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6-15 21:58:4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单位纪检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充分认识开展事业单位审计工作的重要性
开展事业单位审计工作,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护财经法纪,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单位管理财经工作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举措。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这次事业单位审计工作的重要性,贯彻“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方针,树立审计工作为正常工作服务的观点,把审计工作摆上单位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
二、坚持依法审计,规范审计行为
(一)认真执行审计原则
1.坚持“依法从审”原则;
2.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原则;
3.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原则;
4.坚持“审、帮、促”相结合的原则。
(二)审计监督内容
近3年来,镇各单位的财务收支情况,如有需要将适情向上追溯。
(三)审计工作时间
拟用1个月时间把这次审计工作完成。
(四)审计工作程序
1.围绕镇党委、政府工作中心,编制审计计划,经镇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2.由两名以上审计人员组成审计组,在实施审计工作3日前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明确审计对象、内容、方式、时间、地点、审计组成人员、职务、联系方式和审计纪律。
3.审计人员通过查账、查物及向有关单位和人员调查等方式进行审计,并取得证明材料(证明材料应有提供者的签名并加盖单位公章)。
4.审计结束时,审计组向镇人民政府提交《审计报告》。审计报告报送镇人民政府前应征求被审计单位(或个)的意见,被审计单位(或个人)在收到审计报告之日起10日内提出书面反馈意见,逾期则视同无异议。
5.审计组根据被审单位(或个人)反馈的书面意见,对审计事项作出评价,出具《审计意见书》。
6.审计组对查出违纪违规行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提出审计处理意见,由镇人民政府组织及纪检部门,作出审计处理。
7.对被审计单位严重违反财经纪律和法律法规规定的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人员,审计组将及时向镇纪委、监察室汇报,必要时可书面向镇党委、政府提出建议。
8.审计工作结束后,按审计项目整理审计档案,立卷归档依据专业业务档案进行管理。
(五)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和纪律
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内容包括:忠于职守,勤奋工作;依法审计,实事求是;廉政奉公,遵守法纪;努力学习,积极进取;谦虚谨慎,平等待人。
审计人员纪律的内容包括:不利用职务为个人谋私利;不隐瞒依法查出的违法违纪问题;不泄露审计工作秘密。
三、切实加强对单位审计工作的领导和指导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现状
(一)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规定
在我国的各项关于会计监督的法律法规中,都有关于相关人员严格依法履行岗位职责的相应条款,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在进行过程中,要全面按照以单位会计机构和人员为会计监督主体的原则,严禁授意、指使或强令其他人员违法办理、执行相关会计事项,将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状况当作会计监督对象,同时需要充分依照会计法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的相关规定,还要依照中央八项规定等反腐败反浪费条例。
(二)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内容与方式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工作的主要内容,基本是围绕着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预算、收支、结余和负债等方面展开。由于新形势下,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和变化,在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模式和方式等方面,则是不断地更新和变化。就目前来看,内部监督方式还是上级纪检监督部门一般是依照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方式对日常的会计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而外部监管一般则是由具备了一定经验和符合监管资质和权限的机构与群众,进行监督活动。这种形式在最近几年间不断地推广和普及,因其具有较强的独力性和广泛的参与度,使得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称赞,并在弥补内部会计监督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行政事业单位对会计监督的重视不足
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在管理方式上,都是沿用从属上级部门的监管,因此这也就形成了大多数的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缺少独立性,同时,很多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都是来自于国家政府的拨款,所以类似于这种传统的行政事业单位,其会计部门自然只是摆设发挥不了会计部门应有的职能。当然,相当一部分的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者,尽管精于管理,但是对于会计监督对于单位管理的重要性还是明显的认识不足,对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的重视不足,也很难保证其在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中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缺乏独立性
行政事业单位的任何部门,归根结底皆是从属行政部门的领导者的监督和管理。领导者的权限过大,往往能够干预到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从客观上讲,该监督部门也就不具备了严格的独立性。,不仅如此,再退一步说,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一般都直接由上级部门或国家财政部门进行监管和拨付,具体到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既没有权威性和效力,独立性也就无从谈起。
(三)中国行政事业单位缺乏有效的会计监督制度
我国长期以来在行政事业单位,都一直沿用简单的会计记账,会计审核的简易制度。仅仅是在最近几年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才开始了小步伐的改革进程。而目前的情况是,行政事业单位很少有能够建立起科学有效的会计监督制度,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严格意义上讲其真实性是具有很大隐患的。
(四)行政事业单位缺乏会计监督相关人员
随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众多的行政事业单位,呈现出对于会计监督专业人员的巨大缺口,这种现象会对会计工作的合理性带来些许的问题。尽管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会利用会计部的会计主管来担任监督人员,但是这种人员的调动是违背会计监督的内涵的,此外,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对会计工作的漠视,使得很多专业的高素质会计人员流失,而对于单位内部的专业技术水平不够扎实的会计人员,又因经历和能力有限,无法胜任会计监督工作。
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对策建议
(一)提高行政人员的会计监督意识
正如上文所述,要想从根本上改进现有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现状,必须先要充分树立起会计监督意识,强化员工和事业单位领导的重视程度,形成自觉的意识。有条件的单位可以利用定期培训的机会,面向全体员工和所有事业单位领导,开展宣传工作;也可以以主题会议等丰富的形式,宣传会计监督对于单位发展的重要意义。为了检验行政人员的觉悟和掌握程度,可以把绩效考核成绩与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质量挂钩,利用主观上宣传,客观上激励的方式全面落实会计监督制度的实施,彻底改进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质量。
(二)提高会计专员的素质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专员来讲,从自身出发,首先树立起明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到爱岗敬业。同时要树立起学习意识,积极学习、巩固、充实和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作为单位来讲,要给会计专员提供提升专业素质的平台和机会,定期对会计专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同时也要重视会计部门的管理水平,加强会计主管的学习和培训,改进其技术和观念,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监督
一、事业单位财务监管的内在涵义
事业单位财务监管所履行的是对事业单位财务运行状况的监督和管理,监管主体涵盖多个方面,诸如财务管理人员、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人员、上级主管部门、商业银行以及上级纪检单位等等,针对于事业单位的财务运行情况进行管理。事业单位财务财政监管在具体操作中,主要包括预算的编制情况和执行情况以及预决算情况。其中的预算管理是确保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顺利展开的重要保证。但是在实际运行中,往往对于财务预算百年之极为重视,而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以及预决算中就会存在着误差。这也是事业单位财务监管的重点内容。
二、事业单位财务监管中所存在的不足
1.对监管的职能没有高度认识
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管需要经过市场调研获得大量的信息,与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核实,以避免造成国有资产浪费。但是,由于监管主体过多,导致各个部门之间的责任和义务难以达成共识。特别是监管人员各自需要承担的监管责任,都没有明确,使得监管主体对自身的监管职能没有充分地认识。关于监管的对象没有明确划分,比如国有资产是监管对象,而国有资产的运行主体本身也是监管主体。监管的目标是会计信息所表达的财务状况和事业单位的资产运行状况,所有的会计信息都是采用会计核算的方式计算出来的。这种监管职能认识不清的现象,就必然会在具体执行中漏洞百出。
2.监管人员素质偏低
在财务监管人员中,除了财务人员之外,还包括审计人员和国库支付部门人员等等。其中,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虽然普遍取得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但是多为一人一摊,几乎不会具有综合能力。现代的事业单位要提供运行效率,财务人员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理论水平和文字水平都要有所提高,以适应多方面工作。从监管主体的专业技能来看,财务人员虽然会计核算能力较高,但是会计监督能力匮乏。
3.财务监管制度难以发挥其时效性
事业单位财务监管制度划分为两个层面,即国家层面和本单位层面。国家层面的事业单位财务监管制度以宏观性监督为主,但是难以发挥其实质性的监督作用,主要在于监督范围、监督领域的划分等等都没有明确。对于部分事业单位的小金库现象难以根据监管制度有效遏制。事业单位内部的监管制度属于是内部财务控制范畴。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承担基层会计人员的聘用、薪酬待遇的制定等等。
三、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监管机制的有效策略
1.强化事业单位财务监管机制建设
随着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覆盖面越来越广,就要将系统化的财务监管机制建立起来,并从法律的层面深化财务监督。比如,财务监督的地位、执行的程序以及所要完成的目标都赋予法律形式,以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行为以规范。当财务监督做到有法可依的时候,就会在按照法律条文展开监督活动,推进事业单位依法理财,促进财务监督人员依法执行,以发挥事业单位财务监督的时效性。
2.事业财务监督的主体意识要有所提升
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素质取决于主体责任意识。事业单位要定期地组织专业技术培训,将新的制度和法律法规进行讲解,以提高财务人员的责任意识,规范其行为。监管人员要具有较强的道德意识,强化事业单位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是非常必要的。随着积极主动意识的增强,在监管的日常活动中就会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财务监管质量。
3.强化事业单位的内部监管力度
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管中,内部监管力度不够,导致资金使用随意性较大。要强化事业单位的内部监管力度,就要督促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对财务管理以高度重视,并支持内部监管工作。将内部财务监管纳入到单位组织的规章制度中,根据事业单位运行情况对财务监管机制不断调整和完善,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财务监管以规范化管理,注重财务监管运行的科学性、时效性。对于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监管,是对于单位组织内部的有效控制,以使财务监管体系能够在事业单位的各个管理环节落实到位,充分地发挥其监督职能。财务人员和审计人员是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管主体,要使其充分地发挥作用,就要使当地在资源上和的权限上予以支持,以使监管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一、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并入事业单位会计体系的可行性分析
第一,有利于解决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不一致的问题,进一步完善会计核算体系。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第37条规定:“事业单位的收入包括国家投资于事业单位用于固定资产新建、改扩建的基本建设拨款收入”;第41条规定:“事业单位的支出包括列入基本建设计划,用国家基本建设资金或自筹资金安排的固定资产新建、扩建和改建形成的基本建设支出”;第47条规定:“事业单位报表包括基建投资表”。但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总说明第2条却明确规定:“事业单位有关基本建设投资会计的核算,按有关规定执行,不执行本制度”。从《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的角度看,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内容应纳入事业单位会计的范畴,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又明确规定执行《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这样,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就游离于企业会计和预算会计体系之外,从而导致国有建设单位会计适用范围不明晰。
第二,有利于实现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从会计规范的角度来讲,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在某种程度上不满足会计主体和持续经营的前提,且国有建设项目不存在量、本、利的概念,不直接追求经济效益,所以控制资金主要是控制工程概算。如果建设单位与接收单位不是同一个单位,又不能满足持续经营的前提,那么在财务管理上,建设单位在建设过程中就不会主动利用价值工程理论,实行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的核算与管理,而是仅达到完成投资计划的目的,从而无法保证资金安全有效地使用。随着基本建设项目的管理引入市场机制,在项目法人责任制和招标投标制度实行以来,项目核算主体大部分已经合二为一,持续经营的前提得到实现。另外,在具体会计核算过程中,由于不同财务准则规定的会计要素定义不一致,导致会计科目的设置和核算方面单位会计报表中反映的资产、负债、收入和支出等会计信息的不完整、不真实。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并人事业单位会计体系,能更好地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第三,有利于提高国家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部门预算改革的进一步深入。2000年实行的部门预算改革首次将基本建设支出纳入到部门支出预算,体现了“大收入,大支出”的原则。新的部门预算在继承传统预算优点的基础上,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加强了项目管理,为了改变旧的基本建设项目本身的资金管理方式,适应部门预算编制的需要,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强化预算管理,必然要求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并入事业单位会计体系,将各单位所属的不同性质的所有收支编制成统一的部门预算。通过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将基建资金的拨付和预算编制与其他财政资金一样,统一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全面反映事业单位的资金结构和财务状况。
二、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并入事业单位会计体系的具体思路
一是会计科目设置。首先,在事业单位会计科目的资产类增设“在建工程”一级科目,按工程项目和资产性质设置二、三级明细科目。三级明细科目可以参照《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设置建筑工程投资、安装工程投资、需要安装设备投资、不需安装设备投资、工具及器具投资、其他投资、直接配套费和其他分摊费等8个科目。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建安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和“其他投资”一级科目核算的内容直接分解在建筑工程投资、安装工程投资、需要安装设备投资、不需安装设备投资、工具及器具投资和其他投资科目中进行核算。其次,在事业单位会计科目的负债类增设“基建借款”一级科目,按借款对象设置二级明细科目,核算向金融机构借入的用于基本建设的款项。增设“应付工程款”一级科目,按工程项目和收款单位设置二、三级明细科目,核算已经办理财务结算工程项目应付给施工单位的工程欠款和质量保证金等款项。再次,在事业单位会计科目的净资产类增设“基建专项基金”一级科目,按工程项目和资金来源设置二、三级明细科目,具体设置基建拨款、事业基金结转2个三级科目,用来核算财政拨款和事业单位自筹基建款。同时增设“基建结余”一级科目,按工程项目设置二级明细科目,用来核算已完工程资金结余情况。最后,在事业单位会计科目的支出类除增设“基建管理费用”一级科目外,再增设“基本建设支出”一级科目,按工程项目设置二级明细科目,核算当年完工需要结转固定资产的项目所有支出。同时取消原来的“结转自筹基建”一级科目。
1、基围虾 半斤、玉米粒 若干、青豆 若干、鸡蛋 2个、葱姜蒜 适量、小红尖椒(干湿都要) 若干、酱油,料酒,醋 适量、盐、椒盐 适量、食用油,芝麻油 适量、生粉 适量。
2、基围虾洗净,用牙签从虾脖处挑出白色或者黑色的肠线,装盘。
3、锅中烧水,水开后放几颗姜丝和葱白,然后入虾,待虾体完全红透后即可捞起,装盘前在凉掉的开水里面过一遍,会更好盘造型。
4、准备调料:将酱油和醋按照1:2倒入小碟中,蒜蓉捣碎,湿小红尖椒切碎放入酱油醋中,加入两滴芝麻油,搅拌均匀即可。
(来源:文章屋网 )
建筑工程低价中标作为一个热点问题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宏观上,它
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从整体来看低价中标的出现符合经济规律的发展,符合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所以说,低价中标的出现和存在具有必然性。微观上、低价中标对工程建设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主要反映在施工单位通过挖潜增效,大大缩短了建设周期,提高了工程质量,使投资方达到了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三高一低”的要求。
一、低价中标法当前面临的问题
1现行的“低价中标”与法不符。
现实事例表明,目前市场对“低价中标”的认识和某些地区的做法存在着极大的误区。不但有悖国情,而且违反我国现行法律。从《招标投标法》的立法宗旨和目的来理解,虽然有通过竞争方式提高投资效益的立法思想,但可以肯定丝毫没有通过招投标使招标人单方降低造价、提高单方投资效益的意图,更不存在工程造价越低越好的概念。该法的立法宗旨和目的非常明确地强调:通过竞争方式规范招投标活动,提高投资效益,保证项目质量,保护国家、社会公共利益和招投标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一味地追求低于成本价的“低价中标”显然忽略这些立法目的。
2“低价中标”不符合目前我国的市场现状。
一方面,我国目前市场经济发展水平与国外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市场竞争尚停留在低水平,大多数施工企业只能组织施工总承包,通过提高总承包管理降低造价的空间并不大。在这种情况下,提倡“低价中标”往往引发工程质量事故、工程安全事故和工程安全设施投入减少引发的安全隐患或安全事故;另一方面,无论从立法层面,还是技术层面看,我们尚未根本解决什么是成本价,怎样判定投标报价过低等关键问题。因此,实践中极易引发低于成本的恶性竞争。
3资金周转困难。
工程质量要求成为“精品工程”,即要保证资金又要确保质量,以最低价格去完成这一项工程,这无疑给了施工方出了一个极大难题。为履约合同工期,多数施工方把自己队伍无法接受的工程单价,分包给当地小施工队伍,乃至“包工头”。为什么私营企业在报价上有绝对的优势?私营企业主多在“无工程肯定会死、有工程也许会活”观念的驱使下,以低报价作为找工程的唯一筹码。由于不切实际地冒险以低于成本价格承揽到本身无能力承担的工程,这就为以后减少工程安全设施投入、偷工减料、克扣或拖欠民工工资埋下隐患。
4安全管理
工程单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施工行为,合理的工程造价是施工企业的生命线,当承包人所揽的工程难以盈利甚至亏本时,它的第一个反映就是如何降低成本,千方百计挽回损失。在购买材料时,钻清单和合同的漏洞尽量选用次品或劣质产品;在施工时不按施工规范操作,减少材料、人工、机械的投入;在人力投入上,尽量使用廉价劳动力(未经培训或技术等级低的工人);加上“包工头”后期本身也到了资不抵债困境,任意克扣和拖欠民工工资的现象时有发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隐患”数量和爆发力会越来越大,总有一天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会波及安全生产、工程质量、社会治安多个领域。这一系列问题将会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对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极为不利。如仅在2005年6月,某项目部的民工因工资被“包工头”拖欠发生两起集体上访和堵塞交通事件。
5现行与招投标相关法规和制度有待完善。
我国1998年制定的《建筑法》重点是调整、约束承包商的,对建设单位(业主)的监管力度不够,特别是如何规范业主的条款和关于招投标等方面有待完善。规律法规中还有个需要探讨的问题,就是有没有必要对政府工程、社会工程、私人工程实施分类监管,着重把政府投资工程管好、管到位、管出成效;对社会工程和私人工程抓住主要环节进行监管,其他放开。尤其是一些重要环节,如加强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管理、环境保护、整治违法转包、违法分包问题。这是行业内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也是引发其他问题的根源。
二、合理低价中标与最低价中标对比
“合理低价中标法”和“最低价中标法”是两种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之处的评标办法。两者在节约投资、防止腐败、减少投标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等方面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就我们建筑市场的现状来看,“合理低价中标法”是最适合的一种评标办法。而对于“最低价中标法”我们也不应该舍弃,而应该做好各方面的充分准备,向“最低价中标法”过渡,因为它是一种理论上最优,条件成熟后实际可行的建筑工程招标方法,它的应用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1“合理低价中标法”和“最低价中标法”的共同点
①节省投资效果十分显著。部分原因来自激烈的竞争引起的降价,另一原因来自国家颁布定额标准与现实市场价格和企业内部定额的价值有较大差异。
②防腐倡廉效果好,有效防止暗箱操作。
③操作简便,简单的招标过程节约了交易成本。
④加大对施工企业管理的促进作用,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只能依靠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提高工程质量和提高企业信誉。
2.2“合理低价中标法”和“最低价中标法”的不同点
“合理低价中标法”和“最低价中标法”两种评标办法存在不同点,具体见表1。
三、案例分析
某县第三中学迁建工程中弱电项目招标最高限价为904.43万元,已经是业主经专业公司编制的预算价格下浮后的数字。本次招标共有十二家单位参与,如果所有评标有效的话,平均价应为719.53万元,而实际中标为592.65万元;也就是说比最高限价低了311.78万元,比所有报价平均价低了126.88万元,比第二名低了160.9万元,比第三名低了279.93万元。假如其中G单位标的如有效也低43.7万元,I单位中标有效低69.51万元。根据事后业主和中标单位谈合同,该单位明确表态亏了80万元,最终预算中标单位亏120万左右。数据如下表:
综上案例看出低价中标给业主单位造成的损失很大;在评标过程中,在较短时间内,专家对中标单位报价是否低于成本价难以判断,其结果带来了恶意的低价中标,带来以次先好、偷工减料等问题,也给业主今后的施工管理工作带来很多麻烦。因此,我们要正确采用“经评审的最低价中标法”,规范建筑市场经济秩序。首先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一)如何评定投标人的报价的合理性?
面对僧多粥少、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一些企业为了维持生存,盲目地把报价压的很低,以便获得中标资格。然后在中标之后,通过一系列的设计变更、现场签证或利用法律法规空子提高相应的报价,从而获得一定的“补贴”。这种竞争公平吗?
二)如何有效防止偷工减料?
报价太低,而施工的总量是一定的,保证一定的利润,则成本要降低。而成本集中在材料这一块。然而材料用量也是一定。而施工技术不变的话,要使得有利润空间,只有偷工减料。而此种情况在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这能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吗?
三)如何引导企业诚信履约?
虽然经评审的最低价中标法中有设履约保证金和低价风险保证金,但是也存在部分投标人中标后,因中标价过低,而无法承受被迫放弃中标;有的是工程做到一半,就退出,造成烂尾楼、半拉子工程等。这都给双方带来一定的损失。这能反映得出采用经评审的最低价中标法的优越性吗?
四)如何保证评标的质量?
虽说评标委员会都是建筑行业的专家,但业术有专攻。不可能你是造价师,你就市政或房建什么都懂,经济类专家与技术类专家就是有差别。这也有可能造成部分专家应不擅长某行业,就有是走过场形式的发生。这样就没有对报价的符合性作出合理的判断,公平的评定。这样的评标效果能反映出经评审的最低价中标法的实质性要求吗?
四、总结
一、分清拳头次序:
不论是右手还是左手我们将手圈住,然后五个手指从大拇指开始依次每个关节凸凹之出进行对单位名称依次安排, "凸"处为单位名称, "凹"处为相邻单位间进率。
二、单位名称具体安排:
1、长度单位:常用的长度单位有 "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这五个。握拳后从大拇指第一关节开始共有六个关节,即 "凸"出部分。这时我们从大指头为起始点,凸出的第二个关节处开始排序,大拇指第二个关节为"千米",食指凸出关节为长度单位"米",中指凸出关节为长度单位"分米",依次 "分米"、"厘米"、"毫米"。
2、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从大拇指第一关节开始排序,依次为"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
3、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立方毫米"。从大拇指第二关节开始排序,依次为"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立方毫米"。
4、容积单位:因为1毫升=1立方厘米,1升=1立方分米,所以我们在记忆时只记住"毫升"和 "立方厘米"之间的进率即可。
三、单位间的进率:
1、长度单位间进率:
(1)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之间进率。我们从"千米"和"米"这两个相邻单位开始,除了 "千米"和"米"之间是大"凹"进率为1000以外,其余"米"和"分米";"分米"和"厘米";"厘米"和"毫米"之间是小"凹",他们之间的进率都为10。
(2)不相邻的两个长度间的进率。根据手指间的"凹"出的数量来确定,如: "千米"和 "厘米"之间的进率,因为只有 "千米"和 "米"之间的进率为1000,其余相邻单位间进率都是10,而"千米"和"厘米"间有三个"凹"处,第一个"凹"处是 "千米"和 "米"之间,第二个"凹"处是 "米"和 "分米"之间,第三个"凹"处是 "分米"和"厘米"之间,所以在第一个"凹"处 "千米"和 "米"的进率上再扩大二个十倍,即 "千米"和 "厘米"的进率为100000。又如: "分米"和 "毫米",他俩之间有二个"凹"处,那么他俩间的进率为100。
2、面积单位间进率:
(1)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之间进率。在面积单位中除了 "公顷"和 "平方米"之间为大"凹"处进率为10000外其余都为小"凹",相邻单位间进率都为100。
(2)不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如:在计算 "平方千米"和 "平方分米"间的进率是多少时,我们根据 "平方千米"和"平方分米"间有几个"凹"处现断定,"平方千米"和 "公顷"间有一个小"凹"处为100, "公顷"和"平方米"间为大"凹",进率为10000, "平方米"和"平方分米"间是小"凹"进率为100.所以 "平方千米"和"平方分米"间进率为100000000。
3、体积单位间进率:
2、拾荒者
3、崽崽酱
4、未命名
5、小奶包
6、笨比熊
7、青丝乱
8、奈川崎
9、葵向暖
10、无所谓
11、保质期
12、曾何时
13、软草莓
14、柒槿年
15、尛别扭
16、江婉吟
17、梦魇
18、手中沙
19、不再见
20、咻咻咻
21、薄荷梦
22、无泪人
23、偏執狂
24、听书人
25、琉璃ャ
26、萌汉药
27、下一秒
28、陌念念
29、鹤归山
30、山川志
31、乔芋川
32、枯心人
33、声声慢
34、初遇见
35、皓雪殇
36、不想他
37、孤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