合授课实际单独和综合应用启发式教学、专题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互动参与式教学等教学方法,以切实提高“基础”课的实效性。
教师不能按照教材照本宣科,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实现对教材内容的超越,即教学内容的选取既要体现教材的主旨内容,又要根据学生的接受状况做好教学内容的转化。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对基础理论的研究,避免对理论知识的误解或教条式的搬用;要加强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的研究,及时将这些理论成果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体会到理论的强大生命力和与时俱进性;要按照贴近社会生活、贴近时代、贴近大学生思想实际的要求,运用理论知识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增强“基础”课的实在感,使“基础”课论理而不空洞,从而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基础”课的吸引力。
(二)加快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融合
法律教育和道德教育是互相支持、相互促进的。因此,必须加快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融合,整合二者的教育内容,从而形成完整的、体系化的“基础”课教学。
首先,要坚持理论在法学教育中的指导地位。要在法律基础课的讲授过程中,渗透的基本理论。这就要求教师要通过法律基础课的讲授,渗透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理论,使学生懂得虽然政治、哲学、宗教等各种社会因素对法的产生与发展也有作用,但追根溯源,“法的关系正象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2](P.82);要渗透阶级理论,使学生明白法并不是超阶级的,它是由社会上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通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则,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与以往法律不同,社会主义法制,是真正反映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要渗透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使学生理解法并不是超历史的,既不是永恒存在,也不是永久不变的,从而让学生明白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先进性、科学性,使其自觉接受法制教育,自觉遵守法律规范,成为一名懂法、守法、护法的合格公民。
其次,要在法律教育中强化道德意识。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再完善、法律条文在繁多,也不可能穷尽所有的社会关系。同时,法律调整的滞后性也容易给别有企图的人产生可乘之机。因此,人们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其日常行为的善恶。这就要求教师不能把“基础”课教学仅局限于法律知识的单一传授上,而应结合实际,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将“法”与“德”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向学生阐明有关法律规范的立法精神,解析其立法用意及与社会主义道德的深层次联系,使大学生既树立起法律权威意识,又克服“法律万能”的观念,推动学生追求法与德的双重规范。
(三)加强实践教学,实现理论实践双重提高
“基础”课价值体现方式就是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取得的成效。同时,实践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单一课堂教学给学生带来的厌倦情绪,为“基础”课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首先,教师应充分挖掘校内实践教学潜力,通过聘请道德模范、先进典型等开展主题讲座,利用榜样的力量感染学生;聘请知名学者举办学术讲座,使学生紧跟理论发展步伐;支持学生成立理论研究小组,主题社团等学生组织,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能力;鼓励学生开展校园调查,了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锻炼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应充分重视网络新兴媒体的作用,利用校园网组织学生展开网上讨论,交流实践经验,教师给予点评和总结,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其次,教师要充分利用校外实践教学资源,安排学生参观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让其深刻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使其自发形成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思想。
最后,高校教务、学工、后勤等部门应紧密配合指定中长期“基础”课实践教学计划,对实践教学在时间要求、工作量核算、业绩考核、经费保障等方面做出完善的规定,使“基础”课实践教学长期化、制度化、可操作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