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2-30 06:00:1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篮球训练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0-0046-01
持球突破是持球队员运用脚步动作和运球技术等相结合,快速超越对手的一项攻击性很强的技术,是现代篮球进攻、战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现代篮球运动的最大特点是发展为高速度、高强度、高空优势的激烈对抗性争夺,而且全场紧逼人盯人技术广泛使用和技术素质的提高,要在比赛中取得主动,必须提高对持球突破重要性的认识,要有所创新并提高技术素质,这是当代篮球运动发展的趋势和要求。持球突破可以打乱对手的防守部署,为本方创新更多、更好的攻击机会。突破若巧妙地与投篮、传球、假动作等技术动作有机结合起来运用,将使突破技术更加灵活多变,从而显示出突破技术的攻击性。在NBA联赛中,NBA球星的眼花缭乱的持球突破技术动作漂亮、潇洒,引起同学们的极大兴趣,从而使同学们去盲目模仿。但是,由于没有经过教师的正确指导,同学们在学习、实践中总是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走步、动作脱节、突破不了防守等。因此,在进行持球突破的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四个问题。
一 注意持球突破技术的教学步骤
在持球突破技术教学中,应注意持球突破技术教学的教学步骤,应先教交叉步突破,接着教同侧步突破,最后教前转身突破和后转身突破等难度较大的动作。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首先通过形象的讲解、正确的示范指导学生的实践,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不要在细节上花费过多精力,以免因过强或过弱的刺激引起泛化现象,应强调掌握动作的主要环节,以取得重点突破的效果。随着学习的深入,大脑皮层中分化抑制逐步发展,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兴奋、抑制过程在时空上的分化都日趋完善精确,运动技能也逐渐准确、熟练,学生基本上学会了动作,前后动作连贯准确,初步形成运动力定型。这时,教师应该强调对持球突破动作细节的要求,加强对持球突破动作的分析和思考,并纠正整套动作不合理和不正确的部分,以促进其分化抑制进一步发展。通过反复练习,学生运动动力定型趋向巩固,皮层运动区兴奋与抑制过程不论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更集中,动作更精确、协调、省力,动作细节也正确无误,初步形成了自动化,在不利条件下运动形式也不致遭到破坏,植物性神经功能的协调配合已成为整个运动技能的组成部分。在这一阶段中,教师要要求学生对动作技术理论和力学原理进行探讨,以加深学生对动作内在联系的认识,防止运动动力定型消退,并配合运动实践最终促进持球突破动作达到自动化程度。
二 学生学习持球突破技术时易犯的错误
第一,交叉步持球突破时,由于跨步脚尖方向不对,造成转体过大。
第二,突破时侧身、探肩不够,身体重心高,后蹬无力,加速不快。
第三,运动突破时球的落点靠后,没有放在脚的侧前方。
第四,中枢脚离地面过早或中枢脚不以前脚掌作轴,突破瞬间为提踵,造成走步违例。
三 学生学习持球突破技术的纠正方法
反复示范正确动作,讲清动作关键,明确中枢脚概念,剖析造成错误动作的原因,建立正确动作的表象。
多做徒手模仿练习,体会正确的要领,再在慢速中持球突破练习,逐步提高突破速度。
借助障碍架(或由他人用两手平举站立代替)进行练习。并提醒转身探肩和降低重心,强调加快速度和蹬地力量。
四 对学生学习持球突破技术的教学与建议
持球突破教学,首先要讲清楚其动作结构特点与在竞赛中的作用,强调各技术环节间的相互联系及竞赛规则对持球移动的限制。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两脚都能做中枢脚,并能及时合理地向不同方向突破。
在掌握持球突破技术的基础上,要把突破技术与其他技术进行组合训练,提高突破与投篮、突破与传球的结合运用能力。
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勇猛顽强、敢打敢拼的精神,加强突破意识和运用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家宏.球类运动—篮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摘要:篮球运动以快速的运动、激烈的拼抢而风靡世界,随着篮球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其竞争越来越激烈,参加者越来越多。在篮球运动中, 踝关节与膝关节损伤是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作为热爱篮球运动的大学生来说,认识踝关节与膝关节损伤机制,了解其病理和做好预防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文章对传统篮球学校的学生进行运动时损伤各部位的机理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篮球运动;关节损伤;传统篮球学校篮球队
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和调查研究,发现中学篮球队运动员易发生损伤的部位是膝关节和踝关节,男生大多数膝关节损伤都为慢性损伤,表现为半蹲膝关节有针刺的疼痛,训练完后膝关节某角度有酸痛,训练前热身完后,膝关节表现为正常。多为髌骨劳损,滑膜炎等。女生的膝关节损伤多为半月板损伤。大多数是因为关节力量的欠缺导致的急性损伤以及训练负荷的影响。踝关节是发生几率较高的地方,多为急性损伤,一般是在比赛时对抗出现的伤病,恢复时间较快。
一、关节损伤的分析
(一)踝关节。
踝关节是人体弹跳启动器,也是落地缓冲装置。从踝关节解剖学角度来看,踝关节韧带中胫腓联合韧带纤维细密而又有弹性,不易受伤,故大多数踝关节韧带损伤主要集中外侧韧带的距腓前、 距腓后及跟腓韧带。通过调查,发现传统篮球学校踝关节损伤外侧副韧带损伤为最多,其次是内侧副韧带。踝骨拆损伤虽然比例不高,仅为8.02%,但伤情严重,应成为预防的重点。这和篮球运动和踝关节特殊结构是有关的。因为篮球运动的技术特点是滑步,防守进攻、急停、踏跳和上篮等,要求关节处于半蹲位时微屈伸和扭转运作,其负担量较大;踝关节是人体最远端的大关节,几乎支持着人体全部重量,其外踝比内踝长,内侧韧带比外侧韧带强,内翻比外翻容易,而且活动幅度大。距骨体前宽和后窄,当足跖屈时,踝关节较不稳定,在场地不平及起跳与落地身体失去平衡时,易使踝关节损伤。
(二)膝关节。
1.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
膝关节的侧副韧带位于关节囊的外面,有内侧副韧带和外侧副韧带两条,其主要作用是使膝关节不能产生内收与外展运动,并且限制膝关节过度发生旋转的活动。在篮球运动中,绝大多数患者的损伤是在膝关节遭受暴力而发生外翻或内翻,尤其是当膝关节处于屈曲情况下(特别是处于130度――150度的半屈曲位时)小腿突然外展外旋;或小腿与足固定,大腿突然内收内旋,促使膝关节外翻,则可使内侧副韧带损伤。如这种暴力过大(特别是选择扭力过大),则极容易合并发生内半月板损伤。如果小腿突然内收内旋,或小腿与足固定,大腿突然外旋,造成膝关节内翻,则可引起外侧副韧带损伤。
2.半月板损伤。
半月板由致密环状纤维所组成,其中含少量软骨组织,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关节运动时有缓冲作用。在膝关节进行屈伸活动时,半月板随着关节活动可以产生轻微的前后移动。当屈曲膝关节时,半月板会随之逐渐稍向后移动;在伸直膝关节时,半月板则可随之稍向前方移动。在篮球运动中长时间的膝屈,旋转或小腿固定大腿旋转时,半月板沿着一前一后的相反方向进行矛盾运动。如果动作突然改变,半月板来不急滑移受到挤压就会出现各种类型损伤。
3.髌骨劳损。
髌骨劳损是指髌骨软骨软化症和髌骨张腱末端病的统称,这两种损伤可单独发生但多同时存在,此伤在篮球运动中发病率高。它是一种退行性变,伤后难以修复,对篮球运动员的健康与正常训练影响极大,髌骨劳损的发生,如髌骨受到较猛烈的撞击(如摔倒时膝部跪地)或膝关节扭伤,髌骨脱位时因合并发生髌骨关节软骨面损害而引起的以外,绝大多数患者是由于膝关节在半蹲位状态下的活动频繁,负荷过度,而使髌骨关节软骨面受到超生理负荷,反复摩擦或细微损伤的积累而引起;或由于髌骨张膜附着于髌骨部受到反复牵扯和细微损伤积累而造成。
二、篮球运动中运动损伤的预防
1.在思想上重视运动损伤的预防和懂得如何进行预防。
训练和比赛前做好准备活动 ,增强教师的责任心,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方法与训练量;训练和比赛后 ,要及时进行放松整理 ,注意膝关节和踝关节的积极性休息。要让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训练与比赛,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医务监督,做好受伤后的处理与恢复工作,防止在带伤或疲劳状态下训练与比赛。认真进行体育道德风尚和篮球竞赛规则教育,提倡文明参赛。
2.加强膝关节与踝关节力量和灵活性的训练。
篮球运动是充满激烈对抗的剧烈运动,因此 ,有针对性地加强踝关节易伤和相对薄弱部位的肌肉力量练习 ,提高它们的功能,是积极预防踝关节运动损伤的一种有效手段。如预防踝关节损伤,必须加强大腿肌肉力量训练,以提高踝关节的稳定性和坚固性,不仅注意股四头肌,也要注意大腿后面的肌群;如预防踝关节损伤 要增强关节周围的肌肉和韧带的力量、弹性和伸展性。只有部位关节的力量加强 ,才能更有效减少损伤的发生率。在灵活性和柔韧性训练中,静力性伸展练习较动力性练习效果好。因此加强身体力量训练可以有效缓解伤病的发生提高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对于青少年来说可更好的更系统的进行训练,避免伤病带来的困扰影响训练。
3.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提高预防运动损伤的意识克服麻痹大意思想,抢篮板球时,空中的腰腹控制和双脚平稳落地支撑技术跑动上篮时的双脚落地平衡缓冲主动或被动撞倒时的顺势缓冲断球后的上步平衡姿势双臂屈肘的防撞击姿势的自我保护法。
4.加强恢复后期踝关节的力量训练。
在受伤部位还未完全伤愈前不要做激烈运动量大的活动。同时在活动时对受伤的部位加强固定绑扎以免再次受伤,要加强踝关节练习以提高肌肉韧带的力量如提踵、跳绳等等,深顿,腿屈伸等练习。
三、建议
1.技术动作要具备合理性。
教练员要对正确的动作做出分析、讲解,使队员了解每一个技术动作的细节构成,针对出现的错误动作做出明确的指导,并给出正确的纠正方法。同时要求自我监督和教练员的监督相结合,让队员认识到掌握合理的技术动作,对预防运动损伤是非常重要的,从思想上给予充分的重视。思想上重视 ,加强安全教育。
2.加强踝关节力量和灵活性的训练。
有针对性地加强踝关节易伤和相对薄弱部位的肌肉力量练习,提高它们的功能,是积极预防踝关节运动损伤的一种有效手段。预防踝关节损伤,要增强关节周围的肌肉和韧带的力量、弹性和伸展性。只有部位关节的力量加强 ,才能更有效减少损伤的发生率。
3.培养和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在损伤原因中,落地不稳和身体失控占绝大比例,因此一定要强调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提高身体平衡的感觉和自控能力,猛用力跳起后,应注意适当收腹和力争两脚同时或快速依次落地,使身体尽快恢复稳定的平衡支撑。另外,在做跳步急停时,应使脚落地时足尖方向与前冲方向一致。
致谢:本论文是在肖文老师的精心指导下由本人独立完成的,从论文题目的确定到论文框架的形成以及论文最终的完成,老师都给与了我细心的辅导,在此,对肖文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王玮.运动性踝关节损伤的预防与治疗对策[M].文书论坛2009.第9期。
[2]郭小海.我院篮球专选班学生踝关节损伤调查与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7.第3期。
[3]贾美倩.篮球教学中踝关节损伤的调查分析及预防[J].卫生职业教育2006年.第16期。
[4]黄长剑.高校篮球运动员踝关节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闽江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关键词:现代篮球,科学化训练,方法,手段
随着现代篮球运动的飞速发展,世界篮球运动呈现高速度、高对抗、高技巧的特点,科学化训练成为各国提升自身篮球水平的重要途径。篮球运动训练科学化,有利于提高篮球训练过程的有效性、针对性和日的性,使训练符合篮球运动的发展特点,有利于提高篮球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对于提高我国的篮球运动水平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1现代篮球运动的特点分析
1.1集体与个体相统一
现代篮球运动强调比赛过程中个体与集体的统一,集体性主要体现在团队精神和协同作风,体现在球场上一切个人行动要要基于全队整体的目的与任务之中,同时要充分发挥教练员的指挥才华和场下替补队员的作用,将全队作为一个整体来制定战略战术,现代篮球运动在注重整体性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个体的发挥,如当年公牛队的迈克尔乔旦,现今湖人队的科比布莱恩特等世界著名球星,他们的表现对篮球比赛的胜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纵观当今世界高水平篮球赛,只有处理好个体与集体的关系,在注重集体性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个体的作用,才能掌握比赛主动争取比赛胜利。免费论文。
1.2攻守平衡性
篮球比赛是两个队在规则规定的时间内进行不断的攻守转换,其实质是两支球队控制球权的转换,主要从瞬间的行动意识、战术组织和配合方法三方面进行攻守配合,现代篮球运动强调把进攻-攻守转换-防守和防守-守转换-进攻这三个不同阶段,组成一个完整的攻与守的密不可分的整体来进行训练,在比赛中强化转换意识并加以运用,从而使现代篮球运动从理论到实际训练与比赛形成进攻、防守、攻守转换这一现代篮球运动新的结构体系。
1.3准确性
篮球比赛的目的是将球投入对方球篮,并以得分多少来决定比赛胜负的运动项目,投篮是得分的唯一手段,现代篮球运动既强调内线高大队员在篮下的近距离进攻,也注重外线队员在三分线附近的远程发炮,加之队员的个人突破,形成了多方位、多角度的立体式进攻,主要表现为三分球投手多,命中率普遍提高,投距远,投点广。攻守转换快,特别是进攻速度加快,投篮机会增多,远、中、近都布有强投攻击手。免费论文。投篮训练过程中,既要求投篮技术方法不单一、能变化,更要求动作扎实、正确和规范,而且要求在训练中对抗条件下投篮的高数量和高质量。免费论文。世界优秀篮球队都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投手,他们的投篮技术达到了艺术化的水平,普遍具有在对抗条件下投篮方式多、变化多、出手点高、心态稳、投速快、突然性强和命中率高的特点。
1.4“四高”的完美结合
高速度、高强度、高技巧、高空争夺激烈是现代篮球运动发展的又一特点,“四高”既强调提高攻守阶段速度,又强调加快攻守转换速度,使快攻反击次数增多,快攻得分率提高,特别普遍重视提高高大队员参与快攻的全面意识和速度,在高速度、高强度对抗中转换技术和战术、保持较高的投篮命中率,在高空对抗中争夺进攻和防守的主动权,以速度争取主动,以争取时间来控制比赛,以高超的技艺来完成进攻,赢得比赛胜利,成为现代篮球运动的主要趋势。
2现代篮球运动科学化训练方法
2.1技战术的创新
创新是现代篮球运动科学化训练的核心与灵魂,现代篮球创新训练,首先要求技术动作的创新,如在被封盖的条件下运用各种不同的动作投篮、传球,在严密防守的情况下技术动作的合理运用,达到对动作技术的全面掌握,实现技术动作的创新。其次,在战术配合上,通过不断创新基础配合,并把新的配合同本队的实际相结合,形成独特风格,从而提高球队的战术水平。现代篮球运动强调技战术的协调发展,两者相辅相成,创新过程中不能顾此失彼。
2.2科学安排训练负荷
负荷主要包括量和强度两个方面,它们彼此依存又相互影响,任何负荷都是以一定的强度为条件而存在的,任何强度又都以一定的量为其存在的基础,量和强度和合理搭配是训练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当今篮球训练在大运动量的基础上,特别强调大强度的训练,突出强度训练在训练中的效果,大强度训练的科学性,首先要把握运动负荷的专项性符合比赛的要求,与队员训练的水平相称。其次要把握篮球运动的能量供应形式,篮球运动的技战术训练负荷特点,如在教学训练过程中,掌握新难技术时,负荷量和强度要小;在发展运动机能能力时,负荷量和强度要大;在发展动作对抗性能力和提高动作熟练性时,负荷强度要大,且负荷量相对减小;在训练技术运用的比赛能力时,要增加适宜的心理压力。战术训练过程中,量和强度要随着战术结构的不同而变化。在安排个人战术行动时,训练负荷量和强度较大,在安排两三人之间的战术配合和全队战术行动时,负荷量和强度相对较小,技术越熟练,身体素质水平越高,负荷量与强度越大。在身体训练时负荷量与强度增加不同,从负荷特征来看,一类以增加负荷强度为主的身体训练,如速度,一类以增加负荷量为主的身体训练,如耐力。在增加绝对力量时,多采用大负荷强度小负荷量的训练方法。
2.3投篮技术的科学化训练
据资料显示,世界强队每天要求运动员在对抗条件下进行投篮训练,一般在6.5米外区域的不同角度定时定量投进500-600个球,这意味着一天每名运动员要投1000-1500次,而在投进的500个球中的命中率要达到55%-70%,以此保障在正式比赛中球队整体投篮命中率在50%-55%以上,全队场次总得分不少于90分.据此可见,现代篮球投篮训练,必须本着大强度,大运动量的原则,使队员在高强度的对抗中练习投篮技术,如内线队员在提高自身绝对力量的基础上练习多名队员防守下的挤投、后撤步投篮、左右手的勾手投篮和打三分的能力,外线队员在牢固掌握投篮技术的基础上练习快速突破投篮、移动中投篮、急停跳投和有防守情况下的贴身投篮,如后卫或前锋中距离的急停跳投,远距离的三分远投、急停三分远投和超远三分远投,通过这一系列投篮练习,命中率应稳定在50%左右。
2.4心理素质的科学化训练
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指运动员与训练竞赛有关的个性心理特征,以及在训练竞赛过程中把握和调整心理过程的能力。高水平的篮球比赛不仅是技战术之间的比拼,同时也是教练员和队员心理素质的较量,教练员心理素质的提高主要来源于自身在训练和比赛的过程中的经验积累和专业知识的掌握,所以,作为球队的教练必须认真学习篮球专业知识,保持自身以最先进的理念带领球队训练和比赛,同时仔细总结每次训练和比赛的经验,并把新的经验重新运用到训练和比赛中,真正做到理论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队员的心理素质除自身原因外,还依赖于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的培养,由于篮球比赛运动员心理承受的压力大,情绪变化莫测,所以篮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必须有足够大的心理负荷和重点加强心理状态的训练,如在训练过程中练习突然被全场紧逼情况下的传球推进,提高队员的应变能力;比分落后的情况下的稳扎稳打,提高队员的稳定素质;一球定胜负的情况下敢打敢拼,提高队员的自信心等。只有具备了积极的、适宜的、稳定的心理状态,从而保证训练的成果在比赛中表现出来,创造优异的成绩。
3结语
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篮球运动同样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科学化训练方法的提出,归根到底是实事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结果。在篮球运动发展多样化的今天,我国的篮球水平与世界强队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客观地分析我国篮球运动训练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更新观念,改革创新,科学训练,使中国篮球尽快步入世界篮球强队之列。
参考文献:
[1]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0
[2]孙民治.现代篮球运动教学与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12
[3]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8
[4]卢亮球,许宗祥.现代篮球科学化训练主要趋势特征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24(2):10-12
[5]郭大海,翟强.从运动生理学角度谈篮球运动训练[J].辽宁体育科技,2004,24(6):53-54
[6]成惜今,张才超.投篮技术系统训练的原则性方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35(2):71-73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 北京100875)
摘要:篮球技术的改进是推动篮球运动发展的根本因素之一。随着现代篮球比赛程度的日趋激烈,教练员对传接球技术越来越重视,尤其是所处篮球场禁区位置的中锋,培养中锋位置策应传球技术对全队进攻体系对建立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对中锋位置如何获得球权以及中锋策应位置传球方法的训练进行探讨,以期对日后中锋位置策应传球技术训练提供帮助与指导。
关键词:篮球 中锋位置 传接球技术 训练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5)09—0050—03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编号:SKZZX2013063。
作者简介:宋陆陆(1987~),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在一场篮球比赛中进攻约占80-90 次左右,每次进攻以4次传球计算,一场比赛的传球次数可达400 次左右,所以传球技术是篮球比赛运用最多的技术,它是队员之间相互联系、组织进攻的纽带。而中锋所处的禁区位置是篮球比赛中兵家必争之地。因此,中锋在进攻中经常有机会站在禁区内接球,所以,中锋球员也要具备良好的传接球能力,将球传给适合位置的人员,为其他队员创造有利的进攻条件。
1 中锋位置的传球技术特征
中锋策应传球技术是指进攻时以中锋队员为枢纽, 通过其传、接球,把其他位置的队员连接起来,进成一定战术配合。中锋是策应技术主要是由摆脱防守、抢占策应位置接球和助攻传球技术组合构成。抢占策应位置接球是助攻的前提条件,而策应传球则是攻击的开始环节。
2 中锋位置策应传球的区域
由于中锋位置的特点, 在进攻中篮球中锋位置有效的策应区域可分为外策应区、内策应区、居中策应区。
2.1 外策应区
主要是指罚球线一带的区域。由于外策应区的位置离篮筐较远,并且处于阵地进攻的中心区域,因此能够加强内外、左右的联系,中锋到外策应区策应,可以拉空篮下区域,增加其他队员攻击篮下区域。中锋抢占外策应位置接球后,一般规律是将球传给切入的外围队员或是另一侧横切的中锋队员进攻。
2.2 内策应区
主要是指限制区两侧靠近篮筐的区域。由于策应位置靠近篮框,能有效的形成内线攻击。中锋抢占内线的位置接球时,一般规律是将球传给埋伏在三分线外的队友进行攻击或是遇到围守中锋夹击时将球传给薄弱防区内所处的队友。
2.3 居中策应区
主要是指篮球场中间地带区域。居中策应的中锋应该具备较强临场观察能力和配合意图。在进攻全场攻防时,帮助同伴从后场顺利过渡到前场,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加强内外到联系。
3 摆脱移动抢占策应位置接球
中锋抢占策应位置接球,是发挥策应技术的前提。因此,中锋队员必须善于运用快速、灵活、多变的脚步动作,合理地对抗摆脱对手占据有利策应区位置接球。
中锋策应位置的接球手法的熟练程度关系到策应技术的成败。在强对抗的情况下,必须养成上步伸臂接球和手指触球瞬间顺势后引的良好习惯,为策应传球奠定稳定基础。中锋接球前应该观察场上情况, 食指触球后不再看球, 立即决定接球后的行动。
中锋不仅要具备双手接球的能力,更应具备左、右手单手接球的能力,接球后要保持“三威胁”的姿势,保持身体平衡,以便更有效地进行攻击。
中锋摆脱防守移动抢占策应位置接球, 依靠的是队友之间的相互呼应,通过速度与脚步的变化迷惑对手,获得理想策应位置接球,提高攻击力。
目的:学习、掌握进攻机会的接球方法,提高脚步灵活性和正确的接球动作。
要求:摆脱防守快速且突然,接球手法正确,控球牢固,保护好球。
【方法一】原地卡位移动接球练习(见图1)
球在队友⑧手中转移,练习者④背对篮框占据有利位置,卡住4 的防守路线,等⑧突然传球给⑥后,练习者④的脚要抢4 的侧前方,同时用肩、髋、腿卡住4 的抢前防守。④的一侧手肘横在4 的手臂前,另一侧手臂上扬给⑥明显的位置和传球方向。接球的瞬间要迎上一步观察场上的情况, 同时做好进攻的三威胁姿势。
练习要求:接球时要迎前上步,防止④的抄截。合理使用肩、髋、臀、肘的动作抢占位置。
【方法二】反跑卡位接高吊球练习(见图2)
练习者④在内中锋位置面对防守者4 站立。练习时,向底线跨步同时,示意吊球位置。右脚做交叉步抢到防守者4 的脚外侧,左脚跟上抢占有利位置,利用4 防守暂时失去重心、失去位置之时准备接球。练习者④跳起在空中接吊球时,要控制好重心,用左手接球,接球后左脚先落地,右脚抢占有利位置做好策应传球的准备姿势。
练习要求:练习时要特别注意接高吊球时与外线队员的配合,移动起跳时间不能过早或过晚。
【 方法三】移动中的转身接球练习(见图3)
这种接球方法是中锋遇到抢前防守时所采用的接球方法,④准备到罚球线接球,在做要球动作时,遭遇到4 堵在其左腿前面使④移动受阻。此时,④应左脚侧蹬做急停动作,撤后腿,抢在4 的后脚外侧前方做转身动作,肩、胯、腿、肘卡住防守者,中锋下位接球。
练习要求:练习时要特别注意进攻者在做转身练习时需要用身体卡住防守者的移动抄截。
4 策应传球技术的练习方法
策应传球练习主要是掌握正确的持球姿势,用腿、肩、背、手臂部位及灵活的脚步动作将球保护好,随时观察场上的情况,并用进攻动作诱使防守者,分散其注意力,便于发挥控球技术。
【方法一】二对二夹防时的控球练习(见图4)
练习者④在内策应区要位,接队友⑧传来球后,在前面夹夹8 与后面防守4 的情况下,保持摆动、跨步保护好球。持续3秒后,再将球传给外线队友⑧,再接球做同样练习。
练习要求:接球后在有夹击防守的情况下3 秒钟的时间内控制球;用肩、背、腿、肘保护好球,进攻幅度要大,用眼睛余光观察场上情况。
【方法二】多变方式传球练习(见图5)
练习者⑤在外中锋位置呈策应姿势背对篮框站立。练习者⑤接到⑧传球后,在护球好球的同时观察防守者与队友的行动。当队友⑦从其防守者体前空切,练习者⑤用反弹传球至⑦的左手处,让其接球上篮;若⑦从其防守者体后空切,则可用高吊球或反弹传球给⑦的右手处,让其接球投篮。
练习要求:策应持球姿势正确,将球控制好判断准确,传球快速、及时到位,方式运用恰当。
【方法三】三对三对抗练习(见图6)
练习者④在内中锋位置背对或面对防守站立。⑥和⑧在外线相互传球,④摆脱防守者4 插上背接⑧的传球后,用双手头上或反弹传球给⑥。然后下顺至内中锋位置接⑥的传球,再用头上或肩上传球等方式传球给外线。
练习要求:④摆脱防守接球要突然、快速,并把球保护好;注意观察同伴行动,传球要隐蔽、及时。
5 中锋位置传球培养
一名优秀的中锋队员,不仅自己要具备进攻的能力,而且还能为队友创造进攻机会,衡量一名中锋队员的助攻能力如何,并不是看他们的传球次数,而是看传球形成助攻能力如何。同样,要提高中锋队员的策应能力,也就是要提高有效传球机率。
5.1 提高主动策应的意识
意识是行动的先驱,提高主动策应的意识是中锋策应传球的首要条件,中锋队员既要考虑打个人进攻,又要考虑到全队的整体配合,只有传球意识提高,中锋才能主动寻找配合的机会,才能发挥策应的技术水平。因此,在日常的训练中要善于培养中锋队员的策应意识。
5.2 策应传球有目的性
中锋队员在策应位置传球前,需要观察防守的部署,观察方法应该由远而近,由后而前,当队友抢占到有利位置或摆脱防守的瞬间及时传球。传球的落点要远离防守队员的一侧,有一定的提前量便于队友接球后做下一个攻击动作。传球后,利用掩护、穿插等动作牵制对手,随时准备配合进攻。
5.3 合理地运用假动作
中锋队员在策应位置传球前,传球假动作非常重要,传球时应该利用眼神、身体动作等假动作迷惑对手,声东击西,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传球方式变化莫测,使对手产生错觉,从而达到良好的传球效果。
参考文献:
[1]郑佳.世界男子篮球中锋攻守技术特点的分析[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陈杰.第30届奥运会男篮内线队员进攻“位置模糊”特征的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4.
[3]张晗.现代优秀男子篮球中锋攻防技术特点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2.
关键词 篮球运动员 运动素质 检查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Evaluation Method of Basketball Athletes' Athletic Quality
CHANG Wenhao
(College of Postgraduate, Wuha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Wuhan, Hubei 430079)
Abstract Basketball is a sports which emphasize confrontation,speed and complex action skill, the athletes' movement quality play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athletic ability. This reach aims to introduce the appraisal method of the athletic quality. Use expert investigation and statistical methods to select typical index of athletic quality. Then develop the evaluation standard of both single athletic quality and comprehensive athletic quality, so that the coach can evaluate all kinds of athletic quality, and promote scientific physical training.
Key words basketball player; athletic ability; method of evaluation
0 引言
当今篮球比赛是在高水平上,作风、身体、技术、战术、心理和智力等因素的全面对抗,并日益激烈。客观上要求运动员应具有良好的运动素质、扎实的基本技术和稳定优异的心理特征,以适应频繁激烈的比赛。而运动素质是竞技能力其它方面的基础,在篮球训练工作中具有战略意义。
在现代运动训练理论中,检查评价运动员的运动训练水平是运动训练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运动素质方面评价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其意义是在实际训练中,对篮球运动员的运动素质进行定量的检查和评定,适时地对运动员的现实状态进行诊断,与目标状态进行对比,找出偏差,及时调整训练计划。实施这种训练方法的关键就是对篮球运动员的运动素质进行测量和评定。
1 篮球运动员运动素质测量的步骤
1.1 选择有代表性的测试指标
可以利用文献资料的方法选择出代表篮球运动员各项运动素质的指标。一般认为,篮球运动员所需要的运动素质见表1:
1.2 指标的经验筛选
将以上50项测试项目作为被选对象,以专家问卷的形式,请篮球训练的专家依据测试项目在该项素质中的代表性程度高低,选出他们认为比较敏感的测试项目。作为进一步测试指标。经过简单的统计和专家评判一致性的标准,选出几个测试用的测试项目(以下以10个测试项目为例)。
1.3 实施测试
按照统计学的要求,必须对总体内的篮球运动员最少50名篮球运动员,运用经验筛选出的测试项目对他们进行测试。并对其中的10名左右的样本在1~2周的时间内以同样的方法测试2次,用于对测试的信度的检验。
1.4 指标的统计学筛选
以篮球训练专家对样本的运动训练水平的主观评定为因变量,以测试的10个测试项目为自变量,对测试的10个项目进行逐步回归。进一步筛选出有代表性的测试指标。(以下以回归的结果为S1、ST1、E1、A1、R1、SP1六个项目为例说明),并根据方程的标准回归系数计算出各入选指标的权重W1、W2、W3、W4、W5、W6。
1.5 对测量结果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1.5.1 信度检验
测量的可靠性是指在同等条件下,对同一批受试者重复测量时,测量结果的一致程度。本文采用了测量―再测量的方法,对所有测试项目的稳定可靠性进行了检验。具体方法是在两周内对样本内10名队员,以同样的方法对他们测试了两次,包含了所有施测的10个项目,然后对两次测试的成绩进行检验,用代表前后两次测试之间一致性的相关系数的大小及其显著水平(P是否小于0.05)来衡量。因此,我们假定10项施测指标的测试是可靠的。
1.5.2 效度检验
在体育研究中,有效性检验的核心内容是内容效度的检验。内容的有效性是指所选择测量内容反映总体属性的准确性程度。判断测试方法能否有效地代表或反映拟测总体的特征和内容,仅从数学角度分析还不够全面,有必要根据专业知识和经验分析测试方法与拟测总体特征之间的逻辑符合程度。由于总体特征是由反映该特征各种拟测成分组成。因此,结合篮球运动的特点进行逻辑分析就是要分析整体的拟测成分与测试项目结构之间的逻辑关系。另外,还可以采用专家问卷形式,请多位篮球方面的专家对所选的6个典型指标的内容效度进行评定。
2 篮球运动员运动素质评定标准的制定方法
2.1 运动素质各项标准百分换算表的制作
标准百分换算表实际上是利用离差法的原理制订的一种评分标准。因为它将均数分值定为50分,这就去掉了负分的现象,与人们的心理习惯一致,使用也就更方便。按照“正态曲线下面积分布的规律”理论, 2.5包括了98.76%的总频数,故此,我们把两级分数定在该范围内。根据给定公式:=50+()/0或T=50+()/0,以平均数为基准,0.1个标准差为间距,编制程序,分别计算出各项目各分数段的对应成绩并进行有序排列,制成测试指标值与标准百分换算表查表时,先分别在各栏内找到对应测试项目的原始成绩值。那么该行标准百分栏内的值即为该成绩的标准分,如遇到原始成绩与其标准分不对应,而处在一个区间时,则按该区间下限赋分。这样就得到了5项运动素质的标准分数。
2.2 运动素质综合分数的计算
由于多指标综合评价,在对多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时,有时需要根据每个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行加权,即给出不同指标的权重系数。本文所指6项运动素质对鉴标的相对重要程度显然不同,故选用加权方法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因此运动素质训练水平总的得分就是在以上各单因素得分的基础上,按照各单因素对运动训练水平的不同权重合并。
2.3 运动素质单项及综合训练水平评价标准的制定
我们知道在体育科研中,测量不是目的,而只是为分析问题采集信息的过程,评价才能最终确定信息的价值。为了便于检查和了解运动员各项训练水平总体(相对)优劣和均衡程度,本文根据测量学有关评价的理论分别制定了以下评价标准。
2.3.1 运动素质单项评价标准的制定
单项和综合评价标准是依据正态分布的理论,各单项测试成绩标准分的均数为基准值,标准差为离散距把靠近均数周围占总体50%的频数定为中等水平,高于中等水平占总体25%的频数(即+0.68S以上)定为上等水平,把低于中等水平占总体25%的频数(即0.68S以下)定为下等水平,进行等级区间划分制定而成的。使用时,将九个单项的标准分值与评价标准对照,分值落入的区间,即为该运动员该单项成绩所在的等级区间。
2.3.2 运动素质各项发展均衡程度评价标准的制定
在对篮球运动员训练时,全面发展其运动素质,对运动员的进一步提高非常重要,当代优秀选手运动素质结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整体运动素质全面、均衡地发展,为了使教练员在对运动员进行训练时,能及时有效地发现运动员运动素质中某些方面的弱点并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可以计算运动素质训练水平发展均衡程度。
发展均衡程度评价标准的制定是以个体极差相对于集体极差均数的分布位置为依据,采用极差法,将测试总体中运动素质各项指标标准分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求出极差,计算极差的平均数和标准差,然后按离差法原理,将平均数周围占总频数50%的频数定为基本均衡,低于平均数占总体25%的频数定为均衡(即0.68S以下的数),高于均数占总体25%的频数定为不均衡(即+0.68S以上的数)。如果评价过程中发现某运动员运动素质发展不均衡,那么从理论上来讲,要想继续提高,首先应致力于解决其薄弱环节,而对其它反映其运动素质特点较好的方面则可花较少的时间。
进行本项评价的最大特点是可以帮助教练员找出运动员运动素质的长处和不足,有针对性地安排以后的训练。
参考文献
[1] 体育学院教材编审委员会.篮球运动高级教程.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
[2] 过家兴等.运动训练学.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1.
[3] DAVID RHOPKINS.“Using Skill Tests to Identify Successful and Unsuccesstul Basketball Performance”RESEARCH QUARTERLY 1979 Vol 50. No.3,P381-387
[4] 赵忠鸣.对我国优秀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主导身体素质的测定及研究.北京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1981.
[5] 董志权.我国男子篮球甲级队运动员基础技术训练水平的检查评定. 北京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1982.
[6] 成惜今.我国青年女篮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检查评定及训练重点问题的研究. 北京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1982.
关键词:正确掌握,单手肩上投篮,结合攻防,提高命中率
一、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动作的重要性
投监是篮球各项基本技术中最重要的一项,而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动作,又是行进间、跳起、转身等技术的基础,这种投篮动作灵活,发力集中,出手点高,出手快,又容易和持球突破、传切等技术动作结合使用,所以单手肩上投篮运用最广泛的投篮方法。但它往往也是少年儿童练习中容易忽视的一项技术。当来到篮球场,拿起球拍几下,很随便地就投,甚至练着练着不正规动作就出现,要是投进了,自我认为技术还可以也就不按要求练,反而养成错误动作。一旦错误动作定型,纠正起来比初学者还难教。
从现代篮球运动发展来看,攻守速度越来越快,争夺时间、空间、地面的对抗越来越激烈。技战术和身体素质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又加强了对投篮的封盖和限制。因此掌握正确投篮技术动作,更是投篮准确的关键所在。同时投篮对心理素质要求也很高的。投篮必须心理稳定,能集中自己所有的注意力,并充满信心。所以必须从各个方面对自己进行系统训练。
二、加强手感,熟悉球性的训练
对于少年儿童运动员或初学者,手感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最基本的训练方法之一。手感练习方法很多,关键应把手感练习作为初学者的必修课,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练习。
三、单手肩上投篮技术的基本动作
良好的控制,将重心放在两脚之间,维持身体平衡的全身协调用力的能力和手腕、手指对球的控制能力,是投篮动作的重要因素。为了保证两种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必须掌握以下动作要求:
1、两脚自然分开,屈膝心,落在两脚之间。投篮手一侧的脚在前,另一脚稍后,自然开立,但两脚尖要正对篮筐。要特别注意脚尖对篮这一要领,如果不这样做,脚尖对着其它方向。你的下半身必然对其它方向。一般情况下两脚屈膝的角度约125°~160°,当然根据不同情况重点过高过低,重心在两脚之间,保持身体平衡,不要让重心乱摆。两个膝关节要保持弯曲,这样做是为了随时进行下一个动作。如果膝关节是直着的话,势必要先弯腿发力蹬地,再做投篮动作,时间就会延误许多。
2、上体稍前倾而放松,做好持球动作。上身要含胸稍前倾,头保持正对前方,即不能前后摆动,也不能左右摆动,头部乱动会造成重心不稳,影响投篮的命中率。右臂屈肘腕后翻,持球手头侧上方(或高些),左手扶持球的左侧。手怎样拿球非常重要。论文参考网。五个手指要张开,手指和掌沿触球,掌心空的,可以利用手指的附着力粘住球,达到控制的目的。
肘关节的姿势不可忽视,一般是大臂上举,接近水平面,小臂接近垂直,肘关了对着投篮方向,大小臂的夹角约70°~80°。手伸起后,肘关节要适度外展,但也不能展得太大,手肘太向外升就不可能把球正确投出去,而变成平推出去,命中率也会大大下降。肘部也不能太向内正对篮圈,否则手臂会挡住视线,投篮时眼睛就注视不了瞄准点。而胳膊非常紧张,肌肉僵硬不利于做投篮动作。
3、全身协调用力和屈腕、手指拨球的配合。投篮时的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整个动作是脚、腿、躯干、大臂、小臂、腕指协调动作的组合。而且两脚蹬地、腰跨伸展、臂前上伸的运动都是为最后球出手服务的,起着辅助力量的作用。少年儿童由于力量差,这更是关键环节。也就是说它主要配合手指手腕做伸展动作,使手腕前屈和手指柔和的力量将球投出。即手腕用力、手指前屈、指端拨球、使球最后从食指投出。
手腕前屈是主动工作,而手指用力则是跟随前屈做被动工作。初学者在投篮时基本上都不会使用这种力量,往往手指的多余动作(抓球动作,手指僵硬,使手指使不上劲)。论文参考网。还有不会利用灵巧的手腕、手指力量,靠推、撇的力量,使球的不能旋转和没准确方向的飞行路线等错误动作。这就是训练中,不是单一提高力量,而是要力量办调上下功夫。因此在训练中强调手指手腕动作是对的,但切不可忽视其它环节的协调。
大家一定注意到巨星迈克尔、乔丹在投篮出手后,手有一个跟随动作,接着又有一个停顿动作。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让球的飞行路线保持不变,也即球在离手的一瞬间,要食指最后离球,并指向篮圈,手腕向下翻,然后停顿一下,才算全部动作终结。论文参考网。
4、球飞行的路线和规律。球飞行的高度与出手的角度有关系。由于投篮的距离,人的高度,投空心篮和碰板篮的不同,球飞行弧线也就有所不同。不宜过高,也不能太低。在投篮训练时,采用绘图法来讲解抛物线与入角的关系,要求运动员控制抛物线最高的出现处,能使队员易懂,达到很好效果。
投篮时球在空中正确地旋转,能够减轻向前的冲力和空气的阻力,使球沿着正确的方向均匀、柔和地飞行。单手肩上投篮,球的旋转都是向后旋转。球运行弧线较平,相对的又可延长球下落的距离,容易投中。
四、抓好动作的基础训练
投篮是一项关键技术,建立正确的概念很重要,要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型。要很抓、细抓、经常抓。教练员要做好讲解和示范,要把抓好投篮的手法放在重要地位,要在动作正确的基础上求准,切不可留恋眼前一时的命中率而放松对动作的纠正。在学习和掌握了原地单手肩投篮的基本方法后,要尽可能地将各种单手肩上投篮方法教给队员,在少年儿童时期就应熟练掌握原地单手肩上投篮、行进间、移动急停、面向球篮、背向球篮、运球急停、运球上篮和结合各种移运、传、接球急停的单手肩投篮技术。在无防守情况下,先原地徒手和有球完整动作练习,后由原地到移动,由近到远,投篮比赛,由一点到多点循序渐进行反复进行教学训练。
五、加强防守的训练
在熟练掌握了各种单手肩上投篮的技术动作后,就应针对比赛实际,并在有防守、对抗的情况下进行训练。可采用半场或全场一攻一守,不同位置接球急停突破上篮或中投,运球队突破上篮或急停中投,一传一切,可结合篮球各种技、战术,进行二对二、三对三、四对四的对抗练习。在进行加防守的训练中:1、应把“规范”放在首位,逐渐加以熟练定型,然后再加强训练的难度和强度,使队员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养成良好的投篮习惯。2、增强自我信心,大胆投篮。决心和信心互相结合,当然,通过勤学苦练掌握了过硬的投篮本领,才能有信心有足够的物质基础。3、应提醒队员,根据防守的身高、距离、位置选择好投篮。自己给自己创造投篮机会,同时还要给同伴创造投篮机遇。4、在平时就注意增加各种困难条件下的训练,使队员能适应各种不同的条件。如有些球处理不好,受到不同情绪的影响,不敢大胆投篮。教练员不要埋怨,而应多鼓励。平常训练中就要求队员养成互相鼓励,使全队形成团结的集体。5、应提醒队员随时观察球场上的情况,养成随时观察场上情况的良好习惯,掌握好投篮时机。6、学习假动作提高投篮的更好机会。在有防守时,投篮不要暴露投球的意图,要利用各种假动作吸引对手。
六、综合比赛的训练
影响比赛投篮技术发挥造成命中率下降的原因,还有一些心理因素。特别是比分接近或者比分落后,得到球想快得分,急于求成,匆忙投球;或对方全场紧逼,防守区域大,动作大,进攻难度增加时,心里急,盲目投篮,造成不中。针对此情况,教练员要在平时训练中设置一些类似比赛的情况,或组织一些啦啦队制造比赛气氛,并教给队员处理的办法。如告诉队员在比分落后,对方连续得分时,头脑一定要冷静,由守转攻时要调整进攻节奏,寻找机会,争取打成攻率。对于全场紧逼,要准备几套破紧逼的方法。遇到对方紧逼时不要慌乱,按照自己准备的方法破紧逼,稳扎稳打,变被动为主动,从心理上、气势上压倒对方。心理情绪稳定了,技术就能正确发挥,命中率也提高了。
当然为了提高投篮命中率,除了迅速做出投篮动作以外,还应进行一些力量练习,增加上肢、手腕、手指的力量,并随着年龄的增长,适应增加力量练习的次数。
论文摘要: 篮球意识是指篮球运动员在从事篮球实践活动中,经过大脑积极思维,提炼积累起来的一种正确反映篮球运动规律性的特殊心理素养和生理机能的反射能力。对于篮球运动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篮球教学与训练实践谈几点有关篮球意识培养的方法,以便为篮球教学与训练提供参考。
第16届亚运会刚刚结束,从所有比赛可以看出,世界篮球运动是向高速度、高空优势、高超技巧、强对抗的方向发展,表现为队员高度与速度的统一,既有技术特点又很全面,智力和体力并重,攻守趋向平衡。“现代篮球”运动员要想挤身于强列之中,除具备勇猛顽强的战斗作风、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外,还必须具备十分重要的、在高超的篮球技、战术中表现出来的“篮球意识”。它直接影响运动员技术水平和战术行动的合理性、实战性和实效性,战术意识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篮球运动员技术、战术水平的发挥。所以说,在篮球教学与训练中,对于运动员篮球意识的培养及其训练也就想得尤为重要。
一、篮球意识涵义
篮球意识是指篮球运动员在从事篮球实践活动中,经过大脑积极思维,提炼积累起来的一种正确反映篮球运动规律性的特殊心理素养和生理机能的反射能力。篮球意识的形成有一定的规律。需要经过教练员长期地、系统地、潜移默化地熏陶与训练,以及运动员在运动实践中自我提炼加工的过程。它随着运动技能的形成而产生,也随着篮球运动技术、战术的发展和在比赛中经受磨练而积累提高升华。篮球比赛的特点是攻守转换频繁,场上对抗争夺激烈。因此要求运动员要有精湛而全面的技术及应变能力,在能全面观察场上情况的基础上,对出现的情况迅速做出正确判断,并能及时采取恰如其分应变措施,即合理运用篮球意识能力,这就要求在篮球教学与训练中务必重视篮球意识的培养,这对于篮球运动来说非常重要。
二、篮球教学与训练中篮球意识培养
(一)强化技术教学与训练,渗透篮球意识
在技术教学与训练中,不仅要有正确的讲解、示范、更应讲明关于动作运用的目的性,启发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探讨规律,使学生明白自己掌握的技术在比赛中应如何运用。这样就使学生在练习中做到“练中想、想中练”想练结合,学生不断获得反馈信息,日积月累,使思维和技战术意识不断提高。在初步掌握技术的动作后,要及时进行对抗练习和动作组合练习,这样对技术动作完成的稳定性,实用性及技巧性和篮球意识的形成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篮球意识是在有计划、有步骤的学习过程中科学地、潜移默化地形成的,而篮球意识也渗透在训练其中,在技术与战术的发展过程中,篮球意识也得到很好的培养与发展。
(二)关注视野训练,提高观察能力及其应变能力
在正规的篮球比赛中,比赛瞬息万变,绝大多数情况下运动员主要用眼睛的余光来观察场上的变化,捕捉战机,及时应变,如观察运动员的面部表情、移动速度、方向、角度、节奏、球的落点、配合的路线、攻守特点等等。所以要特别关注学生的视野训练,具体可用有助于扩大视野的技术动作来培养学生的余光观察能力,比如在运球技术时,要求学生用余光照顾球或不看球,观察的重点是场上双方全面的攻守情况;在联系传接球技术训练时,可采用多人快速传接球练习,要求用余光观察接球人及其防守情况,接球后立即将球传出,并要求传球及时、准确到位。在两个技术动作以上的组合性技术衔接中,特别要注意观察能力的培养,这对提高运用技术的应变能力极为重要。另外,无球队员还可以利用策应、反跑等技术,准确观察场上的位置,随时跑出空挡,接球进攻,而这些能力都需要在良好的视野下才能完成,这也是提高篮球意识的重要方面。
(三)完善教学与训练过程,发展学生判断力、协调配合能力等,促进篮球意识的提高
在篮球运动中,诸多技术、能力都是在教学与训练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而通过技术动作的实战运用训练,可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与运用技术的应变能力。基本技术中的每个动作方法都有其特点、应用范围、条件及规格标准,在比赛中具有相对独特的战术价值。这些既是运动员在比赛中意识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技术训练中培养学生篮球意识的重要内容。篮球比赛激烈多变,每个技术动作在运用方式上不可能一成不变,同一动作在不同时间、不同位置、不同条件下都可能千差万别。所以,要重视从技术动作个性训练中培养学生的篮球意识,在对抗因素和对抗条件中培养学生的篮球意识,在运用真假技术的变化中培养学生的篮球意识。这就要求在训练过程中必须完善训练过程,还要有基本技术、战术训练,同时,要使技术动作具有对抗性、应变性和实效性,以简练适时的方式去解决临场的各种具体问题。通过技术动作的实战运用训练,可使学生在掌握规格标准的技术动作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技术运用的特点、范围、条件及变化规律,为在比赛情况下合理地运用与应变技术、创新发展变异性个性绝招技术打下物质基础。同时,不断培养学生在各种攻守具体情况下的分析判断和应变能力,积累技术运用与应变的实践经验,就能使学生在篮球比赛中分析判断及时、准确,应变合理,运用有实效,达到在技术动作的运用训练中既掌握动作应变方法又培养应变意识的目的。
(四)加强心理训练,促进篮球意识的提高
在篮球训练中,学生的篮球意识是在教师的基本技术、战术传输和教学比赛实践中,通过大脑分析、判断、推理的积极思维过程而形成的一种能正确反映篮球运动规律与特点的能力,是学生心智能力的集中表现,因此,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的篮球意识得以发展的重要因素。学生的篮球意识是随着在教师的技、战术训练下而逐步形成的,加上认知训练、意志训练和心理调整训练等一般心理辅助训练,可以使学生的篮球意识结构要素的心智能力得到改善和提高,为篮球意识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这些有目的的心理辅助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感知觉的反应速度。而专门化知觉能力的建立和提高,是培养篮球意识的重要内容,为此,教师应在训练中加强学生的球感和临赛感觉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自我调节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学会调节心理状态的方法,以创造临场时的良好心理环境,为在正式比赛中的正确意识活动作好必要的心理准备。并利用学校的各类篮球比赛,加强学生的心理训练,这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篮球意识的有效手段,即通过赛间、临赛的心理训练,促使学生的心理处于最佳的状态,保证学生在比赛中能在正确的篮球意识支配下采取正确的行动,从而有利于篮球意识的发展与提高。
参考文献:
[1]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
一、应时性
当前,随着音乐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家新制定的《音乐课程标准》和《艺术课程标准》非常强调音乐课的创新性、人文精神,关注音乐与相关文化的联系,同时在评价标准、教材编写方面变革了传统的教与学的关系,鼓励学生互动式、交流式、探究式学习。这些都对音乐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需要复合型、研究型的一线音乐教师。研究型教师需要能够掌握严格的哲学思辨、严密的逻辑推演、规范的学术语言、严谨的研究方法、善于按照自己选择构筑的问题域和确定的研究目的解决本学科当中的学术问题。然而,传统的音乐院校师生中普遍存在“重技轻艺”,即只强调技能技巧的学习而轻视人文素养和研究能力培养的问题。正如金铁霖老师在本书序言中所说:“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音乐院校的学生(除音乐学或有关理论专业外)向来有注重演唱演奏技能、技巧训练的传统,这是一个很好的传统。但是由于他们的人文学科理论根基还不够深厚和坚实,再加上缺乏自觉的文字功力的训练,使其在论文写作上常常难以驾驭,尤其是对学术层面上的研究。我认为,这是我们音乐院校学生中的一个弱点,它限制了我们在音乐研究与论文写作中前进的步伐,使我们难以超越自己而进入一个新的、更高的学术境界。音乐不是技术而是一种文化,音乐院校的学生不应将技术与理论对立,要使理论与技术之间统一起来。”
所以,在这样的音乐教育学科发展的背景潮流下,各个音乐院校的领导师生对培养科研创新能力这一问题日益重视。学校层面加强了对师生科研创新成果的认定评价与激励,如采取科研成果与教师晋升、学生保研毕业等直接挂钩的方法等。师生们普遍认识到了提高科研创新能力与论文写作水平对于个人实现与发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此时,他们迫切需要音乐论文写作方面的全面指导。傅利民老师的《音乐论文写作基础》恰在此时及时出版推出,迎合了时代与社会的强烈需求。
二、全面系统性
诚然,近年来音乐学界的与学位论文所暴露出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也有一些专家学者撰文指出,这些论文散见于国内的一些音乐理论期刊。如:武汉音乐学院的蔡际洲从音乐编辑学的角度发表系列论文指出近年来在编辑审稿过程中发现投稿论文所存在的选题、重复研究、材料运用、学术规范等方面的问题。《音乐中国》学社的周勤如也以多年编辑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为例,以音乐学术通信的形式发表系列论文与国内音乐专业研究生探讨。这些论文都从某一角度提出了关于论文写作的一些很有价值的参考与建议。而傅利民老师所著《音乐论文写作基础》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思考的一部全面系统、具有教材性质的编著。正如作者傅利民在本书后记中所说:“自2001年至今,我在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教授音乐论文写作课已三届了,在长期的音乐教学与科研中使我清楚地认识到音乐论文写作课程在音乐院校学生中开设的重要性。然而,目前关于音乐论文写作的教材还很少。为此,我在教学中一边教学,一边撰写音乐论文写作教材,以便于学生的学习。从而,我拟定了该书写作的基本框架。”
从《音乐论文写作基础》的章节设计,我们可以看出本书是目前一部比较完整的研究与探讨音乐学术论文写作的论著。本书共分八章,第一章音乐论文的概念、类别及格式,作者分三节对之进行详细论述。其中第二节音乐论文的类别,作者依据不同学科、选题和研究目的,将音乐论文进行分类。“按学科分类,音乐论文可分为音乐学论文和音乐表演研究论文。按写作方法和文体属性分类,音乐论文可分为科学论文、评论性论文、论述性论文、调研报告、实验报告、教研论文、学位论文等基本类型。按科学研究的两个组成部分分类,音乐论文可分为创造性研究论文和整理性研究论文两大类。”每一种类别作者均给予清晰详尽的说明,并列出范文与点评。论文分类这一节,笔者认为是本书论述较为精彩的一个部分,它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体现了作者对于当前音乐论文写作现状的分析与思考;适应不同音乐专业方向的师生进行选择阅读。第二章音乐论文的必备条件,作者分三节详述了论文写作的科学性、学术性和创新性。第三章选题,作者分三节论述了选题的意义与原则、选题的途径与方法、课题申请书与开题报告的填写。第四章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作者分三节向读者介绍了搜集资料的意义;搜集资料的方法与资料的梳理、筛选和使用等。第五章撰写提纲,作者分两节论述了撰写提纲的意义;提纲的基本内容与形式。第六章论点和论据,作者向读者详述了论点确立的过程及思维方法;中心论点和分论点;论点的表达方式;论点句的推敲;确立论点常见的问题。论据部分作者则论述了论据的类型与要求等。第七章论证,作者向读者介绍了五种常用的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归纳论证,比较论证,分析论证。第八章论文答辩及评分标准,作者分两节阐述了答辩的意义;答辩的程序与评分标准等。
通过作者的章节安排,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本书详尽论述了论文写作从选题、资料搜集与梳理、提纲的建构、论点与论据、论证到答辩的全过程,并涉及到科研申报书填写及开题报告的写作等,足见作者这部教材性质的论文写作指导论著的全面系统性。
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正如作者傅利民老师在本书后记中所说:“在写作中,我力避空泛的理论漫谈和枯燥性,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笔者看来,作者在本书中从头至尾贯穿着一个理念即以解决读者实际需求为写作出发点,所以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成为了本书另一个突出特点和优点。
首先,在本书中作者将平时科研工作学习的经验体会转化为实用指导性的论述表达,力求使读者在实际的科研工作中少走弯路歧路。如在选题的原则一节中,作者告诉读者:“选题时要根据自己的主客观条件,选择自己专业范围的、难易适中、大小适宜的课题。选题时,只有考虑好主客观条件,才能避己之短,用己所长,发挥自己聪明才智。比如,欲想对民族音乐进行研究,如果你从事过民族器乐的演奏,就可以从民族器乐理论的角度去研究定题;如果你演唱过民歌,就可以从民间歌曲的角度去研究,去定题;如果你曾经学过说唱音乐,就可从说唱音乐的角度去研究,去定题。只有扬长避短才能写出称心如意的音乐论文来。”而对于选题难易程度的把握问题,傅老师用篮球框的高度来进行类比。他说:“如果篮球框的高度设计太低,人人都能轻而易举地投中,这就失去了篮球运动的意义;但如果把篮球框的高度设计过高,无论怎样的高手,怎样努力,也不可能投中,这样也不行。论题的难易适中程度,正如目前篮球框设定的高度,让一般人不易个个投中,又让人经过努力训练,有可能成功。这个比喻贴切地论证了选题应难易适中的道理。”又例如在答辩技巧的运用一节,傅老师将答辩技巧总结为四点:1.简洁回答;2.领会主旨;3.平静谦恭;4.巧妙应对,提醒答辩同学注意。在领会主旨这一问题上,傅老师说:“面对主辩教师的提问,答辩人首先要全神贯注,并且要边听边记,防止遗漏,同时要沉着冷静地思考,仔细推敲专家提出问题的要害,了解所提问题的实质,分析质疑的指向,看是针对论点的,还是针对论据的;是针对论证过程的,或还是针对结论的,等等,千万不可弄错题意,否则将出现答非所问的尴尬场面。只有专注地听取主辩教师所提的问题,弄清问题的主旨,才能针对问题进行有效地回答。”书中这样的实用并具有可操作性的论述还有很多,每当看到这些文字,就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学者老师在身边谆谆教诲,令学生受益。
第二,本书的可操作性还体现在傅老师精心选择的论文范例与切中肯綮的点评上,这些内容使书中大量晦涩难懂的学术创作理论变得易于理解。例如在音乐论文的分类一节中,作者将音乐实验报告定义为围绕某一音乐事项进行实验方法的介绍,讨论各种条件对实验的影响,描述、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的一种文体。实验报告通常由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及分析构成。为了让读者更加直观清晰地了解这一文体的写作方法,作者全文引述了一个音乐实验报告实例:《一种符合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实际的视唱教学法“四同步视唱教学法”的实验报告》。文后作者附上点评:“本报告以实验为依托,具体报告了用手风琴左手伴奏、右手指点板书、指挥、范唱的四同步视唱教学法的实施方法与过程。文中提供了相应的数据与典型事例,并以简明的图表显示。尤其报告中运用相关理论分析,把实验结果与同类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出优劣与得失,用实验结果回答了实验目的。材料客观,分析科学。”此范例与点评使读者对于音乐实验报告的写作不再陌生,音乐实验报告离基层教师的教学生活也并不遥远,只要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勤于思考、探索,视唱教学的改革也可以写出优秀的音乐实验报告。又如在论点句的推敲一节,作者提出分论点句应放在文章显眼的地方,语言清晰,句式明了。为了说明这一问题,作者把张学昕的论文《当代小说创作的寓言诗性特征》作为范例。该文的几个分论点是:一、解构时间:实现主体对现实的超越。二、象征营构:民间叙述与审美寓意化。三、戏访问本:寓言走向新的叙事空间。傅利民老师认为:“该文作者不仅追求行文的科学性和学术性,也全面地照顾了论文的形式美。该文的三个分论点,采用了相似的句式表达,字数相同,从视觉和听觉上首先给人以均衡对称的美,且表意准确,体现了学术论文的本质要求。”从这一范例不难看出,傅老师对音乐学术论文写作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论文不但应有创新的学术价值,也应具备行文的形式美,所以,作为一名音乐学术论文的创作者应不断提升写作能力给读者提供完美的学术成果。
四、鲜明的个性
傅老师作为音乐学界一位成果颇丰的学者,在本书的论述中也常常渗透着作者鲜明的个性,很多章节中的内容即是作者科研学习经历的直接体现。
在本书第三章中课题申请书与开题报告的填写一节,作者为了举出实例便于读者理解,更是无私地将自己2003年获得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立项的《课题申请书》全表与《斋醮科仪 天师神韵――龙虎山天师道科仪音乐研究》的开题报告全文引出,供读者学习参考。近年来,申报社科基金项目日益受到各音乐院校的重视,但如何申报,怎样才能填好课题申请书,并没有相关指导教材推出,而且出于对自己知识产权的保护,学界知识分子一般都不会向同行展示自己的课题申报书。当笔者看到傅老师全文出版的课题申报书的时候,由衷地感受到了一个学者的无私与豁达。而本书所附开题报告《斋醮科仪 天师神韵――龙虎山天师道科仪音乐研究》更是作者用实例手把手地教授读者如何写作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课题研究的理论与实际意义;课题主要思想、观点与内容,重点与难点分析;课题研究方法、论文框架及写作进行计划;本人准备情况及前期研究成果、主要参考文献及有关资料等开题义项。
纵观全书,这是一部通俗易懂的科研工作实用指南。在当前的音乐教育背景下,它所拥有的优点与特点,使之成为一部能够给读者实实在在帮助的音乐论文写作教材。如果本书有机会修订再版,笔者认为本版《音乐论文写作基础》由于篇幅所限,有些论述之后没有例证,读者的理解常会受到影响,所以,再版此书时,笔者希望书中例证能够更为丰富典型,理论论述之后均能有恰切的例证与点评。另外,如能再版此书,笔者希望在音乐表演类论文的写作指导方面能够增加篇幅,毕竟在各个音乐专业方向中,他们的理论水平较为薄弱,是真正需要帮助而又渴望帮助的一个专业方向。
参考文献