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书法教学论文

书法教学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9-21 14:59:0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书法教学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书法教学论文

第1篇

(一)大学教育所需

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文化传承。我以为,缺乏书法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是缺乏中国特色的教育,是缺乏传统甚至割裂历史的教育。我们不能漠视中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传统教育、素质教育和艺术教育缺陷。大学教育关系到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在抵制境外垃圾文化的侵蚀,弘扬民族文化方面高校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书法教育作为我国独特的教育门类,大学应将它变成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行为习惯教育的重要抓手。大学教育是一种相对宽松的教育,需要多种协调方法,使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能步入健康的轨道。学习书法便是其一。事实证明,接受书法教育的学生能获得较强的协调和自控能力。书法教育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教育形式。除专业教学外,高校应将其列入通识文化教育或公共艺术教育的范畴。书法深深地植根于国学的沃土之中。提高书法水平需要学生有良好的传统文化基础,同时也有助于学习其他传统文化课程。书法课可与大学语文等必修课和古典文学鉴赏、诗词欣赏、艺术概论等选修课相互促进,使大学公共教学体系更加科学和完善。

(二)学生成长所需

孔子曾言:“里仁为美”。可视为对中国传统审美观的高度概括。如果说西方艺术重视外在的造型,那么中国艺术,特别是书法则重视内在的蕴涵。年青一代对我国民族文化及传统艺术了解不多,而西方不良文化正力图使他们变成外表黄皮肤内心却西化的“香蕉人”。书法教育具有“立人”功能,能够培养一大批修身重德,热爱传统艺术,以继承和弘扬书法为己任的学生,有利于树立事业心和使命感。书法具有培养性情的良效,能促进学生生理和心理健康。书法如同练静气功,书写时要求入静、入定,排除杂念,符合养身规律。它可以调整心态,减缓压力,排遣胸臆,颐养性情,抒怀。书法是一门讲究悟性的艺术,对于训练学生的耐心、想象、准确和条理,是一项不可多得的心智活动。书法能使学生具备更多知识和技能。毛笔字具有形态多样、变化优美、富于艺术感染力的特色,其多种实用功能和艺术价值仍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书法在诸如广告、装饰、设计、传媒、教育等行业都有较好的用途,对于学生成才具有激励作用,而且也能为就业提供切实的帮助。书法作为选修课一般课时不多,课程开设并不妨碍主体课程。书法具有艺术表现和文化交流功能,学生通过书法活动能开阔眼界、扩大社会交往。

二、书法艺术全面引入大学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国家和地方教育部门引导

国家应在书法基础教育与继续教育方面有一定的举措。要明确规划,由国家教育部门出台引导性政策,提出纲领性、指导性意见。明确哪类院校需要开展书法教育,不失时机地在高校推广书法课程,充分发挥书法在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将书法等民族文化艺术教育纳入高等教育的法规之中。另一方面,解决学科定位造成的发展障碍问题。如,由于建国后推行的是西方的学科划分体系和教学模式,而西方并无书法这门学科,因此在教育部专业目录中书法长期被列名于美术学科之下,即美术学(书法),成为三级学科。张法认为:“书法为什么不成为二级学科,而只是美术学下的一个研究方向呢?原因大概是没有专门的书法学院,不必特殊照顾。”如此,实为教育规划上的一种短视和失误。

(二)高校组织自身建设

要实现高校书法教育的规模化与规范化,首先要营造书法教育的氛围,大力倡导用书法来修身养性、提升素质的活动,从多方面拓展书法的人文价值和实用价值。本身设有书法专业的高校具有教学优势,要将书法课程面向全校开设,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尚未开设的高校要积极筹划,制定科学的教学体系。通过开设书法课程,配备书法教师,改革评价机制。要结合办学特点,“因校制宜”。书法教育可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开展:课程建设方面。“就教育行为言,书法是古典教育的最后一块领地。”需将书法与本校培养方向结合起来。如,可分别侧重传统型、实用型、艺术鉴赏型等不同方向。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要形成师资梯队,形成正规的培训机制。书法课由美术教师担任,易出现“画家书”现象,不利于书法教育。师资不足的高校要引进和培养专业教师。如,可从专业优秀毕业生中选用,或从专业团体引进与聘请。教材方面。高校书法教材不少,其中不乏出版较早、影响较大的。如,1985年启功主编的《书法概论》,经多次再版,发行10万余册。由于书法理论和教育理念的发展,教材需要有序更新。可跨校跨地区联合编著教材。教材编写与采用切忌“文人相轻”与门户思想,要积极探索教学规律,真正将教材规范化、科学化。

(三)示范与培训竞赛活动的开展

由于高校书法教育发展存在不平衡状况,要使更多高校高起点加入其中并逐渐形成书法教育传统,就需有示范性教育活动。开展书法教育卓有成效的学校具有示范作用。如,北京师范大学是我国高校书法教育的先驱,从20世纪早叶至今一直沿续。20世纪60年代后,北师大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书法讲座。1987年受教育部委托,北师大举办了第一届全国高校书法教师讲习班,培养了一批书法教师和创作骨干。此外,不少省份也有较早开展并取得成效的高校。同时,教育部门和研究团体可定期开展全国性或区域性培训竞赛。1981年,由中国书协、、全国学联等联合举办的“第一届全国大学生书法竞赛”,有来自全国各高校的近千名大学生书法爱好者参加了比赛,百余名获奖者中,不少人后来成为了当代书坛中坚力量及高校书法专业教师。现在,一些省份成立了高校书法教育研究会,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要通过这类组织积极推进工作,并对发展模式进行探索。

三、树立大学书法艺术教育的正确理念

(一)明确培养要求

大学书法不同于中小学写字。教育部门将写字作为中小学学生素质的培养途径,将规范、端正、清楚作为写字的三个基本要求是适宜的。但若大学阶段仍维持这种要求而不变更,艺术灵性难免受到压抑。写字和书法虽密不可分,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写字的目的是交流信息,重实用性,书法更多的是创作和欣赏,重艺术性;写字力求以最少时间和精力掌握技能,书法则重探索的过程和乐趣。可以说,写字为书法起到了由实用美向艺术美过渡的桥梁作用。大学书法教育不仅应重视技能教育,还应重视其美育功能。要从中小学存在的应展教育中摆脱出来,转向美育性质的素质教育。另一方面,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我国高等书法教育完成了从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等系统的教育层次和结构,并逐步走上规范化、专业化和学术化的道路。但在推进高校书法素质教育方面,显得不足。素质教育不同于专业教育,需要进行专门探讨,在培养机制、目标方面更加明确、切实。

(二)提高书法水平

国家教委早已明确规定书法课为中小学的二级课程,应受到与体、音、美等课同等对待。中小学练毛笔字(一些地方作为地方课程),这是学生的起步阶段。若缺乏连续性,之前数年所学难免荒废。2010年6月,本人在学校三个不同专业的文科班调查发现,95%以上的学生中小学练过毛笔字,5%的还参加了特长班,但坚持下来的不多,几乎都前功尽弃。艺术兴趣的培养需要契机,若到了各方面走向成熟的大学阶段书法却尚未入门,那么学生今后就很难再与书法结缘,达到较高境界。书法教学中要革新教学手段。如传统教学中,写字技法演示有较大局限性,直观效果欠明显,不便于大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则能解决诸多难题,如通过定格、放大、慢放、循环播放等形式突出重点,使学生观察细致入微。提升书法水平是长期的过程。大学书法教育一方面要训练学生技能,同时,要进行理论培养,通过开设名家讲座等方式提高鉴赏水平,准确把握“师碑”与“师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三)延伸培养目标

第2篇

一、激发动机,培养学生思维意向品质

动机是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因和动力,心理学家布鲁纳把“动机原则”作为一个重要教学原则,认为教学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儿童是有个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先决条件。兴趣可以产生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源之一,有了兴趣,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教学“相遇问题”时,为了扫清学习障碍,上课开始,教师可创设这样的情境:先由两位同学从教室的两端面对面地行走,设问:“①这两位同学行走的方向怎样?②两位同学行走的结果如何?……”这样通过生活实际的直观演示,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理解“相向”、“相遇”、“相距”、“同时”等抽象概念,积极主动地参与对新知识的探求。其次是加强思维方法的指导。小学生对程式化的教学方法感到枯澡,要注意把学生熟悉的事物同所学知识联系起来,变抽象为直观。如,通过“学号是质数、合数的学生分别站起来”的游戏,使学生形象地领悟质数与合数的区别,又如,教学圆柱的侧面积时,让学生把纸筒沿竖向剪开,展示出长方形,学生通过直观操作,很快推导出圆柱侧面积计算公式。三是通过变换那些用来说明概念的直观材料或事例的形成,使其中的本质属性保持恒定,而非本质属性时有时无。作这样的变式练习,能使学生思维活动从偏见与谬误中解脱出来,从而灵活地应用一般的原理、原则。例如题组:

(1)一桶油漆,第一次用去1/5千克,第二次用去这桶油漆的4/5,刚好用完,这桶油漆有多少千克?

(2)一桶油漆,第一次用去4/5千克,第二次用去这桶油漆的1/5刚好用完。两次一共用去多少千克?

(3)一桶油漆,第一次用去1/5,第二次用去4/5千克,刚好用完,这桶油漆重多少千克?

这种变换叙述形式的练习,尽管问题叙述不同,但学生通过仔细审题,很快便能理解这几道题的实质都是求这桶漆油的重量,从而培养了积极思维的意向品质。

二、增加含熵信息,提高思维密度

如果信息本身一部分已被认知,还有一部分不确定性(熵)不能消除,这类信息就称为“含熵信息”。学生学习就是接收信息——消除不确定性的过程。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处处“讲深讲透”,学生得不到“生疑——解疑——省悟”的一波三折,那么充斥这节课的便是“饱和信息”,便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其产生内驱力,学生的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思维的是一个信息传递、接收和贮存、加工的过程。因此,要激发思维活动,必须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控制,有计划,有目的地传递含熵信息,从而提高思维密度。

1.以内部言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数学课堂教学,要让学生能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提出思维要求,而且要留有一定的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在教学中,让学生先想一想再去做。使学生言语与行动逐步起着自觉调控作用,促进思维的“内化”,从而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例如:“五(1)班现有学生49人,男女生人数的比是4∶3,五(1)班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对这样的应用题,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试着做,而不是由教师直接教给解法。学生通过认真的思考,可以找出多种解法。

解法一:4+3=749×4/7=28(人)……男生

49×3/7=21(人)……女生

解法二:4+3=749÷7=7(人)

7×4=28(人)……男生

7×3=21(人)……女生

(附图{图})

(附图{图})

解法四:先求出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再求男、女生各多少人。

3÷4=3/449÷(1+3/4)=49×4/7=28(人)……男生

28×3/4=21(人)……女生

再让学生把思考的过程和方法说出来:解法一是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法二是用归一法;解法三是用倍比法;解法四是用分数解。这样的教学,学生有充分思考的机会,在“想一想”的过程中,内部言语得到了发展,从而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以内部言语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现代教育观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即思维活动的教学。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通常是以语言为载体表现出来。俄罗斯心理学家加里培林关于智力形成的学说提到,智力活动始源于物质活动,以语言为中介,内化为“人脑”的内部言语。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在操作学具时,要把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结合起来,也就是从“外化”到“内化”,在操作中使“操作”与“思维”紧密结合,从而发展学生的内部言语,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在进行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教学中,可以安排三个层次的操作,即三个层次的思维训练。第一层,操作后问: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分别和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为教学公式中“除以2”奠定基础;第二层,让学生抽象出“任何三角形的面积都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第三层,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自己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讲出是如何推导的,公式中“底×高”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除以2。这样引导学生紧扣操作活动中的“想一想”进行独立思考,不仅发展了内部语言,而且使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得到了较好的训练和培养。

三、训练主体思维,优化思维品质

数学既能锻炼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又能锻炼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主体思维善于在事物的不同层次上向纵、横两个方面发展,向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发展,达到对事物全面的认识。为此,教师应重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揭示数学问题的实质,帮助学生提高思维的凝练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先对问题作整体分析,构建数学思维模型,再由表及里,揭示问题的实质。当问题趋于解决后,由此及彼,系统地研究相关的问题,做到解决一题就可解一类题,即触类旁通。以对应用题的训练为例,教师要善于从横向、纵向、逆向、系统等多层次、多方向上进行演变、扩展、加深,才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密度和容量。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既不增加学生负担,又能提高教学质量之目的。

1.纵向延伸。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沟通前后联系,弄清知识由浅入深,逐步深化的递进层次结

(附图{图})

1/4,第一次修了多少千米?解答后再纵向延伸:如果改变题目的条件,怎样解答,如果改变题目中的问题,又怎样解答。

2.横向展开。学生解题后,还可以横向展开,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多种途径进行解题(此种方法多适应于练习课与复习课)。例如:“修一条1800米的路,3天修了120米,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路共用多少天?”可以这样引导学生:①以1天修的路程数表示效率;②以修1米所用的时间表示效率;③以修120米所用的时间,或以3天修的路程表示效率等方法进行解答。

3.逆向回转,理解结论。训练学生从顺、逆两个方向思考问题,有利于提高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和灵活性。例如:甲乙两车从A、B两地相向开出,乙车每小时行60千米,比甲车多行1/4,求甲、乙两车一小时共行多少千米?解答之后,再把解题结果作为已知条件,引导学生逆向编题。如:甲乙两车一小时共行108千米,乙车每小时比甲车多行1/4,求甲、乙两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显然,这道题的难度要高于前一题。

第3篇

综合来看,项目教学法方法针对性和实用性较强,并且在教学操作中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操作性也很好。这种方法真正践行了“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教育教学理念。美术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与操作能力的挖掘,艺术项目教学方法在这方面正好契合了美术教学的需要。因此,美术教学中引入艺术项目教学方法将会具有很大的可行性,也会发挥很好的效果,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2艺术项目教学法在美术教学中的优势

在艺术项目教学方法实践过程中,无论是信息的收集工作、项目任务的分配工作还是项目任务的实施过程,都需要各个学生小组成员充分参与其中。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了活动的主导者。这种美术教学方法改变了以往教学实践中学生总是被动接受灌输的局面,挖掘了学生的主动参与能力,学生在项目活动中自主探索与决策,并且项目的实施,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我思考和探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批判性思维过程的能力。在实施项目过程中,学生需要充分结合以往所学知识结合自身实践经验来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与小组成员进行沟通和协调,这也全方位锻炼了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合作意识。在艺术项目教学中,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化结果,学生的任务结果并不是唯一性的,鼓励学生进行丰富的创造和多元化的联想。这种项目方法尤其提倡学生根据自身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解决方案,然后进行自我评价和解析,进而自我改进。之后学生在小组以及班上进行展示,接受其他同学的意见进行改正和优化,进而使自己的方法和任务达到最优化的效果。这种方式尤其适合美术教学实践,充分挖掘了学生的联想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信心。

3艺术项目教学方法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过程

项目教学法在应用过程中主要是结合一些典型性、实用性的例子来引导学生进行参与和实践,下面笔者将以具体教学课堂中出现的广告设计为例进行阐述,探讨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使用项目教学法。总的来说,艺术项目教学方法主要分为准备、实施和评估三个阶段。

(1)项目的准备阶段过程。在这一阶段,对于教师的素质和能力要求较高,针对广告设计课程,教师首先要考虑所选主体与课程要求是否匹配、吻合,所选主体是否符合学生年龄段所能领悟,务必要做到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能够有的放矢,确保项目的可操作性。因此,教师在确定项目主体时,需要进行基本的调研和思考,最大限度的符合学生的思维状态和生活状态。在这一阶段内,教师需要设计的问题包括:明确教学目标、分析学生状态和需求、设计项目过程、准备项目的理论知识、制定项目实施规则和注意事项。

(2)项目的实施阶段过程。项目的实施阶段中,学生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这一阶段也是整个项目教学方法中的重中之重,教师在这一阶段中主要是监督和引导作用。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实施之后,各个小组成员则开始进行明确的任务分工,进入到项目的处理状态。小组成员需要进行沟通和协调,有成员负责收集资料和信息,有成员需要负责分析项目实施对猜测,有的成员需要准备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的材料和设施。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步骤之间有一定的先后步骤,却并没有唯一化的标准,集体实施过程则需要小组成员的内部协商确定。针对涉及广告而言,小组成员需要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分析广告项目所涉及的材料和设施,进而思考涉及方法,在广告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记录相关事项,从而针对性的解决出现的突发性事件,这也为项目结束后的展示、汇报工作奠定了基础。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也让学生充分意识到美术的创作过程中涉及方方面面的环节和细节,这不仅需要个人的认真和严谨,也需要团队的写作和监督,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完善作品。

(3)项目的评估阶段过程。评估主要是指教师对各小组的项目成果及完成的过程所进行的评价。与传统教学法中的评价方式不同,项目教学法不仅注意到结果评价,更多的是注重过程评价。在评价前,笔者对评价的内容进行了细化并赋予一定的分值,将其制成表格。在评价过程中,笔者既考虑到对各小组的资料收集和组织、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的广告制作过程的评价,也重视对广告设计理念、实用性、美观性等方面的成果评价。但评价并非最终目的,评价是帮助学生对项目教学的目标、过程和效果进行总结和反思。

4项目实施之后的总结和反思

第4篇

所谓的小学数学情景教学法,主要指的是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数学教师创设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以此来调动小学生的情感投入,从而使其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习到数学知识以及掌握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主要是依靠具体的场景与具体的形象,从而大大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实现每个阶段的教学任务。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能够很好地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使其充分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

二、情景教学法应用的主要特征

形象逼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主要是依据学生个人的身心发展进行情景设计,从而将学生的心理感受与生活实际与教学目标相联系,使小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学习的生活化、情境化。情感真切:情景教学法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触动学生的意志与情绪充分,调动其各方面的精神需求,从而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时积极发挥作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应用情景教学法,是在多媒体信息技术作为支撑的基础上,运用色彩、动画以及音乐等教学资源触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让小学生在内心深处与教学活动产生共振,这样一来学生更能够自然地参与数学学习中。寓教于乐:情景教学法的应用就是要将数学教学的目标与任务,通过设计出来的情景转化为真实的生活情境与快乐的数学游戏,从而使学生在体验情感的整个过程中,轻松愉悦地完成数学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掌握教学内容。在这种情景化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具主动性、积极性以及探索性。

三、情景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对策分析

深入学习:在当今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强力支持下,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很多内容都能够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演示,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教师也能够逐渐深入到数学教学的核心部分。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述“年、月、日”方面的内容时,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设计出一些关于“年、月、日”教学的数学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学习兴趣。这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综合能力。真切演示: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应用情景教学法,可以在多媒体课件、幻灯片等技术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本身固有的图文并茂教学优势,使设计出来的情景与教学内容形成有机的联系,从而更好地开展各项教学活动。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述“楼梯与楼层关系”的数学内容时,就可以将这方面的内容制作成形象具体的教学课件,在真实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出来,这样学生就能够一目了然地观察到二者之间的数学关系,不仅加深了理解,更有助于更快地掌握。因此,将情景教学法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于那些需要移动的物体以及原本的物体,数学教师只需利用多媒体技术配上不同种类的颜色,就能够进行很好的动画展示,并且配上相应的音乐辅助教学。在这种情景中,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自然而然会大大加深。动态模拟:在进行数学教学情景设计的时候,数学教师应当充分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将文字、图片以及声音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的感官得到足够的刺激。数学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本身具有的闪烁特效、图形变化以及色彩转换等优势,将一些数学教学中的难点与重点知识突显出来。例如,教师在讲述“三角形面积计算”方面的内容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把一个长方形切割成两个同等的三角形,再利用鼠标移动、切割以及变色,将原本的两个三角形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的三角形。在这种教学活动中,小学生能够充分理解直角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就是一个长方形面积的一半。类似于这样的数学模拟推理,教师都能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来,其不仅大大改变了传统推理想象的教学方法,从而给予学生真切的体验与感受,而学生本身也在这种过程中变得更加投入与主动,最终提高了数学学习能力。操作体验: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情景的巧妙设计,引导学生思维变得更加开阔,从而使其更加主动地探索与学习,最终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述“圆柱体积计算”方面的内容时,可以设计出一个长方体,并利用多媒体的动态演示功能,让学生自己去操作,从而体验计算出长方体与圆柱体体积计算的整个过程。这不但有效巩固了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更加深了学生对于新知识的理解。巧设问题:在当前情景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问题的巧设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使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探索,提升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不仅如此,通过问题的设计还能培养出学生善于思考的生活习惯,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例如,教师在讲述“除法教学”方面的内容时,就可以设计出这样的一个问题“被除数=除数×商+余数”除了这样的公式之外,还有别的计算公式吗?这种问题的设计,学生的思维受到触动,从而会积极主动思考寻求问题的答案。

四、结语

第5篇

在对学生的进行题目解析引导的过程中,由于数学问题的解析方法存在多样性,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就要针对不同的数学题目制定相应的解析方法。比较法在数学题目的解析应用中十分广泛,基于不同数学问题解析方法的多样性,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比较法教学过程中也要合理的进行例题与解析方法的选取。例如在引导学生进行圆形面积计算时,教师可以首先提问学生三角形的面积求法,并引用三角形面积和平行四边形面积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分析三角形与圆形面积之间的关联。教师也可以在教学开展中,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探究如何利用三角形求解圆形面积。通过比较平行四边形和圆形面积的求解方法,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更为深入的理解不同几何图形的面积求解方法,通过将多样化的集合图形转化为三角形面积加以求解,这也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思维,使其能够多角度的针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和计算。此外,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三位数乘法的过程中,由于进位方法和乘法法则在二位数乘法中也适用,因此教师便可以利用二位数乘法计算方法和三位数进行比较,从而使学生在二位数乘法法则的基础上,总结出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数学计算题目的解析能力。

2图形认知学习中的比较法运用

几何图形的认知作为小学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在课程讲授中也是一大重点。为了在几何图形的认知教学中,帮助学生摆脱生硬的图形记忆方法,教师便可以利用比较法构建不同图形之间的联系,并通过将不同几何图形的特点进行对照和比较,帮助学生更为直观高效的掌握几何图形的特点。例如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矩形和正方形后,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入的认知图形特点及关联,教师可以将不同的几何图形进行列举,并让学生对图形的特点进行阐述,如不同线段间的关系,角度特点等,并通过引导学生对不同图形特点进行总结,最终得出平行四边形包括矩形和正方形,而正方形又是特殊的矩形这一结论。通过比较不同几何图形的图形特点,学生不仅可以更为直观的发现几何图形之间的特征与共性,也能够在图形特征分析的过程中,将概念理论与几何图形分析进行融合,从而逐渐培养起几何图形分析的思维与能力,为学生今后的空间几何图形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3比较法在应用题型结构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课程中的应用题教学练习,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起数学知识实际应用的意识,同时提高其对现实数学问题的分析与处理能力。在应用题型的练习与讲解中,充分全面的应用比较法教学,能够进一步促进应用题型练习成效的提高,引导学生对实际数学问题进行全面有效的分析和处理。例如在处理相同已知条件数和问题数的应用题时,由于学生容易对计算方法发生混淆,因此教师必须在应用题型比较的同时,对具体的分析方法进行说明和解析,从而帮助学生准确的完成应用题处理,如:一年级学生中男生有83人,男生比女生多45人,求女生人数,如果将问题换为“计算一年级总人数”,那么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为了计算一年级总人数,必须首先求出女生人数,再将男生女生人数求和,最终完成应用题的计算。在比较法教学的开展中,应用题型分析和处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清相同已知条件下不同问题的分析方法,也能够促进小学生应用对比意识的建立,从而为今后实际问题的有效处理提供切实有效的参考方法。

4结语

第6篇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强、创造性强,具有鲜明的时展特征的课程。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获取知识和技能是教学的关键。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还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和交流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会整理、加工传递并表达信息,最终实现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的终极目标。我校的三环六步教学法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凡能让学生自学的内容,尽可能让学生自学;其次是提倡学生之间互助学习,共同提高。这一理念与信息技术教学理念不谋而合。因此,三环六步教学法既是基于我校学情的最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也是适合信息技术新课标要求和信息技术课程新理念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三环六步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

我以黑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六课《Windows7的磁盘维护》为例,谈谈这种方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

1.课前环节(预习)

在课前我仔细研读、分析教材,设计好导学案,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并根据本课内容要求和学生学习情况设计A、B两个思考题,同时要求学生登录教学网站、阅读资料、回答思考题,使他们认识到磁盘维护和清理的重要性。

2.课中环节(学习)

(1)导入新课,明确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①利用Windows7自带的系统工具中的磁盘清理程序对磁盘分区进行清理。②利用系统工具中的磁盘碎片整理程序对磁盘分区进行磁盘碎片清理。

(2)要求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学习。

遇到疑难问题与同组同学研讨共同解决。教师巡视,检查小组学习情况。

(3)练测拓展、合作探究。

要求学生先完成两个任务“利用磁盘清理工具对其他分区进行磁盘清理”以及“利用磁盘碎片整理程序对各个分区进行磁盘碎片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磁盘碎片整理。最终明确“磁盘清理”和“磁盘碎片整理”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最好先进行“磁盘清理”。

(4)展示评价,达成目标。

由各小组推荐代表对各自的思考进行总结,明确收获与问题。

3.课后环节(跟踪记录)

(1)填写好上机记录。

(2)完成导学案。

三、三环六步教学法的成效

第7篇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对于游戏似乎天生就没有抗拒力。而我们也正好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这种天性,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游戏情境。这样同学们既可以体验到游戏的快乐,又可以学到相关的数学知识,可谓是一举两得。【案例】执教“除法”的时候,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进行除法计算练习,我创设了“邮递员送信”的游戏情境。具体是这样进行操作的:我把一些上面写有各种除法算式的卡片交给同学们,然后再在讲台上放置写有若干答案的信箱。然后要求同学们充当邮递员把信件投入到相应答案的邮箱中。最后,再打开信箱看看到底有多少是正确的,多少是错误的。然后全班同学一起再探索问题的答案,最终把信件投入正确答案的邮箱当中。在上述游戏情境的创设当中,我通过创设“邮递员送信”的游戏情境让同学们进行除法计算。这样的计算方式非常新颖,同学们可以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这也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基本要求。打开邮箱之后,对于错误答案的信件,我带领同学们一起给出正确答案,这对于那些出现错误的同学也是一种很好的提示。既帮助同学们掌握了正确的计算方法,也不至于让做错题的同学丢面子。可以说,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游戏情境创设。

二、问题情境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创设和运用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创设问题情境是促进学生数学素养提高的有效方式。因此,问题情境的创设在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是非常必要的。当然,问题情境的创设并不是直接提出问题,而是巧妙地提出问题,进而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案例】执教“圆”的时候,在课堂导入阶段,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有哪位同学可以回答为什么自行车可以行驶得那么平稳且快速。”问题提出之后立刻有同学回答说:“那是因为自行车的轮子是圆形的。”这个答案无疑是正确的,我接着问:“为什么自行车的轮子不做成椭圆形的、长方形的或者正方形的?而要做成圆形的呢?”这个问题引起了同学们极大的探究兴趣,成为同学们进行课堂探究的导火索。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我通过有效地引导,同学们很快掌握和理解了圆、圆心、直径、半径等概念和性质。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效果,主要是因为之前的有效问题情境创设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问题情境的创设对于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引导同学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因此我们数学教师必须要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同学们在问题情境中探索知识。

三、结语

第8篇

职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是中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探求一种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方法与模式是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的长期任务。本文就职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中一些典型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给了我们数学教育者一定的借鉴。

Abstract:

Thehighschoolmathematicsteachingisanimportantconstituentintheelementaryandmiddleschoolseducation,seekingoneeffectivemathematicsclassroominstructionmethodandthepatternisourmathematicseducator''''slong-rangemission.Thisarticlehascarriedonthediscussiononsometypicalteachingmethodsinthehighschoolmathematicsteaching,forourmathematicseducationcertainmodel.

Keywords:

HighschoolmathematicsTeachingmethodMathematicsthought

作为一名职业高级中学数学教师,笔者对他长期以来的数学教学进行了小结。总结出了以下几点教学方法,希望能给广大数学教师朋友一定的帮助。

一、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总是蕴含在具体的数学基本知识里,处于潜形态。作为教师,应该将深层知识揭示出来,将这些深层知识由潜形态转变为显形态,由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朦胧感受转变为明晰的理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表层知识的发生过程实际上也是思想方法的发生过程。像概念的形成过程,新旧知识的对比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规律的被揭示过程,解题思路的思考过程等,都是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训练思维的极好机会。此时提高学习效果,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如讲到人教版职业高级中学数学第一册(上)第60页“反函数”这一节内容时,学生思维往往容易出现“混乱”,搞不清为什么有的函数有反函数,有的函数没有反函数。这时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知道映射是函数(课本第50页),反函数作为一种函数,也必须符合函数的定义,从而推导出在定义域和值域间只有一一映射的函数才有反函数。于是在第64页习题2。4中求y=x2(x≤0)反函数时能否把条件x≤0去掉,结论当然是不能,如果去掉,则给一个y值时,就不是一个x值与其对应,不是一一映射,就没有反函数。

在具体的解题过程中我们也能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下面的例子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例如:在铁路的同侧有两个工厂A、B,要在路边建一个货场C,使A、B两地到货场C的距离之和最小,问货场C应在什么位置?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把它数学化,即用到建模的思想,然后利用RMI原理,即关系(relationship)、映射(mapping)、反演(inversion)0思想来进一步求解。

所以在整个解题过程中始终渗透着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

二、加强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实施创新教育是时展的需要,研究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塑造创造性人格,是数学教学中人们所关心的热点问题。

我们用以下的一个例题来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设A1、A2是一个圆的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P1P2是与AlA2垂直的弦,求直线A1P1与A2P2的交点的轨迹方程。这个习题是以A1A2为x轴,线段A1A2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设出圆的方程,建系设点后,分别求出A1P1、A2P2直线的方程,然后解方程组得二直线交点的坐标、再消去x1、y1,得轨迹方程。

从这个习题的特征出发,对其作适当引申、推广、探索、创新,寻求一般规律。对这个习题作如下的变换、创新:

研究性题目1:将习题中的“圆”换为“椭圆(a>b>0),A1A2为长轴的两个端点,则直线A1P1与A2P2交点轨迹是什么?

研究性题目2:将习题中的“圆”换为“双曲线”(a>0,b>0),A1、A2是双曲线的两个顶点,则直线A1P1与A2P2交点轨迹是什么?

研究性题目3:已知F是抛物线(p>0)的焦点,A为准线与x轴的交点,抛物线弦P1P2x轴,则P1F与P2A的交点位置如何?

经过学生的讨论,推导,研究性题目1的交点轨迹是:双曲线;研究性题目2的交点轨迹是:椭圆;研究性题目3的交点就在抛物线上。通过以上题目的研究,让学生在复习圆锥曲线时找到求交轨一类问题的一般模型,以及求解中的方法、规律。通过上述研究题目训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只有培养这种创新数学思维,才能保证学生具有分析问题、顺利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将提高学生的素质。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必须转变教育思想、理念,与时俱进,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我们的教育目标,将创新教育落实到课堂中去,让我们的学生不仅会继承,更能发展、创新。

三、在数学教学中运用研究性教学

在数学教学中运用研究性教学主要是通过开放题来实现的,数学开放题具有促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优良的思维品质和正确的数学观,提高数学表达能力等多种教育功能。由于在开放题的教学中,学生是以知识的主动发现者、探索者和研究者的身份出现,因此,学生不再是“装”数学,而是“搞”数学,这就可以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去体验数学家进行数学研究的活动过程(尽管两者完全不同),深切领会数学的实质,因此,数学开放题用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是十分有意义的。比如,有两个二面角,它们的面对应平行,仔细观察你能得到哪些结论?试说明或证明之。策略:隐去结论,让学生猜测,并检验。

例:直线y=2x+m与抛物线相交于A、B两点,求直线AB的方程。(要求补充恰当的条件,使直线方程得以确定)

此题一出,学生的思维就活跃起来,学生们补充的条件可能有:已知|AB|=m;若O为原点,∠AOB=90;AB中点的纵坐标为6;AB过抛物线的焦点为F,等等。

所涉及到的知识有韦达定理,弦长公式,中点公式,抛物线焦点坐标,两直线相互垂直的充要条件等。

通过开放题的形式进行的研究性学习,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应变能力,培养了学生不怕困难!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四、在职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4]

职业高级中学数学与信息技术的相互促进与紧密结合,深刻改变了职业高级中学数学的教学方式,也极大地增加了学生通过数学思维建构数学概念、解决数学问题的可能性。

由于呈现方式的限制,传统教学中“映射”这一概念多数是通过有限集来建立的,即使用到一些无限集的例子,也是离散的整数集或其子集,对于区间这样的数集之间的映射尽量回避。然而“映射”概念的给出,主要是为了导出函数的概念。在多数情况下,函数是区间到区间的映射,这就是说,学生认识映射的

过程与理解函数的概念过程是脱节的。

在教学中,如果我们向学生提出问题“一条线段MN上的点组成集合A(无限集),以这一线段为直径的半圆上的点组成集合B(无限集),集合A与集合B哪个集合的元素多”,估计多数学生会说集合B的元素比集合A的元素多。如果你否定这一结论,估计学生会跟你“理论”。学生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他们没有比较两个无限集元素多少的方法,自然只有将比较两个有限集元素多少的方法用到这里来。

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来解决此问题比较困难。为帮助学生理解这一问题,我们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如下的学生活动情境:让学生利用图形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图一,图中PRMN,拖动线段PR,保持垂直关系不变,观察半圆上的点P与R的对应关系。

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可以认识到,这里的对应法则是线段MN上的点所组成的(无限)集合A到半圆上的点所组成的(无限)集合B的映射。这就回答了刚才的问题:不能用判定两个有限集的元素多少的方法来判定两个无限集元素的多少。

在图二中移动线段PR,通过观察,可以发现这里的对应法则是点R的横坐标的集合A(区间[0,3])到点P的纵坐标的集合B(区间[0,2])的一一映射。它说明“无限集可以跟它的一个真子集建立一一映射”,而对于有限集这是不可能的,这是无限集与有限集最根本的区别。

五、更新观念,变主动为被动

以往教师的教学工作,是按照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以教科书为准绳,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而对“课程论”研究甚少。因此,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比较被动,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主动钻研,鼓励学生自己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如“反正弦函数”概念的教学,按传统的教法,学生只停留于死记概念,至于为什么要在区间上研究这一概念,很少有学生主动去思考,学生的学习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为此,笔者在教学中通过提出一系列与“反正弦函数”概念内容相关的问题,启发学生去思考。学生通过看书和讨论,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理解了反三角函数的概念。实践证明,采用这种先提出问题,再引导学生通过自己思考和探索去理解概念来龙去脉的教学方法,不仅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而且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教学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兰珍职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渗透数学思想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5期

[2]程基石例说职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数学教学通讯2004年2月

[3]靳玉乐探究教学论成都: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