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16 19:05:4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初中化学基础知识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初中化学;范例教学
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范例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化学的激情,还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主动解决问题的习惯,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一、范例教学的优点
范例教学的基本概念是将课本中难懂的化学知识通过具体的实际生活进行教学,不仅降低了化学的难度,还能够使学生理解和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初中化学需要较强的逻辑性和思维能力,但是有些学生的逻辑性和思维能力还没有完全形成,造成这部分学生的化学成绩不理想.初中化学知识过于深奥困难是原因,更大一部分的原因仍然是学生对于初中化学缺乏应有的兴趣,甚至有些学生对于化学是有一定厌烦心理的.只有将范例教学应用到初中化学教学中,才能改善这种局面.范例教学的优点是:(1)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化学的热情,使其对于化学不再抱有厌烦心理.(2)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3)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范例教学的出现,解决了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使初中化学教学水平显著提升.
二、范例教学的原则
1.基本原则.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范例教学时,不要因为教学模式新颖,就抛弃了原有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虽然缺点大过优点,但并不是一无是处,对于基础知识的把握还是非常有效的.在化学教学中,教师不要一味地只想着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要清楚地认识到在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前提下应着重促使学生掌握化学基本知识.
2.基础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地培养学生的素质,也不能像传统模式那样只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要将两者灵活地融合起来,以保证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之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只有在基础知识稳定巩固之后,才能更好地学习其他知识.
3.尊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原则.在进行范例教学时,教师虽然做不到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但是可以尊重大部分学生的兴趣爱好.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大部分学生的特点、学习基础和兴趣爱好等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三、初中化学应用范例教学策略
1.明确学习目标.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范例教学时,教师不仅要促使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这对教师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在这个时候,教师就要明确本学期的学习目标,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化学知识累积情况来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只有明确学习目标,才能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如果盲目地将全部知识一股脑地扔给学生,就会适得其反.化学知识繁多,又过于杂乱,学习目标不明确,会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对于化学产生叛逆心理,最终影响化学教学效果.
2.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些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对于学生不是谆谆善诱,反而以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进行授课,在讲课过程中站在讲台上,复读机般地重复课本上的知识,学生也只能机械般地接受知识的侵入,从而导致课堂气氛紧张,影响初中化学教学效果.在范例教学中,教师应该以轻松愉悦的心情进行授课,将自身与学生摆在同一个高度上,采用幽默的方式来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科学地选择范例.在范例教学中,教师要科学地选择范例,不能盲目地选择,一定要遵循范例教学的原则,并且要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与教学目标来选择范例.在选择教学范例时,一定要注意与教学进度计划做好连接,范例中要包含学过的基础知识和即将学习的基础化学知识,将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加深印象,对于即将学习的知识也能起到一个预习的作用.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范例教学时,要遵循范例教学的基本原则,明确学习目标,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使范例教学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在选择教学范例时,教师要秉着科学性和基本性进行选择,从而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效果.
作者:钱景贇 单位:甘肃天水市麦积区马跑泉镇马跑泉中心学校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初中化学教学 分层教学模式 实施策略
新形势下的教学标准要求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由于学生具有个体差异性,这就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因材施教,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同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应用分层教学的教学模式,避免出现两极分化的局面,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得到总体提高。
1.学生分层
在课堂上,教师要对学生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学习接受能力有一定的认识,才能对学生进行分层教育。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层次,第一层是化学的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较好,在独立解决化学问题上有较好表现的学生;第二层是化学基础知识掌握得还行,思维能力一般,在具体的化学难题上需要教师从旁指导才能得到启发的学生;第三层是对化学学习没有太大兴趣,化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好,思维能力较差,需要教师加强管教的学生。教师只有心里对这些学生有大致的分层,才能做好分层教学中的目标分层、教学分层等一系列工作。
2.教学目标分层
学生具有的个体差异性,决定了教学目标也必须随着学生的分层而分层。根据以上对学生的分层,可以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进行分层。教师要对第一层学生的学习提出更高的要求,除了要完成基本的教学目标以外,还要在重点和难点问题上下工夫,尽可能地让学生多参与化学竞赛,让学生接触更多的化学难题,锻炼他们的化学思维和解题能力。对于第二层的学生,教师要帮助他们梳理化学学习知识的整体框架和主要知识点,让学生找到自己的难点,教师从旁指导,以求突破并多加练习,此外还需要拓展到课外的化学知识中。为第三层学生设置教学目标,首先就要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巩固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培养化学思维能力,课外还要加强学习指导。
3.教学过程分层
初中教学过程的分层是分层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分层教学实施的主要渠道。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步骤实施教学过程分层。
3.1导入式分层教学
在新课教学以前,教师的设疑可以采用导入式分层的方法,导入式就是问题设置与上节课学习的重点知识相关,既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又能为即将学习的新知识做铺垫。例如在学习氧气制取的相关内容时,可以先让学生回顾氧气的物理性质,这些问题可以向第三层次的学生提出,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接着可以让学生分析氧气化学性质及产生的现象,这些问题可以让第二层次的学生回答,而类似于导致可燃物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不同现象的原因及能够反映的问题,则可以让第一层次的学生进行思考并解答。不同层次学生对不同层次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和作答,可以使其在各自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习能力的基础上提高成绩。
3.2自学式分层教学
学生进行自学需要教师事先设置好学案,学案的准备则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通常可将其分为基础题目、中层题目及选做题目,分别留给第三、二、一层次的学生完成。基础题目让所有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有助于基础知识的巩固,而选做题可以让第二、三层次的学生进行尝试性思考,有助于提高化学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设置酸碱盐的相关内容时,对于其具有的特殊气味、颜色及挥发性的问题,可以让第一层次的学生回答。而后的题目设置则可以逐渐深入,比如取少量的硝酸钠、氢氧化镁或是氯化钾,加入水会发现下层出现了白色的沉淀,那么这个白色沉淀为何种物质,这个问题让第二层次学生通过亲身实验进行解答。第三层次学生则可以根据所学基础知识尝试性解答。
3.3辅导式分层教学
辅导式分层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查漏补缺,从而完善化学知识结构。对于第三层次的学生,除了要加强化学基础知识的归纳与总结外,还要加强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建立化学学习的信心;第一、二层次的学生则需要设置更多的实验,让学生通过亲身的参与和动手巩固创新,再对所学所感进行思考和总结,遇到不懂的问题互相交流,并向教师提问,尤其在重点和难点问题上,更需要教师的从旁指导,学生才能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化学知识体系。例如在进行溶液pH值的测定实验时,第三层次学生可以根据课本的实验操作,设置固体试剂进行pH值的测试,对于第一层次的学生而言,就需要将课本实验深化,可以联想到洗发店的洗发剂分类,思考酸碱度的不同及对头发的影响,从而联系溶液pH值的实验进行实验创新,获取更多的知识。
4.教学训练分层
教学训练有助于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因此分层训练需要强调科学性,作业的布置要注重质而非量,同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第三层次学生主要以背诵及完成课本课后训练为主,第二层次学生要加强实验的操作训练,而第一层次学生的训练则要增强综合性与探究性,从整体上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5.结语
认清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是初中化学教学实施分层教学模式的基础。教师必须利用好教学资源,观察并掌握学生的差异和特点,因材施教,采用合理的分层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康正霞.推行化学分层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2).
[2]李健儿.浅谈初中化学分层教学[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S1).
[3]卞兰娣.初中化学分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科学研究,2002(03).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情境探究;兴趣激发
一、衔接的必要性
初中化学是按九年义务教育的要求,对全体初中生进行最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入门”教学,要求学生“知其然”,它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素质,因此知识体系不完善。初中化学的特点:一是化学知识的系统性不足,逻辑性不强,知识零、散、乱等。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还淡化了某些重点知识,如溶液、酸、碱、盐的相关知识,从而使初高中化学知识脱节太大。二是初中化学强调定性分析,只要求学生记住现象或结论。比如溶液中离子的检验,二氧化碳的检验等等。三是初中化学实验以验证性实验为主,比如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絮状沉淀等。四是初中阶段很大程度上记忆性的东西比较多,学生死记硬背,欠缺独立思考能力。
高中化学的特点:高中化学式探究实验为基础,以基础化学理论为指导,探究化学的基本规律与方法,加强了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教材编排着重于从“生活实际化学实验化学原理问题探究方法化学规律”来构建高中化学知识体系,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学生要会对所学知识能应用于解决具体问题。同时,高中化学教学不但需要加强形象思维,还需要通过抽象、理想化的模型来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比如说:物质的量、元素周期律等等。高中化学的教学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要求学生要较强的理解力,理解后再记忆,并能通过学过的知识提升,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比如说学习了碱金属、卤素,周期表,接着再通过周期表知识学习氧族和碳族,这些知识联系是相当紧密的,层次要求更高。但如何搞好其中每两个阶段化学教学的“衔接”,却有很多事情要做。
二、知识内容的衔接是根本
要做好知识内容的衔接,教师应认真研读教材,熟悉初、高中全部教材的体系和内容。明确在初中化学已经基本解决的知识内容是哪些;初三教材中出现但中考不做要求是哪些;需要在高中教学中拓宽和加深的是哪些。由于初中化学的知识不再重视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许多知识内容仅仅是点到为止,而这一些知识正是学习高中化学的基础,通过对教材的整合,结合教学的实践,形成盲区的知识点如下:
(1)高中教材中未出现但须做要求的.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同素异形体;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结构。
(2)必须掌握但学生任然容易遗忘和混淆的知识。一是物质的组成和构成。物质是化学研究的对象,对组成物质的元素和构成物质的原子任然含糊不清或出现遗忘的情况,尤其是1-20号元素的符号的书写和原子结构的示意图的表示从很大的障碍,导致元素周期表的学习出现困难,要衔接清楚金属和非金属最外层的电子数目的特点和简单的原子示意图。二是物质的分类中初中化学提到三酸两碱,常见盐时,没有对酸碱盐从组成上下定义,淡化了酸碱盐概念、原理的文字分析。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多元酸、多元碱、酸式盐和正盐等重要知识点要补充讲解。
(3)高中化学需要加深和完善的知识。一是氧化还原反应。所以,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更要做好化合价方面的衔接,熟练化合价口诀,补充化合价的概念,增加化合价的练习,讲清化合价升降与电子得失或偏移之间的关系。二是电离方程式。在初中阶段只是说某些固体物质在水溶液中生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电离方程式在初中没有涉及,盐的溶解性和电离方程式的衔接对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奠定基础。
(4)化学实验的衔接。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类型、原理等知识点要结合氯气的实验制法,从化学反应原理、反应装置、气体收集方法、相关注意事项等四大方面加以归纳总结,使验证实验自然的过渡到探究性实验。
三、教学方法的衔接是重点
(1)认真专研教材的整合,熟悉初高中教材,注意新旧知识点的衔接性,适当进行对比、分析和筛选,合理的安排和调整教材衔接内容,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的深化旧知识,接受新知识。
(2)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化难点,突破重点,讲练结合,夯实基础,循序渐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兴趣,挖掘潜能,求得乐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会“学”。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记忆的东西多,但理解的东西相对较少,所以在衔接的过程中应注重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
(4)利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上要多创设让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鼓励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说错了没关系,对学生给予一定的鼓励,使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主动的参与课堂,融入小组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合作探究,主动思考,主动操练,主动交流,激起思维的火花,逐步形成积极合作,主动参与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扎实地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四、学法的衔接是关键
(1)学会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学生本身具有的一种能力,学生角色和教师角色的转换。学生自主性的培养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学生和教师都要把知识带入课堂,让学生了解该学什么,以及该如何学。
(2)让学生自己总结或小组合作总结,小组内进行汇总,小组派代表进行小组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时,让学生主动的进行探究,总结适合自己的正确的学习化学的方法,即从“欲学”到“会学”,交流各自的学习方法,共同成长和进步,为高中化学的学习奠定基础。
(3)教会学生学习的时候分析平时的学习得失,建议学生准备错题笔记,比如对每次考试的错误习题进行认真的分析,分析题目错误的原因,分析知识点的应用,分析解体的思路,总结类似的习题。对每次自己解题或考试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的反思和总结是自己成长的关键。学习方法和技能的指导应贯穿整个教学环节,于是,教师还要花时间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及时整合,使他们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
五、教学感悟
(1)学生虽然扎扎实实的学习了初中化学的内容,化学的好多用语在初中已出现,在进行元素符号的教学时,发现铜“Cu”、铁“Fe”等,学生易写成“CU”“Fe”。一些酸根离子的写法如“SO42-”、“CO32-”等,学生易写成“SO42-”、“CO32-”。所以在衔接中还要反复练习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强调用化学用语表达时要弄清楚是写元素名称还是写元素符号,写离子符号还是原子符号,写物质的名称还是写物质的化学式。初中能把这些化学用语严谨地表达出来,到高中学习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离子反应等化学用语时,学生就能够看清要求准确地表示出来。
天津市初高中使用的都是人教版课本。但在实践中发现,高中化学教学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教师不知道学生在初中都学习了哪些内容,知识学到了什么程度,特别是对课改后的课本不是很了解,不清楚初中的教学情况和高一学生已具备的知识结构,在教学环节中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我们对全区初三和高一的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教师们普遍认为,使用课改实验教科书的初中毕业生在升入高中学习后,由于所掌握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学习高中化学课程所需要具备的知识要求差距较大,给教师教学带来了困难。另一方面,高中课本内涵丰富,教学要求高,进度快,容量大,难度深,不可能像初中教学那样通过反复练习、反复强调来排异解难。此外,许多从高三回到高一任教的教师,在教学中会有意无意增加很多高考知识和例题,而很多学生不适应这种教学方法,听课时不容易跟上节奏。
另一方面,对学生访谈结果的分析表明,多数高一学生认为高中化学内容多、理解困难、习题难做,学习兴趣不高;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依赖性大,习惯于被动接受的方式,主动分析、理解较少,一旦遇到困难,就动摇了学习的信心。初高中化学在教学内容和课容量上都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一些高一的学生因不能及时改变学习习惯和调整学习方法,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都有困难,更不可能及时预习、复习、总结,影响了学习效果,形成恶性循环。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初高中化学学习衔接处出现问题的学生中,在有不少是初中时化学学习的佼佼者,他们在进入高一化学学习时却落伍了,失去了学好化学的信心。这种高一学生学习化学时出现的严重滑坡和分化现象,不仅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也不利于学生化学学科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为实现初高中化学有效衔接,我区多所学校进行了校本实践与探索。不少完中校分别对初三和高一化学教学提出教学衔接的目标,要求初中化学教学主动考虑衔接问题,不以初中毕业的最低要求作为学习标准,同时加强高中所需基础知识技能的教学。很多学校在高一年级采取各种方式开设“衔接教学”课,有的在新生录取后开学初集中补课,有的在高一先划出一定课时复习初中化学,也有的采取“用到什么,复习补充什么”的方法在高中教学中复习补充初中学习的化学知识。这些校本实践策略,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了学生在高一学习的适应性。
二、初高中化学内容分析及衔接策略
(一)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知识层次等因素分析
初中化学课程与高中化学课程有着不同的培养目的和标准,初中化学更强调基础性与一般性,要求学生拥有作为一名未来社会公民必需具备的最基本的科学素养,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对初高中化学教学的侧重点不同,提出的目标与要求也不一样,需要对初高中教学目标进行优化衔接。例如,在“化学反应与能量”模块中,关于“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反应的限度”,高中的课程标准是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反应的限度,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在初中只有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没有明确提出反应快慢问题,只有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的出现,也没有明确指出可逆反应问题。
从知识层面上来说,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而高中化学知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从知识体系上来说,初中化学的知识体系不是很系统和完善,课本着重于从感性认识总结归纳理性认识去构建初中化学知识体系;而高中化学则以实验为基础,以基础化学理论为指导,加强对化学知识体系的构建,探究化学的基本规律与方法,加强了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寻求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化学问题的方法。课本着重于从“生活实际化学实验化学原理问题探究方法化学规律”来构建高中化学知识体系。
(二)初高中化学教学内容分析及衔接策略
从教学内容上,初中化学内容以感性认识、记忆知识为主,内容较简单,而高中化学内容较多,且理性知识较复杂,知识向着系统化、理性化靠近,知识容量和思维难度远远高于初中。如,高一学生普遍认为氧化还原反应是一个学习难点,学生在初中阶段只能从得氧、失氧的角度认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而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初中课本未涉及,学生不能从化合价的角度认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初三教师在讲这部分内容时应该让学生形成“氧化还原是一个整体”的印象,对课本加以整合,在讲授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让学生明白应该从反应物中判断。而高一教师在讲“氧化还原反应”这一节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复习原子结构知识,补充化合价的概念,增加化合价的练习,讲清化合价的升降与电子得失或偏移的关系,从已学的“氢气还原氧化铜”等反应来讲,帮助学生搭建学习的“脚手架”,顺利完成初高中学习的过渡。
在实现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过程中,教师既要注意课本内容的衔接,又要关注学生认知心理的衔接,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由以记忆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法转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法上来。教师在教学设计(方法的选定、过程的安排、媒体的选用)和教学活动组织等方面进行衔接优化, 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同时,教师应不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转变教育观念,熟悉初高中课本对学生能力及其化学知识的要求,注重对衔接点的认知和优化,注重学生化学学科素养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区域教研策略
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优化,以文献研究、联合教研和同课异构教研为实施策略,引导教师提高衔接意识,熟悉初高中课本的体系和内容,在教学方法上有的放矢,既要根据课本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又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心理,对学生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构建基于初高中化学衔接点的学习策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变革,提升教学质量。
(一)引导教师对初高中化学衔接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
组织全区初三和高一年级教师对初高中课本全部知识点进行衔接梳理与总结,组织骨干教师分别对初高中课标要求进行梳理及分析,对典型衔接点进行主题教学分析与设计,总结提炼在衔接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并对初高中教师分别提出教学建议。如元素周期表教学单元有关元素符号的识记问题,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需要根据原子序数推断具体元素,或是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断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这些都需要学生熟知1~20号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但九年级课标中没有相关的要求。有些高一学生因为这部分基础知识的学习存在问题造成后续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存在困难。建议初中教师加强对学生识记的方法指导,高中教师在引领学生复习初中相关知识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化学本质规律的认识,掌握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二)引导初高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引导教师帮助学生明确初高中化学不同的学习和发展目标,梳理总结初高中化学课程体系的区别和联系,了解初高中化学学习的不同特点,为学生学好高中化学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和学习方法。如分类法,初中提及了物质分类的方法,高中化学还将物质分类的方法用于指导学生学习元素化合物的物质,引导学生把众多物质分成不同的种类,直接研究一类物质具有的性质,而不需要逐一研究物质的性质,这为研究物质性质提供了十分便捷的途径。此外,教师还可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概念的核心词,透过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本质,对知识进行归纳整合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高中化学学习的规律性,顺利度过初高中衔接的适应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结构化知识体系;教学优化
建构结构化知识体系,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方法和必要途径,有利于完善教师的授课实践,提升教师的化学专业素养,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体系有清晰明了的认识和掌握,促进初中化学整体教育水平的提升。因此,建构结构化知识体系优化初中化学课教学,是当前化学教育教学中重点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一、善于思考,发现问题,梳理基础理论知识
建构结构化知识体系,优化初中化学课教学,首先需要学生善于思考,发现问题,对化学基本知识进行梳理和掌握。一方面,在初中化学授课实践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并积极思考。对于生活中发现的化学问题要进行思考,勇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历史上的化学重大发现和进展多是在实践中遇到问题,提出问题,继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化学这门学科的发展和进步的。积极思考,发现问题,在提出质疑的同时也可以充分调动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另一方面,要在授课实践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和化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基本知识进行梳理以便熟练地掌握,这是构建化学知识体系的基础。进行预习是学生在没有老师的指导下自己预先进行课本上化学知识的熟悉过程,有利于学生自己在学习时发现问题,做好上课的准备。教师讲解后要提醒学生做好复习工作,梳理知识脉络,更好地掌握基础理论知识。例如,在进行“质量守恒定律”授课之前,我先让学生进行预习,对基础知识和老师将要上课的内容有所了解和准备,让学生整理好自己不懂的问题,通过上课解决问题。比如,学生预习后的疑问主要有:为什么蜡烛燃烧后质量会变小?为什么铜加热后质量会增加?化学反应后质量是否会发生变化?如果变化,条件和原因是什么等。然后通过上课解决自己的问题,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知识并进行梳理和掌握。
二、勇于探究,积极实验,实践验证基本原理
建构结构化知识体系,优化初中化学课教学,需要引导学生勇于探究,积极进行实验,用实践来验证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构建结构化的知识体系,促进化学学科的学习。一方面,进行实验前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做好实验设计,规划好实验步骤,准备好实验工具,为实验的进行做好充足的准备。在整个化学实验过程中,采取的实验设计步骤一般是: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用科学的方法探索化学的理论与实践。实验时要注意安全,严格按照教师的引导和书本上的步骤进行,做好实验安全工作。另一方面,实验要灵活变通,采用多种实验方法。例如,在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时,在进行实验前,我和学生共同制定了实验设计和实验方案,让学生参与制定有利于加深学生印象。实验前提醒学生注意实验安全和遵守实验时的规章制度。实验时让学生整理好天平、烧杯、酒精灯、白磷和硫酸铜溶液等实验器材与物品,让同学们进行两组实验,即白磷燃烧和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质量变化实验,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与课本结论进行对比看是否吻合,验证结论。
三、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归纳总结完善体系
建构结构化知识体系,优化初中化学课教学,还需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归纳总结完善化学知识体系。学生可以通过已经学习的知识和进行过的实验,联系实际,进行类推,充分拓展理论视野,联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其他类似问题。另外,学生要学会举一反三,学习要灵活多变,充分发挥想象力,这样化学学习会更加轻松、有趣和实用。例如,在做完“质量守恒定律”的白磷燃烧、铁钉与硫酸铜反应的实验后,可以举一反三,做一下拓展探究实验,比如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前后的质量变化实验,进一步验证结论。另外,得出来的结论还可以延伸到其他问题中去,比如水和酒精混合,质量是否不变?高锰酸钾加热后质量变化如何……
综上所述,本文以“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为例,从善于思考,发现问题,梳理基础理论知识;勇于探究,积极实验,实践验证基本原理;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归纳总结完善体系等几个层面,分析了如何建构结构化知识体系,优化初中化学课教学。
参考文献:
[1]李红梅.初中化学知识体系的构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31):155-156.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突破;难点
一、教学认识的突破
初中化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学习只有“三分钟热度”的现象,对于感兴趣的内容报以无限的热情,而对于相对枯燥的章节或是遇到较复杂的知识点时就觉得索然无味,对学习缺乏兴趣。特别是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着认知的偏差,学生只喜欢看实验的现象,如,颜色的变化、形态的改变,误解了趣味教学的宗旨,而对于发生变化的实质和内涵则知之甚少,认识仅仅停留在感性阶段,没有上升到具体的理性认识,这是化学教学中需要突破的一大难题。因为认知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二、教学实践的突破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出真知,知识的获得不仅需要理论的支撑,也需要实践的检验。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教学实践。化学教学实践不仅仅在于实验教学本身,要教会学生总结、归纳和概括知识的能力,让学生亲自设计和填写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有具体的实验和分析过程。例如,在《二氧化碳的性质》的实验中,要求学生在实验中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以小组方式进行探讨。让学生在亲力亲为的实践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意义以及学习的价值。
三、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点以及知识的不断融合会加大教学的难度,很多最初对化学感兴趣的学生也在重难点的困扰下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和动力,从而影响了正常的化学教学。例如,化学方程式的转化,相关的化学性质等方面要重点掌握,特别对于较复杂的方程的解析要求学生必须攻克。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方法可以采用由点到面、由易入难、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各个环节的学习都有章可循。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解决初中化学教学中出现的难点问题,初中化学的重难点也是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基础。因此,只有扎实地掌握教学基础知识,做好各个知识点的链接,化学教学的难点才能得到突破。
参考文献:
[1]杨贤策.初中化学教学需要突破的几个难点[J].科技信息,2009(15).
一、基础知识系统复习的新颖化、
表格化、网络化安排
掌握系统的初中化学基础知识,是化学学科后续学习的基础.在进行基础知识系统复习过程中,应重视基础知识与实际应用间的灵活结合,以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信心,不能一味强调复习进度和复习内容多少,也不能一味追求成绩而采用机械重复的“题海战术”等,这样很容易引起学生对化学学习兴趣的减弱,学生主动学习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很难达到初中化学应用的启发、引导教学目的.在进行化学基础知识复习过程中,教师应对每章节的知识点进行系统归纳总结,注重知识点间的贯穿性和连贯性,使主干知识呈现出新颖化、表格化、网络化,并合理引导学生对相关基本概念、反应原理、化学术语、化学现象的梳理和理解,以便学生能够娴熟掌握和应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相关化学问题.在进行相关基础知识系统合理复习后,应配备相应的练习题进行实践应用检测,查缺补漏,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系统梳理和掌握,逐渐形成完善、清晰、系统的化学基础知识结构,达到增加化学学习兴趣、信心和温故知新的目的.
二、以情境贯穿知识,有效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
在化学复习课中合理创设的“情境”,既可以是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也可以是以时事背景来自创的学习情境.通过合理探索情境和解释化学现象,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同时还可以以“情境”模式增加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记忆能力,从而达到当堂复习当堂训练当堂牢固掌握的高效复习教学目的.
例如,在复习“金属材料;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时,教师可以采用学生较为熟悉且时事效应较强的“鸟巢体育馆”作为情境,按照下述设计进行相关知识点复习:
知识点引入:可以在幻灯片上以鸟巢整体金属结构画面来构筑教学情境.
知识点提问1:鸟巢体育馆主要采用何种材料制成?
知识点提问2: 为什么不选用钢或纯铁?
通过上述情境设置,激发学生对日常生活现象的探讨兴趣,让学生对于金属材料的种类和物理化学性质进行系统梳理.让学生充分了解合金、金属、非金属间的特性,如合金强度和硬度通常要比其纯金属大很多,这样才能实现大跨距、复杂结构的强度硬度需求.另外,合金其具有较强抗腐蚀性能,能够抵御金属结构风吹、日晒、雨淋的破坏作用.
三、改变常规复习灌输知识理念,
增强学生在复习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初中化学;情景教学;教学实践
引言:初中化学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化学基础知识,认识到化学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目前,情景教学因为其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贴近性而被认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是初中化学教学中较为常见的教学方法,但其实际效用仍需要我们进行观察和探索。
1.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情景教学
1.1情景教学对初中化学教学的作用
情境教学对初中化学教学的作用表现在情境创设在课堂中出现的时间点上。如果情境创设出现在课堂导入过程中,则很容易引起学生对当堂要学习的知识的兴趣,有利于教师的教学活动的展开;如果教师能够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则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同时也能够提高教学效果。
1.2情景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前情景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比较广泛,但大多数教师仅做到情境导入,很多时候导入的内容偏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和学习需要都不相关,这样的导入显得生硬无聊,对课堂并不起作用。究竟怎样的情境创设是有效的,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
2.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情境创设的实践
2.1深刻剖析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情境
要避免所创设的情境与学生的知识经验脱节,即使情境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吻合,教师就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刻剖析。以物态变化教学为例,很多教师举一些夸张的例子使学生对物态变化中物质的体积和特征形成深刻印象,但这些印象仅在课堂上起到“震撼”的效果,出了课堂,学生很难在生活中运用到这些知识。而我在进行“物态变化”教学时候,给学生拿了两个矿泉水瓶子,一瓶是水,一瓶是冰水混合物。在正式进入教学主题之前,我给学生做了一个小实验:用电子称称出两个瓶子的重量,使二者重量相等,并测量了两个瓶子内物质的温度,然后问学生一个问题:“猜猜下课的时候,这两个瓶子里的东西会有什么样的变化”,然后进入正式教学。整节课学生们都十分认真听讲,等到临下课的五分钟,我再次提出“两个瓶子会有什么变化”,同学们纷纷给出答案:“重量不会有变化”、“温度可能会变”、“体积可能会变”,经过再次观察和称重,同学们的回答都得到了验证。冰水是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这样的情境导入使学生能够接受,在以后的活动中,只要涉及到冰和水共同存在的事件,就自然而然会想到所学的知识,这是情境创设的有效性的体现。
2.2运用先进教辅工具呈现情境
当堂实验是化学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有效方式,但是很多复杂的化学实验不能在课堂中呈现,即便能够呈现,也会浪费很多时间。还有些实验是超出初中化学实验范围的,很难对学生讲明,因此,运用化学实验创设情境虽然有效,但是运作起来十分麻烦。但是,如果教师能够运用先进的教辅工具,就能够达成实验创设情境的目的。我在进行“氧气”教学时,使用计算机为学生播放了两个实验:第一个实验是将两个鱼缸装两条鱼,一个鱼缸上面盖上一张纸,四边贴起来,使鱼缸密封,另一个鱼缸上面也盖一张纸,但是纸与鱼缸之间有缝隙,两天之后,第一个鱼缸里的鱼死掉了;第二个实验是提取纯氧燃烧的实验。两个实验播放一共花了五分钟左右的时间,看完实验之后,学生们带着问题进入学习,在了解氧气的每个特征之后,学生们都会要求再看看刚才的实验,我也能够很容易带学生返回到情境中,验证所学的知识。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仅直观、节省时间,而且能够使学生的学习一直保持在所创设的情境中,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更扎实。
3.对初中化学教学中情境创设实践的总结
有效的情境创设除了能够快速导入教学内容之外,还能够时刻提醒教师注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位置,通过学生对情境的反应,教师很容易观察到学生学习的效果,这是课堂“教学反馈”方面的发展。
成功的创设情境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双方努力。如果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观察化学、不了解化学,那么教师就很难找到合适的角度进行情境创设。因此,笔者建议初中化学教师应鼓励学生平时多观察、多动手,积累化学实践经验,为情境创设提供可靠的背景。
有效的情境创设也需要教师教学水平的支持,教师如能够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情境、对课堂进行高效的控制,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情境上,一方面能够避免在创设情境上浪费课堂时间,另一方面,能够使所创设的情境在课堂上得以持续,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以提高。
4.结语
综上所述,情景教学法虽然被认为是初中化学教学中比较合适的教学方法,但在实际教学中的情境建构效用仍需要加强。笔者建议初中化学教师深刻剖析化学教学内容,从学生能够了解和接受的角度进行情境建构,运用先进的教辅工具以提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情境建构能够延展初中化学课堂的意义,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鼓励学生多动手、多观察,并通提高自身的课堂掌控能力,使情境创设更有效果。
参考文献:
[1]雷宇.初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有效性的行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3月:8-10.
[2]余俊鹏.中学化学教学情境创设的理论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8月: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