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水利水电论文

水利水电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1-17 06:37:5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水利水电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水利水电论文

第1篇

根据研究得知,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因为相应的防排水系统设置不到位,使得工程出现严重破坏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城市建筑、堤坝工程和下水道结构由于防水排水措施不合理,导致降水渗入,积水难泻,较大范围出现排水不畅的现象,从而造成水灾,由此可见防排水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做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防排水工作,可提高我国水利水电建筑的整体质量安全水平。

2在水利工程中围堰防排水体系的建造

围堰的建造对安全起到保障作用,而且它的防水质量会严重影响堤坝的安全和基坑干场工作的稳定。

2.1围堰的心墙和外坡防水系统在当地黏土资源贫乏的情况下,外坡可以选取混凝土护面,不仅可以防止雨水冲刷,而且还能防水抗泻;如果当地黏土资源足够丰富,最好的选择是建造黏土心墙进行防水,外坡采取堆石棱体进行防护。在特殊条件下,堰体防排水系统可采用混凝土围堰、土石钢板围堰、竹笼木笼及草木围堰等形式多变的堰体结构。

2.2堰基覆盖层的防排水系统根据施工的实际建造情况、现场工作地质、材料质量来设计堰基的防排水方法。在建造中,堰基覆盖层一般采用塑性混凝土墙,黏土铺盖及高压喷射灌浆进行防排水处理。当堰基覆盖层比较浅、黏土资源丰富、施工单位没有动力电源时,可采用臂展较长的挖掘机在开挖后对黏土进行回填形成截水墙,这是一种比较方便有效的做法。当覆盖层深且窄时,可以使用柴油机动力的高压喷射,这是在没有漂石和动力电源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使用的可靠方法。但是有些情况下无法使用高压喷射灌浆的方法,这时可以借助大漂石,采用成槽浇筑混凝土的方法形成塑性混凝土墙来进行防排水。

2.3内坡排水系统的建造不仅仅是实体混凝土围堰要设有内坡排水设施,其它形式的围堰同样需要。外包混凝土围堰接近最低水位线时,内坡面一般需要建造成梅花形状排水孔,孔内侧局部增加反滤层。在竹笼围堰、钢板桩围堰、土石围堰的内坡底堰角排水处可建造堆石反压层,在反压层下方铺上土工布对细颗粒进行过滤,防止颗粒漏出使堰体出现空心现象,同时又能合理引排堰体内的渗水。

3坝基建造中防排水系统的设置

水坝在盛水的过程中,由于水压的作用,上游的水透过坝基到达下游,从而形成强大的压力,严重影响大坝地基建筑物的牢固稳定性,所以大坝地基防排水系统的设置直接关系到大坝的质量安全和使用寿命。在坝体迎水面处采取帷幕灌浆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所以防渗帷幕的建造成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解决坝基绕渗的主要措施。此外,在坝基游护坦位置建造的排水设施和防渗帷幕共同构成了坝基防排水体系。

3.1防渗帷幕的建造对于岩石地基,帷幕灌浆采用水泥浆作为建造材料。帷幕孔深、地质条件和设计水头决定了灌浆压力,需要经过灌浆试验来确定压力的大小。灌浆施工顺序按照排孔的顺序依次进行。对于多帷幕的建筑,一般需要按照下--上--中的排列顺序进行建设。同一排的灌浆孔应该进行编序,然后按照顺序加密施工。灌浆施工中,根据地层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施工长度和分段方法。严格进行压水试验,及时观测灌浆对地基的影响作用,判断灌浆效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规定。

3.2坝基排水系统设置帷幕灌浆防渗系统并不能绝对防止上游水渗漏,还需要建设坝基排水系统,这样有利于上游渗水的顺利排出。坝基排水系统主要由排水体和反滤层组成。排水体由颗粒较大、透水性较强的沙石料组成,主要建造在大坝下游护坦,同时在护坦后方设置排水孔。对于在岩基上设置的护坦,则需要在护坦排水孔和连接缝下方建设沟型排水体,呈网状形式排列。反滤层设置在排水体渗透进入处,用3—6层大小不同、精心挑选的砂石料铺成。

4防排水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运用

4.1主体建筑物的防排水体系构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阔,有居民建筑、商业楼房等大型建筑物,也有地道隧道、公路桥梁等基础建筑物,还有水坝、水库等挡土和挡水建筑物。这些建筑物的建筑特点各不相同,因此其防排水系统的建造侧重点也各有差异,这就需要对主体建筑物进行针对性防排水体系设计,根据每个建筑物的功能与特点,制定个性化的规定和要求。总体来说,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防排水建筑主要由挡土建筑物和挡水建筑物组成,而两者作用正好相反,另一个侧重排水,一个主要用来防水。所以在水利水电工程建造中可以根据这两大建筑物的特点来建造独特的防排水体系,合理采取相应的防排水技术,来保证建筑物的防排水施工环节的安全质量。

4.2挡土建筑物应用的防排水技术挡土建筑含有的建筑物样式较多,如混凝土护坡、厂房上下游挡墙大坝,上下游挡土墙等。挡土建筑物的防排水系统工作主要是以排水为主。水利水电工程在防排水系统建造的过程中侧重在排水措施上,可以运用坡面铺设土工布,或是将排水管埋入护坡混凝土当中,以此来达到混凝土护坡的排水效果。挡土墙的排水工作中可以设置科学的排水系统,将无砂混凝土盲管用反滤料(利用继配砂石料制作)包裹后埋设在挡土墙内侧分层填筑中,形成渗水体系,并运用浇筑法将排水管埋入挡土墙的混凝土内,同时搭建接驳系统以确保排水管之间的连接。

4.3挡水建筑物应用的防排水技术挡水建筑物的防排水系统主要是以防水为目的。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之前需要设置一套全面的挡水建筑物防水系统,而后采用相应的防水技术来解决挡水建筑物的防排水问题。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建筑面积体积都较大,因而在自防水系统中需要着重解决漏水问题。为保证混凝土毛面的质量,采用边浇筑边封模版的方法进行混凝土浇筑,并确保缝面的清洁及振捣效果,以防止闸门门槽处出现漏水问题。在施工过程中,根据位置的不同,防水材料也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如在使用止水片的时候需要依据伸缩缝宽度、温度变幅等情况来选择止水片的类型,采用止水槽、止水堤的形式来埋设止水片,设置止水基座,并确保基岩坡度大于1:1。而在坝肩接触防水系统中,防水技术的使用需要根据坝肩地质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5结语

第2篇

在进行水利水电施工时,施工单位要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基坑施工工程量等来设计、确定导流方案。如果基坑的施工工程量比较大,并且工程不能在河流截流后的一个枯水期完成施工,需要按照全年标准设计导流期限,对于没有完成施工的石坝等部分,施工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防控措施,确保坝体不会出现溢流现象;如果基坑的施工工程量比较小,并且能在河流截流后的一个枯水期完成施工,需要按照枯水期的河流量设计导流方案,并选用合理的围堰技术进行施工。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导流方案

2.1全段围堰法导流全段围堰法导流是指沿着河床的大坝、水闸等主体工程轴线,修筑拦河堰体,将河流一次性截断,使得河道的水流通过临时修建的泄水建筑物流向下游。全段围堰法导流主要适用于枯水期水流量比较小、河道比较狭窄的河流,根据导流泄水建筑的类型,可以将全段围堰法导流分为涵道导流、隧洞导流、明渠导流等几种类型,在实际施工中,施工单位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全段围堰导流形式,从而为工程的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2.2分段围堰法导流分段围堰法导流是利用被束窄的河床、明槽、缺口、坝体,将河道中的水流引入河流下游,分段围堰法导流主要用于河床比较宽、水流量比较大、工程周期比较长的水利水电工程。采用分段围堰法导流技术进行施工时,施工人员首先要采用围堰法将河床原有的建筑物分成多个阶段,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分期、分段的进行施工,直至完成整个工程项目。在进行河床围堰时,要将河流截断,利用河床中建好的水工建筑物,将水流引入下游,从而实现分段围堰导流。

3水利水电施工中围堰技术的应用

围堰是导流施工中临时构建的建筑物,其主要目的是维护施工基坑,从而保证施工能在干地中进行,当导流任务完成后,如果围堰不能成为水工建筑物的一部分,则要将围堰拆除。根据围堰使用的施工材料,可以将围堰分为土石围堰、木笼围堰、混凝土围堰、钢板桩格围堰、草土围堰等几种形式;根据围堰与水流方向的位置,可以将围堰分为纵向围堰和横向围堰两种情况;根据围堰与被保护工程的位置,可以将将围堰分为上游围堰和下游围堰两种情况;根据导流期间基坑过水情况,可以将围堰分为过水围堰和不过水围堰两种情况,如果采用过水围堰,则要满足围堰顶过水的相关需求;根据挡水情况,可以将围堰分为枯水期挡水围堰和全年挡水围堰两种情况。

3.1混凝土围堰混凝土围堰具有挡水水头高、施工量小、抗冲击能力了强、防渗能力强、能与其他混凝土建筑物连成一个整体等特点,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如浙江紧水滩水利工程就是采用混凝土围堰进行挡水的。

3.2钢板桩格型围堰钢板桩格型围堰是由主格体和联弧段构成的,在构建钢板桩格型围堰时,施工单位要坚持砂砾石重量稳定的原理进行,将钢板桩和锁口连接成一个封闭的空间,然后将石渣、砂卵石等材料填入封闭的空间中,形成钢板桩格型围。

3.3不过水围堰在多种围堰中,不过水围堰是利用最广泛的一种围堰,这种围堰在结构和和土石坝比较相似,具有工程造价低、就地取材、施工简单、拆除方便等特点,并且不过水围堰对周围环境的适应性很高,几乎能用于任何地方,但不过水围堰存在不允许堰顶过水等缺点,在洪水期需要做好防水措施。

3.4过水围堰过水围堰能确保围堰堰体的安全过水,能防止在过水中,堰体在渗透压力作用下,出现深层滑动的现象,同时还能防止水流对堰体表面产生的冲刷破坏。目前,长江的过水围堰有加筋过水土石围堰和混凝土板护面过水土石围堰两种,其中加筋过水土石围堰是在围堰下游坡面和堰体内部同时铺设钢筋网,从而避免河流下游坡及堰体坡面出现滑动的现象;混凝土板护面过水土石围堰是在上游护面和下游护面采用砼面板对土石围堰进行保护,这种过水围堰具体有防水性好、厚度适中等特点。

4围堰的平面布置及堰顶高层

4.1围堰的平面布置在进行围堰平面布置时,施工人员要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的建筑轮廓、排水设施、交通通道、施工模板等进行综合考虑。一般情况下,水利水电工程的基坑横向坡趾与建筑轮廓的距离需要超过20m,基坑纵向坡趾与建筑轮廓的距离需要低于2m。围堰水平布置不合理就很有可能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造成影响,因此,在布置围堰的平面时,要根据确定的导流方案、围堰类型进行操作,从而为围堰的安全提供保证。

4.2堰顶高程的确定目前,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常使用粘土心墙防渗式土石围堰当做施工导流工程的围堰建筑,因此,在确定堰顶高程时,要根据相关规定,在超过静水位0.6m处设计相应的防渗体,对围堰进行保护。由于在施工中需要对水位的壅高、围堰顶部防护结构厚度、堰体施工沉降量等因素进行考虑,因此,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围堰位置及堰顶高程。

5总结

第3篇

虽然我国不断加大对农村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新农村建设也日新月异,但是在农村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完善管理制度,积极解决管理中存在的缺陷,推动农村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对推进城市化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农村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经过数十年的水利项目建设,不断总结各个历史时期的水利工程管理经验,不断完善农村水利水电项目的管理制度,我国农村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2.1工程建设与工程管理相互重叠

容易埋下工程质量隐患。在农村大规模水利水电建设过程中,水利部门承担着防汛抗旱和水利建设的双重艰巨任务。农村水利水电项目根据当地自身特点和运行要求,只需满足当地的能源需求,本身工程规模较小,当地政府仅制定针对当地的能源计划和旱涝设防即可。但同时特殊时期又要满足整个水系的抗旱防汛要求,这又对工程提高了质量要求。这种矛盾导致了管理与建设的重叠。

2.2责、权、利分离

建设程序不严。地方政府为了充业绩建设水利水电工程,向国家申请资金,资金到位后,因为当地环境与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制约,无法正常施工,不履行正常的施工程序,对一些审批手续不能及时办理,最后导致工程验收无法正常进行,工程质量无法保证。还有一些地方政府由于利益驱使,将施工项目交给与自己有关系的企业,对企业的资质与施工技术没有实际考察,最后造成工程质量不过关,严重影响了工程效果。

2.3工程建设市场无序竞争

农村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对施工单位的门槛较低,对企业资质的把关不严格,这就容易出现企业无证施工,违规操作、竞争混乱等现象。

2.4工程资金监控的政策法规相对滞后

资金监管的执法力度弱,农村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的地方配套资金到位情况不理想。由于地方政府财政的财力有限,部分地方政府的自筹资金到位率不到50%,甚至个别地方根本没有配套资金,这种局面一直没有在政策层面上得到解决,从而导致“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被动的资金管理情况比较普遍,影响了农村水利水电工程整体效益的发挥。

2.5施工队伍人员素质偏低

影响了工程的内在质量。农村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人员,普遍技术水平差,缺乏法律意识,综合素质低,缺乏先进的设备和检测手段,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

3我国农村水利水电工程有效管理的相关对策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关系着我国农业农村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与农民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在新形势下,随着社会现代化以及信息化程度的加快,国际农业设施建设的水平不断提升,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再加上近年来气候环境的多变,我国农业旱涝问题频发,这也为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改变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管理状况,推动现代农业设施的信息化水平以及健康快速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农业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部门必须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

3.1加强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及完工后全过程的管理

目前我国农村水利水电的建设管理仍然留存于比较落后的状况,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新的建设管理,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要保证达到对于水利水电工程设施建设的有效管理,首先应当在工程设施建设的全过程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管。建设单位在进行施工建设前一定要明确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建设程序,然后再进行施工建设;还要严格地落实招投标的问题,保证这项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还应当发挥好监理人员的作用,管理好工程的质量。除此之外,工程建设人员必须加强员工的安全管理意识,通过安全培训等方式使施工人员达到施工建设的安全进行,保证建成之后问题出现的几率降低到最小。同时,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完成之后的管理也是极为重要的。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完成之后,国家必须组织专门人员在农村建立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定期对水利水电工程的使用状况进行检查,及时解决已出现问题,避免重大水利水电工程问题的出现。

3.2优化农村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的管理流程及管理模式

水利水电工程的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程,其工作的各个环节必须达到良好的配合,才能保证整个管理工作的顺利运行。因此,水利工程管理部门必须优化管理的流程,将整个大的管理工作部门划归为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下分设子系统,保证系统的每一个环境都有精确的工作任务,还要避免任务的重叠,使每一个工作环节都能够达到各司其职,又与其他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状态,构成一个环环分明又连环钩索的一个良好的管理系统。同时,管理部门还要在信息化的大环境下优化管理工作的管理模式,形成以政府指令为指导,以投资方作为主体的管理模式。除此之外,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中既要保持政企分开,使政府和企业权责分立,同时还要保持政府与企业良好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政府对于公益性设施的主导作用,使企业在遵循政府指令的前提下,针对市场做一些变革,这样以来既能保证管理的公益性,又能保持管理与市场的链接。

3.3创新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的技术水平

第4篇

1.1高科技仪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引进了很多先进技术,以此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如检测、勘探仪器等。传统的测量技术仅仅只是测量,所需的人力物力资源较大,且其不确定性较大。而新技术的应用很好地解决了测量数据的不准确问题。由此可见,高科技仪器的应用为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带来了很多发展的可能。

1.2计算CAD技术的应用

计算机CAD技术从应用之初就将其定义为应用型的软件,与此同时,在计算机不断的发展过程中,CAD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多年实践证明施工单位将计算机与其他技术相结合,使得数据的获得更加方便,也保证了工程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高了工程施工的实效性。

1.3GIS技术与数据库技术

通过应用地理信息系统以及数据库技术构建工程信息系统,GIS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相结合有效提高了工程设计以及施工的灵活性以及准确性。传统的工程信息系统通常只是对工程相关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检索等等。但是地理信息系统具有三维全景成像模拟功能,全面地展现了施工过程的时间以及空间关系,在近乎真实的情况下展现地质构成,为工程的后期实施提供了依据。

1.4钻探技术

上述工程中白云岩为一种沉积碳酸岩,主要由白云石组成,常混入石英、长石、方解石和黏土矿物,呈灰白色,白云岩岩层易于破碎的特性,加之岩石风化较深,故白云岩普遍存在岩石胶结性差、结构酥松、破碎,强度值波动幅度大等特点。该类地层在钻探过程中,存在岩芯采取率低、岩芯采取质量差、岩芯品质不好等问题,利用常规钻探工艺技术,很难达到岩芯采取规范标准,钻探现场布置全面图如图3所示。为了满足可研阶段对工程地质条件查明的深度要求,确保工程勘察质量,必须依据白云岩地层的特点,结合现有常规钻探工艺技术,寻求满足勘察成果质量要求的特殊钻探工艺技术方法。白云岩作为沉积碳酸岩,在钻进过程中,磨擦容易生热,膨胀系数较大,尤其在强风化、中等风化程度的白云岩地层中进行工程地质勘探,岩石可钻级别小于V级,岩层结构更加酥松、破碎,岩芯呈粉状、偶见块状,用常规的硬质合金钻具干法钻进工艺技术施工,钻进效率非常低,且易发生孔内“烧钻”及“抱钻”事故,处理事故辅助时间较长,成本加大,钻进经济效益较差。微风化、弱风化的白云岩,仍具有胶结性差、结构酥松、破碎等特点,造成孔壁不稳定的现状,只得采取有效的护壁措施,改善孔壁的稳定性,才能获得正常的钻进进尺。进行压水试验时,又需要保证孔壁的原状,只有对已形成有效的护壁泥皮进行破坏和清除才能有效进行试验,压水试验在高压水头作用下,原状孔壁的不稳定性进一步加剧,护壁难度加大。若继续钻进,又需要重新进行护壁,工序重复较多,直到钻到设计孔深。微风化、弱风化的白云岩地层,可钻性级别V~Ⅷ,属坚硬岩石地层,钻探采取的湿作业法作业,更加剧了破坏孔壁的稳定性,容易发生“埋钻”和“卡钻”事故,给钻探工程质量、钻进效率、进度控制带来异常难度,虽通过合理选用钻具方法确保岩芯采取质量,但若采用常规钻进参数,钻进效率很难提高。

2钻探施工技术的应用

钻进工艺技术,单动单管硬质合金钻具,辅以无泵反循环的钻进工艺技术强风化、中等风化程度的白云岩,因岩石强度较低,岩石级别在V级以内,采用油缸上下给进来提动钻具实现无泵反循环及扩孔钻进相结合的硬质合金钻进工艺方法。为了有效解决常规硬质合金钻具干法钻进工艺技术所带来的钻进效率低,易发生孔内“烧钻”及“抱钻”事故的问题,结合常规硬质合金钻进工艺技术,对钻具钻头稍加改动,并配以孔底局部返循环的钻进工艺对强风化、中等风化程度的白云岩地层进行钻进。因岩层较软,主要靠通过轴心加在合金上的压力来克取岩石,宦选用稍高钻压;为了提高成孔质量,获得较好钻进效率,降低磨擦升温.宜选用低转速。为了实现孔底局部反循环的功能,同时因短时间脱离对岩石的克取磨擦,起到散热、冷却效果,应勤提动钻具。这在很大程度上预防和减少了孔内事故的发生,提高了钻进效率。这种工艺技术应注意以下3个要点:

1)常规硬质合金钻头内外出刃为1.0~1.5mm,则岩芯外径与钻具岩芯管内环间隙为1.0~1.5mm。白云岩为沉积碳酸盐,高温环境下,生成用作膨胀剂的氧化镁和氧化钙的混合物,这种混合物的膨胀率大。在钻头克取岩石及钻具在岩层中回转,会因摩擦而产生热量,使岩芯膨胀,使岩芯外径与钻具岩芯管内环间隙不足1mm,使得岩芯进入岩芯管的阻力加大,阻力大于钻机带动钻具获得进尺所克服的阻力时,造成因“堵钻”而无法获得正常进尺,被迫起钻,取出岩芯管内岩芯后重新下钻,增加钻进的辅助时间。虽然岩芯采取率高,但岩芯扰动大、品质差,仍然影响岩芯采取质量。采取的措施是:将硬质合金钻头内外出刃增加到2.5~3mm,底刃按分区破碎方式排列,给岩芯因磨擦生热产生膨胀留有空隙,岩芯管与岩芯环状保持一定的间隙。

2)通过钻具提起一定高度(一般为0.3~0.5m),使孔底产生负压,钻具与岩层环状的泥浆沿间隙流入孔底,再下压钻具,孔底泥浆在压力作用下,会沿着岩芯与钻具内环间隙向上流动,形成无泵反循环,钻头在较大压力,慢速回转状态下,克取岩层获得进尺。钻进过程中岩芯一般是连续不断的,岩芯扰动小、品质好,岩芯采取质量满足规范要求,回次进尺可达0.8~1.5m,钻进效率高。

3)若改变硬质合金钻头的内外刃及底刃,运用无泵反循环及调整钻进参数措施后,仍不能有效避免“抱钻”、“烧钻”事故,还可采用钻扩结合的钻进方法。正常钻进的粗径钻具在大一级IZl径内回转长度控制在2/3左右,增加正常钻进粗径钻具的环状空间,有效避免事故发生。但扩孔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加大提动钻具的频率,否则会造成“抱钻、“烧钻”附加事故。当发生微“抱钻”、烧钻事故时,不要急于处理,停机10min后,待岩层及钻具冷却后,再开动钻机,事故就可能得到解决。通过上述工艺技术,有效预防和减少了孔内事故,较大地提高了岩芯采取质量和钻进效率,大大降低了钻探成本,并在单位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了贵阳市下坝水电站现场地质勘探工作,为钻探施工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施工单位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结语

第5篇

1.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社区实践及其困境——基于产权社会学的视角

2.重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研究

3.水利工程建设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实证研究

4.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综述

5.美国和加拿大水利工程生态调度管理研究及对中国的借鉴

6.水利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体系评价

7.重大水利工程项目社会风险的牛鞭效应

8.水利工程风险分析研究现状综述

9.基于大型水利工程建设阶段的三峡库区土地利用变化遥感分析

10.农田水利工程治理天津市土壤盐渍化的效果

11.中国水利工程的生态效应与生态调度研究

12.东江流域水利工程对流域地表水文过程影响模拟研究 

13.基于自组织理论的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社会系统稳定性研究

14.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5.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综述

16.水利工程类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分析

17.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对湖泊水位变化影响的模拟

18.基于组合赋权—TOPSIS模型的水利工程建设方案优选决策方法

19.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20.水利工程对南四湖现代沉积速率的影响

2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研究

22.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控制 

23.PPP模式下水利工程项目物有所值决策评价

24.水利工程成本风险的可拓评估模型

25.BIM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26.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的胁迫

27.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28.水利工程对环境影响及其工程补偿措施浅析

29.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状与思考

30.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

31.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探讨

32.大型水利工程的风险管理问题

33.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内涵、目标及内容分析

34.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及对策探讨

35.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36.水利工程群应对干旱能力评价方法及应用

37.干旱区农田水利工程生态经济评价的能值分析

38.面向知识服务的水利工程知识组织模型构建

39.水利工程对长江河口生态环境的影响

40.水利工程建设对水生态环境系统影响分析

41.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评价方法初探

42.水利工程群应对干旱能力定量评价研究:方法及案例

43.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设计原则

44.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主要工作及成效

45.农业水利工程建设风险分析

46.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策略

47.水利工程的生态效应分析

48.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系优化

49.荷兰三角洲:寻找城市规划和水利工程新的融合

50.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对鄱阳湖水文水动力影响的模拟  

51.水利工程对鱼类生存环境的影响——以近50年白洋淀鱼类变化为例

52.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探究

53.哲学视角下的水利工程管理

54.水利工程建设与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55.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改革与发展

56.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应遵循的理论与技术路线

57.基于SIR模型的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社会风险扩散路径研究

58.水利工程生态与环境调度初步研究

59.水利工程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60.关于水利工程震害及抗震研究的几点思考

61.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研究

62.浅谈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和对策措施

63.水利工程建设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的影响

64.水利工程建设对洞庭湖及鄱阳湖湿地的影响

65.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

66.浅析水利工程对生态效应的影响

67.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的几点建议

68.小型水利工程农户参与式管理的激励机制设计——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

69.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动因的博弈解释

70.关于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必要性

71.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长期补偿机制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研究

72.平原河网地区水利工程水生态环境效应评估指标构建

73.水利工程生态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74.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护中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75.我国水利血防工程对控制血吸虫病传播的作用和意义

76.水利工程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要点及方法探讨——以某水电站建设项目为例

77.基于BP神经网络的水利工程投标决策模型及应用

78.浅析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因素

79.基于RAV法的水利工程对河流水文情势改变的累积效应研究——以东江流域为例

80.WBS-RBS法在水利工程全过程管理中的风险识别

81.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经济价值评价

82.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探讨

83.水利工程PPP项目治理能力提升动力实证研究

84.喀斯特山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发展趋势——以贵州省为例

85.水利水电工程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将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纳入水利水电工程环评

86.长江三角洲良渚古城、大型水利工程的兴起和环境地学的意义

87.气候变化与水利工程安全 

88.水利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89.大型水利工程的生态调度

90.浅谈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91.浅析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发展目标

92.基于模糊优选BP网络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绩效评价

93.水利工程模糊多模式工期-成本-质量均衡优化 

94.基于水质改善的白云湖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思路与方案

95.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水位调控方案的探讨

96.浅谈水利工程档案的管理工作

97.水利工程梯级开发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累积影响浅析——以猫跳河为例

98.基于能值分析的水利工程环境影响经济评价

第6篇

1.1现场签证不及时

在进行新增项目或者指定项目施工时,业主、监理一般都以涉及费用索赔等理由,不予签证。水电工程自身的特点,造成设计变更不断。加之,水利水电工程监理人员轮换现象突出,久而久之,无人签证。

1.2合同边界条件改变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工程的变化,如设计更变,地质、水文条件变化,发包人违约等等。其次是外部环境的变化,例如政策性的变更,物价上涨,不可抗力等一系列问题。这些因素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大都是不可避免的,势必导致工期和成本的变化。

1.3预算编制工作不扎实,影响报价准确性

部分合同管理人员没有深刻、具体的踏勘现场,对设计方案心中无数;编制报价时不作对照剖析而直接套用信息价,导致工程报价盲目偏离实际。

2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有效途径

2.1控制材料用量

水利水电工程中材料费往往占有很大比重。因此必须在施工阶段按照年、月度材料用量计划,同时考虑资金的合理运转和现场场地的实际情况加以控制,同时要求有一定的材料储备量,以免因材料供应问题而影响工期,特别要加强材料现场管理,避免出现管理不当造成的不必要损失。提高采购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保证货比三家,在物资采购过程中竞价比价。

2.2严格现场签证

这在施工单位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在进行新增项目或者指定项目施工时,无监理、业主的签证,当然这也不是施工单位单方面造成的,施工单位要求监理、业主签字确认时,监理、业主迟迟不签。这种情况下,施工单位要加强现场施工日记、现场拍照、现场影音、会议纪要等形式形成的痕迹性材料的编制与收集。

2.3加强分包管理

水利水电工程总包单位自身资源的相对不足,出于节省成本、提高效率的战略考虑,施工分包在水利水电施工管理中是不可或缺的主要部分。主要内容为工程款结算、支付管理,农民工工资保证,分包索赔风险管控。为更好的做好分包管理工作,可以引入经营行为法律审核机制,从法律角度出发,逐步形成一个长效、良性的监督、审核机制,推动分包管理精细化发展,为分包管理工作保驾护航。(1)严格按照分包合同约定的计量和支付条款控制支付边线,执行部门会签制度,避免多结,重复结算等现象发生。(2)加强农民工工资发放管理,如:①在进度结算中,扣留一定比例作为工资保证金;②在进度结算会签流程中,要求提供民工工资发放清单;③定期走访分包单位下属作业班组,了解工资发放情况;④定期走访工地附近材料、配件等供销商及修配店,温馨提醒其如有拖欠款及时与分包单位结算等。(3)全面介入分包管理工作:包括前期招标、分包商引进、立项审批、合同签订,到分包合同履行、分包进度结算、支付以及竣工结算等环节。

2.4优化施工方案、加强设计变更协调管理

施工前,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自身的机械设备、施工经验、管理水平,编制一套切实、经济、可行的施工方案。一份好的施工方案能指导项目部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以最低投入满足合同要求。由于中标价格较低等原因,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必须合理组织施工,节约成本,力求在管理中出效益。受设计深度、质量标准等方面因素影响,合同边界条件的变化不可避免。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与设计单位的沟通协调,对必须发生的设计变更,尤其是涉及到费用增减的设计变更,必须经设计、建设、监理三方共同签字确认。

2.5注重收集地质资料

水利水电工程所处的地质条件往往比较复杂,虽然在施工投标前的勘查设计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不可能面面俱到,地质条件变化在施工中在所难免。此时不但要作好常态化管理的地质超挖、超填工作,还要做进一步的深入分析,找出地质变化导致工期和费用的关系,比如:围岩类别变化、涌水量变化,而造成施工方案改变产生工期和费用的变化。

2.6做好有关价格调差的数据分析

近些年来,受国家政策、经济环境等各种因素影响,人工价格、材料价格在全国范围内也呈直线攀升趋势。特别是柴油、炸药等国家管控物资,以及水泥、铜材等主要受国家经济环境和行业市场行为影响的涨价,施工企业无法预见。。尽管合同条款大都有价格指数调差、造价信息调差或者调价公式调差的约定,但实际上调差额幅度远远达不到实际涨价额度。这就要求我们做到:(1)及时收集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公布的价格调整以及行业、省份的取费标准、税收、最低工资、人工和材料价格调整意见等政策性文件。(2)做好多种调价计算方法的比对分析。

2.7采用“实物法”编制水利水电工程造价

实物法能够按照各项目的具体特点,与设计、施工紧密结合,真实地反映工程的实际成本,其最大特点是联系单个工程实际情况,依据设计方案、施工布置与进度、施工方法与技术、总工程量和劳动生产率、施工组织管理等来测算实际所需的直接和间接成本以及相应的费用,工程的个性能充分显示出来,使得工程计价合理化、科学化。

2.8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

在竣工结算阶段,技术、施工等部门人员应把竣工图与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对比分析,找出现场零星增加量,确保竣工工程量的完整、真实。经营部门人员要严格按照合同要求,对竣工工程量按照合同清单分类汇总,对变更价格注意合理套用定额或选用“实物法”编制,从而实现承发包双方的互利双赢。

3结束语

第7篇

水电站常规监控系统是以水电站仪表监控系统为主,需要人员到现场值班、查看数据。因人不同,采集的数据难免有失偏颇,再加上常规监控系统不具备通信及网络功能,采集到的数据经过人员汇总后统一处理,因此不可避免地出现误差。随着时代的进步,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向集约型经济过渡,人们正从繁琐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也就随之出现现场值班看守向无人值守过渡。而要实现这一功能,就需要在水电厂引入一种结构简单、性能全面、可靠性高、维修方便的新一代工业控制装置PLC,构成一套全新的计算机监控系统。水力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主要任务是完成全厂集中监控系统的电站控制系统和现地控制单元两个部分的管控。而现地控制单元(LCU)是以PLC为基础构成的,PLC由电源、CPU、输入、输出、模拟量、通讯等部件组成,其中CPU是PLC的核心部件。因此LCU的功能主要通过PLC来体现。而LCU在计算机监控系统中扮演的作用也是通过PLC来实现的。其在计算机监控系统下的作用是:

1.1收集电厂内现地控制单元(LCU)采集的模拟量、数字量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算,形成主站各种监控及管理功能所需的数据。

1.2安全运行监视。

包括对全厂运行实时监视及参数在线修改、状态监视、越线检查、过程监视、趋势分析和监控系统异常监视。

1.3控制与调节

(1)机组的开停机和发电控制;(2)断路器的合闸、分闸控制,辅机设备的启停控制操作;(3)机组有功及无功功率按给定值方式进行调节。

1.4自动检测本单元所属的设备、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动作情况

当发生状态变化时,将事件的性质依次检测、归类存档,并上送电站控制中心。

1.5数据通信

(1)完成与电站控制中心的数据交换,实时上送电站控制中心所需的过程信息,接收电站控制中心的控制和调节命令;(2)机组现地控制单元接收电站控制中心所用的同步时钟信息以保持同电站控制中心同步;(3)与电能计量装置及其他承包商提供的微机励磁调节器、微机调速器、微机继保装置、微机同期装置、温度巡检装置等之间通信,进行信息通信。

1.6系统诊断

(1)机组现地控制单元硬件故障诊断:在线或离线自检设备的故障,故障诊断应能定位到模块;(2)软件故障诊断:应用软件运行时,若遇故障应能自动给出故障性质及部位,并提供相应的软件诊断工具;(3)在线运行时,当诊断出故障,应能自动闭锁控制出口或切换到备用系统,并将故障信息上送电站控制中心以便显示、打印和报警。由此可知,通过引入新一代工业控制装置PLC,大大地把人们从繁琐的重复性劳动中解放了出来,不仅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更减小了系统的误差。只要保证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保证PLC的正常工作,就能及时、准确地知道水电厂内各部件的运行状态,并极大程度地缩小人工状态产生的误差。

2PLC在闸门监控系统下的作用(以乐昌峡闸门监控为例)

闸门的主要作用是调节上下游水位和流量,从而获得防洪、灌溉、供水、发电、通航、过木过筏等效益。乐昌峡闸门控制采用分层分布式,分为现地控制层、中控层和调度层。能实现现地及远方,电站中控室和韶关管理中心计算机监控系统监控。现地控制层由布置泄洪闸门的多个LCU(以PLC为主构成)构成。中控层采用微机结构,主要设备布置在闸门控制室。这样子就能通过闸门监控系统一级一级地直接把处理的结果信息显示在终端的屏幕上,通过人机对话来确认动作。彻底实现了闸门控制的“无人值守、少人值守”,大大降低了运行成本,及时、准确、迅速地在第一时间得到现场的数据结果,以便在终端及时用人机对话的方式决定是蓄水还是泄洪。

3PLC在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中的作用

泵站作为水利建设和管理工程的主要设施,担负着城市排水防涝,引水供水的主要任务。随着IT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水利事业的蓬勃发展,水利行业泵站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随之,泵站技术和泵站管理水平也显著提高,逐渐由以往的多人值守向少人值守甚至无人值守过渡,运行成本随之降低,效率稳步提升。可以说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功不可没。而PLC做为其中最基础、最重要的部件,质量的好坏等方面直接决定着终端控制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因此PLC在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地。

4PLC在灌区调度计算机监控方面的作用

我们国家是农业大国,要保证粮食大丰收,就需要保证农田的按时按需灌溉。对于一些缺水或不利于开采地下水的灌区,就需要引水,把水资源丰富且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地区的地表水引到灌区,以免这些地区的地表水流入大海或严重时肆虐当地,给当地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究竟什么时间引水,且最大限度地既避免当地的洪涝灾害,又能在低成本基础上及时支援缺水的灌区。这就需要引入一种结构简单、性能全面、可靠性高、操作简单、维修方便的新一代工业控制装置,保证在灌区的终端上及时、准确显示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地区的地表水现状,方便把多余的水资源及时引入灌区,最大程度利用水资源。而PLC作为新一代工控装置,正好具备这些优点,且能极大程度上减少现场值班人数,甚至能达到无人值守,也能准确、及时地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在灌区调度计算机监控方面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5结语

第8篇

水利水电工程最为重要的基础环节就是土石方调配,只有调配质量高,才能够提升施工材料质量。通常调配主要包括了挖、填以及转和弃以及采五个方面。其中开挖和填方要并行,要最小化运输距离以及挖方量以及填方量的乘积之和。耕土不可破坏,同时处于全局角度,将当前和后期工程进行综合进行土石方调配。比如采用直接上坝法以及中转上坝法或者料场开采法等。关注中转工作和废弃物的处理,从而保障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最优化的土石方调配。

1土石方调配原则水利水电工程项目

在施工过程中,其中土石方调配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其质量的好坏对于工程质量的高低会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对此在调配时,需要紧密结合施工现场及相关要求,通过科学的计算来进行调配,具体遵循下面几个方面的原则:第一,挖、填并行原则。也就是说现场施工人员要一边开挖一边填方,这样有助于降低工程量,能够有效降低土石方的运倒次数。第二,遵循运输距离和挖方量以及填方量乘积之和的最小原则。为了有效降低运输距离,需要选择距离最短的运输线路,这显然会降低运输成本。第三,耕土要保持原则。在土石方调配过程中,如果存在着可能会破坏表面耕土的问题时,需要立即处理,对现有调配方案进行优化,保障耕土质量。第四,基于全局原则。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土石方调配环节中,不能够仅仅着眼于现在,而是要将眼光放宽至整个工程全局,实现土石方调配工作的平衡,规避任意挖填问题的存在。第五,遵循当前和后期工程结合的调配选择。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往往规模较大,需要细分成多个不同的批次进行施工,所以在不同批次的土石方调配时,就需要关注当前工程的需求,同样还要分析后期的利用,从而让近期工程涉及到的土打方以及后期工程涉及到的土钉方能够综合应用,这样才能够制定出科学的土石方堆量以及堆位,从而为整个工程的土石方利用构建优良的环境,这对于降低施工成本同样非常关键。

2土石方具体的调配方法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领域,为了有效提升土石方调配质量,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进行调配:第一,直接上坝法。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对填筑区进行选料时,就应该采用土石方直接上坝的方法。如果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开挖工程能够符合直接上坝需求时,就需要采用土石方中转费用较少的土石方,也可以选择弃渣费用相对较高的土石方,这一方面能够有效降低土石方的弃渣以及土石方中转费用。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效降低在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弃渣问题。这对于降低中转站的容纳压力具有一定的支持。第二,中转上坝法。如果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到开挖工程,土石方不能够满足直接上坝法需求时,通常可以选择中转上坝法。如果在工程现场存有多个中转场,那么运用中转上坝法也要注意使用运输距离最近的中转场进行中转,然后在此基础上依照由近及远的策略进行中转上坝。第三,料场开采法。如果采用直接上坝法以及中转上坝法都难以满足水利水电工程中填筑作业时,此时可以采用料场开采法来进行土石方的调配,如果在施工区域有多个料场土石方都能够满足填筑需求时,应该优先选择土石方运输距离相对较近的料场,并遵循由近到远的原则。第四,土石方的中转和弃渣处理。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由于填筑作业需要的土石方不可能和需求完全匹配,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剩余,此时对于这部分土石方可以采用中转以及弃渣方式进行处理。这部分工作的处理原则主要如下:如果土石方中转容量没有达到饱和时,应该优先存放到中转站。如果中转站已经饱和难以存储,就需要以弃渣处理。无论是弃渣处理还是中转都需要遵循就近原则。另外如果当某一个开挖部位的土石方不能上坝时,而且与之对应的中转场也已经饱和,此时也需要对这部分土石方按照弃渣方式进行处理。

二、施工质量检查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