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1-21 23:31:1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求职信息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7.077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随着高校不断扩招,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在不断增加。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信息资源中心,有深入必要研究面向职业需求的读者信息服务,分析图书馆可以提供的信息服务内容和实现途径,这将是其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1高校图书馆提供面向职业需求的信息服务现状
当前,有学者对图书馆开展面向职业需求的读者信息服务进行了初步研究。如谭世芬认为图书馆为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的内容包括就业政策信息服务、社会需求信息服务、就业方法信息服务等方面。方波等人通过问卷调研发现高校图书馆开展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在就业服务理念、就业信息资源建设、就业信息服务和图书馆网站建设方面存在不足。漆俐红等则提出目前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的就业信息服务还处于探索阶段,就业信息不够系统、集中而难以查询;没有建立相关的信息网络;没有配备相应的信息咨询人才等使得其对大学生就业的指导性、实用性不强。
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图书馆已经对职业信息服务有所重视。如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提供的职业信息服务包括:职教信息、自建的黄炎培职业教育资源、本校专业特色的名师讲座、职教链接,也购买了一些职业培训数据库如职业全能数据库,涉及的职业信息服务方式和内容也较为全面。但多数图书馆提供信息服务的网站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布局较为分散,服务方式较为单一,未建立职业信息服务的统一平台,提供一站式服务。
2高校图书馆提供面向职业需求信息服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1图书馆提供职业信息服务宏观环境的必然要求
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规模也在不断扩张,然而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却难以同步提高,许多毕业生面临就业难的“窘境”。究其原因,一方面,企业用工需求整体不旺,符合毕业生期望的职位更加不足;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意愿等同市场需求不适应的矛盾,短期内难以缓解。因此,为提高毕业生就业率,高校需要建立全面的就业指导体系,图书馆也需要提供完善的职业信息服务。
2.2图书馆提供职业信息服务的可行性
之所以选择图书馆提供职业信息服务是因为:首先,图书馆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强调以人为本、服务至上,为用户提供满足职业需求的信息服务是图书馆其义不容辞的责任。
其次,图书馆具有强大的信息资源,丰富的数字馆藏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完善的信息与共享平台可以为就业信息的提供支持。最后,图书馆具有专业的信息团队,在职业信息搜集、分析、处理、检索方面,具有其独特优势,可以全面获取和了解用人信息、招聘信息和企业需求,并对信息资源进行二次、三次开发,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信息服务。
3高校图书馆提供面向职业需求的信息服务内容
图书馆在开展面向职业需求的信息服务时,不仅要重视毕业生择业期的信息指导,更要帮助学生在一入校时就树立职业意识,不断积累和培养职业综合能力,为其提供专业的、持续的、全面的职业信息服?铡C嫦蛑耙敌枨蟮耐际楣荻琳咝畔⒎?务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3.1建立专业知识库,形成自身特色馆藏
高校图书馆要根据教学科研的需求和专业建设发展,结合就业需求和职业发展需要,开展专题特色资源建设,不断补充和建设,长期积累以形成专业知识库的专题特色信息资源优势。知识库收集该院校重点特色专业的论文、专利、著作、图片和视频以及学生和教师的优秀设计作品等类型的信息资源。图书馆可以通过主动征集、问卷调查、书目推荐、网络书评等方式收集师生信息需求,真正将用户所需的专业资源纳入馆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价值,同时可以采用云图书馆的理念,与其他高校图书馆实现更广泛的知识资源共享,服务于更多用户。
3.2建立完善的职业信息资源平台
建立完善的职业信息资源平台主要包括:(1)设立就业资源阅览室。主要存放有关大学生就业的图书、期刊、报纸和有关的资料汇编,并进行分类排架。(2)建设专门的求职信息网站。图书馆可以利用自身的信息搜集能力,广泛获取网络信息资源,并进行信息筛选与核实,再运用专业的信息组织方法对资源进行分类,设计相关模块做成特色资源,并实现信息导航服务。(3)个性化的职业信息咨询服务。图书馆可以设置职业信息咨询馆员,借助于图书馆BBS咨询、FAQ、电子邮件/电话咨询、表单咨询和实时咨询(微博、微信、QQ等途径)开展个性化的职业信息咨询服务。(4)主动的信息推送服务。图书馆可以利用已有用户行为数据,构建用户兴趣模型,进行个性化的信息推荐。
3.3开展丰富的职业素养培训
开展丰富的职业素养培训是提供面向职业需求的信息服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校图书馆开展职业素养培训主要包括:(1)建设专门的职业素养专业教研室。开设职业素养教育课程,设计全面丰富的职业素养教材,聘请专业职业培训教师,开展职业生涯教学工作,多途径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与能力。(2)开展丰富的职业培训活动。如可采用高校联办、校企合办、小型多场的形式举办各类招聘会,求职达人的真人图书馆,名企职业指导,经验讲座,与本校其他就业指导部门合作举办各种类型的求职技能大赛,成立专门的求职技艺学生社团等。(3)开辟职业素养实践基地。图书馆还可根据本校自身特色专业,联合各省、各地区公司、企业、社区等部门,参与其所在地区的经济建设活动,积极构建校企合作交流平台,帮助学生不断开拓就业实践基地,图书馆也可向用人单位提供文献传递和信息咨询服务。
4高校图书馆提供面向职业需求的用户信息服务的实现途径
4.1提高图书馆员的信息服务素质
图书馆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因此要做好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有计划、有目标的实施人才战略。首先要建立准入制度,在人员能力、学历、专业、职称和年龄等方面要有较高的标准,保证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其次,加强职业信息服务人员的职业培训。图书馆职业信息服务人员需要具备以下素养:(1)专业的职业指导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包括职业心理咨询、职业指导专业背景,致力于职业信息分析和就业指导研究;(2)信息能力,包括信息获取能力、信息管理能力和信息利用能力等;(3)公关能力,能够主动与用人单位、其他部门建立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保证信息服务质量;(4)包括计算机能力、外语能力在内的其他能力。最后,完善职业信息服务人员的考评制度,以此调动服务人员的积极性。
4.2重视用户职业需求分析
图书馆拥有长期专业化的信息需求分析经验,可以建立专门的职业信息需求调研组,由不同领域不同方向的信息研究与利用的专家组成。职业需求分析主要包括企业岗位需求分析和师生职业信息需求分析两个方面:①企业岗位需求分析,主要是通过调查、收集和整理企业招聘信息和人才市场需求热点,对有关岗位的人才需求、技术要求、能力要求进行广泛调查,向学校师生提供社会岗位需求报告,为学校教学改革、实习设置提供参考依据;②师生职业信息需求分析,通过各种方式主动收集师生职业信息需求,并将其汇总、归纳、整合、分析,撰写师生就业信息需求报告,并提交图书馆采访部,作为职业信息资源馆藏建设依据。
4.3积极搭建校企合作桥梁
图书馆作为学校信息中心,应该主动了解和适应企业需求,为学校实现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校企合作搭建桥梁,使双方在合作中互惠互利,不断开发校企合作新模式,使合作更加深入和广泛。图书馆在搭建校企合作桥梁的过程中可以从人才培养、信息共享、企业文化、科技成果四个方面着手:(1)在人才培养方面,图书馆应与企业加强合作,深入了解企业需求,进行课程实习和岗位培训,使学生具备岗位需求的技术能力,与企业共同构建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委托培养、联合培养、人员交流等形式,为企业培养优秀人才。(2)在信息共享方面,首先图书馆可以利用馆藏信息资源及时向企业提供市场和政策信息,课题咨询、远程信息查询和传送,发挥竞争情报优势,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企业也可将其人才需求信息直接反馈给图书馆,保持职业信息的传递与流通。(3)在企业文化方面,图书馆可以充分发挥其文化功能,广泛收集企业信息,挖掘企业文化精神,编写企业发展史,为职工进馆开辟绿色通道,丰富职工文化生活,促进企业文化建设。(4)在科技成果方面,图书馆可以构建本校的?<铱夂涂萍汲晒?信息库,为企业提供其所需的专家服务,特别是属于本校特色专业范围的研究成果,及时向企业进行宣传和推荐,真正应用到实践中,实现科技成果转化。
您好!
我叫XXX,男,20岁,XX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系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专业XX届毕业生。今天很荣幸能来到贵单位参加应聘,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在贵单位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下面根据自己的情况,特向贵单位作一番自我推荐。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而则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的我,深刻的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再得于父母的教导与期望,从小我就有一种能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精神。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基于此,自进入大学以来,我努力学习,并从各个方面锻炼和提高自己。首先,我一直将自己的专业学习放在首要位置,通过学习,掌握了许多关于自己专业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且考取了电工操作证和继电保护员证两个专业资格证书。在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在班级积极为同学服务。此外,我还积极地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抓住每一个机会,锻炼自己。大学期间,我深深地感受到,与优秀学生共事,使我在竞争中获益;向实际困难挑战,让我在挫折中成长。祖辈们教我勤奋、尽责、善良、正直;中国人民大学培养了我实事求是、开拓进取的作风。我热爱贵单位所从事的事业,殷切地期望能够在您的领导下,为这一光荣的事业添砖加瓦;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学习、进步。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人,幸运垂青执着追求的人。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我不一定是的,但我会继续努力、不断进取、日致完善。请接受我诚恳的应聘信,诚挚的希望领导能给我这次机会,企盼佳音。谢谢!
祝愿贵单位事业蒸蒸日上!
2003年,我到先生生前任职任教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进行博士后的学习与研究,有幸选中的导师就是丁淦林先生。
在两年的在站学习研究以及从那时到他离开我们的日子里,我获教、受益于先生甚多,其中,“学术研究应求细”的教诲留给了我非常深刻的印象并直接体现在了他对我的最后的学术指导方面。
学术研究:
细节可以做出大文章
我的博士后研究原本想顺着新闻史的路子进行,丁老师告诉我说,有关新闻史的研究目前已经很全面和很深入了,通史、断代史、人物史、地方史、个案史等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局面,而且研究成果丰硕。如果你要继续这方面的研究,必然要走精细的道路。
虽然对任何一门学科而言,求真、求细、求实是最基本的,但对于当今的新闻史研究而言,尤其应该如此。先生以他考证新闻史上的案例,如关于某报人一美元收购一家媒体、民国时期出版的一本新闻史教材中提到的关于新闻教育的一句话等,给我诠释了“求细”之益,现身说法,一言九鼎。
虽然最后我选择了比较宏观的媒体战略研究,但丁老师依然用注重细节的方式来要求我,时刻提醒我多注意细节,并从细节中寻找有意义的突破口,要能够见微知著、微言大义。
比如,他要求我就媒体战略研究,一定不能忽视个例的剖析,要注重典型人物、典型媒介代表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不能用太多的文件或者政策来进行“高大全”的“整合”。按照他的要求,我在研究报告的撰写中基本是宏观与微观结合,在微观方面坚决坚持从细入手,解剖麻雀,把大问题分解为许多细小的问题,通过这些细小问题的研究而展示和诠释媒体的战略。最后,我的博士后研究报告在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书名是《媒体战略策划》。
要特别说明的是,在那个时候,丁老师基本不再给任何人和任何书稿写序了,但他却非常破例地给我的这本书写了序,而且文字的长短也远远地超过了他既往写序的“千字文”范畴,有3000多字。不仅如此,他还专门为我的《媒体战略策划》一书在人民日报发表“传播业管理的新思考”的举荐文章。可能他看重的或许是这部应该是“宏篇叙事”的作品,有比较多的“细”和“实”的内容的缘故。
海外学习:
细节可以解决大问题
当我确定2011年要到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访学并就此事征求丁老师意见的时候,他给予我积极的鼓励并提出了几点非常“细”的嘱咐。事后看来,他的那几个“细则”是我取得访学成果的法典,也应该是针对我访学的金玉良言。
他的几句嘱咐的话是:
不要怕丢人;
不要中国人扎堆;
一定要多与外国人交流;
发挥记者的特长,多写点东西;
多找第一手的资料;
旅游也是一种学习……
多年学术奋斗与追求,已经养成了我不耻下问的习惯,而且无论做事还是做人,我时时处处甘当“小学生”。但出国之后,在与国外学者的交流与交往之中,是不是有个“气节”的问题,是不是有个民族“尊严”的问题,是不是有个“不卑不亢”的问题,等等。我一直受困于这些问题。在出去之后,我有意的按照丁老师说的去做,放下“教授的身段”,只要是学术问题就虚心请教,结果是赢得了许多学者的互信与理解,学到了许多知识,结识了不少朋友。
“中国人扎堆”是个“传统问题”,国人抱团取暖,以老乡、同学、朋友等为中心而展开交往,同时有一种天然的“排外”情结。殊不知这是出去访学的大忌,你不融入人家的环境与情景之中,怎么能够知道人家是怎么一种做法、怎么一种行为、怎么一种模式等等?交流应该是互通有无,要相互作用,中国人扎堆,怎么可能实现与他人的互通呢?
丁老师说,密苏里新闻学院与中国的关系渊源颇深,它是世界上第一个成立的新闻学院,又是最早在中国进行新闻教育的外国新闻院校。密苏里的体系、密苏里的方法、密苏里的内容等为好几代的中国新闻人提供了新闻知识、新闻技能、新闻理念等诸多方面的营养补给,早年中国新闻学界的不少名家都有着密苏里的背景。密苏里新闻学院的第一任院长,也是该院的创院院长的威廉博士在上个世纪初造访中国,在北京大学进行新闻学知识的布道,更是催生了中国的新闻教育,而伫立在密苏里新闻学院大门口正中间的一对石狮子,则是民国时期的一个要员为了感谢密苏里新闻学院对中国新闻界的帮助而特地赠送的。不少早年在中国新闻界有名的人有过密苏里求学的背景,密苏里与中国的关系,是世界上任何新闻院校也比不了的。
他还说,密苏里新闻学院是世界新闻教育的圣地,是一个大的“富矿”,这个矿“品种多,数量大,质量好”,所以他特别的鼓励我“做好功课”,早点成行。
为了使我能够事半功倍,他又细化出了3点具体指导意见:
第一,摸清家底,避免重复劳动。他说,有关密苏里的研究,虽然总体上有欠缺,但许多学者在这方面花的功夫和出的成果并不少,他还列举了五六位在这个领域有研究造诣的台湾、香港学者的名字,让我先了解一下他们的研究成果,看看他们到底做了那些,还需要做那些,这样既避免重复劳动,有可以借鉴别人,节约时间,有的放矢。
第二,优化路径,凡事寻求直达。我告诉他我的行程是上海浦东——美国底特律——圣路易斯。他说你这个行程绕远了,最佳的线路是在洛杉矶、芝加哥转赴圣路易斯,然后由圣路易斯去密苏里大学的所在地哥伦比亚,这是直线距离,底特律靠东,有点过了,要走一段冤枉路,而从圣路易斯到密苏里所在的哥伦比亚小镇,还有近2个小时的车程。他说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因为地理位置和航空公司的线路设置以及出行的时间决定了你必须这样走。
他就此问题话锋一转,说如果你在学术研究中也出现这样的事情,恐怕损失就大了,他千叮咛万嘱咐,让我一定打起精神,在学术研究中保持高度的警觉,一定要“行成于思”,路径选择正确,千万不可选错了路径,也不能在正确的目标之下走曲线、走折线、走环线,一定要走最短的直线,这是学术研究的最讲究的方法。
第三,张开嘴巴,“鹦鹉学舌”。丁老师告诫我说,刚出去的时候会有张不开口的时候,这个时候一定要强迫自己开口说话,而且是专找老外说话,这样语言关过的就比较快。他说“鹦鹉学舌”用在学外语上是个褒义词,语言就是模仿,我们就是要地地道道地学习人家的说话与表达,甚至腔调等,这样才能够说标志的英语,才能为你的交流与学习打好基础。
他还说,旅游也是一种学习,出去了就不要停留在书本上,要做一些实地考察,要广结善缘。如果有条件还要到其他的新闻院校去看看。特别是美国的东部,常春藤的高校比较多而且集中。既然是学习,不妨点面结合,不妨取众家之长。比如美国西北大学的新闻传播教育、哥伦比亚大学的新闻传播教育、丹佛大学的新闻传播教育等都很有特色,把它们的特点和密苏里联系对照起来会有新的视野和新的认知出来。
“张开嘴巴把新鲜的东西吸收进来,用心思考再把有营养的东西进行物质和能量的转化,这样你就会不虚此行。”
成果体现:
细节可以证明你自己
当今世界是“大同”的世界。这个“大同”体现在学界,就是有越来越多的文章是“大同”的,有许许多多的作品是“大同”的,有不胜枚举的成果是“大同”的,等等。如此不一而足的“大同”,实为学界抄袭、剽窃、创新不够等问题的体现。
因此,丁老师希望我能够创建自己的“学术标签”,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我的东西而绝对不会是别人的——就像我的许多新闻作品一样,能够标新立异、自出机杼。而能够实现这个目标的好方法就是从观察和研究问题的细节入手,让涓涓细流成为浸入心田的强大力量。
我在访学期间,撰写了《穿越密西西比》、《访学美国述要》等专著,也在美国的新闻媒体上发表了新闻作品。这些有别于他人作品能够问世,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我特别的在细节上用了心、用了功。
丁老师告诉我说,你曾经是一个记者,到美国后要发挥这个优势,多研习别人的作品,多观察、多思考、多记录、多写,写完全不同于别人的东西,事不一定惊天动地,但你要向受众提供你独到的见解和信息,要用你独到的语言和表达的方式,千万不能雷同他人。
他的要求,成为了我在美国的行为圭臬,我记录美国也就有了我自己的“标签”:如美国人的行为方式到底与我们有怎样的不同,透过这些差别,我们能够感知到什么,我的文章《大失所望的欢迎会》、《肯尼迪的劝告》、《不要因为担心语言问题而拒绝美国家庭的邀请》等文中就体现了我的观点,文章发表起来也比较容易;
在访学的过程中如何进行责任担当,维护国家尊严与利益,建树中国人的形象?“中华文化传播应该注意的四个细节”、“谨防假洋鬼子”、“气节与形象”、“团队初解”等进行了有的放矢的努力;
如何能够兑现在访学过程中以“所学、所见、所闻、所访、所查、所探、所参与、所体会、所思考、所总结”等为要旨和特点的实证研究的意愿,避免隔山买牛,直接寻找问题的答案?“走进美国课堂”、切忌“买椟还珠”、“选课表中析玄机”与此紧密关联;
访学中能够取得成就、赢得同行侧目的独家秘笈是什么?“美国‘处女作’诞生记”、“弈趣与学理”、“新闻采访:一个‘寻找理由’的过程”等可以给出蛛丝马迹;
一个新闻学者在世界顶级新闻学院探寻的脚步怎样,其结果又是如何?“学习新闻的最好方法”、“当代密苏里新闻教育实证研究的论证词”、“新闻学院还是媒介集团?”等是这个问题的答案。
回过头来看,我的以上的文章,应该是在丁老师注重细节的教诲之下完成的,这些文章因为“太细”而有了自己的特色,不仅一些报刊发表了,而且还集结成了专著而出版。
注重细节、以小取胜,这是丁老师授予我的法宝,也是我学术道路上前进的一个指路明灯。
[本文系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当代密苏里新闻教育新范式及其在中国的应用的可行性研究》(项目批准号:11YJA860009)的成果之一]
(作者系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新闻传播系教授、上海大学国际新闻传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新闻传播学博士后、 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史学会副会长)
链接
关键词:高校就业阿;设计思路;功能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为进一步适应国家、社会对高校人才的需求,国家从1999年开始进行高校扩招,而大规模扩招后的毕业生陆续毕业,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大学生的就业越来越难。毕业生人数成倍地增加,学生就业指导要求更加个性化、科学化,用人单位职位需求更新更快,招聘效率要求更高。为适应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要求,必须及时建立高校就业网,实现高校就业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的就业服务目标。
一 高校就业网的设计思路
(一)系统的平台基础
系统采用Linux+Apache+PHP+Mysql为平台基础。Linux+Apache+PHP+Mysql的组合运行稳定、高效、安全,且都是可以免费使用的自由软件,是架设动态网站的最佳拍档,被称为黄金组合。对于高校来说,不论是从系统运行要求考虑还是从经费开支考虑,Linux+Apache+PHP+Mysql都是最佳的选择。
(二)功能设计
1 学生求职信息的提交和管理。毕业生登录就业网要填写并提交个人基本信息和其他信息。其中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身高、体重、生源地、政治面貌、学院(系)、专业、年级、学制、学历、联系方式等,而其他信息常有:社会实践情况、奖励和证书、教育与培训情况、学习成绩情况、求职意向、求职信、就业情况等,以及对自己的求职信息进行管理:对求职信息进行添加、修改和删除等。
2 用人单位招聘信息的提交和管理。用人单位初次使用高校就业网,需要进行网上注册工作。填写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单位名称、注册帐号、注册密码、所在省市地区、单位性质、地址、邮政编码、所属行业、员工人数、联系部门、联系人、联系电话、传真、E-mail、单位网址、单位介绍等后提交,待学校就业指导管理部门审核通过后,用人单位就可以登录到就业网系统中,职位需求信息以及对单位基本信息和职位招聘信息进行添加、修改和删除等管理工作。
3 学校就业指导管理部门的管理和指导。就业网对学校的就业指导管理部门的管理和指导的主要功能体现在:对用人单位招聘信息的审核,对毕业生求职信息的审核,就业指导内容(包括就业政策、职业规划、就业观念、就业技巧、就业心理等)、就业新闻、通知公告、用人单位宣传、文档下载等的管理,学校、院(系)以及各专业的介绍,就业和招聘情况的统计和分析等等。
4 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的交流。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利用就业网,在毕业生求职、用人单位招聘、学校管理过程中,可以进行快捷、方便的交流,充分了解各方特别是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方的情况,对存在的问题或疑惑进行沟通、交流,起到答疑解惑、宣传引导、了解对方的作用,最终使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达成一致,双方满意。
(三)主要功能的处理
1 就业网系统的分级管理
(1)网站维护者:负责高校就业网的运行、完善;设置校级管理员帐号。
(2)高校就业指导管理部门:负责审核用人单位的注册信息;有关就业新闻、通知公告等审核、;就业指导内容、学校概况、院(系)介绍、专业介绍等的与更新;对就业、招聘过程中的监控;就业状况的统计与分析;设置院(系)管理员帐号和权限等。
(3)院(系)管理员:负责本院(系)毕业生信息的审核;院(系)就业新闻、通知公告等稿件的提交。
(4)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个人求职信息的管理和对单位招聘信息的管理。
2 信息的审核
(1)学生信息的审核
高校就业网与其他人才类的网站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求职者(毕业生)的信息的真实性。毕业生求职信息的真实性非常重要,不仅仅关系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甚至关系学校的声誉和影响。
毕业生登录后填写或修改求职信息,然后提交到web数据库的毕业生求职信息的临时表中,院(系)管理员(主要是毕业班的辅导员)及时进行审核,将毕业生的不正确或多余的信息给予删除,将正确的信息予以确认,通过审核,这样毕业生求职信息从web数据库临时表中提交到正式表中,通过浏览器访问就可以了解该毕业生的求职信息。毕业生的求职信息需要审核的主要如:生源地、政治面貌、专业、年级、学制、学历、社会实践、奖励和证书、学习成绩等,其余信息可以直接提交并显示。
(2)用人单位信息的审核
用人单位信息的真实性,不仅影响到毕业生对就业网的信任,对高校就业指导管理工作的认可程度,甚至会给毕业生乃至其家庭带来经济上的损失和人身安全上的威胁,所以高校就业指导管理部门审核用人单位信息要认真严格。
用人单位提交用人单位基本信息到web数据库的临时表中,然后根据高校的要求提供相关的资质证明(一般为营业执照),高校就业指导管理部门根据用人单位的资质证明材料以及结合其他渠道收集的信息,及时进行认真严格的审核,没有通过的用人单位信息予以删除,通过认证的用人单位基本信息就存放到web数据库的正式表中,这样通过浏览器访问就可以了解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了。以后用人单位基本信息的修改都应该得到高校就业指导管理部门的审核批准,才能显示修改后的信息。
通过审核的用人单位登陆就业网就可以职位需求信息,不同的职位、不同的要求可以分开,分开显示。毕业生通过就业网就可以了解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和职位需求情况,进而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和联系方式进行求职沟通。
3 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校就业指导管理部门三方信息交流
三方特别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方便、快捷的交流,高校就业管理的“桥梁、纽带”作用的实现,都要求高校就业网系统必须提供网上交流平台。目前,网上交流平台主要包括:就业论坛、E-mail、远程面试等,其中就业论坛、E-mail最为普遍,而远程面试这几年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并有可能成为主要交流手段。
4 信息查询和统计分析
高校就业网系统一般信息量很大,如何方便、快-捷地查询到访问者(主要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所需要的信息,这就需要高校就业网系统查询功能要强大。
针对用人单位基本信息以及职位需求信息的查询,不仅要根据用人单位的所在地区、职位需求名称、需求专业、时间、外语要求、计算机要求等组合精确查询,还要根据关键字段进行模糊查询,从而能使访问者快速查找到所需要的信息。
而针对毕业生的信息查询,不仅可以根据毕业生
的专业、学历、性别、政治面貌、就业情况等组合查询,还可以根据关键字段进行模糊查询。
信息统计分析,要有对毕业生、用人单位的访问、使用就业网情况、求职招聘情况进行各种统计分析。系统还要有专门的高校就业指导管理部门使用的统计分析模块,如就业网访问量统计、本专科就业统计、本专科需求统计、院(系)就业率统计等等。这些统计分析非常的重要,它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促进高校就业指导管理部门进一步做好就业工作,使毕业生充分就业。
二 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毕业生就业网注册问题
毕业生登录就业网的帐号、密码不要设计成毕业生自主注册。因为如果让毕业生自己注册帐号,这样不仅毕业生注册,而且非毕业生会注册;不仅本校的学生注册,而且外校的学生也会注册。管理员审核帐号将是非常繁重的工作,不仅审核工作量大,而且还会影响毕业生正常求职信息的。
可以采取在每年就业工作开始的时候,从学校教务部门将毕业生的信息提取导入到就业网web数据库中的办法。
(二)就业信息资源的控制问题
在目前全国各高校就业信息资源还没有共享的情况下,各高校都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属于本校的就业信息资源进行控制,只允许本校的毕业生获取,最普遍的方法就是只有通过输入有效的帐号和密码登录后才可以浏览。这样,没有帐号的本校非毕业生、教师、就业管理部门等,就无法查看就业信息,了解就业情况等等;本校的毕业生有时忘记帐号或密码,就无法及时获取就业信息。这就突出地显示了这种方法的弊端。
由于学校的学生、教师、就业管理部门等基本都是通过校园网访问就业网的,可以做这样的设计:针对通过校园网IP地址浏览就业网的用户,对就业信息资源不做任何控制,而通过非校园网IP地址浏览就业网的用户则需要登陆后才可以查看就业信息。这就极大地方便了本校师生访问就业网,了解就业信息,同时也对就业信息资源进行了很好地控制。
(三)毕业生求职信息公布内容的选择问题
毕业生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所以要有供他们公布自己求职信息方式的选择:
1 毕业生的求职信息不在网上显示(这主要针对不想在网上就业或己找到单位的毕业生)。
2 毕业生部分求职信息,如:联系方式、成绩等,根据毕业生个人意愿,提供是否公布显示。
(四)就业网与移动通信网结合应用的问题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两网的结合应用已越来越广泛。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会计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01
随着社会的发展,会计职业活动的内容不断丰富,在信息化环境下,会计职业道德拥有了新的内涵。
一、开放的网络环境对爱岗敬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正确认识会计职位,树立爱岗敬业精神。在信息化环境下,会计人员应对会计职位有一个更为本质的认识。会计信息的取得、处理和输出已不再是在纸质上进行,处理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会计信息化实现了会计业务的全面信息化,充分发挥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成为企业信息化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使得会计工作的核心由核算转向了管理决策。
2.热爱会计工作,敬重会计职业。热爱会计工作,要求会计人员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在信息化环境下,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会计业务越来越复杂、精细,会计理论不断创新,要做好本职工作,要求会计人员不断学习,进行专业知识的更新,提高与其职务相适应的业务素质和能力,紧跟时代的步伐,做好会计工作。
3.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在传统环境下,要求会计人员在审核凭证时坚持“八审八看”,在信息化环境下,由于会计信息载体发生了变化,这“八审八看”中的有些要求已经不符合当下的实际,因此,在对会计人员要求工作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时,应根据当前信息系统的实务操作规程来进行。
4.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在信息环境下,会计人员的服务主体更加开放,不仅包括政府机关、管理机构、金融机构,还有投资者、债权人及社会公众。
二、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环境下要求会计人员严守底线,诚实守信
1.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传统环境下,会计人员在处理会计业务时,从原始资料的取得、凭证的整理、账簿的登记、报表的编制,到经济活动的分析,都做到实事求是。在信息化环境下,要求会计人员严格遵守软件的操作规程和会计信息收集、输入、处理及输出流程,并且做好系统软件的保护工作。
2.保密守信,不为利益所诱惑。在市场经济中,任何商业秘密均可以为特定的对象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在会计信息化系统中,信息的泄露变得比传统环境下更容易,因此,会计人员应做到抵制诱惑,保守秘密。
三、高度的信息化要求会计人员有更强的自律精神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会计人员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升华。当前在我国的形势下,会计人员应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彻反腐倡廉政策,以此为指导,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公私分明,不贪不占。在信息化环境下,会计人员犯错误的机会更多,手段更为隐蔽,环境的诱惑性也越大,因此这就要求会计人员从根本上坚持廉洁自律。
3.遵纪守法,尽职尽责。新环境下,会计人员要遵纪守法,廉洁自律;运用法律赋予的职业权力,尽职尽责。
四、在信息化环境下更要求会计人员客观公正
1.端正态度。态度是每个人办好任何事的前提,态度是不断变化的,会计人员应具有与信息化环境相契合的工作态度。
2.依法办事。要求会计人员不断熟悉信息化环境下会计法律法规的新的内容。对经济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依法处理。
3.实事求是,不偏不倚。要求会计人员进行业务处理或职业判断时,保持进行客观公正。在信息化环境下,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不断提高技能、充分了解业务发生的外部环境,站在一个更为客观的立场进行工作。
4.保持独立性。在信息环境下,会计信息会牵扯到更多的人的经济利益,会计人员必须保持独立性,不偏不倚,提供客观公正的会计信息。
五、发达的市场经济要求会计人员坚持准则
1.熟悉准则。会计人员只有熟悉信息化环境下准则的内容,才有可能提高其守法能力,做好会计工作。
2.遵循准则。无规矩不成方圆,尤其在信息化环境下,会计人员要遵循准则,利用其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对经济活动进行客观妥善的处理。
3.坚持准则。信息环境下,影响会计人员坚持原则的不利环境因素越来越多,在实际工作中,会计人员应坚持原则,敢于面对挑战。
六、信息化环境要求会计人员有更高的技能
1.具有不断提高会计专业技能的意识和愿望。信息化环境下,会计人员要适应时展的步伐,就要有危机感、紧迫感,要有不断提高会计专业技能的愿望和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具有高水平的职业技能,更好地服务于会计工作。
2.具有勤学苦练的精神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专业技能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紧跟时代不断地学习和提高。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将学到的专业技术理论转化为技能技巧,不断地增加新知识,培养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七、信息化环境下要求会计人员更好的参与管理决策
1.努力钻研业务,熟悉财经法规和相关制度,提高业务技能,为参与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会计人员只有业务娴熟、技能精湛,同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掌握的大量信息去分析单位的管理,从财务会计的角度渗透到单位的各项管理中,参与管理。
2.熟悉服务对象的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使参与管理的决策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会计人员只有充分掌握单位的生产能力、技术设备条件、产品市场及资源状况等情况,才能更好地进行预测、管理决策和控制。
八、信息化环境下要求会计人员有更强烈的服务意识
1.强化服务意识。尤其是在当前信息化环境下,会计人员要树立强烈的服务意识,不仅是为经济主体服务,而且要为社会公众服务,提供给他们所需要的信息和服务。
2.提高服务质量。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会计人员不仅要为经济主体和社会公众提供服务,而且要提供上乘的服务,为他们提供真实、可靠相关的会计信息,积极主动参与管理决策,提供科学的经营决策方案。
参考文献:
[1]项怀诚.会计职业道德[M].人民出版社.
您好!
我是XX师专物理系电子信息技术工程专业即将毕业的学生。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到:贵校有雄厚的实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且十分重视人才的引进,所以我十分渴望能够成为贵学校的一员,为学校的发展尽微薄之力,把我的青春融入学校的蓬勃发展之中。
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农村艰难的生活锻炼了我坚强的意志,也培养了我吃苦耐劳的精神,性格的原因使我具有耐心、细心、一丝不苟的学习和工作作风。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要迎难而上努力去干,我相信,不管道路如何艰难,我都会取得成功。
为了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我一向十分重视对知识的积累,大学三年的学习生活,使我学到了各方面的技能,在此将自己的情况简要介绍一下:新世纪充满挑战与机遇,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大学生,我热爱自己的专业,并为此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三年的大学学习中,我系统地学习了基础知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市场经济对人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本着培养自己能力目的出发,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我了解掌握了计算机方面的一些知识,并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各项实验,认真的态度锻炼了我良好的动手能力,通过这些学习和锻炼,我可以从事教学方面的各种工作,而且只要学校需要,我愿服从学校的安排,接受学校分配的任何工作,我会在领导和同事的关怀和指导下,我会尽心尽力并出色的完成学校安排的任务。
在X年级,我便为这一天开始准备了,我认为贵学校是理想的单位之一,非常渴望成为贵学校的一员,从事我喜欢的工作,若贵学校能给我一个宝贵的机会,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只想让自己学以致用,竭尽全力为贵单位的发展奉献我的青春,不负众望。
如果承蒙贵单位录用,我将尽最大忠诚与努力,以谦逊而自信的态度在贵学校步步实干,点滴积累进一步充实自己,切实的为贵单位做出贡献,共创美好未来。
此致
敬礼!
一、谨慎性原则的含义
谨慎性原则又叫做稳健性原则,它要求企业对交易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二、谨慎性原则的存在必要
众所周知: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生产或服务满足社会需要,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依法设立的一种盈利性的经济组织。而笔者认为:企业还是一个由若干利益主体通过合同而联系在一起的结合体。既然有利益主体的存在,则他们都会想方设法为自身牟利。而会计信息恰恰是各个利益主体分配利益的基础。所以,在进行会计信息的处理时,有时会有些过于激进。那么,谨慎性原则的必要性就突显出来了――它成为了企业内部冲突的缓冲器,在协调利益主体的利益冲突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作为各个利益主体中间方的经营者,必须保持谨慎的态度和稳健的会计处理。事实上,只有经营者理性而公平地权衡并分配经营成果给各利益主体,各利益主体的合作才能持久,各利益主体的利益才能持久,企业也才能持久。
三、谨慎性原则的负面影响
由于谨慎性原则是一个质的限制,而不是量的测定,所以在实务操作中会存在一些随意性,使其与另外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发生冲突,而对会计计量带来负面影响。
1.与可靠性原则的冲突
可靠性原则又叫做真实性原则,它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按照这一原则,对于可能发生而尚未发生的费用,是不应理会的。但是,谨慎性原则却要求会计人员对于这些费用进行确认,比如“预计负债”等。而这些项目在确认的时候,又含有一定的随意性,很容易被利用起来操控经营成果。所以,谨慎性原则与可靠性原则有一定的冲突。
2.与相关性原则的冲突
相关性原则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而谨慎性原则专门强调“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换句话说,谨慎性原则就是要求会计人员可以少计资产或者可能发生的收益,但不可少计负债或者可能发生的损失。比如,在对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中,概率达到“很可能”以上的资产不能确认,而同等概率的负债却必须确认。因此,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会使相关性原则大打折扣,同时令会计信息过于保守,难免会误导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所以,谨慎性原则与相关性原则有一定的冲突。
3.与可比性原则的冲突
可比性原则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可比”二字,又体现在“横向可比”和“纵向可比”两个方面:横向可比要求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纵向可比要求同一企业不同会计期间可比。然而,谨慎性原则却允许企业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改变会计核算的口径和方法,这显然违反了可比性原则。比如: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对存货进行期末计量时,同一品种的存货在不同时期随着市价的波动,其计价基础也不断改变。当本期成本低于其可变现净值时,按成本进行期末计量;当某期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时,又按可变现净值进行期末计量。如此一来,便破坏了会计计量口径的可比性原则,使纵向可比性无从体现。所以,谨慎性原则与可比性原则有一定的冲突。
四、谨慎性原则在运用中需注重的事项
根据上文的论述,可以看出谨慎性原则明显地带有双面性:一方面,它能够避免会计处理过于激进,保护投资人和债权人等权益各方的利益;另一方面,它不可避免地会带有随意色彩,为装饰财务报表留下了空间。
所以,笔者以为:谨慎性原则的存在是客观的也是必须的,但必须在运用时有所注意。
1.充分结合财务报表与报表附注,减少谨慎性原则带来的随意性
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带有一定的随意性。这种判断体现在具体的会计处理中,便形成了不同的处理方法,产生了不同的会计信息,最终也就影响了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所以,凡是与谨慎性原则有关的主观处理而形成的报表数据,都应在报表附注中加以详细说明,使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对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相关性以及可比性的影响降到最低,使会计信息使用者能够通过这些会计信息做出更为明智的经济决策。
2.注重运用谨慎性原则时“度”的把握
谨慎性原则的初衷是减少会计处理中的过度激进,以产生更为稳健的会计信息。而谨慎性原则的运用,有赖于会计人员的主观决断。所以,要使谨慎性原则发挥出最大的效用,必须提高对该原则运用的水平。而对该原则运用水平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对它运用程度,也就是“度”的问题。
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不足会影响其效用;运用过度也会因过犹不及而不能将其效用最大化,使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无法被精确地揭示,从而使企业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在进行经济决策时受到误导。所以,运用谨慎性原则的关键是把握这个“度”字:综合地权衡可靠性原则、相关性原则以及可比性原则,使谨慎性原则的优点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时将其自身的缺陷约束在一个最小的范围内。
3.提高会计人员的主观判定能力
关键词:网络招聘;个性化推荐;推荐系统;向量空间模型
中图分类号:TP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4)003-0028-03
作者简介:刘利伟(1987-),男,五邑大学计算机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
0 引言
近年来,网络招聘得以快速发展,迅速成为招聘行业的新宠。面对网络招聘平台丰富的信息,用户通常会感到迷茫,不能快速准确地找到适合自己的人才(岗位)。推荐系统[1]能够提高网络招聘平台的服务能力,增加用户对招聘系统的信任。推荐虽然是一个发展了很多年并在很多网站(亚马逊、Netflix、当当、豆瓣)都得到充分应用的技术,但在国内的网络招聘领域,除了智联招聘外,还没有看到哪家公司应用得较为成熟。现在招聘网站主要是采用统计的方法,也就是通过记录每一个岗位被查阅的频率,从而获取岗位的热度,这样就可以把热度较高的岗位呈现在用户面前,虽然这种推荐方法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也存在一定的缺点:①每一个用户所看到的被推荐的岗位都是类似的,无法体现个性化;②许多热度很低却适合用户需求的冷门职位无法被推荐到。
如何获取用户的兴趣特征、使用什么样的模型建模以及采用何种方法计算相似度,是本文实现基于内容过滤[2]的网络招聘双向推荐系统主要解决的问题。
1 用户需求特征
1.1 用户需求
在获取用户的需求信息后,根据获取的信息来描述用户的需求特征,并以此建立模型是实现个性化推荐技术[3]的前提条件。通常用户需求模型体现了用户的需求信息,本文使用基于向量空间模型的表示方法。
1.2 向量空间模型
向量空间模型[4](Vector Space Mode)作为向量的标识符,是一个用来表示文本内容的数学模型,并成功地应用于著名的SMART文本检索系统,其原理就是把对文本内容的处理简化为向量空间中的向量运算,文本内容中的字词出现的位置和次数互不影响。可以使用一个m维的向量来表示用户需求特征的模型,也即W=((t1,wl),(t2,w2),…,(tm,wm)),tm代表文本内容中的关键词,而m表示在所有被检索文本内容中出现的关键词个数,wm则代表关键词tm在此文本内容中所占的比重。然而利用空间向量来表达文本内容的含义会遇到一些困难:首先,词语间不同的排列组合会呈现不同的意义,而所有被搜索的文章又都是由大量的词语组合而成,因此利用词语表示文章所表达的意思存在一定的困难。当前,评估词语对于文档意义的重要性[5],主要是通过词语在所有被搜索文本内容中所出现的次数来决定的。其次,由于被搜索的文本内容会不断地得到丰富,因此m的增长尤其突出,进而使得向量的分量会不停地增加,参与计算的数据量急剧增大,从而导致降维成为信息检索领域近年来的一个热点研究方向。
目前网络招聘平台中简历填写都很规范,因此可以利用其自身的特性[6]来避开上述问题。
1.3 特征项提取
特征项就是那些最能反映用户主要信息的关键词[7]。目前人才招聘网站填写求职者简历和招聘者招聘信息的表项大多是选择性填写,因此从简历信息表和招聘信息表中获取特征项还是较为简单的,即使有少数不确定的表项,例如工作经验,也可将其简化为“无、一年、两年等”关键字的表达方式。
2 系统总体结构
系统主要以B/S架构为基本框架,采用MVC的开发模式,充分利用Struts2、Spring、Hibernate等前沿框架技术的优势来实现每一个模块的具体功能。
系统的推荐功能主要由两部分实现,分别是用户信息处理部分和结果自动推荐部分,对于用户来说,这两个部分都是无法看到的。
3 系统推荐算法
3.1 推荐算法思想
双向推荐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充分利用求职用户注册的简历和企业的招聘信息,将二者进行比较,判断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这就好比是在招聘会现场,在向某个企业递交简历之前都会先了解该企业的职位信息是否与自己的需求符合,若符合则提交简历前去应聘,否则就转向下一个企业继续寻找符合自己需求的职位。要充分利用简历和招聘信息,就要从中提取特征项。
首先,将招聘单位的招聘信息和求职用户简历信息进行分指标量化,可以考虑利用数学模型来表示单位的招聘信息和求职用户的简历信息;其次,依据转换后的特征项构造招聘单位和求职用户双方的需求向量;最后,通过向量相似度计算公式计算两个向量间距离的大小。鉴于招聘单位和求职用户之间存在双向匹配的特点[8],有必要分别建立面向招聘单位的人才推荐系统和面向求职用户的工作推荐系统。
3.2 需求向量生成
每条招聘信息或求职信息生成一个向量,该向量的各分量为招聘或求职的各个条件,所有招聘信息或求职信息各自形成一个向量集。如企业招聘信息向量:招聘(工种、学历、职称、年龄、性别、薪酬、住宿要求、工作地点,……),个人求职信息向量:求职(工种、学历、职称、年龄、性别、薪酬、住宿要求、工作地点、……),可以看到两个向量的各个分量是一一对应的。
为方便算法模型描述,将上述向量进行形式化:
企业招聘信息向量集记为:E:{e1,e2,e3,…,em}
个人求职信息向量集记为:P:{p1,p2,p3,…,pn}
企业招聘信息向量记为:
e1(e11,e12,e13,…,e1k),…,em(em1,em2,em3,…emk)个人求职信息向量记为:
p1(p11,p12,p13,…,p1k),…,pn(pn1,pn2,pn3,…pnk)
3.3 量化规则
3.3.1 企业招聘在向企业单位推荐人才时,以企业招聘信息向量为标准向量,其各个分量的值设为1,对于筛选出来的符合要求的求职信息向量集,其每个向量的分量取值范围为[0,1]。
3.3.2 个人求职
在向求职者推荐工作岗位时,以个人求职信息向量为标准向量,其各个分量的值设为1,对于筛选出来的符合要求的企业单位招聘信息向量集,其每个向量的每个分量取值范围为[0,1]。
3.4 向量相似度计算
向量相似度计算采用夹角余弦公式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3.5 向量分量权重设置
式(1)中向量各分量的权重是相等的,考虑到实际情况中各个因素所起的作用有大有小,在计算向量相似度时给各分量设置权重值,对影响大的分量调高权重值,反之降低权重值。
为便于计算,对式(1)的分子即式(2)进行加权计算,式(2)改进后如式(4)所示。
系统初始运行时各权重值预先设定为经验值,系统稳定运行一段时间后,可以通过统计用户历史数据来调整各分量的权重值(系统给出建议由用户手工调整),各参数也可根据工种设定不同的权重值。
4 实验结果分析
4.1 实验数据
为了验证该推荐算法的效果和实用价值,需要选取一组实验数据来进行实验验证,由于该领域还没有一个统一和权威的数据库,所以本文自定义数据库,该实验数据集中有10万条招聘信息和20万条求职信息,同时在本实验中,被用作用户偏好特征项的简历字段项为“工种”、“性别”、“学历”、“薪酬”、“职称”、“住宿要求”、“年龄”、“工作地点”。
4.2 推荐算法验证
基于内容过滤的推荐算法能够有效地向招聘求职双方推荐各自感兴趣的对象,实现实时推荐。为了测试该算法的匹配精度及实时推荐效率,从数据库中随意抽取5名求职者和5个工作岗位作为试验样本,通过匹配算法求得匹配度分别如表1、表2所示。
推荐的成功率,增加用户对系统的信任程度。
图1则展示了随着数据量的增加,系统在向求职用户和招聘单位进行实时推荐时所用的时间会逐渐地增加,但时间消耗最终还是控制在用户可以接受的范围以内。因此,本文的算法在时间效率上也是可行的。
5 结语
本文算法可以保证将匹配度最高的用户优先推荐,将双向推荐算法与传统的关键字检索相结合,可望提高招聘网站的服务能力,满足用户的需求,发挥网络招聘高效、快捷的作用,该成果已经应用于江门市人才招聘网站系统中。
参考文献:
[1] RESNICK P IAKOVOU N,SUSHAK M E GROUPLENS.An open architecture for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of netnews[C].proc 1994 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 Conf,Chapel Hill,1994:175-186.[2] 曹 毅,贺卫红.基于内容过滤的电子商务推荐系统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9,19(6):182-185.
[3] 张维瑞.网络招聘信息个性化推荐技术研究[D]. 大连:大连海事大学, 2010.
[4] BUCKLEY C S,ALTON G,ALLAN J E.Automatic query expansion using SMART[R]. 1995.
[5] SALTON G, BUCKLEY C.Improving retrieval performance by relevance feedback[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1990,41(4):288-297
[6] 陈晓,王建民.面向网络招聘的个性化简历推荐算法研究[J].计算机科学,2008 , 35 (10):7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