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微课程高中历史

微课程高中历史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8-09 11:59:5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微课程高中历史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微课程高中历史

第1篇

关键词:微课;高中历史;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1-0360-020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11.039

微课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它主要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的需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在有限的时间内就某一个知识点进行教学的过程。微课其实就是一段视频,其中讲到的知识可能是典型题的讲解,也可能是某些考点的集中归纳,还有可能是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等。

一、微课是信息时展和教育事业需求的必然产物

(一)微课的理论基础

从微课的基本概念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简单的微课基本上就是一个知识点,它的价值不在于知识点的讲解,而是其中所涉及到的学习方法的传授。学生可以用这些学习方法来学习其他类似的知识,实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相关的微课视频,学生可以解决问题,并且会把解题的思路和技巧深深地印在心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微课的方式,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困惑进行及时指导和点拨,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并且使其能够准确地表达出来。

(二)微课的诞生是时代的呼唤

随着信息技术和通讯手段的飞速发展,网络和各种通讯设备普及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这使我们实现各种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成为了可能。微课就是在这样的客观前提下应运而生的。微课是一种非常方便有效的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教师把所教学科的相关知识点做成微课,然后再上传到学校网站,学生可以在课下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自己的薄弱学科或者薄弱内容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如果遇到不懂的问题,只能到学校询问教师,这就造成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不懂的问题越积越多的现象。而微课的出现,让学生在家里就可以随时询问老师,并且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优秀教师,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拥有更多的学习自,学起来自然积极主动,其学习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二、微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作为一名始终奋战在高中历史教学第一线的普通教师而言,我对微课在历史学科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有着很深的感触。我认为新课程改革进程中,运用微课教学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利用视频导入课堂教学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历史教师一定要重视课堂教学开始的前几分钟。我们可以在学生的课前准备环节,播放一段与本堂课要学习的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让学生在感受优美画面和声音的同时,自觉地安静下来,并快速地进入到教学情境当中。比如在学习《辉煌灿烂的文学》一课时,我在网络上下载了歌曲《在水一方》的MV,这首歌曲曲调优美、歌词委婉细腻,美妙的歌声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起来,他们从词曲中感受到中国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极大地调动起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上课过程非常顺利,学生的表现也非常精彩。课后学生还是意犹未尽,进一步巩固了课堂教学成果。

(二)利用微课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

提高学生的历史成绩不能只靠死记硬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好历史的科学方法。只有学生掌握了科学有效的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因为万变不离其宗。我曾经在互联网上看过一个关于高中历史学习方法的微课,题目叫《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解法》,授课教师在其中详细归纳了解析题的答题方法。我把这节微课推荐给了学生,他们经过学习之后,基本掌握了做这类题的方法,得分率得到明显的提高。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善于总结各种适合学生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授之以渔”,让学生真正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根本上提高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三、 微课的应用使历史学科迎来了新课改的春天

第2篇

一、分层次发现,逐渐深化认知

《力的合成》这节课是一节很经典的课,如何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呢?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如下的尝试,将整节课的教学内容分成了如下几块,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发现”.

1.发现“作用效果”相等

“等效替代”是合力与几个分力之间的物理关系.

情境1展示生活中两个女同学(同一方向上的两个力提一个重物)和一个男同学(一力提重物)的图片,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发现的“力学信息”.

发现1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几个力共同作用效果相同.

合力与分力的概念自然得到.而且还能联系到初中的知识得到两分力方向相同时合力等于两力之和.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化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分力与合力作用效果相等,可以等效替代,而这个恰恰就是整节课的核心,实验的出发点.

2.发现“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

情境2在黑板上画两根绳子成角度吊起一个2.5 N的重物,联系学生原有的认知:两根绳子上都有力,且沿着绳子.

问题1能否找到一个力作用效果与两根绳子的作用效果相同?

发现2[JP3]可以找到,这个力大小等于2.5 N,方向竖直向上.

设计意图发现2是在发现1的基础上的第一次递进,从“作用效果相等”这个层面找到了合力,这一次得到是物理意义上的定性分析的量化结果,是和学生对“等效代替”的一次意识上的强化.

3.发现“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不等于两分力代数和

情境3拿出自制的实验板,两根绳子互成角度吊起5个钩码(2.5 N),将其中一根绳套跨过滑轮吊3个钩码(1.5 N),另一根绳子固定.

问题2另一根绳子拉力多大?

学生这时异口同声是1 N,为什么?前面有这样经验.

情境4用弹簧测力计测这一个拉力,让学生读数、发现.

发现3发现另一根绳子拉力不等于1 N.

进一步实验操作引导学生继续发现.

发现4“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大于两分力代数和;发现弹簧测力计测这一个拉力大小变化的时候,两个分力的方向、绳子的结点都在变化;“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不仅与分力的大小有关,还与方向、作用点有关.

设计意图矢量的加法学生是不熟悉的,是容易简单地认为是代数和,出错是很正常的,通过这样的设计,有效制造了认知冲突,学生的探究欲望被有效激发.

[HJ0.95mm]

4.发现“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1)自主实验:在同一张白纸上作出合力、分力的图示.

由于实验板子与演示实验板子相同,这里在实验前只需要和学生讨论的核心问题:各力的作用点在哪?如何记录各力的大小?如何记录各力的方向?(合力的方向)

学生自主实验,教师课堂巡视,帮助学生发现实验操作上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在体验和对比中发现正确的实验操作办法.接着展示成果.

(2)发现“平行四边形”

合力与分力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学生用尺量长度、用量角器量角度,还是得不到统一的规律,怎么办?作辅助线.

实验时,要求每个实验小组做4次实验,每个同学作一张图,展示几个特殊的实验结果“菱形”、“矩形”和一般的“平行四边形”,由于自制教具的误差很小,各个小组大致都能发现“平行四边形”,说明这个关系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具有普适性;

发现5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JP3]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分两个步骤给学生提供了支架,让学生的探究变得有序,发现的规律更有价值.

5.发现“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变化范围

任务已知两个力大小分别为90 N和120 N,用图示法求这两个力夹角为60°、90°、120°、150°时,合力的大小.

每个学习小组正好是4个同学,每人用作图法完成一个,正好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然后讨论发现规律.

发现6两分力大小不变,角度越来越大,合力越来越小.

从这几个特殊角度出发的发现对么?展示flash,和学生一起验证,并归纳出合力的变化范围:|F1-F2|≤F≤ F1+F2.

设计意图设置具体的任务让学生在应用的过程中内化前面得到的规律.

6.发现“多个力求合力”的办法

情境PPT展示多个力,提出问题如何求合力?这个问题是今天学习的延伸,学生的认知基础是两个力求合力,那么他们能想到的自然是两个两个求合力.

发现发现“多个力求合力”的办法――仍然是平行四边形.

设计意图旨在拓展延伸,笔者认为还可以进一步引申:“平行四边形定则”除了用于合成力,还有没有其他用途呢?主[JP3]动介绍后面的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也可以用,它是矢量合成法则.

二、几点感悟

长期将发现式学习用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现其教学效果有如下几个方面:

(1)保证了教学的质量,由于是学生的自主发现,所以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长期保持,发现式教学加强了思维能力培养,因而也带动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2)长期地实施,有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促使学生的外部学习动机向内在的学习动机有效转化,最终实现学习能力的正增长;

第3篇

实验第一阶段

1.类翻转课堂模式

实验准备:教师根据“动学融合”理念精心设计“我的MV我做主”微课程。其中,“Movie maker软件安装微课教程”用时1分5秒,“简易图片MV制作微课教程”用时5分42秒,“视频MV合成与剪辑微课教程”用时5分11秒,“提交作品到FTP服务器微课教程”用时25秒。此外,教师还提供练习软件、素材资源(包括主题图片、背景音乐、视频片头等)、学习任务单、导学案等资料。教师整合以上内容于微课程平台(本实验为微型学习网站),利用超级链接技术实现非线性浏览和交互功能。微课程内容分阶段发给实验A班的学生。

利用自习课时间,在微机室模拟翻转课堂情境,教师分发微课程至学生机,学生利用微课程模拟在家上机,学习Movie maker软件的安装和图片MV的制作并独立完成任务。教师观察、记录40分钟内学生学习的相关情况。经过统计,有5人根据学习任务单在导学案的提示下,选择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自主学习和实践,效率高,完成快,平均用时20分钟,作品质量中上;有13人先快速浏览了所有微课程,然后快进观看微课视频,最后根据学习任务单和导学案完成任务,平均用时25分钟,之后又平均用时9分钟完善作品,其作品质量较高;有28人常速浏览链接内容,然后认真观看微课视频再学习任务单和导学案完成任务,平均用时29分钟,作品中规中矩;有7人迅速草草浏览链接内容,然后反复看图片、听音乐、快进微课,结果在安装软件和完成任务时碰壁,不得不回看、重学、再试,平均用时37分钟,作品质量一般;有4人胡乱浏览、查看微课程内容和各类素材,安装软件和完成任务时屡屡受挫,问其他学生,又受助有限,最终茫然放弃,玩起游戏或手机。

2.讲练结合模式

实验准备:预先演练Movie maker软件安装、图片MV制作讲解相关操作过程和技术细节,准备练习任务使用的主题图片、背景音乐等素材,提前发送到学生机。

授课时,教师利用电子教室软件广播教学,演示Movie maker软件安装过程(约3分钟)。学生实践安装,教师巡视指导,组员协作互助,用时3~6分钟,进度不一,慢的学生忙得手忙脚乱,快的学生探索热情高涨。教师再次控制播讲图片MV制作(10个步骤),刚开始讲解时,先安装完软件的学生探索兴趣正浓,露出抵触情绪,教师讲至3分钟,有约15名学生打呵欠、注意力下降,讲至5分钟时,80%的学生开始不耐烦,并表示内容多记不住。教师于是停止讲解,让学生实践。教师巡视发现:有13人能回忆正确步骤并帮助他人;有33人记得主要步骤,但需要询问同学或教师才能补全;有6人需要反复尝试或请其他同学帮忙;有5人记忆混乱,需要反复召唤教师或请同学帮忙;有3人不会也不问,且对教师指导敷衍。教师组织学生组内互助,学生趁机说话、走动,以实践模仿者居多。学生完成作品时间参差不齐,8人用时约10分钟,30多人用时约15分钟,其余用时20多分钟。下课前7分钟,教师讲解如何提交作品,学生听讲不认真,提交问题频出。在教师和各组长的帮助下,约3分钟才完成。作品统计结果为:高质量的作品8个,中等质量的15个,质量一般的35个,2人没交作品。

3.实验分析

相比讲练结合模式,学习同样内容和完成同样任务,将“动学融合”内化在微课程之内并以类翻转课堂模式自主学习,用时更短,注意力更集中,积极性更高,创意更丰富,更能学以致用,短时记忆效果也更佳。在实验中,A班虽未进行小组协作,但同学间互相比超的精神和展示成功的渴望很强烈,对后续开展进一步“动学融合”的实验十分有利;而B班组内互助和协作形式大于内容,且有多言、乱动倾向和对教师控制播讲有反感情绪,需要改变。

实验第二阶段(第一阶段一周后)

1.类翻转课堂模式

在正常授课时间对A班学生检测(内容:图片MV制作,约10个步骤)。50%的学生记忆较完整;30%的学生遗忘了2~3步,需要借助同学提醒或选择回看微课程;10%~20%的学生遗忘了4步以上或记忆混乱,通过回看微课程解决了,平均用时10分钟。教师在巡查过程中,或稍作点拨,或指示回看微课程,或发现学生有好的设计创意加以鼓励和传授技术经验以实现效果。教师请学生代表演示作品并讲解设计思路和技术技巧。接着,教师组织学生利用新微课程(视频MV合成与剪辑技术及相关设计、制作理念的知识),以检测制作个人作品为基础,以小组(3~4人)为单位协作完成“视频MV的合成与剪辑”任务和竞赛。学生利用微课程进行互动学习,分工协作,并在竞赛活动中学以致用、“晒学”展示及评价“思学”。整个过程,学生参与度广,热情高,“动学融合”顺畅、自然。小组竞赛作品统计成果显示,约30%的作品技术性和艺术性较强,40%的作品居中上等,30%的作品中等,无下等作品。

2.讲练结合模式

在正常授课时间对B班学生检测图片MV制作。经统计,约60%~70%的学生遗忘了3步,30%~40%的学生遗忘了5步或以上,同学互助使课堂有些乱,教师于是控制学生机广播教学,快速、简明、概括地讲(吸取第一阶段实验教训),学生听完继续图片MV的制作,最终用时19分。教师选择两个作品进行设计理念和技术经验简评――旨在提升学生设计意识,然后再次广播、讲解视频MV合成与剪辑,精简理论内容,简化技术操作,时间控制在3~4分钟,在10%的学生注意力有些分散时,教师结束播讲以免伤害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对动态视频合成与剪辑很感兴趣,主动实践积极性高,但大多数学生是自己尝试而非小组协作。在教师督导、任务驱动和竞赛活动的要求下,才开始形成合力。学生对参与竞赛活动较有热情,但作品设计缺乏艺术性,协作分工也缺乏系统性。学生比速度而忽视质量,对教师分发的影视剪辑美学资料只是草草浏览,忽视教师提示、提醒。学生作品多为中等或中等以下,技术性和艺术性结合较好者寥寥无几。

3.实验分析

经检验,在长时记忆方面,利用微课程自学记忆持久性胜于教师播讲。以此为基础,教师在A班践行“动学融合”更容易、更自然、更灵活,学生参与活动热情更高,行动中更能锻炼和培养协作意识、组织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学习过程中也可以获得更多的自由感、快乐感和成就感。在B班,教师简明扼要的播讲有效缓解了学生的反感、厌倦情绪;但学生模仿多、创新少的现象表明,讲练结合模式下,学生的思维发散、探索创新效能有限,而利用微课程实施“动学融合”则更具有启发性和激励性。

实验第三阶段(第二阶段一周后)

1.类翻转课堂模式

教师依照“动学融合”的设计,提前向A班学生机分发了“运动元素”“埃及故事”、“看风景的女孩”等主题图片、片头视频及音乐素材,预设MV创意设计任务和竞赛情境,竞赛活动龙虎榜设最佳战队、最佳导演、最佳剪辑师、最佳影评师各三名。学生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教师指引学生认真学习“MV创作如何更精彩”微课程中的创意设计和技术运用。学生迅速行动起来,先学习微课程,然后选择主题、设计内容、分工制作、协作合成及剪辑。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专注、投入,“动”具有生成性和秩序性,“学”具有综合性和实效性。各小组争先恐后提交作品,然后又再修改、再完善、再提交。学生展示作品时特别兴奋,教师示范评价以鼓励为主,对发现的问题给予可行性建议,激励他们继续完善、提高。学生们感受到正能量,更加积极、主动地展示作品。教师适时进行现场互动,评定竞赛活动龙虎榜的过程,使学生感受到极大的成就感,也进一步营造了比赛和向优秀者学的学习氛围。经统计,学生作品质量整体很高,中等作品少。

2.讲练结合模式

教师提前向B班学生分发“运动元素”“埃及故事”、“看风景的女孩”等主题图片、片头视频及音乐素材。教师提出MV创意设计任务和竞赛龙虎榜,学生无太大反应,觉得教师在搞花样。教师控制学生机“简明扼要”地播讲了“MV创作如何更精彩”,学生接受大量的关于创意设计和技术运用的信息,消化有些吃力。讲解结束后,学生开始各自查看图片、视频及音乐素材,反复浏览,缺乏主动创新内动力。教师极力督促、调动,结果只有30%左右的学生表现出比赛斗志,其余学生大多表现的则是快、省事、过得去就行的应付态度。结果,完成进度快的,小组作品质量非常一般,完成速度慢的,有创意或有亮点,但技术运用明显不到位。到了展示、评价作品阶段,学生有些缺乏自信,创意设计和技术运用等表述不畅,互评积极性不高,在教师示范性评价的鼓舞下,有起色但缺乏认识深度和个性特色。学生作品优秀的少,中等及偏下的多。

3.实验分析

实验表明,利用微课程进行学习和开展“动学融合”的竞赛活动,有助于巩固设计意识、协作意识和技术能力基础,激发学生学以致用、追求成功的意愿;被动学习容易导致功利、应付等不良后果。可见,教学需向着以学为中心和顺应高中生好动、好胜等特性转变,从抓住注意力、增强记忆力、激发创造力等方面入手,多维互动促进学生发展。

教学中发现的问题

(1)类翻转课堂实验模拟情境,有规定性和教师存在的影响,与学生独自在家学习必然有所区别。但就实验过程和结果看,创设类翻转课堂情境,利用微课程自主、互动学习,该模式应用于课堂教学具有可行性和实效性。

(2)微课程的和使用需要网络、计算机及多媒体外设支持,在校进行类翻转课堂学习,教师可以及时、有效解决故障问题,学生回家则可能成为变量因素而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微课程平台的“环境”适应性问题必须充分重视。

(3)实验中,教师播讲学生听看模式导致学生反感,被控制、内容多、时间长、次数频是主要原因。经调整实验发现,将控制减至3~4次,每次讲3~4个要点,时间3分钟左右,学生更容易接受。微课程中的微课视频时长5~6分钟或更长,学生也不易倦怠,设计精心、画面切变、语言简练、自主交互是关键。

(4)人机互动、协作行动、竞赛活动等是实施“动学融合”优化课堂学习过程和效果的重要方式,夯实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基础是关键。如果学生未能有效利用微课程打好该基础,则开展“动学融合”可能流于形式,甚至导致混乱,需要教师特别注意。

教学总结

第4篇

一、微课程的定义

微课程不是指课容量小的课程,也不是指上课时间短的课程。微课程是指那些通过在线学习和移动学习而进行的课程。微课程是有完整教学设计的,它具有课程的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等环节。微课程能够打破学习的地域限制,能够让学生随时学习。除此之外,微课程的内容相对较少,但却具有很强的授课效果。

二、微课程的课程设计步骤

(一)对实验内容及学生掌握程度进行前端分析。

微课程在高中物理方面的应用主要的目的在于教会学生相关的知识。因此在进行微课程之前首先要对实验内容及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分析。老师要确定好学习内容,制定好授课的目标,要明白自己授课的目的和意义,由此来确定微课程授课的大致目标。其次要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分析,老师要了解学生到底通过之前的纯知识授课掌握了多少,由此来确定微课程的内容、授课时间、授课速度等等。

(二)在授课目标的条件下,对微课程的资源、实施策略、情境以及视频选择的设计。

这部分的设计对于整个微课程的设计至关重要,它是整体设计的核心。因此,老师在确定好授课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后就要根据自己所了解的实情进行本部分的设计。首先,老师要制订好学习目标。微课程的要根据学习目标来选择,也要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凸显和完成学习目标。其次,老师要对微教案、微课件等微课程的资源进行选择。老师要自己上网找资料,整合教学资源。微课程强调的是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教学成就。因此老师必须要对众多学习资源精挑细选,要找到真正能让学生接受的知识。同时也要对课件进行必要的补充,让微课程顺利地进行下去。再次,老师要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微课程不是单纯地让学生看物理实验的视频,它是需要老师进行讲解和补充的。老师要有很好的引入,要准备相关的问题等等,由此来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最后,老师要设计好微视频。微视频是微课程教学的灵魂,是微课程成功与否的直接表现。老师要对视频的界面、字幕、画质以及音效等进行设计,让微视频做到极致。

(三)善于利用评价来使微课程教学不断进步。

评价是最好的反馈,是老师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老师要对学习结果和微课程效果等方面评价。学习结果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测试、提问等进行评价。微课程的评价主要是由老师将自己的微课程放置在微课平台上,通过他人的点评等进行评价。

三、以“自由落体运动”为例的分析微课程的应用

(一)老师通过对学习内容和学生掌握程度分析初步确定微课程教学目标。

老师应该知道:(1)该实验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自由落体运用的规律,掌握它的计算公式。(2)学生在初中已经初步了解过该运动,也知道该运动的一些基本规律。微课程可以重点突出实验的过程,多向学生展示不同物体的自由落体,并用打点计时器来进行辅助教学。

(二)老师要对微课程的资源、实施策略、情境以及视频选择进行设计。

老师要多上网找一些白纸、铁球、钢球等不同质量、不同规格的物体自由落体实验的视频,该视频中的自由落体的轨迹要是通过打点计时器描述出来的。老师要在讲课一开始就给学生播放物体自由下落的视频,先引起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再进行知识的讲解,最后总结规律。老师在制作微视频时要保证画面清晰,言语清晰等等,给学生提供舒适的观看体验。

(三)将设计好的微课程网上供学习学习,也要在物理实验课上让学生观看。

微课程满足了一对一教学的目的,也给学生提供了自学的机会。老师应该要求学生课下观看微课程,上课时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例如在自由落体运动学习之前,老师应要求学生观看视频,找到自由落体的规律,上课时老师也要进行提问。在上课时, 老师也要播放微课程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加深对自由落体的理解。

第5篇

【关键词】微课程 基础物理课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0-0032-02

基于“云计算”的微课程是指在云计算环境下,教师将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及教学评价与反思等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组合起来的教学系统,是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的产物。它包括任务单、配套学习资源和课堂教学方式三大模块。教师首先通过设计“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单”和制作“微课”,让学生在课外自主完成课程内容的学习,然后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微课程是基于人性化的学习理念的课程设计,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定学习进度,还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进度和不断重复所学知识,因此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兴趣和效率。

物理学科是一门与数学、化学、工程学等众多学科相互交融的基础学科,其内容非常广泛,包含力学、热学、光学、电学和近现代物理,并且自身还在飞速发展,新的物理现象和概念层出不穷,构成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石。因此,加强对基础物理的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科学精神的重要途径。目前高师院校基础物理教育面临各专业学习者的知识基础差异大、物理课承载内容越来越多等诸多挑战,同时也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对物理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适应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已成为很多研究者关注的课题。而最近兴起的微课程教学法是应用最新的互联网和移动学习技术,倡导“翻转课堂”教学方式,重在个性化学习的理念与方法,将给基础物理教学带来革命。但是,教师应如何在日常教学中,根据大学物理课的特点,将微课程“开放”“在线”“交互性强”的优势应用到大学物理课的教学中,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应如何转变陈旧、灌输式的教学观念,采取何种教学策略帮助学生进行物理自主性学习;具体运用时又需注意哪些问题等一系列课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

一 根据物理课程的特点,对微课的三大教学模块进行开发设计

1.设计出目标清晰、可操作性强的自主学习任务单引领学生的自主学习

任务单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题、目标以及达成目标的方式,它包括学习指南、学习任务和问题与建议三个组成部分。以“静电场”这一章中“电荷及其守恒定律”的教学设计为例,其学习任务单的学习指南设计如下:(1)课题名称:××年级××班级物理学科物理学(上)册第七章静电场第一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2)达成目标:登录网络学习平台,观看教学资源,理解摩擦起电现象的产生机理;借助微课和教科书,了解和熟记电荷量的概念、单位和表示方法;理解电荷守恒定律,举出生活中的实例。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在日常生活中,你通过什么现象判断物体带了电?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有哪几种?使带电物体不带电的方法有哪几种?(3)学习本节的方法建议:观看微课视频讲解,小组合作讨论。

2.制作微课及配套的网络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根据物理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分析及学习者水平分析等制作出用时较短(一般在15分钟内)、学生能完全掌握和理解的知识点教学视频,并根据教学设计提供相应的配套教学资源如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等,方便学生的自主学习。设计出相应的交互平台,对学习者的学习进行记录、诊断、评测和在线答疑等个性化指导。针对物理学科理论结合实验的特点,微课的类型可以是讲授式为主,也可以是讲授配合实验型和探究型课程,即在讲授学科知识的同时播放相应的实验操作录像、观察记录表格等,这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能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节约实验经费。

3.创新课堂教学方式,转变教师角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微课程资源为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物质基础,学生在课外完成了传统教学中知识的传授过程,教师在课堂上要做的就是完成知识的内化和拓展的过程。通过师生、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和检测、作业等环节,学生们完成了对所学知识的巩固、理解和深化。教师的角色也由单纯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指导自主学习的导师”,强化了教师“授业”和“解惑”功能,更加凸显教师的重要性。以物理学的“静电感应”知识点教学为例:在课前,通过自主学习任务单,学生通过微课,在课外自主学习掌握了静电感应现象及其原理;在课堂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对静电感应知识的内化和拓展能力两个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对生活中一些静电感应现象的展示,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还可以提出一些有趣的现象,如“雷雨天拨打手机会不会有危险呢?为什么将手机挂入一个封闭的金属网罩内,没有信号,但从金属网罩中拿出就有了信号?”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将思考结果在班上展示交流,帮助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学习成就感,而教师也转型为开启学生智慧的导师。

二 大学物理课应用微课教学模式的一些建议

1.微课视频内容应结构紧凑,体现知识点的完整性和逻辑性

微视频的设计应按照学习的规律,时间在15分钟左右。内容以知识点为单位,聚焦新知识讲解,体现本知识点的学习目标、重点和难点等。形式上要新颖、有趣,强调知识的可视化与动态展示,便于网络传播与学习。由于物理知识具有前后连贯性,因此要注重微课程建设的系列化、专题式和完整性,例如对物理学的力学、热学、光学和电学按知识体系的逻辑性制作完整的教学视频,使学生既能针对知识点“查缺补漏”,也按不同专题进行连贯性、完整性的建构式学习而获得成体系的知识。

2.除了微视频,还应提供完整的配套教学资源,加强网络支撑环境的建设

微课教学资源如教案、课件、练习、点评、反馈的完整性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研究,因此网上应提供与微视频配套教学资源。要通过应用最新的基于大数据和智能化技术,建立支撑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教师管理教学过程的网络环境,如学习过程诊断、效果评测、在线答疑等。如果教师发现某个课程视频被学生们反复浏览和点击,或者学生在线问题很多的时候,要意识到对学生来说这个知识点可能非常难,需要进行教学调整等等。

3.利用全国性的微课应用平台,通过团队协作,提高微课的建设水平

在目前的网络环境下,将微课的教学资源融入全国性的微课应用平台,才能产生集聚效应。一方面,学生可以直接利用平台的课程资源学习,避免教师重复制作相同的视频,浪费资源;另一方面,教师制作的微课也可下以通过平台被广泛利用,产生更大的效益,在大规模的应用下也为微课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动力;再就是可以通过组建由教师和技术人员组成的微课程开发团队,进行协作开发,由教师提供课程内容,技术人员负责技术开发,可以提高微课的建设水平与开发效率。

当前的教育方式正在向智能化、网络化、移动化和人性化迈进,学生们将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在网上进行学习和交流。将面授教学和在线学习有机结合的微课程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利用学习者的网络技能和课外学习时间,随时随地进行高效学习,而且网络平台还能提供海量教育资源与教学过程数据,使学生获得更为有趣的学习体验,教师也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更有效地掌握学生学习的动态和进行教学研究。对于大学物理课教学来说,微课教学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推进师范生的教育素质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能力本位;网络操作系统;Linux;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5-0079-03

“能力本位”是针对传统的“学科本位”而言,强调以能力作为教学的基础,而不是以学历或学术知识体系为基础。其核心是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能力本位是指个体的一般素质和所属职业岗位或工作情境相结合的综合能力。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根据社会需要,培养各类一线实用型人才。所以能力本位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特征。20世纪70年代,能力本位教育思想盛行于北美。80年代中后期及90年代初,主要的英联邦国家,如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先后根据能力本位职教思想重新构建了国家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把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思潮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一、引言

能力本位在高职教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已成为业界的共识。如何从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成将“能力本位”贯彻到高职的教学实践中是老师们努力的方向。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课程是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既是计算机硬件知识的扩展,又是路由、交换的基础,同时它的服务器配置是网络应用的重要内容,所以这门课程在计算机网络的课程体系中举足轻重。将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设计成“以技能为教学单元,以学生训练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网络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情况分析

《网络操作系统》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在课程改革之前,这门课程在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式、教材选择以及人才培养的定位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知识掌握不扎实,应用能力不强。下面具体说明。

1.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网络操作系统》课程是以开源操作系统――Linux作为教学媒体,讲授Linux的基本命令的应用和服务器的配置。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先给学生讲授命令的使用格式,然后带领学生练习,最后布置作业。虽然做到了讲练结合、教师演示、案例教学法等,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教学效果并不是很好。一方面因为教学案例不能反映行业、企业当前这门课程的实际应用,另一方面案例不能整合所学知识,打破学科界限。教学内容从职业性和技术性角度而言都有待提高。

2.教材选择。当前Linux教材不是很多,大部分Linux书籍是面向应用而不是教学的。对现有的Linux教材,仔细考量下来有这样几个问题:教材的内容理论与实践的比例不合适,理论多实践少;教材的案例代表性不强;不能将前后的知识综合应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不紧密;Linux中“用户基础”、“系统管理”与“网络管理”这三大部分知识的比例结构欠妥当。

3.人才培养定位。在课程改革之前,学校和老师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网络操作系统》课程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位置,而忽视了学生掌握该项技能后在社会上的岗位定位,学生不清楚学完以后能干什么,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4.教师认证。一门课程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关键在老师,授课教师虽然具备了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还要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高职教育呼唤“双师型”教师。目前能够胜任“双师型”的教师比例有待提高。

三、《网络操作系统》课程改革的措施

经过多方的调查与总结,《网络操作系统》的授课教师们按照“能力本位”的精神在以下方面对这门课程进行改革。

1.选择市场用途广、占有率高的技术资源。Linux的发行版本很多有美国的redhat,英国Ubuntu,德国的OpenSUSE,美国的Fedora,中国的Red Flag Linux。在Linux课程我们是和北京中科红旗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合作使用Red Flag Asianux作为教学资源。选择Red Flag Asianux首先因为它是中科院软件所和韩国、日本共同开发,面向亚洲国家的Linux操作系统,它在服务器端领域市场占有率为23.4%,市场排名第一。其次该产品用户广泛分布在政府、邮政、教育、电信、金融、保险、交通、运输、能源、物流、媒体和制造等各个行业。我们的学生学习了该课程后,一旦在这些行业就业可以很快适应环境。最后,我们和中科红旗华南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这样我们可以将更多的企业资源引入课堂。

2.校企合作,精心设计案例。Linux课程的授课教师和中科红旗的工程师合作,结合企业应用的实际情况来设计综合性较强的案例。例如在操作系统客户端中,Windows系统的用户群更为庞大,那么在企业计算机系统中既有Linux系统又有Windows系统,如何设计满足双方平台共同需求的解决方案是非常现实的问题。如果我们不和企业合作,不同操作系统平台的通用性就很难做到位。通过这样的实践,可以很好地打破学科界限,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得到大大提高。

3.校企合作编写教材。鉴于没有找到合适的教材,《网络操作系统》的授课教师们在对中科红旗的职业认证体系和课程资源充分消化、吸收的基础上,着手编写一部适合高职院校的网络操作系统教材。教材的特点是结合Linux知识结构和红旗公司的案例,满足理论和实践的有机融合。教材已经列入校级课题――基于校企合作的Linux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的项目中。

4.人才培养与网络大赛。2006年红旗Linux被纳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和培训中,在全国普及推广。2010年12月北京中科红旗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又与国家网络工程师实训基地在北京签定协议。可见Linux网络工程师在行业和企业有着很大的社会需求。基于此,《网络操作系统》课程以培养认证的Linux网络工程师为目标,将企业认证考试纳入该课程的考核之中。学生在学校通过这门课程的考试后,还可以参加“红旗Linux用户基础课程”、“红旗Linux系统管理”和“红旗Linux网络管理”认证考试,继而获得红旗RCE(红旗Linux认证工程师)。

2008和2009年度《网络操作系统》的授课老师带领学生参加中科红旗公司与院校举办的全国“红旗杯”Linux技术大赛,两度取得全国二等奖。

5.授课教师通过行业认证,取得双师资格。“双师型”教师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双师型教师是不但拥有教师资格证而且取得工程师等技术资格的老师。双师型教师的特点表现在既有全面、深入的相关专业知识又有较高的专业技术应用实践能力。承担Linux课程教学的老师利用课余时间去企业学习,都考取了红旗Linux认证工程师(RCE)和红旗Linux认证讲师,保证了教学达到“双师型”的要求。

6.建立Linux资源库,完成资源共享。我校有功能完善的校园网,我们与中科红旗公司合作共同完成Linux课程资源库的开发并搭建在在校园网服务器上,供学生每天24小时学习使用。内容包括该课程的大纲、电子课件、项目指导书、电子教案、案例分享、屏幕录像、习题库等资源。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技术的便利。

7.产学合作。由于我们和中科红旗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我们将中科红旗公司新开发的桌面操作系统的新版本的测试安排在教学实训环节,让学生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并指导学生写出相应的测试报告。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感受到自己就是操作系统开发的参与者,而不仅是使用者这样的身份。

8.顶岗实习。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员工,中科红旗华南公司每年都在毕业班的学生中挑选一定数量的人员到中科红旗深圳下属公司进行顶岗实习。这既是企业选择人才的机会也是学生们对所学知识进行应用的时期,又是拓展学习的机会。在顶岗实习期间,公司是以准员工来要求他们的,必须要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平时的懒惰、拖沓短时间内一扫而光,企业这所学校培养人的速度也是很快的。顶岗实习的学生绝大多数最后都留在了该公司,达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通过以上的措施,我校学生如果选择Linux作为就业方向,从反馈的信息来看,他们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进入相应角色。

四、基于“能力本位”人才培养的思考

1.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并重。高职教育强调“能力本位”,但是能力是理论知识的运用水平。我们知道理论是指导实践的,如果不能透彻理解所学理论知识,实践起来首先思路不清,其次遇到问题不能很快找到原因,延误了解决问题的时间和机会,能力也无从谈起。所以,高职教学中首先要把理论讲清楚。无论是从用的角度回推,还是从前期知识的延伸,是采用动画演示,还是用图片等手段,都要条分缕析地将原理、概念,方法、步骤给学生解释清楚。高职教育一方面解决实际运用能力,一方面要做到理论清楚,才能培养全面合格的技术人才。

2.技术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结合。“能力本位”不仅包含岗位能力的训练,还包括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职业素质包括职业道德素质、团队精神、开拓与创新、协调与服从、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主动性与责任感等素质。[1]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和谐发展才能成为社会的合格人才,高职的课堂不能忽视学生的人文教育。

3.德艺双馨的双师型人才。教育的主导是教师。双师型教师的建设从技术层面上是有教学能力和工程技术能力,可是教师的品行更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所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一位教育家说过:“学生的心灵,就像一卷长长的胶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在上面‘感光’,留下永久的印记。”高尚的师德本身就是一本高质量的教科书。老师的劳动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主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教师的劳动手段也不单单是教材和实验室设备,还要靠他们高尚的道德品行和高尚人格。[2]因此,作为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要用高尚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提高人文素养,完善自我,做到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和谐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将教学工作落实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五、结语

高职教学的最终目的都是为国家、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这需要广大高职院校采用科学的教育理念,以能力为本位,以市场为导向,教学中做到学练并重,在实践中做到校企结合。积极地实施课程改革,做好人才培养工作,为社会输送更多既有专业技能又有职业素质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向东,卢红学.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

[2]杨伟军.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探索[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

[3]刘洪一.产学研用?摇协同创新――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协同创新案例[C].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4]钱乃余,王家敏.基于职业教育能力本位的教育观[J].职教论坛,2013,(2).

[5]赵薇,刘振华.基于“能力本位”的公安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初探[J].价值工程,2013.(2).

第7篇

【关键词】计算机类专业 专业设置 课程衔接 文化基础课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职院校不断扩招和人才输送渠道的逐步畅通,中职毕业生通过对口考试、3+2等模式中职升入高职院校继续深造的人数不断增长,中职毕业生的比例逐步加大。中高职衔接无疑已成为培养高级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为中职毕业生提供了继续深造的机会,也使得中职教育不再是传统的断头教育,大大提高了中职教育的吸引力。

然而,通过对我校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发现,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并不顺利,甚至有的学生因为学习跟不上考虑退学。这说明中、高职教育在课程衔接上还存在很大的问题,通过合理进行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设置,使之适应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客观需要,将有力提高计算机专业中、高职的专业建设,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中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衔接突出的问题

1.高职与中职专业课程课程标准与内容重复

由于普高生源占了相当大的比例,高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计划是本科的缩减,专业课程的教学起点按普高生的要求,没有体现高职教育的引领和提升作用。其中专业课程和技能训练有很多内容是重复的,以计算机应用专业为例,开设课程重复的有corelDRAW、Flash、Photoshop、网页制作、C语言,因此对口升学进入高职的学生由于学过,学习积极性不高,这既造成学生学习时间浪费,又造成教学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浪费。科目相同,教学内容重复,加上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都区别不大,中、高职根本体现不出是培养两个不同层次人才的教学目标。

2.高职与中职文化素质要求存在脱节现象

许多中职学校为了突出“就业为向导”,过度“重技能、轻文化”,在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时,人为地使专业课与文化课之间比重失衡。为了满足专业课时数,任意删减文化基础课教学内容,使得文化课几乎成了陪衬。中职语文、数学和英语从每周四节减到每周两节,甚而每周一节。中职生原来的文化基础就偏低,加上如此认识上的偏颇,导致学生和老师在思想和行动上都把文化课放到了末位,导致了中职毕业生文化基础相当薄弱。

高职院校一般都开设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等文化基础课,中职生进入高职后适应不了这些课程的教学要求,上课听不懂,课后作业不会做,学习跟不上。文化基础薄弱在学习高职专业课程时问题一样严重,以网页制作、平面设计相关课程corelDRAW、Photoshop为例,中职的要求是使学生能熟练掌握软件的操作,会模仿别人的作品,高职的要求就是怎么使用这些软件做出有创意的好的作品来,这更高层次的要求则需要学生有更高的综合素质,而这恰恰需要文化底蕴,语文功底是必需的,编程类的课程和数学又有莫大的关系,对于中职生来说,软件应用的技能技巧,他们在中职就已经学过了,他们缺少的正是文化基础。中职生和普高生混班上课,文化课跟不上,在浪费时间重复学习的专业课上也没有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

二、 实现中、高职更有效衔接的解决办法

如《决定》中指出,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在保障学生技术技能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实现就业有能力、升学有基础。

1.纠正思想,摆正文化基础课的合理位置

文化课与专业课之间并非是矛盾对立的,而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中等职业教育不能仅局限于狭窄的专业技能训练,必须重视对学生普通文化素质、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即提高中职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化基础课能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为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形成服务,为学生接受继续教育,转换职业、适应社会发展做好准备。宽厚的文化基础是培养扎实专业技能的条件,文化基础课的教学不仅关系到学生就业的问题,更关系到学生终身发展的问题。应当按照教育部有关中职教学“相当于普通高中”文化基础的要求,保证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的教学课时和质量。要明确中职阶段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打好扎实的文化基础,这对于未来学生的发展以及高职衔接都有着“压倒一切”的重要性。

2.以就业为向导进行文化基础课改革

以就业为导向,在文化基础课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组织中体现计算机专业特色,与职业对应的工作岗位群发生必要联系。如英语课可以选择计算机英语,设计类的语文课程中可以加入专业相关的各类文案策划,通过与专业课的紧密结合,达到文化基础与专业技能的衔接,从而对专业知识起到深化和指导作用。中职学校在制定课程计划时,应当遵循教学循序渐进的规律,同时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可以开设必修课和选修课,选修课包括专业选修课和人文选修课。

3.把握专业课程的难度

很多中职院校为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把培养目标上移,甚至在教学中采用高职高专教材,造成两者的培养目标交叉混乱。中职的专业课相当于高职的专业基础课,理论教学应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围绕专业培养目标的专业课应少而精,重点强调实训,突出操作技能的训练。如编程类课程应该适当降低要求。

结语:在职业教育大力发展的今天,中、高职衔接的模式越来越多样,继续接受高层次的教育,越来越成为社会家长和学生的共识,选择中职教育也不只是这类学生谋生的手段,而是作为修改自我完善的过程,因此,在中职教育中合理定位文化基础课的教学,为学生进入高职后的深造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使得中高职教育能有很好的衔接,使他们成为真正熟练的技术型人才,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第8篇

高职教育Flash二维动画设计实践能力案例教学

《Flash二维动画设计》本身就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在课堂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很大的影响。如果方法得当,教学的过程会事半功倍,学生也可也迅速掌握相关的实践技巧,反之则不仅浪费了课堂时间,也打击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一、高职教育《Flash二维动画设计》课中采用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首先要将计划制作得比较详细,最好能够加入有效的教学创意,创造出于课程内容相切合的实践案例,还要引导学生对需要掌握的知识进行预习,以便熟悉内容配合教学实践。在课堂上,教师要合理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与讨论,集合各种知识和信息,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形成一套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主要部分包括案例的引入阶段、案例的讨论阶段、案例的评价和作品展示阶段。案例教学法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目标性。由于案例分析方法往往采用一些很有特色和代表性的典型事例来辅助教学,所以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思考注意力,将精力围绕在一个焦点性问题上进行阅读思考分析等的逻辑判断,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能够形成一个目标明确的问题探讨小组或者实践方案设计团队,建立起具有创意的且完整的思考与实践体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综合性。在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中,对案例的选择也有一定的讲究,不能太过随意,没有针对性,这样就达不到案例教学的效果。通常所选取的案例首先要具备典型性,这就可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其次案例要具有丰富的内涵,这就给讨论和分析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使得最终的解决方案具有极强的延展性。

3.启发性。在案例分析的课程中,不仅教师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和科学的指引教学,而且也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探讨,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果断决策能力、审时度势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这样才能找到最佳的处理问题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知识与各项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对于案例分析的结果,最重要的不在于寻找到唯一正确的解决方法,而是寻求最优解,重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使其具有探索精神和创新性思维,因而深刻的启发性是案例教学突出的特征之一。

4.互动性。案例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频率增强,交流的机会也增多,思想与观念的碰撞也越发激烈,带来的思维与观念领域的变革就十分明显。案例教学也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相连,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实现了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互动,学生可以利用课堂上的案例分析成果,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概念原理等具体化与形象化,这也逐渐缩短了教学情景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

二、高职教育《Flash二维动画设计》课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实践应用

高职教育《Flash二维动画设计》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法时要根据所选案例的特点来制定探究策略。选择适合的案例能够有效推动课程的进展。通常,案例研究都将自然情境作为资料的直接源泉,这样的案例更具有分析和应用的实际作用。教师所选的研究问题一般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遇到的,并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经过再次的探究与讨论,就可以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

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具体案例分析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可以使用实地体验的方式,或者开放型访谈的方式,或者使用观察法对问题或情境仔细深入研究等。

在进行案例研究的时候,我们通常把每一个进行研究的案例,当作一个整体来详细地加以描述与理解。在进行《Flas设计》课程的设计与准备的时候要充分了解学生对该课程的实际认知程度,再根据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寻找到最具有典型性的案例来进行讨论与分析。在该课程的教学实践中,经常运用动画的基本形式,作为制作打印机打印过程的动画效果的综合案例,具体的教学步骤可以分为案例的引入、探讨、学习评价三个阶段。

在案例的引入环节的方法包括教师的描述、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模拟现实情境,利用实体进行演示等。依据学生的接受情况和兴趣点选择适宜的方式或者可以进行多种方式的交叉运用。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充分调动观察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进一步掌握好各种动画方式的特点,加深对课程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案例的引入部分可以适当设置一些问题,促使学生在了解案例的时候就开动脑筋去寻找答案。

在案例的讨论阶段,要将典型的案例讨论和课程中涉及到的本例问题进行结合研究与讨论,必须要弄清楚的问题包括所给案例中的最难分析的问题,对如何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探索,在实际应用中如何操作具体的解决方案,操作完成之后对该方式的评价内容,等等。在Flas教学的过程中,争取将现实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作为案例来分析,不仅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且可以将原本趣味性不强的课程变得更有生活气息,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在案例分析的学习和评价阶段,主要就是对学习效果的检测和学习方式的反馈情况有个详细的了解。关于学习的评定,一方面是要对学生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案的合理性、决策过、语言表述水平等给出合理的评定,另一方面是要对学生所提交的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可以让学生也参与到评定的过程中,这样更能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和判断力。在“打印机打印文件案例”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有效地掌握各种动画的形式的制作原理以及科学的制作方法,还要促使学生可以灵活地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案例的分析与思考中,通过反复的教学实践,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不只是增强了理性的认知,更要“知行合一”,不断进取。

三、总结

综上所述,高职教育中的《Flash二维动画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用案例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不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要处理好理论学习和案例实践的关系,将二者有机统一起来能够更好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也能够为相关的教学实践提供一种具有参考价值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马艳平.浅谈如何实现《FLASH二维动画设计》课程实践能力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1,(26).

[2]张福德.如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J].宁夏教育,2000,(2).

[3]王培根,陶沙,李莉.产学研合作教育法律关系分析[J].理论月刊,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