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09 18:58:2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企业员工培训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摘要:员工培训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对于企业长期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员工培训体系建立的指导思想与培训工作的开展策略,希望能为企业培训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培训体系 员工激励 按需培训
一、员工培训体系建立的指导思想
企业员工培训体系的建立要坚持总体指导原则,一切从有利于企业近期目标、长远目标的角度出发,完善现有人才激励管理体系,以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提升全员综合素质。培训体系的建立要做到针对性培训、按需培训,实现企业发展与员工个人进步的双赢,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服务。
员工培训体系建立后要抓好各项培训工作的落实情况,管理重点放在员工知识与技能更新培训与提高上,遵循按需培训方针,做到结合企业实际与员工情况实施针对性培训,并对培训情况与目标进行落实,后续做好培训成果的评价与总结。培训管理工作中从知识与技能入手提升员工个人素质,要注意培训三大要素知识、技能与态度的全面培养,让员工在熟悉操作技能、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改变自身的工作心态,以更加积极、负责任的态度去面对工作,验证自身所学知识,锻炼自身所学技能,在认真负责的心态中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
在培训工作实施中,还要注意及时对培训成果进行总结评价,一方面是为了评估员工培训成绩和培训绩效,另一方面也是通过总结评价及时发现员工新的培训需求,在实践中不断加以改进与完善,可找出培训目标与现实培训工作之间的差距,从而提升培训课程的实践性与可操作性,对于企业培训体系的完善有积极意义。
二、建立员工培训体系的开展策略
员工培训体系的建立要在上述指导思想下进行,从多个方面入手,落实培训实践,评估培训成果,推动企业培训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真正做到按需培训与全面培训,提升企业员工素质,服务自身进步与发展。
完善培训体系时要注意体系运转安排与准则包管。培训体系的运转需要制度保驾护航,因此对于各项规定准则要做到清晰明确且积极落实,从培训内容、培训目标、培训方式、培训负责人、培训方案、培训评估等多个角度入手进行完善,围绕企业发展目标展开员工培训课程,从而确保培训真正做到言之有物,真正为员工提供进步资本,实现其知识、能力与态度三方面的进步,让员工将所学真正转化为服务企业的各种资本,推动企业管理与生产方面的高效运转,在企业经济价值实现的过程中也展现个人的自我价值。
培训体系的完善与建立还要配合强有力的执行力来贯彻落实,发挥员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对培训的认可度和信任度,真正落实到自己身上,从而避免形式主义的老路。在评估中一方面要对培训课程的实施执行进行全程监督核查,一方面要对参与人员的培训成果进行考核监督,从而确保培训工作按时按质按量到位。
完善培训体系的过程中,在积极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还要将企业内部岗位职责、岗位技能需求清晰明确地传递给员工,让他们明晰自身的职业知识与技能需求,在培训学习中做到心中有数,事半功倍,从而熟练掌握职业知识与技能,提升个人整体素质,更好地提高自身的员工绩效,应对企业发展中的各项问题与挑战,从行为、认知、技术、纪律、责任心等多个角度把握本职业需求,真正在培训中实现个人价值与企业价值的双赢,完成企业发展目标。
培训体系建立后,还需要注意后续维护工作。对于企业而言,要建立长效的后备人才培养通道,通过交流鼓励员工不断提升自己,积极上进,实现个人价值目标,将个人的进步最终转化为企业进步的力量。企业在后备通道建设方面,要尽量做到量体裁衣,从管理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等多个门类出发,建立专门通道,让员工可根据自身努力目标谋求适合自身的发展通道,在不断提升自己的同时,加强企业与优秀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通过这种良性的互动实现双方的共同进步。
培训后续工作培训成果的总结与评估是尽可能发挥培训价值的另一大要点。企业要制定明确的考核机制,对员工个人知识、能力进步情况进行评估,可通过运用积分卡制度来增强员工对自身进步的认知与感悟,及时总结受训情况,并将其列为重要绩效内容,保证培训成果考核的及时性和功效性,从而为企业发展管理服务。态度评估可通过培训长效跟踪机制实现,通过长期考察评估员工岗位表现了解其工作态度,及时了解其工作缺陷及进步,为后续培训工作提供参考,方便下一阶段培训计划的制定,形成长效模式,服务企业发展。
综上所述,企业员工培训体系的完善与建立要在遵循指导思想的基础上,从培训制度、内容、方法、执行力、考核、评估等多个方面入手,做到全面培训与按需培训,真正实现企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双赢,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墨晗.我国企业物流金融研究[J].财经研究,2010(2)
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所以说搞好员工培训,提升员工的综合素养是企业发展中的头等大事。论文撰写过程中,可充分了解实习所在企业的员工培训情况,以此展开论文撰写。具体要求如下:
绪论
本部分包括:本公司员工培训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一、员工培训概述
简要介绍员工培训的相关理论和员工培训研究的新进展。
(只要求介绍论文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需要应用的相关知识和理论)
二、目前本公司员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本部分应包括以下内容:
公司概况(重点介绍组织结构、人员结构)等基本情况;
本公司此类人员结构和岗位职责等;
本公司员工培训现状;
分析公司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及影响。(重点)
三、针对本公司员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基于分析问题部分,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本公司员工培训意义和原则;
员工培训需求分析(组织分析、工作分析和人员分析);(重点)
员工培训的内容和层次;(重点)
员工培训管理的实施;(重点)
培训考核和评估;
培训保障机制;(重点)
(还应包括其它方面的内容)
······
结束语
呼应绪论,总结论文研究结果及现实意义。
选题说明:
1.要联系具体企业实际撰写论文(最好为作者所在企业),也可就某类人员(如营销、运维、管理、社区经理、劳务工、部门负责人、分公司经理等)的培训问题进行研究。
2.论文必须应用员工培训相关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介绍理论不是论文重点,理论只要求简要介绍论文后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需要应用的相关知识和理论。
3.论文要联系企业实际,但不能将介绍企业员工培训现状或培训制度作为论文的重点,重点是分析问题(分析问题要全面、深刻),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地提出公司员工培训的解决方案(方案要有个人见解)。
4.解决问题部分除了上述主要内容外,最好还要含有本单位实际的独特内容。
5.要求参阅《人力资源管理》教材及相关理论著作,要真正理解有关员工培训的基本理论。
说明及要求:
1、论文字数要求在5000字以上
关键词:员工培训效果评价设计
对于企业而言,培训实质上是一种系统化的智力投资,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培训有利于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培训有利于企业加强自身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培训能够提高企业自身改革和创新的能力;培训是企业吸引人才、培育人才和保留人才的重要手段。对个人而言,培训是员工本文从员工培训的概念着手,分析了员工培训需求,探讨了企业员工培训效果评价方法设计,优化设计了企业员工培训效果评价的流程,得出了企业员工培训改进策略,总结了企业员工培训效果评价设计影响因素,运用科学的设计方案,有效为企业员工培训提供理论依据。
一、员工培训的概念
培训是企业有计划地实施有助于提高员工学习与工作相关能力的活动。这些能力包括知识、技能或对工作绩效起关键作用的行为。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则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生产经营和发展的需要,为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和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及政治理论、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常识等而进行的各种形式的教育与训练活动,从而使企业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行为、价值观念等有所改变,使他们在现在或将来工作岗位上的工作表现达到组织的要求,并发挥最大的潜力以提高工作绩效。伴随着生产经营活动的变化和发展,人们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的局限性总要受到实际工作的挑战,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往往难以有效地扮演好各自的职业角色。为保证自己的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人力资源的优势,提高经营管理效益,就必须对本企业员工进行培训。
二、员工培训需求分析
在企业培训的过程中,培训需求分析是设计培训项目、建立评估模型的基础。培训研究表明,企业组织一般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需求分析:组织、工作任务和个人。
从组织角度进行培训需求分析,通常可以了解实现企业目标需要的技能、企业人力资源的供需情况、竞争对手等情况。
从工作任务的角度入手,需要确定哪些是重要任务,哪些是属于在培训过程中必须加以强调的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
工作分析时,调查者必须了解做好一项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知识一般可分为两大类: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实的信息:程序性知识指有关技能和解决问题过程方面的知识。技能则指正确自如地做好工作的能力,实际是一种心理能力,在企业实践过程中,主要与工作绩效标准有关。能力是指做好工作所必需的认知能力。能力的形成是以知识为基础的。
在需求分析过程中,分析人员如果已经了解到做好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了解到工作中包含哪些主要任务,那么就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寻求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据此进行培训项目的设计。在实际情况中,找寻任务要求和履行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能力的对应关系显得特别有意义。
如果从个人角度来进行需求评估的话,分析人员应该关注以下两个问题:企业中谁需要培训?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培训?企业中的绩效评估实践及反馈机制能够帮助分析人员了解企业中的哪些员工需要接受培训,需要什么样的培训。另外还可以从研究员工的学习动机的角度来了解培训需求。调查培训需求时可以采用的方法很多,如观察法、调查问卷法、面谈法、阅读技术手册和记录、访问专门项目专家等。由于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不少公司借鉴竞争对手的培训模式来制定适合自己工作发展的培训类型。
三、企业员工培训效果评价的流程优化设计
(一)整理学员出勤情况(成绩资料建档)
统计出席人员及原因,分析参加者的成绩并通知其主管,对完成课程的学员建立资料档。(二)分析课程评估表
对讲师及学员的评估意见加以分析,一方面给予讲师回馈建议,另一方面作为课程设计的改进参考。
(三)撰写课程实施报告
对于课程的规划、执行方面所发生的状况,进行整合性的分析与检讨,提出综合报告。
(四)训练后访查学员
在训练结束后二周内,抽样访查参加学员,追踪其对参加训练的印象及可应用程度。
(五)应用跟踪
在训练后一周内,整理出课程精华摘要,通知各学员的直属主管,以利于主管对学员受训后的应用跟踪。
(六)召开课程检讨会议
针对课程规划、执行及追踪相关人员的意见统计做全盘检讨,以利于行动展开及往后改善。
四、企业员工培训改进策略
企业员工培训改进,就是对培训工作进行追踪、总结和改进。培训改进的流程如下:
(一)追踪训练后的行动计划
对训练时学员所承诺的行动计划,于事后追踪其执行成效,并给予协助及回馈。
(二)追踪配合单位改善行动
对训练时学员提出改善建议及要求相关单位配合的行动计划,加以追踪并掌握状况,将有助于管理改善。
(三)抽样访查直属主管
以抽样方式访查主管的看法与积极性建议,有助于提升训练质量。
(四)对高阶主管的建言
根据参与训练学员的态度及意见,对上级单位做出改善建言。
(五)研讨资料的整理
对研讨资料进行有效整理,并扩大流传范围,或作为自我学习教材,将便于训练效果延伸。
五、企业员工培训方案评价设计影响因素
培训的成效评估和反馈是不容忽视的。培训的成效评估一方面是对学习效果的检验,另一方面是对培训工作的总结。选择什么样的设计取决于几种因素。在大多数情况下,决定恰当设计的因素之一是,能不能得到评价人力资源开发培训结果的合适的数据。因素之二是对工作环境的现实考虑。评价设计越复杂,实施评价的成本就越高(有效性就越大)。另外,还要考虑对照组的获得、随机抽样的难易程度、消除学习之外的其它因素的影响等。如果设计不够理想,那么人力资源开发的专业人士在做出选择时要掌握好如何平衡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熊超群,企业员工选用、培育与考核实务,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2]郭京生、张立兴,人员培训实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关键词】员工培训
前言
做为时刻影响着企业未来和发展的员工培训,培训工作时时刻刻不能松懈。本文主要阐述了公司员工培训的进度以及现状,并且说明了在公司培训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本文也就怎么能够有效的开展公司员工培训工作提出了和里的意见,即转变公司对员工培训的观念,提高公司高层对员工培训的重视度,确定合适公司发展的培训内容,设置科学可持续的培训项目,完善培训机制。
1.公司员工培训的成绩
对过去的培训进行合理科学的总结,能够让公司正确的认识到公司对于员工培训的不足之处,以便将来改正。
1.1展开精细的培训工作
一是制订并下发《钻井三公司一线员工岗位资格管理办法》,将一线员工的岗位资格与上岗津贴挂钩,调动员工岗位自学的积极性,目前层层已经完成QHSE监督、材料核算员、场地工岗位的技能水平测试,计划年底完成内钳工、外钳工的技能水平测试。二是按照培训工作标准化操作流程模板开展各项工作。对培训制度认真梳理,完善培训资料、内外部培训审批程序、取证培训组织程序、技能鉴定工作等标准化操作模板,促进各项培训制度的有效落实。三是重点加强外出培训考核,要求外出培训前签订协议书,培训后制作课件在本系统内授课,根据培训效果核销培训费用,保证能够及时准确地将上级各项培训内容在本单位推广执行。本年度共有37人次外出培训后授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2完善培训机制
培训中心结合各专业路,根据员工的具体情况和公司发展目标,制定操作性较强的培训计划,精心设计培训矩阵。同时,根据公司业务所涉及的岗位和技术种类较多,采用与岗位、员工技能与素质等级来安排培训项目,不仅使得培训工作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广,而且在内容和形式上更符合生产实际的要求。
1.3提升培训工作水平
认真梳理本专业路基层建设、双优评选、绩效考核细则,由专人以“四同时”、承包基层队、夜查、培训等形式深入井队考核指导。按月上井考核矩阵中培训任务完成情况,同时侧重对基层队的帮扶指导,切实提升基层培训工作水平。
1.4建立证件管理机制
建立证件管理预警机制,加大证件培训考核力度,与上级各证件管理部门及培训机构建立良好联系,确保基层队伍证件时效。培训中心运用培训系统,坚持“基层队培训周报”制度,能够及时了解小队各类取、换证需求。通过协调上级培训部门和外部培训机构,保证培训安排及时。在保证持证上岗的基础上,通过灵活培训形式、合理安排学员食宿等方法,实现成本控制。员工各类资格培训费用较高,今年由于队伍重组、公司员工增加、基层队伍调整频繁等因素,大大增加计划外取证费用。为最大限度地节省开支,我们本着“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对井队,尽量安排当场取证,将老师请到施工现场授课。今年组织了对长庆项目部现场培训,培训特种作业人员62人次;委托吉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机构对长庆项目部重点岗位人员进行培训28人次;批准新疆项目部塔河三个基层队在当地取证197人次。用这个办法,既解决了项目部的培训困难,又为公司节约培训差旅费97万余元。对于培训地点在兴隆台的,我们积极与主办方沟通,要求家住兴隆台的学员不发生培训差旅费用,为公司节省费用23万余元。对于每期资格培训,培训中心都与项目部、基层队一起将每笔费用核算到单队单井成本,统一整理,统一结算,确保每一笔培训费用的准确。
1.5加强培训基地管理
一是争取总部支持,加大培训投入,改善培训基地条件。今年在公司领导的支持下,争取到总部投资,对原调度楼进行了改造,扩建了两间80人教室,增设了投影仪、教学电脑等培训设备,改善了培训条件。二是在教材编写方面,2013年的重点是继续推进SOP开发工作。年初各科室制订了详细的编写计划,公司SOP审核小组按计划对完成的项目进行审核。2013年共编写审核SOP15项。培训中心在日常工作中认真收集整理各专业路课件,并建档三是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师档案,有计划、有目标地培养各专业教师,在公司形成相对固定、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
2.公司员工培训当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各大企业之间的经济竞争力逐渐向人才竞争方面转变,所以,能够造就高素质、高水平的特殊技能员工,是提高公司经济效益,促进公司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但是在公司对员工培训的过程当中个还是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不足和问题。
2.1对员工培训的重视度不足
这些年来,随着人才竞争的激烈变化,社会都在强烈呼吁对人才进行培训,但再是情况中,大多的公司对于员工的培训重视度不够,因为公司的高层都在担心一个问题,那就是,公司出钱把员工培训到位以后,员工不能在公司呆长久,从而造成了公司的损失,所以,现在的公司都不太重视对于员工的培训。
2.2公司对于员工培训项目的制定缺乏针对性
现在的公司竞争都已经向人才竞争转移了,公司也希望自己的员工能够具备更多的技能和更高的职业素质,从而将公司推向更高的层面。但是某些公司对于员工培训方向却没有明确的了解,盲目的制定了一系列的员工培训计划,员工经过这样的培训之后,对原有的工作没有实质性地帮助,这样缺乏针对性的培训计划浪费了培训资源,也浪费了公司的资金。
2.3员工培训机制不完善
公司有一套完整的、适合公司发展的员工培训计划能够有效地吸收人才和留住人才。现在的公司在员工培训方面投入的不足和不重视是公司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当然,公司员工培训机制的不足也是关键之一。公司培训的内容停留在基础技能的培训上,与公司的生产经营方向不符,实用性差等特点都是公司培训的不足。同时,员工培训经常不问需求,不挑对象,不对成本做出计算,也不讲究培训后的效果,一味的追求提高员工综合素质等,都是公司员工培训的盲点。在培训结束之后不进行相关的比武,也没有完善的奖励机制,不能完全激发员工的培训热情。
3.总结
综上所述,公司的员工培训直接影响着公司的未来和发展,有效的培训计划和高层的关注度都能为企业赢来实质的经济效益,公司只有拥有完整的合理的员工培训计划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求得一线生机。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认知理论 员工培训 人力资源管理
员工培训是指企业为了使员工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促使企业创新发展,更好地胜任现职工作或从事更高水平工作而开展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发展、提升活动的总称。员工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赢得企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投资,也是对员工极具吸引力的一项福利,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1 传统员工培训的弊端
传统的员工培训是以企业一方为主,不少企业把培训只当作提高效益的手段,通常仅仅是一种直接的、短期收益的单纯知识、岗位技能的培训,培训内容与企业的人才需求及员工个人发展脱节,很少纳入企业战略性发展规划,未能与企业长远发展目标融为一体,缺乏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计划制定、培训组织实施、培训内容设计、教学模式策划、培训效果评估等一整套系统、科学的培训规划。
对于受训者而言,员工缺乏培训自。企业往往不注重员工的培训心理,忽视员工的培训需求、理解能力和知识迁移,大多只注重将企业的背景文化和员工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对员工进行灌输,企业、员工之间缺乏沟通,导致员工需求愿望与企业培训目标出现错位,培训效果不佳。在培训初期,不少员工对培训目的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出现不是“我要学”而是“要我学”的现象,通常是消极被动地参与培训;在培训过程中,企业较少考虑员工的知识结构、学习动机、理解能力等差异性,缺乏培训技巧,不能有效地掌握培训进度、因材施教,常常是以点带面的培训,致使员工不能很好地系统掌握培训内容,使培训流于形式;培训结束后,缺乏跟踪、指导以及培训效果的评价,员工难以将培训内容与工作实践有机地结合,不利于所学知识的巩固、提高。
2 布鲁纳的认知学习理论
布鲁纳认为,人的认识过程是把新学到的信息和以前所获得的知识联系起来,积极地构成自己新知识的过程。在员工培训过程中,培训师应根据这一理论对自身和培训对象进行理性的分析。
2.1 对培训师而言,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2.1.1动机。动机来自需要,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有所需要,就会去寻找满足需要的对象,产生动机。这时,活动动机就会被激发,动机能够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的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因此,培训师要培养员工的培训动机,以激发员工的培训热情。
2.1.2结构教学。培训师要注重学习内容(包括教材结构),知识结构应该从易到难、螺旋式上升。结构教学让员工更容易理解培训的内容,更有利于员工的记忆,更有利于员工对于培训知识的迁移。
2.1.3程序性。在培训过程中,培训师应对培训进度、知识巩固、知识迁移作统筹考虑,注意设计和选择最佳的教学程序,通过系列步骤有条不紊地陈述问题,循序渐进地向员工传授培训内容,从而使员工扎实地汲取知识,提高员工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变换和迁移的能力。
2.1.4强化。培训师要对员工所学新知识新技能进行及时反馈、及时强化。反馈是让培训师将员工行为与培训目标行为进行对比,并将对比结果告知员工的过程。反馈能使员工了解自己的行为是否准确,并针对员工的正确行为,培训师要进行及时强化。
2.2 培训过程中,员工应注意以下三点
2.2.1主动性
要提高员工的培训效果,就要改变传统培训中员工被动接受培训的弊端,在培训过程中不断激发员工参与的主动性。
2.2.2建构性
建构性即交互作用,通过交互作用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种结构。有效的学习就是要把学习所获得的新知识和学习主体已经拥有的知识进行联系,然后在员工的头脑中形成一种新的知识结构。
2.2.3发现学习
培训师先对所要培训的知识提出问题,让员工对学习对象及其现象产生疑问,然后通过培训师的暗示、引导,让员工自己去探索答案、发现学习,获取知识。
3 认知学习理论在培训中的运用
3.1 培训前的准备
3.1.1增强培训动机
传统的培训大多围绕企业需求制定学习教材,员工参与度不高。通常员工认为培训只是企业一方的事,与自身关联度不大,往往消极被动地参与培训,显然培训效果不理想。为了提高培训效果,让员工更好地参与到培训中,培训应该注重激发企业员工的学习动机。因为动机能够激发员工的个体活动,维持并促使员工朝着培训目标行进,从而让员工发挥主观能动性并提高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积极性。正如奥苏贝尔(David Paul Ausubel)所说,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绝非一种单向性的关系。员工培训中很大的一部分就是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动机可以增强员工的行为促进员工提高技能,而所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反过来便增强了员工渴望学习、参与培训的动机。只有不断学以致用才可使员工激发学习热情、产生主动性,形成学习──实践──验证──再学习的良性循环。
为了增加员工的培训动机,凯勒(John M.Kel-ler)提出了动机模型,动机模型有四个条件:A代表注意(attention),R代表相关(relevance),C代表信心(confidence),S代表满足(satisfaction),即:A:在培训开始前,培训师必须先引起员工的注意。注意有三种: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R:培训师告诉员工培训的新知识、新技能与员工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之间所存在的关联性,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有哪些相关性。C:培训师要根据培训所要达成的目标制定出合理的培训计划。培训目标不仅能影响员工达成培训目标的信心,也会影响到培训师的期望。S:让员工满足于培训带来的成效,促使员工产生更强烈的培训动机。员工需要满足感,培训师要让员工感受到员工参与培训的成功喜悦。
3.1.2设定合理的培训目标
培训师所设定的培训目标应符合SMART原则,即S(specific):目标必须是具体的,只有明确的目标,员工才能明白自己究竟要学些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程度;M(measurable):目标必须是可以衡量的,培训师可以将员工的培训成果行为化,当员工达到某种行为时,才能算完成培训;A(attainable):培训师应设定恰当的培训目标,制定的目标必须切合实际,不宜过于简单也不可太难;R(相关性):员工培训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T(time-based):实现培训目标的期限。
3.1.3准备适当的培训教材
培训之前,培训教材的设计、编制及选定是关键。培训师应按照小步骤原则设计培训教材,将培训教材分成若干个具有逻辑性的小单元,并按照螺旋上升的方式逐渐增加难度。同时,每个小单元的设计模式为:提出问题、员工解答、培训师引导。在这样的小步骤的培训模式中,员工可以轻松地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同时提高员工的培训动机。
3.1.4设计灵活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一步步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培训师应注意员工实际学习情况。注重员工知识结构、理解能力和学习方式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员工在整个培训过程中的学习效果存在着一定的共性:培训初期,通常员工进步明显;培训逐渐深入后,有些员工的学习效果会出现停滞不前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员工的培训效果又会显现。在员工培训过程中停滞不停的现象被称为学习的高原平台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因素一方面来自学习动机的降低,另一方面或是员工无法跟上学习进度等。针对员工动机减弱,培训师可以采用游戏等趣味教学、或通过改进教学方式以及采用其他方法来激发员工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增强员工的培训动机。针对员工接受知识或技能整合缓慢,培训师应当多与员工沟通,根据员工所遇到的学习瓶颈,细心灵活地帮助教导员工。
3.2 培训的实施
培训的实施是员工培训活动最主要的环节,其效果好坏直接影响着员工培训的效果。培训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进行培训的实施:
3.2.1建构知识。员工从培训师获取的知识具有建构性。员工通过交互作用把从培训中获得的新知识和已拥有的知识进行联系,形成一种新的知识模式。因此,培训过程中,培训师应注意与员工保持沟通,了解员工的知识结构、特点,从而才能更好地实现培训目标。传统的员工培训是按照统一的进程,很难顾及每个员工的个体差异,影响了培训效果。培训应该因人而异,通过差异化的程序教学方法实施培训,以员工为中心,鼓励员工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并通过不断强化获得稳步前进。
3.2.2让员工发现学习。培训不是培训师单方面的知识灌输,而是要让员工在培训的过程中主动探究,主动发现,使员工成为培训的主人。传统培训中,培训师为了完成培训课程的进度,往往忽视了与员工的互动,培训师常常自问自答的假提问,员工参与性很小,削减了员工的学习积极性。
3.2.3注意员工的遗忘问题。遗忘指的是员工对学习过的知识或技能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是错误的再认与回忆。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对此作过系统的研究,他发现遗忘的速度是不均衡的:在学习的最初阶段,知识的遗忘速度很快,随后逐渐缓慢,一定的时间后,知识则不易被遗忘。艾宾浩斯把遗忘速度的这种规律称为“先快后慢”。据统计,通常学习后第一天,若不复习巩固,遗忘率42%左右;一个月后,遗忘率约为79%。
因此,培训师要组织员工对所学的新知识新技能进行复习巩固。正如孔子所提出的“学而时习之”,知识需要常常进行复习。复习通常要做到:(1)及时复习。(2)合理地分配复习时间。(3)主动回忆和反复阅读相结合。(4)多样化的复习。(5)劳逸结合。在培训过程中,劳逸结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4注重知识的迁移。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也就是说员工在培训中所获得的新知识新技能对工作的影响。为了让员工更充分地将培训知识与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培训师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尝试:(1)整合学习内容。针对各部分零散的知识进行组合,使知识成为一个连贯的整体。(2)加强知识联系。重视简单的知识与技能和复杂的知识与技能、新的知识与技能与旧的知识与技能之间的联系,促使员工将学过的知识与技能迁移到新学习的知识与技能中。(3)注重概括总结。激发员工对新知识新技能进行概括总结的能力,不仅能提高员工的概括总结的能力,还能使员工更充分地了解新知识新技能。(4)重视学习策略。协助员工全面地概括总结新知识新技能,并给予适时的引导。(5)培养迁移意识。通过与员工沟通,增强员工学习意识,并让员工自主地将新知识新技能运用到工作中。
3.2.5强化。强化可以让员工更好地掌握参与培训的内容。斯金纳认为强化是S(辨别刺激)-R(操作反应)-S(相应刺激)的一个过程。简单地说,一个行为如果能够带来收益,那么这个行为就更有可能发生。当员工学到新知识新技能运用于实际工作中,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得到嘉奖或是职位晋升亦或是薪资增加等,员工不仅会把掌握的新知识新技能运用于岗位工作中,更激发了员工的求知欲望或创新思维。在强化的过程中,培训师应注意即时强化,并应当多采用正强化多于负强化。
(1)即时强化原则。当员工完成一个培训的单元,培训师就适当地给予激励。基在培训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回报,员工的培训积极性将大大提高。(2)正强化多于负强化。负强化通常是指惩罚。斯金纳认为,错误的行为往往导致惩罚,但惩罚对于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帮助不大。培训师可以参考有关员工的实际培训成效来修改培训教材、更改培训计划、注重培训技巧,使其能更适合员工的个体状况。
3.3 培训的评估
目前对培训效果评估最常用的方法是柯克帕特里克的四层次评估模型,简称为“4R”,即反应评估(reaction)、学习评估(learning)、行为评估(behavior)、成果评估(result)。
反应评估是由员工进行自我评估的,是员工对整个培训的主观感受和满意程度,包括培训科目、设施、方法、内容、自己的收获等方面。在此过程中,如果员工对培训师存在偏见,可能会降低对整个培训的评估,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被称为晕轮效应,即人们对事物的认知通常会因为其中某个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由此可见,科学有效的培训评估,对于企业、培训师、员工意义非凡。
学习评估是对员工所学的知识进行深度和广度的考核。学习评估的评估主体是培训师,常用的方法有书面测试、口头测试、行为测试等。无论是哪种测试,都应注意在测试过程中消除员工的认知偏见,测试内容应从易到难,消除员工的测试恐惧。
行为评估更多地考虑到员工在接受培训回到工作岗位后在工作中的表现出的变化,它实际上评估的是知识、技能、态度的迁移。
成果评估是根据员工参与培训后给企业带来的效益多少来衡量员工培训效果的评估。成果评估的评估主体是企业,企业通过员工这一客体,根据一些具体的效果指标,与员工绩效好挂勾起来。
4 结语
有效的培训是建立在员工的认知基础上,企业必须系统科学地规划员工培训,使传统模式员工培训 ──“要我学”现象转化为我是现代企业主人翁──“我要学”的局面,激发员工渴望参训、不断学习的内在动力。在培训实施工程中,注重建构知识、发现学习并进行强化。同时,建立健全员工培训的激励约束机制,让企业员工培训步入良性循环,保证培训目标的实现。总而言之,科学系统的企业培训是一项双赢投资。企业将通过培训激发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增加企业产出的价值;员工也将通过培训,挖掘自身的潜能提升综合素质。对员工来说,获得的将是一份一生保值、增值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 林孔团.网络组织的研究基础与认知分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97-101.
[2] 詹秀丽,陈进杰.企业在职培训投资风险及其防范[J].工业技术经济,2006,(4):41-42,70.
[3] 简玉兰.论基于心理契约视角的员工培训[J]集团经济研究,2006,(10):206-208.
[4] 郑立永在.培训认知的误区[J].人力资源管理(汉),2009,(2):98-99.
[5] 张一驰.人力资源管理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 石金涛.培训与开发[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7]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8] 郭念峰.心理咨询师[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9] M•P•德里斯科尔.学习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 员工培训 竞争 改进措施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而竞争的本质是人才的竞争,换句话说,这就要求企业不断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注重员工素质的提高。员工培训就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提高核心竞争力,把企业建成学习型组织,从而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赢。然而,目前大多数企业在培训时还存在很多问题,忽视了员工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最终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员工培训的重要性
1.有利于改善企业的工作质量
通过企业的员工培训,员工的素质、技能都会有相应的提高,这可以通过企业的工作质量表现出来,企业的工作质量包括生产效率、服务质量、产品质量等。通过员工培训,有利于增强员工的责任感、敬业精神、安全生产意识;规范了生产过程,提升了员工的技能,改善了工作质量;还可以改变员工的工作态度,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发挥员工的潜能,不仅提高了企业的运作效率,而且还满足了员工的发展需要,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的责任感。
2.有利于团队建设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学习型团队已经成为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通过员工培训,员工不仅能学到知识、技巧、能力,获得进步的满足感,而且能深切感受到领导对他们的重视和关怀,和企业建立良好的感情。另一方面,企业也是培训的最大受益者,通过员工培训,既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又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越来越需要全方位的人才,因此,员工培训就成为这一问题的关键环节。通过员工培训,可以调动员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积极性,促使自身素质不断提高,使企业获得长久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可以激发他们不断为企业研发新产品的能力,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现代企业员工培训的发展现状
1.思想观念陈旧,对员工培训认识不到位,投入也不足。
由于企业中员工培训需要一定的投资,员工培训见效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影响不直接。所以,许多企业不愿意在员工培训方面投入较多的资金。这种观念直接导致企业忽视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忽视员工的全面发展,最后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
企业中员工的培训内容大多是只注重员工的共性,忽视了员工的个性化需求;只注意员工的当前状况,忽视了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没有考虑员工的自身发展因素,或者是只注重企业近期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忽视了企业长期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培训内容不能和员工的需求相结合,不能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3.员工在接受培训时缺乏积极性。
由于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时方法简单,指令性的培训多于自主性培训,打击了员工的受训积极性。有些员工认为培训的针对性不强,不仅学不到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而且还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导致员工的受训积极性降低。
4.培训方式简单,过程不连续。
有些企业只对新员工进行培训,而且培训时间短,培训内容只讲一些流程性的东西,缺乏岗位的需求性。然后,员工就开始独立的工作,以后企业也没有连续的培训方案,只能依靠员工的自主性学习。
5.培训内容脱离企业发展目标。
企业无论进行那种培训,其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然而企业在培训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培训内容和企业发展目标不一致的情况,造成培训只是走形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三、企业员工培训的改进措施
针对现代企业员工培训中出现的问题,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1.提高企业领导的管理水平。
要提高企业管理的科学化程度,关键要靠领导的带领,只有提高领导的科学化管理水平,才能使企业进入科学管理的时代。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在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和生产管理等方面全面提高企业的科学化管理程度。
2.采用合理的培训方法,把培训工作落实到位。
员工培训是一项需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的工程,而且,接受培训的大部分是成年人,他们都具有成熟的思维能力和一定的社会经验,并且不同素质的员工接受能力不同,所以企业在培训时要选择恰当的培训方式和方法,充分考虑企业的需要和员工的发展情况,最大限度的提高员工培训的效果。培训方式可采取专题研讨、岗位复训、各部门互动培训等。
3.建立科学的培训体系,改善培训方法。
企业在平时的培训过程中要注意总结培训经验,研究出一套符合自身发展的培训体系,逐步提高培训质量,使培训内容和员工需求相结合。培训完成后,还要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估和反馈,逐步提高培训的重视程度,使它成为提高培训质量的有效手段。
结束语:好的企业需要好的员工,而这一切都建立在企业对员工的培养上,企业要采用适合员工可持续发展的培训方式,把员工培养成符合企业运作要求的全方位人才,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共赢。同时企业更要建立起员工自发学习的氛围,帮助员工树立起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通过员工价值的提升,实现企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鸿相:现代企业员工培训的思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余云葱:我国中小高科技企业员工培训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3]杨 杨 屈晓婷:企业员工培训问题策略选择[J].集团经济研究,2006(9)
一、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常见的问题
1.培训需求分析不完善
培训需求分析是否到位决定着下一步培训实施的方向是否准确、培训质量是否能够保证以及培训投资回报率的高低。科学的培训需求分析是围绕组织、任务以及员工三个方面来确定谁需要培训、为什么培训以及培训什么内容等。虽然现代企业对培训工作越来越重视,但培训需求分析仍存在各种问题:或者只考虑企业整体的需要来组织培训;或者只对员工做简单的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按照员工需要组织培训,没有去考虑员工的需要是否是企业急需要解决的问题。甚至有的企业是老板对什么感兴趣,就要求公司员工都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总之,培训的组织工作存在主观化、盲目化。
2.培训缺乏激励措施
学习理论显示成人学习目的性强同时需要足够的动机去维持。在企业培训过程中,为了实现良好的培训效果,不仅要准确分析把握员工的需要,而且应该引入激励措施,督促员工高质量的完成培训学习。在实际培训实施中,许多企业只是在培训期间一再口头上强调培训的重要性,要求员工认真对待,缺乏足够的激励措施去强化员工学习动机。往往会出部分员工参训时敷衍了事,或者学习团队初期热情高涨后期乏力,培训学习良好状态难以持续,效果无法保证。
3.缺乏培训成果转化的组织环境
培训实施的目的就是要提升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而提升组织的整体绩效,这也要求员工在培训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及时运用到工作实际中,员工培训成果及时转化,企业对培训的投资才有现实意义。而实际中许多企业并没有为员工创造适合培训成果转化的组织环境。培训后的员工担心新的尝试会失败而影响近期的绩效考核结果,选择沿用原来的技能或知识来工作。此外,缺乏上级和同事的支持,缺少新技能新知识应用的氛围,这样都会导致培训成果不能得到及时转化,培训投资变成了浪费。
4.新员工培训流于形式
新员工培训过程是企业所聘人才融入团队的过程,也是了解企业文化、组织环境和企业价值观的过程,这个过程往往决定了员工日后在该企业中的留存时间和发展前景。
在许多管理者观念中,新员工培训的重要性远低于企业日常老员工的培训。据了解很多企业并没有安排新员工培训,有的企业也仅仅是安排其了解一下企业的规章制度。并没有认真帮助新员工去熟悉企业环境和文化,明确自身定位,规划职业发展等。企业对新员工培训的敷衍也为员工日后离职埋下了隐患。
二、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做好培训需求分析
培训需求分析是培训准备工作中的主要工作,也是整个培训活动中的核心环节。企业应该围绕组织、任务以及人员这三个方面开展培训需求分析:
(1)组织分析
首先,组织分析要求企业结合自身经营战略来安排培训计划与内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经营重点是什么,通过哪些途径来实现目标,需要员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培训是否有利于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企业在做培训需求分析前首先要搞清楚这些问题。
其次,要分析企业的培训资源的可获得性。企业要了解自身资金、时间和专业技术方面对培训的支持情况。比如培训经费是否充足,不同的经费支持对培训规模、内容以及方式的选择都有影响。企业本身是否具备培训实施的专业能力:包括符合要求的培训师、培训场地、培训课程开发水平、培训的组织管理能力等。根据对自身培训实施专业能力的分析来确定自我开发培训项目还是委托专门的培训公司。此外还需要注意管理层和普通员工对培训的态度是否重视,要想成功实施一次培训必须要保证员工和管理层抱有积极态度。
(2)任务分析
任务分析的最终目的是对工作活动进行详细而准确的描述。通过分析来确定各岗位所需执行的任务清单;尽量使用量化的标准来描述完成各项任务的具体界定;然后确定达到任务完成标准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通过前几步最终理清岗位的绩效要求。
(3)人员分析
人员分析帮助企业确定哪些员工需要培训。其过程是首先分析员工当前的实际绩效,然后对照任务分析结果中岗位理想的绩效标准,从两者之间找出差距来判定是否需要培训。这种情况下,培训的主要压力点往往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存在部分员工因为自身能力或态度问题无法达到标准绩效水平;另一方面是工作变革或新技术应用导致对岗位胜任力要求跨越式提高。两种情况都会产生培训需求,企业要合理分析,准确定位,针对性设计培训项目,做到培训投资有的放矢。
2.推出配套激励措施强化学习动机
企业在实施培训过程中要想实现培训的高质量和持续性,就需要在加强培训过程监控管理的基础上要推出配套的激励措施,强化员工的学习动机。具体思路是根据员工在培训中的表现作为考核依据分别设置正向和负向的激励措施,对于在培训中积极学习,在培训结束后学习层面、行为层面的评估考核中取得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对于上述过程中表现欠佳的员工给予惩罚;同时将员工在培训中的表现列入企业常规绩效考评指标中甚至职位晋升的参考指标中。这样会大大激发员工培训学习的动力,提升培训效果。
3.创造有利于培训成果转化的组织环境
培训成果转化是指受训者将在培训中所学到的知识、技能、行为方式以及认知策略等有效并且持续地应用于培训后的工作中。这就要求企业从合适的工作氛围、上级的支持以及同事的支持这三个方面着手为培训成果转化创造有利的组织环境。合适的工作氛围要求对参训后的员工的工作进行重新设计,在其运用培训学到的新技能失败时多鼓励少责备,同时对尝试运用培训所掌握内容而成功的员工应该及时奖励和表扬。上级应该提醒和鼓励受训员工尝试运用培训所学内容,并给予及时指导。同事中一起参训的员工应该经常讨论培训成果转化的经验,未参训的员工应该积极学习配合。以上要求的实现需要企业制定详细的制度来规范和引导。
4.完善新员工培训
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经常被概括为“选”、“育”、“用”、“留”。新员工就是“选”的结果,企业在吸纳人才后工作重心要及时转移到“育”、“用”、“留”上面,而合理的新员工培训就是企业育人的起点,??增强员工归属感降低离职率。企业完善新员工培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观念上要认识到新员工培训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其次安排针对性强的入职培训内容。具体包括:企业背景情况、企业文化、企业价值理念、管理制度以及所在岗位工作流程、岗位职责和绩效标准等。帮助其快速融入企业,增加归属感和团队意识。再次,为新员工量身打造1―2年的职业发展规划,帮助新员工迅速找准定位,顺利度过职业迷茫期,快速成长的同时为企业贡献价值。
关键词:新员工培训;需求分析;文化培训
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使组织生存的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多变,这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员工培训作为员工融入企业的开始,其有效性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新员工实现从“局外人”向“企业人”转变的步伐。本文以X公司新员工培训体系为例,就其新员工培训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对其新员工培训体系的完善有所帮助。
X公司是我国房地产开发领域的知名企业,专业从事房地产开发、销售及物业管理等业务。当前公司在职员工100余人,隶属于项目管理部、财务管理部等18个部门,公司总经理对18个部门实行全面领导。本次的新员工培训主要由人力资源部组织实施,并由公司其他部门协助完成。
一、新员工培训现状
公司现有新员工培训体系由培训需求分析、计划制定、实施和效果评估四大环节组成。在培训需求方面,人力资源部门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和培训环境,结合不同类型新员工的特点,确定新员工培训目标,并制定具体计划,经总经理批准后,予以实施。公司充分利用总部资源,依托总部和本公司共同完成新员工的培训工作。
X公司的新员工主要包括应届毕业生和社会招聘人员。公司根据不同类型的新员工制定了不同的培训方案。由总部对社会招聘的新员工进行入职前的综合培训,包括:企业介绍、项目参观、拓展训练、领导座谈等;组织应届毕业生进行入职前军事训练、项目工地基层锻炼和试用期上岗实习。在上岗实习期间,新员工会接受公司的职场培训以及相应的岗位工作流程和专业技术培训,届时会有师傅指导新员工进行现场工作,公司也会开放网络平台供新员工自主学习。
X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负责新员工培训的全程指导和监督。公司对新员工的培训做出了明确的培训计划和考勤管理等纪律要求,新员工入职培训的实施也严格按照纪律执行,从而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完成。在培训过程中,人力资源部会通过入职培训考试、试用期综合评估等方式对新员工进行全面考核。
X公司通过业绩考核情况、网络学习管理、试用期综合评估等方式收集新员工培训效果评估所需的反馈。此外,人力资源部门也会在培训过程中及时与新员工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新员工对培训的满意程度和对培训提出的想法和要求。人力资源部会结合调查反馈,在适应公司发展的基础上,充分满足广大新员工的培训需求。
二、新员工培训体系问题分析
缺乏系统的新员工培训需求分析,总分公司新员工培训脱节。X公司的新员工培训依托于总部和本公司共同完成。新员工常反应在总部接受的培训没什么针对性,培训后没什么收益。而本公司针对新员工的工作现场培训,往往只关注于工作完成的情况和员工个人的发展问题,很少考虑公司的发展战略。以上问题正是由于缺乏系统的新员工培训需求分析,从而造成总部培训与本公司的培训相互脱节。
企业文化培训不足。X公司的新员工多为新毕业的大学生,如果他们在进入企业之初就对企业的文化和理念持有看法,就很难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组织的整体效率也必将会受到影响。然而当新员工谈到企业文化的培训时,一致认为他们仅仅在总部接受了集中的文化培训,回到工作现场却很少有人强调企业文化,他们在实际工作中也很少去践行企业文化要求的行为标准。
试用期上岗实习管理不够规范,转正程序形同虚设。新员工常抱怨在上岗培训期间接触不到核心业务、带教师傅不负责任等问题。此外,新员工试用期没有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和淘汰机制,新员工的上级和同事对其进行试用期间的综合评估的内容全部是开放性问题,缺少可量化的考核标准,很多情况下,试用期新员工的转正工作只成了走过场的程序,根本没有真正践行优胜劣汰。
三、新员工培训体系改进措施
系统分析培训需求,顺畅总分公司新员工培训衔接机制。笔者建议X公司通过SWOT分析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确定实现未来战略所需要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人力资源部可通过对工作说明书的全面解读,以及与各业务主管的充分沟通,确定岗位胜任力模型与任职资格管理体系,确认出新员工培训中应该强调的知识、技能与素质要求。此外,公司在培训前要与新员工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诉求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确定有助于实现企业与员工双赢的新培训计划。
鉴于企业文化对员工的同化作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因此建立文化培训的长效机制势在必行。笔者建议X公司通过总部的文化培训实现新员工对企业文化的整体认识;协调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建立企业与个人共同的职业生涯愿景,确定新员工KPI指标,实现组织目标的层层落地;营造符合企业文化的组织氛围,让新员工在实际工作中强化和加深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规范新员工试用期管理。鉴于培训过程的复杂性,人力资源部要牵好头,与业务部门积极配合,明确各自责任,指导用人部门加强对新员工试用期的培养管理。细化对带教师傅的考核要求和激励措施,如规范带教师傅选拔程序、组织带教师傅集中培训等。此外,为规范转正程序,笔者对新员工转正流程作如下建议:新员工自我总结――导师评价――部门评价――人力资源部测试考评――人力资源部访谈考评――报批转正――考评资料归档。设置可量化的考核标准,科学设计评估量表,对于非测试性的考核评价量表应兼顾开放式题型与非开放式题型,并以非开放式题型为主,提高评估的客观性。
X公司在多年的实践和探索的基础之上,已经逐渐建立了一套独具特色且行之有效的新员工培训体系,但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详细分析本公司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对策。相信在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和业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按照上述对策改善新员工培训体系,X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必将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蒋园园,“企业培训效果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经济管理者》,2011年21期
[2]靳明惠,“关于加强新员工试用期管理的思考”,《统计与管理》,2011年04期
[3]张戎,“企业文化在新员工岗前培训中的地位和作用”,《新闻导刊》,2008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