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6-10 08:28:2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图书馆信息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伴随信息时代的到来,为图书馆管理带来机会的同时也提出挑战,大学图书馆含有丰富的知识资源,是大学生及大学教师获得学习资源的主要媒介,也是拓宽知识面及扩大视野的主要场所。信息化的到来,使其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明显提高,同时也提高管理效率,然而信息时代中存在的问题是图书馆管理中应该注意的。目前,图书馆管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制约图书馆管理的发展。
一、公共图书馆与大学图书馆相比存在的缺点
(一)图书馆有较为复杂的内部环境
公共图书馆是面向社会大众开放的,这就导致图书馆有较复杂的内部环境,也是公共图书馆具有的特有本性。而这种特性导致许多不良事件的发生,比如失窃,尤其是贵重物品的丢失,只要离开座位,就存在物品丢失的可能。因为社会上的人员比较复杂,而去图书馆就有很多不同的目的,所以在图书馆中警惕性比较弱,给不法分子可趁之机。而对于个人物品的丢失,公共图书馆是不负责的,这就制约了公共图书馆的利用,让人们主观上不想去公共图书馆。
(二)交通条件的限制
因为公共图书馆是面向社会大众的,是当地政府的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大多数公共图书馆都设置在市中心等繁华地带,那么,距离市中心比较远的人们就会很不方便,不但有很大的车程,而且要考虑路费。对于公共图书馆来说,其目的是使读者可以免费地获得知识及资料,而交通条件的限制,使其获得知识的成本增加,使许多读者产生抵触心理,影响到公共图书馆的利用率。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是无法改变的,比如,除了市中心以外,在距离市中心的城区等地设置一些小规模的图书馆,不但可以减少图书馆建设的费用,而且可以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达到公共图书馆的通用目的,使其真正服务于所有社会大众。同时小规模的图书馆也可以提高图书馆管理效率,管理起来更容易。
二、大学图书馆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现阶段,一般大学图书馆都需要有学生证或教师证才能进入图书馆,这就使得图书馆的环境变得简单化,没有了公共图书馆的复杂性,减少了公共图书馆出现的种种弊端,但是并不是说大学图书馆就是完美的。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大学图书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对图书馆的利用率不是很高,在图书馆学习的学生也没有很多,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大学图书馆管理方面存在不足。
(一)图书馆图书种类的局限性
图书馆在选择图书时,前提是其内容积极向上,而对于大学图书馆来说,主要根据专业的门类,选择适当的专业性强的学术图书,但是对于这些学术性的图书来说,其范围却不是很大,例如,英文原版图书的需求是很多专业学生都需要的,因为此类图书的购书成本比较昂贵,所以在学校图书馆投入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必然不会购进这类的图书,使学生无法找到自己所需的图书,从而挫伤学生到图书馆找资料的积极性。有的图书专业性太强,没有相应辅助解释的图书,如果有其他专业的学生想学习这个专业知识,无法入门,为其带来困难,很多就知难而退。又如图书馆的图书还是以比较旧的文献为主,更新速度慢等,这些都制约师生到图书馆学习。
(二)图书馆座位有很大的局限性
由于图书馆座位的数量是极其有限的,不能容纳所有学生,平时图书馆拥挤的现象还比较缓和,如果到了期末考试时间,就会出现疯狂抢座或占座的现象,使其图书馆看起来比较混乱,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的因为抢座一再受挫,出现遇难而退的现象。另外,图书馆人满为患,很少会有安静的时候。
(三)图书馆学习环境的局限性
与中国大学相比,国外大学对图书馆的学习环境比较重视,尽量创造舒适的环境,因此,图书馆可以为学生创造优越的学习环境,甚至还设置咖啡茶座,或者付费按摩等服务,使学生在图书馆获得知识的同时,感到无比放松。因此,学生很喜欢到图书馆中度过课余时光。但是,中国大学图书馆截然不同,根据云南大学图书馆的实地调查可知,在构建图书馆的环境时,没有考虑学生的心理及感受,缺少人性化的服务,更重要的是座位的选择没有考虑舒适度,图书馆就是安静学习的地方,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同时大多数图书馆是禁止吃任何食物,使学生受到限制,不愿去图书馆学习。
三、大学图书馆管理及服务的改善策略
(一)图书种类的改善策略
图书馆在进行图书采购时,要综合考虑师生需求,然后制订采购的预算方案,因此,图书馆是为师生服务的,图书馆可以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师生的需求进行调查,在制定问卷调查时,针对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选项,尽量全面地设置选项。然后,将有效问卷整理出来,对于每个专业学生的需求有清楚的了解以后,作为下学期图书馆购书时的重要参考,以此满足师生的需求,使其图书的利用率得以提高。图书馆可以在教师中进行调研,每个专业的教师对于哪些图书对学生有帮助应该最了解,可以为购书提出很好的意见。同时,也要加大对外文图书的购买力度,并加大管理力度,因为外文图书比较贵重,而且外文图书的购进,可以吸引学生到图书馆中学习,以此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图书馆座位的改善策略
对于图书馆座位的限制,图书馆要尽量利用好图书馆的空间,在图书馆建筑结构允许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利用图书馆的空间,而对于占座问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就我国而言,许多大学生图书馆已经建立了智能选座系统,避免因为占座产生混乱的现象的发生。如果没有这个条件,就可以专门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意识,规范自己的行为。图书馆管理员要对这个现象进行管理,积极主动地解决矛盾,杜绝占座现象的发生,对于长久不来的,仍在闲置的座位要将其物品暂且保管,为其他学生空出座位,以供学习。
(三)图书馆学习环境的改善问题
图书馆学习环境很容易解决,图书馆各个楼层可以设置不同的职能,以满足不同学生在各时段的需求,可以将高楼层设置成安静的读书区,下面各层可以设置为讨论区,同时也要设置零食区,每个区发挥不同的职能,要严格执行职能的发挥,比如阅读区不可以带零食、随意吵闹、讨论等,维护每一层的秩序。如此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使学生可以在图书馆中满足自己的需求,使其愿意到图书馆中学习。这样划分,提高了管理效率,也提高了学习环境的质量。
四、结语
大学生图书馆作为高校师生获得知识的来源之一,只有充分发挥其职能,才能实现其价值,针对大学生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的不同及图书馆管理的现状,提出对策,改善图书馆服务,对图书馆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胡慧晶.中山市三乡理工学校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
[2]王凯.基于RFID的图书馆古籍典藏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山东大学,2012.
[3]赵宏亮.基于用户需求的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与策略研究――以内蒙古Y大学图书馆为例[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4]钟晓诚.基于3G技术的手机图书馆服务研究[D].南昌大学,2012.
[关键词] 高校 图书馆 图书采购
图书采购工作,就是根据图书馆的性质、任务、读者的需求及经费状况,通过选择、采集建立馆藏,并且连续不断地补充新出版物的过程。随着数字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图书馆馆藏资源的类型结构、空间结构及供货形式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图书采访工作必然要根据环境的变化,更新理念,调整思路,采取新对策,提高采访质量,切实发挥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作用。
一、采购方法需要采访员采访、学科馆员参考、读者荐购相结合
做好图书采购工作,采访员需要做好采访调研工作,包括馆藏情况、学校专业设置、读者文献需求、文献源信息等;搜集图书出版信息,收集最新图书目录,为读者提供书目查询平台;编写荐购指南,提供读者荐购图书网络平台,举办讲座等吸引读者参与图书采访工作;听取读者建议,改进采购方法,合理采购教学、科研所需图书,并对系统收藏图书进行连续采购,不断优化馆藏结构,及时做好新书推介工作。
高校图书馆读者成千上万,文献信息需求多样,采访人员不可能对每个学科发展都十分了解,仅靠采访人员选书必定不能完全满足读者需要,图书馆可就学校的专业设置,选择掌握某一学科专业知识、能够为此学科发展方向提出见解的馆员做学科馆员,学科馆员专业知识范围广,他们既熟悉图书馆资源,又了解专业人员的信息需求,可以为师生提供读书参考,为采访人员提供可靠的荐购意见。
采访员要加强与学科馆员、专业教师及学生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在图书馆与师生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使图书采购满足教师和学生读者的实际需求,保证图书采购合理性和利用率,体现人性化服务。
二、采购模式宜采取招标批购与自主零购相结合
招标批购是当前各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的首选模式,采用招标采购,较好地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一方面可促进图书市场的有序化竞争,促进图书供应商在价格上给予更多的优惠,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提供增值服务,如免费图书加工、提供编目数据等;另一方面也使图书馆依法规范采购管理,增强透明度,防止行为的发生,有效使用购书经费。
招标批购有很多益处,但也有其弊端。由于图书馆采购并非是针对单一出版物,而是要符合图书馆馆藏知识体系保障需求,有着个性化要求的特点,而且图书出版发行的形式和渠道具有多样性,因而图书采购应根据文献类型,选择适当的采购模式,只招标批购独行的做法,不适合图书采购。比如一般的社科图书、学术性图书和古籍文献之类图书的价格就完全不一样,一般图书生产规模大,价格较低,折扣的弹性大,而专业的图书特别是一些高层次学术书籍由于发行量少,读者面窄,定价都比较高,折扣伸缩空间极小。书商为争取高利润,折扣高的书很少问津,当然就不能提供给图书馆,从而限制图书馆采访人员采购行为和影响图书馆的馆藏结构。
图书馆以招标批购为主的同时,要适当结合自主零购,图书馆应有一定的权限从出版社、书店等处零购专业性、学术性、特藏性、时效性强的图书,以满足馆藏需要。
三、采购途径选择预订、现采、直购相结合
预定采购是基础。预定是根据征订目录对图书的描述和介绍,认真鉴别图书的性质、内容、读者对象和学术水平,辨析图书出版情况,根据馆藏结构,进行,最后将选定图书编制预定清单,发送给供货商,由供货商配货到馆。通过书商预订图书,可以节省许多人力、资金。图书馆读者多,图书需求数量大、范围广,预定是图书采访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是预定存在着采购周期长、信息反馈慢、市场变化大的弊端,大多数图书都是三个月以上才到货,到货率在95%以下,有些图书如果用预订方式,图书到馆上架流通,早已时过境迁,失去其原有价值了,专业性、学术性强的图书以及重要工具书等,不适合预订采购。
现场采购是重点。现场采购主要是从书商提供的图书批销中心、书店、书市、展销会、艺术节等现场样书选购,又称集中批量购书、突击性购书,对于一些选购热门、时效性强的图书,如计算机和各类考试图书,以及重点学科和新学科文献的采集,应采用现采方式。现场采购图书质量直观,采访人员不仅能直接翻阅文献,了解文献的主要内容,而且能及时了解市场形势,切身感受图书文化潮流,准确把握文献出版动态,大大减少文献选择中的盲目性,减少误定,从而提高文献采购的准确性,采购符合本馆入藏要求的精品图书。现采克服了预定目标模糊的弊端,但现采同样存在书源不足、到书慢的缺点。
直接采购是补充。直采是指向出版社直接采购。无论是预定,还是现采,采集文献主要局限于中标书商,书商提供给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是有限的,不能保证馆藏资源的全面性、系统性,而出版社可以提供给图书馆所需图书的最新、最全出版发行动态,因此图书馆有必要向一些专业对口的出版社直接购买所需图书。直采的优点是可全面、及时、有效采到所需图书,避免出现漏购,提高购书质量和有效采购率;缺点是需要图书馆与出版社的通力合作和密切配合,操作繁琐,联系、结算、运输、退货等事项的工作量增加。向出版社直接购买的图书一般限于专业类的、特藏类的图书,如标准、年鉴、手册等,需要保证图书的时效性、连续性、完整性。
总之,各种采购途径都是有利有弊,采访人员只有综合、灵活采用,各取所长,才能为图书馆配置高质、高效的馆藏资源。
参考文献:
[1]郭春花:对新时期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的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6)
论文摘要:阐述了网络时代用户信息需求的变化及由此产生的图书馆的新的信息服务模式的变化。
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中心,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无论是用户的信息需求,还是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内容、方式、技术手段等,都将面临新的调整与变化。
1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信息需求特点
加强用户信息需求的研究是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基石。网络时代,图书馆用户的信息需求有了很大的变化,图书馆只有充分研究和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特点,才能积极迎合、引导、开发用户的信息需求,提供多种方式的信息服务。
1.1信息需求用户的多元化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人们的信息意识日益增强,用户对信息的需求与使用己成为日常行为的必需,社会上每一位成员都将是信息和知识的需求者,对信息与知识的需求己成为人们自觉努力的方向和习惯,这使得用户对图书馆的信息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对象也有了全新的变化,从有条件限制地为本地区用户服务,转变成无条件地向全社会用户服务,因此用户群迅速庞大起来。
1.2信息需求的多样化
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概念己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广泛应用于经济建设以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用户除了需要学术研究方面的文献外,还需要其它一些全方位的综合性信息,内容涉及众多的学科领域,而且,图书馆信息用户的多元化也加剧了信息需求的多样化。
1.3信息需求的多层次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知识量的激增,学科的交叉渗透、综合化、整体化越来越强,用户对信息的需求也是多方面的,既有动态的,也有回溯的;既有国内的,也有社会娱乐方面的;既有科学研究、生产应用方面的,又有社会娱乐方面的。在网络环境下,这种需求更加突出,呈现出明显的多层次性。而且由于信息用户的职业、专业不同,受教育的程度不同,用户个体的知识特征和知识储备不同,也决定了他们对信息需求的层次不同。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这种多元化和多层次的信息需求将越来越突出。
1.4信息需求的知识性
信息时代,人类社会生活进一步个性化、多样化,从事的工作更具专业化和创新性,人们再也不满足直接提供文献信息的初级信息提供方式,而是更需求以解决问题、形成方案为目标的、注重知识内容的针对性极强的深层次服务。这使得图书馆不再满足于为信息用户提供一般,而要通过知识信息分析、综合、整序,以新的序列化的知识单元提供给用户。
1.5信息需求的经济性
在信息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是多方面的。除图书馆外,互联网、新闻媒体、其它信息机构等也是读者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因此读者在获取信息时,其方便程度、信息成本等成为读者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1.6信息需求的系统性
过去,用户的信息需求只能在一个图书馆或一定范围内得到满足,所以用户需求的全面性与系统性是相当有限的。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不断涌现,读者需求己由单一学科向多学科综合信息发展,希望能一次性地获取有关某一主题的目录、论文和著作的全文、照片、图像、声音等全面系统的信息。
1.7用户信息需求的精确性
信息资源的网络化在给人们创造了无限的信息能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信息污染,大量信息垃圾造成了信息缺乏。重复的低水平的网上资源占用了大量的上网时间却找不到所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在信息爆炸的今天,用户在要求获取全面系统的信息时,不再认为信息愈多愈好,而更注重信息获取的精确性。
1.8信息需求的新颖及时性
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知识在不断更新,及时新颖的信息是抓住机遇,正确决策的生命;同时它又是启迪创新思维,激发创造智慧的火花。因此,用户对信息的新颖性和时效性显得越来越注重。
2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模式
网络环境下,随着图书馆信息资源的虚拟化,用户的信息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促使图书馆信息服务也将要朝着电子化、虚拟化方向发展,图书馆将为用户提供主动的、全天候的交互式的信息服务。
2.1服务方式虚拟化
因特网的普及使越来越多的图书馆设立自己的网站,建立自己的网络信息导航系统,以求在网络上收集资源与相关网址链接形成虚拟馆藏。目前许多高校图书馆在自己的主页上设立了“网海导航”栏目,链接全国的大学、学院、在线图书馆、搜索引擎、大众媒体等,对网络信息进行收集、组织、整理和有序化的重组,建立为特定用户群所需的信息资源指南系统,为用户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提供导航服务。图书馆从单纯的以馆藏为基础的文献服务方式,转向文献服务和信息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共享将成为现实。
2.2服务系统网络化
网络所具备的点对点、点对面的实时和双向的多媒体信息传递与分布功能,在电子信息服务系统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一方面,图书馆可在网上信息、提供信息服务,把其服务半径从本地扩展到整个网络空间,而成为网上虚拟图书馆。另一方面,读者利用电子邮件、文件传输、远程登录等网络技术向图书馆提出服务需求,并反馈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而不必考虑时间、空间的因素,由此成为图书馆的“虚拟读者”。
2.3服务模式动态化
图书馆电子信息服务系统将是一个随时间而变化的动态系统,可实现1对N、N对1和N对N的信息传递方式。它改变了传统信息服务的静态式、被动式、直接式、实物交互式的服务模式,以一种更为主动的姿态和超前意识向读者提供多维的、动态的信息服务,这包括对网络信息在内的各类信息进行系统化、逻辑化的分析和深加工,不断激活静态信息并挖掘其潜在价值,为信息主动寻找最合适的读者,以提供增值信息服务等。
2.4服务内容多元化
尽管网络上的虚拟图书馆有着信息量大、便于查阅的优点,但也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图书馆,因为如果没有传统图书馆的选择、收集、加工文献信息,虚拟图书馆中的信息资源就会匮乏。相反,如果没有虚拟图书馆提供新的信息环境,传统图书馆也不可能突破原有工作的局限,有限的馆藏和服务就难以充分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传统图书馆与网络图书馆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而是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图书馆要继续做好传统的信息服务。
电子信息服务系统将一改传统信息服务系统中收集、处理、存贮和流通物质形态的文献信息产品的单一局面,为读者提供更为多元化、纵深化的服务,如二、三次文献的开发利用、数据库服务、系统集成服务、专题咨询、定题服务、用户能力培训等,以此满足网络环境下社会日益增长的多方位信息需求。因此,高校图书馆应根据用户的专业、研究领域和信息需求等情况,以文献跟踪服务的方式,主动、持续、系统地向用户提供满足其需要的文献信息服务,并不断调整检索策略,把经过筛选、分析后的检索结果定期、及时地传递给用户。
3结语
网络,为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使用户对图书馆的信息需求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它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工作的便利,以及信息服务的周到。网络也离不开图书馆,网络的发展拓展了图书馆事业,为图书馆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网络,将为图书馆信息服务开创更美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
[1]方玮.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应重视的几个问题.图书馆论坛,2002年第1期.
[2]伍昭嫦.新时期深化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思考.图书馆论坛,2002年第1期.
[3]金业阳.网络环境下深化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若干问题及对策.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一、信息素养的内涵
“信息素养”的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也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包括基本学习技能、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信息素养是其中一个方面,它涉及信息意识、信息学习能力和信息的应用。图书馆是文化产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图书馆的信息化经营也是行业发展趋势,因此,提高馆员信息素养有助于推动图书馆市场改革。
二、图书馆馆员信息素养培训提升的必要性
以图书馆文化为引导,融入思想政治观念,激发内部馆员参与图书馆服务项目的积极性,既可获得广大读者的认可,同时又为图书馆走市场化之路做好了准备。结合实际情况,重视图书馆馆员信息素质培养,不仅是时代变革之需求,也是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有效措施,其必要性有以下几方面:
1、社会需求
信息素质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和主导因素,它要求人类具有获取并征服它的能力和意识。作为专业从事信息资源管理的图书馆员,只有具备良好的信息素质,才能较好地开展工作;只有在信息技术平台引导下,才可有效提供信息导航、信息组织、信息开发服务。
2、管理需求
从图书馆来说,其管理模式急需走向信息化转型阶段,才能为读者提供更具现代化的借阅环境,提高馆内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例如,文献信息的载体形态从纸质逐渐向电子介质过渡,如图1,图书馆员要进行文献信息的收集,就要深入到不同形态的信息中去判断其价值,决定其取舍。
图1. 电子图书馆模式
3、馆员自身需求
馆员是图书馆日常工作的直接参与者,馆员信息素质决定着馆内资源调配水平。因此,只有馆员具备信息素养条件,才能掌握正确的获取信息、创造信息的方法,才能提高获取与创造知识的能力,才能使学习不再受时空的限制,自由地进行知识的整序、分析、研究和利用。
三、图书馆馆员信息素养培训提升的有效方式
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集中收录区域,为无数读者构建了知识摇篮,建立广泛的知识学习平台。随着先进文化思想融入其中,图书馆日常管理也逐步转向“信息化”,以馆员为中心开展培训管理活动,这是当代图书馆信息化改革的必然趋势。所以,基于信息素养内涵指导下,信息素养培训提升模式需以馆员为中心,不断优化馆员信息素质教育与培训方式,进一步扩大信息技术在馆员工作中的应用范围。
1、思想方面
自古以来,广大学者对“人本思想”有着深入研究,倡导遵循馆员在图书馆活动中的服务地位。随着图书馆经营模式普及化发展,人本思想逐渐成为馆员管理的新理念,成为图书馆开展管理工作的指导方向。因此,要从思想上引导馆员树立职业精神,积极参与图书馆事务处理工作,提高馆内服务水平。
2、专业方面
“专业”决定服务水平,培训增强图书馆员信息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执行信息化服务方案。对于图书馆员来说,信息素养涉及各方面的知识,是一个特殊的、涵盖面很宽的能力,它包含人文的、技术的、经济的、法律的诸多因素,与多个专业存在着密切关联。需要积极培训提升馆员信息素养,通晓信息技术,增强对技术的理解、认识和使用技能。
3、操作方面
图书馆为读者提供各类信息资料,从书籍资料存储开始为读者创造学习平台。“信息化”是中国图书馆的发展理念,为了更好地开展馆员教育活动,对馆员全面实施信息技术培训,才能创建更为优越的工作环境。例如,办公软件、系统操作、智能扫描等技术,均是图书馆员应当掌握的操作内容,是馆员融入信息系统的基本要求(如图2)。对其日常工作起到了保障性作用。
图2 数字图书馆服务框架
4、理论方面
掌握信息素养理论知识,从学术层面培养教育图书馆员,增强其完成馆内事务处理能力。其中,培训重点是内容、传播、分析,包括信息检索以及评价,涉及更宽的方面。这类培训是一种了解、搜集、评估和利用信息的知识结构,既需要通过熟练的信息技术,也需要通过完善的调查方法、通过鉴别和推理来完成。
5、技术方面
“科技”是创新的根本动力,掌握“科技”也是馆员管理与时俱进的基本要求。现阶段,图书馆需积极利用计算机开发或引进办公系统管理软件,将馆内管理的全过程纳入计算机管理。馆员必须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懂得应用数字系统完成书籍借阅服务工作,必要时需参加计算机专业技能考核等。
四、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确保馆员信息素养培训提升效果
人力资源管理是图书馆的主要内容之一。图书馆馆员在实际工作中,与基层人员缺少交流平台,馆内职工对图书馆思想政治文化知识接触较少,导致思想政治工作效果不明显。因此,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确保馆员信息素养培训提升效果。
1、优化内控管理
图书馆文化落地馆员是内部管理之需求,要通过文化事业发展带动经济事业发展,帮助图书馆构建更加优越的管理平台。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体现了图书馆现代化经营本质,例如:图书馆是服务于群体的行业,必须具备良好的服务水平,才能满足广大读者需求,这正是图书馆文化建设需要积极倡导的。
2、实现科学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图书馆长期生存的根本,这要求图书馆各个部门做好协调工作,依据思想政治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现阶段,图书馆文化构建需要每一个部门共同参与,需要每一个图书馆服务网点共同参与,才能实现“大统一”的服务模式。另一方面,图书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也是对建立和谐社会的具体实践。
3、强化政治意识
我国图书馆依旧处于改革阶段,图书馆内控管理机制尚未成熟,造成图书馆内外管理决策失效。国家号召图书馆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普及图书馆文化与党政机制建设理念。图书馆对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馆员应努力学习党的文化理念,把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融入到图书馆建设改革中。
1)信息共享服务
馆与馆之间为了发挥资源共建共享的整体优势,常常会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形成了一定区域内的或一定学科领域内的图书馆联盟,属于联盟内的图书馆用户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本馆所没有的信息资料而在其它联盟馆中有的信息资料,从而满足了个人的信息需求,同时会提高同盟馆馆藏资源的利用率,特别是珍藏馆藏信息的利用,同时又避免馆藏重复建设,节约馆藏建设成本。
2)数字图书馆服务
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数量猛速急增,且种类繁多。同时由于网络传播速度快,人们利用网上资源也方便,因此图书馆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建立越来越多的数字信息资源,形成数字图书馆。目前图书馆常用的数字图书馆包括图书馆买下的具有使用权的数据库,以及本馆自建的数据库等等。这样图书馆读者就可以借助于本馆计算机系统及其通信网络等可以广泛利用(检索、传输等)的本馆的数字资源,同时还可以检索和利用外网上的电子信息资源。
3)网上参考咨询服务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图书馆的服务也更深层次化,网上参考咨询服务也孕育而生,从而能够及时有效的为广大用户解疑答难,也有利于图书馆的宣传。网上参考咨询服务又称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或虚拟参考咨询服务,主要是指读者与咨询馆员之间通过E-mail、Web咨询表单、BBS、实时解答等进行参考咨询的提问和解答[3]。目前网上参考咨询服务也成为图书馆服务的一大重点,深受用户好评。
2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安全存在隐患
由于目前图书馆的多项服务均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的,这些服务具有开放性等特点,因此现在图书馆面临的信息安全问题也较以往传统图书馆多的多,如病毒攻击、版权问题、数据丢失等等问题层出不穷。
1)图书馆用户数据的泄密
目前图书馆基本上使用自动化服务系统,本系统中保管有图书借阅数据和数目数据,还有用户个人信息等。如果系统遭到破坏,则图书馆财产将会重创;若不法分子把用户数据泄漏,将导致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的曝光,影响个人的生活。
2)病毒攻击
目前图书馆的多项服务均是通过网络实现的,而现在病毒是普遍存在的,特别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通过网络散播病毒,从而谋取不法利益等。如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的计算机常常是公用的,容易受病毒感染,这些病毒一方面有可能导致系统瘫痪,另一方面可能影响到整个图书馆局域网,使得图书馆的服务中断,从而影响图书馆的服务质量。特别是现在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基本上是通过网络服务于图书馆用户,一旦有黑客侵入图书馆网络,有可能会篡改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导致图书馆数据库的瘫痪或数据丢失。3)版权问题。目前随着馆藏资源的数字化,虽然方便了图书馆用户使用馆藏信息资源,扩大馆藏利用率,但在另一方面,在数字化的过程中,文献复制、扫描是不可缺少的,也将可能造成知识版权侵权问题。
3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安全的构建
1)完善管理制度,明确个人职责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治理国家尚要依靠一定的规章制度,何况是小小的图书馆呢?只有制定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划分管理人员的具体工作任务,才能职责分明,真正将制度中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使得信息安全管理不留死角。一般来说构建一个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首先要有成立一个管理小组,明确安全管理小组成员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各司其职,不推诿工作;其次要制定规范的系统操作流程,操作人员严格按流程操作系统,避免在操作系统过程中出现漏洞;最后要制定预防机制和危机处理机制,以备图书馆在服务过程中遇到的突发状况,如系统故障、自然灾难或黑客攻击等等,能够得到及时的处理,实现灾祸影响最小化。
2)加强网络建设,确保数据安全
数据是图书馆的重要信息资源,没有相关数据图书馆将无法对用户提供服务。因此,图书馆要特别重视数据安全问题。要建立完善的身份认证技术,防止帐号、密码被盗;加强防火墙技术,提高提高病毒、检测、清除技术,防止一些不明人员入侵图书馆数据库和避免计算机感染病毒。
3)关注著作权问题
[关键词]虚拟图书馆 信息意识 信息搜集 信息组织
一、虚拟图书馆的概念
虚拟图书馆是更具特定的目标,选定信息资源的学科领域,对有关的网站网页进行搜集和整理,加以鉴定核实,并对核实后的网址进行合理组织,为有关网址进行特征描述,编制或采用一定的软件以供信息存储与检索,并实现对网页网站的链接,对数据的不断维护与更新,包括对原有网址的定期核实和新网址的纳入,使之能够提供检索、浏览和链接的信息集合。虚拟图书馆从本质上讲是一个专业性的搜索引擎,一般是采用人工著录的方法。它将互联网上某一特定领域中的网页收集起来,作为一次文献,然后对其进行标引和著录,著录的结果形成以款目的形式构成的中央数据库,在中央数据库的基础上抽取有关著录项目形成相应的倒排挡。用户检索时,输入检索式,在相应的倒排档中进行匹配,根据匹配后的结果调出中央数据库中相关款目,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并给出相应网页的URL,供用户进一步浏览一次文献。在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把虚拟图书馆的本质特征概括为下述三点:其一是虚拟图书馆都是专题性的,没有综合性的虚拟图书馆。其二是虚拟图书馆要对链接进行鉴定核实,不产生死链。其三是虚拟图书馆要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类、编排等合理组织。虚拟图书馆的主要工作可以概括为两点:信息搜集和信息组织,即一次文献的收集和二次文献的组织。
二、虚拟图书馆的信息搜集
虚拟图书馆的信息搜集有选定专题和搜集网站网页两个步骤。
1.拟图书馆的选题
从选题依据角度来讲,虚拟图书馆选题的基本依据是用户的需求与因特网上信息资源的现状相结合,用户需求是推动虚拟图书馆建设的原动力。纵观因特网上存在的虚拟图书馆,每一个都是用户需求驱动的直接结果。另外,因特网上所选专题信息资源的多寡构成了虚拟图书馆选题的另一个依据。如果信息资源过少,就失去了建立所选专题的虚拟图书馆的必要性。从选题内容角度来讲,虚拟图书馆都是以学科专业或专题作为选题对象的。与其他网络二次信息系统(如搜索引擎)相比,虚拟图书馆的选题内容都比较狭窄。例如,目前清华大学虚拟图书馆现有的选题有人工智能、计算机仿真、模式识别、机器人等。又如,目前WWW虚拟图书馆中具有代表性的选题有AIDS(爱滋病)、Distance Education(远程教育)等。从选题来源来讲,虚拟图书馆的选题来源一般有两种:其一是单位机构的信息资料中心(图书馆、资料室等)选题,这在大学图书馆的网站中比较普遍。许多大学图书馆选择本校的重点学科专业、特色学科专业以及重大课题项目建立虚拟图书馆,以满足有关用户的信息需求。其二是专家学者个人选题,以此来构建虚拟图书馆,上传到因特网上的WEB服务器,供广大网络用户使用,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参与维护。例如,WWW虚拟图书馆中的许多专题就是这样产生的。
2.搜集网站、网页
(1)搜集方式
目前虚拟图书馆常用的搜集方式有以下两种:手工搜集:对于数量巨大、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资源,手工搜集看似大海捞针,但在自动搜集走向智能化之前,手工搜集仍然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事实上,目录型检索工具如Yahoo的信息归类主要还是依靠人工。少数公司,如美国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的OCLC的Net first完全是依靠专业人员来分编和标引网络信息。自动搜集:自动搜集就是指被称为机器人(ROBORT)、蜘蛛(SPIDER)等的计算机程序定期或不定期拷贝所访问的互联网主机,绝大多数是万维网的服务器的部份或是全部内容然后由提供检索服务的公司或单位对之标引和组织,虚拟图书馆要根据本学科、本专题的特点编制适合于本学科专业信息收集的自动搜集软件。具备自动搜集功能是一个优秀的虚拟图书馆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否则就难以对互联网上的日益增长的信息进行追踪。
(2)虚拟图书馆搜集的内容
虚拟图书馆中的网页网站收集与其他网络二次信息系统相比,虚拟图书馆所收录的网页网站都具有学科专业及专题性的特点。从内容上讲,虽然不同的虚拟图书馆收录的网页网站存在着较大差异,但除了与所选学科专业专题相关的特殊问题的信息资源外,笔者认为,一个虚拟图书馆,无论是什么专题,如果有网络信息资源保障的话,都应该收录下述类型的网页网站。网络图书是因特网上一种常见的信息资源,它具有出版发行周期短、“修订”及时、内容相对系统全面、成熟可靠等特点。网络图书的来源有三种:现有图书数字化后上网、原有的封装型电子图书(如软盘图书、CD-ROM图书等)上网和直接在网上出版发行的图书。网络期刊大致可分为两类:其一是传统期刊的网络版,其二是纯网络型期刊。前者大多为商业性的,而后者目前基本是免费的。另外,因特网中目前已出现了许多电子预印本系统,如较有影响的e_PrintarXiv电子预印本文献库。网络期刊及其预印本出版周期短,报道速度快,刊载的多是一些学术性较强的论文,因而成为虚拟图书馆重点收录的对象。因特网上的学术会议信息有会议通知(包括征文通知)和会议论文集两种。学术会议通知的生命周期很短,一旦过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应及时从虚拟图书馆中删除。会议论文的学术性较强,内容新颖,往往反映了某一学术领域国内外的最新发展状态,利用价值较高。组织机构包括从事虚拟图书馆所选领域的研究机构、实验室、教育机构、学术团体(学会、协会等)及产品的推广机构等。实际上每一个学科领域或专题都有相应的研究机构,绝大多数领域或专题都有相应的教育机构和学术团体。这些组织机构在进行教学、科学研究、组织学术交流以及其他日常活动中,产生了大量的原始信息。通过访问它们的网站,可以得到大量的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及教育教学信息等。
主要人物的网页网站或个人主页,一般记载了联系方式、主要的出版著作和论文、主要的研究领域、研究经历和在研项目及进展情况等,利用价值也较高。因特网上的一些交流方式往往针对某一感兴趣的问题在网上进行讨论,其中包括了许多与科技有关的话题,这些讨论的议题经常是某一学科领域的热点或疑难问题。这些信息交流的主要方式有BBS、Usenet/Newsgroups、Listerv/Mailing list等。有关软件、专利和标准的网页网站,它们是涉及到自然科学专题尤其是工程技术专题的虚拟图书馆的主要收录对象。随着政府信息化的推进,因特网上的政府信息日益增多,是学术研究的重要信息资源。目前,因特网的政府信息大致包括介绍政府部门的职能、人员、机构、政策、法规、成果以及出版物信息等。近年来,因特网上出现了众多学术价值甚高的数据库,其中有的是综合性的,有的是学科专业性的,还有的是专题性的。免费数据库资源是虚拟图书馆的重点收录对象,但对于商业化的数据库,目前公益性的虚拟图书馆只能调出页面,无法调出其全文。
三、虚拟图书馆的组织方式
虚拟图书馆通常采用主题树和数据库这两种方式来组织信息。
1.主题树方式
所谓主题树方式,就是将虚拟图书馆所选定学科领域的所有已获得的信息资源按照某种事先确定的概念体系结构,分门别类地逐层地加以组织,用户通过浏览的方式逐层加以选择,层层遍历,直到找到所需要的信息线索(即相关网页链接),进而通过信息线索找到相应的网络信息资源,这种组织方式的优点在于:简单易用,屏蔽了网络信息资源系统对于用户而言的复杂性,提供了一种基于树形浏览方式的浏览界面;信息检索按照一定的体系结构,逐次查看,因而对用户而言,目的性强。其缺点在于:体系的结构不能过于复杂,每一类目录下细分的主体不宜过多。因而,这种组织方式对于小型的虚拟图书馆而言,由于体系结构简单,类目的专指度较高,检准率也高。但如果虚拟图书馆学科主题范围较宽,相应的分类体系就较复杂,为了方便显示和使用,就要牺牲类目的专指度,导致检准率下降。
转贴于 2.数据库方式
即将虚拟图书馆所包含的这一学科或领域所有已获得的网络信息资源以固定的记录格式存储,并提供一些检索入口,就可以找到所需要的信息线索,进而通过信息线索直接链接到相应的网页。这种方式的前提是关键词标引,从而形成关键词倒排档。这种组织方式通过对信息进行规范化和优化处理,大大提高了数据操作的灵活性,因而成为应用广泛的网络信息组织方式。它对用户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用户掌握一定的检索技巧,包括关键词及其组配方法的选择,等等。实际上,虚拟图书馆的信息组织往往是上述两种方式的结合,既有主题树,为用户提供分类检索,又有数据库,为用户提供主题检索。对Internet网上信息资源进行精心筛选、分类、标引、注解,针对特定的用户群体建立Internet网上的虚拟图书馆是目前开发利用Internet网上资源的一种有效途径。如果单纯使用主题树方式组织信息,那么就形成了专业学术导航这样一种组织结果,其组织的手段和形成的结果都包含在虚拟图书馆内涵中,笔者认为,专业学术导航是虚拟图书馆的一个子集,是虚拟图书馆建设中的一个中间产品,故在此不多加赘述。
四、虚拟图书馆的组织过程
1.网页、网站的著录
从功能结构上讲,虚拟图书馆相当于传统检索工具中的一部主题索引,而每一网站网页在虚拟图书馆中则相当于主题索引中的一个款目。对网页网站的著录事项是决定其信息含量、引得深度和检索途径的基础。虚拟图书馆中网页网站的著录事项主要有:(1)网页网站的标题。这是每一个虚拟图书馆中必备的著录事项,也是用户选择浏览网页网站的主要判断依据。(2)网址。这是用户浏览原始网页网站的链接入口。目前有的虚拟图书馆在显示用户的检索结果时,网址作为一个字段加以显示,但大多数都将网址隐含在网页网站的标题字段内容之中,作为该项内容的超链指针(如WWW虚拟图书馆中所有的专题都采用这种方式)。采用第一种显示方式时,对于由于镜像等原因导致相同网页网站产生多于一个网址的,可以方便地将这些网址都记录和显示,各网址间用一定的分隔符隔开。同时,对于产生死链的链接,用户还可选择其他链接来调出原始的网页网站。若采用第二种显示方式,对于上述情况系统管理员只能人为地选择其中一个网址作为用户的链接入口。地址可用文字型地址,也可用数字型地址。(3)内容简介。该著录事项为用户提供了虚拟图书馆中所收录的网页网站的内容概要,也是用户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调出原始网页网站进行详细浏览的主要依据之一。目前,几乎所有虚拟图书馆对收录的大多数网页网站都有该著录项目。内容简介除指明其覆盖面外,还应指明其收录材料的起始时间、更新周期及有无检索手段等。(4)关键词。这是虚拟图书馆实现词汇控制的方法,也是向用户提供关键词检索的前提,应该提倡人工关键词标引。目前因特网上的虚拟图书馆对信息组织有些比较简单,仅提供分类浏览功能。但也有不少虚拟图书馆提供关键词的词汇控制功能,如WWW虚拟图书馆的Anthropology(人类学)专题。(5)国别及站点的类型。这个著录事项应视虚拟图书馆的学科专题性质而选择,它是提供虚拟图书馆中所收录网页网站来自的国家以及站点类型检索途径的基础。目前在虚拟图书馆实践中,已有不少选择了该著录事项,并提供了相应的检索途径,如WWW虚拟图书馆中Agriculture(农业)专题中的Database类。(6)分类号。它是虚拟图书馆提供分类检索途径的前提。在进行分类之前,需要编制一个专用的分类表,不同专题的虚拟图书馆所编制的专用分类表有所不同。目前在虚拟图书馆实践中,有些编制的分类表比较简单,如清华大学虚拟图书馆的几乎所有专题的分类表都设置有组织机构、研究人员、电子出版物、软件、电子通告、特殊问题、其它地址等类目,并且只有这些一级类目,没有设置二级类目。有些虚拟图书馆的分类表比较复杂,如WWW虚拟图书馆中Chemistry(化学)专题的一级类目就有11个,每一个一级类目都设置有二级类目。还有些虚拟图书馆设置了三级类目。至于分类方法,目前所有的虚拟图书馆都采用人工分类。
2.网页、网站的序化
著录后的信息进入中央数据库,由计算机软件对其进行转换、排序,以适应检索软件的需要。
五、虚拟图书馆的实化
虚拟图书馆的出现是为了适应人们对网络检索效率的提高而产生的,它可以只为一个团体服务,也可以提供给广大网络用户。为了提高网络效率、适应网络信息不稳定的和保留一些有价值的信息,我们可以将加工过的信息保留在本地服务器上,从而使虚拟图书馆实化,形成本地电子资源。我们在加工网络信息时,必然要将网页下载到本地计算机上,加工后,由程序自动保存,不会增加网络负担。尤其是通过自动搜集方式,可以将有关网页内容全部下载到本地。一些国外站点,通过因特网连接时速度较慢,降低了获得信息的效率,如果将这些有关网络资源由本地服务器提供,尤其是在本地局域网中,传输效率的提高是巨大的。同时,一些不稳定的网页的信息得以保留下来,部分消除了网站地址更迭变动频繁、信息链接不稳定、信息保存时间短的缺憾。
由于要将大量的网页保存在本地,对本地服务器的存储空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存储介质价格逐渐下降的今天,应该不是问题。据第三次中国互联网络信息资源调查报告显示每个网页平均字节数为19.43KB,100G的IDE硬盘可以存储500万网页,而其价格为300元人民币左右。所以,虚拟图书馆的实化是可行的且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个性化服务
1.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类型
1.1 高校图书馆为教学科研开展信息服务
教学、科研人员是高等学校教学和科研的骨干力量,其教学科研水平是衡量一个学校整体实力的重要指标。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向教学、科研人员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是非常重要的任务。教师要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就要充分吸收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相关数据资料,这需要大量的参考文献,高校图书馆要根据教学人员的实际情况、实际需求,选择最合适的信息服务方式,比如将信息资源通过校园网传递给各教研室等,为他们提供最大的便利。在科研工作中,图书馆可以为科研课题提供相关信息源,根据科研人员(主要针对本校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等)的科研任务和要求、科研课题或工程项目,组织相关信息资源,提供最新技术成果和科技发展动态,从而为科研人员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提供支持。为重点学科提供对口的信息服务,是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重要内容。
1.2 高校图书馆为大学生成才开展信息服务
高校图书馆要针对在校大学生的特点,及时地和读者沟通。了解学生的建议和意见,掌握学生阅读倾向以及利用图书馆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利用丰富的信息文献资源,即各种图书、期刊、报纸、视听资料和现代化服务设备,将读者急需的文献资料及时地发送到他们手中,提高他们利用图书馆的效率。学生利用这些信息资源,可开阔眼界、拓宽知识面,学习专业知识、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高校图书馆要以良好的服务态度、快捷的服务方式、优质的服务质量,吸引他们更好地利用图书馆,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提高精神境界和综合素质。
1.3 高校图书馆为社会开展信息服务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要走出学校,面向社会、面向企业,扩展服务面。图书馆工作人员主动与用户联系,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开展多种渠道信息咨询,为社会服务。高校图书馆可以主动为企业提供市场调研服务,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为他们定期提供国内外的有关最新科研信息、动态信息和专题信息资料。高校图书馆还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开发相关需求的信息,并使信息电子化、有序化,以节省用户时间,有利于用户创造更大价值。
2.高校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信息中心,是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信息资源宝库,同时也是传递科学情报职能、行使教育职能、并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化的迅速普及,高校图书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改革传统的图书信息服务方式,探索新型的服务模式,是信息时代的要求,高校图书馆应根据读者的各种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这也是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一个重要任务。个性化信息服务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服务,图书馆生存理念、管理思想、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革命和创新的产物,根据信息用户的专业方向、阅读心理、信息需求,有针对性地为其创造符合个性需求的信息服务方式,这是信息服务向纵深发展的新方向。深化信息服务的内容和层次,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一项根本性的战略任务。要加大对重点学科文献购置经费的支撑力度,与重点学科建立长期稳定的文献保障协调关系,这是高校图书馆提高其在新信息环境下专业生存能力、应对各种挑战和冲击的根本所在。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2.1 提高信息服务的主动性
高校读者群具有高水准、多层次和跨专业的特点,信息人员可以直接深入到院系中,与科研人员、教师、学生面谈,或邀请有信息需求的人员到图书馆座谈,全面掌握信息用户的专业、职称、文化、经历、爱好、习惯、专长等特点,了解需求者的研究方向、所缺资料等,建立信息用户档案库,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就能准确的了解用户的研究方向。对读者的个性给予充分关注和认真研究。通过对信息用户档案库的分析研究,随时掌握信息用户对信息的所需、所求和所想,建立重点用户信息档案,定期跟踪调查、定题服务,及时改变服务方式和内容。其中一种最简单、最易操作的调查方法,是现场调研法,另外还有问卷调查法、电话询问调查法和网络调查形式都可以了解用户需求。通过对资源类型、信息对象的系统分析、数字统计,将信息服务实践经验深化为个性化信息服务原则,并把握个的开展及变化规律,建立科学的个性化信息服务评价标准,对信息服务效果进行定量管理和分析评估,使信息服务更具针对性、科学性。
2.2 开展人性化服务
在图书馆与读者中强调人文管理,重视情感交流、价值标准、行为模式的导向,营造信息服务的良好环境,开展顺应人性、尊重人格的情感服务。首先必须加强与读者横向和纵向的联系,加强思想和情感上的沟通,建立双向平等、温馨包容的亲切关系。图书馆员在阅览室要关注读者,注意读者的语言、姿势、表情特征,寻找读者潜在的、隐形的信息需求。同时加强信息导航力度,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读者开展个性化的信息增值服务,提供经过分类、整理、优化后的信息。利用互联网强大的交互与信息用户联系,通过交流了解需求,融入课题研究中,为其提供定向化的预定信息,并帮助信息用户建立个人信息资源系统。所提供的信息不仅新颖、快捷,还要求专业化、特色化。通过参加信息会、学术报告会、读者座谈和网络交流联系,编制各种专题信息文摘、题录、索引,并提供相关全文资料等;使读者的信息需求满足之后,再唤起对信息新的期望,形成信息供需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高校 图书馆 信息服务
【中图分类号】C2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b)-0203-01
信息服务就是向社会信息需求者提供信息的服务。信息服务业就是对所有信息资源进行收藏、处理、加工、研究、贮存、提供的产业部门。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信息的作用广为社会各阶层成员的认识,信息的需求日益迫切,类型广泛,多种形式的,新型的信息服务并重。多元化信息服务的格局对于图书馆的发展存在着影响。高校图书馆工作重点应全方位介入经济活动,把开发信息资源、提供信息服务、争创信息效益作为主攻目标,由被动单一的文献收集、整理、加工、提供静态的原始文献资料转变为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提供精、准、深、专、快的情报信息,创造出巨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图书馆信息为学校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信息是我们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现代管理科学认为,领导者在决策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复杂而困难的问题,要作出正确的决策,就需要借助真实准确及时的信息。各类的信息既是宝贵财富,也是领导科学决策的依据。科学的决策是知识、科学、信息的综合,在科学决策的各个阶段,信息始终是创造力的源泉。只要高校图书资料工作注重开发信息资源,在市场经济建设中捕捉瞬息万变的信息,就能为领导决策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发挥更大作用。
2 情报信息为教学科研提供服务
在信息社会,网络技术的发展于普及使传统图书馆的工作方式及读者使用图书馆的方式、要求都有了巨大的变化。不仅图书馆业务工作实现了高科技手段与应用,而且服务工作也不再仅局限于为读者提供文献,而是要根据读者需求,提供大量的、各种载体的、经过精筛与综合得信息资讯。
情报信息的工作既是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基础和条件,又是科学研究成果的表现和继续,在现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世纪,情报信息是促进科研的先导。高校图书馆情报信息工作要为教学科学研究提供优质服务。
超前服务。在教学科研项目确立之前,图书馆要做好预测工作,为科研项目的可行性论证提供详实资料。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要为教学科研服务提供全方位服务,为各个科研项目提供相应的情报信息。把被动的服务方式,变为主动的提供超前服务。
跟踪服务。图书资料人员应根据课题需要跟踪服务,及时准确提供所需信息,筛选篇目,分类加工。既要纵向反映课题研究的历史面貌、现实动态和发展趋势,把握其进程,又要横向进行比较可以看出该课题具备哪些特色,这样达到广与精的统一,以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科研工作效率的提高。
创新服务。对于现代大学而言,发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己成为日益重要的教育目标,而知识创新是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强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高校图书馆作为校园的文献信息集散地,再知识的存储、利用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为知识创新提供文献信息保障,在知识创新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图书馆要跟上学校的发展步伐,面对知识创新,在各个环节上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而创新服务是关键,因为服务是图书馆永恒的主题,只有开展创新服务,图书馆的发展才有活力,图书馆才有生存下去的希望。高校要以最快速度获取最新信息,充实教学内容,深化科研项目,否则就会落后,失去应有的价值。高校图书馆必须把二、三次文献的开发和利用放在重要位置上,对分散的零散的原始文献信息进行加工、经过筛选,去粗取精,按照一定的专题编与书目、索引、文献、提要、文摘、综述、专题名词解释等,为科研工作者节省查找信息的时间。
3 情报信息为发展经济提供动力
在市场经济建设中,我们要利用自身有时,主动与经济建设主战场接轨,创办开发性的经济科技信息尸体,是信息资源获得充分利用。在情报信息开发中,我们要树立竞争观念:信息市场的竞争不仅体现在信息收集、开发、加工、输出等方面职能,还体现在采取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方式上,应根据市场需要提供最新信息服务,提供二次、三次文献服务,文献文摘检索服务以及代译、代复印、代查找等等。二要树立市场观念:新技术革命的核心是以全面扩展人类的信息功能、尤其是人类的智力功能为目标的信息革命。现代社会将是信息社会会随着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信息已走向产业化、商业化、为企业、为广大用户提供实用技术信息和产、供、销经济信息。高校图书资料工作开发信息产品、参与市场竞争,不仅能创造可观的效益、而且有利于信息产业的发展壮大。三要树立效益观念:信息产业是以现代信息技术对各类信息进行采集、识别、转换、存储、传输、显示、模型和再生产的知识密集型高科技产业,同其他产业相比,具有投入少效益高的特点。二十一世纪世界经济竞争是以信息领导的竞争为核心,面对新形势,高校图书情报信息的开发应加快步伐。
4 情报信息为图书资料人员自身发展提供了机遇
情报信息开发工作是服务性和研究性相结合的工作。搜集各类情报、研究和开发信息资源,应有专业情报意识,还要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业务工作能力,需要一支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的专业队伍。这支队伍,一要具备强烈的情报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是体现专业情报知识和职业道德责任的主体意识,如果没有信息意识或信息意识淡薄,就不会主动地捕捉信息,许多信息情报成了隔日黄花,滞后传递给用户时就失去时效和价值。有了强烈的信息意识就会自觉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分散孤立的浩瀚文献资料中概括、归纳、整理出有关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方面的信息,这种针对性强、信息价值高的主动服务可以锻炼分析综台的思维能力,解决用户的需要。二是具备精湛的专业知识技能,情报信息工作是一门科学。由于现代科学迅速发展,传统的学科界线渐趋模糊,伴随着各学科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文献资料也在相互交叉渗透,情报资料人员必须具备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学识,文理渗透,触类旁通。知识是培养能力的基础,要在实践中不断加强使用各类检索工具的能力。因为,检索工具是物化了的智力,在对原始资料加工整理、编制索引、著录卡片、专题摘编等方面能提供很大的帮助。图书资料人员应掌握计算机操作方法,掌握缩微复制技术,还要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三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图书资料信息工作的关键是人的问题,没有一支素质高的精良队伍,是不可能提供优质服务的,没有热爱事业,以无私奉献为天职的职业道德,即使现代化设备条件很优越,也未必能取得好成绩。知识就是力量,信息就是财富,我们应高度重视图书资料工作的信息效益,为科研工作发挥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东升.论21世纪图书馆发展的社会化特征大学图书馆报,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