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食品安全问题论文

食品安全问题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12-21 18:02:1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食品安全问题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食品安全问题论文

第1篇

关键词:食品安全;人与自然和谐

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政府和国家的形象。食品安全已成为衡量人民生活质量、社会管理水平和国家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食品安全与人民生命财产息息相关。几年来,被公开曝光生产和销售伪劣、有毒有害食品的案件层出不穷,受害者成千上万。制假售假者胆大妄为,无法无天,真是丧尽天良。

过去,对生产销售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治理整顿没有做到法规化,制度化,而是“救火”式的治理,哪里发生问题治哪里,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因而制假售假屡治不绝,屡禁不止,甚全有愈演愈烈之势。

一、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及产生原因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状况并不令人乐观:剧毒农药、兽药的大量使用;添加剂的误用、滥用;各种工业、环境污染物的存在;有害元素、微生物和各种病原体的污染;有害生物和疫病多次发现;生物技术和食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带来的可能的负面效应;周边国家疫情的频繁发生;国内外人口流动的增加,新疾病的出现和原已消灭的重大疫病的死灰复燃等。近年在市场上曾发现食物加吊白块、鸡鸭喂激素、面粉加增白剂、海鲜用甲醛浸泡等,还有在水果上喷施催熟剂、膨大剂,在蔬菜上喷施剧毒农药等案例。

对于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有以下七点:一、监管疏漏,“苏丹红一号”事件呈现出国家、企业等对在食品生产中被广泛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监管存在漏洞。二、执行不力,我国于2002年5月将孔雀石绿列入《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化合物清单》中,禁止用于所有食品动物。但在实际检测中,却发现在我国很多地方,孔雀石绿仍在被普遍使用。三、欠缺考证盲目定论,“转基因水稻事件”告诉我们,对于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不能轻易下结论。在没有精确的考证之前,任何单角度的结论都要慎重。四、利益驱动逃避责任。五、政策法规不健全,国家在管理和规范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导致问题不断。六、媒体误导草木皆兵,由媒体片面报道引发的轩然大波,不得不通过权威部门的权威数据来消除,包括国际间的贸易往来也因此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甲醛啤酒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七、标准滞后,国家监管部门应该根据国际标准及时修改旧标准,尤其是在食品健康安全方面更要与国际接轨。

二、辫证看待食品安全问题

人们对食品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质量和安全问题,这是我们生活质量提高之后的必然要求,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种要求是合理的,也是需要不断满足的。但从一个产业的发展角度来说,对产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却要客观辩证地来看待。任何产业的发展都要有一个由小到大的过程,就像一个人的成长一样。产业的发展,本来就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过程,要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成长壮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只有适当适时地提出相应的要求和标准,才更有利于产业自身的发展。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认识,只有有了产业,才可能谈到发展,才可能有质量和安全。另一方面,社会的需求也是随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变化不断提高的,即便是在同一个时间段,其需求也是多样性的,分不同层次的。目前,新的产业不断产生或派生出来,就是因为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丰富多彩。同时,不同的需求也在创造着五花八门的新产业。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我们更多的是纵向的来划分质量安全与市场需求,而现实中质量安全与市场需求却是横向的,不同层面的市场需求有着不同的质量安全要求和标准。我们好象还只是用一个同一质量安全标准去面对不同的需求和不同的产业发展。还有一点,要保证质量和安全,靠政府部门、靠企业自律、靠舆论监督是能够解决一定问题的,但从根本上来讲,还是要靠产业的发展、靠完备的法律体系和完备的信用体系的建设来保障。这种保障更持久、更有效。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的消费者、我们的政府已经把食品质量和安全问题放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高度,这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的合理要求,而我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还只刚刚开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辩证的思维来看待和思考食品的安全问题。坚持辩证思维看形势,就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极其复杂的矛盾方面,要揭示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考察、科学把握构成事物的所有要素及其发展趋势,全面看,看全面,认清客观事物的实际状况。坚持辩证思维看形势,就要分清表里,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清主次,区别事物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区别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不被表象遮眼,不被假象迷惑,从而认清趋势,把握大局。既联系过去,也联系现在和将来,看清发展过程,把握食品安全工作发展的趋势,知形识势,见微知著,审时度势,因势利导,从而顺应规律,把握机遇,掌握主动权,促进食品安全总体形势向更好的方向转化和发展。一句话,只有认清形势,才能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自觉地为国担责,为民分忧,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从宏观上看,自然与人类的和谐至关重要,这个关系直接影响着整个人类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是整个人类同时积极努力才能够遵循的自然法则;从微观上看,无论是国家,还是各监管部门,乃至企业都应从百姓餐桌无小事的角度出发,完善政策、加强监管、提高意识;从个人的角度看,不能只等着国家相关制度的完善等来解决食品安全的本质问题,需要自觉环保、自觉加强对食品安全知识的获取,时刻注意树立科学饮食观念,正确地处理好饮食、营养、健康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高桂铭 科学发展观与食品安全《上海商业》

[2]邹蓉 树立辩证的食品质量安全观《中国食品质量报》

第2篇

[论文关键词]名优产品;产品质量;食品安全

民以食为天,现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要求三餐相济,更要注重吃得有品质,吃得安全放心有营养。但目前绿色和平报告的显示,不禁让我们不寒而栗,不少知名服装产品上残留的有毒有害物质,在洗涤过程中会大量释放出来,将这样的水排放到河流、湖泊和海洋中,会极大地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这样的报告不禁让我们回忆起了三聚氰胺事件,它造成的影响是毁灭性的,国内的奶制品行业也受到了空前绝后的打击。国家免检产品制度也因此被彻底废除,而名优产品也似乎一夜之间替代了公众心中的免检产品,大家都对它青睐有加,成为公众的首要选择,但是名优产品的后续发展却差强人意。

一、 “名优产品”热背后的故事

(一)什么是名优产品

产品的名优称号和名优标志是指经消费者、有关社会组织或者行政机关评选,对达到一定产品质量条件和质量保证能力的生产者,允许其使用的证明产品质量水平良好的产品质量称号或者标志。

国家承认的产品名优称号和产品名优标志是专指依据原《国家优质产品评选条例》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的优质产品评选规章中所规定的荣誉称号、荣誉标志,其中荣誉标志包括金质奖章、银质奖章。另外,一些国际公认的产品名优标志,我国政府也予以承认。

(二) “名优产品”热的表现

名优产品基于自身长期以来优异的质量、良好的口碑,更重要的是官方组织机构的鉴定和认证,让人们对于它的品质更加深信不疑,即使多花些钱,人们也会觉得物有所值,毕竟在这个社会什么都讲究个幸福指数,吃得安全、用得放心,才可能谈得上幸福。免检产品因其在技术上和创造上的巨大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经过反复的试验和反复的攻关,相对于其他同类产品而言包含着更多的社会生产价值,同时也凝聚着其他众多产品劳动的价值。

“名优产品”热现象出现的原因和当初“免检产品”热现象的出现的原因如出一辙,都是顺应了现代消费者的使用价值观,人们的需求不再仅仅停留在实用的价值要素上,单单满足吃得饱、穿得暖的要求,而是要求全方位地满足人们在精神上和心理上的享受,所以即使价格偏高,人们对于名优产品也是趋之若鹜、竞相购买。追求“名优产品”的消费心理实际上是一种对高层次消费的热衷。在这个由温饱型向享受型的社会转型过程中,我们绝对不能忽视和低估消费者在精神上的追求,而“名优产品”作为凝结着人们精神和物质结合的高层次产物,势必被消费者所青睐。

二、“名优产品”质量问题的分析

(一)“名优产品”的生产是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科学日新月异,名优产品虽然有着先天优势,但如果不思进取,在优胜劣汰的商品市场经济时代的今天,也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只有不断进取才不会被残酷的市场竞争所淘汰。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一些“名优产品”的倒牌现象就是最血淋淋的教训,这也无疑给“名优产品”的生产厂家敲了一记响亮的警钟。

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名优产品”的质量稳定是一种持续着的动态稳定。即使在同一批次生产出来的产品,它们的质量也会参差不齐,这就是为什么厂家一般都会生产比订单要多的货物数量,以此来保证提供的是较好的质量水准。人们的物质需求是不断增长的,没有任何一种“名优产品”是长期不变而能永远得到消费者的欢迎,只有不断创新、不断改进、不断进行量变的积累,才可能发生质的飞跃,永远保持自身的优势。

(二) “名优产品”评比渠道过多

“名优产品”称号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大家都有目共睹,1979年以来,我国每年都有一批产品获得国家、部委和省市的名优产品称号。迄今为止,全国有300多个产品获得了国家的金奖和银奖。此外,不少地区的新闻机构、民间组织,如报社、消费者协会,也评选了一些名优产品。而正是名优产品评奖的渠道过多,没有统一的评选标准,有的人为主观性过多,评选有失公平、公正、公开,有损名优产品称号的声誉。有些评选往往不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查,更有不少单位以评选名优产品为盈利手段,致使有些名优产品名不副实、质量低下,使名优产品称号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大打折扣。

(三)“名优产品”企业生产经营者的产品质量意识不强烈

正是因为现在的厂家拿到“名优产品”头衔后,便固步自封,不思进取。虽然说如今越来越多的“名优产品”被曝光出各种各样、形形的问题,在消费者唏嘘不已之际,抱着侥幸心理的其他厂家依旧我行我素,只争朝夕的利润,而不顾企业的长远发展。名优称号、名优标志是有一定时效性的。一般名优称号、名优标志的有效期为3至5年,是获奖时产品的一种荣誉。超过时效后,名优称号和名优标志就会成为历史。表面上看,“名优产品”质量下降只是一种物质现象,但根本问题却是人的主观意识。真正决定产品的销路的关键因素不是名优称号,而是过硬的产品质量,名优称号这个外体因素给人的影响的确是有,但是这个因素与产品质量相脱节的话,这样的影响只是暂时的、有限的。

(四)“名优产品”扩大生产带来的质量弊端

名优产品大受消费者青睐,需求的不断增加势必导致产量的增加,这是市场经济自动调节的必然结果。企业为了追逐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进行扩产,提高效益,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由于生产设备的落后,传统的加工方式,没有足够配套的物质技术条件保障,而只是单单依赖招募临时工,进行简单培训,让员工加班加点,致使“名优产品”的质量得不到保障。因此员工素质的落后、机器设备的陈旧、产品质量标准的下降、原材料供应的不足,当然会直接影响产品的最终质量。

某些“名优产品”企业自知内部生产的局限性,便在全国各地找联营协作伙伴,以此来扩大生产,提高规模效益。但是目前很多“名优产品”的质量曝光问题虽然直指“名优产品”这个品牌,但是具体生产的厂商却是联营合作企业,联营合作企业往往没有创立这一“名优产品”品牌的龙头厂家对这个品牌有着深深的认知感和责任感,他们往往更注重产品的收益问题,而忽视品牌问题。一些联营合作厂家的产品质量问题不过关,其主要责任当然是联营厂家这个生产商,但是龙头厂家的不负责任也是一重要因素。很多龙头企业在选择联营协作伙伴时,不对联营生产厂家做资信调查,只是为了扩大生产,盲目延伸生产范围,即使对方不具备生产名优产品的条件,也依旧靠出卖自己的商标来谋取一时的利益。

(五)“名优产品”管理上存在的纰漏

“名优产品”的管理可以分为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内部管理就是指名优产品厂家对自己的名优产品的管理,也包括龙头厂家对联营协作伙伴生产产品的管理。龙头企业对联营企业生产名优产品的负责态度不仅仅反应在选择联营厂家时对其进行的资信调查等,而且应该将这种负责态度贯彻到联营厂家日后生产产品的质量检测、设备更新、员工培养、技术改进等方面,作为龙头企业,引领联营企业保质保量地为消费者提供可靠的名优产品。从外部管理来看,现在是商品经济的时代,市场经济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也是不容忽视的弊端,容易陷入市场失灵的境地。维护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单单依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自我调节是不够的,还必须依靠政府的宏观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进行干预和调控。因此要维护市场稳步健康的发展,必须确保这“两只手”的协调配合。质量检测部门以及其他的质量检测机构要提高相关的名优产品的质量检测手段,制定有理有据的规章制度,完善名优产品质量检测以及质量安全保证的法律。

三、从法律角度完善“名优产品”的保护制度

国家评选名优产品的目的,一是为了提高被评选上的名优产品的知名度,培育行业品牌,增强企业的市场综合竞争能力,推动行业发展、科技创新和产品质量的全面提高。二是为了充分调动广大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和创优积极性,让名优产品带动整个产品不断跃向新的高度。为了更好地评选名优产品、更好地保护评选出来的名优产品,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和完善一套严格的、科学的评优制度

建立和完善一套严格的、科学的评选名优产品的制度,以此来确保名优产品的高水平。不言而喻,名优产品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我们大家都有目共睹,要实现以评优促创优,提高企业的创优积极性,我们必须严格把握评选这个环节,加强质量监督检查,防止以次充好、败坏名优产品称号的现象产生。为了改变评优渠道和奖牌的多而滥的情况,我们可以针对性地只设立国家级与部委级和省级这两个级别的名优产品,并且对同一种产品统一对名优产品的评奖评优规范,并根据产品和行业的特点,对不同种类产品的评选细则具体地加以规定。名优产品的质量不过关污染的仅仅是水流,而名优产品评选制度的失败污染的就不仅仅是水流问题,而是水源了。只有对评选名优产品的这个环节加强管理才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二)增强消费者对名优产品的法律保护意识

生产的最终目的是向社会和消费者提供商品和服务,以此来获得经济或非经济上的利益,所以消费者作为商品的最终消耗者,其对名优产品的法律保护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名优产品的保护问题。通过全社会的普法教育,人们普遍从过去的不懂法、不知法的现状走出来了,逐渐形成了品牌意识,在选购商品时会更多地倾向于选择社会认知度高、有专业机构认证的产品,这个大前提对消费者形成名优产品的法律保护意识是很好的铺垫。尽管如此,我们依旧应该依旧加强对名优产品的宣传,让消费者从心底对名优产品有认同感;与此同时要加强对名优产品的监管,让消费者对名优产品的信赖无后顾之忧,并可以通过完善消费者的救济手段,让消费者在受到名优产品侵害而造成损失时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进行维权和救济。

(三)企业加强对名优产品的法律保护意识

要保持名优产品在同类产品中的优势,必须依靠技术进步,确保名优产品优质,只有促进技术进步,有效提高产品质量,才能推动创优保优的顺利开展,企业才能从自身做好对名优产品保护的第一步。在扩大生产、增加产品批量、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要慎重选择联营合作伙伴,适时清理一些不符合要求的联营合作伙伴,纯洁联营队伍,排除不好的质量牵制因素,这样就可以防患于未然,减少不必要的损失,降低企业因内部监管不利而产生的质量风险。

不仅如此企业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对名优产品假冒的短期盈利行为进行严格的打假防伪,否则不仅会侵害名优产品品牌的形象,而且会直接影响名优产品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致使真正的名优产品最终被市场所淘汰。对于发现的侵权行为,企业要善于运用法律手段,奋起自卫,企业可以每年都从盈利中划取部分作为打假防伪、保护名优产品形象的专项资金。

(四)引入法律机制,严格名优产品质量责任问题处罚

名优产品作为一种包含更多社会劳动成果的产品,其自身相较于同类产品包含更多的价值,因此根据其特殊性,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其质量检测,完善外部监控体系。比如可以设立消费者免费委托检验制度,消费者对名优产品质量有异议的,可以向政府设立的免费检测的专门机构申请检验鉴定,从而进一步遏制假冒伪劣名优产品的蔓延。众所周知,所有食品生产及相关行业都要办理生产许可证,取得QS认证,确保质量安全,而名优产品对于质量的要求更是不言而喻。加快我国名优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进程;根据我国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领域具体情况,制订具有可操作性的过渡标准或分级标准,加快我国名优产品认证的国际互认进程。

而质量监督部门和单位应当明确认识到自己在名优产品质量管理方面应负的职责职权,通过监督、指导与控制,加强外部监控。其次,研究探索正确的质量管理检测方法,建立起正常的质量检查、评比制度,进行经常性的名优资格审查,不断刺激名优产品更新换代,推陈出新,注入新鲜血液。在此基础上,可以充分借鉴海外经验,引入法律机制,运用法律手段,对名优产品进行约束和规范。建立起我国名优产品安全信用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使我国名优产品安全迈上一个新台阶。在制度规范上,建立起对名优产品安全信用的监管体制、征信制度、评价制度、披露制度、服务制度、奖惩制度等,使名优产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方面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对于那些出现质量问题的名优产品生产企业,不仅要受到消费者协会等社会组织的经济、行政处罚,而且还要依照法律规定予以起诉,通过法律手段,取消其生产资格,对那些抱有侥幸心理的企业严惩不贷。通过不断加强行政执法机构的建设,完善各级执法机构对名优产品的管理分工,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打假防伪工作。

第3篇

关键词:食品安全问题;行政伦理;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5-0082-02

食品一直以来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食品安全则是影响国民健康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当代社会背景下,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我国政府的重视,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与环境健康意识的普及,市场对食品的健康化、无害化要求愈来愈高。安全食品消费也逐渐成为可被引导的趋势。但是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食品安全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高度重视的问题,被列为继人口、资源、环境之后的第四大社会问题。

一、食品安全问题的内涵以及现状

食品安全问题是食品质量问题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也是对食品的生产者,经营者以及相关政府部门提出的日益紧迫的课题,如果想要解决好这个课题,首先,需要对食品安全有一个充分科学的定义。世界卫生组织对“食品安全”的解释是指:食品中不应含有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或因素,从而导致消费者急性或慢性毒害感染疾病,或产生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健康的隐患。《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则规定食品安全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1]。

近些年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例如瘦肉精事件、塑化剂风波、上海染色馒头、地沟油、速成鸡等事件都严重危害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面对如此频繁的食品安全危机,老百姓们谈食色变。这些事件的背后是食品生产水平不高、生产条件脏乱差,同时,食品的生产规模普遍为作坊式生产,不能达到规模化、产业化,生产过程十分不规范。而且很多食品安全问题在出现之后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和改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相关行政部门监管不到位。相关食品安全法规不完善,操作性不强,惩罚性有限。

二、食品安全问题的行政伦理分析

1.食品安全的行政问责制度存在缺陷

首先,行政问责的伦理实践基础薄弱。从理论上来说,制定食品安全法的制度和法律是对行政权力的一种外在硬性约束,它从“人性本恶”的伦理道德上出发,主张通过法律对行政权力进行有效的约束,同时规定外在的权力制度制约与约束构成了法律的内容。但是执行法律的主体是人,人并非都是理性而公正的个体,虽然行政官员他们代表的是人民的利益,执行的是公共权力,但是很可能存在着公权私用甚至滥用公权的情况,所以只有外在的法律和制度规范应当内化为行政主体的自我意识以及自觉行为,这样才能够在真正意义上有效避免行政官员的不作为,行政官员的道德自律意识修养有助于行政责任的履行。但是在我国,行政问责制度的伦理基础实践上却非常薄弱。

其次,行政问责主体存在一定的角色冲突,我国关于行政问责的方式大多是上级政府向下级政府的权力问责,这种问责只是停留在表面,是一种十分单一的主体内部的责任追究,难以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问题没有深入彻底解决,自然也就难以令公众信服,我国在很多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面前,先是中央或省市领导引起注意,然后高层领导直接批示后开始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这种方式依旧没有脱离传统官员“为民做主”的阶段,是在行政压力下权力高度集中的表现。所以行政问责主体的单一化阻碍了问责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最后,行政问责制度过于形式化,停留在表面。例如在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行政官员对问题展开临时性的责难和施压,而当社会公众对事故的关注度减小或者注意力转移时,行政问责有可能小而化之了。整个过程没有真正实质的内容,也没有做到公开化以及透明化,随意性过大,更多的也是追究个人责任,这样政府的权威性在人民心中大打折扣[2]。

2.食品生产者、监管者、消费者酿成伦理失序

第一,生产者企业实质上应是“经济人”和“社会人”的结果,他既应该去追求获得经济利益,同时也应履行“社会人”的职责和义务,应当具备一定的道德水平,以保障社会各成员的生命健康安全为基本准则[3]。但是当代有很大一部分企业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却遵循“企业无道德性神话”,在利益的驱动下,大量减少成本,增加短期机会,甚至触犯了法律,丧失了最起码的道德良心。这样的劣质商品利用成本优势,利用低廉价格打压正常商品,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大的伤害。

第二,食品监管者应当是保障食品安全健康的守护者,应始终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理念,始终关心、关爱、关注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严格遵循食品安全各项检查的程序。立足于现状,食品监管者道德缺失现象严重,在监管行为中见利忘义,,,或者和从业者利益联盟,完全没有道德底线,对生产者的不道德行为熟视无睹。

第三,食品消费者的不健康心理也诱发了伦理失序,食品消费者的需求是拉动生产者进行生产经营的目的,目前,我国的食品消费者还没有形成科学公正的消费观念,在遇到食品安全事件侵害时缺乏道德责任意识,在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选择沉默,使得不法分子逍遥法外。同时也有部分消费者追求廉价商品。面对即将过期的打折产品趋之若鹜,表现出了一种冲动非理性的消费,缺乏一定的安全基础知识。

3.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滞后

第一,食品安全法律的适用性差。尽管我国现已颁布的有关食品监管的法律法规数量多达十几部,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只是对食品质量作了一些概括性规定。而且在新形势下并没有充分显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需求。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确定的执法主体职责与当前的现实情况有所脱节[3]。

第二,食品安全法律的操作性差。由于现有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没有把食品安全建立在全部食品产业的基础链上面,所以食品安全法律体系还不完善。目前,全国各地一般都以食品卫生管理取代着食品安全管理,混淆两者概念,在食品初级生产过程中,对其安全操作不够重视。同时,在打击假冒伪劣食品,保证食品安全的执行方面都缺乏规范化和持续性[4]。

第三,食品安全法律的惩罚性差。有部分法律法规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制定的,受到立法环境、立法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执法部门既是法律法规的起草者,又是执法者和判罚者,因此不可避免地渗入执法部门的利益,影响了决策的公正性。虽然我国近年来加大了关于技术法规的制定,如无公害农产品的出台等,但因为其立法层次较低,大多数影响是十分有限的。

三、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1.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度安全体系

在面对食品安全问题时,应当对食品安全事件分级,食品安全行政问责也应该分级。以当前食品安全事件危害大小,责任机关及其负责人的级别等对食品安全行政问责进行分级,各个级别的问责应有相对应的制度法规,从而建立起这种层级体系。同时,应该建立起以民为本的核心思想,在保证国民食品安全事件中,各级政府及其相应的监管部门应树立起“有权必定有责”的行政责任、意识,真正地履行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最后将食品安全纳入到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中去,推行食品安全整治区长负责制,实现各个环节的紧密结合,形成环环紧扣的监管局面。

2.建立完善的消费者保护机构以及食品安全监督机制

我国应当建立起三级消费者保护机构:中央级、地方级以及私营(行业协会)级。另外,我国应发展私营性质的保护消费者机构,它是由一些企业联合创办并资助的非营利性机构,其宗旨是保护消费者和企业免遭不讲道德厂家的危害。加强食品市场的准入和监管机制。目前,我国应从两个方面加强食品市场的准入管制:一方面,加强完善国内生产经营的食品准入管制。由于我国地域的发展有些不平衡,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增加收入,对一些企业生产经营的问题食品采取纵容视而不见的态度,这种做法严重威胁了人们的生命健康。因此,政府应当加强建立严格的食品准入审查制度的力度。同时,也要打击地方保护主义,建立道德有序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加强对进口食品的准入管制,尽快建立一套国际化的检疫技术。贯彻落实食品安全监察机制的各个环节。尽管当前我国负责食品安全的部门很多,但这种多头执法容易产生相互推卸责任现象,影响工作效率,所以可以考虑合并食品检验机构和市场监督机构,这样可以使监管工作有机地衔接起来,不给市场监管留下任何漏洞。同时一旦发现食品安全问题,要加大惩罚力度。只有使不法厂商对惩罚的预期机会成本和其他成本加起来超过了其预期收益,才能有效地遏制不法厂商的这种不道德行为。国家应当制定严厉的法律来打假。

3.完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保证食品安全法作为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母法的地位,包括食品种植、培育、生产加工、包装、贮藏、运输和销售整个过程,确立各个法律部门在法律体系的影响和作用。要达到这一目标,应当完成两个方面的任务。第一,清理法律和法规之间的矛盾冲突。由于我国对食品安全实施分段的管理,现行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呈现出数量多、内容分散的特点,因此出现了下位法与上位法抵触,平行法之间相互交叉、甚至冲突的现象。因此,应当以《食品安全法》为标准,对现行的相关法律规范进行严格审查,废止过旧且未贴合实际的法律条文,需要修改的起草修改草案列入立法规划。并且出台相关的单位法律和配套法规,扩大其覆盖面,填补法律中的空白地带,保证食品安全法有效可行[5]。

参考文献:

[1]魏益民.食品安全学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熊水龙.行政问责制与行政自责文化建设[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8,(5):90~93.

[3]王艳林.食品安全法概论[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5.

第4篇

关键词:食品安全 法律 监管

一、我国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的现状

1.食品安全问题是民众最为关心的民生问题也是公众最不放心的问题之一,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一次由国家免检产品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使得人们对于食品的态度由最初的不信任转向了现今的恐惧,政府对此也难辞其咎。当然,在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发生以后,追本溯源、彻查处罚、问责处分,政府可谓不遗余力。然而,食品直接入口的特性决定了对食品市场规制的重心在于事前的监管而非事后的处置。当公众在循环往复的食品安全事件中不断付出生命与健康代价的同时,政府作为食品市场规制者所能起到的作用却基本仅局限在事后的处置问题上。

2.目前,我国食品加工行业整体的素质仍处于较低状态,更有少数的不法分子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非食品原料材料生产和加工的食品,卫生条件差的小作坊到处可见,掺假制假,有些员工甚至无证上岗,这些违法违规的现象屡见不鲜,给我国大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和隐患。

3.新技术的应用使得食品的种类越来越丰富,新的包装及现在生物技术让人们根本无法从表面上认知产品的成分和各种添加剂的含量,传统加工食品也不断被告知具有安全隐患,这一系列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都另消费者不断的丧失信心。

4.监管力度的乏力。目前我国主要靠政府本门进行高技术产品的检测,监管部门的效率和技术匮乏直接影响着人们是否能通过正规渠道获得产品的真是信息,而监管部门在实际中往往存在,科技成果和技术储备严重不足、推卸责任,监管力度不足等现象,导致政府对于生产企业的威慑力也在减弱。

二、我国与一些发达国家的比较和借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方面的法律制度都在逐步完善,但也存在着各方面的问题:

1.立法方面:根据法律规定,不同的食品安全标准由不同的部门制定,这就导致一些生产商利用这个缺口钻法律的空子。

2.执法方面:虽然法律法规规定了各种规章制度,但在实际运行中,少数公务员的怠慢及故意帮助商家隐瞒事实的事件频繁发生,导致消费者根本无法认清食品是否有害,监管环节的缺漏也使食品隐患留有空隙,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无法达到平衡。

3.守法方面:很多企业为了达到利益的最大化,不惜知法犯法,在被惩戒之后仍然建立黑加工点加工制造有毒有害产品,过期产品、添加剂含量超标产品不断的被推向市场。

随着市场的而全球化,各国食品纷纷涌入他国,食品安全问题也成为全人类都关注的问题,在欧洲,源自德国和西班牙的病毒感染黄瓜事件已经造成十余人死亡,另有数千人感染,造成国际性恐慌。在亚洲,台湾地区掀起的塑化剂毒饮料风暴,实际上塑化剂问题已经存在30年了,但直至今天才被揭发,至今已查明有多达500种产品受到污染,牵连到了近200家厂商。

三、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完善

1.加强食品安全法律建设。加强学些,积极开展交流与合作,与国外的研究,对国外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与国际接轨,并分别从立法、执法、守法角度建立完善的体系。

2.建立食品溯源制度。所谓的溯源制度就是从产品的原材料开始对产品的相关信息进行登记,对质量和生产进行严格的把关和限制,之后在其他的包装、分销等各环节都进行信息的录入,这样不管产品在哪个阶段发现问题,产品的形态和产生原因都会被追溯到源头。通过追溯能使产品随时准备是否被召回,并能发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并予以改进并治理。

3.加强监督队伍建设。为确保食品在监管过程中体现公平、正义,必须加强监管监督体制的建设,加大监管力度,建立和完善法律保障制度,食品监管和控制系统,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食品。严格执法,坚决查处违反坑害消费者的非法生产和管理,有效地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维护、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及合法权益。

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虽然存在很多问题但也在逐步走向成熟,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国家对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的改善,食品安全面临的挑战也会越来越严峻但也是一种机遇,好的东西总是会被大众认可,在鱼龙混淆的市场经济下,如果商家能够保证质量,不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也未免不是一个被社会公众重新认可的机会,行政部门也应该不断巩固和深化的食物特殊防伪打击力度,建立适应新形势下的食品安全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张守文.我国食品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食品学报, 2004, 4(3): 1-5.

[2]秦挺鑫.国内外食品安全卫生标准比较[J].世界标准信息,2007 ,(4 ): 24- 26 .

[3]侯瑜.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差距及建议[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8 ,29 (1 ): 149- 153 .

第5篇

关键词 : 食品安全意识;城乡比较;调查问卷

调查背景

近几年,虽然我国不断加大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但“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产业链条依然危机四伏。卫生部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更趋严重,频频见诸媒体和走进公众视野的如广东“毒大米”案件、“瘦肉精”猪肉中毒事件、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苏丹红一号事件”等。

我们进行此次关于居民食品安全的调查,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对海宁各地区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识观念进行一次比较详细的调查,了解在浙江这样一个经济和教育都比较发达的省份,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识状况以及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差别。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以问卷法为主,访谈法为辅。另外为了保证结果的客观性与准确性,我们还采用了观察法与文献法。观察法主要是我们结合身边的实际情况,在农村或城市生活获得的感受,以及自己的所见所闻。除此之外,我们还用到文献法,在浏览一些资料,文献,尤其是网络资源、报刊等二手资料,甚至直接查找了一些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话题调查活动及论文作为参考。

本次调查对象基本包含了各个职业,包括学生、工人、商人、农民、教师、行政官员及其他等。被调查者年龄从20岁到70岁,以20-40岁为主;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性别、年龄、职业等);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和认识;食品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食品安全的消费意识;遇到的食品问题以及处理方式;问题产生原因及解决对策等。

调查结果及分析

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10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98份,有效率为98%。参与调查的居民中,男42名,女58名,男女比例基本平衡;年龄在20岁以下的占24%,20-30岁的占30%,30-40岁的占26%,40岁以上的占20%。调查对象基本包含了各个职业,包括学生、工人、商人、农民、教师、行政官员及其他等。

2、消费者眼中的食品安全状况

调查发现,对于近几年中国的食品安全环境,农村居民中有35%认为是逐年好转的,而城市居民中有高达59%的居民认为是逐年好转的。20%的农村居民和11%的城市居民认为食品安全状况的一年不如一年。

消费过程中曾遭遇到的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问题 农村 城市

食品不清洁加工 12% 17%

转基因食品 24% 37%

食品添加剂超量使用 44% 32%

农药、抗生素、重金属等高残留 8% 10%

食品过期变质 28% 33%

据调查现阶段居民在食品安全方面最担心的问题主要有食品过期变质,农药、抗生素、重金属等高残留,食品添加剂超量使用,食品不清洁加工等。

在被问及已经暴露的食品安全问题是否被解决的时候,有34%的农村居民和46%的居民认为有一些食品安全问题得到了解决;只有3%的农村居民和11%的城市居民认为产生的所有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第6篇

论文摘要 《刑法修正案》(八)增加了对于“食品监管渎职罪”新的规定,为对食品安全监管者进行刑事处罚提供了最为直接的法律依据,对我国改变食品问题的现状以及保护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该罪在实践中极少适用,在犯罪构成的理解没有达成共识,在司法实践中也存在着查处难、认定难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统一标准。

论文关键词 食品监管渎职罪 犯罪构成 司法实践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频发,“三聚氰胺”、“瘦肉精”等名词不断走近人们的事业,使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更加引起人们的重视。食品的生产者、销售者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是一种市场行为,以追求其利益的最大化。欧美国家也曾遇到过类似的问题,但逐步完善的监管制度使得他们最终走出了食品安全的困境。“食品召回、天价赔偿、严厉处罚”成为欧美国家治理食品安全问题的三把利剑,这些都离不开相关政府部门的监管。而从近年来我国的食品安全事件来看,很多都是经过媒体曝光之后,监管部门才开始进行调查。可见,监管的滞后是危害我国食品安全的一大因素。但同时,对监管的规制比对食品生产者、销售者的查处更有难度。“食品监管渎职罪”则给对食品安全监管者进行刑事处罚提供了最为直接的法律依据。

第7篇

关键词:多元参与 食品安全管制模式 转型

一、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现状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着人们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关系经济健康发展和国家安定等重大问题。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加强食品管制,提高食品安全方面仍与世界先进水平有一定的差距。近些年来,三鹿奶粉事件,地沟油事件,瘦肉精事件等食品安全事故频发,食品安全事件是关系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是百姓关注的热点,所以食品安全管制也日益成为我们学术界和政府的关注焦点。2004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自2005年1月1日起由农业部负责初级农产品的生产环节的监督;质检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督;卫生部门负责餐饮业和食堂等消费环节的监督;食品药品监督部门负责对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查处重大事故;农业发展改革和商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从事种植养殖、食品加工、流通、消费环节的行业管理工作。这是典型的多头分散监督的体制,不同部门负责食品的不同环节,以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2009年6月1日,《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实施,标志我国食品安全"分段监管"的法定化和制度化,无疑是食品安全监管的一次重大改革。但是这几年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仍然是层出不穷,将之仅仅归咎于多头分散监管的体制问题,本文认为这只是部分原因,还需进一步探究深层原因。

二、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原因反思

(一)市场及市场失灵

1、市场不充分和食品安全问题

我国市场经济改革30多年以来,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这是因为政府这个有形的手放松了对市场的管制,让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调节经济发展。但是由于我们的国情,政府还有很多本来应该交由市场这只无形手来调节的企业仍在政府手中,这些国企占有很多的资源优势,比如资本、信息资源等,和其他非国有企业形成不公平竞争。在食品行业这些国企有金龙鱼、福临门两家国内主流食用油大企业,每当由于市场供需矛盾导致食品价格上升时候,发改委就会约谈这些国企不让涨价,这虽然对老百姓的钱包有部分帮助,但是这样的不涨价却会让没有雄厚资金实力的企业倒闭或者是投机(如以次充好、改变原料等)。最后就会出现很多的假冒伪劣商品,最终是老百姓的身体受损害,所以说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是和我国的市场不充分有关系的。

2、信息不对称和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生产和消费的分离造成了食品信息在二者之间的不对称。人们消费的食品大部分不是自己生产的,所以消费者对于食品加工、制造信息了解很少,相反食品的生产者完全掌握这些信息,这就形成了食品供求中的信息不对称。巨大的搜索成本也使消费者不可能掌握足够的信息,包括食品的质量、价格、成分、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地、生产厂商和该类食品的一些标准等信息。对于一般的消费者来说,难以搜索到完全的信息,即使搜索有限的信息也要使消费者承担相当大的成本,包括消费者的时间、精力、金钱等等。显然,消费者对于通常不会导致生命危险的食品来说是不会花很大的成本来收集信息的。企业对于信息的垄断也是造成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因为在食品行业这涉及食品制造过程的商业秘密。所以食品生产企业就像一个黑盒子,消费者只能看到出来的食品,而不能看到食品的制作过程,这些都方便了不法企业制造有安全问题的食品。

(二)政府失灵

1、政府食品监督机构部完善

虽然我国已经有《食品安全法》,形成了"分段监管"机制,由农业部负责初级农产品的生产环节的监督;质检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督;卫生部门负责餐饮业和食堂等消费环节的监督;食品药品监督部门负责对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查处重大事故;农业发展改革和商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从事种植养殖、食品加工、流通、消费环节的行业管理工作。但是这样的监管体制容易出现"真空",也容易在执法过程中出现推诿扯皮现象,形成无人监管的现象。

2、政府监管机构财力人力技术有限,不能充分监管

食品检测监督条件不完善,对食源性病原菌缺乏认识或从业人员非主动性过失(基于理论,人在缺乏委托人监督时候就会偷懒。而政府的委托人是人民群众,如此多的群众反而导致无人监督。人偷懒的机会成本小,所以就容易造成不作为行为)造成劣质食品未被发现进而进入消费环节。我国目前的主要问题体现在检测设备不完善,检测覆盖面偏低,抽检频率过低,更谈不上对食品进行普检,而国外的食品安全案例主要集中这一类。相对于市场纷繁复杂的现状,单单依靠政府的监管部门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毕竟政府的财力人力是有限的。

3、食品安全和追踪惩罚的法令制度不健全

我国虽然已经有《食品安全法》分别规定了有关部门职责,但是对政府监督部门执法不力行为没有相应的处罚措施,对相应违法企业的惩罚也没有达到杀一儆百的作用,甚至有的地方政府为了做GDP还包庇有些的违反食品安全法的企业,对于违法企业来说违法的成本低、收益高,使他们愿意冒违法的风险。

4、公共监督体制和文化缺陷造成食品监督部门工作不到位

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中民主、参与、法制因素的缺乏,导致现代政治文化民主、参与、法制意思难以真正形成。再加上公共权力监督体制存在不少问题,更加影响公共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所以必须从培育新型政治文化与完善公共权力监督体制入手,我们不仅要加强权力监督体制的健全和完善,还要注重权力监督主体的政治文化的塑造与创新,培育社会主义新型的政治文化,把"专制型、道德型"政治文化尽力向"民主型、参与型"的政治文化转变,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约束,促进公共权力高效、廉洁运行,使其真正意义上的实现政治文化尽快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三、政府对食品安全管制的必要

食品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是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同时,市场机制对缓解信息不对称存在着局限性。这就为政府实行食品安全管制提供了理论基础,对食品安全管制成为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责。

1、政府本身的特征和职能要求政府实行食品安全管制

政府拥有强制权,具有公信力和权威性。政府的这些特征是政府行使管制职能所必须具各的。政府可以强制生产经营者向市场提供真实的、全面的信息。如要求企业必须在食品包装上标明配方、食品有效期、食用方法、批号等方面的真实内容,而且还可以监察企业传递的信息是否真实。例如对企业的广告进行监察,审核其内容的真实性,减少广告中的虑假信息,禁止虚假广告,使广告可以准确地传递产品信息。同时,很多食品安全问题需要通过强大的科研力量,有效的控制措施和食物链中种植者、饲养者、加工者、销售者直至消费者间的充分合作来解决。政府在这些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也应当发挥主导作用。此外,当出现苏丹红事件等诸如此类的食品安全问题时,政府可以调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对有关事件作出应急反应。通过食品质及检查和市场调查等方式收集有关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公布给消费者,运用其公信力和权威性稳定民心,并严惩相关企业。这些都是其他组织机构不能替代的。

2、食品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

食品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而食品安全关系到民生和社会的稳定。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是社会正常运转的基本前提,如现实社会中的假劣食品。不仅侵犯了合法企业的利益,更重要的是损害了消费着的健康,甚至对消费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政府通过打击假冒伪劣食品,对仿制名牌产品的企业的处罚等,以维护消费者的利益,保护名牌产品企业的信誉,以促进社会稳定。

3、扩大对外开放要求政府强制食品安全管制

随着国际贸易的空前发展,大量的国外食品进人中国市场,这使消费者更加关心食品安全问题。显然,有关政府部门对于国际上食品安全的标准、工艺技术、原材料等方面掌握较多的信息,政府有责任促使有关生产经营企业将必要的信息告知消费者。另外,政府应加强对进口的产品的检验检疫,防止国外有害食品祸害本国,避免由于进口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

四、民主化管制模式的实现途径及其展望

为了在食品安全领域实现从政府垄断的管制模式向民主化管制模式的转变。首先需进行理念更改,即从民本观念向人民观念转变。人民是民主化管制模式的理论基石,人民始终意味着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由人民自己管理国家政权。也只有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才能培育起中国的公共精神,使持有民本理念的管制者进一步实现从管理者到服务者的转变,人民从被管理者转化为真正的主人。所以,负责食品安全监管的政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牢固树立人民现念,以公共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自觉接受各方监督。同时对服务的绩效进行评定,以提高政府管制的效率。

其次,推进市民社会的培育。应从以下几点人手:(1)加速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构建良性的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互动关系。(2)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契约性规则的发展和成熟,从而形成有利于市民社会建构和发展所必需的精神与行为方式。(3)培育和健全第三部门和民间组织(如食品行业协会、各类民间团体等)加快市民社会主体的形成与发展。需指出的是,作为市民杜会的主体除了现代城市市民之外,还包括经市场经济和现代民主洗礼的现代农村居民,因而乡村自治与民主化管理以及城镇化工作亦应给予足够重视。(4)加快政治文化领城的改革,培育社会成员的公民精神,培养其主体意识、自主意识、平等意识、自由意识、竞争意识。

再者,构建政府食品管制行为的制衡机制。其一,管制权重新配置。目前食品安全领城由食品药品监任管理、农业、质检、卫生、工商、环保、法制等部门分享监管权限,并以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这种体制容易导致权力边界模糊、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甚至出现无人负贵、监管不力、市场秩序握乱、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要实现民主化管理就必须对管制权进行重新配。在横向配置上,鉴于食品安全监管的专业性、独立性特点,理应在食品安全监管职能与相关产业主管职能相分离的基础上,合理归并现有监管机构,构建独立的、专业性强的食品安全管制机构。出于食品安全监管跨地区溢出效应以及避免地方政府,唯GDP至上的强有力干预的考虑,构建中央垂直一体化的监管体系。并视监管业务的大小配置其派出机构,从而防止由地方保护而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其二,司法审查制度的设立。其重点是对管制机构滥用自由裁量权的行为加以审查。

其三,建立公众参与的绩效评估制度。公众要对监管机构的工作绩效做考评,对不力的监管机构要有相应的处罚。

总之,单一主体的政府垄断的监管模式已不能保证政府食品安全监管职能的切实履行,必须引人协商对话机制,让企业和消费者等利益相关方充分参与到管制过程之中,实现监管主体的多元化,形成政府、市场、利益团体共同监管的局面,才能既可以弥补政府能力的不足,又较为有效地减少政府被监管对象俘获的现象发生之概率,但是由于公众的参与使监管部门被公众所监管,对其利用监管权力来谋取自身利益的行为构成了障碍。这样一来,监管主体就未必存在推行民主化管制模式的内在动力。所以民主化管制模式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引人绝非易事,其不仅主体的上级有赖于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的强力推动,亦离不开强大的市民杜会形成的外在压力。

参考文献:

[1]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罗华平等译)[M].上海:兰联书店,1991.

[2] 周义程.公共产品民主旦供给棋式的理论建构.苏州大学.侧翔屁博士论文.

[3] 张康之.民主的主张:走社会主文民主之路毛.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

第8篇

目前,我国从物流角度来研究食品安全性的学者并不多,对于二者关系的认识还不全面。多数学者都是从冷链物流的角度来研究农产品的运输、储存问题。如杨芳等人提出了冷链物流系统的安全性分析和评估方法,并指出了优化的重点;[1]邹毅峰则从生物学的角度出发,通过测算安全可靠度来优化冷链物流系统。[2]也有人从供应链的角度谈到食品安全问题,如雷晞琳、莫鸣认为应该加强食品供应链的安全防范,提出政府要在其中起到主导作用,企业之间则要建立联盟关系,共同防范安全风险等。[3]在物流与食品安全关系的认识方面,物流专家王之泰认为,我们对于物流在食品安全方面的作用认识远远不够,食品安全问题的频繁发生对物流行业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物流行业应该迎难而上,发挥自身优势,赢得生存空间。[4]此次“白酒塑化剂”风波的不断蔓延,把人们的目光再次聚焦到食品物流安全问题上来。尽管我们不能都把责任推到物流身上,但与物流相关的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使我们不得不再次审视物流的重要性,进一步探究食品物流安全的风险来源。

一、食品安全与食品物流安全的界定

1.食品安全的界定。

食品安全包括“食品供给安全”(Food Securi-ty)和“食品质量安全”(Food Safety)。供给安全是指食物的供给数量能否满足消费需求,而食品质量安全则指食品中是否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造成损害和威胁。[5]长期以来,“民以食为天”的状况决定了众多学者对于“食品供给安全”的关注,但是随着粮食供给数量问题的解决,“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被提上日程。尤其是随着新的科学技术在食品业的广泛应用,食品的绿色、安全、健康等质量问题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众多学者的重视。

2.食品物流安全的基本内涵。

物流安全是指在物流运作过程中,因人为失误或技术缺陷造成的货物损坏、失效,以及物流设施损害、物流信息失真等安全问题。[6]其主要包括设施、设备、人员和操作流程规范等部分所构成的安全体系。

目前,对于食品物流安全的定义尚没有统一,张延平和谢如鹤认为食品物流安全是指食品在生产、加工、贮藏、运输以及配送直至消费的全过程中不使消费者受到损害的一种担保。[7]食品物流安全既涉及了食品的生产过程,也涵盖了食品的流通和消费过程。

二、物流是食品安全事件的“元凶”还是“屏障”

为什么当食品出现问题却找不到原因的时候,都会说“可能产生于流通环节”?这里的流通环节多数是指物流环节。尽管不排除某些企业在推卸责任,但为什么物流环节总能成为人们推脱责任的借口,到底物流该不该为其买单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分析食品物流安全问题的来源。食品物流风险的主要来源分为物流操作层、企业管理层、技术层和外部环境层四个方面。

1.物流操作环节是食品物流安全的瓶颈。

食品物流的操作环节复杂多样,参与的企业众多,是最难管理也是最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在物流各环节中容易出现损害食品安全的活动是运输、配送、装卸搬运和流通加工。运输、配送的效率会直接影响食品的时效性和品质,决定食品企业对于保鲜剂、防腐剂的依赖程度;装卸搬运会直接影响食品物理性损害的程度;而流通加工环节操作的规范性、合法性都会直接影响食品的安全性。如近几年出现的染色馒头、毒豆芽、毒大米等事件都是由于在食品的流通加工环节恶意添加染色剂、漂白剂、增长剂造成的。流通加工环节参与的个体商贩众多,其自律性较差,而且分散经营不易监管,导致危害食品安全的事件频繁发生。因此,在物流操作层需要重点管理和监控的环节就是流通加工。

2.管理层组织管理不力加剧了食品物流安全的风险。

在企业管理层,其计划的合理性、组织沟通的有效性、决策的科学性和监控的全面性都会直接影响食品物流的效率性和安全性。这里的计划包括生产供应计划、配送计划及转运计划等,这些计划的合理性和决策的安全性是食品物流安全性的重要保障。组织、沟通的有效性会直接影响物流各环节的衔接性及企业之间合作的协调性,这是食品物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有很多时候恰恰是因为各环节脱节,导致食品供应周期延长、食品变质,从而加剧了企业对于防腐剂的依赖程度。另外,食品物流的安全性还离不开企业对食品生产、流通领域的全程跟踪和监控,层层把关,防止出现问题相互扯皮、推卸责任。

3.技术手段的应用对食品安全的保障与制约。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企业间的信息共享成为可能,为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决策提供依据。目前,在整个食品供应链中信息的作用日益凸显,其决定了物流、商流、资金流的效率性和可靠性。而储存、保管、包装技术的先进性在有利地保障了食品物流的安全、降低了食品在品质及数量方面面临的风险的同时,这些技术自身的安全性又反过来制约食品的安全。如保鲜剂、防腐剂的使用虽能减少食品的腐败变质,但其自身的危害却增加了食品安全风险。再如此次的“白酒塑化剂”事件,使用的塑料容器、输送工具虽有利于物流作业的完成,提高效率,但其自身所含的塑化剂却危害了白酒的食用安全。

4.外在环境的不确定性危害食品物流安全。

食品安全风险的另外一个来源是外部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法律法规环境。在自然环境中对食品物流安全构成威胁的是自然灾害,这是不可抗力造成的,如地震、洪水等会导致食品毁损、污染、丢失等现象发生。社会环境则主要指治安状况、人们的自律意识、社会舆论等,会影响食品丢失被盗的几率。而法律法规的健全程度、执行力的强弱、惩罚的力度都是食品物流安全与否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物流的发展是食品安全的保障,而不是食品安全事件的元凶,更不是众多企业推脱责任的借口。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物流业相对来说比较落后,与快速发展的食品业对物流的需求不相适应,再加上企业对于组织管理不到位,物流观念欠缺,这些问题易导致与物流相关的食品安全事件频发。

三、让物流不再成为食品安全事件的借口

从以上对于食品物流安全风险来源的分析,能够发现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虽不在物流本身,但与物流密切相关,这才是众多企业常常把食品问题推到物流身上的原因。要做好食品物流安全工作,使其不再成为食品安全事件的借口,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LunWenData.Com]

1.加强对食品供应链的管理能力和监控力度。

在不同节点企业之间的流转、存储就构成了食品的跨企业供应链系统,每一个企业在其中都承担着不容推卸的责任与使命。食品物流安全问题的解决需要跨部门、跨组织的多方合作。不但需要企业内部加强组织管理和质量监督,更需要企业间的合作与协调,建立食品链全程管理、监督、跟踪系统,层层把关,层层监督,做到分工合作,职责明晰。

首先,要加强食品供应链中物流与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跨企业集成。食品物流的安全离不开准确的商流、高效信息流、强大资金流的支撑与配合。第二,加强企业之间合作机制的建立。食品要想在保质期内快速流转,离不开企业之间无缝化衔接的实现。因此,企业之间的协调性、合作性都会直接关系到物流的安全和效率。第三,建立、健全供应链信用机制及激励机制。对于节点企业、物流企业的优劣由其他与之有直接联系的企业进行信用评级管理,并与激励机制配合使用,以保证食品在各个环节的安全。第四,实施责任追溯制度,提高食品供应链全程跟踪、监控的能力。近几年出现的多起食品安全事件正因为缺乏必要的全程跟踪、监控能力,导致企业之间互相推诿、扯皮,工商质监部门难以明确责任归属,只能各打五十大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2.重视安全的物流设施、设备和技术在食品业的应用。

要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离不开先进、安全的物流设施、设备和技术的使用。论文格式尤其是冷链物流的发展对于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在我国冷链物流的应用远未普及,所覆盖的食品范围相当有限,设施设备供给不足,难以满足不间断、紧密衔接的冷链物流体系的需要。因此,提高食品安全性,发展冷链物流是个长期的系统工程。

首先,加大冷链物流设施、设备的投入力度,在硬件条件上保障供给。其次,加大冷链物流在食品业的使用范围。一直以来,冷链物流较多用于较高价值的生鲜农产品、冷冻食品,但在其他食品行业应用较少,对物流与食品安全的关系认识较为欠缺。第三,加强对冷链物流的管理、监督能力。冷链物流实施的效率高低根本在于组织管理能力的强弱。要建立流畅、紧密的冷链物流体系,需要科学合理的转运计划的制定,高效规范的作业流程的实施和全程不间断跟踪、监督机制的建立。第四,重视物流设施、设备与技术自身的安全性,防止其自身危害食品安全。一方面,需要包装材料生产和研发企业加大食品级包装、储存材料和技术的研发力度,保证安全、健康、绿色;另一方面,质监部门应加大对于食品包装材料和技术的监管和惩罚力度,从源头上杜绝工业产品包装材料流入食品行业,以次充好,危害食品安全。

3.建立社会化食品物流系统。

社会化公共物流服务体系的建立是一个国家物流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它能够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实现快速响应,从而打破地区封锁,突破行业限制,实现经济一体化的目标。发展社会化物流系统对于提高食品物流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建立快速高效的运输、配送系统。科学配送方案的制定、配送路线的合理规划、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的合理选择等措施可以降低食品行业对于防腐剂、保鲜剂的依赖性,满足食品对于上市时间的要求,降低食品超期风险。第二,加大对于冷藏冷冻设施的投入。各级地方政府一方面要根据地方食品特色建立社会化冷链设施、设备,以租用或投资入股的方式满足企业及个体用户的需求;另一方面应积极组织、支持企事业单位自建冷藏、冷冻设施,在用地、税收方面给予优惠,并帮助其组织货源,实现社会化改造。另外还需要整合地方各种形式的冷链资源,提高利用率和实现规模效益。第三,食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转变经营观念,重视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合作,利用其专业化、规模化优势弥补自身物流能力的不足。第四,加强食品行业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以信息流带动物流、商流、资金流的高效运转,实现食品快速、安全供给。第五,加强交通运输、储存保管、货运等物流企业之间的合作,打破企业之间的限制,为实现食品物流无缝化衔接提供条件。

4.完善食品物流安全的风险评估和管理机制。

食品物流安全性直接关乎食品的安全性。健全的风险评估机制和预警机制,有利于企业提高风险的预见性和应对能力。[5]企业科学识别食品物流安全的风险来源,重点把握薄弱环节,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于减少危害和不利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加强对食品物流安全风险来源的识别。食品物流安全的风险来源很多,但各风险发生的概率有大有小,危害的程度也各不相同。因此,识别食品中存在的物流安全隐患,找出食品不安全的影响因素,通过规避、减小和消除危害是化解食品物流安全风险的主要手段。其次,对食品的物流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判断各风险危害的程度(警度)。主要包括各物流环节对食品可能发生危害的程度测评、危害物的剂量、数量描述和可能导致的后果描述等。最后,建立食品物流安全风险的管理机制。目前,企业对于食品安全的风险管理越来越重视,但多数企业在风险管理决策、执行、审核监督方面做得还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