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企业诚信经营论文

企业诚信经营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5-10 16:15:4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企业诚信经营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企业诚信经营论文

第1篇

诚信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和发展。物流业作为现代服务业,不只是在车辆、仓库等硬件方面的竞争,还有诚信等软件竞争。物流诚信是物流企业对社会和客户的一种基本承诺,即公平、公正、高效、守约地把商流活动的物质成果传递给最终消费者,并忠实地为物流信息使用者们提供优质服务的品质。通过加强对物流企业的诚信管理,可以提高物流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加客户满意度。

2007年5月,江苏省交通运输协会组织开展了“江苏省汽车运输行业质量管理办法、诚信服务百家优秀企业”推荐评选活动。2007年8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在北京举行首批物流企业信用评价A级信用企业新闻会,并向社会了首批20多家A级信用物流企业的名单。有关协会组织评选活动并把企业的信用状况公示出来,正是说明了诚信对于物流服务业的重要性,希望通过宣传报道诚信经营的典型,引导我国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增强诚信意识,加强信用自律,树立以“诚信为荣、失信为耻”的观念,形成“知法守法、诚实守信、兑现承诺、失信必惩”的行业氛围,创建健康有序的物流市场竞争环境。

2、物流行业存在的诚信缺失现象及产生的原因

现阶段,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诚信缺失现象较为普遍,分析原因,导致我国物流市场诚信危机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物流企业投入不足导致的诚信危机。由于物流业准入门槛低而利润高,物流成为近年较热门行业而引起市场的广泛关注。部分企业实力差,设施、设备条件非常有限,也纷纷加入到物流行业。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于是采取非正常手段拿到客户订单,但最终因为资源不足、服务能力限制不能完成合同条款而造成违约,在利益与金钱的驱使下把诚信丢失,从而失信于客户企业。

2.企业管理不完善导致的诚信危机。部分物流企业管理水平差,个别员工的操作失误导致企业失信于客户:比如广州某物流企业把客户特地从国外买回来寄回老家给妻子的结婚周年纪念礼物弄丢;本该发送到深圳的货物被运到了上海;因为送货员的粗心而把当天要发送出去的货物落下,导致送货时间延误,货主无法准时收到货物;有的货物就算准时到达,运到的货物却不正常破损;某物流公司由于经营管理不善,欠了货主一大笔货款无法偿还,最终选择卷款逃跑,等等。类似这样的事件,在我国物流服务市场时有发生。

3.物流企业缺乏职业道德导致的诚信危机。某物流运输企业明明知道客户要求承运的禁运品,但是还向客户承诺可以进行承运只是运费很贵,最终赚了小钱却丢失了宝贵的企业信誉;有的物流公司对不了解物流运作的客户漫天要价;部分第三方物流企业还存在着实际服务水平和承诺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差异。这些物流服务失信的现象在实际的操作中更是屡见不鲜。

4.物流企业与客户双方不信任导致的诚信危机。

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客户企业双方在合作的执行过程中,一方面要利用各自的核心能力进行合作,在另一方面又为保护核心能力和商业秘密而设置壁垒,这必然会引发伙伴间的不信任,甚至引起战略伙伴间的不合作,也导致合作双方的成本增加和服务质量降低。另外,部分客户企业担心与第三方物流合作后,自己对物流失去直接的控制力,一旦双方的协作中出现问题,比如第三方物流企业不能完全理解并按照客户企业的要求来完成物流业务,就可能会出现物流失控的现象。

3、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诚信管理的建议

物流企业想尽快摆脱陷入“诚信危机”处境,必须重视物流诚信管理的重要性,正确认识物流企业在诚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应对的方法和措施。

1.政府、行业协会加强管理。

制定规范的行业准则,建立严格的物流市场准入制度。政府要加大对物流业的投资力度,做好基础设施建设,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并对能够诚信经营的物流企业,给予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和激励。通过制定行业准则来促进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诚信经营,使从业人员形成共同的道德价值观。比如物流采购联合会推出的A级诚信物流企业的评选,无疑将为物流行业营造诚信守法的市场竞争环境。

2.完善物流法律法规。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有一部分第三方物流企业利用相关的法规、制度中存在漏洞来进行违法经营,谋取小利,而危害客户企业利益和我国物流业的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立法部门加快速度完善相应的物流法律、法规,使双方企业在合作过程中有法可依,出现问题时也可找到解决的办法。《快递服务》邮政行业标准于2008年1月1日起实施,将进一步促进和规范我国快递服务的发展。

3.开展培训教育,树立诚信观念。员工是企业的主体,企业要将物流诚信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使诚信管理成为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管理层倡导并大力推动合法经营诚信待客,通过经常的培训教育和潜移默化,努力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和谐、讲诚信的企业文化气氛;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荣誉感。诚信观念的树立也有利于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客户企业之间开展互信合作。

4.大力发展和完善物流保险业。大力发展和完善物流保险,推动我国物流责任赔偿制度的完善。物流保险制度可以看作是对物流业的保障和激励机制,为经营者分担行业风险。但是物流保险的发展在我国现行的市场环境下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在于市场环境不完善、市场主体的特殊性、物流保险产品不完善,以及物流业和保险业之间缺乏信任等方面。物流公司和保险公司之间要不断加强对话,争取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对推动物流市场和保险市场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5.物流企业要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实力和服务能力。物流企业要全面提高自己的整体实力,不断提高物流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宽自己的业务范围,以满足日益发展的物流市场的需要。完善企业的物流设施设备,积极学习先进的物流技术、经营理念和管理制度。提高企业员工的专业知识。学习国外物流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提升企业本身的竞争力。从而更好地满足客户的不同要求,并在客户心目中留下“诚信经营企业”的印象,增加客户企业对本企业的信任感。

4、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速度加快,第三方物流服务业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同时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物流企业要建立良好的诚信体系,学习先进的技术、管理理念,不断增强企业自身竞争力;相关管理机构和权威部门则要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指导、舆论监督引导,努力创造良好的物流市场竞争环境和行业氛围,以促进第三方物流企业诚信经营,以利于我国物流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联辉,王坚强.企业物流外包风险分析及其防范.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5

2.李松庆.使用第三方物流的诚信.江苏商论,2005(10)

3.黄大容.物流外包的合作风险分析与对策.物流技术,2005(11)

第2篇

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其诚信体系究竟是靠什么来维护,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美国:以我的荣誉起誓,撒谎的代价很大

存著名的弗吉尼亚大学,有一条规定,每个新生都必须存杰弗逊的铜像面前宣誓,不得背叛荣誉体系,“我以我的荣誉担保,我没有说谎、欺骗和偷窃。”在平时的作业、论文或者考试中,也必须要存首页上写下一段誓言:“我以我学生的名义起誓,我在这次作业(或考试)中没有给予或接受任何帮助。”

美国的考试从来不需要监考老师,也不用监视器,因为只要你作弊了,就一定会被同学揭发。被举报作弊会受到严厉的惩罚。或许我们会疑惑,揭发后会不会导致同学关系的破裂?但在美国人的眼里,他们则会认为这是一种正义的表现。

英国:政府民间齐努力,严厉打击欺诈行为

面对社会上的种种不良现象,英国政府和有关机构采取的对策是,加强对欺诈事件的调查和曝光,以名誉、经济和刑事等惩罚方式来改善社会环境。政府存关于修改公司法的白皮书中提出,财务审计中的欺诈将成为新的犯罪行为,企业负责人如果不能向审计人员提供有关公司财务状况的“诚实的信息”,可能面临入狱两年的惩罚。

消费者协会之类的民间机构也非常注意企业的诚信问题,鉴于性质不同,它们把监督的侧重点放在一些性质看上去不太严重、但损害了消费者权益的问题上。例如,2002年英同消费者协会发起“诚实食品标签”运动,对超市食品的包装说明进行抽查,曝光那些名称夸大事实或说明文字有误导性的产品,通过这种方式来警告厂家和销售商耍更诚实。

德国:建立全国数据库,监督处罚措施严格完善

德国主要由政府出资,建立全国数据库,并组成全国性的调查网络,形成以中央信贷登记系统为主体的社会信用管理模式。征信信息主要供银行内部使用,服务于商业银行防范贷款风险和央行金融监管与货币政策决策。

在德国,个人的消费信贷已占银行贷款总额的30%以上,更有50%的德国人贷款买车、买房,使用信用卡更是“家常便饭”。而这些都是离不开德国已经普遍建立的个人信用制度:个人可以通过信用方式获得支付能力而进行消费、投资和经营。

个人信用可以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数据、事实和行为来标明,良好的个人信用档案可以视作个人的第二张身份证。个人可以自由流动,却有一个伴随终生的社会安全号,通过这个无法伪造的号码,每个人拥有一份资信公司做出的信用报告,任何银行、公司或业务对象都可以付费查询这份报告。

有过不良的民事记录,甚至刑事记录的,如诈骗、空头支票、欠款不还、破产等,在你要贷款、上保险和求职时,都比清白人麻烦得多,要多掏利息或保险费率,而且,这些事迹还会成为终生的污点。

日本:诚信成为全社会的信条

日本的诚信教育几乎贯穿人的一生,存家庭中父母经常教育孩子“不许撒谎”,到学校里耳濡目染的是“诚实”二字,到公司里“诚信”几乎是普遍的经营理念。

日本公司有企业伦理教育。1996年,日本经团联针对企业不诚实不正直的行为制定了企业行动,后来又创立了经营伦理实践研究中心。

日本企业弄虚作假一旦曝光,即使不倒闭也要大伤元气。2002年1月曾被日本人视为“白雪公主”的雪印公司,以进口牛肉冒充国产牛肉卖给同家,引起轩然大波。经媒体曝光后雪印公司于当年4月倒闭,公司主要责任人被追究法律责任。

正因为诚信教育在日本已经深入人心,所以无论个人还是单位,弄虚作假被曝光即为社会昕不齿,个人身败名裂,单位信誉扫地。

瑞士:诚实守信的先行者

瑞士人之所以能保持较高的社会公德水准,根本原因是他们诚实守信的传统民族精神。瑞士人很早就将诚信入法,1907年瑞士国会通过的《瑞士民法典》是世界上最早制定的民法典之一。这部法典的第二条规定“任伺人行使任伺权利,或履行义务,均应以诚实信用为之”,使诚信原则成为民法的基本原则。

许多瑞士服务行业都实行事后付账的方式,将账单寄到家中,在规定的日期内支付,其基础靠的就是信用。

第3篇

论文摘要: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诚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灵魂。然而,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存在着诚信缺失问题,严重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和开放型经济的形成。因此,进行诚信制度建设迫在眉睫,对诚信问题进行探讨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我国企业经营中的诚信危机,严重地阻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已引起了中央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我国社会化信用体系建设也开始启动。但建立完善的诚信制度,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而且企业经营诚信的维持比经营诚信的建立更为困难。要使我国企业经营重建起诚信之风,我们必须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加以努力。

一、营造诚信经营的宏观环境

企业经营的诚信之风的重建,不是单个企业的事情,而是一个全社会的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形成。政府要特别重视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倡导企业按照价值规律、竞争规律、供求规律办事,为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要破除评价企业经营状况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的思想;要强化经营诚信的教育,健全经营的诚信评估体系和约束机制等。

1.发展和普及信用文化。塑造诚实守信的经济人格,对于信用文化建设具有必不可少的支撑意义。无论否定个人物质利益追求的正当性,还是片面张扬个人的利益需求和利益动机、漠视人的道德诉求,都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完整的经济人格。人既是自然主体,又是社会主体,既有自然的属性,又有社会的属性。作为自然人,他有生存的本能,需要获得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即利益,这种需求是经济人逐利动机的自然基础;作为社会人,他是经济关系的人格化,体现着一定的社会关系,包括利益关系、交易关系、道德关系、情感关系以及政治关系等。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人们在社会关系中具有无法消解的同一性、依赖性,反映到人的意识中,就是良心、同情心、责任感、正义感,就是对他人权利的尊重。对于一个具体的人来说,这两个方面如何组合,既取决于它的社会存在,又取决于它对自身社会存在的具体把握。我们应该运用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帮助人们正确把握自己,张扬人的积极、善良的方面,塑造健康、完整的经济人格,形成普遍信用自觉,为信用文化建设奠定人格基础。从根本上说,信用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是扎根于人们内心的观念和意识。所以,要加强市场经济的道德建设,让“诚实守信”的理念深入人心。一是要加强信用教育,培育“信用至上”的全民意识和社会道德;而是要加强舆论的正确引导,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道德氛围,使人们真正认识到信用的重要性。

当前最要紧的是,政府要切实加强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全民的信用观念。要提高全民的信用意识,决非一朝一夕之事。不妨利用行政、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种手段广泛进行信用宣传和教育。要造成一种态势和氛围,打击那些失信者、背信者、无信者、骗信者。推广信用文化也是当务之急,利用一切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使诚实、守信的企业和个人获得方便,让失信者受到惩罚。这样才能真正逐步培养起整个社会的信用,发展和普及信用文化。

2.完善和加强信用立法和执法。企业经营中的诚信缺失,大量的属于道德层面,有些已上升到法律层面。目前企业不诚信的经营行为已经危害到了整个社会经济运行和安全的程度,不用重典、姑息养奸将后患无穷。参照发达国家的经验,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必须立法先行。因为法律手段不仅是政府管理经济的基本方式,也是制约信用的重要组成部分,立法的目的是创造一个信用开放和公平享有、使用信息的环境。立法包括多个方面,如银行信用方面的立法,非银行信用方面的立法,规范商业信用和消费信用行为的立法,规范商业授信行为的立法,规范信用中介服务行业行为的立法;等等。尤其应强调的是,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失信惩罚机制,明确在市场经济中失信的法律边界是什么、失信到什么程度将给予何种程度和形式的制裁。通过这种失信惩罚机制的设立,迫使社会各社会各主体行为趋向守信,让守信成为守信者的通行证。

目前我国在信用方面的法律法规还基本上处于空白状况,要把信用体系建立起来,最急迫的是抓紧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立法的核心应突出界定的三个关系:

一是界定好政府行政公开与保护国家经济安全的界限。建议把:“原则上所有政府信息都要公开,不公开即保密是例外;政府信息是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一切人可以平等地获得信息;政府对拒绝提供的信息负有举证责任,必须提供拒绝的理由;政府机关拒绝提供信息时,申请人可以向法院请求司法救济”等立法原则写入法律。并且明确国家秘密的范畴。国家秘密不能实行信息公开。划清这个界限,不仅是建立信用体系的要求,也是我国建立符合世贸组织规则要求的政府管理体制的要求,因此是当前最重要的立法。

二是界定好商业秘密与公开信用信息的界限。

三是界定好消费者个人隐私与公开信用信息的界限。这是立法的难点和重点。没有这方面的立法,就无法进行消费者信用调查评价工作。消费者信用评价体系建立不起来,消费信贷,信用销售就无法扩大规模。

一方面是建立信用体系的紧迫性,一方面是信用体系缺乏法律基础,这就对我国的立法程序提出了重大挑战。建议在信用立法上要特事特办,分清轻重缓急,在近一二年内首先出台《信用信息公开法》、《商业秘密法》、《隐私权法》、《消费信用保护法》和《个人破产法》,抓紧修改《统计法》、《档案法》、《商业银行法》、《公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和《破产法》、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也应着手制定。除完善立法外,还需加强执法,提高执法水平,加大打击的力度,当前要特别对制假贩假,恶意欠偿逃债,严重坑害消费者权益,其他企业利益和国家利益的现象,严加惩处和制裁。

3.建立和健全市场信用体系。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不仅有一整套针对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而且公民个人都拥有一个终身的社会安全号,里面储存着公民的学历、就业、信用记录等多种信息。如果相关机构与公民发生业务联系,可以对此进行查询。一旦公民有了不良信用记录,对此人的惩罚就不仅仅是银行,而是关系生活方方面面的机构,生活的阻力将无处不在。在这些国家,许多人把信用看得和自己的生命同等重要。因为,信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人生必不可少的“通行证”。

我国过去以行政查办和政治教育为主来规范市场秩序和提升商业信用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建立健全由个人、企业和政府信用有机组成的市场信用体系是当务之急。

建立市场信用体系,首先必须培育市场信用主体,这是我国能否建立信用体系的关键,我国不可能经历美国那样长期市场竞争的过程,也不可能一下子培育出像穆迪、邓白氏这样超大规模的信用服务企业。但我国毕竟已经迈出了探索的步子,一批信用服务企业逐步走向了市场,要使我国尽快形成有竞争力的信用市场主体,还有大量工作要做。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建议采取三种模式

一是积极培育与国际接轨的大型信用评级公司。对已经取得信用评级资格,积累了一定经验,有良好信用的评级公司,为他们加快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政府有关部门的信用信息可以首先对这些企业开放,同时给予信贷、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帮助这些企业建立信息加工处理能力较强的商用数据库,提高信用评级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是抓紧建立消费者信用评级服务企业。可以采取上海市的做法,政府引导推动,委托公司经营,条件成熟后企业与政府完全分离,实行市场化、商业化运作。笔者认为,鉴于我国还没有建立保护消费者隐私的法律,目前消费者信用服务企业的市场准入的门槛比较高,每个省不宜超过2家,经过几年的发展,全国大型消费者信用服务公司不应超过10家。

三是加快建立企业信用调查评级公司。这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关键环节。建议从整合行政资源入手,把工商、税务、质检、海关、贸易、交通、银行、证券、保险、公安、法院、质检、药监、环保等方面有关企业信用的信息和数据作为重要信用资源,国家投资建立数据库,把各方面的数据集中起来,以此作为信用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按照建立信用服务企业为的市场准入要求,加快培育从事企业信用调查评级服务的公司,条件成熟后有偿向公司转让数据库或数据资料。

其次,要不断规范中介组织的行为,对蓄意出具虚假验资报告、资产评估报告及审计报告、质量认证等的中介机构,要严格依法追究责任,直至取消其相关职业资格,严防中介机构与企业合谋欺诈的情况发生。

再次,要尽快建立个人信用制度。个人信用制度的建立应包括多个方面。(1)建立健全全社会的信用网络查询系统。依据客观、公正、独立的原则,培育个人信用调查与评价的中介机构,建立起个人信用记录的档案,以对整个信用作出整体评价。同时,应建立一个全社会共享的、公正的个人资信咨询网络,使跨行业、跨系统的资源实现共享。(2)制定权威性和统一性兼备的个人信用制度评估标准。配合个人信用制度的实施,应由权威机构统一制定我国的个人信用评估标准,由信用评价机构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法,在建立个人信用档案系统的基础上,对每一位客户的授信内容进行科学、准确的信用风险评级。(3)充分利用商业银行,邮政金融机构等先进的综合网络等信息传导手段,按客户设置户头;以个人基本账户为核算基点,统一管理个人客户资产负债等业务,并为客户提供所需的一切金融服务。个人的一切资金往来都以这一基本账户为基础,分类连续记录个人客户的金融业务活动,通过建立个人信用基本账户系统,最终实现金融机构为客户服务的多项功能,也为推行个人信用制度奠定基础。(4)落实完善储蓄存款实名制。这是个人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信用证明,是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体系的重要基础。作为商业金融机构,应以此为契机,促进和保证制度的落实,并根据个人信用状况开展分层次、个性化的特色服务,拓展面向居民个人的零售业务领域,增强市场竞争力。(5)创建个人信用制度所必备的外部环境。提高全社会的信用制度,大力推行银行卡、个人支票、网上支付等先进支付手段,完善自助银行、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的推广普及,最大限度地提高支付方式的现代化。(6)落实相关配套措施。建立个人信用制度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各有关部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个人信用中介机构等部门的密切合作与协调配合。因此,应由国家出台有关个人信用制度的法规,落实有关的配套措施,明确各部门所负的职责,完善相关制度规定,使个人信用制度登记、评估、使用等符合法定的程序,在法律的框架范围内合理运行、规范发展。

4.规范政府行为,强化政府监管。政府的行为应限定在其职能界定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社会经济活动既不能越权干预,更不能违法行事,以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据一项对29个国家的实证分析表明,政府行政权力的限制和司法的独立程度与国民的信任度之间表现为高度的正相关:对政府权力限制每上升1个百分点,信任度上升1.5个百分点;司法的独立程度每上升1个百分点,信任度上升8个百分点。因此,政府的权利必须受到法律的严格规制和社会的有效监督。(2)必须割断政府行政权力与市场利益之间的联系,减少政府官员的寻租机会,并加大惩治腐败的力度。(3)通过提高政府信用引导社会信用发展。(4)淡化对地方政府经济增长指标的考核,强化经济发展特别是可持续发展的考核内容,逐步弱化地方保护主义的体制基础。(5)地方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危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具有优胜劣汰等“自净化”功能,市场主体的信用能通过市场本身加以建立并逐步延伸,失信行为能得到较好的抑制。但是,良好的信誉并不能单纯依靠交易者自发形成,特别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会造成信用市场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加之我国制度供给的不充分和对失信行为的惩戒不力,必须靠政府强有力的监管和引导来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信用秩序。政府监管主要体现在对守信行为的激励、防止失信行为的发生和对失信行为的惩戒上。

二、构建诚信经营的微观基础

在微观上,必须看到全社会企业经营诚信的重建,是通过一个个企业来实现的。为此,企业必须建立起经营诚信的自律机制。

1.认真制定企业经营的诚信准则,照章经营。企业通过制定明确的经营诚信的准则,使企业明确自己的社会使命和社会责任,明确企业应该为国家、为客户、为职工做些什么;使职工明确怎么做符合经营的诚信准则,怎么做违背了经营的诚信准则,把企业经营的诚信准则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

2.强化企业家群体的自律垂范作用。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企业经营的诚信与个体经营的诚信协调统一,最重要的是企业家群体的自律垂范。企业经营的诚信准则由企业家群体制定,企业家群体应率先执行企业经营的诚信准则,不能只说不做,更不能说一套做一套。

第4篇

关键词: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竞争力;波特钻石模型

中图分类号:F72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8-0029-02

一、引言

汉正街,即古汉口之正街,是一个具有530多年历史的水陆商埠。汉正街位于汉水与长江交汇的北岸,凭借于优良便捷的水运条件,在明末清初之际,便呈现出“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宵明”的商贸繁荣景观。1979 年汉正街人冲破传统计划体制的束缚,恢复开放市场,赢得了“天下第一街”的美誉。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汉正街市场在走下坡路。2000年的一项排名,让“天下第一街”汉正街遭遇当头一棒:汉正街从全国十大批发市场的“老大”退至“老八”。1982年,浙江义乌市场,销售额仅是汉正街的45%,而在20年后即2002年,义乌市场销售额已是汉正街的3倍。

二、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现状分析

(一)生产要素方面分析

1.地理位置。汉正街小商品市场位于“九曲通衢”的武汉市,交通十分便利。以武汉为中心水运航线面积180×104平方米,在陆路交通方面,京广铁路把华北、东北各省与南方诸省连接起来,汉丹铁路与焦枝、襄渝线相接,可达西南各省,武大线到九江后,又可达福建、上海。公路交通也十分发达,形成了以武汉为中心的纵横交织的公路运输网路。但是汉正街自身交通状况却十分恶劣,汉正街地处特大城市的心脏部位,受到城市规划与管理制约,生存空间受到一定的限制,再加上处在口区属于老工业区,在规划与定位上采用的是“商住一体”模式,楼下商城,楼上住宅,商居混杂,市场内部道路狭小,交通不便。

2.人力资源。首先,技术工人储备丰富,汉正街地处口区,是武汉的老工业基地,共有各类工业企业220家,产业工人10.5万人,其中技术工人的数量相当丰富,如汉正街的经营户王昌仁与王昌忠两兄弟,他们发明了“曲线地板”并且获得了德国金奖专利;其次,该地区集聚了众多的高素质人才,武汉有全国重点大学7所,各种大学、院校、科研机构近20多所,科研院校云集,但这些真正与汉正街尤其是汉正街的经营户联系在一起的却非常的少,很多技术都是靠技术工人自己摸索与模仿出来的,很少与专业技术人员合作;最后,稀缺企业家资源,汉正街的经营者已经更换了好几批人,能在业务做大后继续向制造行业发展的人很少,成功的更是凤毛麟角。主要是因为大多数人存在“小富即安”的意识,经商者在富裕起来以后,多数选择了退出养老而不是继续创业,有些人专门依靠门面租金生活[1]。

3.自然资源。湖北是一个资源大省,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与矿产资源,基础重工业也比较发达,完全有能力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资源的供给(如纺织面料生产所需的各种棉、麻;塑料制品生产所需的各种化工原料;文体用品生产所需的橡胶、羽毛、造纸原料等,湖北都能找到)。但是汉正街自身并没有自然资源或者特色资源的储备。

4.资本资源。汉正街商品市场一年的销售额已经达到一百多个亿,平均每个经营户的年销售额达到85万,其中大户以及一些品牌产品的都在百万以上,有的还达到了数千万元,但是目前汉正街市场中有数亿的民间资本处于游离、闲置的状态。这些资本,对于几十万投资就可以规模生产的小商品及其他非资本密集型轻工业来说,作为企业启动资金还是相当可观的。

(二)需求条件

1.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年交易额、经营面积、商品种类都是不断增长的,总的来说汉正街市场总的产品有着巨大且不断增长的需求。但是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的销售对象主要是农村,而且交易重点集中于湖北省及周围省市。主要是因为汉正街小商品市场更多的是通过品种更新和成本压缩,而不是通过技术创新和创造高附加值产品去满足客户的需求。

2.虽然汉正街市场交易额虽然一直保持着增长的势头,但是规模远远小于义乌小商品市场。市场的巨大需求导致企业在市场周边出现,企业增加与扩大,又促进市场的发展,两者互动才能形成有规模的产业集群。但是汉正街市场并没有形成相关的产业集群。

(三)支持与关联产业

1.就地兴办制造业的企业少。由于地价、租金等费用昂贵,大多数企业选择武汉郊区或邻近县市寻求发展,而且一些原材料和生产规模化比较高的企业直接去浙江、广东投资生产,使汉正街市场上本地占有率不到5%,仍以商品代销为主。自产商品仅占市场交易额的2%~3%,销售的大部分产品来自广东与浙江,只有服装、塑料、小商品、副食以及一些日化用品是武汉或者省内生产。

2.供应商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的小商品生产,出品主要是以仿制为主,研发费用很低,对产品和技术的持续投资和创新不足。

3.信息途径少,传递速度慢。日常交易活动的信息通常是依靠各个经营户之间的交易网与人际关系展开,多是个人之间的口换,不可避免地导致信息不畅通、不对称的情况发生,阻碍了销售渠道的拓宽。汉正街开办了自己的信息网络,但在上面供求信息的企业很少,从事网上交易更是屈指可数。

4.缺少专业化的物流配送产业。汉正街内已经形成数十家专门从事运输和托运的企业,货物发送范围北至黑龙江、南至云南,几乎覆盖全国。但企业规模一般较小,经营手段单一,往往是用自备的小型货车进行公路运输。目前,物流运输行业在汉正街还缺乏有效的管理,企业交易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多次发生运输企业将财物卷走的事情。

(四)企业发展战略和竞争环境

1.企业的战略来看,企业的目标是企业战略的核心内容。大多数企业还停留在“代销”经营模式中,没有自主经营品牌,从而陷入了同质低价的恶性循环中。

2.从企业竞争环境来看,国内竞争的活跃程度与该产业竞争优势的创造保持有密切的关系。汉正街市场与温州地区相比,地域色彩并不浓,也没有排斥外地企业和人员的心理,因此形成了一个相对开放的经营环境,这为吸引外来资本和创业人员提供了健康的竞争和合作环境。

(五)政府

1.政府大规模拆迁扩修道路、提出“二次创业”、修建“汉正街第一大道”等一系列措施进行市场改造,但大多注重市场规模的扩张,忽视了对市场产品品质的监控,使市场缺乏规范发展的约束机制。

2.由于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分跨江汉、峤口两个行政管理区,因此对汉正街市场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体制;而且在发展税源经济的主观意识的引导下,各区加强小商品市场的建设力度,使得低水平、同质化、过度竞争状态愈演愈烈。

三、对策分析

(一)既要明确自我定位,继续面向农村市场,又要提高商品质量,诚信经营

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汉正街小商品市场首要做的是继续保持农村的市场定位,适当向中档市场进军。一方面,不恰当的市场需求定位会使汉正街失去自我升级的动力,如若一味强调市场的转型升级必须转向销售高档商品,会因商品价格的大幅提升,失去以往的广大农村客户。而对于城市消费者而言,由于受业已形成的对市场内产品价格低廉的印象和消费惯性思维的影响,如若市场内商品价格大幅提升,城市消费者也不会为此买账。另一方面,农村消费需求正不断增加,农村消费市场的潜力还在不断的扩大,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国家出台了各种政策来刺激农村消费市场,可以说农村市场存在的潜力是不可估量的,因此,要继续坚持汉正街小商品市场面向农村市场的定位,但是“面向农村”不代表卖“水货”、“假冒伪劣”,要提高市场内商品的质量,提高市场主体素质、诚信经营。只有这样,汉正街市场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稳步健康的发展。

(二)对小商品市场实行统一的规划和管理

建立汉正街小商品经济特区,归属武汉市相关的部门直接管辖赋予其完全的经济、行政管理权限,统一规划市场的发展,并通过经济特区的形式,整合市场资源,完善市场功能,拓展市场发展,同时可借鉴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发展经验,在市场管理中推行“划行归市、分类经营”格局,按商品类别划分经营区域,同类商品在同一经营区。这样既有利于市场的统一管理又便利了消费者降低了其搜索成本,避免因消费盲目无序搜索而产生的市场内道路拥堵问题。

(三)转变传统的营销理念,发展配套物流

目前,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经营户的市场营销理念还比较落后,大多数厂商只采取实物交易的方式,电子商务等信息化工具很少被涉及,引入现代市场营销理念,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要加强对电子商务的宣传力度,让商家知道可以在网上交易,另外对其进行电子商务的技能培训,再次政府应加快法律条文制定步伐,搞好商情网的建设和利用,构建一套完整的网路体系,制定优惠措施,降低费用,保障网络营销的诚信,鼓励人们网上销售与网上购物。最后,建立完善的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和物流系统,使人们能够方便安全交易的同时,也能享受快捷的物流配送服务,实现款到发货的交易行为。

(四)打造本地商品的制造中心和研发中心

政府应积极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投资于生产基地和产品研发,如对产品研发投入进行税收减免;建立专业化的培训机构;放松具体定价权的管制等。同时要加大对中小企业专业化生产的扶持力度,积极培育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品牌,实施品牌带动战略。

参考文献:

[1]李晶.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发展――对汉正街都市工业区发展的思考[D].武汉: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王铛,史芬芬,肖芳.专业商品市场经营模式的变革――以汉正街市场为例[J].商场现代化,2007,(4).

[3]朱文尧.汉正街市场志[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7.

第5篇

关键字:建筑工程;招投标;问题;成因;解决措施

Abstract: the 21st century,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 type of construction market got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bidding has slowly towards specialization, standardization, but in this process there are still a lot of problems not to be neglected. This paper is mainly targeted at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the bidding process, existing problems and causes to make analysis, and in the light of the problem of the unreasonable science,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measures.

Key word: building engineering; Bidding; Problem; Cause; solutions

中图分类号:TU7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近年来,经济的发展使我国的建筑市场异常火爆,建筑工程的招投标也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话题。为了规范建筑工程的招投标过程,使之科学化、合理化,我国的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为保证规范的招投标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坚实基础,有效的解决了其中的一些腐败问题,但是工程的招投标毕竟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它具有商品市场的特性,所以发展至今,它的运作仍然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政府要想做好这项工作,必须不断的结合它的发展现状、发展环境,全面的看待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确保规范工作的正确开展。

建筑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行政干预仍有较大影响

从表面看,很多建筑工程项目在实施招投标的过程中,是建立在双方平等互利的原则之上的,整个项目的招投标过程也是按照国家和地方的规定来进行的,但是我们透过表面往实质看,却发现很多建设单位的招投标是受到各方各级的行政干预的,建设单位并不是通过招投标来选择施工单位的,而是事先已经由行政单位内定了施工单位,再通过公开招投标来走个过场罢了。这种表里不一的现象在全国各地的建筑招投标过程中是广泛存在的。

串通投标

所谓串通投标就是指在建筑工程的招投标过程中,建设单位违反有关程序采取手段限制竞争的行为。具体的说,有两种方式:一是投标者互相串通投标。在参加投标之前,想参与投标的建设单位通过事前的沟通,以口头、书面、电话等形式互相报价通气,达到自己的不良目的。二是投标者和招标者互相串通投标。在公开招投标之前,招投标者泄露标底,破换正常的招投标工程,达到不法的目的。

寻找借口,规避招标

主要表现在通过手段将整个的建筑工程项目化整体为部分,再分配给不同施工单位。国家规定,如果一个建筑工程的各种工程建设施工费用估价在50万元以上,包括50万,那么这个项目必须进行公开招投标。所以,有的单位为了不实施招投标,把符合规定的项目人为的进行拆分、肢解,化整体为部分,从而使整个项目免于招投标。或者是把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分阶段报批,只申报部分项目,从而使每一次的项目都达不到法定招投标数额,从而免于公开招投标。

建筑工程的招投标市场存在不正当竞争

主要表现在招投标双方未来达成双方的不正当利益,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对整个招投标的过程进行干预,排挤其他投标者,严重的干扰了整个建筑工程正常的招投标工作秩序,破坏了招投标工作的公正性,造成招标项目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招标的意义。

评标、定标方法不科学、不合理

很多招标单位在进行招标之前,没有做好充足的功课,在进行整个项目的招投标过程中,设立的评标、定标方法不科学,使整个招投标过程失去了秩序,甚至使许多不怀好意的投标者钻了不合理方法的空子,让这个招投标失去了原来的意义,还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6、招投标工作完成后招标方与中标方违背原来的合同

据法律规定,招投标工作结束后,中标者应该在中标通知发出的30日内,与投标者订立合同,合同依据招投标时双方出示的文件订立。但是实际情况是,在招投标工作之后,双方有一方违背当初的招投标文件,以各种理由,各种借口,随意变更施工内容或要求,增加投资额,造成整个投资超出之前的计划,之前的招投标失去了意义。

存在的问题的成因分析

国家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完善,法制建设健全,导致国民的法制意识不强

虽然前面提到国家为了规范建筑工程的招投标市场,使之走向规范化、专业化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纵观整个的法律法规,惩罚招投标市场的违法行为的法律法规十分少见,惩罚的力度的措施也不够。这就导致一些招投标单位和个人对这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缺乏,法律意识淡薄。所以才会在整个的建筑工程的招投标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违法行为

整个建筑市场的供求关系严重不平衡,从业人员的素质。

因为市场的供求不平衡,所以整个市场出现了激烈的竞争,有些单位和个人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就往往会铤而走险,做出违法的行为。

我国诚信经营的意识薄弱

因为我国现在仍然处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阶段,所以虽然市场经济已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占主导地位,但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作用的结果及传统文化占据一定的地位,诚信经营的意识还没有深入到我国国民心中和企业的文化中。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看重的更多是人情世故。另外,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全国统一信息平台整合工作滞后于现实监管需要,从而给“暗箱操作”者提供了机会。

行政部门本身存在着一些问题

我国目前的行政单位由于工作量大,人员复杂,本身的建设工作就存在着一些问题。在加上目前建筑市场处于建设高峰期,项目规模大、数量多、分布广,许多建设项目法人作为一次性业主缺乏工程项目经验,建筑市场必然会产生大量问题。而行政单位的工作能力有限,不能对其实施很好的监管,问题就这样出现了。

四.应对这些问题的措施

1、完善制度、加强监督、加大执法力度。当前,项目业主虚假招标,承包单位“陪标”、“串标”、“挂靠高资质企业”,建设市场主体各方对招标过程中的异常现象已是习以为常,其主要原因是招投标还没有真正走上法制化轨道,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对有关人员的违纪违法行为惩处力度不够,打击不及时。因此,为防止招投标走形式,应积极完善招投标“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监督管理部门加强监督管理。

2、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建立规范有序的竞争机制。杜绝不合理的竞争体制,加强评标、定标工作的管理,全面推行无标底招标。明确资金到位情况,严格限制业主供材的范围,坚持合理工期、合法分包、杜绝转包。

3、规范评标过程,完善评标方法。在招标文件中应该对评标的相关事宜进行规定,为评标过程中各个单位的投标价格的比较提供统一的口径,使得投标文件具有价格上的可比性。同时要求公开唱标,有标底评标的要求标底绝对保密。评标时应综合考虑技术标、商务标,尤其应以技术标为核心,不应片面追求低价,同时投标应以合理低价中标为好。

五.结束语

从上面的分析研究中我们看到,建筑工程的招投标我国的发展确实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着我国建筑市场的有序发展,和建筑施工的专业化、规范化进程。这些问题不仅是建筑部门本身的问题,行政单位在这其中也有着不小的责任。在未来,如何使建筑工程的招投标工作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实现高质量的理想化投标,是建设工程企业经营管理者考虑的重要课题,也是摆在行政单位面前的一道难题。希望在未来,建筑行业能够按照“公平、公正、公开、有效”的原则树立起我国招投标制度的良好形象,为我国工程项目市场的良性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张昕 蒋晓红 建筑工程招投标中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被引用 4 次)[期刊论文] 《浙江建筑》 -2009年1期

[2]朱珩琰 建筑工程招投标存在问题分析与对策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16期

[3]蔡辉鹏 论建筑工程招投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13期

[4]王英 曾 关于建设工程招投标工作的若干思考 (被引用 9 次) [期刊论文]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ISTIC EI PKU -2000年3期

第6篇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2012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9.4万亿元,其中运输费用4.9万亿元,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52.5%,由此造成巨大的物流费用损耗。目前全国范围内公路货运协调、调度及综合控制能力大大滞后于公路与车辆的发展速度,公路上行驶的汽车,有44%处于空驶状态,由此造成的无效消耗每年高达100亿元人民币以上。相反,美国的公路货运货车空载率仅大约为10%;英国货运车辆的空载率从1980年的33%下降到2004年的27%,目前仍在不断下降;德国道路货运空载率从20%减少到了17.9%[2]。

高空载率使我国的运输成本乃至物流总成本很难降低。尽管如此,我国的物流业仍保持快速发展,各企业将物流服务作为“第三利润源”,力图寻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而运输作为物流系统中重要的功能环节,其发展的前提是必须克服货车空载这一瓶颈,所以有必要对空载问题进行专门研究,提出公路货运空载问题的系统化解决方案。

1 文献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公路货车空载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角度包括货运车辆空载率的形成原因、不良后果以及空载率的具体解决对策等几个方面。

吴爱东(2002)[3]从21世纪中国物流业的经济环境与市场前景进行分析,指出高空载率是影响和制约中国物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桑茹(2006)[4]在研究中指出,空驶现象是导致许多物流企业的收益较低的影响因素之一;王恒(2007)[5]对传统道路交通运输模式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做出优化改进;王彩霞[6](2010)分析了空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中小物流运输企业应对运输空驶的措施;

Alexander Schone(2000)[8]等在文章中提到为了降低空驶率,日本最早实行了共同配送模式;Alan McKinnon(2005)[9]针对英国公路货运中的空驶现象做过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对策和评估指标。

从上述文献来看,学者大多从公路货运空载的某一原因进行分析,然后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这种研究能够对某一原因开展较为深入的分析探讨,但对空载率问题的系统化解决方案目前尚未有深入的研究。因此,本文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利用鱼骨图方法分析了导致公路货运空驶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从政府、企业、个体三个维度进行系统分析,提出解决空驶问题的系统化解决方案。

2 公路货运空载问题产生的原因

系统工程理论认为,一个系统的最终绩效受系统内部要素和系统外部环境的影响。对于公路货运系统而言,内部要素包括公路货运企业和从事公路货运的个体司机,而系统的外部环境主要跟政府政策有关。因此,我们认为导致我国公路货运空载率居高不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究其本质,可以归结为政府、企业、个体三个维度。只有进行全面分析,才能从长远角度有效解决空载问题。

鱼骨图分析法(Fishbone Diagram Analysis)是由日本管理大师石川馨先生发明,又名石川图,是一种发现问题“根本原因”的方法,也可称之为“因果图”。为了系统地探求公路货运空载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以利用鱼骨图的分析方法列出,如图1所示。具体原因阐述如下。

2.1 政府层面原因

①物流管理体制不健全。目前我国物流社会化程度较低,物流管理体制混乱,社会化大生产、专业化流通的集约化经营优势难以发挥,规模经营效益难以实现。分散、低效、高耗的物流组织形式和低水平、条块分割的物流运作方式,使物流过程中的物资消耗十分惊人。

②政府对物流市场的监管力度不够。部分经济管理部门、行政执法单位对经济主体的准入、登记、备案、年审以及经济活动管理不规范、不系统。物流管理企业制度化的法律法规尚未出台,且物流业涉及多个监管部门,在管理方面存在重复交叉,难以划分各部门的职能,存在监管空白。

③区域观念严重。很多地区运输管理部门区域观念较严重,对外地车辆层层设卡,限制为外地车辆配载,致使外地车辆只能空车返回。

2.2 企业层面原因

①物流信息系统不健全,合作机制不完善。目前,我国只有少数的物流企业采用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由部分企业建立的物流信息系统规模小、信息量少、服务范围窄,货源信息与车辆信息不能及时沟通,导致有货无车,有车无货的现象普遍存在。

②多因素制约下难以对运输业务整体考虑。受资金短缺、技术落后和人员素质偏低等因素的影响,企业难以对运输线路,车辆运行和配载进行合理规划,导致车辆利用率低下,运输市场基本处于自由运行状态。

③客户对运输服务要求苛刻。目前我国物流市场中有些客户,片面追求缩短物流周期,没有给运输车辆留出足够的回程配载时间,致使车辆来不及组织回程配载而放空返回;有的要求运输车辆只能为本企业服务,不允许回程配载其他货物,而通过适当调整运费的方式补偿车辆回程空驶的消耗。但这只是站在企业的局部利益考虑,忽视了因车辆空驶造成社总消耗的增加。

④特殊运输企业回程配载难度大。一些公司专门从事特种货物运输,如商品汽车、危险品、冷冻及保鲜食品等,这类车辆回程配载相应货物的难度大,有些汽车因受结构限制不能配载其它货物,只能放空返回。

2.3 个体层面原因 由于我国公路呈现低固定成本、高可变成本的特点,公路货运的进入相对容易,越来越多的个体商户从事公路货运行业。个体户以其灵活、机动的特点成为公路货运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但由个体户小、散、杂、乱等特点所引起的公路货运问题也日趋严重。

目前,我国公路货运诚信体系尚未健全,个体户缺乏信 誉保障。部分物流业主只重利益,不顾安全,不重视人、车的来源,防范意识淡薄,导致货物损坏丢失现象严重。

另外,个体户从事的运输多为货物配送,但是大多数分销商进行货物配送时,对车辆的利用率不高,去程满载货物,完成配送后往往空车返回,缺乏回程搭载意识。

3 国外经验借鉴

方便、快捷的公路货运已经成为欧美国家交通运输的主力军,随着长期的货运发展,它们在降低货运空驶率方面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维持较低的空驶率水平。

美国是典型的“车轮子”国家,具有全球最发达、最高效的卡车货运系统。为了降低公路货运空驶率,美国首创甩挂运输[10]方式,是目前世界上甩挂运输发展规模最大、管理体系最完备的国家。美国的甩挂运输有高度发达的信息化作为支撑,另外美国政府还为甩挂运输提供了宽松的挂车管理环境,在多年实践中逐步建立起一套以牵引车为主体、“挂车有别于卡车(包括牵引车)”的法规体系。大量研究和实践表明,采用甩挂运输对于提高运输效率、发展多式联运、节约物流成本、促进节能减排乃至减少主干线公路交通流量等,具有显着的成效。

为了减少空载现象、提高运输效率和降低配送成本,日本积极发展共同配送,企业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横向联合、集约协调,实现效益共享。日本政府整合中小型卡车运输企业,把货运企业按照区域和货物种类的不同,组成了不同的联合合作社[11]。中小型卡车运输企业以联合合作社成员身份加入运输系统,实现车辆的合理调配。

德国重载货车卫星收费系统的[12]实施,提高了货运市场的信息化,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空载率。货运企业与业务需求方(货主)实现联网,以便实时获取运输业务信息,及时安排运输车辆。使用车辆调度系统与所有车辆保持实时联系、对其进行监控,并优化运输线路,信息高度发达的优势使寻找货源变得方便、快速。

4 公路货运空驶问题的系统化解决方案

政府、企业和公路货运个体是造成公路货运空载率高的核心主体,本文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政府、企业和个体户三个层次提出解决公路货运空驶问题的系统化解决方案。具体如下图2所示。

4.1 政府层面的解决方案 作为市场调控有形的手,政府应当积极推动交通运输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运输结构调整,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加强运输行业制度管理,促进市场有序竞争。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物流运输业的宏观调控,完善运输市场准入制度,加强货运企业资质管理;适度限制个体运输车辆的发展,对现有个体运输车辆加强集约化管理;扶持和促进国有大型运输企业通过联合、重组、兼并、入股等方式整合社会运力资源,形成规模化经营。从而提高市场控制能力,遏制市场无序竞争,逐步建立统一、高效的货源管理和车辆调配体系。

②加强各省市运输行业的协调与合作。交通部门应加强与各省市交通运输部门的协作,努力实现各省(区、市)道路运输管理网站的链接,及时向社会公布道路运输行业情况,逐步建立GPS共用信息平台,对尚未开发的信息子平台,要进行联合开发,实现区域统一。另外各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收费制度,取消不合理收费站点,弱化地方保护主义,禁止为外地车辆设置关卡,实现公路货运行业自由竞争,从整体上降低空载率。

③加强物流机构的协调和监管力度。以物流机构为依托,建立完善的货源管理体系和配载体系。各地物流机构之间建立稳固的横向联系和合作伙伴关系,对过往车辆进行配载。对于长期稳定的货源,可实行双向定班定线运输方式,合理安排运力,开展稳定的双向物流,避免无序竞争。同时发挥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的作用,在全行业内联合生产加工企业、经销商和物流企业,建立产业集群或联盟,站在供应链共赢的高度,整合运输资源,建立货源与运力资源共享的物流体系,最大限度的提高车辆利用效率。

④大力发展甩挂运输。发达国家实践经验表明,甩挂运输是一种先进的运输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实载率,降低平均运输成本,我国已经在多个省份开展了甩挂运输试点工作,实践证明,甩挂运输模式较传统运输模式平均单位运输成本下降了10%至20%,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了15%至20%。

今后一个时期,政府在推动甩挂运输发展还需要做好五个方面工作。一是支持甩挂运输企业发展。要通过税收、财政补贴等方式支持甩挂运输企业,还要给予甩挂运输通行费用优惠。二是各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甩挂运输模式,如“专线型”甩挂模式、“一线两点”的甩挂运营模式、“长短途结合”的网络型甩挂运输模式等。三是加强站场等配套设施建设,形成以国家公路货运枢纽为核心,集疏便捷、辐射城乡的综合货运网络。四是强化甩挂运输技术支撑,全力构建覆盖全国的现代物流信息网络。五是鼓励企业成立甩挂运输联盟。政府部门要帮助企业完善网络式运输,解决联盟的工作制度、政策统一、陆路运输衔接以及相互给予对方优惠政策等问题,把合作机制常态化[13]。

4.2 企业层面的解决方案 随着物流成本的持续上升以及物流利润的不断压缩,物流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生存下去,就必须提高自身车辆的利用率,对空载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同时借鉴国内外同行的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输管理办法。

①建立货运信息平台。建立基于物流基地的电子信息平台,大企业主导信息平台,引导中小企业合理有序进入并协调发展,通过诚信评级制度,确保各参与主体的诚信资质,使信息真实性得到保障。以强大的网络系统为支持对平台信息进行收集、评估,为货主、物流公司、货运公司和司机等交易主体提供信息联动服务,为政府部门提供数据信息,使信息得到快速响应、对称流通,提高市场透明度,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②合理调整运力结构,有效整合运输资源。一是要合理控制、管理企业自备运输车辆。一般生产制造企业和商业企业的自备运输车辆利用效率都较低,经营自备车队不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15]

二是大力发展重型车辆,努力扩展运输的线路跨度。汽车运输企业要积极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经济型的重型车辆,开展长距离运输,扩展运输线路跨度;有些路段可以与铁路和水路运输相结合,实行滚装运输,提高运输效益。

三是要以轻小型货运车辆为主体,积极发展城市物流配送运输。各级城市要积极发展多种类型的物流配送中心,科学规划运输路线,配置轻小型货运车辆,对市内客户的货物采购与供应,采用灵活方便的物流配送方式进行运输。

4.3 个体户运输模式的解决方案 个体户的分散,使对其运输的管理相对较难。由其承包的货物丢失事件频发,飞货风险过高,导致货主不愿将货物承包给一般回程的空车,而宁愿花高价买平安,这势必导致空载现象更加严重。为解决这一问题,公路货运个体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①积极了解现代物流理念。公路货运个体应积极掌握现代物流理念和知识,了解以新型流通方式为代表的连锁经营、共同配送、电子商务等关键理论。通过学习现代物流理念,并将其应用于日常经营中,不断探索、创新模式,在服务效率、成本、质量、安全等方面达到更高的水平。

②加强诚信经营、规范合作意识。为减少公路货运的飞货现象,使货主能安心将货物交给个体户,从而避免空车返还,个体户应该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制定的管理和监督条例,主动到管理机构登记信息,诚信经营,共同建立起个体户的诚信运输市场机制,使公路货运更加安全和规范,大大降低回程空载。

③科学 规划车辆运输,提高自身组织效率。公路货运个体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以挂靠经营方式与大型生产企业或货运公司合作,以取得较为稳定的货运来源。充分利用各种货物交易平台,如公路货运港、大型配货站等现实货运平台以及八卦来网、中国配货网等网络货运交易平台,以期最大限度提高车辆满载率。

④熟悉物流运输法律法规,多种形式规避运输风险。在道路运输各经营环节和流程中存在许多经营风险(如订单风险、押金风险、价格风险、套现风险),熟悉法律法规有助于个体运输户了解运输市场规则,帮助个体运输克服“不熟不做”的心理,还可以减少在汽车运输途中由于合同签署不完善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5 结论及研究展望

第7篇

[论文摘要]大学生网上创业是近年来才出现的一个新生事物,它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寻找到另外一个出路,有着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大学生网上创业具有创业门槛低、经营方便、灵活等优势;同时,存在着创业与学业之间的矛盾和缺乏规范管理等问题。为促进大学生网上创业的成功,应加强大学生的网上创业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建立网上创业资金支持体系和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等。

随着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和诚信体系的逐步完善,网上创业已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网上创业不仅形式新颖,而且对买卖双方来说方便快捷,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就业岗位短缺及薪酬降低的背景下,应届和待业的大学毕业生利用网络创业,不失为解决就业问题寻找到另外一个出路。据统计,目前在淘宝网3千多万注册会员中,有近40%的会员是大学生。在eBay易趣的上万个网上店铺中,在校大学生开的“个人店铺”比例也高达40%。尽管在资金投入、货源等方面存在劣势,但年轻学生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学习效率高,利用其专业知识做职业网商,完全可以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种创业选择。可以说,网上创业前景广阔。但是,大学生网上创业毕竟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发展很不成熟,而且大学生普遍缺乏必要的网上创业知识、技能和商业运作经验。因此,正确解读当前大学生创业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理性的分析和科学的指导,不仅仅是大学生网上创业前景的关键所在,而且是高校乃至全社会都必须面对的课题。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大学生网上创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进行战略分析,而且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优势分析

1.网上创业门槛低、不需办理复杂的手续。传统店铺需要办理繁琐的手续及交纳相关费用,除了包括工商营业执照工本费、定期的水电费和税收等费用以外,还需要负担街道、卫生等部门征收的治安管理费、卫生及垃圾处理费等。相比传统方式而言,在网上开店基本上不需要进行工商登记和缴税,从而为大学生创业避免了繁琐的程序和较重的税费负担。一般情况下按照网站的提示进行注册,登记身份证号码,然后将身份证扫描或者传真给网站,通过网站验证后即可在网上创业。网上创业用网络空间代替了“门面”这个物理空间。相对于“门面”少由几千、多由几万元的租金费用来说,网络空间的租金可以忽略不计。一般而言,个人网站空间或网店一年只需要几百元租金,有的经营项目还是完全免费的。如以“威客”形式在网络上提供服务,网上创业只需有一台上网的电脑就可以开展经营。

2.运营方便、灵活。传统企业市场营销工作需要收集企业所需的大量信息,如消费者需求变化、对未来产品的欲望、现行营销策略的反应等,同时还需要将企业的产品信息、生产信息和企业的营销策略等尽可能广泛地传播出去,并力争更多的人能接收到且受到影响。一般而言营销时间长、成本高,而利用网络收集市场信息、企业信息、开展售后服务活动、广告等营销成本相比传统营销方式要低许多。据统计,在Internet上做广告可以提高销售数量10倍,同时它的成本只是传统广告的1/10。Internet网络为企业的市场营销提供了新的舞台,为创业者开展营销活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网上创业不需要囤积大量的商品,不需要将大笔的流动资金作为货物而沉积在仓库里。因而,在网上创业可以进退自如,可随时更换品种或改行做其他的生意。

3.不受时空限制。传统的商店,商品的多少受限于店铺面积的大小。而在网上,即便没有门面,开店的生意也可以做得很大。只要投资者愿意,可以摆上成千上万种商品。目前国内最大的专业拍卖网站同时在线的商品超过了10万件,已超过了许多大型超市。传统店铺的营业时间一般为8—12小时,而网上商店可以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不停地运作,无须专人值班看店,都可照常营业。对于所有的商家来说,时间永远都是金钱。有些店主为了生意不受影响,往往吃住在店里,牺牲了不少的个人生活时间。网上商店的店主完全可以在享受生活的同时,把自家的网上小店打理得井井有条。同时,营业时间不受限制,消费者可以在任何时间登陆、购物。交易时间上的全天性和全年性,使得交易成功的机会大大提高。

4.促进大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网上创业,能使大学生自食其力。由于它不需要太多的启动资金,因此可以取代传统的勤工助学、家教和兼职作为辅助的经济来源,解决了大学生经济困难的状况,提高了大学生自食其力的能力。通过网上创业,还可以培养大学生最重要的素质之一——诚信意识。诚信经营是任何经济行为必须遵守的法则,特别是在网上创业,诚信就显得更加重要了。诚信是网店的生命,只有讲信用,才能增加顾客。

二、劣势分析

1.不适合专职。网上创业是一种不错的尝试创业的方法,有助于积累经验。但目前大学生网上创业主要是个人对个人的销售,并非正规创业模式,从长远来看,大多数发展规模不大。所以,这样的模式不适合作为专职的工作。

2.容易耽误学业。网上创业为大学生提供了社会实践的机会,但是应该合理安排好时间,处理好学习和赚钱的关系,如果因为忙于挣钱而耽误学习就得不偿失了。经营一家网店需要很多时间和精力,容易和学习产生时间冲突,使得大学生在经营网店时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多数大学生是靠自己的零花钱、生活费甚至奖学金来支撑自己的网店,这显然较难支撑一个完整的商业行动,最为明显的是流动资金周转吃力,仅有少量的资金捆绑于库存中,不能有效地流转,这将大大束缚大学生的“商业行动”,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学业。

3.缺乏规范化管理模式。大学生开网店大多采取个体经营制、基本不雇佣员工、劳动量大,限制了店面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发展。即使有一定数量的雇员,也往往因为分工粗糙,造成谁有时间谁做和执行度不高的局面,缺乏专业化的分工与合作,使得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等电子商务优势很难体现,较多学生网店不能盈利的主要原因也在于此。

三、机遇分析

1.政策支持。发展电子商务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加快电子商务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是创立自主品牌的必要途径,是促进市场资源有效配置的必备手段。因此,我国把发展电子商务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针。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十六届三中全会更是明确地提出:“大力推进市场对内外开放,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促进商品和各种要素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和充分竞争。” 转贴于

2.市场巨大。首先。网络市场是个全球性的大市场。不同于任何区域性的技术,Intenet是全球一体的,它消除了距离的障碍,国内市场、国际市场连成一体。在这个市场内,不需要任何中介,就能将产品和服务信息传送至全球任何一个角落的顾客。其次,网络市场具有成长性。这个规模巨大的市场,还在快速增长着。仅从中国的情况来看,每年的增长率都在20%左右。从营销的角度来看,网民不仅数量增长了,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历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收入在2000元及以上的网民人数在逐渐增多,网民中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自由职业者所占比重明显提高,这些表明网络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在不断提高。最后,网络市场是个个性化很强的市场。第1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30岁以下的网民占网民总数的73%。这些人是改革开放后出生的一代,他们与其父辈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迥然不同的变化,传统的营销观念和方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要。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具有方便性、交互性、高效性、经济性,在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方面具有传统经营方式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四、威胁分析

1.竞争激烈。由于网上创业资金门槛低、进人容易,大量的创业者已经进入了这个领域,一些传统企业也纷纷上网,将市场扩展到网络中,这使新进入者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在书籍、饰品、电子产品、食品等产品的网上零售领域,竞争异常激烈。以“MP3播放器”为例,2008年3月27日有819种在当当网上出售,淘宝网上有5568条出售信息,易趣网上有1184条出售信息。

2.法律与信用环境有待提高。现阶段,我国网上经营的法律制度还不健全,传统的法律如何在网络环境中应用还处在理论探讨阶段。电子合同、在线支付、产品交付等问题虽有了初步的法律规范,但还没有做到全面的法律保护。个人隐私权保护、欺诈等问题困扰着消费者,使之不敢大胆地在网上购物。特别是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网上信用评价与监控体系,致使“收货不付钱”、“收钱不发货”等欺诈行为时有发生,导致消费者信心下降,经营者信誉下降。

五、大学生网上创业的策略

1.大学生自身应明确目的。首先大学生是学生,是应以学习为主的群体,不能只顾经营网店而荒废了学业。大学生开网店,不只是作为一种兼职,赚点生活费,自力更生,更主要的是对社会经历的积累,是适应社会的一个过渡阶段,为将来的创业做好铺垫。也就是说,应以社会经验的积累、网店的信誉为主要目的,而不是以赢利为主要目的。

2.政府应该建立健全相关的外部环境。政府应积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鼓励和扶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制定推行创业的扶持政策和措施,为创业提供相应的法律和制度保证。在法律法规方面,政府应注重引导商业网站和广大网商诚信、合法经营,净化网络经营环境,维护良好的网络经营秩序,为大学生网上创业提供公平、有序的网络竞争环境。同时在制度建设方面,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共同设立大学生创业担保基金,为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小额贷款担保,有关部门要简化审批手续并制定相应的税收减免扶持政策,并对要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专门的创业培训,进行开业指导、政策咨询、项目论证、跟踪辅导等服务,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3.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的网上创业教育。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关键是解决创业观念、创业技能和创业实践三方面问题。在创业观念上,主要是摈弃长期以来应试教育所造成的大学生消极等待、被动接受、盲目服从等思想意识,培养他们依靠自己的诚实劳动、自立自强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激发其内在的创业灵感和创业激情。在创业技能方面,主要培养学生发现创业机会、实施创业计划和模拟创业企业运作等能力。特别是掌握与网上创业有关的理财经验、市场营销常识、诚信意识、相关法律政策等。在实践层面,高校要通过在专业课程中加入必要的创业和创新课程、规范化的创业或创新讲座与沙龙、有效的实践锻炼、丰富的案例研讨等对学生进行深入系统的创业教育。通过设置现代企业管理课程,开设法律与税收、商业计划书、创业管理运作、技术竞争优势管理、市场营销等讲座,举办如何启动新企业、家族企业的创业管理、企业成长战略沙龙等,可以形成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特色课程体系和模式,带动和促进高校大学生的创业活动顺利开展。

4.社会和家庭应加强网上创业文化氛围的培育。大学生网上创业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一个良好的、支持性的社会文化氛围。一个利于创业的良好环境,对大学生将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并直接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创业素养的提升。社会各阶层应通过各种渠道,大力倡导和弘扬创业型的社会文化,在全社会营造一种支持创业、尊重创业、创业光荣的良好氛围和舆论环境。同时,家庭也应树立对大学生创业尤其是网上创业的正确认识,摒弃“创业不如就业”、“网上创业虚拟不可靠”等狭隘观念,充分认识到网上创业本身也是一种就业,尊重大学生的个人选择,理解、鼓励和支持大学生从事网上创业活动,为大学生网上创业的顺利进行营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徐兆畅,网上创业与大学生创业、就业[J].广西教育,2009,(3)

[2]张才,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大趋势[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伍秋林,大学生创业指导教程[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

[4]陈睛光,网上创业赢利的影响因素与成功策略探析[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2)

[5]李枫林,徐静,刘滔,大学生网上创业对电子商务专业实践的启示[J].电子商务,2006,(4)

[6]聂仁东,高永新,张兰芬,高校大学生网络创业的途径、条件及对策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4)

第8篇

关键词:晋商;晋商精神;管理理念

晋商曾是我国明清时期最大的商帮,也是当时国际贸易中的一大商人集团,在世界商业史上可与著名的威尼斯商人、犹太商人相媲美。晋商兴盛时期,不但经营食盐,还同时经营丝、粮食、棉布、铜铁以及汇兑等业务。尤以盐商、典商、票商以及垄断对日贩铜贸易的船商最为著名。

这些辉煌成就的背后,体现出的是这个群体的一种精神和文化,其中更蕴含着晋商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因此,本文主要从晋商精神的角度去分析其成功的因素,并引用一些典型制度和事例对其精神进行进一步的阐述,试图找出一些对现代管理的启示和借鉴。

一、晋商精神

马克思・韦伯曾经说过:“任何一项伟大事业的背后,都必须存在着一种不易被觉察的、无形的精神力量,它引导人们去努力争取经济的果实,鼓励人们孜孜不倦的去开拓、经营,获取利润,积累财富,再创新业。”而晋商正是这样一个有着其特殊精神力量的群体,这种精神支持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下面具体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晋商精神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诚信为本、顾客至上的经营理念

1.以诚信树立品牌

晋商非常注重树立和维护自己的品牌,把商号的信誉看成头等大事,并且坚持用诚信去光大和保持自己的品牌。他们一直用长远的眼光,用心去经营自己的事业。

俗话说:“无商不奸”这个“奸”应该理解为对市场机遇敏锐的把握,对政策的灵活运用,对对手的巧妙应对,而绝不是损人利己,坑蒙拐骗。中国最早的票号日升昌认为:“一日耍奸,可以欺市;二日耍奸,可以愚民。但没有哪一家商号,可以数年、数十年靠耍奸混迹于世”。晋商一直强调做买卖必须脚踏实地,不投机取巧,宁赔本也不做玷污商号招牌的事,把商号的品牌看的非常重要。著名的祁县乔家大院的主人乔氏在包头开设的“复”字商号,一次运胡麻油回山西销售,经手员工为图厚利在油中掺假,掌柜发现后,立令倒掉重装,经济上虽蒙受了损失,却招得近悦远来,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2. 顾客至上的经营理念

把顾客看作上帝,重视服务态度,早在明清时期晋商就注意到了。他们不仅要让顾客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感到称心,还要让顾客享受到优质的服务,用的顺心。只要顾客一上门,便笑脸相迎,热情接待。晋商深知顾客是自己的衣食父母,商家要争取和吸引顾客,就必须为顾客着想,对顾客高度负责,要以过硬的产品质量和良好的信誉赢得顾客。“宁做一去百来生意,不做一来百去生意”只有这样,顾客才会增多,生意才能兴隆。

晋商早在明清时期就已有了以顾客为中心的营销理念。他们分析用户的需求,积极组织货源,严把质量关,满足顾客的愿望。如太谷的大盛魁商号,蒙民是其主要的顾客,针对蒙民的特殊需求,他们大量购进耐穿的斜纹布,每年冬至以后加工大量白面羊肉饺子,经过自然冷冻,运往蒙古包销售。在销售方式上,大盛魁了解到蒙古人手中没有大量现银,于是采用赊销的办法,到期以牧民的畜产品折价偿还。总之,他们是以顾客的需求为中心,不断调整自己的经营范围和方式,取得了顾客的信任和良好的商誉,从而有了长足的发展。

(二)褒商扬贾的敬业精神

这是晋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的一种理念创新。在封建社会中,传统的观念是重儒轻商。但晋人摒弃旧俗,褒商扬贾,以经商为荣。因此,晋商子弟早早就“弃仕而就商”,“挟资运游”了。榆次富商常氏一改“学而优则仕”为“学而优则商”,集中数代优秀人才锐意经营商业,从而形成了一个具有相当文化素养的商人群体。

在官本位的社会中,褒商扬贾是叛逆,是突破。可以这样说,是“以商为本”的敬业精神,造就了曾一度雄霸天下的晋商群体。他们把商业作为一项终身的崇高的事业来对待,这正是晋商在封建社会中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只有当经商是一种崇高的职业,是一种精神的需要的时候;只有当重商褒商成为社会的主流理念,当商人真正得到社会普遍尊敬的时候,才是经济真正腾飞的时候。

(三)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由利益而起动的进取精神,是明清晋商鏖战于商场的精神动力。 山西人是把经商作为大事业来看,他们通过经商来实现其创家立业、兴宗耀祖的抱负,而这种观念正是使其在商业上不断进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晋商的进取首先表现在自强不息、白手起家而成大业的开拓精神。如著名的大盛魁商号,其创始人就是从随军而行的扁担小商贩做起,肩挑负贩,拉骆驼,历尽艰辛几十年,终于创办了“大盛魁”商号。晋商的进取精神还表现在他们不畏艰辛,敢于冒险。他们北走蒙藏边疆,东渡东瀛,南达南洋,不仅要经历天气多变、环境恶劣之险,还常常遭遇盗贼、野兽袭击的生命危险。充分表现了他们不畏艰辛、坚韧不跋的精神风貌。

(四)相互支持的群体精神

晋商在经营活动中很重视发挥群体力量。他们用家族宗法(血缘)与乡里之谊(地缘)彼此团结在一起,用会馆的形式来维系。他们在精神上崇奉关公,通过讲义气、讲相与、讲帮靠,协调商号间的关系,消除人际间的不和,形成大大小小的商帮群体。晋帮的形成增强了晋商的对外竞争力。

山西商人笃信“和气生财”,重视与社会各方的和谐,尤其在同业往来中既保持平等竞争,又保持相互支持和关照。清初至民国初年的山西票号虽在全国“执金融牛耳”,但面对十分激烈的业务竞争,他们并不欺行霸市、排斥异己,而力求同舟共济、利益均沾,特别对当地的一些规模小、资金少的钱庄、钱铺、典当、帐局常常从资金上给予帮助。晋商在重视稳妥经营的同时,对于建立起业务关系的商号给予多方支持,善始善终,即使对方中途发生变故,也不轻易催逼欠债,相反总是竭力提供必要的帮助。

应当指出的是,以血缘和地域为纽带的晋商群体,具有极强的排外性质。他们倾向于家族式经营,对外则缺乏合作精神。正是这种过于强调地域划分、对外缺乏合作意识的群体精神,在晋商发展后期从根本上阻止了股份制新式银行的成立,使晋商错过了一次次重整旗鼓的大好时机。

二、晋商精神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晋商经营的制度和策略是一时的,是在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但其中蕴含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及其体现出的管理理念却能一直指引我们的行动,不论环境的变迁,始终能对我们有所启示。

1.观念上的创新

在封建社会“重儒轻商”的观念笼罩下,他们能够把传统社会士农工商居末位的商放在第一位,倡导崇商的风气,说明晋商在观念上已不再是农民了,他们已告别了视商人为奸人的传统观念,已经具备了真正商人的思维和精神。晋商率先彻底砸烂了观念的枷锁,他们通过经商成就了自己,率先做边贸,率先争盐利,率先创立票号,靠的都是更新观念。

但是创新总是相对的,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需要持续的创新,重要的是保持这种精神和理念。票号创立初期,经理负责制、人身顶股制都对票号中高级管理层产生了积极的激励作用,但随着环境的变化,它逐渐丧失了制度的有效性。经理负责制是经理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长此以往形成了家长制的决策方式;而人身顶股制发展到后期,身股超过了银股,导致产权不清晰。当初期的制度安排不能适应环境的发展变化,而逐渐丧失其有效性时,票号决策层仍然墨守成规,并没有进行制度创新,错过了向现代银行过渡的机遇,而导致其最终的没落。

因此,随着环境的变化,能够进行观念上的突破和创新,企业就能发展,而因循守旧,就会错失良机。如今的世界瞬息万变,网络的普及,社会的发展,每个企业都应该不断的发现环境的变化,更新观念,做到与时俱进,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机遇。

2.讲求诚信,事业才能做大做强做长久

诚信既是社会经济良性运行的重要规范和市场有序化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是每一个经济活动主体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经营者只有取得顾客的长久信任,勇于承担维护社会良好风尚的责任,才能在激烈竞争的经营活动中占领大部分市场份额,处于有利的地位。历史上的晋商在其商贸经营的过程中深刻地认识到了坚持诚信原则的重要性。

“诚召天下客,义纳八方财”,是山西商人精神价值观的体现。晋商恪守仁义,坚持通过正当的经营获取利益,反对不择手段捞取黑钱。现今社会“不务仁义之行,而徒以机利相高”的商人大有人在,这也是其事业不能长久的重要原因。如果他们能从晋商的诚信经营的理念中得到启示,一定获益匪浅。

3.具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晋商由于历史的局限,不可能提出完整的企业文化,但他们以儒家伦理道德为塑造企业精神的文化依据,并融汇于商业经营和企业发展之中,使之成为经营之中的价值观念、精神激励和职业道德,并且对之作了某种发挥和改造。例如:晋商把儒家的“修身正己”观纳入职业道德的范畴,并作为荐才第一标准,晋商还把“仁中取利真君子,义内求财大丈夫”作为立行规范。可见,晋商有关企业文化的观点,虽以传统道德文化为本,却有其独到之处,并且确实起到了企业文化的凝聚感召和激励的精神作用。

4.竞争中的和谐与联盟

晋商讲求“和气生财”,即使是同行业之间的竞争对手,也要讲“相与”,业务上很好的分工,不搞恶性竞争。这样才使得晋商这个群体有了更好的发展。现代社会上各行业之间、行业内部的企业之间,为了竞争市场分额,常常采用一些“损人”的手段,而最终破坏了整个行业的规则,也“不利己”。现在倡导和谐社会,其实竞争中也可以找到和谐,比如现在倡导的战略联盟、合作网络等,都是共享彼此的资源,使得双方共同得到发展。也就是常常说的要通过把“蛋糕做大”来增加每一个竞争者的分额。特别是当国内的企业走出国门进行跨国化经营的时候,这一点尤为重要。

5.放眼天下的眼光

有什么样的眼光,就能做成什么样的事情。晋商之所以走出了别人不能走出的路,拥有富甲天下的财富,就在于他们拥有富甲天下的眼光。因此,经商不应只图眼前的小利,而应放眼于长远的大利。有多大的胸怀,就能成就多大的事业。现今的商人从晋商那里最应该继承下来的,不应只是经营的方法,而是放眼天下的眼光。

因此,剔除晋商经营管理中的封建性因素,他们所提倡的商业伦理和道德价值原则等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应该是我们顺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资利用的最有效的一大社会资源。晋商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几个大院,而是还有更多的精神财富等待着我们继承和发扬。诸如观念超前、开拓创新的精神;讲信用,重道义的经营精神;惟才是举,重用人才的用人择人思想;忠于国家,服务社会的精神;情、礼、法相融相生的激励制度以及集体主义观念等等,均应该为现代企业所借鉴或效范。

参考文献:

刘建生,刘鹏生,燕红忠等 《明清晋商制度变迁研究》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5

田玉川 《晋商鉴经》 中国盲文出版社 2003

田玉川 《晋商霸经》 中国盲文出版社 2003

穆雯瑛 《晋商史料研究》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1

薛勇民,崔俊霞 《论晋商伦理及其现代价值》 《运城学院学报》 2005年2月

欧式雄 《浅论晋商与晋商精神》 《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8月

王竹萍 《晋商成败鉴析》 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2004

信德俭 《浅议明清时期晋商管理思想》《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第2卷(第3期)

史千里 《晋商的管理特色》《经济论坛》 2003年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