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大学班级学风建设总结

大学班级学风建设总结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8-28 15:48:2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大学班级学风建设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大学班级学风建设总结

第1篇

关键词 民族院校 班集体建设 五位一体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3.017

Reflections on the Class Construction of Engineering

College of Nationalities Universities

――Take an Engineering College of Dali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ZHANG Wei, WU Baoning

(Colleg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Dali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600)

Abstract Class construction is the important carrier of minzu universities student work, is the surest way to promote good style of study and school spirit formation, in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clas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lege, to accurately grasp th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school orientation different from othe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pecial factors, such as actively to establish good style of study class explore new channels and highly cohesive force.

Key words Minzu universities; construction of class; five in one

大学班集体是在高校学生工作者带领下,由学生有意识并创造性地发挥积极作用的集体。班集体是在学生群体基础上形成的,优秀的大学班集体将会对班级成员起到影响性甚至是关键性的引领作用:它能明确并统一成员的奋斗目标;凝聚起成员的合作和集体荣誉观念;对成员形成内在的影响和约束力;促进优良班风、学风和校风的形成;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升综合素质的主阵地。

大学班集体建设是高等学校学生组织建设中的重中之重,是承担学校各项教育管理任务的基础,优良学风和校风的形成必定与打造过硬的班风不可分离。对于笔者所在的民族院校工科类学院而言,班集体建设除承担基本的职能任务外,因学校办学宗旨、定位及班级成员的特殊性等因素,对其班集体建设需要把握其特殊主题,通过有效的项目运作载体,形成特色鲜明的班集体建设思路。

1 以目标为导向,准确把握班集体建设的核心主题

做好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紧密把握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其主动性,要高度重视班团组织这些主要组织形式。班集体不仅是教育对象,更是教育的强大力量。正如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因此,重视班集体建设工作,以此发挥学生群体中的正能量,促进学生教育和管理适应新形势、新变化。

对于民族院校工科类学院,以笔者所在学院为例,按照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现代化民族大学的办学目标以及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办学宗旨,在开展班集体建设过程中,需要正确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尊重各民族同学的风俗习惯,以促进民族团结为出发点推动班级凝聚力建设,以打造优良学风为归宿塑造班风,最终形成以团队凝聚力和优良学风两个核心兼具的优秀班集体。

2 以项目为载体,全面实施五位一体的工程化运作机制

图1

近年来,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民族院校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结合院校实际,切合学生需求,实施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项目工程。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大连民族学院第三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学校党委学生工作部下发了《关于加强七项教育的实施意见》和《树优良学风,创先进集体,争做文明大学生主题教育活动方案》等通知文件,笔者所在的工科类学院在学生工作开展过程中,牢牢把握班集体建设这一主渠道,以集体发展带动个人进步,让个人增光为集体添彩。通过制度建设、队伍组建、特色活动、考核表彰、总结创新等五个方面,通过一系列主题活动为载体,经过近两年的实施完善,取得了一定的实效,成为提升学院学风建设水平和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有力突破口,形成体系化的班集体建设工程项目。实施方案如图1所示。

2.1 制度建设

围绕学校下发的文件要求,学院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奖学金实施办法及一系列通知文件,明确先进班集体的建设思路,把学风建设和团队建设确立为班集体建设的两个基本落脚点。

2.2 队伍组建

学院学生工作者密切与各班级班导师的联系,重点引导班级学生干部、学生会干部、学生党员在班集体建设中的关键作用,加强对学生干部吸纳和评优入党工作的过程管理。

2.3 特色活动

开展活动是实现目标的关键载体,学院围绕学风建设和团队建设两个基本点,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富有特色的集体活动。在学风建设领域,考虑到工科类学院以应用为主的学科特色,需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动手实操能力,因此会分年级举办有针对性的学科竞赛活动,一年级举行基础学科知识竞赛,科目主要为“高等数学”和“大学英语”;二年级举行专业基础知识竞赛,重点考查对数字电子技术和电路原理等专业基础学科知识的应用掌握;三年级举行电子产品设计大赛,重点考察动手实践能力,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应用。比赛结束后,学院将组织专业教师团队,对比赛成果认真评定,对优胜的班级团队和个人予以表彰。团队建设方面,近年来,学院针对不同年级阶段举行了校歌合唱比赛、英语话剧比赛、拔河比赛、校园running man等团体赛事。校歌合唱比赛在一年级入校后举行,将入学爱校教育与团队意识培养相结合,成为新生入校后的第一场大型集体比拼活动;英语话剧比赛和拔河比赛在二年级举行,英语话剧比赛在四六级考试前举办,绝大多数同学会在二年级准备英语过级考试,有益于增强班级英语文化氛围。拔河比赛在二年级开学后举行,作为集体活动的传统项目;校园running man是一项户外综合素质拓展的团体活动,二、三年级都会举行,既有益于增强身心锻炼,也为促进班级凝聚力的形成。

2.4 考核表彰

每年9月份,在学校统一部署奖学金评比工作后,学院随即对一年来的班集体建设进行总结评比,通过确立的量化考核指标,对各班级在守纪、班级及格率、班级操评分、班级荣誉、寝室卫生等方面进行考核,并分年级召开先进班集体评比会,由参评班级进行现场汇报展示,综合这两个环节评选出年度先进班集体。学院将在年末召开“三好”表彰大会,对先进集体进行表奖,积极宣传优秀集体的业绩经验。

3 以成效促改革,为建设特色鲜明的学生组织夯实基础

3.1 团队建设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团队建设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为年轻学院的持续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通过一系列特色活动的举行,学生的团队意识不断被激发,有力地维护了集体内团结氛围,进而在参加学校举办的红歌会合唱比赛、运动会、民族风俗风情展示周、12・9长跑比赛等文体活动中,学院队员和观众都展现出良好的团队比赛风貌,比赛成绩连年取得新突破,已经位居学校前列,这为学院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夯实了基础。

3.2 充分调动个人对集体的正面影响力,发挥少数民族优秀学生的榜样作用

在班集体建设工作中,注重个人对集体的正面影响力,明确集体锻造个人,个人成就集体的共荣辱观,努力引导优秀学生代表在集体建设中发挥榜样作用,特别是少数民族优秀学生的榜样作用。近年来,在各类评优入党工作中,涌现出的优秀少数民族学生比例逐年提升,这些优秀的少数民族学生也为所在班级的评选评优起到了积极推动影响作用,为班级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也为民族院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开辟一个新渠道。

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群体的培养教育工作既是贯彻学校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办学宗旨,也是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基础途径。在开展班集体建设过程中,必须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调动积极性,通过学生会定期举行少数民族学生联谊帮扶活动,培养更多的优秀学生,发挥其在班级内的模范带头作用,让少数民族学生群体成为先进班集体的重要贡献力量。

3.3 把握学风建设主线,将学风建设常态化、过程化

始终在团队建设过程中贯穿学风建设这条主线,使得学风与班风、院风相结合,让学风建设常态化、过程化。坚持把搞好学风建设放在学生工作的首要位置,是开展学生工作的基本要求,以笔者所在学院为例,每年11月份作为学风建设月,集中开展学风主题系列活动,这些活动与班集体建设紧密结合,均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此外,在班集体的日常管理过程中,引导学生始终把学风表现放在首位,形成相互监督、比拼赶超的良性竞争氛围,形成良好的学风。

当然,学风建设工作也会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班级在进入二年级后,成绩差别化现象日益突显,学习后进的同学逐渐对搞好学业动摇信心,努力程度也在退步,不及格科目会逐年累加。因此,在班级加强学风建设中,应当要重视对这一部分同学的关心和帮助,让他们及时重拾信心,避免问题累计拖延,积极发挥辅导员、班导师、学生家长、成绩优异学生的多方合作,督促帮助这些学习困难学生及时摆脱泥潭。注重年级间的有效沟通,充分利用学生会和代班机制的桥梁作用,实施优秀学子驻班计划、学生“一帮一”互助学习活动等特色帮扶措施,在年级间建立有效联系,让高年级在班集体建设方面的有益做法能够被低年级学习接纳,促进经验传承。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学风建设 班级日志 独立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b)-0230-02

独立学院的学风建设一直是独立学院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重大主题。现有研究多从学风建设的概念探讨、存在问题和改革建议入手,为独立学院学风建设提供思路指导,但研究多停留于理论探讨,实证研究相对缺乏。本文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学风建设的现状为基础,通过对“班级日志”制度实施情况的效果评价,发掘更具实效性的大学生学风建设策略,为当前大学生学风建设提供参考。

1 班级日志

班级日志的起源可追溯到1953年赵启春发表于《人民教育》上的《我在建立班集体、指导少先队和教育个别儿童方面的经验》[1]一文。班级日志也称“班情日志、教室日志”等[2],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记录班级事务和班级学习生活的记事本,通常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课堂教学和听课情况,一是课堂以外的活动延伸。早期班级日志主要应用于中小学班级建设中,近年来被借鉴应用到大学生班级管理中,成为学生工作的新手段、新途径。

2 班级日志在独立学院学风建设中的具体实施过程

2.1 班级日志制度的建立和执行

班级日志由学院统一印发,每班每学期一本,由班干部轮流填写,填写对象为本院大一、大二各班级。基本信息包括学期计划、期末总结、班团干部通讯录、寝室安排等,主体部分则分“日常管理”和“一周小结”两部分。其中“日常管理”又分考勤登记、每日摘要和每日精彩三块,考勤登记记录每日课堂考勤情况,每日摘要填写班级当日综合素质考评情况,每日精彩填写班级开展的各类活动情况。“一周小结”是对主要记录本周班级取得的进步及存在问题,并提出整改对策。一周小结下面附“辅导员寄语”,由辅导员每周给出评语。

2.2 班级日志内容的定性分析

以笔者所带的大二计算机系7个班为例对班级日志的记录内容进行定性分析。一学期以来,42位学生干部参与记录,共完成“日常管理”560篇,“一周小结”112篇,“辅导员寄语”112篇。通过对记录的统计整理和分类[3],对反应的情况作以下归纳。

2.2.1 迟到、旷课和请假频次与学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班级日志中旷课名单的计数统计,并与上学期期末成绩的比较发现,本学期出现旷课现象的81人次中,有高达43人曾在上学期期末考试中出现过挂科现象,其中缺课超过5次的学生所占比例高达87.3%。七个班挂科人数占本班旷课总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100%,71.4%,58.3%,50%,42.9%,41.7%,40%。可见平时课堂表现与学生学业成绩的整体相关性非常高,且有学期延续性。截止笔者投稿时,本学期期末考试尚未进行,因此无法用本学期的期末成绩与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对比研究,但是我们可以预测,学生的课堂表现将是学生学业成绩的有效预测指标。今后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对此数据进行挖掘。

2.2.2 学生的课堂反馈与学风建设之间的关系

通过整理,班级日志中出现了多处与课堂和任课老师相关的描述,摘取如下。

“今日数据结构老师表扬我们班上机认真”(2013.10.22)

“Java今天交作业,老师给了我们很多要求和指导,我们获益匪浅”(2013.11.06)

“下午上机时老师说我们班的氛围好,大家都很开心”(2013.11.07)

“Java课王老师在教授了Java知识之余,还分享了开发项目的经验,拓宽了我们的思维”(2013.11.13)

“演讲中看了一个视频,关于‘空巢老人’,很感人,也引人深思”(2013.11.19)

“今天是Java的第一次上机,老师指导得很详细,大家存在的问题大多数都当场解决了”(2013.11.27)

“第一节英语听力课,很多同学没有兴趣,老师找了一些有关口语的视频供大家欣赏,效果还不错”(2013.12.2)

“概率论老师讲课还是那么有激情,最喜欢他的课了”(2013.12.2)

从摘录的例子中可以看到,学生对于课堂的关注点主要分为以下四点:(1)教师肯定和表扬;(2)教师指导;(3)教学手段多样化(视频,课外知识补充等);(4)老师上课态度。任课老师的课堂教学风格和教学态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和课堂表现。如何提高课堂互动的有效性是摆在学校和老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也是学风建设的核心。

2.2.3 学生对成绩的态度

班级日志中出现了多处关于考试的记录,简单摘录如下。

“今天大学物理课上老师通知下周有期中考试,上课氛围开始变得紧张,大家都认真开始复习了。”(2013.11.04)

“今天ACM老师宣布24号要考试了,期末将至,大家有种莫名的紧张感(2013.12.10)”

从摘录的例子中可以看到,学生对于考试的主要反应是“紧张”。耶基斯多德森定律认为,适度的紧张对激发学生动机最有效,中等强度的动机能够让学生达到最高作业水平。因此,课堂上老师提供作业布置和反馈,并提前澄清考试要求,对促进学生学习动机和行为有较积极的鼓励作用。

2.2.4 班委态度与班级日志记载之间的关系

对比上学期各班综合测评成绩发现,班委记录日志的认真程度和班级表现一致,越是表现良好的班级,班级日志记录的丰富度越高,反之记录的内容越简单。综合测评成绩高的班级,日志中积极词汇的使用率更高,而成绩低的班级消极词汇的使用率更高。可见,班委的认真程度和对班级的评价,对于班级班风建设是一个较为有效的指标。今后的研究中,可进一步对此展开量化研究。

2.2.5 辅导员反馈与班风建设之间的关系

辅导员的反馈对班级日志记载的内容有一定的导向作用,积极反馈的正向激励作用较大,消极反馈则起不到激励作用。辅导员寄语中强调的内容会在班级日志中体现。通过班级日志,辅导员能及时了解班级情况,更好地处理班级事务和突发事件。如通过组织召开旷课学生思想动员会、下班听课了解课堂表现等手段,进一步将班级日志反馈的结果应用到日常管理中,提高了处理问题的频率和效率,对班风建设的督促作用明显。

3 班级日志在独立学院学风建设中的效果评价

班级日志作为班级同学学习生活中重要的记录和分享形式,已成为班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一学期的班级日志实践,学风建设起到了一定的效果,现将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启示总结如下:

3.1 掌握思想动态,预测学业成绩

班级日志最直观的体现是学生课堂表现,它为学生的操行评定提供了重要且令人信服的证据。通过半年的执行发现,它对于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评定有良好的预测力,并且为辅导员及时了解学生情况,持续关注学生表现,实施干预和指导班级学风建设指明了方向。

3.2 发挥班委表率,完善管理职能

班级日志的执行好坏,跟班干部的表率作用和对管理班级、服务同学的态度有密切关系。作为班委,能否客观诚实地记录班级同学的表现,能否关注到大多数同学的需求,能否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开展班级建设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班级日志执行的效果,并引导整个班级的班风、学风建设。

3.3 提供教学反馈,加强师生交流

班级日志为任课老师提供了及时的教学效果反馈。任课老师可以通过班级日志了解学生对自己课程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课程设计和进度,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最大化课堂效率和效果。班级日志也为辅导员和学生之间搭起了沟通的桥梁。辅导员可以不再纠结于班级管理的点点面面,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通过沟通和讨论,给学生必要的指导,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潜力。

3.4 研究不足和展望

班级日志在推进学生自我管理和班风建设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本文对班级日志在独立学院学生中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效果评估,阐述了班级日志在推进学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尚存在如下不足:首先,研究取样代表性不足,没有对比学院其他专业的班级日志实施情况,内外部效度有待更严格的考量。其次,对班级日志的理论探讨不够深入。第三,班级日志的实施效果需得到定量分析结果的支撑。第四,由于能力及时间限制,课题研究不够深入,所得结论也需进一步检验和完善。

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采用更有效的研究方法,如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加入群体或个别访谈、学生的期末成绩等指标,以增加研究的可靠性。此外还可以设计更加严格的对照组实验,控制干扰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总之,班级日志的实施对独立学院学风建设有着重要作用。我们应利用这个工具的优点,充分发挥学生、班干部和辅导员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三者之间及时有效的沟通,并最终促成学院良好学风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赵启春.我在建立班集体、指导少先队和教育个别儿童方面的经验[M].人民教育,1953:19-22.

[2] 卢庆熊.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好方法―― 教学质量的量化评定法[J].金陵职业大学学报,1999,14(3):9-16.

第3篇

地点:六号教学楼xxx

主持:班长 学习委员

与会老师:辅导员

与会班级:xx级市场营销本科2班(全体同学)

主要内容:

一、辅导员老师说明这次主题班会的目的与意义:

(1)班风是学生思想、道德、人际关系、舆论力量等方面的精神思想的综合反映。班风的好坏对班级的建设,对学生的成长都有很大的影响。良好的班风能给学生带来有利于学习、有利于生活的环境,能使学生精神振奋,班级正气上升;不好的班风会使他们受到不健康风气的熏染而消极不思进取,使整个集体涣散。因此,班主任要注意使班级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成为一种教育因素。

(2)学风是指学生的学习风气,尤其指学生对待课内课外学习的态度。它是学生集体或个人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带有倾向性的、稳定的态度和行为,具体表现在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上。从广义来说,学风则包括与学生的学习和成才相关的各个方面,不仅包括学生学习的态度,还包括教风、学校的文化氛围、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等,同时,还包括学校的学术风气和教师的治学态度,等等。学风的内涵是学校领导在树立治校理念、教师教学与治学和学生求学过程中办学思想、培养目标、学习和工作作风、精神面貌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和反映,它包括明确的学习目的、浓厚的学习兴趣、进取的学习精神、刻苦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优秀的学习方法、严明的学习纪律等,还应该体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二、班长主持班会正式开始:

主题班会上同学们紧紧围绕“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班风、学风”、“班风、学风建设的内涵是什么”、“怎样建设优良的寝风、班风、学风”等开展主题发言和讨论。关于寝室建设,寝室长代表程洋、刘文博在发言中谈到:寝室建设是班风、学风建设的关键点,寝室应该建立起“寝室长负责制”,寝室卫生、寝室环境、寝室的学风直接影响着每一个人的习惯和思维方式,应建立符合我们班特色的寝室公约,班级工作应重视寝室长的作用发挥,定期召开寝室长会议,所有的学生干部、入党积极分子都应该在寝室学风建设上起到表率作用。关于班级的日常管理,班长葛天爽通报了前四周班级的考勤状况后指出:班级管理是保障班风、学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班级公约是制约班级的要素,每个人都要遵守并维护班级公约;严格执行班纪班规是保证全班学生团结向上、和谐发展的根本保障,从本学期开始班级工作实施量化管理,严格执行考勤、晚归、寝室卫生、班级活动记载和通报制度;以后要发挥团队建设在班级建设中的作用,,以这些团队来带动十本2班的学习风气。女生代表李敏同学在发言中指出:女生在考勤方面做的比男生要好,一直都做到不迟到,不旷课,希望全班能够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氛围。

三、同学们自由发言,现总结如下:

(一) 高度重视,早抓早管。

班风的好坏对一个班集体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班主任必须高度重视。班主任要做有心人,要动脑筋,身体力行去培养良好的班风,尤其是在接一个新的班级的时候,要思考建立怎样的班风并运筹和设计如何起步,如何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抓下去。假如忽视这方面的工作,待班级内某些不正的风气得以形成,再去纠正它、改变它,再去重塑新的风气,就会相当困难或事倍功半。因此,抓班风建设宜早不宜迟。

(二) 全员发动,形成共识。

一个班到底要树立什么样的风气,应是一个动员全体学生,统一认识的过程。一般做法是:首先,班主任要精心设计、精心组织一个主题明确的班会。其次,班会形式要新颖、活泼,师生共同讨论,民主确定班风标准。讨论越充分,认识越深刻,越有自觉性,这是培养班风的起点。班风标准确定后,由班主任、学生干部通过各种形式及时和任课老师、学校政教处、团委取得联系,以得到他们的密切配合和指导。同时还要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向家长通报,争取家长的支持和帮助。

(三) 培养骨干,形成核心。

一个班集体要形成良好的班风,必须有一支能独立工作的班级学生干部队伍。班主任在抓班风建设时,必须留心发现积极分子,选择那些品学兼优、关心集体、在同学中有一定威信和工作能力的学生担任班干。一个一职,分配一定的工作,教给他们工作方法,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树立威信,形成核心。平时要注意发现和培养新的积极分子实行干部轮换制,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对积极分子和要求进步的同学,鼓励他们奋发向上,为建设良好的班风作出贡献。

四、接着学习委员进行了总结讲话。

第4篇

为加强学校学风建设,三本院校应成立以院长为组长,副院长及各系主任为成员的学风建设领导小组,具体制订学风建设的目标、计划,形成布置、指导、检查的长效工作机制。院长是学风建设第一责任人,各系辅导员具体负责班级的协调、检查、督促和落实,是班级学风建设第一责任人。每个班级要根据学院的要求,结合本班特点,制订出详细的学风建设计划,分阶段实施,明确分工,理顺关系。

二、明确学风建设工作总体目标

三本院校学风建设的总体目标应是继承传统、保持平稳、突出特色、促进发展,使学风建设与学校的发展同步,即明确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教育为抓手、以就业为导向、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线的思路,注重教育、管理、服务过程的统一,在全院形成全员、全程、全时育人的合力。

(一)通过学风建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完成了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根本转变,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实践能力明显增强。同时,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科学完善的学风监督评估体系。[3]

(二)培养和教育学生树立好学、肯学、会学的理念,使每个学生把主要时间全都投入到学习中去,都有自己的学习、发展目标,成为学习型个人,并将学生组织、班集体和寝室等建设为学习型组织。

(三)教育学生养成自觉遵守学校纪律的良好习惯,增强自我约束能力,克服自身惰性,注重早晚自习和课余时间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在课堂上能够精力集中,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根本上杜绝厌学、考试作弊、弃考等不良现象。

(四)细化到各班,要达到“十高四低一杜绝”的目标,“十高”即上课出勤率高、考试优秀率高、获奖比率高、外语计算机通过率高、人数与层次高、社会实践参与人数比例高、学生活动层次高、毕业率高、升学率高、高质量就业率高;“四低”即学生不及格率低、重修率低、学业警示率低、各项违纪率低;“一杜绝”即杜绝考试作弊等恶性事件发生。

三、学风建设的内容

(一)对学生个体的要求

学生是学风建设的主体,要以培养学习型个人为目标,在学习过程中树立远大理想,端正学习态度,把握学习规律,提高学习效果,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依照培养方案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和学科竞赛,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二)对学生集体的要求

学生集体包含学生宿舍、学生班级、专业、党支部、社团等,每个学生都是集体的一部分,学生个体必须融入整个集体中,要以学习型集体为目标,充分调动他们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突出环境育人的功效,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典型。集体成员积极向上,有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严于自律,认真学习,奋发成才。在学习上比学赶帮超,能够主动学习,会学习、擅实践、乐钻研,学习成绩优良;在各项学习检查评比中,整个集体成绩优异,获奖人数多,进步大;集体中的学生干部作风优良,有感召力,在学习上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集体成员违纪现象少。

(三)对辅导员的要求

1.辅导员老师要本着“重教育,严管理,高要求”的工作理念,具体落实学风建设工作的各个环节要求,在全体学生中持久、深入、广泛、细致地开展工作,使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学风建设的重要性,[4]真正理解到他们是最大的受益者,从而自觉地支持并参与进来,营造良好的学风。根据特殊人才特殊培养、重点学生重点管理的原则,对全院不同情况的学生进行针对性培养,努力营造出学生健康成才的学习氛围。

2.在加强教育的同时,还要注重学习过程的监管,有对策性地开展工作,狠抓学生早起、早读工作,始终坚持开好班会、学生干部大会、全系大会,抓好晨读与晚自习、课内学习与课外研读四个环节,通过严格管理,达到沟通信息、齐抓共管的目的,营造良好学风。

3.经常深入学生课堂、自修室和宿舍,多与任课老师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上课出勤情况,不定期抽查学生的课堂笔记和作业,减少厌学、迟到、早退、旷课等现象,每周至少深入学生课堂一次,对出现的问题做到及时处理,定期总结。

4.建立有效的信息渠道,加大对违纪学生的处罚力度,特别是对考试作弊、夜不归宿、旷课等违纪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在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比中实行一票否决制。同时,做好违纪学生的记录及跟踪教育,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风范。

5.在班级管理中,要选一位好班长,建一个好班级,指一条好思路,立一套好制度,创一个好班风;提出明确的工作要求,有效地促进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建立灵敏快捷的信息反馈系统,不断探索和改进学风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6.继续坚持“一帮一”制度,让成绩优秀者带动、监督成绩较差者,树立学生自信心,激励学生奋发成才。同时,还要建立起后进学生短期学习情况汇报制度,直接向主管领导汇报。对学习成绩进步的学生做跟踪调查,用多种方式奖励进步学生群体,总结成功经验。

7.抓好学生党员、学生骨干、经济困难学生等学生群体,分类别开展工作,及时掌握他们的学习、思想动态,注重心理疏导,用心关爱每一位学生,与学生真诚、平等地交流,倾听学生的心声,拉近师生感情,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困惑。

(四)对任课教师的要求

1.任课教师应着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严格遵守教学纪律,结合三本学生的特点认真备课,提升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保障教学效果,加强课堂秩序管理,完善考核方式,多向老教师学习优秀的教学方法,以身作则,不断学习,用自己对科学知识的不断追求,潜移默化地感染身边的学生,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促进教学与学风建设的结合。

2.任课教师可以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生产实践、教育实习、毕业实习等与学生的特点联系起来,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能力训练,引导学生适时进行反馈总结,找出存在的偏差,及时调整其目标和方向,选出更符合自己特长、性格和专业方面的发展之路。[5]

3.任课教师通过言传身教,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注重对实际工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专业能力的训练。通过向学生介绍专业的性质、特点、内容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介绍专业所覆盖的职业及其发展的趋势,使他们了解将来所要从事职业的各项要求,如知识、技能、经验等;以拓展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就业理念,引导学生成才,而且也可以有效地进行专业学科建设,与市场接轨。

(五)对学生组织的要求

大力发挥学生党支部、团支部、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织的标兵示范作用,培养一支成绩优良、工作能力强、值得同学信赖的学生干部队伍,充分调动各社团组织的积极性,大力开展科技、文化、学术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促进学风建设。

四、学风建设的措施

(一)抓好五个阵地

1.教学阵地。提高教学质量,完善课堂制度,严抓考勤和纪律,对经常不遵守课堂管理和秩序的学生要做好相关教育、管理、帮扶工作,将课堂考核情况及时统计、公示,并把结果导入学生评价系统。任课教师要合理组织课堂教学结构,调动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和兴趣,增强学生上好每一节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公寓阵地。公寓是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要严格执行学校、学院学生宿舍管理条例,规范学生行为,维护学生在公寓内的正常学习和生活秩序,为学生创造一个舒适、安全、贴心的学习生活环境。深入推进辅导员工作进公寓和党建、团建工作进公寓,把公寓建成学风建设的重要阵地,成为学习的重要场所。同时,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公寓学习品牌活动,如举办公寓读书节、公寓学风建设月等活动,用积极向上的学风占领公寓阵地。

3.考场阵地。要进一步加强学生考试管理,规范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从院长、系主任、年级组长、辅导员、学生个人,逐级签订考试承诺书,明确职责,落实到位,注重细节,做到有检查,有监督,有落实。强化考风考纪教育,把考风建设与诚信教育、感恩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如实行“零作弊”诚信签名,无监考考场等,使诚信考试的观念真正深入到每一个班级、每一名同学的心中。

4.网络阵地。利用网络加强学风建设就要做到教育与服务相结合、网上与网下相结合,融入思想性、知识性和服务性。任课老师、辅导员、班主任通过QQ、飞信、微博、贴吧等形式主动进入网络空间,将课堂延伸到网上,通过网络互动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利用网络阵地教育和引导学生。

5.实践阵地。要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创建实践实习基地,使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见实效。通过实践,让学生提前深入了解社会,适应社会,从实践中让学生体会学习的重要性,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合理自身期望值,激发学习动力,取长补短,为将来走入社会、学习更多技能打下基础。

(二)建立学风监督体系

1.学院领导班子全面督导学院教学、管理等环节,辅导员不定时抽查课堂、公寓及考场,班级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每天检查学生上课、作息等情况,认真落实学生课堂考勤、日常管理、考试等各项规章制度,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此外,还要利用多种途径和方式宣传学风建设工作,如设立网站专栏、学风公示橱窗等,做到人人知晓、人人参与,增强工作透明度,接受师生员工的监督。

2.细化班级学习目标管理考核标准,将班级学生成绩、课堂纪律、公寓卫生、获奖情况、特色活动、违纪等内容进行量化考核,作为参评优秀班集体、团支部的重要指标。

3.突出家长的助力作用。通过多种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定期举办见面会、座谈会,向家长通报学生在校表现情况,征求家长对学院的管理意见,让家长参与和监督学生管理,为学院出谋划策,成为学风建设的参谋和后盾。

五、建立奖励机制

第5篇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和谐向上;学风建设;学生干部

引言

一个教育专用网、一部移动终端,几百万学生,学校任你挑、老师由你选,这就是“互联网+教育”[1]。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理念应运而生[2]。与此同时,“互联网+”理念和技术在校园教学方面的应用逐步趋于多元化,在传统的“黑板+投影仪”背景下,微信、QQ、邮箱及校内直播等平台已慢慢成为了学生学习的新平台,为高校学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缺乏监督、低可信度、无责任知识传播等弊端,也为高校学风建设提出了挑战。

学生干部是指在高校担任一定的学生工作、协助学校对学生进行管理的学生中的积极分子,大到学生会(研究生会)成员、学生社团干部,小到学生班委会成员[3]。他们是学校学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领头羊和骨干力量,而班级作为学校的组成单元,其学风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学风建设的成败。

因此,在 “互联网+教育”环境下,探讨学生干部在班级学风建设中的职责与作用,分析目前和谐向上的班级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寻找完善的学风建设应对策略,对进一步发挥学生干部在和谐向上学风建设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学生干部在学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1世纪以来,各高校加强校园学风建设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在这一过程中,高校的学生干部扮演了一种不可或缺的角色,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高校学生干部是其同龄人的代表,他们熟知身边同学的喜好与要求,因此在学风建设过程中可以提供较中肯的建议,进而更加符合学生们的要求,同时准确的反馈学生方面的信息。其次,高校学生干部也是在高校维护学生利益的代表者。他们本身就是学生,所以他们能在及时了解和充分把握学生需求的基础上或设法满足学生的需要,或设法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或代表学生向学校的相关部门反映学生的意见和要求,从而增强了学生与学校或学校相关部门间的联系与沟通,促进了学风建设的顺利进行。再者,高校学生干部是学风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互联网+时代,师生缺乏充分接触的情况下,校园学风建设的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干部作用的发挥。高校学生干部以其自身独特的时代性,即他们既能体现时代特征以及学生的喜好,又能有效地传承传统学风建设的元素,从而使之既前卫和时尚,又不失传统的儒雅和厚重[3]。

二、学风建设面临挑战及原因分析

在互联网+教育环境下,和谐向上的高校学风建设,学生干部需要准确把握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问题实质,才能以相应的应对策略来推动学风建设的良性前进。

和传统的学校固定制课程学习相比,互联网+教育环境下,学生学习时间、地点及形式都有了很大的灵活性,同时平板电脑、高性能的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更增加了学风建设的复杂度。相比过去的学生干部和学生之间的简单的面对面关系,当前的形式变得越来越不透明,也给学生干部协助老师建设学风提出了难题。比如:上课人到心不到、学情绪不减、课堂遭遇“软抵抗”[4]、课上手机看小说、课下电脑迷网游[5]等不良现象。校园学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缺乏学习规划,动力不足。大学生学习规划,是指在个人职业规划[6]下,设置定期学习目标、方式、时间等等,大到四年的整体规划,细到每天的学习进度,然后通过自我认识,进行自我肯定、成长,最终完成自己的最终学习目标。然而很多大学生在制定个人学习规划时,不能很好地结合自身情况,目标定得过大或过简单,出现动力不足的问题。出现这种情况的实质是学生无法在结合自身情况和社会发展的情况下做出的误判,尤其是在“互联网+”环境下,师生、学生间远距离面对面,导致相互之间无法获取所需信息,而简单地通过网络这些不负责任的传播平台,也是做出误判的原因之一。此时,学生干部的作用便凸显出来,通过整合目前现有的最新信息,学生干部可以把相关信息在微信、QQ、微博、博客等相关渠道上进行共享,共同促进学生个人学习规划的完成,使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进而促进学生学风的建设。

第二,不能持之以恒。很多学生本身具有很好的学习条件,并且学习规划适中,但是也会出现无法达成所定目标的问题。究其原因就是无法保持持之以恒,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没有一个标杆,且容易被周围因素所干扰。此时,作为学生骨干的学生干部,便可以发挥他人,甚至是老师所无法发挥的带头作用,严格自律自己,为大家做学习上的标杆,共同进步。学生干部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来促进大家相互学习,在班级QQ群或微信群里分享一些学习资料及学习网站,比如百度传课。也可以针对成绩较差的同学,可以和他们进行线上交流学习心得等等。只有每个人的学风上去了,才能使一个班级具有一个良好的学风,进而促进校园学风良性建设。

第三,面临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师生互动性差。在互联网教学模式下,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机会越来越少,质量也越来越差,学生面临问题时,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导致老师用不上力,学生使不出力的局面。其实质是在现有的互联网+教育的环境下,原有的黑板+投影仪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用,师生之间的面对面机会越来越少,学生也会把问题发到老师的邮箱、QQ、微信等其他渠道,但是很多会出现重复现象,此时,老师可能会出现厌烦心理,无法有效的回复。而学生干部便可以发挥其中间桥梁的作用,通过定期整理学生的问题、举办答疑活动、预定合理答疑时间等形式来解决因师生互动性差而导致的学生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的问题。

第四:学习资源匮乏。学习资源是指书籍、竞赛、阅览室位置等等,关系到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相关机会、资源等。比如竞赛,相关老师作为管理人员,给学生创造竞赛的机会,但是,最终通过竞赛获得知识的多少完全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与学生干部在中间的推动密不可分。再比如阅览室位置,很多时候,当大家想去好好学习的时候,发现并没有那么多位置提供,很多学生会抱怨,此时学生干部完全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代表作用,代表广大学生的心声,向学校领导反馈意见,促进问题的顺利解决。

三、加强学风建设一些建议

大学生学生干部作为师生之间的桥梁,其作用在“互联网+教育”环境下,将会越来越突出,不仅得到同学们的支持,也得到老师的认可。鉴于此,我们应该发挥其在“互联网+教育”环境下促进大学生学风建设方面的独特优势。

第一,发挥好互联网+教育的平台作用。互联网+教育平台虽然有一些缺点,但是也存在着获取知识方便、渠道简洁等优点,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平台的基础上,对QQ、微信、博客、微博等相关平台的合理开发利用,对学风建设有很大益处。

第二,适当对学生干部进行一定的支持。学校应适当提供班级专项资金,有计划有步骤地开放学校公共实验室和活动场地,使学生干部在筹备活动或竞赛的时候,能有一定的物质保障,让学生干部有成就感,让参与的学生有满足感,进而带动和感染周围的同学。

第三,赋予学生干部“家长”的职权。在互联网+教育环境下,老师尽量退居幕后,有计划有原则地放权给学生干部,让他们成为学风建设的构建者和参与者。

第四,学生干部应当做到不愧于职责。在学风建设中,学生干部应当争做表率,适时带动,争取先进学生入党员,有步骤有计划地协助学风建设的顺利完成。

四、总结

本文针对互联网+教育环境下,学风建设面临的新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对一些关键问题给出了相应的思路。同时对学风建设中的骨干力量―学生干部的作用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发动学生干部在学风建设中的带头作用,共同促进学风建设的良性发展。

作者简介:王寅(1992-),女,汉,四川蓬溪,硕士研究生,主要电子商务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豆俊杰,王强.“互联网+教育”:冰火两重天[J].辽宁教育,2015,16:49-51.

[2]解继丽.“互联网+”引领教育改革新趋势[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5,30(2):85-108.

[3]林宇晖.关于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0,12:75-77.

[4]金一斌.学风建设:培育高尚灵魂与独特气质[J].中国高等教育,2012,(8):1.

第6篇

关键词:高校制度建设学风竞赛端正教风

高校学生工作经常讲的就是“预防为主”要不断地强化“引导”,淡化“管理”。两者的区别在于“引导”是一种把学生作为主体的管理模式,而我们通常的“管理”过程则是把管理者作为主体,而把学生放在被动位置的管理模式,不利于学生真正领会管理者的意图。学风建设工作中也是如此。通过引导系级、班级、各专业之间的学风竞赛真正让学生的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想学、我想好好学”

1.制度建设

作为首批示范院校,我院充分树立全员意识,充分认识到搞好学风建设决不是学工系统单方面的专利,而是将其作为系统工程、综合性的任务全力以赴地全体发动、全员参与、人人有责。

学院党委不但重视,而且还亲自到位过问,把学风建设纳入学校重点的基础性工作去落实,还把学风建设的任务和职责分解到每一个部门和每一个教职员工。学校成立“学风建设竞赛”活动领导小组,由分管院长牵头,学生处下设办公室,活动具体事宜由办公室负责协调。由学生处拟定学风建设竞赛方案,各系根据各自的特殊情况迅速制定优良学风建设的意见、办法,并组织全系各班认真学习讨论并提出实施意见。把学风建设与文明班级的评比紧密结合,坚持每周一评、每月一汇总、学期中评、学年总评。

此外,各系从人才培养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性,成立由本部门党政主要领导组成的“学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本部门学风建设的具体措施,抓细节、落实,求实效、长效。

1.1不断提高对加强学风建设工作的认识。

各系组织学生党员、团总支、学生会及班干部认真学习学校的有关学风建设文件,并召开动员大会,使他们明确开展学风建设的含义、目的。借学风建设的东风,抓好早读晚修的出勤,抓好早上第一节课、下午第一节课的出勤,对迟到、旷课作好思想教育,并对违规者给予适当处分。各班召开主题班会,使学风建设入脑入耳,从而深入到各个同学之中。以个体带动整体,抓好全学院优良学风的形成。一是深入作好班级学风建设的动员工作。让学生树立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并以评优为契机,对先进班集体,优秀三好学生等利用宣传工具网络宣传他们的事迹,同时举办报告会感染教育全体学生,以他们为榜样带动全系学生争优创先。从而掀起学风建设的新。

1.2不断深入开展优良学风竞赛活动。

严格考勤,采取勤查课、勤调查、勤研究的“三勤”方针,紧紧围绕学生上课出勤率、学生晚自修率、日常违纪率这三个“率”,做好学风监测工作。在日常学习上,每天组织学生会相关部门要查一次课,调查同学、老师对课堂的认可情况,研究对策.并将检查结果以书面形式汇报学生处组织的学风考评小组。

由于学生处组织考评小组严格按班级综合考评实施办法逐人逐事进行审查,对照评分标准进行评分,考评结果既作为各系经费的档次评定,也作为推荐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名额分配的主要依据。学风竞赛综合考评实施办法是在学校学生考核制度基础上结合系级具体实际制定的,该办法是对每个学生一个学期的各种表现进行的综合评价,也是激励机制的具体实现方式,考核的内容和程序对同学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具有导向作用

这种以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考评的竞赛模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以赛代讲的模式使课堂的到课率以及学生的听课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同时这样良好的学习氛围对老师的教学也是一种促动,不仅激发了老师讲课的热情,而且使整个系的教风、学风都得以良性的循环。

这种“以竞赛促学风,以学风促就业”的学风建设模式,不仅让我们看到学风建设的新方向,同时也让各系的就业率一年比一年有所提高。2005年各系的各专业的平均总就业率是77%,2006年就业率是70%,2007年的就业率是75%,2008年的就业率94.7%,2009年就业率95.3%。

2.端正教风

教师的教风对大学生学习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教师良好的学术造诣,能够影响大学生追求科学的态度,从而树立远大的理想,树立高层次的学习目标。1教师优良的教育教学活动,能够直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其潜在的学习动机,从而上升为稳定持久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良好的综合素质,能够多方位、多层次潜移默化地感染、熏陶学生,并逐渐内化为大学生自身优良的学习品质。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是学风建设成败的关键,而一个学校教风的好坏则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

学生与教师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学风与教风之间,也是一个互动体。教风不立,学风不树;教风不端,学风不正。反之,没有良好的学风,也不能激励良好的教风。2例如,学生逃课的问题,既可以看成是学风的问题,其实也可以看成是教风的问题。相当一部分学生逃课其实就是在选课:选择自己需要的课程,选择教风优秀的教师。

2.1学生口与教学口的联动机制

推行学生口与教学口的联动机制,通过学生和教务工作部门和班主任不间断地采用早晨检查、随堂听课、加强考勤等管理措施,迟到、早退的问题得到抑制,上课讲话的毛病有了改变,旷课的现象大大减少,受到了师生的认可;二是校园秩序有所改观,通过各系文明纠察、学生自律、校园评比等活动的开展,校园的文明风气提升了,文体气氛活跃了,政治热情提高了,有效地营造了奋发向上的学习氛围;三是宿舍面貌有所改观,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进宿舍,学生自管会组织的加强、深入的教育管理,宿舍的卫生环境改善了,宿舍的作息秩序规范了,宿舍的学习风气浓厚了,文明宿舍建设深入进行。

3.总结

总之,学风建设是一项基础性、系统性工程,要切实搞好学风建设,重在坚持、贵在落实,各部门紧密配合步调一致,全面总动员,扎实工作,常抓不懈,学风建设工作才会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作者单位: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第7篇

[论文摘要]学风建设一直是班级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一个班级学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该班班风的形成。从学生入学初始,班主任便开始了班级学风的养成。然而,学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她们是变化和成长中的个体,因此,学风建设也存在着众多的变化因素。如何针对班级特点进行有效的学风建设便成为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在本文中,笔者将以其班级为例,以其切身感受谈一谈学风的建设。

一个班级的学风建设是衡量和评价这个班级学生素养,班级的环境以及班级体是否优良的重要标志。而一个班级学风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一个学校的声誉及发展。

从狭义上讲,学风是指学习主体(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品质等内在人格作用于主体本身而产生的外部反映。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必将外显地或潜隐地指导着、支配着学习主体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价值取向、行为模式。它表现出独立性、差异性、可塑性和非强制性的特点。

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我校紧紧围绕学生“成才”这一中心任务,提出加强和优化各班的学风建设,同时这也是时展和人才培养的要求。

学风建设并非一日之功,它是一个由教育者引导和被教育者自主完善的过程。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将学风建设更有效率的深入下去?笔者将以本班为例谈谈一些具体的做法。

一、背景目前学风的现状

本班是一个专业为幼儿双语,由42人组成的集体,学生不仅在校必须学习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课程,还要进行声乐、舞蹈、钢琴等专业技能的培训。在进行了一个月的观察后,我总结出学生集体的特点,即性格差异大,总体反应迅速,灵活,但是比较浮躁。她们对知识的习得掌握的很快,不过止于表层而不能深入的思考,对于知识的遗忘也较快。

二、思考产生现状的原因

(一)思想不重视

进入幼师学校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基本都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知道为什么学以及怎么学。在平时的交谈中,她们流露出只要考试过关就万事大吉的思想,而对于考试,大部分学生也是临时抱佛脚。这就造成她们对于日常学习的不重视。

(二)选择性学习

由于幼师专业的特殊性,科目较多,而且出现了许多在初中不曾有过的学科,学生不免将目光转移到这些技能科目上,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对于那些“经典”科目,学生未免就产生了厌烦的心理,加上很多理论知识比较枯燥,因此导致了她们的选择性学习,即对于部分科目,或者称之为感兴趣的科目认真对待,而对于那些相对枯燥的或者需要自主学习较多的科目,学生们就会出现应付的现象。

(三)不及时复习

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遗忘的过程是不均衡的,在学习结束的较短时间内,遗忘的速度很快,遗忘的内容也很多。前面提到了选择性学习,学生对于部分科目的习得重视不足,就导致了她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能及时有效的复习,因此,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就相对浅薄,学习的效率也相对较低。

三、行动采取措施及结果

针对以上的现状及原因分析,笔者就本班为例采取了以下一系列的措施。

(一)整体行动

在班级中对于学生进行整体的辅导,不仅能节约大量的时间,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融入集体,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同时在集体中也有助于学生产生安全感,而不至于在学习习惯的培养过程中出现焦虑情绪。

1.不断念经

学生是成长过程中的人,因此及时的正面的教育能够有效影响学生一定学能的培养,促进其优良习惯的形成。因此,我利用了一切可能的机会如班会向她们“念经”。告诉她们何为对,何为错;何为积极,何为消极。也通过各种事例向她们说明扎实学习的必要性,并适时提出理论学习的重要。我还结合当前就业形式,请来了刚毕业的学生以身说法,加深对学生的影响。

2.规范制度

过分的制度化会限制学生的发展,可是适当的制度化却也是尤其重要。我在班级立下了几条班规,如不可以迟到,不可以作弊,不可以抄袭等,让学生了解自己行为的底线,当然,要允许学生犯错误适当的错误能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但是不能犯同样的错误。

3.组织活动

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加深其对习得知识的印象,提高她们知识习得的效率。我发动了班委,分别组织了“单词王”选拔,辩论赛,打字大比拼,手工大赛等等活动,并选出了各项高手,既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带动班级形成了良好的竞争氛围。从效果上看,学生非常投入,并涌现出一批专项高手。

4.树立典型

榜样的树立可以使得学生在短期内有一个小目标,同时可以优化班级的学习气氛。笔者在班级内部就尝试着评选每月之星。虽然这样的选拔在过去就曾经出现过,但是我进行了改良。学生在选票上不仅要写下心目中的每月之星,还必须写下选择他的原因。在唱票过程中,读票的学生将该原因一并读出。通过观察我发现,虽然有的学生并没有被选上,但是当她们听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并得知原因的时候,脸上瞬间出现了惊喜的表情。我在结果出来后,还对这些有进步的学生进行了大力的表扬,在随后的学习中,我发现这些学生更加努力,而且很多都在后来的评选中榜上有名。而在班级中,我还在墙上留出了一片园地,将该月之星的照片挂在墙上,其他的同学可以给他写寄语贴在照片周围,这对于该生本身也是一个很大的鼓励,对于班级其他学生也是一种激励。

(二)局部行动

虽然整体行动有其优势,但是不利于个性发展。每位学生都有其特点,如果忽略了这些特点,就无法因材施教。因此,整体教育的同时,也必须有局部行动。

1.互助小组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习得较好的学生,任何一位学生都有习得较好的一门科目。那么就让这些学生发挥其所长,帮助那些有困难的学生,形成互助小组。我不仅在自己班级内部组成了各种互助小组,也在平行班级之间结成了互助小队,让学生自己评选队长,负责本队的学习任务,检查队员的学习效果。这不仅在班级内部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也在班级之间创设了良好的竞争氛围。

2.谈心跟上

有的学生在某一个学习阶段会出现迷惘或者懈怠情绪,这个时候,需要我们班主任给予一定的指导及支持。因此在课余时间,与学生的谈心有时候显得尤为有效。这不仅表明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及鼓励,也对于教师了解及把握学生的个性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学风建设是一个贯穿学生在校期间始终的一项任务,它不是一蹴而就的。作为教师,我们必须主动抓,常抓,并不断反思,找出相对有效的方式加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从而为形成一个健康向上的班集体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第8篇

(一)班级成员缺少有效沟通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交流信息的必要手段,有效的信息反馈对于班级的管理至关重要。然而在班级的实际生活中,由于班级成员的成长环境、生活习惯、思维观念的差异,以及沟通方式和技巧上的不当,导致学生之间信息沟通不畅。此外,一些班级在管理上还沿用强制式的管理模式,由班干部向班级传达通知和工作任务,很少听取同学的呼声和意见,这种单向传递的沟通方式不利于信息的反馈和班级工作的开展,容易导致班级成员间的不理解、不信任,甚至会产生误会和偏见,从而影响整个班级的团结合作与班风建设。

(二)班级学风建设有待加强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缺乏学习目标和动力,没有明确的人生规划,在学习上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出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无故迟到、旷课、晚归等不良现象。还有的学生不能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在迷茫中虚度光阴,荒废学业,更有甚者因沉迷网络而致辍学。高职院校班级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织机构,缺少学习导向和激励机制,班级内学习氛围不浓,学生缺乏上进心,学风建设任重道远。

(三)班级凝聚力不强班级凝聚力是指班级成员间彼此吸引并为共同目标奋斗的精神力量,它是衡量班级好坏的重要标准。一个团结进取、充满活力的班集体,对班级成员的健康成长影响深远。然而目前高校班级普遍缺乏团结合作精神,班级凝聚力、向心力不强。首先,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备受父母的娇惯与呵护,凡事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具有较强的个性和自我性,缺乏团队协作的意识和精神。有些大学生存在着自私、狭隘和任性的人格弱点,尤其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更多考虑个人利益,对集体的事务漠不关心,致使班集体日趋松散化,集体归属感与班级凝聚力不强。其次,班委会分工不清、沟通不顺、领导能力不强也会使班级缺乏核心力,工作中容易出现学生不参与、不配合、不赞成的情况,给班级管理带来难度。

二、加强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规范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明确合理的班级制度是班级和谐稳定的基础,然而制度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在实践管理中不断调整完善。首先,班级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吸取学生的合理化意见和建议,以增强制度的透明度和公平性。要使学生们真正意识到,管理制度不仅是教师的主观要求,更是保证学生正常生活和学习的客观需要。其次,严格执行各项班级制度,强调“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对于违反制度的学生,无论是班干部还是普通同学,都要一视同仁,赏罚分明,绝不姑息迁就。

(二)强化学风班风建设,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在学生自我管理的基础上,辅导员要坚持对学生出勤及课堂表现进行督查,指导学生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增强学习的动力与持久性,营造“乐学、勤学、善学”的良好氛围。还要及时与任课教师及家长沟通,共同管理学生,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根据专业特色开展各项班级活动,如通过读书活动月、学子讲堂、主题班会、演讲比赛、专业技能竞赛、诚信教育、总结表彰大会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促进班风学风建设。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加强班级凝聚力1.做好学生干部的选拔与培养工作,加强班级组织建设。班干部是班级各项活动的组织者和倡导者,是辅导员开展班级工作的得力助手。学生干部的思想作风、道德水平、工作能力将会直接影响班风、学风的建设。辅导员要重视学生干部思想教育和队伍建设。在工作中培养、提高班干部的各项能力,充分发挥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2.充分发挥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引领带动作用,如在班级内成立党员互助小组,积极组织学习经验交流会,创建党员之家服务团队,树立学生先进典型,营造“诚信、健康、文明、上进”的班风,加强班级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培养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3.活动是提升班级凝聚力的重要载体。活动的开展可以促进同学们的沟通和交流,增进同学的感情和友谊,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如积极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且富有教育意义的集体活动,如文体活动、团队拓展训练、爱心志愿活动等,为班级成员的兴趣和特长的发展铺设了前进的阶梯。另外,组织班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热爱集体、服务社会的良好品质,使学生通过参加活动接受教育、增长才干、增强集体荣誉感。

(四)严格管理与赏识教育相结合,处理好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的关系所谓刚性管理是指辅导员按照学生管理的有关文件和规章制度,采用批评教育、处罚等强制手段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柔性管理则表现为人性化、激励性、非制度化的学生管理理念。严格管理、从严治生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原则,但辅导员若只是一味按规定对学生进行说教,简单粗暴的方式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抵触情绪。大学生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单靠硬性的规章制度去约束是解决不了的,在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要讲究工作艺术和方法,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克服困难,战胜自我,这样以柔性疏导的教育方式会比强加式的管理效果好得多。因此,辅导员要在各方面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同时,还要通过激励机制,处理好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的关系,使班级充满勃勃生机,成为一个团结奋进积极向上的集体。

(五)集体指导和个别教育相结合集体指导与个别教育是辅导员开展教育管理工作的两种常用方法,在工作中,教育工作者既要善于寻找并总结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的问题,研究教育规律,开展有关思想政治、心理教育、行为引导、社会热点等方面的主题教育活动,传递正向舆论,促进学生成长;同时,辅导员更要关注学生个体的成长,以贴近“90后”思想特点的教育方式,开展学生个体教育。辅导员要深入学生课堂、宿舍,关心学生的政治态度、家庭情况、身心状况等各个方面。通过谈心、座谈和网络交流等多种方式,将爱心、关心、耐心融入到学生的交往中去,加强对“三困”生及需要帮助学生的心理引导和教育服务工作,帮助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