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13 15:14:0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新经济学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1制度经济理论认为制度是在社会生产活动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规范性安排,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经济利益关系,因此,制度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利益的一种安排,将人与人之间的这种经济利益关系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就形成了制度经济。认为,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制度最终会被保留下来,同时,制度也会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而发生改变,即制度的变迁、改变与创新。制度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①制度的确立意味着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有一定的掌控能力,由于经济利益是有限的,不同的利益主体维护自身的利益的同时会导致制度的变动。②制度经济是有效率的。制度能指导人们做什么、怎么做,从而使生产资料有效流动与运用,提高经济效率。③制度经济具有规范和制约的作用。制度经济是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的,具有较强的约束与限制作用。
1.2西方制度经济理论西方的制度经济学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20至30年代的旧制度经济时期,代表人物是凡勃伦和康芒斯;第二阶段是30年代及战后的过渡时期;第三阶段是战后至今的新制度经济时期,代表人物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以加尔布雷斯为代表,另一类以科斯和诺斯为代表。新经济制度时期的相关理论及研究重点对我国现阶段制度经济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1.3旧制度经济时期及过渡时期由于旧制度经济时期和过渡时期理论的哲学基础、思维原理和技术方法相近,有学者将两个时期合并,称为“老制度经济学”。凡勃伦是制度经济学的创始人,他引入了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坚决反对同时期的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其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和对经济的过分抽象没有太大的意义。凡勃伦认为制度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生活习惯。凡勃伦用生物进化论的思想解释制度的演化与变迁。另一位代表人物是康芒斯,他引入“交易”的概念,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都可以归结为交易,法律制度是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工具。这两个时期的研究主要是从资本主义内部存在的问题出发。
1.4新制度经济时期
新制度经济学是当代经济学思潮中发展最为迅速的经济学分支,在新古典经济学基础上进行修正,认为新古典经济学是“黑板上的经济”。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市场完全有效,没有交易成本、不确定性和信息费用,新制度经济学派认为这种假设不合理。制度与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相悖,其存在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促进市场有效运作。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如下:
①人的有限理性。新制度经济学派认为,理性经济人不存在,人们无法拥有完全的信息,做出完全理性的决定,而且,即便拥有完全的信息,也会因为个体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和个人倾向等无法做出完全理性的判断。因此,新制度经济学派假设个体是有限理性的,人们的行为与判断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②交易费用。科斯1937年提出“交易费用”的概念,认为人们在进行经济活动的过程中,搜寻价格信息的成本以及运输费用、谈判费用、佣金等一起构成了交易费用。科斯以前的学者们普遍忽视交易费用的重要性,科斯“交易费用”的提出是产权理论及制度经济学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③产权理论。“交易费用”概念是产权理论的基础,科斯(1960)认为在交易成本为零的前提下,清晰的产权关系促使资源有效配置。科斯定理指出:在交易费用为零情况下,无论最初的产权如何界定,通过经济活动总可以达到最优的配置效果。产权理论的提出打开了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新的视角。
④制度的创新和变迁。制度对经济活动进行调节的同时,也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制度创新是指为了适应经济的变化而进行的变化。合适的制度设计可以促进经济效率,相反,会阻碍经济效率。同时,制度是否发生创新或变迁还要考虑制度发生变化的收益和成本,只有收益大于成本时,制度才会发生变化。
二、制度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发展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同于计划经济,又与市场经济有很大的不同,我国经济要进一步市场化,探索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意味着制度层面的深层次变革,因此,对制度经济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的分析是关键。
首先,制度经济学强调了制度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我国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是对制度最优选择的结果,同时,规范经济主体的行为和明确客体归属也属于制度范畴,实践证明制度是经济效率提高的关键,在我国逐步加强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的过程中,更应该强调制度的作用。
其次,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如,对交易费用理论和产权理论的理解可以指导我国制定相关政策,激发生产者的生产和创新积极性,同时,通过减少交易费用提高经济效率。
然后,明确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一方面,政府在经济生活的诸多方面需要让位于市场,让市场进行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活力和效率,另一方面,政府是唯一合法使用强制性手段的主体,因此,在市场失灵的环节以及市场环境方面,政府应通过颁布法律、制定制度等措施来予以保证。
最后,新制度经济学促进我国企业理论发展。科斯提出的交易费用的概念,从新的角度对企业的性质进行阐述,认为企业是对市场部分交易活动的有效替代。同时,委托—理论的完善也对企业发展有重要意义,我国的国有企业存在着严重的委托—问题,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有利于找出解决或减弱委托—问题的方法。
三、结论
一、关于答辩论文的学术评价要求
申报高级经济师者自己在所报论文中指定某篇为答辩论文。答辩专家组据此文出答辩题并考核学术水平。该项赋分最高,按三个方面:
①选题准确,成果在国内外居领先地位,影响较大。赋分范围30一40分。
②选题正确,成果在国内外居中等水平,影响一般。赋分范围10一30分。
③选题较差,研究价值不大。赋分范围1一10分。
经济论文的选题标准正确是确定答辩者对于经济科学某一问题研究的范围和方向。由于这是进行经济科学研究,撰写经济论文的起点,而任何一项经济科学的研究都是从选题开始,所以这个问题极其重要,赋分值范围最高。
这是因为:其一,选题决定着经济论文的价值。只有选题精(准)确,即有对研究意义的课题,论文才有重要意义。其二,选题关系到经济论文的成败。虽然选择价值高,但内容与难度与自己的条件、能力不相适合的课题,那么也难以成功。唯有选题的内容、大小以及难易程度都较适合本人的业务与水平特点,论文成功的希望才大。正因为如此,有人说选择了一个好的论文题目,论文就成功了一半。其三,选题为自己学术研究确立了目标。作为高级经济师应当将自己的经济管理业务中最感兴趣的部分上升到经济科学研究高度,并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整个合理的逻辑过程体现自己知与识的水平和学术能力。其四,选题代表着本人的学术态度。作为高级经济师的论文必须有严谨的科学态度,立足个人实践和深入调查来研究,结合发展经济的历史使命来选择论文题目。这样才能使论文选题达到较高水平,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怎样才算有较高水平和研究价值呢?选题在上述四点的基础上,立足本人经济工作实际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相关经济学科历史与研究、发展现一22一状、动态。这样便知道自己的研究论文当前达到什么程度,还有哪些问题尚待解决。这样的论文体现了在学术研究方向上的探索性与先进性,而不是盲目性、重复性,甚至是抄袭他人之作。为此,要做到:一是尽量选择与本人经济工作相关而急待解决的课题。这些间题力求贴近现实经济,或是有关经济方面的新问题,并有重要现实意义。作者应以较强烈的社会责任和事实上的理论高度,对这些呕待解决的课题提出独到见解,不怕标新立异,具有理论勇气,目的在于推动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二是选择新发现、新创造的课题。参加答辩的同志一般都从事经济工作多年,提交出的论文应是代表自己在经济_〔作研究中的发现,新创造、新思路的杰作。探索经济问题是经济工作者的使命,也是高级经济师应具备的素质和条件之一。可以说每一位用心者在长期的经济工作中都会有思考和发现。不敢称发现和创造的人往往是自卑和悲观的。你既然申报高级经济师,就应以高亢的理论勇气阐述自己的新观点。三是对空白的填补。由于科学发展、社会的进步,特别是改革开放对于经济机制的重建,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情况,从而造成理论与学术暂时的空白与缺项。高级经济师敢于直面这些空白的填补,不仅是对自己经济工作的推动和提高,而且由于间题的新颖也容易引起经济界和学术界的关注。四是对于通说的纠正。即对于通行的看法和传统的作法以及某些经济研究成果的针对性纠正。通过新的研究和实践对于某些通说错误观点、偏颇结论的纠正,使人们得到正确的认识,无疑显示了学术的高水平,且能正确地指导经济_E作。五是对于前说的补充。这是以新的实践和研究成果,对于前人研究成果与结论予以补充、丰富和完善。综上五点所述,经济学的论文在多数情况下总是先提出某些假说,经过实践与研究的验证,使其成立。各种选题唯在创新理论勇气中,才可产生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经济论文,这不仅仅是对于高级经济师本人水平的提高和开拓,而且对于经济科学一系列学术问题的研究乃至突破会具有相当的重要意义。
二、关于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对于高级经济师答辩中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核,是答辩中的重要部分。主要从三方面考核计分。
①抓住间题实质,分析透彻,建议新颖合理。赋分范围20一30分。
②触及问题实质,分析正确,建议合理。赋分范围10一20分。
③没有抓住问题实质,分析一般,建议可用性不大。赋分范围1一10分。
对于高级经济师来说,作为经济工作的软专家,理所应当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就从事领导工作者来说,这种能力应体现在:领导观念科学化;组织行为科学化;领导方法与领导程序的科学化。由以上这些方面所形成的素质通过答辩展示出本人的思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考察其领导的群体组织和领导活动产生的效果。能否抓住问题实质是领导素质的重要方面。
作为高级经济师,应当通过答辩抓住问题的实质,展示出自己的知识结构。一是反映本人的基础知识。这包括较丰富的社会科学和一定的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在交叉学科方面还应当了解有关行为科学、公关学、领导学等知识。二是反映本人的专业知识。包括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首先应掌握较宽的专业基础理论,熟悉经济管理方面与自己业务有关的基础理论学科知识。其次,要能掌握并应用系统的现代管理与管理科学方面的知识,如市场营销、经济信息、经济预测、经济决策、企业管理、科学技术管理、经济管理、技术经济、数量经济、经济分析等方面的知识。有的还应有较丰富的涉外经济知识。
答辩中将通过对于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核反映其知识结构。唯有丰富的知识结构作基础,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才能分析透彻,并提出新颖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普遍服务;大众市场;利润;价值;网络均富
1高端市场和大众市场
传统经营者都千方百计把有钱人的腰包当作主要市场目标,因为赚富人的钱更容易。于是就有了专门为少数有钱人建造的总统套房和几百万元的高级轿车。随着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这种高端市场策略在许多领域越来越遇到麻烦。因为物质资源是有限的,资源不可能沿着物质生产的直线模式无限增长。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市场从短缺经济进入了全面过剩,经济萧条可能是未来社会长期的表现形式。当高端消费者的物质需求获得满足以后,社会生产力还要不要继续发展?朝哪个方向发展?这是有远见的经济学家和企业家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网络产业领域,从高端市场向大众市场的转变趋势更加明显。根据网络经济法则,网络的使用价值与用户的平方成正比。根据信息流通规则,如果一个信息网络只有少数有钱人使用,谈何信息流量?有差异才产生信息流通的势能。在电信发展史上,已经有过不少采用高端市场战略而失败的教训。像可视电话、“铱星”系统和新加坡的CDMA等等,仅靠少量高端用户难以支撑一个必须覆盖全国甚至全球的网络,其结果是要么公司破产,要么把新建的网络全部拆除!
2资源稀缺和欲望无限
传统经济学是建立在资源稀缺、欲望无限前提下的理论体系,基础资源是钢铁和能源。网络经济的基础资源是沙子(硅)和信息,资源不再稀缺,欲望也不再无限。网络服务的成本构成与价值实现形式正在给传统理论带来严重的挑战。
虽然早就有人提出过生产的根本目的不是为占有更多的物质财富,而是为了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但是直到20世纪末,资源问题、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才使人类真正意识到过去的“康壮大道”已经不能再走下去了。
经济实践证明,未来社会不是物欲无限膨胀的社会。因为人类的理性迟早会认识到,传统经济的病根主要在于金融资本盲目投资生产大量物质产品,反过来遭受资源耗尽、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双双恶化的严重报复。人类最终只能依靠网络生产力对物质资源的代替效应,以更低廉的社会成本直接投资全民科技、教育和社会保障。
3经济个人主义和网络协同精神
市场经济的鼻祖亚当·斯密在200年前就提出一个悖论:人类在追求私人目标时,会在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操纵下,实现社会资源最优配置和增进社会福利。也就是相信人类的本性是自私的,但市场规律又天然具有一种平衡约束力,使每个利己的经营者和消费者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情况下,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后被西方经济学称作帕累托最优状态。但是这个最优状态在整个西方经济实践中并不存在,传统市场经济在多数情况下不能导致资源的最优配置。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指出,完全依靠市场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情形具有“几乎可以说是奇迹般的偶然性”。假如经济生活中仅有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的话,那末自由竞争结果更多的是低效率。前美国总统顾问斯蒂格利兹指出:“市场原教旨主义认为,市场本身会带来有效而公平的结果,华盛顿将这些观点奉为神明。其实,亚当·斯密那只看不见的手之所以看不见,原因是它根本就不存在⋯⋯市场的确有非常强大的力量,但是取消一切管制,市场同样无法运行”。
1994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经济学家纳什用数学方法证明了人们在非合作博弈中的平衡状态。最后的结论是,在人们的相互交往过程中,每个行为主体的完全利己主义决策结果肯定是低效率的。它实际上证明了亚当·斯密200年前提出的每个人自私自利就可以实现公共福利最大化的假设的不可实现性。
随着网络技术进步和信息的日益透明,摆脱这种困扰的机会终于来临。人们在多次交往或者重复博弈后发现,遵循平等合作规则要比通过欺诈获得少数几次不义之财更有利。一个新的经济学观点正在形成,那就是:乐意给予者自己将获得最多,只有为他人谋利益,自己才能获得合理利益。
与过去不同的是,网络创造了平等、协作的刚性气氛,网络协同精神受到青睐。也就是说,在网络环境中,唯利是图者越来越没有市场,损人利己者会很快得到报复。只有持平等合作态度,并为他人提供了有用价值者才能得到合理的回报。
4利润最大化和价值最大化
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一直是传统经济教科书的一条刚性定律。“企业目标就是创造超额利润”,“办企业就是要为股东赚钱”等口号也被写进我国许多企业家们的施政纲领。在这样的理论氛围和经营模式中,企业家最关心的是年度利润指标,所谓利大大干,利小小干,无利不干,导致企业短视。甚至不顾本企业实际条件,看到人家干什么赚钱就要干什么。当一种业务利润下降,就盲目转向另一种业务。
从近期的产业实践来看,往往越是急于获取高额利润,越是离利润更远。为了赚取更多利润,经营者很可能降低产品和服务质量,为了赚取更多利润,经营者很可能利用信息不对称(甚至制造信息不对称),在价格上大做文章。结果,国内外有许多企业由刚成立时的超额利润,到若干年后走向亏损和破产,就是因为沿袭传统经济的企业目标,急功近利而陷入困境。
随着信息越来越透明,社会越来越进步,现代企业目标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在股份制的初期阶段,股东大会是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股东就是要赚取利润,利润率越高,越能吸引股东们的进一步投资。在中期阶段,股东越来越多,董事会成为实际的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主要是由一些经营专家组成,这些经营专家最关心的是企业品牌和企业业绩,股票升值还是贬值。股票持有者也希望股票升值而不是利润分红。发展到第三阶段,一个重要标志是股权继续分散,监事会成为企业的实际最高权力机构。监事会的首要责任是约束企业为社会创造价值,并在不污染环境、不危害社会的情况下得到合理的经济回报。
网络经济一个重要规律是梅特卡夫法则,就是网络价值与网络用户数的平方成正比。换句话说,就是网络创造的价值远远高于财务收益。所以一个有远见的企业家要首先认识到微利时代的到来,进而还要以价值最大化为企业的首要目标,合理利润只是实现价值最大化的自然结果。
5收益递减和收益递增
传统经济受资源、能源和交易费用的约束,单位生产成本总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上升,同时一个消费者占有实物财富越多,每增加单位财富对他的使用价值也会下降,从而形成收益递减效应。网络经济较少受资源、能源和交易费用约束,单位服务成本总是随着服务量的增加而下降。同时,一个人占有的信息越多,每增加一条信息对他的有用性才越大,因而形成收益递增效应。收益递增会造成某些小企业快速无边界扩张,形成新的集中垄断,比如微软公司、英特公司。在新经济领域,垄断可以看作是收益递增规律的逻辑性结果,但它又是破坏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产生和企业内部非效率性的罪魁祸首。因此各国在产业实践中一方面实行政策性管制,一方面培育竞争对手以限制这种垄断的力量,以寡头形式实现有效竞争。现在看来,过于分散的小企业和过度集中的大企业都是工业时代的产物,网络时代的最后赢家是大型、分布、具有专业化优势的企业集团。
6数字鸿沟和网络均富
由于网络经济具备一种正反馈效应,也就是先期占有网络资源者将获得更多发展机会,后进入者则难以立足从中获利。换一个角度,一个人已经获得了大量信息,再增加一条信息对他产生的价值概率就高,相反,一个不掌握任何信息近乎的人,给他一条重要信息也毫无价值。也就是更容易造成新的贫富悬殊。
另一方面,许多落后国家和地区,因为优先发展网络产业,利用信息均富效应,很快缩短了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据联合国在落后国家的调查,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高级网络服务在边远贫困地区的价值远比大城市高,那里的居民在特定情况下愿意支付高于城市的通信价格。当大运营商们对广大农村电信市场还不屑一顾的时候,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家已经看到这里孕育着重要的潜在市场。
从自然属性看,工业商品在于内部性和独占性,信息服务在于外部性和共享性。也就是说,信息价值与价格(趋于成本)取向是相背离的。所以总体上讲,工业经济容易产生两极分化,网络经济更能促进共同富裕。目前出现数字鸿沟的主要问题在于按照传统市场经济规则使价格与价值脱节,要想使农村的潜在市场变成显在市场,社会尚缺少一种为穷人服务也有利可图的制度安排和机制。
各国的普遍做法是建立普遍服务基金制度,以专项基金方式贴补边远地区网络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过高部分,也就是形成一种服务穷人也不吃亏的制度安排。
(一)教学观念较为陈旧
传统的宏观经济学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新时期宏观经济学的课堂教学要求“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是由于教师有着对宏观经济学基础内容和理论体系的全面把握,而学生在学习之前却对其不甚了解,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利用自己的理论知识引导和启发学生理解并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框架,但课堂教学的这种“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改革要求并不矛盾。“以学生为主体”要求学生在宏观经济学的课堂教学中有更多的参与,教师要围绕着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来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二)教学目标不明确
传统宏观经济学更加注重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培养。虽然偶尔穿插课堂提问和课上训练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但是其问题答案大多为唯一、封闭和定型的,不能较好地开拓学生的发散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这种被动的、机械的学习方式,消极的学习情绪和枯燥的学习氛围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最终造成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学习主体缺位。
(三)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宏观经济学教学方法单一,大都沿袭“填灌式”的陈旧的教学方式,虽然教学手段已经由原来的板书教学转变为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但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本质上并未改变。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把握也只能通过课后作业及期末考试来测评,而无法实现课堂即时的了解。此外,在传统的宏观经济学教学课堂上,教师更多是单调地讲授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模型,虽然其中也有相关案例的讲解,但是大多数案例已陈旧过时,带有明显的时滞性,大部分是反复被引用的国外的经典案例,而对于国内的热点、焦点问题和比较前沿的经济动态则很少提及。并且,系统的理论学习之后也没有相关的实践教学部分,使得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存在严重的理论与实践脱离的现象。因此,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二、宏观经济学教学模式创新策略
(一)提高小组讨论在课堂中的比重
教师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而课堂讨论正是一种简单、快捷、见效快的方法。通过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能有效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讨论的分组工作尤为重要,由于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尽相同,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学生对经济的理解程度,根据学生的能力高低来划分小组。在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进而得到问题的解答方法,不同观念的碰撞也容易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讨论结束之后,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点评,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虽然肯定了学生相互讨论的重要性,但是教师的主导性作用不容否定。
(二)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工作
由于学校的自身条件有限,在教学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如何更好地开展教学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研究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这种教学模式极大地增加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课堂互动,将课堂教学提升到了科学研究的阶段。为了达到上述目标,设立一个以研究为主的教学团队是必不可少的,确保教学与科研不冲突。另外,教学研究要有科研精神,要善于结合海量的数据来解决经济学问题,提升教学质量。
(三)开展仿真式教学
我校采用的是本校李北伟教授主编的《投资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在兼收并蓄国外同类著作精华的同时,紧密结合我国投资的实际情况,将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的观点和理论以及做法加以整理和吸收。同时,还从教学特点出发,每一章节都列出了相应的学习要点、典型案例、小结和复习思考题,方便教师与学生的使用,达到了良好的教学与学习效果。
2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投资经济及管理专业为吉林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类的二级学科,其研究生专业技术经济及管理为国家首批批准的两家博士学位高校授权点之一,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省重点学科。投资经济学课程是投资经济及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课之一,于本科教学的第三学年开课。以往的投资经济学课程由一位教师承担教学任务,为了给教材改革提供可靠性的实际依据,近两年来该课程由5位以上教师共同承担授课任务,每位教师承担一个或两个相关章节的内容教学。教材原有章节如下:投资概述、投资与宏观经济、投资环境的建设与评价、融资的渠道与模式、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投资、房地产投资、企业扩张并购与重组、个人理财、国际投资、风险管理与投资战略、投资价值与效益评价,共十二个章节。
2.1问题提出
教科书是专业知识的基本载体,是一个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是教师授课内容的依据。教材理论知识的严谨性、逻辑性、案例的生动性、是否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直接影响到教师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学以致用的效果。因此,得到学生们的反馈可以为完善教材编撰提供重要信息,以便及时对教材在内容、形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和修改。投资经济学这门课程的教材总体态势较好,但是在教材逻辑、内容新颖、部分内容的授课方式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一门课由多个教师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不同教师的见解和讲授风格,却无法使学生完全吸收理解每位教师授课的内容,此外教师授课时间不足也导致了教学任务无法完成。除此之外,教材内容的冗余、枯燥等问题也不容忽视。我国的经济体制自1978年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即1978-1987年的自上而下的供给主导型变迁阶段、1988-1991年的中间扩散型变迁阶段、1992-2002年的市场需求诱导型初步形成阶段和2003年至今的市场需求诱导型深化改革阶段。我国从以中央政府为国有资本投资主体向企业成为投资主体的投资体制变迁,最终目标是要建立市场引导、企业自主、银行独立、融资方式灵活、中介规范、宏观调控有效的新型投资体制。因而,在此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实现的前提下,应针对投资体制的变化,对教材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
2.2投资经济学课程调研及结果
鉴于目前投资经济及管理专业对教材改革的需求,对2008级、2009级两个学年的已学过此课程的学生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投资经济学课程的授课情况、课程内容设置以及教材内容的意见及建议。以第一手数据资料为基础,为投资经济学教材改革提出有针对性的优化建议。
2.2.1基本情况
在设计问卷的过程中,我们从教材内容及教学方式为主要调查方面,要求学生从几个选项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本问卷共有17道问题,其中有两道主观题。共发放纸质问卷60份,回收问卷53份,有效问卷为53份。其中,调查的学生为2008级和2009级两届投资经济及管理专业本科学生。
2.2.2调研结果分析
(1)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不符。
《投资经济学》针对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应为: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投资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与投资经济学相关的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掌握处理实业投资、金融投资、风险投资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能够将投资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运用于实践之中,具有较强的投资组织与决策能力;熟悉国家有关投资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国内外投资经济学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6.6%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不符合学科要求;47.2%的学生认为教材没有充分注重学科的交叉;只有1.9%的学生认为及时地引入了最新成果;还有32.1%的学生认为教学与实际业务联系不够密切;只有39.65%的学生认为课程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还有26.4%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不能满足培养需求;37.7%的学生对课程学习对未来择业是否有用存在怀疑。从目前已经出版的《投资经济学》的内容来看,大多数的版本包含投资经济学概述、投资与经济发展、投资环境、投资的宏观调控等章节,而大多数教材将重点放在虚拟投资上,忽略了实体投资的重要性。同时,在教材的章节之间缺少逻辑关系,阻碍了学生们对投资经济学整体脉络的把握。除此之外,大多数教材重理论而轻实践,不仅无法使学生学以致用,还阻碍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以上几点都脱离了投资经济学原本的教学目标。
(2)教学形式单一。
传统的教学形式多是填鸭式的教学,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的地位,无法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进行试验之后,以5位教师组成的教师团队对投资经济学课程进行教学,以案例教学的形式进行。此次的问卷调查显示,在进行改革后81.1%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的效果好;92.5%的学生认可改革后的课程教学形式;86.8%的学生认为改革后的教学形式可以满足教学需求;84.9%的学生认为改革后教师授课效果很好。但是依旧存在30.2%的学生认为教师的讲授方法、教学内容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不够;还有大多数学生希望以开卷和论文的形式作为考核方式。
3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调整的对策建议
结合对投资经济及管理专业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分析,本文提出对策如下:
3.1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改革
(1)整合课程设置,避免脱节和重复。
《投资经济学》原有教材内容逻辑关系不密切,依照各种分类依据进行的分类使得一些内容在不同章节都有涉猎,存在脱节和重复的现象。在进行改革时,应注重各部分教学内容的逻辑关系以及连贯性,避免脱节和重复。
(2)强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理论联系实际。
投资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学科,其学科内容的跨度、深度都较大,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强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3)注重综合素质教育。
在教授学生们知识的同时,也注重其思想道德素质、综合能力发展等方面的培养。
3.2对教材内容进行改革
教师应该拓宽教材现有内容,及时将最新学科发展动态和科研成果融入到教材中,或者在教材建设过程中将其他的导读导教教科书与大量的指导性阅读书籍有机结合。针对调查中突出体现的教材内容与培养目标不符这一问题,在进行教材建设的过程中,要考虑培养目标的重要性,注重学科的交叉。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未来就业或深造时可能用到的实际业务,将教学与实际业务相联系。
3.3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1)课堂教学从传统灌输性教学向探索性教学转变。
探索性教学是一种由教师指引学生分组共同协作,不断提出问题,并分析、解决问题的新型课堂教学方式。这种课堂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高效吸收,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提供了可能。
(2)实验教学从验证性实验向综合性实验转变。
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把综合性实验解释为“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综合性实验可以弥补传统验证性实验的不足,提升学生对问题的综合分析以及解决的能力。
(3)考核方式从应答性考试向创作性考试转变。
转化医学研究提倡建立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双向、开放的研究平台,倡导实验室与临床研究的双向转化。为实现实验室和临床之间及时有效的交流,需要建设强大的、稳定的研究平台。转化医学又是一个多学科的系统,涉及众多学科领域,强调多学科交叉性的课题攻关协作,力求实现多学科资源的整合和共享。转化医学的实质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的联系,它强调医学研究要“来自临床,服务临床”,将成为现代和未来医学研究的主要模式。转换医学倡导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和提出问题,由基础研究人员进行深入研究,然后再将基础科研成果快速转向临床应用,同时,临床上出现的问题又能及时反馈到实验室,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这种良好的双向互动可推动医学全面、可持续性的发展。通过基础与临床科技工作者密切合作,以提高医疗总体水平。
基础医学教育与转化医学之间的紧密联系
现行的医学教育和研究体制造成了基础医学研究的直接针对性和应用性不强,而许多临床上有价值的发现无法准确反馈给基础研究工作者。转化医学研究模式的提出很好的解决了这种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割裂状况,顺应了现代医学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医学教育和研究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遇。
针对性的基础医学教育是转化医学发展的良好基础。从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开始着手规划,培养出既懂基础研究又精通临床、有转化医学理念和能力、能较好结合基础与临床的高水平人才是转化医学研究开展和发展的基础和关键。2009年9月,在中国工程院与上海院士中心联合举办的转化医学发展战略研讨会上,提出了我国转化医学未来的发展战略重点应放在以医、理、工结合的方式培养临床医学科学家。
转化医学研究的开展离不开基础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的支持。在医学领域中,教育、研究与实践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而教育是指导科研与实践的基础。转化医学以促进科学发现转化为医疗实践并最终服务于病患为目标,其实现离不开基础医学教育培养的高素质的转化医学研究队伍。高等医学院校作为转化医学研究的主体之一,在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在保持注重学员对知识的掌握和探索、发现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同时,更应该有目的、有重点培养学员以临床实际需求为研究出发点的思维方式和基本科研能力,让学员在开始就建立基础医学研究来自于临床、根植于临床、服务于临床的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基础科学必须与临床医学结合,才有生命力。
转化医学所倡导的基础与临床相结合也是未来基础医学教育改革的方向和更好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如何把握教育、研究和实践三者的关系及其定位,通过教育弥补研究与实践之间的差距等问题是值得我们深思和探索的问题,必须认识到基础医学教育和研究必须与临床医学相结合才有生命力。只有以转化医学理念作指导,注重培养临床和基础一体化高水平研究人才,才能更好地推进基础医学教育和研究的发展。
强化基础医学教育,促进转化医学研究发展
转化医学的发展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造成了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医学研究之间的脱节:临床医生不关心也难以理解相对深奥复杂的基础医学研究,而基础医学研究者对于临床病人的实际情况缺乏直观的认识和了解,研究工作难以切合病人的实际需求。在未来基础医学教育中,我们应该通过完善教学理念,加强学科建设,提高科研水平,加强科研反哺教学,进一步改善教学条件,大力促进转化医学的发展。
1完善基础医学学科建设,适应转化医学的发展学科建设是医学院校和医院建设的重点和核心,建设适合转化医学特点的基础医学学科体系,促进新型转化医学研究人才的培养,是转化医学研究顺利开展的根本。完善基础医学学科建设,首先要根据转化医学发展要求调整基础医学课程教学理念,我们要以转化医学的思想统领医学学科建设,培养基础与临床工作紧密合作的意识,鼓励学员培养发挥各自优势相互协作的学习和研究习惯。其次要建立适合转化医学特点的基础医学理论课程体系,转化医学倡导多学科交叉融合推动医学的发展,在基础医学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对多学科知识的整合,增强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可有计划的新开设一些交叉学科前沿领域的新课程。还要建立适合转化医学特点的实验课程体系,特别是设立打破传统医学的学科分隔、能够体现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加强临床医学生的个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我校新近综合多个基础医学学科实验室,融合多学科特点而成立的实验教学中心,正是顺应这种要求而产生的,未来也将在转化医学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提高基础医学科研水平,促进转化医学发展基础医学研究是转化医学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证。转化医学的发展离不开基础研究支持,基础医学研究的水平是转化医学研究能力的重要体现。在近代医学发展进程中,医学基础研究进展迅速,而临床医学研究则相对滞后,转化医学概念的提出,搭建了沟通二者的桥梁,一方面促进医学基础研究的临床应用,提高临床工作者的科研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结合临床选题,为解决临床需要提供了迅速有效的途径。转化医学的发展要求重建注重基础医学研究的临床医学研究体系,一方面通过针对临床问题的基础科研水平的提高,实现转化医学的实验室与临床的双向转化作用;另一方面,建立科研反哺教学的机制,在基础医学学习过程中开展基于转化医学思路的课外科研活动,使课堂的理论知识和科学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基础医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可以优化先进技术的运用,充分利用空间及资源,将基础科研与临床紧密衔接,把医学研究实验室建成转化医学人才培养教育实践基地,不断培养优秀的青年转化医学人才,从而促进转化医学的发展。
青少年群体承载了社会的发展期望,因此要在青少年的不同发展阶段为其提供相应的教育,而针对大学新生的入学适应性教育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大学生入学伊始,面临着来自环境、学业等各方面的压力,适应性教育能够帮助其完成生活方式、身份认同的过渡,熟悉和适应大学校园生活。然而,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有些人认为新生适应性教育已经没有必要。例如通过网络,新生在入学之前就对大学的历史底蕴、校园文化、周边环境等信息进行了详细的了解,环境适应变得简单;而通过QQ群、微信群等沟通媒介,新生在入学前就和同班同学建立了联系和友谊,人际关系适应问题同样不值得一提。但是笔者认为,在新媒体时代,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不但不应该被取消,而是更加应该受到重视,这主要体现在两点。首先,新媒体对大学新生在适应方面提供的实际帮助并没有达到预期。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以下简称“中青”)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以下简称“贸大”)都曾经在进行新生适应性教育之前对新生的情况进行了前测,笔者将2004年中青的测量结果与2012年、2013年贸大的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从表中的数据可见,在新媒体影响更大的2012和2013年,新生在入学时的人际熟悉程度并没有比2004年更高,反而在“认识的同学人数”和“能叫出名字的同学人数”这两个维度上更低,这充分说明新媒体对大学新生在人际适应方面提供的帮助并不显著。需要解释的是,这三次前测的时间均在新生入学后的前三天,两个学校均没有在进行前测之前举行统一的人际破冰类活动,因此对这三次测量进行比较的效度较高。其次,新媒体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着负面的影响,通过适应性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纠正新媒体带来的人格和行为偏差,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克服人际交往障碍,提高现实交往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新生适应性团体辅导的基本情况及效果分析
现阶段大学新生的适应性教育仍十分必要,许多高校也纷纷开设了内容形式多样的适应性教育活动。其中,团体辅导方式虽起步晚,但因效果较为显著而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自2011年起启动了“同心圆工作坊”项目,以大一新生为辅导对象,在入学的前三天内进行约150分钟的团体辅导活动,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本文以贸大2012年及2013年的测量和评估结果为基础,以中青历年的结果为参考,从纵向时间维度对教育效果进行了分析。
(一)新生适应性团体辅导的基本情况
贸大的“同心圆工作坊”项目以学生为本,紧密围绕新生适应的主题,把目标聚焦于三个特定的维度,首先是打破新生间的人际隔膜,促进新生间的互动、交流和熟识;其次是加深新生对班级和学校的认识,培养新生的归属感和团队合作意识;最后是引导学生加深自我认识,提高认知、沟通、合作等各方面能力。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项目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运用了团体辅导的技术,充分体现参与式、互动式、体验式特点。具体包括通过热身游戏打破隔阂,通过相识游戏让新生互相认识,利用问题解决类任务来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集体归属感,通过情感体验和分享环节引导学生加深自我认知和提高综合能力。
(二)新生适应性团体辅导的效果分析
效果评估是适应性团体辅导的重要环节,它能够帮助了解项目的实际成效,了解项目目标的达成情况。在“同心圆工作坊”中,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辅导过程进行评估,具体包括现场观察、问卷调查、个案访谈等,以此了解活动效果并获得反馈意见。经过对评估结果的分析可以发现,“同心圆工作坊”在前述的三个目标维度上均发挥了作用,适应性团体辅导效果明显。
1.有效的打破了新生间的隔阂,促进相互之间的熟悉
在2012年和2013年的“同心圆工作坊”中,参与的全体新生都进行了前测和后测,同时在2012年加入了控制组后测。首先,对实验组前测和后测的结果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在经过团体辅导之后,每位新生在认识的同学人数、能够叫出名字的同学人数、比较了解的同学人数、经常聊天的同学人数四个指标上均有十分明显的增加,由此凸显团体辅导的效果。其次,将实验组后测结果与控制组后测结果进行对比后可见,实验组后测的结果明显优于控制组后测结果,团体辅导确实有效的打破了新生之间的隔阂,消除了陌生感,促进了人际关系的发展。此外,通过团体辅导中的分享环节和活动结束后对参与新生的访谈也可发现,大部分的同学都认为“同心圆活动对于认识同班同学、与同学之间相互熟悉起到了非常明显的作用,在活动开始的时候,自己几乎只认识同宿舍的同学,而在活动结束时,自己差不多已经能够认识班里大部分的同学了。”
2.有效地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归属感
在团体辅导过程中加入了一些介绍学校和认识班级的活动,并在其中考验新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这一方面加深了新生对学校和班级的认知,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团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通过活动后测的结果可以看出,有高达97%的新生认为通过活动对班级产生了归属感和增强了团队精神,也有将近90%的新生认为通过活动对学院和学校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活动效果十分明显。在分享和访谈中,有新生谈道:“在来大学之前,听说大学的班级形同虚设,班级同学之间几乎都不认识,就更谈不上相互关心和照顾了,当时心里非常的失望,然而今天通过同心圆作坊活动,我发现并不是那样的,我有一个非常团结温馨的班级,我十分期待未来四年与同学们的相处时光。”也有同学表示:“在来到学校的这两天,我的情绪十分不好,总是想家想爸妈,而今天同心圆工作坊的两个多小时是我入校到现在唯一没有想家的时间,今天的活动让我十分感动,我想我已经爱上了我们的班级和学校。”
3.提高了自身素养和综合能力
团体辅导中的部分活动旨在考验学生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而通过这些活动也切实的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这些活动也让学生对于自己的各方面表现和能力有了更加客观和全面的认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扩展和加深了学生对自我的认知。通过对实验组的后测结果分析可见,认为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认知得到拓展的同学的比例均比较高。在分享和访谈中同学表示:“同心圆工作坊有着奇妙的功能,它让我看到了自己活泼、积极、能干的一面,原来我具备这么多的潜质。”而也有一部分曾经参与同心圆的新生,由于在活动中受益匪浅,因此在来年报名参加同心圆的工作员选拨工作,并顺利以工作员身份继续参与“同心圆工作坊”。由此可见,团体辅导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加深自我认知,提高个人素养和综合能力。
三、新生适应性团体辅导的改进建议
(一)因地制宜,结合学校特点设计和开展团体辅导
新生的适应性团体辅导具有普遍推行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但绝不能变成简单的复制,而应根据不同学校的特点进行灵活变通。各高校应结合自己的地域特点、文化特征、专业特色、以往经验等内容,突出自己的特点,在活动中尽可能多的加入本校文化元素,并且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可能出现的适应不良的问题。
(二)因人而异,充分了解新生需求开展团体辅导
应该进一步完善团体辅导的评估内容,并重视对评估结果的分析、总结和反思。例如要更加深入的了解新生需求、注重其反馈的意见,并将其体现在之后具体的活动设计和实施环节中,使团体辅导更加贴近实际需要,从而最大程度的发挥作用。
(三)顺应时代潮流,根据社会发展改进团体辅导
1.1促进学生德育,美育的协调发展
教育的功能是相通的,小学音乐教学也不例外。新的《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是小学进行美育的一门基础学科,它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所独有的形式来表现艺术美,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现在的音乐课不仅仅是简单的向学生传授基本的乐理知识,教唱歌曲,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美好的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在小学音乐的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如果把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到课堂中,学生就能生动形象直观的看到作品所描摹的景象和多姿多彩的活动场景,这样使音乐课堂提高了感染力,学生能够身临其境的体验到只凭教师讲解所不能达到的情境。学生们的情感得到了充分的激发,与音乐共悲共喜,真正产生了情感的共鸣。
1.2丰富教学信息内容
现在的小学音乐课程涵盖面非常广。在小学音乐教材中,音乐知识,歌曲和欣赏等都有所涉及,这实际上就对音乐教师提出了一个较高的要求,但目前小学音乐教师的整体水平和这个要求还不是很协调,很多教师对此还不是很了解,造成了课堂讲解的失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这个问题得到了缓解,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是非常发达的,全世界资源的共享很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音乐教师通过上网查找有关教学内容的材料,从而获得自己不理解和教学参考书中所没有的信息内容,这样就增大了课堂的信息量,避免了失误的发生。
2.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模式的构建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如果把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结合在一起,让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于小学音乐课堂,构建一个新的小学音乐教学模式,那将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创造一个多姿多彩的教学氛围,课堂效果也会大大的提升。
2.1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合适的小学音乐情境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中,由于内容单一,形式上缺少变化,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学习的过程枯燥,更无法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音乐教学情境,把网络和多媒体运用到课堂当中,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境界,唤起学生的音乐审美注意力,并且使整个音乐教学活动过程显得形象生动。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为音乐教学创设声像具备的音乐情境,有利于唤起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1.1创设情境导入,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著名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说过:"音乐教学的超级任务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对小学生而言,兴趣是学习的助推器。小学生都比较活泼好动,喜欢接触新奇有趣的事物,并且对动态的事物更感兴趣。利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动画短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化静为动,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如我在教学一年级音乐《小鸭子》这首歌曲时,一上课就给孩子们播放有关小鸭子的的flas创设情境:碧绿的田野,逶迤清凉的小河,灿烂的阳光。同时再配上《小鸭子》的伴奏背景音乐,通过眼睛和耳朵把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起来。这时候再让学生为动画编歌词,最后再把原歌词加入到flas中让学生鉴赏。看着优美的画面,听着悦耳的歌声,学生仿佛置身于小鸭子当时的情境中,使他们产生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这些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他们更深刻的理解了歌曲所要表现的信息,体会到歌曲所要表达的情绪,最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们学习上的兴趣,引发他们情感的共鸣,这样为以后学习音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1.2利用情境教学,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
传统的教学,音乐教师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乐谱要自己制作,黑板上还要写很多板书,这样既浪费时间又枯燥乏味。现代的信息技术应有尽有,实物都可以在大屏幕上直接显示。用电脑制作课件,可以把乐谱直接放大显示出来,并且能通过变换不同的颜色和形式对学生的视觉产生冲击,加深他们对歌曲的记忆和对乐理知识的理解。在教学一些不太熟悉和外来的乐器时,把这些乐器的图片直接放大投影出来,可以使教师对乐器的介绍更形象,准确。
2.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建合理的想象教学模式
小学生的思维想象力是无穷的,在很多方面,想象力甚至比知识更重要。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开拓学生的艺术想象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智慧,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形成。现代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形声兼备的音乐情境,不仅能发展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绪,更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小红帽》是小学二年级音乐的一首童话歌曲。这首歌曲也是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具有浓厚的儿童情趣。里面主要叙述了小红帽在去外婆家的路上遇上大灰狼的故事。在教学中,我把《小红帽》的音乐配上故事画面,并编制成动画,创设了演示的情境。上课时让学生分别模仿小红帽和大灰狼的形象,随着不同的风格乐曲做不同的律动,然后在大屏幕显示出做好的小红帽和大灰狼的形象,让学生模仿它们。做完后,让学生说一说大灰狼和小红帽的性格特点,并且让他们说出故事的结局。通过让学生反复的模仿,增强它们对音乐的理解,促进他们的想象力,从而让他们做到在游戏中学习,在律动中学习和在快乐中,在想象中学习。
3.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存在的误区
在小学音乐的现实教学实践中,因为教师没有经过系统培训,学校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管理者的重视度不高,也形成了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在现实教学实践应用中的误区,教师们一味的追求现代化,自动化的教学模式,盲目的使用多媒体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教学效果。有些教师将多媒体当做录音机,投影仪来使用,忽视了视听结合的教学模式;有的教师缺乏创新思维,没能充分的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的教学模式,从而使课本和教学课件相脱离,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死板;还有些教师过分的追求声像效果的变换,却忽略了多媒体技术是以教学目标为前提的辅助教学本质,他们仅停留在表面的视听效果和动画效果的欣赏设计上,却淡化了音乐教学环节的内涵建设。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