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初中物理学习方法

初中物理学习方法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8-30 02:41:5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初中物理学习方法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初中物理学习方法

第1篇

那么,如何学好物理呢?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一下自己的几点看法:

1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学生有着积极的求知欲,善于思考,敢于质疑,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很强的自主精神,自觉的态度常使他们能取得好的成绩。而好的成绩又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更浓的兴趣,这也就是古人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1 验证性实验转化为探究性试验。将学生教材中演示实验演变成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自己在实验中寻找物理规律。让每个学生都体会探究物理的全过程,对实验过程熟悉,记忆自然也就深刻。变被动接受新知识为主动探索知识,注意力和科学探究态度在潜移默化中也会大大提高。

1.2 学生自行设计实验。以前实验课都是教师将实验原理及步骤都先讲一遍,这样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也不能激起学生足够的兴趣,物理实验设计的巧妙和物理思想的准确学生也不能完全体会到。因此我尝试让学生在物理课的实验课题上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在学生的设计方案中选出可行的,最后由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讨论决定每个方案的优劣。例如:讲《电流和电路》让学生动手连一个简单电路,体会电流的形成。在《磁现象》时让学生分组研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并根据实验的效果改进实验,让实验效果更明显。

2 理论联系实际

如果把物理知识从实际生活隔离出来,头脑中没有具体的形象,而把知识当作纯抽象的理论,结果只能死记硬背。

2.1 与日常生活联系。许多物理知识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很好的例子,对学生理解知识,培养兴趣很有帮助。例如:热现象《蒸发》一节中,用吹风机吹出的是热风并且把头发吹散的例子来说明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学生就很好理解了。

2.2 与生产实践结合。物理知识是从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在生产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锅炉水位计、船闸、以及机器中的各种简单机械等等,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或者实地参观,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认为物理确实是有用的。另外,可以鼓励学生在动手完成各种小实验、小制作,通过实践,学生学习到的物理知识也比较深刻、牢固。如课本中“纸盒烧开水”、“日光灯启动器中双金属片的自动控制作用”、“小小电动机”、“电磁继电器”、自制“指南针”等,有很强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师还可以根据教材的要求,引导学生把教学内容和小实验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加深内容的理解。

2.3 尽量多做、做好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实验课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物理就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理论的建立都以严格的物理实验为基础。例如:讲《弹力》时可以多做些实验:书本把泡沫塑料压弯、弯曲的木杆把水中的圆木推开、伸长的弹簧使小车运动、手使玻璃瓶产生微小的变形等。学生由此得到弹力的概念,把握弹力产生的两个条件。

3 渗透物理方法和物理思想教学,使学生尽快入门

学好物理,入门非常重要。物理是一门规律性很强的学科,包括其内容和研究方法。

3.1 比如物理概念的学习,一般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为什么要引入概念?其物理意义是什么?物理量如何定义?数学表达式如何等等。如果一开始就让学生意识到这是物理研究概念的一般方法,那么对以后学习概念就有方向。不会误以为学习概念就是背出内容,记住公式。在《电功率》一节课时为了让学生加深对电功率物理意义的理解,我出示一块电能表,实际连接了40w的电灯和400w的电热器,比较电能表转动的快慢,引出电功率的物理意义。接着介绍电功率的定义和数学表达式就顺理成章了。

3.2 帮助学生学会用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思考物理问题。每一个物理问题的解决需要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支持。在每解决一个物理问题时,一定要弄清楚相对应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比如:生活中在煲汤时常常要小火慢炖。这似乎是一个生活经验,却需要水沸腾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的原理做支持。

4 建立形象的思维

物理学的许多发现和发展都离不开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形象思维。阿基米德由浴盆中水面上升联想到皇冠浸没体积等于排开水体积的方法鉴别金冠的真伪,进而发现了浮力定律。牛顿由苹果落地而想到地球与月球间的引力,导致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瓦特看见壶盖被水蒸汽顶起而发明了蒸汽机。可以说物理学的发展离不开形象思维。

形象的物理模型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抽象概念,提高教学效果。利用形象思维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十分抽象的物理概念、规律。例如:电流是看不到的,但是通过形象思维借助管子中的水流就十分容易学懂了,从水流的形成条件(水和高度差)推出电流的形成条件(电荷和电势差)。

5 运用形象的语言、生动的比喻降低知识坡度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大脑容易疲劳,教师形象生动的语言可以缓和紧张的学习气氛,学生容易形成正确的概念,顺利地由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

例如:在讲势能时,可问:“如果天花板上有一小纸片从头顶上落下时,你将怎样?”学生肯定会说:“这有什么可怕的”。“若你头顶上有篮球落下呢?”学生肯定会下意识地手盖头顶,“那还不快跑。”从而说明物体的势能和质量有关。

第2篇

一、教会学生善于观察是学好物理的前提

在物理学习中,观察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的重要心理特征之一。纵观物理学发展史,不乏由于细心观察与思考而导致重大发现的,例如伽利略由于观察研究吊灯摆动而发现了单摆振动的规律,奥斯特因细心观察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作为物理教师,要重视对物理学发展史上成功观察示例的介绍,同时要经常结合教学内容,说明认真细致的观察在知识学习及科学发明和发现中的作用,教育学生要做观察的有心人,激励他们观察的主动性,有意观察是需要培养训练的,每次观察实验现象均应要求说出看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逐步养成有意观察的习惯,同时有要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全过程。不仅看结果还要注意观察现象如何随时间变化,注意现象出现的条件,边看边想。养成综合分析的观察习惯是学好物理的前提。

二、联系实际,勤于观察思考是学好物理的基础

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存在着大量的各种各样的物理问题,如日、月的东升西降,冰、水的互相转化,还有水电站、内燃机、轮船、人造卫星、电脑几各种家用电器等;而应用物理知识就是以生活、生产、社会中常见的现象为背景提出的问题。可见,解答应用物理知识题的基础和关键在于平时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如果我们对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熟视无睹,或者虽然观察了,但未深入思考,那就等于脱离了“物”而学“理”,最终只能记住一些物理定律、公式。相反,如果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各种物理现象,并多问几个“是什么”、“为什么”,并积极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分析、思考,设法得出问题的答案。这样不仅可以为解答应用物理知识题奠定必要的基础,同时这些丰富的感性材料,还有利于我们透彻地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这样才能将物理学活、用活。

三、准确熟练运用物理基础知识是学好物理的保障

第3篇

关键词:影响因素;兴趣;课堂效率;策略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6-0224-01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成功的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物理教师如果掌握了这种艺术,就可以使物理课满堂生辉,给学生以激情和美的享受,从而激起他们高涨的学习情绪。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它要求教师辩证地处理知识与能力、教学与教育、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使学生在智力、能力、思想等方面都得到发展。下面就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几点看法。

1.激发求知欲望

初中物理教学的技巧和艺术就是要使学生渴望获得知识和不断追求真理,并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去探索、认识客观世界。教学过程必须遵循这一真理,精心设计教学程序,以启迪学生的心灵,点燃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和意志,使学生的认识活动成为一种乐趣,成为精神上的需要。所以,物理教学艺术的表现,首先在于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2.设计物理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即使是刚学物理的学生,头脑中对物理知识的了解也总有些"前科学概念",其中包含了理解和误解。只有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物理情境,才能使教学内容变美、变活,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之中,实现物理教学的情感转移学生将对物理学和物理教师的情感转化为学习动力,才能产生出艺术的效果。

3.正确的学习方法

3.1预习,学习的第一个环节是预习。在每次上课前,抽出一段时间(没有时间的限制,长则20分钟,短则课前5分钟,重要的是过程)将知识预习浏览一下,一则可以帮助我们熟悉课上所要学习的知识,做好上课前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二则可以使我们明确课堂的重点,找出自己理解上的难点,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地去听课。另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预习可以培养锻炼我们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我们应该逐渐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

3.2上课,上课时我们学习的中心环节,分为三部分:首先主动听课是能够根据老师讲课的程序主动自觉的思考,在理解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难点和重点进行推理性的思维和接受;其次,注意课堂要点。上课时,我们应有意识地去注意老师讲课的重点内容。有经验的老师,总是将主要精力放在重点知识上的。对于难点,则可能因人而异,总之,我们要做到"会听"且能听出门道。最后,是记笔记。上课要做好笔记,但也应牢记:听课时主要方面,记笔记是辅助的学习手段。笔记中我们要记的内容应该有:记课堂重点,记课堂"灵感"等等。总之,我们应该有摘要,有重点地记。

3.3复习,复习的方法我们可以分成以下两个步骤进行:首先不看课本,笔记,对知识进行尝试回忆,这样可以强化我们对知识的记忆。之后我们再钻研课本、整理笔记,对知识进行梳理,从而使我们对知识的掌握形成系统。另外,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研究表明:只是在学习最初的两三天内遗忘是最快的也是最多的,所以,我们对知识进行及时的复习也是战胜遗忘的需要。

4.要重视实验,勤于实验,在实验的基础上掌握物理规律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物理规律都是从模拟自然现象的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多做实验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概念,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宋代诗人陆游曾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他告诉我们:要获得知识,仅靠书本上的知识不够的,还必须我们亲身实践,把知与行、脑与手结合起来。初中物理课程十分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课堂上老师将演示很多的实验,学生也将做许多分组实验。对这些实验,要认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弄清每个实验的目的、原理,了解一些仪器的性能与使用,明确实验的步骤。做实验时,要遵守操作规程,依据步骤,认真实验,仔细纪录,通过正确的处理和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物理学习忌讳不重视实验,甚至不做实验,只凭主观臆断。这往往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作为实验性很强的科学,"大概"、"差不多"、"估计"等等这些词是不应出现在物理中的。自己亲手所做的实验往往印象是比较深的。通常人们往往认为触电是与电势有关的。如果亲自做过人体带电的实验,发现人体带上几十万伏的电势也不会触电,从而知道触电是由于有电流通过人体而发生的。

不依据实验,只凭主观臆断去学物理知识,这些知识必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必然会觉得这些物理概念与物理知识非常空洞与抽象,必然会觉得物理难学。

5.要勤于思考,注意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第4篇

在教学评价方法中,学习评价是物理教学评价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评价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方法,主要形式是采取一定的教育目标,利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对学生学习物理的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在这个过程中还必须要对物理课本中所涉及的个体与社会进行合理的评价。我们在对物理课潜在的价值或其原本的实际价值进行判断的时候,一边要为学生们的学习提供一定的帮助,一边启发教师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反思和完善,以期取得最好的教学成效。

二、初中物理学习评价的原则

1. 评价的根本目的应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多元的学习评价最注重的就是学生的不断改变、不断进步,而不是学生的成绩与名次;所关注的不是学生之前表现如何,而是学生未来会如何;由此可以看出:评价的根本目的是创造出一套合适的教育方法,而不是创造出一群适合教育的孩子。在制定评价的标准时,要充分考虑到对学生本人的尊重,努力做到将个体发展的需求与社会、与学校结合在一起,使学生个体的发展能够符合学校与社会的发展标准。

2. 评价应面向全体学生,评价的内容应多元化。在进行评价之时,要将评价的范围放到全体学生身上,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平等的发展机会,使他们能够在同等的基础之上不断进步与发展。所以,评价者在对每一位学生进行评价之时,要保持公平、公正的原则,根据物理学科的要求与标准对学生进行综合的考评,充分实现评价内容的多元化。我们不能仅仅关注学生的成绩,而要关注学生各种能力与心理素质的发展,真正发挥评价的价值,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增加学习信心,去克服和解决在学习物理中的任何困难和障碍;不仅如此,这样还能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3. 评价时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是采取一种教学方式去教导所有的学生,这样显然是不行的,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在智力方面和独特的个性方面都有所不同,所以在评价时,也要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学生掌握学到的知识,主要方式是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来获取知识的;所以,在评价时需要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以保护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间存在的差异性,关注个性化需要和特长的培养。

三、初中物理教学常用的学习评价方法

1. 考试评价。学生学习评价最主要的并不是考试评价,同样,课程评价的主要内容也不是考试评价。考试评价是学生课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主要的形式,其适用性在现阶段是无可代替的。学校内部检查、调研考试中最常用到的学习评价方式就是考试评价,他可以分为课堂、单元、期中、期末等不同的方式。而闭卷形式的评价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然后要求学生将这些信息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整合处理,并达到理想的效果。

第5篇

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研究教材、研究教学大纲、研究教学方法、研究学生、研究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及个性特征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想学、会学,使学生学得主动、积极,使学生掌握的物理知识既扎实又灵活。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下面我谈谈几点学习物理的方法指导:

一、指导物理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认真实验的习惯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新编教材中指出:“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都存在不可代替的作用。”可见,重视物理实验,掌握科学的观察、实验方法是实验教学成功所在。

我在日常课堂教学中,以做好演示实验为前提,增强实验的趣味性,为学生做好实验起到良好示范作用。同时,在实验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现象、勤于思考问题的习惯。例如:学气压时,让学生注意观察并思考,为什么茶壶盖上都有一个小眼,这个小眼起什么作用,此外还要引导学生多细心观察周围的实际生活和生产中及大自然中的物理现象并与课本知识联系。如学习压强、摩擦后,可以让学生有意识地观察日常生活中人们用针在缝被子时,为什么手上套上顶针箍,并把针在头皮上摩擦,这目的又是什么,使学生养成爱观察、勤思考的习惯。

二、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教材是学习物理的基本依据,是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初中物理课本文字精炼,语句准确,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完全适合于中学生阅读、理解、探索。

教师在开始上物理课时就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按照新教材编排体系,首先要阅读课前问号和课题,了解问题的提出,明了问题解决的方向;其次阅读小标题、插图和正文,读小标题可以知晓知识框架,插图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补足个别学生孤陋寡闻的现象。新编教材中的插图很多,且许多插图具有漫画特征,形象生动,直观性强,图文并茂,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教师在指导学生读书时,要重视对插图理解,指导学生结合教材上的文字叙述认真分析插图中的每一条线段,每一部分图示表示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问题,表示了什么物理现象和过程。

如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要使学生掌握这一定律,需要学生认真做好实验想象推理到位,同时应从文字上进行化解,知道物体在什么时候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什么情况下又保持静止状态。这一定律的适用范围是一切物体,适用条件又是物体不受任何外力作用时,从而真正理解掌握这一结论。同时指导学生提问对比联系,如在学习“比热”时,让学生回忆密度、燃烧值的概念,使学生了解它们在公式、单位等方面的共同特征,揭示它们都是“物质特征”这一本质,从而正确地形成概念。

三、指导学生解题的正确方法及规范解题

做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学生复习、巩固应用知识的重要环节。教师在指导学生解题过程中,必须指导学生解题的正确方法。

如我在指导学生解答说理题时,要求学生按三步进行:讲道理、摆事实、得结论。如游泳时用手和脚向后划水,人就能前进,这是为什么?答: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讲道理),用手和脚向后划水,水则给人向前的力(摆事实),故人就能前进(得结论)。通过训练,学生就能掌握这一类题目的一般解题方法。

在电学题目中往往由于电路中接入电流表、电压表而使电路变得较为复杂,但又因为电流表内阻很小,电压表内阻很大。我则指导学生把电流表看成是闭合开关的一段导线,把电压表看成断开的开关,这必将使电路大为简化,看出一个电路的主干。如下面两例中: 同时解物理题时要规范、全面,符合要求。如①画光路图时光线一定有传播方向并画实线,法线、虚像用虚线;②问答题叙述要清楚,不能答非所问,词不达意;③计算题要写必要的文字说明,写出公式,代入数据要有单位,最后得出结果。教师在上新课时,除把知识要点和概念讲清楚外,在讲解例题时注意解题的方法和书写格式,对学生的作业严格要求,不能马虎,通过归类讲解、认真分析、规范训练、严格要求,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和养成规范解题的习惯。

四、研究学生的心理,使学法指导真正落到实处

第6篇

1.学习物理,要从基本概念做起

仔细读书,多问为什么,培养自学能力。教材的阅读。主要包括课前阅读,课堂阅读和课后阅读。课前阅读,应有的放矢,根据课本内容的不同,结合课文中提出的问题,边读边想。通过阅读,对新课内容有一个粗略的了解,弄清知识点,找出重点、难点,作出标记,以便在课堂上听教师讲解时突破,攻克难点。课堂阅读,就是在进行新课的过程中阅读,对于那些重点知识要边读边记。

2.多做习题,化技能为技巧

要想巩固已学知识,挖掘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培养发挥思维的变通能力,就需要多做些习题。其好处有四:①能见识不同的命题类型,有利于克服思维定式,增强迅速改变思考角度与方向的能力。②能培养仔细审题,排除不利因素干扰,寻找隐蔽条件的好习惯。③能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层次性及深刻性。④独立做题。要独立地(指不依赖他人),保质保量地做一些题。题目要有一定的数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质量,就是说要有一定的难度。任何人学习数理化不经过这一关是学不好的。独立解题,可能有时慢一些,有时要走弯路,有时甚至解不出来,但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个初学者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切记:做题“多”与效果“好”不成正比例关系。多做习题是指做各种不同类型的题,多方位地开辟解题思路,多练解题技巧。不是要搞题海战术,因为题海战术是害死人的。

3.学会精炼,把书读薄

章节后的复习,是把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的浓缩过程。要锻炼自己会把知识归纳汇总,把章节内容概括为有层次的几条。

①三个基本。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规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练。关于基本概念,举一个例子。比如速度,它是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里通过的路程:[WTBX]v=s/t。关于基本规律,比如说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也是v=s/t。它适用于任何情况,例如一个百米运动员他在通过一半路程时的速度是10m/s,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8m/s,跑完整个100米花的时间是12.5秒,问该运动员在百米赛跑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按平均速度的定义,平均速度等于v=100/12.5=8m/s。再说一下基本方法,研究初中物理问题有时也要注意选取“对象”,例如,在用欧姆定律解题时,就要明确欧姆定律用到整个电路即整体上,还是用到某个电阻即单独的某一个电阻上。

②物理过程。要对物理过程一清二楚,物理过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题的隐患。题目不论难易都要尽量画图,有的画草图就可以了,有的要画精确图,要动用圆规、三角板、量角器等,以显示几何关系。画图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更精确地掌握物理过程。有了图就能做状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状态分析是固定的、间断的,而动态分析是活的、连续的,特别是在解关于电路方面的题目,不画电路图是很难弄清电阻是串联还是并联的。

③上课。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要自以为是,要虚心向老师学习。不要以为老师讲得简单而放弃听讲,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当成是复习、巩固。尽量与老师保持一致,不能自搞一套,否则就等于是完全自学了。入门以后,有了一定的基础,则允许有自己一定的活动空间,也就是说允许有一些自己的东西,学得越多,自己的东西越多。

4.对于关键的字、词、句、段落要用符号标记

只有抓住关键,才能深刻理解,才能准确掌握所学的知识。课后阅读,结合课堂笔记,在阅读的基础上勤总结、归纳。新课结束或学完一章后,结合课堂笔记去阅读,及时复习归纳,把每节或每章的知识按“树结构”或以图表形式归纳,使零碎的知识逐步系统化、条理化。通过归纳,可以把学过的知识串成线,连成网,结成体。以便加深现解,使知识得到升华,这些都是初中物理学习的基本原则。

5.要学会心静,静心找问题

初中升学考试物理内容大致分四部分:力学、电学、热学、光学,其中力学大约占40%,电学占30%,光热部分约占15%,中考的分值分配基本如此,而且中考难题比较集中,一般讲,光学、热学部分不出难题,难题出在力学和电学部分,那么我们的复习就不应平均分配时间,应将主要精力放在电学和力学方面。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同,成绩也就不同,所以在复习前必须明白自己在学习物理方面,知识缺陷主要在哪里,不能打无准备之仗。

6.遗忘是所有人都存在的现象,两年所学物理都记住是不太容易的,所以在找出问题攻克难点的基础上还要照顾到面。初中阶段两册书中有188个知识点,26个基本公式,23个重要实验,53个理解,因此应遵循一个原则:先死后活,不死不活,死去活来的原则,就是将这些知识点、公式、概念、规律该记的必须记住,记不住,根本谈不上灵活使用。

第7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学习效率

0引言

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与新课程配套的、先进的教学方法,再好的课程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目前物理教学中仍普遍存在的突出的问题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即使这样,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如何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要求,不同的教学方法所适用的情况和取得的效果是不同的。

1 几种常见的教学方法

依照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工作方式方法来作为分类的依据,并考虑到物理学科的特点,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分析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教学方法。

1.1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

讲授法的特点是,主要依靠教师的语言,辅以演示实验和各种直观的教具,使学生掌

握知识,启发学生思维,发展能力。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观察实物和演示的现象,按

照教师引导的思路,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事物、现象有明晰的印象,并积极地思考,达

到对教材内容有较深刻的理解,并从中学到一些研究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

讲授法是教学中应用时间最长、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种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几乎所有其他的教学方法在运用时都必须与讲授法相配合,才能顺利地进行和发挥应有的功能。

讲授法的优点是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节省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缺点是,在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少,容易产生依赖思想,容易形成教师满堂灌的僵死局面。

(二)谈话法

谈话法是教师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实际经验,通过提出间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得出结论,获得知识和发展智力的教学方法。恰当的运用谈话法,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思维活动,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来获取知识,同时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谈话,教师可以了解学生智力活动情况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理解度、便于因材施教;学生可以从教师的提问中,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把握住教师的教学思路,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对所学的知识理解的更深刻,掌握的更牢固。

以下是在《蒸发》一节中的处理:

师:雨后总有一种清新凉爽的感觉,可路上积水却给行人带来了不便,但过了一段时间路面都千了,这是为什么?烧开水的时候,如果不断地烧,就会发现水越来越少,直至变干。这些水都跑到那儿去了呢?

生:都变成水蒸气‘跑”掉了。

师:也就是说液态的水变成了气态,这种现象叫做汽化。上述的例子都发生了汽化,它们发生变化的过程一样吗?

生:不一样,一种比较慢。一种比较快。

师:那么为了区分这两种不同的方式,我们分别给它取两个名字,蒸发和沸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蒸发的一些知识。

(老师把水抹在黑板上,水很快蒸发了)

师:思考以下问题:水哪里去了,变成什么了?

生1:水蒸发了,变成了水蒸气。

师:冬天做这个实验,也会出现这种现象吗?

生2:冬天也会出现这种现象,只不过水蒸发完的时间要长些。

师:水是从液体内部跑出去的,还是从表面跑出去的?

生3:我觉得是从液体表面跑出去的,因为液体的表面暴露在空气中。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通过我们自己的经验和思考,我们就可以得出什么是蒸发。

以上过程,教师始终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师生通过交谈交流看法、传递信息,是典型的谈话法教学。

谈话法对教师的要求是:

(1)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在上课之前,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准备好谈话的间题、顺序,如何从一个问题引出和过渡到另一个问题。

(2)要善于启发诱导。当问题提出后,要善于启发学生,利用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或对直观教具观察获得的感性认识,进行分析、思考,研究问题或发现矛盾的所在,因势利导,让学生一步一步地去获取新知。

(3)要做好归纳、小结。当问题基本解决时,教师要及时归纳或小结,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科学化,并注意纠正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帮助他们准确地掌握知识。

1.2直观感知的教学方法―实验法

实验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观察事物和过程的发生和变化,探求事物的规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实验法的优点在于它能按教学需要创造和控制一定的条件,引起事物的发生和变化,使学生看到事物的因果关系,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实验操作技能,而且能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求实精神。

实验法的基本要求是:做好实验前的准备。要制订好实验的课时计划;准备好实验用品,分好实验小组;要求学生作好理论准备(复习、预习);使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与做法。懂得实验的原理、过程、方法和注意的事项,提高学生实验的自觉性:注意实验过程中的指导。教师要巡视全班实验情况,如发现重要或共同的问题要及时向全班作指导,对困难较大的小组或个人要给予帮助,使每个学生都积极投人实验;做好实验小结。教师应当小结全班实验情况,指出优缺点,分析产生原因和提出改进意见并布置学生写好实验报告。

实验法可分感知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两种:前者在进行新课之前做,为学新课作好感性认识的准备。如教材中的实验:用悬吊的泡沫塑料接触发声的音叉的叉股;拨动张紧的橡皮筋;用手指摸着喉头部分并发出声音等,就是为了让学生充分对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后者在讲完新课后做,检验所学原理,巩固知识。如学生学完欧姆定律后做的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的实验;学完电功率后做的测定小灯泡的功率实验都是验证性的实验。由于物理学科的特点和实验教学法的优点,除了学生应做的实验外,教师可创造条件,把原来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边讲边实验,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声音的音调与振动的关系时可以做如下处理:“唱歌时,一首歌曲音调可以唱高一些,也可以唱低一些。刚才同学们听到的一首合唱歌曲,离音部的音调高,低音部的音调低,我们把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教师先介绍发声齿轮,并告诉全体同学,每个齿轮的齿数不同。然后转动齿轮,用塑料硬片接触齿轮的齿,使塑料硬片振动发声。让学生注意观察,硬片接触不同齿数的齿轮时,发出声音的高低有何不同,哪个高,哪个低。再由演示实验可以得出:音调由发声休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学生实验:用塑料硬片在梳子上快慢不同地划过,要求同学们观察塑料硬片快划时和慢划时,发出声音的音调哪个高,哪个振动的频率大令哪个振动的频率小,进一步验证音高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学生在实际的实验操作过程中加深了理解,体验到了神奇的物理世界,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实验法是物理学科常用的一种比较行之有效的教学法。

第8篇

1明确考点,梳理知识,从知识点形成知识网

历年来中考基础题面广量足,而一些综合题也是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综合应用,因此抓好基础是关键。在第一轮复习中,教学的重点放在《物理考纲》的学习和研究上,做到定时间、定内容,明确中考对各章、各知识块的知识点的能力要求、变化情况、考试新动向。重点、难点、学生的薄弱点在哪里,就设置怎样的典型性例题和针对性练习,做到心中有数。在复习中,要指导好学生根据考点,整理知识,归纳分类,让学生明确考点,明确要求,掌握重点,并通过针对性训练,促进知识内化,将单一的知识点形成知识链,构建知识网,使知识系统化。

2分层复习,分类推进,全面提高复习质量

在综合复习阶段,学生的差异很大,为了使复习更有针对性、更有效,以“面向全体”为原则,在综合分析学生的基础水平、物理学习能力、潜能及认知心理的基础上,把学生分成不同层次。这个不同层次的界线是模糊的,呈动态变化的,允许学生根据复习情况,可以变动,实行民主,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教师要分层备课,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复习目标,做到“保底”不“封顶”,同时设计不同层次的复习方法、课堂提问、练习作业等。使普通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饱”,优秀生“吃得好”。在课堂教学中,处理好同步教学和分层教学的关系,既有面向全体,又有兼顾各层次学生,使各层次的学生有所为、有所得、有所乐。在作业设置上,对普通生要求完成一定数量的基础题,加强基本功训练;中等生完成一定量的巩固提高题;优秀生加做一些有一定难度、灵活大的综合题;并鼓励低层次学生在完成作业后,尝试向高层次作业冲刺,并及时调整各层次学生的作业量和难度。通过分层引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各层次的学生在相应的发展内得到充分发展。

3帮助学生进行反思、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学生的解题习惯需要老师从平时的习题教学中逐步培养。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分析题目、如何答题?物理规范化解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思想、方法的规范化,解题过程的规范化,物理语言和书写规范化。如:选择题要学会排除,把四个选项都要看全;填空题中文字型填空要填通顺,计算型填空要注意单位:计算题要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相应的物理量,符号注意加上相应的下标,解题过程要有公式、必要的文字说明。在复习中要求学生定期整理自己的笔记和试卷,找出自己以前做过的题目中的错题,认真仔细地弄清以前为什么错,现在是否会做。如果学生能把几套试卷放到一起,就会很明显地发现,他们经常错的往往是同样或类似的问题,那这一部分内容就是他们的弱点,在以后复习中就要重点复习这些问题。

4复习要源于教材高于教材,通过加工整理形成知识点

总复习要立足教材,但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重复,现行物理教材按照“先现象后本质”、“先宏观后微观”、“先部分后整体”的结构形式编写的,这样的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征,便于新课教学。但是,到了总复习阶段,就应该从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方面来考虑。要指导学生把相关的各章节中零散的、单一的知识点重新进行归纳、整理,将已学的物理概念、定律、公式等有机结合起来,利用分类列表和框图形式、串成线、连成网,从而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以便学生从现象到本质有一较为完整的认识,进一步辨别要领、概念、公式之间的相互连系与区别,进而在更高层次上去把握教学内容。初中物理可分为:力、热、声、光、电磁五大部分,每一部分都有关键性的概念,可将其与其它有关知识联系起来,分类整理形成有一定结构的知识网络,这样对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和知识间的相互连系与区别,使学生较系统地理解、掌握知识是十分有益的,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把握命题方向,关注热点问题,调整复习对策

面对课程改革的新形势,分析近几年来各地中考试卷,在复习中应关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通过观察、实验和计算等让学生来体验一些具体的东西,如中学生站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约为多少,一间普通教室内空气的质量为多少,把物理课本从地面上匀速捡到课桌上做功约多少等,建立基本的事实观念,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热情和能力,应对基本事实的考查。二要在梳理知识时,要注重对知识的理解、知道结论的得出方法和过程,通过对部分实验的设计或探究,应对物理思想方法和实验方法的考查。三要关注题目的改装和嫁接,关注课本的插图,联系生活实例来深化知识,提高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来应对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四要关注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拓宽知识面,来应对学科交叉问题。五要设计适度开放性试题,用好“能力训练”上便于学生发表见解的主观性训练题,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来应对开放性试题。六要在复习中渗透课改精神,要重视物理与社会热点事件、科学前沿问题、现代文化的交融,来应对创新的素质型新题。

6正确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在“精”字上下功夫

不管什么课都离不开教师的“讲”与学生的“练”,如何把讲与练有机结合起来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讲”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练”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不能“满堂灌”的一讲到底,更不能放任自流的只教学生“练”,可以边讲边练,也可以先讲后练。讲要“精”讲,精讲不是少讲,而是要教师在课前作好充分的准备,把握教材中的主要内容,抓住重点、难点,抓住学生自己难以解决的、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通过教师的讲解,达到释疑解惑、指点迷津的效果。不仅要讲清基本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还要讲清解典型问题的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要充分利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联”来拓宽学生思路,培养学生能力。练要“精”练,避免搞“题海战”。要针对教材中的知识点,按照大纲要求和考试说明精编习题,所编习题要有代表性,达到复习内容习题化,知识巩固具体化。让学生通过必要的练习,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加深对概念和知识的理解,通过对不同类型问题的分析和求解,培养学生的解题技能,总结出同一类问题的解题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应试能力。

总之,在复习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加强分析、概括、抽象等思维能力训练,让学生尽可能的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同时优化教师的主导作用,防止包办灌输,这就要求从选材、了解学生、备课、上课诸环节上狠抓落实,加强过程教育,因材施教,从而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通过合理科学的安排复习方法,把新教材新教学理念落实到总复习中,创新复习方法,提高复习质量,才能取得比较理想的复习效果。当然,特别在复习的后阶段,还要注重各种信息的收集、筛选、整理并及时反馈给学生,同时要不断调整学生的心理和应试状态,使学生的实际更切合于中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