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奥林匹克格言

奥林匹克格言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8-14 09:57:5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奥林匹克格言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奥林匹克格言

第1篇

1、“更快、更高、更强”这一格言是亨利·马丁·迪东提出的迪东是顾拜旦的好友。1891年他在巴黎创办了一所体育学校。1895年他把上述格言作为该校的校训。顾拜旦对此非常赞赏,也得到当时国际奥委会委员们的称道。以后经顾拜旦提议,并在1913年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正式批准,将上述格言正式写入《奥林匹克》。

2、顾拜旦本人在推崇“更快、更高、更强”的同时,又大力主张把“团结、和平、进步”作为奥林匹克运动所追求的最根本的目标。“团结、友谊、和平、进步”现今已不仅是奥林匹克运动以及世界体坛的宗旨,而且还成了全人类所需要、向往和追求的共同目标。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在当今这个全球化时代,东西文化日益交融。作为世界上最普及的文化现象——奥林匹克文化,已经进入到世界的各个区域和领域,而且在中国有了长足的发展,而太极拳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靓丽瑰宝,博大精深,辐射面比较大,具有东方体育的浓厚色彩,被视为“未来体育的一束新光”。所以太极拳文化与奥林匹克思想值得研究。

2、奥林匹克思想

奥林匹克思想是对奥林匹克文化意识形态的高度概括。它融汇了奥林匹克主义、奥林匹克宗旨、奥林匹克精神以及奥林匹克格言的要义。现行的《奥林匹克》对奥林匹克主义做了比较全面的表述,“奥林匹克主义是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的结合起来,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它将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为一体。奥林匹克主义所要建立的生活方式是以奋斗中所体验到的乐趣、优秀榜样的教育价值和对一般理论基本原则的推崇为基础的”。另外,《奥林匹克》以明确的语言表述了这一运动的宗旨是“通过没有任何歧视、具有奥林匹克精神 ——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精神互相了解——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而奥林匹克精神就是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奥林匹克的格言就是:“更快、更高、更强”。另外,奥林匹克还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重要的是参与,而不是取胜”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上任之初,提出了“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的新格言。据此。可以从下述四个方面来理解奥林匹克精神:

第一、奥林匹克运动内涵与文化、教育和公德相融。

第二、奥林匹克运动的特色表现为公平竞赛和奋力进取。

第三、奥林匹克运动立足于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

第四、奥林匹克运动着眼于为人际和谐(参与、友谊、团结)

与社会和谐(国际性与世界和平)服务。

观此四条归纳性的理解,给人一种在太极拳文化中也“似曾相识”的感觉。

3、太极拳文化

第一、太极拳以包容着中国道家、儒家和理想家思想和伦理的“太极学说”立论,依太极之理规范拳技体系,依太极之理解解释拳械技法,借太极立名而称之为“太极拳”,是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完美结合的范例。太极拳是柔和型拳术,属于内功拳,表达了中国人特有的体育人文精神,显示了中国人的健身意识和竞技观。太极拳的先贤恰当的运用了《易经》和《老子》里的一些东西,将其引入太极拳的理论中来运用的非常之妙。太极拳恰当的利用了周敦颐《太极图说》的理论结构,变粗俗的动为“儒雅”的动,并且以“动”来表现“静”,以“刚柔相推”来表现“进退之象”,所有这些,即符合《易》理和宋明理学家们的说教,又不但可以寓动于静、寓刚于柔,而且动起来很儒雅,很有风致、很有讲究,特别是一些细致的讲究非常之引人入胜让人含玩无穷,终生难舍。这样一种颇具神秘感的运动形式,必然会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显然,这是一种在深厚的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有“中国特色“的运动方式。迄今,许多外国人喜欢练太极,实际上和他们喜欢中国文化相联系,主要因为太极拳有着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它把身、心两方面的运动——即取提单运动同心理的运动紧密结合起来了,而这正是西方体育项目所不具备的。太极拳在全世界迅速传播是个值得注意的文化现象,它是在世界文化一体化的背景下,东西方文化的一个碰撞、一个交融。联系太极拳,不仅具有健身和防卫自身的价值,还有着修身养性的价值。”以拳悟道“、”武以德彰“等拳谚,都反映着包括太极拳在内的武术教育价值和伦理价值。

第二、太极拳强调人格平等,人人皆可参与比试技能高下。在面对胜负或制人而不制于人的较量中,追求“四两拨千斤”、“髦耋御众山”就是要追求在个人竞争条件相对弱于对手时,仍能战胜对手的技巧。这不可不畏是“更快、更高、更强”的追求,但这并不与“参与比取胜更重要”相矛盾。用辩证的观点来看,这两句话并不矛盾,反而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参与和取胜之间不要侧重一方面而否定另一方面,否则就不是全面的理解。奥林匹克运动主张辩证的看待参与与取胜的关系,没有参与就谈不上取胜,所以参与是基础。没有群众性的参与奥林匹克运动,就谈不上奥林匹克思想、原则、理想等。而参与的目的就是为取胜,就是要怀着“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去奋进,这才是真正的参与,才真正符合奥林匹克精神。

第三、在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世界中,太极拳以静养性、动中求静的方式进行运动,完全符合高节奏的生活方式。而且太极拳集技击、养生、哲理、娱乐、教育于一身,从实践到理论,从观念到方法,都体现了奥林匹克主义的中心思想:人的和谐发展。太极拳在绵亘不断的运动中,动中求静,气遍全身,“随势养气”。太极用意练拳,行拳练气,虚静其心,以心行气,将其与心结合,以人的思想、精神、心理状态为修炼的基础,既蕴含着生命本原论,又涉及道德精神论,而且太极拳在学习认识过程中,主张由自然入手而知虚实,把握阴阳和谐变化而明劲法,求虚实而懂神明,要求由熟而悟,由悟而通,渐熟渐悟。中国太极拳正是这样一种特殊的运动形式和学习方法,才会成为人们借助运动修为人生的有效之途,达到内外兼修,德艺兼备的效果。太极拳运动以动作呼吸和意识的统一为原则,强调内外合一,身心俱健。另外,太极拳以其独特的健康、休闲功能与当代奥林匹克精神相融合,成为全球范围内开展比较广泛和流行的健身休闲运动形式。

第四、太极拳以阴阳合一为太极的思想,以及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为基础,强调自身和谐,以及人与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太极拳学说是是东方的宇宙本体论和认识论,从宏观的太极伦中,更为强调拳理与“天道”的一致性。“天道”与人性(道德原则)一致起来,以顺乎自然,天人相通观念来行拳的太极拳,使人在精神上处于一种空明的“无人之境”的心态,与大自然静静地进行心灵交流。这种思维方式正好是友谊、团结、和平的思想基础。

第3篇

奥林匹克思想的一大创举就是将体育运动的作用提高到不仅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且促进社会发展的认识高度,明确地将体育运动作为一种改造社会的力量。要想使体育运动发挥其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功能,实现其改造社会的目标,就必须把体育运动与教育、文化相结合,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个体,建立一个公平的、互相尊重的社会,进而维护世界的美好与和平。通过人的全面发展,扩展到整个社会,实现改造社会、建立和平安定的世界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理想和美好夙愿。

体育教育在我国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由于竞技体育的功利主义原则渗透进教育体系,使得学校体育教育有些异化现象,奥林匹克运动的一个主旨就是促进个体身心的全面发展,使个体在身体、心理、智力、才能等方面得到高度和谐统一的发展。这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使传统意义上的体育必将受到强烈撞击,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逐渐被“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思想所取代。

奥林匹克教育最主要的对象是中小学学生,奥林匹克教育应该是学校体育教育的组成部分。其目的是想通过这种教育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在我国广大青少年中得到进一步升华。本文通过对奥林匹克精神和校园体育精神的诠释及价值向度,指出校园体育精神应重点在进取精神、公平原则、和谐发展原则、道德规范原则等方面,同时指出奥林匹克精神对当代中学生品质的影响。

【关键词】奥林匹克精神中学生品质体育文化教育

【Abstract】TheOlympicmovementisanoutcomeofcombiningsportswithcultureandeducation.Itseducationvalueliesinthreeaspects.Itcanpromotepeople’sspiritualandmentaldevelopment,boostthedevelopmentandimprovementofthesocietyandmaintainaharmoniousrelationshipbetweenhumanandnature.ItisnecessarytopopularizetheeducationoftheOlympicideologyandcultureamongtheChinesestudentstohelpthemtodevelopthecorrectvaluesorientation,i.e.overalldevelopment,collectivismandfaircom2petition.TheOlympichumanisticeducationalconcepthasofferedanewapproachtothephysicaleducationandreform.TheOlympiceducationisinagreementwiththequality-orientededucation.ItisofgreathelpfortheimprovingthecomprehensivequalitystandardamongstudentsandalltheChinesepeople.Theideaofgreen,humanisticandscientificOlympicsisofgreatvalueforstudentstocultivatetheirawarenessofenvironmentalprotection,advocatehumanismanddevotetosc

ienceandtechnology.

NotonlyOlympicstobethinkingasthebigpioneeringwork,inordertoenhancethesportsfunctionandpromotehuman''''sfullscaledevelopment,moreoverthepromotionsocialdevelopmentunderstandingaltitude,takesexplicitlythesportsasonekindoftransformationsociety’sstrength.

【keyword】Olympicsspirit;Middle-schoolstudent;Quality;Sports;Culture;education

前言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是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以后的一项伟大的社会实践,对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与奥林匹克教育息息相关。奥林匹克运动始终将教育作为核心内容置于首要地位,把体育与教育融为一体,与文化紧密结合,实现改造社会的目标。[1]

在2000年9月11日生效的《奥林匹克》中,对奥林匹克精神内容的最原典、明确的概述是:“奥林匹克精神是互相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比赛精神。”

奥林匹克精神体现的是社会和平,人的文明生活方式,它将体育运动作为实现人和谐发展的途径;是主导体育运动与教育、人性、社会文化发展相结合的崇高精神;是奥林匹克运动所具有的最珍贵的精神核心。[2]奥林匹克精神不仅是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产生和延绵不断的原动力,也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得以复兴的历史因由。奥林匹克精神是人类一种向善、向美、向真的精神追求,体现了人类自强不息、永远向上的精神旨归。《奥林匹克》明确指出了:奥林匹克精神就是在公平竞争的体育竞赛中促进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不同信仰的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友谊和团结,它的本质内容包括:参与、竞争、公正、友谊与奋斗,这些精神内涵的实质在奥林匹克发展的著名格言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3]

随着人们对奥林匹克运动、奥林匹克精神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外专家学者通过研究《奥林匹克》和顾拜旦、萨马兰奇、罗格等人的言论,得出比较一致的结论,即奥林匹克运动的口号、格言、宗旨、主义、会旗以及理想等都是对奥林匹克精神做出的某一角度和某种程度的说明。

在我国,青少年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到高中三年级为止,每周要上两到三次体育课,接受体育教育。除了体育课以外,学校课外体育活动、代表队训练以及模拟奥运会竞赛形式的学校运动会都可以对学生进行奥林匹克教育。

我们提倡奥林匹克精神是在新时期下,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有力支持,在北京成功申办2008奥运会的时候,国人更应该在和谐、人文、团结上下功夫,我们推崇的奥林匹克精神不只在赛场上存在,它同样存在于普通人的生活中。本文的核心点在于如何在推崇奥林匹克精神,怎样通过奥林匹克精神影响和陶冶中学生的品质,以及经过奥林匹克精神的推广影响后,使广大中学更重视体育,并同时把奥林匹克精神与道德品质更好的结合起来,使广大中学懂得体育与道德品质的重要作用。

一、奥林匹克精神在中学的传播与发展

(一)奥林匹克精神的本质内涵

(1)互相理解的态度

长期以来,奥林匹克运动的“欧美中心主义”的历史背景使其表现了更多的欧美价值取向,这在一定阶段制约了奥林匹克运动向全世界的推广和普及,是导致不同、政治态度的国家之间相互导致奥运会的原因。为改变这种不利于奥林匹克运动全球化的状况,国际奥委会在最新版的《奥林匹克》中明确提出了“以互相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比赛精神的体育运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而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这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创新,指出了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间应互相理解,不能因种族、信仰、政治态度的不同而放弃友谊、团结和和平,也为全人类本着互相理解的态度对待彼此之间的关系指明了方向。

(2)进取精神

奥林匹克的格言是“更高、更快、更强”,它是国际奥委会对一切属于奥林匹克运动的人们的号召,鼓励他们本着奥林匹克精神奋进。这句格言本质上是弘扬一种崇高的体育精神,树立人类永无止境的进取目标,推动体育乃至整个人类社会以不断进取的精神,快速发展。

(3)公平原则

公平原则是体育运动所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也是奥林匹克运动所推崇的基本规则。在《奥林匹克》中被多次明确提出,奥林匹克要求各类竞赛活动强调公平竞争。公平竞争的原则已被推广至社会的各个层面,并成为社会法则中的基本规则。

(4)和谐发展的原则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顾拜旦曾经指出:“奥林匹克运动并非只是增强肌肉力量,它也是智力与艺术的”。前国际奥委会主席杀萨马兰奇也指出:“奥林匹克主义是体育运动与文化的结合。”这都反映奥林匹克追求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原则,即奥林匹克运动通过体育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它增强了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价值,也丰富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容,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已成为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历史使命,其基本表现就是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一再强调的奥林匹克运动与教育的紧密结合。[4]

(5)道德规范原则

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一项全球性的文化活动,如果没有统一的行为规范,所有的活动将无法开展,而且《奥林匹克》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的规范手册,其中就多次提及并要求奥林匹克大家庭的所有成员不得违背有关基本公德和体育运动道德。[5]

通过一百多年的奥林匹克实践活动,奥林匹克逐渐形成了涵盖行为规范、道德观念、良心、义务及自豪感等方面的奥林匹克道德规范体系。在奥林匹克优胜者的“良好榜样的教育作用”下,全世界的青少年都接受了道德规范的教育,尊重基本公德原则成为全社会人们的基本素养之一。

(二)中学体育文化建设与推崇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意义

体育素质教育是广义素质教育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体育素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以为社会育人为根本目的,以体育实践为其主要手段,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过程。

我国学校体育的基本目标是“普遍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6]这种素质的提高不但包括身体素质的发展、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还应包括体育文化素质的丰富、体育人文精神的发展。中学担负着培养体育专业初级人才的使命,其体育的目标指向,理应对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有更进一步的要求。进行奥林匹克教育,正是满足中学生对体育的各种需要、提高中学生的体育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1)奥林匹克精神对中学生身心素质的影响

身心素质教育包括身体素质教育和体育心理素质教育两个方面。身体素质教育是依据中学生身体素质的需求提出来的,它体现着体育素质教育与其它学科素质教育相区别的本质特征,即体育素质教育具有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身体素质的独特作用。反映着体育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和功能。体育心理素质包括提高智力品质,培养体育情感与意志品质、体育兴趣与需要等个性倾向以及自信心等自我意识。它是中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体育精神是指体育运动中所蕴含着的对人的发展具有启迪和影响作用的有价值的思想作风和意识。体育精神的教育是中学体育教学中更高层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忽视,应积极挖掘。

(2)培养中学生坚强意志的体育精神

第一,公平竞争

公平竞争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精髓。运动场上所倡导的竞争是公平竞争,即指必须遵守规则、光明磊落、平等公正,它是人类社会一切竞争的典范。这种体育精神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传播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重要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竞争,特别是公正的、平等的竞争,必然促使社会个体超越进取、奋力向前、谋求优胜,追求完美的生命,从而最终融汇成社会进步的巨大洪流,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竞争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个体的主动精神,从而激发个体的发展潜力。善于竞争是对现代人才的基本要求,公平竞争精神是中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必须具备的精神素质,向中学生进行奥林匹克教育,对于培养其公平竞争的精神具有特别突出的意义。

第二,积极进取

“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格言向世人昭示着一种顽强奋争、尽力拼搏的体育精神,同时也是一种不断超越、锐意进取的人生信念。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言:“要成为完整的人全在于自身的不懈努力和对自身的不断超越。”[7]曾获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德国著名作家黑塞也认为:“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同时既是完成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都与宇宙共振,生存于永恒之中。”[8]这些至理名言都指出了人应当具有一种自我超越、奋斗不止的精神气质。

第三,尊重与合作

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认为:“竞赛作风、态度和精神,指的就是英文中的sportsman-ship和teamwork。”前者是竞赛道德,“是从球员怎样对待对手来说的,要能主动地严守球规,己所不欲勿施于对方,不搞小动作,尊重裁判,不计较胜负,始终全力以赴。”而后者则是“从球队内部队员之间的关系来讲的,各个队员要能各守岗位,各尽全力,密切配合,不存个人突出之心,步步从全队整体出发,顾全大局。”他所阐明的便是体育精神中的尊重与合作精神。同时他进一步指出:“这两条其实是人类社会赖以健全和发展的基本精神,体育运动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实践来培养和锻炼这种基本精神。受过良好运动训练的人重要的是把这种精神贯彻到一个人的生活和工作中去,使他所处的社会能得以健全和发展。”[9]

(3)奥林匹克精神对中学生体育能力及审美素质的影响

奥运会体现出的教育正是体现了体育思想的核心。通过体育了解各运动项目的起源和发展,在观摩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奥林匹克的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教育,它是寓教于乐的,通过体育活动促使中学生获得体育能力及提高审美素质。

(4)开发中学生的人性美追求

我们的高等教育在适应论和工具论理念的支配下,一向注重科学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教育,似乎教育的任务就是促进人的理性发展、开发人的思维潜能,这种流布甚广的教育观念显然是片面的。的确,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提高人的理性能力,但是,人是感性与理性、肉体与精神的统一体,人的发展应该以全面的、整体的发展为目标,教育在培养人的理性能力时不应忽视或抛弃感性能力的培养。“本真的人”应当是“完全的人”或“完整的人”,应当是理性与非理性的合体,应当是既有血有肉又有头脑有思维的人。也只有这样的人,才是具体的、现实的、活生生的人。[10]

顾拜旦在其《体育颂》中就高度颂扬了体育的作用,,鼓励人们积极投身到体育运动中,其目的是使人得到全面发展,成为高尚、公正、自由、坚强、聪明、健美的人,不仅拥有健康的身体和清晰的生命,又具有清醒的头脑和坚强的意志,成为具体的、完善发展的人。

二、分析奥林匹克精神对中学生的品质影响

奥林匹克主义的内核是体育运动。但它区别于一般体育运动的是它不只限于运动和体能活动,而同时着重从思想和情操上培养青年。[11]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顾拜旦曾讲过:“当今世界充满发展的极大可能,但同时也存在着危险的道德败坏。奥林匹克运动能建立一所培养情操高尚与心灵纯洁的学校。”奥林匹克主义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体育活动,而是一种人生哲学、一种生活方式。这种人生哲学和生活方式可以为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服务。

尤其是当代中学生处于较为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容易受到各种纷繁复杂的客观因素和社会思潮的影响,而且他们的价值观正好处于从易变到定型的关键时期。因此,充分发掘奥林匹克精神对当代中学生价值观的教育功能,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和较强的可操作性。[12]

(一)精神品质方面

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内容“团结、友谊、和平、进步”,实际上是奥林匹克主义的具体体现。这是一种意识形态,它以体育竞赛活动为载体,培养中学生公平竞争、进取拼搏与团结协作等精神。公平竞争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精髓。运动场上所倡导的竞争是公平竞争,即指必须遵守规则、光明磊落、平等公正,它是人类社会一切竞争的典范。这种体育精神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传播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人类生活中重要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竞争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个体的主动精神,从而激发个体的发展潜力。

(1)集体主义观念

现在的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养尊处优,自我意识很强,心中缺少关心他人、集体的思想意识。而奥林匹克运动所蕴涵的“了解、友谊、团结”的精神正好可以帮助青少年化解“以自我为中心”,逐渐树立起集体主义观念。体育运动不论是集体项目还是个人项目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如果没有大家的支持和付出,任何单独的个人也不可能站在奥运最高领奖台上。同时,运动员在与对手较量的过程中,也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进而加深相互之间的了解、友谊.奥林匹克运动主要依靠人们共同遵守规则、共同切磋技艺、共同交流感情、共同探索人生来达到团结的目的。如果没有团结,没有集体主义精神,没有共同的价值追求,奥林匹克运动就不会产生,也不会有现在的辉煌。在奥运会激烈的竞争较量背后,显现的却是人类理性的神圣光辉和共同价值的永恒追求。当代学生们可以通过参加、观赏各种体育活动和竞赛来培养自己的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2)拼搏进取精神

现在的大部分中学生都是从小在幸福中成长,他们缺少生活的磨练,不知道什么是创造,更不知道创造的艰难辛苦。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一些困难或挫折,往往会产生灰心丧气的念头。奥运奖牌获得者在获得荣誉的背后要付出多少汗水、泪水,甚至血水。青少年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和模仿力,奥林匹克主义抓住了这一特点,将树立“良好的榜样”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力图给青少年提供奥林匹克选手———这些活生生的现实中的英雄,让他们去模仿,去学习。抓住奥林匹克的这一教育功能,挖掘运动员的成功背景和艰难历程,并以此来激励青少年的壮志豪情,引导他们脚踏实地、奋勇拼搏、不断进取。

(二)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等方面

奥林匹克运动精神之所以对当代中学生有如此大的感召力,关键在于它唤起了人们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奥林匹克运动赛场的竞技是国家民族精神的竞技,在那里,国旗的升起、国歌的奏响,正是健儿们所代表的国家荣誉、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13]

现代奥运会向一切国家、地区和民族开放,它超越了政治、宗教、肤色、种族和语言的限制,成为全世界人民和平友谊的盛会。国际性是现代奥运会与古代奥运会的根本区别,它突破了狭隘的民族感情,适应了现代社会的需要,使现代奥运会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盛会。奥林匹克精神在这个方面能够进一步影响中学生的爱国主义热忱。

(三)人生理想方面

针对目前中学生中存在的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颓废思想,大力弘扬奥林匹克理想,无疑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同样,一个社会如果失去了这种理想主义精神,就等于失去了前进的动力,那么,这个社会就可能倒退甚至崩溃。中学生在受到奥林匹克精神的影响下,会从一个新的角度去审视奥林匹克精神的本质内涵,接受其熏陶和影响。

中学生的理想是一个萌芽阶段,在这个阶段只有认真地接受先进的精神熏陶,其价值观、世界观才会因此而发生改变。

(四)价值观方面

(1)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按照《奥林匹克》的规定,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发展的一种人生哲学。青少年在顽强拼搏的运动竞赛中,在对“更快、更高、更强”目标的不断追求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培养拼搏进取、团结协作、公平竞争的精神品质。奥运会采用的一些突出国家外部标志的仪式,如奏国歌、升国旗等,能增强以国家为单位的民族认同感,激发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意识。目前奥运会对中国来说已经成了一种凝聚国民的粘合剂,自获准申办奥运会以来,举国上下都是齐心协力为举办奥运献计献策,这种影响力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巨大的。

北京奥运会提出了“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绿色奥运”的三大理念,奥运理念的教育对于培养青少年热爱环保、弘扬人文精神和献身科技事业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青少年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具有很强的理解能力和感召能力,在他们中间开展奥林匹克教育可以让他们充分地认识、了解奥林匹克运动,很好地宣传奥林匹克精神和理想,从而促进“三大奥运理念”的落实。

(2)坚强意志品质和开拓进取精神的形成。奥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强”的拼搏精神,昭示的是一种不断超越、锐意进取的人生信念,揭示的是一种自我超越、奋斗不止的精神追求。校园精神文明教育中灌输这种精神,有利于学生在激烈的运动竞赛中,在枯燥的实验和学习中,在对目标不畏艰险的探索中,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同时,也将激励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去迎接未来的挑战,去克服生活和工作的一切困难,最终取得胜利。

(3)诚实守信意识的培养。“公开、公正、公平”的精神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精髓,它要求人们在竞争中必须遵守规则、光明磊落、平等公正。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公开、公正、公平”的精神已被推广至社会的各个层面,成为社会法则中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法制社会中,法律、法规所保障的第一要务就是公平。但是,反观现代社会,失范和越轨行为层出不穷,对学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强调精神文明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奥林匹克公平原则精神的教育,能培养他们尽快适应法制社会的素质,在社会竞争中减少失范和越轨行为,把提高竞争力的方法用在挖掘自身潜力上,公平参与社会竞争实践。

伴随北京奥运会的积极筹办,我国“全民健身计划”二期工程已经启动,学校体育又将迎来全民健身工作的新热潮。我们以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在校园普及健康意识、奥运意识,改善学校健康环境,兴建体育场所,开展各类体育竞赛,形成特有的体育文化氛围。在奥运的召唤下,学校体育教育中的一批日渐淡化的奥运项目又将焕发生机,并与一些非奥运项目在学校体育教育层面上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有力地推动学校体育教育的开展。

三、探讨提高中学生品质的途径和方法

(一)加强奥林匹克教育师资队伍

大力开展体育教师奥林匹克培训,有计划地对大、中、小学体育教师分期分批办培训班进行系统的奥林匹克运动的学习,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奥林匹克知识的传播问题。它将导致一代人真正了解和理解奥林匹克运动,从而自觉地为奥林匹克事业做出贡献。为了普及奥林匹克知识、培养奥林匹克教学人才、广泛进行奥林匹克教育。

为此,一方面要加强对目前在校体育专业中学生进行奥林匹克教育的力度,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将奥林匹克教育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要向全国各地体育教师传授有关奥林匹克运动的知识,激发他们向学生讲授奥林匹克知识的热情,同时要有计划地对全国体育教师进行奥林匹克教育培训,使他们获得奥林匹克知识的第一手资料。

(二)普及奥林匹克教育读物

为使中小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奥林匹克知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应与出版社联合,做好奥林匹克教育读物的普及工作。教育行政部门应划拨出一定的资金支持奥林匹克教育读物的出版和发行。学校和教师也应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积极订购,并耐心细致地向学生和家长说明学习奥林匹克运动知识的意义。

(三)体育教学的完善

为使中学生更为直观地接受奥林匹克教育,一方面,应当将奥林匹克运动的内容充实到学校体育的理论教材体系中去,使学生能够在理论课的学习中,更多地接触到与奥林匹克文化相关的知识,教师也可以通过讲授、讨论以及组织观看录像等形式展开教学,还可以通过向学生推荐各种课外读物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自觉地增加对奥林匹克的了解。另一方面,要广泛开展各种体育运动,学校可以鼓励学生组织各种体育俱乐部、体育协会等社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在有关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使学生在运动竞赛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培养他们积极进取、奋力拼搏的思想品质,使他们在各种竞技运动的组织和实践中接受奥林匹克精神的感染和熏陶。[14]

(四开展社会体育和家庭教育

教育作为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可通过多种形式来实现。对青少年的奥林匹克教育除采用传统的学校教育形式之外,还可以通过在社会上开展体育运功来实现对青少年的教育功能,因为奥林匹克本身就是一种广义的社会教育。[15]此外,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对奥林匹克的关注与参与也将深深影响孩子们的奥运意识和行为。社会及家庭仍不失为对青少年进行奥林匹克教育的重要途径,社会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五)加强社会媒体宣传

除学校教育因素外,为宣传奥林匹克理想、扩大奥运会影响,社会大众传媒也应为奥林匹克传播和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充分发挥报刊、电台、电视台等的传播优势,开设奥运专栏或奥运频道,办好体育广播。拍摄、播放反映北京筹办2008年奥运会进展情况和市民热情参与、喜盼奥运的专题节目;创办直接为奥运服务的报刊等。建立奥运网站,调动广大青少年网民参与奥运的积极性,形成国内外全方位覆盖的立体宣传模式。由于奥运会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和平聚会,也由于奥运会与传媒之间存在着广泛而强烈的互动效应,这种效应的能量释放出来,对拥有最多观众群的青少年的奥林匹克教育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六)推进学校奥林匹克教育

奥林匹克运动以青少年为主要教育对象,我国青少年接受奥林匹克教育具有天然的优势:他们大多在学校接受教育,易于组织;他们心理上具有可塑性,易于接受积极的、先进的思想文化。因此,通过学校教育普及奥林匹克教育是一条重要途径。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普遍开展奥林匹克课程和讲座,将奥林匹克教育与学校体育课相结合,使青年学生成为奥林匹克精神的实践者和传播者。学校在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活动中,应对中小学生着重进行奥林匹克史及北京奥运理念的教育。此外,校园广播、墙报、报纸、杂志、书籍以及迅速崛起的校园网络、音像制品应充分发挥作用,传播奥林匹克文化来促进和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四、小结

奥运理念的教育对于培养青少年学生热爱环保,弘扬人文精神和献身科技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在学校进行奥林匹克教育必须突出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的主题思想,积极引导广大学生树立体育环保、体育人文和体育科技意识。

在奥林匹克精神的影响下,中学生要学会以极大的热情和创造性的工作投入到环保宣传、人文培训以及科技攻关的奥运事业中来,让高科技带给2008年奥运会全新的感受。总之,深化奥运理念的教育,会给中国社会和青少年学生的持续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孙葆丽教育,奥林匹克运动的生命线[J]体育文化导刊,2002,(6)

[2]任海奥林匹克运动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O00

[3]崔乐泉奥林匹克运动简明百科[M]北京:中华书局,2003

[4]彭永婕张志伟韩东晖人文奥运[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

[5]何振梁奥林匹克运动中的文化与教育[J]体育文史,2000,(5)

[6]张洪潭辨识素质教育及其在体育教学中的致力点[J]体育与科学2001(1):57–60

[7]雅斯贝尔斯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

[8]大学活页文库合订本[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9]清华人的一代[J]读书,1991,(11):3–6

[10]威廉•巴雷特.段德智译非理性的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11]闵健论校园体育精神的特质与价值向度[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1

[12]马岳良试论北京奥运会前我国青少年的奥林匹克教育问题[J]体育与科学,2003,(2)

[13]陶于论奥林匹克精神的人文价值[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3)

第4篇

我们要保护什么?

奥林匹克知识产权包括所有与奥林匹克运动有关的名称,标志,纪念物,作品,专利、转播权等。这些产权未经国际奥委会或举办国国家奥委会、奥运会组委会许可,任何团体或个人都不能将其用于广告或其他营利性或商业性活动。

早在2000年,我国政府就授权有关部门签署了法律文件,承诺对奥林匹克标志进行充分和持续的法律保护。2001年,北京市开始实施《北京市奥林匹克知识产权保护规定》。2002年4月1日,《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经国务院审议通过并正式实施。截止到去年8月,北京奥组委协助工商、海关部门查处侵权案件500多件,其中涵盖服装、学生用品、运动器材。纪念品,邮币,食品饮料。烟草,出版物,房地产及商场促销等多个领域。

那么。保护奥运知识产权具体包括那些方面?

首先,是那些永久属于国际奥委会专有的产权。主要包括:奥林匹克名称,即“奥林匹克”。“奥林匹亚”(中英文);奥林匹克标志;奥运五环,奥林匹克会旗。奥林匹克格言,奥林匹克会歌。那些面向青少年的,与体育和奥林匹克运动无关的其他学科的教材或辅导材料,使用“奥林匹克”的字样或“五环”标志的行为就属侵权。

其次,是北京奥组委拥有产权的奥运会名称、奥运会会徽、奥运会旗帜、奥运会吉祥物、奥运会口号、奥运会招贴画、奥运会图形以及奥运会其它图像作品等,但是这种产权是临时性的,在北京奥运会闭幕之后,权力就要收归国际奥委会。

全国第一件侵犯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的案件发生在2003年8月,执法人员在北京秀水东街市场查扣了一批盗版“中国印”背心。另一件是在北京奥组委于2005年11月11日正式公布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后,工商部门在北京秀水街查到大量的“水货福娃”,全国各地印着“福娃”标志的各种商品也悄悄出现。一些商家出于对奥运会的:盼望,在自家商店里打上迎奥运的横幅也属侵权,除非提前经过北京奥组委法律部门同意。

再次,是中国国家奥委会的名称和徽记。这一点在轰轰烈烈的北京奥运会相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下最容易被人忽略,它是整个奥林匹克知识产权保护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

最后,是组织和个人通过合法渠道取得的与奥运会密切相关的产权。包括拥有奥运会电视转播权的节目;授权使用奥林匹克知识产权的商品;与奥运会密切相关的作品;与奥运会密切相关的专利产品和专利技术等。

奥运会电视转播权收入是迄今为止奥林匹克运动最大的一笔单项收入来源。国际奥委会负责签署并缔结一切有关奥运会电视转播权的协议。国际奥委会官方网站的数字显示,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电视转播的收入达到14.82亿美元,预计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达到16.97亿美元。

什么是侵权行为?

对于奥林匹克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多种多样。

有的是直接侵权,比如擅自在产品上标注或者在产品销售中使用奥林匹克标志,像是“某某品牌为奥运会指定品牌”。“某某公司为北京奥组委指定公司”、“某某产品为奥运增光添彩”、“某某企业祝奥运健儿成功”等等。

2004年7月13日,朝阳区工商局查获一起侵犯奥林匹克标志的案件。在不足300平方米的仓库内堆放了2000多只纸箱,箱内装着15000多套纪念册。这些所谓的“奥运财富”纪念册分普通版、珍藏版和超豪华版三种;都夹带大量的五环图案,纪念币等奥林匹克标志,涉案金额达500多万元。据说,这是全国规模最大的一起奥林匹克标志侵权案件。

有的是间接侵权,指的是变形使用奥运标志做商业广告,隐形推销等。比如擅自将奥林匹克标志用在非公益的户外或者房地产广告中,擅自将其使用在小商品、纪念品,公共设施上;擅自使用在企业名称中;以奥运名称组织会议、论坛、且有潜在商业目的的。甚至媒体在报道有关奥运商机时,对侵权的“球”作正面宣传也算是间接侵权。比如,在去年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当天,执法人员查处了一起房地产公司侵犯奥林匹克知识产权的案件。这家位于北京科学院南路的公司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堂而皇之地使用了“奥组委”、“奥运”等词汇,如“奥组委合作伙伴”、“奥运成就北京时代……”等。工商部门随即责令其停止侵权行为,并将其中两块广告牌扣留。

第5篇

在2007年7月3日那一天,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永远不能忘记的日子。在那一天最紧张的时刻----当萨马兰奇老人拿着话筒。那一声清脆的“北京”久久回荡在天空中的时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值得骄傲的一刻,我们的首都北京申奥成功了!申奥的成功说明了我们中国的复兴和强大,在国际上的地位提高了。

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我们中国的体育健儿以32枚金牌位居金牌榜第二,鲜艳的五星红旗一次又一次地在体育赛场上升起,嘹亮的国歌一次又一次地在响彻赛场上空。从此以后,中国便进入了体育强国的行列。2008年,是每个中国人向往的一年;2008年是振奋人心的一年。在大家的期盼中、渴望中,2008年已近在咫尺。

我告诉你们:奥林匹克运动的发祥地是奥林匹亚。它位于希腊首都雅典西南方向约300公里的地方。

奥林匹克运动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强。奥林匹克明文规定,奥林匹克的运动宗旨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类的和谐发展服务,以提高人类尊严;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竞赛的精神,促进青年之间的互相理解,从而有助于建立一个更加美好的和平的世界;使世界运动在每4年一次的体育节日---奥林匹克运动会中聚集在一起。

你们想知道五环的含义吗?让我来告诉大家吧。它的含义是:象征五大洲的团结,全世界的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奥运会和友好的精神在会场上相见。

你们大家知道奥运会的口号吗?奥运会的口号就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One World

第6篇

谈起奥运,我并非赛场上的健将,也并非领奖台上的授予者,我只是亿万人中一个普普通通的观看者,但是,无论是运动员还是观众,我们都向往着那崇高的奥林匹克精神。有人会问,奥林匹克精神是什么?《奥林匹克》赋予它的内容是:“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公平竞争”,当然,还有那句格言,“更快、更高、更强”。其实,奥林匹克精神远远不止这些,但这些,却是最基本的理念。

赛场上的运动员们,可以说都具备这种精神,他们在比赛场上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在水立方,郭晶晶和吴敏霞携手夺回女子双人3米板冠军的头衔;在五棵松体育馆,中国男篮奋力拼搏,虽不能晋级四强,但他们,却是中国人心中的“无冕之王”;在奥林匹克公园,张娟娟终于摆脱了“千年老二”的称号,一举夺魁;在鸟巢,刘翔因伤退出比赛,但他的教练、队友并没有责怪他,更多的是关心和惋惜……种种的种种,都在体现着奥运精神。

然而,奥运精神并不局限于此,它的内涵已经远远超出体育竞技的范畴,它成为全人类的文化和文明遗产,它的丰富内涵和它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正在与日俱增。

第7篇

【关键词】奥林匹克精神;青少年;人文素质教育;关系

1 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

奥林匹克精神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实质内容,《奥林匹克》指出,奥林匹克精神就是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通常它包括参与原则、竞争原则、公正原则、友谊原则和奋斗原则。参与原则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第一项原则,参与是基础,没有参与,就谈不上奥林匹克的理想、原则和宗旨等等。“参与比取胜更重要”,这句格言最早是美国一位主教提出来的。1908年伦敦举行第四届奥运会时,顾拜旦引用了这句话。后来,顾拜旦在1936年奥运会演讲时也说过:“奥运会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生活的本质不是索取,而是奋斗。”这一原则已被世界各国运动员和广大群众所广泛接受。竞争原则表明奥林匹克运动是一项倡导挑战与竞争的社会活动。竞争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形式,也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基本形式之一。人类在竞争中,勇于向世界强手和先进水平挑战,不断超越自我、超越他人,有所发展、有所创新、有所前进。公正原则是参与奥林匹克竞争的行为规范。奥林匹克精神蕴含了公正、平等、正义的内容,承认一切符合公正原则的优胜,唾弃和否定一切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公正原则使奥林匹克精神具有了极大魅力。友谊原则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目的。奥林匹克运动不仅仅是一项单纯的体育活动,其最高目标,是要通过体育活动的手段,把世界上不同国度、不同种族、不同语言、不同的人凝聚在一起,使大家相互交往,增进了解和友谊,进而达到世界的团结、和平、进步的目的。奋斗原则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灵魂。奋斗精神是人类得以繁衍生息、繁荣昌盛的重要品质,是人类最伟大、最可称颂的内在力量。赛场的奋斗是人类奋斗的一个缩影。奥林匹克精神要求人们具有坚忍不拔的进取精神和克服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

2 奥林匹克精神与青少年的关系

2.1 青少年是奥林匹克精神教育的主力军。体育属于所有人,为了所有人。参加奥林匹克运动的运动员(除特殊项目)是没有年龄限制的。现代体育正走向终身化、国际化发展,奥林匹克运动的广泛性是人类其它组织活动难于比拟的。但由于生理年龄以及比赛技术难度等原因,青少年成为体育运动的主体。青少年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是社会最活跃、最上进的群体。青少年性情活泼好动,求知好奇,喜欢拼搏,崇尚英雄,对体育独具魅力。体育则使青少年人的余暇时间得到支配,生活空间、行为方式等更加丰富多彩。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以体育为载体的奥林匹克运动所倡导的顽强拼搏的进取精神、公平竞争精神、以奋斗为乐的参与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以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等,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其它形式的活动所无法替代的。

体育运动要从小抓起,从青少年抓起。青少年需要体育,青少年代表体育的未来。所以,《奥林匹克》规定它的宗旨是:“通过没有任何歧视,具有奥林匹克精神——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精神互相了解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可见,教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青少年则是奥林匹克教育的重点,是奥林匹克教育的主力军。奥林匹克运动的教育价值,引导奥林匹克运动健康持久发展。

2.2 奥林匹克精神与我国青少年的关系。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发源于西方,历经百年。近代西方经济文化发达,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大都在西方国家举办,举办城市一般都要利用召开奥运会的良机加强奥林匹克教育,教育的重点是青少年。所以,西方青少年参与体育文化的机会多,对奥林匹克运动大都耳熟能详。

我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曲折,参加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时间较晚。在改革开放前的20余年,我国和国际奥委会基本处于隔离或磨合状态。1979年以来,由于我国参加奥运会及进行申办奥运工作,才逐步开始奥运的传播工作。因此,要办好北京奥运,需要大力开展普及教育工作。近年来,我国一些专家学者对奥林匹克的研究创新工作有所加强,而对奥林匹克的教育普及工作则显得相对薄弱,不少青少年对奥林匹克运动的丰富内容知之不多,特别需要借举办奥运会的良机加强奥林匹克教育。

中国为举办2008年奥运会,提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个理念,其中人文奥运是灵魂和亮点,将人文奥运的理念化为实践,就是要大力开展奥林匹克教育,充分关注人的和谐发展。在中国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既是当前工作的重点,又是长远奋斗的目标。

3 奥林匹克精神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

3.1奥林匹克精神的精髓是教育。奥林匹克运动不同于一般的体育运动,它是通过体育与文化教育的结合,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进而建立一个和平美好世界的教育活动。奥林匹克教育活动是有悠久传统的。古代奥运会的发祥地希腊将体育纳入教育的基本内容,并形成一套较为系统的教育制度。古希腊人的一个基本认识是:“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躯体之中。”古代奥运会就是实现教育价值的重要手段。

现代奥运会继承和发扬了这一传统。现代奥运之父顾拜旦从创建奥林匹克运动起,就坚决反对把这一运动看成是纯粹的体育竞技运动。他明确指出:“体育具有高度的教育价值,是人类追求完美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他提出的奥林匹克主义最实质的内容就是体育与文化教育的结合。1927年他在《致各国青少年运动员书》中说:“奥林匹克主义能建立一所培养情操高尚与心灵纯洁的学校,也是发展体育耐力和力量的学校,但这必须在进行强化身体练习的同时不断加强荣誉观念和运动员大公无私精神的条件下才能做到,未来属于你们青年。”可以说,他认为奥林匹克主义的基本功能是教育,恢复奥运会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体育活动来教育广大青少年。

3.2 奥林匹克精神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人,培养德育、智育、体育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在世界各国教育体系中,一般都把体育纳入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制订符合其培养目标的体育锻炼标准,以体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奥林匹克教育虽以体育为载体,而教育目标与学校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或者说,奥林匹克教育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少年处在青春发育期,体育运动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现代体育运动虽然本身就具有教育功能,但在处理德育、智育、体育等相互关系中,也常出现矛盾和对立的问题,轻视体育的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所以,在学校中开展奥林匹克教育,不仅可以普及奥林匹克知识,传播奥林匹克精神,推动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而且可以丰富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等有机结合,寓教于体,全面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3.3 奥林匹克精神与我国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第29届奥运会将在占世界1/5人口的中国举行,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广泛传播无疑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同时,也为我国青少年的人文素质教育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充分利用中国的教育优势,整合教育资源,广泛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组织青少年参与奥林匹克教育活动,创建奥林匹克学校校园,营造学校校园的奥林匹克文化气息。利用体育教学和多种可接受方式,向青少年介绍奥林匹克文化和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知识,提高奥运意识。根据奥组委的阶段性教育目标,进行应用研究,组织宣传交流活动,为北京奥运献计献策,为全民健身贡献力量,同时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统筹协调青少年参与奥林匹克活动。

我们要从具体的、应用的实际需要出发,通过有组织领导或协调机构,教学计划活动安排,积极参与《北京奥运行动规划》,开展多种形式的奥林匹克教育,努力促进体育与文化的结合,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国学校教育的结合,使中国的一些学校真正成为高水平运动员学习训练基地,文化管理及志愿者培训基地,中外文化交流基地,奥林匹克文化宣传基地。为将2008年北京奥运会办成历史上最耀眼夺目的一届奥运会贡献力量。

4 结语

奥林匹克精神与青少年人文素质教育关系的研究,不仅丰富了奥林匹克精神内涵,同时也促进奥林匹克教育的多元化。在青少年的体育教学活动中,不仅要给青少年传授竞技运动知识,更要注重现代奥林匹克精神文化的解读,充分发辉奥林匹克精神中的人文价值。这样不仅可以纠正长期困扰高校体育教育中的种种误区,又推动中国体育教育的革新,推动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 任海.奥林匹克运动[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339~340

2 何振梁.世纪之交的奥林匹克运动[J].体育科学,1997.17(1)

第8篇

关键词:青年奥林匹克运动;奥林匹克精神;文化教育活动

中图分类号:G81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0)05-0001-02

Abstract:In the 26 August 2010, The First Youth Olympic Games has closed successfully in Singapore, Mr. Jacques Rogge, the president of IOC, is very satisfied on these Games, and he thinks that the Youth Olympic Games is not the reproduction of Olympic Games. It has to bring forth new ideas. So there are some new events appeared in these Games, the most important is to emphasize the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activities during the Games and to develop the Olympic Spirit. The next 2014 Youth Olympic Games will hold in Nanjing, China, for this reason,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proposals of how to develop the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activities in the future Games.

Key words: Youth Olympic Games;Olympic Spirit;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activities

为期12天的首届夏季青年奥运会已于8月26日在新加坡胜利闭幕。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对于本届青运会十分赞赏,认为超出了他的最高期望值。我想这不是什么客套话,作为这项奥林匹克运动的创举和革新的首创者,他一定由衷地感到高兴。我感到不解的是我国媒体对这一奥林匹克盛举只作了轻描淡写的报道,最后也仅仅是习惯地报道我国的金牌和总分第一,这却违背了青奥会的宗旨和原则,使人们对举办青运会的意义一无所知,这样我们如何迎接2014年在我国南京举办第二届青运会呢?作为一个奥林匹克研究工作者,对于这一现象深为疑惑不解。

我们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观念,就是青奥会是奥林匹克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它不同于奥运会。正如罗格所说:“青运会不是传统奥运会的‘翻版’。”这不仅表现在竞赛项目上有所创新,更重要的是它的理念和宗旨与奥运会有所不同。从项目来看,诸如三人篮球、男女混合接力赛、小轮车、山地自行车以及跨地域组队参赛等等都不同于奥运会。对此。罗格认为:“很多项目让青年人加强了交流。运动员感到他们是一个家庭的成员。”

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The Youth Olympic Games, YOG)是国际奥委会专门为14岁至18岁青年人设计的综合运动会。是在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倡导下,国际奥委会于2007年决定举办的。青运会和奥运会一样,也是四年举办一次,有夏季和冬季,分别与奥运会相间举行。新加坡举办了首届青奥会,第二届有6个国家申办,它们是中国、印尼、摩洛哥、墨西哥、波兰和土耳其。最后结果,国际奥委会第122届全会2010年2月11日在温哥华决定,第二届青奥会将在中国南京举行。头两届都在亚洲国家举行,这是亚洲体育界的光荣,也说明青奥会有别于奥运会,并不拘泥于各洲轮流举行,也说明亚洲为奥林匹克运动做出了新的贡献。谈到青奥会的宗旨,百度网上介绍了《青运会目标》,我因没有原文,只能照抄如下:

1. 将全世界的青年运动员们都集合起来,并为他们而欢庆;

2. 用一种独特而有力的方式来推广奥林匹克精神;

3. 以一种创新的形式激发关于奥林匹克精神和社会挑战的教育和讨论;

4. 在节日般融洽欢快的气氛中分享世界各地的文化;

5. 向世界各地的不同青年团体推广奥林匹克精神;

6. 在年轻人之间提升体育运动意识和参与感;

7. 在奥林匹克发展运动中成为一个创新的平台;

8. 成为能代表国际最高运动水平的赛事之一。

概括起来,青奥会旨在聚集世界范围内所有的具有天赋的青年运动员组织一项具有高度竞技水平的赛事。此外,还应该在奥林匹克精神方面成为一项具有教育意义的项目,让他们在运动中收获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必须牢记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是友谊、团结和公平竞赛;在大力提倡以“更快、更高、更强”的顽强拼搏、力争上游的同时,还要十分强调“参加比取胜更重要”的格言。

从以上这些文字中不难看出,青运会在高水平竞技和文化教育方面是奥运会的扩展和创新,它完全符合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奥林匹克》基本原则明确指出:“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通过开展没有任何歧视并按照以互相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赛的奥林匹克精神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而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所以我们在审视和参观青奥会时,绝对不能忽略它强调的文化和教育元素,否则我们就不会发现它和奥运会有什么区别。

关于青奥文化,就是更加注重在青奥会举办期间的教育与文化活动。这包括关于奥林匹克运动价值观的论坛,讨论如何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反对使用,使青年成为真正的具有体育精神的人,这些活动将由著名冠军和来自教育、体育文化界的国际专家进行互动,以他们的切身经验直接指导年轻运动员们如何处理相关的社会问题等等。这些活动还将通过网络和博客与外界互动。文化活动还将结合奥运仪式如火炬接力、开闭幕式、奏国歌、升国旗来出传播奥运精神和强调奥运价值观。此外,还将通过多文化的城市艺术、街道音乐和放映电影等等。国际奥委会还通过电子数码平台等最新的传播媒介,在青运会期间,开展全世界青年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吸引他们注意青运会的召开。

我认为,以上资料说明文化教育是青运会的一大特色,这方面和奥运会相比,有过之无不及,这是青运会宗旨的体现。所以我就联想到2014年在南京举办青奥会如何突出文化教育的问题。南京是六朝古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江南风情,江苏名胜古迹数不胜数,这是西方任何国家和地区所不及的,也是外国青年朋友所向往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文化教育的传播放在突出的位置。

江苏在全国来讲是体育发达地区,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和高水平竞技体育都有相当基础,也曾经成功举办过全运会和其他重要赛事,所以举办青运会在竞赛的组织工作上不会有什么问题,我们一点不用担心。但在竞赛期间开展国际文化教育活动是个新课题,需要大家出主意想办法,使第二届青奥会不仅有所前进,而且有所突破和创新。我清楚地理解,青奥会的使命之一就是要创新。可以想象,现代奥运已有一百多年的光辉历史,但时代在前进,这一百多年世界有多么大的变化,所以奥林匹克运动本身也要变革,也要发展、也要前进、也要创新才有勃勃生机。这就是青奥会的真正意义所在。我们决不可把它仅仅当做一场赛事,这就违背了国际奥委会的意图和初衷。所以说青奥会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新的尝试和实验。需要大胆摸索,不怕标新立异,只有创新才能前进。这次就有一些国际运动联合会提出要把青运会的革新带进奥运会。我想这比青运会赛事本身更为重要。

现在据说江苏已经开始积极筹备,我建议不必在开闭幕式上下过多的功夫,新加坡做的也还得体,千万不要以北京奥运会为样板,那将会浪费大量资金,倒是要在开闭幕式上大量宣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新貌。以少而精为原则。一切着眼于教育和文化传播及奥林匹克精神的发扬。同时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动和旅游参观活动。14至18岁的青年都是中学生,他们来一趟中国很不容易,所以要尽量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和要求。作为一个出生江苏的老体育工作者,在兴奋之余,参加工作已力不从心,只想提几点希望和建议,供江苏同仁参考(因退休已20载,情况不明,有些可能是“多余的话”。请见谅!):

1. 在组委会成立一个文化教育活动委员会,邀请青年团、文化局、教育局、旅游局的相关负责人参加,共同商讨在青奥会期间和前后组织文化教育活动事宜,包括开闭幕式的文化元素和特征,尽量做到多快好省,避免铺张浪费。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和实施方案。

2. 及早培训业余志愿者,这是奥运会成功的关键。青奥会志愿者和奥运会志愿者有不同的要求,除了帮助外国运动员解决竞赛和生活中的难题外,还必须熟悉奥林匹克知识和当地的文化历史,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文化导游。可考虑指定几所大学全班集体培训,这样把任务交给学校,既省钱也省时。

3. 竞赛场地南京有举办全运会的基础,不必大兴土木,可以因陋就简。尽量加以修缮,不要和北京攀比。但在安全、交通、城市卫生和市民教育方面可学习北京的做法。包括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人文奥运、科技奥运和绿色奥运,未尝不可以借用,这是符合奥林匹克精神的口号。北京现在已经在宣传“人文北京、科技北京和绿色北京”。这说明三大理念有它的生命力。

4. 市民学外语大可不必,那只是走形式。主要服务行业学点应用的日常会话就可以了,不必勉为其难。

5. 所谓给外国青年运动员进行教育,绝不是采用灌输的生硬办法,而是要在他们轻松的参观中潜移默化,所以多组织参观是最好的办法,切忌采用说教的方式。所以多一些展览,包括江苏有名的工艺、刺绣、雕刻等艺人的现场制作表演,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6. 要大力宣传和教育我们的观众和市民,对待外国青年一定要掌握分寸,既不要卑躬屈膝,也不要趾高气昂,要做到不卑不亢,热情待客,乐于助人,来的都是客人,都是朋友,必须以礼相待,注意国际影响,充分发扬我们中国人、尤其是江苏人的好客传统。

7. 要做好赛后组织旅游的准备。旅游部门可以制定以南京为中心的各种旅游行程方案,及早在网上和用书面发给各国代表团。除南京当地的旅游外,可组织周边城市的旅游。例如:扬州镇江游,无锡苏州游,上海杭州游,安徽黄山游等等。标明价码,以供选择。估计二届参赛人数会高于首届,如达到5千人。有十分之一参加旅游就是一个可观的商机。重要的是让他们对中国这一发达地区的风景名胜有一感性了解。

8. 编印一批中、英、法文介绍中国文化的宣传品,免费赠送给与会运动员,这有利于他们留作纪念,同时回国后向他们的亲朋好友做宣传。

9. 组织中国优秀运动员和他们见面,可通过举行大型联欢会的形式,使他们有机会互动交流。

10. 一定要遵守青奥会的规则,严格进行年龄监测和药物检验,绝不能有任何疏漏和侥幸,比赛按年龄分组,要保持青奥会的纯洁性。这是关系到国家荣誉的大事,不能掉以轻心。各国青年选手极大部分都是业余训练的中学生,水平不是太高。过分计较和宣传成绩与奖牌,并不是青奥会的主要目的。

以上是我临时想到的。很不成熟,仅供参考。最后我想引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奠基人顾拜旦1927年4月17日在希腊雅典的著名讲话的一个片段,来结束我的漫谈。顾拜旦认为奥林匹克主义是一所高尚的学校。他把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这对青奥会也有现实意义。他说:“在当今世界,强大的发展潜力和日渐衰退的危险趋势并存。奥林匹克主义可以构成一个培养纯洁思想和耐力与体力的高尚的学校,但条件是你们要不断提升你们的体育荣誉感和体育的无私奉献精神,使之堪与肌肉的发达相媲美。未来取决于你们!”

衷心祝愿南京青奥会取得巨大成功,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国际奥委会. 奥林匹克[M]. 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2001.

[2] 顾拜旦. 奥林匹克理想――顾拜旦文选[M].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1993.

[3] 顾拜旦. 奥林匹克主义――顾拜旦文选[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