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0-22 06:59:1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我的妈妈教案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我的妈妈是一名中学教师,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她对我很严厉。每当我犯错误的时候,她都会狠狠地训斥我,甚至打我,所以我不太喜欢妈妈。妈妈是一个认真负责的老师,对工作尽职尽责,从不偷懒。她经常在电脑旁制作学生成绩表、制作多媒体幻灯片,在桌子边备课、写教案。有时候,我也会帮妈妈统分、打文章,妈妈就会夸我懂事,我很高兴!但我的妈妈也会让我感到不满意。记得有一次,妈妈正在为学生制成绩表,这时,我刚刚把作业写完,正准备让妈妈给我检查检查。可是,当我兴冲冲地将作业本捧到妈妈面前时,妈妈却说:“你没看见我正忙吗?学生这边还没弄好呢!一会儿等我把工作上的事忙完了,再给你检查。”我一听,觉得很委屈,心里想:你为了你的学生连我的作业都要推迟检查,到底谁是你的孩子呀!可是我又一想,妈妈是为了工作才这样的,说明她是一个好老师,一个负责任的好老师!
我的妈妈不仅有她严厉的一面,还有她可爱的一面。每当家里没有外人的时候,她就会在我面前扭扭屁股、到处蹦一蹦,展现出她可爱的一面。这使我感觉到,妈妈仍然童心未泯,还是一个可爱的老小孩。
这就是我的妈妈,是不是很不错呢?那再来认识认识我的爸爸吧!
我的爸爸在供水公司上班,是净化水厂的厂长。爸爸和妈妈就大大不同了,他对我不像妈妈那样严厉,却也不温柔,正处于严厉和温柔之间。爸爸最令我不满的地方就是他总是把我当做小孩,总是逗我玩儿。每次都把我逗得大发脾气,尽管我一遍又一遍地对他怒吼:“我不喜欢别人逗我玩儿!”他却还是改不了,每次都让我泪流满面。
爸爸虽然能让我泪流满面,却也可以把我逗得哈哈大笑。爸爸是我们中间的笑星,总会让我们特别开心。记得有一次,我们一家正在观看一部小品,故事情节很搞笑,看着看着,我哈哈大笑起来。妈妈指责我笑得太难看,说女孩儿应该笑得斯文一些。我问爸爸应该怎样笑,他立即学了一个抿嘴笑,表演完后,我和妈妈都被爸爸那滑稽的表演逗得哈哈大笑,我笑得更加放肆了。
一、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从教师方面看
(1)思想上。轻视写作教学。大部分小学教师只注重阅读教学,为上好一节阅读课,不惜花费时间找材料,写教案,详分析,想尽一切办法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内容,但一到上作文课,心里便一片茫然,敷衍了事,相当一部分老师没有作文教案。另外,视作文批改为一大包袱,认为费力多,见效慢,但又不能不做,精神负担沉重。
(2)命题上。系统计划性差,盲目性、随意性大。而所出的题目“老化”现象严重。如《我的妈妈》、《我的同桌》、《一件难忘的事》等等。部分“文学化”的倾向,也使大部分学生可望而不可及。
(3)指导上。常规作文练习,多写于课堂上,教师的指导意见就是作文批语。批语见“红”,分数醒目。学生看重的就是分数的高低。作文评讲课上学生可欣赏“优秀习作”,可鉴一些作文技巧,诸如文体、选材、结构、语言等。
(二)从学生方面看
(1)心理上。对于作文,小学学生普遍怀有程度不同的畏惧心理。怕写作文,又不得不写,背上不轻的思想包袱。
(2)内容上。大部分空调的多,实际的少,半僵化的多,富有灵气的少,随大流的多,畅述个人观点的少,动辄编故事,说假话。少数同学,能说真话,抒真情,但往往是苦闷,孤寂、失落、迷惘情感的宣泄,表现出一种青少年不应有的空虚消极的心态。
(3)语言上。大多数小学生的作文是青少年说成人的话,不自然,不活泼,缺少朝气和活力。农村普通小学的学生中有许多语言不过关,错别字多,病句多,词汇贫乏,文气不通。
二、小学作文教学的教学对策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新课改的要求。改变应试教育,消除应试教育的影响,是目前教学改革的方向。针对当前小学作文教学现存的问题,要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推进作文教改的进度,还需要加强理论修养,尊重客观规律;明确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
(一)小学作文教学应重视小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鲁迅曾说过,写作“固然要有精熟的技巧,但须有进步的思想与高尚的人格”。语言本身就是人的生命意志的体现。古今中外,凡优秀的文作品,其辉煌之处常常就是作家人格,操守,价值观等人文素质的伟大体现。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应树立起大语文观,使作文训练与整体语文教学体系相协调——以人的发展为培养目的,注重对小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
(二)写作题材要多样化,让作文面向生活实际
写作,或者说作文课程,是一种比较宽泛的应用或工具课程。任何生活和学科都可以从作文中找到表现的方式,反之,作文也可以从任何生活和学科中找到体现自己的丰富内容。在作文课上,不但可以写“我的妈妈”“我的老师”“记一件有意义的事”等传统题材,还可以写有关科学实验报告,写科学研究的过程,写某一种商品的宣传广告,写英文学习中的艰难困苦,写对中国问题的认识……写作的题材一旦推广到无边无际的一切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就不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使作文变得越来越贴近生活和实际,越来越成为小学生们手中运用自如的工具。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写作训练活动
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语文学习实践的主体,教师必须重视调动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因此,除课堂作文训练外,我们更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式的、探究式的写作训练。
自主写作,即学生主动实践写作练笔。经常鼓励每位学生自主写作,写日记、读书笔记、小小说等等,不拘形式,只要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个性,写出特色就行。这类作文常常有学生真情的流露,鲜明个性的跳跃,独特语言的飞扬,是自然的,真实的,充分个性化的。
【关键词】民族中学;高中作文;写作教学;问题;对策
民族地区中学高中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探索它的本质,过程及作文教学法等,广大教师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实验,教研。但这些仅仅是少数教师的个体行为,难以形成作文教学改革的“大气候”。针对当前民族地区中学高中作文教学中现存的问题,本人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对民族地区中学高中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
1、问题现状
1.1从教师方面看
1.1.1思想上。轻视写作教学。大部分教师注重阅读教学,为上好一节阅读课,不惜花费时间找材料,写教案,详分析,想尽一切办法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内容,但一到上作文课,心里便一片茫然,敷衍了事,相当一部分老师没有作文教案。另外,视作文批改为一大包袱,认为费力多,见效慢,但又不能不做,无可奈何,精神负担沉重。
1.1.2命题上。系统计划性差,盲目性、随意性大。而所出的题目“老化”现象严重。如《我的妈妈》、《我的同桌》、《一件难忘的事》等等。部分“文学化”的倾向,也使大部分学生可望而不可及。如以“圆”为话题,引导学生由圆想到与“月”有关的诗文韵味,或想到“涟漪”,引发屈原投江对中国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试题化”现象,也让多数学生不感兴趣。中考考什么类型的题目,往往成为学生作文练习的重点。
1.1.3指导上。常规作文练习,多写于课堂上,教师的指导意见就是作文批语。批语见“红”,分数醒目。学生看重的就是分数的高低。作文评讲课上学生可欣赏“优秀习作”,可鉴一些作文技巧,诸如文体、选材、结构、语言等。
1.2从学生方面看
1.2.1心理上。对于作文,学生普遍怀有程度不同的畏惧心理。怕写作文,又不得不写,背上不轻的思想包袱。
1.2.2内容上。大部分空调的多,实际的少,半僵化的多,富有灵气的少,随大流的多,畅述个人观点的少,动辄编故事,说假话。少数同学,能说真话,抒真情,但往往是苦闷,孤寂、失落、迷惘情感的渲泄,表现出一种青少年不应有的空虚消极的心态。另外,还有一些异类文章。
1.2.3语言上。大多数作文八股调,学生腔,青少年说成人的话,不自然,不活泼,缺少朝气和活力。普通中学许多学生的语言不过关,错别字不少,病句较多,词汇贫乏,文气不通。
2、对策研究
针对当前民族地区中学高中作文教学现存的问题,要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推进作文教改的进度,还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
2.1把写作技能训练和人文素质教育和谐地统一起来。
写作技能不能独立地进行,它要在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下,在整合的思想下,与基础知识训练,与课文理解和读写训练有机结合。在教学中,一定要把书读顺、读好,要重视词句的理解、积累和运用。要珍视并鼓励学生发表对课文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重视在阅读中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式,促进由读到写的迁移。要有意识地把写作融入到日常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动笔习惯。知识的积累,思维水平的提高,必然提高了一个人的认知能力,改善一个人的素质蕴含,表现他写作技能的提高。
2.2写作题材的多样化,使作文面向生活实际
写作,或者说作文课程,是一种比较宽泛的应用或工具课程。任何生活和学科都可以从作文中找到表现的方式,反之,作文也可以从任何生活和学科中找到体现自己的丰富内容。如果样来看问题,则作文课就应该有丰富的表现内容和宽广的表达方式。在作文课上,不但可以写“我的妈妈”“我的老师”“记一件有意义的事”等传统题材,还可以写有关科学实验报告,写数理化的研究过程,写工作和学习的总结报告,写某一种商品的宣传广告,写英文学习中的艰难困苦,写对克林顿绯闻的看法,写对南联盟问题的认识……写作的题材一旦推广到无边无际的一切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就不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使作文变得越来越贴近生活和实际,越来越成为学生们手中运用自如的工具。
2.3以尊重学生为主体,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写作训练活动
作文教学的性质决定了学生的写作是学习性的,而不是如作家写作那样的创作性。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是思考力的培育者,不是知识的注入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语文学习实践的主体,教师必须重视调动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2.4转变教师在作文批改中评判者的角色,创设自由、民主、平等交流的评价平台
一、“插嘴”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发言兴趣,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如教学歌曲《金孔雀,轻轻跳》,我说:“孔雀的故乡在我们祖国的云南地区,那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话音未落,就有学生“插嘴”:“老师,我去过云南,看到过那里的竹楼,还参加了云南的泼水节,云南的竹筒饭可香了。”我及时抓住时机引导:“太好了,老师请你当小导游,带大家到云南去游览一番。”这个学生立即明白了我的意图,高兴极了,把自己在云南的所见所闻讲得有声有色。有些不够清楚的地方,我先予以肯定,再加以补充,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信心,又让他们在参与中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二、“插嘴”能够体现新型的师生关系
只要我们稍加思考便不难发现学生上课插嘴与“鲇鱼效应”相似。上课时插嘴的学生就如放在沙丁鱼中的鲇鱼,他们能赋予课堂强大的生命力,使之活跃、民主,有利于师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允许学生上课插嘴,或鼓励学生主动质疑、发问,摒弃传统控制与被控制、支配与被支配的师生关系,表明师生开始走向共同探讨、交流和对话,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确立。教师从课堂的主讲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励者、合作者。
三、“插嘴”能把给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很多时候,学生的插嘴听起来非常可笑、幼稚,甚至是错误的,却是学生的思考成果,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轻视冷落。如果教师稍加挖掘,或许表面上可笑、幼稚甚至是错误的,但背后常常隐藏一个个惊人的创造火苗。此时,“等待”就非常重要,“等待”是我们在音乐新课堂上经常使用的一种策略,就是教师作延迟判断,让学生自己判断,而不是老师作为一个法官独断。面对学生错误的插嘴,“等待”可以给学生一个思考的空间,一个表达的机会,一个自由想象的时空;“等待”能把音乐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唱、敢演,焕发生命活力。
一天,有领导听《摇篮曲》一课。课堂上,我充满感情地引导学生感受母爱,正准备教学新歌《摇篮曲》时出现了这样一段小插曲:“是呀,一句平淡的话语,一个简单的动作,都包含着妈妈深深的爱,看来有妈妈的孩子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此时杨同学突然插嘴说:“世上只有妈妈好。”我心中一愣,原本想说“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摇篮曲》”,此时我并没有责怪他的乱插嘴,而是灵机一动说:“是呀,音乐家为赞美我们的妈妈谱写了许多歌曲。”没等我说完,全班同学已七嘴八舌地唱开了,有《烛光里的妈妈》、《鲁冰花》,有《大树妈妈》、《我的妈妈叫中华》、《不再麻烦我的好妈妈》。看着闹哄哄的课堂,看着众多小朋友急切的眼神,看着那一只只高举的小手,我给予了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间,只是站在一旁等待着,静静聆听孩子对母亲的赞美之歌。当学会歌曲《摇篮曲》后,我还安排了回报母爱这一环节,没想到最后还创编出了许多回报母爱的歌,如《妈妈歇歇》中“我的好妈妈,劳动了一天,快来歇歇吧,给你捶捶背,给你揉揉肩,快来歇歇吧,快来歇歇吧,我的好妈妈,我的好妈妈。”小朋友的歌编得多好,原本课堂陷于僵局,但我捕捉到错误资源后,并没有责怪孩子,而是鼓励和“等待”,让他自己发现、感悟、创新。变学生的“错误”资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宝贵”资源,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适当的插嘴也是美丽的,关键是留足时空,抓住时机,变曲为直,为我所用。
文/千北
我环抱他的腰竭力想搂紧他,可是似乎不能,我与他的肌肤并不相亲,中间隔着一层清冷的汗或月光。我想,如果一个男人不愿将他身体的全部重量都给你,那其实是因为他不爱你。
心爱是一个名字
见到心爱的名字,是在幼儿园新生花名册上。几分钟之后,我就第一次看见了她和她父亲,于翔。
那是2005年9月初,新学期第一天。这所“红叶儿”幼儿园位于杭州中山路凤凰寺附近,我是中班老师,正在进行新生点名。
“于心爱。”没有稚嫩的声音回答我说:到。
我向四周看,一个高大的男人一边举手向我示意,一边低头和身边的女孩说着什么。女孩眉目清秀,正专注地玩着手中一个纸折的飞机。
女孩不抬头,似乎没有注意到我走了过去,自顾自地将纸飞机斜斜地飞了出去,正好落在我的脚下。我将纸飞机机翼的角度调整了一下,然后飞回去给她。纸飞机张开翅膀直接飞落在她的怀里,心爱一直在看着她的纸飞机,看着我替她“修理”纸飞机,然后她抬起头看我。4岁的女孩一般都有着苹果样的小脸和圆溜溜的眼睛,但她明显白皙清瘦,眼睛是弯弯的月牙状,却不带活泼笑意,相反,居然满是沉静。我柔声对她说:“心爱,你折的纸飞机真漂亮。”
她抱住纸飞机,认真地对我说:“这是妈妈教我折的。”
开学典礼后,家长们陆续离开了。于心爱的爸爸一直等到最后,他向我伸出既宽且暖的手掌:“林真真老师,你好,我叫于翔。”
呼吸稍稍有点儿受阻,我有些窘迫自己突然绯红的脸,我从未见过如此温和的男人。这是种很奇怪的感觉,因为于翔身材高大,肩膀宽阔而且有棱有角,可为什么扑面而来的气息全是温和?“白月光,心里某个地方,那么亮却那么冰凉”,一句歌词突如其来地在耳边回旋,哦,是的,他有着和女儿一样的弦月般眼睛,目光柔和,溢满一个父亲能够拥有的全部温存。
“你女儿的名字很好听。”
于翔将视线转向女儿,心爱正在教室的角落里安静地玩着橡皮泥,微微叹了口气后说:“心爱的名字是她妈妈取的,她妈妈……”他迟疑了一秒钟后继续,“她妈妈怀着她时发现患有子宫肌瘤,医生建议立即切除子宫,但她妈妈拼死留下了她。”
我听得瞠目结舌:“哦,对不起。”
于翔的声音还是那么低沉与舒缓:“心爱不到三个月时她妈妈就去世了,她给孩子取名叫心爱,意思是无法用时间来爱,用身体来爱,只能用心来爱。”
“可是,可是那纸飞机,心爱说是妈妈教她的。”
“没错,她妈妈去世前录了一盘录影带,将她能想到的可以和女儿一起玩的游戏都演示了一遍。”于翔将目光收回来,非常认真地看着我,“林老师,心爱曾经被我以为是患有孤独症的孩子,但后来医生说只是性格孤僻。她几乎每学期都自己要求转幼儿园,否则根本不愿去上学,在幼儿园里,也几乎不和老师还有同学们玩,这让我非常担心。但今天她第一次见你,就主动和你说话了……”
这世上总有一些似乎只能用“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来解释的事情。对心爱来说,那通透的一点灵犀大概在于我折纸飞机的手法与她妈妈几乎一样;对我来说,却仿佛是在心上打开一扇窗,有白色月光静静地映照进来。
心爱对我表现出了信任、喜爱,甚至热情。入园时她会像纸飞机一样展开臂膀扑到我的怀里,上课、游戏也比初来时活跃一些了,常常放学时,心爱会拉我的手说:“林老师,你可以跟我一起回家吗?”
用于翔的话说,除了他这个父亲,从未见过心爱会对旁人有过惦念,有过孩子气的纠缠。
于翔不知道的是,我对他也有些许惦念。如同月光一样,无处遁逃。
男人身体的重量
转眼到了2006年7月1日,幼儿园放假那一天。傍晚时分,幼儿园里只剩我和心爱了,接她的人还是没来。
我早从家长联络本上记住了于翔的电话,那串号码已熟记于心,只是,从来没有拨打过。
我打通了于翔的电话,一听到我的声音,就听见他沉沉的一声懊恼:“哦,对不起,我忘了今天早上钟点工给我请假说家里有事的,抱歉,再等一会儿,我马上到。”
于心爱与我在室外草坪上坐下,我俩闲闲地互掷纸飞机玩,每人拿几张洁白的纸,比赛看谁的纸飞机折得快折得漂亮,当然,最关键的还是要它飞得既高且稳,而且经滑翔正好到达对方的身旁。有着阳光余温的晚风掠过纸飞机银色的机翼,像带着某种期待的心情,我对心爱说:“纸飞机是世界上最神奇的信,可以寄到任何地方,只要你写下收信人的名字。”我随口的一句话却让心爱的目光瞬间亮晶晶的,她想了想低头在纸上写着什么,然后再叠成纸飞机抛向空中……
纸飞机在空中盘旋,最后落到我的身边,我正准备弯腰去拾的时候,一双沉稳的大手抢先一步,我知道,于翔来了。突然听见耳边心爱大叫一声:“你不要拣,那是寄给妈妈的信。”这一声让我和于翔伸向纸飞机的手同时停住了,同时收回,我们的指尖不小心轻轻触碰。我知道在一块五分硬币大小的皮肤上,就有25米长的神经纤维和1000多个神经末梢,那刹那的战栗迅速传递到我的大脑,然后剧烈震荡。
当然,于翔压根儿都没留意到我的神色,他只是温柔地向心爱道歉:“对不起心爱,爸爸来迟了。”
心爱拾起纸飞机后,我牵着心爱的手往园外走,一直走到凤凰寺门前的邮筒,我抱起心爱,让她将纸飞机塞进邮筒饱满的腹部,那儿孕育着希望,可以直达天堂。我贴着她的耳朵对她讲着悄悄话:“妈妈收到心爱寄来的纸飞机,一定会很开心。”心爱闻言嫣然地笑,环臂抱紧了我的脖颈说:“林老师,你也是我的妈妈!”我在那一瞬间脸变得通红。
于翔开着车一直在后面跟着我俩,微笑着看着我们。在他的坚持下,我陪这父女俩去吃晚餐。空气里氤氲着幸福的味道,我会在与心爱玩耍的间隙突然走神,就那么愣愣地看着于翔,他倒也不避开,不带一丝杂念地回视,倒让我突然一激灵,羞红了脸清醒过来。我想,在成熟稳重的于翔眼里,我不过是个初堕情网带着迷恋的傻丫头罢了。
第二天中午,我正在家中发愣,突然手机上出现了于翔的号码,他是按昨天的电话回拨过来的。电话里他的声音有些犹豫:“林老师,请问你愿意暑假里陪一陪心爱吗?待遇方面没问题,”停了停他又补充说,“心爱很喜欢你。”没有迟疑,我起身去了于翔的家里。
于家位于南院路一个高档小区二楼,房间不多但内空高、面积比较大,给人的感觉有些空旷。心爱在小区门口候着我,看得出这孩子正热切地盼望我的到来。
心爱午睡后,我拦下于翔,自己收拾厨房,他站在厨房门口对我说:“我,嗯,我的女朋友,就是心爱说的赵阿姨,她都请了年假,准备带心爱去香港迪斯尼乐园的,可惜,这孩子又犯倔了,死活不肯跟赵倩走,只嚷着要上幼儿园找林老师。没办法,赵倩赶着去办退票手续,我只有请你来救急了。”
苍白虚弱的笑容浮在脸上,我说:“没关系,我也很喜欢心爱。”我知道,那一刻,我的泪泫然欲滴。于翔有点儿慌乱,冲我点点头就回避了,他如此敏感的男人,怎么可能看不出我小女儿情态的一点心事?只是,他聪明地选择了转身。我的泪终于滴落脸颊。
那个假期基本上还是快乐的。只是,虽然心爱请求过好几次,我还是坚持每天早上在她起床之前赶来,晚上在于翔回家后离去,我没有留下来,哪怕于家的客房是空的。于翔大多时间回来得比较迟,有时是加班,还有时,在替他打开房门时,隐隐闻得到鸢尾花的清香。虽然对香水所知不多,但我也能分辨出,那是永恒的香奈儿,是的,香奈儿十九号,适合都市生活中独立、高贵和机智的白领女士。
8月27日,假期最后一个周日下午,我在家里收拾心情,准备新学期的教案。突然接到于翔紧急打来的电话:“林老师,快来儿童医院,心爱从楼上摔下去了。”
一时吓得神情恍惚,我都不知怎么赶到医院的。在急诊室,我见到了同样吓得不轻的于翔。他感激地冲我点头,病床上心爱瘦弱的身体像一枝小小的花骨朵,含着泪带着怯。于翔说心爱已经醒了,只是为了做CT、B超等检查,用了镇定剂又睡着了。他说他要去医生办公室拿检查结果,请我照看一下,转身出去了。
过了一会儿,我听见门外窗边传来熟悉的声音,低低的,心里一动,我走到窗边,透过半掩的窗帘,我看见了慕名已久的赵倩――一如我的想象,她很美。赵倩是那种既大气又优雅的职场丽人的美,烫着精致干练的短发,着装简洁得体。我甚至能够想象她身上若有若无的香奈儿十九号的气息。
于翔拿着一叠诊断报告书,表情欣慰:“还好,都没事,医生说只是受了点惊吓,幸亏才二楼,幸亏草坪很厚,幸亏是全身均匀着地……”“于翔。”赵倩的声音略带点沙哑,很性感,“嗯,我想,我们暂时分开一段时间吧,都多点儿时间考虑,好吗?”
从窗扉我捕捉到于翔眼中的痛苦,深切而且弥漫:“她只是个孩子……”“再见吧。”赵倩叹息一声,走远了,于翔雕塑一般,伫立许久。后来我知道了心爱坠楼的原因。那天心爱突然推开二楼客厅里的飘窗,将纸飞机飞向天空,然后自己也跟着“飞”了出去。因为身后,于翔和赵倩正在征求她的意见:“爸爸和赵阿姨要结婚了,让赵阿姨当你的新妈妈好吗?”于翔飞奔到楼下抱起女儿,纸飞机恰在此时也缓缓降落在不远处,心爱嘟着小嘴说:“她不是我妈妈。”
而她醒来看见我,立即握紧我的手,坚决地对她爸爸说:“我要林老师当我的妈妈。”一时感触非常复杂,我偷眼看于翔,他站在那儿,若有所思,说不上悲伤,也说不上欢喜。
观察一周后,心爱除了一些皮外伤已无大碍,可以回家了。
理所当然,与于翔轮流在医院陪床的我也一起回去了。回到家里,心爱很兴奋,将喜欢的玩具统统玩了一遍才满意地放手,感觉到困了,那时已经是深夜10点。我和于翔都用宠溺的目光追随她,有什么比孩子开心更重要的?
替心爱盖上薄毯,吻了吻她的额角,我走出她的房间。
门外,于翔正站在窗前。客厅里没有开灯,唯有如水的月光映照,他的身形剪影般剪贴在墙上。我凝视他的背影,他的肩那么宽,他的心就藏在胸膛里,可是我似乎听不见,虽然我如此努力地想靠近他。
于翔突然转身,我来不及收回目光,我全部的心事全都写在脸上写在眼睛里,只是光线暗淡但愿他看不清。我鼓起勇气向前又走近了一步,正站在他的胸前,站在他的目光中,然后紧紧地拥抱了他。这是我的初恋,我却知道了什么叫刻骨铭心;眼前这个男人不爱我,可我很爱很爱他,没有缘由,没有过程,等察觉的时候,他已经占据了我的心。如果想揪他出来,心就很疼。
于翔迟疑了几秒钟,终于敞开胸膛回拥了我。那是种奇怪的力量,我觉得自己似乎贴紧了他,可分明我们之间还有距离,想象中他的臂膀应该坚定有力吧,可是他施展出来的张力却空空地虚掷在了空气里,着力点不在我的身体上。
昆德拉说,一个女人总是渴望男人身体的重量。如果她深爱这个男人。
将所有心爱的人都还给她
爱一个男人,有的女子会喋喋不休,告诉他她的童年,她爱吃的菜和喜欢的颜色,她要他参与她的过去。而我却是最笨的那种女人。我什么也不说,不是不愿,而是不敢。我想告诉他今天我的心情,却怕他觉得无聊;我想说些我喜欢的书籍或音乐,却怕他觉得稚嫩;我还想向他倾诉我的担忧,却怕他厌倦。我想,我是敬畏他。但这也是爱情啊!只不过,像是我一个人的爱情。
我唯一能心安理得地与于翔交流的,仅仅是关于心爱的大大小小所有的事。
12月1日,心爱五岁生日。这天心爱吹熄蜡烛后,于翔装作无意地对她说:“爸爸请林老师当你的妈妈好不好?”我一怔,心里似有惊涛骇浪袭来。
心爱欢天喜地地替我在客房里铺好被褥,一再叮嘱我晚上不许走。我身不由己,心也不由己。
于翔吻我,他的嘴唇上沾满我清新的体香,还有冬夜凉薄的月光。他的表白一如我的想象、他的风格,很体贴也很霸道:“我和赵倩今天正式分手了。现在我向你求婚,可以吗?”
我哭了,我真的不知该怎么表达爱意,表达深情,表达恐慌,表达悲伤。我闭上眼,一颗一颗解开自己的纽扣,一件一件褪去自己的衣衫。我看不见,但我分明“看见”于翔呆了一会儿后,温和地替我接过那些衣服,沉默着拥的我入怀,并任由我掠夺般撕扯并丢开他的衣服。
我环抱他的腰竭力想搂紧他,可是似乎不能,他体贴地撑起他的身体仿佛害怕压坏了我。我与他的肌肤分明贴紧在一起,却并不相亲,中间隔着一层清冷的汗或月光。我绝望地让皮肤与皮肤摩擦,可是它们却并不相爱。
泪水止不住地往外淌,我知道,于翔待我,大概是一种非、亦非理性的感情吧,是一种深切的,无法用言语表述的感激与怜惜。
可是,他不知道那一刻我的心比皮肤更寒冷,我身体内部比月光更空洞。
我拒绝了于翔的求婚,当然,我说不出来理由,甚至,我没有多说一个字。
第二天,我去见了赵倩。以幼师的身份,以儿童心理专家的身份,以于心爱最信任的朋友的身份,我给她出了一些主意。比如让她尝试着靠拢录像里心爱亲生母亲的打扮,学会那些手工折纸的方法,还有熟记里面所有的场景和游戏。让我既欣慰又忧伤的是,赵倩这样白骨精样的女子,如此聪颖,她接受我的建议后恍若脱胎换骨,不仅仅是我,连心爱都明显感觉出“赵阿姨好像变漂亮了,好像妈妈的样子了”。
从2006年12月到2007年1月,我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慢慢引导于心爱,告诉她林老师自己有男朋友,是个开朗阳光型的大男生;然后又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慢慢疏远于心爱,我知道,2007年春节后,于翔和赵倩会接受我的建议,再给她换一所幼儿园的,而且再过半年,她就要上小学了,她会出落得更美丽更可爱,而且,她不会缺少爱。
我常常委托别的老师陪伴心爱,自己只是远远地看着她。我喜欢这个孩子,如同自己心爱的宝贝,我喜欢听她喊我妈妈,喜欢她对我说咱们回家。然而心爱不是我的,连同我心爱的男人。
但有一样,我悄悄保留着,那是回答于翔被我拒绝时的疑问的,他的表情既轻松又迷茫:“为什么?我以为你是爱我的。”
[关键词]读;说;学案
目前,“课改”已由一个新名词转化成了许多新成果,洋思、杜郎口等许多课改先锋掀起了一股课改新潮。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对“学案式教学”从未知到认知,从观瞻到尝试,从尝试到实践,经历了一段课堂教学改革的历程。
2008年,我校开始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借鉴洋思中学和杜郎口中学的先进教学理念,开始在各学科实行学案教学,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关于语文教学中是否适合用学案,是我一直在考虑的问题。语文不同于理科,她需要的不仅是教授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以及他们学习的兴趣。所以,我们在教学的时候设置悬念,以吸引学生的思想及眼球是相当重要的。一但把学案发给学生之后,这一堂课也就没有吸引他的地方了,那么很多同学就简单的认为只要把这份学案完成,这一堂课的学习任务就完成了,其实他们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语文课本身给他们带来的心灵上的愉悦和享受。由于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比较注重教案内容的落实,很容易忽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素,课堂上学生也就很少有时间思考和消化;而且由于语文知识体系的非完全系统性的特点,学生常常感到毫无头绪,学习的主动性更无从谈起 。
请看电影《美丽的大脚》主人公张美丽在北京老师初到黄土地小学听第一节课时的一个教学片断。
张美丽:(在黑板上写“千里迢迢”)北京的老师到我们这儿来,请同学们用千里召召(“迢迢”,张美丽老师语误)这个词说几句话,表达一下你们的心情。
王勇敢:夏老师千里召召从北京来,张老师把多年积攒下来的报纸给夏老师,给夏老师,上……茅房用,我们还用玉米叶子擦狗子(屁股)。
王大河:(很兴奋)夏老师,夏老师千里召召从北京来,张老师舀水给她洗脸,完了又给我们洗脸,我们好久没洗脸,完了又给驴喝水,我们,我们很高兴,驴也很高兴(生嘴里学驴叫)。
这是著名导演杨亚洲的作品《美丽的大脚》中的情节。当我第一次看这部片子时,我和影片中的夏老师一样笑的乐不可支,并记住了这个幽默的情节和学驴叫的那个孩子。但记住他不仅因为台词的幽默好笑和浓浓的陕北方言,还因为说出这句台词的那个孩子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执着和好不容易被叫后的兴奋的表现欲望,以至于在课堂上学起了驴叫。然而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缺少的恰恰就是这样一种兴奋地表现,这是为什么?
因为兴趣――他们失去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这是我在学案教学中逐渐发现的一点。在他们的脸上,自始至终都是一种“波澜不惊的镇定”,行动上表现出来的则是匆忙的完成学案,遇到问题只会从教学参考资料上去找答案,没有小组之间的讨论,语文课上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越来越少,就算知道也不说,实在“大难临头”被点名回答时,也说不出一句较为完整的话来,更不要说流畅的进行口语表达了。学生的棱角在一天天的做学案中被磨平,读、说、写的能力在一天天的减退。所以,哪怕时下非常流行学案,学案也被很多老师所青睐,但我仍不赞成用学案来上语文课,因为它扼杀了语文课本身的乐趣,很容易就演变成做练习和分析练习了。
我一直认为,语文教学是一门美丽的、充满诗意的艺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使用的学案究竟能不能将语文这门艺术的人文性发扬光大?然而,怎样才能重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长他们的能力?我的尝试是从“读”和“说”开始的。
一、以读为突破口,扩大学生的视野
前不久去公司五中听课时的情形使我眼界大开,那些学生无论从心理素质、语文素养、综合能力等方面都高出我们的学生一筹,看着学生在课堂上引经据典、侃侃而谈,真的令人汗颜。座谈时看到了他们与众不同的做法,尤其是在课外阅读方面做的相当出色。
新课标以全新的理念谈到了课外阅读的问题,要求学生“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有较丰富的积累”,这同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所以,指导学生搞好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师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目前我们的学生的课外阅读还存在很多问题,如:课外读物良莠混杂,学生的阅读未必“开卷有益”;过重的学案负担,使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开展阅读;学生对课外阅读不是作为教学任务来完成,随意性较大;缺乏相应的督促和激励,使学生容易浅尝辄止,半途而废,等等。要想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收到实效,我认为,语文教师要像对待课堂教学一样,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介入学生课外阅读的各个环节,用一套可供操作的方法来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1.选书
新课标中推荐了一些经典篇目,还给教师留下了推荐的空间。我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经验,进一步有计划地开列出符合课程标准“建议”的富有特色的篇目清单。选书的前提是要求有较大的选择面,除了名著等经典书目,还要求学生留意报刊杂志,找到真正优秀的并能与学生兴趣点结合的作品。逐步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保证了阅读质量。
2.指导阅读
课外阅读不能书单一开就万事大吉,不少课外阅读由于缺少了教师的指导而变成了学生的“自由阅读”,因而阅读质量不高。要提高阅读成效,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指导。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激发阅读兴趣。在课文教学之余,引导学生扩展开去,去阅读有关的书籍资料。不仅扩大了阅读面,且能引起学生对名著的兴趣,如教学鲁迅先生的文章,要求学生去阅读《朝花夕拾》;教学高尔基的《海燕》可以介绍学生去阅读《在人间》、《童年》等。还可以借优秀影视剧对学生产生的强烈震撼与感染,引导学生去阅读相关的名著或类似的名家名篇。
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阅读方法指导,使他们学会在课外自己阅读。我教学生学会摘抄,指导学生去写读书笔记来积累知识,让他们把零碎的知识集中起来,划归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去。
明确目标任务。我将阅读量的目标任务分解到一个学期的每一周,让学生逐步达到规定的要求。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对绝大多数中学生来讲,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读物可能阅读的积极性很高,而对一些虽然有意义、有价值但不感兴趣的读物却不愿顾及。只有立足于学生实际,把目标任务分解、明确,才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的自觉性、自制性,保证阅读任务的顺利完成。
3.组织活动
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方法。上周的一幕让我难忘。学校要求在班级中开展“学弟子规”国学经典诵读演讲活动,我刚说完“谁想参加这次演讲活动?”后,立马就有二十几个同学举手,各个争先恐后,唯恐没有了名额。欣喜之余,不由生发感慨,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只要为他提供机会就会爆发。我计划在以后的教学中,陆续开展演讲比赛、朗读比赛、诗朗诵、读书心得等活动,将学生自己在课外阅读中得到的知识拿到课堂上来,同学之间互相取长补短,从而更加激发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巩固和提升课外阅读成果。
教师要善于和敢于发现并抓住机会为学生提供舞台,营造民主气氛,鼓励他们去想象、去倾吐。学生是充满激情的火花,教师一手提着水桶,一手拿着打火机,就看你是要去浇灭它,还是点燃它。课外阅读是一个家园,我们应该会同学生共同建设好这块园地,让它成为学生心目中葱郁的绿洲。
二、以说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说”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搜集与课文相关的、与自己所说话题相关的资料。学生课前通过各种途径查阅搜集资料,要远远优于教师的介绍,因为这是主动学习。自主性的学习,学生无论在思维还是在行动上都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不仅锻炼了他们动手实践的能力,而且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为了能在课堂上说的更好,部分学生准备了详细的资料和思路明晰的发言稿,并写了读后感。如在学习的《卜算子 咏梅》时,学生在课堂上展示了搜集的成果,有的学生搜集了有关梅花的诗句,如“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和梅花有关的历史故事(梅妻鹤子),有的学生说到了“岁寒三友”,还有一位同学谈到了梅花给自己的启示,其中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学习梅花精神,做一个有梅花秉性的人。”……正是这样的日积月累,拓展了课堂内容,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使学生增强了各方面的能力。
你也不曾注意,又有谁悄悄将这些最需要关心和爱护的小生命呵护在自己的身旁?
她们的心,从不稍稍疏离。
把爱施予自己的孩子,那是伟大的母爱。
把爱施予别人的孩子,那是人世间的大爱。
她们不是孩子的亲生妈妈,
但她们却给予这些孩子更广博的爱。
――非一般的母爱。
PS:看到这期专题后,有想对这些孩子进行资助的热心读者,请联系本刊!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将您的问候、关爱和鼓励,您的无私爱心,转交给那些最需要帮助的孩子们!
给只看到黑暗的孩子一支火把
杨 杨
太阳的光线充足地照到这里的每一个角落,令人联想起它的名字。这是个美丽一如世外桃源的地方,几幢彩钢房屋虽然和“豪华”不沾边,却称得上温馨整洁。院子里生着排排整齐的果树,零星有几亩深耕细犁过的田地,田里的大白菜正可喜地茁壮成长,无声传达着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
进到房间里,第一个感觉便是:好暖!孩子们欢欢喜喜地围着张淑琴老师和照顾他们生活的老师,扯着她们衣角要求游戏,一个个扭着小身体撒娇,还有个睫毛长长弯弯的小女孩毫不认生地扑进我怀里,呢喃着“姐姐抱抱”就再也不肯离开。
张淑琴曾在监狱系统做过警察,她见过女犯罪嫌疑人戴着手铐,年幼的孩子在一旁睁着一双恐惧的眼睛死死抓住母亲的衣角:见过父母被判刑,孩子无处安置流落街头,受人欺凌甚至走上歪路……这些对张淑琴的震动很大,于是她创办了太阳村这个福利慈善机构,收留父母是正在服刑期间的罪犯的子女们,给这些无辜的孩子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让他们有饭吃、有学上、有病得到治疗。
拯救孩子,也拯救家长的心
张淑琴指着一个高个子、眼睛大大的小男孩对我们介绍;这是东东,他爸爸是一个越狱逃犯,越狱后在外流窜多年,结识了东东妈妈,东东生下来仅两个月,妈妈就被爸爸打得离家出走,爸爸一个人带着东东,要打工,还要躲避警察的追捕。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2004年东东爸爸在福州火车站被埋伏在那里的公安干警抓获,当时东东才9个月大,无处可去,福州的警方代为联系了张淑琴。
“一开始我真是有点犹豫,不到10个月大的孩子,怎么养啊?可是我不收留,孩子就更无处可去!于是只好咬咬牙,去火车站接孩子,见到孩子的面,发现他严重缺钙,小小的身体长着一个比例失调的大肚子,四肢却佝偻弯曲着。当时我抱着孩子,不管不顾地在火车站深秋的寒风中痛哭失声。”
张淑琴把东东抱回“家”,给他补钙、做体验、喂奶。当时她们那里有个炊事员刚生育过,张淑琴请她给东东也带两口奶,可是东东从没吸过妈妈的奶,根本不会吸奶,只会咬,用很大力咬,没有办法,只能把奶挤到碗里去喂他,经过半年多,才调整过来。
“不知道是虚弱还是其他原因,一到冬天,春节的前几天东东就会发高烧,来这里两年,每临近过年就抽风、发烧,我们就赶紧送他去医院,挂急诊,求大夫多多费心。”
张淑琴带着东东去看望过一次他的爸爸,那个加刑5年的犯人瞪大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孩子竟然成长得这样好!他深为感动,立志要好好服刑、好好改造,出狱时做个合格的爸爸。
因为陌生,东东开始甚至不肯让爸爸抱,同去的老师们给东东爸爸一些饼干等零食,东东才羞怯地被爸爸抱在怀里。看到东东爸爸对儿子百般万般不舍,同去的小柳老师突然哭起来,事后问她,她不好意思地说:“当时突然害怕了,怕他不把东东还给咱们了。”
为孩子的心灵疗伤
到这里的孩子们精神上都曾受过严重的创伤,张淑琴让他们写作文,题目是(最难忘的一天),大部分孩子都写“我的妈妈被警察抓走了”,“我的爸爸被警察枪毙了”,“有朝一日,我一定要替父母报仇”。张淑琴说:“这类孩子有一种报复心理,他们不明白他们的父母为什么服刑,把失去父母这笔账记在警察头上,孩子们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就要依靠师长教他们分辨。”
太阳村有一个孩子,爸爸嗜赌,欠了很多债,他特别小的时候,爸爸就拉着他的手按高利贷的手印,后来他妈妈忍无可忍,亲手杀了爸爸,然后妈妈也落入法网。
“孩子到这里来以后谁也不理,天天不说话。我差不多把能想的办法都想尽了:对他做一对一心理辅导、跟他谈心、带领他和小朋友们一起游戏……种种方法都试过。慢慢地,他开始知道仇恨警察是错误的,他的父母是因为危害社会自食其果,警察叔叔则是代表国家对他们进行惩罚――这样的谈心几乎对每个孩子都曾经进行过,我离开监狱工作后就从来不穿警服,后来我把过去的警服也翻出来穿上,就是为了让孩子们感觉到:现在,是一个警察在帮助他们。”
经过长时间耐心的交流,小男孩肯和对张淑琴对话。原来他一直在忧虑:爸爸拉着他的手在那么多高利贷的借款条上按了手印,他长大了,是不是要由他来还这些钱?如果还不了,那些人会追打他、甚至对他下毒手吗?――听着孩子幼稚而委屈的诉说,张淑琴再次流下了心疼的泪水。
这里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伤痕累累的璞,等着大人来雕琢。敲开来了,也许是一块平凡的石头,也许就是美玉良材。幸好有很多人来帮她,有人捐钱捐物,也有人来当志愿工作者,在这里短期或长期地工作。照顾幼儿班的宁老师就是一个好例子,她原是新疆克拉玛依油田的技术人员,来到这里的初衷是带自家孩子“体验不同的成长环境”,后来却被太阳村这块爱心大磁石吸引,长年留下来。
宁老师告诉我们她在太阳村所遇到的困难,很多孩子,还不会说话,因为家里突然的变故,被送到这里来了。有个孩子刚来的时候一整天一整天躲在钢琴后面,除了吃饭喝水的时候出来,其他,田可时候都只是孤独地生活在钢琴巨大的阴影当中。
幼儿班上另一个孩子,从小妈妈一直抱着他偷东西。当他妈妈因偷窃一台电脑被捕,他已经养成几乎改变不了的个性:敏感、多疑,说话声音比蚊子还小。他也许并不了解他的妈妈在做些什么,但是那种深深的伤害已经铸成,焦虑和不安全感始终伴随着他。
宁老师每天24小时陪着这些孩子,抱他们,亲他们,用皮肤的接触来给他们一种温热和爱的感觉。慢慢的孩子们会告诉她:想要什么,哪个小朋友们欺负他了。只要是孩子们提出的合理的要求,宁老师都会想尽办法满足他们。有了爱石头都会开花,宁老师最终赢得了她想要的回报,那便是来自孩子们的热爱依赖,孩子们亲亲热热地叫她妈妈,扯着她的衣角,要她抱,那种缠绵的牵绊,让她再也走不出太阳村。
“工作很辛苦,三班倒,差不多每工作48小时后才能休息一夜,孩子们醒时要带他们玩,他们睡了我还得到处
擦拭、洗涮、消毒,几乎一刻不得闲。但是自我感觉收获也很大,对这些孩子不仅仅只有单纯的爱,还有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
爱与被爱是人性深处的最本质的需要,在很多时候它的光芒会超越地位、金钱和所有的世俗的一切,让人得到真正的、任何物质都比拟不了的快乐。
给活在自己世界的孩子一个心灵的出口
杨 杨
和煦的阳光从大落地窗中倾泻下来,房间里堆满红红绿绿的玩具,老师的教案柜里露出大包小包的零食,墙上贴着活泼可爱的壁画。我们看到了老师对孩子们授课,一张一张卡片耐心地教,孩子答对的时候,就用一声“哇!你好棒!”这样浓墨重彩的鼓励和大幅度的动作来表扬;老师还带领孩子们游戏,让孩子伏在小滑板上由滑梯溜下,孩子兴奋的笑声洒满房间的每一个角落,像阳光,温暖而明亮。
如果不是老师介绍,谁会想到这大间大课室就是“博森特殊教育研究中心”――一个专门对自闭症和智力发育迟缓的儿童进行1对1行为治疗以及融合教育的治疗室呢?这些现在看起来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在初到这里的时候,不说话,不交流,甚至有的会做出某些难以想象的行为,比如有的孩子酷爱尖叫,有的孩子喜欢喝洗发水……他们到这里之后,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加上和普通班级同龄小伙伴们的情感交流,相互学习和帮助,逐步回到正常的生活。
用耐心感染孩子
“其实他们都挺聪明的,我从没有为他们哭过,首先我的态度必须是乐观积极的,才能感染孩子和家长们。”曾任职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香港儿童教育中心、现任博森教育研究中心的行为治疗师张苗苗老师有很多治疗自闭症孩子的经验,更重要的是有几乎无限的温柔和耐心,“自闭症的孩子,有他们自己的小世界,比如我在香港时遇到的一个英国男孩,他吃的东西特别单调,只吃米饭、牛肉饼和没浇酱的意大利面。他妈妈希望孩子饮食多样化一点,这样才好保障健康呀。妈妈就做一些金枪鱼、蔬菜之类的饭盒,让他在幼儿园吃,可是他面对那些食物很痛苦,在他的世界里那些东西都是不能吃的,就像要我们吃铁钉或蚯蚓似的那种感觉。我想了个办法:他喜欢吃巧克力、棉花糖,我就先让他张口,放一口他不喜欢吃的食物,再紧接着放一小块巧克力,这样他为了吃巧克力就会把不喜欢的食物也咽下去,开始他会哭,会抵触,但慢慢的就可以吃一口不爱吃的、吃一口糖,再后来又发展到只要一顿饭后奖励他一大块棉花糖就可以了。”
用沟通进入孩子的世界
但是这些只是纯粹的行为治疗,自闭症的孩子更需要一个包容性更大的成长环境,所以需要他们学习如何逐步融入普通班级,这就是21世纪实验幼儿园总园长朱敏老师的理念。苗苗老师与朱老师一拍即合,在2005年年底,苗苗老师离开了故乡,来到了北京,希望以更好的形式为有特殊需要的孩子提供服务。
在北京遇到的第一个学生是一个3岁的男孩,刚来的时候只会讲只言片语,而且没有针对性,比如他叫“爸爸”,并不是看到爸爸时才叫,而是玩着玩着,会突然毫无预兆地叫一声。张苗苗老师先是耐心地举着他爸爸的照片教他叫“爸爸”,再逐渐拓展到教他辨认其他人。两个星期之后,他终于分得清“爸爸”、“妈妈”、“叔叔阿姨”这些角色了。回忆起这头一个在北京治疗的小朋友,苗苗老师说:“挺不容易的,开始时是用食物奖励,慢慢他发现被老师抱着转圈或者抛起来再接住那种感觉特别有趣,于是每次他答对了一道题,就会扑到我身上要我把他抱着、抛起来――每天给他上过课都很累,根本就不用再去进行其他锻炼了。”想一想,其实每个得了自闭症的孩子其实也是渴望与人沟通的吧,只是他们沟通的方式不同,要让他们和其他人沟通,就要首先接受他的沟通方式。
看着眼前身材修长、清秀优雅的苗苗老师,真不能相信她能有这样的体力,也许不是体力,而是一种勇气的坚持吧!还有像她提到的“责任感”,以及帮助一个孩子克服自身缺点后的强烈成就感。
用鼓励激励孩子
还遇见过一个4岁的小女孩,她的自闭症困扰主要体现在行为上:坐不住,经常尖叫,高兴时就叫,自己玩、感觉寂寞了也会尖叫,困惑的家长将女孩转到博森来,苗苗老师帮她做了一个详尽的行为分析,然后是治疗。
治疗复杂而漫长。首先苗苗老师为女孩做了一个细致的记录,女孩每天要尖叫一百多次,苗苗老师就把每次发生在什么样的情形之下记录下来,然后分析。发现小女孩多数是因为不喜欢上课,想逃避时会叫;还有感觉无聊想要吸引注意力时,她会叫。
针对女孩的情况,苗苗老师会在上课时给她鼓励多一点,让她有成就感,喜欢上课;在做游戏时则多陪伴她,而且经常夸奖她“真乖,又很久没有喊叫了!”这样刺激她,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女孩尖叫的频率慢慢下降,降到了每天只会叫三四次,她再叫的时候,苗苗老师会很平淡地告诉她:“你又叫了,不乖。”因为苗苗老师在观察中发现这个女孩是很喜欢看别人生气或哭的,“如果她叫的时候你生气了,她就会继续叫下去,从而看到你更多生气的表情。所以我会非常平静地跟她说话,减少这方面的刺激。有了家长和中心的双重努力,3个月后,这个女孩基本上已经不再有这类的行为问题了。”
给失去亲人关爱的孩子一份感动
安静温暖
真正的付出是不以期待回报为目的的,真正的成功、是以支持到对方的成功而完成的。伟大、无私、崇高……这些光鲜耀眼绚烂夺目的形容词在面对这样一位妈妈的时候,都显得有些词不达意。她是如斯朴素而从容地在你面前展开淡淡的笑容,忽然就温暖了整个冬天。
在天津SOS儿童村的晋朝荣妈妈的家里,现在有2个男孩,4个女孩,最小的妹妹6岁,最大的姐姐20岁。“我觉得这样一种家庭的组合,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把握好妈妈和老师的角色,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妈妈同时也要是老师,但一定首要是妈妈,要给孩子以关怀,让他们感受到爱,也学习爱别人为别人付出的能力。”
1988年,晋朝荣带着人们各种不同的猜测、议论和不解,放弃了优越的工作,毅然走进天津SOS儿童村,成为一名职业母亲,到如今已经19个春秋,她含辛茹苦地抚养大近20个孤儿,她自己也被评为首届“全国十大杰出母亲”。晋朝荣的理想就是让这些孩子们都能独立而健康快乐地生活下去。
快乐是我们要的最重要东西
在晋朝荣怀里穿绿色衣服的孩子叫雪梅,是家里的小妹妹。
雪梅是去年刚刚过来的,来的时候就是不跟任何人说话,守着自己带来的包裹和一些吃的喝的东西,每天就是一句话:“俺要回家!”别人怎么劝都不行。于是,晋妈妈咬咬牙,索性就带她走,她不是要回家么?晋妈妈就问她怎么回家啊,坐什么车啊?她说走路就行。晋老师就顺着她的意思带着她走,走了一个路口,不是,又一个路口,又不是。后来太晚了,雪梅小脸上挂着泪,答应先回去睡觉。
后来,晋妈妈知道雪梅喜欢漂亮的衣服,就用这个战术“拉拢”。带着圆圆去买衣服,再带她回家吃饭。慢慢的,
雪梅再也不吵着要回家了,也更喜欢和其他的孩子一起玩。“现在她吃饭的时候就说,这个好吃,那个好吃,也不挑食,让你觉得她是真的开心,小孩子不会撒谎的,这也让我们比较放心。”
在我们拍摄的过程中,小雪梅展现出来的活泼与好客,直接而欢喜。孩子的快乐,是儿童村的妈妈们最希望看到的,因为她们知道,只有快乐,才是让这些孩子们真正独立而健康的基础,内心的充盈和富足,内心真实的感受远比物质要来得重要得多。
在真善美和复杂现实之间
圆圆是两个男孩子中比较小的那一个,虽然年自己小但是他还蛮有担当,蛮热爱劳动的。有一次姐姐不在家,他就主动去刷碗,因为怕妹妹洗不干净。“以前在家的时候,也帮忙干活的,烧火什么的。他会讲一些以前的故事给我们听。”
晋朝荣很喜欢孩子们能够主动而开放的沟通:“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心态,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完全忘掉过去,心里没有一点阴影,恐怕不现实。但是能够说出来,总比闷在心里要好得多。”圆圆的父亲在一次意外中过世,而母亲对他不太好,后来又抛下他不管了,圆圆自己也说:“妈妈对我不好。”圆圆说这句话的时候神情里有着难以掩饰的落寞。
晋妈妈静静地听圆圆讲他的心事,也会告诉他一些道理:“也许妈妈有妈妈的苦衷,这个世界有时候比较复杂。”最开始的时候圆圆理解不了,而孩子的内心都是很善良的,后来终于有一次,圆圆又主动坐在晋妈妈的身旁,很认真地说:“如果以后妈妈来找我,我就给她点钱,让她走吧。”他自己也会去思考,会去判断,会去理解。他慢慢学会了宽容,这种本性上的善良、宽厚是孩子们特别可爱的地方。
对手教育的真善美和复杂社会现实的矛盾,晋朝荣的理解简单而纯粹,“儿童村的妈妈们就希望孩子们到了社会上能够健康地成长,不让他们因为失去亲人而失去对这个世界的热爱,以及生活下去的勇气,失去幸福快乐的机会。在这样的一个目标之下,教育必须要以真善美为基础,让他们在这样一个坚实的基础上去认知社会现实中的某些现象,他们才能够不偏离方向。”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是儿童村给孩子们的心灵财富。
为了分离的相爱
每天吃过晚饭,就是晋朝荣检查孩子们作业的时间。他们会围坐在一起,乖乖地把功课交出来,做完功课有时候还聚在一起看看百科全书之类,或者干脆讲讲童话故事。
学习是他们生命中极其重要的一环,也是最让妈妈们操心的地方。和那么多孩子一起学习生活过,晋妈妈当然也有很得意的“弟子”。对晋妈妈来说,那个最难忘的孩子比她到儿童村还早,很乖,别的孩子过马路都不让晋妈妈牵手,而他总是乖乖地让她牵着小手。但是这个孩子学习很费力的,每天的生字,十个有八个记不住,记住的肯定还有点错。晋妈妈什么法子都用上了,每天用黑板记上笔记的内容,午休的时候也拉着他背生字,睡觉之前还要监督他通读课文。这么辛苦地教下来,还是长进不大。晋妈妈偶然发现,虽然这个孩子学习上面不灵光,但手却特别巧,最擅长编鸟笼,比街上卖的还要棒。晋老师于是着重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能力,现在他已找到很好的工作,并且成立了自己的家庭。
对于这些孩子们来说,走进儿童村生活,便是噩梦过后的一次温软的着陆,而后十几年的生活却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从心灵上重新建设爱的能力,快乐的能力,生存的能力。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之上,能够自食其力并建立自己的家庭,乃至于给自己的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人生,却是每一个人都必修的终身课程。“我们更多的时候是会让他们尽快地去学会做事情,自己照顾自己。男孩子们面临的挑战更大一些,而从这里出去的女孩子都是好儿媳。”
大爱无言,只有吃得苦,才有笑得甜,这让人想起了这样一句话:“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尽早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给失去光明的孩子一束爱的阳光
木 木
河北省廊坊高新开发区京津花园17号,这里是别墅区。每家都是独立的小院,白色的篱笆,两层的小楼层。
“济慈之家”的创办人吉勇夫妇笑着说他们是顺从上帝的指引来到中国的。在中国,吉勇看到中国的福利院里由于收养的孩子多,而工作人员少的现状,不能像福利院设想得那样照顾这些孤儿。他还发现,在这些孤儿中,盲童能得到的关注更少。从小就对弱势者的同情使他打算尝试家庭寄养,帮助盲童孤儿。
当工作人员带着我在3个别墅中穿梭时,我感叹他们美好的生活环境――他们真是一群幸运儿,因为他们有机会来到济慈之家。在这三栋别墅中,他们拥有了正常孩子一样的幸福。例如除了良好的英语环境外,他们能够和正常孩子一样做饭,唱歌,学习。
学会在没有光明的世界里照顾自己
中午看到王峥时,他的脸上浮出一丝笑意,因为有他最喜欢吃的土豆。在阿姨的帮助下,王峥自己能吃饭了。
他是一个自闭症的7岁孩子,因为右眼畸形,左眼先天性青光眼,被父母丢弃。两年前,他的生活还不能自理、不会表达自己,也不理解别人说的话。
在王峥第一天来到济慈之家时,在天津生活了5年的他只吃甜食,那天,李香梅喂他吃饭。因为发现不是甜食后,不会表达自己的他不仅不吃饭,还大哭大闹。虽然是个孩子,但是他的力气不小,他用力地掐李香梅,来表示他对陌生环境的抵抗。无可奈何之下,李香梅把他抱到卧室内,用双臂有力地把他抱在怀中,大约半个小时后,王峥才安静下来。这样,当天共大约花了近2个小时用来让他吃下一日三餐。幸运的是,一周后,他就适应了这里的环境。
在他适应环境后,为了王峥能够独立生活和改掉自己的毛病,王峥开始了他的学习日常生活自理计划。例如学习嚼东西吃、用勺子吃饭、自己洗手和自己大小便,还有改掉戳眼睛的毛病等。
在康复师的指导下,阿姨帮助他学习嚼东西。那时没有,李香梅就戴上一次性手套,把自己的手放在小王峥口中的牙齿上,慢慢引导王峥做牙运动。由于他性子烈,经常咬阿姨的手,疼得阿姨们忍不住直跺脚。把手指咬坏了,就换一个阿姨,继续帮助他做牙运动,直到几个月后,他真的学会了嚼东西。
同时,孩子们也在学习洗手、使用勺子等技能。这真是一件很吃力的事情,因为他们要一小步一小步地学习。比如洗脸,阿姨要一遍一遍地告诉他要开水龙头,拿着他的手在水龙头上熟悉水龙头的样子,再拿着他的手拧开水龙头。就这个简单的动作,也要近一个月才能学会。
每次吃饭时,阿姨就要帮助王峥学习另一个技能了,就是使用勺子吃饭。把勺子给他摸,使他知道勺子是什么样,之后就把勺子放在他的手中,帮助他握住勺子。慢慢学会了拿勺子后,阿姨教他挖饭送到口中。这些对于正常人来讲,可能就是一句话、一个动作的问题,但是对于这
些孩子,就要用几个月的时间来学习。所以虽然已学习两年多了,王峥还是不太会刷牙。
这些盲童都有自己不同的学习自理技能的课程,比如刷牙、洗脸、去卫生间等一些生活的小技能。
目的在按摩师之外
采访的当天恰好是厨艺课――爱莎教孩子们如何做法国派,这可是他们最喜欢的课。
5岁的何春彬负责把鸡蛋搅拌成浆状,17岁的福利琴和10岁的元元切洋葱,其他的小女孩有的切香肠、有的整理黄油,有的和面。
锋利的菜刀在福利琴的手中显得有点轻盈,她用左手扶着洋葱,右手执刀轻轻地顺着左手的滑动,把洋葱切成约有2毫米厚的洋葱片。随后,这些洋葱片在她的刀下变成了橡圆珠笔一般粗细的葱丁儿。福利琴是一个勇于挑战的女孩,不仅歌儿唱得好,喜欢运动,还喜欢做饭。在贵州福利院时,她就有机会和正常孩子一起参加活动,直到自己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
原来喜欢表现自己的党晓华,现在和小朋友们相处很融洽,她还是一个能自己去上、下课的好学生。唱歌和学习英语是她喜欢的事情,和小朋友一起玩耍也是她高兴的事情。在那堂课上,她开心的笑声不时地钻到在场的每个人的耳朵里,感染大家。
学会了自己梳头发的元元,会唱黄梅戏、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强的何春彬,她们都想自己能学会做饭。
她们的准备工作进行得很顺利。半个小时后,满屋子飘着鸡蛋的腥味和香肠的香味,准备好的材料放在桌子上,只等着爱莎指导他们做成派了。
她们的动作都那样娴熟,法国派惹人食欲大开,谁能相信这一切都是那些失去视觉的盲童做的呢?
吉勇骄傲地说,这里的盲童长大以后也能做老师、律师或者软件工程师。“我要让人知道,盲人不是只能做按摩师的,他们也可以从事各种职业。”
看不见也要享受
吉勇喜欢带孩子们到外面去,例如去麦当劳,孩子们都很高兴,一路上开心的歌声引来周围人好奇的目光。这对一般人来说也是一个惊喜,他们发现这些孩子和正常的孩子是一样的。并且孩子们通过和外界的接触,会更自信,他们会对自己的要求也和普通孩子一样。
事实上,有9个孩子是在附近的学校上课,他觉得这些孩子和普通孩子一样,能过正常的生活。有一个女孩在附近的高中上学,回家后对吉勇说她也要扎耳孔、戴耳环。因为别人告诉她说她很漂亮,应该扎耳洞的。“现在,她已经戴了耳环。不能因为他们是盲人就失去这些美好的东西,我会支持他们。”吉勇说道。
他们去游泳、打保龄球、划船、散步、骑自行车和参加各种户外活动,去超市购物也是他们能做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