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2-01 18:17:3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室内环境治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2、转换企业经营机制。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根本上解决资本结构不合理的问题。(1)通过企业产权制度、用人用工制度、分配制度和管理制度的改革,实现劳动和资本的合理配置。(2)强化财务决策功能,充分利用各方面信息和情报,做好筹资决策和投资决策,以降低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3)强化经营决策功能,正确把握经营方向,进行技术更新和技术改造,使产品结构和产品质量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为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增加后劲。(4)重点建立两个基本机制,即有限责任机制和兼并破产机制。
3、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硬化财务约束。在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出资者的财务约束及资本市场、经理市场、银行机构等多种约束机制的共同作用,实行两权分离条件下对公司经营者行为的控制,保证出资者的根本利益。我国现有治理结构下,公司内部责权利不明确、出资者财务约束软化、经营者存在短期行为等都造成了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扭曲。所以应建立资本结构的优化机制,硬化公司的预算约束,强化出资者对公司的监督,建立利润分享计划,使公司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促使经营者敢于有意识地负债筹资。强化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参与高层次市场竞争的基础,也是优化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有效手段,应从以下几方面予以完善:树立风险意识,建立内控机制,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切实做好“三公开”,防止大股东占用和掏空上市公司;尽快落实独立董事的聘任工作,使独立董事成为管理层的有利监督人;加强信息披露,适用国际会计准则、审计准则,对上市公司信息的强制性披露做到及时、真实、有效。
4、改进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上市公司必须改变国有股占比较高的这种不合理的股权结构,在货币资金比较充裕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利用经济手段实施国有股回购。通过国有股回购,降低国有股比例,增加流通股比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中小股东的地位。随着更多理性投资者进入公司,股权过度集中的现象将得以缓解,多元化投资主体的结构将逐渐形成,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相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会得到良性的运转,“内部人控制”的现象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防止和纠正,最终有利于公司资产的优化组合和公司经营长期目标的实现。同时,通过国有股回购,能够使产权制度更趋于完善,真正实现“同股、同权、同责、同利”,切实保障股东权益及股东经理层的约束。
5、适度控制股本规模扩张,适时进行股本缩容。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着盲目投资和一味扩充资产规模的不良倾向,这种非理性的行为将可能损害公司的长期发展潜力。证券市场上新兴的股票回购现象就是对这种行为的有力反击。这种方式可以在短期内使公司的负债比率趋于合理,有利于优化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提高其盈利能力。回购股份还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削弱大股东对公司的干预能力,相对提高社会公众股的比重,有利于发挥社会股东的监督和决策作用,改善畸形的治理结构。另外,股份公司财务管理目标是股东财富的最大化,通过股份回购改变公司的资本结构,启动财务杠杆作用,可以增加股东权益及未来的收益,有利于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并且避免了公司在没有较好的投资渠道的情况下,对资金的低效使用。
6、用股转债提高资产负债率。对资产负债率较低,而且每股收益不高的上市公司,应将一部分国有股采取转换为国有债券的方式交给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管理,结合各个行业不同的情况制定利率政策和期限,不仅有利于国家控制国有股释放速度,保证国有资产在变现过程中的保值增值,而且对于公司也可以利用债务利息的抵税作用来降低资金成本;资产负债比率的提高,可以鞭策企业不断地寻求投资报酬率更高的项目,从而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财务杠杆效应可能会使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提高,有利于企业再筹资和资本结构的优化。
7、发行可转换债券。可转换债券作为资本结构调整的杠杆,也是债券向股票转换的桥梁,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对有较高负债比率的上市公司,随债权向股权的转化,可以达到资本结构的动态优化,有利于控制公司未来的资本结构和资本成本,还可协调股权利益和债券利益的关系。
8、再造上市公司内部组织结构体系,提高理财人员素质。随着市场经济和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已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竞争主体。财务管理日益成为企业管理的中心,财务与会计职责的分离与细化已是大势所趋。上市公司作为一种优化的企业组织形式,应健全公司内部财务机构,即形成既有主管资金的筹资与调度、财务规划与决策、投资方案的评估与投资战略的制定,又有主管公司内部的经营核算、信息处理与财务监督的两套机构。同时公司资本经营的成功开展,更离不开一支能够熟练驾驭资本的资本经营者队伍,他们要具有资本经营的意识、知识和能力,在公司实现飞速发展的进程中有所作为。
9、制定合理的经营者报酬激励制度。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经营者报酬不仅较低,而且与西方国家相比,结构也比较单一,由基本工资加年终资金构成。这样的报酬激励制度是难以激发经营者的积极性和承担风险的动机。若将经营者的报酬结构分为两块:一是基本年薪,根据经营者在过去几年的经营业绩来加以确定,相对稳定;二是风险收入,包括年度奖金和远期收入两部分,其中年度奖金主要根据企业当年经状况确定,而远期收入则主要根据企业未来经营状况确定,并可采取股票、认股权等形式,使经营者这一重要人力资本在公司的资本结构和收益分配中加以体现。
10、建立资本结构动态化的机制。企业资本结构的决策从属于企业的战略决策。因此,企业资本结构应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协调,不断适应发展战略对资本结构的要求。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由于市场的供求关系处于经常性的变化之中,资本的构成情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资本结构总是呈现动态的状况。对于资本结构的管理,应建立财务预警体系,时时适应环境的变化,采取相应的策略。同时,公司在选择融资工具时,应注意利用可转换优先股、可赎回优先股、可转换债券及可赎回债券等有较好弹性的融资工具,保持弹性的资本结构。
目前已确定的微生物种数还只有10万种左右,但近些年来由于分离培养方法的改进,微生物新种的发现正在以很快的速度增长。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天,微生物的总数可能会超过目前动、植物种数之和。
凡自然界存在的有机物,都能被微生物利用、分解。有些微生物还能利用有毒物质如酚、氰化合物作为营养,同时将有毒物质转化、分解为简单化合物如水、二氧化碳等。在治理环境污染中,致力于生物环保技术的专家们采用科学的分离、培养方法,寻找和培养出了用于处理各种污染物质的微生物菌种。
生物降解的巨大潜力
迄今为止已知的环境污染物达10万之多,其中大量的是有机物。所有的有机污染物,可根据微生物对它们的降解性,分成可生物降解,难生物降解和不可生物降解三大类。
作为一个整体,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能力是惊人的。可以说,凡自然界存在的有机物,几乎都能被微生物所分解。
半个世纪以来,人工合成的有机物大量问世,有些具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因此,微生物一接触这些陌生的物质,开始时难以降解也是不足为怪的。但由于微生物具有极多样的代谢性和很强的变异性。变异后的微生物一部分消亡,一部分将适应新的环境,使那些难降解的有机物得到降解。因此,通过驯化,特选可以找到能降解这些人工合成有机物的微生物,利用它们来净化我们的环境。
共代谢作用与生物降解性
共代谢(co-metbolism)又称协同代谢。一些难降解的有机物,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能被改变化学结构,但并不能被用作碳源和能源,它们必须从其他有机物获取大部分或全部的碳源和能源,这样的代谢过程谓之共代谢。也就是说,有些不能作为惟一碳源与能源被微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当提供其他有机物作为碳源或能源时,这一有机物就有可能因共代谢作用而被降解。微生物的共代谢作用可能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① 靠降解其他有机物提供能源或碳源;
② 与其他微生物协同作用;
③ 由其他物质的诱导产生相应的酶系。
共代谢作用的存在,大大增加了一些难降解物质在环境中被生物降解的可能性。
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与转化
从图中可以看到,有机物被微生物摄取之后,通过代谢活动,有机物一方面被分解、稳定,并提供微生物生命活动中所需的能量;另一方面被转化,合成新的原生质(或称细胞质)的组成部分,使微生物自身生长繁殖。
微生物处理污染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性:
(1) 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微生物进入被污染的环境后,由于微生物形体微小,表面积大,从而可以大量吸附有机物。
(2) 具有很强的分解、氧化有机物的能力。被微生物吸附的大分子有机物质,在微生物细胞分泌的胞外酶的作用下,变成小分子的可溶性的有机物质,然后透过细胞膜进入微生物细胞,这些被吸收的营养物质,再由胞内酶的作用,经过一系列生化途径,氧化为无机物并放出能量,这就是微生物的异化作用。与此同时,微生物利用氧化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中间产物和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来合成细胞物质,这就是微生物的同化作用。在此过程中,微生物不断生长繁殖,有机物也就不断地被氧化分解。
(3) 适用范围广,由于微生物具有代谢类型多样和生长繁殖快、易变异等特性,使许多种被污染的环境能用生物方法来净化,并且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力相当大。
生物室内污染治理技术是由国外科学家研制出的一项生物环保尖端技术,是第三代生物环保技术。之所以称它为第三代生物环保技术,是源于其配方独特,它不仅含有全谱微生物,而且针对不同的用途,在优选、驯化的基础上将各具功能的菌提取出来,并有针对性地添加了酶制剂以及营养物质和矿物质,是一种生物工程的复合产品。它由于酶的加入,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性能。酶所起的两个关键作用就是:1、酶本身对有机物就有极大的降解能力。2、酶还是一种能力巨大的生物化学催化剂。
当产品按一定比例遇水稀释后,生物活性被激活。产品经喷雾器喷洒成的雾状液滴,均匀地分布在污染物的表面,一方面由于特选生物菌和酶的结合,有益菌群数量呈指数级增长,庞大的优势生物菌及酶会极快地降解和分解掉有机物。另一方面,营养物质和矿物盐的加入,还能帮助维持处理系统中的微生物营养平衡,使微生物一进入治理系统,就能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使其在治理系统中始终保持旺盛的活力。
因此,使用生物家装污染清理剂,可以使环境中污染物的降解速度成百倍地提高。同时,生物菌也会随着食物(即有机物)的降低而逐渐减少,直到消失,不会造成任何的二次污染。
使用生物家装污染清理剂,既可以有效降解对人体有害的有机物(甲醛、苯等),又可以起到抑菌的作用,也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所以,该类产品可以有效祛除新居因装饰产生的苯、甲醛、氨等有害气体和臭味,并能散发芬芳气味,很好地解决了室内空气污染问题,同时也可用于清洁医院、宾馆、饭店、学校等公共场所。
由于生物产品具有纯绿色环保、适应范围广泛、治理成本低、使用简便且无二次污染等特点。目前,已应用到世界各地及各行各业。在中国,也将为治理环境污染贡献一份力量。
目前生物家装污染治理产品的优势:
1、无任何毒副作用,绝无二次污染;
2、操作方便,无需专业工具,最终用户只需一只喷壶即可操作;
3、单独使用即可,无需辅助治理措施,与光线无关;
4、对成品家具、墙壁、布艺制品、塑料制品等均无任何损坏;
5、对人体无害,可在已入住的居室内使用;
6、广谱性好,可以同时去除甲醛、甲苯、二甲苯、苯、氨以及TVOC,并能抑菌除霉,去除异味;
关键词:室内;环境监测行业;发展现状;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室内环境污染也在不断加重,并成为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一大杀手。根据监测,室内空气污染是室外污染的5到10倍,在特殊情况下可达到100倍,其中有二十多种是致癌物。本文分析了室内环境污染的原因、监测和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室内环境污染的原因
1、日常活动对室内环境的污染
人们长期处于较封闭的室内环境中,在室内生活、工作都会产生大量的可吸入颗粒、二氧化硫、细菌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在室内无法及时排出,就会在室内不断积累,严重危害人体的健康。
2、室外污染物对室内环境的污染
室内环境虽相对封闭,但也需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在开窗、开门通风时,会有大量的室外污染物趁机进入室内,这些污染物无法及时的排出,便会在室内不断积累,而造成室内环境污染。
3、各种建筑材料、装修材料对室内环境的污染
室内环境中的污染物主要来自建筑物中释放的放射性污染物,装饰材料中释放的甲醛、苯以及其他挥发性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及室内的陈设品和家具等散发的大量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这些污染物长期存在于室内环境中,造成严重的室内环境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二、室内环境监测主要内容
1、室内环境监测对象
要想避免室内过于严重的环境污染,开展环境监测工作是很有必要的。室内环境监测就是对整个室内空间的污染源、污染程度等进行采样检测与分析,从而了解身处的室内环境的质量,为室内环境的改善提供意见,主要对下面三个方面进行监测。
1.1对室内污染源的监测
通过对可能造成污染的室内污染源进行初步的调查,对特定污染源的性质进行分析,从而获得室内环境污染情况的大致了解,然后再利用专业的检测仪器和技术对污染源的污染程度和规模进行测试,这样就可以准确地监测出室内环境的污染程度。对室内污染源的监测,能够准确确定室内污染的来源,从而帮助人们从源头上对室内污染进行控制,目前我国对室内污染源的监测非常重视,国家住建部门和卫生部都制定了相关文件和规范来对监测工作进行指导。
1.2对室内空气质量的监测
室内环境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室内空气的质量好坏,因此室内空气质量监测也成为了室内环境监测的一个重要对象。需要监测的项目一般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可吸入颗粒物和各种挥发性物质等,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好监测方案进行定期监测,采取适当的措施将各类污染物的浓度控制在国家标准之内,才不会给人体健康带来损害。
1.3对人为行动的监测
有的时候不光要对污染源和空气进行监测,居住者的行为习惯也需要进行了解,诸如是否有吸烟习惯,是否经常给室内进行通风等,因为室内环境的好坏也会受到人为的影响,了解并改变人为的行动来改善室内环境也是室内环境监测的一个重要目的。
2、室内环境监测方法
2.1技术准备
开展室内环境监测前需要做好相应的人员和技术准备,这要求我们在监测设备和技术人员培养上加大力度,创新监测技术,提高技术人员的能力水平,有了这些技术准备后,就可以制定比较完善的监测体系,对镇江地区室内环境的整体状况进行清查并获得大体上的了解。
2.2参数确定
同一套参数不是对所有地区的室内环境都适宜的,这取决于室内环境的温度、光照等因素,在确定监测参数前首先要对室内环境的属性进行测定,同时不同的室内环境也要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参数范围,同时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指标。
2.3监测方法
监测方法一般分为仪器检测法与国家标准法,两者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仪器检测法的结果主要来自于仪器对样本的检测,由于空气样本易取得所以这种方法一般用来进行空气质量检测,而国家标准法则有更高的要求,需要将样本送到专门的中心去检测,费用更高且过程更复杂,监测人员要根据情况进行合适地选择。
2.4操作规程:采样前室内要封闭10小时以上,监测现场要保持干净,不能有异物影响监测结果,采样时间一般在45分钟左右,这一普遍采用的规程监测的结果还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的。
3、室内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1对室内环境污染认识误区致使室内环境监测工作缺位严重
首先,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室内环境质量的监督管理有认识上的误区,未将室内环境质量监测纳入环境监测管理中,甚至没有开展该项工作。其次,相关已颁发的法律法规存在政出多门现象,执法主体不明确、法规职责和定位模糊、权力和责任脱节,造成多个主管部门争抢推诿的不良现象,使室内环境监测工作缺位严重。
3.2对室内环境污染的危害认识不够
有些污染物在人体中作用时间很长,可能几年都没有表现出来,人们对室内环境污染危害不够重视。然而室内环境污染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日益加重,据统计,我国由于室内环境污染引起的死亡人数达11.0万人/年,急诊人数更高达430万人次/年。但是目前国内并未对此进行深入研讨,未正确认识室内环境污染的危险因素,给室内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埋下隐患。
3.3室内环境治理市场监管不够
室内环境污染主要来自建筑装修材料,目前虽然我国对装饰材料的有害物质有相关的管理控制规范,但有关管理部门对建筑装饰材料市场的监管不够严格,市场上充斥着各类良莠不齐的装饰装修材料,致使因装修导致的室内环境污染严重。
三、加强室内环境监测的策略
1、建立室内环境监管的行业机构
组建成立室内环境监管行业机构,将室内环境监测、治理等相关机构吸纳进来,共同协商制定行业规范,从业资格,并对工作中出现的有关问题及时提出并解决,促进室内环境监测治理工作的有序发展。
2、进一步规范室内环境监测及治理市场
由建筑施工管理、技术质量监督、计量认证、环境保护管理、工商管理等部门联合起来,制定统一规范的从事室内监测服务机构的准入标准,严把准入门槛。与室内环境监管行业机构共同制定室内环境监测人员从业资格规范,相关监测人员要持证上岗。同时对室内污染监测和治理公司进行考核,公布考核结果,并向社会推介具备相应资质能力的优秀室内环境监测机构,和诚信可靠的室内环境污染治理机构,将没有资质、能力不足、存在恶意欺骗客户的机构进行剔除出市场,以保护公众的权益和安全。
3、提高室内环境监测的科技创新水平
完善室内环境监测体系,必须提高科技创新水平。首先要强化对室内环境监测技术的创新,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科学性,通过引入人才和购买先进设备来不断提高室内环境监测的质量;其次要通过科技创新,研究新型的环保节能材料,从根源上对环境污染进行控制,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
4、建立公共场所空气质量日报制度
商场、宾馆、车站等公共场所的空气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身在其中的人们的健康。因此改变以往公共场所空气质量无人管的问题,建立公共场所室内环境空气日报机制,并通过公共场所LED屏及时向公众通报,将公共场所环境质量纳入环境管理轨道。
结束语
室内环境监测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规范环保部门的环境监测,将室内环境监测纳入到常规监测体系中,同时也要加大宣传,提高人们对室内环境污染危害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对室内环境的污染,给自己营造出更合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这才是开展室内环境监测工作最重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栋,吴健敏,杨举华,孔凡亭,张清磊,谢秀风,董成仁.我国室内环境监测行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河南科技,2013,05:154-155.
【摘要】 目的 探讨食管被膜支架置入术的配合及护理。方法 选择2008年11月至2011年12月我科收治的54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对54例晚期食管癌食管被膜支架置入术的术中配合及术前、术后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完成手术,未发生不良并发症,进食梗阻均得到改善。结论 胃镜下被膜支架置入改善了患者梗阻情况,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晚期食管癌患者提供了一个综合治疗平台。
【关键词】:食道肿瘤、食管内支架置入术、护理。
晚期消化道肿瘤增殖可造成消化道狭窄,使食物通过时而产生梗阻症状。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时间,消化道内被膜金属支架置入可改善及缓解梗阻现象,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内镜下置入支架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但随着支架置入术应用病例的增加,生存期的延长,术后并发症也逐渐增多。我科自2008年11月—2011年12月对54例内镜下被膜支架置入术后进行认真、细致的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4例患者中,男30例,女24例,年龄在42—89岁,平均为70.5岁,其中食管上段癌3例,中段癌25例,下段癌26例(有3例并发食管—气管瘘)。
1.2 方法
常规插入内镜,在直视下送入导引钢丝并通过狭窄部,采用沙氏探条扩张依次扩大至0.9—1.1cm左右,再插入内镜,通过狭窄部进入胃内,经内镜活检管道再插入导引钢丝,在退镜时准确测量狭窄起始与终末端的长度,选择合适食管支架装入置入器,并在外鞘支架上口端作一醒目标记,然后将支架置入器沿导丝送到狭窄部,确认位置准确无误后固定把手管,直视下适时观察调整缓慢拉出外套,待支架全部释放撑开后,置入器与导丝一并退出。
1.3 结果
本组放置食管支架54例,53例一次安放成功,1例支架滑脱入胃腔。此1例经内镜下取出支架后重新安放成功。其中3例食管气管瘘病人经置放被膜支架瘘口封闭,有5例放置支架4—7个月后因癌组织继续生长,导致不完全阻塞,逐行在原支架内安放第二枚支架后梗阻解除。以上经过精心的护理,均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术前准备:协助患者做好术前检查,并向患者讲明术前各项检查的意义及注意事项。术前禁食、禁水8h以上,术前10min口服胃镜胶浆。
2.1.2 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大都对治疗失去信心,加之对这种治疗方法缺乏认识,往往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因此术前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护士多关心、体贴、鼓励患者,耐心做好安慰解释工作,并向患者讲清手术目的、步骤、优越性及配合方法,可能发生的副反应,从而赢得患者的信任,消除其焦虑、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手术,使患者在接受手术之前处于最佳心理状态。
2.2 术后护理
2.2.1 病情观察:食管支架置入术后,可发生食管穿孔、出血、支架移位及堵塞等较严重的并发症。手术后1周,尤其是1—3天,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术后48h内观察呕吐物及大便颜色,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大出血等并发症。如果出现胸痛、饮水呛咳、气胸、皮下气肿等症状应立即报告医生,同时禁食禁饮,明确并发症部位及性质后再行处理。而多数患者术后有疼痛及异物感。轻者可给予心理疏导并采取一些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如听音乐,让家属陪伴聊天等。严重者可使用镇静剂及止痛剂,并指导患者术后抬高床头15°—30°,饭前口服粘膜保护剂,术后7—10天所有病例疼痛基本缓解。为缓解术后并发症,术后常规给予制酸、止血并应用抗生素2—3天。
2.2.2 饮食护理:食管支架置入术后规范的饮食是支架置入术后成败的关键。所以,我们应在术前及术后对患者及家属加强饮食配合的宣教。说明其重要性,耐心指导患者术后进食,并进行餐时监督,餐后观察。指导患者术后1—3天进40—50°流质饮食。三天后试进无渣半流质饮食,一周后逐步过渡到软食饮食,所有食物均应符合少渣、软食的原则,循序渐进过渡到正常饮食。同时注意饮食的速度,忌“狼吞虎咽”,宜“细嚼慢咽”,少量多餐。用餐后常规饮水1杯,温度为40°左右。以冲洗残留在支架上的食物,忌食10°以下的食物及饮料,同时忌食粘性、干、粗糙及硬性食物,防止食物卡在支架上或牵拉造成支架移位变形。进食时应取坐位或半卧位,嘱患者饭后不宜平卧,要多活动,可饭后散步30min等,睡觉时取床头抬高15—30°可防止食物返流。
2.2.3 出院指导:患者经复查确定支架位置良好,无近期并发症,病人可以出院。出院时要做好病人的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出院后建立有规律的饮食习惯,均衡营养,避免暴饮暴食,食物要充分咀嚼后咽下,避免过冷过热食物。进食后饮温开水,戒烟、酒,避免辛辣等刺激性及坚硬、粗糙的食物。仍应继续坚持软质普食。勿做剧烈的运动和长时间双手上举动作。定期复查,术后1个月、3个月、半年各复查一次。并自我观察远期并发症,如若出现呛咳、进食困难、黑便等现象,应及时就医。
3. 讨论
食道癌是全世界发病率处于前5位的恶性肿瘤,且大部分患者到确诊时都属于肿瘤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而内镜下食管内被膜金属支架置入术尤其适合于无手术指征的恶性食管狭窄。而它可迅速和最大限度地缓解吞咽困难,改善患者的全身情况,提高生活质量,近期疗效显著。本组54例患者经过术前认真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置入支架的重要性及治疗效果,解除患者的恐惧感。术后通过耐心细致、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饮食指导,出院健康宣教,并随访1—13个月。本组病人均无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该治疗方法要求专业护士密切配合。而术前及术后护理对行食管内支架置入术术后是否成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关键词:危重;肠内营养;护理指引;
肠内营养支持疗法目前在临床的使用较广泛[1],给营养不良和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的营养状况起到了较好的纠正作用。危重患者生理机能异常代谢情况较严重,多数都不能经口进食,故肠内营养成为该类患者营养物质吸收的最佳方式。危重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问题也是临床的重点内容之一,我们对50例患者实施护理指引,操作方法及相关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0年1月-2012年12月的100例实施肠内营养的危重患者分作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24-69岁,平均(33.57±6.33)岁;其中食道癌14例,胃切除12例,重度颅脑损伤13例,肺癌11例。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23-70岁,平均(33.69±6.47)岁;其中食道癌13例,胃切除14例,重度颅脑损伤12例,肺癌11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都从一侧鼻腔插入佰通鼻胃肠管:插入前测量长度大约在60cm左右。在12-24小时内开始营养液的输注,并在输注前后使用30-50ml的温开水使用冲洗管道。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即采用喂养泵匀速输入营养液,速度以50ml/h为佳。研究组实行护理指引:首先计算患者的营养需要量,采用喂养泵将鼻饲的速度维持在50ml/h;分别在10点、14点、18点、22点、2点、6点进行回抽,当回抽量在50ml以上时直接抛弃,在50或50ml以下时打回胃里并在病历里记录。当回抽的胃内容物达150ml时在下一循环将速度减慢一半,并通知主治医师给予促进胃动力药物;而回抽物未达150ml时,超出50ml的部分直接抛弃,并继续同样的鼻饲速度。期间观察抽取物质的量、质,并告知主治医师。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3 营养状况的观察指标 主要为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两种。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里所有数据均由 SPSS13.0 数据分析软件处理而得,计量资料用 ±s表示,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以P
2 结果
2.1营养状况 两组护理前的营养指标差别不明显,护理后以研究组较高,见表1。
2.2并发症 研究组护理期间共2例并发症,其中1例腹胀,1例腹泻;对照组护理期间共8例并发症,3例腹胀,2例腹泻,2例血糖降低,1例便秘。两组并发症的总发生情况,见表2。
3 讨论
肠内营养是机体营养代谢、体内营养供给和生命延续的重要保障,也是不能经口摄入营养物质患者维持生命的基础[2]。而在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实施通常采用鼻饲的方式进行,大部分患者感觉口渴,同时味觉功能也发生异常,患者胃肠内营养支持的耐受能力也降低,对营养液的吸收形成一定的障碍。同时大多数危重患者都无法和医护人员准确的进行交流,对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情况只能通过症状得到了解,但肠内营养患者如出现呕血、黑便等其胃肠功能已经遭到破坏[3]。
护理指引能使护理人员定时评估患者的胃肠道的功能,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营养的维持过程中定时抽吸,准确的对胃是否排空作出判断,并根据抽吸结果调整鼻饲的速度,有利于缓解胃肠道的负担,从而促进了营养物质的吸收。本组资料内两组护理前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差别不明显的患者,其中一组行护理指引,一组行常规护理,行护理指引的一组患者的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明显高于行常规护理的一组(见表1)。同时行护理指引的一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较低(见表2)。因此,我们认为对场内营养危重患者实施护理指引能有效的促进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可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李杏崧,张莉,苏敏谊,等.改良危重病人肠内营养护理方法降低误吸发生率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1):1929-1931.
【关键词】室内污染物;标准;规范;甲醛;治理
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室内装饰装修的增多,由此而带来的空气污染问题也不断引起人们的重视。尤其近几年,因室内空气污染而引发身体病变乃至危害生命的事件屡有发生,希望控制和减少室内污染的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对家庭装饰装修后的室内环境检测需求也与日俱增。
在北京、上海等等一些大中城市,室内环境检测已然成为都市的新时尚之一,人们不仅对新装修后房屋进行检测,而且对在住的住房内环境也进行检测,根据检测后的结果决定是否入住和采取相对应的环境治理措施。
应运而生的室内环境检测机构、公司也在逐年增加。而这些如雨后春笋般成立的室内环境检测机构,检验过程是否规范,检测结果是否可信,尚未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然而,几年以来我们通过在室内环境检测的实践中,以及在与其他一些室内环境检测机构的交流中,发现目前的室内环境检测与污染物治理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1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方法的使用范围
目前,室内空气质量的检测主要依据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简称“规范”)和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简称“标准”)。“规范”主要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仅对室内常见的氡、氨、苯、甲醛、TVOC五种污染物作出了检测方法和限量的规定。“标准”主要适用于正常情况下适宜人们活动的室内空气质量要求,同时对更多的污染物指标提出了要求。虽然“规范”和“标准”所规定的相同污染物的检测方法不同,但是它们并不矛盾,他们的不同主要是由于他们的采样方法及适用对象不同造成的。
我们在做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时,应优先采用GB50325-2010《规范》中的规定。因为它直接针对并判定民用建筑工程室内装修是否合格,同时便于实际检验操作。而我们常说的室内空气污染物的问题大多发生在采样过程中,GB50325-2010《规范》中规定污染物的采样(氡浓度检测和有集中空调除外)是在封闭房间1小时后采样检测,其模拟的是JGJ134-2010《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标准中规定的室内换气次数在1.0次/小时的情况下,室内污染物积累的情况。这种采样方法较为科学,有效回避了被测房间门窗开闭大小、天气变化及房间换气率高低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而 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中有两种采样情景:一是筛选法采样,即采样前关闭门窗12小时,采样时关闭门窗,至少采样45分钟;二是累积法采样,即当采用筛选法采样检测后达不到标准要求时,必须采用累积法(按年平均、日平均、8小时平均值)的要求采样,累积法采样是用户在室内正常活动状态下对室内空气质量的测量,它不要求对房间进行刻意的封闭,只是要求采样时间应涵盖房间通风最差的时间段。当然,如果经过筛选法采样检测,其检验结果符合标准值要求的,为符合标准,不必再进行累积法采样检测。但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中采样方法规定中存在一定缺陷,不便于实际操作。
然而在实际检测过程中,我们却发现有相当多的检测机构在使用这种比较模糊的筛选法进行采样,其中也包括部分资质较高的检测机构,在对用户的室内环境进行检测时,采用了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中筛选法采样进行检测,之后,无论检测结果如何,都以此为最终结果。甚至又错误的按GB50325-2010《规范》出具检验报告。通过筛选法所检测的结果必然要高出按GB50325-2010《规范》中规定的相应污染物的采样检测结果,甚至会高出实际浓度的数倍,这种情况下所检测的结果是会对用户产生误导的。标准使用不当的做法(没有进一步采用积累法检测),不仅会使一些装修公司蒙受不白之冤,而且对用户来说也是不公正的。
所以,检测机构在对用户的室内环境进行检测时,首先要划分两种情况:①如果用户是为了评价装修工程是否符合环境要求,则必须按GB50325-2010《规范》的要求进行检测。①如果用户单纯要求了解室内的空气质量状况,则按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中规定进行检测。在此需要声明:针对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两个标准不仅有检测项目方面区别,而且在相同的污染物限量上也有不小的差异。“标准”中规定的限量与“规范”中Ⅱ类建筑的限量值相同,大于Ⅰ类建筑,拿甲醛这个参数来说,“规范”中规定Ⅰ类建筑是:0.08mg/m3,Ⅱ类建筑是:0.10 mg/m3,“标准”中规定为:0.10 mg/m3。但更大的不同在于“规范”中规定的限量值是在扣除建筑物本底(氡浓度除外),即扣除室外空气空白值的基础上制定的,可见“规范”是对建筑工程的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更侧重于评价建筑装修工程是否合格。特别是对Ⅰ类建筑来说,室内环境符合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要求,却不一定符合GB50325-2010《规范》要求。但对Ⅱ类建筑来说,GB50325-2010《规范》中污染物限量值的确定大都参照了原国家卫生部等部门制定的有关住房及居室内污染物限量标准中数值,同时又考虑了房间的换气率,所以排除被测房间室外空气质量相当恶劣的情况,按GB50325-2010《规范》标准中Ⅱ类建筑的规定检测合格的房间,按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检测,其房间室内的空气质量也会达到GB/T18883-2002标准要求。
2 关于室内污染物的治理
关于室内污染物的治理,国内外有多种方法,如:物理法、化学法、光触媒技术、生物法等,但用户对室内污染物的治理选择上却是非常迷茫,一方面由于目前国家尚未出台有关室内污染物治理的相关标准及规定。另一方面消费者对室内污染物的恐惧心理,出现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治理心态。而目前对于各种治理方法的效果到底如何,不好做出评价,
客观来说增加室内新风量,不仅是有效治理室内污染的有效方法,而且我们还从JGJ134-2010《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标准中规定的室内换气次数在1.0次/小时可以略见一二。可见,即便是室内的空气质量经检测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如果不注意室内的通风换气,室内污染物也会不断的累积,进而超过对应的限量对人体构成危害。当然,在我国的冬季,由于很多地区没有条件进行24小时供暖,室内的通风换气难以达到标准的要求,这也会造成了室内空气污染物的超标,因而在冬季保持室内一定的通风换气是很必要的。
如果使用室内污染物的治理产品,就要治理源头(即释放源),不能够只治理空气,空气净化产品是治标不治本的误区。因此,在购买装饰装修材料时就要把好质量关,选择信益高、质量好的生产商,避免把大量污染源搬回家。我国室内污染物治理行业起步较晚,正处于发展阶段。而我们只要科学的治理,人们的室内居住环境就会不断的改善。
参考文献
[1]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关键词】 上市公司; 不相容职责分离; 财务内部控制矩阵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对上市公司而言在资金管理和财务管理等方面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考验,特别是对其日常生产经营中的财务内部控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于2008年5月联合了《企业内控基本规范》,此后又于2010年4月出台了《企业内控配套指引》,该配套指引涵盖18项《企业内控应用指引》、《企业内控评价指引》以及《企业内控审计指引》。对于规定中涉及的自2012年1月1日起必须在一年内完成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和实施的沪深两市主板上市公司而言,如何将我国一系列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与其实际情况相结合,通过进一步的完善和细化,以达到控制经营风险和提高管理水平的内部控制目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主要围绕财务内部控制中的不相容职责分离问题,基于会计实务以及上市公司所应用的ERP系统,从财务内部控制流程设计以及内部控制措施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不相容职责分离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参照《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即COSO报告,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中指出,企业建立与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应当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内部监督五个要素。控制活动是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关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即确保风险应对计划得以实施的方法和流程。上市公司的控制活动具体包括不相容职责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调节与复合、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营运分析控制以及绩效考评控制八项内容。
不相容职责分离控制要求上市公司全面系统性分析、梳理业务流程中的不相容职责,防止具有欺骗性的活动发生或未被查出。设计不相容职责分离内部控制流程、采取不相容职责分离内部控制措施,一方面能够降低上市公司内部的舞弊风险;另一方面有助于发现非本意造成的人为错误。目前上市公司舞弊和过失事件中由于职责冲突造成的占较大比例,设计明确有效、分工细致的职责分工并在所应用的ERP系统中进行相应的授权,是会计信息等财务管理基础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的有力保证之一。
二、不相容职责分离内部控制流程设计
一般的,上市公司可通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员之间分配工作的方法,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实现不相容职责分离目标。设计不相容职责分离内部控制流程有助于将会计报表项目与上市公司日常事项及业务流程相联系,也有助于不相容职责分离设计在ERP系统的实现以使授权合理。本文主要从会计核算及ERP系统结合的实务出发,就日常财务处理、往来款项以及固定资产相关项目的不相容职责分离情况进行分析。
(一)日常财务处理相关不相容职责分离
上市公司的日常财务处理不相容职责包括维护会计科目主数据、总账凭证预制、总账凭证过账以及维护账期期间四个部分。针对维护会计科目主数据部分,具体包括科目主数据维护、创建科目主数据、修改科目主数据、冻结主记录、将主记录标识为删除、公司代码创建科目主数据、公司代码层主数据创建、公司代码层主数据修改、编辑总账科目主数据、公司间传输——科目发送、公司间传输——接收、批维护科目表层数据以及批维护公司代码层数据等多个事务。针对总账凭证预制部分,具体包括一般总账凭证制单、制单凭证更改以及过账凭证预制等多个事务。针对总账凭证过账,具体包括凭证记账、更改凭证、冲销凭证、总账过账并清账、过账并清账、重置已结清项目、凭证记账、总账凭证过账、制单凭证过账、公司间凭证修改、公司间凭证冲销等多个事务。针对维护账期期间,具体包括会计期间开关、资产会计年度变动、管理会计期间开关等多个事务。
在日常财务处理相关不相容职责控制流程设计时,应注意维护会计科目主数据与总账凭证预制、总账凭证过账;总账凭证预制与总账凭证过账、维护账期期间;总账凭证过账与维护账期期间,均属于不相容的职责,不应由同一人控制涉及上述不相容职责中所包含具体事务的所有关键方面。例如,某一财务人员由于权限过大在ERP系统中同时拥有总账凭证的预制与过账的ERP系统权限,便存在利用该职责冲突的权限虚构交易进行舞弊的风险隐患,从而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
(二)往来项目相关不相容职责分离
上市公司的往来项目相关不相容职责包括应收账款处理、应付账款处理、维护银行主数据、维护往来主数据四个部分。针对应收账款处理部分,具体包括录入客户发票、收款及清账、预收款过账、汇票收付以及结算记账等多个事务。针对应付账款处理部分,具体包括付款过账、应付账款、预付定金、后勤发票录入、输入供应商发票以及录入发票应付账款发票等多个事务。针对维护银行主数据部分,具体包括创建银行、修改银行以及更改开户银行或银行账户等多个事务。针对维护往来主数据部分,具体包括往来单位主数据创建、往来单位主数据修改、往来单位主数据冻结或解冻、往来单位主数据删除标记、创建供应商或客户以及更改供应商或客户等多个事务。
在往来项目相关不相容职责控制流程设计时,应注意应收账款处理与维护银行主数据、维护往来主数据;应付账款处理与维护银行主数据、维护往来主数据;维护银行主数据与维护往来主数据,均属于不相容的职责,不应由同一人控制涉及上述不相容职责中所包含具体事务的所有关键方面。例如,某一IT人员由于授权不合理在ERP系统中同时拥有应付账款处理及维护往来主数据的ERP系统权限,便存在利用该职责冲突的权限虚构或修改供应商信息转移资产进行舞弊的风险隐患,从而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
(三)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相关不相容职责分离
上市公司的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相关不相容职责包括维护资产主数据、固定资产折旧、资产报废以及固定资产凭证处理四个部分。针对维护资产主数据部分,具体包括创建资产主数据、更改资产主数据、购置冻结、创建旧资产以及改变旧资产等多个事务。针对固定资产折旧部分,具体包括资产折旧运行、出租资产折旧调整以及资产折旧费用分摊等多个事务。针对资产报废部分,具体指资产完全报废转清理事务。针对固定资产凭证处理部分,具体包括资产凭证更改、资产凭证冲销以及在建工程结算凭证冲销等事务。
在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相关不相容职责控制流程设计时,应注意维护资产主数据与固定资产折旧、资产报废、固定资产凭证处理均属于不相容的职责,不应由同一人控制涉及上述不相容职责中所包含具体事务的所有关键方面。例如,某一财务主管由于授权不合理在ERP系统中同时拥有固定资产折旧及固定资产凭证处理的ERP系统权限,便存在利用该职责冲突的权限擅自修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并进行相关凭证处理以调节利润的风险隐患,从而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
三、不相容职责分离内部控制措施
上市公司不相容职责分离内部控制措施的实施可分为企业层级、流程层级以及系统层级。而上市公司所使用的ERP系统在实现其业务自动化运作的同时,也要求其不相容职责内部控制措施能够深入系统层级。
(一)建立不相容职责分离内部控制矩阵
内部控制矩阵应针对不同的风险设计相应控制点,明确指出其业务目标、业务风险、不相容职责、控制点分值、相关制度索引以及所涉及的会计报表项目等内容,从而使会计报表项目与上市公司日常事项与业务流程紧密联系。由于ERP系统权限设计较为复杂,因此需要IT人员和财务用户的共同参与,IT人员应在财务关键用户的协助下按照岗位设计的不相容职责分离内部控制矩阵,将对应的系统内权限和角色赋予财务用户,从而构建由系统内权限和角色不相容职责分离控制矩阵。
在建立上述内部控制矩阵时,尤其需要注意下列问题:一是财务人员在系统中的权限和角色应与其职责相符,以避免不合理授权以及授权冲突等问题;二是IT人员不能拥有财务处理相关的权限和角色,即使是IT主管或咨询顾问也仅能拥有查询权限而非创建、修改权限。如果由于工作需要财务处理相关权限,非财务人员应通过申请的方式并经由相关负责人审批确认后才能临时使用财务相关权限进行操作,操作过程需要留有记录并被监控;三是应尽量杜绝账号共享现象,避免同一财务人员账号拥有未职责分离的不相容权限或角色。
(二)制定统一的财务内部控制分工指引
在制定基于ERP系统的不相容职责分离内部控制矩阵以及系统内权限和角色不相容职责分离控制矩阵后,需要编制正式的内部控制矩阵表作为制度文件。在进行财务内部控制分工设计后,为使其真正地在上市公司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得到落实,还应实现这一财务内部控制分工,并加强监督和给予激励考核。首先,财务内部控制分工的实现需要对财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进行评价,明确其权限及角色的范围、对象、实现等关键要素,并在该过程中保留完整的记录。然后,应加强对财务内部控制分工的监督工作,对权限和角色的授予以及后续使用情况进行追踪,关注由工作需要引起的例外权限授予、使用的合理性以及合规性。最后,应向财务用户及IT人员明确财务内部控制分工的权责利范畴,在建立责任追溯机制的同时也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
需要注意的是,财务内部控制不相容职责的分离还需要配合ERP系统用户账号及访问控制管理,以保证ERP系统中的账号均在经过审批和授权的情况下被使用。因此,应制定ERP系统用户账号管理制度对其进行规范,具体包括用户账号的创建、修改和删除以及账号的定期审阅;还应制定信息系统用户账号管理制度对其进行规范,特别是对于特权账号和超级用户账号的管理规定,应由IT部门主管人员定期查看系统日志,监督特权账号和超级用户账号使用情况。此外,需要明确的是,不相容职责分离内部控制虽然能够舞弊风险、发现非本意造成的人为错误,但是却无法控制涉及两人或两人以上的串通舞弊行为。
【参考文献】
[1]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177-178.
关键词:室内装饰;污染;检测;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TQ174.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室内装饰装修已经成为人们的必然选择,特别是在新购住房后,据相关数据显示,因为装饰装修导致的白血病患者越来越多,每年都有10万人以上死于装修污染,并且日趋严重,其中更应该引起重视的是对孕妇的儿童的伤害,世界卫生组织将这类污染造成的病例称之为“不良建筑综合症”。
一、污染物的来源
1、甲醛等挥发性物质:常用的装修材料,如油漆、涂料、室内人造板材、密度板的家具等,都会释放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家具在住房污染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往往越好看污染就越厉害,原因在于越是复杂的住房装潢所需要的粘合剂与装修塑料纤维就越多,与装修原理没有区别。
2、镭、钍、铀等放射性物质:放射指数以花岗岩最高,大理石砖、瓷砖等装修建材放射性水平也较高,混凝土较低。
3、氡、氨:毛坏房本身就存在非常严重的氡、氨污染。开发商与户主不同的是,开发商采用的不是环保的。装修过程中氡氨两种有毒物质对孩子与孕妇的危害最大,会使孕妇患上癌症、不孕不育与流产等。
4、其他:装修材料还会缓慢释放出一些对人体有害的其他化学物质。例如天然石料和陶瓷制品可析出氟化物、硫化物和铅、镍、铬、钴等金属物质,这些析出物可以通过污染饮食、接触皮肤或形成气溶胶而进入人体。常用的油漆、涂料、塑料等都含有铅。装修家庭中的儿童血铅水平升高,以油漆墙面及铺装塑料地板的家庭为最明显。
二、室内装修污染的危害
所有人都希望乐业安居,天天在舒适的住房过日子使人开心自在!现代化的住房与精致的装潢使我们舒服、便捷与享受,室内装潢污染一直是个弊端,可造成眼部干涩、咽喉不适、头晕、失眠、疲倦等神经系统损害,腹痛、恶心、呕吐、全身无力等消化系统损害,咳嗽、气喘、胸闷等呼吸系统损害。对妇女、儿童可导致免疫力下降、月经紊乱、不孕症、新生儿畸形等,可致鼻咽癌、肺癌、皮肤癌、白血病、结肠癌等。
1、甲醛对人体的危害
甲醛能导致鼻腔癌和鼻窦癌及白血病,甲醛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强烈致癌和致畸形物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5年10月的调查结果:中国家庭居住环境中甲醛超出标准的比例为60%。甲醛是粘合剂的主要物质被粘合在家庭装潢常用的三夹板与人造板之中。伴随着温度的上升,甲醛在空气的的比例也会上升,经常性的在这种环境居住对人的伤害是不可估计的。据中国室内装饰协会环境监测工作委员会在北京地区千户新装修家庭中进行的抽检结果显示,甲醛超标的占了60%。
2、苯对人体的危害
经常接触苯,皮肤可因脱脂而变干燥脱屑,有的会出现过敏性湿疹。长期吸入苯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并出现神经衰弱样症状,表现为头昏、失眠、乏力、记忆力减退、思维及判断能力降低等症状。月经异常是处于生育期妇女被苯污染的体现,月经量多、经期不正常是主要的情况,最开始因月经量多和出血迹象去检查的,多被错误的诊断为功能性子宫出血而耽误了治疗。苯及甲苯、二甲苯可导致胎儿的先天性缺陷。
3、放射性物质的危害
放射性核素对人体的危害涉及遗传、免疫、造血、消化等多个系统。辐射还具有致癌、致突变及免疫抑制作用。
4、氨对人体的危害
氨对所接触的皮肤组织都有腐蚀和刺激作用,浓度过高时还可引起心脏停搏和呼吸停止。部分人长期接触氨可能会出现皮肤色素沉积或手指溃疡等症状;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后可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痰带血丝、胸闷、呼吸困难,可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同时可能发生呼吸道刺激症状。
三、室内污染物检测方法
1、甲醛的检测方法。
化学检测法通常使用酚试剂和乙酰丙酮,二者都属于分光光度法,即在检测现场一定时间内连续抽取一定量的空气样本,然后将空气通过吸收液,确定吸收液的吸光度值,再对照标准曲线得出相对应的甲醛浓度。
(1)酚试剂比色法。甲醛气体与酚试剂反应生成嗪,嗪在酸性溶液中与高价铁离子反应生成蓝绿色化合物,充分反应后通过颜色的深浅及对比曲线判断甲醛浓度。酚试剂比色法在常温下即可以显色,操作简单、迅速,灵敏度好,成本较低,通常家用室内采取此方法测试即可。
(2)乙酰丙酮比色法。甲醛气体溶于水后可在弱酸性环境下与乙酰丙酮发生反应,在煮沸条件下迅速生成稳定的黄色化合物。此法最大的优点是操作简便,性能稳定,误差小,不受乙醛的干扰,有色溶液可稳定存在12hr,;缺点是灵敏度较低,最低检出浓度为0.25mg/L,仅适用于较高浓度甲醛的测定;方法缺点是反应较慢,需要约60min。
2、苯的检测方法
室内空气中苯的标准测定采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判定。首先用氮气对使用的活性炭吸附管进行加热活化,再使用活化后的活性炭管对室内的空气进行采集取样,采样过程中应注意使流量稳定在0.5L/min,并用皂膜流量计进行校准,偏差保持在5%以内,与此同时用同样的方法对室外上风向处空气进行取样。然后将室内外样本气体分别进行热解吸。最后将经过高温解吸后的解吸气体通过进样阀导入气相色谱仪进行色谱分析。最后以保留时间定性,以峰面积定量。此法扣除了室外空气因素对室内的影响,结果比较精确。
3、氨的检测方法
氨的标准测试方法有靛酚蓝分光光度法、钠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氨气敏电极法。
首先,靛酚蓝分光光度法。此法既适合公共场所的空气测定,又适用于居民区以及室内空气的测定。其原理是空气中的氨吸收在稀硫酸中,在亚硝基铁氰化钠及次氯酸钠存在下,与水杨酸生成蓝绿色的靛酚蓝染料,根据着色深浅,比色定量。实验时要注意所使用的蒸馏水质量,空白的本底值不能过高。另外此法不宜用在氨浓度过高的环境下使用,氨气浓度过大,颜色反而变浅,虽然可通过缩短吸收时间来降低试样浓度,但精确度会有所降低。
其次,钠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此法利用稀硫酸吸收空气中的氨气,利用氨气与钠氏试剂的有色反应,进行对氨气的浓度鉴定。此法有操作简便的优点,但缺点是显色胶体缺乏稳定性,易受醛类和硫化物干扰。
最后,氨气敏电极法。此法主要利用氨气通过透气膜后,铵根离子在强碱环境下的电解液内的电离出氢离子,从而改变氢离子浓度并以此来判定氨气含量。
4、氡的检测方法
氡的测量方法很多,如径迹蚀刻法、活性炭盒法、电离室法、静电扩散法、闪烁瓶法等。测量氡浓度是应该注意测试点的合理分布,注意是否有测量点接近污染中心或是空气流动性差的死角处的测试点。重复取样,多次测量后取平均值才具有代表性。
5、TVOC的检测方法
TVOC作为室内空气中的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其检测步骤首先采用Tenax-TA吸附管对室内外空气进行收集取样,并在收集之前用氮气对Tenax-TA吸附管进行活化。然后将样品管通过热解吸装置进行热解吸,将解吸后的气体直接由进样阀快速进入气相色谱仪进行色谱分析。样品分析时,每支样品吸附管应按与标准系列相同的热解吸气相色谱分析方法进行分析,以保留时间定性、以峰面积定量。此法扣除了室外空气因素对室内的影响,结果比较精确,缺点是操作繁琐、操作时间长。
四、室内污染的防治措施和注意事项
1、优化设计及合理装修
采用建筑设计与生态环境设计相结合的原则,将建筑总平面的合理规划、城市微气候的改善等都考虑在内,尽可能利用有效的自然能源或者最少的能源来达到最大的功效,从而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的安全性。此外,除了优化设计之外,在装修上也应该实施绿色装修,本着“自然、美观、安全、简捷、舒适以及低耗”的理念,适量点缀一些有益的花卉做装饰,美化室内环境的同时也保证了室内环境的健康质量,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2、施工工艺的选择
施工工艺要尽量选用无毒、少毒以及无污染、少污染的施工工艺。在装修的时候,尽可能少采用人工合成板,因为合成板在生产过程过加入的化学原料中含有的污染物较严重。应将室内污染源消除在萌芽阶段,同时,室内污染源的减少也是改善室内空气品质,提高舒适度的最经济并且最有效的途径。具体的措施有以下几点:选择正确环保的建筑材料及家具,对于污染严重的材料和家具不要选用;在铺地板、安装墙壁装饰板、隔音板以及室内家具等时,不宜用含有甲醛的硬木胶合板、刨花板或中强度纤维板等材料或陈设;尽量采用纯天然的木材或者搪瓷地板,少使用带有污染性质的化学物品等。
3、通风换气,消除室内空气污染
使室内外的空气互换,可以减少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质,有利于房主的身心健康。并且,室内外的空气互换速率越高,其降低室内污染物的效果也越高。因此,加强室内外的通风换气,室内的空气得到室外新鲜空气的稀释,其浓度降低,进而改善了室内空气质量,这也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最方便又快捷的方法。另外,空调已进入千家万户,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所带来的隐患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要合理控制室内的温度、湿度,注意季节变化,空调不宜常开,最好是能在使用空调的时候,开一点窗户,将室外的新鲜空气引入室内。
4、室内绿化
植物净化是指人们用绿色植物来点缀并美化室内环境的一种方法,同时也是净化室内空气的一种很有效的途径。我国部分地区以及发达国家的相当一部分地区,在这方面已有了成功的经验,例如:吊兰、芦荟等植物的种植,能够降低室内有害气体浓度;龟背竹的种植能有效的吸收二氧化碳;石榴的种植则可以吸收空气中的铅;以及月季、蔷薇的种植能吸收硫化氢、氟化氢、苯酚以及乙醚等一些有害气体等等。
5、选用环保家电
为了减少家用电器产生的污染,选择家用电器时,要力求挑选那些性能好,噪声低的产品;要注意对电器的使用和维修,使家庭噪声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尽量少使用电热毯,少接触微波炉,不要长时间、近距离看电视,并注意开启门窗通风换气,看完电视后要及时洗脸。家用电器要定期清理及时消毒,吸尘器及时更换过滤绒垫,减少灰尘通过。每年第一次启动空调前,要请专业清洗人员将空调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空调房间内定时地开窗通风。
6、专业治理
室内环境治理就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以间断或连续的形式使室内环境污染物的浓度降低科学活动。室内环境治理的方式有:
1、光触媒治理该方法是新近从国外引入,应用较多的一种,对重度污染具有治理见效快的显著特点,但治理效果持久性不佳且价格也较高。光触媒在进行光合作用、发生化反应过程中,可能产生轻微的二次污染,对壁纸、木制家具的油漆表面会有影响。此类清除剂对甲醛去除效果为70%左右,对苯、TVOC的去除效果在80%以上。
2、炭治理竹碳、活性炭等都是利用碳吸收异味、吸附有害气体的原理,来治理室内空气污染。它具有成本低、无毒副作用的特点,但见效较慢。此法可作为室内空气污染轻微超标的长期治理方法。其对甲醛的去除效果为50%左右,对苯的去除效果在90%以上,对TVOC的去除效果在50%左右。
3、负离子治理用一种产生高压电的仪器电离分解有害气体,使苯、甲醛等有害气体快速氧化成负离子,与空气结合后,还原成氧气、水和二氧化碳。这种方法见效快、无污染,不留死角,可定期采用,作为集中治理室内空气污染超标问题的一种选择。此类方法对甲醛、苯、氨、TVOC的去除效果可达70%左右。
五、总结:
人类的进步在带给我们享受之余同样也带给了我们无法回避的危害,室内装修不断地在给人们的安居带来隐患。我们的生活在愈加富裕之后,如何生活的更加健康成为了人们思考的一大问题。目前,除氡可以现场出结果外,其他污染物的结果需要把样品带回实验室分析才能得到。因此,精准的检测技术操作与便捷检测新设备的开发在检测领域显得尤为关键,其行业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潘虹.室内环境污染的危害与检测治理[J].低温建筑技术.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