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幼儿园调查报告

幼儿园调查报告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2-18 22:18:0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幼儿园调查报告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幼儿园调查报告

第1篇

【关键词】园本课程 课程开发 调查

一、问题的提出

园本课程是随着校本课程的不断深入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课程。简单的说:园本课程就是以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为指导,以幼儿园现实的环境和条件为背景,以幼儿园现实发展需要为出发点,以幼儿园教师为主体构建的课程。本文采用问卷法、访谈法对安康幼儿园园本课程实施、开发等方面开展调查,试图全面了解当前安康地区幼儿园园本课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推进安康园本课程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

1.问卷法。本研究分别设计了教师问卷和家长问卷,教师问卷为主要研究依据。教师问卷设计22道多选题,调查幼儿教师对园本课程的了解程度以及开发能力。家长问卷设计12道多选题,主要调查家长对园本课程的看法及态度。

2.访谈法。通过与幼儿园园长及教师的面谈,了解他们对幼儿园园本课程的看法。

(二)研究对象

我们从安康市九县一区中抽取出2个北部山区县、2个川道县区、2个南部山区县共6个县区作为研究对象,共选取20所幼儿园进行了调查。其中公办园10所、私立园10所。共发问卷200份,其中公办幼儿园发放100份,收回95份,私办幼儿园发放100份,收回90份。

三、结果与分析

(一)园本课程在幼儿园课程所占比例较小。公办幼儿园园本课程在课程中占20%,私立幼儿园园本课程在课程中占13%,而一些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在课程中所占比例不到5%,由此可以看出现在的幼儿园对园本课程缺乏深入的了解和研究。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幼儿园缺乏开发园本课程的能力,以及园本课程没有在幼儿园里得到充分重视。在幼儿园目前园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公办幼儿园占有很大优势,因为他们拥有一支高学历、高水平的队伍,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作支撑。私立幼儿园相对来说,教师的水平低一些,在开发中没有一定的理论作指导。

(二) 园本课程教材主要使用地方教材。目前幼儿园使用的园本教材种类较多,其中主要类型为:乡土教材占 15.8 %,综合主题教材占 24.7 %,其他教材占 21.7 %,三项合计占 62.2 %。这些教材均为当地有关教育部门或幼儿园自己组织人员编写的。这说明在教材的使用上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点,教材的选择也有很大的自。

(三)园本课程研究的时间比较短。安康地区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大约在2008-2009年,起步较晚。目前,有11.3 %的幼儿园积极进行了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其中一年以内的占 32.9 %, 一年以上不足二年的占 33.6%, 三至四年的占 12.9 %,以上三项合计占 79.4 %。可见,进行园本课程研究的幼儿园仍然不多,且研究的时间较短。

(四)园本课程开发缺乏广泛的社会支持。上级领导的要求 0.2%, 家长需求 0.2% ,办园思想的确立 37.1%, 幼儿发展的需要 51.4%, 环境所致 4.3%, 教师专业成长需要 4.3% ,其他 11.5%。大多数示范园更追求一种能体现本园特色的文化氛围,但是他们有时没有注意到家长对园本课程的态度,一味追求特色,导致一些课程无法开展。

(五)幼儿园教师的学历越高,对幼儿园园本课程了解得越透彻。通过调查发现,幼儿园教师的学历越高,对幼儿园园本课程了解得越透彻。这样既利于幼儿园在开发过程中有专家指导,也体现了开发主体的专业性。

四、建议

针对以上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促进幼儿园园本课开发过程改革的一些具体建议。

(一)有效改善和利用课程资源。园本课程的开发有赖于丰富的课程资源,其中基于一定的硬件资源条件,这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物质基础。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该提供并改善幼儿园的硬件环境,并帮助基层园合理利用、充分挖掘课程资源。

(二)重视乡土教材的开发。目前幼儿园使用的园本教材中乡土教材仅占 15.8 %,比例较小。安康地处秦巴山区,动植物资源丰富,地方文化多样,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应该重视这些课程资源的利用。

(三)加强家长的沟通与参与。家长具备提供生活化、趣味性、地方化的课程资源的优势,幼儿园应该积极吸纳家长参与到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与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四)强化课程培训,提升教师素质。教师的素质是幼儿园园本开发课程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因此,幼儿园必须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培养教师积极的课程开发意识,同时提高其课程实施、评价等方面的技能、方法和策略,缩小观念与实践之间的落差。

(五)提供园本课程方面的信息及指导。缺乏理论性指导,缺少政策支持,是幼儿园普遍反映的园本课程开展面临的困难。教育行政部门应协同教研部门对幼儿园进行的园本课程研究提供系统的技术支持与指导,特别是课程管理方面的策略。

园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过程。只有采取有效改善和利用课程资源,重视乡土教材的开发,实现家长群体的课程参与,强化课程培训、提升教师素质,提供园本课程方面的信息及指导等措施,才能开发出真正的体现园本特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和教师成长的优质园本课程。

第2篇

【关键词】幼儿园 办园现状 保教

一、调研准备与过程介绍

1.问题的提出

学前教育是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升级,学前教育不断暴露出的诸多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全面了解我市东坡区幼儿园的办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民盟高校支部组成调研组于2014年9月16日至18日对东坡区管辖的5所城区幼儿园和3所乡镇幼儿园进行了调查走访,以大家关注的幼儿园办园条件、办园理念与特色、保教工作的现状与问题作为本次调研的主要内容。

2.样本的选择

本次调研共选取了1所公办幼儿园和7所民办幼儿园作为调研对象。8所幼儿园中有5所位于眉山市城区,其中省级示范幼儿园3所,一般园5所(城区园2所,农村园3所)。

在这8所幼儿园中,既有收费较高的高端园和办园规模较大、幼儿人数较多、社会口碑较好的幼儿园,也有地处农村、幼儿人数不足25人的家庭作坊式幼儿园。本次调研在样本选择方面涵盖了办园性质、园所级别、城乡地理位置、办园效益高低、收费情况、园所规模等综合因素,选取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3.调研方式与过程

本次调研由民盟高校支部组织,得到了东坡区教育局幼教股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对实验幼儿园等8所公办、民办幼儿园采取了听取介绍、实地察看、访谈等形式,对各幼儿园的办园条件、办园理念和特色、保教工作等方面向幼儿园负责人及部分教师进行了了解。具体调研如下:

9月16日,分别对同升幼儿园、苏南幼儿园和左岸幼儿园进行了调研(同升幼儿园为省级示范园,其余两所为一般园),共访问3名园长和6名教师;9月17日调研的是爱菲尔幼儿园加洲分园、实验幼儿园(两所均为城区省级示范园)和苗苗幼儿园(农村一般幼儿园),共访问2名园长及8名老师;9月18日调研了童祺乐幼儿园和新苗幼儿园(均为农村一般幼儿园)的2名园长和2名老师。

二、眉山市东坡区城乡幼儿园办园现状分析

1.幼儿园办园条件分析

本次调研对各幼儿园的办园性质、类别、教职工人数、专任教师的人数、学历及专业、保安数、幼儿园班级及设置配备情况、办学理念、收费情况等方面以座谈的方式进行了了解。见下表:

幼儿

园名

称 办

质 幼

数 教职工人数 保

数 幼儿班级数 班级

配备 每学

期收

总人

数 专任教师 托 小 中 大 学

实验幼儿园 公办 900 79 63 3 0 9 8 6 0 两教

一保 2010元

同升

幼儿园 民办 317 42 22 2 0 6 3 1 0 两教

一保;

两教

两保 3500元

3100元

爱菲尔

幼儿园 民办 253 47 26 2 0 2 3 3 1 两教

一保;

三教

一保 8600元

4200元

左岸

幼儿园 民办 115 18 9 1 1 1 1 1 0 两教

一保;

三教

一保 3800元

苏南

幼儿园 民办 241 21 10 1 1 2 2 2 0 两教

一保;

一教

一保 2600元

童琪乐

幼儿园 民办 320 30 18 2 1 2 2 2 2 两教 1850元

心苗

幼儿园 民办 256 17 7 1 0 2 2 2 1 一教

一保 1800元

苗苗

幼儿园 民办 21 3 2 兼职 混龄班 一教

一保 1960元

从整体看,城区幼儿园在园所环境的绿化、环境布置、幼儿活动场地的类型、幼儿生活和教学配套设备等硬件设施及教师学历、专业、业务素质、接受不同层次在职培训等方面均优于农村幼儿园。具体来说,以下几方面表现出城乡幼儿园、公办园和民办园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2.园舍不符合办园条件

尚义镇苗苗幼儿园现有幼儿人数21人,教职工人数只有3人(其中园长兼任教师1人,保育员兼任炊事员1人,配班教师1人),属于家庭作坊式幼儿园,利用自家用房作为园舍,幼儿活动室与寝室共用,室内空间狭小。同时幼儿午睡条件也很差,睡的是铺有泡沫垫的硬床板,且两名幼儿共用一张床,房间空气较差。幼儿起床后房间成为活动室,不仅房间光线不好,且幼儿活动场地极为有限。另外,幼儿园仅有的院子作为幼儿室外活动场地,除了在院子边上的一架小型秋千器械占用了院子部分面积后,本不宽敞的户外场地难以满足幼儿户外活动的需求。这些落后的硬件设施严重影响了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3.师资力量薄弱,教师专业水平较低

从本次调研情况来看,多数民办幼儿教师在学历、专业等方面大大低于公办园,甚至有的幼儿园为降低办园成本,还聘用了不具备幼教资格的人员担任教师或保育员。从参加本次座谈的幼儿园骨干教师或保教主任的学历和专业可以看出,幼儿园骨干力量仅为中专学历或者非学前教育专业,具备大专学前教育专业学历在民办幼儿园特别是农村幼儿园鲜见。加上投入不足、教师工资待遇较低,以及多数中专或高中学历教师专业水平不高等诸多问题,学前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幼儿教师专业水平较低已成为民办幼儿园一个不争的事实。

4.“小学化”倾向严重,幼儿园超前教育现象难以根除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关注不仅停留在中小学,而且已经延伸到了幼儿园。从本次调研中发现,“小学化”问题或多或少在每所幼儿园都存在,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上过于重视孩子在园“诵、写、算”的学习,将小学的学习内容提前教。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多数幼儿园为迎合家长的口味,在教育内容选择上更注重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幼儿园超前教育现象(“小学化”倾向)理所当然地成为满足教育即时效应的有效手段;还有一些幼儿园为了吸引更多生源,教幼儿20以内甚至50以内加减运算、背诵乘法口诀、读写汉字,成为个别幼儿园竞相争夺生源的有力手段;另外还有教师自身的影响,农村幼儿园大部分教师的文凭不高,而城市幼儿园甚至是办园条件较好的公立园,存在部分小学教师资格水平的“幼儿园教师”,在对于幼儿园课程应该教什么和怎么教上不一定能非常科学和清楚地定位与把握。

三、幼儿园的办园理念与特色

1.对幼儿园办园理念的认识

从本次调研看,各幼儿园都能从关心、爱护和帮助幼儿成长发展角度提出自己的办园宗旨、园训、管理理念。如家庭作坊式的苗苗幼儿园的办园理念是“一切为了孩子”,用“放心、热心、耐心、关心、细心、信心、爱心、开心”八个“心”解释办园宗旨。

2.幼儿园特色课程开设和使用情况

“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成为幼儿园发展的目标。在当前我国三级课程管理的背景下,幼儿园拥有较多的课程自。各所幼儿园目前使用的课程并不相同:同升幼儿园使用蒙台梭利课程和国学课程,爱菲幼儿园加洲分园使用蒙台梭利课程,左岸幼儿园使用幼儿体智能开发课程和礼仪课程,实验幼儿园使用幼儿体育课程,苏南、苗苗、童琪乐和心苗幼儿园没有自己的特色课程。

特色课程类型出现多样化,是幼儿园迎合家长需求,适应时展的需要。但在调研中发现,特色课程“照搬”和“走样”的情况仍旧存在。以蒙台梭利课程为例,蒙氏课程提倡幼儿通过对教具的不断自我探索来获得发展,而实际情况却是教师对幼儿的探索活动干预过多。再如国学课程,读经方法过于刻板,教师的国学素养欠缺是目前国学课程等同于“填鸭式”教育的根本原因。

条件较差的幼儿园尤其是招生和办学条件有限的城郊和乡村幼儿园陷入了对办学条件和质量好的城市幼儿园的模仿和追赶。以童棋乐和新苗幼儿园为例,这两所幼儿园均为乡村园中办学规模较大、条件较好的幼儿园,但可惜的是,两所幼儿园都没有能够根据自身所处条件,有效利用环境和资料。水、泥土、树木等材料是乡村最丰富的资源,也是儿童最喜欢玩的“天然玩具”,对于幼儿的智力、创造力、想象力等的发展作用是非常大的。但反而在两所乡村园中看不到可以让幼儿玩耍这些材料的游戏区,也没有用这些材料制作的教具和玩具出现。幼儿园内到处是硬硬的水泥地和橡胶草坪,教室内外堆积诸多买来的成品玩具和教具,在这些幼儿园中丧失了原本具备的“特色”。

四、幼儿园保教工作

1.教材的选用

在教材选用方面,各所幼儿园情况不一。公立幼儿园使用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该教材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以活动和整合为课程的建构形式,通过五个领域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而大部分民办园则采用不同的教材,有《幼儿园适宜性课程》《幼儿园建构课程》《幼儿园自主探究课程》等不同教材。总体可以看出教材的使用上呈现出多元化。

2.游戏材料与教玩具的运用

本次调研也看到了幼儿园在游戏材料和教玩具的数量、种类上存在一定的差距。公立幼儿园、收费较高的民办幼儿园的游戏材料和教玩具的数量和种类较多,收费较低的民办幼儿园这方面的投入就很少。游戏材料和教玩具是幼儿学习的载体,可以满足幼儿游戏的需求,而现实中多数民办幼儿园在这方面因资金的短缺对幼儿游戏需要的忽视,是不利于幼儿活动和学习的。

3.一日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在一日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方面,尽管每个幼儿园都有一日活动安排,但个别活动仍然存在问题。如户外活动,要求每个幼儿要达到每天2小时的户外时间,事实上由于多数幼儿园缺乏足够的户外活动场地,在户外活动的时间、形式、质量方面依旧存在问题。再如区域活动,存在区域设置和活动开展流于形式、幼儿活动缺乏明确的任务、教师干涉过多等诸多问题。又如教学活动,重视上课,忽视游戏、劳动;重视语言和计算的教学,忽视幼儿艺术、运动和生活习惯的培养;教师“教”的时间过多,幼儿玩耍和操作的活动时间过少。

第3篇

(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吉林四平136000)

摘要:众所周知,音乐教育对实现儿童全面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进入新世纪,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艺术教育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普及程度不断提高。但总体来看,学前教育仍属薄弱环节。本调查意在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分析农村学前音乐教育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及遇到的困难,并努力运用科学合理的论证方案,提出用高校教育资源解决农村学前音乐教育现状的主张。

关键词 :农村学前教育;幼儿园;音乐教学;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G6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12—0097—02

本文为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产出论文,项目名称《吉林省农村幼儿园音乐课程园本化研究》,项目编号:ZC13065。

收稿日期:2014—06—20

作者简介:吕爽(1983— ),女,吉林梨树人。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学前儿童艺术教育。

从《教育部2010年工作要点》中可以看到,政府已经将发展学前教育、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作为重要工作,并将发展学前教育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教育部《当前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发展幼儿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而音乐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农村幼儿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应该受到广泛的关注。为了解吉林省农村幼儿园音乐教学现状,笔者组织研究团队对吉林省内(长春、吉林、四平、松原、辽源、通化、榆树、双辽、白城、九台、梅河口、桦甸、大安、洮南等)部分乡镇级幼儿园做了问卷调查,共发放了104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03份,有效率达99%。下面是对吉林省农村幼儿园音乐课开设情况、音乐设施和师资力量配备情况等方面的调查数据和现状分析。

一、音乐课开设情况

如图1所示,参与调查的幼儿园中,有82.5%的幼儿园开设了音乐课,其中约10%的幼儿园每日都有音乐课,40.5%的幼儿园能保证一周上两次或以上,另外32%的幼儿园基本保证每周一次。

而有17.5%的幼儿园没有开设音乐课,其中50%的幼儿园是因为没有招聘到合适的教师来授课,38.9%的幼儿园则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设备。由于条件所限,有55.6%的幼儿园不知何时能增设音乐课。在这些幼儿园中,大部分幼儿只能通过电视、DVD播放器等接触音乐。

二、音乐设施配备情况

如图2所示,在参与调查的这些幼儿园中,超过80%的单位都配有DVD播放机、音箱等基本音乐播放设备;有超过一半的幼儿园配有手鼓、沙锤等简单乐器,同时配有钢琴或电钢琴等大件乐器以及电脑、投影仪等电子设施。而调查显示,在没有开设音乐课的幼儿园中,83.3%的幼儿园连手鼓、沙锤等简单乐器都不能提供,更谈不上乐器和设备了。

音乐教材方面的情况也不容乐观。超过一半的幼儿园没有音乐教材,大部分是通过教师弹唱的方式教授儿童歌曲。虽然有75.3%的幼儿园开设了音乐欣赏课、音乐游戏课、音乐美术课、音乐舞蹈课等交叉课程,但是由于教材的局限性,教师在课上大多会选择让幼儿欣赏乐曲、做与音乐内容无关或关联不大的游戏活动,极少会选取教授京剧、黄梅戏等古典艺术进行教授。

三、实践活动开展情况

在农村,由于受各种因素的限制,学前儿童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与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所调查的这些幼儿园中,有95.3%的幼儿园能够保证至少一年举办一次文艺汇演,其中有84.7%的幼儿园会组织孩子做韵律操。在文艺活动中,62.4%的幼儿园能保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单独表演的机会,大部分幼儿能大胆地表达自己对音乐的需求与喜爱。在没有开设音乐课程的幼儿园中,也有66.7%会组织文艺汇演,并教授幼儿简单的集体韵律操。可见,即使是在农村,在受到很多客观条件限制的情况下,教育机构对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的重要性还是有一个基本认识的。

四、师资力量配备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在开设音乐课的幼儿园中(建园规模多在百人左右),有近70%的幼儿园只有一名音乐教师,且多为兼职;个别有两名音乐教师或配备专职音乐教师的幼儿园,规模基本上都超过100人(见表1)。通过访谈得知,在农村,绝大部分的学前音乐教师都是幼教专业中专或大专学历,她们基本上没有成熟的实践教学经验,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有待提高。参与调查的教师中,有92.9%的教师认为音乐对幼儿的情感表达和性格养成有帮助,但绝大部分幼儿园都没有师资能力教授儿童简谱或五线谱等读谱知识以及时值、节奏、节拍等简单的乐理知识。只有38.8%的教师系统地学习过音乐教法。

没有开设音乐课的幼儿园大部分都认为有必要增开音乐课来满足幼儿对于音乐的热爱与需求。这些幼儿园中,只有40%左右的教师听说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我国学前教育中相对突出的问题。在广大农村,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存在着教育资源短缺、投入不足、师资队伍不健全、教育体制不完善等诸多问题。艺术能力作为一种特殊才能,虽然在每个孩子身上体现出的个体差异比较明显,但他们在学前时期可塑性很强。对孩子早期艺术能力的培养,要注重启蒙。农村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应该主要以培养孩子对音乐艺术的学习兴趣和使孩子在实际生活中获得节奏感、律动感和感知记忆等特殊能力为主。面对相关的问题和实际困难,相关研究者应通过对高校教育资源服务农村学前音乐教育的有效性研究与实践,寻求适合吉林省农村学前教学现状的教学模式,尝试农村学前音乐课程园本化的研究与实践,这样也可以使高校学前教育资源拓宽实践平台,为实现高校人才和农村缺口的有效结合提供帮助。

事实证明,吉林省农村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急需高校等社会力量的积极援助,70%以上的幼儿园希望高校能够在设施、设备以及专业教师方面提供支援,超过60%的幼儿园希望高校能提供教材、教法以及专业素质提升方面的培训支持。希望通过此次实践,能向“缩小教育差距”的理想再迈进一步,让农村的孩子也能在音乐艺术的熏陶下提高艺术审美情趣,实现身心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平,吕莉.当前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存在的误区及解决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09(12).

[2]张倩.农村幼儿园音乐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4).

[3]高淞.浅谈呼兰区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

第4篇

幼儿教育是为一个人终身的学习和发展做准备的教育,是为人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的教育,而奠定良好素质基础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有良好的教育素质和创新能力,也就是说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及组织方式与策略及教育环境的认识不仅影响幼儿园教育实践,同时也隐含着教师的教育观、儿童观。那么,我园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的组织方式与策略和对教育环境的认识水平怎样?

二、调查的对象、方法、步骤及时间

(一)对象:全园教师。

(二)调查方法:个别调查法。

(三)调查步骤:

1.根据中央教科所幼教室编写的“对世纪幼儿教师继续教育丛书《幼儿教育──自我评价手册》”拟定调查的题目;

2.分别以我园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组织方式与策略、教育环境等的认识水平进行个别调查,同时,对我园教师1998年以来论文情况和参加评好课情况进行统计,为创新教育研究提供依据。

三、结果分析

2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和25岁以上中青年教师在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百分比分别为54.6%和46.6%,2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比 25岁以上的教师回答问题的正确率高出8%。我们认为,这一结果说明青年教师虽然年轻,但她们思想领域比中青年教师宽,敢于开拓,有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创新意识较强,而年龄较大的教师虽然兢兢业业,但常常以经验来开展工作,比较保守,因此,在认识上和青年教师存在一定的差距。

结果还显示,我园教师在回答“当幼儿的兴趣、关注点与你想要进行的活动发生冲突时,你的做法是什么?”这题时,正确率达85.5%。说明我园教师通过“适应我国国情,提高幼儿素质”的实验和近几年的教育改革,能认识到: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是我们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儿童的人格和基本需要应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满足。

结果提示:为了使孩子能主动地学习,我们要改变以往以集体教育为主渠道的教育组织形式,改变以传授式为主的教育教学策略,使幼儿能通过自己的探索和体验来认识事物;教师要因人施教,要给幼儿创造自由选择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按照自己的起点、速度和水平学习知识。

对教育环境的认识调查显示,我园教师教育环境的认识不足,答题的正确率只为57.5%。说明多年来,我们教师虽然也是本着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对幼儿进行教育,也对教育环境进行了创设,但忽视幼儿是环境的主人、忽视幼儿要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才能获得发展、忽视创设发挥教育作用的环境体系、忽视良好精神环境的创设。

百分比统计说明,我园青年教师和中青年教师对环境的认识差异不大,百分比分别为58%和57.2%。

我园教师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组织方式和策略、教育环境等几个方面的前测情况比较中,答题的正确率差异不大,经统计检验,无显着差异。青年教师和中青年教师总答题的正确率分别为55%和52.l%,经统计检验,无显着差异。可见,我园青年教师和中青年教师创新教育研究前测水平总的来说是均衡的。

四、结论

根据以上调查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我园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组织形式和策略、教育环境等的认识较差;

2.青年教师和中青年教师进行创新教育研究前的认识水平总体来说是均衡的。经统计检验,天显着性差异;

3.从1998年以来我园教师文章的发表情况和评好课获奖情况看出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教研能力不够理想,有待提高。

五、措施

1.根据我园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组织方式和策略、教育环境的认识较差的实际情况,首先要在教师中树立创新观念;树立以人的生存发展为本的全局性的多样性教育观;树立起尊重、赏识、唤起幼儿主体意识、发挥幼儿主体精神变“学会”为“会学”的良好教育观念。教师要认识到儿童是人,是发展着的、能动的主体;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要尊重和满足幼儿的需要,要看到幼儿独特的认识特点,看到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要把儿童看做主动的学习者,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从周围环境中选择学习的内容。同时要使教育目标需求化,激发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教师要从只注重教材和教师既定的目标与内容,转变为注重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原有水平,并不断调整和生成新的教育目育目标相适应的内容,从而更大限度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其次,要为幼儿营造创新的环境。要促进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就要为幼儿提供环境、材料,引发幼儿主动探索,使幼儿在与物体的相互作用中获得有价值的经验。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环境的创新是为了孩子的发展,孩子们需要的是活的环境,而不是摆设。要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运用各种感官、多种方式与环境发生积极的交互作用。教师要给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物化教育目标和内容的材料。材料的提供方式应易于激发幼儿的探究活动,使幼儿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对事物的认识。从而发现事物间的关系。再次,教育的组织方式与策略是引导幼儿主动学习,促进每一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的关键。作为教师,要改变以传授式为主的教育教学策略,在引导孩子主动学习的同时,教师应支持、鼓励幼儿猜想并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与物体相互作用,创造条件让幼儿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建构自己的认识。只有幼儿真正愿意学的东西,才能真正学得好。

2.正确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根据我园青年教师和中青年教师对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认识有一定差异的调查结果,我们认为,虽然青年教师在某些认识上成绩高于中青年教师,但不管是青年教师还中青年教师都要正确地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也就是说,教育创新一方面必须重视对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必须对教学内容及组织策略进行改革,活化教育过程。这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中青年教师在积累经验的同时要敢于创新,要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保证。青年教师在敢于创新、敢于开拓的同时,要吸收好的经验。

3.加强教师教育科研水平,走出一条“科研育师求创新”的路子。教师进行教育研究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因此,幼儿园必须以科研为先导,在学校总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一些子课题的研究,可以班或以小组为单位构建科研组织网络,形成科研制度,科研活动做到有内容、有重点、有专题发言、有共同研究、有共同提高,形成科研的规范管理,使教师的科研水平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提高。

2016年农村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2016关于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西部农村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小学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第5篇

理论意义:“环境保护、教育为本”。年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中指出:“中学生及幼儿园教育应结合有关内容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儿童是世界的未来,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结合学科教学,渗透环境与发展知识的教育,从小培养环境的初浅知识和简单技能,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职责,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体现。幼儿教育是人接受知识最初的学习活动,幼儿环保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环保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幼儿认识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帮助幼儿学习运用观察、比较、分析、推论等方式进行探索,初步形成环境保护意识、情感。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幼儿环保教育意识的培养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我市环保教育的发展,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素质教育的实施有更充实的切入点。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0月,国际环境教育会议发表的《贝尔格莱德》中提出了环境教育的公认目标:“促进全世界人类去认识并且关心环境及其有关问题,并促使其个人或集体具有解决当前问题和预防新问题的知识、技能、态度、动机和义务。”

根据环境和环境教育概念的内涵,以及《贝尔格莱德》中提出的环境教育目标之精神。将幼儿园《幼儿环保意识的培养》课题研究目标确立如下。

1.激发幼儿热爱自然,有初步好奇心和环境责任感,并有初步的环境保护的意识;

2.明确要动手动脑去探究身边的环保;

3.寻找幼儿园环境教育课程内容.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通过调查研究了我园幼儿环保意识的现状;

2.影响幼儿环保意识培养的主要成因及其分析;

3.探索幼儿环保意识培养的方式;

4.幼儿环保意识培养等途径、方式、方法的探索。

四、课题研究的重难点

重点是:幼儿环保意识的培养方式。

难点是:幼儿环境教育方式的探索。

五、课题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对象是:2.5—6岁幼儿

范围是:区直机关第三幼儿园小朋友群体。将在本园环境教育质量上综合一般的班级,选取部分有代表性的班级为实验对象。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问卷法:对幼儿问卷调查,掌握家长对幼儿实施环保培养程度及其影响,幼儿环保行为发展主要原因。为针对性的设计实施方案提供客观依据。

2.行动研究法:教师对自己采取的教学方法在过程中所进行的设计——探索——反思——探索的过程的实录,老师在活动中成长的过程,幼儿在活动中主动学习、探索的过程。

七、课题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9月——.1月幼儿环保意识状况调查问卷;

a.拟订家长调查问卷方案;

b.准备调查材料,实施调查;

c.收集整理统计分析调查材料和结果

d.撰写调查报告

第二阶段.3月——6月

a.实施实验;探索对策,落实实验对象

b.根据方案,实施实验;

c.收集整理处理实验数据和资料

d.总结实验结果,撰写影响幼儿环保意识形成的原因分析论文等。形成阶段性成果。

第三阶段.9月——.9月

a.总结各班研究成果

b.修改总体研究报告

c.申请课题鉴定、验收

第四阶段结题、验收

等待结题、验收,准备相关材料。

八、课题成果形式

九、课题组人员分工

第6篇

调查时间:2014年7月

调查地点:朝阳区

调查内容:关于教师心理状况的调查

调查方式:教委调查

从近日召开的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论坛获悉,一份针对1253名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显示:66.16%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最令人担忧。

此项数据来自朝阳区教委日前对该区30所中小学、幼儿园的1253名教职员工进行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6成的教师心理健康状态不佳。其中,48.28%的教师表现为轻度症状,12.45%的为中度症状,2.71%的为重度症状。

调查显示,在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教师中,小学教师抑郁、焦虑、强迫症状等心理健康问题因素的检出率均为最高。专家分析,这是因为小学教师工作任务量大而繁琐,相比中学而言,需要付出更多的心智和时间。此外,由于工作效果的隐匿性,其工资待遇、社会地位、社会评价均低于中学教师。

第7篇

【摘要】有手足口病发生的村屯、乡镇医疗机构发现手足口病疫情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报告、早隔离”。防止出现重症病例。疾控中心定期编辑手足口病疫情信息简报,报送至市卫生局。将手足口病疫情信息向当地卫生院及时反馈。对患病儿童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责任包保,由当地村医负责跟踪随访和卫生指导措施。村委会负责对患儿看管及落实患家家居环境消毒工作。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2010年4月27日,接到市医院网络直报,我市康大营镇出现1例手足口病病例。接到报告后,市疾控中心立即派流行病学调查人员到市医院及康大营镇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康大营镇座落于我市北部,与磐石市接壤。该镇共有自然村17个,全镇人口14638人,7岁以下儿童930人。有三个幼儿园。此次疫情波及该乡5个村,当地两所幼儿园。

1流行病学调查

1.1首发病例情况:首例郭晶亮,男,3岁。住址:梅河口市康大营镇北赵村1组。家长姓名:郭玉清 。发病日期:2010年4月24日。初诊日期:2010年4月25日。入院日期:2010年4月25日。所住医院:梅河口市医院。该患于4月30日痊愈出院。

该患者于2010年4月24日开始无明显诱因口腔颊粘膜、足背、手掌处出现红色斑疹,无发热。随即到市医院就诊。实验室检查:WBC:13.54×109;N:50.14%;L:41.24%。经市医院皮肤科、儿科、传染病科会诊诊断为手足口病。

经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该患者于患病前10日内未与患手足口病患儿接触过,也未与其他幼儿近距离接触过,平时常到当地小卖店玩。该村与磐石市接壤,距离该市朝阳山镇仅7公里,村民常到该镇购买农用物资,该村儿童有10余名乘坐班车到该镇就学,据村民介绍,朝阳山镇手足口病疫情较严重。北赵村有一名学生在朝阳山镇上学曾患手足口病。很可能为在朝阳山镇就学的患病学生及隐性感染者将病毒传入康大营镇并经公共场所(幼儿园、小卖店)传播引起此次疫情。

在首发病例郭晶亮发病后一周该镇手足口病出现发病的高峰。从4月27日至5月18日,该镇陆续出现21例病例。北赵村二组、二道河村幼儿园7天内发病达5例以上,已构成聚集病例。市疾控中心对出现聚集病例的患儿采集便样进行病原学检测。

1.2三种分布情况: 1、年龄分布;发病年龄集中在2-6岁。2、职业分布:散居儿童12例,幼托儿童9例。

男性发病14例,女性发病8例。3、地区分布:疫情波及全镇5个村,北赵村8例,前赵村4例,二道河村6例,康大营村2例,孟家沟村1例。

1.3康大营镇手足口病疫情传播链

1.4病原学检测情况:共采集4份便样送往通化市疾控中心,经检测3份为C0XA16阳性病例,阳性病例占75%。

2预防控制措施

2.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卫生局、疾控中心高度重视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 先后组织督导组多次到康大营镇对手足口病防控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并直接将存在问题发聩到乡政府、市政府。疾控中心业务人员对当地村支书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共28人进行了手足口病防控知识培训。

2.2对此次疫情采取的防控措施:

①对全部个案进行流调,全面追踪密切接触者,并实施居家隔离措施。并对患家及当地小卖店进行终末消毒。立即对发生手足口病疫情的二道河幼儿园、红阳幼儿园停园两周。

②按照“属地管理、责任包保、联防联控”的工作机制,对患病儿童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责任包保,由当地村医负责跟踪随访和卫生指导措施。村委会负责对患儿看管及落实患家家居环境消毒工作。

③加强宣传工作,以家庭为单位入户宣传,并通过当地广播进行宣传。将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传单发放到每户居民,告诫有手足口病疫情发生的村屯居民要减少聚集,特别是儿童要少到公共场所。

④加强对康大营镇及手足口病疫情发生村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对垃圾、粪便用生石灰覆盖。

⑤控制疫情传播关口,对接送朝阳山小学及中学班车进行消毒,停运接送朝阳山幼托儿童。

第8篇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性学习、接触社会、认识和了解社会、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学习活动。

二、活动的具体目标

1、 在活动中学会关注自己的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关注身边的事,做一个社会人。

2、 通过调查、采访,知道社区的有关知识,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

3、 进一步学会社会实践调查的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撰写社区调查报告。

4、 学会交往与合作,培养动手、创新等多方面的能力,促进每一个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三、活动的实施

整个主题活动分三阶段实施:

1、活动准备;

2、走入社区,实地调查;

3、了解社区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交流调查结果。

4、活动的结果与评价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

一、 了解什么是社区

交流:家住什么小区?小区有什么特点?

二、根据住处自由分组,确定调查的地点和内容,设计调查表。

调 查 表

调查范围:

小组成员:

组 长:

调 查 项 目

调 查 内 容

公 共设 施

公共厕所

(   )个

IC电话亭

(  )个

停车场(棚)

(  )个

垃圾桶(箱)

(  )个

……

服 务 设 施

学 校

幼儿园( )所、小学( )所、中学( )所

医 院

(  )个

商 店

(  )个,类型( )

银 行

(  )个,类型( )

……

绿 化环 境

草 坪

(  )处,面积(  )平方米

树 木

主要树种(  )

……

建 议:

第二阶段:走入社区,实地调查

目的:了解社区,并对平时随处可见,但并未引起注意、关心及思考的一些地方,进行调查、采访,激发学生关心社区,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及团队精神。

一:利用雏鹰假日小队活动,走入社区,分组分范围进行实地调查,初步了解社区。组长带领好本组同学进行实地调查,调查中做好记录,填写好调查表(可补充调查项目)。

二、注意安全,调查完后直接回家。之后,充分发挥组长的作用,放手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调查活动(其中一组访问新村社区居委会主任,其他组分范围进行实地调查)。

三、各组交流调查情况,指导学生梳理资料,对各组的统计数据进行归总,指导填写“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姓名

学校

班级

调查时间

调查对象(范围):

调查方式:

调查内容:

调查结果:

四、搜集资料

1、指导学生上网查资料,收集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社区发展情况。

学生以调查小组为单位在电子备课室里上网浏览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社区发展情况。

2、比较现实社区与规范社区,发现“问题”,就这些问题展开研究。

有比较才能发现问题。各小组讨论、协商,根据自己小组最想研究的方面定好研究内容,制定调查方案。(调查内容包括:环境、设施、人口、文明建设及治安情况等)

第三阶段:了解社区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交流调查结果。

交流展示调查内容,全面了解我们的社区,发现社区存在的问题,规划心中的社区。

一、进入情境,帮助学生回忆前段时间的调查、访问情景。

二、交流调查内容汇报方式

1、各组汇报展示调查内容,全面了解社区现状,学生间相互评价、提问。听汇报的同时注意做记录:

(1)在交流中全面的了解我们的社区;

(2)在交流中学会积极的思考。

(3) 记下汇报小组的名称;

(4)把你感兴趣的、想了解的问题记下来。

2、用一两句话概括对整个社区的印象。

学生发言交流,教师梳理、归整问题,:人口多而杂,环境美,交通便利,治安好,绿地少,设施不全,文化娱乐场所少。在此,可以看出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客观看待问题。

3、师生共同确立后续活动

引导学生“提了这么多好建议,我们可以怎么做?同学们想一想,小组议一议”,让问题在活动中生成。师生共同确立后续活动:写倡议书、画规划图、撰写社区调查报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