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03 19:42:4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语文教师个人培训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继续教育帮助语文教师奔向目标
对语文教师而言,继续教育的核心是提升语文专业素养,促进语文专业成长,通过外在的教育,关键是要内化到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中去,自我研修,自我提升,自我发展,要遵循4个关键词。
品德道行:语文历来注重“文道结合”,教师首先要德行高尚才能教育好学生,所以继续教育把修养师德作为首要目标。语文教师要把教师当作一份事业来经营,不断修德修行,提升精神境界,无怨无悔“白加黑”“五加二”,真正关爱学生,让学生接受优质教育,让学生考好分,奠定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
知识技能:在“大语文”的背景下,语文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精湛的技能与丰厚的人文素养。不仅要夯实专业知识,还要了解其它学科知识,积累人文知识素养。博览群书,阅读切合语文教学、做学问的书;同时掌握必要的教育教学方法技能,如导入、点拨、提问,沟通、组织、管理等,做到知、能、行三者合一。同时不断充电学习,自我思考和反复实践。
心理信息:语文教师要懂点心理学知识,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有良好的情绪状态和心理调适能力,不知不觉走近学生,打开学生心灵大门,做学生知识丰富和思想良好的引路人。在信息时代和网络社会,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不仅要提高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网络多媒体教学能力,而且要学会有效整合信息技术和语文课程,提高从网上收集、处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实现师生的互动双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合作教研:语文教师要有团队合作意识,积极参与国家、地方和本校培训,自行研修,可以学习名师的成功经验,既可以走出去,也可以请进来。通过互相听课、教学沙龙、网络研讨、研究性学习等多种形式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合作教学科研,开展课题研究,撰写教学文章。而由普通教师、骨干教师、带头人向名师发展,促进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可持续发展,必须牢记这样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学习。
二.继续教育亟需解决的重点
《纲要》指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要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根本在于高效课堂,进行科学有效教学。继续教育要转变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真正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教师强化高效课堂理念,积极进行高效课堂教学,就要掌握高效课堂的教学范式,如15/20/10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教学模式,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等,通过分析案例、学习经验、集体研讨、网络学习等形式,取长补短,优化内化,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灵活运用,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真正有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三.继续教育值得关注的问题
如果出现了以下的问题:形式大于内容;理论与实践脱节;为评聘晋升,功利色彩太浓;任务主义,动力不足,兴趣不够。这就需要教育管理者和语文教师深思,加以改进。继续教育有效进行,就要创新形式,重在实用,做到自觉和考核双重增压。如语文教师培训,培训的内容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要有专家学者理念的启迪,也要有一线名师的经验介绍,更要有优秀教师的实践示范,关注课堂教学这个中心点,如何提高教学力和学养,通过讲座、观摩、研讨、自修和提升,提高语文教师的有效教学水平。决不能出现为完成学校指派任务,人到心不到,浪费教育资源的现象。再如提升学历,要真正本着提高自己的宗旨学习;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要善于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并反思,以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为目标,杜绝东拼西凑抄袭造假成文。
一、问题的提出
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有助于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这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教学反思。幼专院校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积极加入到教学改革的行列中去,都要勇于突破传统教学的束缚,通过新的教育理念,增强反思意识,提高反思效果,从而加速自身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在幼专院校,语文教师的教学反思现状堪忧。幼师重视技能课轻视文化课,语文课也是学生认为最不重要的课。学生认为语文课从小学就学习,没有什么难学的,而且毕业后语文知识的用处不大,愿意把更多的时间花费在舞蹈、美术、音乐等专业知识的学习上,好多学生在语文课上要么做手工,要么玩手机。很多语文教师上课积极性大大受挫,认为精心准备的课堂,认真听讲的很少,时间一长,多数语文教师出现了职业倦怠,不愿意花费更多精力备课上课,认为只要按教学计划完成教学工作即可,没必要认真反思教学,改进教学方法。从而语文教师教学反思意识淡薄,懒得查阅大量资料,懒得反思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反思都是在每学期交教案时草草补上,根本不会认真反思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语文教师不能坚持不懈地进行有效教学反思,就不能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就不能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无法形成个人教学实践智慧,自己的专业成长也受到极大限制,因此,幼专院校语文教师完善和改进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二、教学反思与幼师语文教学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认真地分析、探讨、反省、思考和解决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或困难,使教学实践趋于合理,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
我国著名学者张立昌认为,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依据,通过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与强化,或给予否定与修正,从而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效能和素质的过程。他认为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批判地考察,及时肯定教学的成绩,反思教学中的不足之处,结合实际情况给予修正,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促进自己成为研究型教师。
我们认为,教学反思是语文教师从语文教育教学的理念、语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语文教学效果等方面来研究自己的语文教学,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思考,从而改善教学策略,完善教学实践合理性的活动过程。教学反思对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教学理念上,有助于语文教师重新梳理自己的教育理念,再度思考自己的语文课堂是否以人为本,是否把素质教育和人格养成教育放在首位;在教学实践中,有助于语文教师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认真思考,提高学习积极性;在教学策略上,有助于语文教师选择符合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规律,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在教学评价上,有助于语文教师从学生学习结果的角度审视自己的教学活动,使其教学效果更好。可见,语文教学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教学反思。语文教师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思考改进教学的策略和思路,保证语文教学活动顺利有效地开展,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水平,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三、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激发语文教师教学积极性,提高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的重视程度
学校领导要制定相关制度,加强语文课堂管理,让学生想上语文课,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提升语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只要上课学生认真听讲,语文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自然会提高,对自己的要求也会提升,也会积极进行教学反思,提高教学水平。学校应该制定严格的文化课堂管理制度,对于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严肃处理,给予适当处分,并与其学分挂钩。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促进语文教师教学积极性。
学校督导室应定期检查教师的教案,定期对语文教师所使用的教学反思手段及反思水平进行评定,对于较好的教学反思策略,应在全校范围内进行表扬,倡导全校教师向他们学习,这样不但能够激发其教学反思的积极性,还能提高语文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重视程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切实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二)学校各部门领导带头进行教学反思,增强语文教师的反思意识
一所学校的校风学风怎样,与学校领导者的管理息息相关。“创设一种鼓励公开揭示个人错误的氛围,关键是那些掌握象征性权利或掌握权利的人们做出自我揭示的典范。”这表明学校领导如果带头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反思教学的不足之处,愿意承认他们不是全能的,并请求教师们帮助他们了解一些问题,寻求解决办法,学校的老师也会以学校领导为榜样。在学校领导的影响下,语文教师都会效仿领导的揭短行为,积极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不断改进教学策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制定专家引领制度,帮助语文教师有效反思
很多语文教师虽然能够看到自己课堂上存在的不足之处,但大都没有接受过撰写教学反思方面的培训,不能真正了解教学反思,更不会写教学反思,希望进行教学反思时,得到专家指导与帮助。因此,学校应该积极引进一些教学反思方面的专家,针对语文教师自身专业发展中遇到的迷茫与困惑,及时地加以培训指导,并教授一些反思的理念及有效的方法,帮助语文教师进行有效反思,使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得到深化。
(四)利用每周三的教师集体备课,大力开展集体反思活动
集体反思通常是同学和教师对某一问题,集体交流探讨,集体反思教学的活动。集体反思有利于语文教师形成不同的教学观,有利于语文教师更深入了解自己的教育教学。因为,教师个人对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个人反思与“个人理解”会不够全面,如果有同教研室的同事参与集体讨论、共同分析教师教学实践的成功与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并提出“多种意见”、“不同看法”,就可以促使语文教师借助大家的智慧,不断改正自己理解的偏颇,更好地进行深刻、全面的反思,从而克服个人惰性。语文教师以这些共同反思的成果为基础,重新设计和完善教学过程,会有很大收获。所以,语文教师在进行自我反思的同时,要大力开展集体反思,多听听同事的建议,弥补自身教学的不足。集体备课是语文教师集体反思的一种重要形式,可以帮助语文教师解疑答惑、提供问题解决的良好对策,强化反思效果。
所谓集体备课是指以教研室为单位,由备课组全体任课教师参加、备课组长组织实施的,事先制定好备课计划、针对同一主题进行集体讨论的集体活动。它是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集体对教学中存在的某一问题进行讨论研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更好地促进教学的一种备课方式。教育博客也是语文教师集体反思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师利用网络技术建立自己的博客,然后就可以利用论坛发表和张贴个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看法,反思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其他语文教师可以针对问题谈论自己的经验,交流自己的解决策略。教育博客为语文教师提供了交流平台,为语文教师交流反思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考空间。
(五)语文教师要多阅读教学反思的专业书籍,提高反思技能
语文教师能够认识到教学反思的重要性,树立反思理念,要在教学之余,加强理论学习,阅读教学反思方面的专业书籍,学会反思方法。语文教师只有坚持读书学习,多与语文教育专家、教育理论对话,不断积累反思知识,还要勤于反思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读书的感悟,及时整理记录下来,并将反思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科学合理的反思方法和策略,进行不断的反思训练,才能真正提升语文教师的反思技能,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
语文教学反思的方法很多,可以写教育日志,把自己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成功的经验等记录下来,结合一定的理论,分析、回顾和研究自己的教育活动,提高反思技能。可以写教育叙事,即以讲故事的形式表达教师在日常生活、课堂教学、教改实践活动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阅读故事后,让读者能够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其叙事形式有故事、口述、日记、访谈、总结报告等。也可以写教后记,这是教学反思最常见的一种方法,是教师在每节课后把上课的体会、感想、启示等形式,及时地记录下来,是一种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批判性思考的最好方法。写教后记一定要及时写,及时反馈,不断改进。等到学期末再补写教后记,毫无意义。
四、小结
总之,教学反思是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是语文教师成长的重要历程,是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希望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重视教学反思,学会反思的方法,不断增强反思技能,逐步提升教学水平,在自己的专业发展道路上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张菁.在反思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师发展学校”中教师的反思[J].教育研究,2004,(8).
[3][美]StephenD.Brookfield著.批判反思型教师ABC[M].张伟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4]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吕洪波.教师反思的方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教师素质;小学语文
孩子是祖国的希望,社会的未来,学校是孩子接受社会的第一个熔炉,在学校学生接受知识的传授者是教师,所以教师的个人素质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课,教师的个人语文教学能力修养是会影响到学生对其他课程的学习理解能力乃至以后进一步学习深造,甚至以后的个人兴趣爱好发展。因此说小学语文教学是基础课中的奠基工程,相应地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有多方面的素质修养,下面就本人的实际教学实践来谈谈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修养。
一、小学语文教师要不继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让自己的教育思想紧跟时代的步伐
作为语文教师要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念,紧跟时代步伐。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抓紧时间学习充电,使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内需,通过学习提升师德修养,丰富知识结构,增强理论底蕴;工作中,积极投身教育科研的改革与实践,从学生身心发展的高度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探求、感悟、反思,时刻告诫自己要追求卓越。
二、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深化扎实自身的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水平
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努力学习系统的专业知识、教育科学知识,不断深化扎实自己的专业知识,丰富自身的人文底蕴。积极投入教育科研,探索规律,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在新课程理论的指导下,汲取身边及培训中教师的先进教学经验、教学思想,并积极用于实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实践、探索、总结自己的教育行为,把自己打造成一个科研型的教师、学者型的教师。
三、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思想品德修养,并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
小学语文课本所选课文内容大部分是向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典范,如革命先烈勇于探求真理,寻求救国救民的故事,仁人志士勇于献身民族的解放、为国捐躯的英雄事迹,还有许多艰苦朴素、勤学苦练、诚实勇敢、助人为乐等德育内容,如果教师缺少这方面的浏览,在讲课过程不能感染学生,达不到动之以情的教育效果。
作为语文教师要对政治、社会事事关心,关注国际国内风云变换的世态,敢于揭批社会上的丑恶现象,见义勇为,见不义敢说敢斗,身教言传,以自己的行动感动学生。教师在讲有关政治思想性强的课文时,摸其声,拟其状,关键处声泪齐下,痛骂喜兴,表于言状,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史知识和文学修养,让学生爱上语文,爱上文学
教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小学语文涉及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诗歌、散文、小说、议论、童话等各种体裁都有,如果教师缺少一定的文史知识,就很难把课讲好。语文教学的目的大致是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二是语文表达和写作能力。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也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获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一方面通过长期的接触,潜移默化的教师身上受到影响,自觉的去寻找教师推荐的课外读物,扩大自己的阅读量,储备自己的知识库,更有可能的是在不知不觉中从教师身上受到的影响效果强烈而持久,并伴随他的一生。就是现在有许多大作家都提到过他们的启蒙老师的原因。
小学语文教师要博览群书,要有良好的读书习惯,喜欢写作,不断地有新作从报刊电台发表出来,如果教师写不出东西,又怎能教学生写出好文章呢?
五、小学语文教师要有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并能在课堂教学中自然而然的引入
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语言文字知识,还要有比较丰厚的自然科学知识。例如:《琥珀》要有生物学方面的知识,《凡卡》要有旧俄时代的历史知识,《冬眠》、《燕子》等要有动物学方面的知识,还有生理卫生、天文地理、民族风情等各方面的知识等等都要尽可能多的储备。因此小学语文课程仅靠语文知识是讲不出精彩的,课文也是讲不透彻的。
六、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学习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并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融入整合
关键词:语文教师;学生;书写能力
近日,笔者在当地一所小学和我所在的学校(高中)做了一次“中小学生书写能力”调查,结果显示:能写规范字的学生不足2%,凡能写好字的个别学生都是曾经参加过校外的书法培训班或现在仍在书法培训班学习的学生。这一调查结果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现在的中小学生书写水平普遍较差;二是学生只要是能去学习写字,都能写一手好字。
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写好字,作为语文老师,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这一责任。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培养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谈几点浅见。
一、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其实每位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写一手好字。写一手好字是一个人的基本能力和做人的基本要求。作为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写好字的重要性。一是写一手好字,能得到老师的赞赏、同学的羡慕;二是写一手好字在中考、高考中能助你一臂之力。更重要的是:字是一个人的门面,字写得好坏能体现一个人的素质和涵养,正所谓“字如其人”;写一手好字能成就事业、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多一条出路。学生懂得了这些,认识到写字的重要性,自然会对书法产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要想学、好学,再加上教师因势利导,书写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调动起来了,写一手好字就走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二、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写字规范与否对学生书写习惯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实践证明,很多写字好的学生,大多是在他的学习生涯中遇到了一位或几位写字好的老师。然而,由于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应用,现在的教师大部分不注重手工书写,自身的写字水平较低,在课堂上要么不用板书,要么板书潦草,字迹零乱,作业批语书写随意。久而久之,学生受到不良的影响,书写自然不会
规范。
因此,作为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无论是课堂板书,还是作业批改,一定要书写规范,给学生起模范作用,引导学生正确练字,形成良好习惯。当然,教师要给学生做好示范,首先自己要有过硬的写字功底。这就要求教师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自己应不断地学习,练习写好规范字,并把学生写好字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加以
重视。
三、严格要求学生写规范字
长期以来,由于对写字教学的不重视,学生书写水平普遍较低,教师对学生的书写过于迁就放任,对学生的书面作业、试卷等,只求写得对,不求写得好,所以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导致学生养成了不良的书写习惯。这个责任完全要由语文教师、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师来负。作为语文教师,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应该对学生写规范字进行严格要求。从写字的姿势、执笔、运笔的方法到笔画笔顺、间架结构、每个字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位置比例关系等进行要求,对难写或易错的笔画应多加指导。同时,教师要对学生平时的作业书写严格要求,平时考试要对卷面的整洁、书写的规范程度给予一定的分值,甚至可以在语文试题中加入5~10分的写规范字的考题,以引起学生对写字的重视。只有对学生严格要求,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才能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
四、把写字教学贯穿于语文教学之中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书写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培养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写字能力”,“要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这就要求语文教学一定要注重培养和强化学生的书写能力。我在平时的语文教学别注重学生写字能力的培养,具体做法可以概括为“三个一”。
1.每节课上“写一个规范字”
每节语文课前,我利用2分钟时间教学生写一个规范字。首先是教师示范,然后对这个字的笔画组成、间架结构、部件组合、笔法规则进行分析,最后要求学生仿写五遍。这样一来,学生基本能对这个字的规范书写彻底掌握。如果所有的语文教师每天都能在语文课上教会学生写一个规范字,一年至少能教会200个规范字,一个学生从小学一年级起到高中毕业就能学会2400个规范字。一个人如果能写2400个常用规范汉字,那他就能成为一个“小小书法家”。
2.每周“练一页书法练笔”
我的学生每个人手中都有一本钢笔字帖、一本田字格写字薄。在一周内的语文课上学习了5~6个规范汉字,要求学生必须认真写在写字薄上,同时要在字帖上精选其他常用字认真临摹练习。每周写一页,星期五作为当天的作业收交上来。对于学生交上来的作业我都要认真批改,开始阶段重点纠正基本笔画的写法。笔画特点掌握之后,再重点指导间架结构的安排。同时,只要学生写的有进步就及时鼓励。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高涨,写字水平也在不断地
提高。
3.每学期“举办一次书法比赛”
经过一学期的练习,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写字技巧,有了一定的写字功底,大多数学生能写比较规范的汉字。这时在第十八周左右举行一次钢笔书法比赛,作为对本学期写字教学的检查和总结。比赛结束后,组织评委认真评比,并给予学生奖励。将评选出的部分好作品推荐到校报及县市级报刊杂志上发表。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书法的积极性,又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其实,在整个书法学习过程中并没有占用学生太多的时间,只是把书法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小小环节,使之常态化。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只要用心去做,只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就可以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字写好了,就为他们进一步从事书法创作奠定了
基础。
总之,无论是新课改要求,还是社会的需要,都迫切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重视书写训练,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书写技能。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任重道远,时不我待。
参考文献:
【关键词】素质教育 中学语文 教学能力
在国家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尤其是中小学阶段是实施的重点时期,因为这个时期的教育对于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培养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中学语文作为学生主要核心课程之一,在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方面具有突出的贡献,而且语文课程学习对于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培养都有实践性的意义,所以受到教师和家长的一致认可,而我们在把所有的目光全部投放在学生身上的时候,对于教师的语文教学能力的关注程度却下降了,虽说教育的核心主体是学生,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的是一个组织教学和引导者的角色,但是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是绝对不可以忽视的。所以针对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谈论和思考笔者进行简单的阐述。
从目前大多数官方数据显示来看,在中学语文教师队伍里,教师的来源主要分为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类是毕业于师范类院校的中文专业,这类教师在基础学历上主要有大专和本科两个层次,对于中学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升学压力的增加使得很多教师不得不继续深造,获得本科学历。第二类是毕业于非师范院校的中文专业,这个群体来源基本上都是本科学历教师。第三类是从其他专业教师转入语文教学行列的教师,这一方面和学校的发展规划有一定的关联性,属于学校教学工作的需要,另外一方面也和教师的教学兴趣有一定的关联性。上述三类语文教师来源是目前大多数地区中学语文教师的组成类别,相比较而言,城市当中语文教师在学历上较高、来源上更简单,而乡镇中学语文教师的基础学历相对较低,且来源多样化。语文教师队伍的多元化对于整体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而言存在培训上的差异性,也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和管理带来不便。虽说学历和教学能力并不能直接划等号,但是对于教师整体学历的提升和教学能力测试,对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还是有一定效果的。
针对这些现实问题,笔者认为在提升学生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的过程中,我们要想让学生掌握更多更全面的知识,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作为语文教师就必须首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具体表现在:
首先,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加强信息沟通和学术交流。目前大多数中学教师因为工作压力较大,很少有时间能静下心来从事教研工作,而教研是给教学注入动力的源泉,也是教师转变教学思维和更新知识的重要环节,任何一个教师都不可能把自己在学校学习到的知识受用一生,尤其是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更是如此,我们只有在教学工作中,不断的总结,不断的去学习新理论和新方法,才能使自己有所突破,所以加强信息沟通和学术交流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各个区县、市教育局及省教育厅,定期都会举办一些培训,并通过网络的方式把这些新知识和新理念带给普通老师,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及时的揣摩和调研,把这些理论知识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应用于实践中,更好的为语文教学工作所服务。
其次,积极申请从事教学研究活动。每年区县教育系统都会针对一线教师组织各类教学课题的申报,这些课题都是紧密围绕一线教学展开的,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我们更应该把自己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自己的想法形成文字撰稿,并组建学术研究团队,大家集思广益,发挥每一个人的特长,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把自己在教学中实际遇到的困难进行分析探讨,找到解决的办法。
其三,主动加强自身业务素质培养。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育与教学正孕育着一场深刻的变革。要确保素质教育与新课改实验的顺利进行,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首先要从思想上、教育观念上进行彻底变革,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所以教师要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主动完成学历上的提升,一方面利于自己今后的发展,另外一方面学历提升的过程也是一个完善自己知识体系和开阔视野的过程,教师在学习中,不断的思考和探索,对提升实际教学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最后,参加教学名师教学示范对于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也很重要。基本上一些具备条件的地区,每年都会把本地区一些在教学方面表现突出的教师组织起来,进行各学科示范教学,这个过程对于其他教师而言,一方面可以通过观摩寻找自己与其之间的差异,对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时进行改正和弥补,另外一方面,也是一个教学对比的过程,每一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有它的优点,我们在教学中需要汲取他们的优点为自己所用。
综上所述,中学语文教学是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课程,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我们需要做的不单纯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需要把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兴趣培养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上,而这些工作的完成都离不开教师自身能力的提升,所以作为一名好教师,只有不断的学习和思考,才能不断的为学生提供精彩的课堂教学,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真正成为一名好教师。
参考文献:
[1]金建斌.转变观念,促进说话能力的发展[N].安徽经济报.2000.
[2]谢湘.素质教育关键在老师[N].安徽经济报.2000.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教师;因素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在于“效益”。对于学生,有效教学即通过教师的教学要能够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学有所悟,学有所乐;对于教师自我,有效教学也要能让教师感到拥有教学的成功感与幸福感。所以,教学效益产生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教师在整个教学中起着领导者组织者的作用。教师如果忽视自身的一些对教学不利的因素而盲目开展教学就会使得教学低效甚至无效,当然也就谈不上教学的效益。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由于对自身因素认识不足,导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行为效率不高,影响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开展。那么,哪些教师因素会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开展呢?通过过笔者前期的调查与分析,发现以下教师因素会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益:
一.教师的教育观念
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观念直接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大小。一位教师是否能够全面正确理解国家的教育方针和路线并把它实施到教学行为中;他是否树立了主体性教育观念、素质教育观念、终身教育理念和创新性教育理念;他是否具备改革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效益意识等;他是否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学生健全的人格;他是否认为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生存比教给学生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等等,这一切都会影响到一个教师的教学行为。因为人的很多行为都是在观念支配下产生的。对于小学语文教师,尽管已经融入到语文新课程改革中,也接受了各种各样的培训,但他们的很多教育观念并没有发生一些实质性的变化。特别是一些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依然不能把主体性教育观念实施到行动中,依然以教师讲授为主,以传授知识为主。而对于国家的一些教育方针很多小学语文老师并不十分清楚。出现这样的现象不仅有教师对教育观念的理解不深入的原因,还有跟理念与落实存在差距有一定关系。小学语文教师只有深入理解并践行这些教育理念才能为开展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保证。
二.教师的科学文化水平
教师的科学文化水平与教学有效性的关系很大。教师的文化水平主要表现在教师的知识结构,具体包括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相关学科知识、实践性知识等。这些知识与学生的学业成绩存在重要关联,特别是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实践知识相当重要。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语文学科知识可以说是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必须条件,是有效教学开展的基础;实践教学知识是必要条件,是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保障;相关学科知识是补充条件,是开展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纽带。
小学语文教师的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是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的基础。这些语文学科知识包括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论、语文教学论、语文教材、语文教育思想史、修辞学、语言学等方面的知识。很难想象一个对小学语文学科毫不了解,没有丝毫语文专业知识的教师可以把小学语文教好。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药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掌握深厚的语文学科专业知识,并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才能使教学达到真、善、美的境界。除了语文学科专业知识外,教师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也很重要,因为这些知识能够指导教师针对学生的思维和心理特性开展有效的教学行为。很多教师虽然经验丰富却不受学生的欢迎,原因就在于他们不具备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或者具备了但不会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教学的“有效”就是教育学、心理学的普通原理与具体学科相结合的结果。小学语文教师除具备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外,还要有相应的实践性知识。关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尽管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认识,但都强调是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体验、处理各种情境、困境等方面自我洞察与反思得出的用于解决实践问题的知识。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实践性的知识是要在长期的教学中不断体验、洞察、反思,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智慧,这样才能达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在现实教学中,单说小学语文教师的处理课堂实践的教学智慧是不够的,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总结与反思,提高自身的实践素养。
三.教师的教学能力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有效性,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规划设计、组织管理、动手操作、评价与反馈、控制与调节理解交往等实际的本领和才智,教学能力与教学有效性的关系非常密切。一个语文教师仅有深厚的语文学科专业知识而不能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是很难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的。如果一个教师具备高智力却没有钻研教学的能力,不具备现代教师应具备的教学技能,那他的教学要达到有效是会打折扣的。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教学能力主要表现在对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的理解与处理、教学设计的适度与优化、教学目标预定与达成、教学过程的调节与控制、对学生的评价与反馈等,这些在课堂教学中都是需要教师用教学技能来解决的。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对小学语文教材的研读不到位,导致教学设计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达成之间存在差距,对学生的评价与反馈缺乏针对性,教学方法单一,对学生的评价与反馈缺乏针对性,不能及时处理课堂教学中的突发事件等,所有这些都在考验教师的教学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教学能力呢?关键还在于教师自身,要有不断充电的勇气,努力更新自己的各种素养、能力和技能,同时积极主动与同行行、专家沟通,听取有利于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开展的建议,不断完善自己。
四.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关于效能感在心理学上是把人对自己进行某一活动能力的主观判断称为效能感的,效能感的高低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认知和行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主观判断。这种判断,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对学生的指导等行为,从而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很多研究已表明,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与教学的效果密切相关。教学效能感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个人教学效能感和一般教学效能感。个人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教学任务、能否教好学生的主观直觉与信念;一般教学效能感则指教师对教与学的关系、对教师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的一般看法和判断。教师自我效能感对教学有效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是通过影响教学目标的制定进而影响教学的有效性。二是通过影响教学的策略进而影响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效能感越高的教师,他制定的教学目标和运用的教学策略越具有挑战性,越能激发教师教学的动力。相反,教学效能感低的教师往往倾向于认为自己的教学不能达到预期目标,哪怕有效的策略也不愿去尝试,逃避改进教学,因而很难达到教学的有效性。对于小学语文教师,他们总认为学生还小,设定太高的目标不仅学生达不到,自己也没必要。尽管新课程改革让很多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上都有一些改变,但由于教师本身对教育教学的认知不充分,对自我和学生期望的设定不够准确,导致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偏低,极大影响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决定了教师个人的应激程度、焦虑反应等身心反应过程,进而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正确认识到自身的这些因素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积极主动避免或改进不利因素,真正从观念到行为的具体实施,那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一定会达到有效这一目的。
参考文献:
[1]程红.论教学的有效性及其策略[J] .中国冶金教育1998(2):85-88.
[2]周倩妍.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实施[J].教育研究小学时代2011(21):8-11
[3]高申春.人性辉煌之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259.
[4]党彩萍。教师自我效能感对课堂教学的影响[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3(6):135-137.
关键词:小学;教学;课堂
2013年元月份,我有幸参加了全国中小学教师网络培训。给我们所有的骨干教师一次及时的充电、洗脑,是实实在在给骨干教师发了一次福利。纵观整个培训过程,是科学合理、有严密组织、有具体任务、有明确要求的全程培训。为了能把“国培计划”落到教育教学工作中,现将本人参加培训学习的感悟总结如下,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整合教材,和谐课堂
常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此理一点不假。通过参训,我从名师专家的诱导中领悟到,教材是学本而不是教本,教材是蓝本并非圣旨;教改势在必行而非雁过无迹,教改是循序渐进而非一蹴而就。学生之所以如牛一般撵不动,是因为我们没有用绿草去喂;学生之所以远离我们,是因为我们没有把他们看做自己的孩子。也就是说,我们奢望不了天上掉下教育教学的馅饼,但是我们可以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学生为本,以教材为源,以多方力量为推动器,农村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照样可以熠熠生辉。
参加工作以来,已有多个年头了,在这期间,我迎来了一批批满脸稚气的娃娃,经过自己的悉心呵护,教导,看着他们一个个长大,怀着感激、崇敬和眷恋走出这曾经嬉戏过、奋斗过的母校,我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和快乐。教师这份工作,我从来没有把它当作一份负担,而觉得它是我教学工作中最有意义事情。为此,我认真钻研管理业务,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对他们施以厚爱,寄予厚望。多年来,班级工作井然有序,创建了良好的班风、学风,受到学校、家长、社会的好评。如果我们用心寻找到各种教育教学资源交叉的点,那个点即是开启学生心智的金钥匙,进而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无限的知识将迎着方法之刃而解。
二、专家引领,困惑化解
作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我有这样的经历,新课标研读了,文本钻研了,教学参考书琢磨了,学生实际一一掌握了……就像该做的工作都已经到位了,就是教育教学的结果与理想差距太大。于是心生许多的困惑和诸多的企盼,如谜团一般黏在心头,萦绕脑海久久不散。深究其因,不是农村小学生中缺少千里马,不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与伯乐无缘,也不是农村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资源匮乏……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在参训期间,自始至终以一个小学生的身份,用心聆听了各位名师专家的循循善诱,心底谜团茅塞顿开。
一位同事问我:“你为什么能把班级管理得那么好呢?”看着他一脸的疑惑,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凭我的人格魅力,凭我一颗热忱的心。”回答完毕,我才觉得有些冒失,和同事谈话,怎么能用“人格魅力”这样高尚的字眼。同事听了我的回答,先是一怔,随即不住地点头,投来赞许的目光:“我认为很有道理。”是呀!这是我的心里话,我一直是这么认为的,我也一直是这么做的,我问心无愧。我觉得“发展能力,增强人格魅力,提升管理艺术”是做好这一工作的关键。
三、亲历科研,达成共识
农村小学似乎都有这样的现象,教研计划遍地开花,教研总结硕果累累。可真正能落实的教研实施过程却微乎其微,原因之一是思想认识不高,虽然口中不说,但心知肚明地认为教研是走过场、是负担的不是个别,甚至是能左右一所农村小学的主力军。其二是借课时多、任务重之口,把教研工作搁浅。再三就是即便也开展了教研工作,但碍于种种面子,教师主体剖析不深,反思无力,关键问题一笔带过,无关紧要的却大书特书。同伴互助往往流于形式,好话一大箩筐,却隔靴搔痒,抓不到点子上;建议轻描淡写如打水漂,击不中要害,生怕揭了别人短丢了自己的“铁饭碗”。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叶子”说得真好,我们教师亦如此。知道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算是正常人,而能引发出到达罗马的皆是过五关斩六将的能人,就不再是凡人所见啦。这次参训中受益匪浅,因为每个人的言谈举止,都是语文教育教学的活教材,都散发着祖国母语的芳香,都是语文教师最值得汲取的营养,也都是“国培计划”灵魂的彰显,更是我们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提升素养的灵感源泉。俗话说:一位好校长领出一所好学校,一位好老师就该辩证地看待问题。也正如一位成功人士所说“我之所以能成功,得感谢在我跌倒时踢我一脚的人”。
我也知道,学校赋予我骨干教师的称号,它不仅是一种荣誉与肯定,更主要的是一种责任,是对我以后工作的鞭策,这也是我本次参训后的提高与认识吧。因此,在教学工作中,我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以外,还会发挥自己的骨干教师作用,努力做到:
(一)带头学习新课程标准,努力钻研新课程教育理念,及时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二)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关注教法和学法,努力把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在第一位。
在当前课改形势下,进一步对中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实验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是亟待解决的课题,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自新课程改革实验在广东省实施以来,肇庆作为广东省的实验区在语文课程改革方面已经走过十年,这十年改革究竟有没有成效呢?笔者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较深入地了解了肇庆市语文课程改革的实施情况,调查问卷共回收教师问卷86份,学生问卷98份,调查对象涵盖了肇庆市的各个县市和乡镇。从问卷中反映出的肇庆市语文课程改革方方面面的问题,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教师和学生对新语文课程与教材的适应情况
新的语文课程改革在理念、内容、措施和方法等方面都突破了传统课程的概念框架,可以说实现了一种课程发展的“范式革命”。那么,语文教师作为教的主体、学生作为学的主体,对新的课程变革有什么感受呢?他们对新语文课程和语文教材的适应性又如何呢?具体请参见表1和表2:
表1 教师对新语文课程与教材的适应
调查数据显示,98.8%的语文教师表示能适应新的课程改革,只有1.2%的教师不能适应;有97.6%的语文教师能适应新的语文教材,只有2.3%的教师不能适应。这种情况说明绝大多数语文教师认为自己能够基本适应新课程在教学观念和教学实践方面带来的挑战,能够按新课标的要求调整自己的教学,适应课程和教材的变化。当然,绝大部分教师都表示能基本适应,认为很适应的比例分别只有18.3%和20%,这说明新的课程改革给语文教师带来的挑战和冲击还是偏大的。
表2 教师和学生对新教材难易程度的评价情况
从调查数据来看,教师认为新教材偏难和难的达到47.1%,学生认为新教材偏难和难的达到35.7%;教师认为新教材难易适中的只有50.6%,学生认为新教材难易适中的占62.2%;教师认为新教材容易的只有2.35%,学生认为新教材容易的只有2%。这组数据说明新教材给教师和学生带来的挑战比较大。
二、教师教学观念与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变
教与学的理念、内容与方式的变革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所在,衡量课程改革是否真正在实施,最根本的是要看教室里课堂上所发生的变化,也就是说,要看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如何变化,学生的学习活动、学习内容和方式是否发生了变化。为了解教师教学观念与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变,笔者对教师和学生分别设计了3个项目进行调查,具体结果见表3和表4:
表3 教师教学观念与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变(教师问卷)
调查数据结果显示,“您认为本次语文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目标是否能实现”一题,62.1%的语文教师认为创造条件可以实现, 31%的语文教师认为受条件限制而暂时不能实现。对于“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等学习方式”, 57.8%的语文教师认为创造条件可以做到, 25.3%的语文教师认为受条件限制而暂时不能做到。对新教材的使用,语文教师已经突破了原来那种原封不动教教材的做法, 36.5%的语文教师完全能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对语文教材进行不同程度的调适, 44.7%的语文教师通过创造条件可以做到对语文教材进行调适,不能调适的只有18.9%。
为了解教师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转变,笔者针对较以往新增的“口语交际活动”和“综合实践课”对学生进行了调查,具体结果见表4:
表4 教师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转变(学生问卷)
表5 语文教师的讲课内容情况调查
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在“老师是否带你们进行口语交际活动”一题中,有59.2%的学生回答老师偶尔进行,32.7%的学生回答老师从来没有进行口语交际活动,只有8.2%的学生回答老师经常进行。在“老师带你们上综合实践课吗”一题中,有41.8%的学生回答老师偶尔进行,有54.1%的学生回答老师从来没有上过综合实践课,只有4.1%的学生回答老师经常进行。在“老师使用讨论教学吗”一题中,有64.3%的学生回答老师偶尔进行,经常进行讨论教学的有26.5%,只有9.2%的学生回答老师从来没有进行过讨论教学。有73.5%的学生认为老师重视语文素养的提升,注重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培养,只有26.5%的学生认为老师只讲与考试有关的内容。
这组数据反映出新课程改革让语文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都有一定的变化,当然,没有变化的语文教师也不在少数。开放题中,有学生说“在语文课上老师比较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老师上课比之前有趣多了。”“语文老师比以往更注重培养语文能力。学生有更多机会动口、动手、动脑。” “改革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兴趣,增强学生语文综合能力,而不是单单提高应试能力。”“老师更加注重研究性学习。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为了解语文教师心目中一堂好课的标准是哪些,笔者设计了八个选项调查,回答情况见表6:
表6 您认为一堂好语文课的标准是(教师问卷)
在语文教师的心目中,一堂好的语文课的标准依次为:抓住语文教学特点,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学生参与广泛,师生交流充分;学生自主思考,探究学习;语文基础知识扎实;课堂气氛和谐、民主;组织合理,方法灵活多样;课堂秩序井然;教师讲授准确。
从以上语文教师心目中的好课的标准看,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已经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接轨,力图摆脱传统语文教学强调书本知识传授、强调教师主导教学等倾向,“课堂秩序井然”和“教师讲授准确”已经不是语文教师心目中一堂好课的主要标准。
为更进一步了解语文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真正在转变,笔者设计了五个项目对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见表7:
表7 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对待学生的态度转变(学生问卷)
调查数据显示,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对待学生的态度确实发生了转变。8.2%的学生回答说老师经常要求他们动手操作或参加实践,有51%的学生回答说老师偶尔要求他们动手操作或参加实践。77.6%的学生回答说老师经常使用投影、幻灯、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96%的学生回答说老师经常或偶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有75.5%学生回答说老师在决定教什么和怎么教的时候经常或偶尔征求过学生的意见,有99%的学生回答说老师在课堂上能够理解学生的观点。
开放题中,学生说:“语文课堂上老师注意拓宽我们的思维,有利于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与口语能力。让我们能够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表达自我,不被条条框框所限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改善交际能力。提高个人文化素养。”“学习语文更加轻松,上课更活跃,兴趣提高了。”“现在的语文课堂能让我们开放自主地学习,给了我们更多的学习自由和更大的学习空间。我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了,也更能促进自身语文素养的提高。”“语文课程改革使得整体对语文的认识发生了改变,让我更深刻地在生活的各个领域更有效地与该学科联系起来,更加宽松的课堂环境,更加活跃的课堂氛围,让我能够在课堂上收获更多,拓展思维空间。在质的方面提升了我的文学修养。”“现在的语文课发挥了个人的主动创造性。促进师生、同学之间的交流,有利于相互了解。使我更加积极主动学习语文,阅读课外书,开阔视野。”
三、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的语文课程改革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表8 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情况调查
调查数据显示,学生喜欢的语文学习方式依次为:①与同学交流讨论,占49%;②听老师讲课,占35.7%;③自习和作业,占10.2%;④自己预习复习,占9.2%。从语文学习方式看,与同学讨论交流的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从作业形式方面看,学生喜欢的语文作业形式依次是:①阅读图书和查阅资料,占62.2%;②其他,占16.3%;③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占12.2%;④社会调查,占11.2%。很明显,学生最喜欢的作业形式是阅读图书和查阅资料。可以说,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个性化和多元化,学生可以去图书馆阅读图书,可以上互联网查阅资料、收集信息,学生已经不再像以往那样通过简单的训练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而是通过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得出结论等一系列的活动获得能力和素质的全方位提高。学生普遍认为新的语文课程改革给他们带来了很多的收获: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学会了交流和合作,学会收集和处理信息,更喜欢学习了。“培养了我们全方位的素质,减轻负担,激发学习兴趣。”“从应试教育到更注重实践、观察、理解能力。开放思维,增长见识,开拓视野。提高了课外阅读能力。能快乐地学习语文。”“积极性提高了,思维能力更活跃了,口才有点变好。拓展了阅读范围;更能提高学习兴趣。”“语文课程改革脱离了照本宣科,盲目追求标准答案,使得学生们的思想得到自由发展,不被传统条条框框所约束。对于我个人来说,课程改革给了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这要求教师有自己的想法,不要被教材牵着走,并且也注重培养阅读思考能力,提高语文素养,有很多以前不敢想的想法通过语文课程改革而得以表达。我觉得,语文课程改革带给我最大的好处便是想我所想,写我所想,说我所想,真实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四、教学评价的变化
评价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证。传统的语文课程评价,多数为总结性评价。这种评价体系重视对学习结果的评价,忽视学习过程和学习体验;重视对知识与技能的评价,忽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重视对既定目标的评价,忽视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发展。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动态的、发展性评价,建议打破单一的量化评价方式,注重质性评价;强调淡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突出其激励与反馈功能,以评价促发展,以评价促改进。那么,在肇庆市的语文课程改革中,教学评价改革的情况又是如何呢?为此,笔者分别在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中设计了三个选项,调查结果请见表9和表10:
表9 语文教学评价改革情况(教师问卷)
表10 语文教学评价改革情况(学生问卷)
表9显示,只有11.9%的教师认为新课程所倡导的评价理念和方式完全可以做到;绝大多数的语文教师认为受条件限制暂时还不能做到或要通过创设一定的条件才可以实现。但在对学生语文成绩实际评价时,有50%的教师对学生语文成绩的评价方式是“平时表现为主,参考考试成绩”,这说明虽然新课程所倡导的评价理念和方式暂时还很难完全实现,但教师们已经在向新课程所倡导的评价理念和方式靠拢,在实际操作中已经逐渐有所变化。表10中针对学生的一题“学校和教师对你们的评价方式是否有改变”,有69.4%的学生认为有所改变,这个结果也印证了表9中的结果。
表9和表10都显示,语文教学评价仍然主要依靠考试这种评价方式,使用成长记录袋作为评价方式的只有5.1%。也就是说,语文教学评价仍然注重的是结果性评价,忽视过程评价,评价方式还是比较单一,评价机制没有根本性改变。在开放题中,很多老师说:“在现实中,考试成绩仍然是学校的最高目标,教师仍在为‘分数’而疲于奔命。” 有一位老师说:“我个人感受最强的、最矛盾的是关于评价制度。新课标在评价部分所提倡的,我们在操作时并没有太多的改变,依然沿袭之前的以书面考核为主的形式。为了保证学生的考试成绩,课堂教学还是放不开、放不下,可以省略的或不讲的内容,我们不敢也不舍得不讲。所以,课标不管怎么改,评价制度不变或不大变,我们的课堂无法有大的变化。特别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感觉不但讲求‘素质教育’了,还舍不得放弃以前的‘应试’,反而等于双重任务,学生、老师更辛苦了。”
五、语文新课程改革遇到的主要困难
表11 语文新课程改革遇到的主要困难(教师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