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6-07 10:52:4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现代公关礼仪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事实上,研究公共利益时有两个关键问题不容回避。第一,公共利益是抽象的(虚幻的)还是现实的(具体的)?第二,公共利益与共同利益完全一致吗?围绕这两个问题,本文将在区分公共利益和共同利益概念差别的基础上,界定公共利益的本质内涵;进而力图阐明公共利益乃是公共管理的本质问题。
一、对“共同利益”的概念辨析
“共同利益”和“公共利益”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两者在词源上有很大的“相似性”。通常所说的“共同利益”有两个词与其相对应,即common interest和generalinterest。按《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的解释,common在被解释为“共有的、共同做的、共同受到的”时,是指“两个人或更多人,或者是团体、的绝大多数人所享有的东西,所做的事情,或是属于他们的东西、对他们有的东西”。而general则被解释为“普遍的、全面的”,此时它指“影响所有人或绝大多数人(的事物)”。(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77页、第612页。)
可见,“共同利益”首先是指“多数人”的利益。“多数人”可能是指两个人、少数几个人、绝大多数人甚至是所有人。他们都可能从“共同利益”中获益或受其影响。这是共同利益的相对普遍性。
同时,“共同利益”是被“共享的、共有的、共同承担的、或者是共同受到影响的”。它与共同的立场、共同的行动相关。它不局限于某个单个的个体,不可能也不应该为其所独有。这是共同利益的不可分割性。
通常,共同利益可以指代共同体利益,或是利益关系的产物。我们将分别阐述这两种指代关系。
(一)共同利益与共同体利益
共同体是个宽泛的概念。一个组织、一个社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甚或是整个人类社会,都可以分别看作是共同体。作为现实的载体,这些不同层次的共同体都存在着自身的利益,因而可以分别被看作是利益共同体。在对这些利益共同体进行考察时,可以采取几种视角:一是以单个的利益共同体为单元,其共同利益的属性;二是以不同层次利益共同体的相对关系为单元,分析共同利益的相对性。
1.共同体的规模与共同体利益
共同体是由相关成员组成的。其成员数量的多少,影响着共同体利益的。既然共同体利益不局限于某个或某些特定成员,它就应该是绝大多数成员或者是所有成员共同的利益诉求。共同体规模越小,共同体利益的内容越简单、越狭窄;共同体规模越大,共同体利益的内容越复杂、越广泛。但无论如何,共同体利益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化的。这是由利益需求“总量”和利益差异程度所决定的。
最为主要的是,共同体规模制约着共同体利益的认可和确认。在共同体规模较小的情况下,利益聚合比较容易实现;或者说共同利益容易被认可和确认。随着共同体规模的不断增大,利益的差别性和多样性使得共同利益的“形成”越来越困难,因此也只能在形式上用绝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来代表共同体利益。这在实践中存在困境:“少数服从多数”的集中原则是否忽略甚至是侵犯了少数人的利益?
通常认为,不管采取怎样的表达机制,共同体利益在形式上的“一致性”并不能抹杀其实质上的“普遍性”或“差异性”。如果少数人的利益被忽略或侵犯了,他们就会游离于共同体之外,共同体也就失去存在的意义。为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共同体总要采取一些救助弱势群体的措施。其背后的逻辑是:这些少数人的“共同利益”虽然在形式上没有得到确认,但在实际上应该得到实现。就是说,共同体利益并不以大多数人主观的确认和认可为限度,它还包括一些客观的、在特定时期内没有得到确认和认可的利益。
比如,人们在和平时期可能并不会感受到共同体安全的重要性;一旦共同体安全受到威胁时,任何成员都不可能否认共同体安全乃是最大的共同体利益。再比如,在追求共同体利益的过程中,共同体赖以生存的环境可能被“无意”地破坏了,此前似乎没有人意识到“外生的”自然环境也是共同体利益;当共同体的受到自然环境的惩罚或威胁时,保护自然环境就会理所当然地成为共同体利益。可见,形式上的共同体利益并不能抹杀那些客观的、具有普遍影响力的潜在共同利益。
这表明,共同体利益并不否认差异性和客观性,它既包括形式上的“共同利益”,也包括客观的“普遍利益”。
2.共同体的性质与共同体利益
以上,我们只是从最一般的意义上探讨了共同体利益。事实上,除了规模之外,共同体的性质也是共同体利益的重要因素。比如,对于组织这类利益共同体来说,我们可以简单地将其区分为“公共的”或是“私人的”。这近似于我们通常所说的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显然,两者都具有各自的共同利益,但因为性质和价值取向的差异,其共同体利益也有所不同。这正如斯托克斯所说,“‘公共’与‘私营’之间的根本区别并不是政府与私营部门之间的区别,而是追求公共利益与追求私人所得之间的区别”(注:David Mathasen: New Public Management and Its Critics,International Public Management Journal,Volume 2,Numberl,1999.)。
在这里,政府被看作是代表和维护公共利益的公共部门。这种传统的看法受到了公共选择的挑战。公共选择学派认为,政府也是有自身利益的,因而并不见得能够代表公共利益。事实上,这种冲突可以用共同体利益来解释。布坎南等人所说的“政府的自身利益”近似于政府这个公共组织的共同体利益,而斯托克斯所说的“公共利益”乃是这个共同体的利益。传统观点认为,这两种共同体的利益根本一致;而在公共选择理论看来,两者可能相分离。可见,共同体的共同利益并不等同于公共利益,这取决于共同体利益的指向。
3.共同体的层次与共同体利益
既然共同体及其组成部分都可以看作是利益实体,那么就应该考虑到不同层次共同体及其利益之间的相互关系。从纵向一体化的角度而言,人类社会这个最大的共同体是由若干层次的次级共同体按一定规则组成的。高一层级的共同体利益制约着低层级的共同体利益,两者之间也可能存在某种形式的冲突。比如,我们可以把人类社会看成是由国家组成的共同体,国家本身也可以看作是次级的共同体。基于国家利益,一些国家在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这是对人类社会整体利益的威胁;同样,一些核大国发展核力量形成核威慑也是对人类社会安全与和平的挑战。这是国家利益与人类社会整体利益的冲突。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以及其他形式的国家间合作,则是协调国家间利益关系、维护人类社会“共同体利益”的措施。
这种逻辑同样适用于对国家、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之间关系的。从严格的意义上说,政府部门、地方政府都不能被看作是纯粹的利益共同体,但它们在形式上具有利益共同体的某些特征。如果将国家看作是最大的利益共同体,那么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分别可以看作是次级的利益共同体。我们通常所说的“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在这里都可以理解为低层级的共同体利益。它们是其成员的“共同利益”,在各自的范围内也都有相当的合理性。但它们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冲突并不少见。这种冲突再次表明:不同层级共同体的利益并不是完全一致的。站在国家的立场上,国家利益显然是高于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的。
上述分析表明,共同体利益首先是共同利益,它是共同体成员利益的综合。随着共同体规模的扩大和层级的提升,共同利益聚合的过程涉及到复杂的利益关系。同时,在探讨共同体利益是否是共同利益时,必须选定合理的参照系、辨别其适用范围。因为低层级共同体的共同利益并不一定是高层级共同体的共同利益。
(二)作为利益关系产物的共同利益
在探讨共同体利益时,实际上是从静态意义来理解共同利益的。除此之外,共同利益也表达了利益主体横向的利益关系。通常认为,“由于利益自我性和社会性的作用,任何利益关系中都包含着三种利益,即利益关系两个原构利益主体的利益及其相互结成的共同利益”。确切地说,共同利益乃是“利益关系中的第三种利益”(注:王浦劬:《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0、61页。)。对此我们可以进一步地引伸:
1.共同利益的本质属性
如果我们承认利益的普遍性以及利益驱动假设的话,那么就同样应该承认利益关系的普遍性。也就是说,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可能会发生潜在的或现实的利益关系。但在利益关系形成的过程中,由于“原构利益主体”的性质不同,所产生的“第三种利益”也可能具有不同的性质。两个公共机构基于公共目的而产生的利益关系及共同利益,显然与两个私营部门基于私人目的产生的利益及其共同利益有所不同。换言之,不同利益关系产生了不同的共同利益。这些共同利益可能具有私人的性质,也可能具有公共的性质。
2.共同利益的动态变化性
尽管利益关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按照上述逻辑,如果利益关系发生变化,那么其所产生的“第三种利益”也会随之变化。从这一意义上说,共同利益也具有动态变化性,而且在变化过程中其主体也将有所调整。这使得共同利益本身也是一个难以完全把握的概念。如果仅仅是共同利益的内容发生变化,那么共同利益的公共性或私人性就不会变化;如果两者同时发生变化,那就意味着利益关系本身发生了变化。显然,两个私营机构为垄断市场而形成的利益关系及其共同利益,与基于合作性地提供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务而形成的利益关系及其共同利益有着本质的区别。这意味着共同利益作为利益关系的产物,可能在其动态变化过程中改变其公共的或私人的属性。
由此可见,共同利益是公共的还是私人的难以分辨,这取决于作为共同利益基础的利益关系的本质属性及其动态变化性。或者说,不能仅仅从概念上将共同利益等同于公共利益,尽管公共利益也具有共同利益的某些属性。那么,到底应该如何界定公共利益呢?
二、公共利益的本质属性
从上文的中可以看出,“共同利益并不一定是公共利益”(注:陈庆云:“公共管理基本模式初探”,载于《行政管理》,2000年第8期,第37页。),尽管二者之间具有某种特殊的联系。要揭示两者之间的关系,还需要对“公共利益(publicinterest)”作出概念上的界定。
(一)公共利益的内涵
按照《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的解释,public意味着“公众的、与公众有关的”,或者是“为公众的、公用的、公共的(尤指由中央或地方政府提供的)”。(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196页。)在这里,公众是一个集合名词,公众组成的群体可以看作是共同体。因此公共利益首先与共同体利益相关。不过这个由单个公众以一定方式组成的共同体,与由单个个体组成的私人性质的共同体存在实质性差别。前已述及,共同体的性质和价值取向决定了共同体利益的性质。基于这种认识,公众组成的共同体已经包含着公共性而不是私人性的内涵。
其次,公共利益意为“公众的或与公众有关的”,它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这也决定了公共管理转向公众立场是合情合理的)。不过,公众利益并不能代替公共利益。因为公众利益既有纯私人性质的,也有公共性质的;公众除了消费公共物品之外;还大量地消费私人物品。反之,公共利益则应该代表公众利益,否则它就失去了依托而成为一个纯粹抽象的概念。
再次,公共利益与中央或地方政府的供给相关。这是由政府的公共特性所决定的。尽管在公共选择学派看来,政府也具有自利性,但谁都无法否认政府是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在这一方面,往往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即因为政府是代表者和维护者,而认为公共利益只能由政府来维护、增进和分配。这排除了政府以外主体的补充作用。事实上,西方国家大量出现的志愿性团体、社区自治,以及“治理(govenance)”概念的提出都表明:“政府并不是唯一的提供者”(注:世界银行:《变革世界中的政府—1997年世界报告》,中国财政出版社,1997年版,第4页。);非政府组织和公民参与也同样可以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
(二)公共利益的本质属性
作为共同体利益和公众利益,公共利益是一个与私人利益相对应的范畴。在这一意义上,公共利益往往被当成一种价值取向、当成一个抽象的或虚幻的概念。以公共利益为本位或是以私人利益为本位,并没有告诉人们公共利益包括哪些,它只阐明了利益的指向性。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公共利益也具有一些基本的属性。
1.公共利益的客观性
公共利益不是个人利益的叠加,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个人基于利益关系而产生的共同利益。不管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如何,公共利益都是客观的,尤其是那些外生于共同体的公共利益。之所以如此,那是因为这些利益客观地着共同体整体的生存和,尽管它们可能并没有被共同体成员明确地意识到。
2.公共利益的共享性
既然公共利益是共同利益,既然它影响着共同体所有成员或绝大多数成员,那么它就应该具有社会共享性。这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第一,所谓社会性是指公共利益的相对普遍性或非特定性,即它不是特定的、部分人的利益。第二,所谓共享性既是指“共有性”,也是指“共同受益性”。并且这种受益不一定表现为直接的、明显的“正受益”;公共利益受到侵害事实上也是对公众利益的潜在威胁。
以上两种特性都是从抽象的意义上来讲的,但公共利益并不是完全虚幻的概念。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是公共利益主要的现实的物质表现形式。一般认为,“公共物品是指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货物。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使用者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减少它对其他使用者的供应。非排他性是使用者不能被排斥在对该物品的消费之外”。(注:世界银行:《变革世界中的政府—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财政出版社,1997年版,第26页。)如果将非排他性看作是源于产权而派生出的特性的话,那么,它在形式上保证了公共物品“共有”的性质。而非竞争性则从实际上保证了公共物品可以是“共同受益”的。这决定了公共物品是公共利益的物质表现形式;进而,公共物品的现实性决定了公共利益也是现实的而非抽象的。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公共物品的这种特征往往被误解,即公共物品往往被理解为共同体所有成员的利益。不能否认这样的公共物品的确存在,但不能借此认为所有的公共物品都应该具有这种特征。共同体所有成员的利益事实上是通过多层次、多样化的公共物品来实现的。
从纵向上来说,我们可以根据共同体利益的层次性来界定公共物品的层次性:(1)全球性或国际性公共物品:世界和平、一种可持续的全球环境、一个统一的世界商品及服务市场和基本知识,都是国际公共物品的例子。(注:世界银行:《变革世界中的政府—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131页。)(2)全国性公共物品:提供宪法、等制度安排,国家安全和防务,发展初等,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跨地区的公共设施(比如道路),都是全国性公共物品。(3)地方性公共物品:地方基础设施(比如城市道路)、垃圾处理、街道照明、警察保安等都属于地方性公共物品。(4)社区性公共物品:社区绿化与环境、社区治安、社区基础设施等乃是社区性公共物品。
从横向上来说,同一层次的公共物品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化的:(1)基础性的公共物品,主要是指基础设施一类的公共工程。(2)管制性的公共物品,指宪法、法律等制度安排以及国家安全或地方治安。(3)保障性公共物品,比如社会保障、疾病防治。(4)服务性公共物品,比如公共、医疗卫生保健等服务性公共项目。
由此可见,公共物品的层次性和多样化实际上代表着公共利益的层次性和多样化。在这一意义上,公共利益就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现实的概念了。这是公共管理探讨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从而确保公共利益的有效增进和公平分配的基础。
三、公共利益:公共管理的本质
从上述对公共利益本质属性的阐释中可以看出,既然公共利益具有共享性,既然它具有相对普遍的力,那么确保公共利益的增进和分配就应当是公共管理的根本目的。正如本文开头提到的那样,对于这个问题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立场。传统观点基本上秉持着管理者的立场,即以政府公共管理作为核心对象。这对于探讨政府这个最大的管理主体如何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是大有稗益的。不过,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却力图改变这种立场,顾客取向和结果取向并不仅仅是政府公共价值观念转型的目标,它也蕴含着公共文化转型的核心。同时,市场化供给机制的引入似乎并没有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政府身上——非政府组织、私营部门甚至是公民个人或公民团体的参与同样能够带来有效的产出和更高的绩效水平。因此,转向公众立场有相当的合理性和现实基础。
站在公众的立场上,公共利益是现实的。它表现为公众对公共物品的多层次、多样化、整体性的利益需求。这些需求与公众个人对私人物品的需求相区别。后者可以通过在市场中进行自由选择、自主决定而得到实现;而前者则需要集体行动、有组织的供给方式才能得到满足。毫无疑问,政府是最大的、有组织的供给主体,这由政府传统的公共责任所决定。但仅仅有公共责任并不能确保公共利益的实现,政府的能力和绩效状况是最终的决定性因素。
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是对传统政府和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批判。批判的焦点在于政府组织的低效率并不能有效满足公众的需求。即使对这一相对普遍的现实忽略不计,也应当承认政府能力的有限性。基于这两大前提,必然要求寻求政府以外的社会力量。从西方七十年代以来的公共行政改革实践来看,基本上都倾向于放手让非政府组织和私营部门参与公共物品的供给。改革的成功经验都贯穿着“政府不必是唯一提供者”的多元化主体信念。这一信念应当这样理解:
第一,政府的有限能力决定了它不可能提供所有的公共物品。建立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关系是必然的理性选择,也是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公共利益的组织基础。
第二,政府虽然不必是唯一的提供者,但政府的某些传统责任和职能是不能放弃的,而且某些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也就是说,主张多元化供给并不能全盘否认政府的作用。政府毕竟是最核心的公共管理主体。
第三,这一信念意味着政府不必直接提供某些公共物品,它可能通过有效的、激励性的制度安排来鼓励其他社会主体参与供给,也可能通过集体购买的方式满足公众的需求。这样,政府既不必在力所不及的情况下直接提供公共物品,也能够保证公共利益的实现。
可见,政府的核心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这种核心作用还表现在它为其他管理主体进行公共管理提供了制度化的途径。在这里,其他管理主体主要是指利他性、自愿性的非政府组织。私营部门虽然也参与其中,但其营利性的本质决定了它不可能上升为公共管理主体。由此可以认为,公共管理主体应该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多元化的开放主体体系。这也是与国外公共管理仅仅聚焦于公共部门相区别的一个标志。这种制度化的途径为公共利益的实现提供了组织基础。
一、现代国企政工工作现状
1.政工队伍缺乏稳定性。国企改制以后,政工部门得不到认可与重视,出现转岗现象,而且遭受大幅萎缩规模,精简人员,出现了兼职政工干部或者一人监管多个岗位工作的现象,还严重阻碍政工干部上升的通道,同时政工干部还面临着老龄化问题以及断层现象造成青黄不接的严重问题,对于未来企业而言,是一项严峻的挑战。因此,政工干部后继无人,政工队伍稳定性到极大的影响。
2.政工工作缺乏创新,时效性差。政工工作是意识层面的工作,应该是产生经营,提供服务的工作,所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推动力,它是建立在科学管理和转化经营策略的基础之上,它要求企业政工工作不浮于形式,积极发挥时效作用。目前,我国国企政工工作依然是一种落后模式,存在着激励机制不完善,政工工作考核管理等制度不健全及无法和现代国企管理体制理念相渗透的问题。
3.政工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政工工作与企业、职工实际需求存在差异。对国企职工进行思想教育,必须将国企的利益作为核心,从其实际出发,力求帮助职工解决困难。但时代国企政工工作却存在着简单笼统的问题,并未结合职工及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工作,而且工作人员还存在着专业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部分政工干部受教育水平、工作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影响,思想教育方法与内容陈旧,工作模式传统,这加大了政工工作的开展难度与群众的参与度。
二、现代国企政工工作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改革开放前,政工工作在国企管理制度中占据特殊位置,而政工部门也被看成国企权力部门,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方针,国企逐步引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将工作重心慢慢向生产经营方向转移,在这一大背景下,政工工作职能与地位逐步发生改变,由原来的权力部门慢慢被边缘化,政工干部待遇一落千丈,政工工作资金短缺明显减少,导致政工工作的政治地位明显下降。
三、现代企业管理体制下政工工作优化措施
1.创新国企政工工作管理机制。为保证政工工作在国企健康发展过程中发挥其重要作用,要求国企必须在工作机制、工作方式、考评机制等管理机制方面改革创新,不断优化国企政工工作管理制度。将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以及思想动态结合国企发展战略创新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质量并制定出一体化考核制度,切实解决党建问题和脱离国企实际情况的现象,从而维护职工利益、提升经济效益、并增强政工干部自觉抓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
2.加强国企政工队伍建设,建立完善政工管理制度。现代国企管理制度下,政工工作人员不但要加强建设队伍稳定性,还要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提高质量、定期进行先进管理制度学习、制定科学工作方法;同时还应加强自身知识储备,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打造懂管理、会经营的复合型人才,与国企各部门职工维持良好沟通,增强企业凝聚力实实在在地做到为人民服务。
3.与时俱进,建立与国企管理制度配套的政工管理制度。国企政工工作要达到规范化,那么制定与国企管理制度配对的、实操性强的考核标准是必不可少的。国企职工与各部门做好本职工作是保证企业正常运行,提高企业效益的最根本途径,因此,熟练先进的政工工作经验可以规范政工工作同时全程控制,从而不断提高政工工作的质量,并明确清晰其考评要求,使国企管理制度与政工工作相辅相成,开展创新性政工工作。
4.改进工作方法,不断提高政工人员服务水平。政工人员和政工干部要想做好政工工作,不是光凭满腔热血就能够实现,还需不断改进和创新工作方法,从而提高服务质量。政工工作不能仅停留于过往的经验之上,要紧随时代步伐,适应时代变化,开拓思维,把政工工作和国企管理有机结合,让二者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将政工工作的作用实实在在地发挥出来,有效防止出现脱节现象。
1、代管公司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分析如下
1.1、业务部门对项目预算管理意识模糊,没有形成无预算不能开支项目费用的预算价值引领理念,导致部分现阶段已发生的成本费用报账滞后甚至可能无法报账。
1.2、ERP系统应用未规范,财务管控系统中的功能没有全面应用,其中资金支付模块在代管公司未启用,导致系统不能自动归集“农维费”成本:一是供电所成本费用不能自动归集,二是农网资产折旧费和无形资产摊销不能自动归集;三是农电工工资不能自动归集。
1.3、ERP系统中的物资模块在代管公司暂未上线,导致物资材料成本在系统中不能归集:账务不能通过系统体现物资收发料成本,人工管理物资的落后性导致项目发生的材料成本有偏差。
1.4、代管体制不能建立地市公司与代管企业的资产纽带关系,电网改造形成的固定资产财务帐在地市公司,实物资产在代管企业,资产的所有者与使用者相分离,代管公司运营维护成本无来源,电网资产发生报废和毁损,代管公司在系统中不能进行资产处置和账务处理。
1.5、前期农网还贷资金的分配与债务偿还不匹配,代管前的一二期电网改造工程贷款,迄今未实施债转贷,而又因为资金不足影响了债务的偿还。
1.6、系统应用不熟练,财务和前端业务不能有效集成:资产设备报废、物资采购、工程项目管理等业务前端操作应用不熟练影响到费用报账的流程和核算延期。
1.7、系统模块未启用:一是现金流预算管理和资金支付管理不到位;二是营销与财务暂未实现营财一体化,业务核算时点不一致,也造成财务与银行对账单核对工作量增大。
1.8、没有及时清理基建项目,对省公司2013年已批复的基建项目,ERP系统上线时清理不到位,部分项目遗漏上报致使暂未搭建项目WBS,导致前期费用暂时无法报账。
1.9、项目集中在12月底走流程结算,无法及时报上级审计部门开展项目结算审计,造成财务的成本归集不及时、成本发生不均衡,工程结算的滞后影响财务如期完成项目竣工决算和转资。
2、对代管公司现阶段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2.1、加强预算管理,推进财务一体化建设
开展财务集约化管理工作,加强财务与生产、营销、基建、人资、综合等部门的集成应用,推进财务业务一体化建设。加强预算全过程管理,将财务管控的理念落实到各业务部室,实行月度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和预算管理。财务部门负责分解下达各业务部室年度预算目标,各部室负责落实月度预算执行进度,财务部门对完成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对预算执行偏差提出预警并提交考核。
2.2、加强工程财务管理,实现财务和工程的业务协同
业务部室明确年度工程项目预算,制定竣工决算工作目标,根据工程进度,及时报销费用。财务部门实时归集工程成本,合理确定年度在建工程余额、应转资规模和比例,确保及时完成竣工决算编制工作,完善工程财务全过程管理机制,加快推进ERP财务信息应用,提高工程会计核算效率,实现ERP系统和财务管控系统集成率100%。
2.3、加快代管上划进程,强化行业管理
代管只是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一种过渡模式,实现代管公司的上划,是代管公司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消除薄弱环节、加强统一管理的重要途径,是公司应对复杂环境、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代管公司上划为分公司后,产权将更加明晰,资产管理,电网维护费用、营销上线实现系统对接等问题将得到全面解决。
2.4、加强培训力度,巩固培训成果
地市公司组织代管公司全体财务人员和ERP系统流程相关操作人员,对ERP和财务管控基本操作进行了集中培训,并对公司财务管理规定和制度作了深入的学习。下一步由地市公司财务中心领导和骨干到代管公司现场培训,对工作实践中遇到的难点进行指导和操作演练,对工程、资产等重点模块进行专项培训,交流预算管理方式和手段,宣贯“依法从严治企”和“杜绝小金库”的规章制度。第三步是建立地市公司财务对口代管公司财务部协调机制,及时解决问题。
3、预期的效果和作用
3.1、代管公司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贯彻全面预算管理的理念,实现预算执行与ERP项目库的集成,杜绝无预算项目支出,所有成本支出(包括工程成本)均受预算控制,向成本要效益,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3.2、纳入预算的所有项目均来自ERP项目库,经通过财务预算审批同意后的项目才能发送至SAP系统进行项目实施,实现了财务与业务高度关联、协同统一。以系统集成、流程固化的方式,实现了预算管理向业务前端延伸,发挥了预算的引领作用。
3.3、在明确资产归属后,明晰资产产权和管理一体化,解决代管公司电网资产运维的日常检修、大修、技改项目资金来源缺乏的窘境,同时,杜绝因资产权属不清造成的安全生产隐患。
关键词:现代建筑中的施工技术;现代建筑的现场施工;现代建筑质量管理
Abstract: this paper of the modern society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management and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main points, and put forward a set of system of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of how to control method and requirements, for the technical staff analysis,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personnel management method to make for reference.
Keywords: modern architecture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Modern architecture construction site; The modern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房屋的建筑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就成为能决定和影响其正常使用的关键所在。所以,工程的质量管理成为众多方面的核心和关键。在这里进行了介绍和总结在房屋建筑施工中项目技术管理的和施工技术,并作出了一些分析,提出了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的全过程和整个质量控制体系。
1 现代建筑中的施工技术
拌制混凝土、运输技术中混凝土如何拌制、运输一定要做到连续的浇筑施工和尽力减少混凝土在出罐时温度等一些方面的需求,这需要注意一下的注意事项:首先,在炎热的盛夏季节浇筑较大体积的混凝土施工作业时,站宜对砂、混凝土的搅拌场、石骨料必须要采取遮阳、必要的降温措施;再有,当我们用自备搅拌站施工时,搅拌站应尽量离浇筑地点近些,来缩短运输距离;最后,如果是泵送混凝土的施工作业时,运输混凝土的方式应尽量采用混凝土的搅拌运输车。
1.1混凝土的浇筑
在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表面都普遍存在泌水的现象,为了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必须及时把混凝土表面的泌水清除掉。当每次进行浇筑混凝土的施工完毕后,应及时按温控措施的要求做好保温养护,养护保温的过程主要是为了保持其表面湿润。这样可以使混凝土浇筑体的迅速降温,同时利用混疑土本身抗拉的强度,来提高混凝土的块体在承受温度变化时的抗裂强度。混凝土在浇筑完成后的一段时间内(4到6小时左右),在表面上可能出现些许塑性裂缝,这就需要进行二次浇灌或二次压光的处理。
1.2施工工艺的技术方法
1.3.1保温板的施工技术使用黏贴式固定法时,建筑物高度应该在20米以内。当建筑物在20米――100米之间或旧房外墙的黏贴强度不在规范要求的范围或者是外凸檐口、外门窗洞口、装饰腰线的特殊部位时,必须用黏贴结合法进行固定。其黏结面积必须占保温板面积的40%以上。黏结胶应即拌即用。当温度低于5℃,大雨和风力在四级以上时禁止施工。保温板接缝超过2m m时,要用发泡聚氨酯或同类的保温材料进行填充。砖砌体最重要的是控制它的砂浆度和垂直度。同时注意拉结筋设置时,相邻工作段一般不超过4米,脚手眼的位置也必须符合规定。
2 现代建筑的现场施工
2.1各种材料的技术指标
2.1.1各类材料的制作都应该在规定的指标内如:基础混凝土在强度的要求范围一般为C20至C40之间等等。
2.1.2沙石、水泥的选择:施工场地内禁止使用为检验合格的水泥。水泥在出厂后的存放时间一般是三个月内。砂石要关注其颗粒级配和含泥量等,通过大家的考察最后选定厂家。
2.2钢筋笼的制作、安装、施工
2.2.1钢筋笼的制作方法和吊装在制作时才去的措施:
1)设计时可以应用闭口的旋箍筋,箍筋接点与主筋用铁丝固定后要以梅花形错开,剩余的用点焊方法连接。2)每隔一段(2m或更密)安放架立筋,还要和主筋点连接牢固,以提其刚度。3)为使其更加牢固,在钢筋笼里侧安好支撑梁。4)在钢筋笼内外两侧安设支柱,确保其保护层厚度,一般都是在一侧安好定位器。
2.2.2钢筋笼的沉放与安装大部分都是用吊车进行沉放的,如使用旋转式机械吊装时,只有钢筋骨架的中心与桩孔对证后,方可沉入桩孔。
2.2.3钢筋笼的施工,钢筋笼在插入桩孔时,一般将架立筋与箍筋事先牢固地安装在骨架端部。在钢筋笼到位后,最好用钢管、大钢筋、型钢等承托进行固定。如果设计与实际标高有误差时,应该将其轻轻吊起,卸掉承托调整好后在重新固定。要防止浇灌时钢筋笼本身上浮,承托件、钢筋笼、桩护筒要用焊接方法进行固定。
2.3质量的验收和检验
保温层与抗裂砂浆层还有基层的粘结强度按照现场试验的结果来确定,只有在保温层以内区域破坏,才是符合要求的。整套的外保温体要做大型的耐候试验,表面不出现气泡、裂缝、脱皮等问题,才是合格。也必须能通过抗冲击能力的检验。
3 现代建筑施工质量管理
3.1监理单位在质量方面的行为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的重要部分是监理单位,它的责任相当大。它的队伍专业水平很高,但从现在市场上的监理单位本身的技术水平分析,存在大量问题。监理单位本身资质和等级都比较高,监理人员资格参差不齐、监理人数多少不一。这就造成,用户、质检人员、施工人员之间建立的合作关系,作业人员和质检人员的目标一致,都是为了想为用户提供满意的高质量的产品。
3.2原料方面的质量管理
首先对采保人员要选好,在此前提下提高采保人的质量鉴别能力和政治素质。要选事业心强,诚实守信的采购员,而且要有较高专业知识水平。然后,要多方面多渠道的掌握送货厂家的信息,并作出选择,使原料的质量能够更好。其次,针对材料市场的产品良莠不齐的情况,对构配件、建材和设备施工的全过程进行必要的质量监控。
3.3施工过程管理
在施工的管理工作中如何保证工程的建筑质量是相当重要的内容。工程的建筑质量控制可以着手于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交底制度的认真实施;
2)对一些特殊工艺和关键工序和均要做好相应的作业指导书,并质量的控制点,从环境、材料、人员、方法、机械等多个方面实行连续监控;
3)对样板制度认真贯彻执行。
4 结语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针对工程建筑特点的不同必须做好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并制定出一个切实和有效的计划(质量计划)。了解现代施工技术的主要特点,通过对验收、材料的指标、质检、防水技术等多方面进行控制,增强对建筑行业原材料质量原材料质量原材料质量、资质管理、监理单位的行为管理、和对整个工程在施工中的管理,做好对整个质量体系的管理,这样可以促进现代工程建筑技术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光跃.刍议房屋建设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管理控制[J].贵州城市建设理论研究(单子版),2011(32).
关键词:现代医院;档案管理;现状;创新
一、前言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医院的各项管理水平也急需提升,而档案管理工作作为现代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实现现代医院科学化管理及规范化发展的有力保障。新时期下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程度和智能化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医院工作的现状及发展态势。下面作者将对现代医院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创新的重要性及策略做出相关分析。
二、现代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分析
虽然新时期下的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正向着现代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现代医院的管理工作仍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档案管理人员专业度不够,档案管理工作被重视程度不够,档案管理理念落后、管理制度陈旧、管理方式固化等诸多问题依然存在,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便成了现代医院档案工作的首要重中之重。医院档案管理部门担负着收集保存重要信息资料、实现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最大化的重任,当前,各大医院的档案多为各种病例信息,虽然可以实现为以后的病情诊断提供重要信息依据的作用,但新形势下的现代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势必会涉及多方面的知识体系,同时也需要构建更健全更完善的管理机制,以进一步提高对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标准和要求。若不坚持与时俱进,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和改革,无法实现档案资料的价值最大化,将会直接影响到医院整体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不利于医院整体服务水平的提升。
三、现代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医院档案作为医院各种医疗资料、数据的储存载体,对医院的医疗研究、科研活动等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和依据,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医院管理工作的好坏及医疗发展水平的高低,是实现现代医院管理科学化、发展规范化的强有力的保障。实现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是医院创新改革与进步的必然选择,它将为医疗改革和医院管理注入新鲜血液,从而实现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四、现代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分析
(一)树立全新的档案管理理念
现代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升,需要有先进的、科学的管理理念作为指导,从理念创新入手,培养现代化信息化管理意识,树立全新的档案管理价值观、效率观和动态观。在管理价值观上,加强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强化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潜在价值,深度开发挖掘档案资源和信息,从而进一步提升医院的工作效益及服务水准。在管理效率观上,引进竞争机制,依托现代化科技技术作为管理手段,引导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积极提高工作效率及服务质量,为医院管理工作长久稳定健康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在管理动态观上,要勇于打破传统守旧思想和管理体制,顺应时展要求,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转型、开发共享,树立档案管理工作新态度。
(二)创新档案管理制度
现代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离不开管理制度的保障。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医院档案管理制度也应该与时俱进,破旧迎新,针对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档案管理制度的制定,用辩证的思想,根据实际情况,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原则,对档案管理制度进行科学、合理、适时的调整与修改,对档案管理人员工作职责、档案存档、借阅、归档、销毁、保密、鉴定及保管等各项内容进行明确规定并及时根据最新情况进行相应调整,以保证档案管理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进行。
(三)创新档案管理服务
现代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应依托高新科技技术,引导档案管理人员树立强烈的服务意识,不断提升服务水准,改进服务方式,加快服务创新,提高档案管理服务的质量。构建全新的档案管理服务模式,建立优质档案管理服务平台。具体可从以下方面予以落实:首先,要改变传统档案管理工作中重管理轻服务的理念,树立主动服务、超前服务的服务意识,强化档案管理工作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准与服务体验;其次,要做好重要档案文件和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保证档案信息资源的完整性,避免重要信息的遗漏;再次,加强电子类档案文件的管理,将诸多纸质档案电子化、信息化,更加方便档案信息的查找和资源的共享,做到档案实体与信息的分离,真正实现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最后,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建立完善的档案资源查询系统及服务平台,最大限度的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
(四)促进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是档案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和执行者,也是档案管理创新工作的主体,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目前医院档案管理人员存在专业度不够、专职人员欠缺、工作流程不熟悉、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诸多问题,导致不能适应和满足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需求,因此,促进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成为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重要环节。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专业水平,改变思维模式,拓宽工作思路,积极开拓创新,学习现代化科技技术,培养现代化管理意识,开拓视野,不断学习,借鉴国内外医院先进的档案管理经验,利用档案管理学科的新理念和新技术创新档案管理工作,提高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提升医院工作服务水准。
五、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网络信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也应顺应时展潮流,与时俱进,做好管理创新和变革,适应和满足新时代的需求,通过有效的创新策略改善当前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促进医疗改革,以更好的实现各项医疗服务。(作者单位: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
参考文献:
[1] 丁良恒.校园网络文化语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22):102-103.
[2] 李玉华.浅谈新时期医院档案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4,(11):186.
一、会计核算精细化管理概念
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在控制企业风险的基础上,实施精细化管理能够促进企业实现效益的最大化。按照相关规定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并建立精细、科学的平台。精细化管理包含了财务管理的手段与内容两部分。要想实现会计的精细化管理,首先会计人员应当具备认真的工作态度,高度重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所有细小问题,一定要确保确保数据核算的有效性与精确度;其次,应当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工作,在最大程度上避免纰漏的产生,确保财务的准确性与清晰度,以防财务纰漏影响公司决策人做出错误的决策。
二、管理会计和精细化管理之间的关系
与一般的会计不同,管理会计主要立足于为企业内部的管理,对经营过程中的预测、控制以及监督等提供服务,高度重视市场的变换情况,有效的预测、规划企业的发展情况,为企业发展指引方向。在现代的企业管理中,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理念,具有数据化、信息化以及现代化等特点,这种管理方式对标准、系统、专业水平以及规范等更加重视。此外,精细化管理模式主要是为被服务人员提供其基本需求的一种管理方式,这种方式的管理可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进而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在企业管理中,管理会计属于内部机构,其任务是对企业基本的?务资料进行核算。为了提高管理会计工作的效率及其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应当带着仔细、认真的工作态度进行算账。算细账是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内容,首先应当将细致化分核算的单元,并认真研究财务数据,充分了解之前的工作情况,寻找薄弱环节,并加强管理。精细化管理与管理会计的要求相符合,并且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应当将两者结合起来,以便更好的对企业进行管理。
三、加强现代企业会计工作精细化管理的有效策略
1.建立完善的精细化成本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精细化成本管理制度,进而对企业的运营成本实施精细化管控。在明确目标成本时,应当根据企业实际运营情况进行,对成本――动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将目标成本形成一个体系。对企业经营成本进行精细化管理能够促进企业内部环境的改善,提高企业控制经营成本的积极性,并促进各个部门参与到企业成本的精细化管理工作中,进而有效控制目标成本,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另外,应当建立相应的成本责任体系,这是进行精细化管理的关键环节,可以对责任部门的实际情况进行客观的体现。同时,还要高度重视各个部门成本责任体系的建立,并在企业内部实行经营责任承包制,将企业经营成本控制的效果与员工、部门的绩效相联系,让所有员工都意识到自己身上承担的指标。此外,企业还应当对成本考核体系进行完善,全面评估精细化成本管理工作的效果,进而激励企业经营成本控制的人性化发展。
2.建立健全精细化预算体系
市场经济制度的调整对现代企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企业对内部环境进行了调整。对财务预算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的优化,摒弃了传统的“先干后算”的理念,积极引进“先算后干”的理念,进而对企业的财务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为了对管理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应当采取以下几点措施:(1)对财务预算管理程序进行规范,改变传统的形式化预算管理模式,实现财务的实时预算。(2)对预算项目进行细化分析,将预算的范围进行适当的扩大,并明确各个部门的责任,落实到位。(3)加强财务预算管理的监控力度,并对预算考核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
3.提升企业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现代建筑;工程经济;经济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一项支柱型产业,近几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其快速发展的同时各项施工技术与管理机制也在随之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建筑工程的经济管理项目便是其中之一。
1建设工程经济管理项目的主要内容
建筑工程经济管理项目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1.现代建筑工程项目的经营与管理概论;2.建筑工程的招投标、预算与合同设立;3.工程基本建设投资与施工技术设计方案;4.工程质量监管和质量验收IS09000系列国际标准;5.施工监理、造价控制、工程项目管理;6. 建筑产品价格、成本、利润、价值原理及应用;7.投资风险性分析;8.各项施工设备更新、开发经营管理方案、成本核算与资金筹措;9. 项目的可行性、经济评价与价值工程等。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应具备的因素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在建筑工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套完善的项目管理配套设施是完成一个建筑工程项目重要基础。其需要具备以下几点项目管理因素:
2.1工程项目各种管理人才配备
主要有经营型工程项目管理人才、项目经理管理人才、各专业技术管理人才、各工种技能人才。①经营型工程项目管理人才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负责工程项目内部行政管理、人事安排,工程投标、工程项目商务谈判及有关工程项目决策事宜,它直接对企业负责;②项目经理管理人才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执行者。负责项目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安排、项目各工种技能施工人员安排、项目资金及材料计划、项目施工进度执行,它直接对工程项目负责;③各专业技术管理人才是项目施工中各工种配备的专业技术人才。负责各专业的技术、质量监督以及对各工种施工人员的管理,它对项目经理负责、工程质量负责;④各工种技能人才是项目施工各工种施工专业人才。负责工程项目施工每道工序落实、质量把关,它对项目经理负责、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负责、工程质量负责。
2.2项目资金配备
分为材料费、人工费、管理费。它是工程项目施工的基础,工程项目施工的根本条件。资金使用前期主要采购工程各种材料用量大;中后期主要有人工费、项目管理费、零星材料费等,资金用量较小。
2.3材料配备
材料配备是工程项目施工材料组织、材料进场计划实施过程。只有对材料组织做到周密、详细、有序安排,材料进场计划做到精、准、及时,施工中材料的合理化利用,才能有效控制工程成本,资金周转到位发挥最好的作用。
2.4施工机械配备
完善的施工机械配备能有效加快工程施工进度、有效克服工程施工难度并控制人工费成本。管理人才为项目工程管理的主导者。资金、材料、施工机械配备为项目工程的根本条件。他们共同配合影响着工程项目工期、质量、安全生产。
3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
3.1设立市场合同部、工程技术部、施工管理部按照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转换项目管理经营机构。设立市场合同部、工程技术部、施工管理部。市场合同部集合同管理、计划管理、财务管理、成本管理和结算管理于一体,有利于合同管理与资金管理、成本控制相配合,强化合同管理的控制功能,设立工程技术部强化各专业技术水平,以适应工程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的需要,为建设一流工程和创造最佳效益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对于施工管理部,在合同约束下对现场施工进度、技术、质量、安全、资源配置、成本控制等全方位的组织实施与协调管理职能,有利于形成施工管理与合同管理、成本管理协调一致的管理机制,提高文明施工水平和企业经济效益。
3.2制定项目管理责任制
项目管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是项目管理的核心。企业内部要用完善的市场机制、用人机制、分配机制、服务机制和监督机制等有效机制及奖惩制度来保证项目经理责任制的落实。实现工程项目的进度、质量、安全、成本控制,合同管理、现场管理、信息管理、生产要素管理。
3.3建立和完善竞争、激励、约束和监督四大机制
建立竞争机制,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广泛实行竞争上岗制度。选拔优秀人才,使建筑企业在发展中不断地强大。建立激励机制,可以树立企业人员的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激发生产积极性。建立约束机制,在建设工程的施工生产、经营管理、后勤保障等方面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3.4加强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
成本管理是项目管理的核心,需要建立成本管理的责任体系与运行机制,建筑企业通过对合同单价的分解、调整、综合、平衡,确定内部核算单价,提出目标成本指导性计划,对作业层成本运行与管理进行指导和监督;在施工中以合同为依据,组织编制施工成本预算计划,确定项目目标成本,并负责层层分解和监督成本执行情况。为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建立质量管理的奖惩制度,提高员工对质量的意识。
3.5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
要使管理水平适应现代化管理的步伐,必须应用计算机,计算机运用对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投资效益的改善、工程质量的保证等都起了积极的作用。为了提高计算机管理水平,需加强职工现代化管理知识和计算机应用知识培训,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现代化、工作规范化。
3.6强化安全施工管理
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对生产率、成本、工程质量水平、建设周期等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施工中必须坚持始终把“安全第一”作为企业基本经营方针,认真落实施工安全、交通安全、机械安全、消防安全、劳动防护用品等安全管理,才能使施工有序的运行。
4正确掌握成本管理的特性提高经济效益
正确处理建筑工程管理的三大控制要素———进度、质量、成本之间的关系,是建筑施工企业在竞争中崭露头角的重要举措。其中对成本的控制,需要一套完善的管理水平。因而需要正确认知成本管理的特性。
4.1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复杂性
建筑施工企业在成本管理上需要正确控制“跑、冒、漏、滴”的现象,对于项目管理中的PDCA循环是一个过程管理,它讲求的是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的全过程管理。随时了解项目的进展情况,也就是项目在什么时间实施了哪些工序,以及这些工序实施的同一时间的汇总。这需要有对项目工序的细化、明确的进度计划,才能对工程项目成本进行实时监控。同时必须掌控管理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建筑施工企业先掌握了较低水平的管理技能后,才有可能掌握更高一级的管理技能。因此,正确做好PD-CA循环管理,才能使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复杂性做到合理、规划化。
4.2项目成本管理信息系统对成本管理的便利性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信息系统较好地解决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过程管理。通过信息系统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实现各业务口工作的顺利交接,提高了项目部各部门的合作水平和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项目管理:战略设计与实施》David I. Cleland/McGrew-Hill公司出版
【2】《项目经理的冲突管理》项目管理协会/Drexel Hill公司出版
关键词:实现 档案管理 工作 现代化
档案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延长档案寿命,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档案是一种原生的信息资源,推进档案信息化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加快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步伐是一项迫切而重要的任务。
一、提高认识
(一)要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必要性的认识
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技时代的来临,档案管理现状已不适应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政府网络化的建立,更要求档案管理部门加快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步伐,以适应社会公众对档案信息的需求。
(二)要不断更新观念
一是牢固树立服务观念。随着政府网络化的建设,档案工作者应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对外开放的服务意识,围绕人们对知识、信息的需求,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积极主动地为社会和经济建设提供真实可靠的服务。
二是不断更新业务知识的观念。档案部门要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逐步改变传统的档案收集管理的模式,加强档案的收集,建立动态的档案信息存储系统,面向社会提供服务。
三是增强现代化管理观念。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档案信息的处理手段有了质的飞跃。因此,必须树立强烈的档案信息现代化意识,加大信息的收集、存储、加工、传输诸环节的工作力度,以适应档案现代化管理工作的需要。
二、综合管理
(一)抓综合管理
就是将各单位形成的各门类各中载体的档案,作为一个整体实行统一的管理。这是有效地保护档案,充分发挥档案整体效益的重要措施,是档案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基础。
(二)抓全程管理
主要内容有三:归档规范化、分类科学化、利用制度化。因此,必须建立一整套的规范,克服工作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在制定规范时,一是要明确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让有关单位做到心中有数;二是加强指导,及时反馈,避免不规范的归档材料产生;三是确保及时归档,对各类材料归档时间要作出具体规定。在整理分类上,要采用科学方法,将各种复杂的档案材料进行合理的分类。
(三)加快制定统一标准
档案管理标准化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建立在先进的技术、严密的分工和广泛协作的基础上的。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信息的共享和网络的沟通更依赖于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三、加强软硬件建设
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必须要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硬件建设。档案部门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应用目的来选择信息处理方法,既要考虑到平台系统建设技术的先进性与成熟性、经济性与可扩充性、可靠性与安全性的原则,又要避免盲目地追求高新处理技术,这样就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要针对档案现代化建设中,既懂档案又懂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非常缺乏的现状,要加大人力培养力度,强化人才培养体制和机制,有意识地挖掘和培养技术管理干部。只有拥有了这类人才,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才有希望。
在档案信息化建设初期,许多部门对信息化的认识匮乏,认为先进的机器设备就代表信息化的水平,从而花费大量的资金购置了各种计算机设备。但由于应用系统软件开发严重滞后,几年过去了,机器性能大打折扣,造成严重浪费。对于档案信息化建设,我们应该加快建设档案基础平台,包括档案网络建设和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同时建立起各类规范化、标准化的目录数据和内容数据库,提高档案信息服务水平。应加快建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技术支撑平台,实现档案信息传输的网络化和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
四、提高人员素质
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事业的影响愈来愈大,对档案工作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由于档案工作长期处于一种半封闭状态,长期不变的工作模式、工作环境,使一些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观念陈旧、思想保守、进取精神不强。相当一部分人还停留在传统的专业知识与观念上,其知识结构已远远不能适应信息时代档案工作的要求,既不会运用现代高新技术工具,又缺乏信息开发应用能力和敏锐的信息意识,这一现状极大地制约了档案工作的创新与发展。为此必须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档案管理队伍。主要途径包括:
第一,重视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信息时代档案工作的特点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应该是既懂得档案管理,又具有较高的计算机水平和良好的信息处理能力、合理的知识结构的高素质“通才”。这就要求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培训工作应该着重在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对新技术的吸纳、整合能力上下功夫。
第二,重视档案工作人员的在职培训。提高人员素质的根本途径是抓好培训和继续教育,因此,各部门要积极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和新技术学习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整体水平,并注重增强他们的档案信息观念和提高档案信息服务能力。在实施教育、培训时,要采取多形式、多层次的办学模式,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在培训内容上做好需求调研,将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相结合,针对不同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和素质要求,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加大计算机知识的培训力度,强化与图书馆学、情报学等相关学科的联系,重视网络知识的运用,并适当设置档案专业的课时,传授有关档案工作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使档案工作人员及时了解档案界的研究动态、档案工作的发展趋势及现代信息技术在档案工作中的运用,进一步拓展学习领域,更新知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