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08 15:29:0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网页设计学习计划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大鼠实验性脑出血后早期给予黄芪红花注射液对血肿周围细胞凋亡及细胞凋亡因子Caspase-3等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176只SD大鼠随机分成3个治疗组(黄芪治疗组、红花治疗组、黄芪红花联合治疗组)、出血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各组又再分成出血前24h、出血后0、6、12、24h治疗组。各组均于脑出血后第72h处死,取脑,连续切片作TUNEL染色和Caspase-3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不同时间单味及联合用药对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血肿周围细胞凋亡数目及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等指标的影响。结果 与出血对照组比较,各药物治疗组的神功能评分降低、Caspase-3蛋白阳性细胞数减少、TUNEL阳性细胞数减少,黄芪红花联合组的Caspase-3蛋白阳性细胞数和TUNEL阳性细胞数低于单味用药组(明显低于单纯红花治疗组);黄芪组和黄芪红花联合组在出血前24h和出血后0、6h给药治疗的Caspase-3蛋白阳性细胞数低于出血后24h治疗组;黄芪组和黄芪红花联合组在出血后6h给药治疗组的TUNEL阳性细胞数低于出血后24h治疗组。结论 黄芪注射液、红花注射液和黄芪红花注射液治疗脑出血,均能不同程度的促进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血肿周围凋亡细胞的表达,尤以黄芪红花注射液术后6h联合治疗组表现最为明显。
【关键词】 脑出血;黄芪注射液;细胞凋亡;红花注射液;大鼠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Astragalus and Safflor injection on apoptotic cell and protein about apoptotic cell in the early time after the experimental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CH) in rats.Methods 176 rats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the remedial group with ICH consisting of astragalus remedial group,safflor remedial group,combining astragalus and Safflor remedial group,and the contrast group including ICH contrast group with ICH and normal contrast group without ICH. Then each group of rats was pided into five groups which were 24 hours ahead remedial group,0,6,12 and 24 hours remedial group. All rats involved in the experiment were killed on seventy second hours following ICH. The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 was performed in rat brain by using antibody caspase-3. TUNEL method was used to detect apoptosis around the hematoma.Results Compared with ICH model group,each remedial group could significantly alleviate neurological system damage symptoms,reduce the number of caspase-3 positive cell and the number of TUNEL positive cell around hematoma in ICH rats. The number of caspase-3 positive cell and the number of TUNEL positive cell around hematoma of combining astragalus and safflor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of safflor group.The number of caspase-3 positive cell of astragalus group and combining astragalus and safflor group treated before ICH 24 hours,after ICH 0 hour and after 6 hours were less than that of astragalus group and combining astragalus and safflor group treated after ICH 24 hours.The number of TUNEL positive cell of astragalus group and combining astragalus and safflor group treated after ICH 6 hours were less than that of astragalus group and combining astragalus and safflor group treated after ICH 24 hours.Conclusion When astragalus injection,safflor injection,combining astragalus and Safflor injection are used earlier to cure ICH,it can decrease the rate of cell apoptosis and capase-3 protein expression,around the hematoma,especially the combining astragalus and safflor group treated after ICH 6 hours more significantly.
【Key word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astragalus injection; apoptosis; safflor injection; rat
脑出血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是脑卒中死亡率最高的临床类型。迄今为止对脑出血的治疗虽较以往有很大进步,但脑出血急性期仍无肯定、有效的治疗方法,脑出血仍具有相当高的死亡率。千百年来中医中药在脑卒中的治疗得以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部分学者应用益气活血法治疗急性期脑出血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对治疗的时机尚存在较大的争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动物 SD大鼠雌雄不限176只,体重230~280g,由宁夏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合格证号[SCXK(宁)20050001]。
1.1.2 主要试剂 黄芪注射液(神威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6111511);红花注射液(雅安三九药业有限公司,批号 070304);Ⅶ型胶原酶(sigma公司);TUNEL 检测试剂盒(Roche公司),Caspase-3多克隆抗体(武汉博士德公司),DAB染色试剂盒(武汉博士德公司)。
1.2 方法
1.2.1 动物分组 将大鼠(雌雄对半)随机分成黄芪注射液治疗组、红花注射液治疗组、黄芪红花注射液联合治疗组、出血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各组又再分成出血前24h、出血后0、6、12、24h治疗组。各黄芪治疗组每日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1次,剂量为2.0ml/(kg·d),各红花治疗组每日腹腔注射红花注射液1次,剂量为1.5ml/(kg·d);各黄芪红花治疗组每日先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1次,剂量为1.3ml/(kg·d),10min后在腹腔的另一侧再注射红花注射液1次,剂量为1.0ml/(kg·d);正常对照组和出血对照组每日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次。每日进行神经功能评分1次,各组大鼠均于脑出血后第72h处死。
1.2.2 脑出血大鼠模型制作 根据脑立体定位图谱于大鼠前囟后0.2mm,中线右侧旁开3.0mm钻孔,暴露硬脑膜。微量进样器吸取0.5U/μlⅦ型胶原酶和6.25U/μl肝素的混合液0.26μl,以硬脑膜平面为零点,缓慢进针,深度为5.0mm,缓慢注入药物,注射完毕后留针10min,缓慢退出微量进样器,清洁伤口,缝合头皮,术后保温。
1.2.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石蜡切片,采用SP法,DAB显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于 200 倍光镜下在血肿周围按顺时针方向在2、4、6、8、10、12六个时钟点中选择5个不重复视野区,计数阳性细胞数,计算平均值。
1.2.4 细胞凋亡的检测 取与免疫组化染色相邻石蜡切片,采用末端脱氧核糖核苷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DAB显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于 200 倍光镜下在血肿周围按顺时针方向在2、4、6、8、10、12六个时钟点中选择5个不重复视野区,计数TUNEL反应阳性细胞数,计算平均值。
1.2.5 统计学分析 计量结果用x±s表示。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显著性水准均为α=0.05。
2 结果
2.1 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麻醉苏醒后,模型组动物均出现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表现,根据Berderson评分标准对术后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各组评分情况见表1。
2.2 Caspase-3免疫组化染色 Caspase-3蛋白表达以细胞浆或细胞核中呈棕黄色着色的颗粒为阳性细胞,以神经元细胞表达为主,并且主要集中在血肿周围脑组织。各治疗组均比出血对照组明显降低(P
2.3 TUNEL染色 根据免疫组化的结果,选取差异较为显著的两个时间点进一步做TUNEL染色,TUNEL 阳性细胞以细胞膜周边染色质堆积染色呈棕黄色或细胞核着色呈棕黄色评判为TUNEL 阳性细胞。在血肿周边的外围,以神经元为主。ICH各组、各时间点凋亡细胞表达情况见表3。表1 脑出血后各时相点神经功能评分注:P
3 讨论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自发性出血,是危害人类健康常见的一种疾病,它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病残率高、复发率高等特点。在我国,脑出血占急性脑血管病(脑卒中)的40%~50%,是脑卒中死亡率最高的临床类型,约15%~40%的脑出血患者死于急性期[1]。在治疗上目前临床上除运用传统脱水药,手术清除血肿外,治疗手段较少,无其他特效的方法,且相当部分脑出血患者虽早期行血肿清除,但预后仍然不佳,所以临床上一般采取内科保守对症治疗[2]。千百年来中医中药在脑卒中的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年来有部分学者尝试应用益气活血法治疗急性期脑出血取得了较好的疗效[3],但其对脑出血治疗的时机问题尚存在较大的争议。
脑出血属中医“中风”、“卒中”病的范畴。中医理论认为气血是脑生长发育和产生各种功能的物质基础,气血失常也是脑病发病的主要病机。出血性脑卒中是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遇劳倦内伤、忧思恼怒、嗜食烟酒等诱因,进而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形成血溢脑脉之外所致,而离经之血为瘀血。用补气药,取“气能行血”、“气能摄血”之义,同时配合活血破瘀之品,消除血肿。
黄芪作为中药当中的一味经典补气药,具有免疫调节、抗菌利尿、强心,降低血液粘度、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降低血脂和改善微循环等作用,抗脂质过氧化、降低自由基生成或增加自由基清除、抗氧化及稳定细胞膜,保护线粒体,增加组织细胞抗缺血缺氧能力[6~8]。红花作为一种应用普遍的强活血药,临床广泛应用于脑中风的治疗,具有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诱发血小板聚集、释放及血小板内游离钙浓度升高,抑制诱发的中性粒细胞聚集、黏附,提高大鼠的纤溶性;拮抗氧自由基,抑制缺血脑线粒体膜流动性的降低、线粒体肿胀、脱氢酶、琥珀酸脱氢酶和降低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抑制Ca2+过多摄入,改善线粒体呼吸功能[9~12]。
近几年在脑出血的机制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文献表明,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血流量下降,相对于严重缺血性卒中而言属于轻中度脑缺血,轻微脑缺血伴随着大量激活的细胞因子外渗所导致的细胞凋亡,是脑出血后细胞死亡主要途径之一[13]。各种动物实验表明, 脑出血后4~6h细胞凋亡即开始出现,凋亡高峰在脑出血后48~72h[14]。另外有研究表明:脑细胞缺血后先出现促凋亡基因表达,后出现神经元群体的凋亡,这就为治疗提供了时间窗,从理论上推测如果能在发病早期抑制了促凋亡基因的表达或促进抑制凋亡基因的表达,就能有效地保护神经元细胞的损伤。
哺乳动物的细胞凋亡至少由两条通路构成,即死亡受体通路和线粒体通路,这两条凋亡途径不是孤立的,后期的共同途径是Caspases的激活,其中caspase-3是哺乳动物细胞凋亡中的关键酶,在细胞凋亡分子机制网络中居核心地位[15]。
本实验的研究结果显示,黄芪、红花、黄芪红花联合治疗脑出血均有效果,能有效改善脑出血模型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减少脑出血灶周围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减少脑出血灶周围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与出血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众多的医家使用活血化瘀药多在脑出血的亚急性期(3天或3天以后)开始使用。陈汝兴[18]临床也证实在出血性中风发病后6h内血肿会扩大,主张在发病6h之后尽快使用活血化瘀药物并获满意疗效,并认为超早期应用较亚急性期应用者血肿吸收为快。况时祥[19]认为活血化瘀药在脑出血急性期的主要作用还在于改善由出血而引发的血液循环障碍,减轻脑组织的缺血缺氧损伤,而并非消除血肿或减轻脑水肿,并认为发病后6~24h内应为应用活血化瘀类药的最佳时机。对本实验不同时间用药的结果进行分析表明,黄芪注射液在大鼠脑出血后0、6、12、24h给药治疗时,出血灶周围Caspase-3阳性细胞逐渐增多,并且0h和6h组与12h和24h组的差异有显著性(P
综上所述,黄芪注射液、红花注射液和黄芪红花注射液治疗脑出血,均能不同程度的促进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血肿周围凋亡细胞的表达,其中黄芪红花注射液联合治疗脑出血对血肿周围凋亡细胞表达的降低程度比单纯的红花注射液治疗明显,尤其以黄芪红花注射液术后6h联合治疗组表现最为明显。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 实用内科学,第10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216.
2 Juvela S,Heiskanen O,PoranenA,et al. The treatment of 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trial of surgical and conservative treatment. Neurosurg,1989,70(5):755-758.
3 杨金池. 益气活血为主治疗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湖北中医杂志,2003,25(9):6-7.
5 Krupinski J,Kaluza J,Kumar P,et al. Role of angiogenesis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schemic stroke. Stroke,1994,25(9):1794-1798.
6 齐勇,唐涛,罗杰坤,等. 益气活血法对脑出血大鼠脑内TSP-1,TSP-2及其受体CD36表达的影响.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10):913-916.
7 汪德清,沈文梅,田亚平,等. 黄芪的三种提取成分对氧自由基作用的影响. 中国药理学通报,1994,10 (2):129.
8 闵小芬,李卫平,王绍斌,等. 黄芪提取物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抗氧化及线粒体保护作用.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5,21(2):216-219.
9 陈文梅,金鸣,吴伟,等. 红花黄色素抑制血小板激活因子介导的血小板活化作用的研究. 中国药学杂志,2000,35(11):741-744.
10 王玉芹,杨树东,李家实,等. 红花黄色素对血小板活化因子介导的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3(4):21-23.
11 王振义,李家增,陀长耿,等. 血栓与止血基础理论与临床,第2版.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6,479-485.
12 田京伟,傅风华,蒋王林,等. 羟基红花黄色素对脑缺血所致大鼠脑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 药学学报,2004,39(10):774-777.
13 Kohji Matsushita,Wei Meng,Xiao ring Wong,et al. Evidence for apoptosis after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n rat striatum.J Cereb Blood Flow Metab,2000,20(2):396-404.
14 Nakashima K,Yamashita K,Uesuge S,et al. Temporal and spatial profile of apoptotic cell death in transient intracerebral mass lesion of the rat . Neurotrauma,1999,16:143-151.
15 金伯泉.细胞和分子免疫学,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02 -208.
基于项目的学习(ProjectBased-Learning)简称PBL,是一种“做中学”研究性的学习形式。它借助学习项目的存在条件开展活动。旨在把学生融入有意义的任务完成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学习、自主进行知识建构,以实现学生知识的生成和培养能力为最高目标[2]。PBL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1)实践项目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2)实践项目与社会的实际应用紧密联系,使学生能真正感受到学以致用。(3)在项目学习中真正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4)在实施过程中,鼓励学生使用课本以外的资源;学生之间开展协作学习、讨论交流,从而使学生进入一个更良好的学习情境氛围。(5)通过项目的成功制作,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理论与实践的综合应用能力,真正做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达到培养学生的就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的目的。
2高校FLASH网页设计课程存在的问题
作者从事FLASH动画及网页设计教学多年,总结这几年的教学经验,发现Flash网页设计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教学内容与社会市场实际运用相对脱节。(2)课堂教学主要沿用传统教学方式,教师是主角,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习积极性难以发挥。(3)课时限制,导致教师较少剖析案例,大部分的时间用于知识点教学操作演示,实训环节薄弱,学生动手能力不强。(4)评价手段单一,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3PBL在FLASH网页设计课程中的操作流程
PBL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对真实性的任务进行了探究。其实操作流程分为选定项目、制定计划、活动探究、作品制作、成果交流和活动评价六个基本步骤。(1)选定项目。在FLASH网页设计课程中,项目的类型给定,但具体内容,设计方法、结构布局等是由各学习小组根据兴趣讨论商定,此时教师仅是指导角色。比如:设计一个网站的页眉。网站种类很多,不同类型的网站页眉要求是不一样,不同小组可以选本组感兴趣的网站页眉进行设计。(2)制定计划。项目一般安排在课后2~4d内完成,有的项目时间长些,视项目大小而定,因此要求学习小组必须制定活动计划,组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3)活动探究。这一阶段是基于项目的学习的主体,学生大部分知识、技能、技巧在此过程中获得和掌握。FLASH网页设计课程项目基本上是制作某个具体网站或网页中的某一部分内容,学生必需调查研究同类作品的设计制作方法。构思确定自己作品的设计和制作方案。(4)作品制作。根据上一步确定的设计制作方案,收集相关素料,利用图像、声音和视频等处理工具对素材进行加工处理。再利用已学过或者通过网络等其他途径学到的相关FLASH网页设计知识来设计制作网页作品。在设计制作过程中不断尝试、反复讨论、修改调试最终才会制作出比较完善可以上交的作品。这个阶段组员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沟通表达能力、信息技术能力等都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和提高。除了制作网页作品外还要制作一个PPT说明文件,总结归纳项目作品设计的思路、制作方法、活动收获体会等。(5)成果交流。作品制作出来后各学习小组进行相互交流,交流项目完成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分享作品制作成功和喜悦。FLASH网页设计课程一般安排在机房上的,作品都是电子的,所以很方便共享,只要拷贝到指定的共享目录就可以了。再抽取4~6组进行全班汇报,展示PPT说明文件和作品。如果组数不多,时间允许最好是每一组都进行汇报,因为每组的作品都各有特色,都有自己的亮点和特点。可供学生相互学习和借鉴。成果交流阶段如果可能也可以邀请一些专家老师参与。最后教师进行点评、补讲和精讲。肯定做得好的,对不足的提供思路方法供其参考改进。(6)活动评价。活动评价采用的是多元评价方式。一般由学习者自己、同伴和老师一起完成,包括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对个人评价和对小组评价、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等。项目小组评价是形成性评价主要部分,它包括组内组员的自评和互评,组间的自评和互评。组内评价的内容一般有组员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和能力表现等。组间的评价内容一般有项目计划、分工合理性、作品设计效果、组员的协作能力、PPT制作效果、汇报表现等。组员个人自评和小组自评实际上也是组员个人反思和组员整体反思,通过反思能够更好的找出不足和今后改进的方向,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4PBL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作用
总体讲,在PBL教学中,教师起指导作用,是项目的设计师,学生的引导员。学生起参与完成项目任务的作用,并在“做中学”的过程中体验实践探究的过程、建构相应的学科知识,是PBL的主体、是中心、也是项目任务的具体执行者。PBL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完成具体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其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是在原“主导—主体”双主教学模式基础上引入项目任务,把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学科教育与能力培养,从具体项目着手,逐步向外拓展知识点,最后覆盖整个教学内容,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在项目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转换自己的角色,在学习项目设计、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方面发挥关键性的作用。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内容与学习计划的制定、学习小组的交流讨论、学习关系的协调、如何调研或操作的规范等。教师的作用是向导和顾问,指导学生开展项目学习并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处理项目相关的各种信息,鼓励学生积极交流讨论,发现新问题[4]。
5项目式教学方法运用的成效及应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在FLASH网页设计课程教学中引入PBL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学生积极与老师交流,主动通过网络搜索学习相关内容,通过调研获得与项目有关的资料,正在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2)形成了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自主学习意识增强。通过项目学习,小组同学之间共同讨论问题,分工收集资料,相互支持,集思广益完成项目等,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了学习效率,提升了学习能力。在PBL教学模式中,教师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问题[5]。(1)把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作为教学重点。教师应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方式,由个体学习转变为小组合作学习,由被动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学习,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它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根据学习任务或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主动地、独立地拟订学习计划并完成学习任务。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继续发展的基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与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才会主动思考问题,探究问题,小组合作学习与交流才能真正开展起来,不会流于形式。(2)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项目式教学使得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学习者,学生有机会通过自行收集资料,思考摸索解决问题的途径,设计解决方案,拓展学习内容,但是学生在理解能力、接受能力以及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等方面各有不同,存在个体差异,项目学习的进度和效果也会有很大差异,教师应尊重每个学生,特别是对于理解能力不强或自学能力较差的学生,不能直接告诉学生解决方法,应该耐心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3)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学习资源。因时间有限,在项目式教学中,到网页设计公司参观考察,只能偶尔为之,教师应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如相关文字、图片、视频等,直观感受网页设计的工作环境,了解更多与项目学习相关的知识和实际现状,因此,教师应当整理与学习项目相关的网络资源目录清单,有条件的可以建设课程学习网站,供学生系统学习,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可随时通过网络查询或咨询。(4)改变学业考核方式。目前高校课程考核一般采取期末笔试的方法,其弊端在于考核的是学生记忆力而不是知识运用的能力,因为考试内容中理论知识较多,实践应用能力考试较少,考试中客观题多,而思考、分析与应用等主观题少,不能考核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许多学生考前死记硬背,就能通过考试甚至得到高分,这样的考核不能反映出学生的真实能力与水平,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不利于项目式教学方法的推行。因此,应当改变学业考核方式,教师应根据学生在项目学习中各环节的表现情况评定学生成绩。
6教学效果反思
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觉新颖,能够调动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引入社会竞争和合作并存的课堂和学习模式,有利于在竞争与合作的过程中更好地学习,改变了传统课堂的结构和模式。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了学习的主导者。教师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为课堂学习提供支持服务,即教师成为了引导者、主持人、协助者和学习者。死板的灌输式教学变成了教师和学生平等对话的场所。改变教学的时空属性,即教学不仅仅发生在课堂的40min时间里,更多地体现在课堂之外的讨论,交流与碰撞中,同时在结束项目合作学习后,进行全班甚至全年级的成果展示,有利于激励在以后的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6]。小组合作的差异性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如有的小组合作较好,有的小组在止步中途,不能坚持到最后。小组组员之间的责任划分不够明确。虽然制定了很多评价量表对每个成员的责任进行控制,但仍然会导致小组长最辛苦,几乎做了所有的工作,其它人根本没做任何工作,使得探究变成了空壳子,失去了设计的初衷。基于以上教学成果以及反思,可在下一轮的教学中努力改进及创新,对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习能力起到更好的帮助作用。
7结语
一、学习计划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活到老学到老,对于学生更是如此,我对知识、对专业一丝不苟,因而在成绩上一直名列前茅,每学年都能获得奖学金。同时还结合我的专业性质注重对各种应用软件和硬件的研究,课余时间在外面做起了兼职,经常帮助同学和朋友解决电脑方面的问题。通过这些,使我的专业知识得到了实质性的扩展,增大了知识面。
二、有广泛爱好。我特别擅长于排版、网页设计和多媒体的制作,同时对数据库和应用也有一定兴趣,并利用课余和假期时间学习了相关的知识。我在就任体育委员的同时也参加了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和计算机协会,并任活动部长和外联部长职。在日常活动中,我工作热情负责、任劳任怨,勇于开拓进取,和协会内成员团结一致。一年间我牵头组织了由校互联网协会和长江电脑公司合作专门针对在校学生的和装机零距离大型讲座活动。由校志愿者提供相关服务人员和活动场地,由恒锋电脑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和设备,共同举办了个人电脑软硬故障免费维修和个人电脑系统维护和修复等现场咨询活动。从中不但服务了在校学生,提高和加深了他们对计算机的兴趣和了解,而且还为电脑公司赢得他们所期望的利润和效益。
三、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在20xx下半年至20xx上半年间参加学院组织的网面设计大赛,并获得不错的成绩,与同学合作做出属于我们班级的自己的主页。在本学年由我们学院组织的校篮球和排球的比赛中,我也以身作则,积极挑选队员备战。功夫不负有心人,并改写我们班在大一的体育各项比赛中无一名次的历史。
一、以正确的学习理念“导”学
学习从跟本上讲依靠个人内驱力。我们首先注重帮助干部职工树立三种学习理念,增强他们学习的自觉性。一是树立学习提升人生追求的理念。我们经常教育干部职工,人的需求分为生理求、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等多个层次。最高层次、也最有价值的需求是自我实现。而唯有通过学习,不断丰富人生哲理,加强自我改造,才能逐步脱离低层次需求,形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二是树立学习夯实生存基础的理念。我们经常提醒干部职工,现在的社会是信息化社会,各类知识技能急速更新,随时都有优胜劣汰的可能。一个人要适应社会发展,提高自身的持久竞争力,夯实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必须加强自身学习,努力获取行业内的最新知识技能,成为创新型人才。三是树立学习推进事业发展的理念。我们经常告诫干部职工,工作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平台,要立足本质工作中推进事业发展。但是,事业的快速发展依赖于学习型和创新型干部队伍。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准确判断事业发展的宏观环境,才能准确把握事业发展的方向,才能有效创新推进事业发展的举措。
二、以良好的学习平台“助”学
我们依据干部职工离开学校后,学习时间和学习资源骤然减少的实际,积极为干部职工搭建三大学习平台。一是请进来,组织集中培训。根据工作需要,经常有针对性地邀请相关行业的权威专家学者来我办开展专题讲座。近两年,先后邀请中国电信电子政务首席专家施聪博士、红网总编辑舒斌等10多名专家学者来我办讲课,重点介绍了电子政务发展理论、互联网发展与新闻宣传等课题,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二是走出去,开展考察学习。充分利用重大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的机遇,积极参加有关考察活动,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近两年,我们抓住财税收一体化、平安城市、人财编一体化、电子政务专网等项目建设的机遇,先后派出近30人(次)赴天津、重庆、广州等20个多个发达城市考察信息化建设。三是压担子,推动实践探索。在具体工作中,我办敢于放手,大力推行边学边干,积极推行岗位交流,大力使用年轻人才,促使干部职工在实践中探索学习。比如,在政府网站建设中,我们要求所有工作人员都要兼任新闻编辑、记者采访、网页设计等多项工作,逐步成长为工作的多面手。
关键词:项目课程;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
我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对于计算机人才的需求都在不断的提升,所以需要计算机专业的人员能够更好地应用到各个行业当中,因此需要充分的对计算机的开发和利用进行开发,同时不断地对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进行维护。基于以上情况,在对计算机进行应用的时候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需要实行平合岗位,并且将工作过程作为导向,设计以专业技术为主要的课程目标,以课程设置为主体的计算机开发模式的探索实践,不断地适应社会各个行业对计算机相关行业人员的需求,以此来促进计算机行业的发展以满足各个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
1基于项目课程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设计研究
在当前社会背景之下应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综合的促进教育理念和教育工作,不断地符合课程开发的理论指导,并且在此根据之下提出以平合岗位,以工作过程作为向导,并将项目课程作为主体的课程开发模式。平合岗位主要是指在确保学生综合能力的前提之下,通过开设多个岗位方向的培训课程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能够尽量地确保学生做到一专多能。这样能够有效地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和就业能力,其中平台主要是对计算机应用的技术专业学生进行行业通用技术和智能的培养,可以有效地确保专业素质的提升,也能够更好地使学生达到专业的基础人才的要求[1]。岗位主要是按照相关的岗位设置向导的方向,严格的围绕着技术智能的培养,提升学生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达到专业的应用人才的要求。这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相关岗位和毕业生就业状况以及学生的能力分析,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学生的能力等诸多情况,都为我们将专业方向设置为软件开发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化办公技术的三个方面。在工作过程当中,做过程导向主要是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范围之内做好计算机课程的开发,同时根据相关岗位的职业能力进行有效分析,并且不断地整合相关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工作的过程作为一项基础射击训练项目,并且建立起工作任务和工作支持以及工作技能的联系,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主体和直接体验,同时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以教学内容为工作过程的导向,不断地促使学生完成工作任务,同时积极地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的工作过程和学习机会。项目课程主要是一种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和组织学习为主要工作知识的课程模式,这种工作是典型的产品生产以及服务等项目为载体的设计。所以它具有明确的工作任务,也能够有效地将工作内容和理论知识进行合理的整合[2]。所以这和企业的生产过程具有直接的联系,学生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和一定的范围之下,有效地组织自己的学习行为,能够明确的制定相关的学习计划,收获到较为有效的学习成果。高职计算机的应用技术专业课程,能够理解成一个企业网站的建设和管理,它可以当做是一个信息系统的软件的开发过程,可以当做是一次会议材料的准备。
2项目化教学模式之下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践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程序设计是主要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这也是一个以工程实践为主的专业。在项目化教学当中,它需要必要的工程应用项目作为支撑,同时也必须促使企业积极参与其中,不断地发挥出企业的重要作用。要制定项目化的教学模式,促进人才培养,需要将企业因素和企业的相关方案实施并考虑进去。在制定项目化教学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其所涉及的问题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2.1课程体系的建立在建立课程题的时候,制作过程需要有项目化课程程序的参与,同时这又和其他的学科以及传统课程具有一定的差距。在传统的课程方面,因为知识点存在着相对独立的情况,所以课程体系的设计只考虑知识点在内的逻辑先后关系,但是项目化课程却主要以主线项目为主,而这有可能是跨学科系的[3]。举例来说,比如说,一次为主的程序设计课程,它的课程主要是通过网页设计和数据库设计为主,同时也涉及,对于软件工程和软件测试等多个学科都有所涉猎,通过这些学科综合组成一门课程,而且在项目进度和客厅之间没有严格的先后顺序。因此怎样合理的优化其,促使他能够更好地符合项目教学,这是课程体系制定的基于项目化人才培养的方案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的问题。2.2企业的参与项目化教学需要将项目作为载体,同时将工作任务作为驱动,这样以项目的完成情况作为对教学模式进行考核的一个基础点,那么项目的目的就是将校学理论进行职业化,并做好相关的培养。企业是人才培养和质量效果评价的最终评价方,而企业的真实项目是项目化教学的项目基础,因此制定项目化教学的人才培养方案需要有企业的参与,那么企业需要采用什么样的教育途径实现人才培养方案,那么就需要充分的对培养效果进行优化,这也是本研究所要研究的一些问题。2.3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项目化教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应该以项目作为主线,传统意义上的教学主要是学科课程为主,这种教学方式去按照徐其先后的分散形式进行设计,不能更好地满足教学的跨学科形式,对于企业来说也不无法做到企业的共同参与。所以研究合适的基于项目化教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项目。
3项目化教学模式下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的问题研究
3.1基于工作过程构建项目化教学人才培养方案工作过程指的是个体完成一定工作任务而所需要的一个时间,它是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分析工作过程的着力点,不能够完全等同于工作过程本身,而需要采用一定的技术和手段来对工作过程进行包装与设计。这能够使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教学的需求,有时也可以使课程内容更好地和工作过程相统一。对IT软件进行开发可以研究企业的调研,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主要涉及需求分析、UI设计、数据库设计、代码编写以及软件测试等典型的工作。从从业人员具有能够确定的网站功能和风格来分析,它可以根据网站需要来进行内部或外部的CSS样式的UI设计,也可以根据网站功能进行相关的数据库表的创建,通过对客户的需求进行分析完成相关网站的开发和设计,可以根据所掌握的网站测试工具的方法以及核心工作的能力来进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专业主要需要依据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对其课程进行领域的划分,主要可以划分为公共学领域,专业学领域和拓展学习领域等。这门课程需要和项目关系的课程划分为外延辅助课程与及核心课程[4]。外延辅助课程主要是通过外延来提升网页设计使得整体技能,拓展,其专业的就业出口。比如说photoshop的平面设计,比如说flas的设计等等,核心课程主要是专业课程的核心,比如说php程序设计,数据库的建模以及数据库程序设计等等。在其构建工作过程当中需要做好课程体系的构建工作,需要明确企业参与以及研讨和设计等。3.2需要不断地强化校企合作的效能企业主要是项目的来源,而且一般都是为了谋求利润的最大化,所以在进行项目设计的时候要兼顾企业的利润,同时也要提升教学的最大效果。所以基于这个过程可以完成一个完整的任务,同时与企业产生相关的共同点,又有效地促进企业生产效益,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分析能够得出,当前计算机应用专业主要是课堂联合工作室模型出现两者相结合的,而课堂的教学主要采用了真实项目进行分割,它是一种有效的仿真教学。企业在共同的参与下进行项目的外包服务,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经验,也可以在这种教育模式之下为学校提供有效的项目化实践平台,促使企业的利润最大化,有效地提高了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同时需要兼顾人才培养,传统的人才培养主要是通过课程设计实施有效的并形式的开课方式进行教学。比如说photo⁃shop平面设计和网页设计进行共同的开课。这种开课主要是并行时的开口方式,它能够有效地将知识点进行分散,同时将完整的项目集中在某个阶段进行更好的知识点的支撑。通过不断的实践研究可以看出,计算机应用专业技术通过对分段式的教学进行应用,可以采用模块涵盖知识点多少的形式,安排多名教师和设计人员共同参与,它能够有效地集中分段式教学,这也可以使其教学更加地贴近生活场景,和工作任务的融合,也有利于学校以及企业之间的更好对接。3.3特色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分析需要通过对职业能力进行分析,以此来形成提升阶段性的课程内容,并且不断地进行分解和重构,这能够有效地实现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融合,最终形成项目化的课程。要不断地和新兴的产业紧密相挂钩,实际不断地形成一个“一主线二融合三阶段”的课程体系,不断地构建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要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平台。要不断地深化改革,以能力特点为主要特征,通过项目实践联合岗位就业,做好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并且将项目课程作为核心载体,一课程实施作为重点,将校企合作作为校内外实训的主要工作平台。在此基础上要不断地健全评价体系,因为考核评价和定性定量相结合,需要重视考评的过程,在量化评价过程中不断地对作品评价和竞赛评价进行突出,以技能考核作为主要的考核方式。
4结语
高校的教育主要是阶段性的职业教育,它主要需要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具有大学知识能力,而且具有专业素养的人才,需要确保这批人才能够将其知识体系合理地应用到实际工作当中,所以具有实践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一基于项目课程为主的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培养,它能够有效地帮助社会培养出各类的适应性人才,也能够更好地提高人才的质量,使人才更好地适应社会,可以对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了调整,也搭建了合理的课程结构体系,所以需要不断地发扬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邹华福,周杨萍.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4,21(21):54-55.
[2]王自荣,焦阜东.能动就业型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探析[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0(2):487-488.
[3]程真启,高峰,倪伟.高职船舶电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0(3):572-573.
对于电子计算机基础教学来说,主要教授学生们打字、编辑方面的能力,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初中甚至小学就接触过,有一些基础,然而,还有少部分学生却没有使用过电脑。因此,有这个差异的存在,如果在课堂教学时,一直示范教授,没有一点新意,就会使有基础的同学感到无趣,因为他们都懂,导致他们对这门课失去兴趣,影响以后的听讲,他们甚至可能会在上课时影响其他同学,破坏课堂的纪律。我们应该针对这个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
1、分组互助学习。老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基本情况,对他们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再把他们分成许多小组,让那些基础好的同学来担任组长,给每一组布置一些相应的题目,难度较高的可以让组长来做,然后让组长辅导小组的同学完成简单的题目,不但可以使每个学生都能学到知识,还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培养他们互帮互助的品格,从而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在其他学科的教学方面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2、单独辅导。由于每个学生的基础情况都不同,个体存在差异,需要对个别学生进行单独辅导,每天抽出一些空闲时间来对一些基础差的学生进行辅导。因电子计算机教学所需的教室比较大,学生很多,不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所以,要尽量每节课都去为那些基础差的学生辅导和讲解,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学到应有的知识。
二、计算机电子教学要努力培养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他们对学习的自信心
当前的计算机教学虽然有了创新,但是这种电子环境下的教学,仍然会使学生产生依赖性,降低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要降低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计算机学习重点要练习实际操作,老师进行电子计算机教学可以直观的展现教学内容,方便学生去学习,但是,每当老师在讲台上示范完教学内容后,很大一部分学生都是照猫画虎,没有独立的思考,不愿意去变通,丧失了主动学习的兴趣,导致学到的知识容易健忘,不能巩固知识,往往在考试前将操作忘得一干二净。所以,授课老师在课件的制作方面要多花费功夫,多设计些新颖实用的题目,让学生们产生兴趣,多加练习,对题目能够举一反三,培养学生对题目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
2、对学生要少批评多表扬,进行赏识教育。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欲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消除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老师在教学时应该多举一些实例,提高学生对这门专业以后就业的认识,让学生把目光都放远一些,让他们认识到现在的学习对以后工作的用处。在教学中采取赏识教育,多对学生进行赞扬,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认真检查学生的每一次练习,对优秀的作业进行赞扬,鼓励作业完成不好的同学,跟学生进行很好的沟通,跟踪他们的进步,和他们培养好关系。曾经看到过一个例子,班上有个学生特别调皮,上课不好好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在课堂上捣乱,影响其他同学,跟老师顶嘴,许多老师都对他束手无策,直到一个新老师来任教,他认真观察这名学生的言谈举止,经常鼓励他,当众表扬他,这名学生虽然很调皮,但是计算机学的挺好,老师让他给其他同学辅导,慢慢的,这名同学变得能够约束自己,能够尊敬老师、自主学习,还能积极参加一些计算机类的竞赛,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3、降低要求,打好学生的基础,让学生能够脚踏实地的进步。技术学校的学生,由于基础知识较差,没有很高的思维能力,导致他们在看到新教材时产生畏惧心理,他们内心很想学,但是又怕自己学不懂,学不好,所以,老师要从他们的基础抓起,不能过高的要求他们,需要交给他们任务,并把它们分解成若干的小部分,而且详细的对其讲解,还要反复讲解,让他们能尽量多的听懂老师所讲的课程。对于有难度的题目,老师更要详细讲解,还应增加实际操作的练习,多安排课程,引导学生慢慢进步。
三、计算机电子教学要重视引导,以学生为主体
在教学时,老师要非常重视课件的设计工作,尽量每节课为学生们带去他们感兴趣的题目,使学生们的思想能够深入到题目中去,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还要选择切合主题的教学资源。例如在教授网页设计时,老师应该事先准备大量的优秀网页作品,先让同学们对其欣赏一番,让他们产生兴趣,然后对他们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这样就能使他们自主学习,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内容中来,当学生能够融入到教学环境中时,他们学习的效果也会事半功倍,达到教学的目的。
四、计算机教学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受教育者为了学习一技之长,为了寻求一份可以充分发挥其特长的工作,往往会选择职业教育,因此为了满足企业的各种需要,毕业生必须拥有较强的自主动手能力。对于计算机来说,这点尤为重要,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很迅速,要是学生不知道怎样学习,不知道怎样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那么就会被社会中巨大的竞争力所淘汰。我在上课的时候,经常提醒学生学习知识的时候要多动手做一做,多用脑想一想,不必事事遵循课本上的方法,要敢想,敢创新。举个例子,为了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在教授如幻灯片制作课程时,我没有完整的示范该如何制作一个课件,仅仅只是指导学生,启发学生如何去做,让他们自由发挥,积极思考,大胆创作,对于学生的作品我都是十分认可的,学生学起来轻松,学习效果当然也是非常好的,课件做的非常有新意。
五、加强各学科与教育技术之间的联系
在历史的进程中,但凡出现或是使用一类媒体都会对教育带来巨大影响。为了将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更好的融合在一起,我们得把教育技术与该学科教材通过解剖,设置教学内容与呈现方式等,来进行研究与研讨。通过两者之间的整合,可实现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新颖的教学思路,现代化的呈现方式,让学生学的轻松学的快乐。教育技术不但会改变传统教育的模式、方法与内容,还会改变教育的方式与形式。例如,为了让抽象问题变得形象,让复杂问题变得简单,静态问题变为动态,理性问题变得感性,动画模拟就是一个好方法,使教学理念更为新颖。如此一来,就会给传统教育带来变革与影响。现代教育技术让老师通通透透的教,让学生明明白白的学。不过教育技术也是有局限性的,在教学过程中将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它不能一一解决。应当吸取传统教学的宝贵经验:教学时间应控制在一定的时间内,不可过长。虽说多媒体有着强大的优势,可是毕竟有别于客观事物,只能是方便我们对事物有着全面、客观的认识。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都得以提高。
六、结论
关键词:网络教育、个别化学习、协作学习
引言: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学习理论、计算机辅助教学理论的完善,网络教育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当前教育的发展重点。同时也应运而生了很多新的理论、新的学说。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就是当前网络教育中研究的热点。毫无疑问,协作学习有利于增强学生个体之间的沟通能力以及对学生个体之间差异的包容能力。但是也不能忽视网络教育中个别化学习的重要作用。个别化学习毕竟是网络教育中最基本的学习方式,它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系统,特别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学习自主性、独立性的形成,以及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发展网络教育时,要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让他们互相补充,互相促进,扬长避短,使网络教育真正成为继传统教育后有益的教育方式。
一、基于网络的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
在讨论二者关系之前,首先要弄清楚网络教育中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定义。
基于网络的个别化学习是指根据学生的不同特征进行因材施教,通过网络给出不同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学习内容的选择,为每个学生提供最佳的教学支持,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制定学习计划,自由安排学习时间、地点,从而自我获取知识,更新知识。
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协作学习的环境,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讨论、协作与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协作学习。
二、网络教育中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关系
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都是网络教育中重要的学习方式,他们都体现了网络教育以“学”为主的特点,但是他们也各有特色,相互联系。
(一)、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各具特点
个别化学习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知识,自我更新知识,通过自己思考、探索来独立完成学习。它比较适合达到认知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中大多数层次的学习目标,如学习事实信息、掌握概念和原理、应用信息、概念和原理、形成动作技能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个别化学习最大的特点在于学生的高度自主性。这种自主性具体表现在:学生确定自己的目标后,能够借助网上优势,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支配学习时间,从中知道了如何学习才能达到目标,也知道了如何评价自己的学习效率、测试自己的学习效果和成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进度进行个别化学习,不必跟随教师统一的教学内容和进度,而且网上没有固定的学习模式,自己不主动学习,就不可能得到新知识,这样学生就由原来被动的、不得不学转变为主动的、要求去学。从而能提高学生的领会和保持水平,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且,学生在学习中自己制定学习计划,自己掌握学习进程,自己负责学习效果,这有助于养成学生在教育活动、工作职责和个人行为等方面的良好习惯。除此之外,学生自己选择学习时间,自己确定学习地点,学习时间、空间的灵活性大,特别适应于成年的、在职的学生的主客观条件。总之,个别化学习允许程度各异的学生都能按自己的能力选择相应的学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获得学习效益。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知识,还能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适应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协作学习强调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网络和计算机来支持学生之间的交互活动,这种交互活动指的是以小组形式,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协作,学生通过合作过程共同完成学习。相比之下,它比较适合实现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如形成态度、培养鉴赏力,形成合作精神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认知领域的某些高层次技能,如问题解决和决策。
协作学习最大的优势在于协作活动的参与者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学生们可以突破地域和时间上的限制,进行同伴互教、讨论交流、课外兴趣活动等协作性学习。学生、教师通过网络实现了资源共享,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在网上共同进行问题的探究探讨。教师通过网上专题讨论为各个学生提供了单独或小组讨论的机会,每个学生可以在有竞争性的讨论中,积极思考问题。学生不仅可以从自己的思考过程中获取知识,还可以从别的学生的观点中获取知识。随着信息量的增加,视野的扩大,学生也将逐步增加对知识的掌握,对社会的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社会交往技能。
(二)、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相互补充
个别化学习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但是也存在不足,这时可以通过协作学习来弥补。
首先,个别化学习有局限性。对单个学生来说,由于其对问题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对事物的理解能力都受到自身条件和认识水平的局限,特别是当他遇到巨大困难时,即使通过自身长期努力和持之以恒能解决这些问题,也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要想更快更好地学到更多的有用知识,就必须通过协作学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个别化学习的动力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学生本身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兴趣和爱好,与其他学习方式相比,学生的个性因素在个别化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若学生学习自觉性不高、学习兴趣不浓、学习动机不强,可能会拖延学业、降低学习效果。而协作学习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其次,个别化学习中交互性不够。若长期把它作为唯一的学习方式,可能会缺少生生、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网络教育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之上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在一定学习环境中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在个别化学习中,情境主要限于单个学生,学习过程中缺乏协作、会话。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如果缺乏交流,教师就不便于掌握学生在理解新知识时的普遍反应,学生也局限在自己的思考范围内,无法与他人沟通,获取更多的信息以及更广阔的思路。而协作学习可以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对“情境”、“会话”、“协作”的要求,能为学生构建更多的“情境”,这种情境是由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共同建构的探究学习环境,还可以通过资源解决问题,提供多种人际沟通手段,从而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中实现从简单到复杂的“意义建构”,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协作学习能诱发学生渴望成功的愿望,维持学习动机,但是在现阶段协作学习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个别化学习的补充。
首先,协作学习的前提是学生已经具有了社会文化的背景知识和从事社会活动的经验。因此协作学习的组织工作和学生的学习准备至关重要,要根据协作学习的目标与任务及其协作学习成员的个性特征创设良好的协作学习环境。而个别化学习的组织和实施就相对简单、方便些。
其次,协作学习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比较高。协作学习的主体还是学生,任何学生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不耻下问,对同学们的提问,要求有问必答,并要求尽可能给出正确的答案。这就要求学生要有良好的品德和良好的协作精神。对于教师来说要求则更高,教师要引导、指导学生学习,如果不注意引导、指导,就有可能造成学生过分依赖老师和其他学生,或者偏离教学目标,反而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特别是巩固知识。也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不要把师生的相互作用变成了长篇累牍的独自讲授,要控制教学进度,掌握现代技术,具有更好的组织、管理、协调能力,使小组所有成员都积极参与活动而又不至于变成无意义的闲谈。这些都是有一定难度的,遇到这些情况,就可以利用个别化学习,例如个别化学习训练系统,来加强知识的掌握、巩固效果,增强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
再次,当前技术还是以支持个别化学习为主。尽管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例如CSCW技术促进了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系统的产生和发展。但是在开发中出现了技术与理论跟不上的情况,比方说协作学习中的讨论应该是基于三维的共享空间,而现在协作学习中的讨论还是利用电子公告板,即BBS。而且,在互联网环境下进行协作学习,由于受传输速率的限制,势必会影响学生对信息资源的获取速度。因此当前网络环境中,更广泛、更常用的还是个别化学习方式,支持协作学习的技术还有待发展。
总之,网络教育中,个别化学习需要协作学习的配合,协作学习是建立在个别化学习的基础之上的,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另外,这两种学习方式之间没有十分明显的界限,例如个别化学习中可以补充协作学习的讨论交互方式,协作学习可以借鉴个别化学习中的个别辅导学习手段。
三、如何处理网络教育中二者的关系
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都是网络教育的基本学习方式,要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扬长避短。
(一)、充分发挥各自特色
在个别化学习中,要围绕学生的学习需要,仔细安排学习活动,构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不断激励学生自觉学习,及时掌握学习进度,及时给予学生强化。在协作学习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提供便捷有效的交流手段,鼓励学生之间的协作,对协作过程进行积极的引导。根据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特色,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在具体的网络课程、网络学习软件的设计中贯彻这一宗旨,从总体结构设计到网页设计都要充分考虑二者各自的特色,充分发挥二者各自的优势,在适当的时机使用适当的学习方式。
(二)、相互利用,取长补短
关键词:项目学习;网络视频技术;网络纪录片;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18-0075-05
一、引言
项目学习虽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近几年相关的研究报道已有不少。项目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是在真实世界中借助多种资源开展探究活动,并在一系列时间内解决一系列相互关联问题的一种新型的探究性学习模式。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要求通过一系列个人或合作任务,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同伴)的帮助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而获得知识和技能。[1]基于技术开展项目学习的一大重要特征不仅是项目本身在促进学习,而且强调在“做中学”(Learn by doing),这种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在发现中体验学习的意义。学生依据自己先前的经验和与学习内容的关系积极构建意义。
为多渠道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浙江传媒学院与澳大利亚科廷大学开展了基于网络视频技术,以课程为依托,以制作“网络纪录片”为成果的项目学习。本研究主要关注此次中澳项目学习对促进学生合作学习、实现课程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影响以及所起的作用。
二、基于远程视频的项目学习背景
澳大利亚科廷大学(Curtin University)地处西澳洲,与我国没有时差。因此,科廷大学提出了与我校建立国际网络课堂(Global Networked Classroom),尝试利用网络技术开展合作教学的设想。经过多次对网络视频技术的测试和前期讨论,双方决定开展基于网络视频技术的项目学习实践。实践以两校学生学习的课程为基础,以网络视频技术为主要学习研讨平台,以项目学习的方式,两校学生最终以作品形式反映项目学习成果。经过认真商讨,并综合课程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双方确定以“可持续发展”(sustainability)为题开展学习研讨,并最终以制作“网络纪录片(web documentary)”的形式汇报学习成果,并将成果上传至固定网站,以便两校长期学习研讨,也希望以此引起社会大众的关注和参与。
为此,两校对项目高度重视,科廷大学选派了大众传播(Mass Communication)、影视研究(Screen Studies)专业的学生,以课程“Culture to Culture”为依托,因为该课程学习的内容之一是培养学生制作视频内容介绍和传播文化的能力;我校选择了英语专业、播音与主持(英汉双语)专业的部分学生,因为他们的英语基础较好,学习的课程《英释中国文化》中,拍摄和制作传播中国文化的英语节目是他们在第二课堂和课外实践中经常训练的形式。另外,为确保视频制作的质量还选派了部分英语表达能力较强的影视制作专业学生。两校还决定为各自选入参加学习项目学习的学生记入学分。
针对此次项目学习,我们的共同假设是:项目学习能有效地促进中澳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更好地实现课程能力培养应达到的目标,促进综合能力的发展。选择“可持续发展”这个主题,旨在使两国学生共同关注这个全球性话题。通过观察本国的发展实际,思考和发现与该主题相关的事实,在对事实的真实记录中挖掘事实背后的文化及隐含的价值。
在交流研讨过程中,中澳学生通过对主题的阐述进一步拓展思维,加深了认识,同时增进了对两国文化的了解,培养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辨能力。针对中国学生,项目学习将提高他们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特别是用英语解释中国文化的能力,并增进研究意识。另外,采用网络纪录片的形式能使学生了解网络传播的主要特征。网络纪录片是当今重要的传播方式,集视频、图片、声音、文字等为一体,但视频仍是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学生通过实践加深了对信息传播的认识,增进了对网络传播技术的了解,并逐步掌握了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及其在信息传播中的运用。
三、项目学习方式与实践过程
1.网络视频技术
项目学习主要在实验室进行。我校为播音与主持(英汉双语)专业建有专门的实验室,配备大型3D环幕、主持演示席、35座自助式新闻采编系统、直播连线和快速宽带网络等专业所需设备。中澳项目学习的研讨采用Cisco公司的TANDBERG Edge 95MXP视频会议系统,实验室配备了三通道数字环幕融合机及9×3、110度弧度的大型环幕,学习交流全程录制,便于回放研讨。由于项目学习研讨过程不仅仅有视频会话讨论,还不时伴有PPT演示、作品观摩等环节。三通道数字大型环幕能同时显现交流现场、作品或课件演示和呈现讨论的观点,为此次项目学习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便利。
2.网络纪录片
学者凯特.纳什(Kate Nash)认为[2],网络纪录片是指纪录片的作品实体通过同时兼具多媒体与互动性的网络来进行发行。维基百科的定义是:网络纪录片又称交互式纪录片(interactive documentary)或多媒体纪录片(multimedia documentary),它不同于运用音频、视频、图像等传统纪录片的样式,而是通过运用多媒体工具的多种元素制作的。它给制作者一种独特的媒介开展非线性(non-linear)创作,作品融照片、文本、视频、音频、动画以及信息图表等多种元素(见Wikipedia)。由此可见,网络纪录片是新媒体技术对传统媒介生态介入的产物,具有非线性、交互性、跨平台等特征。中澳围绕“可持续发展”主题,认为网络纪录片是反映项目学习成果的一种很好的实践形式,因为“可持续发展”文化故事的阐述适合多种媒介的介入传播。
3.项目实施的步骤与实践过程
参加此次研讨的科廷大学学生有16人,我校参加的学生有19人。双方各在两名教师的指导下,围绕主题商定从多个视角切入,首先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合作学习研讨。双方教师事先商讨制订学习计划,并负责联络、协调学习全程。项目学习全程历时19周,每周课堂视频讨论一次,每次约2小时,学生制作作品时间约4周。根据项目学习实施要求,此次项目学习分为细化选题、写出报告、形成小组、研讨拍摄、交流成果和总结评价六个步骤。
⑴细化选题
围绕“可持续发展”主题,经过约2周的课堂讨论和学生课下的思考,最后选定“绿色交通(Green Transportation)”、“垃圾回收(Waste Recycling)”、“生活方式(Lifestyle)”、“遗产保护(Heritage Protection)”、“人口问题(Population Problem)等作为双方项目学习探讨的选题。
⑵写出报告
根据拟定选题,两校学生分别写出研究报告 (Research Proposal )。研究报告的内容包括:①你研究的目的是什么(What are the aims of your research project)?②你的研究问题是什么(What is your research question)?③研究方案(Research Strategy)。在双方教师的指导下,中澳学生结合自己的研究兴趣,在一周时间内写出研究报告,并上传至一个共享平台供双方阅读借鉴,为课后交流和课堂讨论做准备。
⑶形成小组
在双方教师的组织下,两校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报告和兴趣对主题进行讨论。如对“heritage protection”感兴趣的中澳同学简要陈述观点,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组建形成对“heritage”主题感兴趣的学习小组。小组一般由4-5人组成。小组成员建立联系方式后便在课下开展讨论交流。小组同学结合各自的研究报告,完善学习计划和研究方案,以达成共识。
⑷研讨拍摄
针对项目学习的成果,双方讨论如何以视频纪实的手法反映叙述的主题,即视频以什么形式、方式叙述主题,所需的时间、作品的长度等。研讨中双方畅谈整体思路、拟解决的问题、拍摄地点的选择、访谈的对象、观点表现的形式、人员的分工等。如我校学生就如何用视频反映“乌镇水乡”、“中国油纸伞”的文化故事作了介绍;澳方学生则介绍了“回旋镖 (boomerang)”、“城市农场(City Farm)”等选题的可视化叙事特征。双方还就视频如何传递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拍摄计划、前期准备和进度等进行了详细的研讨。
⑸交流成果
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各小组针对电视作品进行交流,交流作品制作的经历和体会,分享作品制作完成的喜悦。为方便交流、讨论,科廷大学建立了专门的网站,将各小组的作品上传至网站;两校学生还针对网站、主题的特点进行了栏目设计的讨论,并对网站中的作品作了中英文的介绍和说明。中澳双方认为,可持续发展是个永恒的主题,希望网站作品中折射出的文化和涉及的话题能引起人们的兴趣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希望作品能增进人们对不同文化的了解,拓展思维与交流。交流还涉及除视频外网络纪录片的其它作品形式,如文字、图片等的运用等。
⑹总结评价
针对此次项目学习,中方要求参加学习成员在小组中开展自评和互评。评价内容不仅针对作品,而涉及整个学习过程。此外还开展了针对不同小组的作品的评价,内容涉及选题的意义、作品表现方式及手段的运用、英语语言的(字幕)表达等方面。教师还进行了问卷调查,收集学生对开展此次项目学习的想法和建议等。
四、讨论与启示
在我国,基于教育技术辅助的项目学习研究已出现了相关的研究成果。[3] 但此次我校和澳大利亚科廷大学基于视频的交流研讨项目学习在多媒体网络技术辅助教学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因为网络视频拉近了中澳两校的距离,使两校师生身临其境,语言交际更显得真实、生动。为达到项目学习的预期目标,围绕主题,中澳两校学生首先对主题进行细化,小组最终选择话题(见表1)。这样基于网络视频的交流、研讨就变得非常重要,也是其它多媒体手段难以取代的。
为了探索远程视频技术对中外高校开展项目学习的效果,我们密切观察本次实践的全过程,并进行了问卷调查、开放式访谈(科廷大学12名师生在项目结束后应邀来我校进行交流座谈)和对中澳学生研究报告、作品的分析。
结果显示,中澳学生对项目学习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最大的收获是真正体验了合作学习,在实践中很好地实现了课程学习目标中应达到的能力要求。我校学生认为,项目学习提高了其英语语言综合能力,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开阔了视野,学习了不同的思维方式,锻炼了能力。两校认为远程视频学习方式是颇具信息时代教育特征的新型学习平台,网络技术应充分得到利用,对中外高校间开展多层面的教学研讨、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等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前瞻意义。
综合调查结果,此次项目学习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1.激发学习动机
对中方学生而言,视频交流研讨中直接面对的是母语为英语的澳大利亚人,因而交际对象真实;交流讨论的重点内容是作品需呈现的文化主题,但要使英语民族理解中国文化不是件易事,因此交际任务真实并重在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这样在交际训练中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很好的训练。项目任务的真实和挑战性及对成功的期望交织在一起,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两校联合开展项目学习尚属首次,全程由学生自主设计,制订计划和管理,最终呈现项目成果,体现出学习过程自主性、学习任务真实性和学习成果成就化的特征,而这些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4] 另外,由于中澳双方的作品要进行总结和评价,最终上传至同一网站,由此而产生的竞争和荣誉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潜能。
2.促进合作学习
此次项目学习是以完成真实和富有挑战性的任务为目标,因此合作学习成了其中的一个突出特点。合作学习促使组内成员相互交流和依靠,注重合作精神、交往能力和沟通技巧的培养和发展,形成乐于与他人交流,主动解决问题的积极情感和态度。[5] 中澳学生针对目标任务,自然形成的小组成了学习研讨的基本形式,合作学习就成了必然。他们分工协作,课上课下互动频繁,共同探讨,相互促进,在合作学习中锻炼了多种能力,特别是与人沟通交流、借鉴分享观点、提出建议和对策以及思辨能力。
调查结果显示,中方的19名学生都认为其最大的收获是体验了如何真正开展合作学习;针对合作学习带来的成效,95%(18人)的学生认为主要扩大了视野,增进了对问题的理解,促进了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交流;84%(16人)的同学认为主要分享了观点,74%(14人)的同学认为结交了朋友,增进了友谊。另外,中方的大部分学生认为两校基于远程视频的学习明显改变了他们对合作学习的认识,增进了对澳方学生学习方式的了解,同时认为基于网络视频开展中外合作学习研讨非常实用。
调查中,澳方的16名学生认为最大的收获是体验合作学习的方式,他们在问卷调查中谈到的主要是“different way to learn/communicate, cooperate, work together”,其中一学生写道:“I have benefited greatly from the communication with the Chinese students and the opportunity to compare our learning. ”他们中多数认为进一步了解了中国,了解了中国学生的学习方式,加深了对中国文化的认识。
3.促进问题发现和解决能力
项目学习的主要特征是“有一个驱动和引发性的问题,问题是用来组织和激发学习活动”。[6] 本次项目学习围绕“可持续发展”这个主题,中澳学生通过对本国当前发展实际现状的观察,试图寻找发生在身边能反映该主题的种种现象,透过事物的不同现象表征,探讨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途径。如针对“乌镇居民的水乡生活”,中方学生在介绍中使用PPT介绍选题的目的、乌镇的历史和当今居民的生活现状,阐述以此反映可持续发展主题的想法和思路,这样便促进了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对解决问题方法的思考。特别是研究报告的撰写过程,中方学生每人用英语写出约500字的研究方案,对选题、研究问题、研究思路和解决方案等进行认真思考和探讨。
调查显示,撰写研究报告是中方学生体会最深的内容之一,因为他们平时在这方面训练较少,因此担心提出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不能引起对方的共鸣。但在与澳方学生的交流中,相关的观点得到了支持和认可,因此感到虽然过程艰难并具挑战性,但却是学习中的重大收获。
4.实现课程能力培养要求
培养课程所需的能力是本次项目学习的宗旨。对我校学生而言,提高用英语解释中国文化的能力和利用媒介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是他们课程学习中要求掌握的能力。尽管他们平时在这些方面有不少的训练,但这次真实的、探索性研究却给他们带来了挑战,面对英语受众能否清楚地用英语解释中国文化现象及其中隐含的价值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如在介绍“油纸伞”、“屋顶农业”时,学生需查阅大量的资料,做好充分的准备,交流中应重点使澳大利亚师生了解“油纸伞”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在解释当今中国城市中出现的可能利用屋顶空间,有目的、有计划地尝试种植相关农作物的“屋顶农业”现象时,还不时要回答澳方的疑惑和提问。这种真实的训练既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澳方师生有时有澳洲英语口音),更促进了学生训练表达深层次思想和观点的能力。
另外,以视频制作形式讲述中国文化故事,我校学生虽有很多训练,但叙述的方式、语言的表达等能否让澳大利亚受众真正理解还需要检验。交流研讨中,澳方师生针对我校学生的作品诚恳地提出了更易于英语民族接受的叙事方式和视角,并对语言的表达、字幕中的语言使用等提出了中肯的修改建议。我校学生认为这是非常难得的收获。
而澳方学生则认为,中国文化内容广泛,传递深刻的文化价值,这些很难在书本上学到。只有面对面地和中国学生交流讨论,才能学习和理解当代中国文化和传递的价值。
5.促进对媒体传播技术和方式的了解
作为本次项目学习需展现的成果,网络纪录片对两校学生而言都是新鲜事物,但却期望对这种新颖的信息传播方式有更多的了解和实践。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信息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当今的大学生不仅要具有获取、分析和评价多媒体信息的能力,还应掌握传播信息的技能。[7]
鉴于网络纪录片的多媒介传播特征,中澳双方决定本次项目学习以网络纪录片的形式汇报学习成果,其目的就是要使学生了解当今网络信息的传播方式并参与实践。视频拍摄和制作的质量虽然不是本次两校学生实践的重点内容,但参与拍摄和制作的实践促使他们思考视频传播的特点,熟悉后期制作的相关技术。另外,本项目还专门制作了网站(),两校学生针对网站功能和网页设计进行了研讨,撰写中英文文字解释和说明等。对网站设计和功能的共同研讨,促使两校学生对网络信息传播特征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除视频传播外,文字、图片等也是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围绕可持续发展的不同话题,针对不同的传播目的和受众需求,传播媒介也应做相应的调整和改变。本次实践使学生了解了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和意图,通过比较不同媒介的特征,区别不同媒介的传播给受众带来信息接受的变化和情感的震撼。而这些对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辨析能力,促进创新意识和创新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五、结语
关于项目学习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但基于网络视频技术中外高校学生开展项目学习的实践却不多见。本项目的实践表明,网络视频技术突破了地域的阻隔,拉近了中外高校的距离,特别能为学习创建真实的交际场景,使中外师生开展面对面的学术交流、教学研讨等成为可能,在当今的信息化教育中应得到充分的利用。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教学理念和学习方式受到严峻的挑战。借助网络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技术的运用对创新现代教育理念、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基于远程视频技术的中澳项目学习,有利于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资源,为学生创建外语学习真实的交际环境,拓展视野,加深对两国文化的理解,特别在合作学习中锻炼了各种能力,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多层面实施国际化教育等提供了新的视角和途径,值得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刘景福,钟志显.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模式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2(11):18-21.
[2]万彬彬.新媒体时代网络纪录片浅析[J].电影评介,2013(16):14-17.
[3]顾佩娅,方颖.基于建构主义的计算机辅助项目教学实践[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7):28-31.
[4]高艳.项目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外语界,2010(6):42-48.
[5]张法科,赵婷.合作学习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界,2004(6):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