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出现问题整改报告

出现问题整改报告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12-14 01:22:5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出现问题整改报告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出现问题整改报告

第1篇

一、设备整改情况

针对省公司巡视检查中发现的设备问题,目前我司已认真查找相关责任人,并进行了批评教育。一是对对三门服务网点的监控视频进行维修,同时对下属所有服务网点的视频监控联网查看情况进行了筛查,确保所有服务网点的视频监控设备均正常运行。二是,针对监控录像无法存储及存储时间不合规的部分服务网点,积极同电信部门联系,电信部门初步认定是相关服务网点使用SD卡出现问题的原因。现我司已通知电信公司将温岭、临海、仙居三家网点的存储卡进行更换,要求在月底前整改完毕。三是对于视频监控画面单位显示不准确的两个服务网点,网点已将该情况已通知电信部门尽快落实修改监控网点名称,我司要求在月底前整改完毕。

二、网点标准化建设情况

在网点标准化建设方面,针对省公司在巡查中发现的天台、玉环两家服务网点背景墙不规范的情况,我司正积极处理。目前玉环服务网点背景墙已在装修中,预计6月12日前完工;天台网点背景墙目前还在通过市场报价、装璜图纸设计中,预计8月份能够整改完毕。

三、服务形象、服务行为整改情况

第2篇

一、指导思想

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安排,深入开展脱贫攻坚突出问题集中排查,严格按照“坚持攻坚目标,确保责任落实;坚持精准方略,确保脱贫质量;坚持问题导向,确保整改到位”的原则,一户一户“拿尺子量”,一人一人“拿条件卡”,摸清贫困人口数量、贫困原因、贫困程度等,全面查摆脱贫攻坚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原因,扎实整改到位,确保打赢脱贫攻坚大会战。

二、督导内容

1、扶贫对象识别不准。没有严格按照贫困对象识别标准和程序识别,操作不规范,名单未公示,优亲厚友搞照顾;“四类人员”(财政供养人员、有小汽车户、有商品房或商铺户、个体工商户或经商办企业户)清理不彻底;优亲厚友致使不符合条件对象成为贫困户,少数真正贫困的对象未纳入;数据信息录入不准确、不完善,动态调整不及时,不到位。

2、扶贫对象退出不规范。没有严格按照“一公示一公告”要求,组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进行评议;贫困户住危房被脱贫;贫困户符合退出条件(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现行省定扶贫标准,且吃穿不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有保障)而没有在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标注“脱贫”。

3、帮扶措施不实。驻村帮扶后方单位帮扶力度不够,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队帮扶措施不精准,方法单一,力度不大,成效不显著。

4、资金项目监管不严。有的扶贫项目不实、扶贫资金虚报冒领、挤占挪用;资金拨付不及时,存在滞留闲置等情况;资金使用管理机制不完善,公告公示制度执行不到位。

5、工作落实不力。没有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推进项目,完成任务;特别是一些产业项目戴着扶贫帽,用扶贫政策,却没有将贫困户、贫困人口作为参与的主体,扶贫政策、项目没有更多更好地惠及贫困对象,而是被一些能人大户主享或是独占。

三、工作步骤

本次攻坚专项行动计划利用3个月的时间,做到识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有效解决脱贫攻坚中的突出问题。

(一)第一阶段基础再夯实(8月24日—9月30日)。

分片区召开座谈会。5名县级领导分片区召开乡镇街区党(工)委书记、副书记、扶贫办主任座谈会,剖析存在问题,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拉出时间表、路线图。

集中走访调研。县级领导干部分别带队,到所选定的扶贫工作重点村逐户进行调研,摸清实质问题,并召开座谈会对摸出的“五通十有”、贫困户帮扶措施等情况拉出问题清单,形成调研报告。

拉网式排查。抽调充实扶贫一线的36名后备干部、扶贫办工作人员10名、22个乡镇分管乡镇长、扶贫办主任、从事扶贫的主任科员、业务骨干88人,23个督导组成员69人,组成22个排查小组,利用15天时间,对所有未脱贫贫困户进行拉网式排查,被排查村的“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村干部全程陪同记录,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各排查小组成员对贫困户调查情况负责,片区联系人、乡镇(街区)联系人对排查汇总情况负责,各排查小组组长对排查负总责。

部门集中比对。对不符合贫困条件的建档立卡对象和“四类人员”坚决清出系统,组织县人社局、财政局、公安局、交警大队、民政局、市场监管局、税务局、教育局、卫生局、房产局、农机局、各银行抽调人员,利用一周时间集中办公,进行人员比对,并汇总出应清洗人员名单。

排查资金项目落实。规范专项扶贫资金的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对资金项目情况进行核查,抽调县审计、财政、农业、畜牧、发改等部门业务骨干组成专班,集中一周时间,对2014年以来所有扶贫项目资金全面检查摸排,确保资金管理使用精准。

第三方评估。在排查工作完成后,对发现的问题各乡镇街区进行自查自纠,并整改到位,对出现问题的不予追究。9月中下旬,委托省第三方机构进行暗访评估,凡出现问题的将严肃问责。

(二)第二阶段措施再精准(10月1日—10月31日)。

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由乡镇党委书记带领本乡镇科级干部,对扶贫车间、扶贫大棚等扶贫项目带动作用及所有贫困村、贫困户的脱贫措施和脱贫成效进行“回头看”,确保脱贫措施再精准。一是再次查找扶贫对象不准、致贫原因不清等问题,切实加强整改,挤出水分,查漏补缺,找准对象,准确掌握贫困户致贫原因。二是充分发挥村两委、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的作用,了解贫困户脱贫需求,算准收入账,因地制宜、因人因村施策。三是深入查找人员选派不好、工作任务不明、驻村时间不够、帮扶责任流于形式等问题,提高帮扶成效,确保监督保障精准。四是再次查找资金使用、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确保资金项目效益得到充分发挥。五是组织开展专项检查,按单项工作分别开展明察暗访督导,确保贫困户帮扶措施进一步精准。

(三)第三阶段成效再提升(11月1日—11月30日)。

一是由分管扶贫的四名县级领导干部分片区召开现场推进会,对脱贫攻坚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研究,狠抓整改落实,分别明确谁去办、怎么办、什么时间办好。二是完善督导机制,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扶贫项目和贫困群众,不打招呼,直奔现场,剑指问题,建立整改台账,实行销号管理。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政治意识。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将脱贫攻坚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和着力点,把贫困群众能否受益作为检验一切工作成效的标准。

第3篇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到底是细点好,还是粗点好?什么地方该细,什么地方该粗?首先要把握经济责任审计要回答什么的问题。从内容上说,结果报告要说清四个方面问题:第一,审计工作开展情况,即审计依据、时间、范围、内容、重点、审计对象的配合情况;第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及财政财务收支基本情况;第三,审计对象履职情况评价;第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审计建议。这里,审计评价是核心,查处问题是重点,整改纠错是关键。其次,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是向政府汇报审计情况的工作报告,从便于阅读,精简文字的角度,应该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一、基本情况要凸显总体,突出重点

第一,基本概况。简要概述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被审计领导干部任职时间和分管工作等。这部分要简明,主要是做好背景说明。第二,财政财务收支情况可以采用汇总描述,列表说明的方法。财政财务收支要给人一个整体印象,不必过细;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应单独说明;重点资金和重点项目情况可做详细说明。一般采用列表的方式,不用多费笔墨,一目了然,而且便于分类比较。被审计单位取得的业绩或重要荣誉也可在基本情况中概括说明,予以辅证,体现经济或社会效益情况。第三,审计实施情况,不用过多篇幅,交待清楚,重点说明就行。基本情况的重点在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和财务状况、财务成果的反映上,不必篇幅过长。

二、审计评价

由于审计对象所处单位行业、性质、级别不同,评价内容、评价标准也各不相同,如何才能客观公正地做好对审计对象的评价,特别是准确反映领导干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业绩和表现,一直是从事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审计人员长期以来探讨的课题。

结合近年来经济责任工作形势发展和审计业务视角转换,笔者认为应注意三方面问题:

第一,评价的内容可以适度拓展。现在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围绕会计信息的质量(真实性、完整性),财经法规政策的执行情况,国有资产管理情况,重大建设项目管理情况,重大经济决策情况,个人廉洁自律情况等来进行评价。但多数仍停留在财务层面,真正涉及绩效评价的不多,为什么?一方面是没有掌握更多关于工作成效的信息、资料,评价缺乏内容的支撑;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评价标准的缺失,导致无法把握评价的度,即“量”和“度”的问题。而绩效评价不仅是审计工作的方向,也是干部监督管理部门正确评价衡量干部业绩的需要,因此,审计内容要向工作的效率、效果、效益方面拓展,搜集的信息不仅仅局限于财务信息,要向业务、行政、社会信息延伸,这就要求审计方法也要多样化。只有跳出传统审计方法的束缚,掌握了充足的信息资料,才能进行分析研究,透过财务信息看效益。

第二,评价方法可以多样化。可以定性评价,也可以定量评价,最好采取写实的办法,必要时引用一些数据或例证。注意在评价中引用数据,其来源应有一定可靠性,一是经审计确认的;二是政府公告的;三是社会公认的;四是被证明了的。运用例证,则要注意所举例子要典型,有代表性,能够支撑观点。

第三,运用审计分析。对于一些出现问题较多或比较复杂的单位,要注意综合分析,从体制、政策、管理、观念上以及内外部环境上进行分析,指出原因。把原因分析运用到评价中,有利于客观地反映情况,分清责任,一方面能让政府和组织部门更加清晰深刻地看到问题的本质,另一方面也更容易让审计对象认可接受。原因分析应有一定政策水平,注意要实事求是,切中要害。

三、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对审计查出的问题的表述,结果报告应简洁明了、条理清楚、重点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环节:

一是事实清楚、定性准确。准确指出问题性质,只讲结果,不讲过程;二是引用法律法规,点明法规名称、条款即可,不用详细引用具体内容,重要或复杂问题需交待清楚的除外;三是问题金额统一使用万元单位,便于阅读;四是问题要分类归纳,不必逐一列示,同类性质或某一个方面的问题汇总反映,具体列举。在问题的筛选上,可以有所取舍,突出主要和重要问题,一些金额较小、性质轻微,与个人履职无关,不影响主流的枝节问题可以不在结果报告中反映,以免显得琐碎和凌乱。相反,这部分在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应写详细,便于被审计单位进行对照检查,逐一整改。特别要提到的是,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一定要细,因为是征求审计对象意见的,过程、结果、定性、依据都要交待清楚,便于正确理解和核实认定,出具正式结论就可以在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浓缩和概括了。

四、审计处理意见和建议

这部分应注意三点:第一,对查出问题的审计处理可以一笔带过,对于个别重点事项,需要单独交待的,予以概括说明。

第4篇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具有周期长、时效性强和审计过程持续等特点,需要及时发现被审计事项存在的问题,及时督促被审计单位整改。但是《国家审计准则》对如何撰写跟踪审计报告并没有明确规定,本文结合笔者在跟踪审计实践过程中的审计报告撰写经验,尝试从扩大和提升跟踪审计成果、跟踪审计报告的特点、撰写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等角度对撰写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报告的技巧进行探讨。

一、建立跟踪审计成果形成和利用机制,扩大和提升跟踪审计成果

跟踪审计重在解决问题并提出适用对策,因此,必须建立跟踪审计成果形成和利用机制,要将审计成果的导向性作用体现于审计管理的全过程,多层次、多形式、多途径确保审计成果的及时和有效转化;要针对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多层次提供审计成果,审计成果要让使用者好用、有用、能用。

要发挥跟踪审计的建设性作用,成果的实效性是前提,在跟踪审计实施过程中,分阶段、分类别,以报告、专报、信息、公告,甚至研究报告、新闻稿等多形式产出审计成果是确保成果实效性的有效方式;跟踪审计强调促进性,利用相关职能部门、媒体与公众等各种渠道,多途径、有选择地运用审计成果,共同推进问题的及时解决。

审计信息是反映审计成果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审计机关编写信息,将详实、可靠的信息上报给各级政府,有助于管理部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做出科学的判断。编写好审计信息,有助于扩大和提升跟踪审计成果,达到为宏观决策服务的高度,有效发挥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建言献策功能。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中,应结合审计重点内容和项目实际情况,注重对大案要案的查处和对涉及体制机制问题的深入研究分析,从保障项目顺利实现建设目标、维护财政资金安全及效益等角度提出审计建议和意见。

二、跟踪审计报告的特点及现实要求

1.跟踪审计报告的特点。

一是要“突出重点”,就是要突出跟踪审计目标和审计事项的重点,贴近需求,进行审计报告的综合分析与撰写。二是要“抓住特点”,就是要深刻把握某项审计工作的主要特点,并围绕这些特点开展综合分析和评价。三是要“选好切入点”,审计报告的撰写必须以审计发现的问题为切入点,做到事半功倍,努力提高审计信息的亲和力与认同感。四是要“侧重关注点”,审计报告必须服务于审计工作主体,针对不同阶段的审计内容体现不同的关注点。

2.跟踪审计报告的现实要求。

跟踪审计是以预防性和建设性为主要目的的一种全新的审计监督形式,“提前跟进、全程跟踪,立足服务、着眼防范”是其基本的工作思路。因此,跟踪审计报告必须坚持科学的审计信息观和质量观,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审计报告内容和数据要客观准确,扎实可靠,经得起实践推敲和检验。二是审计报告反映问题目标要明确,主题要鲜明,反映的问题属于应当从体制上来研究解决的,就应当明确提出从体制上研究、解决的意见或建议;反映的问题是带有普遍性的,意见或建议就应当突出普遍性;反映的问题属于应当立案查处的,就应当明确表示立案查处的意见或建议。三是要注重宏观性、全局性。关注宏观性、全局性问题是国家审计报告的基本特征之一,更是跟踪审计被审计对象、审计目标和审计报告的使用对象特殊性所决定的。四是要突出典型性、倾向性。跟踪审计报告应从政策、机制和制度上提出对策意见,反映具有倾向性、普遍性的问题,审计意见和建议应具有宏观性和建设性。五是要重视现实性、针对性。跟踪审计报告反映的情况针对性强,切中时弊,恰到好处。六是要有前瞻性、预见性。前瞻性是建立在研究现实问题的基础上,进而提出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加强制度建设的有针对性的建议。七是要注重时效性、有效性。跟踪审计报告反映的问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应当考虑对当前的工作是不是指导意义,是不是对促进当前的工作有参考价值。如果所反映的问题虽然“内容无限真”,但反映迟缓,错失良机,就会成为“明日黄花”,使信息失去使用价值。八是意见和建议要具有可操作性。跟踪审计报告要让大多数人能看懂,所提出的审计意见或建议具有可操作性,被审计单位一看就知道怎么做。

三、跟踪审计报告的撰写重点

1.跟踪审计报告的立脚点要宏观、反映内容要大气,主要反映项目建设和运营中的主要问题、主要矛盾。较为微观、金额太小的问题可以考虑不写进报告。

2.跟踪审计报告要全面,要有总体概念,要用数据去分析和反映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既要有绝对数,也要有相对数、相对比率等。

3.跟踪审计报告要形成几个明确的观点,不能简单罗列审计发现的问题,要从全局的角度分析存在的问题。所提建议针对性要强,不能大而化之,缺乏具体内容。

4.审计查出的问题要明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了、怎么办”这几个方面内容。是什么,即要查清问题的基本情况。为什么,即要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怎么了,即要了解这个问题产生的影响。怎么办,即要从制度上提出如何防止问题的发生。

四、跟踪审计报告的文字表述要求

按照《国家审计准则》有关审计报告内容要求,并考虑跟踪审计报告使用者的特殊需求,在编写跟踪审计报告时总的要求是:文字简明扼要,问题定性准确,依据充分可靠,评价和结论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处理意见适当。具体编写时,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一是文字简练、语言通畅。力求文字精炼,语句通俗易懂,结构严谨、脉络清晰。二是观点鲜明、定性准确。对问题的披露,要体现法律、法规的鲜明要求,准确评价问题的是非大小和情节轻重。三是证据确凿、结论公正。审计结论要重证据,无论对人、对事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科学态度。四是逻辑清晰、环环相扣。文字表述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人们思维的一般习惯,符合逻辑性、层次递进性,环环相扣。

具体起草跟踪审计报告时应注意:一是总体评价或总体情况要在审计范围内,即“审什么评价什么”。二是问题要归类,一般表述格式为:抽查的总体数据、有问题的数据、所占比例、典型案例。三是整改意见要分出层次,一般包括“被审计单位重视、采取措施、纠正了违规问题、完善了制度、人员培训或加强了业务和财务知识学习”等内容。

五、问题定性和审计建议的基本要求

1.审计查出问题的定性要求。

在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尤其容易在基本建设程序、招投标、工程管理、资金管理等各方面出现问题,而且情况相当复杂。对建设单位来说,既有内部因素,又有外部因素;有主观上的原因,又有客观的原因。因此,对审计查出的问题,首先要弄清问题是什么,即问题的事实、国家法律和政策的规定、问题的性质,金额的大小和轻重、可能的危害和影响,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切忌偏听偏信,轻率地下结论。其次明白为什么,即建设单位或者项目参建单位产生问题的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内部原因、外部原因。第三分清重要性。依据产生问题的危害和影响,确定审计处理的基本考虑,要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态度,绝对不能主观臆断、不能存在主观夸大或缩小的成分,防止审计结论出现偏差。

2.提出审计建议的要求。

第5篇

11月1日,国中水务公告称,收到中国证监会黑龙江监管局下达的《关于对黑龙江国中水务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整改内容包括要求国中水务建立独立董事年报工作制度及子公司日常会计核算中个别收入确认存在跨期现象等。

国中水务表示,整改令是基于黑龙江证监局的例行检查提出的,其中所涉及的“个别收入确认跨期”指的是2010年度;对于该公司独立董事年报工作制度不完善一事,公司表示,独立董事此前已按照相关规定履行了职责,只是没有形成相应的制度。公司发现此问题后,已制定了《独立董事年报工作制度》,近日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并将在规定时间内披露《整改报告》。

在此公告前两个交易日,国中水务股价出现逆转格局,均以涨停收盘。从龙虎榜的数据来看,国中水务10月31日大买单来自光大证券中关村营业部,金额为1236.41万元;最大卖单来自机构,金额为1379.54万元,接连两个涨停让机构趁机出货,而游资吸筹迹象非常明显。

国中水务10月28日的最大买单则来自招商证券杭州文三路营业部,最大卖单来自华西证券上海曲阳路营业部,金额为341.43万元,此前超过半年时间,国中水务未在龙虎榜上出现。

2007年“国中系”张扬旗下港股公司国中控股连年亏损,股价仅几分钱,其子公司却斥资4.2亿收编沪市公司S*ST黑龙。在本身经营情况并不理想的情况下,张扬最终还是从黑龙集团处受让S*ST黑龙70.2%股权从而实际掌握上市公司,此后公司得以恢复上市变更为如今的国中水务。

之后,张扬的动作无不体现出其资本运作的迹象。国中水务今年年初完成了定向增发,融资7.2亿元用以收购了大股东的诸多水务资产。虽然在上市公司中,水务业务进一步被看好,股价短期上扬,但公司并未获得资本市场真正的认可,很快进入下跌通道,跌幅最大时接近50%。

10月11日,国中水务“突然”公告实际控制人发生转变,引发了投资者对新任控制人会否对公司刚培育的主业做出调整的担忧。公司股价在前期大跌的基础上再次应声下跌,一周后,在股价一路走低的高压下,国中水务向外新任实际控制人李月华前来公司考察的消息。

对外这有“定心丸”的作用,但是李月华作为资方,无论在香港资本界还是澳门赌博业均有深厚资源,正因为这样投资者也担心命运一波三折的国中水务会变成她资本游戏的新玩具。

第6篇

一、正视问题,构建金融合规管理体系。

邮政储蓄业务自恢复开办已经二十二年,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管理模式和特点,但距离现代商业银行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一是风险意识淡薄。经营银行就是经营风险,任何金融业务都有风险,只有采取识别、计量、监测、控制的方法才能使风险得到有效释。二是不合规的现象较为严重。无数案例表明,当前邮政金融业务中出现问题和案件的最多点、最难控制点,莫过于前台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出现于工作人员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合规意识不强,不按流程办事、不按规定作业,引发了各种各样的事件和案件。三是一、二级条线风险防范流于形式。前台本身没有很好地执行落实制度和规定,出现差错和问题没有及时整改,老问题老现象重复发生;业务部门缺乏对业务管理和业务发展中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地检查、督促、整改、落实。四是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落实不够。

尤其是在对二级支行二类网点和网点的管控上,出现了一些真空现象。针对这些差距应该采取积极的对策和措施:一是建立条线的合规风险防控体系,各部门、各业务线、各网点都要有明晰的操作流程和风险揭示以及对应的措施和办法;二是建立“三条线”的合规防控体系:一条是前、后台业务操作的自我检查、及时整改责任体系;第二条是业务部门对前、后台业务的监督、检查,指导、帮促整改的体系,第三条是专职稽查检查部门履职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三是加大对合规风险防控的考核,将责、权、利捆绑在一起,按照银监会提出“赔罚、走人、移送”的原则,实行业务线、管理线“双线”问责,上追两级。四是银企密切配合,按照国家有关法规,谁受益谁担责的原则,银企双方都应承担起管理的责任,而不仅仅是某一方面的责任,不仅不能削弱管理的职能,还要充实稽查检查的人员,为稽查检查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如此,邮政金融业务才会逐步走上规范化的轨道。

二、建章立制,构建金融合规制度体系。

银行号称三铁:“铁制度、铁算盘、铁帐本”。正因为有了银行的“三铁”,银行在百姓心中才是可以信赖的,我们的邮政银行,在金融业务发展上也应该是这样。

1、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必须对无章可循或虽有规章但已不适应当前业务发展和基层行实际管理情况的,相关部门应进行专门研究,及时制订或修订;对于基层行和有关部门就规章制度建设提出的问题,要认真研究,及时解决。目前省分行建立的83项制度,就是我们工作的依据和指南,如果不知道或不懂得如何去做,就在83项制度中去寻找答案。

第7篇

为切实加强对此次食品标签专项整治工作的领导,确保工作的实效,决定成立食品标签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如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食品监督科,负责食品标签专项整治工作的协调、汇总、上报。

二、整治重点

(一)重点品种:食用植物油、面粉、挂面、调味面制品、糕点、饮料、酱油、醋、肉制品、膨化食品、炒货食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等。

(二)重点单位:中小型食品生产加工企业。

(三)重点内容:重点检查是否存在无标生产、执行无效标准;是否存在无食品标签,伪造、冒用他人食品标签;是否存在伪造、篡改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保存期,利用食品标签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是否存在食品标签标注不规范、标注项目不全,标注的生产地址是否和许可地址一致,标注的许可证号是否和许可证一致等情况。

三、工作步骤

此次专项整治行动分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为食品生产企业自查整改阶段。食品生产企业依据要求开展自查,认真整改,并向辖区稽查中队递交自查报告。

(二)第二阶段为集中整治阶段。稽查队各中队组织实施专项整治工作,对辖区的食品生产企业逐家逐项的检查,对发现的问题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要依法查处,该立案的立案,突出重点,确保专项整治取得实效。

(三)第三阶段为总结阶段。食品科根据各稽查中队上报情况进行梳理总结,并对稽查各中队开展情况进行抽查。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部门严格按照职责分工,责任到人,不走过场,做到认识到位、检查到位、积极处理到位,对因工作不力出现问题的,要追究部门责任人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二)加强宣传报道和信息报送工作。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加大对集中行动期间重要行动的宣传报道力度,提高人民群众的防范意识。

第8篇

精心策划,及时建议。检察建议发出的目的,是为了引起被建议单位在某一问题或某些环节上的注意,切实起到预防职务犯罪的效用。在具体实践中,如果发出不及时,发放范围不准确,难以发挥作用,还有可能产生不良影响。为了达到检察建议的应有效果,必须在检察建议发出时间和范围上精心谋划,力争检察建议效果的最大化。如为了有针对性地向存在犯罪隐患、漏洞的部门和单位发出建议,有些案件一经立案便要开始跟踪,侦查终结时需及时向办案人员了解情况,判决下达后立即调阅案卷、展开分析、及时发出检察建议,从而有效遏制和预防同一部位职务犯罪的再次发生和蔓延。2011年我院在查办政府采购领域一起贿赂窝串案时,案件一经立案,预防部门就及时跟进。案件判决后,深入分析案件成因和管理漏洞,针对存在的“制度执行不严格、权力过于集中、监督职能弱化、重点岗位交流不够、法制观念淡薄”等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完善政府采购运行机制和内控监督体系、建立政府采购的供应商黑名单制度、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等预防建议。该建议引起省财政厅的高度重视,继而迅速采取“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内部监控”等整改措施,并确定17家“不良行为”供应商,制定《省级政府采购计划申报内部审批工作制度》和《青海省省级财政监察管理办法》,下发《关于加强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管理的通知》和《青海省财政厅廉政风险防控建设方案》。

主动沟通,促进采纳。在检察建议发出前,预防部门应主动与被建议单位的有关领导或职能部门负责人进行沟通,借由征求意见、相互探讨,交换彼此的看法,从而使被建议单位感到预防职务犯罪是自身分内的事。同时,预防部门对被建议单位一些好的作法应及时予以肯定,并将该单位一些有针对性的意见吸收到建议中。这既调动了被建议单位采纳检察建议并落实整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保证了建议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如,为切实落实好《关于加强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项目资金安全》的预防建议,青海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晓勇同志,亲自与青海省发改委、青海省“三江源”建设领导小组联系,商请对方配合检察机关的预防工作,得到了对方全力配合检察机关开展工作的承诺。青海省扶贫开发办、省水利厅、省国土资源厅等单位内部印发了检察建议书,并在加强制度建设、严格责任追究、依法行政、强化监管和加大执法监察力度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改进。

灵活掌握,增强实效。检察建议作为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基本措施,应注重所发检察建议内容的多样性和广泛性,形成在行业系统预防、个案预防及专项预防中的广泛运用。既可以有针对个案、典型问题的检察建议,也可以有针对类案、共性问题的检察建议;既可以有针对已发案件的检察建议,也可以有针对风险环节、岗位的预警性检察建议;既可以有结合案件查办情况的检察建议,也可以有专门针对制度建设、落实情况的检察建议。在注重形式多样的同时,力求建议所提问题准确、对策到位。比如,对检察建议作出刚性规定,增强其措辞的严厉性,体现出检察建议的权威性。可要求被建议单位必须在规定的时间,按照建议的内容进行整改,并将整改情况及时反馈,从而使检察建议由软要求变为硬要求。

行业联动,扩大效果。在检察建议的发出方式上,要着重发挥行业、系统的联动作用。针对行业、系统发案情况和制度建设上存在的共性问题,在向省一级单位发出检察建议的同时,要求被建议方在本行业、本系统内予以整改和落实,发挥行业和系统预防体系上下指导、联动的作用,达到促进某一行业和系统全面整改的目的。此外,为发挥整体预防网络的影响力度,对一些普遍存在、需要引起各相关单位重视和整改的问题,预防部门应将建议发往发案单位的同时,抄送所有相关单位;对一些预警性的检察建议,则应直接发往所有预防联系单位。如此,即起到了通报和警示的作用,又能够引起其他预防联系单位的重视,促使其对自身有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2012年5月,我省海东地区循化县人民检察院通过办理案件,发现该县在实施“西繁东育”工程项目中贷款贴息、草原灭鼠项目、种畜项目及小畜棚建设补助资金的管理、发放等环节,存在报支程序简单、资金支出与实际调查情况不相符合、虚报冒领农牧民培训费等问题,便向县政府提交了一份《关于在“西繁东育”项目中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必要性的调查报告》。省检察院预防部门认为,此问题在全省各地是一个具有共性的问题,在对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后,遂向省农牧厅发出了在“西繁东育”工程项目中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动态管理,严格责任追究,强化监督制约机制的检察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