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28 03:55:2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声乐考试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艺术类高考生是声乐学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近年来艺术类高等院校的大幅扩招,普通高中音乐班开始蓬勃兴起,艺术类高考生的数量不断增多,与此同时带来的是很多没有声乐基础的学生也加入到了这一行列,他们的学习具有很强的特殊性。首先,他们的声乐基础薄弱,大部分都是从未参加过专业声乐学习的,只是嗓音条件还可以,单凭自己的喜好来演唱。其次,他们的学习时间短,阶段性较强。这些学生都是进入高中后才开始进行声乐学习,也就一两年的时间,有些学生甚至只学几个月就要参加高考,而且平时各科学习压力都很大,课后练习的时间较少。最后,他们学习的功利性很强,就是为了通过高考中的声乐考试。承担这部分声乐教学工作的老师大多为普通高中的音乐教师,他们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如果教师本身对声乐教学的方法和观念不够正确,再加上学生的这些特点,教学往往就会走进误区,花了时间和精力,可教学效果始终不能让人满意。
1误区之:违背声乐教学的规律,急功近利
声乐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科学的发声离不开身体各部的协调配合,涉及呼吸、位置、共鸣等多方面。教师要逐一进行教授,并教会学生协调运用。这是一环接一环的教学,各个阶段的学习都有它的作用。学生的演唱也是从自然阶段到不自然阶段最后回归到新的自然阶段,即演唱时的各部协调将会打破学生原来演唱的自然状态,会使他们对正确的发声方法感到不自然、不协调,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调整,这种不自然才会被学生慢慢适应,形成新的自然阶段,即开口就能协调各部正确发声。这些都不是一句两句,一天两天就能说清楚的,需要大量的发声练习和对各种风格、类型、难度的作品的演唱积累,这是每个声乐学生必须经历的。可是,有些教师在教学时完全丢弃了这些过程。“不是时间短吗?功课忙又没时间练,就直接选择考试作品吧!练一年总能练好的!”这是完全违背教学规律的,没有一个相对正确的、科学的发声方法为基础,学生怎么能将作品完整的演唱下来?这样的“死练”只会使学生越练越没信心,越练越没动力,即使通过了考试,对学生今后进入大学的学习也是很不利的,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性不强。而且这种教学“怪象”在键盘教学、舞蹈教学中也有存在,这是对学生极不负责任的。
2误区之:只重修“声”不重修“养”,形似神散
声乐教学中所有针对声音的训练,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声乐作品,而绝不是为了发声而发声。可是一些老师在教学时就只会围绕声音进行教学,忽略了对学生音乐综合素质的培养。训练科学的呼吸、位置和共鸣是产生好声音的基础,但要真正表现好一首作品,对它的风格和韵味的把握是不可缺少的,这样的演唱才是完整的。演唱的风格韵味从何而来?音乐综合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多听、多看、多想。了解词曲作家创作作品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情况;掌握作品的风格和曲式特点;学习歌唱家的演唱示范、舞台表演。鼓励学生多阅读文学作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学功底,这也是使他们有信心驾驭歌曲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像一些艺术歌曲《红豆词》、《教我如何不想他》、《阳关三叠》等,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学修养,歌曲的思想内容就无法理解,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就无法淋漓尽致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学生只有理解了,才能真实、深刻地表现它,才能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和细致的加工,才能使演唱真正打动人心,这样的声乐学习才有可持续发展性。只重修“声”不重修“养”的教学会使学生唱出来的东西形似神散,没有思想,没有发展,对学生今后进入大学的声乐学习也是很不利的。
3误区之:过分强调高考作品的难度,弄巧成拙
在音乐艺术中,歌唱的表现力最强、最感人,因为歌声最能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声乐教学中所有的发声技巧训练、音色控制、情绪带动最终都是为这一目标来服务的。所以,演唱者在选择声乐作品时必须从自身演唱水平出发,结合实际,力所能及。这样的演唱才能游刃有余,才能唱出自己的特色,唱出自己的个性,才能打动人心。如何科学选择考试作品是展现考生自身演唱水平,增强应试效果的重要环节。教师为声乐高考生选择考试曲目时应结合学生音域、演唱风格及演唱能力,使其在考场上能轻松驾驭报考曲目,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展现艺术才能,增强竞争力,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有些老师在选曲时过分强调作品难度,不从学生实际演唱水平出发,以为演唱的曲目越难分数越高,这种想法是很不正确的。即使是一个很小的作品,学生如果能完整、动情、高标准的进行演唱,同样能取得好得成绩。反而一个高难度的作品,学生唱得很勉强、很困难,作品该出彩的地方学生唱得不出彩,反而把自己的缺点全部暴露出来了,这样的演唱怎能让人满意,取得好成绩?过分强调高考声乐作品的难度,不注意演唱的美感和完整性,最终只会弄巧成拙,使平时演唱水平还可以的同学也考不到一个理想的成绩。
4误区之:忽略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输在“怯场”
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有的学生平时在课上唱得很好,但考试的分数却并不理想。其实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与学生平时演唱时的心理素质有很大关系。声乐是以人体为乐器,以嗓音为音源,由人自身唱出的音乐。作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面对陌生的环境和观众,出现紧张,使演唱与表演变得不自然的现象是很正常的,这也就是我们行话里说的“怯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当然,老话说的好“艺高人胆大”,平时基本功练得好,对作品的理解到位是学生不怯场的基础,但是,多给学生创造观摩和表演的机会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不要只停留于单独的小课教学,可以让学生们以小组协作的方式进行演唱,大家相互学习,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表演欲望,适应有观众的演唱;还可以搞一些汇报演出,给学生创造上台的机会。久而久之,学生演唱时的心理素质就会大大提高。只在考前加以辅导是不够的,这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如果老师因为学生学习时间短、教学紧张而忽略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那么考试时学生就可能因为“怯场”而没能把自身所学和优点展示出来,考试成绩自然就会使学生和老师大失所望。只有闯过了“怯场”这个难关,学生才能在考试过程中有好的表现,取得好成绩!#p#分页标题#e#
关键词:声乐;歌唱心理;素质;自我培养
歌唱艺术是人类在长期歌唱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产品,歌唱者在演唱技巧以及声乐表演中,始终贯穿着非常复杂的心理活动。因此,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质是歌唱者提高表演艺术水平、丰富而完整地表现艺术作品的重要保证。
一、良好心理素质对声乐演唱的重要性
首先,心理活动直接影响着人的歌唱实践能力。人类的心理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应,正确的心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良好的歌唱心理对歌唱行为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歌唱心理是指与歌唱有关的行为和精神活动及其相互作用的总和。在歌曲演唱的过程中,歌唱心理与歌唱行为紧密联系,相互影响。演唱者的心理活动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他在歌唱中的行为,良好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着歌唱技巧的发挥与演唱者的艺术表演力、感染力,因此,心理活动直接影响着人的歌唱实践能力。
其次,歌唱心理直接影响到歌唱者演唱时生理机制的平衡与协调。歌唱是心理活动与其生理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有着紧密的关系。生理是心理的前提和物质基础,心理可以影响歌唱者演唱时生理机制的平衡与协调,也直接影响到演唱的表现力。在声乐演唱中,歌唱者只有用良好的心理去控制、协调自己的各个生理器官,使他们处于自然、灵活、和谐的状态,才能达到良好的艺术效果。因此,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对于一个声乐演唱者来说就显得极为重要。
再次,良好的歌唱心理,可以克服表演过程中的焦虑、胆怯、畏惧和软弱无力等不良现象。实践表明,声乐表演过程中,良好的身体状态、良好的技术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构成了最佳的发声状态,其中歌者的心理状态是能否进入最佳状态的关键。因此良好的心理素质关系到激发演唱者的表演激情,稳定歌唱者的发声与气息,发挥歌唱者的演唱技巧,展示歌唱者的舞台表现力,自然流畅地完成整个演唱过程,正常发挥演唱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不良歌唱心理素质的表现及原因
声乐专业学生不良歌唱心理素质主要表现为各种考试、表演、比赛中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恐惧、怯场等不良现象。产生这些现象的具体原因很多,除了生理、性格、环境等原因外,主要是因歌唱者自身的心理素质不好造成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个人的功利心太重
对于在校的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考试、比赛中怕出差错,怕老师批评,怕丢面子;有的学生面对一些较大的正式比赛或演出机会,功利心过重,希望通过难得的机会一展才华,一举成名。由于对自身期望值过高,使自己在表演之前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同时,“一唱定终身”的观念造成自己过度紧张,考虑过多,心态不纯粹导致演唱频繁失误,表演不能尽如人意,从而导致焦虑、紧张、恐惧、怯场等不良现象的形成。
2.演唱时缺乏自信心
自信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素质。自信是一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自信心强的人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相信自己能获得成功。在校的声乐专业学生缺乏自信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他们有的是由于声乐基础差,缺乏应有的技术水平;有的是自己的性格原因而胆小怕事;有的是由于缺乏实践锻炼而无经验等等,从而使他们自己在平时的学习、考试或比赛中缺乏自信,从而影响自己演唱水平的正常发挥。所以我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之中,要自觉加大自信心的自我培养,有了自信心才能临阵不慌,才能更加完美的演绎艺术作品。
3. 演唱基本功不扎实
由于学生的基本功不够扎实,到了舞台上由于受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必然导致在舞台上的紧张、恐惧和胆怯的心理,从而使演唱器官干涩、紧张,气息不能沉下来,也就必然导致声音的艰涩难听,达不到良好的艺术表演效果。
4.缺乏舞台实践经验
经验不足导致学生在演唱时无所适从,引发表演前的紧张和担忧。一是缺乏环境适应能力。由于学生缺乏较多的不同环境的实践锻炼,当真正登台演唱时,他们不能及时适应演唱环境的改变,从而给心理带来很大的负担而影响演唱的效果。二是跳不出失败的阴影。有的学生由于曾经表演受挫,记忆中的不快经历使自己心理蒙上阴影,进而引发紧怯场、恐惧、焦虑,背上极重的心理包袱,如学生自己不能进行有效的心理调节,极有可能陷入心理怪圈,使每次表演都重蹈覆辙,使自己无法正常发挥演唱水平。
三、良好歌唱心理素质自我培养的途径
1.正确看待失败,培养歌唱心态
一是要有不怕失败的心理准备,树立失败乃成功之母的意识。对于在校的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考试、比赛中希望自己取得好的成绩,得到老师、同学以及观众的好评或早出名,这是正常现象。但由于我们自身的知识水平、技能技巧、实际演唱经验等都有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也有一个由观念转化为行为的过程,因此,在平时的学习、考试、比赛中出现问题都是正常的现象,不要怕挨批评,不要怕丢面子,不要期望“一鸣惊人”。同时,要调整心态,让自己心态平和,豁达乐观,用积极自信的态度对待一时的得与失,才能轻松愉快的学习、考试、比赛。二是要不断总结和善于总结。在平时的学习、考试、比赛结束后,都要自觉地进行反思、体会和总结,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长期坚持,那么,每一次失败或效果不好都是迈向成功的阶梯,都应是自己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质也在每一次失败和不断的总结过程中得到培养。
2.明确学习目的,培养歌唱态度
学生能否在学习或演唱中能否获得进步与成功,自身的态度也极为重要,也是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前提。因此,学生要自觉地培养自己良好的歌唱态度。一是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只有明确了学习目的,才能克服练唱时学习兴趣不浓,精神萎靡不振,思想意识不集中,缺乏应有的激情等现象;才能在练声或练唱前,有意识地调动自己内在的积极性,诱发自己内心美好的歌唱欲望,调动自己的歌唱情绪,从而使一切与发声有关的器官处于它们应有的积极灵活、协调一致的状态,从而发生的声音才会通畅、自然、优美,进而避免或减少学习和演唱时的失误,也有利于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二是要培养自己坚韧的歌唱毅力和积极乐观的态度。在某一学习阶段,或某一考试、演出、比赛时遭遇失败的情况下,能以积极的态度,乐观向上的情绪,美好的歌唱状态带动积极的歌唱生理活动,这样,才能够克服许多无法克服的困难,从而获得良好的歌唱效果,良好的歌唱心理也得到培养。
3.夯实理论知识,增强歌唱信心
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我们的实践。扎实的专业知识理论,对于学生的演唱技能技巧的形成、演唱水平的提高、艺术修养的涵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学习和演唱自信心的增强,紧张、恐惧、怯场等不良心理状态的克服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校期间,要努力夯实自己专业理论知识。一是在平时学习训练过程中要克服不重视理论学习的倾向,要严格要求自己的理论学习,不达到标准不放松,不原谅自己。二是除了专业方面的知识外,要多看一些专业以外的书,如哲学、美学、文学等。因为声乐作品的演唱是既有欣赏因素又有再创造因素,所以演唱时必须要赋予歌曲以生命,这就要求演唱者具有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想象力去理解和表达歌曲内容,对歌曲进行再创造。因此,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文学、艺术修养,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有利于自己更深刻地理解歌曲,更准确地表达歌曲,更动情地演绎歌曲,从而增强演唱的信心,使演唱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也培养了自己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质。
4.积极参加实践,积累歌唱经验
演唱经验对学生的演唱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质和演唱技能技巧也是在演唱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培养和提升的。所以,在校学生应该注重演唱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和观众沟通的技巧和经验,帮助自己的演唱取得圆满成功。在平时无论是小课、大课或是大的演出活动,都要以积极主动姿态和饱满的激情去对待,适应不同的歌唱环境与歌唱氛围,不断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随着舞台经验的不断积累和表演技巧与艺术修养的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状态不断改善,心理障碍得到消除,驾驭自己心理的能力越来越强,越来越对自己的表演成功充满信心,良好的心理素质也得到培养。
总之,声乐专业的学生要正视自己歌唱中存在的不良心理问题,树立自觉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意识,在平时的学习、考试或比赛中加强歌唱心理的自我培养。
参考文献:
[1]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102-
105.
[2]徐行效.声乐心理学[M].科学出版社,2003:141-141.
[3]刘晓菲.歌唱紧张的心理状态分析[J].艺术教育.2006(9),60-
60.
关键词:声乐;有效教学
所谓有效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学生掌握教学的有效知识量(即新观点、新材料、学生不知、不懂的,学生有所得、有所感的内容)的程度达到了有效教学时间和总教学时间的最大比值,最大限度减少教学浪费的过程。有效教学对于声乐教学来说,就是要在有限的课时内,师生双方密切配合,最大限度地控掘出生的声乐潜能,加大声乐有效教学量,提高声乐教学的效率。
在现行声乐教学中,不仅存在着大量的教学效率低,学生成才速度缓慢的低效教学,还存在着学生声乐水平停滞不前的无效教学,更有甚者,导致学生声乐水平倒退和坏嗓的严重的教学失误也时有发生。
造成低效教学和无效教学甚至严重的教学失误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不外乎三点:一是声乐教师没有真正掌握歌唱艺术的真谛,缺乏正确的歌唱艺术观念,因而无法引导学生顺利地进行声乐学习;二是声乐教师不懂得或不遵循声乐教学心理,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训练手段;三是学生不具备学习声乐的嗓音条件、乐感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因此,必须迅速扭转声乐教学中大量存在着的低效教学、无效教学甚至严重的教学失误的不利局面,大力提倡并实施声乐的效教学。
我认为,实施声乐有效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重视声乐“选苗”
要实施声乐有效教学,首先必须重视“选苗”。没有好的声乐“苗子”,再好的声乐教师,再伟大的声乐教育家也将在声乐教学上无所作为。
为了确保选准声乐“苗子”,首先必须合理设置考试科目,改革考试内容。一方面在专业上不能过分强调演唱水平、形象和嗓音条件,要重视考生的音乐素质和音乐基本素养,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考生文化成绩的要求,贫乏的文化知识,必定会扼制学生艺术、教育才能的发展。其次,招生学校要把好专业面试关。一是要坚决刹住招生考试中找关系、走后门等舞弊行为。把“关系生”、“后门生”拒之门外;二是要加强对考生思想品质和心理品质的考查,真正选拔出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俱佳、思想品德优良和具有良好心理品质的考生作为未来的培养对象。再次,教育主管部门和招生院校要严格控制招生规模。近几年来,由于盲目扩招,生源质量明显呈下降趋势,许多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较差,甚至五音不全的考生也鱼目混珠进入校园,给声乐有效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二、加强声乐教师的教学能力
要实施声乐有效教学,拥有一些好的声乐师资队伍是关键。意大利女高音歌唱家莱·泰巴尔迪直截了当地宣称:“歌唱和秘密就是找到一位好教师”。的确如此,声乐学生如果遇不到一位好教师,还不如不学或者自学,而声乐要完全靠自学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声乐教师要努力学习、钻研,不断探索和积累,从以下五个方面切实加强声乐教学能力。
第一,声乐教师要有总的正确的歌唱艺术观念,掌握正确的唱法。只有老师明白了,学生才可能明白,如果教师本人都没有搞懂正确的唱法,教学时难免陷入“盲人骑瞎马”的境地。因此,声乐教师尤其是刚毕业的年轻教师,要通过各种渠道的学习和提高,形成正确的歌唱艺术观念。尽可能多的掌握多种风格的作品演唱。
第二,要有个好耳朵。声乐教学这门艺术主要通过听觉来进行,声乐中的绝大多数问题,只能说一个梗概和一般原则,更具体的就要靠听觉去把关了。声乐教师必须借助敏锐和有经验的听觉去准确地判别学生发声和演唱时的音准、节奏、音质、音色、共鸣、气息、读字等情况,并及时对学生的发声和演唱作出调整。教师不应该只是掌握一大把方法,方法固然重要,如果耳朵不灵,辨别不清,就不知道方法往哪里用,甚至可能引导到错的方向上去。
第三,声乐教师必须具有“对症下药”的能力。每一位声乐学生在声乐学习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歌唱发声技巧和歌唱艺术表现上的问题,声乐教学实质上就是师生合作,及时发现问题和动用有效的训练手段逐步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不妨把声乐教师比喻为医生,把声乐学生比喻为患者,教师用听觉去判断学生的歌唱发声,就相当于医生通过望、闻、问、切和运用先进的仪器检测设备,为患者诊断出病因。而用有效的训练手段解决学生的问题,则相当于“对症下药”。作为一名优秀的声乐教师,训练手段必须是又多又好,以解决好声乐学生可能遇到的众多难题。
第四,声乐教师应具有较强的舞台演唱能力和一定的钢琴伴奏能力。“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具备示范歌唱能力的教师可以使“言传”与“身教”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他的教学更具魅力,更令人信服。一位具有较高的舞台演唱能力的声乐教师必定同时具有很好的范唱能力,而好的范唱不仅是激发学生兴趣最有力的手段,还能使教师从生硬的、喋喋不休的理论讲解中解放出来。学生通过聆听教师的范唱,不仅可以直接模仿教师的歌唱方法,还可以体会教师对歌曲的理解和艺术表现,达到对作品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试看国内外一些著名的声乐教育家:意大利的巴拉、吉诺·贝基,我国的沈湘、周小燕他们都是集演唱与教学于一身的“双料”大师。而不具备良好舞台演唱与范唱能力的声乐教师,在他的教学环节中就会因为缺少这一环,令人感到遗憾。
较强的钢琴伴奏能力,也是上好声乐课不可或缺的。好的歌曲伴奏可以使学生从教师那里得到对作品情绪的提示、意境的烘托与情感的交流融合,使学生更好地进入作品,投入到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中去,完美地表达作品。
第五,声乐教师必须具有全面的文化艺术修养和相关和科学知识。声乐是音乐、诗歌和演唱技巧完美结合的艺术,好的演唱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发声技巧、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基础之上。因此,作为教师他必须从“重技轻艺”的误区中走出来。使自己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史学修养、语言修养、美学修养和音乐理论修养,并知晓一些姊妹艺术,同时他还必须具备相关的物理学知识、生理解剖知识,并懂得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总之,声乐教师的修养越全面、知识结构越完备,越有可能成为声乐教育家,越有可能培养出大量优秀的声乐人才。
三、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一、本科专业课授业方式及考试形式
保加利亚与欧洲的其他国家一样,古典音乐非常盛行。在保加利亚的随意一个角落,仅仅需要一台钢琴,在一座花园里就可以举行一场成功的音乐会。因为观众的认可度和一流的演出市场,让学习古典音乐的人有更多的机会站在舞台上与观众互动,用细腻的音乐去回报观众的欣赏。保加利亚的专业课教师更侧重于打好学生的基础,并能学以致用。保加利亚音乐类高校声乐歌剧表演艺术专业的本科专业课的授课形式和我国的形式差不多。均由专业课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小课练习,每次一小时,每周两次。在演唱及演奏作品方面,以本科声乐歌剧表演艺术专业学生为例,保加利亚教师给一年级的学生的作品偏重于德奥艺术歌曲及莫扎特歌剧咏叹调等曲目,如此旨在充分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水平。进入本科二年级,则会接触一些俄罗斯及东欧作曲家的作品,提升音乐感受力。本科三年级,进入浪漫主义时期意大利歌剧咏叹调的学习,用于训练学生的情感表达。到了本科四年级,教师会选择适合学生自身条件的作品,并对学生进行准确定位,从而达到指导其就业方向的作用。专业课考试的方式,也与我国的考试方式基本相同,每个学期都会有两到三次正式的专业考试,会采取音乐会的方式,且每学期的期末考试会向外界开放,通过票务公司正规售票,让观众和评委专家一起来检验一个学期的教学成果。每个学生的考试曲目为两首,时间基本控制在10分钟左右。考试的成绩会从教授评委的评分和观众的反响综合考量。保加利亚实行6分制教学,如果一个学期的考试全部打到3分以下,则会被要求退学。另外,最重要的就是毕业考试,保加利亚实行国家考试制度,只有通过了国家考试,才能顺利毕业并拿到学位。在国家考试时,至少有一名音乐类院士或功勋级音乐家参加考评。以声乐歌剧表演艺术专业的本科生为例,学生需要准备两场音乐会,分别是独唱音乐会及协奏重唱音乐会。独唱音乐会要求演唱各个时期的艺术歌曲及咏叹调,且曲目不得少于10首,时间约为45-60分钟。协奏重唱音乐会,会根据学生的声部,安排其他参加国家考试的学生二至三名共同完成,演唱曲目多为小提琴声乐协奏曲,或歌剧中的二重唱、三重唱及多声部重唱等,同样时间约为45-60分钟。鉴于协奏和重唱的曲目时间比较长,曲目不得少于8首即可得到相应的成绩。
二、乐队合乐课及实践方式
一般来说,保加利亚音乐类高校都会与当地爱乐乐团合作,让学生去当地爱乐乐团参加排练,并有专门的教师为学生一对一地讲解乐队合乐时的技巧,更进一步地培养学生与交响乐合乐时以及在歌剧表演时的能力。与此同时,保加利亚音乐类高校非常重视对学生歌剧团的训练,学生歌剧团按照惯例,每学年会与爱乐乐团合作进行歌剧、弥撒及音乐会商演约20余场。学院每年还会举办一次音乐节,邀请知名的歌剧指挥进行指挥的排练课程讲授,并增加学生的演出机会。如果演出的次数不够,或者演出的票房没有达到20%以上的落座率,学生就会被取消或延后专业课国家考试,所以所有的学生都会很认真的对待每一次演出,并对演出质量精益求精,力求做到场场皆为精品的程度。这种方式会将学生的演出热情激发出来,并能逐渐培养学生一丝不苟、追求演出质量的认真态度。
三、音乐高级理论课
音乐高级理论课是一门将和声、复调和曲式等音乐理论类融合在在一起的课程。音乐高级理论课在保加利亚音乐类高校的教育体系中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音乐高级理论的基础,和声、复调、曲式等音乐高级理论基础科目均包含在内,在大三开设;在第一阶段考试通过后进入第二阶段的学习,第二阶段主要为理论应用实践课,在大学四年级开设,学生需要结合之前学习的理论课程加以总结分析,并应用于平时的合乐课程当中。这门课程一个班最多6个人,由3个声歌系学生及3个键盘系学生同时进行学习,两两一组交叉和伴奏,教师进行辅导并进行作品的分析处理。这种做法可以最大程度地让学生真正了解音乐高级理论学科在音乐表演上的重要性,并对整个音乐的表达产生更进一步的认识,从而更好地诠释作品,与此同时学生对和声学、曲式分析及复调的敏感度和灵活运用的能力都会得到很大提高。这些能力可以使学生在接触新的音乐作品的时候直接做出理性分析,上升到理论高度,从而更自然地把握住不同时期、不同作曲家作品的特点。
四、结语
关键词:高校 音乐专业 声乐学习 基本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1-155-01
进入大学音乐专业的大学生对声乐学习充满热情,对自己抱有很高的期望,想在短时间内有质的飞跃,但是单靠急于求成的心态,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只有遵循学习的客观规律,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坚持不懈,反复演练,循序渐进,才能不断增强声乐学习的信心。
大多数同学都是从高中开始进行系统的声乐学习的。高中时期的声乐学习的特点是以应试为主,在短时间内让声音成形,并且可以演唱一些难度较高的艺术歌曲。这是在特殊情况下用来应试的一种拔苗助长的教学法,这样的声音没有一个扎实的根基,就像是沙滩上的楼阁,经不住时间的考验。而大学阶段的声乐学习与高中阶段是截然不同的,大学阶段的声乐学习更强调基础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方法才有利于长远发展。一些学生刚结束高中阶段的学习,对大学阶段的学习会感到不适应,造成声乐学习的反复,阻碍了自身的进步。笔者结合自身声乐学习的体会,探索出以下几点心得。
一、保持良好心态是学习声乐的基本前提
良好的学习心态对学习声乐至关重要,这是学习取得不断进步的前提。首先,要有足够的耐心。俗话说“心急吃不上热豆腐”,声乐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学的声乐学习更注重打好基础,老师会安排长时间的基本功训练,这段时间对学生是非常枯燥的。在课堂上学生要反复训练气息、发声,课后老师还会布置一些重复的练习曲,要求学生必须耐心的待在琴房练习。因此学生应该祛除浮躁心态,静下心来,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来打基础。其次,要有坚定的信念。声乐学习中每个学生都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有很多同学过去在唱法上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纠正,在纠正自身所存在的问题时难免会造成声乐学习上的一些反复,容易丧失信心。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声乐学习也一样: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越是困难的时侯越要看到成绩,看到光明,对自己的声乐学习充满信心。再次,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无论演唱还是平时练习,把握不好,各种不良的情绪会影响水平的发挥,会使情绪低落,整个人陷入急躁、困惑、迷茫之中。要正确对待自身存在的问题,有意识调整自己在学习时的情绪,使自己在平时学习和演唱时都能保持昂扬兴奋的状态。最后,学会自我纵向比较。在声乐学习中不少人总是习惯把自己和他人做横向比较,这样的比较是不全面的,它会使一些人骄傲自满,也会使另一些人自卑,总是认为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比别人差,长此以往就会使其失去学习的动力。纵向的比较自己,就会发现通过自身的努力在不断的进步,从而提高学习声乐的兴趣。
二、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练习是学好声乐的关键
马有千里之程,无人不能前往,人有凌云之志,无师不能自通。在声乐学习中老师的点拨就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可以带学生走出困惑和迷茫,因此在声乐学习中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练习至关重要。第一,要在学习上“迷信”老师。进入大学,学生对新的环境新的教学方法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会因为一时不能适应老师的教学方法造成声乐学习的波动,由此怀疑老师教导的方法是错误的,甚至不按老师的要求去做,使得自己困惑迷茫。在无法对老师的正确与错误作出判断时,一定要相信老师为我们指的路,认真地完成老师要求的每一个练习,这时对老师的敬仰就是进步的支撑。第二,要多提问,如实向老师提出心中的困惑。声乐是一门技术性与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仅凭声乐理论和教学方面的文字教学资料去进行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困难、收获、感觉等如实地告诉老师,以便于老师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量身打造,制定适合不同特点学生的练习方法,在较短时间内得到高效的收获,不断取得愉悦和进步。
三、坚持科学的课后训练是巩固成绩的保障
娴熟的演唱技巧是刻苦训练的结果,科学的声乐训练不仅仅要在课堂上用心听讲和领悟,更要用数倍于上课的时间做好课后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温故知新”,使我们更快进步。首先,加强气息的训练。我国传统声乐理论著作中说:“气者,音之师也。气弱则音薄,气浊则音滞,气散则音竭。”这说明气息是声音的生命力,正确运用胸腹联合呼吸,这种呼吸法气息量大,有气息的柔软性和弹性,支点性强。在吸气时,口鼻同时吸气胸腔肺部充分张开横隔膜下降,有足够的气息供给发声。在呼气时,气息支点集中在横隔膜可以用一种快吸慢吐的方法,做无声练习。具体的练习方法:(1)好象看到一朵非常美丽的鲜花,十分惊讶地快速吸气,然后保持此状态,用吹灰的方法慢慢吐气,吐完后重新开始,每天坚持练习。(2)激起。激起分两种:一种是硬激起,一种是软激起,两种激起都是小腹收缩横膈膜向外弹,形成对抗的压力。激起最好和声带配合练习,可以用数1、2、3.........练习。(3)快吸快吐,横膈膜肌肉群练习。一个美好声音的保持,需要强有力的横膈膜肌肉群的控制。所以,需要不断的练习横膈膜肌肉群的伸缩和弹跳能力及强有力的控制声音强弱、高低的气息。比较好的方法:由慢至快、由弱至强的快吸快吐,练习时口鼻同时吸吐,可以练喘气开启悟性。(4)打哈欠和叹气配合练习。打哈欠喉节下降,横膈膜下降,保持原状;然后,从胸腔底部胸窝处开始叹气,通过共鸣管子从口叹出。其次,使用适合自己的发声练习方法。发声练习使用于声乐技能技巧最基本最简单的练习,发声练习的方法各式各样,在练习时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声方法进行练习。(1)“哼鸣”的练习。一般在开始练声时,练习“哼鸣”是有益的,发这个音容易达到高位置和靠前、明亮、集中的效果。练习“哼鸣”时首先上下唇自然地闭上、口腔内部要打开,好象闭口打哈欠的感觉,感到声音向高位。(2)母音的练习。如a,i,o,u,e等单母音练习,也可用混合母音练习如ma,me,mi,mo,mu等等。(3)连音练习,为了使声音有更多的连贯性,可以将练习的音域相对拉宽些,练习也可以随之难度更大些。(4)顿音练习。顿音唱法又称为断音唱法。要求唱得清晰,短促,灵活,富有弹性,集中感强。(5)连音和顿音结合的练习。在基本掌握了连音和顿音唱法的基础上,可以加连音、顿音结合在一起的练习,这样有利于歌唱状态的统一,并保持气息均匀流畅。(6)声音灵活性的练习。这种练习主要是为了适应歌曲演唱中快速、流动的要求,以达到更积极的身体、喉咙、气息的配合。再次,做好课后巩固练习。声乐学习很抽象,老师所授予的知识是看不到的,只能靠自己领悟。当正确作出一个发声状态时,可能无法在短时间里记住这个状态,不能每一次都准确做出这个状态,使得歌唱状态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把每次上课的歌唱状态留下记录,便于在课后练习时用来借鉴,从而反复的练习和巩固。最后,要多动脑思考,少费嗓。在声乐学习中想提高自己,不仅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练习,还要动脑筋,不断总结经验,改进练习方法。
四、充分备考是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方法。
考试是检验学生一段时间里声乐学习的最好方式,优异的成绩可以提高学生对声乐学习的信心,因此要认真准备考试。第一,认真分析作品,深刻理解作品内涵。声乐作品是通过创作者主观的感受写出来的,要理解作品的精神实质就要对作品的歌与曲谱进行细致的分析。只有在理解、尊重原作品风格与思想感情的基础上才能通过自身特有的艺术技巧诠释声乐作品。第二,细致处理作品。考试时老师最注重声乐作品演唱的完整性,要完整地演唱一首作品,必须对其做反复细致处理,把自己的每一次练习都作记录,找出自己在演唱中的不足,针对这些不足请老师做细致指导,也可以借鉴一些艺术家的处理方法,获得提高。第三,克服紧张情绪。情绪过度紧张会导致无法在演唱中松弛,没有好的歌唱状态,自身的技巧和感情就不能充分发挥。在放松和兴奋中找到最佳平衡点,才能调整好考试情绪,在声乐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声乐学习的道路是漫长而又艰辛的,在这条艰难的道路上要有百折不挠的毅力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才会获得成功。
关键词:声乐;有效教学
所谓有效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学生掌握教学的有效知识量(即新观点、新材料、学生不知、不懂的,学生有所得、有所感的内容)的程度达到了有效教学时间和总教学时间的最大比值,最大限度减少教学浪费的过程。有效教学对于声乐教学来说,就是要在有限的课时内,师生双方密切配合,最大限度地控掘出生的声乐潜能,加大声乐有效教学量,提高声乐教学的效率。
在现行声乐教学中,不仅存在着大量的教学效率低,学生成才速度缓慢的低效教学,还存在着学生声乐水平停滞不前的无效教学,更有甚者,导致学生声乐水平倒退和坏嗓的严重的教学失误也时有发生。
造成低效教学和无效教学甚至严重的教学失误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不外乎三点:一是声乐教师没有真正掌握歌唱艺术的真谛,缺乏正确的歌唱艺术观念,因而无法引导学生顺利地进行声乐学习;二是声乐教师不懂得或不遵循声乐教学心理,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训练手段;三是学生不具备学习声乐的嗓音条件、乐感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因此,必须迅速扭转声乐教学中大量存在着的低效教学、无效教学甚至严重的教学失误的不利局面,大力提倡并实施声乐的效教学。
我认为,实施声乐有效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重视声乐“选苗”
要实施声乐有效教学,首先必须重视“选苗”。没有好的声乐“苗子”,再好的声乐教师,再伟大的声乐教育家也将在声乐教学上无所作为。
为了确保选准声乐“苗子”,首先必须合理设置考试科目,改革考试内容。一方面在专业上不能过分强调演唱水平、形象和嗓音条件,要重视考生的音乐素质和音乐基本素养,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考生文化成绩的要求,贫乏的文化知识,必定会扼制学生艺术、教育才能的发展。其次,招生学校要把好专业面试关。一是要坚决刹住招生考试中找关系、走后门等舞弊行为。把“关系生”、“后门生”拒之门外;二是要加强对考生思想品质和心理品质的考查,真正选拔出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俱佳、思想品德优良和具有良好心理品质的考生作为未来的培养对象。再次,教育主管部门和招生院校要严格控制招生规模。近几年来,由于盲目扩招,生源质量明显呈下降趋势,许多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较差,甚至五音不全的考生也鱼目混珠进入校园,给声乐有效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二、加强声乐教师的教学能力
要实施声乐有效教学,拥有一些好的声乐师资队伍是关键。意大利女高音歌唱家莱·泰巴尔迪直截了当地宣称:“歌唱和秘密就是找到一位好教师”。的确如此,声乐学生如果遇不到一位好教师,还不如不学或者自学,而声乐要完全靠自学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声乐教师要努力学习、钻研,不断探索和积累,从以下五个方面切实加强声乐教学能力。
第一,声乐教师要有总的正确的歌唱艺术观念,掌握正确的唱法。只有老师明白了,学生才可能明白,如果教师本人都没有搞懂正确的唱法,教学时难免陷入“盲人骑瞎马”的境地。因此,声乐教师尤其是刚毕业的年轻教师,要通过各种渠道的学习和提高,形成正确的歌唱艺术观念。尽可能多的掌握多种风格的作品演唱。
第二,要有个好耳朵。声乐教学这门艺术主要通过听觉来进行,声乐中的绝大多数问题,只能说一个梗概和一般原则,更具体的就要靠听觉去把关了。声乐教师必须借助敏锐和有经验的听觉去准确地判别学生发声和演唱时的音准、节奏、音质、音色、共鸣、气息、读字等情况,并及时对学生的发声和演唱作出调整。教师不应该只是掌握一大把方法,方法固然重要,如果耳朵不灵,辨别不清,就不知道方法往哪里用,甚至可能引导到错的方向上去。
第三,声乐教师必须具有“对症下药”的能力。每一位声乐学生在声乐学习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歌唱发声技巧和歌唱艺术表现上的问题,声乐教学实质上就是师生合作,及时发现问题和动用有效的训练手段逐步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不妨把声乐教师比喻为医生,把声乐学生比喻为患者,教师用听觉去判断学生的歌唱发声,就相当于医生通过望、闻、问、切和运用先进的仪器检测设备,为患者诊断出病因。而用有效的训练手段解决学生的问题,则相当于“对症下药”。作为一名优秀的声乐教师,训练手段必须是又多又好,以解决好声乐学生可能遇到的众多难题。 第四,声乐教师应具有较强的舞台演唱能力和一定的钢琴伴奏能力。“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具备示范歌唱能力的教师可以使“言传”与“身教”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他的教学更具魅力,更令人信服。一位具有较高的舞台演唱能力的声乐教师必定同时具有很好的范唱能力,而好的范唱不仅是激发学生兴趣最有力的手段,还能使教师从生硬的、喋喋不休的理论讲解中解放出来。学生通过聆听教师的范唱,不仅可以直接模仿教师的歌唱方法,还可以体会教师对歌曲的理解和艺术表现,达到对作品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试看国内外一些著名的声乐教育家:意大利的巴拉、吉诺·贝基,我国的沈湘、周小燕他们都是集演唱与教学于一身的“双料”大师。而不具备良好舞台演唱与范唱能力的声乐教师,在他的教学环节中就会因为缺少这一环,令人感到遗憾。
较强的钢琴伴奏能力,也是上好声乐课不可或缺的。好的歌曲伴奏可以使学生从教师那里得到对作品情绪的提示、意境的烘托与情感的交流融合,使学生更好地进入作品,投入到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中去,完美地表达作品。
第五,声乐教师必须具有全面的文化艺术修养和相关和科学知识。声乐是音乐、诗歌和演唱技巧完美结合的艺术,好的演唱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发声技巧、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基础之上。因此,作为教师他必须从“重技轻艺”的误区中走出来。使自己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史学修养、语言修养、美学修养和音乐理论修养,并知晓一些姊妹艺术,同时他还必须具备相关的物理学知识、生理解剖知识,并懂得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总之,声乐教师的修养越全面、知识结构越完备,越有可能成为声乐教育家,越有可能培养出大量优秀的声乐人才。
三、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学从来都是师生共同完成的,声乐教学更以其特殊的“师徒”关系,离不开师生间密切的配合,良好的互动。
1987年美国高等教育协会发表了题为《高等教育教学新动向》的报告,该报告在总结美国高校50年的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良好本科教育的七项原则,其中首项原则就是鼓励师生间的接触。该报告认为课堂内外学生与教师经常的接触是影响学生动机和参与的最重要因素。教师的关心能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并激励学生努力学习。而学生很好地了解一些教师的情况,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业追求,鼓励他们对自身的价值和未来进行思考。
传统的声乐教学过分地强调教师的权威性和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始终处于言听计从的被动地位,学生的主体作用无法得到实现。
要实施有效教学,必须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在很大程度上声乐教师与声乐学生是合作伙伴关系,学生成功了,老师就成功了,学生失败了,老师也就失败了。因此,师生之间应该经常地进行学术交流、思想感情的交融,建立良好的合作与互助关系。其次,应建立无权威性的学习环境,在教学中教师不要主观、武断、生硬、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在一切可能的教学环节上,都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和质疑。第三,教师是为了学生而存在的,教师应加强师德修养,增强服务意识,努力成为学生所期待的良师和益友,学生也应该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尊重教师的劳动。
四、遵循教学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所谓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而应是教师正确地、恰当地组织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智能活动去探索获得知识、技能,并在探究获取中进一步发展智能的过程。
教学过程的本质决定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则体现在把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有效地组织起来,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一方面,声乐教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示之以范,培养学生对学生歌唱的正确动机、浓厚的兴趣、真挚的情感、顽强的毅力。真正把学生吸引到歌唱中来,全身心地投入声乐学习。另一方面,教师必须按照大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选择适应学生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使学生学会学习。大学生自我意识较强,声乐教师就应该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引导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或与同学结成学习伙伴进行合作式的声乐学习;大学生的认识能力较强,尤其是思维达到了较高的程度,教师就应该鼓励和指导学生在课堂内外探索式地进行声乐学习和研究;大学生的理想大都比较明确而富有社会意义,声乐教师就应该热情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学生的前途,当好他们的参谋。
关键词:声乐;有效教学;传授知识
Content abstract: Since long, our country vocal music teaching has had the teaching idea to be obsolete, the teaching method is simple, teaching media backwardness, teachers level irregular and so on many questions, causes the vocal music classroom instruction efficiency to be low, the personnel training cycle is long, even matures with difficulty finally, has hindered our country large quantities of vocal music talented person’s blooming seriously. Therefore, must promote with great effort and implement the effective teaching.
key word: Vocal music; Effective teaching; Instruction knowledge
前言
所谓有效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学生掌握教学的有效知识量(即新观点、新材料、学生不知、不懂的,学生有所得、有所感的内容)的程度达到了有效教学时间和总教学时间的最大比值,最大限度减少教学浪费的过程。有效教学对于声乐教学来说,就是要在有限的课时内,师生双方密切配合,最大限度地控掘出生的声乐潜能,加大声乐有效教学量,提高声乐教学的效率。
在现行声乐教学中,不仅存在着大量的教学效率低,学生成才速度缓慢的低效教学,还存在着学生声乐水平停滞不前的无效教学,更有甚者,导致学生声乐水平倒退和坏嗓的严重的教学失误也时有发生。
造成低效教学和无效教学甚至严重的教学失误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不外乎三点:一是声乐教师没有真正掌握歌唱艺术的真谛,缺乏正确的歌唱艺术观念,因而无法引导学生顺利地进行声乐学习;二是声乐教师不懂得或不遵循声乐教学心理,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训练手段;三是学生不具备学习声乐的嗓音条件、乐感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因此,必须迅速扭转声乐教学中大量存在着的低效教学、无效教学甚至严重的教学失误的不利局面,大力提倡并实施声乐的效教学。
我认为,实施声乐有效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重视声乐“选苗”
要实施声乐有效教学,首先必须重视“选苗”。没有好的声乐“苗子”,再好的声乐教师,再伟大的声乐教育家也将在声乐教学上无所作为。
为了确保选准声乐“苗子”,首先必须合理设置考试科目,改革考试内容。一方面在专业上不能过分强调演唱水平、形象和嗓音条件,要重视考生的音乐素质和音乐基本素养,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考生文化成绩的要求,贫乏的文化知识,必定会扼制学生艺术、教育才能的发展。其次,招生学校要把好专业面试关。一是要坚决刹住招生考试中找关系、走后门等舞弊行为。把“关系生”、“后门生”拒之门外;二是要加强对考生思想品质和心理品质的考查,真正选拔出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俱佳、思想品德优良和具有良好心理品质的考生作为未来的培养对象。再次,教育主管部门和招生院校要严格控制招生规模。近几年来,由于盲目扩招,生源质量明显呈下降趋势,许多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较差,甚至五音不全的考生也鱼目混珠进入校园,给声乐有效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二、加强声乐教师的教学能力
要实施声乐有效教学,拥有一些好的声乐师资队伍是关键。意大利女高音歌唱家莱·泰巴尔迪直截了当地宣称:“歌唱和秘密就是找到一位好教师”。的确如此,声乐学生如果遇不到一位好教师,还不如不学或者自学,而声乐要完全靠自学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声乐教师要努力学习、钻研,不断探索和积累,从以下五个方面切实加强声乐教学能力。
第一,声乐教师要有总的正确的歌唱艺术观念,掌握正确的唱法。只有老师明白了,学生才可能明白,如果教师本人都没有搞懂正确的唱法,教学时难免陷入“盲人骑瞎马”的境地。因此,声乐教师尤其是刚毕业的年轻教师,要通过各种渠道的学习和提高,形成正确的歌唱艺术观念。尽可能多的掌握多种风格的作品演唱。
第二,要有个好耳朵。声乐教学这门艺术主要通过听觉来进行,声乐中的绝大多数问题,只能说一个梗概和一般原则,更具体的就要靠听觉去把关了。声乐教师必须借助敏锐和有经验的听觉去准确地判别学生发声和演唱时的音准、节奏、音质、音色、共鸣、气息、读字等情况,并及时对学生的发声和演唱作出调整。教师不应该只是掌握一大把方法,方法固然重要,如果耳朵不灵,辨别不清,就不知道方法往哪里用,甚至可能引导到错的方向上去。
第三,声乐教师应具有较强的舞台演唱能力和一定的钢琴伴奏能力。“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具备示范歌唱能力的教师可以使“言传”与“身教”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他的教学更具魅力,更令人信服。一位具有较高的舞台演唱能力的声乐教师必定同时具有很好的范唱能力,而好的范唱不仅是激发学生兴趣最有力的手段,还能使教师从生硬的、喋喋不休的理论讲解中解放出来。学生通过聆听教师的范唱,不仅可以直接模仿教师的歌唱方法,还可以体会教师对歌曲的理解和艺术表现,达到对作品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试看国内外一些著名的声乐教育家:意大利的巴拉、吉诺·贝基,我国的沈湘、周小燕他们都是集演唱与教学于一身的“双料”大师。而不具备良好舞台演唱与范唱能力的声乐教师,在他的教学环节中就会因为缺少这一环,令人感到遗憾。
较强的钢琴伴奏能力,也是上好声乐课不可或缺的。好的歌曲伴奏可以使学生从教师那里得到对作品情绪的提示、意境的烘托与情感的交流融合,使学生更好地进入作品,投入到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中去,完美地表达作品。
转贴于 第四,声乐教师必须具有“对症下药”的能力。每一位声乐学生在声乐学习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歌唱发声技巧和歌唱艺术表现上的问题,声乐教学实质上就是师生合作,及时发现问题和动用有效的训练手段逐步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不妨把声乐教师比喻为医生,把声乐学生比喻为患者,教师用听觉去判断学生的歌唱发声,就相当于医生通过望、闻、问、切和运用先进的仪器检测设备,为患者诊断出病因。而用有效的训练手段解决学生的问题,则相当于“对症下药”。作为一名优秀的声乐教师,训练手段必须是又多又好,以解决好声乐学生可能遇到的众多难题第五,声乐教师必须具有全面的文化艺术修养和相关和科学知识。声乐是音乐、诗歌和演唱技巧完美结合的艺术,好的演唱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发声技巧、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基础之上。因此,作为教师他必须从“重技轻艺”的误区中走出来。使自己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史学修养、语言修养、美学修养和音乐理论修养,并知晓一些姊妹艺术,同时他还必须具备相关的物理学知识、生理解剖知识,并懂得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总之,声乐教师的修养越全面、知识结构越完备,越有可能成为声乐教育家,越有可能培养出大量优秀的声乐人才。
三、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学从来都是师生共同完成的,声乐教学更以其特殊的“师徒”关系,离不开师生间密切的配合,良好的互动。
1987年美国高等教育协会发表了题为《高等教育教学新动向》的报告,该报告在总结美国高校50年的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良好本科教育的七项原则,其中首项原则就是鼓励师生间的接触。该报告认为课堂内外学生与教师经常的接触是影响学生动机和参与的最重要因素。教师的关心能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并激励学生努力学习。而学生很好地了解一些教师的情况,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业追求,鼓励他们对自身的价值和未来进行思考。
传统的声乐教学过分地强调教师的权威性和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始终处于言听计从的被动地位,学生的主体作用无法得到实现。
要实施有效教学,必须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在很大程度上声乐教师与声乐学生是合作伙伴关系,学生成功了,老师就成功了,学生失败了,老师也就失败了。因此,师生之间应该经常地进行学术交流、思想感情的交融,建立良好的合作与互助关系。其次,应建立无权威性的学习环境,在教学中教师不要主观、武断、生硬、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在一切可能的教学环节上,都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和质疑。第三,教师是为了学生而存在的,教师应加强师德修养,增强服务意识,努力成为学生所期待的良师和益友,学生也应该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尊重教师的劳动。
四、遵循教学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所谓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而应是教师正确地、恰当地组织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智能活动去探索获得知识、技能,并在探究获取中进一步发展智能的过程。
教学过程的本质决定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则体现在把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有效地组织起来,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本文来自范文中国网fw789.com。一方面,声乐教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示之以范,培养学生对学生歌唱的正确动机、浓厚的兴趣、真挚的情感、顽强的毅力。真正把学生吸引到歌唱中来,全身心地投入声乐学习。另一方面,教师必须按照大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选择适应学生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使学生学会学习。大学生自我意识较强,声乐教师就应该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引导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或与同学结成学习伙伴进行合作式的声乐学习;大学生的认识能力较强,尤其是思维达到了较高的程度,教师就应该鼓励和指导学生在课堂内外探索式地进行声乐学习和研究;大学生的理想大都比较明确而富有社会意义,声乐教师就应该热情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学生的前途,当好他们的参谋。
关键词:声乐教学 舞台表现力 艺术实践
声乐教学主要是以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组成的。课堂教学是基础,实践教学是对课堂教学的检验。我们可以通过实践教学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以此来提高教学水平,与此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经验和舞台表现力。通过舞台实践,学生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自己的问题,增强心理素质,积累舞台经验,这样就可以巩固学生的专业技巧,提升学生的舞台经验。
一、声乐教学与舞台表演实践的关系
(一)声乐教学对舞台表演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舞台表演可以客观地体现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理解情况。表演者以自身的真实生活经历以及情感为基础,结合学习掌握的专业知识,在舞台上所表现出的一招一式,都是把生活中的体验经过加工、改编、创作后,以艺术的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在舞台演唱的过程中,要注意动作的配合,呆板的演唱以及过多的繁琐动作都不合适,“神形兼备”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动作与歌声要实现相互匹配,使之浑然一体,只有这样才能把歌声的内涵完美的传递给观众。在舞台上演员要融入到歌声当中,动作由心而发,切不可只追求其形态美而忽略其内在含义。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注重平时的训练,在训练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以及专业的表演能力。
(二)舞台表演实践是声乐教学的体现
没有舞台实践的声乐教学课堂是不完整的,如果缺少了艺术实践,那么声乐教学将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除了正常的课堂教育,实践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实践可以作为检验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教学质量是否得当反过来影响实践产生的效果。想要使音乐感染更多的观众,就要求表演者需要专业的理论知识以及高超的音乐技巧,而艺术实践正是课堂知识所能体现的形式。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及时的发现自身的缺点,从而进行有效的改正,并在改正的过程中使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加以提高,同时也完成了声乐技能的练习。不仅有效的提高了声乐专业水平更是加大了实践的环节。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经验,有利于将来声乐教学的良好发展。
二、学生舞台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一)多变的教学形式,多元的教学内容
我国目前声乐的教学形式都是采用一对一的小课授课模式,我们可以采用更多、更有效的形式来丰富我们的教学模式,比如小组课形式、集体课形式。将小课、小组课、音乐理论课、表演课融合在一起,使其更加多元化、系统化,实用性更强。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表演意识。可以选用一些表演性较强的曲目,先给学生讲述曲目要表达的内涵,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受有感而发,尽量释放自己的感情,大胆的进行表演。通过教、学、演,这样的过程,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技巧,增强实践经验,提高舞台表现力。
同时要使学生树立信心战胜怯场的情绪。课堂上,一定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授科学适宜的发声技巧,以将其变通地使用到声乐演唱中去,达到发声技巧灵活应用的目的。在这一前提的支持下,便能够一定程度上尽可能解除演唱技巧对于自身的束缚,使得自身能够凌驾于演唱技巧使用层面上,不断使自身演唱向声乐艺术表现最高境界升华。声乐教授期间,在对演唱技巧进行长时间勤学苦练,使得自身演唱技艺不断增进,演唱技术问题的消除,有效缓解自身思想负担,树立信心战胜怯场情绪。
(二)努力创造舞台实践环境,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笔者教过的很多学生都有舞台上表现得不如课堂上好的问题。平时,上课的时候唱得很好,表演得很到位的学生,一考试,或者人多的时候就大打折扣,出现忘词、声音发抖、身体不由自主的抖动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学生上台的机会太少,缺乏锻炼和舞台经验。然而声乐是一门表演艺术,它的最终目的是表演,是舞台实践,因此舞台实践是检验课堂教学的最重要的途径。我们要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参加各种演出、各种比赛,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上台锻炼的机会,通过多种多样的舞台实践,可以使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动力,使学生更加灵活的运用课堂上所学的声乐技巧。演出或者考试之后,教师要多多和学生进行交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声乐技巧,丰富学生的舞台经验。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进行舞台表演的根本。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声乐技巧,更重要的是在舞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提高舞台表现力,把自己的优点充分展示出来,做到舞台上和舞台下表现得一样好。要想使学生具有这样的表现力就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一)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舞台表现力
在平时的课堂中,教师一定要积极地发掘学生的表演才能,提高学生的舞台表现力。对于学生比较熟识的作品,可以让他们进行二度创作,自己设计表演的情绪和动作,通过语言和肢体来更好的表达作品。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来体验舞台的感觉,把课堂当作舞台,找其他的同学来观摩,练习上下台、演唱、表演。当然最好能够把学生的表演录下来,让他自己观看,找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及时改正。只有这样才能逐步锻炼学生的舞台适应能力和心理素质。
(二)克服舞台恐惧心理的训练
学生在舞台上表演时,由于地点、灯光、观众等多方面都与练习时有所不同,所以加深了学生的紧张情绪和恐惧的心理。在考试和比赛中渴望高分,渴望成功的心理加深了学生的精神压力和心理压力,导致学生情绪激动,身心都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要解决这种心理问题,就必须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态和克服舞台恐惧心理的素质。然而这种毅力与心态在平时的练习中并不能得到加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得。要想取得成功,信心是必不可少的,而想要获得信心就必须具有熟练的基本功。因此,学生在演出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熟悉歌曲和平时所练习的内容,好好地走台、熟悉场地,暗示自己一定可以取得成功,自己是舞台的主人等等,缓缓吸气,徐徐呼出,用以达到心态平和的效果。通过心理暗示,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之处于最佳的状态。
(三)为学生选择适合舞台实践的曲目
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自身的技巧水平,对乐曲的把握能力,心理状态等因素为学生选择难易程度相当的曲目。从实际问题出发,根据学生的音色、唱法、声部等方面的不同,选取适当合理的曲目。在初级阶段曲目的选择,总体上应略低于学生的实际水平,这样不仅可以充分的发挥实践的目的,而且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注重生活经验累积,增强艺术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