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夜大毕业个人总结

夜大毕业个人总结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2-11 12:39:0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夜大毕业个人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夜大毕业个人总结

第1篇

再回首,走过的路很值得回味和反思,是成是败,我们都必须忘记这段过去开始新的奋斗,因此,我必须做一个全面的总结。

首先,对大学四年中每一年的思想状态,想做的和做过的事情来个快照吧!大一,还没明确大学该怎么学习,需要学些什么,但是时间抓得很紧,努力去做了些事情。最开始我给自己四年定了一个目标: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大一下学期后确定要做一个学习一般般,动手能力强的人。整个大一,一直都热情的奔跑着:确定自己一定要在各项大学活动中保持绝对的活跃,不断认识新的朋友,不断的组织和参加各项班级,系部活动;同时不断的加强和高中同学那里联系,和他们交流能够促进我奋发向上,能够让我更加清醒的认识自己、认识大学生活;拼命的要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没钱也玩摄影,没时间也要坚持去鲁巷参加炭画培训班;我对寝室,对我的同学充满了信心,希望能够和他们建立一个很好的团队,大家一起为着不确定的目标不断的拼搏奋斗,不断的鼓励寝室活动。大二,对大学失望的开端,对周围人失望的开端,对个人奋斗+一群忠诚的朋友支持的大学生活的认可,带着很多愤懑,开始了新的奋斗。

这个过程,彻底放弃任何学生工作,一再推辞班委工作,彻底否认完全做学习,只期望学习过得去就行,有些迷失方向感,郁闷。特别的紧迫感使我一次次的在寝室通宵的看书、画画、写信,一次次肆无忌惮的出入工地拍照,将时间投入到摄影中来,大二上和大二下分别同时带着两份和三份家教,在管理学的启发下开始考虑重新构筑自己的大学生活,于是到大三彻底放弃所有家教,暂停摄影,全力去安排自己的学业和大学生活。除此之外,做了一年的社会调查,费了很大的经历但是没有做好。大三,几乎没有去玩的机会,时间安排得太紧张,我只能每天去跑跑步适当的调节一下生活。大三上先后准备数学建模,考程序员,卖照片,尝试技术学习,六级考试,庞大的课程体系要学,科研立项开始运转,几乎没有空余时间。大三下开始全力做科研,写文章,发文章,直到最后做穿了,觉得没意思,很想暂时放弃。

这个学期我的时间精神有些支离破碎,高程没考,技术学习没赶上来,感情上遭受重创。但是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拿了个程序设计的奖项,科研立项也被评上了校二等奖,第一次完成了大学里最成功的合作:一起成功的编导、拍摄、制作了dv断片《老鼠爱上猫》。大四,在最兵荒马乱的时间里遇到了些挫折,也顽强的接受了挑战。保研的个人努力我比较满意,尤其是能够最终拿到北师大的免推接受函。保研最后的失败,包括奖学金的评选,让我看到了自己很多的缺陷,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心中窃喜,倍感欣慰,决定要背水一战,拼死一搏,出去读研。值得欣慰的是最后一年里,感情上也有过一段难忘的经历。大四下,遗憾的是没有抓住时间来好好的学习技术,浪费了不少时间。在公司的短暂经历对我的思想上造成了巨大的震动,丰富了我的生活,将会对我个人的发展产生深远的意义。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句古谚包含着深刻的道理,我不能控制别人,但是我可以把握自己。应该说四年来我很好的把握了自己,没有随风逐流,始终在大多数时间里做着自己想做、要做的事情。尤其是在寝室内,虽然没能够群体奋发,形成很好的团体,但是很好的避免了群体迷失,感谢周围还有一批批清醒的朋友,支持我的朋友,也感谢能在最垃圾的时间里找到《管理学》,激发了对整个大学生活的重新思考。

其次,总结大学生活,简单的说,应该学会做人。关于大学里做人,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自我尊重

一般说来,这是容易理解的,但是在我们做事的时候往往难以每次都真正上实施。自我尊重,还要自我包装,注意自己的外观形相,让别人尊重自己其实是一种更高的自我尊重。

2、坚持正直

的确,这个社会有很多让人不满意的地方,尤其是当你真正步入社会做点事情的时候。有句话叫做:“你可以不诚实,但是不可以不保持正直”恰到好处的为我们提供了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很好的原则。诚实固然是一种很好的品质,然而在面对一个经常不诚实的对象时就另当别论了,不然就会吃亏。在个人生活当中,诚实自然是莫高于此的。然而,我们处事或生活过程中,正直才是可以永远坚持的。

3、为别人着想

现在的社会需要合作,需要团队,忘记了队友的利益很多时候就等同于忽略了自己的利益。利他在竞争过程中往往转换为了利己,因为对方获利了,他必有成功的道理,这些恰恰给了自己一个弥补缺失的机会,为以后获取更多的收获奠定基础。在学习工作过程中不应忘记了给你的竞争对手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协助对方实现他们的目标。

在生活中,和谐的寝室环境,社交圈环境更多的需要你不断的付出,随时随地的为别人的利益着想,考虑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对周围人有没有不好的影响。有句话说:”付出总有回报”,我觉得不是不报,而是时候没到或者是你更本就没有觉察到。

4、适应环境

这是我们这一代大学生最需要的基本能力。现在社会,是一个飞速变化的社会,一个激烈竞争的社会,适者生存在这里无需用语言来解释。让自己适应环境,让环境接纳自己是我们跳进这个社会圈首先必须学会的。然而,很多人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抱怨高考失利,抱怨周围的同学,抱怨周围没有好的学习环境,学习气氛,整天在那里干些不愿意干的事情,甚至做一些消极的事情,浪费了自己宝贵的青春又一无所获。人活着应该要有一种精神:面对现实,接受现实,改变现实。当我们走上社会,我们和一个初中毕业的打工者一样,都是出卖劳动力,很多方面我们甚至都赶不上他们,这就需要我们阁下自己的“尊贵”地位,从基层干起,从点点滴滴干起,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受教育的价值!

5、决心、雄心和恒心

一个真正优秀的大学生应该保持雄心,罗曼蒂克式的雄心!在现实的前面还要放好雄心的位置,无论现实多么残酷都不应该散尽着罗曼蒂克式的雄心,任何时候都对自己的努力满意,保持微笑。在雄心规划下的目标,计划可以作为激励的一个来源,引领困境前行!决心没有大小,可以是很小的,坚持每天打开水,每天拖地板,坚持每天都对自己笑笑都是无价的。执着是一个人最难得的品质,扬弃急功近利和浮躁的心,经久必成!有了雄心,决心,我们所需要的就只是是默默无闻,持之以恒的按计划做好手头的每一件事情了。

第2篇

“通过4年的努力,我终于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电大的毕业实习和设计。同时,也总结出了一套控制和调整血糖的方法。”

1997年,我开始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学习,由于是开放式教育,且为考教分离教学,因此学习任务相当艰巨。如果个人不努力,所面临的将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我因为没有高中的任何基础,学习起来难度就更大了。从高数、大物到微机技术、电子测量与仪器,我几乎每天晚上都要伏案苦读,做过的练习题更是不计其数。

由于疾病的需要,我不可能长时间的静坐而读,故而在家的学习只好时动时学或先动后学,通常在饭后半小时先运动30分钟,然后才开始学习;或者饭后先学习一段时间再进行10~15分钟运动,然后再继续学习。虽然自己不断地调整血糖,但仍有控制不好的情况出现,因此不得不在饮食方面进行调整,如果血糖高而又不得不进行学习时,晚餐就适当的减量而改为睡前的加餐。这样,胰岛素的剂量、运动和饮食都调整好了,血糖才能稳定。

我每周要骑两到三次近30分钟的自行车前往教学工作站接受两小时的面授辅导。因此,常常在下午4点45分注射过胰岛素后,5点钟吃晚饭,利用20分钟吃完后便从家骑自行车前往工作站接受学习辅导。由于饭后有了近30分钟的运动,因此在接受辅导的日子里,晚上的血糖相对于在家中自学要好控制些,但是晚上的加餐则是必须进行的一道工序。

通过4年的努力,我终于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毕业实习和设计。同时,也在这四年的学习中总结出了一套控制和调整血糖的方法。

“从解剖、组胚到内科、外科,再到近9个月的临床实习,从无知到了解再到熟悉,我不仅学到了医学知识,而且为了解自身疾病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在完成了我的第一个目标后,2001年,我又考入了天津医科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习临床医学。成教的学习相对于电大来说相对轻松一些,但是由于我从未接触过临床医学知识,因此这门新的专业课程对我来说又是相对困难的。从解剖、组胚到内科、外科,再到近9个月的临床实习,可以说是从无知到了解再到熟悉,不仅学到了医学知识,而且为了解自身疾病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成教是每周六、日上课,而且一学就是一天,刚开始我对血糖的调整并不是太好。由于有上电大时的调整经验,情况很快就扭转过来,但在期末考试的几天里,由于复习的紧张、繁重,加之考试时间常常在晚上6点钟,我的饮食需要重新调整。在晚上5点钟注射胰岛素后吃少量晚饭,然后骑自行车前去考试,等考试结束后骑车回家再加餐。有时因为晚餐吃得过早,吃得较少,加餐时又没有调整好饮食,就会在夜间12:00到3:00发生低血糖,从睡梦中饿醒;但有时又不敢加得过多,生怕出现早晨高血糖。这段时间我曾出现过夜间连续饿醒两次,连续加餐的情况,但即使这样也难免早晨高血糖的发生。如果出现早晨高血糖,就会影响这一天的血糖调整,这就要求一天的饮食、运动都要比平时更加严格,三餐减量,加餐的次数加多,运动量比平时加大,争取尽快降低血糖。这样的历程一直持续到2004年的寒假,我安装了胰岛素泵,从此学习时间和饮食的安排才轻松了许多。

“经过三次近6个小时的交流后,使患者和他的父亲都对疾病的控制有了更深的了解,不但改变了患者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胰岛素的注射量也从入院时的70单位/天,每天四针,减至出院时的50单位/天,每天两针,血糖也控制到理想标准。”

2004年7月我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实习了三个月后,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医治自身疾病,在天津代谢病医院包美珍主任和夜大班主任李老师的帮助下,我开始了在代谢病医院实习的历程。

第3篇

在成人教育中,经常出现学员不主动配合、不及时上课的情况,例如,某些学生在学习、考试、毕业办证等环节发生遗忘、拖拉的情况,不仅给办学单位带来通知及督促工作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还存在无法统筹兼顾的情况(如家务、事务与冲突等),这一情况导致学生手忙脚乱,不仅耽误学生考试,也影响工作单位的工作效果。同时,部分学生对二学历继续教育认识不到位,会出现混文凭的情况,认为只要交钱报名就能拿到文凭。学生认为学校有事儿自然而然会通知自己,不能耐心刻苦的开展学习,也无法积极主动完成相关事务,对办学单位提出的要求视而不见。有些学生因日常工作及生活习惯过于散漫,做事缺乏激情和计划,不讲究实效,因此,参与日常的学习中也表现出散漫懒惰的情况。当然,出现上述问题也因办学不严谨、工作人员方法不佳、学生指导工作不到位等情况,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及按期毕业。

2成人二学历自考教育改革的要点

二学历教育不仅包含成人教育的共性,也有自己的特殊性。为确保二学历教育的健康发展,在保障其质量的基础上,根据特点及实际情况,必须提出相应的改革策略。

2.1改革过去的学年制度

学年制度一直是高校教学管理日常使用的方法,其主要展现出计划经济的特色。基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二学历学生就显然无法适应该制度的内容。首先,学年制磨灭了学生在素质、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由前面的分析可知,各个学生之间的差异极为明显,这成为影响学习效果的最基本的因素,硬要按照学年制的管理方法实施管理,会以牺牲水平高、素质好的学生的积极性作为代价。其次,忽略在客观条件下的不同之处。成人所处的工作环境不同,用来学习的业余时间有多有少,加之家庭负担、学习条件等方面的差异,这成为学生学习的客观情况。教学与日常的管理有着必然的联系,管理要设定严格的纪律实施约束。如果均按照一个时间进行限制,部分学生由于请假次数过多,听课无法达到学籍管理的最低学时分数不得以自动退学告终,无法展现学用结合的特点。基于成人教育的特点,学习者在职,实施学习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工作需要。从这一意义上来说,二学历教育具有代表性的展现上述特点。但是,学年制的管理措施重点在于强调学员在某个轨道上按照一定的速度运行,执行相应的教学计划,按照设定的模式展开培养,引发学用相互脱离的矛盾。学分制是有利于因材施教的模式,不根据学习时间作为依据,而是以学习结果评价是否达到毕业水平开展管理。学分制是以展现个人知识体系和弹性学习时间为核心,这里所说的学分制与通常意义上的普通生试行的学分制有所差别。因二学历学生无法集中到普通学生那样的程度,开展学分制只能得到学习弹性学习时间或修业年限。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明确学习负担,闲着的时候多学习、忙时少学习,最后修完这一专业所设定的学分方可毕业。这也是学分制与学年制相结合的计划学分制度。如果完成学分制,可以将其与自学考试教育相互结合。具体做法如下:设定相关的教学计划及课程学分,学生依照自己的工作情况和学习时间选择相应的课程。学生所选的课程要在指导下进行,学分制与学年制相互结合,实现专业课程规定的学分,学生方可毕业。

2.2开展成人应用心理学二学历教育的注意要点

二学历生源主要分为夜大、函授、全日制,根据学生层次水平可以分为本科生、大专生等。二学历学生具有来源复杂、生源广、学习目标明显等特点,具有基本极高的知识起点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工作与学习发生冲突,实践经验较丰富。根据学生的生源及具体情况,与高校多年的成人教育经验相互结合,使教学计划满足二学历学生的学习要求。在为二学历班级选择教师时,要挑选该校德才兼备、教学水平高的优秀教师任教。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二学历的实际能力,高校教务处不断总结二学历管理相关经验,确保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合市场发展需求。长期以来,传统的学历教育方式是以传授知识为主导的班级授课模式,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学习的是为适应应考的相关知识,丧失提高实践能力的机会。传统的教学方法制约着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二学历教育要避免死记硬背的填充式教学模式,倡导问题+研讨的教学方法,提倡实施互动或网络多向交流,从而获得多元化的信息源。该教学方式以问题为纽带,启发学生进行研究讨论,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自学考试教育应理论考试与实践考核相结合,集中考核与平时考核相结合,体现应用型自学考试的宗旨。

3加强对实践考核环节的管理

高校必须做好考生实践技能环节的成绩录入管理工作,杜绝出现漏报并且要确保每名考生成绩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实践技能环节,教务处要与考核老师统一思想,从严认真考核考生的实践技能,杜绝考生出现不经过培训就直接参加实践考试环节的现象。

4结论

第4篇

 

关键词: 成人高等教育 市场 产品策略 

 

1研究背景和意义 

从2008年开始,全国高考人数持续下降。在生源危机下,高校招生的校际、省际竞争愈演愈烈,其中,重点本科院校面临的是生源质量的竞争,而部分一般本科院校、独立学院、民办高校、高职院校以及具备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资格的成人高校等面临的是更为严酷的生源数量的竞争。因此,中国高校如何在有效抓好普通高等教育生源竞争的同时,如何充分有效地整合、利用学校资源,另辟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对高校意义重大。成人高等教育社会发展需求,以及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一定程度的相似性特征为中国高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如何更好的制定成人高等教育产品策略,突出特色,树立品牌,从而吸引生源,是摆在许多高校面前的紧迫课题。 

2成人高等教育市场现有产品策略现状 

2.1产品定位不准确,人才培养特色缺失。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成人高等教育未进一步突出产品特色,打造自身人才培养特色与优势。一方面,对全国人才市场需求方向缺乏超前把握,难以及时统筹规划和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和层次。另一方面,在专业设置、课程设计等方面多为普通高等教育的简单翻版,未有效构建独具特色的,并且与市场人才需求相接轨,且相对成熟的人才培养结构体系。 

2.2课程体系设置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首先,课程内容陈旧,滞后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许多使用了几十年的“陈旧”的内容。其次,过度重视理论,轻实践环节。在专业教学计划,高度重视各种理论课程,忽视实践课程比例。再次,重必修课程,轻选修课程和技能训练。根据现行的课程,处于主导地位的必修课程,一般在70~85%或90%,个别专业甚至更高,并且选修课程内部结构也很不合理,这种情况影响了学生全面发展。 

3成人高等教育市场产品策略选择 

3.1准确产品定位,突出办学特色。准确的市场定位和鲜明的办学特色的培育是一个充满着艰难和复杂的不断探索、总结提高的过程。首先,在产品定位指导思想上。必须明确将市场经济理念融入到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突出了人才培养多样化和人才培养个性化特征,现成鲜明的市场特色,走出恶性竞争的红海,探寻办学特色鲜明的蓝海。其次,应当进行充分的市场细分。主要目标市场应该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现实的目标市场,是高考落榜考生、社会大学学历以下且有继续深造学习欲望的人员;另外一部分是潜在的目标市场,就是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专在校生,这类目标市场具有继续深造的强烈愿望,可以探索通过和所在学校联合办学的模式达成合作。再次,正确的市场定位,突出特色。根据消费者特点、市场需求、用人单位要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进行准确定位。

3.2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个性化教育。首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调整办学的理念,从学生的就业及今后职业需求出发,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学习能力、应变能力、职业发展能力等。其次,进行个性化教育。成人高等教育是满足学生成才愿望并为其今后的职业选择和职业成就做出重要影响的教育活动。人的个性化特点,要求我们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个人的成才选择。要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育方针,为学生的个人选择和个人成长成才创造一个宽松、开放、积极向上的环境。 

3.3完善学科课程体系建设。我们必须首先提高了学科课程的市场竞争力。面对着庞大的函授、脱产、业余、夜大类型的人才培养体系,成人高等教育必须进行严谨的深思与精思“设计什么样的竞争,怎样设计竞争力,为什么设计竞争力“等问题。通过综合化的进行课程设置、开展课程设置的选修化、加大实践性课程建设等措施完善学科课程建设体系。 

3.4扩大校企合作,采用订单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是大中专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其初衷是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另一方面,深化订单培养模式,开设订单式培养班。学生入学即与公司签订《推荐就业协议》,按照企业

的订单要求进行培养,企业参与教学全过程,毕业生由公司推荐就业。培养模式为:校企合作,充分利用行业优势,推行“学历+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应用型”为主旨,以职业岗位为参照,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5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树立品牌。采用科学的建设模式,扩大成人高等教育机构的知名度,打造名牌效应。积极通过人际传播、平面传播、电子传播等传播媒介加强该校成人高等教育品牌宣传。首先,加强与政府主管部门和相关政治的沟通和协调,提高学院的权威性和说服力,增强学院的影响力和导向性。其次,学院内部要加强品牌质量管理,树立品牌形象。再次,运用平面传播媒介包括报纸、杂志、图书、招生简章等介绍办学历史、办学特色和优势。最后,通过如电子媒体,如电视,网络和信息台,向广大公众快速传播形象的、迅速的信息,从而能够更加广泛和深刻地影响广大受众。 

参考文献 

1蔡红英,我国高等教育营销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探讨[d].华 

中师范大学,2008。 

2陈仁伟,21世纪我国体育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设置的理性思考[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20(2):5 

3张念宏.中国教育百科全书[z].北京: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158 

4朱九思,姚启和.高等教育辞典[z].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3,29 

第5篇

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护理实习生(以下简称护生)将学到的医学、 护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获得从事护理工作所必需的专业技能、 态度和行为的过程,是培养护生独立工作能力和实现角色转变的重要学习阶段。我院非常重视临床护理教学工作,成立了护理教研室,由专职人员负责教学工作,通过分析临床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对策,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实现了教学相长,受到合作院校和广大护生的好评。

1 临床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社会环境方面

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医学的日新月异,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及对护理专业的要求越来越高,患者对护士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并在的执行护理活动时,要求受过专业教育,取得护士执业资格,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及技能的护士为其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所以造成护生在实践技能方面失去许多技能操作机会。另外,社会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偏差及护理人员社会、经济地位偏低,使许多护生的专业积极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重创,护生的专业思想不稳定。

1.2 带教老师存在的问题

1.2.1 教学目标不明确 多年来,护生临床实习均以所在学校制定的实纲为指导,要求较笼统,对临床轮转科室无具体的目标要求。带教老师教学时具有较大的随意性,教学内容及进度皆由带教老师主观决定。

1.2.2 能力和素质不足 临床护理人员所受的教育基本上是为满足患者和社会需要,很少接受与教学相关的规范化培训员。多数带教老师缺乏正确的带教理念和方法,传授知识能力差,自身理论水平不高,缺少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带出来的护生常仅会机械操作,在知识自我更新及创新性上先天不足。

1.2.3 缺乏对护生情况了解 护生来源和构成的复杂性、 带教老师三班倒的工作制度和缺乏责任心的态度,使带教老师与护生之间了解不深。目前在我院实习的护生来自多个院校,包括中专、 大专、 本科3个层次,导致学习态度、工作水平、操作能力有很大不同,造成带教老师未能充分了解护生情况,不能针对不同情况制定带教计划。

1.3 护生存在的问题

1.3.1 缺乏工作热情 现在的护生多为独生子女,家庭娇惯,惰性重,缺乏责任感,没有社会竞争意识,另一方面,因面临实习结束后就业问题的困扰造成缺乏工作热情和主动性。

1.3.2 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脱节 随着大学的扩招和人生出路的多样化,护生的教育质量有下降趋势,特别是中专生和部分大专生,在实习过程中暴露出基础知识不扎实及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差等问题。

1.3.3 人际沟通与动手能力欠缺 护生由于社会阅历少,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差,易胆怯、害羞,遇到问题不会主动寻求老师的帮助,不懂得如何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当面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患者时,存在沟通时的拘谨、生硬,影响健康教育效果。

2 改进临床护理教学的措施

2.1 健全带教管理体制

在护理部统一领导下,我们成立了医院临床护理教学管理组织体系,即护理部主任-原护理教学干事-教学组长-带教老师4级临床教学网络。护理部主任审查临床护理教学的总方针及计划,深入临床一线指导带教工作,及时召开护士长及带教老师会议,专题研究带教工作;护理教学干事具体落实教学计划,负责安排护生到各科室轮转,处理违章违纪事件,定时抽查各科室带教情况,安排全院业务大讲座,组织理论考试和技术操作考试,定期与护生和临床科室进行交流,及时解决临床护理教学中的矛盾、 困难;护理部每季度召开1次由带教老师和护生代表参加的教学工作会议,认真听取护生在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征求其对带教老师、 带教方法等方面的意见,对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一起进行分析,不断改进。

2.2 提高带教老师素质

由于临床带教老师在学历层次和带教水平与快速发展的护理教育存在差距,加强对带教老师系统的培训是快速提高带教老师整体水平的有效措施。我科积极参与护理部组织的全院性护理教学查房、与姐妹科室进行交流,总结经验,并鼓励带教老师不断完善自我,参加夜大、函授等学习班,提高学历。且在选拔带教老师时,我科打破论资排辈的旧观念,根据临床护十的业务水平,理论技能、个人素质、职业道德、教学意识、能力结构等进行综合评价,择优选拔。

2.3 加强对带教老师和护生的管理和考核

护理部要全面制定带教教学的考核制度,进一步完善临床护理带教的综合考核评定机制。全面考核带教老师的工作量、教学能力、带教时问,及时对护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实现学生的考核成绩与带教老师的考核挂钩,每年评选出最佳带教老师和科室,给予奖励。同时将带教情况与评先、职称晋升挂钩。我院严格护生请假制度,做好护生出勤的管理,这样做的目的都是为了激励带教老师和护生,促进临床护理带教工作的开展。

2.4 注重健康教育能力培养

在当前医患及护患关系紧张,患者维权意识和要求不断高涨时期,我们把加强护生与患者沟通交流作为临床护理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求护生根据不同患者的生活习惯、 文化背景、 病种、 病情进行差异性沟通,学会多关心、 爱护患者,取得患者信任;注重在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带教老师和护生一起进行健康知识教育,落实好对新患者、 手术前后患者、 出院患者的健康教育。

2.5 强化护生规范操作和法律意识

带教老师向护生讲解临床常见的潜在法律问题。对一些听到或看到的护理事故作分析,使护生从中吸取教训,进一步认识到各种规定和操作规范的重要性,从思想上把各种制度和职责当作义务去履行,不仅要学法、 懂法,还要更好地保护自己。要求护生遵守操作规范,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正确执行医嘱,及时、 准确书写护理文书,不懂之处多向老师请教,不做无把握之事。一旦发生差错,及时汇报,不隐瞒、 不回避,以便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若脱离老师指导擅自行事,侵犯了患者利益,就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第6篇

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深度挖掘“高学历失业”群体会导致个人认知失衡、滋生自卑,抑郁等心态、丧失追求公正平等的信心,导致家庭自卑、消费受到冲击,导致人才市场的畸形化和社会的“马太效应”等。因此,一方面要使个人和家庭正确认识到失业的实质和前景,改变认知偏差,培养理性科学的职业观、价值观。另一方面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促进供需平衡、创新产业,推动自主创业等。

[关键词]

高学历失业”群体;社会心理问题;策略

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与“高学历”群体的供给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使得“高学历”群体不能及时充分就业。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和社会转轨的成熟阶段,近些年来这一现象在我国较为普遍。当前,国内外学者对此问题做出了颇有成效的研究,认为“高学历失业”群体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市场方面、经济发展速度、高等教育的体制和个人等,并且对失业造成的社会心理问题探讨较少,只是停留在个人和社会两个层面上。笔者认为“高学历失业”群体不只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从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失业才一步步的浮出水面,所以本文主要从一个完备的市场视角来分析,找出“高学历失业”群体的特征表现,进一步分析失业给个人、家庭、市场及社会造成的心理危害,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1“高学历失业”群体的范畴及特征

1.“1高学历失业”群体的范畴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教授称:“学者之所以能成为学者,在于咬文嚼字,概念清晰”。清楚的概念界定和范畴是一切科学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和基础[1]。国内学者普遍认为,“高学历失业”群体是拥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水平的群体,但是根据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制的规定,各种类型的专科学校均属于高等教育范畴,学生毕业后的学历水平均是“高学历”,同时国家认可的电大、函大、夜大等大专以上学历也属于“高学历”群体。笔者认为“高学历失业”群体是指具有大专以上毕业文凭或学历水平的群体在一定时间内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并且有着不同的表现。

1.“2高学历失业”群体的特征

1.2.1“高学历失业”群体的必然性与合理性以市场经济体制为主体的现代化国家,“高学历失业”群体是任何一个国家都避免不了的,只是程度不同罢了。目前我国出现的“高学历失业”群体不仅是因为取消了上个世纪“统一分配”制度,代之现在“自由择业”制度的必然结果,也是生产方式机器化的必然产物。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赶超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市场经济是一个关键,但市场经济最大的特点是:公平竞争,优胜劣汰。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每年都有数以百万的高校专科生、本科生及硕士生,市场主体在求职者面前往往优先考虑学历和专业,而忽视了求职者实际的能力、兴趣等,这样大量专科生和硕士生就失去了竞争优势,求职周期延长,导致暂时性的失业。所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高学历失业”群体是社会发展当中必然出现的现象,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结果。

1.2.2“高学历失业”群体的被迫性与自觉性上文谈到的“高学历失业”群体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现象,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结果。所以,“高学历失业”群体有被迫性,但是也不乏自觉性。自觉性失业,就是说他们原本能够找到工作而不愿意就业,或者就业了一段时间主动放弃。“高学历”群体自然就把眼光专注于第一劳动力市场,即使长时间内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也完全不考虑短时期进入第二劳动市场缓解就业压力。同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使得有资格进入第一劳动力市场的人与市场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恰恰成反比,如果高校毕业生不转变这种刻板的就业观,那么会使很多毕业生落入自觉性暂时性失业这一群体[2]。

1.2.3“高学历失业”群体的差异性首先从地区上看,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较发达,此处高校毕业生比欠发达地区的高校毕业生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即使欠发达地区高校毕业生到东部去寻求工作,但缺乏东部地区大学生几年所积累的资源,竞争上处于劣势,其就业率远低于本地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其次从性别上来看,由于生理构造不同,有些岗位更适合于男性,并且女性在就业后一般会经历生子等过程,用人单位为了降低成本,往往在择人的时候尽量不招聘女性。同时在严峻的就业环境下,部分“高学历”女性滋生了“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思想,不敢正面应对就业竞争。所以,导致了“高学历”女性群体就业率低于“高学历”男性。再次,从学校的角度来考虑,211、985等名校的失业率低于一般普通的本科院校。即使,在名校仍然存在部分失业现象,但是大多数表现为主动性的失业。最后,从专业角度来考虑,在我国的高等教育院校当中,原本就存在“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之分,并且有些高校扩大“热门专业”的招生比例,,而不断打压“冷门专业”,所以“冷门专业”的失业率不同于“热门专业”。

1.2.“4高学历失业”群体的相对性首先,从失业人数来看,“高学历失业”群体数量是较少的。因未接受高等教育的普通劳动者他们往往只能在第二市场上徘徊,而且这一群体人数相当多,随着工业化的步伐不断前进,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所以导致失业人数越来越多。其次,伴随着高科技的快速发展,有些技术程序上的处理确实是普通劳动者所不能的,市场主体当然会选用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所以,与那些只接受较少文化熏陶的失业群体相比较,“高学历”群体失业的可能性小,周期短。再者,大部分“高学历”群体毕业后不一定能够找到适合的工作,导致很多一部人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搜寻,而此时学校并没有做好统计方面工作,把这部分人群也误划入“失业”的范围。或是某些学校为扩大学校声誉、应付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等,强制性的要求学生毕业后必须找到工作。迫于学校的压力,部分学生会暂时屈从于一份不满意的工作,一旦这些学生毕业,他们会选择辞职寻求更适合的工作。

2“高学历失业”群体引发的社会心理问题

2.1个体维度

2.1.1导致认知失调或认知偏差著名认知心理学家费斯汀格称,认知失调是指环境、主体或主体行为的一切观点信念和原有环境下产生的观点信念之间发生了冲突。通常情况下,产生认知失调的一个普遍的情境就是发生了新情景或主体得到了新信息,他们同已存在的知识、观点或与行为有关的认知产生了不相容的现象[3]。绝大多数“高学历”群体的观念,“我是一名本科生或硕士生,我必须找到一份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与学历成正比的工作”。然而市场经济的成熟化,使得今天“高学历”群体在餐饮娱乐行业从事普通劳动者的工作、在私人小企业从事简单的日常文件处理工作、在销售行业从事风吹日晒、压力大及无稳定收入的销售工作,或是从最基层的普工开始且提升的机会极小,甚是遭到用人单位的白眼拒绝等等。正是由于对上大学的美好期待和对风险的认识不够,使得他们打破了原有的认知心理,导致认知失调或认知偏差。

2.1.2形成焦虑、抑郁、自卑的心态要想在数百万的高校毕业生中脱颖而出,他们不仅要在简历上有特色,而且要在外貌形象上大做文章。有的甚至为了面试,不惜花费一个月的薪水去购得一件合适的服饰;甚至在面试前一段时间内寝食难安,表现得很焦虑、急切、暴躁等。不协调理论认为:如果一个人遇到一个难以从外部条件来解决的难题,这时他便会尽力使自己的观念态度与这个难题靠拢,从而进行内部的自我调节。部分“高学历失业”群体可能会因家庭及社会的压力,如果在面试中屡次受挫,他们会认为是自己能力的问题,形成抑郁、自卑的心理。这种逆向思维固然很好,但如果把握的不恰当,很容易造成自信心的缺失和自我堕落。

2.1.3丧失追求公正和平等的信心首先,家庭条件较好、能力一般或较差的高校毕业生,毕业后凭借他们父母的资源轻轻松松就会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而家庭条件较差、在学校认真求学、各方面都比家境好的学生优秀的这类高学历群体,为了找到合适的工作,他们付出的远远多于其他人,情形更为糟糕的是付出了没有得到回报。此时,他们就会产生怨恨、憎恨的心理,长期屡战屡败就会丧失追求公平公正的信心。从家庭来说,经济条件宽裕的家庭会加大投资力度,经济条件相对薄弱的家庭不堪重负会停止这种竞争。这就有可能加剧教育上的不平等与差别,这种不平等会导致人们失去向更好生活奋斗的意念,失去改变社会境遇和资本的机会,从而也使高学历群体失去追求公正和平等的信心。

2.2家庭维度

2.2.1家庭的自卑和压抑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于是,每个家庭不惜一切代价来为下一资教育。这种做法,在过去人们看来,无非是为了子女长大后能够拥有金钱、地位和权利等等,但是当下,人们却有着不同的看法,“这是一种盲目的行为,它是家长在亲朋好友面前炫耀的一种手段”。当A问“您家孩子在哪里上学”,B答“在科大读博呢”,A答“哦,那不错,您以后有福可享了”。这时家长会觉得自己特别有面子,感到无上的光荣。但是,当他们的孩子毕业后找不到与学历成正比的工作,或没有达到父母的期望值,父母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失望感,甚是有的家长会怀疑孩子的能力问题,觉得自己在亲朋好友面前抬不起头来,没面子,使得整个家庭变得自卑和抑郁。

2.2.2家庭消费心理受到冲击纵观当下整个教育行业,家长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可以说是失去了理智。伴随着近些年“高学历失业”群体数量日益凸显,绝大多数家长看不到问题出现的本质原因,甚至有的家长存在攀比心理,仍盲目的投资教育。这样的高投资的确是“高学历”群体就业前景不乐观的原因之一,继续下去很可能使家庭在教育消费心理上产生两种影响。第一,经济条件比较宽裕的家庭会加大投资力度,但他们也是在压制其他消费的基础上来投机教育的。其次,经济相对薄弱的家庭在这种竞争下会不堪重负,有的会放弃竞争。由于消耗毕生的精力财力,而最终却未能得到想要的结果,使得这些家庭很可能产生一些的心理和行为。

2.3社会维度

2.3.1引发“马太效应”随着众多富有家庭在教育市场上的追加投入和众多贫困家庭在教育市场上的退出,可能会使得学历竞争演变为经济竞争。当前,这种情况突出的表现在城镇和某些农村地区,这些家长根本不去衡量他们的投出是否能够真正给子女带来学业上的帮助,他们做的只是与邻里、朋友和同事之间偶尔谈谈子女的学习情况,比较下来,子女成绩稍差的家长不去寻找子女成绩差的原因,他们想到的是,“如果对方报的补习班好,他们会选择同样的或更好的补习班”,增加教育的投入来为自己博得颜面。我们可以试想,这种盲目的教育高投资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制止,极易形成经济竞争,引发“马太效应”,给社会造成不良的风气,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2.3.2社会人力资源市场出现畸形化由于“高学历”群体已经习惯了在学校坚持的“大众化”原则,别人找什么样的工作,什么样的工作比较热门,就蜂拥而至,很少从自身的实际条件出发,来考虑这份工作是否真正适合自己,这就是典型的择业从众心理。还有部分“高学历”群体在择业时,缺乏理性的思维,他们树立的目标是:“比其他同学好”为准则,即使有心仪的单位,但因某个方面比不上同学选择的就业单位,就盲目舍弃,导致失去很多的就业机会,这就是典型的择业攀比心理。毫无疑问,这将会导致人力资源市场出现畸形化,比如:高薪岗位、热门岗位供给大于需求,低薪岗位、服务行业供不应求。

3积极应对“高学历失业”群体所引发的社会心理问题

3.1客观评价自己,培养理性的职业观首先“高学历”群体在求职简历中必须真实记录自身的兴趣、爱好、性格以及在求学或工作中获得的成就,并且如实记下自身在学习或工作中的缺点。其次,与自己各方面条件不相上下的人对比,通过自身评价他人的优缺点来提升自己。最后,请相关专业人士来评价,结合内外评价建立起一个理性的职业观。在经济转型已经进入实质性的阶段,社会方面的一些因素很显然已经成为一些问题凸显的主要原因。然而,“高学历失业”群体逐年突增也不例外。所以,“高学历”群体必须改变高新、稳定、待遇好的职业梦幻观,重新审视自己和进行职业定位,要乐于、勇于去生产、管理、建设及服务等一线行业,接受第二劳动力市场的锻炼。同时,改变就业地域的刻板性,接受求职地域的多样性。只有这样,“高学历”群体的就业之路才能越走越宽广[4]。

3.2个人和家庭正确认识“高学历失业”群体的实质和前景,改变认知偏差很多情况下,由于对所发生的事件缺乏正确的认识而导致危机的出现。通过改变看问题的角度,人们能够控制或者避免危机导致的恶果。由于知识结构不协调、对社会认识的片面和不成熟,使得“高学历”群体和所在家庭不能正确理解社会转型大背景下整个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剧烈变迁的现状,令他们感到不知所措和迷惘。因此,要有效解除困扰他们的心理危机,首先必须对造成这种心理危机的缘由有一个客观的认识。目前,中国“高学历失业”群体实质是由于现代化产业的升级。如印度,人口大国、经济发展状况也与我国极为相似,曾经一度也面对知识失业的困境,但上世纪末印度软件产业的成就不得不令我们刮目相看。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实践都表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会使知识失业长期并存,但是人们不应该把目光仅仅停留在此,也应该有更多其他的追求。“高学历失业”群体和家庭要真正了解我国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同时改变在转型期现代文化价值的冲击下建立起的各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和非理性的思维进行重新审视和检讨,培养理性的思维和正确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认识到问题的实质,扭转认知偏差带来的障碍,重新回归美好生活。

3.3转变家庭和用人单位“高消费”的理念首先,用人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不同职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和学历等,使得职能相当,人尽其职,人尽其用,不能为本单位谋求高名誉,盲目追求高学历。否则,不但造成人力资源浪费,而且会影响工作效率。其次,“高学历”群体所在的家庭成员不应该在转型期现代文化的冲击下,盲目投资,在子女教育上高消费,他们应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去合理培养子女的能力。否则,在付出和回报失去平衡时,会引发家庭、“高学历失业”群体和社会严重的心里危机。

3.4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促进供需平衡所谓“教育改革”,也就是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结构不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和结构,所以要对教育进行改革。教育和市场是相辅相成的,高质量的教育能够大大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能够带动教育的提升。然而教育是一个特殊的行业,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定的周期,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够跟上市场发展的脚步[5]。为了避免因市场经济的发达对教育造成的危害,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国家要遵从我国高等教育的总量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平衡或适当的超前这一原则,来合理的规划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速度和结构。其次,对于那些就业率逐年偏低的“冷门专业”,国家和学校应控制招生数量,从根头上来预防失业。最后,高校一年级的新生在主修自己当初所选专业的同时,让他们自由的到各院系听课。一年后再确定专业,给学生们重新选择自己喜欢专业的机会。

3.5鼓励“高学历失业”群体自主创业“高学历”群体不应该坐等政府来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不能顽固的坚持在发达地区、政府机关或大型企业就业,他们应该跟普通劳动者一样积极融入市场参与竞争,学习自主创业的本领。其次,高校应该理论联系实际,把个人积极主动创业纳入课程体系之中,帮助“高学历”群体能够更好的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要,从而来规避风险。最后,国家应该给“高学历”群体创造更多更好的自主创业机会,如提供贷款、土地、鼓励到农村或者边远地区创业等等,并且在税收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4总结

“高学历失业”群体折射出我国经济转型的复杂性。所以,作为我国特设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我们必须正视“高学历失业”群体引起的一系列社会心理问题。转型期社会经济方面的因素已经成为绝大部分社会问题凸显的主要缘由,“高学历失业”群体也不例外。因此,首先需从国家宏观层面出发,大力发展现代化市场经济、合理预测规划高等教育的招生力度及专业设置、改变用人单位“高消费”的理念,其次培养“高学历”群体客观、理性的职业观和人生观,使“高学历”群体在适合的岗位,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于光远.治学态度与治学方法[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3(3):2-3.

[2]皱菊萍.析当前我国大学生失业的特点[J].孝感学院学报,2009(4):118-121.

[3]利昂费•斯汀格.认知失调理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

第7篇

人类在不断地进步,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人作为社会的人,既要推进社会的发展,也要适应社会的发展,终身学习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对于终身学习内涵的深入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成教生的学习行为.终身学习的理念归纳起来有以下五点:

1.1学习是持续一生的过程

人在生命发展的任何阶段都需要不断地学习,学习不仅是儿童和青少年的活动,它也是成人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活动,成人也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跟上时代潮流[1].

1.2学习的方式是多样性的,渠道是多元化的

终身学习体系中各种学习形式具有弹性,比较灵活,它能够满足不同层次民众的学习需要.此外,终身学习的场所也不受局限,可以在学校,也可以在家庭、社区、社团、工作场所等进行学习.

1.3学习强调自主性

终身学习强调自主性学习,即有目的、有意识的学习.

1.4学习内容广泛

它也是一种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学习.终身学习的内容必须要促进人各方面发展,不仅学习新知识和职业技能,德育、体育、美育等生活文化教育也应该得到不断提升.

1.5学习是人人都可以享有的权利而不是特权

终身学习是指所有的人都有同等的学习机会,不受其出身、性别、种族、年龄、收入等因素的影响.终身学习倡导全民的学习权,尤其是弱势群体,其学习机会应受到保障.

2终身学习视角下分析我国成教生学习行为现状

2.1成人的学习特点

关于成人的学习特点,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本文主要从终身学习的角度,通过问卷调查来分析成人学习的特点.本次问卷调查以福建省四所高校成教单位(成教院、继教院、成教部)的本、专科夜大和函授生为主要调查对象,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80份,回收率为95%,其中有效问卷361份,占90%,通过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成人学习的特点.

2.1.1成人学生学习具有自我完善的动机

调查结果显示,80.3%的学生之前经历了一段学校生活,在踏入社会后,又发现自己在各方面有些欠缺,所以他们都希望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的现状,使自己各个方面更加完善.如改善生活质量、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的社会责任、适应社会进步、不断更新知识等.这与终身学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相一致[2].

2.1.2成人的自我概念从儿时的依赖性转变为

个体的独立性成人本身是学习的主体,他们能够在学习的各个方面进行自我指导.调查结果也表明,84.2%的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够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并持之以恒,这与终身学习强调自主性相一致.

2.1.3成人学生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工作经验

这些可以作为学习的重要资源统计结果表明,68%的学生能把过去的学习体验与现实的教育环境联系起来,并对新旧知识进行重新整合,从而形成新的知识架构.这与终身学习渠道多元性相一致.

2.1.4成人学习导向由以学科为中心变为以问题为中心

在已经参加过工作的学生的比例中,其中有75.3%的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工作和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因而其学习具有目的性、实用性和时效性的特点.

2.1.5成人学生的学习具有功利性和焦虑感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88%的学生感觉压力较大,学习时间不多且分散,因此他们的学习往往带有很强的现实指向性.其次,成人的焦虑感会弱化他们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2.2成人学习存在的问题

成人教育学生来自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比较大,他们的学习容易受到各方面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严重不足.

2.2.1学习目标具有双重性

调查结果显示,68%的成人教育学生扮演双重角色,即社会在职工作者和学生,这种双重角色心理,使学生的学习行为也表现出双重性.同时,这种双重角色心理要求他们强化对学习目标的认知,并考验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2.2.2学习动机具有从属性

成人教育学生学习动机常常取决于工作的情况.从统计的数据得出,80.4%的学生当工作和学习在时间安排上相冲突时,通常都是以工作为主.如果所学的内容与工作密切相关,那么他们的学习动机也会比较强;如果学习内容与工作无关,他们的学习就会被动.这种从属性严重影响了学习的效果[3].

2.2.3学习目标缺乏竞争性

成人教育学生是在职或业余学习.调查结果显示,90.3%的学生的学习目的主要是取得文凭,学校也只要求每科的成绩达标就行.同学之间没有利害关系,也没有相应的奖惩措施制度,这导致学习目标缺乏竞争性.

2.2.4对学习目标的期望具有保守性

一般情况下,自信程度和个人经历中的成败会直接影响到自我能力评价的高低.根据统计数据表明,76.8%的学生认为个人经历中挫折与失败在学习心理上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因为大部分的成教生对自我学习能力评价普遍偏低,因此他们对学习目标的期望也偏于保守.

3提高成教生学习效果的策略

终身学习理念要求人不断地持续地学习,以促进社会的发展,人的自我完善为目标.但是从我国目前终身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学习的情况来看,成人的学习行为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本文从学习动机、成人心理、学习目标、课程设置、学习方法几个方面着手,提出了提高成人学习效果的五个策略.

3.1激发成人学习者良好的学习动机,加强对学历文凭的管理

由于成教生大部分都参加了工作,他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评职称等方面的需要.近年来,许多培训机构也打着只要付钱就可以取得文凭的招牌,唯利是图,使很多成教生轻易获得文凭,这种文凭是建立在金钱关系上的,而非建立在知识能力基础上,这使得成人教育文凭的公信力急剧下降.想要改变这种形势,成人学习者只有改变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具体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在对成人学习者的学历评价方面,应实行严格的考教分离制度,为提高成人教育毕业生的质量提供保障.二是正确引导就业导向,把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教育证书相结合作为就业人员的考察标准,使成人学习者真正学到应用性知识.

3.2帮助成人学习者正确认识自我

成人学习者有较强的自我认识能力,但是由于他们的焦虑心理,使他们在学习方面缺乏自信心.如何帮助成人学习者正确认识自我?首先,成人学习者要分析自己在学习方面的优势与劣势,扬长避短.譬如向成人学习者进行有关成人学习方法和理论等方面的宣传.其次,要对成人的学习进行督导,制定适合他们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适合他们的学习时间,解决突出的工学矛盾.比如,函授、夜校等办学形式,可满足不同成人学员的学习时间要求;远程教学、广播电视等教学模式,可不同程度满足成人学员的学习空间要求.再次,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学知识.成人学生也应该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掌握科学的心理分析方法,增强社会适应性[4].

3.3确定学习目标和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

首先充分认识入学教育环节的重要性,积极转变成教生的学习观念和方法.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结合学生实际案例,让其对新的教学模式有明晰的认识,这样可以消除学生顾虑,树立学习信心并确定学习目标.在确定了学习目标后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并坚决按照计划执行.这样可以提高时间的利用率,使工学矛盾得以解决.在制订计划时要将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结合起来,并把学习目标具体化,使学习真正有所收获,这样也可以增强学生继续学习的信心.

3.4设置适合成人学生学习并符合职业化的课程

成人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他们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职业发展的需要并希望习得职业发展的知识,同时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能力,立即应用于实际工作当中,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此外,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实践技能的课时,对于职业技能性较强的专业,理论课与实践课之比可定位4:6,对于理论知识要求强的专业,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可定为6:4,其它的职业可以介于二者之间[5].

3.5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第8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函授质量;对策研究

一、地方高校函授教育质量下滑的原因

(一)办学理念错位,是影响地方高校函授教育质量下滑的首要原因

近年来,地方高校函授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引起了地方高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但对函授教育的作用、地位以及发展趋势认识不清,方向不明,职责模糊,办学观念错位。主要表现在:一是地方高校出于盈利目的来对待函授教育。由于地方高校整体办学水平和地位不高,国家和地方投入不大,长期以来通过发展成人教育,特别是函授教育,将所创收的资金用来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教职工的福利待遇。这样的地方高校往往重创收、轻管理;重招生、轻培养;重规模、轻质量;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把函授教育当做学校的“第二职业”来抓,办学指导思想不端正。二是地方高校自身确实存在不少困难,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用于自身的规模、层次发展上,有意无意地在学校整体发展中削弱了函授教育的比重,甚至没有考虑函授教育今后的发展及规划,因此,办学理念错位,使地方高校函授教育丧失了在高校中应有的地位,从而导致函授教育的基本教学条件和基本教学设施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基本教学环节难以得到落实;另一方面,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使,有些学校不顾自身的办学条件和管理能力,盲目扩大招生,增加学校在籍人数,扩大办学规模,使在籍函授生远远超过学校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出现基本教学条件不足,教师选派困难,教学环节不能很好落实,考试走过场等现象,最终只能是以损害教学质量为代价,以保持表面的繁荣。

(二)招生行为不规范,是影响地方高校函授教育质量下滑的基本原因

为了争夺生源,不少地方高校在招生工作中不是通过正面宣传来吸引学生,而是针对考生急于获取文凭的心理,对入学要求和学习过程作了过分简单的宣传,以至于一些人认为,某某高校的函授教育只要报名和交钱,就可以拿到毕业文凭。这种不正当的招生宣传行为,人为地降低了函授教育的质量要求,误导了一些考生,贬低了国家学历文凭的严肃性,败坏了本校以及整个函授教育的声誉,造成了函授教育招生工作中的不正当竞争。同时,受经济利益驱动,有的地方高校不顾实际,远距离设置函授站(点),忽视考生个人的利益,甚至以牺牲考生个人的利益为代价,换取站(点)小集体的利益。设置函授站(点)本来是为了方便学员学习和生活,但有的函授站(点)不但没有减轻学员的负担,反而使学员比到校本部上课开支还大,教学效果和学习环境又不如校本部,难怪有的学员宁愿到校本部上课,也不愿到附近的函授站(点)学习。此外,成招考试考风考纪差。尽管国家有关部门为整治成招考风考纪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但难以从根本上杜绝不正之风的发生,一些工作人员及考生还在肆无忌惮地玷污神圣的考场,严重败坏考风考纪。

(三)教学督导不作为,是地方高校函授教育质量下滑的重要原因

地方普通高校成人教育自从1996年通过函授、夜大学评估以来,学校都比较重视成人教育的信誉,也花了一些精力进行教学改革和规章制度建设。自从1999年根据形势发展需要连续扩大招生以来,成人教育,特别是函授教育的质量再次受到冲击,无法有效监控,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生源大战”。成人招生市场化,生源竞争十分激烈,各方为了争夺生源,不惜降低规格、标准,到各县(市、区)进修校或当地人才交流中心或中专学校设立函授站(点),管理松懈,使整个教学过程实施难以有效控制;二是连续扩大招生造成师资“严重缺乏”。地方高校本身师资紧张,再加上当地电大、职业技术学院、党校及民办学校还要聘请部分教师兼课,使得这些高校面授师资捉襟见肘;三是面授教师教学工作没有规范。由于大多数面授教师都是全日制教师兼任,激励与奖惩很难与面授工作质量挂上钩,把函授教学工作当作副业来做,又缺少评价制度和规范,这就严重影响了函授的教学质量,损害了函授的办学声誉。

(四)教学环节不落实,是地方高校函授教育质量下滑的直接原因

函授教学过程包括自学、面授、辅导答疑、作业、实验、实习、考试(考查)、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及答辩等环节。这些教学环节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组成了函授教学的全过程,共同支撑着函授教育这个“大厦”。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危及“大厦”的安全。然而,现在许多地方高校在举办函授教育时,任意简化教学环节的现象十分严重,最主要的教学环节――自学被取消或极度弱化,没有自学提纲,没有自学指导书,没有自学进度表,没有自学组织,没有自学检查和评价。自学似乎是为凑足学时总数而被写进了教学计划,其学时完全是空的。面授时间过度压缩,辅导答疑、作业、实验、实习被取消,不少学校经常是每门课程面授3―5天,紧接着进行考试,学员大部分都顺利过关。这种违反教学规律的教学实验过程必然会导致函授教育的质量下滑。

(五)学习目的不明确,是地方高校函授教育质量下滑的根本原因

函授教育质量下滑,虽然有多种原因,但根本原因是因学员学习的目的不明确,价值取向发生异化,从而导致学员学习过程主体性弱化。一方面学员意识到了当今社会人才竞争的激烈和残酷,从而增强了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另一方面,学员的价值取向更多地朝着自我方向倾斜,更多关注的不是过去,将来而是现在。这就滋生了以我为主,急功近利的思想。结果自然会在函授学习过程中体现出来:自学怕苦,面授太累,做作业太无聊。最后是放弃自学,面授请假,作业抄袭,考试作弊,混张文凭。

二、提高地方高校函授教育质量的方法途径

(一)端正办学思想,增强质量意识

1.要正确处理好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的关系。一方面,把成人高等教育纳入地方高校事业发展的整体规划,进行统筹安排,大力发展函授教育,真正形成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格局。另一方面,又使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之间要有一个正常合理的发展比例,在调查研究,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积极又稳妥地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切不可一哄而上,冲击普通高等教育的正常发展。

2.要摆正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诚然,函授教育不是义务教育,而是一种收费教育。既然收费,就得讲经济效益,更何况办好函授教育还要舍得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因此,举办函授教育,不讲经济效益是不现实的。但经济效益必须服从社会效益。

3. 要充分动员全校教职员工,形成共识,树立起函授教育质量第一的办学理念,并落实到函授教育教学的各个具体环节之中,真正形成领导重质量,教师抓质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量,全员保质量,学员“拼”质量的良好风气。

(二)规范招生行为,确保生源质量

1.要大力加强招生宣传工作,建立一种遵纪守法光荣、违纪违法受罚的机制,对招生工作中的宣传、报名、录取等环节要进行认真检查和监督,对不正之风要进行坚决抵制和整顿。

2.要净化外部环境,争取全社会的支持。函授教育是直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这种教育形式的对象,多是走向社会的从业人员,他们受社会的影响是直接的,社会上的许多考试对成人的影响是很大的。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将那些需要检验的工作统统纳入考试的范畴,以致有些考试的组织者本身对待考试的重视程度就不够,搞形式、走过场,其结果破坏了考试的严肃性,败坏了考试风气。因此,应当减少那些可考可不考的考试,净化函授教育招生考试的外部环境,争取全社会的支持。

3.要严格入学后的复试程序,坚决清除替考学生,保持招生考试的公正、公平,进而达到提高生源质量的目的。

(三)加大监控力度,建立保障机制

1.要建立函授教育质量评估制度。函授教育质量评估的目的是为了全面考虑学校函授教育办学水平、办学能力和办学质量,发挥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函授教育的监督、指导作用,促进学校不断改进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主动适应社会需要。函授教育教学评估要形成常规性的制度,建立稳定的教学督导队伍,实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评估,明查和暗访相结合,对学校函授教育的办学质量实行长线监控,真正达到评估目的。同时函授质量评估要有一套明确的评估标准,评估体系和评估方法、评估内容要科学和可行,同时每次评估要分等级,对教学质量严重不达标的学校不但要红、黄牌警示,而且还要公告社会,以达到社会监督的目的。

2.要建立函授教育质量内部保障机制。一是学校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完善和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充分挖掘潜力,在有限的财力物力的条件下,根据自身办学条件,师资力量以及教学设备等实际情况来制定学校成人教育特别是函授教育短期、中期以及长期的发展规划,不能盲目追求规模,保持表现繁荣,牺牲函授教育质量。二是严格教师教学工作规范。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应制定工作规范,规定基本要求,对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准备、课程进度、作业、实践、考核等必须制定相应的操作细则,对违反教学纪律,在教学、实验、实习、考试等过程中酿成教学事故,造成不良影响的,应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直至调离教学工作岗位等纪律处分。对教学认真,完成教学量大,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学校要给予奖励,并在晋职晋级方面予以倾斜。对教学检查,教学质量测评,学员与同行反映教学效果很差的教师要令其停课,限期进行提高或调高教学岗位,以确保教师的教学质量。三是建立与完善教学监控体系,实施对教学质量的有效监督。学校要在成教院内设立质量管理科,全面负责质量检查与评估工作,制定符合本校函授教育实际的教学评估体系。质量评估体系包括评估办法和相应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设计要适合学科及专业的特点,要注重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要有利于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评估工作要制度化,评估结果要与教学人员的切身利益挂钩。同时,应在校园网或显著地方及时如实公布教学事故、教学纪律等不良情况,对不负责任者和管理松懈者榜上有名。四是函授站(点)的布局应科学、合理。不能为跟前利益所动,搞短期行为,搞人情风,降格要求,滥建站,乱设点:更不能与没有办学实力、办学条件、办学场所,不符合建站(点)条件,不具备法人资格的个人签订建站(点)协议;也绝不能在同一地点同一学校同一单位设立多个站(点),应根据办学实力和办学条件,控制站(点)数量,合理和科学地布局。同时,还要规范站(点)的管理,坚持杜绝函授站(点)自行安排授课教师和自我管理,设站(点)单位不管不问的做法,严格禁止滥发文凭,搞变相买卖文凭。

3.要对毕业学员实行跟踪调查,听取学员单位的反馈意见,了解社会对教育、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制定科学的成人教育质量体系标准,使函授教育既得到数量的发展,又在质量上得到充分保证。

(四)加强教学管理,提高面授质量

1.要加强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根据函授教育要求与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完整的、科学的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以保证函授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2.要严格执行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教学工作的总体计划,是实现培养目标和组织教学的科学依据。原国家教委1993年在(函授教学过程实施要点)中指出,教学计划中的主干课程面授课时数不得低于全日制同层次同专业相同课程授课时数的40%。按照这一要求,在安排面授教学时,贯彻少而精的教学原则,在保证教学内容系统性的前提下,着重讲授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规定的重点,切实解决学员自学中遇到的疑点和难点,为社会培养适用人才的目的。

3.要选聘高水平的主讲教师。由于函授教育最直接、最现实的目标是培养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由于函授学员有较丰富的工作经验,他们不唯书,不唯师,敢于质疑,这就要求选派的教师既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又要具备较强的概括能力、归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

4.要改革面授方法,提高面授效率。一是改革教学内容,增加课堂的吸引力,让学员感到不参加面授是一种不可弥补的损失。二是改革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如教学中,想方设法采用数字化信息技术,使教学更加直观、形象和丰富有趣,使学员变以往被动学习为主动创造,探索性地自主学习,使任课教师从简单、机械地劳动中解放出来,把主要精力用到对教学过程策划、组织和监控,对学员学习及时评价、总结和反馈,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的主动性。三是改革教学方法,应根据函授学员具有速成性、系统性、概括性、实用性和针对性等特点,采用启发性教学,指导学员自学的方法,着重提高学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课堂面授的效用,提高面授效率。

5.要充分发挥函授站(点)的作用,以保证学员都有机会参加面授。一般情况下,学员面授时间是利用全日制学生放寒暑假的机会来进行的,10-30天不等。但是,毕竟不是全部学员都能在这期间参加面授,那么,就有必要发挥基层函授站(点)的作用。面授时间应有一定的灵活性,比如利用“五・一”、“十・一”等长假,或是利用双休日、公休日,或是考虑地域、行业特点,一切以学员为中心,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函授教育的灵活性,使学员能就近参加系统的面授活动。

6.学籍管理要实行弹性学制。弹性学制是在实行学分制的基础上,允许学生修满学分提前毕业,也可中途休学或延期毕业的一种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弹性学制的最大优点是适合各类学生的需要,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把方便留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这种形式的管理体制,最受函授学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员欢迎,最适合函授教育,它可以有效地克服工学矛盾,休学等学员的实际问题。

7.要改革考核方式。一是淡化考试与考核的界限。可以通过增强出题难度,增加考试题覆盖面的形式,来督促函授学员必须重视日常的自学和掌握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也可以加大平时作业与考试分数挂钩的力度,通过布置理论联系实际的小论文和研究性、探究性问题等形式,提高函授学员在日常工作中学以致用的能力,让考试这种手段为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服务。二是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形式。可以将一些不太重要的非专业课变成考查形式,实行修学分制度,通过课堂做作业或开卷考试等形式解决。而对一些重要的专业课,特别是与函授学员工作实践和所学专业结合紧密的课程,要精选出来,通过规范化的考试形式解决,如出题库、外校教师代为出题,建立规范考场,加强考试监考力度等形式,来取得真实的考试成果,让函授教师和学员都能从认识上认真对待这些考试科目等。三要对教师围绕考试出复习题、讲考试范围等现象,制定制度,从源头上进行杜绝,使其尽快树立起为函授教学质量服务的意识。

(五)改革用人机制,激发学习热情

1.要改革用人机制。目前,我国在用人方面首先看重的还是学历文凭。近几年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出现了具有高等教育资质的人才供大于求的局面,用人制度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对于现在在职的从业人员来讲,压力不是太大,危机感不重。能否奉行“唯才是举”,而不是固守“唯学历是问”的教条,还有赖于用人机制的改革。最终在全社会形成使用人才重素质,重实际能力的风气,真正做到竞争上岗,选拔使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使文凭失去“挡箭牌”、“护身符”的作用,终结一张文凭享受终身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