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1-02 12:50:0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初中语文教学设计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 问题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7-0156-01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课是一种基本课型,英语阅读教学的目标是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有目的的去获取信息、预测并对信息进行分析、判断,从而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广大英语教师对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但不少教师对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的认识还存在不少误区。当前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的死气沉沉、教学效率不高等现象,与问题设计单一、问题内容不够深入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要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效果,必须优化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艺术。
1 英语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存在的问题
初中英语新课标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是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进行的,在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要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阅读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行教材中有大量的阅读板块,是各单元教学的核心,具有容量大、密度高、课时紧的特点。因此,英语阅读教学中提问很重要。问题设计的得体、巧妙,能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究欲,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英语教师不重视问题设计艺术,致使问题设计存在一些误区。
1.1无效设问
从问题质量上来看,设计的问题多但能力训练目标不具体,有的甚至是无效提问。问题涉及到文章的主旨、脉络、目的的比较少,忽视了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
1.2问题形式单调
一些教师为了方便,问题设计时常采用对或错的形式,学生的听觉、视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不利于开启学生的思维活动。
2 英语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艺术
2.1读前设问,激发兴趣
阅读教学活动前,教师可以通过问题设计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如教学8A Unit 4 Reading Giant pandas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展示熟悉的图片,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先提出问题,让学生猜Who is it?并让学生分组讨论作出回答。学生很容易就能猜出It is Po,a hero panda。师:Yes.In the film,which is his favourite food?生:Noodles.师:In the film,what can he do?生:Play Kungfu.师:Good!What dou you think of Po?生:Lovely,brave…在学生热情高涨的时候,教师引入本节课的主题:Today,we will meet another lovely giant panda named Xi Wang.Let's see wether the two giant pandas are different or not.通过这样的一问一答,学生对大熊猫的认识有了初步的印象,为有效阅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2读中巧问,逐层推进
2.2.1读中设问,层层递进
学生掌握知识有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过程,因此,问题设计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层层递进,体现知识结构的严密性、条理性,深化学生思维。如教学8A Unit 5Reading Birds in ZhaLong时,可以先设计一级问题:where is ZhaLong?What makes ZhaLong special?What problem does ZhaLong have?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分别在文章的开头、中间和结尾,可以促使学生快速浏览全文,弄清文章大意;再设计二级问题:Why are there so many birds and wildlife there?这个问题是在前面一级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的,可以引导学生找出文章的关键信息;最后再设计一个开放式的讨论题:What will happen if we don't protect wetlands?要问答这个问题,学生需要回读课文。这样由浅入深的问题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2.2.2读中追问,开启思维
阅读课堂教学中常会出现一些即时生成的问题,这些问题来自于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机会,适时追问,开启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率。如教学8A Unit 4 Reading Giant pandas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前三段,并根据the growth of Xi Wang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本部分细节。What did Xi Wang look like when she was ten days old?What did she start to do at four months old?这样的问题容易吸引学生,学生会透彻了解“希望”的成长过程。然后教师追问:Why does the writer give the giant panda the name Xi Wang?这个问题稍带有深度,能引起学生深思,对学生的回答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促使学生不断的深入阅读材料体会作者的意图,从而开启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率。
2.3读后设问,注重应用
阅读教学中可以设计知识性问题,这类问题一般都有明确的答案并且学生的答案基本上趋同,虽然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但不利于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开放式问题则没有固定的答案,容易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因此,阅读教学中要加大开放性问题的设计比例,激发学生的参与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语言输出,使师生课堂互动更具有交际性。如教学7B Reading A ghost in the zoo后,教师可以设计开放性问题:What will you do if you meet something unusual?提示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社会经验给出答案。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后会给出很多答案如call 110 for help;shout loudly for help等。这样的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能激发学生思维想象的空间,他们在积极的参与中能张扬个性,体验成功的喜悦,实现阅读的交际化。
总之,英语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只有优化问题设计,改革英语阅读教学,才能真正落实新课标的目标。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职;工程材料及机制基础;课程论文;教学改革;学习主体
《工程材料及机制基础》是一门技术基础课,特点是叙述性、记忆性的内容多,概念多,内容抽象,使学生学起来感到枯燥,有似易而难,似浅而深,似懂非懂的印象。
针对《工程材料及机制基础》课程的特点,我们在教学方法上提出了增设课程论文的设想。通过增设论文改革教学方法,转变以教师为中心、以灌输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教学指导思想、教学内容、考核手段的全面改革。可以将单一的课堂讲授扩展到指导学生自学、讨论、科研和实践,有利于加强师生的双向交流及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由“学会”逐渐过渡到“会学”、“会用”。
增设课程论文的意义
(一)一线牵动了全局,一改可以推动教学各环节的全面改革
促进教学主导思想发生根本性的改变长期以来,一种旧的传统教学思想指导着我们的教学工作,这种旧的教学思想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单纯传授知识,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认为有了知识就有了能力,把知识与能力等同起来;二是教书不教人,把教书与教人割裂开来。在课堂教学中增加课程论文体现了教学以培养能力、发展能力为主导的思想,突出了学生的“学”和教师的“导”。
在教学内容上原来是书上有啥讲啥,现在转换为“四不讲”,“四增加”四不讲是:凡属高中或文化基础课讲过的不讲;陈旧过时的知识不讲;单纯阐述性的不讲;学生自学就能掌握的不讲。四增加是:增加新知识,新技术;增加科学论文讲座;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增加课程论文。
与旧的传统教学思想相比较,这是一套全新的教学方法旧的传统教学思想主要表现有二:一是“注入式”,二是“抱着走”。在这种教学方法指导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受到严重的压抑,处于极为被动的地位,改革这些方法势在必行。增设课程论文则注重四个为主,即学生为主,自学为主,读书为主,训练为主。以启发式、学导式代替注入式,根据课堂性质、学生的特点,采用讲授、课堂讨论、习题和指导学生自学等各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自学与各种课外训练,开阔思路,掌握知识,锻炼能力。
促进了实验的改革原来实验是听、看、抄。听是学生听实验教师讲授实验原理、方法、步骤及仪器使用等;看是少数学生照着教师的示范动作做一遍,大多数学生围着看;抄是实验之后大家互相抄数据和实验报告。现在改为自始至终让学生亲自动手,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
改变单一的考试方式原来是课程结束后一次性考试,一锤定音,现在是以课程论文为前提,没有参加撰写课程论文或课程论文不合格的学生不能参加考试,考试成绩改为两部分:课程理论占80%,课程论文占20%。
(二)能够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开发学生的能力
过去单纯的课堂教学法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学生不会看书,不会作学习笔记,不会整理数据,也不会把新学到的知识有条理地讲出和写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很差。通过课程论文的锻炼,学生减少了对教师的依赖性,动脑、动手、动口的能力会大大增强。增设课程论文是写毕业论文前的一次预演和锻炼;是培养学生自学的有效手段;可以锻炼学生归纳、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可以增强学生动手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在写论文的过程中,学生自行寻找参考资料,自学读书,自己处理数据,自己进行实验查证问题,教师辅导。这样学生和书本、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可以充分进行教学信息反馈流通。学习好的学生可以向宽、深方面发展,学习中等的学生可以不吃力地完成学习任务,学习差的学生可以在教师充分的个别指导下完成最基本的学习任务。学生各得其所,个个积极主动,因而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普遍提高和两极分化现象的改善。
(四)为教师和学生都留出了足够的空间
在论文的审定和批改上,采用教师批阅和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审定的方式,使教师批改作业的负担减轻,从而可使教师把省下的时间用于备课,钻研教材、研究问题、辅导学生;学生通过查阅参考书,也扩大了知识面。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也为师生的发展带来了活动空间;在检查论文的合理性上,采用自己实验自己验证的方式,经验及时交流,错误及时纠正,教训及时吸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要靠自己钻研获得知识和技能,因而理解更加深刻,运用更加熟练,遗忘较少。
(五)能促进教师积极钻研业务,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
过去教师讲,学生听,一本教材讲到底,一个讲稿用几年。现在教师必须随时随地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这就迫使教师必须认真钻研业务,研究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尽快用新知识充实自己。这样在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情况下,教学内容也能做到与时俱进,这无疑对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水平的提高是个极大的促进。
转贴于
增设课程论文的实施步骤
增设课程论文具体做法分为布置阶段、撰写论文阶段、实验验证阶段、质量考核阶段四个步骤。
(一)布置阶段
在课程教学中,增设课程论文是一个新想法,在学生没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应及早布置,明确要求。上课前首先应向学生班级作一个通报,获得他们的支持,然后在第一节课时可向学生布置,要求课程论文的文章要文理通顺、简练,能较为正确地反映国内外新技术、新成果,资料来源较可靠,分析见解基本正确,有一定的技术情报价值或实际指导意义。完成时间在课程讲授到三分之二时为宜。过早,学生知识面太窄;过晚,学生已经临近期末考试,容易流产。考核方法:采用学生互相交流的方式,由班集体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评定,将学生意见与教师批阅相结合,其成绩按20%计入该课总成绩。论文题目可由教师确定,也可自选题目。
(二)撰写论文阶段
在本阶段需要注意以下五点:
选好论文题目无论自选题目或教师确定的题目,都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想象力;有利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总的来说就是要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作好示范将近年来教研室教师正式发表的与课程有密切关系的学术文章在课堂上向学生宣读,或发给学生传阅。由作者谈选取资料、处理数据、实验验证的方法和过程。这样不仅把教学和科研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且也给学生撰写论文作了示范性的讲解。
抓好资料的选取和自学阅读参考资料时,要求学生作到“四记”。“记心得”:不要抄书,要消化书上的知识,记下自己的理解和心得;“记问题”:记下疑难问题和糊涂概念,以便给教师辅导时提供线索;“记数据”:便于分析比较;记需要实验的东西。
引导学生调查分析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有目的地提出些有特点的工艺现象组织学生讨论,如可以让学生对机床主轴进行分析,从其使用的特点引出力学性能要求是多方面的。通过对主轴所需的各个力学性能要求分析,可以逐步论证出机床主轴的工艺要求,从而深化课堂所学的知识。即使学生的设想可能不够完善,但只要学生自己能主动分析问题,就可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能力。
搞好辅导学生写论文时,教师要随班辅导,这时学生提出的问题比过去上课后自习时提出的问题要多一些,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比较容易的,给学生指出思路,启发进一步思考,不急于回答现成结论,对有共性又较复杂的问题,可以留到课堂解决,这样可提高辅导质量。
(三)实验验证阶段
课程论文有些可能是实验性很强的课题,有的课题甚至需要依靠实验得到的结果来完成,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由始至终亲自动手去做,并可要求学生在实验中做到以下几点:(1)需要做实验的学生首先向实验室和任课教师提出做实验的项目。(2)由学生根据题目的需要和实验室的条件写出实验计划并和教师一道研究实施方案。(3)由学生自己动手做试验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仪器设备的检查等。(4)学生自己动手完成试验的全过程,然后整理实验数据,写出实验报告交教师审阅。
(四)质量考核阶段
可采取学生互相交流、班集体评选与教师审阅相结合的方式,最后推出较好的论文在班级范围内交流。
在课堂教学中增设课程论文需要的教师人数较多,也需要教师有足够的准备及对每个学生的足够重视,对每一个环节的细致考虑和对实验的设备条件要求也较高,因此增设课堂论文的教学方式在以后的实施中还要不断吸取经验,不断改进,使其更趋完善。
参考文献
[1]陈玉科,郑玉亮.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J].中国高等教育,2000,(4):40-41.
高等教育
(1)the effect of the application of video listening texts on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张景京
(3)impact of cultural connotation on word understanding 黄伟
(6)on the schema theory in teach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徐小靓
(8)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rresponding strategic approach for
polytechnics students whose is not specialized and not major in english
徐硕雁
(10)大学英语课导入部分的互动性及教育性 姜华
(11)英语课堂用语的语用学分析 李鑫 陈盼
(12)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策略 刘娟
(14)合作教学模式在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潘丽萍
(15)大学英语生态课堂的失衡状况及对策研究 王静
(17)英语三级考试中的阅读理解题的应试技巧和策略 王国琼
(18)推进项目教学法 构建高职语文与专业课结合的平台 姜静
(19)高校微积分的教学浅析 林喜季
(20)关于高等数学教学中情景创设方式的探讨 邵杰
(22)钢琴曲《彩云追月》音乐分析及演奏处理 张美静
(23)科学发展成人教育的对策探析 俞红梅
(24)关于将雷锋精神融入职业院校班级管理的探索 胡丽芳
(25)浅谈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课程与实训教学方法改革 李满 刘恩锁
(26)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 李花 孟得华
(27)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的教学改革探讨 陆路 李萍
(29)浅谈现代微生物课程教学的改革与体会 宋兆齐
(31)“丑”之我见 苏敏
(32)高职学院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考 王又军
(33)微电影语境短片创作的教与学 吴迎君
(35)大学生毕业论文撰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辛悦
(36)浅议如何做好高校图书馆服务育人工作 颜冬
(37)凝聚班集体向心力 建立和谐大学班级——大学生班长有效管理班级的策略浅探 张旭
(38)参加技能竞赛,提高职业技能水平 张亚东 郑玉娟 孙德刚
(39)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与对策研究 邹静兰
(40)人体工程学在展示中的应用 班乃明
中学教育
(42)大阅读——学生全面发展的营养品 鲍冬梅
(43)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偷懒” 董海英
(44)高中名著阅读教学初探 黄非冰
&
nbsp; (45)语文教学中“关联作文”的实践和思考 蔡登科
(46)作文教学备考策略与技巧 冯华琼
(48)“预习——展示——反馈”教学模式在语文复习课中的应用例谈 褚芳芳
(49)让生活的浪花绽放——浅述体验在作文中的运用 王恒
(50)让“思维”飞一会——浅谈高三语文课堂留白艺术 谭蕾
(51)中学语文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策略 蔡亮
(52)浅谈新课标下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冯军梅
(53)新课标下审美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方略 戈静
(54)细节之美——谈记叙文写作中的细节描写 高立志
(55)综合性作文题型引导作文教学改革方向 冯兴华
(56)2012年高考作文给教学带来的启示 黎静萍
(57)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措施探讨 高尚武
(58)苏北农村初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困难和对策 杨孝雷
(59)谈中学生作文由模仿到创新的渐变策略 葛春荣
(60)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指向 刘军
(61)刍议初中语文诗词教学方法 韩志勇
(62)中考文言文节奏划分的解析 马艳
(63)做一个会激趣的老师 李芹
(64)浅析作文教学中学生的地位 马路
(65)初中语文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 刘晓艾
(66)朗读对初中生的作用之我见 孙子东
(67)高中生不良阅读心理及其优化 王美莲
(68)注重教学艺术性,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成效 王万元
(69)课后练习在初中语文复习中的运用研究 汪东风
(70)“文”和“言”的完美结合 魏杰允
(71)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角色探微 杨爱玲
(72)巧用多媒体,优化文言文的教与学 杨德东
(73)借助想象、联想,提高教学效益 杨家山
(74)回归高中文言文教学 彰显汉语语言魅力 姚春亭
(75)试论在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应避免的误区 于千
(76)浅谈排比在高考作文写作中的有效应用 张玲
(77)情在不言中——谈初中语文情感教育 赵启云
(78)高中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赵宗明
(79)作好读书 达到良好的诵读效果 钟冰
(80)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优化策略 周成平
(81)巧借诗歌三篙力,赢得作文一脉香——浅谈如何在诗词教学中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朱凯
(82)激发学生兴趣,展现文言魅力——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思路浅探 周成荣
(83)浅谈本土文化与作文资源的结合 朱燕英
&nb
sp; (84)如何让学生喜欢文言文 周云田
(85)读出诗歌情韵来 宗玉波
(86)巧设问题情境,培养创新思维 程长胜
(87)数学思想方法在初中二次函数综合问题中的运用 贾兴艳
(89)“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张海莺
(90)立体几何教学之我见 曲显明
(91)树立创新教育意识 提高初中数学教学实效 阮秋月
(92)构建和谐的数学学习氛围 高宏军
(93)初中数学期末复习技巧例谈 吴月军
(94)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多媒体的整合研究 肖云
(95)浅谈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朱秀华
(96)谈影响高中数学成绩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徐晓霞
(97)数学后进生问题的对策思考 仲其龙
(98)农村英语“后进生”产生原因及其转化途径 陈洁
(99)例谈初中英语听力阶梯式教学 陈国强
(100)发挥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陈连红
(101)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方法浅析 陈丽
(102)如何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黄斌
(103)实施任务型教学,创建精彩课堂 李洪英
(104)浅谈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高锦兰
(105)如何提高初中生英语听力 李义满
(106)浅谈高中英语阅读理解题的答题策略 黄德志
(107)初中英语教学中趣味性教学的研究 李慧
(108)我的学习我做主——谈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汤晓蓓
(109)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马宜江
(110)浅谈高中英语文化意识的培养与教学 王辉
(111)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陆洪燕
(112)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许朝银
(113)如何让语法教学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黄斌
(114)九年级英语复习备考策略浅谈 张玲
(115)初中英语教学中新型教学关系的构建策略 王薇薇
(116)新课程教学中政治教师切忌“穿新鞋,走老路” 翟新鲜
(117)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政治教师的教学反思 李铁
(118)高中历史互动式教学方法的探究 齐洋生
(119)浅析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改革 王永波
(120)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突出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裘建
(121)探求初中地理教学的“三模块教学
” 杨梅
(123)多媒体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陈金凉
(124)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效培养的方法 李云
(125)高三物理复习课之快乐小攻略 李小明
(126)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创设有效问题情境 王达浩
(127)浅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傅丽华
(128)生物教学中学生创造力开发与培养的策略 任利军
(129)在生物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洪秀玲
(130)浅谈多元化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崔世林
(131)浅谈提高初中生的体育运动能力 钱书江
(132)如何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贯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 徐军
(133)初中体育教学中推进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研究 许波
(134)高中体育课的准备活动的再认识 杨登轩
(135)浅谈在体育课改中如何提高高中女生的运动兴趣 刘琼
(136)如何解决美术鉴赏课存在的问题 王洪梅
(137)浅谈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杨伟琳
(138)谈肖像素描方法 周游
(139)高中美术教学中实现校本推进策略的研究 黄秋雁
(140)见仁见智各千秋 郭莲
(141)浅谈分层教学理念下的小组合作学习 华翠芹
(142)试论网络环境下家校互动发展的瓶颈及对策 顾建忠
(143)高效集体备课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零玉英
(144)论初中信息技术的高效教学 孙祥
(145)班主任的人文管理艺术 张金丹
(147)浅谈新形势下少先队辅导员的工作策略 陈志斌
小学教育
(148)教学中要注重细节 陆文霞
(149)激活创新思维 闪现智慧的火花 白兰花
(150)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写话 郝妍
(151)阅读教学的方法与感悟 贺秀
(152)架设小学生“作文”和“新意”的桥梁 季文修
(153)聚焦“活”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鲍俊武
(154)创新教育在培智语文教学中的尝试 陈远俊
(155)语文美育思想研究 付金风
(156)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姜玉君
(157)浅谈语文教学中小学生语感的培养 王正婧
(158)创新内容,改变形式,不断提高学生日记写作水平 葛希波
(159)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徐思花
; (160)研究习作教学策略 提高学生习作水平 华学红
(161)最是书香能致远——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 王素君
(163)农村小学生作文思路拓展的几点思考 李桂芝
(164)电教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应用浅析 李尚海
(165)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李永明
(166)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解题能力之我见 林素霞
(167)浅谈低年级写字教学 刘庆庆
(168)为有源头活水来——小学作文教学初探 马学瑾
(169)小学语文教育对张扬儿童自塑个性的研究 李金跃
(170)互动——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钱瑜
(171)探讨小学生语文基本技能的培养 施淑梅
(172)联系生活实际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史林艳
(173)书香润泽校园,阅读充盈生命——关于小学阅读指导的几点思考 施彩华
(174)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魏志东
(175)浅谈低年级作文教学策略 许东
(176)学以致用为根本 黄红兰
(177)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尝试 杨颖
(178)广开言路 培养低年级学生说话能力 薛玉珍
(179)小学语文有效认知教学策略研究 周月侠
(180)如何让阅读教学高效 张小飞
(181)构建以评价为主导的个性化作文教学策略 吴英
(182)挖掘生活源泉 优化作文教学 朱荣梅
(183)优化小学写作教法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杨志权
(184)走进文本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朱作梅
(185)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策略简探 陈士高
(186)智慧应答 成就精彩课堂 孙华峰
(187)用趣味开启小学低年级数学之门 丁平
(188)优化课堂教学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人 李伟杰
(189)创新数学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顾建芳
(190)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基本途径 扈善国
(191)打造小数数学高效课堂刍议 毛志林
(192)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教学策略探索 李杰
(193)把握“五度”,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谢怡梅
(194)小学数学教学浅探 孟令巧
(195)浅析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王玉东
(196)如何培养学生的猜想、验证、拓展能力 严正光
(197)启发式教学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钱永梅
(198)让英语课堂“活“起来 杨丽娟
(199)试论体态语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蒋蓉蓉
(200)小学英语教学中情感的重要意义 章慧
(201)提升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探究 殷艳
(202)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朱晨霞
(203)浅谈课堂评价的激发作用 赵宝森
(204)在沟通中寻求和谐——浅谈小学生与父母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陈永红
(205)向往“至圣”的道德理想境界——由《中庸》的一句话想到的 郑丽芹 冯兆海
(206)整合电子白板技术,搭建信息技术课堂新平台 黄勇
(207)用语言浇灌,以情理育人——谈班主任的语言艺术 李勇
(208)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罗晓明
(209)在情境中激感的火花 孙佳
(210)开展游戏教学 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田原
(211)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创新能力 谢祥斌
(212)浅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张美红
(213)试论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意义 张素美
(214)浅谈小学美术作业的评价方式 谢环
(215)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例谈 陆卫
(216)农村小学美术课改十年后的思考 冯素云
(217)多途径提高农村美术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张淑华
(218)浅谈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赵彩凤
(219)爱是一种责任 石云秀
幼儿教育
(220)充分利用农村环境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 王玉春
(221)简谈如何进行刚入园幼儿的教学工作 常媛静
(222)阳光体育 快乐体验 方娅萍
职业教育
(223)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黄喜超
(224)中职语文分层次教学实践总结与反思 程迎春
(225)浅谈如何提高中职生的语文素养 丘素珍
(227)听说读写在小班化语文课堂中运用策略 孙国军
(228)不仅仅是生命活力的颂歌——刘成章《安塞腰鼓》创作风格解读 郝雪琴
(229)中职语文兴趣教学——《雷雨》一文课堂教学的尝试 张峰
(230)比较法在电工基础教学中的应用例谈 郭菊兰
(232)谈谈中职数学的分层次教学 谭鹏
(233)做好职中毕业生就业指导 实现职业教育社会功能 金霞
(234)浅谈几何形体在素描学习中的作用 金书芳
(235)运用图书馆资源激发职业学校学生的写作 林慧
(237)谈中专生静物素描训练方法 蒋成瑞
(238)?a href="baidu.com"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陈
畚谋镜闹魈逍约捌湟庖宓纳?杨科
(240)研究性作业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作用 刘芳
(241)浅谈钳工实训安全教育 孙宏林
(242)引发学习兴趣 激发求知动力——幼师地理课堂教学克服学生学习障碍的实践与思考 武洪川
(243)中职电子电工课程有效教学的探究 孙玉锋
(244)职业中专《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项目教学法 崔涛 燕子连
(245)浅析中职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张建伟
(247)小议中职生实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张军
教育探讨
(248)《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教学设计 毕红书
(249)《家》教学设计 李素芳
(250)《人有两个宝》教学设计 潘玉蓉
(251)《学棋》第二课时 汤维克
(252)19.《钱学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吴新华
(253)《二氧化碳的功与过》教学设计 翟其君
综合文稿
(255)浅谈怎样做好女工工作 袁金蓉
(256)小组工作在涉外收养儿童心理辅导中的应用 邱文婷 何丽菲
(257)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模式的探讨 闫彬
(259)关于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相关关系的论述 许云祥
(260)浅谈陶瓷质量检验工作的重要性 曾良焕 郑永泉 陈炎良
无
(f0003)《读与写》杂志教育教学刊投稿须知 无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提高;策略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12-0071-01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占有重要作用。作为一名教师,要使每一堂语文课都达到这种效果,就要调动每个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兴趣。所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同时还能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其他学科也起到潜移默化作用,使学生身心健康,快乐成长。如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虽已是老生常谈了,但不得不说其确有价值值得人们投入精力去思考、研究。以下谈谈我的教学经验。
一、重视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语文教学负担重,课时少,语文老师必须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教师必须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与时俱进,积极改进教学方式,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向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提高教学效率。
1.注入新的内容,突破课堂局限。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而新课标认为学生是关键,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如教《出师表》一课,课前可以让学生多方收集有关三国历史及人物的资料,查找、积累描写诸葛亮的古诗词、故事,然后在课堂上交流自己所了解的情况,激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使其酝酿出对语文课堂浓厚的学习兴趣。
2.导入氛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的导人有很多种。根据文本的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情境创设,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师要从实际出发,精心设计符合学生年龄及心理特点、满足多层次学生需求、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让每位学生在自身能力范围内饶有兴致。例如学生在鲁迅的《雪》一文时,播放《塞北的雪》,那优美的旋律和清新的画面一下子就把学生吸引住了,这就有利于学生与作者进行感情思想交流越深入,有利于深入领会课文所抒发的鲜明独特的思想感情,受到文章含蓄美和形象美的感染,而那时,提高教学质量也就自然水到渠成。
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实施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可谓“春意闹枝头”,一系列符合“新课标”要求的课堂教学模式,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坚持“以生为本“原则,并且坚持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充分的利用语文教学教材,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是适应了时代的发展,体现了尊重教育的规律,也是我们对传统语文教学做了深刻反思之后的必然选择。
1.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如七年级下册《三颗枸杞豆》、《我们家的男子汉》等文都是童年趣事的课文,情感描写细腻,我们完全可以充分的用此点燃学生内心的正义之火,促使学生积极交往,增强“情感”的感染力
2.教师要在教学设计中要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只有教师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才能创造出生动而有激情的课堂。因此,语文教学活动应当顺应学生乐学好动的特点,给学生创造尝试、表现的机会和条件,引导学生讨论,帮助他们跳出被动灌输的困境,把学生引进主体参与的广阔天地,激发学生的活动性、自主性,使学生很自然地用语文问题思考,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主体性由此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三、实施分层教学的艺术,实现学生学习的目标
要想进行分层教学,教师首先就要将学生进行分层。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文基础存在客观的个体差异,通过实施分层教学,才能有效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平行班中实施分层教学,是教学实际的需要,是贯彻语文新课标的要求,也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
1.在备课时,为如何给目标定性,将它分得所谓分明“A、B、C三层一清二楚”,有些甚至无法细分,即使勉强分出,也不知是否恰当。因此对ABC三层学生提问,应有不同的设计提问,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为学生预设成功、让学生体验成功、让学生再次渴望成功的过程,教师如果把这个过程把握好了,那么因材施教便也真正落到实处了。
2.作业分层是学生持续发展的途径。学生的作业能准确、完整地反映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是教学反馈信息的主要形式。对于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布置提高型、应用型的作业,对于基础薄弱的同学,同样要为他们“开小灶”等,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
此外,课堂时间只有短短的45分钟,而若想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与正确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语文能力,单凭有限的课堂时间是难以完全实现上述目标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课外学习的习惯,这些好的习惯都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多层次、复杂性的过程,要实现初中语文教学方法创新的有效性要考虑到方方面面。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学,要结合新课改理念,讲究和实施课堂教学艺术,使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激发学习兴趣,发挥学习的主体性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使每个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改为独立思考与学习,从而达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这样才能搞好初中语文教学,才能做到功成正果,才能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邵永俊.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提高初中语文质量[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2007.
【关键词】初中;语文;微课程设计
在日常的实践教学活动中,伴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以及教学手段的日渐丰富,基于目前的网络信息时代大背景下,微课程教学方式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也得到了大量的普及应用。通过开展微课程教学能够促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因而,应当倡导以传统语文教学为基础,同时应用具有良好互动价值的微课程教学方式来促进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不断创新,并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一、微课的含义
“微课”这是近些年来在国际教育圈流行的一个词汇,这是一种教学形式可以应用到绝大多数的课程教学之中,它是由美国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在线服务经理DavidPenrose最先创造,采用了建构主义理论,主要的应用方式是通过互联网实现网上在线学习,以及手机等移动终端的移动学习方式。微课是通过最大化的压缩课堂上教师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讲解重点的教学知识点,在大约十分钟的时间内讲清楚一个问题。微课不仅为学生学习提供了详尽、精湛的学习资源,同时以其相对短小的视频长度,通过对于一些零碎时间的利用,提高了时间的利用率,对于教师的日常教学也提供了明确目标的作用。
二、初中语文微课程设计
(一)教学流程设计
学校的日常学习,这种情况基本相当于以往传统的授课方式,即通过课堂上的师生面对面互动交流教学方式,教师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通过制作微视频的方式辅助进行教学工作。
学生的自主学习,这种方式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能够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学习内容。
(二)微课程资源结构设计
在对微课程进行制作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对其进行特色鲜明的命名,从而对学生形成吸引力;其次微课程要求的是内容短小而详实,因此必须对于教学重点内容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从而引出要探讨的内容;虽然微课程时间很短,但是在时间上要求很精简却在内容上要求非常详实,因此对于微课程的主题思路过程的设计也显得十分重要;最后还要在知识点讲解完成之后对于学生要有一定的互动过程,从而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式的学习过程。
三、初中语文微课程的具体应用
(一)应用微课,理解课文内容
在初中语文课程当中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而学生因为生活经验有限致使其在对于某些课文内容的理解方面存在一定的困惑。而微课程的所具备的具象化,形象性的特点恰好能够与教材设计缺陷实现互补。
例如在讲授《观潮》一文时,大多学生由于没有去过钱塘江,甚至都未曾到过海边因此对于潮水的涨落没有明确的概念,因此文中所描述的宏伟气势也就难以感受的到,而教师若是通过应用微课程视频则可向学生直观的展示钱塘江潮的雄伟气魄,进而再结合以文章当中的描写如“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来促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二)应用微课,解决课文疑惑
在课堂教学之中开展师生互动问题探究活动,可有效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解决学习难题。应用微课程教学,将课文当中的矛盾因素同学生学习感兴趣的方面以及课文深入进行有机的结合,寻找出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并通知密切相连。
例如,在讲授《雪》一文时,学生常常会对一些比喻描写感到困惑,不明白其具体的作用价值何在,对此教师可应用微课来找出相应的比喻描写,如:“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然后可通过多媒体设备配上小孩子被冻的通红的手,以及另一幅普通小孩子的手,通过对比学生自然而然的便能够深刻的感受到文章中所描述的寒意。由此学生也便能够更加快速的进入到学习状态,并在不经意间化解了疑惑问题。
(三)应用微课,培养写作兴趣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同时写作也促使生活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学生在作文写作时常常会感到不知从何写起,所写出的作文也常常会出现空洞、缺乏真情实感,其本质原因还是由于学生没有立足于生活实际进行作文写作。而应用微课教学则恰好能够借助其直观性的感受来促使学生将作文写作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起来。
如在对学生指导“孝亲”题材内容的写作时,可以在学生写作前向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如《感恩父母感恩教育》、《别让等待成为遗憾》、《孝亲为了明天更好的记忆》等公益广告。在课程教学的广度层面,可将对于家的概念适当的延伸与拓展,例如将我与父母的小家可拓展为我与父母及祖父母的大家庭,并由此可导入《中华有福,孝老是福》,以及针对如何爱家而展开拓展活动,并由此可导入《勤劳人家,福运长久》等相关公益广告内容。在这样的较为氛围中学生的孝亲、感恩之心被唤起,学生在写作之时自然也就有话可说。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合理应用微课教学,可更为有效的激发其学生的情感体验,此时学生更加高效的掌握并理解课文语言,促使学生能够从内心深处体会到所学课文的思想情感,进而推动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军.初语课堂微课程的实践与思考[J].语文教学之友,2015,(5).
[2]唐轶.利用微课程建构翻转型课堂初探――“议论文的思路和结构”课例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5).
一、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浓厚的兴趣,能促进学生学习;持久的兴趣,能促成发明创造。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形成一种强大的内驱力,主动地学习语文。
1.巧设导入,激发兴趣。俗话说的好:“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犹如一段动人的乐章、一幅精美的图画,其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入方式,如音乐导入法、故事导入法、悬念导入法等,进入新课的讲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迫不及待地进入新课的学习中去。
2.组织竞赛,激发兴趣。每个人都有好胜心,初中生也不例外。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寓知识于竞赛中,组织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竞赛活动,鼓励学生参与竞争,激起他们的好胜心,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比、追、赶、超的过程中积极地掌握所学知识。
二、坚持以生为本,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应以学生为主,教师、文本都应该为学生服务,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发展学生思维,开阔学生眼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主体,完全控制着学生,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不许学生提问,否则被视为“插嘴”,被视为扰乱课堂纪律。长期以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被粗暴地剥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无从发挥,不难想象在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能收获什么。那么,教师如何做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1.教师要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增强学生课堂主人翁意识。把学什么、怎么学的话语权交给学生,以此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完成语文教学目标。正如魏书生所说的:“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
2.教师要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导者、参与者、促进者,合理有效地控制课堂教学。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话题,平等发表自己的见解,恰当、巧妙地把新旧知识、课内外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呈现给学生,给学生提供有效的思考线索,并且对学生的思维成果及时反馈、点评。这样,教师与学生就能通过语文课堂真正一起完成学习任务,共同成长。
三、鼓励学生质疑,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
质疑是发现之始,是创造之母。人类的创造活动无不是由提问开始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放下架子,建立一种双向互动的探索质疑方式。即教师在教学重点、难点上设置一些典型问题,引导学生打开思路,大胆质疑,从而把教学活动变成一个探索性、研究式的学习过程。
1.深入引导,鼓励学生对课文内容提出疑问。课本所选的文章大多是经典之作,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些名家作品也不可能十全十美,尤其是那些“预习提示”“理解”,只能作为阅读时的引导和参考,切不可盲目全信。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课文、预习提示、注解中挑小错误,让学生明白课本不完全是权威,课文也不都是无懈可击的,学生的观念改变了,思维活跃起来,敢于向课本提出疑问,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
2.放下架子,鼓励学生对老师讲授的内容提出疑问。教师不是万能的,也有可能犯错,我们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对教授的内容、得出的结论提出质疑,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一节“综合阅读”上,我请学生谈谈周瑜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经过讨论,得出了:他足智多谋,处事果断,工于心计,风流潇洒,毫放爽朗,我表示同意,请同学们记下来。突然,一位学生说:“我不完全同意这种看法。”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出现了小声议论。我鼓励他继续说下去。他说:“在《三国演义》的第44~47回中,作者写了周瑜的嫉妒心强,好几次因为诸葛亮比他强而想杀死诸葛亮,他还埋怨上天“既生瑜何生亮”。我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这个问题,他们发言踊跃,各抒已见,对我的启发很大。这不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吗?
四、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解决教学难点
(一)信息技术与教师教学有效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为了充分发挥教研组的集体智慧,强化教研组、备课组的功能,我们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作为研究、探讨的平台,并以电子文件的形式将每个环节及时储存。同时,将它挂在内部网络相应的位置,随时修改、补充,以备交流、研究不时之需。我们除了运用信息技术的可兼容性优化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运用信息技术的先进性加强教学研究过程中的专家引领作用、运用信息技术的可交换性加强教后反思和案例研讨外,我们还设想运用信息技术的可重复性,加强教师同事间的合作与互助。尝试的程序和设想如下:
1.教学诊断
以集体讨论的形式分析拟进行教学研究的班级学生的学情,确定研究主题,选定教学内容,探讨并确定本次实践研究已具备和待具备的因素及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等。
2.合作基础上的分工
根据教材特点和教师自身的教学风格,结合学期教研计划,落实执教者、本次主题的活动组织者、观课小组的配搭、观课具体任务的分配和小组观课结果的汇报、观课表、课堂教学调查表的设计、及其他相关具体工作的分派与落实。
3.教学设计
以说课的形式开始,执教者主讲,同伴提供各自的见解。主要任务是:解读教学内容,分化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步骤,选择教学方法,确定教学媒体,设置教学评价、反馈形式。在此基础上,定出教学设计初稿,做出配套的教学课件,挂到网上,随时接受优化建议,即时改进。
4.教学组织、实施与管理
执教者在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实施课堂教学,观课者按原定方案进行观课并记录、评价。
5.评价反馈
执教者根据课堂实践与原先的教学设计进行分析、反思,自我评价;观课小组根据课堂观察,对预设与生成在课堂上的体现进行反馈,评价得失,分析原因,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同时,收集、统计课堂教学效果调查反馈信息,通过分析,挖掘教学实施环节的相关问题,为下一循环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然后根据评价反馈,从教学设计环节入手,开始新一个循环的研究,如此反复研磨,直到较为满意的教学方案浮出水面。
(二)信息技术与中学生语文学习有效整合的研究
1.课前预习方面
根据新课内容和教学需要,将预习环节从传统的提前看书、消除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拓展成为利用可能的媒体工具查找更深入的问题及相关信息。
2.课堂学习方面
为了让学生为理解他们所经历的世界做准备,教学设计时,我们非常强调“做”的过程。多媒体真实情景提供、人机互动等优势使学生尽可能地经历“做中学”的课堂学习过程。
3.课后作业方面
信息技术的介入,使作业在内容上呈现出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巩固、延伸、互补等特点;教师可将当天的作业挂在网络上(班级建立QQ群),学生如有需要,随时可以查找;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通过教师推荐的相关网址进行自主学习;在形式上,除单读独完成的作业之外,还设置需合作完成的作业。
4.信息管理方面
随着网上学习时间的增长,学生下载的资料、信息越来越多;加强下载资源的管理已是当务之急。我们建议学生以文件夹的形式按学科分类,培养信息梳理、管理能力。
(三)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各种课型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我们以改变课堂教学行为为切入点,努力尝试运用信息技术提供的丰富的学习资源及其强大的网络功能、超文本功能和交互式功能,让学生从多种形式、多个角度去认识、理解、掌握语言知识,努力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的课堂教学体系;同时,将整个课堂教学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让作为教学工具的信息技术贯穿、统领整个教学过程,切实提高教学效益。
(四)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研方式的整合尝试
信息技术的先进性同时也给教研方式的革新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的教研活动由传统的书面通知转向短信通知、网络通知,既方便又快捷;并步入“教学诊断——教学设计——上课、观课——研讨反思——修改完善——再次实践”的运行模试,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集体的智慧,实现了由传统的“执教者单干型”向“备课组全体人员参与合作型”的转变;活动彻底从以往不重过程的单次搞定型转变为重视过程的循环往复型,而这一过程是显性的,我们可以从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反思的不同稿版中看到活动中教学研究逐步成熟的历程。此外,我们的教学研讨不再以公开教学的形式来圈句号;除了教研过程的循环往复、逐步跟进之外,我们还以教学反思、教学案例、教学论文的撰写等形式来总结得失,并体现我们进一步的思考;同时,通过网络相互交流。
二、结果与反思
关键词: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 现状 对策
语文是一门应用广泛、接近生活、内容丰富多彩、有情趣的学科,应该是学生易感兴趣的学科,但现时农村初中的语文课堂还存在“教者累,学者厌,效率低”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贫困农村初中教学设施匮乏、教学评价机制滞后、教师整体素养不高、学生学习状况差,致使语文教师还没有真正落实新课程评价观,造成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差。那么,农村初中如何“落实新课程评价观,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呢?作者结合多年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实践,谈谈见解。
一、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设施匮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语文教学配置相应的设备。”但是,现实是农村中学的教学硬件设施极其匮乏,在农村中学中一些教师上课依然面临“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本书”的尴尬境地,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教师面对学校简陋的硬件设施,要想增加课堂信息容量,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甚为困难。
(二)教学评价机制滞后
新课改已实施十几载,应当突破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但现时的农村教学评价机制停滞不前,有关教育部门还没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新课程评价体系;学校、家长、社会评价教师的标准还没有切实改变,还是停留在分数、升学率上。
(三)教师整体素养不高
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普遍教学思想陈旧,创新意识淡薄。部分教师不思进取,放松了学习,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差,穿新鞋走老路,机械训练,忽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四)学生学习状况差
学生缺乏学习语文的动力和热情。由于现时农村留守儿童较多,监管力度不大,学生有违纪行为,某些学生无心向学。一些学生偏爱数理化,认为数理化学起来有头绪,容易见成效,容易提高分数,而语文课难学,不见头绪,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都不见成效,以致不愿意花时间学习语文。
二、改变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现状的对策
(一)树立新课程评价观
思想决定行动。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曾说:“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需要解决许许多多的问题,我想最重要的问题,仍然是转变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为了确保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确保课程改革根本任务得到完成,必须树立新的课程评价观,新的课程评价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评价内容综合化
新课程评价观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与积极的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说道:“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2.评价方式多样化
现代课程评价体系主张全面、整体、积极地评价学生的能力。既考察知识技能,又评价情感、态度和学习习惯;既考察学习结果,又关注学习过程;既有客观评价,又有主观评价;既有定量评价,又有定性评价;既有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又有学生互评……
3.评价主体多元化
传统的评价主体多为单一化(主要是老师),而忽视了评价主体的多源性、多向性的价值。现行的评价观推行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把评价的目标定位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发挥评价的激励性和发展性的功能,其核心目标是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而,评价的主体不能单一化,而应由“教学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构成多元评价体系,让他们都能参与课程评价,有效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二)巧用课堂评价策略
课堂教学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习实践、关注学生努力、关注成功体验。教师要努力以真诚的语言、亲切的语调、鼓励的言辞、温和的表情、友善的微笑、期待的目光、宽容的态度有效调控评价过程,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促使学生的心理常常处于“跃跃欲试”的状态。
1.使用有效的评价语
在众多评价方式中,教师的口头评价仍以可操作性强、评价内容涵盖面广、评价结果直观性强、评价时间灵活等优势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始终在评价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1)评价语言要遵循准确性。
对于学生的评价,要准确、切忌含混不清。课堂中,有时教师面对学生的发言不假思索、无所用心,或含糊不清的“嗯”、“啊”应对回应学生的表现,与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渴望被评价的心情是极不对称的,极其缺乏责任心。当学生存在问题时,要明确告诉学生对在哪里、错在何处。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切中要害,评到重点。
(2)评价语言要遵循激励性。
无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功或失败,教师对他们的语言评价都应当具有激励性。鼓励学生不要放弃,树立信心,坚持学习。孙双金老师常说:“好学生是夸出来的。”他善于夸,不但课堂评价语实在真切又精彩纷呈,而且善于在开放互动的教学情景中利用生成的资源鼓励学生质疑。
一次,他在温岭上公开课,让提问提得好的学生把问题写在黑板上,问题后面写上学生的大名,以此激发学生提问和发言的热情。一个环节后,黑板上写上了“陈奔腾”、“王思渊”、“陈涛涛”三个学生的名字,孙老师指着这些名字进行阶段性评价:“我们班同学一放开就了不得!我最喜欢你们放开,不要拘束。我看到这三个名字就觉得温岭是有文化的。陈奔腾,王思渊,陈涛涛――思想的渊源,思维的源泉,涌出来的是奔腾,再流出来的是涛涛(全场大笑)是不是啊?了不起!”这种随机生成的评价语,能不露痕迹地发挥评价的作用,既是对三位学生作出了高度赞扬,又极大调动了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评价语言要遵循导向性。
诚然,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可以任意妄为。因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这一导向的过程其实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
[课例]《斑羚飞渡》教学设计(片段)
教师问:“对于老斑羚舍生帮助壮年的、幼小的斑羚跃过悬崖的做法,对此,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说:“我觉得那只镰刀头羊最愚蠢,它完全可以不站到老年斑羚那一拨去。”
教师:“为什么?”
学生说:“因为它是领头羊,它应该继续活下来带领那些得以生存的斑羚群。再说,它舍生救下那些斑羚后,那些得以继续生存的同伴也不会感激它。”(此时有不少同学纷纷表示了赞同。)
教师说:“那么,当你遇到危险的时候,你不希望自己的爸爸妈妈来救你吗?如果他们不来救你,你怎么想呢?”
学生甲回答:“我会想,爸爸妈妈真狠,平时都说爱我,关键时候不来管我了!”
有学生乙说:“我可是希望爸爸妈妈来帮我一把的,有他们在我身边,我才有战胜困难的信心。”
学生丙说:“我认为老斑羚舍身救小斑羚是爱自己种族的行为,只要能够保留住自己的种族,死了也值得!”
教师说:“是啊,说得有道理!”
在以上教学片段中,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换位思考、移情体验,让学生置身其中,将心比心,从而感受到老斑羚这样做的可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了无痕迹,自然贴切,让教学过程成为学生高尚的精神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2.采用有效的评价方式
现代课程评价体系主张全面、整体、积极地评价学生的能力。既考察知识技能,又评价情感、态度和学习习惯;既考察学习结果,又关注学习过程;既有客观评价,又有主观评价;既有定量评价,又有定性评价;既有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又有学生互评……每一种评价都有独特的功效。很难说哪一种评价方式最理想,最科学。评价要注意以下几点:
(1)以学生评价为主,教师评价为次。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课堂行为的评价是课堂评价的主体,评价的标准从知识转向了能力。把老师的课堂评价能否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合作意识、浓厚的学习兴趣及能否引导学生加深对基本理论和概念的理解等作为评价的基本要求。为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努力改变单一的教师评价模式,努力改变教师是评价权威的现象,把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评与互评。例如,“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将学习任务分给各小组,然后通过小组汇报的形式检测,每组轮流派代表汇报,客观公正地评价本组和别的小组在读写活动中的表现。这样课堂气氛和谐了,师生、生生关系更加融洽。
(2)以激励性评价为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对学生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要根据学生的原有基础,对后进生的进步多加肯定,培养其上进心;对优生适当提出更高的要求,激发其更上一层楼的愿望。
(3)评价时要关注个体差异。
由于受其遗传及生存环境等多因素的影响,学生个体之间显现多元的不均衡性,认知方式、个性特征、学习习惯、生活特点、兴趣爱好等都是千差万别的。我们评价时,不能“一刀切”,一把尺子量。“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出一批好学生”。如:针对比较聪明而学习存在一定困难的学生,教学过程就多侧重于他们的学习习惯等方面的评价。不求其全,但求走实每一步,让教师的课堂评价作用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
参考文献:
[1]赵福祺,李菀.语文教学实施指南(初中卷)[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
[2]秦训刚,晏渝生.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出版社,2003,5.
[3]周立群,庞车养.语文新课程教学论[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