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5-09 08:12:1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公务员考试方案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于“贯彻执行能力”,考试大纲解释道:“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根据考试大纲的解释,华图公务员考试辅导专家李天甲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把握所谓的“贯彻执行能力”。
申论材料往往涉及一个或者两个社会现象或者社会问题,同时,给定材料中也会包含一些解决该社会问题的具体措施。因此,华图公务员考试辅导专家李天甲认为,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很可能会要求考生针对材料中提到的某一项具体措施提出(写出)具体的执行方案或者实施方案。考生在写出具体的执行方案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实施方案的关键在于把握好相关部门出台这项措施的背景、目的与意义,这样才能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对此,考生可以通过阅读材料来了解出台这项措施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其次,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所谓的依法行政原则,简单来说包括六个方面: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在申论考试当中,考生除了要固守原来提对策的基本原则——可操作、合常理之外,还需要特别体现我们具有“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的意识与素质。我们的主体要合法,我们的措施要合法、我们的程序要合法以及我们的执行措施要高效便民,而不能低效扰民。
再次,根据客观实际情况。这就要求考生仔细阅读材料,充分体会材料设定的“场景”存在哪些“客观实际情况”。针对这些客观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灵活变通地制定相应的执行方案。
报名,一波三折
2007年8月,我在国内念完本科之后,投奔在德国的父母,同时开始了在法兰克福大学读MBA的留学生活。
2009年圣诞节前夕,我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德国联邦政府公开招聘政府公务员。我眼前一亮:出国前,导师多次提到,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从政都是年轻人就业的一个主流选择。他曾经对我说:“要真正了解社会,就必须到政府里面去。判断一所学校的实力,就要看这所学校的教授和学者对政策的影响程度。”
来到德国后,发现德国社会也有主流意识的说法――从商或从政。在一些欧美西方国家,从商从政并不那么泾渭分明,在德国也有很多著名的政治家同时也是成功的商人。
我发出了申请函。三天后,却收到了拒绝回复――“德国联邦政府公务员考试的资格要求之一,就是参与者须拥有德国国籍。而你现在的身份只是一名留学生,显然在这方面存在问题。”
导师康拉德教授知道后,说:“这不是完全没有可能。理论上,德国是不允许非德国国籍的外国人报考的。虽然你不是出生在德国,但父母已经获得永久居住权,你拿到德国国籍只是时间问题。当然,要想得到招考委员会的认可,必须有学校的推荐信,证明你很优秀,能够胜任一些普通人无法胜任的工作。如果你需要的话,我可以建议学校推荐你参加,但是你要考虑清楚,最后胜出的可能很小。”一番话让我重新燃起希望。
2010年1月12日,康拉德教授带着我来到法兰克福大学就业部,他们详细了解了我的经历,听说我曾经以实习生的身份在黑森州州政府工作过,他们要求我拿出证明。我马上拨通了黑森州财政部的电话,得到对方证明后,学校就业部很快为我向组委会发送了推荐信。
1月26日,康拉德教授来到了我的公寓,只见他微笑着变戏法似的从口袋里掏出一封快递,“学校替你发出的申请,组委会已经通过了……”
考试,陷阱多多
我了解过德国公务员的起步工资,月薪约1500欧元左右,这与BMW、西门子等大公司相比,没有什么诱惑。但在政府工作,无需缴纳社会保险和养老保险,圣诞节前还能拿到第13个月工资,能第一时间接触到政府决策,也能展开交往,培养人脉。
同时,德国政府的管理经验也值得学习,比如高级外交官员出差,一定买全价票,因为公务经常要求变化航班,打折机票不能随时退换;比如高级官员出差也只能坐经济舱,如要升舱,自己掏钱。
德国政府公务员面试时间是每年4月。去柏林之前,大学就业部特意安排了主任助理汉斯对我进行陪训。他找来了以往德国公务员考试样题,此类试题是保密的,我所做的试卷只是冰山一角而已。试卷分为四部分,每部分45分钟。因为题目分数不同,我按照前后顺序来完成,结果吃了个小亏。汉斯说:“这套试卷本身就是一个陷阱,考验人的反应能力。如果你没有把握完全做完,那么就要先从高分题做起。”
来到柏林,我早早地赶到了考试地点――帝国大厦。考场前台的大屏幕上投射着一张图片。“总理府!”我兴奋地说道。“小姐,你错了!”身边一个小伙子低声对我说,“这个洋葱头建筑是国会大厦,不是总理府。去年我就在这里面吃了亏。”
经过攀谈,我才知道,包括德国人在内,很多人都容易将国会大厦与总理府混淆。这两个建筑也可能作为“陷阱”来考问,如果回答错误,印象分就会打不少的折扣,因为考生连德国的政治中心都认错,可见对国家的关心程度不够。德国小伙子告诉我,他是第二次参加公务员考试了,他说:“小姐,你要当心些!面试和笔试虽然看上去简单,实际上却是一环套着一环,必须时刻让自己的思路保持清晰。”
面试提问都是一些常识性问题,也会问一些你对当地州政府的看法。有了先前的提醒,我谨慎起来,每个问题都认真思考后才作出回答。面试完后我平静地等待着笔试,一个大嗓门的年轻人正在谈自己的经验:“面试回答问题是有技巧的,每个问题你都要思考一下,不过最多一分钟左右。不思考会显得你草率,思考过长又显得你不够聪明。”竟然连回答都有讲究,我感到真是学了不少东西。
笔试和我先前接受的培训差不多。刚拿到试卷,我就找高分题先完成,考试全部是选择题,主要是场景题,题干部分告诉一个政务场景,然后四个选项,选择一个你认为最合适的处理方式。最后有一些心智测试题,无所谓正确答案,主要是考察性格等特质。
考试整整进行了两个小时,从考场出来,我头晕眼花。
落选,收获经历
2010年4月初,我收到面试的通知。康拉德教授和汉斯先生都很高兴,学校还为我组织了一场小型派对。
面试通过的考生,4月下旬要到柏林参加为期一个月的培训。这些人在德国被称为“入选者”。能走到这个程序,在当地人看来已经相当了不起了。
不过,汉斯说,入选者培训结束后,联邦政府会颁发毕业证书,这意味着你得到了政府的认可。但是,想要得到公务员的工作,还要参加一个联邦各部门联合举行的“招聘会”,有部门接收,你才算通过了考验。奇怪的是,很多培训期间成绩优秀者却在招聘会递简历时被淘汰,不知道那些部门是凭什么作为依据而拒绝这些优秀人员的。
说是培训,其实更是一场模拟游戏。每天上午一个课时的公务员守则和各个部门的规定,剩余全是模拟时间。我得到的题目是虚构一个居民居住工程项目,要求详细地作出规划。从工程的准备推广,到居住工程的设施配备,拿出全套方案。
我首先考虑居住的舒适性。我查阅了不少节能材料,比较室内设施,半个月后,完成了方案。上交第二天,培训老师席勒女士单独带我去了柏林东郊第27街区,这里住着一些居住条件不算好的居民。席勒在车上告诉我:“你今天需要做的就是去27区,然后作为方案设计人,向那里的居民宣传和推广你的设计,争取到更高的入住率。”她的话让我感到忐忑。来到27街区,我才发现已经有人组织了居民等待着。
德国人的问题相当刁钻,有的甚至连抽水马桶的高低,抽水口的宽窄都会问到。一场推广下来,我满头大汗,有许多现实问题我的方案里都没有提及,起初交上方案的得意已经荡然无存。我向席勒女士要求:“您能不能把方案还给我?我做个修改。”
6月10日,最后的考验终于到来了。这次是在联邦政府内,卫生部、建设部、国家银行等许多重要管理机构摆出了招聘台。因为我学的是工商管理,所以选择了建设部和国家银行。简历投递后,我们在大厦外草坪上等待结果。
随着念到的人越来越多,我的心逐渐沉重起来, 席勒女士安慰我们说:“别沮丧,不是你们不出色。培训中的虚拟项目方案决定了最后的结果。比如你注意到医院的建设,而且提出了合理的理由,那么你可能被卫生部录取。而考虑到投资问题,也可能会让财政部感兴趣。你最后的方案修改很合理,但是第一次方案中的重点方面不切合你所选择的部门,你依旧会被淘汰。”
模式一:给出或指定材料中的一个具体案例或社会现象,要求考生从案例或现象中找出潜在的问题。
剖析:比如,假如材料中提及“超女”、“快男”等“选秀热潮”,考生不能单纯地认为这是一种“不理性”的行为,而是应认识到问题的“本质”在于:目前社会存在一种浮躁意识,应该加强对青少年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
模式二:归纳材料中的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来源:考试大
剖析:这是国家公务员考试每年都会考察到的常规题型,需要考生全面把握材料中的主要内容。往年都是要求考生针对“全部申论材料”进行概括,今年有可能是针对“部分材料”进行概括。比如:“请根据给定材料中的有关内容,归纳材料中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模式三:给一个“解决方案”、“法律法规”或“公共政策”,要求考生根据所给内容,做出合理评价,并针对其中的不足之处,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剖析:这里,申论材料有可能是给出已经实施了的“方案、法规或政策”,如“燃油附加税”、“停止无偿提供塑料袋”,也有可能是给出还“未实施”或“存在争议”的“方案、法规或政策”,如“恢复五一黄金周假期”。无论是哪一种,其实出题的目的都是希望考生能全面地去看待社会问题,做出科学的判断,并能提出支持自己观点的依据。
模式四:给出一个具体的执法场景,要求考生在这个场景之下,做出合理的执法决策。
剖析:比如:“假如你是一名城管执法人员,当你面对城市摊贩时,如果对方出现暴力抵触执法的情况,你会如何处理?”其实这种题型的预测,主要源于今年的“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增加了“贯彻执行能力”的相关表述,从这个角度看,有极大的可能考察考生对“具体执法事务”的“处理能力”和“应变能力”。
模式五:“对策”的剖析题。
剖析:这里比较特殊的是关于“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大纲表述:要求考生“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来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这就要提醒考生,记得多看看时事新闻,积累一些时政素材,以便能更好地解答这一类题目。
模式六:议论文写作。
剖析:对于“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大纲要求“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这一类职位在论证过程中,对论证手法的要求是比较高的。而且,大纲中的“准确规范”一词应该是指“文章用词需要规范化”。因此,建议考这一类职位的考生切记在行文时,不可过于口语化。
对于“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考生关键是一定要对事件、观点做出“准确的判断”,不能偏离国家的主流观点。至于“论证的丰富性”则不是这一类职位考察的重点。
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申论考试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类试卷。
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
关于申论部分表述
(一)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考试大论坛
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本文来源:考试大网
(二)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能够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
贯彻执行能力——要求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
论文关键词 公务员报考 行政法角度 依法行政原则
2010年11月,法院最终判决确认被告广西人事厅在2005年公务员招考中超越职权为原告所报考的广西新闻出版局法律专业的图书出版管理处职位设定“硕士以上学历、30岁以下”强制性资格条件并拒绝原告报考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对此,广西双料歧视案总算告一段落。然而,案件跌跌撞撞经过了五年,我国家可能因此失去了一个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才,同时也浪费了国家资源。近年来,国家机关擅自更改公务员报考资格的案例比比皆是,甚至可能会为某机关领导子女,亲戚的某方面特产量身定做某个职位,如2007年,福州市工商管理局马安区招收科员一名竟然要求乐器演奏水平达到十年以上。这种明目张胆的做法是在我国的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众所周知,报考公务员是我国公民的一项重要的政治权利,是公民主动接近国家权力的机会,对公务员报考资格的过于限制就是对公民重要政治权利的限制。然而。公务员报考资格是公务员制度运行的首要关卡,在实践中却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对此,国家应采取相应措施,处理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否则,将会影响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方向。
一、我国对公务员报考资格的限制的主要方面
(一)关于专业限制问题
国家对公务员报考的专业限制较大。纵观国家公务员报考职位表,尽管职位多种多样,然而,大多数职位的专业则限制在法律专业,中文专业,思想教育专业。其他专业,如,工商管理专业,英语专业,传媒专业,可以报考的职位则相对较小。并且对专业成绩的限制也较大,如大多数职位都要求英语专业的考生达到英语专业八级以上。至于其他没有专业限制的职位,更是少之又少。以至于,我国的公务员报考常常出现对一些职位的报考人员多出应招人员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而对另外一些职位则没有人报考的现象。
(二)关于年龄限制的问题
尽管我党方针规定要求干部年轻化,但相关部门对年龄限制的随意性较大。如一些岗位规定本科毕业生年龄在25岁以下可报考公务员,一些岗位则要求28岁一下,对此,我国《公务员法》明确规定对公务员报考的年龄限制在23-35岁之间。特殊情况还可以放宽。一些部门却借用党干部年轻化的方针随意的缩减年龄。
(三)关于是否应届的限制
2011年6月4日,四川省省委组织部消息称,除特殊职位外,四川省省级机关公招将从2012年,不在招收应届毕业生。这意味着,从2012年起,“国考”、“省考“都不再招收应届毕业生。然而纵观2009年国家公务员报考职位表,大多数的职位都要求只能应届毕业生报考。究竟这种由“应届”向“非应届”的绝对转变是好于不好?是否有利于我国国家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行政效率的提高?是有待商榷的。
(四)关于学历限制的问题
我国公务员报考常常出现门槛过高,而出现相应人数未达报考人数的问题。如“2010年中央简章”中规定的:国家发改委所有39个职位均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民政部所有6个职位中5个要求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另外一个要求博士研究生。究竟这样设置如此高的学历门槛的意义以及合理性何在?
二、限制公务员报考资格有违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一)依法行政原则
依法行政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该原则要求行政机关行使权力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我国《公务员法》明确规定对公务员报考的年龄限制在23-35岁之间。特殊情况还可以放宽。上文中提到有关部门利用职权任意缩减公务员报考人员年龄,显然是有违公务员法规定的。
(二)比例原则
比例原则有三方面的要求:第一,合目的性。是指行政机关行使裁量权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必须符合法律目的。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旨在提高国家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升行政效能。任意对公务员报考资格加以限制,例如上文中提到对学历的限制,现实中,本科生优秀于硕士生的例子比比皆是,、因为学历不够而让失去一个可能会为国家建设作出贡献的人才显然是不符合公务员制度建立的根本目的的。第二,适当性。是指行政机关所选择的具体措施和手段应当为法律所必需,结果与措施和手段之间存在着正当性。2007年,福州市工商管理局马安区招收科员一名要求乐器演奏水平达到十年以上。乐器演奏水平与能否胜任科员的职位显然是没有任何关系的。采取这样的措施显然不符合适当性原则。第三,损害最小。是指在行政机关在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实现某一行政目的的情况下,应当采用对当事人权益损害最小的方式。上文中,对公务员报考资格的种种限制,不仅违背了我国行政法与宪法的规定,更损害了我国公民重要的政治权利。
(三)正当程序原则
正当程序原则要求程序公开,公众参与。国家机关部门擅自对公务员报考资格的年龄,专业,工作经验加以限制,没有听取民众的意见,也没有正确根据法律的规定加以限制。
(四)权利救济原则
2010年11月,法院最终判决确认被告广西人事厅在2005年公务员招考中超越职权为原告所报考的广西新闻出版局法律专业的图书出版管理处职位设定“硕士以上学历、30岁以下”强制性资格条件并拒绝原告报考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经过五年的时间,四次审查,最终才产生这样让公民满意的结果。然而,事实上,还有很多考生对报考资格满腹牢骚,状告无门,只能忍气吞声。即使案件被法院受理,效率也较低。如上述案件,经过了五年时间案件才得到了最终判决。这样的胜诉对考生究竟有无意义也很难说。 三、问题的解决办法与意义
(一)严格贯彻《公务员法》和《行政法》规定,废除关于公务员考试的歧视性规定
国家机关采取对公务员报考资格的限制应该严格根据国家《公务员法》和《行政法》的规定。对于一些对报考资格的歧视性规定,应该及时废除。而对于报考资格的年龄、专业、工作经验、户籍的限制,应出台相关的法律,专门作出规定,避免机关任意采取措施对公务员报考资格加以限制的情况再次出现。
(二)完善监督救济程序
国家相关部门应及时审查用人单位提供的考生报考资格限制的文件,及时更改或删除不合理,不合法的内容,由“形式审查”变为“实质审查”。并建立相关的责任追究机制。同时,公民可以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对报考不合理的限制及时提出行政复议,相关部门应有效的根据公民的意见作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三)适当放宽公务员报考的条件,让考生能够在公务员考试中公平竞争
传统上,“任人唯学历,用人看出身”成了权威的人才观念,于是家长便拼命让孩子追求高学历而非高能力,追求金字招牌而非高素质,这误导了人才培养方向,也是对社会资源的一种浪费,不利于我国人才建设的健康发展。公务员是国家的工作人员,其职责是为人民服务,为国家服务。放宽公务员报考条件,不仅可以有效的保障公民的重要政治权利,而且能够使国家在更广的范围内选拔人才,对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中有重要的意义。
(四)提高公务员考试的质量
嫁碗族,雾里看花的“幸福”
既然考公务员无望,索性就嫁个公务员,殊途同归的曲线救国方案如今在嫁碗一族中不但受用,简直成为择偶的硬性指标。被誉为“中国第一考”的国家公务员考试,2009年11月份的考试中参考人数就达到一百多万人次,相比2008年的八十多万人,再次将历史纪录刷新。如今的公务员考试已经不是什么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早已是上演了一场百万人齐过索道的“险剧”。百万大军争夺寥寥数十个职位,“马革裹尸还”的几率自然可想而知。
同样是为了一份稳定有保障的工作,同样是要追寻一种安稳有希望的生活。面对那个高高在上、百万人争抢的“饭碗”,有孜孜不倦、迎难而上的“考碗族”,自然也就会有“‘败’则生变”、懂得曲线救国的“嫁碗族”――既然“夺”碗不成,那就“嫁”碗,只要有这个“碗”,那就不愁得不到安稳幸福的生活。这就是“嫁碗族”简单而又“单纯”的初衷,她们,只是希望能得到一种稳定有保障的生活――嫁给百万雄师中的佼佼者,那些“夺碗”的英雄。究其根本,也不难理解这些“嫁碗”姑娘们的良苦用心。当豪门嫁娶的门槛越来越高,在经济动荡的大环境之下,见惯了身价不菲的亿万富翁一夜之间一贫如洗,女孩们愈发懂得,财富不过是过眼云烟,在追寻幸福生活的道路上,与其追求极端的财富,不如向往稳定祥和的生活状态,毕竟,这才是幸福生活的根本与最终归结。
根据一份幸福指数调查数据显示,公务员俨然已经成为当下公认的最幸福的职业。与此同时,那些没能成就这份幸福的职业,未能有幸考上公务员的女孩,纷纷将“嫁个公务员”作为自己的婚嫁目标。在“嫁碗族”的眼里,稳定的生活,一个能保证全家大小温饱的铁饭碗才是生活的根本,也是自己择偶的标准。但是,婚姻生活的幸福与否,是否真的会与嫁给何种职业与身份的人产生必然的联系?恐怕相当多的人都不会苟同这样的观点。毕竟,对于婚姻生活来说,“面包”固然不可或缺,但爱情,更是幸福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只是一味地追求一个手捧铁饭碗的公务员能给自己将来的生活带来的安全和保障,那谈及幸福,恐怕只能是仁者见仁的事情了。
“饭碗”在眼前,爱情靠边站
比起经济适用男,在“嫁碗族”眼中,公务员似乎更具投资价值,是名副其实的“潜力股”。
首先,公务员本身已经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绩优股,他们普遍拥有较高的学历和较高的素养。比起其他职业群体,公务员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的稳定性都相对较好。而且,在医疗、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享有一定的福利。公务员的收入水平也居于当地居民中等偏上的水准。从投资的角度来讲,作为单身男人中的“潜力股”,公务员升职的空间也很大,而且一旦升职,随之为个人和家庭带来物质益处和精神满足上的附加值也是不可估量的。
纵然嫁个公务员老公,从物质上来讲能为将来的生活带来千般万般之好,但这种只为满足物质生活需求而忽视感情需求的择偶方式,多少都会显得有些浅薄和功利。“嫁碗族”与“碗”之间的婚姻结合方式,更像是一场裸的交易。一方是目标明确的“买主”,另一方是手握筹码(公务员身份)的卖主,交易双方都要以自己一生的幸福为赌注,输赢似乎全看天意。在这段婚姻“交易”中,唯一缺乏的便是婚姻组成的必备元素――爱。
一、应考注意事项
中国人民大学公务员研究所所长李如海教授认为,考生备考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平时积累比临时突击重要,掌握方法比多做题重要。不管是报考哪一类职位的考生,都要熟悉《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的考试方法,但无须反复做题,只要适当地做一到两次练习就行了。李如海教授说,这样的练习做太多不会有太大作用,只要知道考试题目是什么类型、用什么样的思路去解决就行了。他提醒考生,不同的题型要用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去解答,比如《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的判断、推理等题目,临时突击做练习无济于事,主要靠平时的积累,不管是知识的积累,还是实践的积累,都很重要。推理题经常给出一系列日常行为事件,要求考生按行为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序,这就需要考生有实践的积累。而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类的题目更需要技巧,这些技巧是和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相连的,所以调整后的考试更需要的是方法和积累。“高分低能的考生肯定是无法通过这样的考试”。
第二,考试的时候一定要审清题目。公务员考试时间很紧张,尤其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很多考生都答不完全部试题。因此,做题之前,就一定要认真把题目看清楚,准确答题,减少盲目性,避免因为改正错误而浪费宝贵的时间。
第三,回答问题要联系实际,忠于试题。公务员考试说到底是要看考生究竟是不是做公务员的“材料”,改革后的考试对考生实际能力的要求更严格了,所以,考生考试时一定要多联系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实际,不可以凭空想象。答题时一定要忠于原文,在所给材料中寻找答案。
二、掌握正确的应考技能
有些人平时表现十分出色,但在考试时总是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这种情况与缺乏正确的应考技能不无关系。在考试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会有助于自己真实水平的发挥:
1调节自己的情绪
大多数人在考试前都会出现比较高的焦虑情绪,这是很自然的事。那么,在这种时候应该怎么办呢?首先,应该树立一个信念,就是要把焦虑变为动力,从思想上让自己得到放松。其次,要检查一下自己的学习习惯,保证有足够的复习时间,使自己不会在考前最后一刻感到懊悔和紧张,更增加了自己的焦虑情绪。第三,不要把考试看得太重,只是把考试当做显露自己才能的一次机会,就会减轻许多心理负担。此外,考试前准备好必需物品,提前到达考试地点熟悉考试环境等,都有助于稳定我们的情绪,坦然地面对考试。
2把握好考试时间
考卷打开后,不要忙于做答,先把卷子浏览一遍,了解总的题量以及各题的难度情况,粗略分配一下每道题所用的时间,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答题过程中灵活掌握。
3先做会做的题
千万不要在难题上花太多的时间,先保证把会做的题目做完,否则得不偿失。遇到难题时,在上面划一个记号,而后跳过它,若答完所有题时尚有时间可以再思考这些题目。
4避免犹豫不决,重视直觉思维
在考试过程中,往往还会遇到这种情况:针对一个问题,想到了好几种可能情况,或者觉得几种答案都对又只能选一种时,应试者往往会陷入沉思,犹豫不决,最后瞎猜一个答案。在这种情形下,建议你采纳最先想到的方案,也就是说,要重视直觉思维的结果。直觉思维是以过去的体验和知识水平为基础产生的,故有一定的正确性,它比随意瞎猜更有效一些。
【论文摘要】:文章简单介绍了目前公务员面试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并且对公务员面试工作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我国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迄今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由于各种制约因素的限制,在运行过程中,特别是在面试过程中出现了诸多不足,影响了现有公务员招录制度的实施。
一、公务员面试存在的问题
1.面试的模式化和试题的局限性
目前面试经常采用的测评要素是综合分析能力、计划组织协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应变能力、自我情绪控制能力、洞察力等。这些固定的测评要素已被社会上研究得相当深透。因此,应考能力较强的考生在在面对一些模式化题目时,立刻知道考查哪个方面能力,当然就按测评要素回答问题了,很难考察出应试者的真实能力。此外,每个测评要素的试题题型基本是固定的、有规律可循的。随着应试者应考能力的增强,给测评试题的命题带来极大的难度。
2.面试形式的单一性
目前,面试采用的方法是结构化面试方法和部分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方法。面试方法单一,针对性不强,往往是那些语言表达能力强、性格外向的应试者占优势,而都选拔这样的人到党政机关工作,在有些岗位上是不合适的。此外,面试形式存在"一刀切"问题。比如:同一天的面试全国一题、全省一题的现象,不同级别、不同职位的应试者,采用同一方法、同一要素、同一试题面试,从形式上看是公平的,而事实上是不公平的。如果长期采用这种形式选人,势必影响党政机关群体作用的发挥。
3.面试工作的组织存在诸多漏洞
第一,面试考官队伍不够稳定,专业素质有待提高。面试考官一般从有招考任务的部门选调,而部门一般又从有招考任务的处(科)、室选调,那么,有一些面试考官完成了本部门、处(科)室的面试工作就再也不能当考官了,造成了面试考官队伍流动性大,不利于面试考官自身水平的提高。此外,考官队伍专业素质不高,目前的面试考官都对结构化面试方法较熟悉,再推出一项新的面试方法,面试考官本身就很难适应,使面试工作的发展受到影响。
第二,面试考官的培训时间短,缺少系统性。面试考官培训大都是临时培训,在每次面试前培训面试考官,面试考官本人及社会上的一些人都知道本次面试的考官是谁,这就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面试考官身份公开化,助长了不正之风。正像有人反映的那样:"有的面试考官是受人(应试者)之托,带着任务来当考官"的现象大有人在;二是面试考官身份公开化,且人数之多,培训时按l:2、1:3的比例培训面试考官,造成了考录部门培训了面试考官,面试考官"培训"了应试者,对应试者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第三,面试经费的短缺,制约面试工作研究。由于人员和经费的影响,对面试的前瞻性工作研究少,对面试方法、测评试题题型创新少,这势必会影响面试的效果和长足发展。此外由于面试经费短缺,考录部门难以按面试工作程序行事,如难以实行面试考官、考场的全封闭组织管理。测评方法、测评要素、测评试题的使用、研究和开发等受到限制。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1.要加强考试测评目标的研究工作。对于考试来说,测评目标是基础。考试只是我们为了目标而采取的手段,再规范的手段脱离了目标都成了无本之木。公务员考试作为政府选拔新生力量的手段,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包括资格审查、笔试、面试、专业考试等各个阶段,如何科学合理的界定各阶段的测评目标,正确调整各部分在整个公务员考试中所占地位和比例是确保考试科学有效地前提。
2.要加强考试方法的创新。无论结构化面试还是无领导小组讨论,作为单一的考试方法都有其生命周期。要想始终确保面试的有效性,必须尽快建立针对面试方式方法的长效研究机制,努力开发更多的适用于全国及各省大规模招考的方式方法,通过多种方法的组合和变换才有可能尽量减少面试的复习效应,确保面试的有效性。3.要加快面试命题专家队伍的培训工作。拟担任考官的人选主要应从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干部(人事)处、各类业务职能处(室)、各机关单位、高校(科研)机构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中选拔,在组合上应注意性别、年龄、职务、职称结构,在具体要求上考官人选必须是政治、业务、身体、心理素质好的,并通过培训、考核公务员面试作为涉及到多学科的选拔性实践活动,必须有相关的专业人员保证,必须要求相关学科的相互配合。作为国家,应加大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对现有研究人员加以整合,有目的的针对目前公务员考试面试中出现的问题加以研究探索。
4.各省市应尽快建立起一支相对稳定、高素质的考官队伍。实践表明,一直以来制约公务员面试工作向前发展的主要瓶颈有两个:一是命题技术水平,二是考官队伍素质。在结构化面试进行中,由于考生之间彼此是相互隔离的,互相不知道对方的表现,这就给我们考官评价的误差提供了掩蔽,考官在评价上即使不太准确,也不会引起太大的社会反响。如今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推行,考生的表现走向透明,这就对考官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考官素质不仅影响着面试的有效性,而且还关系到社会对考试录用制度的认可与否。
三、公务员面试工作的发展趋势
1.形式的丰富化
面试早己突破那种两个人面对面,一问一答的模式,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形式。从单独面试到集体面试、从一次性面试到分阶段面试,从非结构化面试到结构化面试,从常规面试到引入了演讲、角色扮演、案例分析、无领导小组讨论等情景面试。
2.程序的结构化
考官以前对面试的过程缺乏有效地把握,面试的随意性大,面试效果也得不到保证。目前许多面试的操作过程已逐步规范起来。从主考官角度,面试的起始阶段、核心阶段、收尾阶段要问些什么、要注意些什么,事先一般都有一个具体的方案,以提高对面试过程和面试结果的可控性。
3.提问的弹性化
以前许多面试基本等同于口试,主考官提出的问题一般都事先拟定好,主考官评定成绩仅依据事先拟定的具体标准答案,仅看回答内容的正确与否,实际上这只不过是笔试简单地口述形式而已。现在面试中主考官问题的提问虽源于事先拟定的思路,但却是适应面试过程的需要而自然提出的,前后问题是自然相接的,问题是围绕测评情景与测评的目的而随机出现的。最后的评分不是仅依据内容的正确与否,还要综合总体行为表现及整个素质状况评定,充分体现了因人施策与发挥主考官主观能动性的特点。
4.面试测评内容的全面化
面试的测评内容已不仅限于仪表举止、口头表达、知识面等,现已发展到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心理素质、求职动机、进取精神、身体素质等全方位的测评。且由一般素质为测评依据发展到主要以拟录用职位要求为依据,包括一般素质与特殊素质在内的综合测评。
5.面试考官的专业化
以前面试主要由组织部门的人专门主持,后来实行组织人事部门、具体用人部门和人事测评专家共同组成面试考评小组。许多单位实行用人部门人员培训面试测评技术。人事部门培训业务专业知识,并进行面试前的集中培训,面试考官的素质有了很大提高。面试考官的素质对于提高面试的有效性、保证面试的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卢绍武.公务员面试组织管理,发展研究,2005,3.
黑龙江考题内容在大纲规定的范围之内,基本覆盖大纲所规定的内容。考生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试题,必须对历年的考试题型加以了解,经过对历年题型的分析,发现如下规律:
第一,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平均每题用时最长,是考试的难点,主要考查考生平时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
第二,数量关系题型主要在速度上和解题技巧方面对考生进行考查;
第三,判断推理题型的题量一直很大,是考试的重点题型之一,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中,加强该题型的强化练习,做到有备无患,轻松应战;
第四,常识判断题型、题量、时间都相对减少,主要是考查考生基础知识功底的深浅,难度系数减小,需要平时知识的积累;
第五,资料分析题型是要考查考生对表格、图的认知度和理解力。
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应试准备
(一)、应考的复习准备
很多人认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门科目不需要做复习和准备工作,完全靠的是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其实提前准备一下还是大有益处的。相当一部分考生在走出公务员考试的考场后,都发出同样的感慨:只要认真准备,国家公务员考试其实并不难。
魏老师提醒考生平时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复习:
第一,考生要与时俱进,按照年度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准备。每年的考试大纲都对考生有不同的要求,这需要考生仔细地阅读。
第二,考前无须反复做题,只要适当地在考前做几次练习就行了。这样的练习做得太多不会有太大作用,只要知道考试题目是什么类型、用什么样的思路去解决就行了。准备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的办法是提前做几套试题,一是可以熟悉题型特点,明确答题思路,考试时就可以节省一些时间。测验的考题是逐年翻新的,不可能今年出与去年完全相同的题目。但是,把以前出过的题目稍加变化,作为新考题重新出来,却是屡见不鲜的。因此,仔细研究前几年出现过的题型及特点,无疑会对以后的考试很有帮助。二是可以熟悉规则、了解测验的实施方法和程序。比如答卷纸的使用方法,分段计时的要求,在每个部分、每道题上时间的分配方法等。
第三,平时积累比临时突击重要,掌握方法比多做题重要。《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的考题覆盖面颇广,例如常识判断包括法律、政治、经济、人文、社会、科技和管理方面的内容,临时突击做练习是无济于事的。不管是报考哪一类职位的考生,关键要熟悉《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考试方法。
不同的题型要用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去解答,比如《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的判断推理等题目,主要靠平时的积累,不管是知识的积累,还是实践的积累,都很重要。
而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的题目更需要技巧,这些技巧是和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相连的,所以要通过这个考试,更需要的是方法和技巧。高分低能的考生肯定是无法通过这样的考试的。
在考场上,考生应着重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考试的时候一定要审清题目。公务员考试时间很紧张,尤其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很多考生都答不完全部试题。因此,做题之前,就一定要认真把题目看清楚,准确答题,减少盲目性,避免因为改正错误而浪费宝贵的时间。
第二,回答问题要联系实际,忠于试题。公务员考试说到底是要看考生究竟是不是做公务员的"材料",改革后的考试对考生实际能力的要求更严格了,所以,考生考试时一定要多联系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实际,不可以凭空想象。答题时一定要忠于原文,在所给材料中寻找正确答案。
(二)、应考的心理准备
大多数考生在考试前都会出现比较高的焦虑情绪,这是很自然的事。那么,在这种时候应该怎么办呢?首先,应该树立一个信念,就是要把焦虑变为动力,从思想上让自己得到放松。其次,要检查一下自己的学习习惯,保证有足够的复习时间,使自己不会在考前最后一刻感到懊悔和紧张,消除自己的焦虑情绪。第三,不要把考试看得太重,只是把考试当做显露自己才能的一次机会,就会减轻许多心理负担。此外,考试前准备好必需物品,提前到达考试地点熟悉考试环境等,都有助于稳定我们的情绪,坦然地面对考试。
考试,不仅是对应试者知识、能力进行检验,同时也是心理素质经受检验的过程。良好的心理状态,恰当的动机水平,充分的思想准备,往往比考前其他方面的准备更为重要。当人们面临考试时,一般都有很强烈的取胜动机,希望自己获得成功,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过高的求胜动机,过高的期望水平,又会造成心理上的紧张和焦虑,从而影响到水平的正常发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效果之间并不是线性关系,而是成倒"U"曲线关系。也就是说,过低和过高的动机水平均不利于活动的效果,而只有当动机保持在中等水平时,才会刺激个体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取得满意的考试成绩。因此,在考试过程中,不要过多地思考胜败得失问题,只是把它作为一种对自己真实水平的检验,就可以减轻心理压力,轻松上阵,坦然应对,正常甚至是超常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三)、应考的技能准备
有些人平时表现十分出色,但在考试时总是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这种情况与缺乏正确的应考技能不无关系。在考试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会有助于自己真实水平的发挥:
1.把握好考试时间
考卷打开后,不要忙于做答,先把卷子浏览一遍;了解总的题量以及各题的难度情况,粗略分配一下每道题所用的时间,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答题过程中灵活掌握。
2.先做会做的题
千万不要在难题上花太多的时间,先保证把会做的题目做完,否则得不偿失。遇到难题时,在上面划一个记号,而后跳过它们,若答完所有题时尚有时间可以再思考这些题目。
3.克服考试中的"舌尖效应"
生活中总有这样的情形,一些很熟悉的事情,就是一时想不起来,有一种话到口边却说不出来的感觉,心理学中称为"舌尖效应"。"舌尖效应"在情绪紧张时尤为明显。在考试中遇到这种情况时,不要紧张,可以暂时把空上题目放在一边,先做其他的题,过一会再回过头来思考这个问题,也许就会想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