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5-30 08:15:0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母爱的诗歌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出自唐代:孟郊《游子吟》
2、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出自元代:王冕《墨萱图·其一》
3、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出自先秦:佚名《诗经·小雅·蓼莪》
(来源:文章屋网 )
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被夕阳烘成桃花色的薄云。十四中寨逢场,城中生意人过中寨收买山货的很多,过渡人也特别多,祖父在溪中渡船上忙个不息。天已快夜,别的雀子似乎都要休息了,只杜鹃叫个不息。石头泥土为白日晒了一整天,草木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这时节皆放散一种热气。空气中有泥土气味,有草木气味,且有甲虫类气味。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
黄昏照样的温柔、美丽和平静。但一个人若体念到这个当前一切时,也就照样的在这黄昏中会有点儿薄薄的凄凉。于是,这日子成为痛苦的东西了。翠翠觉得好像缺少了什么。好像眼见到这个日子过去了,想要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但不成。好像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
“我要坐船下桃源县过洞庭湖,让爷爷满城打锣去叫我,点了灯笼火把去找我。”
她便同祖父故意生气似的,很放肆地去想到这样一件不可能事情,她且想象她出走后,祖父用各种方法寻觅她皆无结果,到后如何躺在渡船上。
人家喊“过渡,过渡,老伯伯,你怎么的!不管事!”“怎么的!翠翠走了,下桃源县了!”“那你怎样办?”“那怎么办吗?拿了把刀,放在包袱里,搭下水船去杀了她!”……
翠翠仿佛当真听着这种对话,吓怕起来了,一面锐声喊着她的祖父,一面从坎上跑向溪边渡口去。见到了祖父正把船拉在溪中心,船上人喁喁说着话,小小心子还依然跳跃不已。
“爷爷,爷爷,你把船拉回来呀!”
那老船夫不明白她的意思,还以为是翠翠要为他代劳了,就说:“你不拉回来了吗?”
“我就回来!”
翠翠坐在溪边,望着溪面为暮色所笼罩的一切,且望到那只渡船上一群过渡人,其中有个吸旱烟的打着火镰吸烟,把烟杆在船边剥剥地敲着烟灰,就忽然哭起来了。
祖父把船拉回来时,见翠翠痴痴地坐在岸边,问她是什么事,翠翠不作声。祖父要她去烧火煮饭,想了一会儿,觉得自己哭得可笑,一个人便回到屋中去,坐在黑黝黝的灶边把火烧燃后,她又走到门外高崖上去,喊叫她的祖父,要他回家里来。在职务上毫不儿戏的老船夫,因为明白过渡人皆是赶回城中吃晚饭的人,来一个就渡一个,不便要人站在那岸边呆等,故不上岸来。只站在船头告翠翠,不要叫他,且让他做点事,把人渡完后,就会回家里来吃饭。
翠翠第二次请求祖父,祖父不理会,她坐在悬崖上,很觉得悲伤。
(选自沈从文《边城》)
【阅读手记】
沈从文是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
《边城》主要探讨湘西文化母题。小说将乡情风俗、人事命运与下层人物的形象三者合一,描写出一种淳朴恬静、美好和谐的诗境,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了无法忘怀的悲剧感。虽然小说写于1934年,当时的中国大部分地方因为战乱已千疮百孔,但沈从文善于从衰败中找到美、表现美,偌大的中国,随处可见的堕落,沈从文终究找到了能表现环境美的“桃花源”。这“桃花源”便是小说中描绘的一个叫茶峒的湘西的小山城。
沈从文的《边城》被誉为“现代文学史上最纯净的一个小说文本”“中国现代文学牧歌传说中的顶峰之作”,行文如潺潺流水,充满诗意。小说没有扣人心弦的悬念,也没有惊心动魄的氛围,更没有曲折跌宕的情节,但沈从文能够深入到人物的内心深处,以简练而又细腻、散淡而又自然的笔法刻画出人物的心理,使读者情不自禁地融进人物的心灵世界。
从语段中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充满诗意的环境描写。而这些描写都烘托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与外界的热闹相比,翠翠是那样的孤单、寂寞。“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正是这样的景物描写,衬出了翠翠心中“薄薄的凄凉”。同时作者对人物心理的直接描写也很成功,翠翠过着无忧无虑的清平生活,只有当爱情的潮水汹涌而来时,她才觉得彷徨不安,这恰恰是她从青涩走向成熟的标志。沈从文写翠翠的精彩处,便是以其特有的诗意笔触,捕捉并描摹出了翠翠灵动微妙的情思流露,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温婉腼腆和炽热多情相融合的山村少女的形象。
【提升空间】
1.《边城》的作者把人物糅进一个浓厚的风俗环境中,利用风俗来铺排故事情节,活灵活现地展示了湘西原始古朴的民族风俗,令人神往。请你根据你家乡的风俗写一段反映你家乡的浓郁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文字。(字数不限)
2.阅读语段,请你简要概括一下主人公翠翠的性格特点。
3.语段开头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父母的心痛:花季少年成了“无肠”人
2003年10月3日晚上,广东省潮州市曹安中学初二学生陈凡正坐在家里静静地复习功课,突然他大叫一声:“妈妈,我肚子痛!”母亲邱安以为他吃了不洁食物,连忙丢下手中的活儿,将儿子抱在怀里,小心翼翼地为他按揉腹部。按揉了一会儿,他还是“哎哟哎哟”喊个不停。读高二的姐姐陈冰赶紧去村里的医务室,买来止痛片让弟弟服用,也不见效。好不容易熬到第二天天亮,邱安叫来一辆小三轮,带着儿子去曹安镇中心卫生院检查。受医疗设备限制,医生查不出病因,给陈凡打了三次止痛针,也不见效。陈凡不止,脸上满是豆大的汗珠,双手紧捂腹部,在地上打起滚来。他哭着说:“妈妈,有好多把刀子在我的肚里绞来绞去……”
母子心连心,邱安再三追问医生:“有没有什么办法,让凡凡的肚子不痛?”医生建议她马上带儿子去大医院诊断治疗。邱安背着儿子,当即赶往潮州市中心医院。她以为到了大医院,儿子很快就会好起来,就没有打电话给远在400公里外的深圳打工的丈夫。到了潮州市中心医院,医生为陈凡作进一步检查,进行细菌培养,依然是病因不明。这时,陈凡的腹痛突然加剧,并伴有剧烈呕吐现象。邱安急坏了,立马拨打丈夫陈启明的手机。妻子的哭声让陈启明的心沉重起来,他随即向他打工的建材厂老板请假,获准后连夜赶往潮州。
潮州市中心医院专家组集体会诊后决定,对陈凡进行剖腹探查,结果发现他的肠系膜根部长了一个小小的淋巴瘤,致使小肠发生急性扭转,影响血液正常供应,大部分小肠病理性坏死,惟一有效的治疗办法就是尽快切除病变的小肠,否则将有生命危险。主治医生告诉陈启明夫妻俩,即使施以切除手术,陈凡的存活率也只有50%,还有病人从此不食“人间烟火”,每年需要8万元左右的营养费用,一般的工薪家庭难以承受。医生还说,小肠是食物加工厂,为人体提供主要的营养,正常人的小肠长度为4至6米,少于1米,就会导致严重的营养不良,从而患上“短肠综合征”,最终引发全身脏器衰竭。
做父母的哪忍心眼睁睁地看着儿子走向死亡?夫妻俩的态度很坚决: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救治儿子!夫妻俩当即作了分工,陈启明回家向亲朋好友求助,为儿子筹措巨额的医疗费;邱安则守在医院里,守在儿子的身旁,一遍遍安慰儿子,似乎这样才能减轻病痛对他的折磨。3万余元手术费到位后,到陈启明在手术单上签字时,他的手不住地颤抖,没办法写成一个字。邱安的手同样颤抖得厉害,也没有签成字。最后,是陈冰哭着在弟弟的手术单上签了字。
2003年10月24日,陈凡在潮州市中心医院接受小肠切除手术。手术后,他的体内只剩下8厘米小肠。他成了“无肠”人后,吃进什么东西,拉出来的还是什么东西!更严重的是,他经常上吐下泻,连母亲精心炖出的鲫鱼汤,他也消化吸收不了,喝进嘴里,便哗地吐了出来。
陈凡不得不依靠静脉注射营养存活,每天都要300元左右的费用。懂事的陈凡知道自己每天躺在医院里需要数百元费用,见父母为自己痛心疾首的样子,他坚决要求出院。主治医生告诉他:“像你这样的‘无肠’人,必须有专业医护人员监护,否则随时有生命危险。”医生的忠告并没有吓住陈凡,他哭闹着要求回家。陈启明夫妻俩对儿子明确表示:“哪怕砸锅卖铁,哪怕沿街乞讨,我们也要让你住在医院里。你知道吗,回家就是死路一条!”
因当地药品价格偏高,邱安委托亲友去汕头、广州等地购买,尽可能多省一些钱。陈启明将儿子交给妻子照料,自己再次去深圳打工。陈冰为减轻家里的负担,不顾父母反对,主动辍学去深圳打工,她说:“我要挣钱救弟弟,这是我做姐姐的应尽的责任。”因长期进行静脉注射,陈凡的静脉开始萎缩,再细的针头都难以扎进去。在医生的指导下,邱安尝试从他的鼻孔中插入一条直径约5毫米的橡胶管,往胃里滴注一种从荷兰进口的肠内高能营养多聚合剂(百普素)。为了减轻插管痛苦,她每次都要在导管上涂抹麻油,以便插得顺畅些。从此,百普素就成了陈凡的“救星”。百普素的市场价格是每袋70元,他每天要消耗两袋。为了节省开支,邱安找到百普素的商,跪在商的面前,含泪说明情况,苦求商给予优惠。
陈启明有一个哥哥、一个弟弟、两个妹妹,家庭经济条件都很一般。在大难面前,兄妹们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精诚团结,他们不但拿出了家里的全部积蓄,还外出打工挣钱,每月拿到工资,留下少许生活费后,全部给邱安汇来,再三关照说:“救孩子的命最要紧!”
“既然给了儿子第一次生命,就应该再给他第二次”
陈凡的身体每况愈下,再也不能在家里拖下去了,必须得到积极有效的治疗。陈启明与妻子商量后,辞掉在深圳的工作,带着儿子踏上了求医之路。潮州、汕头、广州等地的医院里都留下了陈启明夫妻俩的泪水和足迹。
2004年9月30日,陈启明夫妻俩带着儿子住进了总院。医生对陈凡作了全面检查,结论是短肠综合征,难以治愈,最好的办法是做小肠移植手术。可这是一个世界性的医学难题,不仅手术风险性较大,而且需要支付巨额的医疗费用。小肠移植,让陈启明夫妻俩看到了一线希望!他俩到处打听哪家医院能做小肠移植手术,可一直没有结果。
一天,陈启明找来几份旧报纸解闷,无意中发现中山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有器官移植中心,曾成功地施行过多例肾、肝等器官的移植手术。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与妻子一起带着儿子,找到该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何晓顺教授和副主任朱晓峰教授。在他们的恳求下,何、朱两位教授同意收治陈凡。陈凡入院后,何、朱两位教授精心为他实施了长达3个月的静脉营养术,以观察长期静脉营养维持患者生命的可能性。最终的观察结果显示,患者体重由38公斤上升到40公斤。但静脉营养对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并不令人满意,而且出现了肝功能异常的征兆,惟一有效的办法就是进行小肠移植手术。
面对求救心切的陈启明夫妻俩,器官移植中心何、朱两位教授在胃肠外科詹文华教授的支持下,作出了对陈凡实施小肠移植的决定。专家组多次会诊,论证实施小肠移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敲定全套手术方案。 可肠源从何而来?何、朱两位教授征求陈启明夫妻俩的意见,建议实施亲体小肠移植:小肠及其肠系膜有大量的淋巴组织,移植后产生排异反应的可能性高达60%~90%,而亲体小肠移植严重排异的可能性仅为10%。
望着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的陈凡,陈启明、邱安争着把自己的小肠移植给儿子,以挽救儿子的生命。 何、朱两位教授说:“你们俩先别争着为儿子献肠,等化验结果出来再说。”院方随即对陈启明、邱安的组织配型进行化验,结果表明夫妻俩和陈凡都有较好的组织相容性。
陈启明恳求医生:“还是割我的肠子吧。我是父亲,应该尽到这个责任!”邱安阻止说:“医生,还是割我的肠子吧。儿子是娘身上掉下来的肉,我的肠子献给儿子更好些!”陈启明据理力争:“我打听过了,亲体小肠移植的性别一致更好些。”
邱安争不过丈夫,找到何、朱两位教授,哭着说:“儿子的健康是最重要的!为了给孩子治病,他爸爸一直在外面打工,很辛苦……我什么都帮不上他,只能在家照顾儿子,这样看来,还是我捐肠好,以后他爸爸还要打工啊。”在何、朱两位教授的帮助下,邱安好说歹说终于说服了陈启明,由她捐献部分小肠给儿子。她笑着说:“我的肠子长着呢,切除部分小肠对我没什么影响。就算有影响,我也心甘情愿!”
陈凡知道父母争着要给自己捐肠,竭力阻止说:“爸爸、妈妈,你们别争了。我不想治疗了,我要回家去!”邱安说:“凡凡,妈妈既然给了你第一次生命,就应该再给你第二次!凡凡,你要安心躺在病床上,千万不能出现任何反常情况。”
肠源问题解决了,但巨额医疗费压得陈启明夫妻俩喘不过气来!陈启明对妻子说:“我回去卖房子,为儿子筹钱做手术!”邱安说:“你在医院里照顾儿子,还是我回去筹钱吧。我这个样子,更容易唤起人们的同情心!”夫妻俩再一次争吵起来。
这感天动地、充满人间真情的一幕,让何、朱两位教授深深感动,他们当即向院长陈述陈凡的病情及父母竞相捐肠的情况,盼望医院能在经济上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院长办公会很快作出决定,为陈凡无偿提供20万元医疗费用,确保亲体小肠移植手术的成功进行。
2005年1月11日上午,邱安和陈凡分别被推进两个相邻的手术室。进手术室前,邱安在儿子瘦削的脸蛋上亲了又亲。接着,她对站在一旁的丈夫说:“马上就要做手术了。手术后,我们母子俩全靠你来照顾了。”陈启明拉住妻子的手说:“几位教授说了,手术成功的把握很大,你就放心地进去吧!”手术室的门悄然关上。疲惫至极的陈启明实在控制不住自己,当即晕倒在地,被值班护士发现后送进病房里休息。
整个手术持续了6个半小时。在手术过程中,周密的治疗方案和及时的救护措施,帮助陈凡闯过了出血、感染、排异、肠瘘等并发症的险关。值得一提的是,为最大限度地消除排异现象,何、朱两位教授对此例手术作了创新:移入陈凡体内的1.2米小肠并没有和他自有的8厘米小肠直接对接,而是在其小腹上开两个口,植入小肠的两头就接在这两个口上。等排异高危期过后再把移植小肠接入患者消化道。
母子再次血肉相连,再造生命的春天
术后两三个小时,邱安从麻醉状态中苏醒过来,说的第一句话是:“凡凡呢?凡凡怎么样了?”站在一旁的陈启明告诉她:“凡凡在重症监护病房里,医生说他的状态很好,你尽管放心!”陈启明给妻子喂食百普素等营养药,被她拒绝:“我的身体能抗得住!将这些药留给儿子吃!”据测量,邱安的体重下降了1公斤左右,恰恰是所捐出的1.2米小肠和组织的重量。
术后第三天,邱安就可以下地走动了,而陈凡也已经能下地,从重症监护病房转入普通病房。她第一次见到了手术成功的儿子,泪水禁不住夺眶而出,这次小肠移植手术使母子俩再次血肉相连!
在陈凡病房里,母子俩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谁也不说话,彼此用目光在交流最真切的生命感悟。陈启明说:“凡凡,你不认识你妈妈了?”陈凡醒悟过来,伸出右手向邱安敬了个礼,然后开心地笑着说:“谢谢妈妈!谢谢妈妈给了我第二次生命!”邱安的心里涌起一阵酸楚,说:“凡凡,不用谢,妈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邱安问他:“你肚子疼不疼了?”他笑着说:“妈妈,一点也不疼了。”说完,他朝妈妈扮了个鬼脸。
术后两周,医生给移植进陈凡体内的小肠肠管注射肠内营养液,结果消化吸收得很好,将养分源源不断地传给陈凡的肝脏……目前陈凡的肠道吸收功能测定显示,移植小肠活力正常,无任何排异反应征象,其吸收功能已超过自体小肠,并在继续改善当中。由于解决了营养吸收的问题,陈凡的体重一下子增加了近2.5公斤!何、朱两位教授称,只要安全度过3个月的排异观察期,陈凡应该能像所有健康的孩子一样成长!
2005年新年的钟声敲响了,陈启明、邱安守在病房里和儿子一起过年。前几天,邱安去医院附近的小商店里买来了红丝线,在陈凡的两只手臂上各拴上一道,又在他两只足踝上各拴上一道。她说:“这是妈妈送给你的新年礼物,希望你今后吉祥如意!”礼轻情意重。这特殊的新年礼物,让陈凡心潮起伏、泪花闪烁!陈启明激动地说:“这一次劫难过去后,我们就会好起来!我们一家人的生活就会一天天好起来!”
陈启明夫妻俩有着一个共同的心愿:让凡凡恢复健康,重返校园,将来能圆大学梦!他俩向何、朱两位教授打听,儿子何时能出院。两位教授告诉他们,小肠移植的排异反应很厉害,即使是亲体小肠也不例外,让他们等上三个月,证实排异的高危期已经过去,再把植入的小肠接到他原来的小肠上,这样就安全多了。届时,他就能逐步彻底摆脱肠外和肠内营养,吃无脂饮食,加上部分静脉营养,约半年后再把移植小肠接入患者消化道,患者就会和正常人一样从食物中汲取营养了。
过完春节,经济上的困难接踵而至。陈凡已花光了院长办公会特批的20万元医疗费,后续的医疗费相当惊人。更要命的是,陈凡每天都要注射营养药百普素、白蛋白,至少需要600元。在山穷水尽的日子里,陈启明想到了向有关部门求助。他在病房里含泪写了一封封信,寄给有关部门,很快,曹安镇政府拿出了5000元,广东省慈善总会也拿出了5000元……广州等地的新闻媒体报道慈母捐肠救子的消息后,一些热心市民纷纷带着钱物去医院看望邱安母子俩。
陈凡面临着第二次手术,需要大量的费用,还要终身服用抗排异药物,也是一笔巨大的支出。困难当头,陈启明夫妻俩再也不好意思向医院开口了,却又无计可施,整日愁眉苦脸。何、朱两位教授知道这一情况后,找到新任院长王深明说明情况。王深明院长被深深感动了,随即召开院长办公会,同意免去陈凡后续的医疗费用。
一.抓住诗眼——感悟情
《游子吟》这首诗琅琅上口、诗意简明,诗人通过朴实无华的诗句,通过平凡的生活细节,表现了一位母亲对儿子的深沉而无言的爱。这种感情,学生是很难一下子体会到的。 教学中,教师围绕重点诗句分析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的教师抓住“密密缝”这个重点词,引导学生思考:母亲为什么要密密缝?让学生体会母亲对儿子的关心与牵挂,同时教师结合讲解当地的风俗——密密缝可以保佑远行的人平安早回,让学生更深切地体会到母亲的良苦用心。有的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意恐迟迟归”,让学生体会出母亲对儿子的担忧。几乎每位教师都引导学生体会“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所蕴含的比喻意,让学生体会母爱的博大,做儿女的无法报答,从而体会出儿子对母亲的无限感激之情,对母爱的由衷的赞美。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对母爱有了一定的感悟。
二.创设情境——渲染情
古诗中的思想感情一般表现得比较含蓄。仅仅通过理解重点诗句,还不能真入进入诗所描绘的意境中。教学时教师采用多种方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品味深蕴其中的浓郁的诗情,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真正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效果。
1、结合写作背景
诗必有感而发,优秀的诗作都是诗人感情被现实生活激发、点燃后抒写的。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生活及个人际遇、经历、创作意图、个性气质不同,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不一样。孟郊一生颠沛流离,他每一次外出求学、应举和漫游时,母亲总是遵照当地的习俗细针密线地缝,盼望远行的儿子早早平安归来。这种伟大的母爱深深地激荡着孟郊的心。正是在母亲的鼓励、劝慰之中,孟郊第三次应考,终于考中进士,并得到了一个县尉的官职,有了较为安定的生活环境,诗人就任后,立即接来老母亲奉养。可是他觉得,母亲几十年的含辛茹苦,是无法报答的。因此,他深情地写出了《游子吟》。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密密缝”所蕴含的感情时,出示了《游子慈母长相忆》,向学生比较详细地介绍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对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人的感情脉络,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2、利用插图
课文中有一幅插图,再现了诗的情境,教学时,教师利用插图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想象他们母子二人此时此刻的所言所思所为,有的教师还满含深情地在优美的音乐中交流了自己的想象,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用心体会,明白这件衣裳是用母爱编织的,这是一件爱的衣裳,她的每一针每一线,缝进了多少牵挂与嘱托,关心与担忧,它融入了母亲多少无言而深沉的爱呀。加深了学生对母爱的理解。
3、结合生活实际
生活中,每一位母亲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有的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母亲平时对自己的关心与照顾、鼓励与帮助,从内心深处呼唤学生对母爱的理解;有的教师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母亲对自己的关心,情真意切;有的教师甚至把对母亲的感激也写成了诗,读给学生听……使学生与古诗产生共鸣,内心深处受到触动,从而体会到无论我们多大,无论我们走多远,都走不出母亲关怀的目光,学生对母爱的理解进一步升华。
三.反复吟咏——体味情
学习古诗必须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首先要使学生对诗歌充分感知,通过诵读,在头脑中想像,逐步形成诗歌所表达的整体形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道理就在于此。
教学中每位教师都注重了对古诗的诵读:初读时的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细读时读出诗的停顿、读出诗的韵味;品读时读出诗的意境,读出诗的情感。个人读、师生合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的诵读,使学生诗我两忘,达到情景交融、完美统一的境界。
四.拓展延伸——倾诉情
妈 妈
虹
当我认识你,我十岁
你三十五,你是团团脸的妈妈
你的爱是满满的一盆洗澡水
暖暖的,几乎把我浮起来
但是有一度
你把慈爱
关了,又旋紧
也许你想,孩子长大了,不必再爱
也许,根本没有灾难
也许妈妈无心的差错
是我的最大灾难
等我把病治好
我三十五
你刚好六十
又看到你,团团脸的妈妈
好像一世,只是两照面
你在一端给
我在一端取
这回你是流泉,我是池塘
你是落泪的流泉
我是幽静的池塘
【赏析】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首诗之所以感人,就是因为它洋溢着母女之间平凡而又动人的亲情,表达出了“我”对母爱的深深愧疚。
诗人开篇交代:妈妈是一位比“我”大二十五岁的“团团脸”的女性。她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妈妈对我的爱比作“满满的一盆洗澡水”,独特的意象给人一种新鲜而又贴切的感觉。
接着,诗人写道:“但是有一度”,妈妈“把慈爱关了,又旋紧”。初读这句,让人感到有些费解:是妈妈不爱“我”了吗?仔细体会,发现其实并非如此。妈妈之所以这样做,是怕过多的关心、溺爱不利于“我”的健康成长,于是用心良苦地采用了这种爱的方式。在“我”看来,这便成了“妈妈无心的差错”。
“等我把病治好”,“妈妈”已经六十岁了,“我”又看到她,依然是“团团脸”的妈妈,“好像一世,只是两照面”。突然间,我顿悟到:人生是何其的短暂!而在这短暂的一生中,妈妈一直如“流泉”般无私地给予“我”关爱,而“我”却如“池塘”般一味地获取,两相比照,这是多么的不公平啊!诗行里流露出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愧疚之情。
为了更好表达出自己对母爱的感悟,诗人在语言上也下了一番功夫,让人读来感到颇有新意:
首段末尾句中的一个“浮”字用得极妙:既写出了洗澡水本身的特性,又暗指“妈妈”的爱就像洗澡水一样温暖而体贴,将“我”环绕起来,我在这爱的托举中似乎要“浮”起来了。这样的诗句虽平淡却不寡味,给人一种空灵之感。
-- --2012级5班 谢彭博
不知从何时起,心中有了一份对诗歌的神往,于是,带着一份少年特有的懵懂与痴狂,随风读起了这"零碎的思想"。繁星春水这本书是我头一次接触,看惯了白话文的我,一下子来看诗集,就觉得有点不适应,不过也别有一番滋味。
翻开书,首篇导读便吸引了我。讲到冰心是如何创作诗集,从小到长大,充分体现了冰心在写作方面的天赋。
她的诗主要以母爱,童真,自然著称。从《繁星》中“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可想而知,冰心的童年充满着梦,充满着童稚的幻想。“小弟弟呵,……灵魂深处的孩子呵。”更诠释冰心与兄弟姐妹之间那不可言喻的深情厚谊。这些是冰心充满童稚的渴望与幸福。
后来她出国深造,一去便是多年,她便通过笔来叙述自己的思念,迫切希望能够早点回家。她幻想着与母亲见面,幻想着回家,她很快乐。但是一旦没了幻想,那么她就会变得更加的失落与失望。背井离乡,又离开了至爱的母亲,怎会没有思乡之情呢?一滴滴的波浪,无不在触动我内心的一根快要绷断的弦,思乡的弦。的确,世上只有妈妈好,母爱的爱是最伟大,母亲的爱是最纯洁。
冰心奶奶的诗集主要以母爱,童真,自然着称。她不愿描绘苦难的人生,只是发自内心的把感受记录下来而已,也不是类似于悲剧的那种,只是简简单单的把它作为自己讴歌的对象。所以,母爱,童真,自然就成了她诗歌的主旋律。
“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可见,冰心的童年是多么的纯真,多么的令人回味啊!
“春天的早晨,怎样的可爱呢!融洽的风,飘扬的衣袖,静悄的心情。”用一种愉悦,惊喜的心情去感受春,春就会为你而变的可爱,美丽!
“小小的花,也想抬起头来,感谢春光的爱——然而深厚的恩慈,反使她终于沉默。母亲啊!你是那春光么?”一首小诗抒发了儿女对慈母的眷眷依恋,唱出了对慈母的爱的赞歌。
冰心善于捕捉那一瞬间的灵感,从而构出美妙的小诗。冰心的诗往往是有双重内涵的:一是母爱,童真,自然对诗人的浸润;二是诗人对母爱,童真以及自然的深深赞颂。她的诗并不难懂,简单的诗中往往蕴含着层层哲理,给人以一种无穷的回味和启迪。冰心的诗感情真挚深沉,语言清新典雅而又晶莹明丽,明白晓畅而又情韵深长,有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对着幽艳的花儿凝望,为着将来的果子,只得留它开在枝头了!”
【关键词】古典诗歌 《游子吟》 不可译性 措辞 音韵
一、引言
中国最早的诗歌起源于《诗经》,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中国古典诗歌的措辞、韵律给古诗英译带来很大困难。中外学者称不译中国古典诗歌。古诗英译的过程中,其在措辞和韵律方面的独特性,使得译文不能完美再现古诗的美。
二、中国古典诗歌中措辞不可译
中国古典诗歌言简意赅,具有朦胧美和意境美等特点达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这些特点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性,在措辞和韵律等方面造成了不可译性。在此从措辞和韵律因素两方面,以《游子吟》为例分析中国古典诗歌的不可译性。中国古代诗歌对于选词极为讲究,对于词汇的翻译,诸多大家仔细推敲,还是无法译出原文的味。以《游子吟》为例:
Version 1
The Song of the Wandering son
Threads from the hands of a doting mother
Worked into the clothes of a far-off journeying son
Before his departure,were the close,fine stitches set,
Lest haply his return be long delayed,
The heart -the inch- long grass-
Who will contend that either repay
The gentle brightness of the Third Month of Spring
(Tr. Amy Lowell)
Version 2
Song of a Roamer
The threads in a kind mother’s hand-
A gown for her bound for a far-off land.
Sown stitch by stitch before he leaves
For fear his return be delayed.
Such kindness as yong grass receives
From the warm sun can’t be repaid.
(Tr. Xu Yuanchong)
原文中“t迟归”一词中,“迟迟”运用叠字,读起来朗朗上口,表达出母亲担心儿子晚归。Lowell译为be long delayed;许译为 be delayed,二人译法大同小异,只给出诗歌的含义,没有把原文的叠字译出,失去了诗歌的“味”无法再现原文。其次,在三四句中“密密缝”和“迟迟归”完美的动词对仗,可谓一大特点。在Lowell的译文中为the close,fine stitches set 和 be long delayed把“密密缝”的动态转化为了静态;许的译文为sown stitch by stitch 和be delayed。许的译文用了动态并且把“密密”译为“stitch by stitch”与之对应,但是“迟迟”却译成叠字。汉语是声调的语言,有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中国古典诗歌对韵律、平仄和押韵有严格规定。古诗英译的过程中,英语较少用韵脚,中外译者只译出原诗的意思,而诗的韵律之美却难以表现。《游子吟》的声调是:平仄仄平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平。由此可以看出平仄 在古诗中交错使用产生抑扬顿挫之感,构成音韵之美。在Lowell和许渊冲先生的英译版本中注重用抑扬格构成押韵,无法表达出古诗声调带来的美感。
三、中国古典诗歌中隐喻意象不可译
中国和西方在诗歌创作手法隐喻意象方面有很大差异。例如,“慈母手中线”中的“线”古典诗歌中暗含留恋或牵挂的意思;而在英文中‘thread’却无此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国古典诗歌中“寸草”和“三春晖”有独特的含义。“寸草”指小草,象征着子女;“三春晖”中三春指的是孟春、仲春、季春,晖指的是阳光;“三春晖”象征着母爱犹如春天和煦的阳光。中国读者看来,读到“寸草”和“三春晖”就会明白诗歌是对母爱的歌颂。而在英译时,“grass”和“brightness of the Third Month of Spring”英语国家读者心目中就是草和三月的阳光和母爱毫无关联。
四、结语
中西方文化差异造成中国古典诗歌在措辞和韵律等方面不可英译,在一定程度造成了原文的缺憾美,很难把中国古典诗歌的朦胧美和意境美表现出来。在中外大家努力下,还是为传播中国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程颖,詹星.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4):314-315.
[2]刘莉.中国古典诗歌的可译性研究[J].语文建设.2014(01):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