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12 15:20:1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幼儿园教学反思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家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生态教学观
[中图分类号]G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07)09-0053-04
生态世界观把整个世界看成一个和谐统一、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人、自然和社会等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共同维持着生态平衡。以生态世界观来看待幼儿园教学活动,我们就有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即生态教学观。生态教学观认为,各种教学资源与幼儿园教学之间存在着生态互动关系,构成了一个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家长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家长资源以其独特的优势极大地丰富了幼儿园的教学资源,同时有效地弥补了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缺陷。家长资源与幼儿园教学的良好生态互动能有效地促进教师、家长和儿童的共同成长。幼儿园必须高度重视家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所指出的,“我们应该挑选和培植家庭与社区联合这种最积极的形式。一切可利用的手段,包括常规的与非常规的手段,都应该用来发展基础教育”。但以生态教学观审视幼儿园教学中家长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幼儿园教学的生态失调,降低了幼儿园教学的有效性。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有助于我们牢固确立生态教学观,更好地开发与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幼儿园教学目标。
一、开发与利用家长资源的主要问题
具体地说,当前幼儿园教学中家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主要存在以下“三重三轻”的问题。
1、重利用轻开发
如前所述,幼儿园的家长资源具有独特的优势,但这些优势有些是显性的,有些则是隐性的;有些是本班家长具有的,有些则是别的班家长拥有的;有些是儿童父母拥有的,有些则要在儿童的其他亲人中去寻找;有些是在园儿童家长所具有的,有些则存在于已离园儿童的家长之中……总之,家长资源虽然可以极大地丰富幼儿园的教学资源,但这些资源并非都可以直接为教师所用,因此幼儿园教师既要有效利用现有的家长资源,更要充分开发潜在的家长资源。然而,不少幼儿园教师对家长资源往往只重利用忽视开发,常常局限于对本班儿童父母所具有的那些显性资源的利用。笔者曾观摩过某园中班的一次面向家长的半日开放活动,有一个教学活动是“认识交通标志”。为了使教学环境更具真实感,使儿童的印象更加深刻,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请来了儿童心目中的权威人物――交警协助自己开展教学活动。这本是必要的,也是一种不错的教学设计。可能是由于本班儿童家长中没有交警,于是教师把幼儿园的保安请来代替。教师的这一“神来之笔”是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还是降低了教学的有效性呢?从一些儿童困惑的表情中我们可以肯定,儿童对这位“交警”并不满意。而且,此次活动结束后如何消除儿童对交警服装和形象的错误认识,这恐怕是教师留给自己和他人的一个难题。其实只要教师具有开发意识,完全可能在本班儿童父母之外的家长中找到“正宗”的交警。
2、重临时轻长远
家长资源是幼儿园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理应通过深入的调查,对家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长远规划和具体策划,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家长资源的作用,提升教学有效性。但是目前有些幼儿园对家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尚处于无意识状态,甚至在有些教师看来,家长资源对教学来说是可有可无的,临时想起来就用一用,没想起来不用也无所谓。在这种观念的误导下,教师对家长资源的利用往往是即兴的,家长第一天下午来接儿童时才会被告知第二天要来参加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活动,导致家长和教师都准备不足,活动效果可想而知。教师在请家长参与教学活动时也不追求教学效果,仅仅是例行公事而已,久而久之,家长难免产生应付心态,无法认识到自己在幼儿园教学中的特殊价值。比如在一次认识脚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组织儿童脱掉鞋袜在活动室外的露台席地而坐。因为前一天晚上下过雨,露台有些潮湿,看到儿童席地坐在潮湿的露台上,前来观摩活动的家长多少有些不快和心疼。在活动的结束环节,教师设计了一个亲子互动游戏,请家长也脱掉鞋子与儿童脚对脚比大小。这让家长非常为难,有的家长只好把鞋、袜全脱掉参加游戏,有的家长虽然参加游戏但坚持不脱鞋,有的家长则坐在椅子上拒绝参加游戏。在这次活动中,教师虽然想到了要利用家长资源,但事先并未进行周密的策划和精心的准备,因而未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家长参与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意义没有得到体现。
3、重配合轻参与
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教学资源,更是儿童的教育者,因此家长不仅要配合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更应该经常参与具体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与教师一起协商对儿童发展最有利的教学方案。但在很多幼儿园中,大多数家长没有真正参与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基本上是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旁观者甚至无关者。一部分幼儿园管理者或教师对家长资源的价值认识不足或认识模糊,因而不能有意识地、主动地开发和利用家长资源,或者不知道该怎样开发和利用家长资源,对家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仅限于请家长配合教师收集制作教玩具的废旧物品。幼儿园管理者和教师与家长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未能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这也是导致家长对幼儿园教学参与不足的原因之一。比如,有些需要家长配合、参与的活动,教师事先没有让家长了解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也没有与家长一起讨论活动的设计、组织等问题;有些需要延伸到家庭教育中的活动,教师没有向家长进行必要的说明,受到了家长的误解;有的幼儿园将家长资源局限于家长委员会中的个别家长,有的幼儿园甚至连家长委员会都形同虚设;有的幼儿园、有的教师过度开发和利用家长资源,导致家长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过大,引起家长不满,等等。
以上种种问题造成了幼儿园家长资源的极大浪费,不可避免地导致幼儿园教学的生态失调,影响了幼儿园教学的有效性。
二、开发与利用家长资源的有效策略
要解决幼儿园教学中家长资源开发与利用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对家长资源与幼儿园教学的关系重新进行生态性建构,以期重建幼儿园教学的生态平衡。
1、高度重视家长资源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意义
幼儿园只有与家庭和社区密切合作,协调一
致,才能提高教育的有效性。重视家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促进家园合作,达成家园共育的一致性,这是学前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幼儿园管理者和教师既要正确理解儿童、教师和家长在幼儿园教学生态系统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更要充分认识到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有机联系;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突出儿童的中心地位,以儿童发展为本,而且要关注教师和家长的成长;在教学活动中既要注重对家长资源的有效利用,更要重视对家长资源的开发;对家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既要立足于当前,更要着眼于未来,对家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有长远规划和具体策划;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既要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更要调动家长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唯有如此,才能建构起家长资源与幼儿园教学的生态互动关系,维系幼儿园教学生态系统的平衡,确保幼儿园教学生态系统的有效运行。
2、对家长资源进行系统调查研究,建立全园共享、不断更新的家长资源库
对家长资源只重利用不重开发是当前一些幼儿园存在的突出问题,这样难免会造成家长资源的贫乏和枯竭,保安“冒充”交警的现象不时出现。其实,家长资源的枯竭只是一种假象,不过是那些潜在的、隐性的家长资源未被发现或开发出来而已。因此,幼儿园应把家长资源的开发作为一项经常性甚至日常性的工作来安排,其中家长资源库的建立就是一种颇为有效、值得推广的家长资源开发形式。
所谓家长资源库,就是对全园家长资源(包括显性的和隐性的)进行充分的挖掘、清理、分类整合而形成的全园共享、随时更新的家长信息系统。家长资源库以其内容的丰富性、信息的共享性和及时性而体现出独特的优势,是幼儿园开发家长资源的主要形式之一。借鉴一些基层幼教工作者的经验,笔者提出建立家长资源库的一般程序和方法:每年9月份在幼儿园的统一安排下,各班教师对本班家长资源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尽可能将家长资源从儿童父母拓展到儿童的亲朋好友甚至更广的范围,并将调查结果填写在幼儿园统一印制的家长资源登记表上。然后,幼儿园园长指定专人收取各班填好的家长资源登记表,将全园家长资源进行分类整合,并录入计算机,形成家长资源库的电子文档。有条件的幼儿园可建立自己的校园网,将家长资源库挂在网上。开辟家长资源库专栏,实施信息化管理,做到全园共享家长资源。最后,家长资源库的管理者要根据全园家长资源的动态变化,及时更新家长资源库的信息。已毕业离园儿童的家长资源不必删除,可以另建一个资源库储存备用。几年之后幼儿园就可以拥有一个内容极其丰富的家长资源库。在这个资源库中,教师随时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家长资源。
3、将家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列入园务计划和班级计划,并在学期、周、日计划中具体落实
家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项关涉全园、影响幼儿园教学有效性的系统工程,幼儿园管理者和教师必须对家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作好长远规划和具体策划,才能确保这项系统工程的顺利进行。然而,当前一些幼儿园对家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却呈现无意识状态,计划性不强,随意性太大,远远没能发挥家长资源在幼儿园教学中的独特优势和应有价值。为此,幼儿园有必要将家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写进园务计划和班级计划,并在学期、周、日计划中层层落实。在园务计划中还应特别强调对教师的相应培训,提高教师开发和利用家长资源的意识和能力。
4、实施家长助教活动,形成教育联盟
所谓家长助教,是指根据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目标、内容的实际需要,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有计划地邀请具有某种职业或专业、技能优势的家长直接参与教学活动,协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家长助教活动能充分发挥不同家长的优势,这是在幼儿园教学中变家长被动配合为主动参与的有效举措,有利于形成教育联盟,实现家园互动,达成家园共育,提高教育质量。
5、打造家园对话平台,完善家园沟通机制
1、兴趣是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
我认为教师要根据时令和季节的变化,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孩子们去观察、认识、体会生活中各种美好的东西,开阔他们的视野,以提高他们对绘画的兴趣以及认识美和表现美的能力。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引导幼儿多看,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不仅能观察单一的物体,还要引导其观察物体的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如在画《活动中的小朋友》时,幼儿以某一处小朋友玩的情况为主要创作对象,但在丰富画面时还要再画一些其他小朋友的活动,使布局得以更加合理有序,内容更加丰富。
2、创造愉悦、宽松的心理环境
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这些想法在幼儿头脑中原本就没有。如果成人不横加干涉,我想他们会自己创作,自动调节自己的行为,从而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所以我们教师要正确面对儿童画中的“出格”“错位”的现象。儿童作画时经常会出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小孩的耳朵画成小动物的耳朵,鸭子长成尖嘴巴;兔子尾巴细又长;白天时画出个月亮……出现这种情况时,成人往往无法理解,有人甚至急于纠正,但我觉得我们教师不应打断幼儿的绘画活动,急于纠正其绘画内容,应该在事后引导他去观察、了解相关事物的特征,让他们在生活中通过观察、学习积累起丰富的科学知识。所以,面对儿童画中的“出格”,我认为教师要多加鼓励。
3、幼儿绘画活动中的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美术活动中,把握好幼儿的“说”,对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提高幼儿的绘画水平, 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教师在运用多种手段、媒体给孩子许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让孩子进行自由的想像,说说自己的想法。这时要给孩子有充分说的自由,教师千万不能说“不可能”、“这是不对的”等话语来否定孩子的想法,对具有创造性的、离奇古怪的想法,要给予肯定、鼓励和赞赏。让孩子感觉到这样的异想天开是对的,从而使孩子养成发散性思维的习惯。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说的机会,我想可以采用自己说,和旁边小朋友说、小组说、以大家说的形式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同时也吸取别人的想像力。
4、以开放的形式提问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应设计一些丰富多彩的开放性问题,激发幼儿联想、创造,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探索问题的不同答案。如在画《手指造型想象画》时,教师用手摆出几种造型,然后让幼儿发挥想象力,想像什么,幼儿则可以根据自己生活经验的积累,得出不同的答案。新颖有趣的提问,可使幼儿感到新鲜,促使他有兴趣去探究,极大的调动他们投入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5、教师不能忽略的一种绘画形式——意愿画
意愿画教学既能满足幼儿表达的愿望,又不受任何形式的束缚,有利于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才能,教师应把握好每一个教育的契机,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入手,达到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目的。比如,在讲过《龟兔赛跑》的故事以后,其中有一个小朋友问我:“老师,小兔子真有这么笨吗?他不会到终点时再睡觉吗?”当时,我不知怎么解释才好。后来我根据幼儿的这个提问,设计了一个意愿画题目《龟兔的第二次赛跑》,让幼儿展开想象,把龟兔第二次赛跑的过程和结果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结果,在这次的绘画活动中,幼儿充分想象,不仅画了出来,同时还编成故事讲了出来,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6、认真欣赏孩子的每一幅作品,并恰当地加以评价
活动目标:
1、有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建立合作意识,并能勇敢的尝试各种挑战。
2、学习双脚行进跳,两人前后合作跳,锻炼腿部肌肉,掌握协调、能力。
3、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4、培养幼儿边玩边记录的学习技能,并能够用自己简短、流利的语言表达自己记录的意思。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只布袋有装饰
准备活动的音乐,小红旗四面,四枝小树枝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
“小朋友,今天天气真好,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做运动吧!”
听音乐跟老师做准备活动。
2、导入:探索布袋
“小朋友,这是什么?”(布袋)
“你们以前和布袋玩过游戏吗?现在我们就和布袋来玩游戏吧!”
老师的要求:“请你开动的小脑筋,玩出与别人不一样的花样来!”
幼儿探索,老师辅导。(捕捉跳得像只袋鼠的孩子)
3、学习双脚并拢跳
“小朋友们,快来看呀,她跳得真像只袋鼠,好棒!”
“我们请她为我们表演一下,好吗?”
请这位小朋友演示,其余的坐下休息。
“还有谁有不同的玩法?”
请出那位跳的像袋鼠宝宝的幼儿来演示,其他幼儿观察:她是怎么跳的?
演示后请她介绍是怎么想到的以及这样跳的方法。(介绍布袋)
小结:双脚并拢,起跳时膝盖稍弯,双臂自然放于胸口,前脚掌用力往上蹬,落地时轻轻着地。
“那我们也来学她的样子,做袋鼠宝宝跳,好吗?”
提醒幼儿穿布袋可与同伴互相帮助
“袋鼠宝宝们,用力跳,跳的高又远,跳到老师这里来。”
幼儿朝着老师的方向向前跳。
4、游戏:挑战自我《过独木桥》
(1)、选择一条独木桥(一高一矮)勇敢的跳过去。
师:“大家看,前面有两条独木桥,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吗?”
幼儿说一说。(一高一矮)
“小袋鼠,你们敢跳过独木桥吗?”
“真勇敢!那你愿意过哪座桥,又该怎么过呢?我们来试一试。”
师提出要求:请孩子们在想试跳的那座桥前面排队,一个一个按次序跳,要注意安全。”(过独木桥时,教师引导幼儿互相鼓励,勇敢的跳过桥。)
(请试跳时遇到困难又得到别人帮助的幼儿介绍,烘托同伴间相互关心的美好情感。)
(2)练习与同伴合作跳。
“大家真厉害,都能勇敢的通过独木桥,刚才我们是一个人跳的,那能不能与同伴一起合作跳呢?先讨论,然后请小袋鼠们找自己的好朋友来跳跳看。
幼儿探索,师巡视指导,引导多人跳,把他们吸引过来,提出要求:要跟着口令协调跳。
5、结束部分
(1) 放松练习《雪人融化了》
“唉呀!我好累啊!大家累吗?那把布袋脱下来放边上,跟我一起放松一下吧!”
“啊呀呀!我的腰融化了,不行不行,我的左腿也融化了,我的右腿也开始融化了,我的手,我的脸,我的身体都融化了!”
(2) 整理布袋
“嗯,游戏结束了,小朋友们,我们把布袋整理好,一会到院子里再用别的方法来玩布袋吧!”
课后反思:
1. 幼儿园开展国画教学的意义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为世人所折服。国画更是蕴含着丰富的民族艺术语言,体现了道德境界与审美境界的统一,展示了“诗画一律”之美,并被历代的文人墨客和现代教育者以不同的教育形式代代相传。但近几年来,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西方思潮的涌入,现代国画教育逐渐缺失。在幼儿园阶段开展国画教学,对传承传统文化,让幼儿在笔墨游戏中接触和感受传统艺术的精髓,从小培养幼儿对国画艺术的兴趣和爱好有积极的意义。另一方面,国画中的写意水墨画具有变化的线条、丰富多彩的墨和色、变幻无穷的水墨渗化、快速成型等特点,其构图不受时空限制和焦点透视束缚。其造型是对事物的高度概括,在似与不似之间,与幼儿自主创作的绘画作品有着十分相似的特征。幼儿易于接受和感知国画作品的艺术美与艺术精神,这为在幼儿园开展国画教学提供了可行性。总之,笔者认为幼儿园开展国画教学既可以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和审美体验,又可以为国画这一传统文化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 幼儿园国画教学的现状
在我国,幼儿绘画在很多人眼中是色彩斑斓的蜡笔画的代名词。幼儿绘画时使用最多的工具是蜡笔、水粉笔或铅笔等,能拿毛笔作画的寥寥无几。很多学校、美术培训班教给儿童的绘画方法也多是西画的绘画语言,没有对幼儿进行传统国画的教学与熏陶。笔者经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认为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第一,幼儿园教师传承传统美术文化的意识很淡薄,同时也缺乏基本的国画教学知识和技能。在调查中,笔者了解到很多幼儿园已针对如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展开了一系列教学实验。但唯独没有认识到国画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另有一部分教师虽然对此有所认识,但一般认为国画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和笔墨技法过于深奥,幼儿难以接受,同时自己也无法将国画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化难为易,化深为浅,渗透到幼儿园简单的国画教学中去;还有一部分教师自身缺乏必要的国画知识和笔墨技法,无法自信地开展正常的国画教学,致使教材中的国画教学章节被其他美术内容所代替。
第二,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阻碍了幼儿园国画教学的顺利开展。传统的国画教学以临摹为主。以修炼“笔墨”为宗旨。并采取师徒制的教学方式。幼儿园照搬这套教学体系与手段。强调幼儿临摹和对技法的掌握,很容易让幼儿产生失败感和畏惧心理。而放任幼儿自由发挥水墨,教师不给予恰当的指导。只会产生太多不成形的画面,幼儿无法体验成功,久而久之也会对国画失去兴趣,更不用说达到让幼儿领略水墨趣味、体会国画韵味的教学目的了。可见,幼儿园必须能设计恰当的国画教学内容和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保证国画教学在幼儿园的顺利开展。
第三,国画工具的特殊性给幼儿的国画学习带来了阻碍。国画创作需要特有的笔墨纸砚工具和固定的作画场地。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幼儿园都没有配备国画工具和固定的画室。一部分教师曾在自己班级里进行国画教学,但课后的教室清理和幼儿个人卫生工作量较大,因此放弃了国画这一教学内容。
虽说任何一种绘画形式都能促进幼儿艺术能力的发展,但不一定能传承国画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实际上,对水墨的亲近是中国幼儿源自文化血脉和世代民族基因的天然情感,我们不应该在美术教学中忽略这一点,以至今天的幼儿对自己传统的母体文化产生了陌生感和疏离感。幼儿美术教学应重视传统文化。重视国画教学。
3. 幼儿园如何开展国画教学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艺术的培养目标是丰富幼儿的情感。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教师要理解并积极鼓励幼儿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注意不要把艺术教育变成机械的技能训练。因此,在幼儿园开展的国画教学活动应是针对国画的审美教育。
活动目标:
能积极主动的参与蚂蚁小实验活动。
学习观察记录的方法。
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科学“:《蚂蚁找食物》。
果糖、糖果、饼干、果奶喝他幼儿喜欢吃的东西,纸。
自制观察记录表人手一份,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每人发一份观察记录表,笔一支,请幼儿做小实验,并在实验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实验一:蚂蚁爱吃什么?
--先请幼儿猜想:蚂蚁喜欢吃什么?把答案画在观察记录表上--和幼儿一起准备自己认为蚂蚁喜欢吃的食物,如树叶、草、糖、吃剩的饭菜等。
--实验方法:带领幼儿到蚂蚁常常出现的地方,把自己准本的食物放在附近。过一段时间就去观察蚂蚁喜欢吃什么,碧碧哪一种东西引来的蚂蚁最多,把观察结果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上。
实验二:蚂蚁走的路线。
--实验方法:在户外的地上放一些蚂蚁爱吃的东西。等蚂蚁找到同伴搬运食物时,它们会慢慢排成一条线。试着用手指擦一下那条路线,看看蚂蚁会不会找到原来的路;再试着将擦的范围扩大,看看蚂蚁过多久才能找到原来的路,或者是否会找另外的路走。
--幼儿在记录表上记下自己的假设。
--引导幼儿进行实验、观察、记录。
实验三:蚂蚁来排队。
--实验方法:在纸上画出简单的图形,在图形轮廓上摆果糖。到户外把这张纸放在蚂蚁常常走过的地方,过一会儿看看蚂蚁会做什么,它们是否会绕着果糖排出图形。
--请幼儿在记录表上画出果糖摆出的图形并记下自己的假设。
--引导幼儿进行实验、观察、记录。
教学反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教育工作评价重点考察方面的第一点“教育计划和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否建立在了解本班幼儿现状的基础上”就要求教师要进行课前问,提问教学设计是否符合本班幼儿的现状,以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来调整教学,使教学设计更符合幼儿的发展要求,师者知在先。老师只有在课前不停地问自己为什么、如何、怎样,不停地解答为什么、如何、怎样,才能讲出精彩至极的课。幼儿园教学课前问课是对方案教学的再度审视,打破原有教案的“禁锢”,使教材活起来,让预设更精心,使生成更精彩。
幼儿园的孩子不像学生那样始终在一个学校、一个班级完成学业,他们具有流动、不确定因素,教师课前不问课,不对每个幼儿的原有经验进行分析,不对教案进行思考、设计、质疑、修改,就会使学流于表面,收效甚微,也不会照顾到个别儿童,更不会让课堂活跃。怎么样才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呢?课前问课对幼儿园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随机更改教学策略,因为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只有几分钟、十几分钟。即使再有经验的教师,也不会原封不动地完成预设的教学方案。因此,教学中的“课中问”也是很重要的,新《纲要》中幼儿教育工作评价重点考察“教学过程是否能为幼儿提供有益的学习经验,并符合其发展”,“教育的内容、方式、策略、环境条件是否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这都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扪心自问,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教育行为是正确的还是失误的,教育效益是优良的还是低劣的,评估效果需要正确的判断,而这一切判断都是通过教师的“问”来实现的。
幼儿园教师面对的是3~6岁的儿童,这就意味着在课堂上要面对的是个性、年龄、接受水平都有很大差别的幼儿,随时都会出现问题,而课前问课中一切的安排计划都带着主观色彩,有时甚至带着理想色彩。所以课堂上教师要会“扪心自问”,要会“察言观色”,更要会“随机应变”,从而适时适地地调整难度和节奏,才能游刃有余地调节课堂气氛,这也是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表现。
幼儿园教学在课中需要教师真情投入,用饱满的热情感染幼儿的情绪,使幼儿的注意力始终在课堂上,调动幼儿的上课积极性,教师的教学手段才能顺利有效地展开。教学中问就是及时地问自己的教学,时刻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关注所有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善于捕捉教学中的灵感,为幼儿的预设活动打好基础。
课中问课可以及时地调整策略,顺应幼儿的发展要求,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如我听过一节舞蹈课,教师教幼儿十字步,也就是秧歌步,教师无论怎么喊,还是有部分幼儿熟视无睹,做着自己的事情,教师及时改变教学方法,在地上用彩笔画出十字形,并在旁边标注上小脚丫,要求幼儿按照口令踩对脚印,孩子们的兴趣来了,兴致勃勃地随着口令踩着脚印,轻松地学会了十字步,接下来老师播放了好听的音乐,幼儿的胳膊也随着舞了起来。教师的随机调整使整个课堂气氛推向了,赢得了同行的好评。
“课后问”是幼儿园教学中常用的教学反思行为。课后问就是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要及时反省、反思本节课的效果,着重反思课堂中出人意料的创造性收获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以便提高教学质量。“课后问”的重要性就是不断地提高课堂驾驭能力。教师在课后不断地问自己“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这样的反思过程,就是不断地提醒自己的过程,反思的结果总是“并不是非如此不可”,而是“别样也行”,甚至“别样更行”。
由于幼儿园主题教学的开展需要教师协助幼儿生成主题的能力,所以课后问就更为重要,教师要在课后不断地反思教学过程中幼儿的兴趣点,反思教学活动中能作为继续研究、继续开展的内容,时时处处整理、搜集这些反馈的信息,才会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充足的准备。而这种课后反思也会极大地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只有反思,教师才会dylw.net 不断地剖析自己课堂教学的优缺点,细致冷静地推敲,在反思中已有的经验得到积累,成为下一步教学的能力,日积月累,这种驾驭课堂的能力将日益提升。
课后问自己:“语言精彩吗”“让知识走进课堂了吗”“整体把握教材了吗”“多关心爱护顽劣学生,做他们朋友了吗”,只要教师用心反思,研究自己、研究教法、研究幼儿,就一定能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环境幼儿园游戏化主题教学活动
1游戏与多媒体教育环境
信息时代的来临,将幼儿的游戏世界推向了新的窗口。多媒体技术资源已成为基本的学前教育资源。自新世纪以来,我国基层教育信息化建设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全面实施了以课程改革为主线的“校校通”工程,学科建设与信息技术整合不断取得新成就。教育必须紧跟时展的脚步,具有科学性、务实性和时代性。我们对他们的教育不但需要让他们掌握前人的丰富知识,更需要在他们的教育启蒙时期,给他们在信息时代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信息收集、信息辨别、通过良好的交流形成新信息等。
2游戏化主题教学活动
所谓游戏化主题教学活动是指将教育主题隐含于幼儿游戏活动中,通过游戏的途径进行问题设置、问题解答、内容学习和学结,基于教学内容和幼儿的年龄特征,选取游戏化的教学主题策略,让孩子在轻松的状态中,获得乐趣、学习知识、陶制情操和提升技能。教学是游戏化主题教学的根本目的,老师针对教育主题进行游戏选择与设计,将游戏与教学过程进行整合,让幼儿在兴趣盎然、愉快活泼的状态下进行主题游戏学习。游戏化主题教学是传统游戏教学的延伸,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批判、挑战和补充。游戏化护体教学表面上是游戏,但是幼儿所学到的却是非常有价值的知识。
3多媒体技术环境下游戏化主题教学活动的现状
首先,现阶段幼儿园教学中的游戏教育与多媒体技术结合不紧密。教学教师具备较高的多媒体技术掌握水平是多媒体教学环境的必然要求,但是当前在技术上很多教师还不成熟,导致不能将游戏教育与多媒体技术紧密结合。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如何将游戏教育与教育实践无缝结合,是幼儿园教师应该不断提高的内容。其次,很多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缺乏科学系统的理论指导,这就使得很多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仅仅依靠自身的教学经验来实施教学,但是,游戏化敬主题教学还应该形成科学系统的教学理念。最后,多媒体技术教育实践还不深入,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教师要想利用这个平台更好的实施游戏化主题教学,就需要不断积累教学经验,而不是简单的模仿其他教师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游戏化主题教学活动的教学价值。
4改进多媒体技术环境下幼儿园游戏化主题教学实践
多媒体技术环境下幼儿园游戏化主题教学活动的开展对提高幼儿园教学效率,改进传统教学活动的弊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为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幼儿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提高游戏化主题教学的正确性。首先,幼儿园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幼儿的学习特点,并依照游戏化主题教学的需要,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以不断提高幼儿课堂教学成效。借助多媒体技术丰富游戏化主题教学内容,通过创设有趣情境,给幼儿多种感官刺激,为幼儿快乐学习提供理想的环境。其次,幼儿园教师应该学会利用多媒体技术提供的教学条件,将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游戏主题相结合,调动幼儿的课堂学习热情,帮助幼儿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掌握所学知识。多媒体技术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教学材料,而这些可以有效的刺激幼儿的学习热情,为幼儿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最后,在教学中幼儿园教师必须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以不断改进课堂教学。一方面教师要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教案进行反思,确定自己的教案内容符合教学实践需要,并通过反思不断提高自己设计教案的能力;另一方面幼儿教师必须对教案的实施过程进行反思,也就是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并进行书面总结,寻找幼儿发展的规律,积累课堂教学经验。为了更好的实施游戏化主题教学,幼儿园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正确认识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仅仅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不能盲目的使用,在幼儿教学中,还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课堂设计的主导,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一个个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更有效的促进教师的工作效率。比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网络技术给幼儿提出课堂问题,然后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自主学习,自己去寻找问题得到答案。受幼儿自己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影响,幼儿对游戏有着特殊的爱好,为此,开展游戏化主题教学可以更好的吸引儿童的学习兴趣,避免儿童在学习中出现的各类精力不集中、厌倦学习等问题。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借助互联网实现教师资源的共享,通过教师互动不断反思课堂教学行为,改进幼儿园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
5结语
现阶段幼儿园教育教学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课堂教学,游戏化主题教学是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教学方式,将多媒体技术与游戏教学相结合,对提高幼儿园课堂教学成效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此,当下幼儿园教师必须针对幼儿的学习特点,借助多媒体技术实施有效的游戏化主题教学活动,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兵.对建构幼儿园游戏课程的思考和探索[J].学前教育研究,2006(03).
[2]张春霞.游戏化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特征和组织策略[J].幼儿教育,2005(11).
[3]陈建华.对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思考[J].幼儿教育,2005(11).
快速变化的世界使人们更加关注社会的未来,关注未来社会的主体——今天的孩子们。我们强烈地意识到社会赋予了幼儿教育更高的期望和更神圣的使命,创优质高效的幼儿教育是每一个幼教工作者的责任。一所幼儿园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教学,教育教学的关键在于科学的教学管理,只有通过建立和实施科学的教学常规管理,才能使教学工作有序开展,保证教学效益的提高。
近几年,我园逐步探索了一些管理办法,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1)管理观念滞后。幼儿园的管理多属于事务型、制度型和经验型。对管理者而言,抓管理就是抓具体目标、计划的检查,抓具体活动的效果。(2)对各项教学工作缺乏相应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即使有,可操作性也不强,无法检测工作效果。对于幼儿园而言,我园迫切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原因由以下几点:一是我园是黄陂前川地区唯一一所公办园,在全区起着窗口和辐射作用,目前在幼儿园的教学常规管理方面还没有可供我们借鉴的经验,希望通过研究,建立科学的教学常规管理,在全区起辐射和推广作用。二是由于在幼儿园的常规管理上没有经验,因此不能出效益。迫切需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根据时展的要求和幼儿园教学常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园决定开展“幼儿园教学常规管理研究”。
二、省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
目前中小学关于教学管理创新研究、教学管理精细化研究、优化教学常规管理研究、有效性教学管理研究等较多,也有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如: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制度,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抓好校本教研活动,重视教师素质提升,实行均衡教育教学,推行教学质量评估。还有推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教学管理模式。“一个中心”即以常规管理为中心,抓住课堂主阵地,全力实施“有效教学”,让教师具有扎实的授课技能,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各种举措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两个基本点”即班主任为单位的班级管理团队和教研组为单位的学科教师团队。推行教育教学管理重心下移,充分发挥名师、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中坚力量,发挥教研组集体研究的潜在能量,通过专家引领、专著学习、学术组与备课组活动相结合,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但是这些经验和成果适宜于中小学,而幼儿园以其不同的教学方式和课程理念,有其特殊性,因此,必须研究出适合幼儿园教学常规管理办法。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课题界定
1. 教学常规:就是指关于教学的日常规定,它是教师职业生活的常态准则和常态要求。
2.管理:管理是指在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运用一定的职能和手段来协调他人的劳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高效率地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3. 教学常规管理,就是根据教学工作规律和学校自身实际,制定和实施教学日常规章制度,使教学能顺利进行,并日趋有序化、规范化、稳定化,从而有效地实现学校教学工作目标的活动。教学管理是正常教学秩序的保证。
四、研究目标
根据幼儿园的教学常规管理现状,探索出适合幼儿园教学常规管理的运行机制和办法,提高幼儿园管理质量和教学效益,促进幼儿园的健康发展。
五、研究内容
1、幼儿园教学常规管理现状调查。
2、幼儿园教学常规管理策略的研究。
3、幼儿园教学常规管理模式的研究。
六、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以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和管理者的管理行为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调查法:课题开题前,了解幼儿园教学常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行动研究法:通过管理者的管理行为,不断调整管理方法。注意边研究边总结。
(3)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进行全面完整的归纳、提炼,进行分析,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
七、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XX年12月—XX年年6月)
(1)研究幼儿园教学常规管理的现状,征求意见,确定课题。
(2)广泛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信息,确定课题内容。
(3)确定研究对象,培训研究队伍。
(4)制定研究方案,明确人员分工。
2、研究阶段(XX年年7月—2010年7月)
(1) 对照《纲要》,深入学习,查找问题,开展研究。(XX年.7~XX年.12)
学习内容:《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细则》、《武汉市幼儿园教学常规管理暂行办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等。
(2)通过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常规检查记录等形式,完成调查研究报告。(XX年.12—2010.3)
(3) 建立健全保教人员各项管理制度(2010.3—2010.6)
结合平时的保教常规管理,反思保教人员的行为方式,规范各保教人员的行为,建立各项制度、完善评体系等,创新保教常规的管理行为与方式,有效提高幼儿园保教工作量。
(4) 研究阶段小结(2010.6~2010.10)
总结反思前期研究工作,召开课题中期报告会,制定下一阶段的研究计划。
(5) 深入开展研究工作(2010.10~2010.7)
以“行动研究”的方式,不断调整实验方法,检验保教人员管理制度,研究常规管理的策略、内容、途径和办法、措施,形成阶段性研究报告。
3、总结阶段(2010年7月—2010年12月)
(1)收集整理阶段资料,撰写研究报告和研究总结。
(2)申请结题,请专家评定鉴定。
八、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一)立足本园实际,构建了制度化和人性化相结合的管理体系
第一,立足本园实际,建立健全了一系列规章制度。
通过反思、审视以前的教学管理制度,我们发现有的制度不符合本园的实际,有的制度可操作性不强,有的制度还需作进一步的完善。针对这些问题,幼儿园先后制定了《幼儿园工作质量评价考核制度》、《幼儿园听课、评课制度》、《幼儿园教学常规检查制度》、《幼儿园奖惩制度》等,对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提出具体的要求,为教师的日常教学提供了依据,也为幼儿园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标准。
第二,在管理过程中,实施制度化、人性化相结合的管理。
一是园长参与教学过程,实行多项互动管理。保教工作一向是幼儿园的中心工作,现代管理理念强调管理要实行动态管理以带动教师行为方式的改变,园长深入实际的教育过程与教师平等互动,把握保教工作的大目标、大方向,实现有效管理。鼓励教师大胆尝试,支持她们的大胆创新。
二是让教师参与管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支持教师进行自我管理,让教师来参与制度的制定,计划由下至上形成。促使教师对工作负责,实行自我决策、自我监督、自我评价。在各项竞赛中,各项评比标准由老师制定,个个老师都是评委,都可以发表个人的意见和看法,都可以对自己和他人的工作给予公正的评价。
(二)构建了多元化、科学化的评价体系。
第一,实行多元化评价
变以前的管理者评价为教师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幼儿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促进管理。
在评价教师的时候,让每个教师先给自己找长处、优点,然后综合出有利于幼儿园发展及个人成长的奖项:备课优秀奖、环境创设创意奖、组织能力奖等。这种评价和奖励让大家觉得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每个人既知道自己的长处,也可以吸收他人的长处。
第二,各项活动评价标准科学、合理。
以前的各个环节的教学评价缺乏,要么没有评价标准,仅凭个人的直觉打分、评价。要么就是评价标准不合理,要么就是可操作性不强。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就环境创设、集体教学活动、区域活动、教师备课、户外活动、教师学期评价标准进行了完善,增加了个人自评、年级组内互评、幼儿园集体评议结合。同时,都有较好的方面和存在的不足一栏,有利于教师不断反思行为,不断改进,新的评价标准更具人性化,更具操作性。
(三)探索出了幼儿园教学常规管理的模式和管理策略。
通过研究,我们探索出幼儿园教学常规管理的模式:
提出要求,规范行为——检查监控,及时反馈——评价促进,全面提高。
1、提出要求,规范行为。就是在管理过程中,首先提出保教人员的工作常规要求,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
2、检查监控,及时反馈。由行政领导、保教主任、年级组长组成三个层面的常规督导检查队伍,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管理网络,健全幼儿园检查机制。在检查过程中遵守“重点问题早发现、疑难问题多研究、解决问题找策略”的原则,及时、准确获悉全园师生的精神面貌、工作态度和工作进展等信息,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中的盲目性、随意性。经常化、定期化的保教常规检查,加强了保教常规工作的质量监控。对发现的问题采取措施解决。
3、评价促进,全面提高。
根据工作完成的情况,对照标准,对做得好的给予奖励,总结好的方法。对不足的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措施,最终实现整体推进。
九、研究的效果
1、教学方面
(1)建立了有序化、规范化的教学秩序。《幼儿园一日保教常规》的制定,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了教学常规的具体要求,逐步形成了有序、规范的教学秩序。
(2)各阶段的教学常规有条不紊。开学、学期中、学期末要做哪些教学常规,都能够运筹帷幄,有条不紊。每学期的教学常规检查都得到上级部门的高度评价。
2、教师的发展
(1)教学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
经过三年的实验,以向“管理要效益,向一日生活要质量”的指导思想深入人心。这一思想的确立,标志着教师价值观发生了重大的革新。实验显示,广大教师基本实现了由重教学结果管理向重教学过程管理方面的转变等。在教学中,教师们以素质教育为导向,自觉运用教学常规来规范和指导教学。
(2)教学实践能力得到发展
几年来的实验,在规范的教学常规指导下,使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培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能自觉遵守常规,在运用中创新。
(3)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三年来的实验研究,幼儿园教师在教学中成效得到显著提高,其只要表现在:一是规范了要求,实现整体推进与规范管理的实验过程中,基本上达到了各项教学活动标准。部分教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色及教学常规,促进了幼儿园的教学常规的发展,其内容在“家长开放日”中的半日活动展示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获得家长的一致好评。
(4)教师的积极性得到提高
通过科学、公正的评价,教师能做到“见贤思齐”,对做得好的给予激励和奖励,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3、幼儿方面
促进幼儿的整体性发展,促进幼儿素质全面提高。以前未建立一套较为科学规范的教学常规指导教学,存在“重教轻保”,“重集体教学活动忽视生活活动”等误区。随着实验的深入,理论上的进一步学习内化,教师进行一步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幼儿不仅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方面得到了发展,而且在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等方面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十、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设想
1、存在的问题
(1)研究缺乏可供借鉴的方法和相关的文献。
中小学在教学常规管理方面研究了一系列成果,但幼儿园的保教工作同中小学有很大的差异,而且全区仅一所教育部门举办的一级幼儿园,因此,在研究中缺乏及时的、必要的专业引领,因此,在研究中的难度较大。
(2)课题研究中教师积极性不够
由于是管理方面的研究,很多教师觉得这是管理者的事情,有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因此,教师研究的积极性不够,只是按照管理的布置的任务完成工作。
2、今后的设想
(1)不断完善研究成果
在研究中切实感到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上层次、上水平的重大意义,教学常规管理的科学与高效,是我们准求的目标。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将努力推行研究出的成果并积极再探索,将成果不断推广并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